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0 15:43:52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1)

作者简介:张玉玲,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马列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issn.1672-3309(x).2010.122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2-67-02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摆脱数量增长的影响,实现经济质量和水平的飞跃。然而中国经济实现集约增长,将面临诸多困难。克服这些困难因素,实现经济集约增长。必须处理好以下4种关系。

一、集约经济增长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集约经济增长体现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和状态。经济体制则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和表现形式。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经济体制。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集约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制约、影响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而集约型增长方式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既是实现集约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目前的经济体制状况严重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利于“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改革开放32年来,尽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解决的仅是经济体制浅层次的问题,还未触及经济体制的深层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企业的框架设有根本性突破,一些国有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产权主体和管理主体,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企业与政府出现了两层皮现象,对于企业来讲。风险与收益、权力与责任脱节,这必然导致企业产生内在的扩张冲动,争投资、争项目而不问投资效益的高低,致使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依然存在;缺少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创新的制度安排。企业的科技进步较慢;资本积聚缺少后劲,资本集中乏力,联合难、兼并难、收购难,发展规模经济受到体制限制:企业内部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

上述分析表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妨碍实现集约增长的主要因素,改革旧体制成为实现“十二五”期间集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十二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加快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步伐,建立以产权明晰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塑造以增效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增长主体。

二、集约经济增长与解决劳动就业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与解决劳动就业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效率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就劳动力资源而言。我国是一个人口资源丰富的国家,现有13.3亿人口,随着人口的增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预测,未来20年是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时期。目前,城镇失业率已超过4%,隐性失业者达5000万人。二者合计失业率达10%,若加上农村1.2亿剩余劳动力,总失业率达27%。庞大的人口资源和严重的就业压力在叫‘二五”期间必然为集约经济增长带来沉重的负担。靠加快经济增长的办法扩大就业总量是有限的,因此实现经济的集约增长与解决就业之间存在着矛盾。

传统观点认为,集约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必然要求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促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增多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因此,效率与就业是绝对对立的。其实,效率与就业的矛盾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首先,集约经营并不排斥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集约经济增长中都是必要的。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内尽管用人多而用生产资料少,但只要产出不变或增加,减少成本。降低总收入,仍然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集约增长。其次,集约经济增长能够扩大就业。由于集约经济增长能够极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导致需求增长,市场容量扩大和投资增大,引起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形成新的部门和产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因而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

“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集约增长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特点,充分发挥我国资源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妥善解决效率与就业的关系。第一,不宜片面、单纯地推行机械化和自动化,过分强调发展资本密集型企业。因为我国目前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而且资源紧缺且价格昂贵。第二,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同时,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特点,保留并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尽量多使用劳动力。少使用资本,主要采用节省资本而不是节省劳动的技术,在提高要素生产率上下功夫,提高经济效益。

三、集约经济增长与现有资源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必须注意处理好它与现有资源的关系。实现集约增长是我国现有资源状况的客观要求,资源乏与短缺是目前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问题,因此节约资源,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各国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状况更令人担忧。首先,我国虽有部分种类资源储藏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些重要原材料长期依靠进口。资源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资源消耗过大,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我国综合能源消耗为日本的5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钢材、木材、水泥等三材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的5-8倍、4-10倍、10-30倍,化肥有效利用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低2倍左右。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工业生产由于资源利用率低,一年的损失达2000亿元,每年工业“三废”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也近2000亿元。

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是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必要途径和应有之义。集约经济增长的实质在于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各种资源),扬长避短,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生产率,实现经济的高速、高效增长。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投人、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实现保护资源,减少资源消耗,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因此,实现集约经济增长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协调和统一。

实现集约经济增长,必须发挥我国现阶段的资源比

较优势。上述分析表明,由于我国资源匮乏,必须珍惜、保护现有资源,尽量使用廉价的生产要素,少使用高价的生产要素。“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必须协调好与节约、保护资源的关系。第一,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应把节约、保护资源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第二,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加强资源立法工作,强化政策导向,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宏观管理。第三,完善企业管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彻底根治污染。

四、集约经济增长与地区协调发展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我国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须处理好实现经济集约增长与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在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是事实。导致差距存在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东部地区历来是商贾云集的地区,工业集中。商晶经济较为发达;而中西部地区自古以来以农矿产为主,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东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资源加工为主的经济格局,非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相对较小;而中西部地区基本上以资源生产为主,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尽管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在实现经济集约增长的过程中,各有优势和劣势。东部地区的优势在于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比较先进,资金比较充足,劳动力素质较高,管理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着劣势: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劳动力相对短缺,而且价格在不断上涨;中西部地区尽管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低,管理水平低,但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且价格低廉。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只要各地区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做到优势互补,不仅可以实现集约增长,而且在集约增长中逐渐缩短地区间差距。首先,实现地区间产业重组,将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目前,中西部农村大约有8000多万剩余劳动力流向东部地区,中西部劳动力剩余大幅度减少,他们的边际收益开始上升。其次,“十二五”期间,国家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放开资源价格,实现资源价格合理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技术投放。目前,由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以及中部崛起等政策的鼓励扶持,将投资重点西移、北移。近来又创造出一些新的合作方式,巾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我们必须依据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分析“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客观环境,科学地制定集约经济增长战略,积极稳妥地、循序渐进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决反对不顾国情特点盲目冒进、单打一的错误作法。要做长远打算,充分认识到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2)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

Key word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154-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也不断进步,出现了高速增长的趋势。但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对资源和环境的无限制消耗和污染的基础上,一直采用着高投放、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给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破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仍停留在粗放型发展模式上,资源投入量和消耗量均较大,但是利用率却较低,这种经济模式给我国带来严重的后果,如环境污染、资源减少、投资膨胀、价格水平上涨等等,并可能导致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因此,为解决这一难题,减少资源矛盾,我们急需将我国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型,提高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把我国向资源节约型社会方向发展。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将集约型经济理念落实到各个经济领域的各个环节,才能从根本上完成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重在追求数量、规模、速度、投入,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效率。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优化配置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是,通过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高,达到产品的竞争力强、环境污染程度小和经济效益高的目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便是要把我国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改变过去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再一味追求盲目扩大经济范围、靠增加投入来获取经济效益的做法,而是发展集约型经济,低投入、高产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我们要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因此,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重任提到日程上来。

2 全方位、多角度推进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1 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加大力度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使用范围,才是最基本的发展道路。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创新型国家,我们要加快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急需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集约型经济模式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我们急需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及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加快开发对经济集约化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标准,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有重点地继续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粗放型经济转型奠定基础。

2.2 调整和提升产业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通过经济结构的规律性调整和转换来推动,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对经济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提升,可从根本上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振兴第一产业,促进我国产业全面发展。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其次,我们可以完善消费政策,扩大消费需求,刺激消费发展,控制固定资本投资,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2.3 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政府监督体系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与政府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关系。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指导者,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应减少政府对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的直接干预,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还要改进绩效考核体系,改变过去以经济总量和速度指标为中心的考核方法,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纳入考核的范围内。政府还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那些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弊端,保障经济的顺利转型。

2.4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重组,向集约型经济模式发展 企业是国家经济的主力军,企业的发展形势也反映了国家经济的现状。为了促进我国经济转型,提高产业结构,企业可立足于现有基础,把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优化现有资源配置结合,大力发展集约型经济。企业可综合考虑自身因素,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技术改造,优化企业管理体制和结构,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效率,在现有企业规模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5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节能减排 发展集约型经济,一个需要我们注重的部分便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因此,促进节能减排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的突破点。首先,节能减排的实施需要政策的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节能效率和力度。其次,对重污染行业和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大力整顿,淘汰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设备、技术等,贯彻节能减排措施。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积极引进技术水平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加工制造业,提升产业结构。四是可发展循环经济,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成本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模式的优选方式,应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3 结束语

经济是支撑国家发展的支柱,加快经济转型,提升我国经济结构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我国长期实行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不惜在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模式上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长期下去必将以牺牲我们的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因此,改变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形式,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提倡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化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把我国加快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刘玉琼,曹向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诠释[J].特区经济,2012,(2).

