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例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5 15:23:49

劳动教育课例

劳动教育课例篇(1)

张德伟,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世界劳动教育的两大源流

从教育史的角度来考察,自学校教育这种正规教育形式产生以后,教育就与生产劳动分了家,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割裂状态一直延续到了近代职业教育产生以后。虽然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和职业直接相关的,但是由于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相对而言、作为双轨制中的旁轨而出现并演进的,所以一直到19世纪末近代教育终结时,普通中小学仍然实施的是与生产劳动不甚相关的知识教育和学术教育。而将劳动教育引入普通学校之中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近代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时期的事情。

从世界范围看,在普通中小学中引入劳动教育有两个源头:一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沿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理论和实验实践的谱系发展开来,创立了“劳作学校”模式和“做中学”模式;二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关系的学说,创立了“统一劳动学校”模式。虽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点上,这两大理论体系具有共同性,甚至在新型学校直接针对旧学校的传统教育这一点上,两者也有共同点,然而由于这两大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理论基础和终极目标上存在根本性的不同,所以世界上中小学中的劳动教育可以说有两个源头。

二、世界劳动教育的两个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将劳动引入学校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创造了多种劳动教育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重视劳动教育与经济、生产、职业的关联及其效果,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比较典型的有苏联及其后的俄罗斯在中小学中实行的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德国中小学实行的劳动技术教育、法国中小学实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其二,不特别注重劳动教育的经济效果,侧重于其人格陶冶功能,不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而将劳动教育寓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比如,日本主要在社会科、技术与家政科、“道德”时间、综合学习时间、特别活动等课程教学和劳动体验学习等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

(一)通过专门的劳动课程实施劳动教育――以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为例

在德国,各州普遍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其劳动技术教育不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训练,而是为双元制职业教育奠定基础的“职前普通教育”,具有“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性质,[1]各州“把它视为学生职业生活和走上社会的重要准备和基础,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早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就在普通学校里实行了基本的技术经济教育。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提出《关于在主体中学建设劳技课程的建议》,主张将劳动技术教育引入主体中学之中,在主体中学开设劳技课,其“劳技教学”“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而不是其他课的附属”。这样,劳技课就确立了独立的学科地位。自此,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大体经历了学科建立阶段、学科调整阶段和学科改革阶段三个阶段。

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贯穿在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在小学阶段(1-4年级,有的州把5-6年级视为小学的延续),各州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名称不一,一般叫作“常识课”,即劳技课程包含在常识课之中。例如,巴伐利亚州小学各年级常识课每周4节,其中2节为史地、自然常识,2节为手工劳作[2](另有资料表明,该州小学1年级的劳作课为每周1课时)。其中的“手工劳作”就是劳技课,其教学内容主要有纸工、编织、木工、陶器等。巴伐利亚州和勃兰登堡州小学劳技课的设置情况如表1、表2所示。[1]

在中学第一阶段(综合中学、实科中学、主体中学的5-9或10年级),开设劳技课,各州劳技课的名称五花八门,有“综合技术课”“劳技课”“劳动―经济―技术课”等30多种。各州劳技课的基本目标在表述上不尽相同,其相同部分可以归纳为: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劳动、经济、技术教育,使他们具备适应目前及将来生活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有责任心地、高度负责地从事生产和劳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环境的行为;帮助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使他们有能力在技术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的社会中谋求发展。[1]其课程内容各州也不完全一样,其相同部分主要有:自我服务方面的劳技分支专业,如家政、营养与烹饪、纺织品材料与加工等;技术及职业准备方面的劳技分支专业,如金工、木工、电子电工等;经济学、信息学、环境科学方面的分支专业等。[1]巴伐利亚州、勃兰登堡州和柏林州中学劳技课的课时分配情况分别参见表1、表2和表3。

表2 勃兰登堡州技术和社会经济教育概况

学段 小学 中学

中学第一阶段 中学第二阶段

1-4年级 5-6年级 综合中学 文理中学 实科中学 文理中学高中部

形式 含在常识课中 必修课 必修课/选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选修课 技术、信息或经济课作为选修课

课时/周 2 2/2或4 2 2/3 2

表3 柏林各类学校劳技课课时分配情况

学校类型 7年级 8年级 9年级 10年级 形式

主体中学 4 4 8 8 必修

实科中学 0/4 0/4 2/4 2/4 必修/选修

综合中学 1/4 2/4 2/3-6 2/3-6 必修/选修

在中学第二阶段(10或11年级-12年级),有的州(黑森州、不莱梅州、勃兰登堡州等)也开设一定的劳技课,如表1所示,巴伐利亚州的部分完全中学在11年级开设劳技课;再如表2所示,勃兰登堡州的文理中学高中部将劳动技术作为专业开设选修课。

德国开设专门的劳动技术课程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比如,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对于在主体中学中设置劳技课提出的建议期望,劳技课能够“帮助学生熟悉了解当代生产、服务等领域内各种职业的基本特征,并为其今后能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3]441969年,德国各州文化教育部长常设会议对改革主体中学提出的建议期望,主体中学7-10年级的劳技课要担当经济―劳动世界的入门指导的任务。[3]441987年,德国各州文化部长常设会议指出,学校劳技课教学的任务是使所有年轻人学会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随时可能出现的与劳动、技术、家政、经济等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3]45这些意见比较充分地说明了德国劳技课的独特作用。

(二)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劳动教育――以日本的劳动教育为例

与通过专门的劳动课程实施的劳动教育不同,日本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劳动教育是另一种模式。

