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扎钢筋实训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20 01:03:08

绑扎钢筋实训总结

绑扎钢筋实训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高层结构中梁、板、柱、剪力墙钢筋安装位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结构受力情况,除必须遵守施工规定外,加强设计图纸会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使一些钢筋绑扎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以确保钢筋不偏位。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灌注桩,地下二层,地上25层,建筑面积18520平方米,本工程的钢筋分项是难点之一,钢筋用量大、梁柱结点位置钢筋比较密集,而且结构复杂。

2 常见钢筋工程质量问题

2.1 柱子纵向钢筋偏位

2.1.1 现象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基础插筋和楼层柱子纵筋外伸常发生偏位情况,严重者影响结构受力性能。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及时进行纠偏处理。

2.1.2 原因分析 ①模板固定不牢,在施工过程中时有碰撞柱模的情况,致使柱子总筋与模板相对位置发生错动;②因箍筋制作误差比较大,内包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柱纵筋偏位,甚至整个柱子钢筋骨架发生扭曲现象;③不重视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如垫块强度低被挤碎,垫块设置不均匀,数量少,垫块厚度不一致及与纵筋绑扎不牢等问题影响纵筋偏位。④施工人员随意摇动、踩踏、攀登已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使绑扎点松弛,纵筋偏位;⑤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极易触动箍筋与纵筋,使钢筋受振错位;⑥梁柱节点内钢筋较密,柱筋往往被梁筋挤歪而偏位;⑦施工中,有时将基础柱插筋连同底层柱筋一并绑扎安装,结果因钢筋过长,上部又缺少箍筋约束,整个骨架刚度差而晃动,造成偏位。

2.1.3 预防措施 ①设计时,应合理协调梁、柱、墙间相互尺寸关系。如柱墙比梁边宽50至100mm,即以大包小,避免上下等宽情况的发生;②按设计图要求将柱墙断面尺寸线标在各层楼面上,然后把柱墙从下层伸上来的纵筋用两个箍筋或定位水平筋分别在本层楼面标高及以上500mm处用柱箍点焊固定;③基础部分插筋应为短筋插接,逐层接筋,并应用使其插筋骨架不变形的定位箍筋点焊固定;④按设计要求正确制作箍筋,与柱子纵筋绑扎必须牢固,绑点不得遗漏;⑤柱墙钢筋骨架侧面与模板间必须用埋于混凝土垫块中铁丝与纵筋绑扎牢固,所有垫块厚度应一致,并为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⑥在梁柱交接处应用两个箍筋与柱纵向钢筋点焊固定,同时绑扎上部钢筋。

2.2 框架节点核心部位柱箍筋遗漏

2.2.1 现象 框架节点是框架结构的重要部位,但节点的梁柱钢筋交叉集中,使该部位柱箍筋绑扎困难。因此,遗漏绑扎箍筋的现场经常发生。

2.2.2 原因分析 因设计单位一般对框架节点柱梁钢筋排列顺序、柱箍筋绑扎等问题都不作细部设计,致使节点钢筋拥挤情况相当普遍,造成核心部位绑扎钢筋困难的局面,因此存在遗漏柱箍筋的现象。

2.2.3 预防措施 ①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图纸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框架节点钢筋绑扎顺序;②框架纵横梁底模支撑完成后,即可放置梁下部钢筋。若横梁比纵梁高,先将横梁下部钢筋套上箍筋置于横梁底模上,并将纵梁下部钢筋也套上箍筋放在各自相应的梁的底模上。再把符合设计要求的柱箍筋一一套入节点部位的柱子纵向钢筋绑扎。然后,先后将横纵梁上部纵筋分别穿入各自箍筋内,最后,将各梁箍筋按设计间距拉开绑扎固定。若纵梁断面高度答应横梁,则应将上述横纵梁钢筋先后穿入顺序改变,即“先纵后横”。③当柱梁节点处梁的高度较高或实际操作中个别部位确实存在绑扎节点柱箍困难的情况,则可将此部分柱箍做成两个相同的两端带135度弯钩的L型箍从柱子侧向插入,钩住四角柱筋,或采用两相同的开口半箍,套入后用电焊焊牢箍筋的接头。

2.3 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

2.3.1 现象 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连接区段内(对于绑扎接头,在任一接头中心至规定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内,所存在的接头都认为是没有错开,即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内受力钢筋接头过多,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的数值。

2.3.2 原因分析 ①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安排原材料下料长度的合理搭配;②忽略了某些构件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③错误取用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数值;④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2.3.3 防治措施 ①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同一组搭配二各分号是一顺一倒安装的)。要加文字说明;②记住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受力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得采用绑扎;③若分不清钢筋是所处部位是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位置均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处理。

2.4 梁箍筋弯钩与纵筋相碰

2.4.1 现象 在梁的支座处,箍筋弯钩与纵向钢筋抵触。

2.4.2 原因分析 梁箍筋弯钩应放在受压区,从受力角度看,是合理的,而且总构造角度看也合理。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在练习梁支座处,受压区在截面下部,要是箍筋弯位于下面,有可能被钢筋压开,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将箍筋弯钩放在受拉区,这样做法不合理,但为了加强钢筋骨架的牢固程度,习惯上也只好这样对待。此外,实践中还会出现另一种矛盾: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中,采用框架或框剪结构形式的工程中,大多数是需要抗震设计的,因此箍筋弯钩应采用135度,而且平直部分长度又较其他种类型的弯钩张,故箍筋弯钩与梁上部二排钢筋必然相抵触。

2.4.3 防治措施 绑扎钢筋前应先规划箍筋弯钩位置(放在梁的上部或下部),如果梁上部仅有一层钢筋,箍筋弯钩均与纵向钢筋便不抵触,为了避免箍筋接头被压开口,弯钩可放在梁上部(构件受拉区),但应特别绑牢,必要时用电焊点焊,对于两层或多层纵向钢筋的,则应将弯钩放在梁下部。

3 结束语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这些质量通病,主要是施工管理人员对质量意识淡薄,对以往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没有进行总结分析,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总结经验教训。我相信以上问题的发生是可以克服和避免,只要我们能切实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到精心施工,管理到位,这些质量问题就会自然消除。

绑扎钢筋实训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1.钢筋放样课程改革的背景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能。近几年来受普通高校扩招影响,职业院校招来的学生大多是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面临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问题,必先深化教学改革。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简称"平法")已是当今施工、预算、监理等单位准确理解和实施平法施工的依据,更是建筑类学生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专业工作的基础。看懂平法表示的施工图是基础,如何根据施工图进行钢筋放样,将图纸转化成建筑实物,是建筑类技术人员一项基本的、重要的工作。近两年来对本校毕业生进行调查走访,发现能看懂施工图纸但是不知道怎么钢筋放样的学生占相当数量。通过个人访谈、专家座谈、毕业生调查、用人单位调研等多种方式,并对多个校企合作单位进行跟踪调研和咨询,根据职业岗位及其任职要求提炼出一些相铺的课程,为使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相适应,在平法放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广泛采用与其他课程联合教学的方法,取得了显著教学效果。

2.联合教学方法的思路与方法

以梁钢筋放样为模块情景,以真实的工程构件案例为主线,贯穿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中应突出“必须、够用、实用”原则。通过钢筋放样与工程质量验收联合教学,使学生了解钢筋工种的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和工艺要求,培养学生阅读结构设计说明、技术要求等文字资料的能力,根据图纸要求使用标准图集和选用构件结点的能力,钢筋放样的能力,熟练应用机械设备制作钢筋的能力,钢筋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质量隐患的能力。掌握钢筋工程的质量验收检验标准与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熟悉质量验收允许偏差的范围。

第一步:搜集相关素材。根据职业岗位基本能力培养目标分析教材内容,选择图纸、标准图集、钢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第二步:布置实训任务。参照职业岗位任职基本素质相适应的要求,讲解每周教学计划安排,让学生对每周做什么都有相应的准备。

