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杂志社
分享到: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探讨、临床报道、经方实验录、中西医结合、医案医话、名老中医经验、中成药应用等。
  •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3-5028
  • 国内刊号:41-1114/R
  • 出版地方:河南
  • 邮发代号:36-40
  • 创刊时间:197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7
  • 综合影响因子:0.554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河南中医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河南中医杂志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

摘要:《伤寒论》中三阴三阳是对外感病的阴阳划分,分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若只见三阴三阳就视为“六经脉”,不见后面的“病”字,是错拿三阴三阳六个概念硬套经脉。“六经”并不等于《伤寒论》三阴三阳:音病,不能强加“六经”于《伤寒论》。应该使用“三阴三阳六病辨证”或简称“六病辨证”,才符合《伤寒论》的原义。
397-399

运用仲景法辨治颈椎病体会

摘要:根据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将颈椎病分为4型:风寒湿型、邪郁少阳型、肝肾亏虚型、痰湿中阻型。风寒湿型采用葛根汤解热发汗,消炎止痛;邪郁少阳型采用小柴胡汤解表和中,和解少阳;肝肾亏虚型采用芍药甘草汤解痉止痛,抗炎消肿;痰湿中阻型采用苓桂术甘汤和二陈汤温阳化饮,燥湿化燥。配合针刀和手法治疗,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401-402
河南中医杂志医林书话

王孟英和他的《回春录》

摘要:温病学说,在宋、元时期就有酝酿,至明代开始萌芽,到清代,温病学派逐渐形成并发展,清中叶以后,温病学派影响日益深远,涌现出以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为代表的温病学家,他们力主温病不同于伤寒之说,各以自己的主张与经验著书立说,创立了温病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
402-402
河南中医杂志理论探讨

“怒毒致病"与性理疗病法

摘要:性理疗病法所讨论的“怒毒”为中医心理学的致病之怒,具杀、罚之特征,其破坏春之生养之气,为肝之邪气,使肝所赖阳和之气缺失,肝失所养,则肝疏泄条达气机及谋虑之功能失调。性理疗病法是根据拨阴取阳的理论原则,应用化解怒毒之法,即恢复仁爱之心,以此来达到转阴木为阳木,恢复受损肝脏的生理功能之目的。
403-404

浅谈"五神藏"的中医心理学意义

摘要:“五神藏”是指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心能反映客观事物,具有从外界获取信息的功能,外界信息通过心神任物之后,把心所接受的外界信息保留下来的记忆即脾意。魄有帮助记忆的作用,能将心神接收的信息输送至脾。心神将多次接收的外界信息保留下来的记忆材料贮存起来即肾志。魂、魄、意、志,虽然职能分工不同,但均是人身之神活动的不同侧面或者阶段。
407-408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

摘要:物质运动的具体体现是升降出入,它是阴阳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形式。人的生命活动,同样离不开升降出入,脏腑是升降出入运动的核心,肝肾主升,心肺主降,脾胃居中焦,表里相依,升降相合,燥湿相济,共同协作,为升降的枢纽,传化精微以溉四旁。
408-409

肝与女性健康的关系

摘要:肝具有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的作用。肝失疏泄,冲任失调,则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痰凝结聚,发为“乳癖”;肝之疏泄功能不仅影响脾的升清功能,还影响胃的降浊功能,肝失疏泄则眩晕、飧泄、脘腹胀满、便秘;情志失调,肝失郁结,郁火化热,灼伤阴血,致颜面气血不和、色素沉着;肝有藏血功能,女子以血为重,肝功能受损,则易出现妇科血液方面疾病;肝气条达,肝血得藏,肝体得养,则气血充沛,阴阳平衡,女性健康得以保障。
410-411
河南中医杂志经方实验录

