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主要课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8 15:45:50

机电一体化主要课程

机电一体化主要课程篇(1)

二,改革思路

机电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机、电、计算机等主干课程,其技术“核心”是控制,现已形成“机、电、计算机”三分天下的实际格局:但目前该专业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育观念等,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市场为生命线,而仍习惯于传统的机械专业办学模式,知识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限制了电控:另外课程设置陈旧,机电比例失衡,机与电缺少结合点,机类学时多而覆盖面小,学生的知识面窄,动手能力不足,不仅严重制约了“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在新形势下高校对机电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实践方面,由于各门课程的独立建设,使得实验教学基本上是围绕各课程知识的验证性实验,缺少设计性和综合实验,客观上限制了学生实践创造力的发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措施。其指导思想是:以机械制造过程机电一体化为方向,以“数控技术”和“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为突破口,以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控制工程三个主干学科为主导,改革课程设置与内容,增加电控比重,突出机电结合特色,引入创造性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环节,创建综合性实验,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改革措施

1、构建学科专业的课程群

为适应数字化制造时代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机械类课程的同时必须加强计算机、电控知识的学习。处理好机与电的关系,采用“以机为主,以电为用。机电结合”的机电一体化培养原则,对原有课程精简、优化、机电合理渗透整合与重构教学体系和内容,以知识结构为主线即:主干技术基础课——专业方向限选课——专业方向任选课,采用系统化、模块化模式,并提出了基于机械课程群‘、电气课程群、计算机课程群和创造学系列课程四个模块课程群,使它们的比重分别为4:3:2:1。

2、更新教学内容

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从实际工程应用出发,精炼传统内容不断融人前沿技术,较好地体现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突出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如现代电气与PLC控制技术课程去掉延边三角形降压法、定子串电压降压法等陈旧过时的知识,加入软启动技术、变频技术等先进电气技术,突出传统继电接触电气控制的设计思想,强调PLC控制技术内容,以先进的西门子S7—200PLC机型为主机进行授课,不断追踪前沿动态,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数控技术”课程应减少机械结构的篇幅,增加伺服控制内容,将原来作为一节的检测装置增加内容,另立成章。另外还增加了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

3、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创建开放式综合实验平台

按照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创建了开放式创新实验平台,该平台由数控加工模拟实验平台、机构创新组合组件、慧鱼机器人拆装组件、德国博士力士气动实验室、HJD一4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PXPLC一3可编程控制实验模拟装置、智能机器人等先进设备组成。这些实验设备集各种先进制造技术为一体,极大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开放式创新实验平台分三个阶段向学生开放:第一,在学生三、四年级服务于专业方向限选课、专业方向任选课等。第二,向大学生科技创新小组开放,接纳各个小组利用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进行课题研究,第三,向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开放,接纳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完成设计任务。

4、创建三维训练体系

机电一体化主要课程篇(2)

(一)对专业内涵的理解不够机电一体化的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中,计算机得到能够实现预期机械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若是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通过计算机指令和反馈来实现柔性化和智能控制。而不少专业教师却单一地认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就是学一点机械类课程,学一些电子类课程,如果加上一些控制类课程,简单拼凑就是机电一体化了。因为理解不够,所以对最后的综合实践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课时量及训练强度不够,大量精力花在了使学生获取装配钳工或维修电工高级工证书上。但社会现实却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到了新的高度,随着光学、通信技术等的进入,机电一体化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而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开启了机器人的新时代。这迫切需要我们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融入新技术、新技能。

(二)对关键核心课程的融合不够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开设机械类、电子类和控制类专业课程。技能实践课程也大致这样划分,在最后阶段,再开设综合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如果按专业方向划分,则制造技术方向开设CAD/CAM软件应用技术、机电设备机械安装与调试技术、机电设备装调工(装配钳工)训练与考级;控制技术方向开设电气制图及CAD技术、机电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技术、机电设备装调工(维修电工)训练与考级。以上所有课程基本上都是分机械和电子课程两条线展开的,对PLC和单片机的理解运用不到位,到最后真正能融合机电技术、体现机电一体化专业特点的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实践课只开3周,而装配钳工和维修电工课程分别开了11周。很明显,对前者这门综合性的核心实训课程重视不够,其带来的后果是学生虽然分别掌握了机械类、电子类、控制类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但没有融合三类课程和技能,没有达到真正的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要求。

(三)对技术技能应用能力的强化不够对于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专业能力是专业技术技能应用能力,而不是开发和设计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操作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能力,具体分析、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能力,能处理生产车间现场工艺技术问题,具有维护、维修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能力。而现在大部分学校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就是制造技术和控制技术两个方向,就是取得装配钳工高级工或维修电工高级工证书。这些技术技能肯定不能让学生完全了解和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技能。学校应当通过校内机电设备装配调试相关课程设计、专项实训,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技术技能应用能力,最后通过综合实训课程,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并努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对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应用能力的探索

