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社
分享到: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笔谈、专题论坛、临床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临床论述、临床报道、临床病例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009-976X
  • 国内刊号:44-1510/R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200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5
  • 综合影响因子:0.267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专题论坛

201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对胰腺癌诊疗共识

摘要: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早期缺乏明显症状与体征,目前又无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早期诊断胰腺癌十分困难。在2011年ASCO会议上,学者针对一些与胰腺癌相关遗传性综合症和明显家族性胰腺癌的研究可能对胰腺癌患者早期的筛查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方向。对于大部分确诊胰腺癌时已丧失手术根治机会的患者,以吉西他滨为主的各种联合化疗是目前被医疗界唯一推荐的一线方案:此外对一些新颖的药物的研究如细胞毒素类药物S-1,针对EGFR,IGFR通路的潘尼单抗和MK0646和ganitumab以及hedgehog通路的抑制剂IPI-926的应用提高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1-4

第二届岭南肝胆胰微创外科高峰论坛于2月在广州召开

摘要: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华南肝胆医院,广东省肝胆胰外科学会、《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主办、强生(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内镜外科事业部协办的”第二届岭南肝胆胰微创外科高峰论坛暨部级继续教育项目:肝胆胰微创技术新进展”将于2012年2月24日-25日在广东省广州市粤海天河城喜来登酒店隆重召开。
4-4

胰周神经清扫在胰腺癌根治术中的意义

摘要: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预后恶劣,5年生存率仅1%-5%,主要原因是胰腺癌具有早期即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沿神经束膜扩散至胰外的生物学特征,目前手术是唯一的可以根治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尽管胰头癌的手术方式已经多达十余种,但切除率不高,仅为10%-15%,手术死亡率10%-44%.5年存活率〈5%。
5-6

姑息性胰体尾癌切除术临床治疗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姑息性胰体尾癌切除术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1年行姑息性胰体尾癌切除术的12例胰体尾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成功完成,3例患者术前疼痛症状明显缓解,9例术前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例患者发生胰瘘,予腹腔冲洗等保守治疗后,胰瘘治愈。其他病例均无明显不良并发症。结论对不能行根治性手术但伴有顽固性腹痛或腰背部痛的胰体尾癌患者,姑息性手术打击较小,手术风险不大,术后疼痛显著缓解,甚至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条件。
7-8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论著

107例肝细胞肝癌切除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肝细胞肝癌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2年6月-2004年5月间107例肝细胞肝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38项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其对生存率的影响。Kaplai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筛选出对肝细胞肝癌切除预后有影响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全组1、3、5年生存率为85.0%,53.3%,43.9%。单因素分析:术前GGT,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后ALB,术后TBIL,术后ALP,术后GGT,肿瘤最大直径,门静脉癌栓,术中失血情况,围手术期输血,术后是否复发以及手术是否根治切除等。多因素分析:术后ALB,术后ALP,门静脉癌栓。术后是否复发,手术是否根治切除与预后相关。结论术后ALB,术后ALP,门静脉癌栓,术后复发,根治性切除是影响肝细胞肝癌术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9-12

腹膜后自体脾移植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前瞻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自体脾移植在严重脾外伤保脾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66例严重脾外伤病人分为腹膜后自体脾移植组例、大网膜自体脾移植组,其中腹膜后自体脾移植组32例,大网膜自体脾移植组34例。观察术后一般情况,术后1天-12个月血常规,血IgA、IgM、IgG、C3、Tuftsin水平变化。结果腹膜后自体脾移植组手术时间短于大网膜自体脾移植组(P〈O.05),术后其它一般情况变化、术后1天-12个月血IgA、IgM、IgG、C3、Tuftsin水平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膜后白体带蒂脾移植术能够保留脾脏的部分免疫功能,且手术操作简便,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13-15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实验研究

甲基强的松龙对体外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MP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分为6个处理组:对照组、MPⅠ组(10ug/L)、MPⅡ组(20ug/L)、MPⅢ组(50ug/L)、MPⅣ组(500ug/L)、MPⅤ组(5000ug/L);流式细胞仪测定MP对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的作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MP对HepG2细胞VEGFmRNA表达的影响: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VEGF浓度。结果50-5000ug/L的MP作用72h,能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MP对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无影响;不同浓度的MP作用72h后,HepG2细胞VEGF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MP在500ug/L和5000ug/L浓度时,VEGFmRNA表达量分别为(7.293±0.409)拷贝数/ul对数值和(8.231±O.216)拷贝数/uL对数值.高于对照组(4.761±0.624)拷贝数/uL对数值,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浓度分别为(11.153±1.552)ug/L和(11.456±1.517)ug/L,高于对照组(7.362±0.510)ug儿,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浓度的MP在体外能促进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上调其VEGFmRNA的转录和翻译。
16-19

盲肠不同部位结扎穿孔致脓毒症模型的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盲肠不同部位结扎穿孔致脓毒症模型的研究,探索一种理想的、符合临床病理过程的脓毒症模型。方法40只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即盲肠结扎穿孔组(CLP)和假手术组(sham),前者根据盲肠结扎部位和程度又分为轻度脓毒症组(Min)、中度脓毒症组(Mod)、重度脓毒症组(Sev),每组10只,分别结扎盲肠25%、50%、75%(从盲肠远端起至回盲瓣),sham组仅行开腹、关腹程序。造模后24h取血样,测定血清TNFa浓度;按照肠粘膜损伤分级评估肠粘膜损伤程度;另外40只C57bL/6雄性小鼠造模后做死亡生存分析。结果TNF水平、肠粘膜损伤程度和脓毒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假手术组死亡率为0.轻度脓毒症为10%,中度为40%,重度为100%。结论中度脓毒症模型是符合临床的一种理想动物模型。
20-22

