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前景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0 10:39:37

智能电网前景

智能电网前景篇(1)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2-012-02

所谓智能电网就是指电网的智能化,其主要是建立在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传感与测量技术、控制方法以及设备技术,从而促使电网的高效、安全、可靠以及经济等。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电子式电表基础上发展成为的一种智能电表,当前这种智能电表的智能性主要体现在付费卡便捷与抄表便捷上,在建设智能电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常用电能表的功能

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随着电子式功能的电能表的不断推广,使得我国的用电管理水平也相应有所提高,促进了电网的发展。这种电子式的多功能电能表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1)电能量的储存和冻结功能,根据每月所规定的时间或者实时命令,冻结并保存相关电量数据,其冻结的数据主要包括总电能、正向和无向有功功率中的各费率以及其各自无功功率中的各费率等,此外还记录其当时的冻结时间。2)计量电能与复费率功能。根据事先所设定的分时时段,来完成分时正向、无向有功功率的各费率与总电能间的计量以及正向、无向无功功率中各费率与总电能间的计量。3)记录最大电能需求量。即记录最大电能的需求量以及其发生的时间,根据所设定的实际时间间隔,记录相关参量数据,其间隔时间可由用户设定。4)在相关通信规定下,利用RS485来进行通信,从而实现远程抄表与参数的设置,可提供分相的电压值与电流值,结合用户用电的要求设定按键显示与轮换显示的相关内容,并在电能表自带显示屏上将相应的电量值显示出来,此外,还具有记录失压功能。

2 智能电表的功能

2.1 双向通信功能

在智能电表内中所设置的通信模块,具有一种双向通信功能,通过数据中心与双向通信网络来实现信息的交流。在供电企业中,可利用智能电能表或者其他的方式把一些用户感兴趣的用电信息反馈给用户,便于用户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结合其实际情况,改变其自身的用电方式。通过定期和定时向用户一些用电信息,使用户能够及时掌握其自身的具体用电情况,比如在执行实时电价的时候,供电企业可通过智能电能表将一些实时电价信息到用户处,这样用户就可以按照相应的实时电价对其用电计划进行合理的安排,在节约电费的同时减少其电网的高峰负荷。

2.2 双向计量

对于一些具有自备发现能力、再生式电源以及储能设备的大用户,智能电能表可结合其实时电价指导用户经济、合理来购买电量的数量以及分配发电量,确保用户用电的费用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2.3 支持浮动电价

相对于传统电表。这种智能电表是一种可编程电表,除了确保其电能计量的准确度以外,还能够测量多种数据并对其进行存储,其功能更为强大,比如根据事先设定时间间断来测量与存储各种电量数据、电能数据,随时保存带有时标的各种电能数据,在实时电价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电能计量。

2.4 用电控制

智能电表除了上述这些功能以外,还要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智能用电控制的目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电能表具备和智能家电通信功能,能够根据实时电价来设定相应的参数,从而实现对家电的智能启停控制。在不增加任何投资的情况下,对大功率的用电设备使用时间进行改变,以此节约其用电费用。2)智能电能表可智能进行电力需求的侧管理技术应用,依靠电网当前所实行的关于分时电价政策,对用户内部的实际用电情况进行用电高峰负荷的削减,提高其在用电低谷时候的负荷,从而减少用户用电成本。

3 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

3.1 结算与账务

利用智能电表可准确和实时进行结算信息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以往账务处理较为复杂的流程。在当前这种电力市场环境下,能够及时地调度人员和转换能源的销售商。同时用户也能获得较为准确、及时的账务信息以及能耗信息。

3.2 确保电能的质量以及供电的可靠性

通过智能电表能够实时监测电能质量以及供电的实际情况,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电能质量问题的出现。同时智能电表所采集到的水、热能耗、气等相关数据还可用于负荷的分析和预测,通过这些信息来估算与预测电网的总能耗以及其峰值需求,从而达到合理用电、优化电网规划以及节能降耗等目的。

3.3 用户能量的管理

在智能电表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基础上进行用户能量管理系统的构建,以此为不同的用户提供相应的能量管理服务,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实时能耗数据,促使用户对其用电习惯进行调整,及时发现因设备故障等造成能源消耗异常等情况。此外,还可以进行负荷远程控制以及非法用电的检测,尤其在一些窃电高发地区,通过对其总表数据与总表下所有的表计数据进行比较,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窃电行为。

4 智能电表的应用前景

4.1 对新能源用电秩序的优化

通过对智能电表的利用,帮助人们优先使用太阳能与风能等各种新能源,利用智能表来采集和量测数据,从而预测更准确的负荷,便于对新能源优化调度的指导。其中美国夏威夷大学所开发的一种配电管理系统平台,其智能电表综合了住宅电能自动化、管理最优化以及需求反应等功能,可协调控制配电系统和主电网中的新能源系统。

4.2 分布式能源配置的优化

在配电网并网和分布式能源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供电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可以通过对分布式能源配置的优化,利用智能电表实时监控、调节和控制配电系统,了解并掌握关于分布式电源的特性以及分布式电源和电网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此把电能以一种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输配电方式输送到终端用户,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及电网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

4.3 增强负荷预测准确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电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供电企业可把用户计划用电容量和时间以及各用户计划用电顺序来作为准确预测负荷的依据,通过智能电表来自动地干预负荷预测系统,从而增强负荷预测准确度,降低电网备用的容量,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

5 提高电能表智能化水平的相关措施

5.1 依靠强大且稳固的通信网

合理进行信息共享和交互层次架构的构建,根据电网自身的优势,在综合能源以及通信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加大对其的研究,构建一个安全、稳定、快速、可靠且适用的信息交互平台。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市场经济电量交易系统,实时调度电网,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5.2 积极调动用户参与节能活动

加大对智能电表的宣传,促使用户能够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用户明白通过智能电表可以随时了解到自身的用电情况、供电情况以及费率等相关信息,为其节电措施提供相应的依据。同时还应该调动用户积极参与到节电节能的工作中来,鼓励用户对一些新能源和新设备的应用,从而提高电能表的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牟龙华,朱国锋,朱吉然,等.基于智能电网的智能用户端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21):53-56.

