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社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哲学科学、政法社会、经济管理、文教历史、学术交锋、新人新作、领导论坛等。
  • 主管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9-5675
  • 国内刊号:43-1161/C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42-229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7
  • 综合影响因子:0.310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湖南社会科学 2012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哲学·政治

马克思公平思想研究的两条主线及反思

摘要:当前对马克思公平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是通过解读和研究马克思公平思想来分析其内涵与构成,并指出马克思公平思想是在批判蒲鲁东和拉萨尔等人的思想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二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学者通过不断的交锋和论战展示出了马克思公平思想的丰富内涵。然而,现有文献并没有较好地阐释马克思公平思想和恩格斯公平思想之间的关系,没有系统地描述马克思公平思想的发展脉络,也没有清晰地揭示马克思公平思想在其思想体系当中的位置。
12-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究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同时又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多种矛盾交织,价值观趋于多元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造成很大阻碍,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的实现。面对主流价值观认同危机,可以尝试借鉴西方社会认同理论,通过一系列制度与机制的设计,把逐渐提炼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个体的价值自觉及责任伦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消解多元价值冲突。
15-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文精神重建

摘要:在社会转型期,重塑人文精神,凸显人文价值,可以使社会发展不致因人文精神的坍塌而出现畸形,可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得到合理的精神支撑;体现人文精神,凸显人文价值,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的内在之魂,可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对多元文化予以引领的资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紧紧抓住人文精神重建的根本,可以紧紧抓住人文精神重建的方向。
18-21

论马克思视域中的未来教育

摘要:基于马克恩关于教育的著作,未来教育可以表述为反资本主义的教育。从“共产主义’’的概念出发,未来教育包括三个重要阶段:对资本主义教育的批判、满足人类的需求的教育之建构和达到人的自由境界的教育之实现。未来教育正处于现实境遇中,并已经在国家教育中展现出实践前景:当代教育的两种趋势的克服、教育与生产劳动过程的一体化。
22-24

价值关系的主体与主体性

摘要:本文论述了价值关系中主体与主体性的意义,历史地考察了主体的产生以及人成为主体的缘由,从价值关系范畴界定了主体相对客体的地位与作用的规定,并进一步探讨了主体产生的深层原因,从生存论视野论述了主体性的发生,规定了价值关系的主体与主体性的特定意义。
25-27

从战争工具到战略符号的军事技术

摘要:充当战争工具是军事技术实现价值的主要方式。作为工具的军事技术可用于达成政治意图和战略目标、构建战场格局并获取胜利、拓展战斗能力及杀伤效果。军事技术由战争工具上升为战略符号,是战略意义超越军事价值的结果,必须满足战场实践、战争模拟、技术前景等方面的基本条件。核技术引发的战争困境和军事技术发展的逻辑导致政治对军事技术战略价值的认可。信息技术的符号价值,通过形式化体现战略动向、具体化表达战略内涵、动态化解释战略外延得以实现。
28-31

符号 真理 意义——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思想研究

摘要:“符号”范畴是卡西尔哲学的基点,内涵了其符号形式哲学的全部秘密。“符号”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唯一中介,随着人的符号化活动的不断展开和多样化、深层次的进展,人逐步摆脱物理世界的压制,不断获得对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人文科学真理的把握。人类的“符号”化的劳作也生成着人性,人是符号的动物。人通过创造各种符号而逐步进入一个意义的世界,一个文化的世界,也逐步实现追求自由的理想。
32-35

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研究述评

摘要:语言哲学是时代哲学的主题,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是语言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察国外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的起源、历史发展、时代动向以及对国内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国外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凸显不同的语言观;国内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仍局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语言论述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
36-38

流行语语义变化的认知隐喻解读

摘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流行语的语义为研究对象,基于隐喻的本质和特征,对流行语语义演变的内在动因进行剖析和探讨。隐喻作为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是流行语语义产生、变化的重要工作机制和动力源泉。
39-41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法律·社会

