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水的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0 14:49:26

人工降水的方法

人工降水的方法篇(1)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追求更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和质量成为追求。现阶段,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日益重要。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深基坑的情况,而深基坑常常会带来地下水渗漏的情况。所以,基坑地下水的处理采取的方法和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基坑的施工安全和整个工程建设的工期和工程质量,必须给予重视。

1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的来源和危害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建筑工程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主要有2个来源:第一、地下水渗透。工程设计人员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并为了让基础有足够的承载力,设计时一般采取开挖更深度的基坑来提高其承载力,而基坑的深度和地下水的水量和渗漏速度通常成正比例关系,地下水的渗漏量事渗漏速度与安全性密切相关,如果降水不及时或措施不妥当,通常造成基坑涌水、涌泥、涌沙渗漏,甚至引起基坑崩塌。第二、积累水量。基坑施工过程中,上层地表的渗水或雨水会不断的积累到基坑,积少成多,如果排水不及时,积水会浸泡基坑,使土体变软,严重的会导致基坑塌陷。

2基坑施工中对地下水的处理方法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针对地下水的问题,人工降水法应用最广泛。在基坑开挖之前,用真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管井深入含水层内,用不断抽水的方法使地下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同时,使土体产生固结,以方便土方开挖。以下分别介绍降水法中的轻型井点、管井井点、深井井点降水方法。2.1降水法(1)真空(轻型)井点降水法。此法是在基坑的四周或一边埋设井点管深入到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安装输送弯管和集水管,最后水管与真空泵和离心水泵连接,启动抽水设备后,地下水通过一系列环节最后从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降至基坑底下。这种方法特点是:机具简单、使用灵活、拆装方便、降水效果好、可防止流沙现象发生、提高基坑边坡稳定、费用较低等。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20.0m/d的土以及土层中含有大量的细砂和粉砂的土或明沟排水易引起流沙、坍方等情况使用。(2)喷射井点降水法。此法是在井点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抽出地下水并排走。本法设备较简单、排水深度可达6—20米,基坑土方开挖量少,施工快,费用低等。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20.0m/d的填土、粉土、黏性土、砂土中使用。(3)管井井点降水法。此法的降水设备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械等组成,用吸水机通过吸水管将水吸出排走。此法使用设备较为简单,排水量大,降水较深,水泵设在地面,易于维护。此法适用于渗透水量大,地下水丰富的土层、砂层或用明沟排水法易导致土粒大量流失,引起边坡塌方及真空井点降水法难以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用。但管井属于重力排水范畴,吸程高度受到一定限制,要求渗透系数较大(1.0—200.0m/d)。2.2截水法此法是针对基坑外的地下水而采取的措施。通常通过截水帷幕来切断基坑外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内部。截水帷幕通常用注浆、旋喷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土墙等施工方法在基坑四周构建一层截水帷幕,截水帷幕的厚度和长度要根据基坑壁的土质、渗水量、基坑的深度和基坑等级等因素决定,有时需要辅助施工防护桩或防护墙,让截水帷幕具有足够的支撑力。截水帷幕的渗透系数宜小于1.0×10—6cm/s。截水帷幕分为落底式竖向截水帷幕和悬挂式竖向截水帷幕。当采用前一种方法时,应插入不透水层。当地下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厚度较大时,可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坑内井点降水相结合或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水平封底相结合的方案。2.3明沟排水法此法最简单,适用于浅基坑施工中地下水位较浅的情况,特点是解决较小的渗水和雨水累积基坑中的排水方法。使用此种方法排水时,注意排水沟要挖在基坑的,沿着基坑四周挖排水沟,并根据现场的情况设置排水沟的宽度和深度。使用这种方法在排水过程中,往往操作人员粗心大意,没有及时排水,或者没有注意将排出的水及时排走而发生回灌现象,导致基坑内的水越排越多的情况,造成基坑的浸泡,严重时引起基坑边坡土体塌方。所以,在排降水的工作中要认真、细致,要注意观察排水情况和基坑土体浸泡、沉降、滑移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的地下水处理注意事项

在反复实践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基坑排降水施工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选择科学合理的排降水技术方案。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排降水方法。具体来说,根据三种情况来制定排降水的施工方案。a.基坑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支护结构的选型;b.在软土地区开挖深度浅时,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当基坑深度超过3米,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当因降水而危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c.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避免突涌的发生。②要持续进行排降水。从基础开挖一直到基坑土回填完成都要进行排降水,而且在排降水过程中各个井点要做到持续运转,各个井点要平衡的进行降水,保证地下水位的平衡。同时,要落实专门的施工技术人员对排降水进行跟踪观察,发现井点降水深度不平衡,排出的水回流,基坑边坡土体滑坡、塌陷,开裂,支护体系开裂、位移等情况时应该及时解决,或者向施工技术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报告,由技术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会同设计人员一起制定解决方案。③要注意监控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地下水。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发现新的地方发生地下水渗透时,不能擅自采取排降水的工作,而应该向技术负责人报告,通过专业人员勘察后制定合适的地下水处理方案,选择降水方法并制定降水设计方案,然后实施合理、有效的降水措施,这样才能保证降水速度符合地下水渗漏的需要,才能保证基坑的安全施工。同时,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应该注意到施工现场进行观察和复核降水情况和降水措施的情况,及时地对基坑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基坑降水工作的安全、有效的进行,为项目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水一直处于不平衡、浑浊的状态,施工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实施施工应急预案,使用合适有效的滤网和砂滤料来处理。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工业与民用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庞大的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最关心的建筑问题。然而,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由于经常涉及深基坑的情况,基坑排降水自然日显重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地下水的排降水的施工技术,采取合适的排降水方法,以使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得到保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让建筑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莲花.基坑降水引起的沉降变形时空规律及降水控制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学院,2001.

