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背景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1 15:52:23

电子信息工程背景

电子信息工程背景篇(1)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信办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特点和问题,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我国第一部针对信息化工程提出的系统性管理规范,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从事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部门和机构必须严格遵守的法规性文件。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目的

出台管理办法力求通过对重要环节的严格把握,对需求分析、资源共享、招标投标等关键点实行有效控制,努力做到需求不清的项目不批,贪大求洋的项目不批,做不到互联共享的项目不批,提高电子政务工程质量,发挥国家投资效益,实现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出台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原因

出台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首先是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后,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用日益显著,已经步入了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发展阶段。但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制定管理办法来明确立项规则,强化项目管理,约束政府投资行为,遏制盲目建设风潮。

其次,是规范审批程序和要求的需要。项目审批时间过长是目前项目建设单位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最主要的是项目建设单位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符合审批要求的立项或可研报告,许多时间被用在对项目方案的反复讨论、调整和修改中。这其中虽有申报部门缺乏项目组织经验,申报、审批部门间缺少有效沟通等方面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规则不清、程序不明造成的。因此,有效解决政务信息化项目审批时间长的矛盾,必须从制定管理办法、规范审批程序、明晰审批规则、改善审批服务这一关键环节入手。

第三,是强化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需要。电子政务工程与传统基础设施项目有着完全不同的建设管理特点和规律。电子政务工程从任务提出到建设、营运,目前均为同一政务部门,项目建设后能否发挥应有效益,取决于政务需求的挖掘深度和现行法规、管理体制对系统的支持程度。因此,需要有比普通基建项目更为严格的制约和管理机制,做好立项前的咨询服务尤其重要。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分为正文和附件两大部分。其中,正文共九章三十八条,主要是对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项目审批管理、建设管理、资金管理、监督管理、验收评价管理、运行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程序和管理进行规范,对项目建设主体和审理、监管部门的责任、权力做出明确规定。管理办法有四个附件,均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性规定,包括: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初步设计及概算报告编制大纲、项目验收大纲。管理办法中对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全过程进行了规范,具体解读如下:

什么是国家电子政务工程

第二条 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是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基础信息库、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建设项目。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涉及的部门及分工

项目建设单位:中央政务部门和参与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务部门。

项目建设单位职责:负责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申请,组织或参与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项目审批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项目审批部门职责: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约束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须严格执行项目的建设流程和验收流程。

建设流程应包括:申报和审批管理、建设管理、资金管理、监督管理、验收评价管理和运行管理。

验收流程应包括:初步验收(初验前可组织分项验收或专项验收)、竣工验收和工程后评价。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申报和审批

第六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申请 。

第七条 电子政务项目原则上包括以下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对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及特殊情况的,可简化为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

申报:建设单位提出立项申请。

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其中,项目建议书不属于必需环节,即在一定条件下,可省略该步骤。同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是同步申报内容,不是先后关系。

第十三条 项目审批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的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的批复文件是项目建设的主要依据。批复中核定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总投资概算和其他控制指标原则上应严格遵守。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建议书批复内容有重大变更的,应重新报批项目建议书。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有重大变更或变更投资超出已批复总投资额度百分之十的,应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有少量调整且其调整内容未超出已批复总投资额度百分之十的,需在提交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时以独立章节对调整部分进行定量补充说明。

调整额度:超过10%与未超10%的操作环节截然不同。未超过,则只需在初设报告中单列章节说明调整情况,如超过,则必须重新申报项目可研,一般此审批时间会较长。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管理

第十六条 电子政务项目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遵从优先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原则。

第十八条 电子政务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相应监理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工程监理 。

注意进口产品采购:如果国产设备不能完全满足项目需求,需要进行进口设备采购,应按财政部财库[2007]119号文件《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规定向财政部报批,周期在30天左右。

监理依据:强化了信息系统监理的工程依据。

第十九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于每年七月底和次年一月底前,向项目审批部门、财政部门报告项目上半年和全年建设进度和概预算执行情况。

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加强过程中与项目审批部门及财政主管部门的联系,为后续项目整体验收打好基础。

第二十二条 项目建设单位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可申请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开展应用需求分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的编制、专家咨询评审等工作。项目审批部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批准下达前期工作经费,前期工作经费计入项目总投资。

前期工作经费:需要注意前期工作经费的归垫。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验收评价管理

第二十九条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实行验收和后评价制度。

第三十条 电子政务项目应遵循《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工作大纲》(附件四)的相关规定开展验收工作。

两个阶段:项目验收包括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验收包括工程、技术、财务、档案等四个方面;

初步验收由项目建设单位按照《验收工作大纲》要求自行组织;

竣工验收由项目审批部门或其组织成立的电子政务项目竣工验收委员会组织;

对建设规模较小或建设内容较简单的电子政务项目项目审批部门可委托项目建设单位组织验收。

第三十一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后的半年内,组织完成建设项目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初步验收工作。

初步验收合格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向项目审批部门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并将项目建设总结、初步验收报告、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等文件作为附件一并上报。

项目审批部门应适时组织竣工验收。

项目建设单位未按期提出竣工验收申请的,应向项目审批部门提出延期验收申请。

第三十二条 项目审批部门根据电子政务项目验收后的运行情况,可适时组织专家或委托相关机构对建设项目的系统运行效率、使用效果等情况进行后评价。

后评价认为建设项目未实现批复的建设目标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项目建设单位要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审批部门可对其进行通报批评。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效益评价、项目影响评价、项目过程评价和项目持续性评价。

