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建工作思路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05 00:41:00

筹建工作思路

筹建工作思路篇(1)

责任人:*州铁路筹建处处长程世达

整改目标:争取新建云桂铁路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完成时间:2009年内

整改措施:一是巩固学习成果,坚定推进我州铁路筹建工作的信心。州铁路筹建处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思铁路、谋铁路、建铁路,造福*人民”的理念,继续巩固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坚定信心,创新工作思路,更好推进我州铁路筹建的各项工作。二是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地配合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大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汇报衔接的力度,全力以赴地配合推进项目可研评审及批复、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同时主动配合上级各行业主管部门和项目业主做好用地预审、林地占用、矿产压覆和环评、水保方案等相关报件的审批办理。三是做好先期开工段的各项目前期工作。积极配合云桂铁路客专(云南)公司筹备组做好我州境内先期开工段的各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新建云桂铁路项目第四季度开工建设,并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争取新建云桂铁路建设动员大会在我州举行并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责任人:*州铁路筹建处处长程世达

整改目标:认真做好新建云桂铁路建设动员大会的筹备工作

完成时间:2009年内

整改措施:一是积极争取新建云桂铁路建设动员大会在我州举行。新建云桂铁路是铁道部和云南省政府确定今年新开工的重点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州举行,是宣传*、展示*和扩大对外影响,进一步争取国家和省对我州铁路建设更大支持的良机。州铁路筹建处将按照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部署,加强同省发改委、省铁建办和云桂铁路客专(云南)公司筹备组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新建云桂铁路建设动员大会在我州普者黑火车站址举行。二认真做好筹备工作。积极主动配合云桂铁路客专(云南)公司筹备组,协调配合州县有关部门,精心组织,落实新建云桂铁路建设动员大会方案,并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使建设动员大会如期在我州圆满举行。

三、抓好新建云桂铁路的征地拆迁工作

责任人:*州铁路筹建处处长程世达

整改目标:2009年底前完成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测算和包干协议的签订。

完成时间:2010年内

整改措施:据初步测算,新云桂铁路项目在我州境内需征用土地1万多亩,拆迁近6万多平方米,涉及丘北、广南、富宁、砚山县19个乡镇。征地拆迁是当前铁路建设中由地方政府承担的主要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较多,州铁路筹建处将全力抓好这一个关键环节。第一,开展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测算。根据相关政策的规定,结合各县实际,参照我州在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征地拆迁标准,在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新建云桂铁路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测算,提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第二,研究制定新建云桂铁路*州境内段的征地拆迁工作方案,按照“包资金、包任务、包时限、包稳定”原则,层层签订责任书,认真组织实施,按期提供项目建设用地,特别控制性工程的建设用地,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四、加强思想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责任人:*州铁路筹建处处长程世达

整改目标: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

筹建工作思路篇(2)

党的*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咸宁建市比较晚,城乡一体化水平不高。当前,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突出促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条主线,在深化认识、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创新机制等方面进一步下功夫,努力开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统筹推进新局面。

一、必须在把握全局、深化认识上下功夫。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目的在于通过统筹兼顾、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把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统筹起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党的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是适应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当前,咸宁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新课题新挑战。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就是要及时改革调整党组织功能、党组织设置、党的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使基层党的建设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是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鄂南经济强市建设的内在要求。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既是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鄂南经济强市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顺利推进改革、建设的根本保证。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是解决基层党建工作现实问题的内在要求。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特别是城乡党建的融合性、统筹度不够高,由此带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难开展、流动党员难管理、农村党员难发展等诸多问题。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为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体制机制保证和实践活动平台。

二、必须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下功夫。务必树立城乡党建整体推进发展的一元观。增强城乡统筹意识,转变城乡二元思维模式,把城乡党建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做到工作谋划城乡“一盘棋”,制度设计城乡“两相益”,工作推进城乡“两手抓”,努力实现城乡党建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务必树立城乡党员都是党内生活主体的平等观。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树立城乡党员都是党内生活的平等主体,消除党员在身份、地位、心理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城市党组织要把农民工党员纳入管理服务范围,一视同仁保障城乡党员权利。引导农民工党员增强自信、自强意识,主动融入城市党组织和城市生活。务必树立与时俱进抓好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观。在继承传统党建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些不适应、不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模式和做法进行改革,丰富内容,改进方式,创新机制,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把握规律性。务必树立以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服务观。把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建组织、配班子、管党员、选干部、用人才,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