[2]张军果.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再思考[J].唯实, 2012,(3).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现代企业,2012,(3).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3)

“十一五”规划强调走自主创新之路,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的战略重点,是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西方经济学认为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具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税收政策作为重要的调控手段和方式,对实现城市工业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应该也必然要起到积极作用。

一、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城市工业发展必然选择

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将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现在经济学界结合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给予的解释是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即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等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等粗放型增长方式。二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等集约型增长方式[1]。就我国现实而言,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据资料显示,城市工业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国内一些城市倾向于走工业发展道路,然而工业却基本依赖于外延型、粗放型的扩大再生产。各地政府往往偏好追求gdp产值和税收增长而忽视就业的增加,企业偏重于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质量与效益的提升。走工业强市成为国内许多城市追逐的目标,但是技术创新能力低,新兴工业发展缓慢,生产成本外部化明显,城市间存在工业结构趋同现象和特征。在“十一五”规划中,许多城市将钢铁和运输、汽车产业作为本市支柱产业,一方面导致各城市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较低,另一方面造成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制约现产业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的实现[2]。城市作为国民经济和全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体,其工业必然要经历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城市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税收政策与城市工业增长的关系

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既是一个需要多方配合的复杂系统工程,又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其中,财税政策的选择、制定和调整,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工业发展具有积极引导和激励作用。一些税收支出手段的运用,可起到定向引导企业行为以及调整企业投资意愿及投资结构的作用[3]。企业所得税率的高低影响企业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对企业利润课税必然会影响其可支配利润,降低本行业投资能力,但是从宏观调控角度来看,通过所得税率的调整可以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和调整产业结构及投资规模等。此外,税收对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有着明显影响。国家通过税收的开征和调整影响经济资源在城市产业、行业和产品间的分配,从资源配置低效率行业向高效率的行业转移,刺激企业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考虑到税收对企业投资与资源配置影响,通过国家税收政策和税制改革,必然会在转变城市工业集约型增长方式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效果[4]。

然而,现行税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当前,中国实行的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各级税收更多地与增值税、营业税等间接税挂钩,而增值税、营业税与生产规模直接关联。对gdp产值目标和税收目标更高的追求,客观上引导各级政府多上投资项目、多铺摊子。因为只有多上投资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增值税、营业税等才能随之增加。因此,企业也必须扩大投资规模,重复增加项目来“配合”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忽视本地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竞相采取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导致一些城市工业结构趋同。这种与生产规模挂钩的税收制度刺激了粗放型、外延型的增长方式。

此外,资源税税率长期偏低,资源税无法有效发挥调节作用。进入后工业社会,发达国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步入成熟阶段,表现为许多国家普遍征收较高的资源税。我国较低的资源税不能充分反映资源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导致许多资源的价格过低,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工业企业环境污染成本外部化,污染成本往往由社会公众来承担,环保各项收费较低,远远不能补偿污染治理成本。同时,在税收和信贷上也缺少对资源节约型企业的鼓励和激励机制[5]。

三、改革税制引导城市工业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从本质上看,城市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和问题,与全国工业增长方式转变是一致的。加速城市工业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对现行税制的进行适当改革。

改革现行税制,建立以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这种税制有助于引导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更加重视个人收入的提高,激励集约型、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可以引导和激励工业企业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行业,污染严重的企业就会注意产业转移和企业自身结构调整,优化内部管理,避免出现环境污染成本外部化。同样,对于支持城市环保政策的工业企业要予以适当的税收优惠,或者一定的财税补贴,建立起环保型企业的激励机制。

适当提高资源税税率。目前我国资源税税负低,一方面表现在征税范围比较小,另一方面也与当前资源税“从量计征”的征税方式有关。在一些领域中,超强度开采、粗放式利用自然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为科学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资源税改革已势在必行。资源税税率的适当提高对城市工业企业形成较大成本压力,企业必须重建成本约束机制,合理和有效地利用经济资源,减少不必要浪费,更加注重未来经济效益,进而刺激企业实行集约化经营。

最后应当指出的是:由于税收政策自身的局限性,税收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所有的问题。因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与其他经济手段以及行政、法律手段相配合。因此,应充分协调各项政策以发挥税收政策的全方位整合作用。同时,转变城市工业增长方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不断完善各项税收政策,不断发挥税收政策与市场机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晓红,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j],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4)

2.从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性。党的十七大为我国国民经济确定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任务。贯彻其基本精神,我国企业必须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又好又快发展。而目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差距是,经济增长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低,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具有不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等。为此,只有在实现向集约型经济发展目标转轨的情况下,才能使我国企业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加快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大幅提升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实现人均高生产率 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低物耗、低能耗、低排放,提高经济的总体素质和竞争力。

二、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对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

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效地配置各项资源才能产生理想的结果。企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积累自身内部能力的过程。在企业发展的各阶段,企业所采取的策略必然各有侧重。在企业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乃至成功转型后,都要求企业管理的重心随之变革,从而不断的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任何变革都是一种改良行为,都必须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之上。稳定是企业变革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没有稳定就没有提升,没有提升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的企业变革就没有意义。变革是改良,改良就是将不适宜变得适宜,将无序变得有序,将落后变得先进,最终使企业的运营能力得到提升。

企业在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中,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不断发展的集中体现。企业在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作到以人为本,就是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转型的准则,以员工的满意度作为转型的标准。

企业在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中,要平衡好变革与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这就需要从政治的角度、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企业。因为要变革,自然会导致企业内部不同群体和个体的权利利益的再分配,自然会导致对原有生产方式的破坏。在此过程中,某一部分人必然会失去一些权利和利益,或者又为某一部分人增加了一些权利和利益,或者会为企业员工带来一些思想、行为和习惯上的不适应,因此会使变革产生一定程度的阻力。任何变革在微观上一点一点的去实现的。为了实现变革的预期,企业应着意培养和提高企业的变革管理能力。

企业在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中,必须确立使命感和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大型跨过公司,还是中小型企业,长期目标、短期规划、经营策略、组织架构,以及领导人等都是可以随时进行调整的和频繁发生变化的,但企业的使命感和核心价值观是不可以轻易改变的。在变革时,要让员工明白什么东西必须改变,什么东西不能轻易改变,因为决大多数员工希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处于稳定状态。

企业在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中,要重视建立开放式的信息沟通系统,尤其是企业内部人员与外部市场环境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要畅通。这样做可以确保企业内部人员的思想不与外部市场脱节。当外部市场变化时,企业内部可以自然生成部分变革原动力,减少变革的阻力。在变革的过程中,企业要培养内部社会资本,即人与人之间及企业与人之间的信任。企业的任何变革都不可能让员工平均受益。更多的情况是让一部分人短期先受益,并通过一系列的变革从长期确保每个人的最根本利益。在这中种情况下,员工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尤为重要。

三、营造适宜于企业建立集约型发展方式的战略环境

每个企业都是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着自己独特的经济利益,自利性无疑是衡量企业市场行为和价值取向的重要标准。与此同时,企业又是一个社会组织,是在一个系统的社会环境中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并时刻与社会产生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运行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企业这一社会组织适应环境而生,又适应环境而变,企业与环境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那么,企业在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自身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而与环境的适应与平衡,则作为条件因素取决与结果,企业只有在外部环境进行持续不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相互影响过程中,才能获得发展方式转型的成功。

营造适宜于企业建立集约型发展方式的战略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同时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政治法律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企业所处地区的资源、地域和生态等情况,表现为企业生产条件与资源的优越与否,营造自然环境在建立集约型发展方式中体现为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上。在企业过去的发展中,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是短视的索取式的。如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大国,而我国在这方面的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必须以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与作法来使用这些资源。换句话来说,如果说以往这类企业缓解能源资源矛盾还有较大回旋空间,可发展到现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负担已经过重,这类生产资源已经有限,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那么就应在建立集约型发展方式的视野下,有意识的营造自然资源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以企业之外的经济形态为特征的事物,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形势、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等客观因素。不同的经济体制对市场和企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构成了企业生存的体制环境,是决定企业生存的基础。营造经济环境主要依赖于国家的宏观控制,但企业本身对经济环境的把握利用和营造,则对企业生存的经济环境也会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如企业必须认真地学习理解和把握国家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和要求,了解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认清本企业处身的微观经济环境,实事求是的具拿出本企业建立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实施办法,包括营造有益于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经济环境的实施办法;认真解决制约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矛盾;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注意调解好各种经济变量,保证经济效益的稳定与提高,使企业得以在平稳的经济环境中发展。