[2]李琳.工程降水对深基坑施工及周围环境影响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人工降水的方法篇(2)

污水是人们生活以及各行业生产所不能避免的产物,所以如何进行污水管道的施工,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工厂正常运作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市政污水管道施工工程,如果想要得到良好的污水排出效果,就要在进行污水管道施工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以确保污水管道的建设科学合理,保证其排污性能。现阶段主要应用的市政污水管道施工工艺是管井降水法,这种方式有效地减少了市政污水管道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排污效果良好。

1 管井降水法

1.1 管井降水法的使用范围

在将管井降水法应用在市政污水管道施工之前,要对于管井降水法的适用范围做调查,以确保管井降水法是适合应用在即将进行的市政污水管道施工中的。管井降水法在进行使用时,对于土壤渗透系数、地下水量都有要求,具体要求是,渗透系数要大于20m/d,小于200m/d,并且要保证地下水量较大。

1.2 管井降水法施工设备

管井降水法在施工时主要应用的设备是:管井、水泵以及吸水管三个,具体如下:

(1)管井。管井多是应用钢筋管井以及混凝土管井两种,钢筋管井的管口直径一般在15cm到25cm之间,并且要保证在钢筋管井的覆盖一层钢筋焊接过滤网,一般网孔直径在1mm到2mm之间。混凝土管井的内径则一般设定为40cm左右,实管不需要在混凝土管井铺设过滤网,滤管则需要覆盖管孔孔隙率在20%到25%之间的过滤网。

(2)吸水管。吸水管在管井降水法中使用的时候,一般直径设定为5cm到10cm,应用钢管或者是胶皮管,在管井降水法中应用吸水管的时候,要保证吸水管的下部分沉入管井底部,可以抽出管井底部的水分。

(3)水泵。管井降水法中应用的水泵一般应用2到4英寸尺寸的潜水泵,或者是应用单级离心泵。

1.3 管井降水法优势

在市政污水管道施工中,确保施工的安全是施工中重点确认的问题。但是由于地下水区域以及地下受力特点都十分的复杂,所以在地下污水管道的施工中,施工难度较大,在进行市政污水管道施工的时候,还可以应用官桥方式,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的投资很高,并且在使用中需要长期的进行维护。但是应用管井降水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同时确保使用质量。

在管井降水法的应用中,有效地额降低了地下水的水位,并且施工方便。在应用管井降水法的时候,只要确定了施工区域环境,就可以应用管井降水法,并且在使用中,还可以保证在降低地下水位的同时,不会对于土壤的强度。同时在应用管井降水法的时候,由于每个管井之间的距离很大,所以相互间不会受到影响,及时一个管井水泵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整个市政污水管道的施工进行。而且管井降水法的施工工艺极其简单,容易操作,并且抽水量很大,设备维护的费用需求也很少。在市政污水管道的施工中,应用管井降水法,主要可以降低投资,并且确保施工环节的时常较短,减少施工人员的操作难度,并且还会很好地确保市政污水管道的施工质量。

2 市政污水管道施工现场的环境勘测

在进行施工前,首先要对施工现场的水文环境以及地质条件等进行详细的勘察,以便能够更加精准的进行工程建设。在市政污水管道的建设中已经对施工现场的相关要求做出了明确的批示,其中杂填土的厚度需要达到2m,粘土层的厚度也要达到1m以上,也就是说不同土层需要达到不同的厚度要求,这样才能进一步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在市政污水管道的建设中,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以降水以及河涌水为主的,通过这两种来源进行渗透,所以在施工建设时要严格确保焊接的稳固性,安排好降水以及排水的相关工作,从施工中相关措施来看,并且结合经济、技术以及多方面的因素,施工单位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考虑,最终决定采用管井降水法进行施工,以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这样地下水位降低的可能性将会大大提升。

3 管井的施工方法

3.1 钻进成孔

降水井用泥浆护壁,采用回转钻钻机钻进成孔,井外径为0.35m,有效深度不小于10m。

(1)井点测量定位。在管道两侧1m位置处设嚣降水井,井的中心间距8.0m米左右。(2)平整场地,开挖井口及开挖泥浆池。(3)钻机就位及钻孔。钻进时要注意控制好成孔质量,避免坍孔、缩颈、泥皮过厚等不良现象,以免影响降水质量和效果。钻进时采用泥浆护壁,在保证孔壁稳定的情况下尽量用低密度和低粘度的泥浆,防止因泥浆过浓而影响渗透能力。终孔位置宜比滤管底深0.5-1.0m,以防止泥砂沉淀后井深达不到设计深度。

3.2 井管制作

井管采用PVC-U排水管制作,在全长范围内的管壁上钻出直径5-8mm的孔,孔的中心间距约10cm,按梅花形布置,以便于滤水。

3.3 井管安装

成孔后立即安装井管,逐节将井管沉入井内,接头用胶水粘接好。井管下管到达井底后要稍微向上拉伸提直,固定在井口中心,使管壁与井壁之间的间隙均匀,便于填碎石,提高单井出水率。井管顶部要高出自然地面50cm左右,以防止雨水、泥沙流人井内。

3.4 回填碎石

在井管与孔壁问填人碎石作为过滤层,碎石寅采用粒径5-10mm碎石。投碎石时首先将冲孔器沉人距井底10~20cm位置,冲洗液通过冲孔器冲洗井管,并通过井管内外侧回流到地面。一边输送冲洗液一边向井管外四周间隙均匀投入碎石,碎石在动水的作用下,可以避免在中途堵塞。随着碎石的不断投入,及时向上提升冲洗器。

3.5 抽水洗井

填完碎石后应及时抽水洗井,避免护壁泥浆固结而影响渗透效果。将潜水泵放入井管水位以下3-5m抽水,随着水位不断下降,水泵也相应下放,直至距井底0.50m左右位置为止。如此反复进行抽水,直至抽出的水洁净不含泥砂方可停止洗井。

3.6 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在对设备进行安装时,要确保各焊接处焊接牢固,确保设备的整体性。(2)在安装外包钢丝网和滤布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安装。(3)要控制好粘土泥浆的稠度,避免在施工时浪费时间。(4)在吊起和放下钢筋笼时,一定要垂直和慢速,控制好要放的位置。

4 结论

管井降水法在现有的市政污水管道施工中,使用效果良好,降低了企业投资,并且还缓解了施工工人的施工压力,缩短了施工的时间,并且可以确保排污的效果。但是管井降水法中还有一些施工环节是可以进行改进的,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管井降水法也会不断地进行自我改进,逐渐成为更加适合市政污水管道施工的施工工艺。

参考文献

[1]贾松涛.管道施工的排水与降水[J].中国科技纵,2011.

