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防范措施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16 08:34:46

煤矿安全防范措施

煤矿安全防范措施篇(1)

1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误区

在许多煤矿公司的操作中存在无瓦斯观点,对煤矿中瓦斯问题认知不到位,不注重瓦斯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对瓦斯的检测仅停滞在表层,未曾深入到本质层面。尽管煤矿的监督管理措施比较健全,可是实际运用且发挥功能的地方很少,变成了装饰。对于煤矿开采来说,瓦斯安全十分重要。在管理过程中,许多人员认为煤矿通风控制就是局部控制,注重对某个区域通风的管理,装设了类型多样的通风安全设施,可是在现实过程中未曾增强管理与运用,以致设施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加之设备年久失修、通风效果不良,较易导致事故发生。平常的管控仅保证了局部的通风状况,对于用风量大的区域尽力达到其要求,而忽视了用风量小的地方,部分小型煤矿为了节省费用,平常开采过程中依托自然风,难以保障通风安全。目前煤矿市场发展前景十分乐观,许多关停的煤矿又恢复作业,在以前老旧的系统上简单休整以后就进行开采,操作者认为有风流通就可以了,对于风向并不了解,常常导致回风流路线,为煤矿安全埋下隐患。

2煤矿通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设备老化效率低下

目前国内大部分煤矿已运营了几十年,由于管理存在问题亦或资本不足,煤矿通风系统设备未曾进行更替,一些机械缺少科学地养护,以致通风系统效率不高,稳定性差,直接威胁煤矿的通风安全。另外,部分设备、机械和有关的构建物伴随矿井的持续增大难以达到通风需求,加之管理存在问题,缺少高效的通风系统稳定性评定,没有及时改进通风系统,导致通风系统难以高效、科学的运行,存有较大的安全风险。

2.2瓦斯监控不完善

瓦斯监控体系是煤矿瓦斯预警的核心。其可以时时检测瓦斯的数值,并加以剖析,且发出预警信号,使有关管理者能马上采用有效举措。瓦斯监控体系一定要对每一处有可能产生瓦斯事故的位置加以监测,而部分煤矿单位在一些矿区未装设瓦斯监测系统,亦或瓦斯监测仅用来应对有关检查机构,没有对瓦斯实施真正的24h监控。另外,部分煤矿单位未对瓦斯监测体系实施科学保养工作,以致监测体系难以稳定运行,导致瓦斯监控数据不精确。

2.3施工不规范

近几年出现的煤矿事故大部分是因为矿井作业不标准、未全面依照有关要求进行作业导致的。比如为了压缩项目的资本投入,在煤矿瓦斯流出的岩巷挖掘作业中,未依照规定采用自动换机、双电源、双风机的通风方法,而实施高风险作业,导致重大事故。还有一些煤矿由于在作业初始阶段未对瓦斯的数量进行检测,而节约了有关的资本投入,未做好有关的预防工作,如果出现瓦斯,处置和作业初始阶段处置相比较,困难系数更高。另外,煤矿作业时,部分地段较易不注重瓦斯预防工作。在深部作业时,尽管瓦斯比重较小,可是依旧有瓦斯事故发生的概率。

2.4忽视煤矿通风安全管控

部分煤矿单位仅注重物质收益,而忽视煤矿通风安全管控工作,有关的安全管控体系不完善,乃至存有较多缺陷,以致在煤矿作业中存有较多安全风险,被施工者及公司收益造成不良影响。对于煤矿公司来说,通风安全管控是一项繁杂、系统、长期的工程,一定要常抓不懈。目前,中国持续增大对煤矿作业的管控力度,关停了部分操作不规范的小规模煤矿单位,使煤矿公司安全管控有了很大改进。

3煤矿安全通风事故防范措施

3.1技术措施

1)通风调节方式的选取。

在现实开采过程中,风量的配备和巷道的风阻有密切关系,当风送到每个开采点的时候,或许会产生难以满足放量需求的问题,这时应当采用相应的方法调节风量。依据调节范畴的差异,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煤矿总风量调节,一种是局部风量调节。前者重点是经过调节关键扇风机的旋转速度与改进风扇机的叶片安装方式来调节。后者重点是采用增大风阻、减小风阻、辅助通风机这3种方式来调节,具体选用哪种方式应当依据矿井的现实状况来决定。

2)抓好通风设备的养护工作。

在开采区域通风系统中,挡风墙、风桥、调节风窗、风门等是重要的通风设备。科学组织通风设备,且确保设备平稳运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通风设备毁坏没有及时进行修理时便会产生漏风的问题,会让瓦斯聚集在一起,以致温度攀高,构成恶劣的井下环境,存有较高的安全风险。所以增强通风设备的养护,保证矿井通风体系的良好性能,是确保矿井安全作业的重要举措。

3)防范瓦斯爆炸。

同时满足3个条件就会引起瓦斯爆炸,这3个条件分别是:有点火源;瓦斯浓度处于5%~16%区间内;氧气在混合气体的浓度在20%以上。由此可知,为了防范瓦斯爆炸仅需将工作核心置于引发瓦斯爆炸的3个要素上。3个要素中,避免瓦斯聚集与避免出现点火源是关键。

4)环境监控。

通过分析大部分的事故可知,事故发生通常是由于存在固有环境问题。因此,确保煤矿通风安全,就应当增强对固有环境的监控。确保机械的灵敏稳定,确保机械和作业场所相对应。为了保证井下开采者的安全,应当重视个人防护用品的运用,且建造避难峒室,依据灾害的现实状况选用相应的应对举措、撤离方式和设备等,另外采用多种应急救助举措,提升与确保固有环境的稳定性。

3.2管理措施

1)增强通风体系的管控。

为了更有效地保障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一定要实施科学的通风体系管控,尽量消除通风体系安全风险。要想增强通风体系的安全管控首先应增强煤矿管控人员对煤矿安全管控的观念,构建有关的通风体系安全管控制度,强化煤矿施工者的安全生产理念。然后给煤矿施工者组织安全开采方面的培训,让施工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煤矿安全开采知识,提升专业技术。最后应注重专业人员的培育,提升煤矿开采队伍总体专业素养,增强煤矿在通风安全管控中专业技术的保障。