[2]朱海燕.试论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2).

智能电网前景篇(2)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年来,在低碳经济、绿色节能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推动下,如何进一步提高电网效率,积极应对环境挑战,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完善电力用户服务,适应更加开放的能源及电力市场化环境需要,对未来电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电能表是用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双向互动智能用电的“末端神经”。我国的智能电网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在技术上差距相对较小,加上属于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具有稳定的高增长前景。与国外相比,我国智能电能表功能完善、规范、阶梯电价、负荷控制等功能相对领先,更能满足我国智能电网发展需要。

智能电表的原理和优势

(1)智能电表的构成和原理

电子式智能电表,是在电子式电表的基础上,近年来开发面世的高科技产品,它的构成、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感应式电能表有着很大的差别。感应式电表主要是由铝盘、电流电压线圈、永磁铁等元件构成,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流线圈与可动铅盘中感应的涡流相互作用进行计量的。而电子式智能电表主要是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先通过对用户供电电压和电流的实时采样,再采用专用的电能表集成电路,对采样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并转换成与电能成正比的脉冲输出,最后通过单片机进行处理、控制,把脉冲显示为用电量并输出。通常我们把智能电表计量一度电时A/D转换器所发出的脉冲个数称之为脉冲常数,对于智能电表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常数,因为A/D转换器在单位时间内所发出脉冲数个的多少,将直接决定着该表计量的准确度。目前智能电表大多都采用一户一个A/D转换器的设计原则,但也有些厂家生产的多用户集中式智能电表采用多户共用一个A/D转换器,这样对电能的计量只能采用分时排队来进行,势必造成计量准确度的下降,这点在设计选型时应该注意。

(2)智能电表的优势

由于采用了电子集成电路的设计,再加上具有远传通信功能,可以与电脑联网并采用软件进行控制,因此与感应式电表相比,智能电表不管在性能还是操作功能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1)功耗:由于智能电表采用电子元件设计方式,因此一般每块表的功耗仅有0·6w~0·7w左右,对于多用户集中式的智能电表,其平均到每户的功率则更小。而一般每只感应式电表的功耗为1·7w左右。

2)精度:就表的误差范围而言, 2·0级电子式电能表在5%~400%标定电流范围内测量的误差为±2%,而且目前普遍应用的都是精确等级为1·0级,误差更小。感应式电表的误差范围则为+0·86%~-5·7%,而且由于机械磨损这种无法克服的缺陷,导致感应式电能表越走越慢,最终误差越来越大。国家电网曾对感应式电表进行抽查,结果发现50%以上的感应式电表在用了5年以后,其误差就超过了允许的范围。

3)过载、工频范围:智能电表的过载倍数一般能达到6~8倍,有较宽的量程。目前8~10倍率的表成正为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有的甚至可以达到20倍率的宽量程。工作频率也较宽,在40HZ~1000HZ范围。而感应式电表的过载倍数一般仅为4倍,且工作频率范围仅为45~55HZ之间。

4)功能:智能电表由于采用了电子表技术,可以通过相关的通信协议与计算机进行联网,通过编程软件实现对硬件的控制管理。因此智能电表不仅有体积小的特点,还具有了远传控制(远程抄表、远程断送电)、复费率、识别恶性负载、反窃电、预付费用电等功能,而且可以通过对控制软件中不同参数的修改,来满足对控制功能的不同要求,而这些功能对于传统的感应式电表来说都是很难或不可能实现的。

三、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定位

荷兰能源服务网络协会(ESNA)从功能划分的角度确定了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定位。总体上,智能电表及高级计量体系的建立是智能电网的基础,从功能的多少和智能化的程度将智能电网的建设以及智能计量系统的建设分为5个层次。随着高级数据收集和需求响应能力的提高,智能计量系统能够与广大用户一起在用电高峰时段,实现削峰填谷,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智能电网自动运行程度的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降耗能力的提高、运行成本的控制都依赖于自动抄表系统(AMR)和高级电表架构(AMI)的建设和完善。

AMI通过智能电表终端和主站之间建立的强安全网络架构实现电网公司和用户的双向计量和通信,这是实现分布式电源结构和推动电力市场灵活电价机制的前提条件。此外智能家庭的建设也是以智能电表的应用为基础的。

四、智能电表的功能应用

(1)结算和账务

通过智能电表能够实现准确、实时的费用结算信息处理,简化了过去账务处理上的复杂流程。在电力市场环境下,调度人员能更及时、便捷地转换能源零售

商,未来甚至能实现全自动切换。同时用户也能获得更加准确、及时的能耗信息和账务信息。

(2)配网状态估计

目前,配网侧的潮流分布信息通常很不准确,主要是因为该信息是根据网络模型、负载估计值以及变电站高压侧的测量信息综合处理得到的。通过在用户侧

增加测量节点,将获得更加准确的负载和网损信息,从而避免电力设备过负载和电能质量恶化。通过将大量测量数据进行整合,可实现未知状态的预估和测量数

据准确性的校核。

(3)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监控

采用智能电表能实时监测电能质量和供电状况,从而及时、准确地响应用户投诉,并提前采取措施预防电能质量问题的发生。传统的电能质量分析方式在实

时性和有效性上都存在差距。

(4)负荷分析、建模和预测

智能电表采集的水、气、热能耗数据可以用来进行负荷分析和预测。通过将上述信息与负荷特性、时间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估算和预测出总的能耗和峰

值需求。这些信息将为用户、能源零售商和配网调度人员提供便利,促进合理用电、节能降耗以及优化电网规划和调度等。

(5)电力需求侧响应

需求侧响应意味着通过电价来控制用户的负荷及分布式发电,它包括价格控制和负荷直接控制。价格控制大体上包括分时电价、实时电价和紧急峰值电价,

来分别满足常规用电、短期用电和高峰时期用电的需求;直接负荷控制则通常由网络调度员根据网络状况通过远程命令来实现负载的接人和断开。

(6)能效监控和管理

通过将智能电表提供的能耗信息反馈给用户,能促使用户减少能源消耗或者转换能源利用方式。对于装有分布式发电设备的家庭,还能为用户提供合理的

发电和用电方案,实现用户利益的最大化。

智能电网前景篇(3)