第三步:钢筋放样领学。指导学生阅读图纸及查阅工具书,要求学生对同直径钢筋进行多方案组合,综合考虑,对短料用途处做到心中有数,最终由各个小组合作完成钢筋放样阶段任务。放样过程中各个小组主要以讨论方式解决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教师只负责个别答疑。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集中标注包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箍筋、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梁顶面标高高差。原位标注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标注不适合于某跨时标注的数值。

框架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长度计算公式=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净跨长由图纸中标注可以直接计算,对于支座锚固长度在计算时,首先需要根据受力钢筋类别、钢筋直径、结构的抗震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出基本锚固长度LabE,用LabE与构件能容许长度(hc-保护层)进行对比,来确定选择直锚固或弯曲锚固。当构件能容许长度≥基本锚固长度时,锚固方式选择直锚固,取值Max(LabE ,0.5hc+5d);若构件能容许长度

第四步:钢筋制作。各个小组带着各自下料单去厂库领钢筋,在领取原料的过程中, 各个小组应以节约成本为原则合理规划领取原料的数量。

钢筋加工过程中应该在实训室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截断时对某一种钢筋的下料尺寸有多种,下料时应先截长料,充分利用剩余钢筋,尽量减少废料,不能受下料单先后顺序制约。操作要点和技术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工前要检查,钢筋表面要洁净,无损伤、油污、铁锈,钢筋表面有陈锈的盘条钢筋,通过调直机进行除锈,较粗的钢筋采用除锈机进行除锈。

2.统计下料单上的钢筋,采用切断机进行断料,先断长料,后断断料,尽量减少短头。

3.对直径在12L以上的钢筋采用机械成型,操作前应熟悉弯曲机的性能,弯曲时要根据钢筋的粗细和所要求的圆弧弯曲直径正确选择轴套。

4.钢筋的弯钩和弯折的要求,Ⅰ级钢筋末端要做180?的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为所弯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的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倍。Ⅱ级钢筋末端要做的90度弯钩的,其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d的4倍。5.钢筋的末端做135度的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最终完成的成品应保证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按类码放整齐。

第五步:钢筋绑扎。与施工现场岗位工人施工环境要求相同,钢筋绑扎主要用到的机具有:钢筋钩子、小撬棍、绑扎架、粉笔,各个小组按工序绑扎钢筋。绑扎前应该充分熟悉图纸,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然后在实训室地板上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梁与柱的外皮尺寸线。

对于梁的纵向受力筋,由于条件的限制,均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设计有要求按设计,设计无规定时严格按规范执行。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箍筋时,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L,箍筋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度,平直长度为10d。钢筋绑扎之后,检查保护层垫块是否齐全,并将构件内杂物清理干净,严禁踩踏。

第六步:钢筋验收。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展示,参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根据钢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验收评分表,评定实训成绩。在验收过程中要求小组自己对于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答辩,让各小组之间相互检查与探讨,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检测成绩的情况补充讲解并提问,根据操作的内容考核与各小组所遇到疑问相关的理论问题,例如:关于支座锚固长度具体的含义及如何正确选择锚固方式?构件中不同部位钢筋所起到的作用与长度的关系?理论方法计算出的长度为何在实际中无法安装上去?钢筋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对于拉伸长度应该如何准确把握?在这个环节中气氛活跃,全体同学都能参与其中,经过讨论式的提问,分享成果的同时真正收获的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七步:实训成果评定

依据图纸内容,根据钢筋验收环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构件绑扎完善成型;要求提供作业构件的钢筋下料表格,认真填写配料单;对于验收环节中的现场理论考核内容,以实训报告形式上交。填写小组对其他各组的质量验收评价表;总结个人在实训中的收获,要求2000字以上。

3.联合教学方法应用的体会和反思

钢筋放样与工程质量验收联合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组合,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对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了解。完全按理论方法计算出来的下料单,为什么会存在无法绑扎上去的现象?主要就在于对于学生对于施工环境的忽略,相比简单的看图放样,更加重要的是在满足验收规范的前提下正确的去调整下料长度,为施工提供方便。钢筋验收过程中的各个检验点,其实就是我们在钢筋放样与绑扎中应该特别考虑及满足的要点,大多数学生都是在经过验收环节后才真正理解钢筋放样。

4.结语

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构件多样,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平法知识的重点,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高职院校应以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围绕理实一体化、工学结合培养培训这一主线构件课程体系,例如将钢筋放样与广联达软件联合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看清各个钢筋的位置及长度,结合平法图集学习,有效避免施工现场的风险;将钢筋放样与结构力学联合教学,通过各类梁构件剪力图与弯矩图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如何确定构件内各种受力钢筋长度、位置、数量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达到职业标准与实训目标对接,工作场景与实训场景对接,工作任务与实训内容对接,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用工要求。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绑扎钢筋实训总结篇(3)

0 引言

高层结构中梁、板、柱、剪力墙钢筋安装位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结构受力情况,除必须遵守施工规定外,加强设计图纸会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使一些钢筋绑扎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以确保钢筋不偏位。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人工挖孔灌注桩,地下二层,地上32层,建筑面积18520平方米,本工程的钢筋分项是难点之一,钢筋用量大、梁柱结点位置钢筋比较密集,而且结构复杂。

2 常见钢筋工程质量问题

2.1 柱子纵向钢筋偏位

2.1.1 现象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基础插筋和楼层柱子纵筋外伸常发生偏位情况,严重者影响结构受力性能。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及时进行纠偏处理。

2.1.2 原因分析 ①模板固定不牢,在施工过程中时有碰撞柱模的情况,致使柱子总筋与模板相对位置发生错动;②因箍筋制作误差比较大,内包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柱纵筋偏位,甚至整个柱子钢筋骨架发生扭曲现象;③不重视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如垫块强度低被挤碎,垫块设置不均匀,数量少,垫块厚度不一致及与纵筋绑扎不牢等问题影响纵筋偏位。④施工人员随意摇动、踩踏、攀登已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使绑扎点松弛,纵筋偏位;⑤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极易触动箍筋与纵筋,使钢筋受振错位;⑥梁柱节点内钢筋较密,柱筋往往被梁筋挤歪而偏位;⑦施工中,有时将基础柱插筋连同底层柱筋一并绑扎安装,结果因钢筋过长,上部又缺少箍筋约束,整个骨架刚度差而晃动,造成偏位。

2.1.3 预防措施 ①设计时,应合理协调梁、柱、墙间相互尺寸关系。如柱墙比梁边宽50至100mm,即以大包小,避免上下等宽情况的发生;②按设计图要求将柱墙断面尺寸线标在各层楼面上,然后把柱墙墙从下层伸上来的纵筋用两个箍筋或定位水平筋分别在本层楼面标高及以上500mm处用柱箍点焊固定;③基础部分插筋应为短筋插接,逐层接筋,并应用使其插筋骨架不变形的定位箍筋点焊固定;④按设计要求正确制作箍筋,与柱子纵筋绑扎必须牢固,绑点不得遗漏;⑤柱墙钢筋骨架侧面与模板间必须用埋于混凝土垫块中铁丝与纵筋绑扎牢固,所有垫块厚度应一致,并为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⑥在梁柱交接处应用两个箍筋与柱纵向钢筋点焊固定,同时绑扎上部钢筋。

2.2 框架节点核心部位柱箍筋遗漏

2.2.1 现象 框架节点是框架结构的重要部位,但节点的梁柱钢筋交叉集中,使该部位柱箍筋绑扎困难。因此,遗漏绑扎箍筋的现场经常发生。

2.2.2 原因分析 因设计单位一般对框架节点柱梁钢筋排列顺序、柱箍筋绑扎等问题都不作细部设计,致使节点钢筋拥挤情况相当普遍,造成核心部位绑扎钢筋困难的局面,因此存在遗漏柱箍筋的现象。

