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学习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3 10:24:32

出纳学习计划

出纳学习计划篇(1)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22-0129-02中国图书分类号:F275-4文献标志码:A

1开设《纳税筹划》课程的意义

纳税筹划(taxPlanning)主要是指在国家政策的许可下,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立法导向,通过对筹资、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进行合理的事前筹划和安排,取得“节税”(taxsaving)效益,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经济活动。纳税筹划是增值性的经济行为,其最终目的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纳税筹划不同于偷税、逃税和骗税,合法的操作程序和目的是其基本前提。

1.1帮助学生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

合法性是纳税筹划最本质的特点,也是税收筹划区别于逃避税行为的基本标志。税收筹划的合法性体现在其行为是在尊重法律、不违法国家税收法规的前提下进行的。学生学习《纳税筹划》课程以后,能够熟练掌握税法专业知识,合理避税,选择低税负方案,积极利用税收政策调整纳税人经营行为。

1.2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税收策划

在经济活动运行机制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企业在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才缴纳增值税、消费税或营业税;在收益实现或分配以后,才缴纳所得税;在财产取得以后,才缴纳财产税。学生可以利用《纳税筹划》课程的知识更好地为纳税人提供在纳税前事先做出策划。同时,税收规定是有针对性的,因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税收待遇也往往不同,学生可以利用知识为纳税人选择低税负的机会。

1.3帮助学生强化风险意识

纳税筹划存在一定的风险,是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因各种因素的存在,无法取得预期的筹划结果,并且付出远大于收益的各种可能性。学生在学习税收的基本理论之后,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税收筹划是一种事前行为,具有长期性和预见性的特点,所以纳税筹划与任何一种谋求经济利益的管理活动一样,也存在风险,特别是纳税筹划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或筹划的方法选择不当,或筹划主体专业水平有限时,纳税筹划的风险不可避免。

2《纳税筹划》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不重视《纳税筹划》课程的学习

《纳税筹划》课程涵盖了税收的基本理论和企业涉税实务,而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科目繁多,学生往往将学习的重心放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专业课上。《纳税筹划》课程的开设时间较晚,而且课程的独立性较强,主要是应用一些计算税种的方法,区别于其他具体的会计课程。包括涉税处理、纳税申报和税务策划等。很多学生认为《纳税筹划》课程不重要,甚至认为《纳税筹划》课程涵盖在《税法》的教学之中。

2.2缺乏纳税筹划实践教学

《纳税筹划》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较为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在我国,各种税种的筹划都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所得税,在对其进行筹划时,所受影响最为明显。纳税筹划的途径有很多种,如采用低税率、税收优惠、缩小税基、延期纳税以及涉税零风险等,在缩小税基中又可以分为缩小相对额和缩小绝对额。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将纳税方法笼统地讲解,并没有结合实践的教学平台进行说明,让学生充分领会纳税筹划为企业带来的巨大意义。

2.3《纳税筹划》课程教学与其他相关的会计学课程脱节

《纳税筹划》课程的教学必须以会计学其他相关课程作为前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其与其他相关的《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紧密结合起来。例如,《中级财务会计》中的折旧计算方法的选择将影响到成本的大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最终影响企业的税负轻重。而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成本在生产型企业的产品成本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所以选择合适的折旧计算方法在纳税筹划中的意义举足轻重。同时,存货计价方法、债券溢折价以及投资的方式都能够影响税负。但是,由于《纳税筹划》课程的教学缺乏与其他课程的紧密结合,导致学生在学期结束难以独立地运用知识有效地进行税收方案的优化选择,达到节税的目的。

3《纳税筹划》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

3.1提高学生对《纳税筹划》课程的重视程度

资金、成本和费用是业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管理的三大关键要素。税收筹划是企业理财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围绕资金展开的。而资金运动是财务的中心,特别是合理避税能够有效地减少税收,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重视。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学生认识到企业开展税收筹划不仅有利于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而且对于在市场经济中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企业而言,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对其财务管理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税务筹划在西方社会早已深入人心,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把它作为节约税收成本、增加税后收益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引用案例使学生逐渐加深认识,了解税收筹划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在实际财务工作处理合理避税业务核算、填制各类纳税申报表及进行涉税账务处理。

3.2加強纳税筹划的实践教学

目前,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有达到一致,有些学校甚至完全没有进行纳税筹划的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构建纳税筹划的模拟教学平台和增加学生的课外实习。税收筹划是实际的财务业务,学生必须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模拟实践结合起来。高校应该建立模拟实验室,模拟企业的实际纳税业务流程,使学生担任财务人员和税务人员,并时不时地进行角色替换,完成公司的纳税业务。由此可以帮助学生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按照实际企业的纳税流程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

3.3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在讲授《纳税筹划》课程时,教师应该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录视频,并上传到网络提醒学生预习。在网络视频中主要包括课程的重难点,要求学生翻阅资料,提前预习做好准备。教师需要使用最新的企业纳税筹划案例,帮助学生增加学习积极性。课堂的时间主要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甚至可以让学生主讲某些知识点,让学生尽量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理解重要概念以及重要方法的应用。尤其是可以利用最新的微课和翻转课堂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纳税筹划》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如何针对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按照政府的税收政策安排自己的经营项目和经营方法,最大限度的利用税法法规中对自己有利的条款,使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国家教育部倡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特别是会计学等应用型学科应该重视《纳税筹划》课程,使学生具备独立处理税收筹划业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出纳学习计划篇(2)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它以税法知识为基础,在对企业相关税收理论进行系统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与税种有关的会计处理,并结合会计处理及税法规定进行纳税筹划,达到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随着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对相关税种不断进行改革,与税务有关的会计处理以及纳税筹划活动显得极为重要,这无疑为《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该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滞后,内容框架侧重于税务会计

税收法规和相关法律制度是不断更新和完善的,但是教材的依据是截至收稿日期的税收法规,对于后续的变化很难在教材中进行体现。税务会计是对税法以及相关会计准则的结合运用,一旦税法发生变化时,与该税法有关的具体会计处理有时无法在会计准则中进行同步变更,这就存在着税法与会计准则相脱节的问题。另外,从教材的内容框架来看,现行的教材较偏重于税务会计,而有关纳税筹划的篇幅偏小,大部分教材只对基本税种的筹划作了简要介绍,无法达到通过这门课程教锻炼学生税务筹划的能力目的。

(二)传统的理论教学不利于课程的开展

由于该课程是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教师仍采用讲授法将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相关理论及案例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实务或者相应的案例缺少自己分析或动手解决的机会。该课程的前后理论逻辑性较强,部分税种的计算公式较为繁杂,涉及到税务筹划内容时更需要综合地分析过程,如果仅采用理论讲授的方式,学生不动手参与到课堂中,无法真正地领会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种税务筹划方法的运用。在教学模式上,大部分学校仍然采用教师一人讲解,学生被动听的这种满堂灌的教学组织形式。即使是在后期关于税务筹划内容或者案例的分析时,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是老师讲授案例,学生无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用说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所以,传统的理论教学带来的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应该积极思考让学生能够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真正地将税务会计理论知识及纳税筹划技能传授给学生。

