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影评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16 18:31:53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1)

影片《安娜・卡列尼娜》是英国焦点电影公司出品,由英国著名导演乔・怀特于2012年拍摄的一部电影,它是根据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安娜・卡列尼娜》的文学高度不言而喻,2012年新版翻拍的同名电影也因当代英伦文艺电影主将乔・怀特的掌镜而备受关注。翻拍名著,往往容易产生表达狭隘的弊端,乔・怀特把公认的经典文字组合转化为镜头语言时赋予影像以文字的魂,通过多种视觉手段的运用以及全新的舞台剧化转场方式和流畅的剪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力求忠于原著与影片可看性之间找到了平衡。乔・怀特在影片中还多次运用电影的手法,将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的梦境以一种电影语言来进行表现,充分展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电影中梦境段落的设置和运用,无论从视觉还是情感上,都给观众带来了特殊的审美体验。

一、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梦境呈现

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它是人在睡眠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是对人类心理过程的正常反应。梦境是一种反映客观现实的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具有虚幻性、模糊性,它与文学的朦胧性、含蓄性有着相似的特点。托尔斯泰将写作意图融入安娜・卡列尼娜的梦境描述中,用梦创造了一个富有情感的情境,真实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给读者。电影艺术相对于现实世界是虚幻缥缈的,但与梦相比却又是真实的,因此通过电影表现可以实现现实生活与梦境的联通。在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导演乔・怀特发挥了电影的这一功能,抓住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梦境的描述的重要细节,通过电影语言对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物梦境进行了影像化的表达,使影片体现了较高的美学价值。

在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导演为观众呈现了三个梦,分别是在安娜同渥伦斯基相识之后、相爱之后和发生关系之后,用三个不同内容的梦展现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反映了安娜在与渥伦斯基相识、相爱到最终被抛弃的过程中内心世界的矛盾性和沉重的罪恶感。影片通过对三个梦境的呈现,最大限度地将男女主人公的整个内心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能够真切地体验到主人公的每一次思想斗争和内心的挣扎。乔・怀特导演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梦境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和表现,利用光影产生的特殊效果完成非语言材料构成的叙事,这种表现手法与影片其他部分的语言载体叙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电影更生动,更完美。

二、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梦境分析

梦源于现实生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素材通过移置、凝聚、象征、修饰、伪装等手段进行重新安排组合以及进一步修饰润色后的产物。梦作为人类潜意识特殊的意识表达,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将梦境融入电影,使之成为一种电影语言,来推动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是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

影片一开始安娜为调节哥哥同妻子因为家庭不和而产生的矛盾,踏上了从彼得堡开往莫斯科的火车,这也开启了她悲剧人生的旅程,在这里他遇到了改变她命运的人――沃伦斯基伯爵。在莫斯科火车站两人初次相遇时,沃伦斯基便在她的目光中看到了那份久被压抑的激情。于是这个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对安娜展开了疯狂追求。此时的安娜已与丈夫卡列宁结婚多年,但却从未在婚姻生活中体验过爱情的美妙。面对着年轻的沃伦斯基,安娜的内心出现了犹疑。影片中导演通过光影的处理和优化对人物进行塑造,展现出安娜的内心变化,安娜来到哥哥家参加一个舞会,这是她和沃伦斯基的第二次见面。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人意所为,他们成了舞伴,在众多舞男的舞姿中他们两个似乎成了所有人中的焦点。优美的华尔兹乐章,成了他们相互爱慕的一个铺垫,安娜为情所控的冲动和沃伦斯基带给她的心跳,都让她无法自拔。影片主要通过细节和人物面部的表情特写展示了一个具有强烈生命意识但却总是受到压抑的安娜。与沃伦斯基的频繁接触使双方互生好感,安娜返回彼得堡时,她是以一种“忧心忡忡的状态”踏上火车的。镜头在这里呈现了安娜的第一个梦境:“一个腰身细长的庄稼汉啃起墙上的什么东西来了,一个老太婆把两条腿伸得跟车厢一般长,弄得车厢里一片阴暗;接着听到一阵恐怖的尖叫和轰隆声,仿佛有人被撕裂了;然后是一片耀眼的通红的火光,最后一切又全被一堵墙遮住了。”这个恐怖的梦体现了安娜多年的情感压抑,她向往爱情,但又深知这段恋情将会带来的不幸结果,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她极力压抑内心对爱情的渴望,但这份感情却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她的潜意识之中,并最终形成了梦。乔・怀特利用光影产生的特殊效果,以非语言材料构成的梦境的叙述,将安娜内心的压抑和矛盾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一个更直观的印象。

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渥伦斯基猛烈的爱情攻势让从未体验过爱情的安娜内心开始动摇了。在安娜的潜意识里形成了既想拥有与沃伦斯基的爱情,又想保住与卡列宁现有的婚姻的一种思想。这种想法一直折磨着她、困扰着她,也形成了她的第二个梦。她梦见渥伦斯基和卡列宁都成了她的丈夫,两个人都向她倾注柔情蜜意。对于这个梦的表现,导演运用了影视语言有的表现手法和镜头处理,将一束顶光照射在她的头上,似乎预示着她要面临前所未有的精神压力与心理负担。安娜的这个梦揭示了她在清醒时所不能或不愿表达的内心的真实情况,充分展示了她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个梦也暗示了她的愿望是荒谬的、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常常吓得从梦中惊醒过来。

爱情的发展往往要经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后果。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无论是从宗教角度还是从法律角度来看都是非正当的关系,想要将这种关系合法化,必然会受到社会的阻挠与打压。因而一种沉重的罪孽感常以梦的形式出现在他们的梦境之中,时时困扰着他们,对他们的灵魂进行审判,这就是电影中的第三个梦。安娜同渥伦斯基出轨后,经常被一个梦困扰着:“一个身材矮小、肮脏、胡子蓬乱的乡下人,朝一个口袋弯下腰去,用两只手在里面翻什么东西,还蓦地用法语说了些稀奇古怪的话。”这是安娜梦中多次出现的情形,导演巧妙地用梦境把前后故事连成一片,通过影像化的叙事方式,以虚中有实、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梦境幻化为电影情节发展的转机,窥探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反映出人物内心的波动。这个反复出现的梦,具有现实生活所特有的心理逻辑性,乡下人是当时整个上流社会的代表,这个人的动作代表着上流社会正在寻找制裁安娜和渥伦斯基的方法。对于真心相爱并希望关系能够合法化的安娜与渥伦斯基两个人,面对被上流社会惩罚和审判时都表现出了极度的恐惧,使两人在矛盾的深渊中痛苦地挣扎着。

三、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梦境的作用

梦作为人类潜意识特殊的意识表达,在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导演乔・怀特通过对三个梦的镜头表现,展示了安娜同沃伦斯基的爱情悲剧的整个发展过程,将安娜和沃伦斯基的整个内心世界呈现在观众面前,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和强烈的负罪感。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梦境揭示了人物心灵深处的深层情感。梦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愿望的真实反映,当安娜背叛了卡列宁,一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一种恐惧感将她包围,安娜复杂的内心世界在梦中得到验证。几乎每天晚上她都做着同一个梦。她梦见两个人都是她的丈夫,两个人都向她倾注柔情蜜意。这是她潜意识中愿望的体现。为了揭示人物内心的整体的真实,梦以伪装、变形的方式来曲折地反映现实与心灵对安娜的折磨。影片中导演正是通过以梦为电影语言,对人物的内心来进行表现的,并充分利用其特有的手段,用梦揭示了人物内心的愿望与情感。安娜的第三个梦中反复出现的身材矮小、肮脏、胡子蓬乱的乡下人,弯下腰去做什么,突然用法语说着奇怪的话的形象,使她一直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导演通过光景的手段使梦具象化,对人物的精神进行深刻的把握,将安娜内心的深层情感以及整个精神心理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展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梦境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梦具有非同寻常的、神秘的色彩,对梦的预兆内容的解析往往要经过一番曲折。导演乔・怀特以恍惚迷离的梦境引领观众进入了一个神秘世界,再现了生活现实,抒发人物内心情感。通过虚境带来实境的电影表现手法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情感共鸣。在影片中主人公安娜第三个梦中,那个身材矮小、肮脏、胡子蓬乱的乡下人的形象是导演塑造的一个具有神秘的色彩和特定象征意义的符号,他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同时也暗示着主人公最终的悲剧命运。当安娜决定以死来惩罚沃伦斯基,重新唤起他对自己的爱时,这个梦又一次呈现,梦中那个乡下人正拾掇铁器冲她而来。当安娜卧轨自杀的瞬间,也是在这个乡下人的“监视”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梦境也是现实人生的折射,它能够推动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解决情节冲突,扭转了情节危机,使情节得以顺利发展下去。在影片中安娜的命运仿佛是在梦境的预示下进行的,安娜断定她和沃伦斯基的爱情将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整个故事的发展从头至尾都非常顺畅。影片中的光影镜头、特写镜头为影片的精彩增添不少生气与活力。导演通过用电影的手法对安娜的梦境进行设置和安排,将安娜内心世界中极其隐蔽的但却集中透视着她潜在情感的部分以梦境的方式进行呈现,使故事情节能够感染观众、引起情感共鸣,从而使影片体现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增强了审美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淑梅.《安娜・卡列尼娜》中“乡下人”的象征意蕴[J].语文学刊,2007(06).