2.2.3 预防措施 ①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图纸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框架节点钢筋绑扎顺序;②框架纵横梁底模支撑完成后,即可放置梁下部钢筋。若横梁比纵梁高,先将横梁下部钢筋套上箍筋置于横梁底模上,并将纵梁下部钢筋也套上箍筋放在各自相应的梁的底模上。再把符合设计要求的柱箍筋一一套入节点部位的柱子纵向钢筋绑扎。然后,先后将横纵梁上部纵筋分别穿入各自箍筋内,最后,将各梁箍筋按设计间距拉开绑扎固定。若纵梁断面高度答应横梁,则应将上述横纵梁钢筋先后穿入顺序改变,即“先纵后横”。③当柱梁节点处梁的高度较高或实际操作中个别部位确实存在绑扎节点柱箍困难的情况,则可将此部分柱箍做成两个相同的两端带135度弯钩的L型箍从柱子侧向插入,钩住四角柱筋,或采用两相同的开口半箍,套入后用电焊焊牢箍筋的接头。转贴于

2.3 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

2.3.1 现象 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连接区段内(对于绑扎接头,在任一接头中心至规定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内,所存在的接头都认为是没有错开,即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内受力钢筋接头过多,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的数值。

2.3.2 原因分析 ①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安排原材料下料长度的合理搭配;②忽略了某些构件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③错误取用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数值;④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2.3.3 防治措施 ①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同一组搭配二各分号是一顺一倒安装的)。要加文字说明;②记住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受力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得采用绑扎;③若分不清钢筋是所处部位是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位置均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处理。

2.4 梁箍筋弯钩与纵筋相碰

2.4.1 现象 在梁的支座处,箍筋弯钩与纵向钢筋抵触。

2.4.2 原因分析 梁箍筋弯钩应放在受压区,从受力角度看,是合理的,而且总构造角度看也合理。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在练习梁支座处,受压区在截面下部,要是箍筋弯位于下面,有可能被钢筋压开,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将箍筋弯钩放在受拉区,这样做法不合理,但为了加强钢筋骨架的牢固程度,习惯上也只好这样对待。此外,实践中还会出现另一种矛盾: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中,采用框架或框剪结构形式的工程中,大多数是需要抗震设计的,因此箍筋弯钩应采用135度,而且平直部分长度又较其他种类型的弯钩张,故箍筋弯钩与梁上部二排钢筋必然相抵触。

2.4.3 防治措施 绑扎钢筋前应先规划箍筋弯钩位置(放在梁的上部或下部),如果梁上部仅有一层钢筋,箍筋弯钩均与纵向钢筋便不抵触,为了避免箍筋接头被压开口,弯钩可放在梁上部(构件受拉区),但应特别绑牢,必要时用电焊点焊,对于两层或多层纵向钢筋的,则应将弯钩放在梁下部。

2.5 四肢箍筋宽度不准

2.5.1 现象 配有四肢箍筋作为复合箍筋的梁的钢筋骨架,绑扎好安装入模时,发现宽度不合适模板要求,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或过小,严重的导致骨架无法放入模内。

2.5.2 原因分析 ①在骨架绑扎前未按应有的规定将箍筋总宽度进行定位或定位不准;②已考虑到将箍筋总宽度定位,但在操作时不注意,使二个箍筋往里或往外串动。

2.5.3 防治措施 ①绑扎骨架时,先绑扎几对箍筋,使四肢箍筋宽度保持符合图纸要求的尺寸,再穿纵向钢筋并绑扎其他箍筋;②按梁的截面宽度确定一种双肢箍筋(即截面宽度减去两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绑扎时沿骨架长度放几个这种箍筋定位;③在骨架绑扎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四肢箍宽度的准确性,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3 结束语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这些质量通病,主要是施工管理人员对质量意识淡薄,对以往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没有进行总结分析,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总结经验教训。我相信以上问题的发生是可以克服和避免,只要我们能切实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到精心施工,管理到位,这些质量问题就会自然消除。

绑扎钢筋实训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TL48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

以某核电站核岛钢筋工程为例,其工程量巨大,设计采用的钢筋为 HRB500 级热轧带肋钢筋,使用的钢筋规格型号有φ6,φ8,φ10,φ12,φ14,φ16,φ20,φ25,φ32,φ40。施工涉及多个厂房,主要包括: 反应堆厂房( HRA) 、燃料厂房( HK) 、安全厂房( HL) 和核辅助厂房( HNX/HQA) 。主要结构构件有厂房外壳、内部墙体、楼板、梁和柱等。钢筋的连接方式主要采用机械接头和绑扎搭接,其中,厂房的外壳结构采用进口机械接头( Griptec 系列套筒) 进行连接。

2、施工难点分析

核岛各个厂房结构复杂,钢筋设计密集、形状复杂、规格型号多,尤其是厂房之间的衔接区域、各厂房内部交叉区域的钢筋较为复杂,施工中还需要配合贯穿件、预埋件、预应力管道等的安装,给钢筋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厂房的外壳结构中,竖向钢筋高度较高,基础顶面以下有 6m 多高,钢筋的就位和固定较为困难,壳体中还预埋大量的水平插筋,这些插筋的准确定位尤为重要。厂房内部结构层高较低,楼板错层较多,钢筋设计密集,为保证钢筋之间相互穿插顺利,需要合理地安排钢筋的绑扎顺序。核岛钢筋施工中经常存在钢筋与设备管道、预埋件碰撞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钢筋与 RPE 管道的冲突、钢筋与预应力管道的冲突,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工序之间的作业顺序,同时,要对钢筋进行准确定位和固定,以免影响管道的安装就位。

3技术控制措施

3.1一般技术要求

1)构造要求

钢筋的搭接长度、接头错开百分率和错开距离、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的弯钩长度、钢筋弯曲的芯轴直径等必须满足图纸中的要求,且必须同时满足钢筋原则图中的要求( 见图 1) 。钢筋的保护层大小要满足图纸中的要求,公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图 1 原则图中的钢筋弯钩长度要求

2)钢筋绑扎要求

①钢筋的搭接、锚固、接头位置、绑扎位置等要严格按照图纸、技术规格书和钢筋原则图的规定。②钢筋搭接绑扎不能少于 3 个丝扣,两端丝扣距端头 50mm,绑扎丝扣做到不漏绑、松动,保证规矩、整齐和牢固。③钢筋绑扎丝扣在绑扎前应除锈。④施工现场不许用氧-乙炔气割切割钢筋。⑤施工现场不得任意弯曲、切割钢筋。⑥钢筋的间距、长度、数量必须严格按照图纸中的要求进行绑扎。⑦钢筋绑扎丝应按双扎八字扣绑扎,保证钢筋网片的规矩和整齐。

3.2技术准备措施

1)钢筋料表编制

钢筋配料应严格按照图纸中的要求进行放样,包括图纸中规定的钢筋间距、钢筋规格、接头位置、搭接长度、起始和终止位置等要求。放样过程中若存在图纸中不明确、相互矛盾、明显错误等问题,应将这些问题整理后以( 问题澄清单) 的形式提交给业主方,业主方对问题澄清单答复后,应根据答复意见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修改,修改后确定无误方可下发钢筋料表。

2)钢筋料表审核

①查看料表 所对应图纸的编号和版次是否正确。②查看所参考的问题澄清文件和现场变更申请文件中的内容是否修改正确。③查看钢筋的规格、数量、形状及尺寸等是否满足图纸中的要求。④对国产套筒的规格和丝扣类型的审核。⑤对进口套筒的审核。⑥钢筋料表的审核过程中应对图纸进行再次梳理,对一些重要的节点位置进行查看,有不明确的地方要再次提交澄清文件。

3)图纸自审制度

在每段施工区域开展前,技术部门组织现场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质检人员等进行图纸自审会议,讨论将要施工区域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施工的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

4)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部门编制完成的方案实行三级交底制度,即技术部门方案工程师向施工队相关技术人员、主管工程师及质检工程师进行的交底为一级交底; 施工队技术队长或主管工程师向队内专业工程师、工长进行的交底为二级交底; 施工队专业工程师、工长对工人进行的交底为三级交底。技术部门组织的一级交底,在向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交底时要求以交底会或培训的形式进行,并按一定的格式加以记录,形成书面文件。一级交底主要对方案进行补充说明,对一些技术要求加以阐述,明确施工要点。