(一)多元整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目前,职业学校普遍开设三类课程:综合化课程(技术基础模块)、一体化课程(技术模块)、项目化课程(技术训练模块)。综合化课程模块是机电专业领域岗位群相关职业通用性的必备技术理论和基础技能;一体化课程是机电专业相关技术领域中某种技术知识和技术应用方法有机整合的课程,如PLC编程及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等;项目化课程是培养学生专项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该类课程与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要求融通,突出熟练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如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钳工技术训练、机加工技术训练、机电设备装配调试技术训练等。而对上述三类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就形成了真正的机电一体化课程,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理论课程、机电设备装调技术课程设计、机电一体化设备装配调试实训课程等,这是最能体现专业特点和要求的课程,是机电技术的真正融合。

(二)开设综合化的核心实践课程目前,综合实训课程开设的情况是:制造技术方向开设装配钳工,控制技术方向开设维修电工。如果培养机电综合能力,就要把PLC编程及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加以强化,增加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开设光机电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实训课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较为前沿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技能。

机电一体化主要课程篇(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现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一所按二本招生的普通本科院校,是面向地方经济和航空工业生产第一线,培养输出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01年筹建,根据电力工业发展现状与区域经济特点,提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且结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科发展的水平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师资力量,编制了偏于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的课程体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经过数年的建设,并且与21世纪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相适应,于2008年对原有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了细分,新设置了自动化专业,并且该专业在师资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些都促进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强电本色的回归,推动了对相应课程体系及专业定位的思考。虽然近几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专业基础与兄弟院校相比还很薄弱,实验条件与师资力量还很有限,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仍需且必须定位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到电厂、电力设计单位、电气制造企业及各工矿企业从事与电气相关的设计、运行、管理等工作。

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强,除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外,还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以后主要在生产第一线从事运行与管理等工作。应用型人才首先是一种创新人才,具有把理论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实践生产力的创新能力;其次也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因为应用型人才的工作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而要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往往不能仅靠一种专业知识,实践的创新多出现在学科边缘或者各学科的交叉处,因此应用型人才也是一种复合型创新人才。[4]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是简单地增减几门课就能做到的,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如何建立以强电课程为主,渗透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透彻理解相关的课程及经受实践的检验。

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电气专业新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着重突出“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强弱电、软硬件、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色,主要依据四个基本原则:一是突出强电特色,并且结合电力发展前景与现有师资力量,设置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二是紧密结合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保持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相关课程教学四年不断线;三是强化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保持实践教学环节四年不断线;四是激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学生就业需要,注重课程安排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新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是适应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细分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自动化专业的发展需要,突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强电特色,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而设置。

1.课程体系的改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原电气专业结合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自动化两个专业的内容,专业的特点为“强弱结合、适当偏弱”;新电气专业的特点转变为“强弱结合、强电为主”,专业课程的口径相对变窄。新电气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再是电气专业与自动化专业的区分,而是电气专业内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两个方向的设立。由此考虑把原来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改为更符合新电气专业特点的一级学科基础课—二级学科选修课—跨二级学科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新的课程体系保证了学生的理论教学在满足基本学分的前提下,能够小于2500学时,同时优化了课程内容,扩大了选修课程范围,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励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课程内容的优化新的课程体系在强电专业“宽口径”的前提下,突出“厚基础”的要求,公共基础课与学科基础课的学时比例达到总学时的74%。在实现了同一专业的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完全打通,专业主干课程也基本相同,而专业方向的不同只体现在专业课程中的非主干课程及实践环节的要求的基础上,[1]新课程体系既实现了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培养,又强化了对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同时还突出了不同的专业方向特色。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更加突出强电特色,突出计算机技术与弱电控制技术在本专业领域内的运用。按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两个专业方向,设置了两个特色显著的课程模块作为任选的必修环节。另外,按照“拓宽”与“加深”的原则,开设总数达到19门的二级学科选修课,学生可以选修其中的5~7门。按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设置了跨专业选修课与全校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在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方面修习约6门课程。

3.授课时序的调整按照先基础后专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保持计算机教学、英语教学不断线,科学分配各门课程的授课时间与学时。(1)保持计算机教学不断线。计算机课程按照教学次序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机械制图CAD技术”、“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业组态技术”、“电力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交直流调速系统与MATLAB仿真”、“EDA技术”、“可视化程序”、“计算机网络”、“毕业设计”。(2)保持英语教学不断线。建议取消“专业英语”课程,增开双语课程教学。用英语(或双语)教学的相关课程包括:“大学英语”、“电路”、“软件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EDA技术”、“计算机网络”、“毕业设计”。(3)科学分配各学期的课时量。如第一、第二学年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可以适当增加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时量;第四学年学生因社会实践、找工作、考研等,学习效果下降,此时可以突出计算机与实践教学环节,利用课程的强实用性平抑学生的浮躁心态,最大限度保证学习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环节,是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各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的人才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包括实验条件的完善、实验内容的设计及实验教师的素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气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组成,组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由线到面、由基础到综合,分层次、全方位的内容体系。[5]