(三)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不适用于学生筹划能力的培养

课程的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之一。从《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这门课程来看,大部分的考试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理论考核方式加上平时考勤,理论考核常以开卷或者闭卷的试题方式进行,且占考核成绩的较大比重。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可能纯粹为了考试而突击,最后的成绩无法体现出学生平时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纳税筹划能力的目的。

二、原因分析

(一)教学目标未侧重于对学生纳税筹划能力的培养

在现行的《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的教学目标中一般侧重于学生对相关税种的会计处理,对于纳税筹划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高。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学生的相关实践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仅把教学目标定位在通过理论教学最终让学生掌握纳税筹划的方法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达不到培养学生的纳税筹划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养成。

(二)教师的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不足

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讲授时运动自身所学理论知识对这门课程进行讲授。由于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且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在不断更新,要求教师在讲授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但是与此相悖的是,大部分教师都是在毕业后就进入教学岗位,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另外,该课程涉及到会计、税法甚至财务管理和审计相关学科理论与知识,能够综合运用这些专业知识的教师不多,这对教师的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

大部分高校在开设《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时都会将此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一般周课时数较少。在日常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存在“选修课就是非重要课程”这样一个误区,加上上课周课时数量较少,不对选修课加以重视,认为学习到相关理论,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即可,故达不到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税务会计处理以及纳税筹划方法的教学目标。

三、应对措施

(一)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模块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纳税筹划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形成,而不仅限于传授理论知识这一层面,所以在教学中注重通识教育的同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模块,将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建立起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新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讲授税务会计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课堂的理论教学中掌握有关税种的会计处理,并对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进行讲解,学生在整体上对纳税筹划有基本的认知。其次,在讲授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教学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案例,然后教师点评总结。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模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及与税会有关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教学方法以原来的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的课堂授课方法一般为理论教学为主,且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应用型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如何将实践能力的培养带进课堂呢?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授课中不仅加强理论的讲授,更应当注重方法的传授,尤其是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以及基本方法。一是教师通过任务导入讲授本次课程的教学目的及任务,结合讲授理论知识和会计处理及纳税筹划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所授理论,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正确筹划的岗位能力;二是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分析时可以采取多种课堂组织形式,例如:课程的前半部分在学习单个税种的分析时,学生可以以个体作为分析的主体,根据分析结果教师适当进行点评;在课程后半部分教师可适当引入综合性的案例,学生可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分析,根据讨论结果选代表进行方案展示,教师最后进行点评,这些课堂组织形式均能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

在这些课堂组织形式的运用中,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对案例产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问题分析能力。

(三)校企合作,增强课程的实践性

为了使课堂具有更高的实践性,做到实务和理论真正衔接,学校可以适当运用校企合作模式,邀请企业财务部的税务会计和税务局相关人员进行授课或者学生实地进行参观。企业的税务会计人员讲授他们在实务中遇到的税务会计处理问题以及纳税筹划经验,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现实纳税筹划的策略,有利于加强他们对税务会计以及纳税筹划的兴趣。企业税务相关人员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从客体层面上理解税务局如何征税,并真正认清纳税筹划与偷、漏税的区别,通过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从另一层面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四)课程的考核形式灵活,注重学生筹划能力的培养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该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应当以灵活性及实践性相结合,考核内容不能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应更加注重对相关纳税筹划方法的运用。对于考核形式,可以采取过程性评价与期末相结合的考核形式,过程性评价可包含但不限于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小组成果展示等,期末考核除了采用闭卷方式外,还可以采取开卷及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

(五)加强纳税筹划能力的师资培养

为了使该课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与时俱进,教师要不断进行理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另外,教师应继续加强自身的税务会计处理能力以及纳税筹划的实践能力,做到与企业实际相联系,应当多去企业进行实践,可采取与企业合作课题、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等形式,通过实务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只有加强纳税筹划能力的师资培养,才能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应用型人才。

总之,《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该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应改变现状,增加实践教学模块,将原有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考核方式的灵活性,加强纳税筹划能力的师资培养,并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纳税筹划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出纳学习计划篇(3)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180-02

《出纳实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所对应的会计职业岗位是出纳岗位。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出纳岗位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操作流程,具有正确处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能力,胜任出纳岗位工作。围绕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按照“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相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统一”的理念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运用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首先,分析出纳岗位的岗位职责,明确出纳岗位的职业能力;其次,根据职业能力,确定教学内容。根据以上思路,将本课程分解为3个教学情境。每个教学情境对应出纳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

1.教学情境一:现金收支业务处理。(1)岗位职责:熟练点钞,熟练使用保险柜级计算器,快速识别假币和假发票;购买保管各种支票、票据、印鉴,保管库存现金;按照国家和公司的规定,办理现金收款业务;按照公司的财务制度报销结算各项费用,办理付款业务。(2)职业能力:出纳基本技能,如点钞验钞、填写票据等;现金业务处理能力。

2.教学情境二:银行结算业务处理。(1)岗位职责:办理各类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注销;及时办理银行存款业务和转账业务;熟练运用银行结算方式办理转账结算。(2)职业能力:银行账户管理能力;银行业务处理能力。

3.教学情境三:(1)岗位职责:编制现金日记账,定期进行库存现金清查,保证账实相符;编制银行存款日记账,定期清查银行存款,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资金报告。(2)职业能力:月末及其他业务处理能力。

(二)明确任务

根据创设的教学情境,进一步确定学习任务。每一学习任务通过典型业务加以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学生完成每个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从事出纳岗位的工作过程,这样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掌握出纳岗位的具体操作。学习任务和典型业务确定如表1所示:

(三)协作学习

课程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步骤,完成教学情境的整个过程。

1.确定目标。发放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2.制定计划,决策指导。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教师给予提示并提供相关信息,在必要的时进行授课,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根据教师的提示,各小组确定学习步骤和工作计划,教师对小组指定的工作计划进行指导,并帮助小组确定合适的方案;

3.实施检查。各小组实施工作计划并自行检查活动过程和结果,教师对于小组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特殊情况、产生的结果偏差等予以指导;

4.评估演示。学生根据教师制订的评价表,对完成任务全过程进行初评,之后教师加以复查,并作出评价。教师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评价,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各小组的协作学习能力及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举例

下面以本课程的“学习情境一:现金业务处理”下的“任务一:现金收入业务――取现业务”为例,具体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运用。

(一)确定典型业务,给出业务描述

现金收入业务的典型业务之一是“取现业务”,描述如下:出纳李华发现保险柜中的现金余额不足,致电开户银行查询银行存款余额,并向财务经理申请提取备用金2000元,财务经理予以批准。接下来,完成出纳李华的工作任务。