三、必须在明确目标、理清思路上下功夫。明确目标。通过3—5年的努力,达到以下目标要求:城乡党建工作有机融合,城乡共建的组织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党建资源有效整合,城乡党员实行一体化动态管理,党建工作城乡互促机制不断健全;城乡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城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和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功能增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理清思路。围绕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鄂南经济强市建设,着力推进党建资源城乡共享、党建工作城乡互动、党的活动区域联动,着力构建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党员干部人才管理服务、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基层组织互帮互助一体化机制,实现城乡基层党建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把握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鄂南经济强市建设来谋划、部署和推进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坚持统筹兼顾、城乡互动,以观念统筹为前提,以资源统筹为重点,以工作统筹为保证,推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互促共进;坚持开拓创新、大胆实践。破除党建工作方面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尊重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活力,推进探索创新,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坚持试点示范、重点突破,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坚持试点先行、重点攻坚,在成功破题基础上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全面推进。

筹建工作思路篇(3)

一、进一步认清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充分理清统筹城乡发展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中央和省、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摆上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既是落实上级精神的客观要求,也是源于对市情的深刻把握,更是出于对未来发展趋势和区域持久竞争的战略思考。

全市统筹城乡发展会议召开后,我区迅速召开区四大班子会和各级班子会,认真传达会议精神,进一步在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深刻认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意义。认真谋划主城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以整合城乡资源、协调城乡利益关系、推进城乡建设与管理一体化为着眼点,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目标,从城市空间拓展、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新民居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力促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争取利用3-5年的时间在全市率先完成城镇化。在这一思路引领下,全区各级各部门站位全局,分工合作,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抓重点,求突破,加快统筹城乡发展进程

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城镇空间拓展与产业聚集并重,努力把加快城镇化与农民现阶段的利益诉求统一起来,积极稳妥、扎实推进。

一是先制定规划,后分步实施。按照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全面协调城乡利益关系和整合城乡资源为着眼点,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积极推进城乡要素的对接,资源优化配置,着力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充分考虑未来几年内城乡发展趋势,细致深入的开展相关调研,结合全区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系统的吸纳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要求,用以科学指导研究制定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打破行政区域和城乡界限,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秉赋、产业基础、环境特点,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功能要求,规划了中心商住区、临港物流园区、圆明山旅游度假区、大北部工业区、海阳古镇休闲区和西部商务区六大功能区。在城镇空间布局上,围绕城市区周边,布局2-3个小城镇,取消中心村,使人口集中到城区及周边,为产业发展留出更多的空间。

二是先拉开框架,后配套设施。我们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公司,以高于现有城市区的标准规划设计,加快构建连接城区、覆盖城乡的城乡一体的交通网络体系。近2-3年内,我们要打通六大片区连接路,今年开工的有民族路北延伸、北港大街东西延伸、华山路等三条路,同时,促进水电气讯及环保设施向外延伸。不仅注重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而且注重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配套建设。中心商住区内按照现代城区标准改造提升。重点推进__x商业区、__x历史街区、西部四村改造、__x改造、火车站片区改造等旧城区改造工程,提升形象,完善功能,特别要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加强承载力、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三是先建设园区,后发展城区。我们按照园区、城区、景区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先聚集产业、再聚集人气。园区不仅是项目建设的平台,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的有效载体。在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力度,加大新民居建设的力度,加大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实现项目落园区、农民进社区。____区重点推进义务小商品城、兴龙物流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南四村改造进度;__x旅游度假区重点是“修路、栽树、招商、挖湖”,加快推进__x苑十村新民居联建工程;____区重点进行美化、绿化、亮化提升,加快推进__庄等八个村的新民居建设工程和市场、学校、医院等服务设施,启动国际风情园建设。在三个园区的整体推进过程中,尽快完善____区的服务功能,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对其他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筹建工作思路篇(4)

*之所以要走统筹城乡发展之路,是由宏观经济形势、客观发展规律和*基本县情决定的,是认真总结自身发展历程、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积极谋求科学发展的结果。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来自于对中央政策的深刻理解。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从“两个趋向”到“两个阶段”,从打破二元结构到推动科学发展,中央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理论指导越来越成熟、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推进方法越来越有力。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说到底就是要学会运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全体人民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其次,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来自于对客观规律的理性把握。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一体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以欧盟为代表的无国界合作促成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崛起,以珠三角为代表的跨区域合作促成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腾飞,都是经济发展逐步走向集中融合的成功例证。与此同时,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完成之后,不约而同地都在着手谋划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学习借鉴这些地区的先进经验,就是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打破行政区划分割、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在更大区域内优化资源配置、重组生产要素,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第三,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来自于对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全省为数不多的无煤县,市场资源两头在外,依靠自身积累发展实现超常发展是不可能的,必须坚持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作为省城太原和晋中市的卫星城,距离中心城市很近,经济社会发展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和融合性较强,必须坚持走城郊型经济的发展道路。这就决定了*必须把主动融入大太原经济圈、主动融入榆太同城化作为自己的发展定位,通过积极主动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尽可能地提升放大既有优势,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转变发展方式,尽可能地创造形成全新优势,切实增强对中心城市和外来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积极推动“两个主动融入”向纵深发展。

二、*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是什么样的?