2)增强通风安全控制管理。

煤矿的通风安全管控牵涉诸多专业与诸多科目,工作较为繁杂,在任一节点上产生失误均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安全风险,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煤矿通风安全管控先应确定清晰的安全管控目标,此目标应当对安全标准和有关的项目中的最高风险承受水平进行科学限定,而且依据此限定实施煤矿的通风安全体系建设;应构建科学的考评体系对煤矿通风安全管控中的管理者加以考评,把考评不达标的管理者淘汰;最后把责任具体到各个部门。

3)增强通风环境管控。

对于煤矿的通风安全管控的影响要素众多,其中包含空气情况、开采环境、火灾风险、爆炸风险等。因此需要对这些要素进行防范,提升管理者对环境风险的辨别水平。另外,应在煤矿通风安全管控中增强对环境要素的监控。

煤矿安全防范措施篇(2)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2.056

0 前言

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带动下,社会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也带动了煤炭企业的发展。在煤炭企业管理中,安全管理是首要内容,也是需要放在核心位置的内容,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去追求利润和发展。一直以来,煤矿行业都是事故多发行业,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的高风险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影响了煤矿的生产安全,阻碍了煤矿行业的发展,。

1 煤矿采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1.1 安全认识问题

当前,部分煤矿企业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煤矿生产中将利益放在了首要位置,安全生产沦为了口号,尤其是一些小型煤矿和私营煤矿,当企业利益与安全生产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的竟然是企业的利益而非安全问题,放松了对于安全生产的要求,从而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管理。

1.2 作业条件复杂

在煤矿井下开采时,由于开采区域相对较深,作业条件也变得非常复杂,如光线暗淡、空气稀薄、岩层稳定性差等,而且开采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瓦斯气体等,任何一点细微的失误都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1]。

1.3 安全基础薄弱

一是设备陈旧,在我国,多数煤矿都是在上世纪兴建的,采矿设备在长时间运行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故障和问题,而由于设备本身相对昂贵,如果对其进行更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许多煤矿企业都存在着设备陈旧乃至带病运转的情况,给安全事故的发生买下了隐患;二是安全资金匮乏,部分煤矿对于安全防范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导致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足,防护工具落后,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并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三是安全意识欠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事煤矿生产的人员很多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的临时工或者农民工,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在采矿过程中没有重视安全防护,从而引发了许多本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

1.4 管理水平偏低

许多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知识,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有效的而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另外,由于煤矿领导不够重视,导致安全生产环节得不到有效落实,管理人员深入井下进行检查时不够认真,导致无法起到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效果。

2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措施

2.1 强化安全意识

对于煤矿生产而言,安全问题是必须放在首位的问题,应该以安全生产为基本原则,对生产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进行合理把握,找准其中的平衡点。应该认识到,煤矿的生产安全决定专业其企业的长远效益,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安全生产,效益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效益增长的相互关系,确保煤矿能够在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生产管理,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2]。

2.2 完善安全设施

一方面,应该及时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对于采矿设备而言,长时间的使用加上井下恶劣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不仅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采矿效率。因此,煤矿企业应该认清设备对于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益的重要性,及时对老旧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应该加大对于安全防护设施的资金投入,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护工具,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尽可能将事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例如,可以在井下设置相应的瓦斯浓度检测系统,当检测到瓦斯浓度超标时,立即发出告警信息,提醒井下作业人员及时返回地面,同时启动通风系统,对瓦斯浓度进行控制,以免发生爆炸事故。

2.3 注重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在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意义重大,对于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而言,需要所有人员的共同参与,一是应该加强对于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使得其能够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可以从容应对煤矿生产中的突发状况,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应该加强对于煤矿井下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确保其能够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安全标准的相关要求,主动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这也是真正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例如,可以向采矿人员传授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通过图片和影音资料,使得其能够真正认识到安全无小事,自觉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起到良好的事故防范效果。而在事故发生时,也可以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自救,降低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

2.4 健全安全监管

良好的监管工作是确保安全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可以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及时发现设备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应该认识到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以身作则,严格执行监管工作,尽可能消除煤矿生产中人员、设备和环境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证生产安全[3]。

3 结语

煤矿安全防范措施篇(3)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054

在煤矿开采工作构建中由于工作环境相对复杂,安全事故频发,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会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而且也会影响煤矿产业的正常运行。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煤矿企业由于通风不良,出现了瓦斯内部聚集从而发生矿井爆炸的现象,而且事故出现的大部分原因也就是瓦斯爆炸。对于煤矿而言,当出现通风不良现象时,会对其安全因素造成严重的制约,因此,在现阶段煤矿行业发展中,需要相关管理者通过对煤矿通风安全因素的分析,进行防治措施的构建,从而为煤矿风险因素的防范提供充分保证。

1 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

(1)环境因素。第一,自然环境因素。首先,对于煤层地质结构而言,其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当开采的深度增加时其开采的难度也就相对较大,在这种环境下,瓦斯压力、地应力以及低温也会随之增高,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就为煤矿安全因素的发展留下了隐患。其次,煤矿瓦斯的大量涌出会使煤矿资源以及瓦斯突出的现象增加,而且,瓦斯外涌数量的持续性增加,会增加瓦斯发生的风险,从而为煤矿通风安全造成严重制约。最后,煤尘爆炸较为普遍的存在自然发火现象。第二,物理环境因素。首先,通过对煤矿内部通风问题的分析,由于其通风力度不够,会造成煤矿出现通风能力较弱的问题,而且,在煤矿区内部通风结构设计中,也存在着不稳定的现象,从而为风流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同样也存在着通风位置不合理以及通风设施不完善的现象。其次,煤矿区机电设备管理不到位,在矿井机电设施使用中存在着不相匹配以及严重缺陷的问题,导致矿井不能正常通风。最后,煤矿井内部设施存在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容易爆炸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造成了制约[1]。

(2)人为因素。在煤矿通风安全因素分析的过程中,人为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煤矿安全管理技术相对陈旧,在安全管理工作分析中,大部分的安全管理内容停留在原有经验之中,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设备与生产项目无法统一,更为严重的造成了社会各个阶层管理制度不相适应的现象发生。第二,在部分矿井管理工作设计的过程中,其日常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限制,而且,内部管理工作构建中缺乏专业性的人员安排,导致工作内容出现了随意的现象,而且,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强,为工作项目的创新造成制约。第三,在一些矿井工作中由于其任务繁重,导致人们在高强度的工作背景下,容易产生怠慢的心理,从而忽视了工作管理的安全性,也为安全工作项目的优化设计造成了制约。