(二)明确任务目标,实施工作计划

1.任务提出。教师发放工作任务单,提出任务。明确本次课的任务目标。根据取现业务描述,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确定为:掌握企业取现业务的流程和内部控制点,熟练进行取现业务的技能操作,重点掌握现金支票填制方法。

工作任务单的设计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本信息:班级、姓名、组别、负责人、指导教师、课时。(2)学习情境:现金业务处理。(3)学习任务:现金收入业务――取现业务。(4)任务描述:出纳李华发现保险柜中的现金余额不足,致电开户银行查询银行存款余额,并向财务经理申请提取备用金2000元,财务经理予以批准。接下来,完成出纳李华的工作任务。(5)任务目标:掌握企业取现业务的流程和内部控制点,熟练进行取现业务的技能操作,重点掌握现金支票填制方法。(6)知识点提示:现金支票使用登记簿的填写现金支票的填写审批盖章支付密码的生成现金提取现金日记账的登记。(7)小组计划。(8)工作任务完成过程描述。(9)个人体会。(10)任务评价:包括组长评价、组员评价和教师评价。

2.知识点提示。教师提示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点,重点强调取现流程以及现金支票的取得方式和填制方法。具体提示事项一并在任务单中注明,包括:(1)取现流程;(2)现金支票使用登记簿的填写;(3)现金支票的填写;(4)审批盖章;(5)支付密码的生成;(6)现金提取;(7)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根据教师提示,小组制定学习计划,由组长统筹安排,进行知识点的学习。

3.任务实施。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取现业务的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采取情境再现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具体操作是:小组成员分设角色,轮流扮演出纳,另外设银行柜员、财务经理和总经理三个角色。由出纳描述企业取现业务的流程,并且使用“出纳单据簿”中的实训资料,按取现流程独立完成出纳岗位的“取现”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小组成员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取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三)检查工作过程,进行结果评价

各小组成员的工作任务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互评,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进入评价总结阶段。评价总结阶段,首先是小组总结,然后是教师根据巡回指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强调注意事项,最后各小组成员认真填写任务单,并上交任课教师,至此课程的教学任务圆满结束。

通过创设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采用了“教学做”的统一,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出纳学习计划篇(4)

1独立学院税收学专业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实验教学是税收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必由之路。在“金三”系统和大数据管税治税背景下,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架构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桥梁。基于我院税收学专业实验室建设进程、实验教学逐步发展的现状,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探索出一套科学、效果突出的独立学院税收学专业实验教学方法模式,有利于独立学院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2独立学院税收学专业开展实验教学的思路

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大数据人才培养优势,有效架构税收理论知识与涉税实务业务从此岸到达彼岸的桥梁。扎实的专业基础结合仿真模拟实验训练,促使毕业生上岗后“上手快、后劲足”。通过从公司设立、研发设计、购销、投融资、合同签订、发票管理、到清算注销全流程,全方位虚拟仿真实验训练,强化学生对会计、财务管理、税收实务的把握,使他们能熟练地把财会、税收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综合运用到工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的实际操作及企业税收筹划、涉税风险管理、税务管理、税务稽查、税务救济方案等的设计和解决路径中,构建基于大数据、覆盖涉税实务全流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帮助学生形成对涉税实务全流程的整体认知,并构建涉税实务业务设计和解决的整体框架。

3独立学院税收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坚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验实践教学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素质”理念,构建“课程实验模拟训练创新创业实践企业实习”四级实验实践体系,实现“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力提升“四步走”进阶路径。基于应用型、复合型财经类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内涵和市场行业需求,我院税收学专业细分为企业财税规划、税务行政、国际税收三大模块方向。与之契合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为功能独立、业务融合的企业涉税业务仿真模拟平台和税务机关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企业涉税业务仿真模拟平台承担了会计学基础、中国税制、税法、纳税会计与申报、税收筹划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功能,税务机关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主要承担纳税检查与评估、税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功能。

3.1纳税会计实训平台

按税种设置实训内容及采购使用的先后顺序,遵循“流转税(重点增值税)——所得税——其他小税种”的内容建设和使用顺序。业务行业应涵盖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地产、金融业等)、生活服务业等;业务内容贯穿企业基础账户设立、原始单据处理、计账凭证生成、各税种税额汇总、各税种按期申报缴纳等业务。课程讲授与课程实训结合,促进学生对各税种会计处理方法的掌握及财税综合业务解决能力的提升。

3.2税收实务实训平台

本平台是涉税实务仿真模拟平台,设置“练习”和“实训”两种模式。在“练习”模式下,就系统提供的相关行业企业一段时期(按年或月)内发生的业务,教师布置学生进行税务登记税种判断税额核算申报缴纳的全流程涉税业务处理,在“练习”模式下,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出学生填报准确度并予以引导纠正并完成评分,强化学生对现行税制下各税种的核心构成要素——纳税人、征税税率、计税依据(课税对象、税目)、税收减免政策(小微企业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等)、纳税期限等专业内容的掌握。在“实训”模式下,教师实训内容,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综合涉税业务处理(单个企业通常涉及5~10个税种的业务);该模式下系统无提示,实训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实训报告,分析学生的出纳业务能力、账务处理能力、财务管理与分析能力、纳税报税能力等综合能力,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薄弱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3.3税收筹划实训平台

税收筹划是涉税业务中价值高、难度高的业务,税收筹划业务具有综合性强、难度大、期限长、价值高的特征。税收筹划能力体现了税收学专业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要求学生在熟悉、掌握了会计、财务管理、税收法规、统计分析方法及企业业务内容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务问题。税收筹划实训平台应分设两个子平台:单项税种筹划平台和综合税收筹划平台。第一阶段是单项税种筹划训练。重点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内容,促进学生对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的把握;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进行综合税收筹划,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财税优惠政策、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税收筹划的能力。仿真系统设置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涉税事项资料,引导学生为企业设计出综合税收筹划方案,通过不同方案的比较、评估,确定方案,实现合理节税和企业财务目标。

3.4纳税检查及评估实训平台

该平台承担着让学生了解税务机关各项办税业务流程的实训功能。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纳税评估业务、纳税检查业务、纳税管理业务的执行标准、实施程序、开展方法。学生需在上一阶段对税法、会计、财管和法律统计等知识掌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并结合大数据平台和现管技术测算行业平均税负水平、纵横向比对纳税人的财税数据、评估纳税人的涉税风险点。通过实训强化学生对税务机关进行税收管理稽查的原理及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基本的税收管理能力、税务检查能力、纳税服务能力。纳税检查及评估实训的主要内容和步骤:a.收集、甄别企业涉税业务相关资料,检查会计账簿和原始凭证;b.获取纳税人的各项涉税证据并调整纳税人错误的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c.纂写税务检查工作底稿并完成税务检查事项报告;d.向纳税人出具并送达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处理决定的执行及后续跟进。