1.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包括电工电路、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C++语言、单片机原理、电气PLC原理等。课程设计是工科专业实践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信息检索、相互合作,初步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主要由核心专业课程与部分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如“电机设计”、“电力系统分析”、“单片机原理”、发电厂电气部分等的课程设计构成。

2.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由校内与校外两部分组成。校内实习基地主要由校办工厂组成,完成金工实习、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基础性专业训练;校外实习基地主要包括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飞机制造厂、贵州飞机制造厂等,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接受现代化企业的生产教育,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3.毕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课题多来自于工程实践。题目通常由导师自行拟定,或者来自于导师科研项目的某一模块,或者来自于导师熟悉的专业领域,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针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题目陈旧、知识面过窄、实验条件较差、学生支差应付、成果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现阶段可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中期抽查考核,组织讨论,询问学生等;对学生加强考勤,不定期考查,组织中期检查与预答辩等。二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科知识范围内自由选题,激励他们选择来自于生活实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三是创造条件允许学生到实习或工作单位做设计,聘请企业中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除了以上基本的专业实践环节之外,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电子设计”等全国大赛,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制作,建设专业的开放型实验室,积极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式。

机电一体化主要课程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174-02

一、引言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以工程设计任务为导向,以培养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系统的适应与调控能力为主要目标,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强调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关注工程实践,加强实践环节,强调个人职业技能与人际沟通的技能并重;强调综合创新能力,与社会大环境协调发展。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CDIO的理念和方法是先进可行的,适合高校工科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改革。

山东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于2009年初成为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试点工作组高校成员。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我校CDIO培养模式的试点专业之一。我们的改革目标是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尤其是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吸收世界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建立符合国际工程师认证的课程体系。“机电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三门主干课程,基于CDIO的培养理念,我们将这三门主干课程以机电项目为载体进行整合优化,建立机电一体化课程群,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特别是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过程

将国际工程教育的先进教学模式“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融入教学过程,以机电项目为载体,制定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CDIO培养方案;确定以设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制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大纲;编写相关的教学文件资料等。将“机电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三门主干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建立机电一体化课程群,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课堂教学方面

基于CDIO的培养理念,将机电一体化课程群的教学内容先进行整合优化。“机电控制技术”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主要以典型机电产品为载体,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设计和PLC控制系统设计,培养学生对机电产品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的能力,为后续“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两门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教学内容主要以典型机电产品为载体,重点讲述精密机械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在机电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结合我校自行研制开发的三向移动重载教学机器人为实例讲解,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技术能力,为后续学习“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和进行机器人的开发和设计打下基础。“机器人技术及应用”采用自编讲义,综合国内外各种机器人的特点,选定自行研制开发的三向移动重载教学机器人为实例讲解运动学、动力学、结构建模、机器人轨迹规划等内容。

基于CDIO的培养理念,机电一体化课程群的内容设计,避免了传统教学中课程内容重复问题,学生从“机电控制技术”课程中获得机电产品设计中计算机控制模块的设计能力,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中获得机电产品设计中机械模块、传感器模块、伺服传动模块等设计能力,从“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中获得典型机电产品--机器人的系统设计能力。

改变传统授课模式,课程群教学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采取课堂实物演示与实验、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现场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从中穿插旨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机器人设计、调试等内容。注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课堂实验式教学,通过生动直观多种方法手段并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分析问题,联系问题,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立体思维、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方面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机电一体化课程群在实践教学方面,以三向移动重载教学机器人作为项目对象,设计了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I、II、III三个综合实践项目。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I项目通过对教学机器人的解剖,掌握各个关键部件(包括机械系统组件和控制系统组件)的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进行初步的创新思维与产品构思训练。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II项目通过团队合作的方法完成机器人整体结构的设计。通过具体给定不同的设计参数和机器人操作任务,由学生自由组成团队,合作完成机器人各关键部件的详细设计,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给定的局部O计任务,并保证团队内部学生设计的各个部件之间的良好连接。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III项目通过团队合作的方法对第I、II模块确定的项目进行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通过这样训练,让学生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同时这些关键技术可以触类旁通的用于其他相关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在每一届学生中选择设计较为出色的部分产品,进行实际加工制作,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激励,同时也可以作为以后学生的研究对象。由于最终的产品完全是学生自己设计,有利于学生掌握机电产品的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整个过程,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三、实施效果