2 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防范措施

(1)构建专业性的通风安全防范措施。在通风管理工作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有效抑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到最低状态,通常状况下,其安全风险防范措施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建立健全性的风险防范规章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配备专业性的管理季度机构,落实法定代表人的基本职能,实现通风可靠、通风达标、监控有效的管理方式,实现通风安全管理的产业化结构优化;第二,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在通风管理工作设计中,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通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所以,在煤矿企业安全检察以及管理工作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提高νǚ绻芾砉ぷ鞯娜鲜叮需要充分保证安全工作工作的合理性,树立员工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从而为员工营造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第三,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落实通风管理工作的安全培训教育管理机制,通过对培训方式、培训结果以及培训工作的有效合适,解决员工自身自身的数字问题,完善工作项目设计理念,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提供有效支持,明确煤矿产业的发展方向[2]。

(2)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在煤矿安全生产中,需要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通过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因素的合理性监督,设立专门性的瓦斯专职检测人员,及时对矿井内部的环境进行巡查,发现矿井中存在的安全因素,并构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而为矿井工作环境的优化提供有效支持。同时,矿井通风管理人员也需要构架完善性的通风系统,并做到对矿井通风安全的及时改造及协调,通过合理通风、正规通风以及稳定通风的管理,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风险控制及监控管理的合理性,为矿井的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从而为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良好支持。

(3)构建矿建安全管理体系。在现阶段矿井行业运行中,需要增强检查管理的力度,通过对管理体系的项目优化,进行安全管理生产职能的优化分析,并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健全性当前管理体系,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做到责任明确的职能管理机制。通过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有章可循,及时消除安全管理中的隐患。同时,也需要管理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煤矿企业需要通过对自身运行现状的分析,进行通风管理的及时检查,充分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稳步运行,避免安全隐患事故的出现[3]。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分析的过程中,煤矿生产中的安全工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在设计工作项目设计中,其通风管理却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因素,若通风管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性的解决,就会对人们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因此,在现阶段煤矿通风管理工作构建中,需要构建安全性的管理机制,通过对通风管理工作的科学设计,进行机械设备的优化管理,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煤矿产业运行的安全性及有序性。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防范措施篇(4)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200-01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政策性和责任性,煤矿通风状况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效率与井下职工生命安全,应高度重视煤矿通风安全管理。

1 煤矿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2009年2月22日凌晨2:17,山西焦美屯兰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发生时,共有436名工人井下作业,造成74人死亡,114人负伤(5人负重伤)。2014年6月3日17时40分,重庆南桐矿业公司砚石台煤矿井下一回采工作面发生一起重大瓦斯事故,造成22人死亡。2011年6月5日14时许,湖南宝源煤矿发生较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

近10年来,煤矿安全事故频发,数字令人触目惊心。而分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可知,超过63%是由煤矿通风管理不佳造成的,更有17%的事故表面是由其他因素所引发,实质上是由通风安全管理不善所造成的。因此,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有其必要性。

1.2 概述国内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国内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煤矿通风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如以下3个方面。

(1)安全设施陈旧。出现瓦斯爆炸事故的中小煤矿中,一般安全设施陈旧或不足,投入设备资金不够,埋下安全事故隐患。

(2)工人素质问题。很多煤矿业主未认识到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存在“重利益轻生命”现象,很多工人未受过良好教育,安全生产意识不足,操作能力较低。

(3)监管不严现象。有些煤矿应付安全检查,表面看似正常运转,待到检查结束后就违规操作;有些煤矿监管部门实施定期检查,应付了事,完成检查任务后既对辖区煤矿不管不问,埋下恶性煤矿事故隐患。

1.3 明确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意义

矿井通风能排放有毒有害气体,为井下作业提供新鲜而充足的空气,能预防瓦斯爆炸事故发生,起到维护煤矿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

2 有效防范煤矿通风事故的具体举措

2.1 从源头出发,掌握引爆常识

一般而言,当煤矿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时,易于引发瓦斯爆炸事故:一是瓦斯浓度处于5%~16%的范围,这是因为瓦斯浓度大于16%时,瓦斯浓度超限区域氧气不足,混合气体不会爆炸,但遇火能燃烧,工人存在窒息危险;二是点火源能量充足;三是混合气体中氧气浓度达到或超过12%。上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防止瓦斯爆炸的最佳手段是祛除引爆条件,可重点放在杜绝火源和防止瓦斯积聚两个方面。

2.2 优化硬件设施,保障科学运转

煤矿通风设施是矿井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物质保障,遵照《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矿井通风设施主要为通风机、局部通风机、调节风窗、风筒、风门、风桥、风墙及风硐等,应从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角度予以合理构筑和管理。此外,《煤矿安全规程》中还强调所有矿井必须装备安全监控系统,其安装、使用与维护均需符合相关要求。对此,《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及《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十条禁令”》中也有所论述。

2.3 树立安全意识,重视教育作用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肩负起自身职责,树立“安全即为效益,安全即为生命”的正确安全意识,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针对煤矿业主及工人进行的安全技术培训,将通风安全管理设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安全技术培训不能停留在表面,而是实施严格培训举措,定期形式和非定期相结合,对于考试不合格的参训人员,除接受重新培训外,也将培训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深入强化参训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2.4 优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成效

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一是优化通风安全管理体系,成立以矿长为组长、安全副矿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专项领导小组,从班组、区队和安检等多个层面形成安全管理网络,贯彻实施科学规范的矿井规章制度及考核办法;二是构建瓦斯防治管理体系,由总工程师牵头,给予总工程师应有的安全生产技术决策权、技术决定权,实现权责统一,确保科学有效的瓦斯防治技术方案得以贯彻执行,煤矿业主应遵从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要求,为总工程师落实瓦斯防治管理提供便利条件;三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科学管理数据库,分类管理所有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资料,如:通风网络图、矿井采掘平面图、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防尘、防火注浆系统图、瓦斯抽放管路图等,收集存储诸多煤矿安全生产资料,如:井巷通风参数、煤层自然倾向性、煤层爆炸性、煤层瓦斯含量、瓦斯相对涌出量、瓦斯绝对涌出量等,为确定通风机性能、矿井通风系统阻力、通风设施更新等提供基础性依据,从而大幅提高煤矿通风管理的成效;四是实施专项监管,煤矿设置专门的通风监管机构,肩负起煤矿矿井通风管理工作,保障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5 关注每个细节,杜绝火源出现