出纳学习计划篇(5)

对于如何建立新的教师教育课程项目,给予学生直接的实践体验,将学生派遣到国外进行跨文化的体验,积累更多的海外实习经验,了解国外教学实践是一种理想的途径。因此,跨文化的“国际教学实习”在职前教师培养中就渐趋普遍起来。

“国际教学实习”(InternationalStudentTeaching),作为一种跨文化教师教育项目,与之相似的概念还有“海外教学实习”(OverseasStudentTeaching)或“全球教学实习”(GlobalStudentTeaching)等。国际教学实习主要是通过语言训练课程、文化活动、在当地家庭或院校宿舍寄宿及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活动等,使未来教师具备丰富的跨文化教学体验,形成未来的教师的全球观念与跨文化意识,培训教师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任教的能力。让实习生到另外一种文化情景中进行文化体验,对于实习生个人能力、专业能力以及跨文化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影响。M.Merryfield(1998)指出跨文化的经验是培养未来教师能够有效地应对K-12年级多样化背景、语言和世界观不可或缺的经验,是超越国内学习经验,能帮助师培生在生活与宽广的世界中搭起联系的桥梁。

这些国外实习的学生具备跨文化交往技能与跨文化意识后,将更好地面对国内学校多元文化环境,展示出优秀的教学能力。“这些海外学生学会了各种教学方法的知识,比如来自新西兰的全语言教学(Wholelanguageinstruction),来自英国的现场管理,来自澳大利亚的代表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班级的教学模式,来自俄罗斯的继续教育程序,”他们带回的这些不同教学思想、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将是学校提升教育品质改善学校声誉的重要而宝贵的教育资源。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情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等院校,更加关注教师的全球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重视职前教师的跨文化经历,为此创新实践各种形式的国际跨文化教学实习,它正逐步成为美国许多大学或学院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共同特征。根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IE)发表的年度报告所提供的数据,2002-2003学年,美国高校学生从海外获得学分的总人数为174629人,比上学年增长8.5%。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负责承担师资培养任务的高等院校在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中,将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列为核心课程之一,实习生必须在当地的托儿所为新移民提供服务,体验跨文化的经验。有研究统计,美国大概有一百所大学或学院提供了类似的本科生海外教学实习计划。早期主要是美国的中密西根大学(1975)、印第安纳大学(1977)、北伊利诺大学(1980)、贝塞尔学院/圣克劳德州立大学(1987)等中西部地区的院校。这些院校创造性地结合学校与州地方实际,选择师范生到海外进行教学实习,推出各自的全球跨文化教学实习计划。

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文化体验方案

目前,开展跨文化教学实习计划已经成为美国院校日益普遍的教师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其中印第安纳大学的文化体验方案(CultureImmersionProjects),提供该校各类教育学课程的实习教师为期八周的海外学习方案(OverseasProject),使实习教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中,体验不同文化间的教育方式,拓展其国际视野及跨文化的理解,是美国院校中国际跨文化教学实习实践中比较成功和富有特色的一项计划。

(一)海外学习方案的目标

印第安纳州是美国移民聚居的集中区域,不同人种与肤色的人汇聚形成了丰富的多元文化。为了让不同文化的教师与学生能够相互包容、理解与尊重,印第安纳大学负责教师教育的领导者们开始尝试各种让职前教师走进少数族裔社区,与有色人种进行零距离接触的尝试,推出一系列的文化体验方案,包括“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方案”(A-mericanIndianReservationProject)、“都市项目”(urbanPro-ject)等。印第安纳大学海外学习方案就是该大学文化体验方案的一部分。有意申请海外实习的在校各类教师教育专业的实习教师均可參与海外方案,请求安排到澳大利亚、中国、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英国、印度、爱尔兰、日本、肯尼亚、新西兰、俄罗斯、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地区的合作学校、家庭和社区。凡是最后参与并完成海外学习的学生可以获得印第安纳大学毕业的3个学分。

通过海外学习方案的实施,该大学希望到海外教学实习的学生都能够:发展对于生活的多元世界以及世界上国与国的互相影响之较为宽广的认识;提供其它国家不同文化间的教学和社群发展经验,即提供真实、深入体验其它生活方式和学校教育的经验;通过增强自信、自尊、更佳的适应能力以及获得新的与不同的教学方式、理念和哲学观來促进专业和个人成长。近几年以来,印第安纳大学深刻体会到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不断深化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它强调将新的教师教育培养计划融入其中,力求重构印第安纳大学海外学习方案的理论框架,因此海外学习方案的目标有所调整,这主要希望在以下六个方面获得突破。①在参与该方案的所有人员中间,包括申请计划者、印第安纳大学教职工、接受国学校相关人员等,培育一种社群感。②在学校功能发挥以及关于社会与教育议题的国际观方面的多种场境中,鼓励批判性反思。③注重终身学习,努力提高个人以及专业智力的成长。④不断获得在接受国学校与社区有意义的体验。⑤增进具有良好基础的学科知识,通过多种形式来理解学生所处的教室环境。⑥提供个人化的学习方式,允许计划参与者利用自己的兴趣与价值来改变涉及他们海外方案的体验的主要方面。

(二)海外学习方案的实施

印第安纳大学的文化体验方案的推行,是与国际教育基金会密切合作下实施的。印第安纳大学的海外方案由以下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包括出席所有晚间的研讨会,参与一系列工作坊,阅读和记录接待国家的教育、历史、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议题。同时要和计划小组会面访谈,准备一个海外计划日志等,以筹备安排未来的跨文化实习活动。第二阶段是为期至少十周的印第安纳实习。海外计划的參与者必须在报到海外国家前,成功的完成至少十周的在印第安纳的小学或中学的实习。该安排活动的目的是检验这些海外实习学生是否在专业教学方面具备必要的资格。该资格的确认是通过印第安纳中小学的课堂教师、学校校长及印第安纳大学的教师教育管理者集体决定的。只要完成准备阶段任务且具备相应资格的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申请该计划。接下来就是为期八周(40天的教学)的海外体会经验阶段。海外生活学习主要由接受学生教师的对方学校教师安排,实习教师通常生活住宿在教师的家庭中。

在海外国家进行教学实习期间,计划参与的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首先,要保证在四十天的安排时间里,与国外的同行开展直接的教学以及参与一系列其它的专业活动。其次,计划参与者要住在学校社区的教师家庭里,确保接受更充分的文化体验。为此,所有的计划参与者必须适时参与社区活动,完成每周的文化反思(CulturalReflection)报告,并寄给计划小组。最后,计划参与者要尽可能学习获取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材料,同时与当地教师、学生以及社区成员建立稳固的联系,完成每年可能不同的研究计划。同时,在国外教学实习结束的最后一周完成所有涉及该方案的评估和调查。