[2] 金亚娜.安娜・卡列尼娜人格魅力探源[A].俄罗斯文化评论(第一辑)[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26.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2)

一、创新:舞台剧转场

本片在拍摄手法上给观者带来一种置身于舞台剧的绚丽幻觉之中,美工、布景、音乐、服饰均带有舞台剧略显夸张的形式美感。比如开篇用舞蹈式的动作来表现安娜阅读哥哥的来信这种很生活化的动作,意在表达一种沙俄时代贵族诗意般的优雅。安娜的哥哥在办公时一个很普通的盖章动作都被演员形体的夸张动作表现的充满戏剧感,这种表现手法给观众带来的是新颖的视听感受。然而本片最值得注意的是舞台剧式的转场,这种剧目的形式加快了影片情节的推进速度,将一部700多页的长篇小说压缩为仅有130分钟的影片之中。前一幕是风雪交加的火车站,下一幕就到了广博的西伯利亚草原,这种拍摄手法节省了影片的经费,省略了冗长的过渡情节,将影片剪切成一幕幕的舞台剧片段,正如导演乔怀特认为的那样,譬如乘马车去戏院这样的情节对表现影片内容和主题毫无意义,但是却花费不少的经费。同时舞台剧转场也使得影片在过渡上显得亦真亦幻,营造出一种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梦幻感。影片在声音的细节处理上也表现出舞台剧的精致美感,片头火车站的窃窃私语似乎在暗示安娜悲剧爱情中遭遇的社会舆论压力,为故事的开篇就蒙上压抑的阴影。安娜在与沃伦斯基的恋情暴露后参加上流社会的舞会,舞会中的音乐声被贵妇人手中的折扇快速的扇风声取代,烘托出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感。

然而舞台剧形式的运用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舞台剧与电影的“混合搭配”给观众产生新奇的形式美感,带有强烈的实验性。但是《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巨作,情节内容和人物才是关键。将这种方式运用到历史感沉重的现实主义小说上,容易让观众产生疏离感,无法投入到复杂而深刻的人物情感世界,淡化了思考的余地。我们只能将这种手法看做是形式超越内容的创新,是一种向传统叙事形式的强烈挑战。

二、人物塑造:“英式”的俄国贵族

本片在人物塑造上带有强烈的英伦风范,无论是演员的表演风格还是导演对原著思想的解读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英国式的保守和矫饰。在人物塑造上,沃伦斯基倾斜十五度的帽檐和贵族式的八字髭让人感觉到导演急于再现和还原19世纪俄国贵族的华丽衣饰,而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明显着力不足。卡列宁在本片中被塑造成典型的英国绅士,面对妻子的出轨,隐忍和克制的情绪伴着骨节间吱吱作响声为观众带来的是英国人表达情感时的压抑和适可而止。对比在传统的文学教材和评论中,卡列宁被认为是俄国专制制度的卫道士,激进的女权主义甚至将其看做是压迫女性自由权力的侩子手。但是从列夫托尔斯泰的原著来看,作者本人对卡列宁也是复杂而非单向批判的,我们很难用好人坏人这种简单的标度来评判他笔下复杂的人物形象。毫无疑问,卡列宁的性格里是存在虚伪的一面的,这体现在面对安娜出轨时,他认为“不能因为一个下贱的女人犯了罪的缘故使自己不幸”,迫于身份和保守社会环境的压力,不敢与安娜离婚。但在安娜产热即将濒死时,面对昏迷中依旧呼喊自己的妻子,卡列宁希望她早些死去的想法被心中的善意融化了,原谅了沃伦斯基和安娜的背叛。列夫托尔斯泰希望展现的是人性的复杂和多变,如果说传统的解读方式将卡列宁恶向放大,那么新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在这个关键人物的性格塑造上则是主观性的幻想,将卡列宁塑造为宽容隐忍,笃信宗教,解救道德堕落妻子的圣人,这种对原著的改变是英国式的“误读”和创作班底的主观再创造。

三、保守:主题思想局限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用这样的方式来描述人类的爱情:“比喻是危险的,爱情源自于一个比喻。”这是因为比喻是感性的开始,理性的灭亡。爱情作为人类情感的表现方式,长期以来都是文艺创作的重要主题。我们可以将安娜的爱情看作是“为爱情而爱情”,这种基于人类灵魂深处的激情和超越阶级利益关系的情感能否用对错这种简单的判断标准来衡量是值得人们思考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依托于爱情的故事,对其解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影片既没有从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上做出深刻的探讨也没有从人性的变化着眼,而把思想重点落在道德的反省和教化之上。《安娜·卡列尼娜》写于1873年,4年之后小说首版发行,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裂变,自1861年亚力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度,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资产阶级倡导的自由思想开始侵袭古老而保守的庄园经济,《安娜·卡列尼娜》正是写于这样一个复杂而变革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作者复杂的世界观演化出复杂深刻的人物性格。传统的阶级解读方式将安娜看作是深受旧制度压迫的女性,这种社会学的解读方式也不失是一种看法。然而列夫托尔斯泰似乎是在通过婚姻和爱情故事寻求对人性更深刻的解读。在影片中,安娜被简单的塑造成追求激情,背叛婚姻的可悲女人,其价值意义只在于警示列文传统选择的正确性和哥哥布朗斯基公爵雨夜下对不忠的沉思和静默。安娜性格中的反叛和抗争被削弱,而被导演主观性的诠释为一个庸常的道德反例。一部电影的立意与导演和剧组制作团队的意识是无法分离的,乔怀特和他的英伦班底用英国式的保守主义诠释了俄罗斯人骨子里的热血和激情。新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并没有再现出这位文学巨匠复杂的思想世界。

影片结尾处,在和煦的阳光下圣人一般的卡列宁带着慈爱的微笑看着安娜的孩子在花海中嬉戏,画面在意境色调上大有印象派的美感,再次表现了导演对中产阶级保守家庭观念的憧憬和赞美,我们并不能说这种价值观是错误的,只是用它来解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未免显得有点单薄和无味。

参考文献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3)

将小说改编成电影作品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改编的过程可以说是编剧的艺术再创造,改编过后的作品融入了编剧的思想意识、个人风格、时代气息等,有利于满足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改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创作过程,不是单纯地将文字转变成影像,而是历史原著与现实社会的碰撞;是原著作者与改编者的对话;是编剧与该部电影未来观众的交流。不同的编剧对同一部小说的理解存在极大的差异,想要传达的思想意境也不尽相同,因而他们有各自的改编方式与创作风格,作品的整体风貌会有很大的不同,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被诸多国家进行过艺术改编,其中俄罗斯就将其改编成芭蕾舞剧、电视剧等,共改编过7部;美国有5部改编作品;英国有4部,电视剧就改编过2部。若按时间统计的话,《安娜·卡列尼娜》分两个阶段的历史改编:第一阶段1910至1919年,此阶段的影视改编大多是没有声音的黑白片且时间较短,这是因为当时电影以新兴艺术的形式刚起步,由于改编观念、改编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改编手段尽量化繁为简,改编的作品也是极其简单只是将文字以图片的形式串联成影像,实质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图像转换;第二阶段1927年至今,这一阶段因电影的快速发展,电影的各项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版本,若以电影版本的改编影响力来评判的话,1935的美国版、1948的英国版、1955年的中国版、1967的苏俄版、1997的美国版都是较有成就的改编版本。下面将重点分析1955年中国版与1935年的美国版,从中探究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自身条件、改编过后的整体风貌,以便对今后研究托尔斯泰电影改编的学者有所帮助。

一、1955年中国版《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改编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是俄国著名的作家托尔斯泰,该小说创作于俄国社会变革(19世纪70年代)的时期,该时期的俄国状况正如小说主人公列文说的那样,所有的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以新的形式重新开始。封建的农奴经济制定即将被,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迅速发展,阶级关系产生了极大的转变,连带着封建宗法制度下贵族社会的思想观念(包括精神寄托、家庭、爱情、伦理等)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旧的社会秩序将被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所代替,俄国整个国家在变动的时代暴露出诸多问题,包括资本主义经济问题、地主与农民的矛盾问题、家庭婚姻问题、人民与贵族生活转换的问题等,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都融括了这些问题。小说也描述了19世纪俄国的自然生活环境,为读者呈现了俄国优美、广阔的自然风光,将上层贵族社会、底层农民社会的生活环境作了具体的描绘。

1955年中国版的《安娜·卡列尼娜》改编后被更名为《春残梦断》,原著的故事框架没有发生变动,编剧将原著的社会状况、生存环境、故事人物名字进行了改变,故事情节、精神内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作出了一个全新风貌的影视作品。在故事情节方面,编剧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国为时代背景,影片中的角色是典型的中国化人物,因而人物的遭遇具有明显的不同,潘安娜实质就是原著中的安娜,在家庭状况、个人追求上她们有着相似之处,但中国版的安娜稍逊于俄国版的安娜,在追求自由、爱情上缺乏勇气。潘安娜绮年玉貌却被霸道独裁的陈克烈(即原著的卡列宁)禁锢在豪宅中哀怨叹息、虚度光阴,直到王树基(即原著的渥伦斯基)的出现让潘安娜有了生气,潘安娜虽深深的爱恋着王树基,但她挣脱不了伦理道德的束缚因而只能独自忍受着对激情的向往,不敢表露自己的内心情感而放弃了爱情自由的权利。两个版本中安娜的最终命运都带有悲剧性,俄国版的安娜为了真爱不顾一切,最后沦落到被丈夫厌弃、被情人冷落、被社会鄙弃,在对爱情绝望时选择了结束生命;中国版的安娜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恪守妇道,却因丈夫外遇而被抛弃。两个版本的安娜因性格、社会观念的不同而导致命运的差异,它所传达的思想意蕴也是截然不同的,托尔斯泰借已婚安娜的命运来体现他对人性的思考,也是对当时社会旧思想的批判,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而中国版的安娜,编剧李晨风想要讽刺男权社会下女性地位的卑微现象,提倡女性地位的提高。

从故事情节与人物命运的改变中我们能明显的区别出两者所传递的精神意蕴之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原因是受中俄两国的社会背景、思想观念决定的。中国版的影片是以民国为时代背景展开的叙述,中国人深受封建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束缚,在思想、行为上不敢有丝毫的逾越,更谈不上去追求自由与爱情,在这点上导演兼编剧的李晨风对当时的婚姻制度作了妥协,为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婚姻观念及大众品味,李晨风将潘安娜塑造成一个为了家庭而委曲求全的女性形象。但整体上李晨风所要传达的是对香港上流社会虚情假意、腐败无情的批判,在改编过程中降低了原著的悲剧性色彩,减少了对社会的控诉,将影片转变成充满粤语风格的文艺性作品,凸显了李晨风朴实、纯真的创作风格。深入研究中国版与原著呈现不同风貌的原因,有受观念、模式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深受两国道德伦理观念的影响。1955年中国版《安娜·卡列尼娜》的改编在艺术技巧、精神寓意上凸显了中国化的色彩,同时也将编剧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特征融入作品改编中,贴近人们的生活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当时较有成就的粤语片。