项目效益评价是通过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所产生的实际效益与可行性研究时所预测的经济效益的比较,评价时常预测是否准确,项目投资是否值得,并以项目投入使用后实际取得的数据为基础,重新计算项目的各主要投资效益指标,与当初预测值进行比较,从分析效益目标实现程度和产生的偏差的原因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改进措施,为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和投资决策水平服务。

项目的影响评价主要是指对项目给所在地区经济、社会、技术

和文化等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主要是从项目的外部作用和影响来分析和评价特定项目的优势和缺点,分析项目对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

项目的过程评价是根据项目效益和影响评价中发现的变化和问题,对照项目立项时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分析和评价项目执行过程,从中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过程评价主要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法令、制度和规定,对项目的工程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进行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前期工作评价;建设实施评价;运营评价;投资执行评价;管理工作评价;技术服务和配套投入评价。

项目的持续性评价是分析项目在建设投入完成之后,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还可以持续;项目是否可以顺利地延续进行下去。持续性要考虑政策变化、技术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的变化对项目持续性的影响。

项目后评价的结论应该是定性地总结项目的成功度。项目的成功度一般分为五个等级:非常成功的项目,成功的项目,部分成功的项目,不成功的项目,失败的项目,是项目评价专家组对项目后评价的定性和集体结论。项目成功度评价的程序:首先确定评议专家,选定评价因素及其指标,专家个人打分,集体评议,数据处理,得出结论。

项目评价的三个阶段采用的方法没有太大的区别,一般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项目评价从决策的角度看,其核心内容主要是项目的市场评价、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和环境评价等。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相关部门、单位或个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截留、挪用电子政务项目资金等,由有关部门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予以惩处;构成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本文由收集整理本办法其他规定的或因管理不善、弄虚作假,造成严重超概算、质量低劣、损失浪费、安全事故或者其他责任事故的,项目审批部门可予以通报批评,并提请有关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信息工程监理产生的背景

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后,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电子政务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相应监理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工程监理 。”强化了信息工程监理的政策依据,对信息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

信息工程监理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在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也陆续暴露了许多问题,如:不能满足设计需求、工期拖延、资金超预算、信息泄露等。更严重的是近年来在信息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一些“豆腐渣”、“半拉子”工程,极大地浪费了信息化投资。为此,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和领导机构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所发现的问题给予密切关注并且采取了有效措施,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引入监理制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

信息工程监理的定义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是指在政府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其主要作用和目的是通过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师“基于职业谨慎”的工作,力求在计划的质量、进度、投资以及信息安全的范围内实现信息系统建设目标。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将不是,也不能成为任何信息系统工程承建单位的工程承保人或保证人”。监理阶段主要包括工程招标、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和工程验收四个阶段。

信息工程监理的发展历程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应该说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质量管理标准,它为我国提高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率、工程质量、技术性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也对国际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它主要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

1999年,原信息产业部在起草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的相关文件的同时,也开始着手筹备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相关文件的起草工作。

200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2】47号文件转发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实行招标制、工程监理制”。

2002年11月,原信息产业部部信【2002】570号文件

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共六章,二十二条。

电子信息工程背景篇(2)

关键词:

电子商务;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措施;研究

目前,由于受到电子商务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认清形势,认真分析,准确研判,积极探索建立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立于长足不败之地。

一、电子商务背景下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分析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逐渐形成了电子商务环境,进而大大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等方面。

1、对财务处理流程和秩序的影响

在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中,主要借助于人工操作来进行分析、审核、整理、核算等工作。但是,在电子商务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是时展的必然产物。企业的业务活动可以促成信息网络化的实现,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现了自动化、电子化等目标,从而极大地规范了财务处理流程与秩序。

2、对财务内部制度的影响

电子商务与企业传统业务活动有着很大的区别,特别在业务流程、方式以及途径等方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要在内部制度的内容和标准等方面,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从而促进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

3、对财务组织结构的影响

内部分工机制主要的应用对象为财务部门人员,大大改变了企业的岗位设置。以往财务管理部门有所缺失,职能较不严密,要让领导与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虚拟网络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此外,在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相融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分工混乱的现象;而且财务部门在核算处理业务中,相关部门要根据业务发生地点来进行制造、营销以及供应等工作;虚拟职员管理部门逐渐代替了财务内部实体综合职员管理部门。

4、对财务办公软件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会计信息系统财务数据的管理中主要实施业务协同,具有高度的主动性。财务办公软件已经成功由部门级、企业级转变为供应链接,而且与其他子系统相互影响,界限性日益锐减。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

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与进步,企业财务扁平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基于此,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由于受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要更加侧重于流程化作业管理。具体的特点如下:

1、执行财务控制

在电子商务中,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数据,并且及时生成准确合理的财务信息,将其反馈给信息需求者。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具有较强的财务控制力度,由于可以直接控制指令掌控财务活动[1],既而在高效率模式中及时改进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存在的问题。