整合优化后以典型机电产品――机器人作为项目对象,贯穿于教学和实践性环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增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学生反应很好。学生学完这几门课程后,能完成项目对象的构思、设计与开发,所设计产品具备一定的开放性,便于拆卸和组装,并且能够进行二次开发。近几年学生开发的产品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和山东省机电产品大赛、山东省机器人大赛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整合优化后,老师们的讲课质量和讲课效果都得到提高,有3名教师连续三年荣获山东理工大学教学质量奖;发表CDIO方面的教研论文3篇;申请专利18项;并成功申报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CDIO的机械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还有“基于CDIO创新培养模式的新型移动机器人设计”、“基于CDIO的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第I模块的构思与设计”等6个CDIO项目获得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

总之,基于CDIO的培养理念,将“机电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三门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尤其是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具有明显的特色。

机电一体化主要课程篇(5)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一门面向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所开设的专业综合特色课程,是集机械、电子等基础课程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课程,课程在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基础上,从机械电子结合的角度介绍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应用领域,并结合机电一体化典型设备,讲述相关系统产品的组成原理及工作过程,阐明机电一体化技术原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重视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又重视相关理论的应用,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运用[1-2]。针对该课程以上特点,如何开展课程的考核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在综合分析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现有考核方式的特点,分析探讨了不同考核方式优缺点,提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为高校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1.《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特点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作为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在机制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融合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将机械技术、检测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系统总体技术等多种技术融于一体,体现了“以机为主、以电为用、机电有机结合”的原则,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突出特点,课程对培养学生机电一体化设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在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基础上,从机械电子结合的角度介绍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应用领域,结合机电一体化典型设备,讲述相关系统产品的组成原理及工作过程,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的组成及发展方向,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及产品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有关机电一体化仪器、设备的应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即通过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进学生系统了解机电技术学科知识,掌握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设计方法,提高学生“机电有机结合”的实际应用能力[3-4]。

2.当前主要的考核方式及其特点

2.1试卷考试。

试卷考试主要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有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及半开卷考试等形式。试卷考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知识点的学习水平,但是,学生突击背复习题应付考试现象较为普遍,而且结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特点,单纯采用试卷考试很难实现课程“提升学生机电有机结合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而且课程考试一般在结课后一次性完成,无法完全反映学生对于课程的整体学习效果,缺乏对于课程的过程管理。

2.2平时成绩与试卷考试相结合。

针对试卷考试存在的过程监控不足等弊端,许多院校在考核过程中引入平时成绩考核环节,平时成绩主要由期中考试测验、出勤、平时作业等组成,一般权重在20―40%。课程总评成绩最终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期末成绩为试卷成绩。该种方式对课程的过程管理进行了监控,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思考,课下认真完成作业,但是该种考核方式对于课程考核权重及平时考核项目的设置要求较高,教师需对平时作业的布置、创新类实践项目设置等平时考核环节进行较好的把握。

2.3结课论文。

结课论文通过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提交结课论文的方式完成课程考核,结课论文考核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对于课程论文,一般要求选题结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面的内容,原则上一人一题。

结课论文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针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特点,要求学生在结课后期较短时间内完成质量较高的课程结课论文难度较大,易出现论文分析肤浅、运用课程理论知识点不足等问题。

2.4基于CDIO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考核方式[5]。

基于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提出CDIO考核方式,该方式以项目设计为导向,强调学习评估方法和学习成果相结合。考核模式采取“4+3+1+2”考核方式。具体做法是:在考核前一个月左右给学生布置一批应用性比较强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面的课题,学生在这段时间内有针对性地查阅有关资料,编制程序框架,调试程序并进行仿真,在考前一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上机调试能力,适当缩小命题范围,减小难易程度,突出重点,命题采用分类随机抽签的方法,学生在上机考核过程中,规定时间,一人一机,分组进行,教师重点考核其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及实践技能,并进行答辩。答辩时,教师针对考题进行提问,考核成绩最终由平时、上机技能、答辩情况及调试结果综合评定,从而考核学生对课题的准备情况、理解程度及实践技能。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成立兴趣小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明确职责,利用实验室的开放,对自己的课题设计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物模型,通过当场演示,讲解分析,教师注重过程考核,根据学生的分工、设计、演示情况和答辩情况综合打分,得出本门课程成绩。这种考核方式的优点是引导学生平时注重学习,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上课互动性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5采用职业技术资格考试来代替传统考试[6]。

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与学历文凭不同,职业资格证书更多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涉及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多个角度,并侧重于技能、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利用其取代传统考试的同时,需对照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从认知、操作技能与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考察其可行性,并将其作为选择和确定结业考试内容的依据。目前,可参照“数控中级工”、“维修电工”等工种中的一类或多类项目进行考虑,学生通过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申请课程免考的方式进行。