人工降水的方法篇(3)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昌盛,我国的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中小高楼也如雨后春笋般竖立在人们的视觉中。一座建筑,尤其是高楼大厦的稳定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基础的稳固性。所谓高层建筑的基础,也就是基础深基坑,在施工时包括实地观测,审查图纸,描绘施工图,做好通路,通电,通信号,通水的准备,并配备好降水设施,挖土设施等准备工作。降水工作作为深基坑施工其中的主要步骤,需要引起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因为,降水工作如果做不好,不仅危及自身的安全,而且会造成严重的地面坍塌事故,周边建筑物断裂,诸多地下设备如光缆线,石油管道,地铁隧道等设施被破坏的严重后果。所以,一定要做好基础深基坑的降水工作。

1 基坑降水的目的和方式

1.1 基坑降水的目的

基坑开挖施工中,为了避免产生流沙、管涌,防止坑壁土体的坍塌,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一般尽量避免在水下作业。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面时,应该进行基坑降水,其主要目的有: ①保持坑底干燥,改善施工环境,保证开挖; ②增加坑底稳定性; ③提高基坑内土体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④提高土体固结程度,增加地基抗剪强度。

1.2 基坑降水的方式

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主要有集水明排和井点降水两大类,集水明排是指在基坑中开挖集水井和集水沟,用泵将水从集水井中抽出从而疏干基坑。井点降水则是通过对地下水施加作用力,利用带有过滤器的井管埋入含水层中,从管中抽取地下水,从而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表1中介绍了降水方式及其使用范围。

表1 降水方式以及应用分析

其他的较为常用的降水方式还有:

(1)截水法

目前,室内的大多数高大建筑物大部分建设在市中心地段。市中心地段不仅人和车流量很大,而且周围建筑密集,地下管道也很多,因此在对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网设施密集的深基坑降水时,最好选择截水法。截水法是通过在深基坑四周及底部一定距离内设置特定的板状物拦截地下水,防止其流入深基坑。截水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对周围建筑物及地下设施影响较小。截水法主要包括钢板桩、地下连续槽,夹心墙等方法。

(2)井点降水法

降水法是指在深基坑动工之前,在其底部挖设特定大小、特定深度和特定数量的滤水管,也就是俗说的“井点”,使深基坑处的地下水流入井眼内,并通过潜水泵等抽水设备将井眼中的水抽出来,从而降低深基坑处的地下水位,降低深基坑内部土壤的含水量,增强土壤稳定性。降水法的优势在于。它在使用时不限制深基坑的大小和形状。目前,井点降水法有真空井点法、渗井法、管井井点法等。其中真空井点法适用于粉质黏土、粉土、细砂、中细砂的土质,降水深度单级小于6,多级小于12 ;电渗井法适用于粉质黏土、粉土、粉细砂、碎石土的土质,降水深度不限制;管井井点法适用于粉质黏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岩土的土质,降水深度也不限。

(3)帷幕—排水

帷幕—排水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以来可以防止基坑周边的地下水渗入基坑内,大大地降低了基坑的排水量;二来可以充当支护体系,防止滑坡现象发生,三来,可以很大水平上降低由于深基坑内部降水而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我国的很多大型基坑工程,如三峡工程等就是采用帷幕—排水法来井底深基坑的地下水位。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土壤渗透力较强的河边,海边地下工程,对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影响甚小。然而,帷幕--降水法虽然很好,却对技术要求很多。切不可忽略当地的地下水运动规律,随意设置帷幕。否则将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2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 做好深基坑的设计工作

深基坑在高层建筑整体施工中占据了很小的地位,但它且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基坑工程含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有的深基坑的技术难度甚至高于其上部的主要建筑物。深基坑在最初设计时,包含的主要步骤有:

(1)对基坑周边的支护系统的设计方案的分析和对比,以及确定最佳方案;

(2)测定并计算基坑周边支护体系的强度,以及变形的可能性分析;

(3)反复计算并验算基坑的内部和外部土壤的稳定程度;

(4)基坑的维护墙的抗渗性能检测;

(5)明确深基坑降水的要求,并设计出降水方案;

(6)确定深基坑动工时的挖土、运输土块的主要方法;

(7)查阅资料明确当地政府规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8)做好施工时的监测工作。

3 基坑降水方案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位于银川市交通要道之一的上海西路地段,西邻广场西路和城市公园,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工程整体为一栋高层建筑及配套3 层裙房,地上23 层,地下2 层,总建筑面积约85545.50m2 。基坑总长139.66 m ,宽82.385m ,地形成“L”形状,开挖深度约为14.20. m。场地西边距基坑边6.5 m 处有两趟地下10KV高压电缆沟,,采用天然地基;南边4米处有城市绿化带及城市上水主管道对基坑影响较大。

该工程位于银川市金风区,据地质勘测报告显示,场地区在地貌上属于黄河冲积平原二级地,无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地层自上而为素填土,第四纪湖相及冲积相土层。

1.素填土(Q4 ml):黄褐色,稍湿~湿,稍密~密实状,主要由粘土性土和粉土组成,次之砂土,为堆填时间超过10年的老填土。该层在场区内分布较普遍,不均匀,中等压缩性。部分地段该中层下不含少量植物根系及有机物,呈褐绿,较薄,分布深度无明显规律含。

2.粉细砂(Q4ml):该层雾质组成以细砂为主,粉砂次之。褐黄~褐灰色,湿~饱和,中密~密实状。其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英石、云母等。该层在场区内普遍分布。

3.粉土(Q4 ml):黄褐色,饱和,中密状。该层在场区内普遍分布。

4.粉细砂(Q4 ml):该层物质组成以细砂为主,粉砂次之。褐灰色,饱和,密实状。其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云母等。该层在场区内普遍分布。根据此次勘察此层最大勘探深度为50.45米。

场区水位埋深3.36┄4.28米。

3.2 基坑降水方案

人工降水的方法篇(4)

人工降雨的科学原理。云是由水汽凝结而成,而云的厚度以及高度通常由云中水汽含量的多寡以及凝结核的数量、云内的温度所决定。一般来说,云中的水汽胶性状态比较稳定,不易产生降水,而人工增雨就是要破坏这种胶性稳定状态,让云中的水滴体积变大掉落下来。高炮人工降雨就是将含有碘化银的炮弹打入云雾厚度比较大的4000至5000米中低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后便产生了降雨。

一般在自然云已经降水或者接近于降水的条件下,人工降水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由于降水的自然变率很大,人工增加降水量的幅度较小,如何估价人工降水的效果就显得十分困难。人工催化增加的降水量,是催化后的实际降水量和不经催化的自然可能降水量之差。实际降水量可以测定,但能否正确估价自然可能降水量,就成了效果检验的关键。在对降水的物理规律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主要依靠统计学的方法对自然可能降水量作出估价。初期的统计检验方法,多数采用回归统计法,在人工催化目标区附近选择一个不受催化影响的地区作为对比,用历史资料建立目标区和对比区降水量的回归方程。

(来源:文章屋网 )

人工降水的方法篇(5)