*县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一城两镇三大经济区域”的功能划片和“六个一体化”的发展框架。就是要以县城、胡村镇和范村镇为核心辐射周边乡村,规划建设三大经济区域,以此为基础积极推进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城乡体制改革一体化“六个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互融互动、协调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统筹城乡城乡发展的模式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自觉性。大多数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都是在生产力发展到较高阶段后进行的,基本模式是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基础,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反哺农业,带有较强的自发性。而我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在发达地区已经迈向城乡统筹阶段的大形势下,立足于在欠发达的现实条件下,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共同发展,是对具有*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带有较强的自觉性。

二是系统性。*县以“一城两镇三大经济区域”为战略构架、以“六个一体化”为基本内容、以“一二三产互动、城乡经济相融”为内在机制、以“生态经济县和休闲度假区”为发展方向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建立在区域发展定位基础之上,建立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共同发展之上,是*借鉴先进经验、整合社会资源、彰显独特优势、走向科学发展的理性选择,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三是开放性。*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着眼于“主动融入大太原经济圈”,力求通过优化基础环境形成“洼地效应”,通过优化发展机制促成“筑巢引凤”,最大限度地吸引外来资本、外来技术、外来人才的落地生根,最大限度地促进外来机遇、外来动力、外来理念的引进转化,积极推动全县经济发展方式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粗放型向科技型转变,进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

四是科学性。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是*县委政府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全新实践,是*在全省率先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积极探索。在工作理念上,更加注重运用统筹兼顾的办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盘考虑、整体推进;在方法步骤上,更加注重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抓住重点、实施突破,兼顾全面、有序推进;在评价机制上,更加注重切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以人为本、惠及于民。

三、*怎样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统筹城乡发展既是一个发展目标,也是一种工作理念,只有细化分解为具体工作任务和年度奋斗目标才能落到实处。结合*实际,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一是必须从发展规划这个最基础的环节抓起。做好发展规划是推进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以往我们在制定规划时,很多时候都是在做具体的产业规划,而不是战略性、区域性的发展规划。为了弥补这一欠帐,在统筹城乡发展起步之年,要把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尽快出台全县《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纲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动农村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城乡教育布局、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医疗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八个方面的发展规划或工作方案。这些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既要结合省市大的发展方向、承接全县“十一五”发展规划,充分体现工作的承接性;又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区域功能划分、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充分体现规划的指导性。同时,不仅县委政府要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抓紧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部门详规;在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以后,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地抓好规划的执行落实,坚决防止制定规划与落实规划“两张皮”的问题发生。

二是必须从环境建设这个最关键的部位突破。加强环境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从目前来看,我县环境建设方面的欠帐较多、差距较大,还不能够承载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要求。为此,我们积极致力于打通*到太原的一级公路,努力争取龙城高速和大西高铁途经*,抓紧规划建设南山一线旅游公路,这些都是为改善发展环境而做出的努力。下一步,我们仍然要坚持把环境建设摆放到重要位置来抓。从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城乡环境等方面入手,下大力气改善硬环境;从政府职能、社会风尚、文明进程等方面入手,下大力气创优软环境。通过着力营造有利于吸纳生产要素、有利于凝聚发展动力、有利于推动创新发展的软硬环境,切实提升*经济社会的开放度、包容度和融合度,努力增强*对外来资本、外来人才、外来机遇的吸引力、集聚力和转化力。

三是必须从经济发展这个最核心的内容推进。推动经济发展永远是第一要务。没有经济发展做支撑,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就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县委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农业作为立县之本、坚持把工业作为强县之基、坚持把旅游作为活力之源”。按照“一城两镇三大经济区域”的发展格局,在水秀胡村规划建设新型工业园区并与太原开发区达成合作意向,在南山一线规划建设旅游专线,在县城区加快改造城中村,都是县委政府为推动农业生态化、工业集群化、旅游特色化而采取的有力措施。就是要把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的整体工作布局,具体到促进各产业各区域的科学协调发展,努力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必须从社会和谐这个最宽泛的领域拓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执政的最终目标。在积极推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把“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作为根本理念,切实加强县委政府对公共秩序的坚强维护、对公共事务的全面管理、对公共财政的合理分配、对公共人群的广泛关注。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别、各阶层、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大合力;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努力提升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要切实加强和改进事关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民主法治、精神文明、群众、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着力营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四、*怎样保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为了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切实把查找解决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环境、作风效能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摆放到重要位置来抓,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扫除障碍、创造支持、提供保证。