纵观近年来的多重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火源是引发此类煤矿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2013年的“2.28河北张矿集团艾家沟煤矿火灾事故”,导致13名作业工人一氧化碳中毒而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25.08万元,而导致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井下压风机着火,引燃附近的木支护,产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导致作业工人罹难。一般而言,煤矿火灾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火灾;另一种是外因火灾。从外因火灾角度讲,火灾初期容易控制和扑灭,如果灭火及时,将会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2.6 强化部门合作,提供监管保障

现阶段,我国一些政府管理部门存在分工过细、权力受限问题,如安全监管部门,并不具有吊销严重违章煤矿采矿许可证的权力,无疑削弱了安全监管部门的管理力度。要强化各政府部门间的协作,成立联合执法部门,实施煤矿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履行“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认真开展煤矿安全生产验收工作,发现问题予以严肃处理。

3 结语

煤矿安全既关系到工人生命安全,也关系到整个煤矿的安全运转,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必要实施严密的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形成科学而全面的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体系,在切实保障工人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同时,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生产局面。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防范措施篇(5)

一、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

(一)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的管理因素。事故的基本原因是管理疏漏,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控制不得力,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忽视安全隐患等。从世界主要产煤国及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状况来看,自然环境并不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因素。从而也说明了管理在安全过程控制中的意义。管理主要是确定管理政策和决策。

管理方式通风安全管理是一种跨门类、综合性的边缘科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有可能引发事故,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通风安全管理就是要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建立可靠的通风安全系统。要求煤矿企业切实树立起“安全无小事”的思想。安全目标合理的安全目标是实现通风安全的潜在基础和内在动力,它包括安全指标、相关方面的具体工程,可承受的最大限度风险等。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组织实施,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思想品德、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直接影响着安全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求建立动态的考核和选拔机制,设立通风安全人才库,把最恰当的人用到最恰当的岗位。资料分析通风安全复杂多变。无规律可循,因而建立一整套资料分析制度对于捕捉瞬息万变的危险信息、预测危险情况并制订相应的处理措施得极其重要。责、权、利的划分通防工作点多面广,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必须明确各部门和各工种人员的责、权、利,实行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起责、权相称的制约机制和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应急处理程序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安制和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同时针对具体工作、具体环境的突发事件建立针对性强的应急处理程序,对于保证消除隐患、防范事故、避免灾害扩大、防止处理和救护的忙乱有重要意义。

(二)人为因素。安全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忽视了从整体上提高系统安全性能,大多仍停留在事后总结经验教训的被动管理上。应急救援产业化建设不完善,应急资源的配置不协调;救援队伍建设装备、监测系统研究跟不上生产,还存在社会各阶层的配合与支持不协调的问题。某些矿井管理者对通风工作不重视,职工待遇差;在人员配置上,随意安排一些非专业人士从事通风管理工作,由于缺乏通风知识,易产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双重不安全因素。部分矿井存在重生产、轻安全为主因的管理缺陷,往往以吨煤工资和超定产等情况进行激励,从而导致作业人员违章冒险。由于煤矿井下工作比较繁重,重体力劳动下的逞能心理和凑合心理,往往使操作人员忽视安全,采取走捷径的不安全行为。安全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①质量标准化安全工作投入不足,通风质量标准化难以到位,导致设备设施安全性能差,保护不完善。②安全技术装备和培训不到位,很多设备器材已经老化、面临淘汰,跟不上煤矿科技发展。③安全基础不牢,所制定的安全规章、法规、指令内容不够完善,安全科技投入不足。安全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效果不好,包括了:①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与实际联系不密切。②由于用人机制改革,职工都在“满负荷”状态下工作,抽出人员培训很难。③矿井以农民协议工为主体,人员流动性大,煤矿职工收入低,留不住人才。④煤矿职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培训工作滞后,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三)外界因素,①通风能力不足,不能保证矿井有效通风。例如部分矿井存在超通风能力生产、矿井的有效风量率和外部漏风率不符合规定等现象。②通风网络结构不稳定,不能保证风流稳定。部分矿井存在开拓布置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完善、通风设施位置不合理,以及自然风压对矿井的影响。③矿井机电管理不到位,部分矿井机电设备及配套设施不匹配或者有缺陷,矿井不能保持正常通风。④矿井防尘设施不完善,容易造成煤尘堆积和飞扬,当达到一定条件容易发生爆炸。⑤受井下环境影响,矿井监控系统、仪器仪表等容易出现故障,往往造成各种监测数据传输错误。自然环境因素:①煤层地质构造复杂,随着开采深度逐渐增加,地应力、瓦斯压力和地温越来越高,煤矿自然灾害的威胁逐步加重。②煤矿瓦斯涌出量大,煤与瓦斯突出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不断加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也不断增加,高瓦斯突出矿井数量也在增加。③煤层自然发火严重、煤尘爆炸性危险普遍存在。

二、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配齐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统一思想,落实法定代表人是瓦斯治理第一责任人的规定,努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实现应急救援产业化。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建立本质通风安全系统,突出“一通三防”的安全第一地位,改变通防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企业领导者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对通防人员的需求由量化向质化逐步转变。改进职工收入分配政策,通防人员虽然劳动强度相对一线职工低一些,但他们安全责任大,最好的激励政策就是细化现有的分配方式,使经济分配机制总体上向效益倾斜,同工种向苦、脏、累倾斜,同时单位要把岗位工种按要害程度划分,按岗位职责轻重划分,实现责、权、利的最佳配置,激励通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通防队伍的相对稳定,坚消除“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和行为。