1 智能电网概述

1.1 智能电网的内涵

当前提出的智能电网的含义主要是在传统电网的含义基础上提出来的。相比来看,传统电网主要是指电网内部存在很多的信息孤岛,缺乏一定的信息共享性,整个电网的智能化比较低。而智能电网则是指能够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及时地获得比较完整的信息,优化资源胚子,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所谓的“智能”指的是什么呢?主要是指智能电网的可观测――量测、传感技术;分布智能――嵌入式处理技术;自适应;可控制――对观测状态进行控制;高级分析――数据到信息的转换;自愈功能。

1.2 智能电网的功能特点

智能电网的功能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可观性、可控性、灵活性、开放性、安全性、自愈性、预测性、快速性、互动性、全局性、协调性、经济性等。

2 智能电网的国外及国内研究现状

2.1 智能电网的国外研究现状

智能电网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特别欧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对智能电网的研究比较早,直到今天,不仅形成了一整套基本完善的发展体系,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应用。不过因为各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对智能电网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应该有选择的学习。例如,欧洲国家更侧重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希望在将来的时候可以弥补电力不足的问题;而美国则是侧重对智能电网的升级和发展,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更多的好处。未来电网的发展主要是向着智能化、高度集成的方向发展。

2.2 智能电网的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智能电网的研究比较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国际层面的智能发展战略,不过在某些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是对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作用。华东公司建设智能电网呈现的特点为:规划以自愈为目标的智能电网;实现智能化调度;新型材料和智能设备的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友好接入;实现与用户的智能互动。而华北公司则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国家也启动了多项高新技术研究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在三大先进能源技术领域设立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包括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示范工程,MW级并网光伏电站系统,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等项目。

3 智能电网的未来发展前景

我们通过众多的实践经验并结合相关的智能电网的技术资料,总结出智能电网在未来发展中的前进方向,我们将会针对具体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电力系统人员更加了解智能电网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性能,尽早地实现智能电网系统。

3.1 基于MAS的分布协调与自适应智能电网控制

近年来,MAS系统使用越来越频繁,所谓MAS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多A gent系统。该系统伸缩性非常强,可以有效的互联和互操作遗留系统,因此,该MAS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资源。该系统是人工智能领域研究比较多的方向,其在智能电网上的应用前景也将越来越大。

3.2 分布式能源的系统集成智能电网构架

分布式储能,分布式发电以及具有潜在功率产品价值的需求侧负荷响应资源是分布式能源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三者同属于用电范畴,并具有非常大的联系。例如:分布式发电与分布式储能组成功能互补的微网,并可参与需求响应资源的负荷响应程序等。

3.3 快速仿真决策智能电网技术

基于事件响应的快速仿真决策,既不同于传统预防性控制的静态安全分析和安全对策,也较基于PMU的广域测量系统所组成的动态安全评估有所发展,主要增加故障发展快速仿真的实时预测功能,为调度员提供紧急状态下的决策支持。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基于A gent的快速仿真决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3.4 基于知识的综合决策支持的智能电网系统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实现了信息化,而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和数据数量在不断增多,我们需要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把这些数据和信息联系起来。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电力系统部门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实现相关联的信息的有效调度也是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实践证明,智能电网能够很好地获得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并对这些信息和数据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这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一个原因。

4 结束语

实现智能电网能够促进我国节约能源,提高环保力度,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智能电网的研究,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创新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智能电网的实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经常会遇见很多的难题,这其中包括硬件问题和软件问题。所以,我们为了能够实现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革新,智能电网的应用,就必须采取下列的建议。要想实现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发挥出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形成适应电网发展的管理模式;不断加强电力系统结构设计的科学建构,发挥出智能电网的优势;关于智能电网系统的设计必须是科学的、实用的,能够真正指导建设实践;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应该兼顾设计、改进和控制,才能够真正地满足智能电网的需要;不仅要重视实践的创新还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进步,这样才能够保证智能电网的顺利进行;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成果,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情况有深入了解,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此外,国家还应该建立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在促进我国电力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深入探究智能电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为了尽快实现智能电网,我们必须在研究和建设智能电网的同时学会运用自主创新精神,实现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家祥.智能电网时代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2]赵大平,张海亮.智能网络通信技术在微型智能电网中的应用[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

[3]贺勋.智能电网之初探[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4]汪永华,汪凤凤.面向21世纪的我国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及应用[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

[5]胡婧.释义“全面建设”―访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主任民[J].国家电网,2011(02).

智能电网前景篇(4)

我国在不断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表有着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网的发展。过去采用传统的智能电表,用户缴费之后,在电表中输入,才可以进行供电,并且用完了电表中的电量,会自动拉闸断电,这样就有着比较繁杂的程序,对电力的正常供应造成影响。而采用新型智能电表,就具有更多的智能化功能,有着更大的容量和更强的可靠性,促使智能电网获得更好的发展。

1 智能电表的功能

一是双向计量:智能电表最为突出的一种功能就是双向计量,智能电表可以分析判断实时电价,结合经济最优原则,来将科学的购电计划提供给客户。另外,还可以将用电情况反馈给客户,促使人们投资于那些经济环保的设备,对电费支出进行减少,鼓励客户对那些高效低碳储电设备进行安装,如风能、太阳能等,促使节能降耗以及经济环保的目的得到实现。将智能电表的双向计量功能给利用起来,可以促使用户的用电量以及能源消耗得到较大程度的节约,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双向通信:双向通信指的是将通信模块内置于智能电表中,可以促使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之间的双向交流得到实现。电力企业将智能电表的双向通信功能给利用起来,将有效信息提供给客户,让客户对其自己判断和选择,并且结合自身需求来调整用电方式,同时还可以向客户及时转发用电情况以及电价调整信息,促使客户对自己的用电水平进行了解。