关键词:深基坑;市政工程;降水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工程深基综合降水的必要性

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市政工程的质量保证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及建设技术的进步,我国市政工程建筑正朝着更高、更为复杂的趋势不断发展。加上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断增高,对建筑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市政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市政建筑的高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让基坑的深度也随之增大。可以说,基坑降水问题已经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基坑工程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设计和技术方案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实施。虽然在很多市政工程中,深基坑工程只是临时性工程,但其技术复杂性却远远高于永久性的基础结构或上部结构。如果深基坑技术没有满足工程建设出现问题时,就会对建筑物带来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深基坑工程对整个工程的重要性。

作为深基坑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深基坑降水技术对深基坑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减少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当开挖深基坑时,在达到一定深度时坑内的土层就多为软土层且含水量会增大,这就会出现坑内下部的承压水对基坑底板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时就需进行采取基坑降水技术来防止一些工程问题的出现。

市政工程深基综合降水的作用

基坑降水对工程有着巨大的作用,其可以防止基坑坡面和基底的渗水,从而使基坑的坑底维持干燥的状况,而且消除了渗透力的影响,防止流沙的产生,从而增加了边坡和基底的稳定性,进而可以保证施工开挖更加轻松。除此之外,基坑降水技术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地面沉降的问题。由于剧烈的地下水位变化会对地面造成不均匀的沉降,这就带来了基坑不稳定性增加并对附近的建筑物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然而,整个沉降过程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短期的降水并不能缓解地面沉降问题,因此,在降水后,只有采取回灌地下水的措施,提供更为丰富的水源,才能够补偿降水引起的沉降问题,进而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不仅如此,基坑降水还可以很好地减少土体的含量,进而提高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这就使基坑的支护体系的变形几率大大降低,从而增强了土中的有效应力,保证基坑的稳定性,使得当进行施工时,大大减少了主动区土体侧压力,提高了基坑支护体系稳定度和强度,进而保证了工程的良好开展同时也保证了附近建筑物的安全。

市政工程深基坑综合降水方法

市政工程的深基坑降水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开展降水工程时一定要对降水工程进行有效准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与维护等工作,充分掌握工程的所有环节和施工地点的地质结构和地质情况,具体说来,市政工程深基坑综合降水工程的方法主要有:

截水法

由于很多市政工程都分布于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地段在,这给深基坑工程开展带来很大的麻烦,当进行深基坑开挖时,如果出现问题就会给附近的建筑物带来重大的破坏,并会对地下管道的安全使用带来很大的压力。此时,如果使用截水法的话,就可以更好地控制地下水,在保证深基坑工程良好开展的同时保证了附近建筑物和地下管道的安全。

(二)降水法

降水法是市政工程开展深基坑降水工程的重要方法,其是采用各类井点来降低地下水位。在使用这种方法前,要在基坑中设立多个井点管,然后在设立相应的抽水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将地下水抽走使基坑地下水降至设计深度,进而保证工程的安全。

帷幕-排水法

帷幕-排水法也是较为常见的降水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防止基坑周边地下水向基坑内渗入,从而极大的减少基坑内的排水量。除此之外,使用帷幕-排水法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由于基坑内降水引起的基坑周边地面沉降,进而起到支护基坑侧壁的作用,保证基坑的安全。

四、深基坑工程降水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基坑的深度也会相应的增加,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建筑物更加安全。当基坑的深度不断增加时,复杂的地质环境就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在复杂的地质环境和周围环境限制条件下,深基坑降水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难度加大,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建立更为有效的设计计算模型和更易选取的计算简图,而基坑的设计工作的难度也会大大增加,提高其准确性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深基坑降水工程的设计就必须朝着精度更高的方向发展。

由于当前使用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的计算结果往往出现与实际受力结果差距较大的现象,使得深基坑降水工程的安全性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不仅如此,目前的施工设计还无法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及土体的位移,这就使得未来深基坑降水工程会朝着建立动态设计体系的方向发展。

此外,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未来市政工程的深基坑降水工程也会与信息化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而深基坑工程监测是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想要更为有效地监测工程情况,就需要逐步完善信息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全方位的知识更为及时的反映给工程施工者,使他们可以在充分掌握施工环境状况后,可以对工程进行更为有效地设计和施工,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合理有序的开展。

结论:随着市政工程的规模和要求的不断增大,保证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的良好开展就变得无比重要了。随着市政工程建筑物的高度和规模的逐渐增大,使得建筑的基坑深度也随之增大,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基坑不稳,地面出现沉降等问题,此时,基坑降水技术的作用就凸现出来。逐步完善基坑降水技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谢康和;应宏伟;杨伟;胡安蜂;徐洋;;基坑降水对周围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林军;;福建广电建筑深基坑降水工程技术方法的选择[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人工降水的方法篇(6)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c)-0080-02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工业与民用建筑建设齐头并进,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基础施工,为保证基础施工的便利,基坑降水就成为了确保施工质量的一大控制因素,管井降水是目前应用较广的降水方法,具有井距大、多井点相互独立、降水设备和操作工艺简单的优点。

1 工程概况

本溪站站房工程,建筑总长度为165.2 m,宽度为39 m,地下一层,地上两层。站房结构采用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桩基础,基坑开挖深度为自然地面下7.6~8.5 m。站房结构采用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桩基础,大跨度框架梁采用预应力砼框架梁。候车大厅屋面采用多点支撑平板网架结构。

2 降水方法的选择

混凝土裂缝成因主要有水泥水化热、外界温度变化、约束条件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针对裂缝成因及工程施工条件,在施工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

2.1 坑降水的必要性

降水工程是防止孔隙水危害的最有效的手段。降水的目的是应保证施工无水作业。城市地下水位变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动态过程,应结合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采取稳妥的降水措施,保证地面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确保基坑底部不发生坑涌,确保基坑坑壁稳定。

经现场勘察地下水为潜水,水量较大,主要由生活用水及降雨补给,勘察期间测量上层潜水埋深1.80~2.40 m,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施工降水可能会对基坑稳定和周围建筑物的稳定产生影响,应采用合适的降水方案保证安全。

2.2 常见降水方法比较

施工中常用的基坑降水方法主要有: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是最普通的降水方法,其有施工方便,用具简单,费用低廉的特点,在深基坑施工中常作为其他降水方法的辅助排降水措;轻型井点降水使用广泛,主要适用于基坑面积不大,降低水位不深的场合;喷射井点降水是轻型井点的升级版,有很多相似特点,喷射井点降低水位深度大,一般在8~20 m范围,但是施工复杂成本高;管井井点降水通常适用于渗透系数大的砂砾层,地下水丰富的地层,以及不适用轻型井点的场地,管井降水因其具有井距大、多井点相互独立、降水设备和操作工艺简单,工程费用低等特点,深井井点降水。