经方辨治前列腺增生4则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经方辨治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乌梅丸以平调阴阳,化气通窍;麻杏石甘汤以宣肺降气,泄热利水;抵当汤以活血化痰,散结通窍;当归芍药散以补益肾气,养血活血,利水通淋治之。结果:分别采用上方治疗均获痊愈。结论:经方辨治前列腺增生效佳。
414-415

大柴胡汤治疗胃火牙痛体会

摘要:大柴胡汤首见于《伤寒杂病论》。《伤寒论》第103条云:“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13,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伤寒论》第136条云:“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415-416

经方临床验案3则

摘要:经方一般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经方是“医方之祖”。后世中医学家称《伤寒杂病论》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赞誉张仲景为“医圣”。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经方辨证简单,药少力号,疗效显著,药价又较为低廉,适用于广大群众。
416-417

半夏泻心汤验案3则

摘要: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眩晕、复发性口腔溃疡、肿瘤化疗后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眩晕,以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平肝熄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寒热并用、补泻兼施;治疗肿瘤化疗后呕吐,以和解表里,清上温下。结果:上述病例经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灵活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临床多种疾患,均收效满意。
418-419
河南中医杂志名老中医经验

张培影诊疗高血压病经验

摘要:张培影教授认为禀赋不足,脏腑亏损,机体阴阳偏盛偏衰是高血压病之根本,气血逆乱,风火激上,夹痰夹瘀,浊邪害清是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治疗时强调辨证论治,注重个体化差异,治疗过程中常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并注重患者的日常预防调护,每获佳效。
420-422

周庆伟运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COPD缓解期经验

摘要:目的:总结周庆伟教授运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经验。方法:采用督灸、脐灸、热敏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平衡火罐法、益肺呼吸操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结果:采用上法治疗后,达到了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发病、阻止或减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结论: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疗效显著。
422-423

盛丽先临床应用封髓丹举隅

摘要:封髓丹出自明代《奇效良方》,功能降心火,益肾水。其组成和证治为:黄柏三两,缩砂仁一两,甘草七钱。火神派鼻祖郑钦安谓之:“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日封髓。”并认为此方能治一切虚火上冲之证,封髓丹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凡属阳虚或虚阳上浮所表现的头面五官诸疾如头痛、头晕、牙痛、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目赤、口臭、但头汗出等均可用该方治疗。
424-425

田玉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摘要:田玉美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宜标本兼顾,在运用疏肝理气、养心安神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
425-425
河南中医杂志历代名医及其著作

王好古辨治“三阴证”学术思想探析

摘要:王好古在张元素脏腑辨证学说和李东垣脾胃内伤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注重脏腑虚损和伤寒三阴虚证研究,其确立阴证学说的范畴为《伤寒论》的太阴、少阴、厥阴三经的证候,即“伤寒内感三阴经”。其将面赤、手足振摇、腰腿沉重作为阴证的早期证候,将身如被杖、色青黑、手足踌而卧、恶闻人与语、昏昏欲寐、目白睛而赤等作为阴证的晚期证候。认为三阴证的病机为元阳中脱,治疗上重视肾气虚寒,常予脾肾双补之剂,且讲究服药方法..
426-428
河南中医杂志中成药应用

逍遥丸治疗华蟾素致过敏反应1例

摘要:逍遥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等组成,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功效。多用于治疗肝郁血虚而致的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430-430
河南中医杂志思考与探索

浅谈三才观对中医学的影响

摘要:三才,指天、地、人。中医学认为“天”主要包括天气、气候、特候、天体运行等内在宇宙自然环境;地包括地势的高下、水文、地域等自然环境;人包括人的心理、体质、性别、年龄、民族风俗、饮食习惯和社会关系等 。其对中医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方面均有影响。在诊断方面,根据经脉在体上、中、下各部所反映的病理变化,遍诊五脏、六腑及头面肢体的病证;在治则方面,须因时、因地和因人制宜;在养生方面,要了解和掌握自然变化规律,采取养生措施,使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节律相应而协调有序,预防疾病的发生。
43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