二战后,日本确立了智、德、体协调发展的教育方针,因此劳动教育在日本没有十分显著的位置。然而,日本的中小学开展一定的劳动教育是确切无疑的。1947年制订、2006年全面修订的《教育基本法》对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作了如下规定:为了实现“完善人格”等教育目的,要实现“重视(教育与)职业和生活的关联,培养尊重劳动的态度”等教育目标。1947年制订、2007年重大修订的《学校教育法》对劳动教育也相应地作了规定:义务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关于职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尊重劳动的态度和适应个性选择未来出路的能力”;高中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在发展、扩充义务教育的成果的基础上,“(使学生)基于对在社会上必须履行使命的自觉,适应个性,决定未来的出路,提高普通教养,掌握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笔者以教育与经济、职业、劳动的关系为线索,考察日本现行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指导要领,发现日本的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时间课程和活动课程,三类课程中有关劳动教育的内容:

社会、地理历史、公民学科。小学“社会”科:参观、调查当地人们的生产和贩卖工作;参观、调查和查询当地人们生活所需的饮用水、电、燃气的确保和废弃物的处理;调查所在县(都、道、府)的主要产业的概况(3、4年级);调查和查询日本的农业与水产业、工业生产、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社会的状况(5年级);调查和查询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与日本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人们的生活状况(6年级)。初中“社会”科:在“地理领域”,认识日本国内产业的动向,概观其特色;考察以产业为核心的地区,把握其区域特色。在“历史领域”,理解古代日本列岛农耕的扩展与生活的变化、中世纪农业等各种产业的发展、前近代产业与交通的发展、近代日本的产业革命与近代产业的发展、现代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与国民生活的提高。在“公民领域”的“我们与经济”单元,教授“市场的作用与经济”“国民生活与政府的作用”等内容。高中“地理历史”学科:“地理B”科目中设有“现代世界的系统性地理考察”单元,教授“资源、产业”等内容。高中“公民”学科:“政治与经济”科目中设有“现代社会的各种课题”单元,教授雇用与劳动、产业结构变化与中小企业、农业与食材等问题。

家政、技术与家政、“家政”学科。小学“家政”科:了解在家庭中支撑自己和家庭成员的生活的是工作,能做自己分担的工作;想方设法快乐地饮食;学习烹饪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衣服的穿着和整理以及房间的整理、整顿和清扫的方法;制作生活上有用的物品。初中“技术与家政”科:在“技术领域”,设有“材料和加工技术”单元,对“利用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设有“能量转换技术”单元,对“利用能量转换技术的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设有“生物培育技术”单元,对“利用生物培育技术的栽培和饲养”等进行指导;设有“信息技术”单元,对“关于数码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在“家政领域”,设有“饮食生活与自立”单元,对“日常食物的烹饪与当地的饮食文化”等进行指导;设有“衣、住生活与自立”单元,对“衣服的选择与整理”“住居的功能与居住方式”等进行指导。高中“家政”学科:“家政基础”科目中设有“生活自立和消费与环境”单元,教授“饮食与健康”“被服管理与着装”“住居与居住环境”等内容。“家政综合”科目中设有“生活的科学与环境”单元,教授饮食生活、衣着生活、居住生活的科学与文化等内容。“生活设计”科目中设有“饮食生活的设计与创造”“衣着生活的设计与创造”和“居住生活的设计与创造”等单元,教授衣、食、住生活的设计与创造方面的内容。

道德。小学:感知劳动的美好,为大家而劳动(1、2年级);知道劳动的重要性,不断地为大家劳动(3、4年级);理解劳动的意义,知道服务社会的喜悦,为公共发挥作用(5、6年级)。初中:理解劳动的尊贵和意义,具有服务精神,致力于公共福祉和社会的发展。

综合学习时间。小学: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社会体验(志愿活动等)、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参观与调查、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初中: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和职场体验活动,志愿活动等社会体验、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参观与调查、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高中: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和就业体验活动,志愿活动等社会体验、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实习、调查与研究、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

特别活动。小学:在“班级活动”中,理解清扫等值日活动的作用和劳动的意义;在“儿童会活动”中,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初中:在“班级活动”中,对于“适应、成长和健康安全”,要理解志愿活动的意义并参加该活动;对于“学业与出路”,要理解学习和劳动的意义,斟酌出路的适应性和利用出路信息,形成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自主地选择出路和设计未来。在“学生会活动”中,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通过志愿活动等参与社会。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高中:在“班会活动”中,对于“适应、成长和健康安全”,要理解志愿活动的意义并参与该活动;对于“学业与出路”,要理解学习和劳动的意义,理解出路的适应性并利用出路信息,确立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自主地选择和决定出路并设计未来。在“学生会活动”中,要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通过志愿活动等参与社会。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4]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日本劳动教育都是“隐居”在其所在课程之中的。其所隐居的课程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关于劳动的内容仅是其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实行课程改革时引入“劳动体验学习”以后,日本表现出日益重视劳动教育的动向。日本的劳动体验学习,是指“让学生在一定的期间体验实际社会的职业,期望(达到)多样化教育效果的学习活动”。[5]日本在1977年、1978年修订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时,将劳动体验学习引入了中小学之中。当时,日本强调实行劳动体验学习的背景大体是:其一,过去的学校教育陷入了“偏重智育”之中,学校“填鸭式地”教授大量的学科内容,而实行劳动体验学习,就是为了纠正这种弊端;其二,伴随生活环境的变化,儿童们制作物品、培育生物的场合越来越少,因此希望学校通过有组织地开展“制作”和“培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工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6]此后,日本的学校教育中关于劳动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不断加强。“现在,作为儿童们直接体验活动的一种,各地都在实施劳动体验学习”。[5]从实施主体来看,日本的劳动体验学习主要有三种:(1)以学校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2)以行政机关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3)以地区的组织和团体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5]日本中小学在“道德”时间、综合学习时间和特别活动中实行的关于生产、劳动的体验性活动基本是这种劳动体验学习。