2、集中管理方式

在电子商务中,企业具有高度集中的数据信息和财务信息,而且企业数据管理权、信息管理权以及财务信息管理权也较为集中化。电子商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信息共享集中管理能力越来越明显,可以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统一管理目标。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员可以直接进行业务数据的采集工作,操作程序比较简化,高度集中的数据管理水平显而易见。

3、财务协同

在电子商务中,财务协同大大体现在采购业务、出入库业务以及销售业务中。企业与供应商、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运作能力越来越显著。因此,电子商务可以促进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对于企业长远的发展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4、远程控制

在电子商务中,财务处理和财务控制主要得益于因特网的发展。虚拟网络要求要迅速进行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财务数据收集工作,甚至对于企业外部的相关财务信息也要进行必要的记录,极大地便利了财务管理员的数据采集工作,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工作任务。此外,电子商务数据采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的采集目标。

5、信息系统的构建

在电子商务中,可以有效提高对外货币转账和货币支付功能,促进信息流通与资源共享,大大彰显出了财务信息系统业务电子化一大亮点之处。在此基础之上,电子商务还同时具有了核算导向和控制导向等信息需求模式,充分实现了信息技术电算化。

三、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一些企业的管理制度仍然在应用以往传统的规章制度,并没有在电子商务背景下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经济活动,而且财务管理制度也缺乏较强的实效性与科学性,管理方式存在着较多的漏洞。同时,在资金管理运转方面,严重缺少动态化控制,不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电子信息的传送、储存以及反馈等安全保障工作。

2、“刷单”现象普遍存在

在电子商务网络运行销售中,销售量和销售评价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严重影响着客户的购买欲望,一些电子商务企业为了赚取高额的经济利润,进行大量的刷单工作,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良好的信誉和业绩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同时,在此基础上,相关的手续费用也无法进行直接记账,账面漏记、少记以及做假现象时有发生,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并且“刷单”现象是违法乱纪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被举报查实,就要承担相关的刑事责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财务风险管理。

四、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的优化措施

1、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在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中,科学完善的财务制度是重要的保障性措施。为了促进财务制度的科学性与高效性,要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流程,不断简化财务工作中比较难以处理的问题,从而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长效运转。与此同时,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要进一步增强财务管理工作中权责关系的统一性、独立性。而且还要不断完善企业财务责任制度,要加大财务工作的管理行为力度,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要予以大力严惩,严重者要追究相关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2、实现“零成本”的财务管理目标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要树立“零成本运营”管理思想。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衍生出了“零库存”的成本观念,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性话题。“零成本运营”主要是指企业可利用的资本额度与实际运营资本保持在持平的状态中[2]。在财务管理中,企业的流通性比例可以充分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且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在电子商务时代的影响之下,要将崭新的财务管理观念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将零成本运营理念中的流动性比例不要超过标准的1层,从而提升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确保企业财务管理高风险的防范能力。

3、加大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特点越来越明显,在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控制中,要严格打压“刷单”现象。企业要在公平合法经营中来进行市场的开拓与管理,要充分提升产品质量,避免大量成本费用的浪费,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同时,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电子商务行业中存在的“刷单”现象,予以正确高效地惩处,严厉打击“刷单”现象,进而创建电子商务良好的企业环境,提升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4、加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财务创新管理

(1)规范财务处理流程。企业要充分增强信息技术与管理方式的相互融合性,进行组织架构和流程管理的优化重组,避免无效活动的开展。而且随着“企业流程再造”思想的融入[3],企业要加以一定的借鉴,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企业财务管理思想。(2)制定科学先进的财务处理控制方法。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处理控制方法得以广泛应用和推广,尤其针对于授权批准和财产保全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提高对于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控制无形资产计量评价等方法的重视程度,要加以高度应用和推广,并且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5、充分运用网络会计核算方法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以往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网络会计核算工作,尤其对于会计凭证、会计账本以及会计处理方式等[4]。为了实现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目标,就必须加强网络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以便于企业会计报表的合并和后期财务分析工作的进行。

6、转变工作方式,加强风险管理

(1)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必然会加强收付账款、货物托运等方面的线上操作管理,减免人工操作所引发的误差。因此,在构建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中,人们的工作方式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工作人员要结合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并且及时调整工作方式。(2)在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中,商务交易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在财务管理中,会计原始凭证的电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由于受到网络开放性环境的影响,一些安全隐患时常发生。因此,企业要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做到效率与安全的同步实现,确保财务管理体系的安全运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可以不断顺应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趋势,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升财务管理的监督与控制力度,将财务风险性降到最低;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大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力度,从而实现长远发展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亚柳、宁青青:电子商务背景下动态财务管理研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6,(05):70-74.

[2]范享玖: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和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4):121.