二、1935年美国版《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改编

对于1935年美国版《安娜·卡列尼娜》的影视改编,导演克拉伦斯·布朗保留了原著安娜向往和追求爱情的主题,并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对作品改编增添了时代元素,对故事情节进行了重新构建,改编过后的作品融入了导演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主题意识与艺术风格。

1935年美国版本的影视改编在情节内容上作了变置,重点突出安娜与渥伦斯基的情感变化上。因此影片的开始就为观众呈现了两人在火车站邂逅的场景,在之后的情节里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爱情有了质的飞跃,两人似乎是幸运的即使都回到了圣彼得堡却还有诸多的碰面机会,为两人的情感发展奠定了基础。电影详细地叙述了安娜背叛婚姻的原因及对真爱的勇敢追求到最终的死亡悲剧,选取的场景也是为主题服务的,如安娜被卡列宁的斥责、赛马场景、国外邂逅爱情、剧院的屈辱、农村的生活、绝望的死亡等。整部影片在改编后缺少了对外界场景的描绘,压缩了时空范围,导致故事情节单一无趣,影片只围绕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三人的情感纠纷展开叙述,减少了原著对其他事件的描述,使原著的情感色彩发生了变质。

编剧在改编过程中对原著的主题意识也加入了自身不同的见解,以嘉宝(原著中的安娜)的情绪变化为主线,原著中另一个爱情故事(列文和吉提的爱情)和社会问题被削弱化,还将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进行了美化,影片很少显现两人暧昧的场景而是让观众自己去想象,这样的改编使影片更具严肃性,并重新诠释了原著的精神实质,但这样的改编完全不符合原著所传达的为爱情不顾一切的勇气,违背了原著的思想主旨。

美国版的影片改编之所以在情节内容、主体意识上与原著呈现极大的反差,其原因与编剧是美国人及编剧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有关,该部影片的拍摄时间正好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人传统的信仰与价值观遭到冲击,美国人民变得慌乱而迷茫,因此这时期的电影改编必须迎合观众的心理变化,宣传积极的时代精神以安慰绝望中的美国群众。所以原著中的社会问题被淡化,加重了对人们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从而在心灵上给美国人民以希望。在当时的好莱坞电影趋势中女性备受关注,因而作品改编注重对安娜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叙述。但是影片必须肩负正确的导向作用,所以在改编时对安娜的命运增添了悲剧性的色彩,安娜为爱不顾一切的言行进行了适度的美化,使该部影片成了浪漫、悲剧的爱情题材片。同时,该部电影是在布里恩统治时期拍摄的,当时的影片的审查制定相当严格,不能出现过多的通节,影片中若表现出通奸者享受肉体的欢愉时,该部影片就不能通过审核;影片中不能出现非婚生育的内容,不正当的也是不容许出现的,这样设定的理由是因为《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世界代表性的著作,要遵循法典的限制,因而那些不正当的爱情行为应尽量删减掉。在这样的时代社会背景下,改编过的影片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充满悲剧性的安娜,她的性格变得坚毅而淡定,而原著中的诸多不符合当时社会背景的情节通通被删减,将安娜的命运刻画得更加悲惨,以此作为对安娜的惩处。

三、结 语

托尔斯泰是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文学方面,在影视方面也是颇具盛名,他的小说被多次的进行影视改编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这在当时电影艺术刚起步的时期无疑不令人佩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成为当时改编的热衷对象,初期就有13部改编作品出现,包括俄国、美国、法国等不同国家的版本,至今为止该小说的改编作品已在银幕上出现了26次或更多。从它的改编阶段来看,编剧采用了两种改编模式,即注释式(代表有1935年美国版本)、近似式(代表有1955年中国版本)。由于编剧对原著有自身不同的理解,又因编剧所处国家文化、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编剧会依据理解而采取改编方法,因而改编后的作品所体现的精神意蕴、风格特色都会有所不同,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 施一蓓.简论安娜·卡列尼娜与托尔斯泰的妇女观[J].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

[2] 高杰.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0,30(06).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4)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经典的小说作品,讲述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感人故事,情节复杂、跌宕起伏;展示了俄国社会各阶层在大变动时期所呈现的生活状态,同时将这一变革时期的经济、思想观念、阶级、家庭婚姻等矛盾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文中的任意一个情节都能启发人们对人生的思索。因此,其小说文本成为各国艺术工作者争相改编的蓝本,舞台上、银幕上、荧屏上都能够看到这部作品的各种改编剧本。然而,面对同一部小说,不同的改编者怎样做到既能精确地把握原著传达的思想意识与精神意蕴,又能体现编剧自身的创作风格呢?

一、电影改编中情节重构的可行性分析

高尔基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主要反映人物与事件的相互联系,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对于电影和小说来说,情节都作为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用来推动故事发展的必要元素,但由于它们使用媒介的性质及所提供的条件差别迥异,在处理情节时就出现了各自不同的情节安排。正因为电影与小说具有很多方面的相似性,小说才有可能被改编为电影,但电影并非机械地把小说搬上银幕。

小说是纯文字性的表现形式,一般具有复杂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激烈的矛盾冲突,通常采用章节的设置,一条主线甚至多条主线交叉进行把各种错综复杂的情节贯穿起来,使小说的情节紧密相连。特别是篇幅较长的小说,情节更是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电影则不同,属于另一种艺术形式。电影是视听类艺术,视觉形象、听觉刺激共同作用于观众,而且是一遍过。阅读小说时读者可以停下来反复推敲和咀嚼,甚至回头重看,电影则不能,观众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思考,简单易懂才能为观众理解和接受。正如安德烈・勒文孙所说:“在电影里,人们从形象中获得思想;在文学里,人们从思想中获得形象。”[2] 因此,电影的情节设置不仅要环环相扣,也要有一定的故事性,引人入胜,能创造全新的视觉看点。与小说相比,电影的情节设置更为形象化,仅仅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对白、环境渲染等就能达到小说花几万字描述的情节内容。

情节重构,是改编电影最常见,也是最直接到位的处理方法,这种重构无外乎在原著的基础上通过适量的增加、删除、扩充、浓缩、虚实相化以及改动等手法,把情节串联起来,使之贴近观众的欣赏需要,从而达到电影的要求。电影作品的改编往往会使用到多种手法,各种手法的灵活运用是相互联系的。正是由于这种重构,改编后的电影,虽然是来源于小说,但已和原著大不相同,成了完全不同的产品。那么,改编后的电影背离了原著就一定不好吗?不是的,即便两者的叙事手法相似,改编电影也有独具匠心之处,它们两者可以相互独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艺术魅力。正如布鲁斯东说的,“说某部影片比某本小说好或者坏,这就等于说瑞特的约翰生腊厂大楼比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好或者坏一样,都是毫无意义的。它们归根结底各自都是独立的,都有着各自的独特本性。”[3] 更重要的是,改编电影也可为小说提供可资借鉴的创作模式。

二、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小说故事始于奥布朗斯基公爵和英国家庭女教师恋爱,与妻子道丽闹翻,求助于其安娜。安娜在车站认识了年轻军官沃伦斯基,两人在一次舞会中再次相遇并产生了致命的恋情,自此不能自拔。两人陷入热恋,频频幽会,安娜怀孕后向丈夫承认了私情。卡列宁一度想与妻子分居,但为了面子,他拒绝离婚并要求妻子终止恋情。后来安娜分娩时难产,在死亡面前,得到了卡列宁的原谅。病愈后安娜无法压抑自己对沃伦斯基的爱,终于离家出走。

沃伦斯基带着安娜前往意大利旅行,这时安娜感到无比的幸福。其后回到俄罗斯,于儿子生日时,按捺不住偷偷会见自己的儿子,却无法见容于俄国社会。上流社会把安娜看做堕落的女人,断绝和她的往来。安娜只得移居乡下,靠写作打发时间。二人共处日久,沃伦斯基和安娜在生活上的不信任日增。安娜认为情人为前途名誉离她而去,沮丧失望之下,为处罚沃伦斯基,在火车驶近时跳下火车月台自杀。葬礼之后,卡列宁带走安娜的女儿,沃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大病一场,后来志愿从军,前往巴尔干参战,但求一死。

三、从小说到电影

《安娜・卡列尼娜》可以说是受到改编最多的小说之一。单从电影改编剧本来看,由其改编的电影多达几十部,不同国家版本的电影作品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若以时间为序来统计的话,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10―1919 年。当时电影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刚刚起步,受改编观念、改编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只是将文字以图片的形式串联成影像,大多是没有声音的黑白片且时间较短。此阶段的改编对后世影响不大。第二阶段:1927年至今。随着电影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改编剧本。若以改编后电影剧本的影响力来评判的话,有以下几部较为成功,包括1935年克拉伦斯・布朗执导的美国版,1948年朱利恩・杜维威尔执导的英国版,1955年李晨风执导的中国版,1967年亚历山大・扎尔西执导的苏俄版,1997年伯纳德・罗斯执导的美国版,2012年乔・怀特执导的英国版等。

四、《安娜・卡列尼娜》不同电影改编版本的

情节重构对比

《安娜・卡列尼娜》原著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但一部90~150 分钟的电影是不可能装下托氏笔下那个关乎爱情的宏大历史画面的,因此影片改编需要精选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矛盾冲突等,必要时对情节进行重构。在原著的大体框架内对情节结构作一定的调整,既是必需的,又是能取得很好效果的。原著中的一些经典场景,如在片头与片尾都出现过的火车站场景,安娜与沃伦斯基第一次跳舞的场景等,都是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的,它们是电影改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都必然地出现在了不同的改编版本中。[4]

1935版的电影按照原著的叙事顺利展开,只是对原著进行了适当的压缩,而没有做大的改变,可以说改编是中规中矩的。它在情节内容上作了变置,重点突出安娜与沃伦斯基在情感上的变化,减少了外界场景的描绘,压缩了时空范围。影片只围绕安娜、卡列宁、沃伦斯基三人的情感纠纷展开,详细地叙述了安娜背叛婚姻的原因、对真爱的勇敢追求直至最终的死亡,其中心都是安娜的故事,而对其他事件,如列文和吉提的爱情这条线索描述很少,导致故事情节单一无趣,使原著的情感色彩发生了变质。

1948年版的电影中导演想要主要讲的仍是安娜和沃伦斯基这条主线。影片以沃伦斯基参加的军官宴会开始,所有人都喝醉了,而他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唯有他坚持到了最后。这个情节在原著中是没有的,暗示了后来悲剧的发生,像他这么不安于现状,要强的人,又怎么会安于与安娜私奔后的生 活呢?