5)施工技术总结

每完成一段施工区域,对该部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总结以会议的形式进行。技术总结主要是对该区段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评价施工中出现的不规范作业、错误作业和注意事项,技术总结应做好记录。

4、现场施工控制措施

4.1钢筋绑扎顺序

①基础钢筋的绑扎顺序。②墙体钢筋的绑扎顺序。③楼板( 梁) 钢筋的绑扎顺序。

4.2施工注意事项

①带机械接头插筋的准确预埋。②钢筋保护层的控制。③交叉区域施工顺序对钢筋绑扎的影响。④钢筋与设备、管道等位置相冲突。

4.3现场施工技术问题的解决流程

当现场施工中出现施工难点或技术问题时,现场工长应及时与技术人员联系,讨论该问题的解决方案。技术人员应按照图纸或规范的要求对所施工部位进行技术指导,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和措施,现场施工人员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施工作业。若所提出的处理方案涉及业主方确认或认可的,应及时与业主方沟通,得到认可后方可开展作业。

4.4现场施工中钢筋的补料与退料

现场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钢筋料的缺失或者不满足要求,此时,应对所需要的钢筋进行补料,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钢筋的补料流程: 原因分析( 钢筋工长、质检人员、技术人员参与)补料单编制( 翻样工程师)料单审核( 钢筋技术主管)料单批准( 施工队技术队长)料单发往工程部、钢筋车间( 资料员)钢筋加工。施工完成后,所施工区域出现剩余钢筋时,应按要求退回钢筋加工厂。钢筋的退料流程: 原因分析( 钢筋工长、质检人员、技术人员参与)退料单编制( 钢筋工长)质检人员确认钢筋车间确认料单审核( 钢筋技术主管)料单批准( 施工队技术队长)料单发往工程部、钢筋车间( 资料员)余料退回加工厂。

应注意的问题: 钢筋运往现场后,应按区域进行分类,并悬挂标识牌,同时,施工中的措施钢筋应单独存放,防止与主料混用,造成主料缺失。

4.5质量控制措施

绑扎钢筋实训总结篇(5)

混凝土保护层就如同是钢筋的衣服,起着保护钢筋防止钢筋锈蚀和固定钢筋位置的作用,从而来提高钢筋混凝土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面就几种钢筋混凝士结构保护层如何控制谈个人的观点看法。

1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1.1 在设计中,钢筋棍凝土灌注桩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 5cm , 由于灌注桩一般在原地面以下,钢筋保护层控制一般采用定位钢筋来控制(定位钢筋的制作宽度与保护层的厚度一致,并焊在钢筋笼骨架上,一般每 2~4m 沿圆周等距离焊 4 根.上下层错开布置)。

1.2 在钢筋骨架上端采用加强筋加定位钢筋来固定,定位钢筋支撑在钢护筒或护壁上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2 墩、柱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2.1 在浇筑系梁前,先对主筋进行调整对中,在支好系梁模板后对桩基础主筋与墩柱主筋对接,对主筋的保护层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2.2 墩柱的钢筋应事先制做成型再与桩筋焊接,为了能达到柱筋的保护层厚度.在制做墩柱钢筋笼时,柱筋的内支撑钢筋圈的外径必须正确,图纸中所示的钢筋之间的尺寸都是钢筋中心之间的距离,如直径 120m 的柱,土筋直径为 25mm,箍筋直径为 10mm,用直径 22mm 的钢筋做内支撑圆圈时,其支撑圈的外径应做成103cm ,这样才能保证箍筋外皮到混凝土外皮的厚度是 5cm。当然,内支撑圈外径的大小应综合考虑墩柱设计所采用的主筋直径、箍筋直径及内支撑圈本身的直径。

对于将支撑圈做小一点以保证保护层的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保护层厚度超过设计的5mm也是不合格的。因此,保证成型的墩柱钢筋笼的直径尺寸是确保该部位钢筋保护层合格率的关键。

2.3 安装垫块时,应事先预制与墩,柱混凝土同等级标号的混凝土圆柱形垫块,如图1。

2.4 墩柱钢筋混凝土垫块的制做与绑扎。墩柱钢筋混凝土垫块断面为梯形,下口宽为 4cm ,上口宽为 2cm ,并做成圆孤形,长4cm ,下口留一个 10mm 的深槽,中间留一小孔用于穿绑丝。该形状的垫块可以委托混凝土制品工厂预制。

在垫块的绑扎顺序上必须按要求先安装好墩柱模板,然后再进入墩柱钢筋笼内进行垫块的绑扎并逐一检查,确保保护层厚度。绑扎时必须将垫块绑扎在箍筋与主筋交叉处,防止垫块滑动或旋转。操作人员上下所登踏的箍筋必须点焊,以保证登踏后箍筋不变形。

为了保证柱模的正确位置,在主筋下端四周焊接水平支撑筋,这等同于使用钢筋垫块。同时可以在系梁顶混凝土上钻孔插入4 根 12mm 的钢筋来固定墩柱模板的位置,以保证立柱位置的准确性和保证保护层的位置准确。

3 盖梁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实际工程中钢筋保护层偏大的情况很多,主要体现在盖梁骨架成型焊接上的问题,骨架的高度不够高,骨架水平总宽度不够宽,按图纸尺寸,侧面外骨架钢筋中心到混凝土外边为 5cm , 如果减去水平筋 1 . 2cm 、套子筋 1 . 2cm 和直径 22mm 主筋的一半 1 .1cm ,实际混凝土的外边到水平筋的外边就达不到 1 . 5cm ,有点偏小,按要求上下净混凝土厚度为 2 . 5cm 是合理的。工程中大部分单位采取在侧面垫 2cm 的垫块来解决。

盖梁保护层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是骨架下面垫块少,而且容易压碎,这一点要特别注意。钢筋骨架就位后,必须进行钢筋检查,质检人员要认真检查下面的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有没有被压坏的垫块,是否有个别钢筋不够保护层厚度,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垫起来。骨架两侧的垫块是否绑扎正确,骨架总宽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窄了,保护层变大就不合格,必须进行调整。然而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必须在立上侧模板后再总体检查,对不合格之处进行调整,对压力大的区域增加垫块的布置,同时要考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钢筋保护层的影响。

4 预制板梁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4.1 小箱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各部位都是2cm的净保护层比较好控制,但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地方:

4.1.1 底板钢筋。上下层钢筋要多设支撑筋以保证上下层的位置,在支撑筋下必须垫好垫块,不能将支撑筋直接支在底板上,数量要足够,否则有压碎的可能。小箱梁的垫块要求强度为 50 号,必须购买专门混凝土垫块生产厂家的产品,不能自己制作,以确保垫块的强度。

4.1.2 腹板的垫块。内外同在一个高度绑扎混凝土垫块,中间焊上支撑筋,保证腹板厚度为设计厚度。外侧的垫块绑扎时要交叉十字绑扎,一定要在水平筋和竖筋交叉处绑垫块,拧结的绑丝扣要在垫块的侧面,不能在外侧面,如果在外侧面拧结扣,将会导致梁的侧面都是锈蚀点,造成表面的破坏。

4.1.3 焊接支立筋。顶板的钢筋上下层要多焊接一些支立筋,下面要多垫一些垫块,尤其是负弯矩齿板处,因为工作人员经常在钢筋上行走,上层筋易被踩下去,保证不了正确尺寸。

4.2 先张板和小空心板。主要是底板和边板的外侧,注意事项和方法同小箱梁一样。如某高速公路上 16m的空心板因底板检测钢筋保护层都不够,造成20多片梁作废。问题主要是检查人员没有认真检查,另外是钢筋绑扎好后不检查,立好模板和内膜之后才进行检查,很多地方都被模板挡住了根本看不见,所以出了问题。因此必须将“未检查钢筋就不能立侧模”做为一项严格的程序去执行,才能有效地保证钢筋的保护层符合要求。