一是要以解放思想为动力。解放思想是个老话题,发达地区在讲,我们也在讲;过去讲,现在讲,将来还要讲,但讲法要有所不同,要从讲在口头上、写在报告中转变到落实在工作上、体现在实践中来。要通过采取“走出去”到发达地区培训取经、“请进来”举办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诊治党员干部头脑中存在的各种影响改革发展的思想症结;通过建立健全衡量评价干部思想解放的科学机制,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打破落后僵化的思维定势。特别是要学习发达地区在贯彻执行上级政策时不迷失理性判断,不唯上、不盲从;在面对重大发展机遇时不满足等待观望,善于争、敢于抢的做法;学习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和方法,活学活用上级政策要求,只要是上级政策有明确规定的事情都要态度坚决地执行,只要是上级政策没有明确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大胆去尝试,敢于办成前人没有办成的事,敢于走出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真正形成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

二是要以改革创新求突破。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发展的要求,唯有改革才有创新,唯有创新才有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针对薄弱环节、选准重点方向、谋求创新突破,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就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打破一切不合时宜的陈旧体制和僵化机制,在改革创新中获得突破、求得发展。要积极推进“土地向规模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三个集中,努力打破传统的行政分割、城乡界限和产业划分;要紧紧抓住市县机构改革契机,重新调整界定政府职能及部门机构,积极推进工作机制的整体创新。要积极整合行政资源,优化党委决策、提升行政效能,强化部门职责、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推进党政领导体制的整体创新。要挖掘塑造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环境优势、体制优势、机制优势,努力形成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强大合力。

筹建工作思路篇(5)

*位于……,辖60个乡镇、723个村,总人口102万,其中农业人口89万。20*年末,全县还有87个村不通公路,村道公路晴雨通车率不足10%,一些地方“行路难、运输难、发展难、致富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交通条件落后,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群众持续增收。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加快村社道路建设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出台政策措施、创新建设机制、强化目标管理等多种有力措施,大力推进村社道路建设。特别是近两年,我县通过深入开展“村道公路建设年”活动,掀起了村社道路建设热潮,两年共新建村社道路364公里,改建190公里。

二、多方筹资,加大投入,突破村社道路建设资金“瓶颈”

村社道路建设,投入是重点,筹资是关键。我县既非国贫县又非省贫县,国家投入极为有限,县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支持村社道路建设资金有限。为冲破村社道路建设的资金“瓶颈”,我们积极转变观念,创新举措,扎实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广泛筹集建设资金。一是引导群众“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村社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引导广大群众在“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原则下,按照“劳力自出、资金自筹、工程自建、矛盾自消”的办法,积极投劳投资建设村社道路。XX村海拔600多米,长期交通不便,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难,群众修路的愿望十分强烈。去冬今春,在该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村民人平筹资250元。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奋斗,一条长4公里的盘山公路从山脚通到了山顶,村民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庆贺公路通车。去冬以来,全县共多渠道筹集村社道路建设资金1460万元,其中80%以上是由受益村社群众自发筹集的。二是积极向上“争”。切实加强项目工作,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村社道路建设资金。同时,将村社道路建设纳入扶贫新村、生态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对口帮扶等涉农项目,在项目区统筹规划,优先安排。三是政府出资“奖”。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对村社道路建设的资金投入连年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去年安排万元,今年又安排万元资金,用于村社道路建设以奖代补。同时,保证了农机主管部门必要的工作经费,并设立了农机工作目标奖。四是组织部门“帮”。我县实行了县级部门和单位帮乡、帮村工作制度,把村社道路建设作为县级部门和单位帮扶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两年来,县级部门和单位共挤出资金多万元扶持村社道路建设。五是发动社会“捐”。通过多方联络,发动县内机关干部、私营企业主和在外地工作的*乡友为家乡村社道路建设出资出力。XXXX房产公司老总饮水思源,捐资80多万元,为家乡DD镇修建了村社道路11公里;重庆客商SS捐23万元,支持RR乡村社道路建设。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共捐资500多万元,支持*村社道路建设。

筹建工作思路篇(6)