1967版的电影在遵循原著框架的基础上,也删减了一部分情节。在原著中只是起着陪衬与推进情节发展作用的情节,如奥布朗斯基一家的生活、吉提在国外休养等都被删去。这样,整个电影的故事变得简洁而紧凑,富有感染力,从而更好地表现了主题。电影还将原著中的一些情节打乱顺序,重新组合。例如在影片后半部分,列文去拜访安娜,安娜和列文讨论了各自对待生活的观点:

安娜:“我只想生活,除了自己不对

任何人做坏事。”

列文:“有个农民对我说,人有各种

样子,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活,有

些人是为了灵魂而活,不忘上帝。什么是

上帝?生活不是为了吸引我们的东西,而

是为了上帝,谁也不能理解和决定的上

帝。”[5]

而在原著中,当时两人并没有讲这番话,而且列文对待生活的观点是在二人见面之后,回去途中听到农民的话,继而受到启发而感悟到的。1967版电影把这两件事情的顺序作了调整,并且合二为一,既解决了影片长度对原小说故事限制的问题,又恰如其分地把列文和安娜作了对比,预示了安娜的悲惨结局。[5]

1997 年苏菲・玛索版的影片以列文的一段自述展开故事,这在原著中是没有的。导演之所以以列文的视角讲述安娜的故事,是想告诉观众在这个版本中列文这条线索上故事将变多。另外,此版本也添加了情节内容,如安娜与卡列宁商讨离婚时,卡列宁想安娜,并威胁安娜说为了保住他的名声他可以不计较安娜的不贞,但仍要维持与安娜的性关系。这也是原著没有的,这样的改编完全是模仿好莱坞的模式,使电影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以意味的情节起到吸引观众的目的,使影片也更具有时代气息。相对于原著,影片把所有的笔墨都集中于安娜与沃伦斯基的一段惊世婚外情上,而淡化了安娜所处的周围世界对她的有形无形的束缚,减轻了苏菲塑造的安娜的悲剧性,在安娜的上着墨过多,这样一来,造成了人物角色的深度不够。

2012版的《安娜・卡列尼娜》比较特殊,它更像是一台舞台剧。影片中,经典的爱情主题、传奇的爱情故事――安娜的故事被放置在一个美丽而衰败的俄罗斯剧院中呈现,与之平行的列文的故事则跟随列文的脚步来到一个真实的世界来叙说。这种以舞台和现实时空交错的方式结构全片,是乔・怀特对电影世界的贡献。从小说到电影,以前的各个版本的列文的线索都在很大程度上被抹去,原著中不同阶层对比的意义也完全被抹除,《安娜・卡列尼娜》几乎变成了爱情悲剧故事,而这个版本则延续了两条完整的叙事线索。从这一点来看,2012版的 《安娜・卡列尼娜》可以说是改编忠实度最高的一部。

在所有改编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改动最多的应该是1955年中国版的。不仅原著中所描写的社会状况、生存环境、故事情节、精神内涵、人物名字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片名也更改了,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全新风貌的影视作品。影片以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国”为时代背景,保留了原著的情节主干,但人物的选择完全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因而人物的遭遇与原著具有明显的不同,它所传达的思想意蕴也是截然不同的,在艺术技巧、精神寓意上凸显了中国化的色彩。托尔斯泰借安娜的悲剧命运来体现他对人性的思考,对当时社会旧思想的批判,以及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而中国版的《安娜》提倡女性地位的提高,讽刺了男权社会下女性地位的卑微现象。[6]

五、结 语

实际上,将小说改编成电影作品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创作过程,可以说是编剧的艺术再创造。这个艺术再创造不是简单地将文字转变成影像,而是原著作者与改编者的交流,也是编剧与观众的对话。改编之后的作品融入了编剧的思想意识、个人风格以及时代气息等,是历史原著与现实社会碰撞的结果。不同的编剧都有各自的改编方式与创作风格,他们对同一部小说的理解以及想要传达的思想意境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因而他们改编后作品的整体风貌与原著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同一部小说有这么多电影改编版本的原因。但是不管怎么取舍,都没有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即便两者的叙事手法相似,改编电影也有独具匠心之处,可为小说的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改编版本的电影,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情节重构,也有助于创作者在创作时吸取经验,学会取舍。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中国蒙古族题材电影史研究”(项目编号:12XZW04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前苏联]高尔基.论文学[M].孟昌,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 王金柱,杨丽梅.电影改编文学叙事上的变化研究[J].电影文学,2014(14).

[3] [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高骏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5)

谁又不是自私的女人、自私的男人,被虚伪和龌龊包围着的又何止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纽约。所以尼克·卡拉威才抑郁,才说盖茨比是他唯一的朋友,才说“这样的人我这一生不会再遇见了,当我们都认为他龌龊之时,他却隐藏着纯洁的梦想。”卡拉威不时跳出剧情来反观剧中人,这是原著小说的写法,用在电影中虽然也不别扭,但用多了,没能做到适可而止。小说中的文字大段的出现在电影中难免突兀,用第三方解释剧情是下下策,只能自证没能力借故事本身的张力让人物鲜活。

为剧中人定性下结论也不是明智之举,片尾大段溢美之词送给盖茨比,观点鲜明,鲜明得过头了。但这不是电影的毛病,菲茨杰拉德的原著本身如此,小说的名字已经昭示了作者的倾向——《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窃以为去掉定语会好很多,只是去描写,描写一个人和他的命运,好坏交给世人去评说,那才洒脱。《安娜·卡列尼娜》就叫《安娜·卡列尼娜》,不是“可怜的”安娜卡列尼娜,不是“可恨的”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毕竟是托尔斯泰,深谙人性复杂,深知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所有生命都是毋庸置疑的毁灭过程,菲茨杰拉德说,他小说的主人公自然也难逃这句话所昭示的命运。盖茨比偶然也是必然的走向了毁灭,电影中的他致死都不知道那个电话不是黛茜打来的,死在梦里,梦中一切如他所愿。小说中的他却不是一直蒙在鼓里,早嗅到了黛茜的变化,早知道自己的梦也许只能落得个成空。“我有一个想法,盖茨比本人并不相信会有电话打来的,而且他也许已经无所谓了”,菲茨杰拉德写。不明白电影剧本为何做如此修饰,不去戳破盖茨比的梦。他什么都知道,他甚至知道梦已经碎了,但他坚持把梦做到底,这是小说的逻辑;他什么都不知道,以为梦还有实现的可能,所以继续睡着不醒,这是电影的逻辑。价值观孰优孰劣一目了然。难怪有人说导演鲁赫曼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总有一种“毫不害羞的浪漫和充满热情的肤浅”。

过滤掉了对现实冷峻的知晓,电影里的盖茨比便只剩下执着与天真,难免对不住“了不起”三个字。小说可不是屌丝逆袭求女神的三流爱情故事,执着也未必是多可称赞的品质。或者赞美纯真吗?全世界都虚伪,只留盖茨比纯真?黛茜只是盖茨比梦想的具体化,这梦也可大于爱情,甚至大于“美国梦”,它可以是生活本身。只有看透了生活的虚无缥缈却仍旧奋力追寻的人,才是了不起的。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6)

中图分类号:I512文献标识码:B

19世纪的俄国封建腐朽,封建旧势力十分强大,当时的婚姻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爱情的追求显得十分奢侈,安娜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最终卧轨自杀。这样的命运悲剧,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从安娜・卡列尼娜的性格入手,从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性格和性格的塑造,安娜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和安娜性格注定了悲剧的发生三个方面,深刻探讨了这个不羁的女性安娜的性格,希望为以后的文学研究提供借鉴。

一、托尔斯泰对安娜形象和性格的塑造

1.善良的安娜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我们对安娜性格的认识首先是她的善良。安娜最初作为一个有着高贵出身,有着完美礼仪的姑娘是十分善良端庄的。安娜一出场就是为了去劝嫂子,告诉嫂子她哥哥的出轨是哥哥的错,希望他们能继续很好地生活,说明安娜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而又善良的姑娘。其次她在去看嫂子途中,看到有人死在了火车之下,安娜惊讶害怕的表情足以表现她当时内心对死者的同情,这就深刻体现了她的善良之心。还有在和渥伦斯基走了之后,她对儿子倍加思念,托人去看儿子,她每次见到孩子都会亲吻拥抱,让孩子知晓他是最棒的,妈妈最爱他,从她对孩子的眼神和行为也能看出安娜性格中的善良。

2.勇敢的安娜

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不仅仅只是一个高贵出身的富家女,她是一个有自己的思想,敢于追求幸福,有着新思想的女性,她不仅仅是善良的,而且还是勇敢的。她的勇敢,首先表现在她对爱情的追求上。在当时那样一个社会等级如此分明的时代,安娜不顾世俗的反对,不顾世俗的嘲讽,不顾世人的唾骂,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和渥伦斯基在一起,努力追求自己的爱情。为了摆脱束缚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勇敢地赌上了自己的一生,就算最后是以悲剧结尾,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安娜的勇敢。