电子信息工程背景篇(3)

【关键词】大数据 电子政务 建设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必须不断创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建设,这样才符合新时期政府政务工作发展需要。

2 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面临挑战

2015年8月,国务院正式《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府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和挑战。对此,必须促进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府服务、管理和决策等多个方面的转变和发展。然而,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电子政务建设涉及的内容复杂多样,包括人才结构变化、机制创新、推广应用等等,而这些都是对于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大挑战。

3 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政务建设要点

3.1 建立统一技术标准

在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统一的技术标准,并且制定统一的规划制度。在电子政务工作中,互联网安全以及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建立符合政府部门办公特色的电子政务标准,比如公众信息网、办公业务网、信息资源库等等。另外,在电子政务的网络安全方面,还应该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从而为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提供安全保障。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能够有效促进电子政务的开发和建设。

3.2 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是由三部分所组成的,包括硬件、数据库以及电子政务平台,这三个部分之间为层进关系,而为了将三者进行有效结合,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架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提升存储设备性价比、增加网络带宽等等,通过优化基础设施,能够为大数据存储和传播提供重要保障。另外,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可以利用云计算,为大数据的管理和访问提供重要的平台。在大数据背景下,云计算必须不断创新,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科学合理的构架,从而实现对于数据的高效采集和存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问题。

3.3 在线服务与电子参与

电子政务平台的开发可以认为是软件层的开发,电子政务平台各项功能的开发都需要建立在对用户实际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电子政务平台的用户主要有两类,即群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因此,对于电子政务平台的需求也应该体现在两个层面上,

(1)服务,即政府部门在线服务,通过构建在线服务平台,能够有效降低群众寻求政府服务和帮助的成本;

(2)政务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公文起草、审核、下发、存储等等。因此,通过构建电子政务平台,能够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政府在线办事效率。

根据国内外对于电子政务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在政务业务管理以及辅助决策工作中,大部分都与地理空间的分布情况有一定的关联,电子政务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大数据背景下,在电子政务需要针对政府部门的具体业务内容进行信息化规划和建设。现如今,科学技术正处于不断发展中,随着电子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系统也在不断进步,这样才能够服务群众应用需要,增加民众参与度,充分体现出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新时期,计算机已经得到普及,同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此,政府应该不断创新电子政务在线服务设计和建设,开发电子政务系统功能,使得民众能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获得政府政务信息。

3.4 开发电子政务数据应用平台

在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实现政务数据共享。另外,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政府部门也可以向社会采购或者联合开发出大数据应用平台,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通过开发建设电子政务数据应用平台,政府可以有效利用现有数据和资源,提高政府服务政府服务效率,从而达到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加强社会监督能力、降低政府监管成本的作用。

4 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成效

4.1 政府能准确把脉市场,提高监管和服务的效率

在政府日常政务工作中,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政府部门可以对不同行业、企业、地区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销售情况等,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然后在此基础上更好的服务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经营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

4.2 提高政府的信息服务水平

在大数据背景下,政府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可以对经济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分类和处理,然后将数据信息作为政府部门基础数据库。大数据来源于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因此,通过智能手机或者计算机数据信息,均能够满足企业实际需要。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通过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审核和处理,还可以添加至全国信用信息平台中。

4.3 打破“信息孤岛”

过去,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服务对象是政府相关部门,因此,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必须以政府行政部门的发展为主要方向。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不仅是政府部门,而且还包括企业、公众,因此,通过建设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电子政务,能够有效实现信息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局面,有效促进信息数据的发展和进步,避免电子政务数据信息出现混乱的局面,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5 结语

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发展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对此,政府应该建立统一技术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在线服务与电子参与度,并且合理开发电子政务数据应用平台,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政府政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兴军.试论大数据对电子政务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3(19):172-173.

[2]谢婷玉.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管理的新发展[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9):139-142.

电子信息工程背景篇(4)

电子商务改变了销售方式,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并且,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人们从网络平台上购买的商品需要物流企业进行输送,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物流,并对物流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受传统物流管理的影响,物流管理在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仍存在着采购物流管理问题、内部物流管理问题以及销售物流管理问题,都需要物流管理部门解决。研究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管理模式创新不仅能够提高物流管理问题,而且对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的发展都有着深刻意义。

一、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首先,电子商务对物流理念有着重要影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系统信息成为电子商务供应链的基础,而且,供应链在电子商务中居于主体地位,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主导作用。并且,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联盟竞争十分突出,企业服务和企业商品专业化的优势十分明显。另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质资源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逐渐消失,商品企业与物流企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其次,电子商务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能够有效促进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最后,电子商务对物流结构有着一定影响,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物流企业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针对,并且,物流供应链环节逐渐大大减少,提高了物流服务效率。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的特点

首先,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具有技术性特点,电子商务依托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而产生,技术性较强。而物流为了满足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也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具体来说,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物流具有信息化的特点,数据信息是物流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发展基础。并且,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物流具有自动化的特点,能够进行自动货物识别和自动配送;其次,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物流具有服务性特点,物流主要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柔性化和增值,满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多样化物流需求;再次,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物流具有系统性特点,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行业系统分为物流管理系统和物流运作系统,管理系统弄对物流运作进行监督和管理,而物流运作系统则负责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高效服务;最后,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具有协作性特点。电子商务对物流的需求量较大,不同物流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而与其他物流企业开展协作。并且,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物流企业与商品生产企业进行协作。

三、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发展模式

首先,自营模式。自营模式是电子商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主经营的物流模式,自营模式有利于电子商务企业加强对顾客的控制,能够直接控制物流部门的职能,支配物流资产,进而保证获取及时运送到客户手中;其次,外包模式。外包模式主要指电子商务企业将物流配送服务工作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物流运作。外包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服务成本,提高电子商务企业的经济效益;再次,物流一体化模式。物流一体化主要指商品生产商、商品销售商和商品供应商共同构建物流系统,是物流发展成熟阶段的产物。物流一体化模式下的物流服务质量较高,物流系统比较完善,能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采购物流管理问题