2.3 选用管井降水的原因

本工程在基坑开挖范围内主要土层为人工填土与粉质粘土,地下水为潜水,水量较大,主要由生活用水及降雨补给,上层潜水埋深1.80~2.40 m。根据附近场地资料,以及现场勘察期间通过对场地及周边进行调查,未发现影响土质化学成份变化的污染源。综合地质报告,此区域地下水位埋深为1.8 m左右,为保证基坑安全施工必须预先进行降水施工。降水方式应采用坑外降水。管井降水每口管井出水流量可达到50~100 m3/h,土的渗透系数在20~200 m/d范围内,降低地下水位深度约3~5 m。本工程基坑顶部向下约8.7 m为含水量丰富、渗透能力较大的碎石层,石块密实,粒径较大,故综合考虑现场地质水文条件与工程经济等方面,降水方法采用管井降水。

3 施工方案的确定

3.1 降水计算

涌水量计算

分摊到12口井,每口井抽水228 m3/s。井数:n=1.1×2739.3/440=6.85个,取12口,由于施工时,雨期将近,故多预留井数。

平均间距D=2×(52+75)/12-1=20 m

单井出水量:

满足要求,12口井采用动态降水。

3.2 方案设计

根据以上理论计算初步确定的设计参数为基础,以主体地下结构施工范围内的槽底任意点处水位降深大于设计降深为约束条件,利用井群抽水计算模型,经计算比较,降水方案(见表1)。

降水方法采用基坑采用管井封闭降水方法(坑外降水方案),采用管井群井降水,选择反循环方式成井,管井结构为井径0.6 m,井深12 m。基坑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开挖深度为8.5 m,采用25 m3/h潜水泵抽排水,铺设排水管道,为保证基坑正常施工,采用连续不间断抽水方式,经沉砂池后排入指定的下水管网。水泵安置深度距孔底1.0~2.0 m。在整体抽水前,进行单井的简易抽水试验,验证所选水泵的适宜性及验证降水井的数量是否满足降水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3 施工要点

管井主要工序有:普通钻机成孔、清孔、安放井管与填料、洗井、试抽水和正常运行的降水井,施工中以上的关键工序至关重要。其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降水井降水效果好坏。另外,考虑到雨季降水,在降水井数量计算中已多预留了5口,并采用动态降水。

3.3.1 管材、滤网、滤料的选用

为达到降水井施工效果,我们从材料进场人手,保证管材符合强度要求,不仅有规范要求的渗透性.而且要求管材必须有自身强度报告和透水件试验报告。

3.3.2 钻孔机械的选用以及成孔要求

钻孔机械选用旋挖钻机(意马AF-220),成孔孔径必须大于等于管材外径每边20 cm,并按设计要求检查成孔质量。质量合格方可安放井管,管井井径误差±20 mm,垂直度误差≤1%,管井对中安置,安置深度符合设计要求。管井距保护桩外轮廓线1.5m。现场井位布置时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微调。

3.3.3 试抽水与降水要点

采用跟踪降水方式,即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工作井内的地下水位。降水过程中控制出水量,并随时观测水位变化情况,使基坑分段分层开挖时,保证基坑内水位始终低于基坑开挖底面标高 0.5 m以下。

3.3.4 排水设计与降水监测

为了保证基坑稳定,便于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的浇筑,给施工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确保施工质量,在基坑周围,沿平行基坑边线铺设排水管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排水口的位置及排水管线的长度。施工中地下水降至坑底下0.5~1.0 m。施工中随时监测地下水情况,出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处理。

4 结语

管井降水有着排水量大、经济合理便于施工的特点,本车站站房基坑降水施工中采用此方案取得了良好的降水效果,施工中根据降水井成井后及时提取降水参数去完善设计、指导施工,确保了车站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水位控制在基底以下,创造了基础施工需要的干燥环境,保证了土方开挖、主体结构的施工顺利完成,并为此类降水施工提供了借鉴。

人工降水的方法篇(7)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概况

穿引黄渠埋涵及连接明渠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穿黄河工程主体工程之一。该标段总长为580m,起始桩号:7+207.446,终止桩号:7+787.446,其中穿引黄渠埋涵桩号为7+207.446~7+597.446,全长390m,纵坡1/2000。埋涵为两孔有压箱型断面,单孔净断面尺寸为5×5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穿引黄渠埋涵处地质条件较差,存在粉砂层和砂壤土层,透水量大,受黄河和引黄渠渗透补给,地下水补给较快,存在渗透变形的威胁。为保证干地施工和基坑边坡安全,基坑降水成为工程施工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 穿引黄渠埋涵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区段地处黄河北岸,地貌属华北平原边缘区,总体地势低平,地面高程40~41m,其间分布有位山引黄东、西灌渠,宽度分别为45m和65m,渠底高程37.5m,渠边分布少量渠道清淤堆土,地形有起伏,地表工程41~43m。

工程区段自上而下分布为第四系全新统(Q4)不同成因类型松散土层。

人工填土(Q4r):岩性主要为砂壤土,灰黄色,结构松散,含少量粘土团块,为灌渠清淤和渠道隔堤填筑土,厚度2~5m。

现代河流冲积层(Q43a1):岩性主要为砂壤土,粘土、少量壤土薄层。土层自上而下稍湿~饱和,可塑~软塑。层厚5~6m,层底高程34.5m左右。

冲积湖积层(Q42al+l):引黄渠以南段主要为壤土、粘土,夹薄层砂壤土;引黄渠北段以砂壤土为主,夹粘土和壤土透镜体,土层饱和,可塑~软塑状,局部流塑状,含螺壳贝壳,该层厚10~12m,层底起伏波状,高程24m左右。

下河流冲积层(Q41al):岩性为壤土,灰褐色,湿~饱和,可塑~硬塑,含少量姜石,勘察揭露厚度4~5m。

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潜水,受黄河和引黄渠渗透补给,埋藏壤土、砂壤土层中,水位变化明显,高程37~38m左右,地下水化学类型为Cl•HCO3—K•Na、HCO3•Cl—K•Na•Mg型水,对普通混凝土无腐蚀性。