三、当代劳动教育的新趋向:

通过生涯教育实施劳动教育

当代世界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各国的教改趋向呈现多元化态势。从宏观上看,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教改趋向莫过于生涯教育(Carrer Education,亦译为“生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推行生涯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时任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兰的倡导。马兰倡导生涯教育,最主要的是为了消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消除“学术与职业之间的藩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马兰倡导的生涯教育是一种“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教育”。美国学者萨珀认为,不能把“生涯”作狭义的专门职业或者职业指导来理解,应该从广泛范畴和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人生全部生活之中来把握人的作用,人的作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多样化的,这样应当把“生涯”理解为人的生涯发展。[7]那么,生涯教育就是促使人们在人生的各个生活阶段,掌握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生涯发展的教育。在美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场生涯教育改革运动。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生涯教育又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美国的生涯教育主要有四种模式,即以学校为基础的模式、以家庭为基础的模式、以雇主为基础的模式和以地方寄宿制为基础的模式。[8]其中,最基本、最广泛的是以学校为基础的生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把从幼儿园到中学后的职场或大学的期间分为四个阶段:(1)从幼儿园至5或6年级的生涯认知阶段;(2)6或7年级至10年级的生涯探索阶段;(3)11-12年级的生涯定向阶段;(4)中学后教育阶段。[9]这样,美国的生涯教育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各个生涯阶段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和接触劳动世界,探索和参与职业生活,为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和定向作准备。美国中小学实施的生涯教育有多种形式,包括组织生涯教育活动和把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结合起来等等。

生涯教育在美国肇始以后,逐渐传播到了西欧、美洲其他国家和日本等。生涯教育在被“嫁接”到输入国的教育体系中时,其内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日本自上世纪末和进入21世纪以来引入生涯教育后,其生涯教育成为自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重视与社会和职业的关联的指导理念,在实践中正在采取适应学生发展阶段的系统性生涯教育政策。[10]但实际上,日本的生涯教育几乎被当成了培养学生“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的有效手段。

应当指出的是,生涯教育和劳动教育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只是由于生涯教育具有面向职业生活和劳动世界的特点,因而与劳动教育发生了交集,这样,生涯教育只能说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傅小芳,周俪.德国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2):35-40.

[2]姚静.德国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7(10):26-29.

[3]萧枫.各国学校的特色教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4]文部科学省.小学校学指бI案[EB/OL].http://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news/080216/002.pdf.

[5]m地孝宜.地域M主Г巍盖禾弪Y学のg践と抗[J].国立オリンピック念青少年t合センタ`研究o要,2003年,第3号:225-232.

[6]高.学校教育における「作I活印工韦猡囊馕丁―その二つの教育C能を分析して[J].横浜国立大学教育o要,1985年,第25号:89-104.

[7]崎尚子,家城子.アメリカの家庭科教育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にvする研究――教科分析を中心にして[J].富山大学人gk_科学部o要,2006年,第1第1号:139-147.

劳动教育课例篇(2)

面对这场失败的校园义务劳动,政教处主任陷入了沉思:劳动教育,学校何为?

从传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文字表达来看,“德”与“劳”的育人重要性等量齐观。然而事实上,学校劳动教育有别于社会劳动培训,前者的侧重点是“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构建,后者是劳动技能的习得和提高。学前教育至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承载着更多“德”的功能。“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苏霍姆林斯基这些基于教育实践的论断,精辟地归纳了劳动教育的崇高道德意义。

从教育发展史来看,劳动传承是教育的起源。无论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还是十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将“爱劳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劳动内涵日益丰富的今天,政教处主任“劳动教育,学校何为”的沉思,是对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现实追问,值得全体教育人共同关注并为之“负重而为”,重建劳动教育生态,回归应有教育常态。

一、理念生根之为

“精心策划”“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课”“不得不妥协”,案例中的这些词眼,昭示着普遍存在的教育现实: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教育,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应有的课程地位和育人地位,委身为德育智育的临时候补。小学、初中以及普通高中课程表中,不再有“劳动”二字,“劳动”隐身,说明学校教育理念的残缺。

劳动教育复苏,首先要从学校教育理念重建开始。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神奇力量”,坚定“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马卡连柯)的信念,向往劳动、崇尚劳动,努力将劳动教育落实在课堂上、活动中。

同时,作为育人工程社会引领者的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把劳动教育理念传递给家庭和社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为契机,营造尊重平凡劳动,做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氛围,凝聚各方正能量,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的美好品德,参与劳动的主动意识,能够劳动的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为真正“成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创新之为

“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案例中陈述的“劳动”,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劳动,也许这正是家长们强烈抵制的原因。

劳动,无处不在;劳动教育,资源无限;劳动课程,丰富多样。

请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讲述创业故事,启示学生劳动改变命运,技术始于最基本的劳作;参观工地、工厂、种植地、养殖场,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奇迹,实现人生价值;组织诸如案例列举的狭义劳动实践,使学生享受到传统劳作对身心健康的调节功能;家校结合开展家政行动,让学生懂得劳动使家庭生活更美好、更温馨;有针对性地到行业基地参观访问和劳作体验,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清晰完整的职业印象,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改变着劳动教育“苦脏累”的刻板印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劳动兴趣、劳动情感和劳动意识。