一是认真学习党的*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提高对“三农”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的认识,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的认识,对农村改革发展重要举措和重点工作的认识,对党管农村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在提高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思想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特别要强调深刻理解三个“进入”,即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落实好《决定》对民政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要认清民政工作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肩负的历史责任,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给民政工作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在服务大局、推动大局上做出新的成绩。

三是从长计议,把学习贯彻党的*三中全会精神落脚于统筹推进城乡民政工作协调发展上。要站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中,思考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政工作“整合发展年”的思路,做好八个方面统筹工作,即:统筹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统筹城乡社区建设、统筹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优抚安置体系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务管理、统筹城乡社会组织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的稳定工作机制。

二、举全系统之力,真抓实干,确保年度重点工作责任目标的圆满完成

筹建工作思路篇(7)

一、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正确把握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路径

10月18日结束的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今天上午,省市都作了会议精神的传达。我听了以后觉得,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但核心问题没有变。第一个没有变,科学发展观仍然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其实,科学发展观已经包括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而我们从上到下,对统筹发展的认识还是有个过程的。第二个没有变的就是转变发展方式,这是“十二五”的重点。转变发展方式包括很多内容,我们可以从最近的报道中发现“包容性增长”这个新的理念。“包容性增长”说明我们也在调整发展方式,原来我们比较看重GDP的增长,未来可能会考虑均衡发展、统筹发展。中央现在明确提出要转变发展方式,而且要有实质性进展。这些都是指导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我们今天会议讨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实质上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我区的现状已经明确告诉我们,已经到了需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十分紧迫的时刻。刚才听了“十个统筹”明年工作方案,我觉得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这项工作已经启动,但只是初步的,还没有站在统筹的高度来做这篇文章。接下来,我们先温习一下黄坤明书记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的几个重点,这对我们下一步工作十分有益。市对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很明确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的要求,以形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以网络化大都市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环境共保、品质共享,促进城乡互动、优势互补,推动五县(市)和八城区加快发展、协调发展,整体提升我市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着力提升五县(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富裕程度,努力使成为全省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在这里,我着重提一下新型城市化这个概念。新型城市化这个概念,是我省在2006年提出来的。新型城市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市化,全面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路子。

这次市委工作会议提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主要路径,对我们下一步工作很有指导意义。我们提倡统筹这个概念,首先就应该理解什么叫统筹,怎么样做是统筹。市里明确提出主要路径是: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做大做强市区、县(市)城、中心镇,实现“强城带乡、强工补农”。确立经营农村理念,以村庄整治、农居优化、土地整理为切入点,在五县(市)积极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置换城镇产权住房,以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三个置换”,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三个集中”,努力实现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方式、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优化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方式“三个优化”,推进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

二、进一步修改完善工作方案,争取在“十个统筹”的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接下来,我就刚才的“十项统筹”工作方案谈一些建议和想法。建国同志负责的《统筹城乡管理体制机制2011年工作方案》比较细致。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间,体制和机制一定要跟着转变。改革开放三十年里,就是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来推动一个地区的统筹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很重要,这个方案研究得比较多、比较透。“十二五”期间,能不能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体制机制方面一定要创新。祖民同志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工作方案》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建议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围绕“一副三组团”这个空间格局,抓住区域统筹这个重点进行深化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从宏观上说是个区域统筹,从微观上说是个项目统筹。我们要抓住统筹这个概念,避免各部门单打独斗。同时,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的“吃水线”,一定要做到适度超前。美玉同志负责的《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2011年工作方案》,建议在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问题方面进行深化研究。旭微同志负责的《统筹生态文明建设2011年工作方案》,建议重点在生态文明相互之间的统筹工作上进行深化研究。生态文明是转变发展方式很重要的支点和杠杆,下一步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生态文明是一种倒逼机制。设定好生态文明的标准,势必倒逼我们节约、集约,低污染、低排放。沈昱同志负责的《统筹城乡各类规划2011年工作方案》,建议重点理清规划体系,明确各规划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规划协调机制和相互促进、相互制衡的机制,做好各类规划的衔接,努力做到规划“一张蓝图”全覆盖。