三、 降水目的及要求

3.1降水目的

(1)降低基坑范围内地下水位,为土方开挖、埋涵浇筑、土方回填等施工作业提供干地施工的条件。

(2)降低基坑内土体含水量, 提高基坑内土体强度, 减少坑底隆起和围护结构的变形量, 防止坑外地表过量沉降。

(3)提高开挖过程中土体稳定性, 防止土层纵向滑坡。

3.2降水要求

根据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地下水水位应降至基坑底高程以下至少0.5m。

四、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4.1基坑降水总体方案

基坑降水有明沟排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两种方式。明沟排水是通过一系列的排水沟渠将渗透水流汇集于集水井,再利用水泵排出基坑以外,适用于排水深度不大的工程。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是在基坑周围钻设一些管井,将地下水汇集于井中抽出,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开挖基坑的底部以下。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按其排水原理分为管井降水法、真空井点排水法、喷射井点法、电渗井点排水法等。排水方法的选择与土层的地质构造、基坑形状、开挖深度等都有密切关系,但一般主要按其渗透系数来进行选择。管井排水法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埋藏浅(基坑低于地下水水位)、颗粒较粗的砂砾及岩石裂隙发育的地层;真空排水法、喷射法和电渗排水法等适用于开挖深度较大、渗透系数较小、且土质又不好的地层。

埋涵基坑深14m左右,底宽16.8m,两侧边坡为1:2并于高程37.5m处设2m宽马道。根据前述工程地质条件,埋涵基坑底高程低于地下水水位(37~38m),地下水补给较快,土层渗透系数较大,结合以往施工经验,选择管井降水为主,局部配合浅井降水的总体方案。

4.2管井具体布置及计算

4.2.1管井初步布置

管井采用直径0.5m的砂管井,布置为在基坑两侧马道上,单侧砂管井间距根据工程部位、地下水位和周围环境确定,一般12~15m,本工程初步选定15m。

降水井的布置,可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加密,排泄方向适当减少。

4.2.2水泵型号选择

每口砂管井井内配置1台深井泵,每台水泵配置一个控制开关,深井泵型号选择根据抽水试验确定,该工程最终选用2kw、3kw深井泵间隔布置。

4.3浅井布置

在该工程实际施工中,管井降水整体效果较好,但少量局部出现渗水,靠管井长时间降水仍无法满足要求,结合工地的实际情况,采用浅井辅助降水解决。浅井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布置。如果整个基面出现渗水,可根据情况分排打井,井深2-3m,管径3cm,行间距2×2m,梅花形布置;如果只是坡脚出现渗水,可在坡脚布置2排浅井,间距2m;坡脚渗水严重时,可采用管径5cm的粗管,间距可适当减小,如采用1m。

五、水泵型号选择

5.1管井水泵

5.1.1选择过程

潜水电泵具有重量轻、安装方便、适应性强的特点,不受吸程限制,根据管井的出水量、抽水深度、总扬程,结合施工经验和钻井时工程地质情况选择潜水泵。先选用5.5kW的深井泵,洗井期间抽气严重,说明水量无法满足深井泵需要;后改用3kW的深井泵,部分管井还是满足不了深井泵需要,抽气现象时常出现;后改为3kW、2kW深井泵间隔布置的降水方式,抽气现象明显减少。

5.1.2选择结果

5.1.2.1管井

选用3kW、2kW深井泵间隔布置的降水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抽水试验,认为基本能够满足要求,水量基本满管,抽气现象逐步减少;土方开挖过程中,渗水能够满足开挖要求,降水效果明显。

5.1.2.2浅井

管径3cm的每2个浅井连在一起,选用0.75kW、扬程20m的自吸泵抽水;管径5cm、8-10个连在一起的浅井,采用3kW、扬程30m的自吸泵抽水。

六、降水效果

土方开挖前10-15d,开始进行管井降水,开挖过程中继续实施降水。当土方开挖到基面高程附近时,开始布置浅井降水。通过管井、浅井组合降水,能够保持土方开挖过程中基面干燥,水位基本保持在开挖面以下1.5m,没有出现塌坡、地面沉降等问题。

七、结语

7.1基坑降水工程设计,根据土层的渗透系数,要求降水的深度和工程特点,经过技术、经济和节能比较后确定。

7.2降水实践中应定时检测降深、出水量,采用抽水试验验证降水效果,以便进一步优化降水设计的施工方案。

7.3管井、浅井组合降水对以潜水为主、地层渗透性比较好、上层滞水不丰富的基坑,降水效果会更好些;对上层滞水比较丰富、大型基坑降水,效果也较为明显。

7.4如基坑工作面较大,排水任务重,排水要求高,就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备用水泵和发电机,便于发生故障和降雨后能立即投入使用。

人工降水的方法篇(8)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drai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ical measures on the importance of, first analysis in draining purpose and draining 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this to the example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draining technical measures.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drain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et well method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变得越来越多,那么对于城市建筑的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工程建设,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降排水设计和施工是市政工程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中,对降排水进行较好的设计和实施有效地施工技术方案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让市政工程达到正常施工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市政工程降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措施的重要性出发,首先分析了降排水目的以及降排水的施工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以实例为基础介绍了市政工程中降排水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措施。

二、降排水目的以及施工方法

降水目的只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防止涌水、冒砂,保证在较干燥的状态下施工;第二、防止滑坡、塌方、坑底隆起;第三、减少坑壁支护结构的水平荷载。地下含水构造的种类如下图:

降排水的方法主要包括:第一,集水井法(明排水法):用于土质较好、水量不大、基坑可扩大者。挖至地下水位时,挖排水沟设集水井抽水再挖土、沟、井。其要求为(1)排水沟:沿基坑底四周设置,底宽≮300mm,沟底低于坑底500mm,坡度1%。(2)集水井:沿基坑底边角设置,间距20~40m,直径0.6~0.8m,井底低于坑底1~2m。长期用,有护壁和碎石压底。(3)水泵:离心泵、潜水泵、污水泵。第二,井点降水法:(1)可能引起周围地面和建筑物沉降。效果明显,使土壁稳定、避免流砂、防止隆起、方便施工;(2)井点类型及适用范围特点。

井点类型 渗透系数 降水深度 最大井距 主要原理

单级轻型井点 0.1~20 m/d 3~6 m 1.6~2 m

地上真空泵或喷射嘴真空吸水

多级轻型井点 6~20

喷射井点 0.1~20 8~20 2~3m 地下喷射嘴真空吸水

电渗井点 < 0.1 5~6 极距1m 钢筋阳极加速渗流

管井井点 20~200 3~5 20~50 单井真空泵、离心泵

深管井井点 10~250 25~30 30~50 单井潜水泵排水

水平辐射井点 大面积降水

平管引水至大口井排出

引渗井点 不透水层下有渗存水层

打穿不透水层,引至下一存水层

三、市政工程降排水设计与施工技术案例分析

1、工程概况

以某市区的一项市政工程为例,该实例场地占地面积110m×180m。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资料,现静止水位埋深为3.5m。到6~8月份丰水期,静止水位比目前枯水期水位还要上涨0.5~1.0m,即水位最小埋深为2.5m。本工程地基坑开挖深度为5.0m,为了保证正常施工,水位至少应降到6.0m,水位降低幅度为3.5m。