技术环境是指与企业有关的科学技术水平及其发展走向,主要是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采用等情况。企业能否适应科技发展的变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营造适宜于企业建立集约型发展方式的技术环境,要求企业能够应对迅猛发展的当代科技进步浪潮,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不断的推动自身的科技进步。

社会人文环境是指企业经营所涉及地区或国家的居民的语言、文学、教育水平、、消费习惯、工作态度、价值观念等因素的综合。一个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同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市场营销策略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文化。社会人文环境既可给企业带来机会,也会带来障碍,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建立集约型生产方式离不开社会人文环境的因素,企业应考虑到这个因素,利用好这个因素。

政策法律环境是指企业所处国家或者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政治形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的选择是由政治力量确定的,而其背后常常是由经济力量支配的。政府的政策广泛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政府的许多干预是间接的,例如税率、利率、货币政策、干预外汇市场等。企业在制定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轨的战略时必须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5)

中图分类号:F31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173-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力度的增大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草原生态畜牧业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到底什么是草原生态畜牧业以及它与传统与畜牧业以及工厂化畜牧业或者集约畜牧业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却一直没有正面的回答。

生态畜牧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畜牧业生产,建立新型的动物生产模式。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规律和要求,把生物系统、环境系统和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形成优化的、高效益的动物转化体系,同时实现无污染、无废物生产,通过多层次利用,多层次的增值,实现生态、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畜牧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1~2]。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新方向,在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草原生态畜牧业是生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目标和新方向。草原生态畜牧业是在综合草原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各组成要素的特点的基础上,整体的保护和恢复生态,科学地利用草原,优质高效低耗地发展草原畜牧业,达到草原系统的土—草—畜—人协调统一,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集约畜牧业又叫密集型畜牧业或工厂化畜牧业,是指在一定的土地(草原)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心饲养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其实质是建造最适畜禽的生产环境,提高机械化水平,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遗传理论和育种技术、配合饲料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及机械自动化技术等)改善生产工艺,合理组织劳动,从而缩短饲养周期,取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饲料转化率,力求在单位面积上获得“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经济效益[3]。集约畜牧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现代畜牧业范畴,在中国也已经有几十年历史。

由于草原上超载过牧现象严重以及草原退化等问题,造成草畜矛盾尖锐。在草原畜牧业转型以及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中,专家提出退牧还草、季节性轮牧、休牧以及舍饲、半舍饲的饲养方式,提出通过饲养方式的改变以及补饲等方法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与传统草原畜牧业的自由放牧相比,舍饲半舍饲的技术含量提高,集约化程度提高,因此造成了草原生态畜牧业是集约型畜牧业的困惑,甚至形成了草原上要发展集约型畜牧业的观点[4]。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解答这种疑惑,辨清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实质内涵。

的确,在很多方面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他们都注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使用,注重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来提高效益。无论草原生态畜牧业还是集约型畜牧业都注重畜群结构的优化,注重通过科学的家畜管理技术及畜牧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高效、低耗。集约化生产无疑是获得高效低耗的经济效益的最优途径,因此,在畜牧业的现代化生产中,都会朝着集约的方向迈进。中国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效率低,因此在朝着草原生态畜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在生产中某个环节,甚至整个生产过程的集约化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变游牧为定居、通过土地置换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围栏来管理家畜、冬春季节舍饲等都可以视为集约化的表现。而在国外,也有生态畜牧业集约化程度很高的例子,以美国为例,其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典型特点就是集约化水平高 [5]。

然而,即便是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也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其驱动机制不同。草原生态畜牧业是生态与经济二者共轭驱动的发展方式,而集约型畜牧业是单一的经济驱动型。由于其驱动机制不同,也就造成了其生产方式、目的不同。草原生态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产品的优质、安全。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影响畜产品质量及人体健康的添加剂、兽药等的使用。尊重自然规律,保证家畜的自然生长。因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要保留放牧,而不是完全舍饲。但是,在放牧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来管理家畜,比如进行季节性轮牧,在保证家畜生产需求的同时,让草原得到修养生息,让草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与重建。在冬春季节的禁牧、休牧目的也是如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中,会有短期的舍饲,或者叫半舍饲,往往选择在冬春季节缺草期,其目的除了保护草原外,还可以减少冬季家畜因游走及抵御寒冷而耗费能量。尽管如此,草原生态畜牧业的一个重要主张是提高家畜在秋季的出栏率,也就是尽量减少在冬春季节舍饲的家畜数量,只留基本母畜越冬。这样既降低了家畜越冬的投入,又不会减少秋季家畜出栏的数量,同时还保护了草场,也就是减畜不减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共赢。通过草原生态畜牧业的这些主张与措施,可以发现,草原生态畜牧业,不仅注重经济收入,更注重草场的保护与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

而集约型畜牧业最重要的目标是经济效益,因此其主要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注重的是产品的量。尽管集约型畜牧业也追求优质、低耗,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高产、高收益。因此,为了高产高效,集约型畜牧业往往会割裂了动物与植物之间的自然联系,忽视了动物生长发育的自身需求,而在生产中大量使用添加剂和兽药,降低了畜产品的质量,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另外,集约化生产追求规模效应,造成生产集中,而致使禽畜粪便污染土壤和水源,造成环境污染。总之,集约型畜牧业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方式。在这种驱动机制下,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都可能成为其牺牲品。但由于其高效的特点,集约型畜牧业也可能是畜牧业发展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集约型畜牧业本身是社会经济发展、机械化程度提高的、生产效率提高的一个体现,但当经济发展到另一定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开始注重食品安全时,单纯的集约型畜牧业也就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如集约型生态畜牧业,此时,“集约”只是生产手段,而不是目的。

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么在中国的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如何把握住其中的尺度呢?

当前世界上常见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以集约化发展为特征的农牧结合型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二是以草畜平衡为特征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三是以农户小规模饲养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四是以开发绿色、无污染天然畜产品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模式 [6]。四种模式各有特点和适应发展的环境。中国的生态畜牧业从传统畜牧业发展而来,由于中国农业发展以整体、传统的小农、小牧经济为主,因此,目前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以第三种模式为主。这种发展模式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但主要缺点是效率低、风险高,因此研究者们不断致力于其他发展模式的研究。草原生态畜牧业是中国生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中国北方草原退化的有效途径 [2],因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对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的草原政策是生态优先,兼顾发展经济,也就是说生态保护建设放在了经济发展的前面。其原因不是为了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更多的是对过去草原退化的一种补偿,也就是说,草原生态畜牧业是在恢复草原生态的条件下的畜牧业经济,这本身就像一种夹缝中的生存,既要进行经济生产,又没有充足的资源可以利用,甚至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必须减小生产规模。在这种背景下,当前,中国的草原生态畜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求低耗、高产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长胜,孙凤俊,王书杰,等.动物生态与生态畜牧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6):376-379.

[2] 侯向阳.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是解决草原退化困境的有效途径[J].中国草地学报,2010,(4):1-9.

[3] 金铁城.畜牧业集约经营[J].黑龙江畜牧兽医,1984,(2):17-18.

[4] 于铁夫,卢德勋.对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1,(5):1-11.

[5] 颜景辰.美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08,(1):47-50.

[6] 颜景辰,张俊飚,罗小锋,刘歆海.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7,(9):7-10.