首先,很多电子商务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没有与商品供应商建立信息化的物流合作,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服务仍采取半人工模式,物流采购需要工作人员从网络上查询相关信息并进行采购。甚至有些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采购缺乏信息化的物流平台,无法与供应商建立信息化的联系,导致电子商务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缺乏长期合作,物流采购缺乏柔性,难以响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这是因为,部分电子商务企业缺乏对采购物流的重视,没有主动与供应商开展采购合作。另外,电子商务企业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适应信息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难以与供应商进行信息共享。

2.内部物流管理问题

首先,电子商务企业的辅助信息系统不统一,企业各部门所使用的的物流统计系统也不相同,导致物流辅助信息系统管理难度较大,无法实践信息共享。并且,辅助信息不统一不利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标准化管理,导致内部物流管理效率不高;其次,电子商务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不同系统的物流信息需要进行重复输入,严重浪费物流管理的时间,物流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并且,重复输入物流信息很容易出现错误信息,增加物流管理难度;再次,很多企业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成本重视工作,强调各种浪费现象的消除,而忽视了对物流订单的回应速度,导致物流服务速度较慢,因而引起很多客户的不满。

3.销售物流管理问题

首先,部分电子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无法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这是因为,随着电子商务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贸易商品种类也在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电子商务企业都希望能够及时了解货物的订单情况,并要求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但是,一些物流企业忽视了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要求,物流服务水平较低,无法满足物流企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销售物流会严重影响到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需要物流企业加强销售物流管理。

五、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

1.采购物流创新

首先,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电子商务企业应积极制定电子采购策略,转变传统库存采购的方式,积极推行订单采购。为此,电子商务企业应积极开展信息化管理,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企业互联网,为电子采购提供物质基础;其次,电子商务企业应选择与本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电子采购软件,使电子采购软件与企业内部采购流程相一致,并使用简单易操作的电子采购软件;再次,电子商务企业应加强信息化人员培训,引导物流服务人员学习信息化的物流服务技术,提高物流企业人员的信息化业务能力;其四,电子商务企业可以进行网上集中采购,在第三方采购平台上进行物流采购,实现透明化的物流采购信息和货物供应信息,消除物流采购的中间环节,扩大采购物流范围;最后,电子商务企业应积极建立专业化的物流采购平台,通过物流平台与供应商进行合作,降低物流成本,缩短采购物流时间。

2.内部物流创新

首先,电子商务企业应积极建立精益物流和敏捷物流,不断提高物流服务的精确性与快捷性。为此,电子商务企业应坚持精益求精的理念注重物流服务细节与物流服务质量,细化物流服务,完善物流服务的每个环节。并且,电子商务企业应坚持敏捷化的理念,重视物流部门的反应能力,使物流部门能够快速反映客户的物流需求,提高物流配送服务;其次,电子商务企业应积极开展专业化的库存管理,全面记录库存信息,并确保货物的质量,减少退货现象,提高库存供货服务。

3.销售物流创新

首先,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来对销售物流进行管理,明确销售物流的具体项目,并制定科学的销售物流目标,加强对货物采购、生产和配送的提议化监督,并及时向客户传递物流信息,积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物流服务;其次,电子商务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使物流配送中心承担企业的物流配送、销售配送和存储配送工作,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提高物流配送速度。

参考文献:

[1]曾祥云,王强.试论面向电子商务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设计[J].系统工程,2002(01).

电子信息工程背景篇(5)

电子文件并不仅仅是我们通过计算机等设备所看到的那份信息,还要包括对其生成、运转的环境信息的记录,产生、修改的过程等信息的记录、修改内容及操作者的记录等。因为每―份电子文件在生成、运转的过程中都会依赖一定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并且同时在其生成的设备(如计算机、数码相机等)中留下相关的参数和痕迹,这些就是元数据和背景信息。例如,我们在计算机中点击某份文件的属性,会看到“常规”中显示:文件类型、打开方式、位置、大小、占用空间、创建时间、修改时间、访问时间等,这些内容就是该文件的一部分元数据和背景信息。所谓元数据,是指描述电子文件数据属性的数据,包括文件的格式、编排结构、硬件和软件环境、文件处理软件、字处理和图形工具软件、字符集等数据。而背景信息是指描述生成电子文件的职能活动,电子文件的作用、办理过程、结果、上下文关系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历史环境等信息。它们忠实地记录了电子文件生成和存在的环境及产生和运转的全过程,和电子文件信息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对于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有效有着重要的意义,日后在电子文件归档时,元数据和背景信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管理电子文件时要遵循“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安全、有效,并对电子文件实行全过程管理,确保电子文件归档的质量”这一原则。

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是指对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即不论电子文件是由业务部门管理,还是由档案人员管理,它的内容和相应的元数据、背景信息都要与刚办结时完全一致,内容上没有被非法修改,形式上也没有发生改变。真实性是保证电子文件行政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的基础,是电子文件反映历史面貌,得以作为工作记录、社会记忆长久保存的前提。

电子文件的完整性是指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等无缺损。电子文件的完整性涉及:完整地收集、归档记录社会活动真实面貌所产生的全部电子文件;完整地收集每一份电子文件内容全部信息及相关元数据、背景信息。