3.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思路

基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特点,结合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考核过程中,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将简单的一次性考试考核向多种形式并重的方式转变,将理论考核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向转变,将组织方式由学校组织向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考试方式转变,具体思路如下:

3.1丰富考试考核形式,强化其合理性。

为了提高考试考核的公平性与合理性,考试考核的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方式[7]。考核过程中,合理引入平时成绩考核,将现有的一次性考试考核转变为多次考核,通过综合课堂表现成绩、随堂测验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实习成绩等多方面的指标决定最终的综合考核成绩,在此基础上,确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评价标准,合理分配考核指标权重,以期合理、公正地反映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效果。

3.2完善考核内容,强化考核过程管理。

为了使课程考核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学校效果,课程组需在进一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完善课程考核内容,形成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试题库,并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方向,及时更新完善考核内容,根据实际及时修正考试内容,提高考核内容更新效率。在平时考核环节,需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完善平时考核方式方法,提高其可操作性。

3.3拓展考核组织方式,多渠道实现课程考核。

在考核组织方式上,突出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8],通过课程学习,在合理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立适于课程考核要求的职业资格类别,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考核接轨的以职业综合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考核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全程考核的考试考核体系,实现课程的多方式考核,使学生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达到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

4.结语

本文在综合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现有考核方式的特点,提出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然而课程考核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改变先前的考核模式,必须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和技能训练,同时要求教师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这对教师、对学生都将是一种挑战。因此,要想切实做好《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务必制定好长期策略,注重积累,保障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董爱梅.《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8,41:11-12.

[2]朱国云.基于过程化考核的机电一体化实训教学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5:110-111.

[3]叶慧群.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4:145+147.

[4]刘延霞,宁玲玲,马广勇.《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09:111.

[5]袁健,朱龙英.基于CDIO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10,02:18-20.

[6]朱敏红,闫红蕾.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2,06:24-25.

机电一体化主要课程篇(6)

VOCSCUM(Vocational Competency Systematized Curriculum)课程及课程开发方法,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组织国内众多高职教育专家,在已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及其开发方式,尤其是澳大利亚和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研制出的一套全新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及其开发方法。此课程模式是一个能力本位的实践课程模式,它提出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满足产业界的要求为宗旨,即以就业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专业职业――学习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职业能力――学习结构框架、单元课程概要设计和培养方案设计五个步骤。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分析

为了用先进的VOCSCUM课程模式开发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对现行的课程实施方案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分析的结果是现行的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开发从根本上属于学科中心型模式。(2)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3)课程结构比较单一。(4)现行实施方案的课程没有采用学分制管理。(5)现行实施方案的教学计划把证书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但和社会结合不够紧密。(6)现行实施方案的教学计划考虑了产学结合及“定单教育”,但力度尚显不足。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模式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问题,必须对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只有采用适合高职特性的课程模式,才有可能引入学分制,实现课程的弹性;才能把课程和职业很好地联系起来,真正实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三、VOCSCUM模式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开发方案

用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进行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方案设计,主要是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专业设置论证。主要是聘请行业专家进行专业的可行性论证,以确定准确的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专业职业―学习分析。主要目标是确定专业的职业目标以及与职业目标相对应的职业能力。基本方法是职业能力通过行动领域的专业任务来完成,专业任务则转化成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每一单项职业能力所需知识和课程又以学习链路的形式展示出来。

3.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职业能力――学习结构框架分析。这主要是在专业职业――学习分析的基础上,将各单项职业能力和职业延展能力分析的结果合成,形成整体职业能力――学习结构框架。这一结构框架体现出了横向上职业能力培养的递进过程,以及纵向上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链路。要求既要有能力培养的递进式层次阶段,也要有能力培养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证书培训课程的明确区分。

4.单元课程设计。这主要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职业能力――学习结构框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单元课程设计。

5.培养方案设计。用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开发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运行、维护、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毕业生重点掌握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具有机电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具有一般机械加工的操作能力和编制简单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简单机电设备改装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3)职业目标与就业选择:主要就业岗位:机电设备应用工程师、机加工段长。次要就业岗位:机电产品营销员、机电设备的操作、机加工工艺员、企业管理。(4)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5)培养方案的框架体系。(6)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7)主要课程介绍。

四、结论

VOCSCUM模式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开发方案具有如下特色:

1.课程模式贯穿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首先,在开办专业之初,根据地方发展需要确定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培养目标定位与专业方案设计;聘请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可行性论证。其次,在进行专业职业――学习分析的制定时,始终体现出就业导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为机电设备应用工程师和机加工段长,这是在大量职业调查、市场分析和生源市场调查后确定下来的,这一定位比较明确、准确。