三是支持浮动电价:编译功能也是智能电表所具备的,可以促使电能计量的准确度得到有效提高,另外,还可以对数据进行测量和储存,实时电价浮动也是其所支持的。这样就可以结合既定的时间差来对各类电量和电能进行测量和储存,还可以促使电力企业实时电价的计量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2 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一是电费结算和信息处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电表在电费结算和账务处理方面,有着较为复杂的流程,容易有混乱、错漏出现于数据或者信息上,对供电企业的工作效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智能电表可以对传统结算过程中的复杂流程进行简化,促使费用结算和信息处理更加的准确和实时,实现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的目的,客户又可以准确及时的对相关的能好信息以及账务信息进行获取。

二是估计配网状态:目前在对用电信息进行获取时,往往是结合负载估计值、网络模型以及变电站的高压测量来进行,这样就无法获取到准确的配网分布信息,有着较大的负载,容易出现一些错误。而通过应用智能电表,就可以科学估计配网状态,对负载量以及其他信息进行准确获取,对那些电能下滑或者电力设备负载过大等问题及时发现,避免出现一些不良后果。

三是科学进行用电管理,减少浪费:将智能电表应用过来,可以将用电相关信息提供给客户,并且结合客户用电情况,来进行用电管理系统的构建工作,提高服务的质量,客户用电需求既可以得到满足,又可以促使浪费现象得到有效减少,这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让客户来对自己的阶段用电情况充分了解,对不良的用电习惯进行改善,对那些电源消耗异常情况或者设备故障情况等及时发现,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节约用电。在此基础上,供电企业也可以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给利用过来,对新产品进行开发和使用,促使用电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四是对电网负荷量进行分析,促使预测和能效管理更加科学:利用智能电表,可以将水、热、气等信息给获取到,更好的分析负荷,并且进行科学预测和能效管理。供电企业结合时间变化,来综合分析相关信息和负荷特性,对总的峰值需求和总能耗需求进行预测。同时,向客户反馈智能电表的信息和预测结果,用户结合自身需求,来合理调度用电,促使能源消耗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扩大电网和用户的利益。

3 我国智能电表的发展方向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电表将会获得更快的发展。目前,抄表和付费的快捷化是智能电表的主要体现,还需要不断努力,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电表。智能电表的最大特点就是交互,而管理则是信息交互的关键,更加便捷和人性化的进行管理。

智能电表将功能模块化设计给应用过来,只需要对部分功能模块进行更换,就可以升级换代整个电能表,不需要对整个电能表进行更换,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过去那种成批调换或者淘汰的问题。另外,因为功能模块化和结构标准化,供电电管理部门在对电能表进行选购时,就不需要对某一家产品过分依赖,更加规范的研制和开发电能表。故障模块可以通过现场或者远程来升级更换,那么维护费用也可以得到节约。

智能电表网络化的实现,可以实时采样和存储各种场合的电能数据,并且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来向用电信息管理系统中输送信息,通过数据共享和分析,供用电管理部门可以实时测量和监控异地用电信息。通过网络化的实现,可以从接入层来向网络层和数据管理平台层来上移智能电表的部分功能,利用数据共享和综合分析,促使智能电表的功能得到实现,智能电表的设计也可以得到简化。

智能电表的系统化主要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其他的一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给利用起来,促使海量用电数据的分析、处理和管理实现于数据控制管理平台中。随着网络化的推进,用电信息管理系统的分布性和开放性将会得到显著增强,那么就可以更加灵活的扩展用电信息管理功能,提升系统性能,更加方便快捷的使用。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电力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供需矛盾得到了加大,那么就需要提高电力系统现代化管理质量。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就是智能电表,它具有较多的智能化功能,适应了时展的要求。通过应用智能电表,可以强化电力需求管理,促使电网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促使电力系统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前景,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代浩凌.智能化客户终端设备在智能电表网络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1).

智能电网前景篇(5)

一、存在于智能电网建设及电力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在建设计划上有待完善

一般来说,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必须经过各个系统的密切配合,然而因为现阶段我国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规划上还存在一些缺陷,所以完善智能电网的建设规划是首要工作。应该结合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实际特点,制定出符合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规律的智能电网体系[1]。在其实际制定中,不仅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影响,还应该考虑经济情况和所需用电量的大小,同时也不能忽略电力输送以及电力系统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二)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

相比于普通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需要更加全面、全方位的技术手段的支持,但是因为智能电网这一系统的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与其相配套的技术手段和体系标准目前还是不十分的健全。有效、科学的技术标准,不仅能够显著的降低智能电网的建设成本,还可以使智能电网的建设更是高效,减少误区。智能电网本身就比较复杂,所以其相关技术标准的完善更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

(三)囊等嗽钡淖酆纤刂视写提升

除了健全的技术体系,相关建设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理论也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基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智能电网的建设效率和质量。由于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所以与其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建设技术的水平上也有待提高。而智能化电网的建设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未经过系统知识体系培训的工作人员很难将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做到游刃有余。同时,其他国家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也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压力[2]。因此,如何构建出符合现阶段电力产业发展趋势的智能化电网体系是整个电力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必须对建设智能电网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

二、智能电网建设及电力产业发展的主要前景

(一)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技术的创新

国外电力企业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电力产业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因此,从某种特定角度来说,建设智能电网技术的创新不仅是电力产业发展的需求,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建设技术进行创新。电力产业是我国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必须将创新二字重视起来,创新建设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我国电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此减少国外电力企业的垄断,并研发出属于我国特有的,建设智能电网的技术。另一方面,在建设智能电网时也要合理的引进一些高水平人才,利用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智能电网技术手段的创新。

(二)是发展经济的必要途径

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建设和工业建设进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生活水平,也使得社会上的用电量大大增加,用电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电网供电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需求,而智能电网的建设便是实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智能电网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显著提升电网的防御属性,同时智能电网还能够显著提升用电设备控制的可靠性,改善以往的供用电方式,最大限度的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其用电需求,以此来提高电力产业的服务水平[4]。

三、结论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电力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种形势下,相关的电力体系也必须做出合理的调整,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行业管理手段,是通过将先进科学技术融入到电网管理工作中实现的,就目前情况而言,这种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巨大的,此外智能电网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向。然而我国目前的电力产业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便需要我国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创新,通过培养具有高专业素质的人才等工作,推动我国整个电力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智能电网前景篇(6)