5 现浇箱梁钢筋保护层

现浇箱梁钢筋保护层的关键是腹板下和中横隔梁下的保护层垫块容易压坏,预应力的箱梁还要好一点,非预应力的箱梁因骨架筋太多太重,导致很多垫块压碎,只有多绑扎一些高强度的垫块才能保证不压碎。至于腹板外侧的保护层,随时都可以检查到,不合格的地方也比较容易调整过来,问题是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认真负责地去改正,才能达到理想的合格产品。

6 结束语

通过上述对公路桥梁几个部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措施的分析,不难看出来,确保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在技术上是不难的,只要方法和措施得力,就完全能够满足规范的要求。因此,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只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严格控制工艺流程,就能保证桥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由于保护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构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所以我们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多多加强思考,如研究一下设置间隔多少的垫块,就能承载多大的荷载(包括施工中的动荷载),这样就可以避免在验完保护层厚度合格后,由于施工产生的保护不合格的现象。如何施工既能使结构物外形美观,又能使其产生的裂缝最少等等即“内实外美”,是我们不但探索和改进的目标和方向。

绑扎钢筋实训总结篇(6)

前言: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在桥梁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施工过程中往往被忽视。混凝土保护层是指钢筋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在外的那一部分混凝土层,其层厚为钢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形象的说混凝土保护层就是钢筋的衣服,起着保护钢筋防止钢筋锈蚀和固定钢筋位置的作用,从而提高钢筋混凝土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面就几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如何控制谈谈我的看法。

1、混凝土灌注桩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1)在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5 cm,由于灌注桩一般在原地面以下,钢筋保护层控制一般采用定位钢筋来控制(如下图所示),定位钢筋的制作宽度与保护层的厚度一致,并焊在钢筋笼骨架上,一般每2-4m沿圆周等距离焊4根,上下层错开布置。

(2)在钢筋骨架上端采用加强筋加定位钢筋来固定,定位钢筋支撑在钢护筒或护壁上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如下图所示)。

2 、墩、柱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1)在浇筑系梁前,先对主筋进行调整对中,在支好系梁模板后对桩基础主筋与墩柱主筋对接,对主筋的保护层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2)墩柱的钢筋应事先制做成型再与桩筋焊接,为了能达到柱筋的保护层厚度,在制做墩柱钢筋笼时,柱筋的内支撑钢筋圈的外径必须正确,图纸中所示的钢筋之间的尺寸都是钢筋中心之间的距离,如直径120 cm 的柱,主筋直径为25 mm,箍筋直径为10 mm,用直径22 mm 的钢筋做内支撑圆圈时,其支撑圈的外径应做成103 cm,这样才能保证箍筋外皮到混凝土外皮的厚度是5cm。当然,内支撑圈外径的大小应综合考虑墩柱设计所采用的主筋直径、箍筋直径及内支撑圈本身的直径。

对于将支撑圈做小一点以保证保护层的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保护层厚度超过设计的5mm也是不合格的。因此,保证成型的墩柱钢筋笼的直径尺寸是确保该部位钢筋保护层合格率的关键。

(3)安装垫块时,应事先预制与墩,柱混凝土同等级标号的混凝土圆柱形垫块,如图1。

图1 圆柱形垫块断面图(单位:cm)

(4)墩柱钢筋混凝土垫块的制做与绑扎。墩柱钢筋混凝土垫块断面为梯形,下口宽为4 cm,上口宽为2 cm,并做成圆孤形,长4 cm,下口留一个10 mm 的深槽,中间留一小孔用于穿绑丝。该形状的垫块可以委托混凝土制品工厂预制。

在垫块的绑扎顺序上必须按要求先安装好墩柱模板,然后再进入墩柱钢筋笼内进行垫块的绑扎并逐一检查,确保保护层厚度。绑扎时必须将垫块绑扎在箍筋与主筋交叉处,防止垫块滑动或旋转。操作人员上下所登踏的箍筋必须点焊,以保证登踏后箍筋不变形。

为了保证柱模的正确位置,在主筋下端四周焊接水平支撑筋,这等同于使用钢筋垫块。同时可以在系梁顶混凝土上钻孔插入4根12 mm 的钢筋来固定墩柱模板的位置,以保证立柱位置的准确性和保证保护层的位置准确。

3、盖梁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实际工程中钢筋保护层偏大的情况很多,主要体现在盖梁骨架成型焊接上的问题,骨架的高度不够高,骨架水平总宽度不够宽,按图纸尺寸,侧面外骨架钢筋中心到砼外边为5 cm,如果减去水平筋1.2 cm、套子筋1.2 cm 和直径22 mm 主筋的一半1.1 cm,实际砼的外边到水平筋的外边就达不到1.5 cm,有点偏小,按要求上下净混凝土厚度为2.5 cm是合理的。工程中大部分单位采取在侧面垫2 cm的垫块来解决。

盖梁保护层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是骨架下面垫块少,而且容易压碎,这一点要特别注意。钢筋骨架就位后,必须进行钢筋检查,质检人员要认真检查下面的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有没有被压坏的垫块,是否有个别钢筋不够保护层厚度,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垫起来。骨架两侧的垫块是否绑扎正确,骨架总宽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窄了,保护层变大就不合格,必须进行调整。然而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必须在立上侧模板后再总体检查,对不合格之处进行调整,对压力大的区域增加垫块的布置,同时要考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钢筋保护层的影响。

4、预制板梁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1)小箱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各部位都是2cm 的净保护层比较好控制,但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地方。

① 底板钢筋。上下层钢筋要多设支撑筋以保证上下层的位置,在支撑筋下必须垫好垫块,不能将支撑筋直接支在底板上,数量要足够,否则有压碎的可能。小箱梁的垫块要求强度为5O号,必须购买专门混凝土垫块生产厂家的产品,不能自己制作,以确保垫块的强度。

② 腹板的垫块。内外同在一个高度绑扎混凝土垫块,中间焊上支撑筋,保证腹板厚度为设计厚度。外侧的垫块绑扎时要交叉十字绑扎,一定要在水平筋和竖筋交叉处绑垫块,拧结的绑丝扣要在垫块的侧面,不能在外侧面,如果在外侧面拧结扣,将会导致梁的侧面都是锈蚀点,造成表面的破坏。

③ 焊接支立筋。顶板的钢筋上下层要多焊接一些支立筋,下面要多垫一些垫块,尤其是负弯矩齿板处,因为工作人员经常在钢筋上行走,上层筋易被踩下去,保证不了正确尺寸。

(2)先张板和小空心板。主要是底板和边板的外侧,注意事项和方法同小箱梁一样。如某高速公路上16 m 的空心板因底板检测钢筋保护层都不够,造成2O多片梁作废。问题主要是检查人员没有认真检查,另外是钢筋绑扎好后不检查,立好模板和内膜之后才进行检查,很多地方都被模板挡住了根本看不见,所以出了问题。因此必须将“未检查钢筋就不能立侧模”做为一项严格的程序去执行,才能有效地保证钢筋的保护层符合要求。

5、现浇箱梁钢筋保护层

现浇箱梁钢筋保护层的关键是腹板下和中横隔梁下的保护层垫块容易压坏,预应力的箱梁还要好一点,非预应力的箱梁因骨架筋太多太重,导致很多垫块压碎,只有多绑扎一些高强度的垫块才能保证不压碎。至于腹板外侧的保护层,随时都可以检查到,不合格的地方也比较容易调整过来,问题是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认真负责地去改正,才能达到理想的合格产品。

6、结语

绑扎钢筋实训总结篇(7)

项目教学法,其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知识的途径,最终得到知识,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锻炼各种能力。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建筑施工》钢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如下。

一、项目要求

1.项目内容。完成一简支梁截面宽150mm,高250mm,长1500mm,下部受力筋2Φ10,架立钢筋2Φ8,箍筋Φ6@150mm的钢筋加工、绑扎工作。

2.项目要求。根据项目内容,利用所学知识制作钢筋骨架。整个制作过程分为以下七个子项目:(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2)钢筋的识别、选择、下料;(3)钢筋调直、弯曲成型;(4)钢筋的正确摆放;(5)钢筋定位、绑扎;(6)保护层垫块安装;(7)完工后清理及善后工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学生在创设的施工环境下,综合使用钢筋骨架制作的整个知识体系,熟练掌握钢筋骨架的制作工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同学及多媒体课件制作,感受实际工地上钢筋骨架施工过程,学会适应施工现场,及时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项目分析(展示梁钢筋骨架成品)