2.课程模式突破了学科范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课程设置方面坚持了“压缩公共基础课,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注重操作实践课程,拓宽急需知识课程”的培养原则,改变了过去按学科体系教学造成的知识结构的分割,避免了课程之间的内容脱节与重复,突出了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除了少量通识课程以外,大多数课程采用了更适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中心”课程范型、“训练中心”课程范型、“项目中心”课程范型以及“培养中心”课程范型。特别是以掌握专门技术和培养专项能力为主的“训练中心”课程范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选择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整合,包括理论课程的整合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的整合。课程整合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即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将传统的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组合和综合,以及依据理论与实践课程一体化整合要求,对机电设备的拆装、维护,机加工段长培训等课程实现理论教学、实训一体化整合。

4.课程结构设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两个不断线,实现能力培养的递进性和渐进性。主要是专业知识学习不断线和专业专门技术能力培养不断线。

机电一体化主要课程篇(7)

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江苏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江苏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江苏各地区都在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主要取决于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的发展。

一、中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高职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专业与产业不够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需求不够吻合、中高职课程体系不够贯通、课程内容不够衔接、中高职衔接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等。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学衔接的关键,中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课程内容重复。中高职院校缺少有效的沟通,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如中职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与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都开设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液压传动、电工电子基础等课程,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

2.基础课程薄弱。中职学校存在的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现象,使得很多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弱,升入高职后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困难,尤其是数学、物理、英语等基础性课程。

3.技能训练重复。高职院校技能训练定位低,中高职较多实践训练项目相差不多,存在重复训练的现象,甚至造成高职与中职实践技能课程“倒挂”的现象。

因此,迫切需要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建,切实解决上述实际问题。

二、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1.岗位需求分析及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江苏省等长三角地区,通过多种渠道,深入了解中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企业用人需求及学校培养现状。全面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及对中职、高职毕业生素养能力的具体要求,着重对中、高职毕业生从事机电产品和机电设备的设计、操作、装配、测试、质检、维修、销售、技术服务和经营管理等工作岗位的初期定位及迁移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表1:

表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岗位

2.职业岗位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及能力结构分析图如图1所示:

图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结构分析图

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出发,确定中高职教育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在中职阶段应重点掌握普通机床加工、机电设备的简单安装、中级维修电工等基本技能,应注重特定岗位的熟练操作能力训练,学生凭借中职阶段掌握的技能,既可直接从事相关的操作性工作,又可为高职阶段的能力提高打下扎实基础;高职阶段重点培养先进设备的运行、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控制程序的编制、高级维修电工、设备开发等能力,还要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学生通过高职阶段学习,既可提升单项技能,又可使这些技能得到综合运用,使之具备从事机电复合型高端技能岗位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学生从某一具体岗位到整个职业生涯,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结构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体系衔接框架。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搭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框架,如图2所示。

在人文素质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身心素养、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在职业素质方面,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实践方面注重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掌握基本职业理论、训练基本职业操作能力;高职课程注重技术分析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工作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实践性。根据中高职两个阶段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构建课程体系,规划教学内容,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从而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上,做到既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又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中职阶段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基础技能的实践为主,以能力拓展为辅,注重基础知识、动手能力的培养;高职阶段以专业核心课程和高级技能实践为主,注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图2 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框架

2.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课程体系结构总体分为中职主干课程和高职主干课程两个层次,其中,两个层次中的衔接课程在中高职教育阶段对接设置,中级工要求的相应知识与技能就是专业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课程设置体现能力和知识的提升,各模块有相应课程完成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如AutoCAD与三维CAD,机械基础与机械设计基础,PLC(一)与PLC(二),电工工艺与技能与电气控制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与机电设备维修等在课程上形成中高职衔接,形成中高职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提升。主体部分有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岗位能力课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和职业能力拓展模块五个模块式的结构。

图3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

3.课程模块设置内容。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置课程模块的具体内容。(1)基本素质课模块是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设置的含德育、体育、文化基础在内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文化基础课程和德育、体育、政治经济类和公共选修课程,尤其是数学、物理两大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习的重要基本保证。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中职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因此,首先在招生时要对文化课程中数学、物理成绩提出最低要求,其次可以通过入学后的测试,是否达到中高职专业学习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建议通过补习等方法,弥补不足。

(2)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是以职业岗位共同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的课程。为后续专业岗位提供支撑作用,既避免了专业基础课程的重复,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中职开设二维AutoCAD,高职开设三维CAD。所有专业基础课都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3)专业岗位能力模块。模块是从岗位职业能力提炼的反映职业特性的技术性课程。这些专业核心技术课程,都安排在高职阶段以企业典型任务为载体,完成工作项目为课程目标,按照工作任务设置教学项目,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企业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4)专业综合能力模块。中职阶段培养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包括认识实习、车工实习、钳工实习和中级维修电工实习,完成中级维修电工的职业技能考核;高职阶段培养高级技能和创新能力,包括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高级维修电工,并完成高级维修电工的职业技能考核;最后是毕业设计、毕业综合实习和顶岗实践,实现中高职实践环节的无缝衔接和职业能力的循序提高。