An Analysis on the Defini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 and Intensive Livestock Husbandry

LI Ping,HOU Xiang-yang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6)

0 引言

我国经济随着改革开放得到迅猛的发展,使得经济呈现出高速的增长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较快,使得资源和环境得到无限制的污染。尤其是高投放、高消耗以及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和影响。我国的经济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属于粗放型发展模式,资源投入量和消耗量均较大,这种经济模式造成了如环境污染、资源减少、投资膨胀、价格水平上涨等严重的后果。为解决此矛盾,急需将我国粗放型经济模式向集约型经济转型,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一目标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各方面进行支持和配合,需要将集约型经济概念落实到经济领域的各个环节中去,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

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现代经济学就是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两类。其中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产品来增加产品的数量,以此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就是重在追求规模、数量以及资金投资等形式上的东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却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效率。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优化配置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是,通过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高,达到产品的竞争力强、环境污染程度小和经济效益高的目标。

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措施

2.1 充分利用新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

为了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必须牢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需要国家在大力发展新科技的基础上,提高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还要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能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教强国发展战略的基础,还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以此提高社会经济发展。

2.2 调整和提升产业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的主线,为了科学合理的调整和提升经济结构,首先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振兴第一产业,是实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总体战略。其次,就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以此促进消费者发展,扩大消费需求,更好地控制固定资本的投放,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2.3 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政府监督体系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政府管理方面的问题。因为,政府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者,就需要先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公共服务职能。还要改革绩效考核体系,改变传统经济的考核方法,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纳入到考核的范围内,以此保证经济能够顺利转型,避免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弊端出现。

2.4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重组,建立健全集约型经济模式的成型

大中型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我国企业发展态势的综合反映。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的经济转型,就需要企业应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把现有的资源优化配置与新技术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此发展集约型经济;同时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所特有的优势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还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改造,还要通过广泛培训和自主学习等多种渠道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效率,推动经济模式转变。

2.5 倡导低碳环保,促进节能减排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不因一时的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这需要我们进行节能减排,提倡绿色出行,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有效的突破点。首先,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合理有效地进行节能减排政策,鼓励企业改革技术,提高经济的节能减排效率和力度。其次,就是要对重度污染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整顿,彻底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的措施。在此,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行业,积极引进低消耗、污染少的先进加工制造业,以此提升产业结构。最后,用最小的资源消耗和成本获取做大力度的经济效益,更好地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

3 总结

综上所述,国家发展的支柱是经济,因此改变经济结构是我国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因此就需要加快经济的转型,将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成集约型的经济模式,合理构建产业化结构,提倡循环经济,在不牺牲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共存,更好地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报告把以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1 “两型社会”的内涵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强调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可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容,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是建设“两型社会”的两大宗旨。

2007年12月,湖北省武汉城市圈和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建设“两型社会”将正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将要为此探索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 发展两型产业是构建两型社会的关键

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转变现有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良性循环的节约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迅速升级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但是,从资源消耗、产业结构、产业质量以及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来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

从能源消耗的角度看,与国内先进城市、沿海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武汉城市圈在能源利用效率的工艺和技术上的企业研发能力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2005年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单位gdp能耗,武汉市列第14位,而第三产业比重列第6位。从牺牲环境的角度来看,现有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大大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就,据测算,两者都要扣除大约10个百分点。这就使得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现有的经济发展成就大打折扣。而且,近年来国际市场能源、矿产、粮食等传统工业原材料价格飞涨,使得大量依赖煤炭、石油、铁矿石的重工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传统工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威胁。在现有产业结构下,依赖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高资源消耗行业不仅无法实现构建两型社会的目标,短期内连过去的粗放增长模式也不可维持。

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武汉市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呈现明显空间差异性,大体表现为武汉一枝独秀、东部高于西部的不平衡分布态势.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普遍反映出城市规模呈外延扩张,土地持续利用趋势不明显的特征.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与土地利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土地集约水平的提高。

从产业结构来看,武汉城市圈2006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76%、44.38%、43.84%。其中武汉市200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49.4%)低于北京(70.9%)、广州(57.6%)、西安(52.7%)、上海(50.6%)、沈阳(50.5%)等城市。从产业的空间结构来看,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存在着明显的“散”、“乱”状况,表现出产业同构和趋同现象,圈内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与互补关系。在产业的技术结构方面,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关联度低,未能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在产业的组织结构方面,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在区域市场上的产业集中度还比较低,缺乏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从产业质量来看,武汉城市圈产业的经济效益(如税收)、社会效益(如就业量和就业结构)还比较低,特别是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益(资源消耗、环境损失)更低。在其产业结构中,资源消耗型产业和污染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如2006年武汉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中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为32.3%,高于哈尔滨(16.0%)、青岛(18%)、沈阳(18.6%)、北京(23.7%)、杭州(26%)、上海(26.4%)、重庆(26.7%)、广州(27.4%)等城市。在2007年的圈内5557.24亿元gdp中,“黑色gdp”所占的比例比较高、而“绿色gdp”所占的比重很低。

武汉城市圈作为改革试验区,就是要根据十七大报告精神,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成为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将武汉城市圈打造成“绿色、宜居、和谐,并充满活力、快捷的生态型城市圈。而以资源节约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为特征的“两型”产业最适合成为发展的重点,通过“两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来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应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3 发展“两型”产业的思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解决危机无法求助于产生这一危机的思维方式”。同样地,作为传统的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必然后果,我们目前所面临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困扰人类生存、发展的危机是不可能凭借传统的发展思维方式来寻求解决之道的。要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就必须更新发展观念,推动制度创新,从而在科学的发展观念和制度规范引导之下改变社会行为方式,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我们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率先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取得新进展,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发展是建设“两型”产业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内容,而建设“两型”产业的战略目标也对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前置条件和贯穿始终的约束条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探索,从而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要加强产业集群纵向一体化发展,形成一条条相互关联的产业链网络,有利于形成从原材料到制成品的生产流程,能够有效地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从湖北省的发展现状来看,大部分产业集群都是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横向一体化分工为主,不仅产品附加值增值有限,而且容易造成过度竞争。因此,建立以核心产业为中心,积极发展上下游相关企业,打造原材料、中间产品、制成品的一体化产业流程,通过合理有效地分工降低生产成本,是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路径。

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远远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从根本上摆脱快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大量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就必须依赖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运用。要把经济增加值放在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依靠创新、依靠知识转化上来实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园区建设,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在产、学、研方面的成功对接,形成知识和科技产业链条。积极开发资源节约型新技术、新工艺,对重大关键技术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技术瓶颈,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实现节能减排。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局的支持,建设国家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国际国内大中型企业积极参与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对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其迅速做大做强;大胆开展体制机制创新,为武汉城市圈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中提出建设10大产业链,分别是:汽车、电子信息、钢铁、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盐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及包装、建材及建筑业、农副产品加工。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发展50个产业集群。现阶段重点建设已形成了光电子通信、电子信息及家电、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钢铁及深加工、金属制品、石油化工、盐化工、医药工业、纺织、建材、服装、造纸及包装、食品、饮料等15个产业集群。

总之,我们要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以节能减排为目标,通过打造“两型”的产业链集群,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尽量减少资源消耗,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武汉城市圈。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

[2]正确理解“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j].武汉学刊,2007,(6).