本项目是综合利用钢筋工程中各项知识,结合现场实际工作条件,让学生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同学交流合作,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和实际操作进行问题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模型,并最终解决实际施工问题,从而能够与行业零距离接轨。重点为钢筋下料长度、弯曲及绑扎成型,难点为弯曲成型后骨架满足各项尺寸要求,突破重点、难点的措施:(1)教师认真细致讲解;(2)教师对各组组长指导;(3)学生之间团队合作完成项目;(4)教师对个别学生帮助和指导。

四、教学策略分析

1.学习者分析。学生学习该项目之前已经掌握了钢筋骨架制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各项施工工具。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主体者,使学生处于实际施工情境中,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掌握解决问题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实际操作的优势,成为知识传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调整者,让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综合起来,应用于实际的行业工作中。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在课堂上利用明确无误的工作表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教学准备

1.学校准备。钢筋(Φ6、Φ8、Φ10)、扎丝、钢筋扳手、钢筋弯曲操作台。

2.学生准备。手套、绑扎钩、粉笔、卷尺、角尺等工具。

六、教学时间安排(总课时:11课时)

任务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1课时)。

任务2:钢筋识别、选择、下料(1课时)。

任务3:钢筋调直、弯曲成型(2课时)。

任务4:钢筋的摆放、定位(2课时)。

任务5:钢筋绑扎(3课时)。

任务6:保护层垫块安装(1课时)。

任务7:完工后清理及善后工作(1课时)

综合点评:(1课时)。

七、项目实施

1.示范项目。展示一简单钢筋骨架的制作过程,并播放施工现场制作钢筋骨架音像、图片,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2.实训项目。完成一简支梁截面宽150mm,高250mm,长1500mm,下部受力筋2Φ10,架立钢筋2Φ8,箍筋Φ6@150mm的钢筋加工、绑扎工作。

3.学生分组实训。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每组8人,每组模拟为一施工队,角色扮演为小组:建筑施工队,小组成员:钢筋工,组长:施工员,教师:监理。

4.监理交流。由教师扮演监理,每组在实施项目之前,派出各组的施工员和监理交流,听取监理的意见,再适当提出自己的各种想法。

5.各小组分组设计。由各组的施工员向小组成员讲述监理需求,组员开始子项目施工设计,一个子项目应当按期完成,然后施工员在组内分阶段评选最佳施工制作,交监理(教师)审阅,由监理(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再实施下一个子项目。

6.交付作品。每组选出一个优秀施工作品,交监理(教师)竞选。

八、项目评价

各组施工员向全班介绍本组制作的钢筋骨架,在介绍过程中要求说明各组施工过程,遇到过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同时,其他组的同学也可提出问题,让制作者解释制作所用的相关技术及知识。最后进行互评,通过相互评价进一步修改各自的作品,评选出监理最满意的作品。

自评/互评表如下:

绑扎钢筋实训总结篇(8)

1 引言

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点主要在于精度控制、钢筋绝缘、混凝土裂缝控制,其中钢筋绝缘处理的有效性和绝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轨道电路传输性能以及投入使用后的稳定性。施工中保证绝缘卡完好并达到绝缘作用,高效准确的检测钢筋绝缘效果,验证并保护绝缘处理的有效性,提高绝缘质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2 工程概况

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正线起讫里程为DK287+751~DK324+219.75(DK314+767.05~DK316+700为断链),全长34.536km,均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CRTSⅠ型双块式轨枕采用工厂化集中预制,由中铁三局怀化轨枕厂负责轨枕预制、运输,轨枕间距650mm,钢轨采用60Kg/m、100米定尺长、非淬火无螺栓孔U71Mn(k)新轨。扣件采用福斯罗300-1型扣件系统,道床板采用C40混凝土现场浇注,钢筋配置每100m划分为一个接地单元,纵向钢筋采用Φ18或Φ20螺纹钢,横向钢筋采用φ16螺纹钢。每单元内除上层两侧的两根纵向钢筋进行焊接连接外,其余钢筋搭接和交叉点处全部进行绝缘绑扎处理。除接地钢筋外,任意两根钢筋的绝缘质量应不小于2MΩ。

3 材料选择

3.1原材料的体积电阻率

绝缘卡和绝缘绑带进场前,首先应严格查验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合格报告,看验收标准是否执行《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GB/T1410-2006),验收项目是否包括原材料体积电阻率(在绝缘材料里面的直流电场强度和稳态电流密度之商)、相应的试验方法、施加电压、环境温度和湿度。对于试验方法不符合标准规定或者体积电阻率测定值小于1014Ω・cm3的,视为原材料不合格,禁止使用。其次要逐个检查每个绝缘绑带的规格、型号,表面质量有无空洞、裂纹等缺陷,不合格产品予以淘汰。

3.2绝缘卡的卡力

绝缘卡的卡力是保证钢筋能被牢固固定,钢筋骨架在受到外部荷载后不至于产生较大变形的主要因素。对于每批绝缘卡,进场前应按规定于现场进行抽样测定。如下图1所示将绝缘卡一端穿入钢钉,用铁丝悬吊在固定处并保证稳固,另一端卡入带挂钩的钢筋,卡入钢筋中心点位置,保证钢筋水平。将2.5Kg重锤轻挂在挂钩上,悬挂一分钟不脱落为合格,测试不合格的绝缘材料严禁使用。

3.3绝缘卡和绝缘绑带的绝缘电阻检测

按每批次的10%现场测定绝缘卡和绝缘绑带的绝缘电阻。试验时应先将试样卡入对应的两根钢筋,然后用尼龙条将两根钢筋缠牢,保证绝缘材料与钢筋密贴,然后打开高阻测定仪,并将两根测笔别接触两根钢筋,在500V直流电压下读出电阻值,其值应大于1010Ω,不达标的材料禁止使用。

4技术控制措施

4.1绝缘绑扎

4.1.1钢筋绝缘绑扎准备

钢筋直径不一,使用的绝缘卡规格型号存在多种,为防止工人在施工中乱用、混用,每工班施工前,明确每个工人要绑扎的位置以及所用的规格,并按绑扎点的位置逐人分发绝缘材料。

4.1.2下层钢筋绑扎绝缘控制

绑扎下层钢筋时,首先在支撑层上定出每根12.5米通长纵向钢筋的起终点位置,并用墨盒弹出其投影线。然后按照墨线铺设每根纵向钢筋,并用垫块将其垫起。铺设间距650mm的横向钢筋前,在两侧的纵向钢筋上标出每根横向钢筋的位置,保证钢筋网架横平竖直,垂直交叉,减少因钢筋扭曲使绝缘卡和绝缘绑带断开或脱落。

在绑扎的过程中,如果由一端开始,逐排向前绑扎,会由于在绑扎过程中钢筋转动扭曲,造成钢筋间距偏差逐渐增大。为了调整间距,使用强力弯动钢筋又会使已绑扎的交叉点松动脱落,致使钢筋接触。所以在绑扎前应定人定点,固定每人绑扎的位置,先绑扎四周交叉点,按照纵向钢筋分段依次绑扎完型(如图3)。并应保证横向钢筋的弯钩部分垂直向上,绝缘卡卡入到位,绝缘绑带密贴钢筋,绑扎牢固,防止其转动与纵向钢筋接触。特殊位置的弯钩可用热缩橡胶套筒进行绝缘处理。

4.1.3上层钢筋绑扎绝缘控制

上层钢筋绑扎是绝缘控制的重点。绑扎时,上层钢筋直接架立在预制双块枕的桁架钢筋上,而桁架钢筋密而细,交叉点多,且操作空间狭小,容易造成遗漏安装绝缘卡、绑扎不密贴、绝缘卡损坏。在前期施工中,绝缘检测发现的不合格处多为上层钢筋,因此在施工前应加强工人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培训,建立定部位、定质量、定责任的三定制度,同时加强随工检查,专职检查员发现不合格处及时督促整改,以免在绝缘检测时出现过多的返工。