(5)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职业能力拓展模块主要开设职业拓展岗位,中职阶段开展机电产品采购与销售,高职阶段开展产品质量管理和生产现场管理,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四、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策略思考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架构是基础,课程内容的衔接是落脚点。整合优化课程目标,实现中职操作性和实用性目标与高职技能性和创造性目标的衔接;必须解构和重构课程内容,整合中高职的教学资源,避免教学内容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中高职教学有效衔接。加强专业岗位职业证书的管理,职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及相关技术证书是衔接的标准。以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任务为中心,以机电设备产品的分析设计为载体,将相关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技能资格认证要求、龙头企业培训内容等有机地嵌入到课程中,按照学生职业素质贯彻全过程,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层次递进的发展规律,构建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为依据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保证中高职职业教育的顺利衔接。

参考文献:

[1]刘大勇.职业能力导向的模具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广东教育,2012(5):13-14.

机电一体化主要课程篇(8)

为了认真完成好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定改革研究》的调研工作,课题组成员对中职机电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是,中职机电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业务现状是:机械制造人员能熟练地进行普通机床的操作,熟悉典型数控系统机床的编程技术,能熟练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加工中等复杂的机械零件,掌握二维和三维CAD/CAM软件如AutoCAD、UG、Pro/E等软件的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护人员能较熟练地操作维护机电一体化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人员。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分类、典型结构及特点,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和调试。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营销基本知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现状是获得普通或数控车工或铣工中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中初级维修电工合格证书;机械制图绘图员中初级合格证书。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偏多偏难,改革迫在眉睫。

现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分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对当前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现状进行具体分析。

1 培养目标现状分析

当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机电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机电技术应用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1]。

2 业务范围现状分析

(1)机械制造人员:能熟练地进行普通机床的操作,熟悉典型数控系统机床的编程技术,能熟练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加工中等复杂的机械零件,掌握二维和三维CAD/CAM软件如AutoCAD、UG、Pro/E等软件的应用。(2)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护人员: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知识,熟练掌握机械原理、电气控制原理和液压技术。能较熟练地操作维护机电一体化设备。(3)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人员。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分类、典型结构及特点,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和调试。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营销基本知识。

3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现状分析

3.1 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描述(如图1)

图1 知识、素质和能力描述

3.2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要求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的普通或数控车工或铣工中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中初级维修电工合格证书;

机械制图绘图员中初级合格证书。

4 主要课程、职业技能实训项目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现状分析

4.1 课程设置概况

本专业共有10门公共必修课,6门职业基础课,9门职业技术与职业认证课。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11个,以确保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4.2 主要课程和主干课程

4.2.1 主要课程

语文、英语、数学、政治、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AutoCAD应用、计算机基础及办公自动化、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电工电子技术。

4.2.2 主干课程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机械制造基础、电机修理、数控应用技术、工厂供电、protel。

4.3 主要课程学时分配现状

法律基础知识30学时,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哲学基础知识30学时,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28学时,求职与创业28学时,语文88学时,英语52学时,数学104学时,体育52学时,计算机基础及办公自动化88学时,机械制图120学时,金属材料与工艺学70学时,电工电子技术90学时,机械设计84学时,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20理论,24学时实验,AutoCAD应用56学时, 机械制造基础(含机床)56学时,数控应用技术84学时,电机修理34理论学时,10学时实验,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总学时84,其中实验学时10个),工厂供电60学时, Protel 60学时,技能认证训练(含液压基础)180学时,企业管理30学时,市场营销60学时[2]。

4.4 实践性环节的安排项目:

金工实习三周、电机修理一周、电子装配一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一周、机械制图零部件测绘三周、机电一体化设备联调一周、数控机床操作实训二周[3]。

5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分析

经过分析:必修课总共3054学时占97%,其中,公共课522学时占17%,专业必修课1026学时占33%,职业技能项目360学时占12%,其它实训课1020学时占35%。理论与实践课比例为43:57。

6 分析结论

根据以上调研分析,结合相前实际,我们认为,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偏多偏难,改革迫在眉睫。同时提出以下建议与设想。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针对目前中职生的实际,如何来重新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以及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是课程设置方案的制定,难点是专业课开设种类以及学时配比。

目前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中职学生基本现状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但是在如何从专业教学的实际进行有效突破上还在探索之中。今后要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寻求到比较实用的一套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

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十分有必要重新研究中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问题,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Z].2008-12.