[3]李立辉.区域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反梯度推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8)

二、集约化经营与管理途径

(一)“集约”与“集约化”的内涵

近几年“集约”与“集约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各个领域有关集约化方面的模式探索等论述数以万计。特别是在世界性的产业和经济转型时期,更加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集约化的“集”是指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实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的目标,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集约”一般是相对粗放而言《,辞海》对其解释为:“集约”是指农业上在同一面积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的经营方式。通俗地讲“,集约”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和改善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益来实现经济的增长。集约发展就是科学发展,是区域发展模式转变的核心和关键。“集约化”是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集约化经营要求在人力资源利用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物质资源利用上不断降低物耗水平和产品成本;在财力资源利用上不断提高投资收益率和资金使用效果;在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上,集约化发展最主要的特点是要素组合的集结、协调和优化。与粗放型模式相比较,粗放型组合只是“外延扩张”,而集约化组合则是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要求的“内涵增长”。

(二)集约化经营的内涵1.集约化经营的概念

现代意义的“集约化经营”的内涵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人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经营诸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农业集约化经营作了精辟的论述:“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1]2.集约化经营的基本特征集约化经营,从总体来看,有如下5个显著的特征:

(1)质量经营特征。从粗放型经营的“外延扩大”为主的经营理念转向以“强化内涵”为主的经营理念上来,在资产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上档次、上台阶;

(2)集团规模经营的特征。从“分散型、各行其是,各自为战”的经营转向生产要素的相对集中,经营集团化、规模化;

(3)效益效率经营特征。从“高成本、低效率”和“少、慢、差、费”的状况,转向“低投入、高产出”和“多、快、好、省”的经营目标;

(4)高科技经营、电子化经营特征。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尽快实现从“手工”向“电子化”的转变,实现服务手段电子化是集约化经营的突出表现;

(5)人才经营的特征。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这也是集约化经营的主要特征之一。针对我国制造业粗放型经营的现状,国内一些从事经营管理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思路和途径。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增长观念,树立集约化经营思想。要完成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型,必须确立:树立商业现代化、国际化的观念;树立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念;树立主要靠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新观念;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和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深化改革,促进企业制度创新。制度是企业集约化经营生成与发展的基础性要素,蔡文浩教授则进一步指出企业制度创新的目标内容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微观企业层面的创新包括产权结构与组织创新,劳动人事与分配制度创新,商业业务流程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

(3)发展连锁经营,扩大商业企业规模。集约化经营的实质是使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企业规模的扩大并不只是单体规模的扩大,而是群体规模的扩大,因此通过连锁经营等方式发展大型企业集团,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4)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重点要加强计算机技术应用和信息网络系统,要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企业独立自主的技术开发能力

(。5)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执法机关的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企业实现集约型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集约化管理途径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效益的最大化,是实现企业集约化经营与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要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做好如下几个方面:以业务流程改革为核心,实现科学的集约化;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缩小管理时空,增强应变能力,使集约化经营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行机构整合、调整和改造;优化要素配置,提高经营回报;要加强集中管理、制定统一标准;增加员工的紧迫感,调动积极性;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发展企业经营服务项目,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强有力的地位。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性的产业转型,产业集约化的经营和管理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方向。

三、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一)两种经济增长方式

1.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从经营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劳动力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实质上是以数量的增长和速度为中心;一种是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实质就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2.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的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经济发展的目标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片面追求社会生产总量的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强调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在经济手段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扩张,增加人财物的投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3)在经济发展的途径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投资规模;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着重于更新、改造和挖掘;

(4)在经济发展的表现状态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经济周期性波动地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是必由之路

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要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其意义在于:

(1)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现状

(。2)可以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的品种数量,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4)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我国工业设计的现状与转型升级发展的机遇

(一)工业设计是企业兴衰存亡、振兴经济的战略武器

工业设计发展一百多年来,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产业和产品结构,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工业设计作为国家的国策高度重视: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从20世纪初期就重视工业设计,使经济发展如虎添翼,而芬兰就靠一个电信业和一个“诺基亚”品牌来支撑国家经济发展;亚洲的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就把工业设计作为国家发展经济的战略,提出了“科技立国,设计开路”的国策,使日本从战后出口手工艺品和模仿欧美产品到以高科技、新设计的“轻、薄、短、小”家用电器和汽车风靡世界;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设计,提出“设计立国”,韩国的三星手机销售量一度超过了苹果公司;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英国可以没有首相,但不能没有设计师“”忘记设计的重要,英国工业将永远不具备竞争力”。布莱尔首相执政时,在21世纪初和韩国领导人在伦敦《21世纪设计宣言》,将工业设计纳入“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并努力把伦敦建成“世界创意之都”,要把英国建成“创意之国”。这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凭着不断科技创新和创建世界品牌成为发达国家。他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工业设计是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战略之一,是企业兴衰存亡的“秘密武器”。

(二)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

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只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美术系(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开设产品设计专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80年代,中国派出的留学人员回国后,适时引进了国外现代设计的理念、方法和技术。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设计教育如雨后春笋高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的2300多所高校中几乎都设立了艺术设计类专业。仅在2006我国每年已有33万各类设计艺术类在校生和数以千计的设计艺术类的研究生、11万名本、专科毕业生走向社会,我国设计学科两年的毕业人数就超过日本战后近半个世纪培养的人数总和。我国设计教育的学科门类、层次齐全,学科分类新专业和新方向有增无减,设计专业图书层出不穷,设计比赛、展览和国际学术交流非常活跃、频繁。每年很多设计领域的学子到各国留学和回国服务,无数学子到企业从事设计,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设计师在国际设计比赛中获奖,我国不但成了世界的设计教育大国,同时,中国设计正逐步走向世界。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设计教育大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历史比较短,加上历史的原因,在高等教育产业化、行政化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尽管数量有了空前的发展,但我国至今还没有一所世界一流的设计院校,还没有培养出世界一流的设计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学科缺乏特色、办学条件不足,缺乏一流师资,教学质量下滑,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据波士顿咨询数据显示,全世界全职从事设计行业的设计师人数约有9000万,其中,亚洲占43%,欧洲占30%,美洲占20%。设计师数量排名前五位依次为:中国、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中国设计师约有1700万,占世界设计师的19%,占亚洲的45%。截至2013年底,我国的1546.16万家企业平均每家企业拥有1.1个设计师。中国设计师主要分布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网站设计等7个行业。其中,产品设计占28%,室内设计占20%,服装设计占16%,平面设计占11%,建筑设计占6%,工业设计占5%,网站设计占3%,其他占11%。其中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占33%,约有561万名。这些设计师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区域及省会城市,北、上、广、深是设计师的主要就业地。我国工业设计师主要有如下几类:企业内的设计部门的驻厂设计师、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师、独立的设计事务所(公司)设计师和自由职业设计师。此外,还有一部分设计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担任设计单位的兼职设计师。近几年各类独立的工业设计以及文化创意园、工业设计研究机构和设计企业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随着智能设备、机器人、物联网的兴起和高速发展以及个性化时代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大幅提升,我国的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必将迎来下一个设计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由于我国制造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迅速发展,并且长期处在中低端的代加工粗放型发展阶段,我国的工业设计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从国外引进、20世纪9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由于发展历史短,设计事务所大多是小、微型单位,存在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完善、设计经验不足、研发和创新能力差、效益低等诸多问题。尽管正在出现一些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工业设计单位,但是,从总体上看仍然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中统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特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但是,今天的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7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世界各国都用各种发展模式探索成为发达国家的途径,像巴西、印度尼西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国家曾经采用拼命发展房地产和基本建设等取得了近20年的快速发展,但是,最终以惨痛失败告终,只有像芬兰、爱尔兰、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和创建世界一流品牌才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制造大国,但制造业产出只占世界的19.8%;中国制造业中的高铁轨道交通装备、通信装备等领域达到了引领世界发展的水平;中国的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等领域还有一定优势;我国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有些产品的产量已经达到全球生产能力的50%、60%以上。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的制造业水平仍然处于工业2.0和3.0的阶段;与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处于国际代加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由于我国制造业技术低端,很多企业不具备技术创新能力,长期以来处在粗放型阶段,企业满足于拼人力、拼材料;立足于来样来料加工或“贴牌”生产,缺乏自主的品牌;生产的能耗和物耗高,污染严重;生产率低下,质量较差,科技含量低,附加价值低等问题突出。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导致建设规模过大、投资需求膨胀、煤电油运紧张、价格水平上涨、经济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带来了十分尖锐的资源环境矛盾;同时,我国制造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一部分制造企业破产、倒闭和转移,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已经从长三角地区向其他地区扩散。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困境难解、难以为继,以致造成我国大量民众出国旅游疯狂抢购madeinchina的国外产品的现象。为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必由之路。为此,我国的制造业“要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改变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工业设计作为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型升级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必须和科技创新一样走设计创新发展的道路。世界的历史还告诉我们:世界一流规模的经济国家,客观上要求有世界一流的文化产业。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占我国GDP的份额不足4%,还不能成为国家的主导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不足3%,这同我国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和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地位极不相称。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国内GDP的份额平均在10%左右,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在其GDP中占到了25%,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达43%左右。加快我国工业设计创意产业文化发展已迫在眉睫。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给设计产业带来了空前发展机遇,不过任重而道远。