为防止已绑扎完毕的绝缘卡损毁,在绑扎中间部分钢筋时,人员可站立在双块式轨枕上进行绑扎,但任何人员不得踩踏在上层钢筋骨架上。

4.2绝缘检测

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绝缘检测。按照类似图2的检测方法(此时不必绑扎尼龙条),对全部钢筋交叉点进行绝缘检测,电阻值不小于2MΩ即为合格,合格率要求达到100%。实际施工中,每延米钢筋交叉点数量平均达到98处,工作量非常繁重。对此,制定一个相对较简单,且能保证检测效果的方法十分必要。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钢筋布置的规律性,可先将12.5m纵向钢筋划分为一个检测单元,然后用2根铜线分别将该单元内的纵、横向钢筋连接,用兆欧表检测这2根铜线的绝缘电阻值,其值大于2MΩ,可认定该单元内所有的交叉点绝缘质量合格。

如果电阻值小于2MΩ,可由一边开始,分别拆除一根纵横向钢筋与铜线连接处,并再次测读电阻值:

(1):结果合格,则说明拆除掉的纵横向钢筋绝缘不合格,检查出不合格交叉点重新绑扎后,再次检测直到合格。

(2):结果不合格,再拆除一根纵横向钢筋与铜线连接处,并测读电阻值。根据结果是否合格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该检测单元全部合格。

该检测方法示意图如下图4。

在试验段中,分别按照图2和图4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绝缘检测,检测的结果一致,均可验证绝缘处理的有效性。但按图4的检测方法所用的的检测时间却大大的缩短,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4.3绝缘保护

在道床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混凝土的卸落、振捣器的触碰以及其他外部荷载的影响,都可能会造成部分绝缘卡的断裂或者脱落。特别振捣器易触碰到钢筋骨架,导致横向钢筋转动,使其弯钩部分与纵向钢筋接触,极易导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降低绝缘效果。

泵送混凝土时,尽量降低泵管与浇筑面的距离,并辅以人工稳住泵管,以减少对钢筋骨架的冲击力。使用分仓计量装置(如下图5所示)实施浇注混凝土作业,可实现间歇式计量布料,有效控制每个浇注位置混凝土的入模量,减少工人站在道床内匀料作业产生的对精度及绝缘的干扰。浇筑采用先将两侧弯钩位置的混凝土铺平,然后再大面积浇筑中间位置的顺序。

进行后续混凝土振捣工作时,可根据上层钢筋的位置事先加工一个定型模架。实际制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宽模架,在一些较平整的场地,如路基封闭层已经施工完毕,可在立柱下安装滚轮,减少移动模架的工作量。振捣时,振动棒应从网孔位置垂直插入,不得歪斜。深度应控制在刚好不触碰下层钢筋为止。

采用50或30振动棒插入式振捣,振捣时如果不慎碰触到钢筋,应立即拔出振捣器,并检查绝缘卡有无损坏,横向钢筋弯钩部分是否竖直。有损坏的要立即更换,弯钩转动的要进行调整。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5 结语

钢筋绝缘质量控制是无砟轨道施工中的关键环节,绝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将来运行时直流电路的传输、客运专线系统的稳定性。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中,采取实用可行的钢筋绑扎、绝缘检测、有效的绝缘保护等技术措施,施工效率得到提高,绝缘质量控制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GB/T1410-2006).

绑扎钢筋实训总结篇(9)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将直接影响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通过近年来的企业调查发现土建类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着识读施工图能力较差、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不足等实际问题。为此,我们研究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分析了CDIO大纲和实施标准,学习了国内外CDIO研究的先进经验,创新性地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部分相关内容融合,研发设计了我专业的特色项目——“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设计与钢筋绑扎”项目并已实施。本项目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完成。

一、 组建团队

为了训练学生的适应性和不同情境下的团队工作能力,我们采用了随机分组的方式,根据人数的不同,每个班组建了4~6个小组。由于是随机分组,个别同学提出了换组的要求,我们让学生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问题“如果现在的分组就是你将来毕业后所工作的团队,那么你是否会因此而放弃这项工作?”另一个问题是“团队的成功取决于什么?”两个问题提出后我们没有要求学生立即作答,但是结果让我们非常满意,不再有学生要求换组,而且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加入到了自己团队的活动中。从团队组建过程中我们感悟:只要教师能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正能量将随时释放。

二、 项目实施

1. 制定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的制定是本项目的第一个任务,由于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将直接影响项目结果,因此,我们带领学生参观实际工程、与工程管理人员及工人师傅座谈,开展了小组间的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方案的制定。此举激发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制定了小组的项目实施方案。我们将各组的方案在全班进行了展示,请全体学生共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提出了修改建议,接着由各组组长负责修改并完善了小组项目实施方案。

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制定实施方案,学会了客观地评价他人、评价自己。

2. 调研

在完成调研任务时,各小组的学生们分别观察并研究了校园内主要建筑的楼盖,查阅了多种形式的资料,总结了校园内主要建筑楼盖的结构形式、特点及应用范围,查找了调研报告的格式,撰写了调研报告。

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查询相关资料和电子文献(CDIO大纲2.2.2),学会了如何撰写调研报告,知道了应走出书本看工程、走进工程学知识,更学会了客观地评价他人、评价自己。

3. 结构设计计算

结构设计计算和施工图的绘制是本项目的重点任务之一。结构计算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可靠性,施工图绘制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在这个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分析案例,学到了前人的经验,学会了结构专业知识和结构设计的方法。

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分析案例,学到了前人的经验,学会了结构专业知识和结构设计的方法。学生们通过讨论与交流,学到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培养了工程师的责任意识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4. 施工图绘制

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绘制施工图时,学生经常会问教师到底应该标哪几道尺寸线、哪些尺寸应该标注等类似的问题,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只是告诉学生:“你们认为实际施工时需要的尺寸就是应该标注的,至于你标注的尺寸是否能满足施工的需要,在接下来的任务中你自己就可以发现。”结果学生们对尺寸标注情况有不同的见解,每个人的施工图中尺寸标注情况也不尽相同,对此,教师并没有点评。

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们的制图能力和对标准图集的解读能力,使学生明白了施工图是工程语言,工程施工时需要用到的尺寸在施工图中是必须“说”出来的。

5.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的内容。我们将其设计成本项目的一个任务,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建立起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能从工程的角度出发看待所学的知识,并将自己设计的梁和板的钢筋变成现实。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在上个任务中自己绘制的施工图缺少必要的尺寸标注,导致某些钢筋的下料长度无法计算,有的施工图中有一些不必要的尺寸标注,还有的学生发现了施工图中的错误之处。

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较为熟练地识读结构施工图、学会了不同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学会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了施工图这种工程语言的真正意义。

6. 钢筋下料与加工

钢筋下料任务对于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加工机械完成,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提醒学生注意施工中的安全,严格遵守实训车间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须知要求。在实训车间工人师傅的协助下完成,按照计划,每个小组完成了一部分钢筋的缩尺下料,利用弯钩机械及钳子等完成了钢筋的弯钩加工和箍筋的制作。有的学生满身是汗,满脸是灰,但他们感到很新鲜,真正体验了工人的辛苦工作。

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对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更加重视了,也学会了钢筋加工机械的使用方法。

7. 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任务是本项目的最后一个任务,也是整个项目成果的直接体现。我们在实训车间挑选了一块场地,让每组分别绑扎一部分钢筋,将各个小组绑扎的成果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肋梁楼盖钢筋骨架。学生们普遍认为钢筋绑扎在工地是由工人完成的,这是最简单的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自己动手完成时却发现这个 看似简单的任务并不简单。拿在手里的绑线和绑钢筋用的钩子怎么配合才能绑住钢筋,怎样才能将钢筋绑紧,这都是原来在理论学习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学生们各自动手绑扎后都觉得不是很满意,结果与想象的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请工人师傅演示了钢筋绑扎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工人师傅在旁边指导学生,有时甚至是手把手地教,让学生亲自体会钩子转几圈能把钢筋绑紧。当最后的工作完成时,学生们都兴奋地欢呼。