电子信息工程背景篇(6)

1大数据背景下个人电子信息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1.1缺乏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

目前,通过网络进行购物的人群越来越多,进行网络购物的第一步就是利用个人信息进行用户注册,因此,收集网络购物用户注册信息是大量搜集用户个人电子信息的主要方式[1]。然而,现阶段我国还缺乏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个人电子信息安全进行有效的保护。除此之外,网络案件的办理在我国也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丰富的经验,所以大部分网络个人电子信息被泄露后,相关人员并未能及时展开相应的调查,而且即使通过调查获取到了相关个人电子信息泄露的有效证据,但是由于尚未有健全的相关个人电子信息泄露的法律法规,因此,最后也就不了了之,这也是不法分子肆意盗取用户个人电子信息的主要原因所在,同时也是大数据背景下,个人电子信息泄露日渐严重的原因之一。

1.2获取个人电子信息的成本较低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给网络的高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使不法分子获取个人电子信息的技术随之逐渐提高,并且成本较低。再加之网络技术中往往存在着技术漏洞,这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存在的个人电子信息安全隐患制定完善的网络技术规则,大部分网站和平台往往需要进行个人信息注册后方可登录浏览和使用,这就大大加大了个人电子信息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同时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很大的盗取个人信息的机会。

1.3网络用户和商家均缺乏个人电子信息安全意识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得到广泛普及,然而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商家都没有树立较强的个人电子信息安全意识,这也是致使大数据背景下个人电子信息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由于网络用户和商家均缺乏个人电子信息安全意识,致使其对个人电子信息安全不够重视。商家可以在网络中通过各种途径、方法获取大量的个人电子信息,包括用户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以及基本的个人信息等,其获取这些信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断地改进和升级销售的产品,从而有效地吸引用户,但是商家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用户的个人电子信息进行保护。再加之用户对个人电子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随意地在各网站以及平台上注册个人信息,所以这就大大增加了大数据背景下个人电子信息的泄露几率[2]。

2大数据背景下个人电子信息安全预防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个人电子信息泄露的网络安全事件经常发生,对此相关部门应予以高度的重视,针对大数据背景下个人电子信息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完善的相关个人电子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以此约束人们的网络行为,并对网络中存在的盗取个人电子信息的不法行为实施严厉的惩戒,从而实现大数据背景下个人电子信息安全预防。一旦发现盗取、篡改、损毁他人电子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就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严厉的惩罚。另外,还应加强对网络中个人电子信息的安全监督。例如:在网络中建立网络警察,并建设一支优质、精干的专业网络警察队伍,以有效确保大数据背景下个人电子信息的安全。同时,还应成立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电子信息安全监督部门,虽然大部分盗取他人个人电子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很难被人发现,甚至无迹可循,但是安全监督部门的建立,可以有效帮助受害者解决个人电子信息泄露的问题。

2.2加强个人电子信息安全预防技术的运用

大数据背景下,由于病毒、木马以及黑客攻击等,造成的网络用户个人电子信息泄露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也给网络用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3]。这就需要网络用户自身加强个人电子信息安全预防技术的运用,其中包括对计算机硬件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运用。计算机硬件技术是指对计算机硬盘还原卡、防病毒等硬件进行安全保护,以此预防大数据背景个人电子信息安全问题的发生。而软件方面则是指通过各种软件等对个人电子信息加以保护,例如:个人信息隐私安全软件、加密软件和自动删除软件等。另外,人们还应结合大数据背景下个人电子信息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际情况,加大宣传个人电子信息安全的力度,加强对各种个人电子信息安全技术的运用,从而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

2.3加强个人电子信息安全的宣传,强化用户和商家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电子信息工程背景篇(7)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企业财务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效果,财务管理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进而不同程度的制约了财务管理的进程。因此,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由此可见,本文探究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构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现状分析

1.基本特点

首先,管理集中性。在新的社会背景中,企业信息、数据以及财务信息等比较集中,同时,管理权也具有集中性特点。此外,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等实现了集中性管理。其次,财务控制性。财务数据时效性获取的同时,财务信息能够及时产生并输送。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会在短时内规范、控制财务活动。再次,协同性。即指业务与财务间的协同性,同时,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以及部门间的协同性也较强。第四,远程控制性。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财务数据搜集、整合、分析、处理时,通过电子商务就能快捷、高效实现。最后,管理高效性。企业销售、采购等能够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电子记录;财务收付款能够通过此平台进行操作;财务信息系统能够全面监督工作进度以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1]。

2.基本现状

一方面,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我国大多数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时,仍沿用传统的制度体系,由于传统制度的内容单一、形式传统、标准较低,同时,信息和资金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和控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弱化了工作质量。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社会进步的同时,企业经营模式以及管理人员素质也要相应的创新和提高。但是,大多数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尚未意识到业务知识丰富、业务技能熟练的重要性,并且,管理人员对新型模式、方法等应用效果较差,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

二、财务管理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模式构建措施

1.创新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要想构建财务管理模式,首先要针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和创新。为此,要迎合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并结合我国法律条例和企业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现有的制度,要有选择、有目标的进行补充和完善,摒弃适用性较差制度内容的同时,确定新的财务管理方向、方法以及标准,这不仅能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保证信息安全性,还能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2]。