三、活动落地之为

案例中,家长们抵抗的理由是“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这场七、八年级校园义务劳动以前,该校的劳动教育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甚至在这班学生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早就退出了课程舞台。因为过去劳动教育活动长期缺位,无形推助了家长的思维定势,所以当劳动教育在今天复现时,家长接受不了,“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从青少年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劳动教育就应该进入他们所受教育之列,早进入,低起点,慢渗透。学校要在全面理解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家庭情况、社区资源调研为依据,详细了解本校学生的劳动素养起点,掌握学校、家庭和社区劳动教育资源等要素,构建与本校生源实际情况相适切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精心规划教育内容,从学生熟知可感的地方入手,在学生能力所及的地方着力,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生态化持续推进。

四、评价导向之为

案例中,家长强烈抵制校园义务劳动的深层原因,是因为“劳动无用”功利思想作祟。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并未真正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更没有与中、高考直接挂钩。事实上,小学、初中阶段的素质报告单上,“劳动评价”普遍是信手填写的“优”,高中阶段的社会实践考评单大多也是经由“上网搜索――抄录填写――找人盖章”的程序完成,劳动含量极低。

劳动教育课例篇(3)

【中图分类号】 G71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53-01

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基础薄弱,特别是受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影响,对德育课普遍没有学习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试就德育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设计精彩的新课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一堂好课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讲得好,能先声夺人,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导入是否具有艺术性,决定着能否激起学生兴趣,能否活跃课堂气氛和唤起学生思维积极性。课的导入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灵活运用。如音乐导入、讲故事导入、设置悬念导入、朗诵导入、案例导入等。例如,在讲价值规律时,让大家先看《大宅门》12集,大概意思是七爷一行人在市场先是高价购买黄连1000斤,继而放出口风说还需要1000斤,并持币待购,各商家见有利可图纷纷收进黄连,结果几天内市场上黄连泛滥,价格狂降,七爷此时购买进大量黄连,节省了大量资金。看完后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七爷为什么要放出口风说还需要1000斤黄连?为什么几天后市场上黄连多了,价格下降了?影响价格的因素是什么,是如何影响价格的?黄连的价格再低,能低过萝卜吗?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启发式教学方法。传统的德育课课程教学在讲述理论部分时,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把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枯燥的理论失去了学习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活动中,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循循善诱,逐层深入,最终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找到问题的答案,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问题解决方案的效果更佳。比如在讲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时,我先问学生价值由谁来决定的,这个问题前节课已讲过,学生回答说是价值由劳动形成,我接着问,价值由劳动形成,那么价值量由谁来决定?学生很容易就知道是劳动量来决定。我又问,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谁?学生回答说是劳动时间。在此,我给学生强调一下,这个劳动时间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然后,我在黑板上书写一下,价值由劳动形成价值量量由劳动量决定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写完之后,问学生价值量由谁来决定?显而易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笔者在讲述“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这一观点时,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笑话:“从前有一个人,他希望所有的人都死掉,只让他一个人活着;但他又想吃烧饼,于是就留下一个卖烧饼的;他又觉的太寂寞,就留下他的老婆,而他们都要穿衣服,就留下卖布的和裁缝……最后,就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人。”通过这个故事,笔者启发学生:“一个人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社会能不能缺乏形形的人?”学生自己思考后,从中得出结论:“人是社会的人,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

2.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新颖,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可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运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讲授《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一课时,首先,多媒体展示嫦娥奔月的图片,之后播放我国“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太空漫步的视频,由此导入新课,在讲授过程,展示蜜蜂的蜂巢千年依旧,而人类从早期建造的房屋到现在高耸入云的大厦,可以看出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通过这些图文并茂的讲解,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在激起学生笑声的同时,学生便自然而然地领会了佛教的教规教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多媒体课件,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价值规律的作用”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动态曲线图,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案例教学法。例如在讲“职业道德规范”这一内容时我选择了这样一个案例——全国劳模王顺友。王顺友,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20年跋涉53万里,从未延误过一封邮件。讲完后,我让学生分析王顺友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同学们通过案例分析,很好的理解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在讲授事情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时,也许下午第一节课学生确实很累,有位学生竟然趴在桌子睡着了。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既不能置之不理,视而不见,也不能大吼一声,当堂训斥。因此我就灵机一动,把那位睡觉的同学叫醒,并和他一起分析内外因的关系。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平滑的课桌是学生打瞌睡的外在条件,而自我想不想学则是学生内在的原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这种案例分析法,通过直白的事例,比枯燥无味的大道理更让学生接受。

4.情境教学法。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招聘礼仪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求职面试、职场礼仪,让学生进行“招聘情景模拟”,“招聘者”和“应聘者”都由学生扮演,招聘者提出各种聘用条件,应聘者自我推销,当场答辩。通过模拟招聘,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扮演角色,去感受、体验求职技巧和求职礼仪,表演完后,可由其他学生质疑、纠错,大大增强了教育效果。通过这样的形式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德育课的说教性、理论性、使德育课增加趣味性。

劳动教育课例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2日

目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逐年增加。劳动法课程也成为多个高校专业的专业课程,比如法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社会保障专业等。可以说,劳动法课程的教学遇到了难得的机遇,但是挑战也是并存的。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劳动法课程为例,就面临着教学课时较少、学术成果积累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劳动法教学的变革成为关键,这也使得劳动法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成为突破口。部分一线教师也进行了探索,主要提出以下几种改革方案:

(一)引入案例教学法。此种方法是法学教育比较主流的一种教学方法,有多种价值:案例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理和表达等能力;案例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教学不再按部就班地传授庞杂的知识体系,而是直接指向实践,强调按法学的应用性施教,不再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深奥的法学概念和理论,从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转变到追求理论的功能实现上来,有利于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不仅较好地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也为职业素质的提升开辟道路。

(二)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在劳动法教学中,设定情景让学生担当相应的角色参与劳动执法演练、模拟仲裁或模拟审判中,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法律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开展社会调查。它是以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鼓励学生走进社会、接触社会,通过参观、实习、法庭旁听等方式学习法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一是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实习,如安排学生到大型工矿企业、劳动执法机构参观实习;二是带领学生到法院旁听或组织法庭审判进校园,使学生法律适用具体程序,切身体会法律的尊严;三是邀请实务界人士讲学,如经常邀请一些知名律师和资深法官来学校讲授部分实务课程。

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情况仍不理想,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教学法中。1、案例质量较差。当前,高校教师所选取案例的来源非常复杂,很多来自于报纸、杂志、各种教学辅导参考书,也有以自己的案件现身说法,有的干脆闭门造车,导致教学案例质量参差不齐,不少案例过于陈旧、生硬,缺乏现实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教学过程不合理。很多老师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以为在课堂上引入几个案例就是案例教学,授课过程中往往是一个案例说明一个问题,没有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因此本质上这种教学模式仍然是理论教学模式;3、案例教学效果不好。由于案例质量较差,案例教学的过程完全由教师主导,学生很少参与到案例的讨论,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案例教学法提升学生操作能力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

(二)情景教学法中。一是情景设定不易把握,一个具体的情景涉及发生时间、难度、法律知识跨度等问题,各个方面均需兼顾,又要适合教学需要,现实难免顾了东头顾不了西头;二是参与人受限制。从情景设定的情况来看,除非重大复杂的案件,一个真实的案件所涉及的参与人往往不过数十人,太复杂的案件将导致不可预期的因素增加,因而影响情景教学的顺利进行;三是时间长度受限制。一场情景教学从筹划、准备到开始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受课时限制,任课教师在一门课程中也不可能多次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四是授课成本过高。为使学生充分体验真正开庭的感受,增强模拟法庭的预期效果,在场景条件上,就要考虑模拟法庭的场景布置、硬件配备;行政执法演练或模拟法庭审判结束后,为使教学效果更好教师可以邀请劳动执法人员、法官或律师对情景教学进行点评。这就需要学校与相关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还需要一定的配套经费作保证,这些都直接影响社会教学法能否得以进行及其实施效果。

(三)社会教学法中。一是学校教学安排和调查单位接收参观、实习的时间不能一致的冲突时时存在;二是教学成本过高,不管是带领学生去参观、学习还是要请合作单位座谈、授课都需要交通费、餐饮费、讲课费等一系列的配套经费作保证,对于现在经费上捉襟见肘的中小高校是很难保证的。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其实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我们进行改革的途径就是要改进老办法,寻找新方法,并能够找到它们的优势,并在劳动法课程的教学中正确、充分地加以利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必拘泥于是用传统方法还是用新方法,而是要按照学生特点、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综合使用。

劳动教育课例篇(5)

1.课外拓展内容要能体现劳技课的特性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所以我们在选择拓展内容的时候不能只简单地选取内容,我们首先要考虑作品制作方法的技术含量有多少,能否从中获得技能,这是实践性劳技课最具特性的方面,也是我们选择拓展内容时必须要考虑的方面;其次我们还要兼顾考虑制作这个作品是否能引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课外拓展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段

劳动与技术的成熟与劳动能力的提高都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因此,什么年龄段学生适宜学习什么,都有一定的规律,绝不能揠苗助长。我们在选取拓展内容时,教师一定要考虑作品制作的技术难度的高低来决定每个年级段的拓展内容.不能所有内容想在哪个年级教学就在哪个年级教学,我们应该罗列出每个年级段的拓展内容。

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要拓展内容也可结合这方面考虑,例如可以增加一些简单的纸艺制作:折纸花、折千纸鹤、剪窗花、做包装盒、自制面具等。

纸工、泥工、家政是四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创意小制作:创意布袋、创意手套、创意贺卡、创意相框、创意茶杯等。

烹饪、木工、编织、金工是五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拓展引入金属书签、自制发夹、珠串动物、绳编制作等。

金工、木工、电子技术、家政、建筑模型制作是六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劳技制作内容综合性比较强,难度也比较大,所以我们选取内容时可提高难度:多肉的种植、花艺制作、盆景制作、铁艺创作等。

3.课外拓展内容要体现学生的兴趣点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开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语)。一个人做他有兴趣的事情时,总是心驰神往,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成功的几率也高。科学家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因此课外拓展内容的选取我们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

例如我们在学期初就要早作准备,根据劳技教材、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地罗列一些技术难易度适宜、可操作性强的拓展内容提供学生选取,这样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就会非常高涨,劳技课的效果也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外拓展内容选择的方向

1.拓展与课戎识有关联的内容

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可以拓展制作的,例如编织中国结平结的方法我们可以编织蝽蜓,金工内容可以拓展金属书签的制作,编船篮的技术可以拓展编蒲扇、编拖鞋等等。我们作为劳技教师要善于拓展教学内容,根据劳技教材中的技能沿用到别的劳技作品的制作中。