异氟醚对新生鼠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发育动力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异氟醚对新生鼠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发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出生7日龄(P7)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异氟醚组(I组,n=8)和对照组(C组,n=7)。I组吸入1.5%异氟醚维持4h,C组只吸人室内空气4h。两组P7大鼠分别在麻醉暴露前及结束后腹腔注射5一溴脱氧尿苷(BrdU,100mg/kg)以标记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前体细胞及其子细胞,然后在暴露结束后1w,利用BrdU和DCX(未成熟神经元标志物)或GFAP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观察两组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迁移、分化及存活的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I组P7大鼠齿状回颗粒细胞层BrdU+细胞的数量减少(P〈0.05)。两组齿状回新生细胞迁移至颗粒细胞层或门区的比例,以及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异氟醚能够减少新生鼠齿状回新生颗粒细胞的早期存活,但并不影响神经前体细胞的早期迁移及分化。
23-25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临床研究

血管介入技术在严重肝外伤损伤控制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技术(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在损伤控制性处理严重肝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损伤控制性处理后的严重肝外伤病人进行血管造影,观察是否有再出血的表现,并对出血动脉进行选择性的栓塞。观察止血效果。结果13例肝动脉造影显示2例胆道出血,5例肝外伤创面出血,3例假性动脉瘤形成,3例无出血征象。10例进行了出血肝动脉分支栓塞均成功止血。随访3个月至2年,无再出血病例及死亡病例。结论血管介入技术是诊断严重肝外伤行损伤控制性处理后是否再出血以及有效的止血方法。
26-27

腹腔镜在肝脏外伤的诊断和治疗应用(附43例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肝脏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2011年1月的43例在腹腔镜下进行诊断和治疗肝外伤临床资料。结果35例在腹腔镜下分别采用单纯腹腔引流、电凝辅以生物蛋白胶或明胶海绵填压及间断缝合,均止血成功。9例中转开腹。无术后死亡,并发胆瘘2例。出院后2-4周复查B超,无肝脓肿和腹腔脓肿。结论应用腹腔镜下诊断和治疗肝外伤是可行和安全的。
28-29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16例一期切除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应用术中结肠减压灌洗并一期切除吻合,结合术后应用抗生素及全胃肠外营养等综合治疗。结果16例患者中,行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15例,姑息性切除1例。所有患者全部治愈,无吻合口瘘,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仅一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经换药治疗痊愈。结论正确把握手术适应症,术中有效地的肠道灌洗,重视围术期综合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30-31

肠内营养支持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肠内营养支持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38例围手术期糖尿病病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病人术前均按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予饮食。术后开禁后对照组根据胃肠耐受性逐步选用流质、半流或普食。实验组口服补充含4%膳食纤维的糖尿病人专用型营养膳。两组病人能量摄入维持在84-105kj/kg·d。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术前空腹血糖分别为7.2±1.3mmol/L和7.2±1.6mmol/L,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8天实验组空腹血糖水平为7.6±1.1mmol/L,显著性低于对照组(8.8±1.8mmol/L)。术后第8天实验组血清前白蛋白、血淋巴细胞总数均较营养治疗前显著增高,且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所有病例术后均无出现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结论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营养状况,促进病人术后伤口的愈合,防止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32-34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腹部手术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同期未合并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与年龄、性别构成、基础疾病、术前幽门梗阻、心理状态、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合并基础疾病45%、术前存在幽门梗阻30.00%、焦虑紧张心理35.00%、手术时间(3.89±1.11)h均高于对照组.是引起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相关因素。结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实施针对性措施预防和减少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
35-36

个体化治疗成人腹股沟疝546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复发5例,复发率为0.92%;术后阴囊肿胀27例;术后慢性疼痛26例,慢性疼痛率4.76%;术后恢复活动时间4.3±0.5小时,住院时候4.1±0.7天。结论采用个体化的方案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可确保患者术后复发率低和术后并发症少,术后下床及进食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各项医疗费用低。
37-38

痔吻合器治疗46例重度痔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46例严重混合痔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46例重度痔均一次性吻合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0min,住院时间平均3.8d;随访平均13.4个月,患者均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肛周感染及复发。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疗效确切、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39-40

头灯放大镜辅助下Focus超声刀甲状腺切除术和传统手术的比较

摘要:目的探索头灯放大镜辅助下Focus超声刀甲状腺切除术相对于传统手术的优势和技术要点。方法自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在头灯放大镜辅助下采用Focus超声刀为主要手术切割工具完成甲状腺切除术211例。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传统手术方法行甲状腺切除术2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参数、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情况、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两组临床参数相近,有可比性。相对于传统手术组,Focus超声刀组平均切口长度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手术组88.2%无需放置引流管,常规手术组均放置引流胶管。两组手术并发症率和术后住院天数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灯放大镜辅助下Focus超声刀甲状腺切除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不增加并发症率,符合微创外科原则。
41-44

医用生物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预防颈前皮瓣粘连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可吸收生物膜对于预防术后颈前皮瓣粘连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提供一种新的方法预防皮瓣粘连。方法随机选择腔镜下甲状腺切除40例手术病人,治疗组将百菲米可吸收医用膜置于颈前皮瓣与颈前肌群之间。定期随访观察。对照组不使用可吸收膜,同时进行两组间比较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切口均I期愈合,无积液、发热及排异等不良反应,防粘连效果优良,美观效果好。结论可吸收医用膜对于腔镜下甲状腺术后粘连预防是安全、有效的,更加保证了腔镜甲状腺手术美观的优势,可作为一种预防粘连的新方法。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