中国竞争性选拔干部制度变迁问题研究

摘要:当前,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执政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命题。竞争性选拔干部制度作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其发展的过程是中国特色干部选拔制度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制度变迁理论为分析工具,对我国竞争性选拔干部制度的动力机制、演变形态、路径强化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努力探寻使这一制度更加成熟、更趋完善的方法和途径。
42-47

检察工作社会化之再思考

摘要:由于传统的模式诉讼在处理现代问题时所具有的费用高昂、民众难以接近法院等弊端以及法律的转型和司法改革的内在要求亟须检察工作社会化。检察工作社会化包含检察机关执法形式的社会化、执法过程的社会化和执法效果的社会化。检察工作社会化总的原则是“从人民的角度看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找答案”,检察工作社会化应当以公共利益、弱势群体的利益和最迫切需要满足的利益需求为导向。在检察工作社会化的过程中,会面临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冲突和司法改革的次序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48-50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职责思考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效果日益凸显,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但是,社会各界甚至检察机关内部对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认识不到位、职责定位不清、目标任务把握不准,依然存在“无关论”、“越位论”等错误认识。基于此,本文就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职责使命等基础性、前提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澄清误区,深化认识,以促进和提高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酌卣带性和主动性.
51-54

对政府行政监管文化现状的思考

摘要:包括文化在内的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既有抑制作用,也有推进作用。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行政管理中的监管文化现状表现出了对现有监管制度的抑制性作用特征,这是中国行政管理中许多监督制度失效的重要根源。因而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速其变迁,以降低其缓慢变迁所产生的高昂腐败扣低效率成本。本文通过分析政府行政管理中监管文化的现状特征,提出了加速监管文化变迁的现实对策。
59-61

传导、杠杆与企业合并的反垄断分析——以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集中一案为例

摘要:判明某个企业是否具有支配地位,必须对相关市场进行界定,考察集中的竞争效果。可口可乐集中汇源一案中,集中通过传导其支配力量,集中必然导致可口可乐在果汁饮料市场拥有支配地位。依据杠杆理论,集中将使潜在竞争对手进入果汁饮料市场的障碍明显提高,消除潜在竞争。同时集中将对现有果汁饮料企业产生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商务部的裁定是正确的,但需对论证理由进行说明以增强裁决的说服力和公信力。
62-65

破产重整中私人利益的调整规则探析

摘要:重整程序虽然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理念,但是其制度构建和运行应该以妥善处理私人利益为前提。在重整程序中,各类私权主体的法律地位和利益诉求各不相同,立法应该充分考虑到彼此的差异,根据具体的情况给予不同的主体不同的评价和调整。我国《企业破产法》在私人利益的调整规则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有待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立法的进一步完善。
66-69

再论刑讯逼供——《刑事诉讼法》修订颁布之后

摘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在侦查讯问方面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以及关于讯问过程录音录像制度的规定。新规是立法者在遏制刑讯逼供、规范侦查讯问行为方面,一次法律制度上的完善。法律制度层面的完善无疑对于遏制刑讯逼供具有重要意义,但刑讯逼供不仅是刑事司法活动中的一种行为和现象,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无疑还会受到法治传统、文化背景和人权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刑事诉讼法》修订颁布之后,站在法律制度视角之外,以社会文化视角再看刑讯逼供,对于更深刻地认识刑讯逼供,以及评估新规的作用和可能的局限都具有重要意义。
70-73

服务合同:概念、特征与适用范围

摘要:劳务提供类合同的大量涌现,对传统合同分类方法和合同法的总则一分则的立法技术带来冲击。基于立法传统、立法旨意的差异,各国对于服务合同的定义与范围的认识并不一致。服务合同作为提供劳务类合同的集合和上位概念,是指以提供劳务或提交特定劳务成果为主要债务内容的民事合同的统称,其范围包括所有以提供劳务为主要交易对象的有名合同及无名合同、有偿服务合同和无偿服务合同。
74-77

农民工与非农民工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研究利用专项调查获取的大量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就业途径选择的影响因素,论证农村富余劳动者的流动更多的受个人因素的影响,流动路径狭窄,就业渠道单一,难以完全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来实现其就业转移。
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