中图分类号 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11-0229-01

1 智能电网概念

目前,由于发展情况和关注重点不同,智能电网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统一的概念。我国国家电网公司目前非常重视智能输电网领域,以1000千伏和500千伏输电网为骨架,在国内建立了七横三纵的特高压主干电网。在中国,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主要体现在建立在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的现有网络基础上,通过运用先进的传感、测量、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实现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六大目标。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为自愈、稳定、包括用户、有效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质量的电能、容许多种发电形式接入等。智能电网的核心意义是实现电网的信息化、互动化和自动化。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智能电网系统包括几个部分:能源输出单位(如发电厂、家庭微型发电装置等)、能源传输单位(智能变电站和输电网络)、能源使用单位(智能终端用电客户)。

2 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与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

2.1 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1)智能电网是自愈型电网。所谓“自愈型电网”指的是在电网中运行着的有问题的元件可以被控制原件自动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并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使系统迅速恢复到正常的运行状态,以此做到不影响用户的供电需求。从本质上看,自愈就相当于智能电网具备了自身的“免疫系统”。这也是智能电网的最主要特征。随着电网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更加精益,效率更加优化,电网的自愈功能可以节省停电时间、减少人工管理费用、加强用户供电保障。

2)智能电网能提升电能质量。目前,由于需求不同,终端电力用户对电网的要求不断增高,如何加强电网企业的优质服务,提高电能质量是根本解决之道。电能质量主要包括电压偏移、频率偏移、三相不平衡、谐波、闪变、电压骤降和突升等。用电设备不断进行数字化探索,造成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能质量问题可能导致生产线停产,从而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电能是智能电网的又一个重要任务。智能电网最终会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质量的电能,收取不同的价格,同时将电能质量与价格关系写入电力服务合同中。

3)用户参与运行管理。在智能电网中,用户将会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的一部分。电力企业和用户建立双向实时的信息互动,使用户参与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中是智能电网的又一重要特征。在智能电网的网络架构中,微电网和小范围电力系统的应用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环,有效利用家庭电力系统是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课题,发展家庭电网管理,利用清洁能源,强化节能减排效果,是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

4)可安全无缝对接联网电源。智能电网将可以容许不同类型的发电和储能系统接入网络系统,简化联网过程,类似于“即插即用”。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对电网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未来改进后的互联标准将可以使多种的发电和储能系统简单接入。多种形式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不仅提高的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而且减少了对外来电源的依赖,此种模式在应对战争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现实意义

1)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供应。通过建设智能电网,为集中和分散电源并存的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一方面可以促进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同时可以有效增加能源供应总量;建设智能电网还可以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我国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优质的能源供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2)提高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我国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全国70%以上的煤炭、水电和风等资源分布在西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近80%的能源需求却在中东部地区。未来能源生产中心不断西移和北移,跨区能源调运规模和距离不断加大,能源运输形势更为严峻。电网是科学合理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重要载体,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平台。

3)提升系统的清洁能源接纳能力。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可以使电网具备接纳不同类型清洁能源的能力,从而促进清洁能源开发,为清洁能源的高效快速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清洁能源并入电网技术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在电网中占据的份额较少,未来,在资源极度匮乏的状况下,以上这些清洁能源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4)促进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建设智能电网,能够使电能在终端用户得到更加高效合理的利用,引导国民建立新的能源消费理念和方式,从而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目前,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在以火力发电为主要的国内电力市场现状来看,发展智能电网是解决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的捷径。

3 结论

未来中国电网的最基本的发展思路和技术路线,将是以特、超高压电网为主干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电网为基础,同时将传统电力技术同先进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融合,通过电网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融合,进一步拓展电网功能及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幅度提升电网的服务能力,实现多元化电源和不同特征的电力用户灵活接入和方便使用,实现更加经济、高效、快速、安全地发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

综上,构建以信息化、互动化、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中国特色坚强智能电网,是适应中国国情,满足未来各方面发展需求的战略性选择。

参考文献

[1]郑宏.谈国外智能电网研究对建设中国智能电网的影响[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10.

智能电网前景篇(7)

中图分类号:TM64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配电网上联电网主网架,下联千家万户,是连接输电网、分布式电源和各类用户的重要环节。“十一五”以来,国家电网公司持续加大对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行配电网建设标准化工作,电网规模和质量取得长足发展。在国内重点城市核心区积极开展“世界一流”配电网试点建设,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实现了显著提升。

一、当前配电网发展状态分析

1.1、配电网是指从电源侧(输电网和发电设施)接受电能,并通过配电设施就地或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络。

1.2、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配电网在保障社会安全、可靠、经济用电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市中心区、直辖市的市区及地级市的高负荷密度区的综合电压合格率超过99.9%,供电可靠率超过99.99%,户均停电时间约为2个小时,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个小时)。

1.3、2013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不断加大配电网规划、建设与改造力度,配电网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部分地区网架结构薄弱、历史欠账多、‘卡脖子’等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虽然近年来配电网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总体仍然滞后,还存在电网结构问题突出、供电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1.4、供电可靠性是反映配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水平的关键性综合指标。2012年,国网公司城网供电可靠率为99.94%,即客户年均停电时间5.2个小时。而早在2011年,法国户均停电时间已经达到1.2小时,东京户均停电时间更是低至9分钟。

1.5、建设“世界一流电网”要求加快配电网建设,提升配电网发展水平。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将会对电力需求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15年预计全社会用电量约为6.2万亿至6.4万亿千瓦时,2020年约为8.4万亿至8.6万亿千瓦时。

1.6、我国的用电结构也在发生变化。2011年与2012年用电量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增速明显。国网能源研究院研究员贾德香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居民和商业用电、工业用电占比分别为24.01%、73.94%,根据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居民和商业用电比例仍存巨大上升空间。

1.7、随着分布式电源、微电网、智能用电、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配电网负荷快速增长,功能和形态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强化配电网智能化的重要意义

2.1、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开启智能电网建设后,总投资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而智能电网建设对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及信息通信等数百产业起到带动作用。