同志负责的《统筹资源要素配置2011年工作方案》,关键就是解决一个“好钢用到刀刃上”的问题。资源一定是稀缺的,特别是优质资源是很少的。怎么把优质资源引进来、培育起来并且用在“刀刃”上,使得资源能够再生和可持续,这方面要进行深化研究。建忠同志负责的《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和管理2011年工作方案》,重点是农办、国土、建设等部门一起,做好土地统筹资源工作的文章,形成规模经营优势。冬冬同志负责的《统筹城乡产业发展2011年工作方案》,关键是要按照统筹的理念,抓好五大产业集群、三十一大产业集聚基地的发展,推进“3+1”现代产业体系的成型。美娟同志负责的《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2011年工作方案》,关键也是解决一个机制的问题。一个重点是全覆盖的问题,另一个重点是像我们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怎么做好提高和改善的文章。一个地方的社会事业能够得到提高和改善,这个地方的社会功能则会相对完善,这个地方就能集聚人气。就以我们的创新基地为例,如果没有好的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就很难留住到这里来创业的归国留学生。在研究统筹问题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发展。我们的统筹城乡区域,最终是为了发展。振伟同志负责的《统筹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2011年工作方案》,重点是从统筹的角度出发,创新思路,在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

三、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要提高认识。我们要提高对“统筹”的认识。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是市也是我们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是将区位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的历史性机遇。我们三面拱卫,与主城区无缝衔接,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的资源要素我们都可以共享,包括高铁、地铁等,但是当西部县市发展起来以后,我们这种优势就会发生变化,优势也会消失的。现在,我们的区位优势仍然存在,如何抓住这些优势让我们走到更高的层面上,是我们要做的。若还是“乡乡点火、村村冒烟”是走不下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化”,来推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因此,我们要提高做好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要搞好统筹。大家在发言中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我们搞十个方面的统筹,本身就是一种尝试,已经打破了原来的分工格局。我们在做这篇统筹文章的时候,千万不要再走原来的那种传统的“单打一”的老路。我们应该将“十二五”规划、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和明年的工作目标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不要产生“两张皮”现象。

筹建工作思路篇(8)

嘉善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发展,按照站在新起点、迈向新高度的要求,进一步把交通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深入研究和解决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着力做好“五个结合”。

把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与镇村区划调整结合起来,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嘉善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新一轮县域总体规划修编、区域综合交通一体化建设等重大机遇,针对行政区划中存在的乡镇布局不够合理、规模偏小等问题,适时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有的11个镇调整为6镇3街道,形成经济开发区、临沪新区、信息产业园3个工业经济核心区和魏塘、干窑、陶庄3个工业经济配套区,以及罗星现代服务业、天凝民营经济、大云温泉生态旅游3个集聚区,并对全县的行政村进行了调整,由原先的118个调整为104个,社区由原来的26个调整为43个。经过区划调整,全县的发展功能区更趋合理,镇村和产业布局更加科学,为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把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与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抓好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在国家交通运输部的关心支持下,嘉善县着眼于打造全国交通建设示范点的目标,坚持规划先行,制订了《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建设“三级网络、两大系统”,即区域骨干交通网络、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城乡集散交通网络、运输枢纽站场系统、运输服务保障系统,建立起快速高效、便捷顺畅、集约环保、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嘉善主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把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与破解交通瓶颈制约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嘉善县从自身交通发展实际出发,抓住制约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一是全面完成撤渡建桥。在2007年撤除了最后一个渡口,彻底告别几千年来的渡运历史。目前全县已建桥梁1042座。二是推进场站建设。重视城乡公交站点设置和合理布局,制定了市区公交枢纽站、农村客运站、港湾式停靠站、招呼站等站场的建设计划,完善三级客运网络,做到公交站场与公路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建成、同步验收。三是完善县镇村公路网。拓宽原有的通村公路,将原来的3.5米拓宽到5米以上,并加强联网贯通。通过乡村康庄工程和联网公路建设,全县农村公路达到653.6公里,建成通村公路255公里、联网公路110公里,通达水平不断提高。四是加快农村危桥改造。从2003年起,多渠道筹措农村危桥改造资金,鼓励、吸引社会力量投资改造农村危桥。并将其列入政府实事工程,把原来5年200座的农村危桥改造计划,调整为5年400座。五是实现公路安保设施、标志、标线和指路体系全覆盖,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公路的安全便捷条件,为百姓出行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把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与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起来,加快提升城乡交通服务水平。嘉善县始终把惠民利民作为交通发展的最终目标,把满足城乡居民需求、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城乡公交服务上,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公交企业现状,编制了《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并对现有城乡公交线路进行优化,推出镇域公交,推进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已累计开通城乡公交线路44条,投入车辆175辆,基本覆盖到所有村庄。积极探索和创新城乡公交发展模式,采取由客运公司与镇政府股份合作的办法,在镇区域内设立公交专线,破除交通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城乡壁垒,推进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城乡货运服务上,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城乡快速交通网、一般客货运输场、城乡集散交通网等,建立便捷小件快运网,实现城乡客货快速运输,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高效运输服务保障,使老百姓在经济发展中充分享受到交通建设带来的好处。