(二)建立矿井通风评价机制,做到安全生产的准人运行制度煤矿矿工安全通风评价机制是跟踪监测矿井各种数据,对煤矿安全生产体系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闪素,并对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科学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当前,国内煤矿行业已经开发研制,多种形式的针对不同特点、适应不同范嗣和不同条件的具体评价方法,按照其不同特性可划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安全评价方法。除了定性定噩安全评价法以外,还有根据通风系统稳定性的高低及煤矿安全划分的安全方法。如煤矿通风的基础资料评价,煤矿测风的评价等多种方法。煤矿企、舭无论使用哪一种评价机制,均需要在日常生产中做到安全评测通过才进行生产的安全准入制度。

(三)环境因素的预防。制订和实施矿井通风和瓦斯、煤尘的控制计划和管理方案,建立确保通风系统和瓦斯、煤尘控制的程序,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预测预报,实施必要的控制和防范措施。矿井开拓布置必须事先设计且设计合理,加强矿井通风管理,改善矿井通风系统,保证矿井足够的风量;确保通风设施的位置合理,质量合格,切实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加强机电管理,强化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管理,保证矿井正常通风。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防范措施篇(6)

Abstract: the safety production in coal mine is th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ecurity, is f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we will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from the height, fully aware of the gravity of the work of safety production in coal mine, the hardship and complexity, according to "section Jane, safe, clean"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and achieve "and the people-oriented, safety first", and adopts various effective measures, and find out the influence the hidden trouble of the safety production in coal mine,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safety production in coal mine, improve the social image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Keywords: coal mine safe hidden trouble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安全生产自建国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护生产者生命健康和发展经济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安全生产的本质是要在生产过程中防范各种事故的发生。安全工作是煤炭工业的生命线、幸福线、希望线。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没有效益,就没有矿业的稳定发展和职工个人的家庭幸福。因此,只有常抓、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企业安全有序生产,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优化,才能更好地保持煤炭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我觉得现在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煤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生产系统不尽可靠、安全措施不够完善。受经济利益和高利润的驱动,很多煤矿企业没有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和安全投入,就进行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生产,超层越界和非法采煤严重,安全保障能力和抗灾救灾水平极为低下,给煤矿自身的安全生产和施工管理带来极大挑战;技术力量薄弱,科技投入极少,对煤炭科技进步的重视更是无从谈起。特别是一些煤矿为节约成本,减少安全投入,进行非正规采煤、以挖带采、以掘代采(有的甚至打出10多米宽的掘进巷道)、以探代采、越层越界、生产系统不完善、设施通风、检测仪器和监控系统不可靠,给矿井带来极多的安全隐患;

二、专业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差。煤矿工人大部分来自农村,其文化程度极其低下。在井下侥幸强干和蛮干,违章作业、违规操作,也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些每天从事高危行业的井下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级差,他们对煤矿开办的“井下安全知识培训”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等岗前培训内容首先是丝毫不感兴趣,认为没有必要,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绝大多数工人的煤矿开采和井下安全防范知识主要依靠同伴和“师傅”的言传身教;其次是由于文化素质所限,不善于总结和吸取各种血的事故所带来的经验和教训,

二、对策及建议

1、健全管理体制,建立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的联合机制。

制度的问题是根本性问题,只有把制度问题解决了,才能有效保证煤矿生产安全的长期性、可持续性。具体来说,不少地主有限的煤矿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分属在企业、安监、国土及其他行业部门,从目前来说无法实现煤矿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使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形成合力,不能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行有效监督管理。根据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建议整合煤矿安全监督管理资源,调整工作职能,明确一个部门具体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参加,独立行使对煤矿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职权,并明确细化各个参与部门的工作职责,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和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以便于彻底解决各部门工作不配合,相互推委扯皮的弊病,最大程度发挥统一协调指挥下的条块工作管理机制;另在主要负责部门设立行政领导之下的安全技术业务总工程师负责制,明确业务技术总负责人,切实杜绝在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那种外行管理内行的问题,同时协调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煤矿安全、采矿作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是建立煤矿安全监管与矿产资源监管的互动联动机制,并把二者有机协调结合起来开展工作。

2、依靠科技进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井下工人的招聘、培养和培训,逐步改善煤矿工人的知识结构,为安全生产提供人才基础。

在培训上,一是要扩大范围,把政府分管领导纳入培训的范围,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中实现创新管理和规范管理;二是建议主动制定规划措施,完善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方案,引入培训竞争制度,加强对煤矿安全及其他管理人员、井下技术人员和从事特种行业工作人员实行分批次、分工种、分类别的强制培训和考试上岗制度;三是参照先进国家做法,在相应的经费中抽取部分专项资金,确保培训经费专款专用,使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紧扣煤矿安全生产科技的前沿,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

3、加强采煤工作面的监管。采煤工作面是矿井生产的第一线,是矿井生产最基本最主要的生产场所。采煤工作面空间狭窄且多变,设备多,噪声大,人员集中,环境复杂,不安全因素多,所以是矿井事故多发地点。煤矿顶板、水灾、火灾、瓦斯、煤尘事故都在采煤工作面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严格按要求选用支护设备并安设仪表,对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及早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做好顶板的加固工作;要熟悉矿井透水的征兆,做到“有疑必探,有疑必防”,做好综采面的防水工作;加强人员和机器设备的监管,做好防火工作。

如果能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各部门加强监管,把安全生产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防范措施篇(7)

以矿井的各种资源情况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把煤矿通风安全事故消除或降低的措施,系统的、科学的做好煤矿通风安全工作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1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因素

1.1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人的因素

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要想做好矿井的通风安全工作,首先必要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员队伍。这就需要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但要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要使他们的自保和互保观念增强。安全意识在做各项工作时都要以做好安全工作为前提,安全第一的思想要从领导到员工都要树立起来。要把人是最宝贵资源的思想切实树立在整个通风安全工作中,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准则都要以维护职工的生命权以及健康权为前提。通风安全操作能力人同恶劣自然环境的抗衡与斗争其实就是通风安全管理的本质,要想改造自然,首先必须要具备相关技能,要掌握通风管理的基本知识,通防使用的仪器仪表要能熟练操作,对各类安全隐患都要能快速准确的识别,并且要能拿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员工培训要把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好,企业要经常给职工培训一些基本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岗位。