2.2、开展配电网智能化建设,需要以智能电网为核心的产业网络,势必随着新政策加速展开。

2.3、智能电网建设,电网设备公司将首先受益,仅智能电表一项产品,每年的市场规模便高达50亿元,而提供变配电解决方案等服务的电网服务公司也将分享这一‘盛宴’,市场规模将达600亿元。

2.4、如今,智能电网建设已进入爬坡阶段,目前配电网建设需用的智能开关柜和高效节能变压器已经具备一定产业规模。预计未来5年,智能变电环节市场会出现20%至25%的增长,智能配电环节市场将实现超30%的增长。

三、配电网建设格局及成长方式的选择

3.1、配电网及配电自动化是我国电网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供电可靠性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国家已将建设通知配电网上升到战略高度。

3.2、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是推进电网智能化"确定为城市基础建设六项重点任务之一;而国家电网为此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将配电自动化建设应用提升工作作为"当务之急"来抓,标志着国网公司吹响全面提升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号角。

3.3、配电网自动化建设,需要为进入全面建设高速发展时期铺平道路。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重点区域将先是对国网辖区内的31 座核心城市,然后再将投资重点从核心城市逐步过渡到一般地级城市及发达县域。

3.4、在“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我国立足配电网现状及智能化发展需求,自主研发了完整的配电网自愈控制核心技术和装备,建立了适用于我国不同区域条件与技术特征的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体系和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仿真测试平台。

3.5、智能配电网建模与分析理论方法研究”项目首次构建了智能配电网三层次六种业务模型体系,对现有建模理论方法与配电网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通过风险辨识、基于多智能体的复杂系统分析计算、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及运行优化等算法的提出,解决了智能配电网在建模、分析与控制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初步奠定了含分布式电源复杂智能配电网的规划计算、分析仿真和高性能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四、打造坚强智能电网,适应智慧城市发展的新需求。

4.1、主动配电网即内部具有分布式能源,具有主动控制和运行能力的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一个前沿分支。

4.2、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诠释了主动配电网理念,具有我国智能配电网发展方向与技术应用的重大示范效应,智能配电网将引领我国智能配电网领域的发展方向,为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4.3、智能配电网项目基于多维度量测信息融合的态势感知,以抗闪动为主要目标,可以实现电能品质优化控制,提高需求侧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多能源协同交互控制。项目规划运行跨业务集成的互动推演决策、灵活可拓展的安全可信信息平台,以未来科技城供电区域为示范对象,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高品质、高效率、高互动、高集成的,集冷热电联供、生物质、光伏、风电、储能和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等单元的主动配电网应用集成示范系统。

4.4智能配电网将研究主动配电网规划、运行与决策的关键技术,进行相关的试验平台建设和系统研发,建立主动配电网规划运行一体化系列标准和技术体系,并最终达到示范效应。

4.5、智能配电网具有态势感知下的主动调节能力,在安全、可靠、优质、高效、兼容、互动六方面的效益优势突出,地区供电可靠性具备99.9999%的能力,供电电压合格率超过99%,供电设备平均载荷率也将提高。项目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即插即用,还可以实现能量互动、用电信息互动。

五、智能配电网规划与发展方向展望

5.1、智能配电网将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政府服务能力为目标,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

5.2、智能配电网根据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方案,未来科技城智能电网基本涵盖了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的绝大多数内容,涉及到各业务部门、各电力环节和从高压输电网到低压配电网的全部电压等级。

5.3、智能电网关键设备需求规划,其中既包括国网系统内部研制的方向,也给产业提供一个参考,哪些关键设备可能是智能电网建设中有研制任务的。

智能电网前景篇(8)

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用电需求不断扩大,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实现经济蓬勃发展的前提。就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来说,不是单靠提高变电站智能化就可以实现,电网系统本身具有复杂性与系统性,其安全稳定运行受多种因素影响,涉及到系统网架是否合理、运行方式是否正常等等。在信息化与数字化背景下,变电站一次设备问世,其智能化的操作水平及安全可靠的运行系统成为当前我国电网安全运行的必备,有效地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

1数字化背景下的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分析

所谓的一次设备智能化主要是指在生产与使用电能的高压电器设备在自动化变电站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自动检测、自动调节及自动控制等多项自动管理功能。数字背景下的变电站一次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也被称为电动机、变压器、断路器及隔离、自动开关、相关的输电线路等,借助设备的智能化与灵活性相互连接,从而实现设备的主路系统建构。变电站一次设备可以实现生产与使用的直接供电。就目前我国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应用情况来看,数字化背景下的变电站一次设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首先是电气高压组件连接部分,借助终端智能化与过程层goose指令进行信息的传输与共享,最大限度减少断路器的组件消耗,借助面板中的显示光子牌通过自动变电站的goose连锁功能横向取消实现电器连闭锁接线。其次是高压断路器,在后面会具体阐述。最后是利用设备与断路器操作进行的整体改造性设计,其取消了二次接线处理,简化了接线流程,实现了断路器控制性回路的优化处理。其主要应用于我国的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检测、调节及报警中。当前数字背景下的变电站一次设备主要将电网系统中的综合组件进行组合从而最终实现对电网系统的真正智能监视与控制。

2变电站一次设备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分析

(1)定时监测,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变电站一次设备主要负责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及潜在的故障威胁,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出警告信息,实现对变电站的全面监控与检测,最大限度降低设备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2)有效调控系统安全有效调控

其调控功能主要是进行设备状态机系统的有效运行监测,提供系统故障报警,真正实现可视化检测与调控,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最佳的调控与解决方案。

(3)数字化背景下真正实现应用智能化

与传统的变电站设备不同,数字背景下的变电站一次设备在智能化水平上更高,综合处理能力显著提升,真正实现设备管理与调控系统的互动。其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智能化数据的检测、测量、计算及维护、检修等。虽然整体上智能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就我国目前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来看处于研发的低级阶段,缺乏完全数字化,这也是当前变电站今后研发的重要课题之一。