2、降水设计

(1)基本排水量确定

采用以上式子进行计算,得出 =37084m3/d,也就是说基坑日排水量至少为37084m3即可满足要求。

(2)井数及井布局确定

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的要求,采用深井点降水法。对于各种参数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第一,单井出水量应控制在50m3/h左右,单井内水位降深应以稍大于基坑内最大水位降最好。

第二,基坑降水运行时总排水量应大于计算的基坑基本排水量,即:

降水井数计算公式如下:

当n=30时,Q单=50m3/h,Q总=nQ单=32×50m3/h×24h/d=38400m3/d,即Q总>Q基=37084m3/d。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确定:降水井井数为32眼,单井出水量50m3/h,单井内水位降控制在4.5m以下,即选用额定出水量50m3/h,扬程大于20m的配套潜水泵型。

3、排水方案

排水方式主要采用了围管方式进行集中排水,但如果排水量较大的时候,可以采用各降水井分管排水,设多个排水点通入下水管道。

四、总结

由此可见,深井点降水法在市政工程降排水中优势比较明显,具有施工速度快,方便等特点,同时还适合复杂的市政工程,效果明显,通过近年来的实际实例数据可知,该方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胡玉良.管井降水在工程上的应用[J]. 河南科技. 2011(22)

[2] 党士琼.基坑内管井降水套管封井防水与封堵方法及施工[J]. 现代商贸工业. 2012(04)

人工降水的方法篇(9)

建筑施工是能耗大的一项工程,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加强节能管理能创造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在施工技术方案中选择科学合理的节能方案,施工中按技术方案进行科学细致的技术与科学管理,实现节能降耗的工程目标和企业效益目标。

建筑工程中的节能降耗管理如下:

1、一般规定

总体要求

(1)建筑工程策划和施工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评审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推进建筑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

(2)在确定企业和项目部年度目标时应包括节能降耗目标,在工作安排、工作总结和检查时应有节能降耗方面的内容,以保证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

(3)应进行节能降耗的整体策划,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方案中,应有节能降耗的专项措施,专项措施内容应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建筑节能降耗的要求,节能降耗专项措

施应包括:节能降耗对象、节能降耗目标(定额)、节能降耗施工方法和途径、节能降耗所需资源、节能降耗效果评估等。

(4)采取节能降耗基本知识培训、“四新”宣传、典型案例教育等形式,强化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建筑节能降耗意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级交底制度,交底内容应包括

节能降耗的主要方法和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交底内容组织实施。

(5)施工过程应按设计要求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消耗,开发并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积极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限制和淘汰能耗高的老旧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提供功能型,智能型、节能型、环保型的绿色建筑,使之既满足建筑物风格和使用功能,又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今后的建筑物维护管理,达到降低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维护管理费用和使用费用的目的。

(6)定期对在施项目的节能降耗成果进行评价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节约效益、综合效益、社会效应、环保效应及安全效应等多方面。

(7)对于检查测量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应分析原因并制定专项措施予以纠正,防止再次发生,同时应制定预防措施,消除类似问题的发生。

2、施工技术方案中的施节能降耗的策划

2.1工程开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对本项目节能降耗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评审,必要时应就节能降耗内容与业主、设计、监理等相关方进行协商和沟通,并在达成共识后进行项目的施工工艺节能降耗策划。策划时应综合考虑详图深化(尤其是钢结构、建筑装饰工程等),材料设备标准、档次、质量的确定和选型,主要施工流程和主要施工方法等需要控制

等关键环节,并保证所策划的工艺措施不增加新的能源资源消耗或伴生其他环境问题。

2.2进行施工艺节能策划时应优化网络计划,采取合理流水段施工,实施技术创新,配置充分、适宜的资源,加强现场协调,强化分包控制,加快施工进度,以促进节能降耗

的目标实现。

2.3对施工艺进行节能策划时,应在保证舒适、健康、环保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外墙、内墙现浇或粘贴的保温方法,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通风性能,保证外墙、屋顶、门窗等的热工性能(包括平均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及气密性要求),满足最新颁布的节能标准并达到设计要求,从而降低能耗,节约资源。

2.4施工工艺策划时应考虑“四新”的运用,大力推广建筑节能降耗技术,积极开展地热、水热、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攻关,努力降低能源消耗,节约不可

再生资源。

3、水、电节能

3.1用水节能

3.1.1生产用水节能

(1)搅拌站、现场车辆冲洗处必需设置相应规模的排水设施和废水沉淀池,将洗车、刷罐用水回收沉淀后二次利用于搅拌混凝土,或用于搅拌站现场道路的降尘洒水等。

(2)制定用水计划时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每立方米用水量,按照实际混凝土搅拌量每月对超节情况进行核算、评价,促进用水节约。

(3)混凝土养护期内,设专人负责对混凝土表面覆盖木刨削、草袋、草帘或其他保湿材料,按湿度蒸发量和季节温度适当洒水保湿,洒水应尽量使用回收水。

(4)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固废垃圾清运前、需进行墙体湿润时,应采用回收水洒水降尘、润湿和降温,以减少水资源消耗。

(5)基坑施工时,降水井抽出的水应予以再次利用,如用于降尘、降温、车辆冲洗、厕所冲洗、混凝土养护等。如不能利用时,施工降水就近利用或排入地表水系,对场地内及周围的地下水及自然水体的水质水量进行保护,减少施工活动负面影响。

(6)阀门试压应安装回收装置,回收用水并用于下次试压;管道试压用水应尽量考虑直接接人下段管道试压用;排水管道灌水试验应从上游开始,并逐段放人下段灌水试验,

以减少水资源消耗。

3.1.2消防用水

(1)根据消防区域和用水量进行消防水池设计,设置地下或半地下消防水池;保证消火栓、水池壁施工质量合格和日常蓄水,不能有渗漏。

(2)消防设施要定期检查,不得当作它用,以确保其应急功能。寒冷地区露出地面的管道及消火栓应有保温措施,以防冬期冻坏管道造成失水,或紧急状态时不能顺利开启,

延误救急造成相关损失。

3.1.3生活区、办公区用水

(1)施工现场尽可能循环利用水资源,生活、办公区应根据人员生活规模修建中水回收蓄水池,以储存回收食堂洗菜、办公废水、冲刷地板用水、洗浴用水等,经沉淀池后二次利用于冲洗车辆、厕所或用于绿化。