3.固执的安娜

我们都说人无完人,安娜就算有再多的优点,但终究还是敌不过她的缺点,也正是因为这个缺点,造成了她最后的爱情悲剧。安娜・卡列尼娜对爱情是勇敢的,同时也是自我和固执的,她认为爱是占有,她和渥伦斯基离开他们所居住的城市,去别的地方生活的时候,她感到非常幸福;但是她却忽视了渥伦斯基的感受――渥伦斯基还是喜欢城市中的生活,喜欢曾经上流社会的生活。等他们回到以前的城市之后,又有新的人物的出现,使得安娜焦躁不安,甚至有时候会服用药物来缓解自己的焦躁情绪。对于爱情,她是固执的,她觉得渥伦斯基不能和自己走,就是越来越不爱她的表现,并且渥伦斯基在外面应酬她不能接受。她在感情上总是容易猜忌,对感情固执偏激,她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渥伦斯基的爱是自私的,在和渥伦斯基在一起之后,她几乎每天都在想着他,她没有工作,她的一切变得只有渥伦斯基的爱,这使得她在这段感情中,不得不小心翼翼:只要她的男人稍有风吹草动,她就焦躁不安,百般猜忌。一直到后来她都近乎疯狂,靠药物来维系自己,甚至有时候还自言自语,最终选择了逃避社会的方式,以逃避这段感情的方式卧轨自杀。她认为这样就可以报复她的感情,报复她的男人同时报复她的丈夫,这样固执的思想最终害了她,让她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就算她的死亡让渥伦斯基感到了愧疚,但她终究还是没有避免悲剧的人生。

二、安娜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

1.腐朽的社会制度是安娜性格形成的根本原因

19世纪的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当时人们往往追求新的事物新的思想,但是又不能够一蹴而就,就形成了当时人们嘴里虽然谩骂别人,但自己行为也未必检点的社会现象。当时人们往往是追逐名利,为了一些世俗观念,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作为新女性代表的安娜,她不甘心被世俗控制,也不甘心姑妈给她介绍的婚姻,由于卡列宁对名利的追求,以及双方不同的出身环境,他们的感情一直充满危机,他们没有真正的爱情,就草率地结为了夫妻,他们各取所需,但并不是真心相爱。渥伦斯基的出现,彻底激发了安娜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望。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卡列宁由于在乎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肯离婚,让安娜一直处在被别人骂成的处境之中。渥伦斯基回来后也是不让安娜出去,不去参加宴会,不去参加舞会,觉得好像这样就能够逃避世俗的眼光一样。但他终究也是摆脱不了当时社会的桎梏,为了金钱和权力终究没能够放弃一切。但是安娜为了渥伦斯基不惜和丈夫大吵大闹,不惜放弃一切,就算安娜不在乎这些世俗的眼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摆脱世俗的偏见,但终究她还是力量太小,在她的周围没有一个人支持她,没有任何人能够理解她的苦楚和生活环境,因此,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中,她只能选择逃避,选择自杀。

2.封建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也影响了安娜的性格

安娜所在的社会环境也是安娜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安娜身处贵族社会,她从小接受了很好的社会教育和礼仪教育,她很善良,看到一些场景忍不住惊讶和同情;她丰富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经历,让她在劝自己的嫂子的时候能够头头是道,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在开始遇到渥伦斯基的时候,为了不破坏他和基蒂的关系,她也是尽力躲避和克制。她的固执也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她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大家巴不得找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时候安娜事情的出现正好打发了人们口中的寂寞。大家对她冷嘲热讽,从来都备受关注的她忽然间受到这样的对待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导致后来的她偏执。在当时那样一个十分苛刻的社会环境之下,渥伦斯基几乎是她全部的依靠和托付,然而渥伦斯基却并不是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她身上,这让她感受到了社会对她的深深不公。当时的封建礼教束缚太深,卡列宁因为是基督教徒的关系不肯离婚,让安娜也备受摧残,种种原因逼着安娜努力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赢得属于自己的爱情。但是得到爱情之后她发现她的情人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和自己相濡以沫、举案齐眉,这一切都让安娜无法接受。从开始猜忌,到崩溃,其对爱情的固执也正是那样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造成的。

三、安娜性格注定了悲剧的发生

1.性格中的固执让爱情走向了悲剧

我们通过对安娜性格的分析,就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这场悲剧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必然性的。从作品开头向我们预示有人死亡,到最后安娜以同样的死亡方式离开,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我们说安娜人物悲剧的形成根源是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但是我们更不能否认的是,她的性格因素在这场悲剧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爱情她敢爱敢恨,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敢于挑战封建礼治;可是她和渥伦斯基在一起之后,尤其是回到城市之后,她开始患得患失,开始偏执猜忌,开始怀疑渥伦斯基在外边喜欢上了别的女人,怀疑他不回来是不爱自己的表现。安娜当时也没有工作,由于渥伦斯基为了避免大家的嘲笑和舆论的抨击,他不让安娜参加舞会和宴会,而安娜整天无所事事地在家里胡思乱想,于是越来越多疑猜忌,也开始走向偏执和极端,开始使用药物控制睡眠和情绪。再加上她为了跟渥伦斯基在一起,放弃了孩子,但是她作为一个母亲也牵挂着孩子,对孩子的愧疚和牵挂,使得她最后只能走向极端。

2.爱情观念至上和不能够彻底摆脱封建礼治束缚的矛盾注定了爱情的悲剧

安娜最后卧轨自杀的情景触目惊心,值得人深刻反思。这场爱情悲剧的形成,除当时的社会环境使然,其性格中的种种矛盾也让悲剧的发生有了预兆。从她服用药品就能看出她的矛盾和极端,但是最大的折磨还是当时社会的抨击。在各种舆论之下,安娜不得不禁足在家中,在她心中,她认为得到爱情就能得到一切,她对爱情至上的心态是最终走上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或许她在车站和渥伦斯基擦肩而过的那一刻,她的命运就已经注定:渥伦斯基就是当时的花花公子,他见到安娜之后便展示了猛烈的追求。其实一开始安娜是拒绝的,但是在腐朽制度下形成的婚姻让她丝毫感受不到爱情,因此她一下子就陷入与渥伦斯基的爱情之中。她的爱情是纯洁的,是刚烈的,是无所遮掩的,她这种爱情观念至上的观念,让她不能忍受自己的爱人对自己不在乎和敷衍,更不能忍受自己的爱人在外边风流。而渥伦斯基这一切都触犯了安娜的底线,让安娜无法忍受。虽然安娜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必然注定了她性格的矛盾性:她虽然敢于挑战封建礼治,但是终究不能颠覆一种制度;她敢爱敢恨,但是她也在乎大家的看法。这种性格让她陷入了种种矛盾,自我折磨,最终走上了一条爱情的不归路,走向了死亡。

总之,在当时的俄国社会背景,在那样一个新旧思想交替,社会制度也新旧交替的年代,在对婚姻的处理上,无论是上流社会,还是贫民百姓,大都对感情不忠,大家都是处在一个病态的婚姻中。但是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他们都没有冲出当时社会束缚的勇气。安娜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但是她的新思想又是不够彻底的,使得她总是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得她最终走向了爱情的悲剧。但是无论如何,安娜在19世纪的俄国敢于追求爱情,成为一个不羁的女性,她善良勇敢的性格,她敢于追求爱情的性格,因而成为文学作品中经典的形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 方.浅析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9).

[2]李 婷.论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命运的必然性[J].宜春学院学报,2010,(6).

[3]徐 娜.性格在矛盾中的完美呈现――《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形象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4).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7)

经典图书成为了夏天的最大热点。美国电视脱口秀女皇欧普拉・温弗莉的读书俱乐部,曾选择了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经典《安娜・卡列尼娜》为夏季推荐图书,从而使该书一举成为全国头号畅销书。《纽约时报》也推出惊人之举,该报曾用两个月的时间,辟出专版专刊,全文连载4部经典小说。

欧普拉力推托翁

《安娜・卡列尼娜》首次出版100多年来,虽贵为文学史上的伟大经典之一,却几乎从未有机会入席美国畅销书榜的冠军宝座。而一位黑人女士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它送上头名之位。自欧普拉读书俱乐部公布,企鹅经典出版社2001版的新译《安娜・卡列尼娜》为最新的推荐图书,该书在网上最大书店Amazon.com的畅销书榜上就从第26206位排名,一跃成了头号畅销书。该书还在《今日美国报》和《出版家周刊》的畅销书榜上夺冠。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安娜・卡列尼娜》也位列平装本小说榜的第二名。

企鹅版的《安娜・卡列尼娜》虽是老书,却是新译。一对夫妻译者佩维尔和弗洛康斯基曾因此书,得到笔会/每月一书俱乐部文学翻译奖。在被欧普拉选中之前,该书每年的销量不过1万到1.5万册之间,但在2004年Z6月14日《出版家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企鹅已将其印数提高到961030册,逼近百万大关。

欧普拉・温弗莉主持的“欧普拉读书俱乐部”节目创办于1996年,原本每月推荐在世作家的作品一部,供观众阅读讨论。到2002年4月暂时停办时,“欧普拉读书俱乐部”共荐书48本,每本都成了畅销书。出版业的专家说,一本书只要在封面加印“欧普拉读书俱乐部”的标志,至少能多卖50万本。还有人说,欧普拉就是推荐电话号码簿,人们也会去读。

2003年6月,欧普拉读书俱乐部重新开张,避新作不谈,转以经典入替,且改每月选书为每季度一本。留给读者提前读书预习的时间多了,读后讨论和体味的时间同样有所增加。过去欧普拉选书,常因书的内容和文学质量,以及作者的水平引发争议,文坛新秀乔纳森・弗伦岑甚至还曾对欧普拉选中他获国家图书奖的小说《修正》公开表示不悦,以致欧普拉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已。

欧普拉转向经典图书,在出版界最大的得益者,便是企鹅这样的平装本经典文学出版商。2003年欧普拉读书俱乐部重新开张后选中的首本作品,同样是企鹅版的斯坦贝克名著《伊甸之东》。结果,此书在短短两周的销量便达到了75万册,迫使企鹅立刻加印120万册。

选中《安娜・卡列尼娜》之后,欧普拉在节目中坦承,她本人还未读过此书――这是她第一次推荐自己从未读过的书,不过,她正在读。欧普拉称,《安娜・卡列尼娜》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之一”,虽然它厚达837页,但读者不必“害怕”。她为此特制了一份书中人物表,以及一份每周阅读进度表,好比老师的教案,以便让读者与她本人的阅读进度保持一致。