2.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即在业务、筹资、资本以及财务等方面进行预算体系完善,与此同时,还要相应的完善预算流程。通过预算编制的方法规范,详细分析各部门预算结果,然后结果要经历规范性流程,如:审核、修订等,最后进行结果上报。此外,企业要及时监督预算活动,建立科学的预算考核程序,并将预算管理置于统一的信息平台之上,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进而实现信息系统化,充分发挥预算的优势和作用。

3.提高财务管理技术水平

电子商务具有信息自动化特点,企业在此社会背景下进行财务管理,就要尽可能的利用电子商务优势,以此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企业还可以构建信息化网络系统,使财务管理在电脑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工程等理论知识的辅助下,利用电子商务特点,建立全面的信息数据库、优化信息软件、提高信息软件的安全性。这不仅能够为财务信息提供有效性和安全性,而且还能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实现智能化以及信息自动化。

4.加强财务管理监督

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中“刷单”现象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度,加大了企业的经济损失和管理风险。因此,企业要通过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减少“刷单”现象的发生几率,利用优化产品质量、减少资金投入、提高售后服务水平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形成公平、健康的发展环境,进而提高财政管理的安全系数。此外,国家政府也要相应的发挥监督职能,依据监督处罚条例,强力打击“刷单”行为,促进企业稳健运行。

5.增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出色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优化工作质量。为此,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以及专业修养。企业要为员工定期组织培训,使员工参与培训的过程中,丰富理论知识储备、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除此之外,企业还要为员工提供外出实习机会,进而将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模式等巧妙的引进企业发展中来,当企业财务管理出现问题时,管理人员也能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及预防措施,进而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同时,能够再次深化员工的综合素质[3]。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电子商务背景中可以通过创新财务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技术水平、加强财务管理监督以及增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等措施构建财务管理模式,这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刘述凤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工程背景篇(8)

1“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点

1.1方便性

传统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各种限制,但企业财务管理平台简化了传统企业的很多繁琐环节,企业财务管理可随时随地进行,可以24小时无间断地付出账款、收款、货物托运、银行汇兑等。这样不仅方便了双方的交易,还提高了工作效益,节省了成本支出。

1.2动态核算

“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核算从事后的静态管理转变为事中的动态管理,企业财务信息随着事件的发生实时计算,财务监控从间歇性转为持续性。实时动态性网络信息不断在更新,企业财务的市场环境也在迅速变化。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使企业财务能更快速地获取市场供求关系。

1.3安全性

安全性电子商务对网络和信息系统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旦网络或信息系统有问题,就会破坏企业的数据库,或导致相关数据遗失和被篡改。因此,网络和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对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现在,大多数电子商务交易都在一次性口令(OTP)的帮助下进行,以保障信息安全。

1.4无纸化和电子化

“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一改传统的纸质发票而出现电子单据,无纸化、数字化的交易过程中涉及的订单详情、支付凭证等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于后台信息系统数据库中。企业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和交易中一切信息的储存都实现了电子化。

2“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改善对策

2.1加强企业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不仅需要会计和审计知识,还需要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这对财务管理的知识储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的财务管理人才大多掌握财务审计知识,但很少有人同时掌握信息系统审计的技能。因此,“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应当加大对“互联网+”行业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系统的训练,使财务管理人员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

2.2借助互联网完善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在加强本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致力于具体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要明确“互联网+”控制在当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持续提升“互联网+”的使用效率,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协调,使“互联网+”筹措和使用处于最佳状态。在“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网络预算管理方面,即制定资金的长期预算,再根据“互联网+”的现实情况不断更新调整长期预算,使管理者可以提前制定与之适应的管理措施;流动资金管理方面,通过建设流动资金互联网监管体系,收集汇总企业现金流相关的数据信息,以便对企业的现金流进行动态监管;短期财务预测方面,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互联网数据库,处理的业务数据应当涵盖订单销售业务数据、各类应收应付款项数据、短期债务数据等,以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短期内的流入流出动态信息。

2.3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互联网数据库

“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在互联网数据库基础之上,建立短期财务预测数据库,该数据库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导入实时更新的流动资金相关信息,加以处理分析以便企业财务管理者随时掌握企业财务现状,有利于企业在资金运作上变得更为合理。此外,企业应保持核算标准,适时引入计算机等软硬件设备及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财务管理工作。还可以采取预算的动态管理系统来进行财务管理,从而使得财务管理的信息实现即时性,帮助企业规范运行。

电子信息工程背景篇(9)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的人口和机动车拥有量也在急剧增长,交通流量日益加大,交通拥挤堵塞现象日趋严重,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深入研究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建设城市交通问题,就必须准确掌握交通信息。将视频流分析和电子地图路况显示查询将为城市智能交通建设具有积极影响。

2.视频监控和电子地图的结合

在现有的交通管理系统中,仅将视频监控用于信息统计和分析,以此了解道路状况,这些信息只方便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并没有真正服务于出行用户。电子地图是一种很好的路况表现形式,是传统地图与计算机技术、GIS技术、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是空间信息和专题信息的结合,是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