(三)我国工业设计转型升级发展的机遇

众所周知,随着新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使整个世界高度互联,机器人、电子技术及人工智能所实现的跨越式进步,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从18世纪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以电力应用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和20世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现在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正在大踏步地进入以智能自动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各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都将迎来新的转型发展期。在200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国家提出了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2009年2月13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还作了“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的重要批示;2010年国家11个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2011年中央又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并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201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力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以及国家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2015年3月2日,科技部举行了“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电视电话会议“,发展众创空间”已被中央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到德国访问的时候就两国政府加强工业4.0领域合作与德国政府达成的6点共识中专门有一条“加强工业设计的合作”;全国各级政府、各行各业的学术团体也都纷纷出台规划、政策和具体措施;全国各地有关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发展的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另外,我国还有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有56个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间手工艺产品,我国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因此,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迈进,就必须加快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加速集约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进程,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市场主体,推动产业集聚。这也是解决设计行业的高度分散、弱小和低效益,使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为产业和市场服务的工业设计必须随着转型,否则难以生存和发展。

五、集约化是我国工业设计发展模式转型的核心和必然选择

(一)集约化经营是一场发展模式的革命

工业设计发展一百多年来,传统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在企业内部的设计研究部门、独立的设计事务所和个人的自由设计师来承担设计任务。这基本上是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翻开欧美国家期刊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单刊到多刊,从刊社到集团,从手工作坊到集约化经营,这是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集约成就产业。走过百年历史的欧美期刊市场通过竞争和淘汰,80%以上的期刊市场份额被大约20家传媒集团控制在手中。集约化的经营方式使出版者能够在资源配置和资本集中上实现最优、最大化,也使其一流的期刊成为创造巨额财富的机器。欧美期刊业之所以形成巨大的经济规模,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和集团化的组织形式。”在美国,由一本杂志成长为一个集团的《读者文摘》更是创造了传奇,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以21种语言出版了50种版本。在德国,鲍尔传媒集团是欧洲最大的期刊出版集团,在全世界出版了近300种期刊,销售额达到18亿欧元。我国目前有9000多种期刊分散在5000多家出版单位,平均每个出版单位运作1.6本期刊。尽管目前已经有《读者《》知音《》家庭》这样集团性质的期刊社已经走向集约化经营的道路,但就多数期刊而言,仍然属于分散化经营、手工作坊式生产的模式,这大大落后于市场经济的要求,造成了今天中国期刊多而不强、大而不优的现状。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无论哪一个产业和企业,如果集约化程度不高,那么其市场化程度肯定不会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和工业革命一样,不是简单的组织形式上的拼凑更新,而是一场世界性的、伴随着新的工业革命发展的新设计产业发展模式的革命。集约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命运。

(二)集约化发展是工业设计的特性、使命和时展的必然选择

工业设计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领域;是造福人类,将人们的理想变成现实,把人们的需求和概念变成商品的创造性系统工程。设计的核心在于创新,而一切创新的核心在于能否商业化,在于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在于能否建立“天人合一”的和谐系统,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工业设计与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生活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哪一个要素都是工业设计的必要条件,但是,都不是充分条件,必须整合所有要素才能够做好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历史、生活文化、工效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工业设计是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工业设计如果离开了制造业和市场将难以发展。再从工业产品的研发生产的全过程来看,必须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小到一根绣花针、小家电,大到汽车、飞机、高铁、船舶等产品都不是有一个想法就能够成功的。每一辆新的汽车设计从立项到投产需要10多位从事工程结构、动力、人机工程、造型、色彩、室内设计、材料、油漆、模具等不同领域的人员自始至终共同研究才能完成;像波音747飞机的研发周期就更长,仅生产零部件就需要世界各国1.5万家企业、2万多家工厂生产的数十万个零部件装配而成,工业设计在其中的作用可想而知。在智能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工业设计更应该在制造业集约化发展中发挥作用。纵观世界历史,是人类高科技的不断创新推动着时代的进步,只有出现划时代的科技创新才能出现原创性的工业设计产品:没有蒸汽机的发明就不可能有火车的设计;先进的发动机和材料等技术的创新,才有今天汽车、飞机产品的设计;电子技术的创新出现了计算机、手机等现代办公通信产品;数码技术的进步才出现了数码相机和无数现代数码产品,把全世界的柯达胶卷的产业系统颠覆了;先进的液晶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显像管电视机,新的液晶电视机设计才能出现;互联网造就了快递产业,冲击和改变了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电子书的出现给传统的出版业以颠覆性的冲击等,这类例子举不胜举。因此,工业设计必须在产业链中正确定位,如果离开了科技的驱动和保障,工业设计必将一事无成。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工业设计随着从初期“实用、经济、美观”的外观设计,逐步向产品系列设计、系统设计、设计战略、设计专利战略、设计经营一体化、整合设计和集约化设计方向发展,工业设计的内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由原来以产品硬件设计为主到必须充分考虑产品的人性化、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文化和服务等以产品的软件设计为主上来,因此,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成为历史,必须转型升级。在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新的工业革命风起云涌,作为与科技创新、制造业为“鱼水关系”的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战略是工业设计产业的性质、任务、历史使命和时展的必然选择。

(三)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模式的探索

1.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为了落实国家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文化强国”和“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近几年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法规和了一系列的文件,在国发(2014)10号《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一开始就明确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意见》同时指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扶持引导,实施支持企业创新政策,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促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满足新需求。”“文化传承,科技支撑“”加强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促进创意和设计产品服务的生产、交易和成果转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产品,实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意见》还明确提出“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由此可见,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

2.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探索的几点建议近几年,国内很多学者根据我国的国情在集约化管理、经营、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一致指出:要完成从粗放型到集约型,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念;树立现代化、国际化的观念;树立主要靠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新观念;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提高科技含量;树立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简便化。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执法机关的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灵活运用各种经济杠杆等建议,从而达到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的目的。在近年来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新的工业革命冲击下,各行各业都在根据国情和产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思考和探索实践,我国有些地区的设计和媒体等文化产业转变增长观念,树立集约化经营思想,深化改革,制订行业集约化发展战略,采取比并购更为松散、实现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联合;建立企业集团,进行了集约化转型升级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三集五大”的发展战略,实施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两个转变。按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简称“四化”)要求,实施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简称“三集五大”)体系实现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无锡广电集团在局台合一、多台合一的基础上打破台与台的界限,把相同的部门合并,进行机构调整和节目构成重组,形成了统一的集约化管理模式。无锡广电集团实行集约化管理后,在经营创收上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集团建立了8个中心和8大经营管理的产业机构,坚持以广告为主,兼营相关产业和多种经营,加上集团实行严格的财务监督和管理,集团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浙江省慈溪市政府回顾了改革开放20年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发展模式的核心在于集约发展”的战略,提出了实现集约发展的“产业集聚、人口集中、配置优化、资源节约”的基本途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工业设计产业非常活跃,设计学术活动、大奖赛热火朝天;全国各地工业设计园区、创意产业园和工业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有的地区的工业设计协会建立跨行业、跨学科战略联盟,来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有的设计公司深化改革,把设计作为资本投入合作开发;有的建立“产、供、销”一体化合作等模式,为企业实现集约型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预见,工业设计领域一场新的发展模式的革命性浪潮正在涌现。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模式,推进集约化发展就是科学发展,既有宏观规划又有微观操作问题;既是当前迫切的工作又是需要较长历史阶段才能解决和逐步完善的工程。下面就我国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模式的探索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加强学习,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结合实际,明确发展目标,勇于探索创新实践。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文件,对于发展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论述已经非常具体,我们重要的是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和任务,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从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勇于探索适合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集约化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