把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与管理创新、政策创新结合起来,增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嘉善县委、县政府引导全县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创新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推动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组织保障,成立由县委书记挂帅,县交通局、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等部门参加的交通工作推进组,合力推进交通发展。加强政策保障,陆续出台了《嘉善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实施意见》和《关于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积极向省里争取优惠政策,努力在规划、立项、土地、环评、资金筹措等方面得到省里支持。加强要素保障,明确年度用地计划优先安排交通项目,重点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列入省部重点。资金筹措采取“三个一块”的办法,即向上争取一块、财政扶持一块、自身筹措一块,组建嘉善县交通投资集团公司进行运作。加强管理保障,积极创新交通管理模式,成立嘉善县交通质量安全监督站,设置专门机构、安排专业人员、配备专业设施,强化对交通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积极探索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行路政管理与公路养护相结合,建立县镇二级管理机制。

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成效

嘉善县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基本形成了城乡交通一体化框架。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三横二纵”的道路交通框架,形成县城到各镇20分钟和各镇到高速路10分钟的交通圈,形成“二纵二横”水运网络主骨架。到2008年底,嘉善县公路总里程达到706公里,公路网面积密度达到140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所有建制村都通了水泥路和公交车,村道联网、公交线路港湾式停靠站覆盖等工程正逐步推进。全县公路客货年运输量分别达到1663万人和368万吨,沪杭铁路嘉善站年客货发送量分别达到47万人和8万吨,全县内河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过了1000万吨。城乡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有力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极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小商小贩到田头,公交站头到村口,轿车开到家门口。”这是嘉善城乡交通一体化带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巨大变化的真实写照。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大大降低了农产品和物资的运输成本,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县大棚已从县城周边地区扩散到所有镇(街道),形成了设施栽培绿色产业带、食用菌种植白色产业带、水产品养殖蓝色产业带、鲜切花彩色产业带等“四色产业带”和16个精品农业示范点的高效生态农业。进一步完善了各镇(街道)的城镇功能,提高了镇(街道)工业功能区承载产业的能力,优化了村镇的发展格局,县域生产、生活要素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为块状经济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全县形成了数码电子、光伏能源、精密机械、木业家具等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改善了人流、物流、信息流通畅渠道,增强了农村居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推动了传统农民开始向市场经济型农民转变。进一步推进了以“两分两换”为主的农房改造建设,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集合”配置,提高了“路、水、电、讯”的集合度和网络化,极大地改善了广大村镇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有力促进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随着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推进,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大大加快了中心城区和中心城镇建设步伐。目前全县“五横五纵”的城区路网基本形成,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现代化中等城市初具规模。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明显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高速路口、农村公路沿线土地开始增值,非农业用地在高速公路开通及乡村康庄工程建成后的价格大幅上涨;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村旅游资源得到开发,旅游景点和游客数量大大增加,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依托农村公路网络的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等商贸业加快发展,销售网络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同时,区域之间经济交流合作得到了加强,尤其是密切了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引进的项目中有90%左右直接或间接来自上海;生产的瓜果蔬菜50%左右销往上海。对此,老百姓形象地说:“公路通了,信息灵了,脑瓜活了,经济好了,收入多了。”

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乡交通大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2008年,嘉善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33美元,财政总收入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87元。去年以来,嘉善县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增速均超过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03年以来,嘉善县每年都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30位,其中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分别列全国第6位和第11位。同时,嘉善先后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连续4年获得浙江省“平安县”荣誉称号。

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启示

嘉善县的实践表明,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始终坚持统筹兼顾、规划先行、改革创新、合力推进和惠民利民,努力探索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新路。

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必须始终牢固树立统筹理念。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善县始终把统筹城乡交通建设摆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牢固树立大交通意识,举全县之力营造大环境、建设大交通。着眼于发挥交通“先行官”的功能作用,全力破解交通难题,切实加快交通建设,不断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交通基础。坚持统筹规划、统筹安排、统筹管理、统筹协调,不断开创统筹城乡交通发展的新局面。嘉善的实践启示我们,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坚持统筹的理念,以站在新起点、迈向新高度的思想境界和统筹兼顾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突出交通的“先行官”地位,统筹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高起点谋划。嘉善县在交通建设上,着眼于打造全国交通建设示范点的目标,高度重视《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在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国县级范围率先制订了《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描绘了从2009年到2020年嘉善交通建设的蓝图,为在新起点上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嘉善的实践启示我们,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以更高的层次、更宽的思路和更远的眼光来谋划交通发展,促进区域交通、城乡交通和综合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