1.2矿井安全控制中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发生事故的条件,造成火灾与爆炸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危险的大气状态如瓦斯、煤尘、烟雾、蒸气、风流,硬环境如保护装置的不合适、存在缺陷的设备、工具。软环境如预警系统的不可靠。对这三个环境的控制既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由于动态变化是矿井通防系统的主要特点,因此矿井隐患分析必须贯穿于“一通三防”的整个过程,连续的系统的进行分析,触发通防事故的直接原因便是危险的大气状态,必须也要强化检测大气状态的力度,并且对检测到的数据测试人员要及时的汇报给上级部门,以便上级部门具体的分析处理,要加强对硬件环境的检测力度,以确保设备设施的灵活可靠,能正常有效的工作。

1.3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管理方式:跨门类、综合性是通风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在通风安全管理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有可能造成通风安全事故,要想做好煤矿企业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通防环境,其次要建立一个可靠的通风安全系统,煤矿企业必须要树立起“安全无小事”的思想。安全目标:要想做好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树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安全目标,它是实现通风安全的潜在基础,同时它也可以为通风安全管理的实施提供内在的动力。管理人员:要有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目标的实现会直接受到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思想品德、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影响,所以对考核与选拔机制的建立要动态,最好要建立一个通风安全人才库,以便更科学、合理的用人。资料分析:通风安全具有复杂多变、无规律可循的特点,为了更好的捕捉瞬息万变的危险信息,对危险情况进行预测以便及时指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我们必须要建立一整套的资料分析制度。责、权、利的划分:通风安全工作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比较严重,为了更好的做好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必须要明确个部门以及各工种人员的责、权、利,要建立起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来促使员工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2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2.1环境因素的预防

1)对矿井通风和瓦斯、煤尘的控制计划和管理方案一定要制定完善,并且要具体按控制计划和管理方案实施,要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瓦斯、煤尘的预测预报工作,要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控制防范措施。2)要事先设计好矿井的开拓布置,一方面要把矿井的通风管理工作加强,另一方面要对矿井的通风系统不断进行改进,以使矿井的风量能够得到足够的保证,为了使矿井通风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切实得到提高,我们要合理布置通风设施的位置,选用质量合格的通风设施。3)对主通风机以及局部通风机的管理工作要不断加强,以使矿井的正常通风能得到保证。4)对高瓦斯矿井的地质预测预报工作要做好,要加强瓦斯管理,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瓦斯抽放系统,综合治理瓦斯。5)要把矿井的防尘系统建立完善,控制好火灾等危险因素。必须要做到有巷必有管,有管必有水。6)对矿井的安全评估以及通风能力核定工作要做好,以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

2.2人为因素的预防

1)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要齐全。构建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要“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2)要不断提高通防人员的个人素质,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实际的一通三防工作中要重点突出,领导者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对通防人员的管理要由量化逐步转变向质化。3)对每月的瓦斯评价以及安全隐患的管理要实施闭环管理,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隐患要提前预测和辨识。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注意这些问题,完成施工后,要及时做好安全验收评价工作,以便把所有的安全隐患问题都能消灭在萌芽中。

[参考文献]

[1]顾春.关于加强煤矿通风女全隐患管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

[2]张新仓,土瑞义.浅谈煤矿通风安全隐患与管理措施改进[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

煤矿安全防范措施篇(8)

煤矿开采具有很强的复杂性,这就使得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当中,瓦斯煤尘的爆炸占了绝大多数,绝大部分的瓦斯爆炸事故都是由于通风不畅所造成的瓦斯局部积聚,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引起火花,引发瓦斯或者是瓦斯煤尘的爆炸,对于煤炭企业来讲,通风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加强通风安全首先能够保护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因素,同时也能为煤矿的生产提供安全保障,为我国煤电事业的不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煤矿通风安全中的制约因素

1.1 人为因素

1.1.1 安全管理技术相对落后。一个煤矿能够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就要具备合格的矿工工作,煤矿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为矿工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这样才有助于实现良性的循环,煤矿过程的控制因素主要是由矿工所开始的,所有的工作都需要矿工来参与完成,如果安全管理技术比较落后,就会对矿工的人身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当前很多煤矿仍然停留在被动管理的局面,应急救援的产业化建设不够完善,存在社会各基层的支持和配合不够协调的问题,救援队伍的监测系统和建设装备研究不能跟上生产,应急资源很难协调配置。

1.1.2 职工待遇有待改善。不少矿井存在着管理者对于通风工作不够重视的问题,职工的待遇较差,矿井工作在对人员的配置方面往往只是随意安排一些非专业的人士从事煤矿通风管理的工作,这些人员由于自身缺乏通风管理的知识,很容易产生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的不安全行为,另外,煤矿井下工作相对来讲较为繁重,在重体力的凑合心理和逞能心理的影响下,操作人员往往也会存在着走捷径、忽视安全操作等的不安全因素。

1.1.3 安全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煤矿对于质量标准化的安全工作没有充分投入,通风的质量标准化很难到位,使得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较差,安全技术装备以及安全培训不够到位,不少器材设备已经逐渐老化面临淘汰,难以跟上煤矿科技时展的需要,另外,安全基础不够牢固,矿井所指定的安全指令、法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对于安全科技的投入不足。

1.2 环境因素

1.2.1 自然环境因素。煤矿的地质结构较为复杂,近些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低位、瓦斯压力以及地应力越来越高,使得煤矿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煤矿中的瓦斯大量涌出,使得瓦斯与煤的突出危险逐年增加,煤尘爆炸和煤层发火严重的问题也普遍增加。

1.2.2 物的环境因素。有些矿井现在还存在着开拓布置不合理、通风设施的不恰当的情况。通风的网络结构不够稳定,就会很难保证风流的稳定性,通风系统不够完善以及自然风压会对矿井产生影响等问题,通风能力不足也会影响到矿井有效通风,造成矿井有效风量率低、外部漏风率不能符合规定以及部分矿井现在还存在着通风能力生产的问题。矿井机电的管理不够到位,部分矿井的机电设备和配套设备存在缺陷或者不匹配的问题,很容易造成煤尘的飞扬和堆积,受到井下的环境因素影响,容易造成监测数据信息的传输错误,仪器仪表、矿井的监控系统等很容易出现故障,在达到一定条件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出现爆炸的问题。