3数字化背景下变电站一次设备的特征分析

(1)变压器智能化特征分析

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电站一次设备中,智能变压器是最基础的设备之一,其主要应用于传感器之中,设计上与综合组件一起共同构成间隔层与检测层的自动检测、测量、计算及防护等,借助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的双向互动,将变压器的智能状态检测转变为监控,实现其与控制、调解之间的相互连接,从而为变电站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真实、具有极大参考价值的数据信息资料,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资料,管理人员发现变电站运行中的问题,了解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减少设备故障产生的维修成本,从源头上维护设备,提升设备使用寿命。其中变压器智能组件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现数据的采集,数据采集主要针对主变体进行,涉及到主体油箱及分接开关等,重点监测项目也包括分接开关的开关位置及气体继电器节点的相关信息。其次是进行冷却调控系统的智能化处理。数字背景下的变电站一次设备能根据顶层的油温、环境温度情况及出现侧负荷参数等形成控制策略进行自动控制冷却器的投退处理,将冷却器的真实运行状态上传到后台系统,为其提供运行参考。

再次主要进行分接开关的有效调控,该调控主要是借助主控制器或者是智能组件的后台指令来完成。非电量主变本体进行保护、主变遥测信息的有效采集及对主体电压、电流及功率信息的采集都有所涉及。最后,数字背景下的变电站一次设备还可以实现在线信息的监测与采集,构建完善的后台信息交流平台。实现通讯信息互动与共享,搭建智能组件共享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之间的迅速传播与交流。

(2)断路器智能化处理分析

除了变压器的智能化处理外,断路器也实现了智能化改进。所谓的断路器智能化主要是针对各个智能电子装置进行整体性的有效性整合,实现断路器的一体化设计,真正实现无缝组件功能集成,从而保证断路器的智能化功能实现。在断路器的智能化中所涉及到的有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及在线监测智能等,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配件组合,也可以针对智能组件的操作回路与一次设备的操作回路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对控制回路的优化处理,简化二次回路程序,方便运行及操作。目前的断路器智能组件功能有合并单元智能化,单元感应器中接受电流进行有效处理,将电流输出到防护监测系统中,辅助其他设备组件的运行;终端智能化,所谓的终端智能化就是将接受断路器及隔离开关输出信息进行监测,其支持连锁功能,进行自动跳闸命令,结合goose重合闸、分相及三相跳闸,断路器的整体控制回路一体化,增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当前断路器的在线监测设备主要是机械性与密度微水监测两种监测类型。

4 结束语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程度更高,其利用标准的数字信息进行有效的数据对接,真正实现自我监测、监控及维修、检测。数字背景下的变电站一次设备已基本实现了变电站整体的自动化电网电力流、信息流等业务流的一体化,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及完善的系统评估能力,真正实现科学性的状态检测与早期故障维修,保证变电站设备的正常使用与维护,节省维修支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电网运行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张磊.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13,18:97-104.

[2]杨涅.新形势对变电站一次设备的状态检修探讨[J]. 经营管理者,2010,21:375.

[3]董烨,李永斌,张勋. 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方案[J].科技信息,2011,22:797-799.

智能电网前景篇(9)

1、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逐步从注重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向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原有的粗放型和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趋势,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逐步被人们所重视。当前我国正在推行智能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智能电网的改造采取了自上而下,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方式,作为用户终端,电表是与电力系统沟通的关键设备,智能电表的出现,优化了电力管理,节省了人力资源是新时期要大力推广的重点。

2、智能电表概述

2.1智能电网

提到智能电表就不得不对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介绍。通常所指的智能电网是基于电子网络信息和“三遥”技术,通过在电网干线上加持集成信号收集、信号转换、信号传输的元件,实现自我功能障碍修复,故障信息诊断,精确定位故障位置的,具备经济、安全、高效、可靠等特点的新型网络供电系统。智能电网建设的目的是相同的,即实现电网系统输电稳定,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提高电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2智能电表概述

2.2.1智能电表的概念 智能电表是为了实现用户与智能电网连接而研发出来的一种产品,除了具备电能量计量基本功能外,还具备远程状态监控,人机交互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同时可以配置各种智能用电购电卡,方便了用户网上缴纳电费和充值等活动,智能电表所具有的强大功能,给用户的日常生活和电力公司的运营提供了方便,极大的节省了人力资源,实现了智能化,便捷化管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2.2.2电能表的种类 从目前国际上使用的电能表分为机械式电能表、机电式电能表、普通电子式电能表以及智能电能表,我国的智能电网的建设来看,常用的智能电表分为两种,一种是机电一体化电表,另外一种是全电子电表。

3、智能电表的优点

智能电表是集成了网络技术的前沿技术而产生的节能环保电表,智能电表具备了诸多的优点。

3.1能耗低

新型智能电表基于电压与电流转变为电子脉冲的计量方式,在能耗上降低不少,通过有关数据表明,智能电表的电子元件技术方式,每块智能电表的能耗低至0.6W~0.7W,同时在我国房地产事业发达的情况下,同楼层也可以采用集成式的一只电能表,实现同楼层的各户电能分别计量,方便了统一管理,且多用户集成电表的能耗在1.7W,这样大大节约了能源。

3.2计量准确度高

与传统的机械计量方法相比,智能电表的级数方式更加准确,且不产生机械磨损与金属疲劳而产生电表走不准的现象。相关实验数据表明,老式的感应式电表的准确度在工作5年之后,超过正常误差范围;反观智能电表,2.0级全电子智能电表允许误差为±2%,且不能够长时间保持计量准确度,而全电子电表允许误差相对更小且其稳定性好。能够长时间保证准确计量。

3.3安全系数高

智能电表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采用了安全系数较高和过载范围宽的材料和量程,保证了在异常高压和异常低压情况下的正常运转。就目前常用的全电子智能电表的量程为10以上倍率,工作频率可以在40HZ~100HZ内工作,大大弥补了传统电表量程窄,工频狭小的缺陷。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设计有点来看,智能电表的安全系数远远高于传统感应式电表。

3.4功能齐全

智能远传表,能够将用户的用电量和用电动态的信息进行传输,智能采集器则动态的检测用户用电规律和用电大小,智能转换器是将电压和电流转变为电子脉冲信号,进行电子计数,并且传输信号。通过这些系统,能够实现设置阶梯电价,远程抄表,远程断送电,防窃电等功能。