2.拓展与学校校本课程相结合的内容

各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本课程,我们可以结合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拓展劳技课堂的教学内容。例如我们学校开展的版画教学,我们可以在劳技课堂教学中辅助开展,通过美术课构图与劳技课的“橡皮章”雕刻技能完美的结合,为版画的后期教学打下基础,让版画教学在校园内绽放光彩。

3.拓展与时代步伐相一致的教学内容

由于劳技课的很多内容需要老师进行整合与取舍,所以劳技课给了我们老师很大的空间,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将一些当下流行的手工制作带人我们的课堂来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近段时间市面上非常流行十字绣和钻石贴画,但是这些内容一节课是没有办法完成的,而且男同学也未必感兴趣,所以在准备教这课内容的时候,我事先在班中摸了个底,调查学生是否感兴趣,结果学生们一致表态愿意上这样的课外内容,而且钻石贴画与十字绣相比孩子们对钻石画更感兴趣。在课上孩子们操作的时候是2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的,在初步了解工具使用和如何对应贴画后,孩子们很快投入到了作品的制作中,而且有的小组非常有创意,在画上用胶水写上自己的姓名,然后贴上了自己喜欢的钻石。合作完成一幅作品后,很多学生都强烈要求再安排一段时间,希望每人都能有一幅作品留作纪念,渐渐地我们劳技课逐步变成了学生期待的科目。

劳动教育课例篇(6)

劳技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明伟.艺术评价快乐奇葩――劳技课堂作业的评价[J].学周刊.2013(28)

[2]陆招娣浅议劳技课中“学困生”的转化[J].2012(11)

[3]徐洪伟.创新是上好劳技课的关键[J]2012(12)

[4]黄小军.谈谈劳技课教学中的几个结合[J].2013(03)

[5]叶德夫.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11,3.

[6]郝杰.初中劳动技术课程实施中的若干策略.成才之路,2009,9.

劳技论文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2]施致良:《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3]曾庆伟:《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与专家点评》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

[4]《教学规律与教学改革》王光宇编著1989年4月第1版第332—333页

[5]国家教委“七五”重点科研项目成果《劳动技术教育概论》丁沅主编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第205页

劳技论文参考文献:

[1]黄向雅。如何教好中学劳技课的几点思考[J]。华章,2012(16)。

[2]陈明。在劳技课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2(01)。

劳动教育课例篇(7)

实例教育指的是教育者直接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有价值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例,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从而达到学生受教育的目的之方法。语文课本里的实例丰富多彩,只要语文教师去捕捉,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小学生年龄小,分辨能力较差,但他们模仿性较强。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具体思维为主的阶段,对于道德准则的认识和理解常常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人物与事件。这就使实例教育在适合小学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上比口头说服更胜一筹,在打动少年儿童的美好心灵上更富有成效。所以说,语文课本中所有有教育意义的人和事,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实例,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与艺术的感染。

之所以语文教学中的实例教育能对小学少年儿童的成长产生比抽象的规则教育更实在、更具体、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语文课本内容中的实例具有鲜明的感染力、生动的形象性与教育的直观性。小学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把抽象的道德准则、深奥的政治理论人格化、具体化和形象化,从而使小学生感到十分亲切,大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

二、实例教育的实施过程

我国著名教育家、语文教学专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又说:“学语文,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收集实例,这是实施好实例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备课、上课时要针对课文中的实例有的放矢地教育。

例如,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长城》《桂林山水》《家乡的杨梅》《林海》等一系列反映伟大祖国历史悠久的璀璨、大好河山的绚丽、物产丰饶的课文,通过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少年儿童去体验“祖国河山是多么美啊”的方法和途径,激发他们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的道德情操。我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后,指引学生写自己家乡的新貌。有一位小朋友在《我爱我的故乡》一文中写道:“我的家乡——游州是文明生态村,幽静秀美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田园风光与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小洋楼掩映在绿树丛中,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祖国是伟大的,家乡是美好的,描绘家乡这种深厚的情感表现在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上。所以说,教师只要运用好实例,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实施教育。

又如,教学《我的战友》一课时,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形象、生动的手段,让学生深深地体会、细细地揣摩同志当时的动作、神态、表情和内心的语言,让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学习中,真正体会同志在烈火烧身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烈火烧身时他不跳不滚”而“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这样的行动描写,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让少年儿童从课文内容中了解到同志的高大形象、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从而激发起全班同学要向同志学习,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从小努力学习,掌握真实本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因此,教师要认真探索语文课本的实例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学英雄、见行动的良好习惯。

三、实例教育应注意的几点

劳动教育课例篇(8)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既能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倡导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注重体验和实践环节,又能体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呢?我从2009年秋季起新课程开始使用到现在,一直进行教学设计的探索创新,努力更新理念,不断提高德育课的教学实效。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以前的教学目标相比,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情感态度观念目标。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三维目标有机组合在一起,教学目标更加科学、合理,突出了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观念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我在进行《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企业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时,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认知目标:理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理解中职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性和努力方向。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运用目标:通过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途径,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采集就业信息,调查市场需求,努力使自己成为市场需求的劳动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正确分析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全面分析教学内容,分析职业中学学生的学情,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重点,围绕重点进行教学活动,并顺利解决重点难点。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问题要浅显易懂,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忌深奥难懂,淡化一般概念。要坚持学生为本,教师备课时就要立足中职学生的视角和需求,选取中职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构建针对性较强的内容,并将知识与活动设计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消化和掌握教学内容,符合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规律。以《企业中的劳动者》为例,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依据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未来产业大军的主力,能否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直接关系到“中国制造”的质量,学习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常识,落脚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作劳动者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行动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因而这是本课的重点。受传统文化中重文轻技观念的影响,学生包括家长对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有抵触情绪,但如果不能以劳动为荣,就难以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因此这也是本课的难点。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生活,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注意启发诱导