2 煤矿通风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

2.1 人为因素的预防

2.1.1 完善法律发挥政策。加强对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切实落实法定代表人作为安全问题治理的第一责任人的相关规定,配备专业化的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做好思想统一工作,有效完善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体系,努力构建管理到位、监控有效、抽采达标的瓦斯综合治理的工作体系,真正实现煤矿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的产业化发展。

2.1.2 积极创设良好的通风环境。建设良好的通风环境,有效建立起通风安全的管理系统,能够突出安全第一的地位,通风人员需求从量化向着质化逐渐改变,企业的相关领导人员应当从战略高度认识到目前的现状,有效改变通风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努力改善职工的收入分配政策,其安全责任重大,应当对其采取积极的激励政策,虽然相对于劳动强度较大的一线职工,通风人员的劳动强度稍低,但为使得经济的分配机制能够从整体上向着效益倾斜,也应细化已有的分配方式,将岗位工种等按照利害程度来进行划分,按照职责的轻重进行划分,消除“轻安全、重生产”的行为和思想,以确保工作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2.1.3 加强安全培训工作。不断强化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努力搞好煤矿质量的标准化工作,加强推进手指口述以及岗位描述等的制度,加强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之间的结合,有效采取模块式的技能培训方法,将系统的知识分成单个的知识点,结合现场的实际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每月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考核的结果应当同员工的奖金相挂钩,使得职工对于自己职位的技术规范能够熟记于心并且灵活应用到岗位实践当中,切实提高职工驾驭自然环境复杂且万变的应对能力。

2.2 环境因素的预防

2.2.1 制定并实施相关的瓦斯、煤尘控制及矿井通风的管理和计划方案,建立起能够确保通风系统以及煤尘、瓦斯控制的相关程序,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对预报的预测,实施必要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加强机电管理,不断强化局部的通风机管理和通风机管理,充分保证矿井的正常通风。

2.2.2 加强同瓦斯突出矿井以及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管理和地质预测管理,高瓦斯矿井、瓦斯与煤突出矿井都必须建立起瓦斯的抽放系统,设立专门的回风港,积极开展综合治理瓦斯的相关措施,完善管理手段,坚持走矿压、地质、瓦斯治理相结合的道路,实践与科技相结合的道路,将各项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到位。

2.2.3 加大安全投入。有效加强安全投入的力度,加强对温度、粉尘以及瓦斯等危险参数的监测,各项仪器仪表都必须要及时配备齐全,不断提升矿井的安全设备水平,将所得到的各种数据能够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设立专门的瓦斯质量监测员,实现全方位的在线质量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必须要及时解决和处理,随时对煤矿井下的工作环境进行巡查和监测。

2.2.4 加强科技投入,做好局部的通风管理工作。煤矿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工作过程中的局部通风机、巷道断面、通风距离、需风量以及通风方式等条件对风筒进行有效选择,其选择的主要原则就是要保证最大的通风距离应当能够保证工作面的整体需风量,局部的通风机工况点应当在合理的区域当中,在巷道断面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使用大直径的风筒,有效减少风筒的风阻。加强长距离的通风管理和对日常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减少接头的漏风,尽量减轻通风的阻力因素,加长通风的距离,全面实行局部的通风机挂牌管理,保证局部通风机的可靠安全运转。

3 结束语

安全是一个矿井得以生产的重要前提,生产是煤矿保证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在实践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影响通风安全控制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不断提升环境控制的能力以及保障通风安全的现代化管理内容,只有将安全搞好,才能使得煤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只有率先抓好通风安全工作,才能有效保证生产,根据实践得知,加强对制约煤矿通风安全因素的全面正确分析,通过环境与人、机、物等之间的协调运作,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协调努力,能够有效达到防范的目的,实现矿井的整体安全生产,使得矿井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其安全状况可以得到较好改善。

参考文献:

[1]邹军,丁岩四.刘桥一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研究[J].价值工程, 2012(30).

煤矿安全防范措施篇(9)

1.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检测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持续低位成交,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比较大的冲击,随之而来的,煤矿在生产技术的更新方面和安全投入方面的资金逐渐减少,促使在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煤矿企业的安全观念与安全意识有待提升,对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安全性能的检测工作也没有到位,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的检测非常有必要性。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检测的意义主要有三点:①确保煤矿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②加大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维修费,从而降低与设备相关的成本投入,进而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③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检修工作也能够促进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促进其向高科技、现代化发展,从而加速了煤矿实现现代化生产的步伐。

2.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检测

2.1进行检测的煤矿机电设备的种类

在煤矿企业,需要对其进行检测的机电设备和项目有:主扇通风机、空气压缩机、主排水泵、主提升绞车、主皮带运输机、架空乘人装置、矿井通风能力以及矿井通风阻力等。对设备进行安全性能检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二是在发现异常现象后对设备进行故障分析和诊断。

2.2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检测的手段

当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检测所用的手段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分析处理技术、光传输网技术等多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计算机技术在机电设备安全性能检测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安全监视、监控系统等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工作;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被检测机电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一类器件或装置。传感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检测中主要用于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自身与操作对象、作业环境的状态,能够有效地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情况,为安全检测提供必须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信号分析处理技术能够检测机电设备的技术性能、技术状态以及诊断故障,它所测得的信号多是时间的历程函数,利用这些所测信号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能够对设备进行准确检测、监测和诊断;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光传输网络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检测中也得到了应用,它主要是用于信息的传输、复用、分插和交叉。

3.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检测中的防范措施

3.1要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日常及定期的检测和检修

为了做好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的检测工作,首要是要基础着手,及做好日常和定期的检测和检修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每个煤矿单位要根据自身的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机电设备日常检测办法,并要安排专人专项负责;②要按照要求对每一个矿井生产线进行定期的计划检测和检修,主要是对零部件的磨损进行及时的解决,以及对零件超负荷运转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

3.2在检测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制度

设备安全性能检测工作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属于特殊的工作岗位和工种。要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首先要制定与检测和检修工作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度,将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化、清晰化;其次要确保每个相关的检测和检修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有工作任心;还有,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要严格按照设备维修、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来执行,将工作情况与经济利益挂钩,进行量化管理。再次,为了实行必要的绩效考核制定,要定期对对应管辖的设备责任区进行验收检查,达到一定要求的给予奖励,否则给予相应的处罚决定。最后,还要对设备的维修及使用情况进行动态检查,追究那些不按规定流程操作致使设备损坏的相关人员的责任。