欧普拉读书俱乐部在2003年4月停播前,已连续播出6年,平均每周有3300万观众收看,实为全球电视收视率最高的读书类节目。她的标牌节目“欧普拉・温弗莉秀”自1984年起首播以来,一直是全美收视率最高的日间脱口秀节目。《时代》周刊评选欧普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百位名人之一,《名利场》杂志则称她在大众文化中的影响力,仅次于罗马教皇,而强过任何大学教授、政治家或宗教领袖。

欧普拉的节目以普通家庭妇女为主,她们恰恰也是出版商和书评家最容易忽略的群体,也许,她们除了看日间肥皂剧,便是读丹妮尔・斯蒂尔式的言情小说打发日子。现在,是欧普拉带她们走向了经典。托尔斯泰在21世纪的此次强力复活,再次向书业证明了欧普拉对其亿万观众所拥有的催眠般的影响力。

纽约时报连载四书

《纽约时报》也曾在纽约市场启动了一项名为“伟大夏季阅读”的计划,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全文连载4部“伟大著作”。它们分别是菲茨杰拉德的《大人物盖茨比》,杜鲁门・卡波特的《蒂凡内的早餐》,墨西哥女作家劳拉・依斯奎尔的《浓情巧克力》和詹姆斯・麦克布莱德的《水色》。

《纽约时报》从每周一至周日,花7天时间连载一部小说的全文,为此,该报每天出版一份类似《纽约时报书评》大小的16版增刊。

在刊载小说的同时,《纽约时报》还邀请了文学专家,在WNYC电台与听众进行相关作品的热线讨论。Borders连锁书店也在其位于纽约大都会区的38家分店内展示、销售上述报章,并举行座谈。

这4本书的版权分别来自斯克里布纳、vin-tage、Anehor和River Head4家出版社。作为交换,《纽约时报》在增刊中向上述每家出版社免费提供7次整版全彩广告。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8)

关键词:爱情悲剧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作家态度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安娜 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于1875年-1877年间创作的小说,被广泛认为是写实主义小说的经典代表。

19 世纪70 年代,俄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封建宗法制度日趋瓦解。制度的变革必然导致思想的解放。安娜的身上必然带有旧的伦理道德和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她的思想正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潮流,反映着社会所赋予她的新思想、新意识。因而安娜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在她身上,托尔斯泰寄予了无比深沉的感慨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与困惑。

一 爱情悲剧的客观原因

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与封建礼教的贵族思想的尖锐冲突是构成安娜悲剧的客观原因。

1 与上流社会的冲突

安娜的悲剧源于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要求与充满着封建农奴制的俄国贵族思想道德的尖锐冲突。安娜对渥伦斯基产生了爱情并公布于众,实质是安娜内心的真诚与纯洁剥开了维系上流社会共同恪守的肮脏与龌龊的“道德准则”,是与社交界格格不入的。安娜的挑战激怒了上流社会,安娜被拒之社交界之外是必然的。安娜只能过着同这个社会隔绝的生活,陷于精神上的绝境。而虚伪的法律规定,安娜只有被判定“有罪”才准许离婚,离婚后再也不能组织合法的家庭。安娜要离婚已经很艰难,如果被上层社会定了罪的安娜想要得到她所理想的爱情生活更是难上加难。而安娜为了自由,为了人性的价值,执着地追求,但以卡列宁为首的官僚集团以法律和责任为由拒绝安娜离婚,用不准跟儿子见面的伪善观念和残酷措施来压迫和折磨安娜。她在绝望中只能以死向社会抗争,这一切导致了安娜爱情悲剧的产生。因此说造成安娜悲剧命运的是整个虚伪黑暗的上流社会,就安娜的思想、追求、抗争及其行为来讲,她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是社会的必然。

2 与卡列宁的冲突

安娜和卡列宁八年平静的夫妻生活,虽然在上流社会赢得了贞洁妻子的名声,但这样既不合她的本性又违背她的心愿。安娜付出的代价是人格的丧失。安娜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幸福;卡列宁将安娜的追求称为“无聊的烦恼”。他的夫权观念中的妻子只能是家庭的奴隶,对自己的妻子行使所谓的权力。“夫权”和“父权”,甚至于官权在他的身上搀杂在一起,给安娜的情感世界以致命的压抑。他对感情的认识和处理完全是政客般的官僚作风。正如安娜所言:

“他们不知道八年以来他如何扼杀我的生命,扼杀我身上的一切活力,他从来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生生的女人”。

当安娜要求婚姻自主的意愿与他“维护神圣家庭”、保留“体面”的观念发生冲突时,他不惜与狠毒的莉季娅伯爵夫人勾结,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以压制安娜的合理追求。全然不顾安娜在上流社会的可怕和痛苦的处境。卡列宁虚伪而冷酷,他最感痛苦的不是妻子的不贞,而是妻子不肯把这种感情掩饰起来,而使他的名誉、地位受损。他以家庭责任和宗教道德为盾牌,来折磨、威逼安娜,并拒绝同安娜离婚,这不仅仅是对婚姻的背叛者的惩罚,更是封建道德的维护者对叛逆者的惩罚。

3 与渥伦斯基的冲突

渥伦斯基对安娜可谓一见钟情。追求安娜能带给他一种征服感和荣誉感。安娜对此也有所认识,她说:

“他身上有一种虚荣心得到满足的胜利感,当然也有爱情,但大部分是胜利的自豪感。”

可见,渥伦斯基对安娜缺乏真爱。在和安娜的爱情交往中,他严肃了态度,也净化了心灵。他逐渐“确信爱情就是他的幸福,情愿为恋爱牺牲功名”。但是军界社会的恶习在他身上是根深蒂固的。在得到安娜的爱情之后,他很快又不满足了。为了爱情,安娜失去了她所生存的上流社会、失去了应有的社会地位、失去了纯贞的名誉、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儿子。渥伦斯基成了她唯一的希望和寄托。因此,安娜说:

“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的爱。”

但渥伦斯基却不理解安娜的内心世界,不同情安娜的母爱,不理解安娜沉重的心理压力。他在离婚、母爱的问题上对安娜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他在上流社会和安娜之间做出选择,向现实妥协。安娜不顾一切的追求,使她付出了所能付出的一切。然而,安娜最终失去了爱情,她说:

“我的爱情愈来愈热烈,愈来愈自私,而他的却愈来愈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

“我要爱情,可惜他没有。那么一切都完结了!一定要完结!”

在卧轨前,安娜终于理解到,即使她能离婚而同他结婚,不要说是幸福,就是免于痛苦,也是不可能的。上流社会假手渥伦斯基完成对安娜的最后一击。安娜只有一死,以示她对渥沦斯基和那黑暗的现实社会的抗议。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冲突有着更深刻的社会内涵,即为一个封建贵族社会的叛逆者与一个归顺者之间的不可避免的破裂。

二 爱情悲剧的主观原因

安娜自身的意识、价值观念、高尚品格以及内心对旧道德的反抗与维护的矛盾从精神上对于她的毁灭给予有力的一击。

1 纯洁、真挚、善良的高尚品格以及不可辱的人格和尊严

无论是对卡列宁、渥伦斯基、儿子还是上流社会的其他人,安娜自始至终都是真诚的、坦白的。这与上流社会伪善、冷酷、道德沦丧,但表面上却冠冕堂皇,竭力维护着上流社会所谓的体面、道德和规矩的伪君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她不能过那种虚伪和欺骗的生活,她向卡列宁坦白自己对渥伦斯基的感情,拒绝同丈夫保持表面关系。她对孩子也是如此。告诉儿子说“爱他,他比我好,比我仁慈,我对不起他。你大了的时候就会明白的。”总之,她敢于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丈夫和儿子以及整个上流社会。尽管安娜有婚外恋情的过失,但她绝不是失去人格和没有自尊的风流浅薄女人。相反,她在任何情况下都守护着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她“不愿意人家像发慈悲似的去看望她”,也“决不让渥伦斯基发现她很伤心,更不让他看出她的自怜自爱”。对于安娜,爱情“离开了对女性人格的尊重便无从谈起。”她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个性解放、生命意义、爱情自由的渴求以及高尚的人格尊严使这一形象的内在精神令人尊敬,没有这一点,安娜的形象在世界文学中不会获得如此高度的赞扬。

2 缺陷的爱情观

拜伦曾说过:“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一部分,但对女人而言却是生活的全部”。安娜不仅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爱情,而且要求渥伦斯基也是如此。“对于她来说,整个的他,以及他的习惯、思想、愿望、心理和生理上的特质只是一种东西:就是爱女人。而她觉得这种爱情应该完全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这就是安娜的爱情观,这也是她和渥伦斯基主要的分歧,更是安娜爱情悲剧的一个主观原因。她不止一次对渥伦斯基也对自己说,“对你我来说,重要的一点,我们是不是彼此相爱,别的用不着考虑。”安娜勇敢地、执着地追求爱情,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但她在追求爱情、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将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孤注于爱情的追求上。为了爱情,她以极大的耐力忍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爱情成为安娜生活的唯一希望和寄托,渥伦斯基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一旦失去他的爱,她就会难以接受,以至于趋于丧失理性的地步,使所爱的人对她日渐产生厌倦,而这种厌倦导致了安娜的绝望和自毁。