(三)印第安纳大学跨文化教学实习方案的评估

总的来看,从早期就开始实行跨文化教学实习方案以来,印第安纳大学为此付出许多努力,始终将该方案的跨文化与社区参与作为师范生学术发展组成的一部分,30多年来已经有近2000名的实习教师在国外学校实习,拓宽了他们的全球视野,丰富了他们的专业能力。近几年,参与海外实习计划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2001年,该方案获得了国家的认可,获得了美国师资培育机构协会(AACTE)特别设置的“BestPracticeAwardsforGlobalandInternationalTeacherEducation”奖项,该奖项专门用来奖励在国际文化、全球、跨文化、以及国际地区合作等方面作出重要实践的教师教育项目或计划。随后,在2005印第安纳大学跨文化教学实习方案又获得高盛(GoldmanSachs)基金会设置的“国际教育卓越”(ExcelenceinInternationalEducation)奖。

为了更好地推动该方案持续进行下去,印第安纳大学通过每届的国外教学实习结束的最后一周学生所完成的评估和调查,对之成果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评价。这些报告都认为海外学习方案的实施达到了其开初表述的目标,实习生与接受国的学校以及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专业伙伴关系。在这些报告中,都传递这样的讯息:国外的专业学习体验、参与社区活动任务以及所要求的反思性报告,都是一种新的学习,除了课堂教学教学本身的收获之外,许多积极的影响都业已超越教室场景之外了。

三、美国国际跨文化教学实习的影响

美国国际跨文化教学实习推行以来,取得了许多正面效能,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目光。一些研究者开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通过观察实验、访谈与个案研究方法;还有的研究通过现象学研究方法,从定性的角度,深入具体分析这些海外教学实习项目,对其效用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总的来看,国际跨文化教学实习对于实习教师在个人成长,世界视野与跨文化能力及专业能力三方面均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也还存在一些影响其发展的实践性问题。首先,国际跨文化教学实习提高了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在国外实习过程中,普遍提高了与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及家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明显提高了实习生对他人的关注程度。B.H.Myers(2001)研究教师跨文化的经历对尔后课程与教学的各种感知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发现,受试者察觉到国际经验对教师教学实践的影响,甚至还超过在一般教师培训课程学习的知识技能。

在专业能力方面,有学者指出海外教学实习让实习教师学习教学策略与技巧,发展他们关于跨文化教学(interculturalteach-ing)的策略与教材,增强了他们的教学反思能力。通过比较访问国与母国的教育制度及教学方式,这些学生对于教育体制的认识得到了提升,对于教育体制对学习环境的影响具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在另外一项关于跨国教学实习的计划报告中,认为该项目对于支持美国学生与英语学习者一起工作所需要的教学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为职前教师未来多元文化的教室里教学准备,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其次,国际跨文化教学实习提升了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技能。Heyward(2002)指出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literacy)的多面性,包括文化知识、语言能力、适应能力、对不同文化的态度、参与性及认同程度。

出纳学习计划篇(6)

自公司成立以来,计划财务部一直严格遵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税收法规和公司的财务制度,认真履行财务部的工作职责。

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到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从公司成立时的税务登记,到每月的纳税申报;从开立银行账户,到通过银行的业务结算;计划财务部各个员工勤勤恳恳,忍劳忍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财务部除按时申报纳税外,还积极配合税务局安装使用了税控装置,使用税务局推行的网上申报,使纳税更及时更准确,同时积极了解学习国家税收的最新法规以及有关优惠政策,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

计划财务部对公司的资产进行严格的管理,对负债进行严格的控制,杜绝了资产流失。财务部定期对公司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清点,对公司的债权、债务进行了核对。

二、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制约机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使公司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为了保证公司的方针、政策和公司领导的管理意志在财务的各个环节得以实施,保证会计人员按照经公司领导认可的程序、要求办理会计事务,保证办理会计事务的规则、程序能够有效防范、控制违法、舞弊等会计行为的发生。财务部制定出适用于本公司的财务制度,并严格执行了财务制度。

根据公司的统一部署,财务部制定了财务部职责及财务部各岗位的职责,明确了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分工、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

在公司成立初期,财务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制定了公司报销制度、核算流程和审核流程。并且,在公司的发展、运行中,及时调整和修订会计的有关规定,以适应公司业务的开展。

财务部还制定了采购物品与劳务管理办法,以加强内部控制,规范采购业务。

三、努力节省开支,杜绝浪费,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

为了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在公司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财务部努力节省开支,杜绝浪费。

财务部定期对支出做出预算,计划开支,合理分配资源,以保证公司业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部还编制了公司预算。

财务部对业务部门的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在销售xxx期间,财务部员工深入一线,为销售业务提供服务。

尽管在工作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例如,对财务部工作的不理解,但是我们深知财务部工作的重要性,并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把好审核关。

财务部工作计划

积极推进财务管理体系、财务制度的建设,建立高效、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

财务部计划通过各种途径作好财务制度的学习、宣传与贯彻工作。并通过公司网站等多种方式开展的财务知识宣传活动,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度。

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管理,使财务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有法可依。

(二)出纳2月工作总结月工作总结首先,在领导的帮助下我了解了出纳岗位的各种制度及其日常的工作流程。在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使我学到了很多工作中的知识,使我最快的熟悉了这份新的工作。在工作岗位没有高低之分,一定要好好工作,来体现人生价值。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平时自学电脑知识和ERP的出纳知识及操作,利用ERP使工作更加准确和快速。

其次作为公司出纳,我在收付、反映、监督四个方面尽到了应尽的职责,过去的几个月里在不断改善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顺利完成如下工作:

一、日常工作:

1、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定期向会计核对现金与帐目,发现金额不符,做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2、及时收回公司各项收入,开出收据,及时收回现金存入银行。

3、根据会计提供的依据,与银行相关部门联系,井然有序地完成了职工工资和其它应发放的经费发放工作。

4、坚持财务手续,严格审核(凭证上必须有经手人及相关领导的签字才能给予支付),对不符手续的凭证不付款。

二、其他工作

1、迎接公司上市财务审计,准备所需财务相关材料为迎接审计部门对我公司帐务情况的检查工作,做好前期自查自纠工作,对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统计,并提交领导审阅。在工作中,我忠于职守,尽力而为,领导和同事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

2、完成领导交付的其他工作。

三、回顾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一、学习不够。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会计软件的应用及理论基储专业知识、工作方法等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工作。

二、对针对以上问题,今后的努力方向是:

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对业务的熟悉,必须通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虚心请教领导和同事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学习,争取在明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综上所述。在过去的2月中,付出过努力,也得到过回报。人到中年,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执行制度,是我们的优势。我坚持要求自己做到谨慎的对待工作,并在工作中掌握财务人员应该掌握的原则。作为财务人员特别需要在制度和人情之间把握好分寸,既不能的触犯规章制度也不能不通世故人情。只有不断的提高业务水平才能使工作更顺利的进行。我会扬长避短,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三)出纳2月工作总结经过了将近1个月紧张的工作实践和总结,知道了要作好出纳工作绝不可以用轻松来形容,出纳工作绝非雕虫小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无足轻重的岗位,出纳工作是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是经济工作的第一线,因此,它要求出纳员要有全面精通的政策水平,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作为一个合格的出纳,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要求:

一、学习、了解和掌握政策法规和公司制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财务出纳月工作总结。

二、出纳工作需要很强的操作技巧。

打算盘、用电脑、填支票、点钞票等都需要深厚的基本功。作为专职的出纳员,不但要具备处理一般会计事物的财务会计专业基本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处理出纳事务的出纳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

三、做好出纳工作首先要热爱出纳工作,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出纳学习计划篇(7)

【案例描述】

案例一:

2011年3月19日上午,我在五(4)班进行了公开课《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的试教,当我简短地带领学生们回顾了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及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后,就进入了新授的的学习。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细细品味语言文字,走进维也纳,在领略音乐之都维也纳其他迷人风貌的同时,学习作者紧扣“音乐之都”悉心选材,还从其他角度介绍维也纳这座城市的写作方法。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勾划出还从哪些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学生认真自读课文,并在课文中勾划起来。

学生们认真地默读、勾划之后,纷纷举手想要发言。我心想:“上节课我们就已经学习了第二自然段,了解了作者抓住了‘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这一方面来介绍维也纳的,那后面三、四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都是总分的构段方式,只要找出这两段的总起句即可了解还从哪些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这问题很简单。” 为了尽快进入课文的语言文字的悟读训练,我便请了一位中队干部来回答这一问题。

生1(很自信):三、四然段抓住了维也纳的建筑、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传统来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我一听,就懵住了:我只是想引出“总分”的描写方法而已,说出每段的总起句不就行了吗?这不是本文的学习难点啊,怎么会这样答!而且好同学也不听要求,还看到第五自然段了。我心里有些着急。)

师:请大家只读三、四自然段。有谁能再概括地说说?

(这时,举手的人少了一半。我接着又请了一位面相聪明的班干部。)

生2: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

(我摇了摇头,打断了他,请了第三位学生。)

生3:维也纳的街头巷尾到处……

(这位同学站起来还是没有答到“点子”上,我只好自己点明。)

师:答案就是三、四自然段的总起句。

学生们这才恍然大悟,纷纷举手,说出了答案。这使我才得以抓住这两句总起句,继续按照我的教学思路,带领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分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由于这个环节进行得磕磕绊绊的,后面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不再举手,大概是怕说错吧。课堂较沉闷。

【案例跟踪】

课后,我始终不明白这一环节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带着满脑子的困惑,我与这3位好学生进行了交谈。

甲委屈地说:“课文是从维也纳的建筑、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传统来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您看……”她指出了依据,说得也在理。乙不好意思地说:“我回答的只是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一个小小的方面。”丙说:“原来直接讲方面就可以了,我以为需要一个一个方面讲。”

“昨天的课上,不是已经用总分的方式学过了第二自然段了吗?你们怎么没想到呢?”我着急地问。这3位同学都摇摇头,称自己忘记了。

我听了,不禁脸红起来,课堂教学提问设计是为了我的教学服务,还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服务?这种教学思路其实就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学生无法领悟,更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故此,我在公开课的教学中改变了提问设计。

案例二:

2011年3月23日下午,我在五(5)班进行了公开课《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的教学,我简短地带领学生们回顾了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后导入新课。

师:有谁记得上节课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作者是从哪个角度介绍维也纳的?

生: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师:你为什么抓住这句话来概括?

生:因为这段是总分的结构,可以用总起句来概括。

师:(赞许地点点头)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细细品味语言文字,走进维也纳,在领略音乐之都维也纳其他迷人风貌的同时,学习作者紧扣“音乐之都”悉心选材,还从其他角度介绍维也纳这座城市的写作方法。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勾划出维也纳的音乐哪些是能看到的,哪些是能听到的?”

学生听了,还是认真自读课文,并在课文中勾划起来。

我在巡视中发现,同学们有的勾了一点,有的勾了几点,总之,答案勾全的人较少。我心想:“看来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我得帮帮学生进行归纳。”在学生们认真地默读、勾划之后,纷纷举手想要发言。

生1:走在维也纳的街头,能看见许多音乐家的塑像。

生2: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

生3: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

……

(同学们有的说看到的,有的说听到的,看着我肯定地点着头,积极性高涨。)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有心的同学注意了吗?“看到的”都集中在第三自然段,“听到的”都集中在第四自然段,你能归纳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吗?

学生们一下就说到了总起句上,领悟了总分结构的写法。我也兴趣盎然地带领学生继续往下学习。

【案例跟踪】

课后,我又向五(5)班的一些同学调查了这个教学环节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想回答?王同学说:“您让我们将看到的、听到的随便说,这太容易了,课文中都写着。”李同学说:“读了课文,我不用想着考虑几个要点,只要看看书,再稍微思考一下就行了。”张同学说:“您让我们将看到的、听到的归纳为两个方面,我一下就想到上节课所学的段意归纳方法了。”看着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着,我也欣慰地笑了。

因为有了上次的教训,所以我这次设计提问教学环节时,利用顺向思维方式,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来导入课文的学习,并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帮助学生学习,教学效果较好。

【案例反思】

两个案例中课堂提问的教学设计不同,教学效果大相径庭。这不禁促使我深入思考:

反思之一:教学提问设计前要深入钻研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这样的信息,紧扣教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这一生成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能吃透教材,对教材理解烂熟于胸。如“案例二”中,由于笔者又一回合地钻研教材,领悟到“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这一自然段都是写人们漫步维也纳所看到的景象,“维也纳的人们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这一自然段是写人们漫步街头所听到的音乐,这更能贴近学生的感性认识,就一下找到了帮助学生总体领悟文章内容的有效引导方法。

反思之二:教学提问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儿童时期,学生的短时记忆往往会较快遗忘,难以转为长时记忆。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最初遗忘速度很快,所以学生的前学后忘现象较严重。如“案例一”中,仅第二天,学生便将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给遗忘了。因此,教学中也要注意及时地复习,尤其是学习方法的复习,要强调并恰到好处地把握时机进行提示,达到后面教学中学生巩固练习的目的。