教无定法,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基于学情,注重实效,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适时导入新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案例教学法。通过举例说明,层层分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4.讨论法。针对课前、课上自主探究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或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又可以让学生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最终树立学习信心。5.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让学生体验作为学习主体的魅力,从而产生践行的愿望。

(二)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课堂走入社会,拓展知识的运用,注重实践、体验、养成,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基本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合理选择多种教学辅助媒体资源

情境导入,播放视频,提出问题。多媒体展示图片、案例、材料。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动态合理选择整合课程资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用好教材中的图片、互动空间、连线职称。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更要把信息技术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用好实物资源,场馆、教具、仪器、设备等。充分挖掘社会蕴含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使得每位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学生更是教育的资源,学生的爱好、体验、能力是资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探究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中的道理,并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五、强调师生互动,突出以生为本

以《企业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为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播放视频《共和国的脊梁蓝领精英邓建军》提出问题:1.邓建军的故事和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2.你认为成为优秀员工应该具备哪些素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总结:劳动模范显身手,职业学校的学生学好本领大有可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体现教师主导地位。

(三)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探究解疑。教师列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学纲,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生质疑:为什么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师生通过互动空间展开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教师举例说明。本环节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学生质疑,师生探究解疑。学生质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中职生的就业前景如何?连线职场当代工人杰出代表――孔祥瑞的事例给你什么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回答,教师点评总结,加于肯定和表扬。导出我国技能型人才匮乏,高级技能人才更为短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成为党务之急。就此教师向学生介绍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学生极其关心的用工情况,以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学生即将面临实习就业,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就业前途。教师适当地加于正确的引导和导向,教学效果将会非常显著。从而引出要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呢?

(五)体验探究活动。课前教师布置任务,让五个小组分别从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五个方面搜集相关材料,说明成为高素质劳动者需要什么素质,为什么需要?怎样才能培养这种素质?1.活动分组。学生分成五组,每组选出组长。各组具体分工明确。2.活动探究。各组依据自己的任务进行组内讨论,发表各自见解,完成合作探讨任务。3.全班分享。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在全班分享本组的活动成果,说明成为高素质劳动者需要什么素质,为什么需要?怎样才能培养这种素质?4.师生互动。教师及时汇总学生的探究情况,并引导各组同学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激励学生。5.教师点评总结。通过学生精彩的讲解和表演,我们知道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确立职业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心理素质。这五方面缺一不可,我们每组同学都提出了培养这五方面素养的具体行为。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未来优质的“中国制造”奉献自己的才能。师生评出最佳活动小组和最佳表演个人和最具活力个人,加于鼓励和表扬。教师坚持“三贴近”原则,设计体验探究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实现本课的育人目标。

(六)学习评价。通过学习检测看了“我的青春故事”――全国优秀中职毕业生事迹报告会你的感想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你打算怎么做?检验学生的认知、运用目标。通过课外拓展,检验学生的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对学生的德育课成绩采取综合评价,重在体验,重在感悟,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把对学生的个性、品德、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的考查作为学生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本课来讲,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课前的准备工作、课上问题的解答、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课后拓展作业的完成,以后两项为主要依据。

六、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最后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探索创新,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以《企业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为例。

(一)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探究活动。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说话,使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合作的快乐。激发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从而达到本课规定的教学目标。

劳动教育课例篇(9)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笔者认为,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更有利于学生增强法制观念。回顾笔者过去3年的法律第二课堂活动,学生思考、讨论、表演等机会多了;教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了新的发展。

一、更新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的基本理念

“没有学生,即没有学校。”如果法律第二课堂活动不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生活经验,及教师应是扮演引导及催化的角色,则法制教育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2010年,笔者试点采用集中授课方式开展法律第二课堂活动,学法效果差强人意;2011年,笔者组织班级学生参与团委法律知识竞赛,内容涉及社会治安、校园不良行为等,学生的学法兴趣大大提高; 2012年,教师选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真实案件进行法律第二课堂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 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经验背景。

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 J.)认为课程的设计应考虑学生的成熟度,并“从做中学”符合学生兴趣、能力及需求,活动的内容、水平受制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以劳动保障制度为例,笔者顺应二年级中技学生的就业需求举行警惕劳动合同陷阱讲座。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这意味着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经验背景。2011年,笔者针对中技学生好探索的特点开展了社会治安、校园违纪、青少年犯罪等专题活动,使学生得到学法的乐趣。

(二)教师应扮演催化及引导的角色。

苏格拉底曾将教师比喻为“产婆”,认为教师在教导知识的过程中,应扮演如产婆的角色,顺势引导,而不应以灌输方式将知识教导给学生。笔者认为,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要具有趣味性、实践性。以中技学生为例,一年级由于学生刚进校门不久,教他们了解和分析“校园违纪”案件,并举办了“法律知识竞赛”;到了二年级,要求相对就高了些,比如学生开始分析简单劳动争议;升到三年级了,学生已不满足于学法、知法的角色,而是开始思考法律适用问题。

(三)教师提供学生实践机会,拓展法律文化范围。

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式:(1)专题讨论会。如劳动法专题的“竞业禁止”讨论。(2)演讲会。如教师让学生轮流上讲台讲授劳动合同陷阱的种类;(3)案件会。教师为中技学生提供劳动法律真实个案,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机会;教师在高职部推广的“劳动法是否万能”的法律辩论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法律思维。