[2]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Z].2009-1.

机电一体化主要课程篇(9)

关键词 工程能力;机电测控;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135-02

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机电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对机电类综合应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机电自动化人才的培养,提升机电测控课程教学,已成为现代机电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其中强化学生工程能力素质的培养已成为机电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以工程能力为导向的机电测控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是目前机电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

一、加强“工程能力导向”的教学定位,强化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任何教学体系的构建,都必须要有一个定位,树立好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原则。机电测控课程教学必须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致使于培养创新能力强、勤奋实干、守信诚实、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素质和研发能力的开发、制造、设计、应用等综合应用型机电工程管理及技术人才。

而“工程能力导向”的教学定位主要是要求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即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强化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地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强化学生“机电设计技术、机电制造技术、机电测控技术”三大工程技术实训能力的培养,在“扎实基础理论,提升专业技能,寻求个性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课程教学思想指导下,构建集实验、实训、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二、提升工程实践类课程比例,促进学生工程能力的全面培养

根据机电测控课程教学的定位,其中工程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工程实践体系的构建可谓是势在必行。因此,在构建“理论课程+基础实验+综合实践+课外讲座+创寻训练”的开放性、一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机电测控技术实践教学体系下,保证工程实践类课程的比例,是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操作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机电测控课程教学中,必须加强工程实践教学中五个模块的教学,即:基础理论教学模块、实验教学模块、机电工程技术实践训练模块、工程技术系列讲座、创新训练模块。其中,基础理论教学模块主要是指对机电测控基础知识的传授,但其教学过程跟现场演示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实验教学模块主要是指工程机械设计、工程控制、工程测试、电学、力学等课程的工程实验实训;工程实践训练模块主要是指机电传动实训和校企合作中的实习项目;工程技术系列讲座主要是指在校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种跟机电测控相关的主题讲座,促进学生对工程技术知识的掌握和拓展,如: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做专题讲座,每名学生必须听取一定次数的科技讲座并撰写听后感;创新实训模块主要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课题项目或者竞赛等课外方式进行。具体可如机电测控技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表1)可知,其中工程实践类课程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课程。

整个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集网络通信技术、机械工程技术、工程传动技术、工程装配技术、PLC 技术、电子电气技术、传感器技术、气动技术等技术为一体,充分培养了学生机电工程各方面的实践能力。

三、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学生工程技术方面的就业竞争力

对于机电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是其新的要求,也是其工程导向的根本理念所在。因此,对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除了课程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之外,还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于是必须改革过去传统的机电测控实验课程模式,采取“问题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方法等进行实验教学,所谓创建问题情境主要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到所学课程知识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实验、去实践操作,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将课堂归还给学生。通过这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自我评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实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实践教学中,必须要求大三、大四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自由组合,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课题、大学生课外科研课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一项,布置定量任务,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并撰写科研论文,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个性。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教学安排,有效地构建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同时,在整个实践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和考核,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打造综合应用型的机电工程管理及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同岭.论我国工科院校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4):132-134.

[2]王仲民,姚合环.高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14,(2):121-122.

[3]郭魂,左敦稳,唐国兴.面向应用的“机电系统控制技术”课程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装备制造技术,2007,(10).

[4]孙树文,杨建武,张慧慧. 机电一体化教学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6).

机电一体化主要课程篇(10)

通过对区域产业及企业的调研,结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和建议,可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归纳为:①设备维修岗位,包括机电设备的装调、维护、维修及售后技术服务;生产作业设备保运、维护、检修、维修及管理等工作。②产品设计与辅助制造岗位,包括数控设备的操作、机电产品的造型设计、加工工艺制订与编程等工作。③生产组织管理岗位,包括生产组织管理、生产过程监控、产品技术经济分析、工艺分析、数据管理、产品检测、质量管理等工作。④机械加工岗位,包括数控设备的操作、产品加工与检测、数控加工工艺制订与编程等工作。

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行业专家访谈和实习生、毕业生跟踪调研发现,企业对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见表1。

2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技术技能”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根据岗位(群)需求及质量要求,充分体现技术、技能两个属性,同时兼顾技能大赛及职业资格取证的引领作用。结合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现有的“2+1”教育培养模式,将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四大模块、理论与实践互为补充。

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第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第三、四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四大模块主要指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技能训练课程、技能选项课程四大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课程的开发主要提高学生职业基础能力及其职业素质,能够切实的帮助学生获得综合素养上的提高。职业技术课程是从事本专业必须掌握的技术性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技能选项课程针对具体工作岗位而设置的课程,有具体的导向性,其专业性较强。

3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技能”课程体系构建

3.1 合理安排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上一篇: 水利工程工程量 下一篇: 智能制造研究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