(2)加快完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现在世界性的产业革命和转型升级,所有的企业都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命运,绝不能掉以轻心,工业设计也不能例外。必须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完成工业设计发展模式的转型,根据我国的国情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绝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搞形式主义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3)集约化发展模式的多样化。随着设计的不同领域由原来的多面体、专业界线非常明确正在向着不同的设计领域只是在共同的设计球体上的不同位置而已,随着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其界线正在逐步消失。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非常丰富而复杂,国内很多地区和产业采用建立企业集团和企业战略联盟两种企业联合发展模式较多,但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模式和转型升级不能够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不能够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来要求;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领域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并且不断丰富其内涵。

(4)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徐匡迪指出:“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但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韩国三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机、电视机和计算机“三合一”的电子产品使韩国整个产业带动起来了,手机销量超过苹果。特别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当今世界进入以智能化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更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模式的驱动和核心,否则就不可能有工业设计的创新,也不能形成品牌。

(5)深化设计教育改革,强化人才培养。未来的设计竞争实质上是设计人才和发展模式的竞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没有一流的设计教育就没有工业设计产业的未来。为了从设计教育大国转化为设计教育强国,必须建立培养杰出设计人才的机制、体系和学科高地。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战略,加强基础及其应用研究,倡导学科交叉,培养一专多能和复合型人才。要不拘一格选拔和培养设计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杰出的工程师和工业设计师。建立健全的工业设计人才的再教育和创新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工业设计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6)加强知识产权法的普及教育和完善保护制度、依法严厉打击屡禁不止的“山寨”行为,要让“山寨”企业难以为继;让那些唯利是图、为山寨企业造假、吹捧炒作的媒体和设计师无立锥之地;营造“创新为荣,山寨可耻”“不敢抄袭、不能抄袭、不想抄袭”的设计新风。

(7)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文化交融、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工业革命时代,我国的工业设计师必须立足国内、放眼世界,高瞻远瞩,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提高外语水平,了解国际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业设计集约化发展模式。

(8)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加强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加快传统工艺美术、手工艺品与科技和时代元素融合,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促进创意和设计产品服务的生产、交易和成果转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产品,实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打造民族品牌,提高整体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9)引导转型集约发展。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率,提供公共服务,深化财税和价格改革,完善市场体系,要根据国家战略,依托现有各类文化、创意和设计园区基地,加强规范引导、政策扶持,加强公共技术、资源信息、投资融资、交易展示、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各类园区基地提高效益、发挥产业集聚优势。鼓励各地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明确发展重点,科学规划建设融合发展集聚区,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与合作平台,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有机联系,形成合理分工与协作,构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区域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组织实施基础性、引导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增强发展后劲。

(10)根据我国的制造业和工业设计的现状,根据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五个创新体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政、产、学、研、金、商、民”的“研发-生产-经营-消费”一体化的集约化创新战略联盟。工业设计集约化可以从体制、科技、信息、管理、结构、人才素质等方面采取措施;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制定好企业的自主创新战略、信息化战略、扩大内需战略、节约资源战略和技术升级战略等;从联合走向并购,实现从经营联合到资产联合到资本联合的跨越;从本地区的联合到跨地区的国际联合,逐步建立中国自主的工业设计品牌。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9)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实行和强化节约和集约用地政策,是由我国基本的土地国情和严峻的土地利用现实所决定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强调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多个文件均明确提出要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事实上,当前耕地资源过度占用开发,城市无序扩张发展,工业园区遍地开花,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水平低下,已经对生态环境、粮食安全和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及时提出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战略和策略,改善土地资源过度消耗局面,调整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综合绩效,对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促进我国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现实背景

1.1.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日益加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课题组预测,在未来15年中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这一阶段也是资源消费高峰。有研究表明:粗放型经济高速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相当高昂。过去的20年中,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GDP的7% -20%,而这往往和土地利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可以判断,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如果不改变,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不可能实现的,整体环境质量还将进一步恶化。在土地利用方面,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1.4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37%左右,而非农建设用地挤占农业用地的势头仍十分强劲,土地资源将持续紧张。在这样严峻的资源、环境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减少对新增土地的过度需求和对宝贵的耕地的盲目占用,从而减轻对资源环境压力,是迫切的现实道路选择。

1.2.我国确定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将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并指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迄今为止,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其典型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和低效率;第二种是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即我们常说的/先污染,后治理增长方式,其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经济发展的历史教训、现实资源约束条件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告诉我们,走第三条道路,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必由之路。在土地利用方面,这样一条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意味着必然要求要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使用,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

1.3.我国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形势刻不容缓

这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的约束:一是我国耕地资源短缺矛盾突出,国家粮食安全受到挑战。近几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以惊人的幅度减少。1996年到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从19. 51亿亩减少到18. 37亿亩,净减了1. 1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从1.59亩减少到1.41亩,下降了11. 3%。如果不遏止耕地快速减少的趋势,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就会严重削弱。这客观上促使要走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道路。二是土地粗放利用,影响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些土地。但近年来乱占滥用耕地、严重浪费土地的问题,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有的地方近几年来建设用地成倍增长,占地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有的地方在今后几年内,将用完除基本农田以外的全部耕地,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如果照这样持续下去,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难以为继。三是城市盲目扩张,随意征地并且补偿不到位,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土地不仅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由于大量征占耕地,使得农民失去土地,如果继续听任乱征滥用耕地,失地失业农民大量增加,后果将极为严重,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四是影响经济宏观调控效果。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和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新上项目过多,增速过快,资源和能源压力大,局部经济发展过热,土地供应失控和粗放利用直接影响了国家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效果。

2 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内涵分析

在选择合适的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路径前,充分了解和把握现阶段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的内涵是很有必要的。从政府管理层面来看,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的结构和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1]

3.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路径选择的战略和策略

3.1.全面了解全国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把握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

战略重点

不论是站在中央政府宏观管理的高度还是从各级地方政府的管理视角出发,全面了解全国及地方政府行政辖区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现状、结构和主要特点,并通过深入研究分析把握促进城乡建设节约集约利用的战略重点、难点和盲点,都是十分必要的。虽然中央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较为宏观,而各级地方政府由于是各项上位政策的执行者及具体实施办法的制订者,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更为详尽和具体。但总体上,这项工作有利于明确当前和今后促进全国或各级政府辖区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努力方向和着力点,从而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正确的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政策和各项具体措施。因此目前需要进一步加大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调查力度,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机制,查清目前建设用地利用的现状,把握下一步开展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工作重点。[2]

3. 2.坚持走合理布局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从前面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在我国建设用地整体利用水平还较低下情况下,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远远高于村镇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城市单位土地面积上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村镇建设用地。可以肯定,继续推进城市化发展道路是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战略措施,但要把握的是,这种城市化道路是建立在城市合理布局基础上的城市化道路,即不能一味为了追求发展而盲目扩张城市,无止境地追求城市的规模,而是要从全国、区域和省域范围的高度分类制订正确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布局能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带、城市群和各类城市,通过合理的城市地域空间布局,避免走盲目外延扩张型城市发展道路,从而能从区域空间战略的高度促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3.3 .促进现有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互动配置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继续加速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城市化率以每年1%左右的速度在提高,即意味着每年新增将近13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居住生活,但现状是农村建设用地的规模并未随着这部分人口进城而减少,反而有扩大蔓延的趋势,这就造成了目前农村建设用地的严重浪费和不集约利用。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在加快,而另一方面不改变目前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六分之五是分散在农村的非农建设用地的局面,要真正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便不具有任何现实的说服力。因此,采取各种策略和措施不断促进现有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互动配置,改变目前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配比严重失调的格局,是未来相当长时期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点工作。具体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适当撤村并点,开展村庄土地整理,促进向中心村和中心镇聚集,做好村镇规划,鼓励农民盖楼房,实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等措施。另一个关键工作就是还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乡镇产业。[3]