基于视频监控和电子地图的实时路况查询系统是一种交通流视频监控和电子地图技术相结合的计算机处理系统。通过对道路交通状况信息与交通目标的各种行为(如违章超速,超车等等)的实时检测,实现自动统计交通路段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数量、计算交通量、车速、占有率等各种交通参数[1],实时提取路况信息。同时,将检测和识别到的交通信息存储起来,为分析和交通管理、路况信息提供依据,将分析后的路况数据信息用于电子地图路况信息绘制和显示,因此它也是一个交通信息的管理系统。

3.视频监控的主要技术

作为事件检测系统,所有问题的关键是系统应具有从复杂的图像中提取出所要检测对象的特征信息的能力。简而言之,视频检测实质是从视频流截取出的图像,目标识别就是从截取的图像中将检测对象(车辆、行人等交通主体)进行剥离[2]。所以为了正确的识别出交通检测对象,这里面涉及到了以下2个关键技术。

3.1 基于统计模型的背景更新

为了使背景模型对外界光线变化具有自适应性,必须实时的对背景模型进行更新。背景中固定的部分也可能发生移动,发生移动后的区域在一段时间内将被误检为运动目标,但不应该永远将其看作是运动目标,这也需要有一个有效的背景更新策略。另外,运动目标也可能长时间的停留在场景中,对于这部分,本文认为在一段时间后将其看作是背景的一部分。

在检测过程中,有时前景与背景亮度值相差很小,部分前景目标可能被漏检掉,若对背景中相应部分也进行更新,会生成错误的背景模型,对后面的检测过程造成影响。因此,选择最近N帧没有前景目标通过的像素点进行更新。具体更新过程如下:

(3.1)

其中Bn(x,y),Bn+1(x,y)分别代表当前和下一帧背景值,

分别代表该点最近的N个亮度值。 为更新系数,控制背景更新的速度。在背景更新的过程中需要在前景与背景之间做出判断,在t时刻,x处的像素是否是前景像素,其判断标准如下:

(3.2)

当 时,则x处的像素是前景像素,否则为背景像素。其中,T为阈值。

4.系统设计

4.1系统结构

基于视频监控和电子地图的实时路况查询系统是一个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管理、信息和信息查询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归纳综合后,本系统的设计可大致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视频图像采集、视频检测处理、信息存储和管理、视频检测显示终端和基于web电子地图路况显示。综上所述,本系统的总体结构如下图3所示:

4.2电子地图路况显示

电子地图[5]路况显示需从信息存储和管理数据库中提取交通流参数,在电子地图的基础上添加路况信息。在高速公路上,交通事件会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特别会体现在道路的区间平均速度上。因此,可以采用交通流参数检测系统采集的数据对道路的通行能力进行等级界定,然后以图形化界面显示。本文以高速公路为例,根据车辆运行的平均速度,采用3种通行能力监测等级及显示方式,如表1所示。

系统通过上述指标来表征各路段运行效果。其中,绿色为正常行驶显示状态,橙色与红色为事件检测警示状态。在电子地图路况显示时,为方便显示,红色表示拥堵,绿色表示畅通,黄色表示缓慢。

5.总结和展望

视频交通检测只是用于实时路况的采集,并没有和电子地图和地图信息相结合。以视频监控和电子地图相结合的路况查询和监控系统,必定会给管理人员和出行用户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希望本系统的实现能顺利完成,经测试后能投入使用,为实际应用带来便捷服务。

参考文献:

[1]赵祥模,靳引利.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理论及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杨枝灵.Visual C++数字图像获取处理及实践应用[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电子信息工程背景篇(10)

(一)档案信息存储逐渐数字化

档案信息存储的数字化以及系统化是在数字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所表现出来的最基本同时也是最明显的特点。在数字信息化背景下,电子存储成为医院档案管理存储的主要手段,其避免了传统采用纸张进行存储时的限制性以及局限性较大的弊端,并增大了存储方式的自主性以及灵活性,且存储方式也逐渐变得多样化[1]。

(二)档案信息资源更加多元化

信息来源的宽广是数字信息化背景下的最大特点,其拥有更大的信息共享化平台,能最大可能的满足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各方面的需求。档案信息管理的多元化以及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医院档案管理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发展,提升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并密切了医院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及沟通。

(三)档案信息处理的时效性更高

医院档案管理的范围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以及发展也在不断的扩大,它已不再只局限于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档案管理工作,而更体现在医院所有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其他医疗机构之间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这就表明,在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更加认真的投入到工作中,并及时处理相关部门的档案管理信息[2]。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将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以及网络化。

二、数字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困难

(一)对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数字信息化背景下,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并展现着新的特点,同时,数字信息背景下,也为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各种问题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档案管理宣传工作不到位;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不到位;并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管理系统[3]。

(二)电子档案管理的不足

在醫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积极推动管理工作进程的标准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等是档案管理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从目前的医院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医院各项管理制度还存在不完整的问题,这对于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的顺利实施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伴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问题以及素质提高成为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目前,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人才知识的老化、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相关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等[4]。数字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求其具有扎实的管理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管理工作规律。

三、数字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管理策略

(一)提升认识,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对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视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第一方面为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水平以及意识;另外,还应积极加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的投入,积极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立高效稳定的档案管理体系,积极提高信息化程度。

(二)努力提升电子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水平

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是保证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应建立并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监督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等,以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以及标准化。另外,还应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则以及标准进行建立,以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的顺利进行。

上一篇: 思想教育分析 下一篇: 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