3.3在煤矿机电安全性能检测中要做好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

煤矿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开拓更大的市场,对机电设备进行改造非常有必要性,另外,安全性能检测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对设备的技术进行改造。煤矿企业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技术改造工作要求本着少投入,多技改的原则尽可能的多多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此外,技术改造工作还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就要改进相应的生产技术,发挥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主导作用,从而提高科学成果的转化率。先进的技术装备是煤矿企业顺应市场需要,提高生产装备和工艺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从而达到增加收益的有效手段之一。只有依靠科技的进步,才能保证煤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3.4建立良好的机电安检和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建立良好的机电安检和质量监控体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首先在设计阶段,要做到标准化、全面性、规范化和系统化。②要购买那些质量好、信誉高的设备产品,由专人负责。另外,要把好验收关,要进行必要的检查。③在安装环节,要严格规范要求操作。④要开展定期检修工作,在每次停产检修时都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检修计划并保证检修彻底实施。检修结束后,检修维护人员还要现场对检修设备进行试运转操作,对于不合格的设备切不可对其签字审核,确保每个项目检修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只有建立良好的机电安检和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

3.5将信息化建设融入到安检工作中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管理技术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煤矿机电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使用、检修、维护等各个环节中。具体来说,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测工作来说,相关部门要逐步建立起所有机电设备的使用、检修、保养等的电子档案。这样能够便于安检工作的深入化、细节化、具体化、系统化和智能化。

4.结论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的检测涉及的知识和方面较多和宽泛,其中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这项工作在煤矿产业发展中其中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对其不断的改进和革新,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实现煤矿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防范措施篇(10)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180-01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必须采用科学合理有效地管理办法,及时找出问题源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排除事故隐患,真正的保障煤矿施工安全生产。全文从安全事故发生原因,防范措施和重要意义三个方面论述,煤矿企业应切实落实好安全工作。

1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原因

1.1 煤矿企业对事故安全措施投入少

现如今,煤矿企业越来越多,许多煤矿企业的老板只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的。对于煤矿内部的安全措施以及安全方面的投入觉得没有必要,导致真正的安全防范设备比较落后,真正发生事故时往往遇难者不能得到及时施救,造成采矿人员生命危险。

1.2 少数领导对煤矿安全生产观念认识不强

很多煤矿企业的领导在真正的煤矿安全生产中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把预防事故发生的工作方法摆在首要位置,安全措施方面的投入费用不多,使生产缺少有利的保障。部分煤矿企业瓦斯超限时间一般都超长或者通风缺口没有充足风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当企业事故发生时,领导者往往放松生产过程,过分注重利益是否受到损失,使得企业安全生产只是口号而无实质作用。

1.3 采矿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没有严格生产纪律

煤矿业每年都需求大量采矿人员,对人员招聘没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农民工群体是煤矿业基础工作人员,它们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安全防范意识,由于在井下作业要求的是技术以及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而他们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开采工作,自身对危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不高,没有严格的生产纪律作为约束工作条例,也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1.4 采矿工作现场管理松懈

部门煤矿企业管理者由于下井时间少,忽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对井下工作环境没有实际情况的了解,存在忽视管理的态度,在采矿现场,现场管理工作的松懈,不严格导致违章违规现象的发生,导致煤矿安全问题屡见不鲜。

1.5 对煤矿事故预防工作不到位,培训流与形式

很多煤矿企业对施工现场预防不到位,甚至有的管理者明知存在安全隐患却还不加管理,最后形成矿上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增大。

2 做好煤矿采矿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经济生活条件的日益增长,“远离事故,关爱生命”,成为当今煤炭业发展的中心主旨,建设安全的煤矿开采环境是作为煤矿企业的重要责任。然而,煤矿行业是我国高危行业,产量占企业的主导地位,由于其生产的环境的特殊性,多变性和其不可预测性,使其在生产过程中事故频频发生。因此,有关煤矿采矿的安全防范措施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真正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工作中,下面是促使防范的几个方面。

2.1 加强安全基础工作

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把安全防范工作做到基层工作上,基层工作者是企业的基础,安全事故一旦发生时基层工作者是直接受害人。因此,煤矿企业在开展安全工作时,应把基层工作作为主导工作任务,设置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为基层工作者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2.2 对于煤矿安全找好经济和安全平衡点

煤矿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生产”,为主要原则,安全生产是企业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也决定了长远经济效益。企业管理者应该做好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两大点的平衡。企业在保持安全生产的同时才能得到经济利益收获。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长远的经济效益,两者平衡发展才能长治久安。假如企业生产安全出现问题,一定会造成经济损失,相反指抓安全生产不考虑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上去了,但是企业没了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也不会管理好。

2.3 对采矿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作为煤矿企业的执行者和管理者不是单纯的实施管理,需要所有人员一起支持。由于煤矿企业基层工作者大多数文化素质比较低,对自我安全防范没有意识,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定期对人员进行井下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强采矿人员安全素质教育以及生产安全意识,提高基础人员的技术素质,建设一支“安全,高效,技术”,团队,这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保障措施的主要手段。

2.4 加大采矿人员安全监管力度

人员在生产煤炭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起到关键的制约作用,安全监管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防止施工作业人员不合理的操作规范,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安全的防范工作。管理人员在监管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人,物,环境”,三方面协调工作,实际监督时严格要求自我,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安全监管力度。

2.5 提高企业安全技术水平

面对我国目前采矿企业设备落后的情况,应采取科技化的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因此,有关煤矿企业应该做好技术,安全相结合手段,使安全管理方式和防范措施做到同步水平的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地提高,应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项目资金的投入,施工设备的完善化,这样既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也能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所以,在煤矿企业基层工作者日常工作中,应该采取先进的安全设备和防范事故发生的新技术,真正的做到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和防范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树立“预防为主”,思想,通过合理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事故的有效防范。因此,我国煤矿企业开采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发展具有现实的作用和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商业模式的变化 下一篇: 常见的网络促销方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