反思之三:教学提问设计中要把握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课堂上的提问设计,也必须以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有效地学习为前提,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水平、反应能力等为中心。如“案例一”中,由于笔者对五(4)班学生较陌生,对他们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教师“托一把”才能够到的知识不太清楚,尤其是在学生自读勾划这一环节中,教师巡视时没有仔细看学生勾划的答案,失去了了解、验证学生认知水平的机会。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基础、思维水平甚至性格特征、反应能力等,做到胸有成竹,上课时,也应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现状,使课堂教学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反思之四:教学提问设计中要有预设环节。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在默背已经预设好的教案,学生只是顺着教师提前设计的“道路”来一步步向前走。而动态生成的课堂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地“预设”,才能灵活捕捉,调控“生成”!在“案例二”的备课中,笔者预设到学生在回答“看到”哪些音乐时,有可能由于第三、四自然段是一起读的,会将第四自然段中对“露天音乐会”的描写也误认为是“看到的”,故设计了联系上下文对这部分的“掺和”一词的理解,来引导学生这主要是描写听觉上的感受。尽管教学中没有用上,但笔者在教学中多了一份从容,显出了一份机智。

出纳学习计划篇(8)

计划财务部的主要职责是做好会计核算,进行会计监督。

自公司成立以来,计划财务部一直严格遵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税收法规和公司的财务制度,认真履行财务部的工作职责。

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到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从公司成立时的税务登记,到每月的纳税申报;从开立银行账户,到通过银行的业务结算;计划财务部各个员工勤勤恳恳,忍劳忍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财务部除按时申报纳税外,还积极配合税务局安装使用了税控装置,使用税务局推行的网上申报,使纳税更及时更准确,同时积极了解学习国家税收的最新法规以及有关优惠政策,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

计划财务部对公司的资产进行严格的管理,对负债进行严格的控制,杜绝了资产流失。财务部定期对公司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清点,对公司的债权、债务进行了核对。

二、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制约机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使公司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为了保证公司的方针、政策和公司领导的管理意志在财务的各个环节得以实施,保证会计人员按照经公司领导认可的程序、要求办理会计事务,保证办理会计事务的规则、程序能够有效防范、控制违法、舞弊等会计行为的发生。财务部制定出适用于本公司的财务制度,并严格执行了财务制度。

根据公司的统一部署,财务部制定了财务部职责及财务部各岗位的职责,明确了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分工、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

在公司成立初期,财务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制定了公司报销制度、核算流程和审核流程。并且,在公司的发展、运行中,及时调整和修订会计的有关规定,以适应公司业务的开展。

财务部还制定了采购物品与劳务管理办法,以加强内部控制,规范采购业务。

三、努力节省开支,杜绝浪费,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

为了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在公司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财务部努力节省开支,杜绝浪费。

财务部定期对支出做出预算,计划开支,合理分配资源,以保证公司业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部还编制了公司预算。

财务部对业务部门的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在销售xxx期间,财务部员工深入一线,为销售业务提供服务。

尽管在工作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例如,对财务部工作的不理解,但是我们深知财务部工作的重要性,并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把好审核关。

积极推进财务管理体系、财务制度的建设,建立高效、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

财务部计划通过各种途径作好财务制度的学习、宣传与贯彻工作。并通过公司网站等多种方式开展的财务知识宣传活动,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度。

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管理,使财务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有法可依。

(二)出纳

2月工作总结首先,在领导的帮助下我了解了出纳岗位的各种制度及其日常的工作流程。在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使我学到了很多工作中的知识,使我最快的熟悉了这份新的工作。在工作岗位没有高低之分,一定要好好工作,来体现人生价值。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平时自学电脑知识和ERP的出纳知识及操作,利用ERP使工作更加准确和快速。

其次作为公司出纳,我在收付、反映、监督四个方面尽到了应尽的职责,过去的几个月里在不断改善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顺利完成如下工作:

一、日常工作:

1、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定期向会计核对现金与帐目,发现金额不符,做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2、及时收回公司各项收入,开出收据,及时收回现金存入银行。

3、根据会计提供的依据,与银行相关部门联系,井然有序地完成了职工工资和其它应发放的经费发放工作。

4、坚持财务手续,严格审核(凭证上必须有经手人及相关领导的签字才能给予支付),对不符手续的凭证不付款。

二、其他工作

1、迎接公司上市财务审计,准备所需财务相关材料为迎接审计部门对我公司帐务情况的检查工作,做好前期自查自纠工作,对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统计,并提交领导审阅。在工作中,我忠于职守,尽力而为,领导和同事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

2。完成领导交付的其他工作。

三、回顾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一、学习不够。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会计软件的应用及理论基储专业知识、工作方法等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工作。

二、对针对以上问题,今后的努力方向是:

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对业务的熟悉,必须通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虚心请教领导和同事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学习,争取在明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综上所述。在过去的2月中,付出过努力,也得到过回报。人到中年,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执行制度,是我们的优势。我坚持要求自己做到谨慎的对待工作,并在工作中掌握财务人员应该掌握的原则。作为财务人员特别需要在制度和人情之间把握好分寸,既不能的触犯规章制度也不能不通世故人情。只有不断的提高业务水平才能使工作更顺利的进行。我会扬长避短,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三)出纳2月工作总结经过了将近1个月紧张的工作实践和总结,知道了要作好出纳工作绝不可以用轻松来形容,出纳工作绝非雕虫小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无足轻重的岗位,出纳工作是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是经济工作的第一线,因此,它要求出纳员要有全面精通的政策水平,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作为一个合格的出纳,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要求:

一、学习、了解和掌握政策法规和公司制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财务出纳月工作总结。

二、出纳工作需要很强的操作技巧。打算盘、用电脑、填支票、点钞票等都需要深厚的基本功。作为专职的出纳员,不但要具备处理一般会计事物的财务会计专业基本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处理出纳事务的出纳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

三、做好出纳工作首先要热爱出纳工作,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出纳学习计划篇(9)

中图分类号:F2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通过在教学第一线多种教学方法的实践,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学习情境教学法优势突出,教学效果明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能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快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特别是在《出纳实务》等对实操能力要求较高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学习到以后工作岗位上的一些基本的技能知识,更容易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一、基本思路

基于学习情境教学法的《出纳实务》课程的总体设计思想是将出纳学习情境教学的整个过程融入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打造学习、工作合一的实际模式课堂,把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转变成为专业人员,并且像专业人员那样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出纳实务》实践教学实现突破性发展。

二、课程设计

笔者通过对学生能力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目前社会上,出纳岗位主要的专业能力要求包括现金收付与管理技能、银行存款收付与管理技能;日记账登记与对账技能。方法能力要求主要包括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而社会能力的要求主要是组织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诚实守信能力、遵守职业道德能力。这也构成了本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

本课程实际教学中,以职业能力为依据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具体包括有三个教学情境的设计,分别为出纳岗位认知、现金结算业务处理,银行存款结算业务处理。开设在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整个教学分34个学时进行(含实训课),理论与实践课各占50%的比例。

课程《出纳实务》的教学设计如下:

(1)通过来自于实际的工作任务,在教学中把出纳工作的全过程真实的展现出来;