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工人工作的辛苦,也知道了工人的操作水平对建筑产品的影响,更亲自体会了“熟能生巧”的真正含义,感受到了只有“做中学”才能锻炼真正的工程能力。

三、 项目评价

本项目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及汇报交流情况综合评价的方式,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过程学习和能力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相互抄袭及坐享其成现象的出现。过程评价中,教师随时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工作情况,可较为全面地对学生的参与程度、知识掌握、能力及团队工作情况作出评价。成果评价包括对调研报告、计算书及施工图的评价,这部分评价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汇报交流情况评价的依据包括汇报所用的PPT制作水平、表达能力、对专业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以及现场问答交流的情况。这种评价方式的改革将会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专业素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起到了动力作用。

四、 项目改进与展望

由于本项目目前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只利用了一周的时间,相对于所完成的任务内容看,时间实在有限,因此,项目设计时只要求学生完成到钢筋的绑扎。实际上,随着CDIO教学模式的全面实施,可将完成项目的时间调整为两周,并将质量验评的部分内容与此项目融合,再增加一个任务,即小组之间相互进行质量检验,查找不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地方,小组之间交换意见后再修正各自的成果。这样,学生对整个钢筋骨架的绑扎施工及管理工作就更为清晰了。

通过近两年来“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设计与钢筋绑扎”项目的实施反馈,我们发现学生的调研能力、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绘图能力及正确绑扎钢筋的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实现了知识目标和专业能力目标。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了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我们期望通过不断地实施来研究、探索和改进,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做铺垫,同时,更期望能帮助学生提高工程素养、提升工程能力。

参考文献

(1) 顾佩华,陆小华,沈民奋. CDIO大纲与标准. 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

(2) 顾佩华,陆小华. CDIO工作坊手册.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8

(3) 顾佩华 . 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2-20

绑扎钢筋实训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 P755 文献标识码: A

一、钢筋连接方式分类、特点、应用范围

1.钢筋连接方法有: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连接三种

2.焊接连接

钢筋采用焊接连接可以节约钢材,改善结构受力性能,提高功效,降低成本。常用焊接方式有:电阻电焊、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等。

(1)电阻点焊

将两钢筋安放成交叉叠接形式,压紧于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加压形成焊点的一种压焊方法,以电阻点焊代替绑扎,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用于小直径钢筋的交叉连接,如用来焊接钢筋骨架、钢筋网中交叉钢筋的焊接。

(2)闪光对焊

将两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钢筋接触点产生塑性区及均匀的液体金属层,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具有生产效益高、操作方便、节约能源、节约钢材、接头受力性能好、焊接质量高等很多优点,故钢筋的对接连接宜优先采用闪光对焊。主要应用于 Ф10~40钢筋纵向连接及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的焊接。

(3)电弧焊

以焊条作为一极,钢筋为另一极,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产生的电弧热进行焊接的一种熔焊方法。轻便、灵活,可用于平、立、横、仰全位置焊接,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广泛应用于钢筋接头、钢筋骨架焊接、装配式结构接头的焊接、钢筋与钢板的焊接及各种钢结构的焊接。

(4)电渣压力焊

将两钢筋安放成竖向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钢筋端面间隙,在焊剂层下形成电弧过程和电渣过程,产生电弧热和电阻热,熔化钢筋、加压完成的一种焊接方法。特点:操作方便、效率高。主要应用于Ф14~40mm的竖向或斜向钢筋接长。

(5)气压焊

采用氧炔焰或氢氧焰将两钢筋对接处进行加热,使其达到一定温度,加压完成的方法。设备轻便,可进行钢筋在水平位置、垂直位置、倾斜位置等全位置焊接。不仅适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也适用于各种方位布置的钢筋连接。当不同钢筋直径焊接时,两钢筋直径不得大于7mm

3.钢筋机械连接

钢筋机械连接包括:套筒挤压连接和螺纹套筒连接

(1)套筒挤压连接

将一个钢套筒套在两根带肋钢筋的端部,用超高压液压设备(挤压钳)沿钢套筒径向挤压钢套管,在挤压钳挤压力作用下,钢套筒产生塑性变形与钢筋紧密结合,通过钢套筒与钢筋横肋的咬合,将两根钢筋牢固连接在一起。接头强度高,性能可靠,能够承受高应力反复拉压载荷及疲劳载荷。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节约能源和材料、综合经济效益好,该方法已在工程中大量应用。 适用于Ф18~50mm的Ⅱ、Ⅲ、Ⅳ级带肋钢筋(包括焊接性差的钢筋),相同直径或不同直径钢筋之间的连接。

(2)螺纹套筒连接

利用锥螺纹能承受拉、压两种作用力及自锁性、密封性好的原理,将钢筋的连接端加工成锥螺纹,按规定的力矩值把钢筋连接成一体的接头。工艺简单、可以预加工、连接速度快、同心度好,不受钢筋含碳量和有无花纹限制等优点。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直径为Ф16~40mm的Ⅱ、Ⅲ级竖向、斜向或水平钢筋的现场连接施工。

4.绑扎连接

钢筋绑扎连接是指将相互的钢筋采用20#~22#火烧丝或铅丝绑扎在一起。当受拉钢筋直径Ф>28mm、受压钢筋直径Ф>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连接,同时纵向受力钢筋和受压钢筋绑扎接头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混凝土构件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执行。

二、钢筋连接方式预算单价、成本、利润比较

1.钢筋竖向接长比较

框架柱、剪力墙、池壁等竖向钢筋接长通常可采用采用绑扎连接、电渣压力焊以及直螺纹连接。钢筋直径Ф

受拉钢筋1个搭接接头长度=37×1.4×1.05×d (按三级抗震考虑、抗震修正系数1.05搭接长度修正系数1.4)

钢筋三种方式竖向连接均按一个计算套用《湖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基价表》2013版,其预算单价、成本支出、净利润如下

钢筋竖向接长预算单价比较

备注:①材料价格参照2014.3武汉建设工程价格信息,②电渣压力焊定额子目不分规格。

钢筋竖向接长成本支出比较(包工包料)

备注:①材料价格参照2014.3武汉建设工程价格信息,②劳务成本参照**大型国有施工企业劳务成本价格。

钢筋竖向接长连接净利润比较

钢筋竖向连接的三种方式从预算单价、成本支出以及净利润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得出: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优先采用直螺纹连接成本支出最小(预算单价最小),最不希望采用绑扎连接。但从施工单位角度出发优先采用电渣压力焊(净利润最大)以追求效益最大化。

2.钢筋纵向接长比较

钢筋纵向接长可以采用绑扎、单面焊接10d、双面焊接5d、以及闪光对焊和直螺纹连接。通常施工现场钢筋直径Ф

单面焊接长度=10×d,双面焊接长度=5×d

钢筋连接方式均按一个计算,套用《湖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基价表》2013版,其预算单价、成本支出、净利润如下:

钢筋纵向接长预算单价比较

备注:①材料价格参照2014.3武汉建设工程价格信息,②闪光的钢筋接头已包含综合在定额项目中,预算单价为0。

钢筋纵向接长成本支出比较(包工包料)

备注:材料价格参照2014.3武汉建设工程价格信息,②劳务成本参照**大型国有施工企业劳务成本价格,③闪光对焊接头已含在钢筋劳务成本中,成本支出为0。

钢筋纵向接长净利润比较

钢筋纵向连接从预算单价、成本支出以及净利润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在满足设计及规范的前提下,采用焊接连接无论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预算单价最低),还是从施工单位角度出发(成本支出最小),承发包方都比较容易接受,尤其是闪光对焊连接。

三、结束语

无论采用哪种钢筋连接方式,必须在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前提下,选择最佳的钢筋连接方式,以求项目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3

2.全国造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2009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

3.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第三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4.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第三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上一篇: 弱电智能化系统 下一篇: 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