3 内心的新旧道德观的斗争

安娜自身的思想矛盾是促使安娜走向灭亡的直接因素。这里有一个贞淑的妇女冲决礼法堤防而未免内疚的羞耻心;有一个善良的妻子因不忠实于丈夫而问心不安的负罪感;也有一个女性正常天性不能满足的痛苦。安娜的追求个人幸福,要求婚姻爱情自由和她身上因袭的旧传统、旧道德的沉重精神枷锁所造成的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是构成她爱情悲剧的又一个主观原因。她一方面大胆追求爱情,一方面又承认自己是“一个坏女人,一个堕落的女人”,从而产生强烈的羞耻心和负罪感。“她感觉得这样罪孽深重,……”“她在自己精神的裸体面前所痛切感到的羞耻之情,也传染给他了。”安娜感到“这些接吻―这就是用那羞耻买来的东西。”在离开卡列宁以后,安娜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处境是虚伪而又可耻的,她从心底渴望有所改变。”“她对于以前从未加以考虑的耻辱感到恐惧。”抛弃了丈夫和儿子投奔情人是“可耻”的,她将永远“是一个有罪的妻子”。正是这种羞耻感为她所获得的真正爱情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她不住地自责。在对待卡列宁时,安娜一方面极度地厌恶他,尤其忍受不了他的虚伪,―方面又对他“怜悯”和同情,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以至赞美他“是个好人”。她在得到爱情之后陷入了失去儿子的痛苦之中。她感到自己对不起儿子谢辽沙,在他面前有深深的负罪感,目光中透出有罪的恳求的神情。这是一个女性母爱与情爱的正常天性不能两全所造成的矛盾痛苦。在安娜抛弃家庭、儿子出走之后,这种愧疚将安娜的心撕成了两半,给她带来难以忍受的心灵巨痛。各种对立的心理力量进行着激烈的冲突,使她永远徘徊在犯罪和反抗道路之间。在她的内心中充满了矛盾,这种内在矛盾促使她人格分裂,成为最终把她推向死亡的精神动力。

4 宗教思想的桎梏

安娜始终挣扎于情感满足和宗教压抑之间。她与渥伦斯基初次品尝爱情的欢乐之后,变得羞愧难当,她呜咽着说:“上帝呀!饶恕我吧!”她觉得自己罪孽深重,除了请求饶恕,没有别的办法。她病危之际,唯一的愿望是向卡列宁忏悔:“饶恕我,完全饶恕我,我坏透了。”当她投身火车轮下的一刹那,临终诀语:“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可见,她的一见钟情,带有浓重的“本能原欲”色彩,而爱情的体验却是这种狂暴本能的宗教压制。安娜在追求爱情自由而同上流社会决裂时是勇敢的,而她背负着贵族意识和宗教信仰的精神枷锁又是软弱的。这使她从灵魂深处感到“没有力量冲破这一切,没有力量跳出她目前的处境”。这也是她走上悲剧道路的一个内在因素。

综上所述,造成安娜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上流社会对她的迫害,而她自身的意识、价值观念、高尚品格和内心的矛盾从精神上对于她的毁灭给予有力的一击。贵族社会铸就了安娜,她既是旧道德的牺牲品也是旧观念和旧秩序的维护者。所以她的死,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抗议;她的死,赢得了人们的同情和赞许。安娜是一个复杂的光辉灿烂的艺术形象。

三 作家的态度

《安娜 卡列尼娜》的写作过程是托尔斯泰思想和艺术紧张的探索过程。此时作家的思想极其矛盾,因而在对待安娜的态度上也是矛盾的。他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出发,热情地讴歌了安娜为获得爱情和幸福生活所作的不懈努力和反抗,赞美了安娜身上的叛逆性格及其高尚的内心世界,对安娜的惨死抱着极大的同情。对上流社会扼杀人性、虚伪冷酷的丑陋面目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作家在赞扬安娜的同时,又谴责了安娜的离家出走。作为妻子和母亲,给家庭带来了不幸,这是不道德的,作家给予了批评。

参考文献:

[1] 列夫 托尔斯泰,周扬等译:《安娜 卡列尼娜》,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2] 曹靖华主编:《俄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3] 张淳、常文革:《〈安娜 卡列尼娜〉中的悲剧女性探析》,《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 荆煜君:《安娜 卡列尼娜爱情悲剧成因之探》,《文学教育》,2009年第7期。

[5] 努丽亚:《列夫 托尔斯泰和〈安娜 卡列尼娜〉――安娜形象的悲剧意识透析》,《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6] 赵萱:《安娜 卡列尼娜的形象及悲剧根源的现代解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 鲍涛等:《永恒的彗星之光――谈安娜 卡列尼娜文学形象的塑造》,《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第8期。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9)

【中图分类号】I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65-02

当小说《安娜・卡列尼娜》1875年在月刊上分章连载,评论界就有两个阵营,一派人恭维作者“不偏不倚和客观的”态度;一派指责作品“缺乏思想”。就是第一个发现托尔斯泰为天才的诗人兼编辑涅克拉索夫,也表示不解,并写出打油诗讥讽作者。在中国国内,把这部作品当成言情小说的人也有很多,他们责备安娜追求享乐腐化,放纵,不道德。由此看来,要准确把握这部世界名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意义,关键还是准确评价安娜这个形象。

安娜生活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正是一八六一年废除农奴制以后资本主义急剧发展、封建制度逐渐解体的时代。俄国社会风云变幻,历史发生重大转折。政治经济、思想观念都面临着一种旧的急需废止、新的有待确立的局势。在小说中岁没有正面表现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交手较量,或是描写农民反抗封建贵族、资本主义压迫的民主斗争,但它能以安娜和列文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家庭生活及事业经营为线索,反映了城乡阶级力量的变化。

这一切的变化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的转变。这是小说的重点。由父母作主、“中间人做媒的俄国风俗……被认为不合适,受到人们的嘲笑”。可是由“女儿完全作主的英国风俗也不被接受”,资产阶级的规矩暂时还立不起来。“女孩子们组织什么团体,去听什么演讲,,自由地和男子们交往;独自驱车在街上驰过,她们中间大部分人都不再行屈膝礼,而且最重要的,她们都坚定地相信选择丈夫是她们自己的事,与她们父母无关”小说中这些描写,可以说反映俄国当时社会风气变化的缩影。

安娜作为小说的中心人物,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上凸显出来的。他追求爱情自由的行动恰好和俄国社会的变动相呼应,代表了妇女争取婚姻自主的要求,反映了年轻妇女追求新生活的渴望,所以,联系时代背景,就可以看出安娜这一形象的进步意义,抛开当时的社会特点,就容易把她的行为看成是安娜个人的表现而加以谴责了。

安娜的形象反映了资产积极个性解放和冲决封建礼教藩篱的要求。当安娜还是天真无邪的少女时,就由她的姑母做主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大官卡列宁。安娜不但外貌美,而且内心富于感情;她和丈夫生活了八年,但毫无爱情而言。维系着家庭关系的是封建的习俗和规矩。当社会风气剧烈地变化,婚姻自主的问题也合乎时宜地提了出来的时候,,安娜受时代的影响,也敢于起来在爱情婚姻问题上向旧的伦理道德冲击,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进步性也从侧面说明俄国社会深刻的变化。

安娜的形象也反映了向贵族社会伪道德挑战。小说围绕着安娜的那个“浑然一体”的彼得堡社会,存在的三个社交集团展开。一个是卡列宁的政府官僚集团――勾心斗角、结党营私之徒:漂亮的年轻女人是他们的装饰品,心里热衷的是政治上的升迁;一个是丽姬娅・伊凡诺夫娜伯爵夫人的集团――“年老色衰,慈善虔诚的妇女和聪明博学、自负不凡的男子组成”:假仁假义的伪君子;第三个是培脱西・特维尔斯卡雅公爵夫人的集团――“跳舞、宴会和艳丽的服装”为特色的一群腐化放荡的女人和撒谎成性的男子组成。在这三个集团中,形式不同,但本质相同,都浸透着伪善,家庭的破裂是一个普遍现象。有一个公爵安两个家庭,并明目张胆把长子带到第二个家庭里去,说是为了“增加儿子的见识,对他有好处”。有一个“伯爵早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却还养着两个情妇”。总之,道德沦丧,寡廉鲜耻的丑事在贵族社会到处都是,妻子背离丈夫,丈夫欺骗妻子,在所有的“合法的”家庭外面都有许许多多“非法的”婚姻补充。这一切上流社会不但不加以鞭笞,相反还加以鼓励,把当作“有趣”。这多么令我们想起如今有的人话:宁做宝马车里哭,不坐自行车上笑。

安娜懂得自己生存的世界是一潭污水,她会力求超脱,不会陷进去。她不象嫂子那样自我忍让、对自己放荡的丈夫委曲求全;也不会效法法脱西那样、形同娼妓;她也拒绝卡列宁的“宽容”条件:表面上维持家庭的体面,背地里去干的勾当,而是要求正式解除婚姻关系,公开地、正当地和渥伦斯基结合。面对龌蹉、糜烂透顶社会,安娜是弱小的,她的挑战行为是不会被上流社会所接纳的,其人生命运结局是可以预料到的,但她向贵族社会虚伪道德挑战的诠释作用是不可抹灭的。

谈安娜形象的意义,不能不谈到安娜性格的软弱。安娜遭到渥伦斯基的冷淡而选择自杀,初看起来,是出于对爱情的绝望,是死于“爱情至上主义”,但放在时代环境下看,安娜的死绝对的是环境所逼。她反抗过贵族社会的各种打击,社交界的放逐也不能动摇她追求自由的决心,丈夫和亲戚剥夺她爱儿子的权利,她也抗争过,最后都忍受下来了,当一切努力都无望时,她只好放弃自己在上流社会的名誉、地位,包括儿子家庭,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渥伦斯基的身上。可惜,安娜的目光短浅。她只看到渥伦斯基的表面,而没有看到本质。表面的渥伦斯基是风度非凡、聪明的美男子,本质上有着损人利己的人生哲学。“应该付清赌棍的赌债,却不必偿付裁缝的账项;不可以对男子说谎,却可以对女子说谎;绝不可以欺骗任何人,却可以欺骗丈夫;绝不能饶恕人家的侮辱,却可以侮辱别人。”当安娜的生活里剩下的唯一的东西就是对渥伦斯基的爱也丧失的时候,安娜只能在卧轨自杀喊出:“这全是谎言,全是虚伪,全是欺骗,全是罪恶!”安娜自杀是唯一“活着”的出路。

安娜的形象也是一个矛盾体。她作为上层社会的贵妇人,她有一系列传统的道德观念,包括已经形成的精神枷锁要摆脱;对儿子的爱和责任感特别使他不得安生,不可能一走了之。从对渥伦斯基发生感情到自杀身死这整个过程,在她内心深处有追求个人幸福和忠于传统道德这两种思想,一直激烈缠斗。她敢于叛逆,义无反顾地和卡列宁决裂,去追求和享受爱情的幸福;但她又常常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悲观,甚至怀有一种“犯罪”感――对儿子有罪,对丈夫也有罪。安娜坦白、真挚,富有正义感和自尊心。