3.4 建立导向型的土地利益调节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好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还须建立起合适的导向型的土地利益调节机制,既包括激励型土地利益调整机制,也包括约束型土地利益调整机制。调节的对象既包括各类实际用地主体,也包括政府这个供地和管理主体。对于各类实际用地主体,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将利用程度较低的土地在符合城市规划条件下调整用途,做到有地优用;对工业、仓储等原以划拨方式取得的用地,调整为科研及其其他资金、技术密集型用地的,给予一定的优惠予以供地;鼓励原工业用地不断增强投入开发使用强度,实行经批准在原用地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业项目所增加的建筑面积,可以不再补缴土地出让金的措施;对依法取得的经营性用地,经依法批准增加建筑面积的,补缴土地出让金时给予优惠等等。对于开发区用地,可借鉴杭州等地的有关做法,建立地价与投资密度、土地产出率等指标联动的管理机制。对于政府这个供地和管理主体,通过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标准和实行土地出让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方式,约束其随意扩大征地范围的行为,通过供地标准定额化,规范划拨或协议出让土地行为和范围;通过实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政策,鼓励其积极开展村庄整治,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有关行政主体开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篇(10)

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最早是来自农业土地的利用研究,是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其所谓农业土地集约经营,是指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土地集约经营按照生产要素投入的构成不同,分为资金集约型、劳动集约型和技术集约型,他们分别是指资金、劳动等生产要素集中地投入在一定的地块上。土地的集约利用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技术基础之上的。资金集约型应该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马克思曾经指出,“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劳动集约型即为通常所指的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该种集约型必须以充足的劳动力作为条件;技术集约型则需要以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前提。总体来看,最初的土地集约利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强化投资从而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的一种方式,即土地集约利用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它是与土地粗放利用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二、与相关理论比较分析

土地合理利用与由可持续发展理念衍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与土地集约利用密切相关而又有所区别的两种概念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土地可持续利用由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发展而来。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布的《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中提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的五项衡量标准: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有利于降低生产风险的水平;保护自然资源潜力和防护土地与水质退化;经济上的可行性;社会可以接受。其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建立,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土地可持续利用标准兼顾了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强调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关系。

土地合理利用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和地区条件下,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并通过和利用组织,协调人的关系及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以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达到最佳值。它要求土地利用保证土地资源充分开发,杜绝浪费;发挥区域优势,获取较大的区位效益,促进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有利于农业生产布局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与改革;有利于自然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组织管理。土地的合理利用更强调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的提高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代价。

比较来看,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土地合理利用是较为相近的概念,其内涵基本一致,都寻求对土地的最佳利用,具有维持和增加土地创造财富能力的本质特征。但前者体现了代际公平原则,后者则没有体现,这是两种理论的最大区别。而土地集约利用注重土地投入与产出率,即经济效果;土地可持续利用强调社会的公平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强调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正确处理近远期的各种利害关系;土地合理利用涉及到土地资源配置的诸多方面,土地集约利用主要研究如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节约用地,仅仅体现了土地合理利用的一个方面。

土地集约利用的目标是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收入,主要考虑的是在土地上的投入和产出,显然没有注意到土地利用中对环境的保护,所以土地集约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片面的土地利用行为。因此,如果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把握不当,土地利用的必然趋势将是土地低度或过度利用,而不是达到适度利用的理想水平。比如,对于一些已经高度开发的城市中心区,如果一味地追求集约利用,其结果必然导致偏颇的过度利用,过犹不及。

三、土地集约利用理论的发展

1、以可持续利用、合理有效利用为前提。通过上文比较说明,可持续利用不但要得到经济收入和物质资料,并且强调了对土地利用前的合理开发以及利用中的保护和管理,强调了利用的可持续性和多目标性,是更深层次上的利用,是一个综合概念。而土地集约利用仅考虑在土地上的投入和产出,是相对较为片面的土地利用方式。因此,土地集约利用只有以可持续发展、合理有效利用作为前提,才能实现真正的集约利用。

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国际上有关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都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众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方法也逐渐应用于土地持续利用评价。同样地,土地集约化利用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和重要依据。大量实践表明,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才能避免造成土地浪费的低度开发和破坏环境生态的过度开发。同时,集约利用土地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减缓城镇外延发展速度,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因此,土地集约化利用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2、扩展土地集约利用理论涵盖对象。一般情况下,过去在谈及土地集约经营时,往往是指耕地,言及非农业用地的很少。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加快及其过程中大量问题的产生,促使土地集约利用内容逐步涵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并且研究得到很快的发展。近年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践和研究、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和节约利用也是随着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遇到很多方面问题应运而生的。

但目前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研究尚未涵盖到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并非全部土地,但可以预言,当经济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人类的文明意识必将大规模开发利用目前不能利用的土地,改造自然、开源创新,那么它们又将会成为土地的资源效益。因此,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不仅限于农业用地,在城镇、工业区、旅游区、开发区等均已涉及,同时也要逐步将未利用土地纳入其中。

3、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内涵扩展与丰富。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以及人们对单位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合理性的研究,土地集约利用已逐渐从原来仅仅衡量土地投入、产出要素扩展到考虑更多的相关因素。比如,土地集约利用逐渐演变成这么一种观点:以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思想为依据,通过合理增加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生态效益。按照这一观点,土地集约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质是土地的投入产出比问题,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是合理的用地布局、优化的用地结构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还有学者构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认为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是一个包含了生态农业、规模效益农业和人本农业三个子系统的系统整体,是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

可见,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已远远超出原有的理论基础,成为逐渐完善、内涵丰富的理论。

4、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土地集约利用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以本地区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上的,即建立在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社会经济在不断改变与进步的,经济、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需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表现,这就导致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是不同的。

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差异性的情况下,因此对于不同地区就具有不同的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和集约化程度,不同的区域,某一区域内不同用途土地类别应采用不同的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从区域角度看,土地集约利用宏观上主要强调土地综合效益及用地功能、结构的合理性;中观和微观层次上则注重某一类型用地分区的用地规模、开发强度、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投入产出合理性等方面。

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认识与标准也存在差异。因此,土地集约利用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或者是僵硬的模式,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以时间、空间和土地类别为坐标的三维概念。

5、土地集约利用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我国协调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发展和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人,即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土地是社会发展和人生存的载体,其利用理应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融合“以人为本”理念的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物质、精神生活多种需要的满足,生存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公正的实现。

现在,人们追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而这一切均以土地作为载体,因此土地的利用方式对此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是多目标的,除了物质需求和经济需求之外,人们对良好环境的需求也逐渐变得强烈。土地集约利用的任何模式和实现途径都应该以实现此目标为根本原则,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不断消除贫困,提高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四、土地集约利用标准化指标体系建设

土地集约用地评价是通过设计一整套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衡量和分析,探索不同背景条件下集约用地的标准及其方法,进而对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

国际相关经验表明,一个完善的制度理论必须有一个标准、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加以支持,才能使各项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在推行一个制度或者一种理论运用在实践中时,为了达到既定目的,一般都采取从试行、标准到扩值的三个步骤。

科学地制定一个适合相应管理的“标准”,制定标准后还要制定一个“阈值”。“阈值”是用来评价实施管理的效果,我们要根据这个实际的效果来调整我们的制度规范,为此我们要“扩值”(也就是具体调整规范的既定内容)。

经扩值后的土地集约利用概念内涵具有宽泛性,单项指标将难以实现科学量度,必须采用多指标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计算。因此,节约和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要以节约和集约用地内涵界定为基础,以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合理、合法、高效利用为出发点。在具体指标设计中,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一般包括4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影响制约土地集约利用因素指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土地集约利用趋势和可持续度指标;土地利用效率指标。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评价引子要有相对稳定和可靠的数据来源渠道,应能在相关权威机关提供的资料或通过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直接获取这些指标可以量化的数据,以便开展定量化分析与评价。指标计算尽量以定量计算为主,体现科学性,但必要时也对个别难以定量的指标进行定性分析,以利于操作,减少随意性。

目前,国内外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研究在地域范围上主要集中在城市土地,在土地利用类型上则主要集中在非农建设用地,针对农用地、农村宅基地等土地利用类型,以及某一具体综合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域型集约用地评价指标研究涉及不多,也很不系统。因此,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分区域、分地类进行,体现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原则。

五、结语

上一篇: 高效沟通技能技巧 下一篇: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