二、完善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

教师在开展法律第二课堂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从“我要学”到“我要用”,使教学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以劳动合同法专题为例,中职学生的能力目标是了解六种劳动合同陷阱;高职学生的能力目标是基本掌握劳动合同陷阱的法律应对措施。

三、重视课堂结构的设计

笔者认为趣味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动力。如劳动合同法专题活动,虽然主题相同,但不同年级内容选择却不一样。如组织高职学生分析不同的劳动合同陷阱的法律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思辨与适法能力。

四、反思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一)拓展法律视角。

笔者认为,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仅是在校园里的活动,师生应充分运用校外大量的教育资源。以劳动合同法专题活动为例,笔者组织学生听进行校园辩论、参与网络讨论等方式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的问题与对策。学生的法律思维得到了锻炼,学法兴趣被激发。

(二)聚焦法律主题

笔者认为,活动往往需要整合,不要单打一,需要较周密的筹划,综合运用各种资源,获得尽量多的教育效益。实践证明学生的法律思维得到锻炼,学法用法热情得到提高。

总之,法律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必须立足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那一次次的法律主题活动,将成为学生学法用法路上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作者单位: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劳动教育课例篇(10)

在劳技课上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空洞的说教,而是要自然、贴切、入情入理,要与劳动知识的传授、劳动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产生影响。

例如:学生刚进入中学时,往往会出现对新的集体不关心,同学之间不团结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我利用了“拉花”的制作教学,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来美化教室。于是每个小组都忙着布置起来,各有分工,团结协作。当他们看着自己亲手布置的教室,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拍手叫好。根据每个小组完成的情况采用集体评比的方法,既使学生全面完成作业,又使学生体会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培养他们珍惜自己及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时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团结,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此外,在劳技课上穿插介绍一些生活小常识,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这些都使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更具体、更实际、更生动,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二、劳动技术课应与美育相结合

丰富多彩的劳动技术课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内容。在劳动技术课上,学生操作实践的过程同样是学习、运用及创造美的过程。劳动技术教育与美育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尤其近几年又把技术美独立为一学科专门进行研究,可见劳动技术教育与美育之间的关系了。在进行劳动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教师可渗透一些美学知识,如向学缝纫的学生传授人体与服装、肤色与服装、年龄气质与服装、环境与服装等美学知识。手工劳动是艺术美的创造过程。手工劳动包括:泥塑、雕刻、剪纸、粘贴、编织等等。如剪纸,一张张纸片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学生的手,形成一件件造型美观、形态各异的图案。从简单到复杂,首先他们的手逐渐变得灵巧了,其次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讲解盆景时,我告诉学生盆景是具有高度欣赏价值的有生命的和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品,是大自然风景的缩影,是一首无声的诗、一幅立体的画。盆景的设计最注重的是造型设计。我把一盆取名“盼归”的水仙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盆景,从他们的眼里看到了对美的欣赏。我提出了个问题:“你能了解设计盆景的深刻含意吗?”同学们争着发言,中间大水仙球象征祖国,小的水仙球象征台湾,周围各种颜色形状的小石头象征各民族人民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并建议学生课下自己动手养水仙花盆景,比赛看谁养得好。通过诸如此类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发展学生个性与培养学生兴趣结合

在劳动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紧密结合起来。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关键所在。巧妙设计使学生愉快操作,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使其以乐观的精神学习,以积极的态度愉快地进行操作学习。这样可使操作训练收到更好的效果。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是愉快教学的保证。

例如在七年级的劳动技术课内容安排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每学年的第一学期(9月~第二年2月)安排编织内容,这个学期是秋冬季节,是编织的黄金季节,当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基本针法后,他们急切地为自己和他人编织成品,为此,他们可以不吃、不睡,也心甘情愿。同学们编织成品的练习是愉快操作的练习。同样第二学期安排缝纫与裁剪(即每年3月~7月),这是春夏季节,在这段时间安排学习裙子、马甲的裁剪与制作,通过学习与实践同学穿上自己制作的衣、裙时,心情同在冬季穿上自己编织的毛衣一样愉快、自豪。

四、劳动技术课同其他学科知识结合

在某种程度上说,劳技知识可以说是其他学科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因此教学中应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使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彼此增强,只有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花卉仙客来时,首先我介绍它的产地,仙客来产于地中海地区,我再问地中海气候如何?同学们通过自己学的地理知识回答出来,因此了解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仙客来的生长,与地理知识相联系进一步掌握了它的习性。通过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学生知道各门课程都是相通的,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生对劳动技术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劳动技术课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劳技课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劳动知识,在教学的同时,配合社会活动使学到的知识得以运用是非常重要的,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劳动实践,这种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强烈动机,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满足生活的需要,直接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实用、审美价值。

例如:在烹调里,我针对现在市区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不爱甚至不会做家务的情况,有意识地把课堂转移到家里,让学生在父母的指导下,利用双休日,当一天“爸爸”或“妈妈”,合理安排家中的伙食。在这一天里,学生要完成“确定制作什么样的菜收集信息采购原料择菜、洗菜烧菜”这样一个过程。星期一到校,许多同学都大叹苦经,但也有同学认为苦一点、累一点值,因为觉得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菜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光荣。听了学生们的倾诉,我觉得这一次活动是成功的,在角色互换中,学生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创造的愉快,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了劳动技能。

上一篇: 手术室护理教学 下一篇: 课外阅读好处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