(2)卫生间要选用节能型洁具,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种类和其他附件;管通、阀门等座定期检查,以防其损坏使水资源浪费。

(3)加强用水设备的检查、修护,以防跑水、漏水。

(4)提倡收集并合理利用自然雨水,雨水经雨落管进入初期弃流装置后,用于冲洗车辆、厕所或用于绿化等。

3.2用电节能

(1)制定施工现场用电管理制度,采用节能型灯具和光控开关设置,加强节电教育,控制长明灯现象。

(2)现场用电设施在不用时应及时断电,工程设备应避免无功空转。

(3)尽量采用自然能源,如提倡照明采用自然光源,洗浴用水使用太阳能等。

(4)施工中应安排专人对供电系统及其配套设施进行检查、维修,保持正常完好,避免产生短路引发火灾或其他安全、环境事故造成损失。

3.2.1油、燃料节能

(1)定期进行施工实际耗油量与按定额计算耗油量的比较、分析、评价,以便采取措施提高节油率。

(2)汽油、柴油、机油、油等燃油的使用应根据定额制定消耗指标,并尽可能使用节能装置并使用优质燃料,以减少油料消耗和废气排放。

人工降水的方法篇(10)

【中图分类号】 TU 75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1)04-032-01

一般认为,基坑或沟槽开挖要具备以下的必要条件:首先保持基坑或沟槽干燥状态,创造有利于施工的环境;其次是确保边坡稳定,做到安全施工,如果忽视这些必要条件,其后果是严重的。有的基坑或沟槽积水或土质稀软,工人难以立足,无法施工;有的出现“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塌方,地质破坏;有的内部基坑土体发生较大的位移,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异常情况,都是由地下水引起的。所以,在基坑或沟槽施工中应对地下水的处理给予应有的重视。

1 地下水的人工处理方案选择

地下水的处理有多种可行的方法,从降水方式来说可总分为止水法和排水法两大类。止水法,即通过有效手段,在基坑或沟槽周围形成止水帷幕,将地下水止于基坑之外,如沉井法、灌浆法、地下连续墙等;排水法是将基坑范围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排除,如明沟排水、井点降水等。

目前国内常用的井点降水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及深井井点等。它是在拟建工程的基坑或沟槽周围设能渗水的井点管,配置一定的抽水设备,不间断地将地下水抽走,使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降低至设计深度。井点法防水适用于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基坑,它有克服流砂、稳定边坡的作用。由于基坑或沟槽内土方干燥,有利机械化施工,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在工程的基坑或沟槽附近埋设大量的渗水井点管,与此同时地面组装抽水管路系统,通过井群连续抽吸地下水,使基坑或沟槽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以下一定深度,以保持基坑或沟槽干燥状态。通常把这一方法叫做井点降水法。

井点降水法具有下列优点: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适应性强,可用于不同几何图形的基坑;降水后土壤干燥,便于机械化施工和后续工作工序的操作;井点作用下土层固结,土层强度增加,边坡稳定性提高;地下水通过滤水管抽走,防止了流砂的危害;节省支撑材料,减少土方工程量等。井点降水法已成为目前在含水透水位土层实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1 轻型井点降水法。

1.1.1 轻型井点抽水系真空作用抽水,除管路系统外,很大程度取决于抽水设备。目前常用的真空泵型、隔膜泵型配套抽水装置。

轻型井点井点管、过滤管、集水总管、主管、阀门等组成管路系统,并由抽水设备启动,在井点系统中形成真空,并在井点周围一定范围形成一个真空区,真空区通过矽井扩展到一定范围。在真空力的作用下,井点附近的地下水通过砂井,经过滤器被强制性吸入井点系统内而使井点附近的地下水位得到降低。在作业过程中,井点附近的地下水位与真空区外的地下水位之间,存在一个水头差,在该水头差作用下,真空区外的地下水是以重力方式流动的。所以常把轻型井点降水称真空强制抽水法,更确切地说应是真空―重力抽水法。只有在这两个力作用下,基坑或沟槽地下水才会降低,并形成一定范围的降水的漏斗抛物线。

井点管与总管的联接可用钢管和透明塑料管,因受真空力的作用,塑料管内装有弹簧,以加强抗外部张力,保证地下水流畅通。

总管与总管的联接有法兰法和套箍法两种形式。

1.1.2 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经过降低地下水位后,土壤会产生固结,也就会在抽水影响半径的范围内引起地面沉降,有时会给周围已有的建筑物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在进行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时,为避免引起周围建筑物产生过大的沉降,采用回灌井点是一种有力的措施。这种方法就是在抽水影响半径范围内建筑物的附近预先钻一排孔,在进行抽水降低地下水位之前,事先将钻孔内的水位勘查清楚,记录下来。当进行抽水降低地下水位时,为避免已有建筑物下面的地下水位下降,与降水的同时向钻孔内灌水,以保证原地下水位不变化,以此来防止地面产生沉降给已有的建筑物带来危害。

1.2 深井井点。

1.2.1 深井井点降水是在深基坑或沟槽周围埋置深于基底的井管,依靠深井泵或深井潜水泵将地下水从深井内升到地面排出,使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深井井点降水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不受吸程限制、井距大等优点。但其一次性投资大,成孔质量要求高。深井井点降水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大(10~250m/d);土质为砂土、碎石如;地下水丰富、降水深(10~50m)、面积大的情况。

1.2.2 使用阶段注意事项:①基坑内或沟槽井点应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范围内。②加强水位监测,特别是靠近已有建(构)筑物的深井井点,宜在建(构)筑物附近设观测井,水位差过大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如设置回灌井点等。③防止排出的地下水回渗而流入基坑或沟槽。④潜水泵在运行时要注意检查电缆线是否和井壁相碰,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渗如电动机内。⑤位于基坑或沟槽内的深井井点,由于井管较长,挖土至一定深度后,井管应于附近的支护结构支撑或立柱等连接,予以固定。⑥当基坑或沟槽底部有不透水层时,为排除上层地下水,可采用砂井配合深井降水。⑦井管使用完毕拔出。

2 工程实例

某住宅小区工程6#楼,地上20层,地下2层,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基础采用高强管桩,桩径0.5m,单桩承载力设计值2000KN,设计桩长30m,桩总数200根。

上一篇: 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 下一篇: 西方经济学的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