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始终是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嘉善县推行了领导方式创新,建立了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交通项目监督检查组;推行了项目建设和公交运营筹资方式创新,探索多元化融资共建的路子;推行了交通管理模式创新,加强工程和运营管理等。正是依靠在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有力地推动了交通科学发展,使城乡交通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嘉善的实践启示我们,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必须切实把思想认识从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领导方式,走出一条城乡交通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筹建工作思路篇(9)

二是在任务办法上,必需把统筹统筹作为改变指导方法的切入点。在城乡建立开展中,重城市轻乡村、重建立轻治理等问题还存在。要处理这些问题,在改变指导方法上,要把统筹统筹、协调开展作为切入点,精确定位,发扬优势,统筹协调,具体推进。要对峙工程建立进度、质量与平安相统筹,要对峙工程建立与廉政建立相统筹,要对峙工程建立与生态维护相统筹,要对峙严重工程与民生工程相统筹。

三是在任务办法上,必需把解放思维、变革立异作为改变指导方法的出力点。要进一步改变指导方法,必需把解放思维、变革立异作为出力点。立异要从改变本能机能、不时变革动手,从改变作风、扎实效劳动手,从改良办法、注重运作动手,从变革体系体例机制、优化情况动手,从分歧角度、分歧方面进行变革立异。各级指导干部要带头培养立异认识,倡议勇于立异、勇于竞争的精力,进一步激起内部生机,真正让解放思维、变革立异成为推进城建科学开展的强壮动力。

筹建工作思路篇(10)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经验

成都、重庆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合肥、苏州、杭州、宁波、上海5市在统筹城乡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外地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我们看出成都等市都把统筹城乡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和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体制机制方面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

一是工作氛围浓。7市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关键是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上上下下形成了思统筹、谋统筹、抓统筹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为把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市普遍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规划起点高。各市坚持规划先行、政策设计先行,把市域内的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筹考虑,形成城乡一体发展的科学规划体系。

三是运作方式活。在切实加大“三农”投入的同时,各地通过财政资金捆绑使用,土地收益返还,建立市场化投融资平台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利用市场机制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主要经验集中在涉农资金捆绑使用,用活土地政策,搭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平台三个方面。

四是改革力度大。各市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探索,锐意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开始“破冰”。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成都以“还权赋能”为核心,积极开展农村承包地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和房屋产权确权工作,目前94%的村已开展了确权颁证。去年10月成都市农村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建立了全国首家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全市实现农村产权流转4.8万宗,涉及金额22.9亿元。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于9月18日正式揭牌,首日即推出140宗挂牌项目,交易金额达3.5亿元。各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的探索,加快了农村要素资源的价值显化,对于打破城乡二元市场体制,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方面,杭州、苏州、宁波、上海等市把集体资产和集体建设用地量化到人,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苏州到**年底已累计建立农村社区股份、土地股份、农业专业等三大合作组织2512个,持股农户达到80%,全市村级集体收入平均达到3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占到30%,农民收入实现了多元化。在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各地高度重视改善民生,致力于打破城乡二元福利鸿沟,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推进近郊农民市民化方面,各市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不断创出新的改革举措。杭州市在城中村改造中,按经济适用房政策为农民建设“两证”齐全的住房,农民以土地“换户籍、换住房、换社保”,享受“同城待遇”,实现了近郊农民的真正市民化。

三、我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事关我省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制定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目前,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即将启动。要抓住有利时机,按照省委常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方案的要求,抓紧研究出台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统筹城乡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在此基础上,启动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着力创新我省发展的空间开发形式,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城乡一体化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四规叠合”,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需要尽快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土地利用规划必须与城乡建设规划实现无缝对接。

(二)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积极推进新型社区建设

新型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搞好土地综合整治是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的“金钥匙”。应突出抓好四个环节:一是科学规划。国土与规划、建设部门应在进一步完善镇村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抓紧编制全省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型社区建设专项规划。二是分类指导。按照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缩小农村来繁荣农村的思路,创新以“三化”带“三农”的体制机制,结合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按照城市社区模式建设新型社区,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加快融入中心城区,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区,避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新的城中村和棚户区;创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一个有条件的乡镇开展新型社区建设试点,以“三个集中”为目标,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业向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多元化转变,实现农民生活居住和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三是典型引路。一些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型社区建设的项目上升为省、市级重点项目,加快实施进度,为面向推广积累经验。四是搞好结合。新型社区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相结合,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相结合,真正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使农村新型社区和城市综合体成为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两大增长极。

(三)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上一篇: 岗位竞选发言稿 下一篇: 小学信息技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