(2)在模拟的实践课程中让学生学习和应用会计核算;

(3)工作任务完成后,由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三、教学实施

基于情境的教学法课程,是按照资讯,计划与决策,检查实施,以及评价等步骤来进行的。资讯是获取信息的方式,由教师提供具体的工作任务。计划是指各个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按照角色制定计划;决策是指选择方式,由学生按照工作任务,根据角色分配.制定具体实施方法;实施是指付诸行动,由学生分工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检查检查是指审视过程,整个过程由老师对学生进行监督。评估分为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小组成员的互相评估,指的是评价的结果。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下面以学习情境二现金结算业务处理库存现金提取子业务为例进行说明。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资讯

由教师提供搜集各类教学材料:(1)上海红星公司需要提取现金的具体工作任务下达;(2)上海红星公司开户行名称,账号等信息;(3)现金支票、记账凭证、现金日记账、保险柜等实训材料;(4)教材:严瑾主编的《出纳理论与实务》等。

学生自主搜集的教学材料:现金支票签发要求、库存现金提取业务工作过程等信息。

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互联网中资料的搜集整理,小组内学习和老师的示范,对现金业务提取的办理技能进行掌握。

2.计划

学生的分组根据角色任务进行,具体分工包括,任务一现金支票的填制;任务二审核支票加盖印鉴;任务三编制记账凭证;任务四登记日记账。

3.决策

按照摸拟工作中的任务,给学生进行角色的分配,具体的实施为:(1)兼顾性别、年龄,性格、地域等按每5个人一组对全班学生进行划分;(2)各小组内部自行讨论确立明确分工,然后定期进行角色的互换;(3)老师进行监督,实现教学互动。

4.实施

在分工中共同进行工作任务的完成,(1)财会部门出纳人员根据资金预算需求填制现金支票;(2)财会部门会计主管审核现金支票后加盖银行预留印鉴之一的财务专用章;(3)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后加盖银行预留印鉴之一的法人名章;(4)财会部门出纳人员将现金支票送交银行;(5)银行经办人员核对密码、银行预留印鉴,办理规定的付款手续;(6)财会部门出纳人员收到银行给付的现金,当面清点现金数量。回公司后,将现金放入保险箱,并将现金支票存根交给财会部门会计人员;(7)财会部门会计人员根据现金支票存根编制记账凭证;(8)财会部门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

5.检查

整个实施过程由教师负责监督,检测重点为:(1)学生是否按照角色定位的不同,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2)现金支票填写是否正确;(3)是否正确加盖银行预留印鉴;(4)是否将现金放入保险箱;(5)是否正确编制记账凭证;(6)是否正确登记日记账等操作。

6.评价

对于工作任务的完成结果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1)从小组合作情况和与业务单位的沟通水平,以及小组各成员的工作态度等,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内成员的的互相评价;(2)确定考核成绩,由老师对学生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情况进行定分。

出纳学习计划篇(10)

目前,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培育目标是熟练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分析处理会计业务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为主干专业课,辅以会计模拟实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只注重对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对税收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突出表现在税收课程的设置单一,多数院校只设置《税法》一门税收课程,不能满足实际工作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在开设《税法》课程的基础上,应再开设一门税法的应用型课程———《企业纳税管理》。

一、《企业纳税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纳税管理

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会涉及不同的纳税事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纳税管理是企业纳税管理的中心环节与核心内容。通过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涉税事项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纳税成本,取得最大的税收收益。

(二)企业纳税活动的筹划管理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以降低纳税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的,在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纳税事项进行事先安排、选择和策划的总称。纳税筹划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介绍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针对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各税种,从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每一税种的构成要素,以案例的形式全面地介绍了各种行之有效的纳税筹划方法。

(三)企业纳税活动的核算管理

纳税核算是纳税企业依据税收法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发生的涉税经济活动或事项分税种进行计量、记录、核算、反映,准确传达纳税信息的一种专门工作。纳税管理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一种管理活动,而纳税核算规范、账证完整是纳税管理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不能依法取得并保全会计凭证,或会计记录不健全,则纳税管理的结果可能无效或大打折扣。

(四)企业纳税程序管理

企业纳税程序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应遵循的法定手续和先后顺序。企业纳税程序管理既是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的基本步骤,也是税务机关实施税收征管的一般规则。企业纳税程序管理包括对企业纳税全过程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具体内容为税务登记管理、涉税事项的认定与审批管理、发票管理、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

(五)企业设立、重组及清算的纳税管理

企业的设立业务是公司运营的开始,企业的重组与清算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及经营活动的终止。企业设立、重组与清算均涉及重要的纳税事项。

(六)企业涉税关系的协调

企业不可避免地要与税务机关发生关系。企业在接受税务机关税务管理时应积极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接受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工作的指导,建立良好的征纳关系。但是,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对于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或适当性问题,经常会产生认识上的分歧,并由此产生税务争议。通过了解企业涉税关系的协调方法,可以帮助纳税人寻求适当、有效的方式及时予以解决,以最大限度地确保企业的利益。

(七)企业纳税风险管理

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是企业依据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经济法规,对其纳税计划、纳税过程和纳税结果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的活动。由于经济活动的多样性、税法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管理者对税法的认知程度等原因的存在,使得纳税风险成为每个企业纳税活动中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纳税风险的管理,可以及时纠正企业纳税活动中存在的错误,最大程度的降低纳税风险,保证企业纳税管理总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纳税管理》教材的特点及建设

教材改革是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型本科教材不能照搬研究型本科教材,要体现以技能教育为主的基本思想。当前,有些本科院校也开设一些税法的后续课程,如:《纳税会计》《纳税筹划》等。首先,这些课程只是从某一角度研究税务工作,缺乏全局观念;其次,《纳税会计》的很多内容与《财务会计》重复,单独作为一门课学习意义不大;最后,《纳税筹划》课程的内容偏窄,主要内容围绕减轻企业税负的目标进行,只能作为企业纳税管理的一个方面,作为一门课程开设不利于全面了解企业纳税管理内容。《企业纳税管理》教材的特点是将企业纳税管理的所有内容编写在教材中,突出了企业纳税管理过程中的实务操作性,将纳税管理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以具体计算、案例分析和图表等形式表现出来,着力体现各税种之间的联系。我校在《企业纳税管理》教材建设中,进行了适合应用型本科特点教材的编写尝试,已经编写出的《企业纳税管理》教材在校内作为内部教材试用三年后,于2015年8月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通过对《企业纳税管理》课程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税收法律进行企业纳税管理的技能,提高了学生对企业涉税业务的处理分析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对授课教师的要求

《企业纳税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授课教师的知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授课教师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二是要通晓会计知识,熟悉企业会计核算实务,三是要求授课教师具备税务实务操作经验。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下一篇: 课程学习经验总结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