3.5节约资源

智能式电子电能表的采用电子材料,集成化程度高,其对金属材料需求相对小,可以大大节约能源。

4、智能电表推广意义及应用前景

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展现了其强大的功能,智能电表的推广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智能电表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4.1智能电表推广的意义

4.1.1完善智能电网功能的重要环节 国家大力推行智能电网的建设是有深层次原因的。智能电网的改造归根结底是为了方便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而家庭用户与智能电网相连接的重点在于电表,那么电表的质量好坏,寿命长短和功能高低都将影响到智能电网的建设,而智能电表应运而生的目的在于,提高用户与智能电网的接洽程度,提高智能电网对用户的服务水平,具体体现在执行阶梯电价,远程监测,远程故障诊断与修复,远程抄表,网上缴费等功能,因此,智能电表的推广是完善智能电网功能的重要环节。

4.1.2为合理用电,提供技术支持 虽然我国的发电来源广泛,但是人均电量占有率较低,并且在夏天和春节是用电高峰期,用户需要及时了解自己的用电信息,而过去传统的电能表无法实现用电数据信息的查询,无法做到合理用电,但是智能电能表能够提供大量用电信息,以及各种时刻的电费信息,这样用户可以随时掌握用电和电费信息,使得合理调整用电情况,做到经济用电。

4.1.3为多种电费结算方式提供了机会 智能电表从计量技术解决了我国居民用电的不合理性,为阶梯电价、费率电价、电度电价等多种电费结算方式提供了技术条件,解决了不合理和不科学的用电方式带来条件,为有效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这是普通电子式电能表无法实现的。

4.2智能电表的应用前景

智能电表的运用不仅在电力行业提出了创新工作的方式,而且对网络系统、计量科技方面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4.2.1智能电表生产标准化 电子式电能表在形式上种类较少,生产工艺相对机械表简单,容易生产,因此生产的厂家较多,型式繁多,使得使用安装工艺难以统一。

4.2.2智能电表网络化 根据计算机的生产来经验来看,可以讲每一个电表设定一个唯一的物理地址,从而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精确到每一块智能电表,发现其运转性能和特点,提前发现问题征兆并做相应的更换。

4.2.3智能电能表的发展为计量检定技术发展提供基础 传统的电能表的检定计量基本是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的操作,而智能电能表的标准化设计为电能计量检定实现自动化检定创造了条件,因此智能电能表的发展适应计量检定技术的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计量检定技术的发展。

智能电网前景篇(10)

2014年实现旅游也总收入3.73万亿元,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6.61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39%。随着旅游个性化需求的增加,传统的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这种需求矛盾带来了转机,促使传统旅游景区向智慧旅游景区的转型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光雾山旅游景区也进行了景区的转型升级,本文结合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现状,分析其建设中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区的发展战略。

一、区域概况

光雾山2009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主要由桃园、十八月潭、神门、小巫峡、大坝森林公园等景点组成。位于四川南江县北部边缘,东临达州、西抵广元、南接巴中、北连汉中。距南江县城70公里,北距陕西汉中60公里,处于成都、重庆、西安三个特大城市的“金三角”地带,景区幅员830平方公里。

二、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现状

2015年10月南江县建成投资近5000余万元智慧旅游景区,其建设内容包括通信基础设施、政府管理系统、游客服务系统三大板块,是集电子门票系统、指挥调度系统、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官方网站及电子商务系统和网络营销平台于一体的综合型信息工程。

(一)信息系统。在景区人流聚集区域共设置了5个20平米的信息大屏,实时向游客推送天气、交通、人流综合服务信息和公告。在酒店管理、电子门票系统和电商平台中,网上订房、订票、土特产品销售情况一目了然。通过手机APP,可为游客提供行程导游、周边检索、网上订购,观看景区实时视频。

(二)视频监控系统。景区内设有15台智能高速球摄像机,分别设置于重要景点、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发地段等地的。通过前端摄像机拍摄的实时场景视频数据,为游客疏导、灾害预防、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指挥调度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对红叶指数、车流量、游客流量的实时监控。

(三)WIFI无线接入系统。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有26个景区4G基站和30个景区无线WIFI点位,无线网络基本覆盖了所有主展馆和主干道的。

(四)指挥调度系统。布置在景区的15台智能高速球摄像机将景区情况发送至监控中心,并通过6台电视机屏幕集中显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即使发现景区问题,并结合无线网络系统迅速调度指令。

(五)官方网站及电子商务系统。光雾山官方网站设置了旅游资讯、旅游资源、宾馆酒店、特色购物、旅游文化、旅游图库、旅行社、游客互动、景区地图9个模块。

(六)网络营销平台。2014年光雾山旅游开发公司开通了光雾山旅游新浪微博,2015年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玩转光雾山”以及手机APP,可为游客提供行程导游、周边检索、网上订购,观看景区实时视频等。

三、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区存在问题

(一)智慧景区系统模块不完善。目前光雾山智慧景区包括有电子门票系统、指挥调度系统、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官方网站及电子商务系统和网络营销平台,但是在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灾难预警预处理系统、游客评价系统、景观二维码、电子导游等方面还没有完善。

(二)景区网站信息不健全,管理不完善。光雾山景区网站由于网站管理不够导致网站板块内容缺失,信息更新不及时,没有很好的发挥网站应有作用。光雾山官网开设的板块内容主要用文字和极少图片表述,各板块内容介绍不够全面,游客互动部分更是如同虚设。

(三)专业人才缺失。光雾山景区刚步入智慧景区的建设,现有工作人员都是传统旅游服人员,缺乏智慧景区专业知识,难以保障智慧景区的正常运行。

四、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发展战略

(一)完善智慧景区系统模块。完善电子售票、检票系统,大幅提升网络售票比重,增加微信支付、自助售票、自助取票等功能; 建立光雾山景区3D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加便捷的园内导航和虚拟游园;建立灾难预警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以及游客评价系统;增加景点二维码扫描,通过二维码扫描让游客对景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游客认知度。

上一篇: 中医养生学特征 下一篇: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