小说过去百四十余年,时代巨变,但这部“在世界文学中占第一流的地位”的作品,并没有失去感人的魅力,安娜形象依然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俄)列夫・托尔斯泰.列・托尔斯泰小说总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4)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10)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1安娜,活泼,开朗,热情,可爱,追求爱情,很具有贵族气质。她的一生从平稳到激昂再到低沉,然后恢复到平静。

在遇到伏伦斯基之前,她安于与卡列宁的互相蔑视,毫无爱情基础的婚姻生活。她将爱情逐渐转变为对儿子深深的母爱。火车站上与伏伦斯基的一次偶然邂逅,点燃了她渴望已久的爱情火花。从此她的人生慢慢走向高潮期。她对儿子的爱也抵消不了对伏伦斯基的爱,所以她选择了抛弃丈夫,抛弃儿子,只留下伏伦斯基。过了爱情最甜蜜的时期,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唯一剩下的只有伏伦斯基的爱,她完全忽略了自己可怜的小女儿。

越是认识到自己拥有的可怜,她越想用力紧紧抓住这仅有的。也就导致了她对伏伦斯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她变得越来越不满,越来越爱嫉妒,越来越爱猜忌。使渴望爱情又不愿让爱情枷锁锁住自己人生自由的伏伦斯基越来越无法忍受,对安娜也越来越冷淡。处于绝望边缘的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来解脱自己,解脱别人,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报复伏伦斯基,让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让其后半生永远活在痛苦之中。

安娜的悲剧,我觉得是她一手造成的。爱情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猜忌与占有欲是爱情最大的敌人。既然选择了爱情,就应该细心呵护,而不是计较与埋怨。爱情是要经过升温期,高潮期,面对诱惑期和平稳期,每1步都是很难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是不可缺少的武器。在了解了彼此的心意后,信任比吃醋更有用。

列文,真诚,善良,不喜欢贵族圈里的气氛,喜欢农民,喜欢农村。

他的一生大多处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中。他渴望的爱情是那么的纯洁与高尚,甚至一些很小的必须过程(婚礼前的聘礼与订婚)都会影响它的完美性。他很单纯就希望世上所有人和所有事都像他想得那样单纯。他的妻子吉娣也像他一样单纯,他们的结合是所有认识他们的人最乐意看到的。列文很努力地使自己充实;很努力地希望自己对所有人都能平静,礼貌,温和;很努力地想要做到善。他总处于探索中。追求的精神令人佩服,但太过执着也不是一件好事。人和人毕竟不同,不同的人就会让你对他们产生不同的感情,那么自然而然你就会流露出不同的态度。如果非要一视同仁,那未免也太苦自己了。可能只有神才能做到。

最后,我想他们2个主人公的结局也是1种鲜明的对比。他们俩都有对真正爱情的渴望与大胆追求的精神,但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不同。安娜只想着完全占有,而列文却懂得在爱情中反省,很能为他人着想。这也许就是导致他们人生不同的主要原因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2“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节里这样写到。而书中的安娜的生活,却由虚伪的幸福演化成了意料之中的不幸。

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在文章中,女主人公安娜,在自己的少女时代就嫁了人,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高级官员卡列宁。安娜过着衣食无缺的生活,可又有谁知道安娜心里究竟想的是什么。小说中描绘出的安娜,是一个美丽善良,温柔的少女,花一样的少女,就像那人们花园里的花朵,渴望得到自己所渴望的空间,自己所渴望的幸福生活。在丈夫面前,安娜是一个善良而又贤惠的妻子,在儿女面前,她又是一个温柔美丽的母亲。但是这并不是安娜所渴望的幸福空间,并不是她所渴望的美满幸福的生活,因此,她总是郁郁寡欢,强把自己对生活的渴望深深地埋在心灵深处。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安娜邂逅了渥伦斯基,一个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对安娜展开了疯狂热烈的追求,而安娜也陷入了情网。他俩不顾社交界人们的非议,公然同居,而安娜也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却在分娩时差点死掉。

虽然因为这件事情安娜得以和自己的丈夫和解,但最终她仍和渥伦斯基一起逃到意大利,在那里度过了两年的时间。在这虚掷的光阴里,两人的生活极为空虚。后来安娜回到俄国,又走入她所熟悉的社交领域,但物是人非,人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她,不再欢迎她,用冷言冷语将其拒于千里之外。与此同时,渥伦斯基也弃她而走,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庄园,并置身于新的农业经营。两人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隔阂而逐渐疏远,变得冷若冰霜。安娜也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虽然依旧美丽,但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幸福的空间或是什么幸福的生活.最终,生活的苦闷,无人支持了解。最终,安娜带着自己那美丽纯洁的追求和梦想,结束了自己空虚的生活,卧轨自杀,了结了自己在空中飘忽不定的短暂生命。

《安娜·卡列尼娜》写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农奴制度改革已过了10年,新的资本主义秩序刚在建立,新旧交替,导致了原先建筑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家庭,婚姻,伦理道德,宗教信念等一系列的混乱,动摇和崩溃。托尔斯泰怀这极度不安的心情紧张地思考和探索着俄国社会的出路问题。她在这部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俄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几乎是并行的。能如此迅速而真实地通过长篇小说反映社会现实,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小说的另一重要成就是塑造了在俄国文学史上独具风采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安娜是一位追求资产就、阶级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她的全身心洋溢着热情与活力,却受到封建的传统观念,道德规范,法律条文,宗教教义的束缚与压抑。她对真正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她的行动确实是对贵族阶级的一个勇敢的叛逆,她的死不愧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有力的反抗,这种叛逆和反抗是正义的,并且在世界进步人类中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3《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剧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胆大的作风以及华丽的文字和恰到好处的张力给这本旷世之作赋予了生命。也让后人能够记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相对比较优秀的一部小说。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大家都说自己活的是有罪的或者没罪的,但是读了这篇文章让我觉得我们有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样的人,拯救像她那样美丽而高尚的灵魂。因为我们是懦夫,是自私者,是靠良心的怜悯而活着的人。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

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伏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伦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 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而伏伦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伏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相距遥遥,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伏伦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的完全宁静。安娜最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很难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能够容纳安娜这样的女人,我们都企盼着理解、宽容、仁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扬纯洁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走向何方。当邪恶在社会中横行的时候,纯洁和高尚的东西反而显得愚昧可笑。这是我们的现实。而文章的作者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说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转移,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从而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4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种感觉就是:不正当的感情最终是不会有好的结局的。现在想想,这应该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吧,至少对于这个故事来说。

故事叙述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在背叛自己的婚姻享受一段短暂的婚外幸福之后走向了人生的终点—死亡。在阅读的过程中或许会因为女主人公对自己婚姻的不忠而对她产生一种厌恶感,认为最后走向死亡的结局也是她罪有应得的。可是从整个故事来看,真相并不是表面上呈现给我们的。她,是一个懦弱的,一直在劝慰自己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过错,是一种没有羞耻感的人。在社交界,她是一种美丽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欢的形象,可是,当她疯狂之后,为爱情所忙碌,以名誉和儿女为代价的这种行为,让人困惑和不解。为了爱情,她可以抛弃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顾自身的名誉。或许,这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种羞耻,可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勇敢。众观卡列宁娜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她身边的人,如她的哥哥及尼古拉,在遭受?种植恍抑?竺挥腥魏蔚木俣??皇茄壅稣龅慕邮茉帜训睦戳佟6??心?饶??在一个如此阴暗的社会里,为了自己真正的爱情宁愿抛弃一切,一往直前。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种叛逆的精神,一种敢于与现实社会对抗的精神。卡列宁娜虽然承认自己背叛了家庭,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她没有感到羞耻,即使在这个上流社会私通并不少见。因为她觉得真正的爱情是至高无尚的,只要两个人之间的爱是真诚的。最让人震撼的是,她选择了卧轨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她的决定并不是为自己之前所做的感到后悔,而是她觉得她和渥伦斯基(情人)之间已经没有爱情可言了,因为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爱情。这更加体现出她的勇敢,正如现在的人说:自杀的人是勇敢的,因为很少有人去自杀的。

在那时的社会里,充满着阴暗,有的人选择默默的承受一切不管是好是坏,是悲是喜,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任何权利去改变什么了,他们早已经习惯了一种没有思想,一种麻木,不懂得对生活有任何反叛的人生了,因为他们已经被这个社会的枷锁完全的束缚了,因为他们已经不懂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是什么了,他们只在乎名誉和金钱。而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追求。他们不甘愿被社会的枷锁所束缚,即使遭受的困难会很艰巨,即使最终的结局不是那么美好甚至是一个悲剧,这一切并不能阻挡他们向往真正的幸福和自由的脚步。在阴暗的社会里,他们的行为或许会遭众人的唾弃甚至整个社会的的抛弃与孤立,这些都不算什么。就像女主人公被众人成为行为不检的女人的时候,她并没有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是羞耻的,她勇敢的承认了。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一个如此勇敢,叛逆,敢于与社会对抗的女性形象熠熠生辉。

可是,想想自己现在的生活,又有多少次勇敢过!或许这个故事可以给我带来一点触动吧:人活着,就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要时刻被周围的人和事所约束,或者随波逐流,大学生活,更应该如此。大胆尝试,不要害怕困难与失败,尝试过了,努力过了,即使没成功那又怎样?生活就应该多一点挑战,多一点尝试,这样才会让生命更加精彩,才会感觉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5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写书评!看完这本书感慨颇多!优雅美丽的安娜,在莫斯科车站邂逅了彼得堡的花花公子,风流倜傥的佛隆斯基!在安娜回到彼得堡,佛隆斯基对她狂热的追求。面对佛隆斯基的追求,想着自己的丈夫卡列宁的虚伪,安娜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放弃婚姻!最终的结局是悲惨的!让我明白理想是敌不过现实的!

上一篇: 女律师协会工作计划 下一篇: 护士下乡个人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