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环境的认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5 16:46:19

职业环境的认识

职业环境的认识篇(1)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职业教育的质量与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严重脱节,这个问题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核心的问题之一是目前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都是基于传统的认知观,然而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认知的看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分布式认知正是伴随科学技术进步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这种理论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职业教育教学中的种种问题。

一、分布式认知概述

1.分布式认知的概念

传统的认知观关注在人的头脑中发生的信息加工过程,在这种认知观基础之上的认知学习理论关注学生在学习、记忆新信息和新技能时的心理过程。与传统的认知观不同,分布式认知理论将学习的主体、与主体相关的群体以及学习环境看作一个学习分析单元,强调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分析学习活动,将认知从个人扩展到个人与环境的交互。

事实上,心理学家们早就认识到认知与环境的关系。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认为应该将个体、社会、文化或企业物理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对待。维果茨基的社会历史理论也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活动理论则认为,人的行为活动是通过工具作为媒介来完成,每种活动都指向一定的结果,人类的行为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不过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由Hutchins等人明确提出了分布式认知的概念。分布式认知理论将头脑中的思维过程与外界环境放在一起,认为内部过程和外部过程之间的联系涉及到内部资源(记忆、注意、执行功能)和外部资源(目标、产品、周围可获得的资料)之间的协调。

分布式认知将个体和环境看作一个整体的认知系统,于是外部的环境不仅是一种信息的来源或者输出地,也应该是思维的一部分。例如一个学历史的学生将历史事件整理出来,写在小卡片上,做好索引,在适当的时候来帮助自己回忆。在分布式认知看来,这些卡片正是作为思维延伸的工具,帮助学生将认知的负担转移到了环境,使得环境也成为认知的一个重要部分。

2.分布式认知的认知能力观

传统的智力理论都认为智力是个体的心理特征,智力活动是在个体的头脑中发生的过程。也有心理学家指出智力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如斯腾伯格的三因素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个部分:成分智力,经验智力和情景智力,其中情景智力意味着选择合适和环境以及有效改变环境以适应需要的能力,人们会重新塑造环境以提高个体与环境的和谐程度,而不仅仅是适应现存测的环境。但是斯腾伯格的理论仍然将认知和环境适应看作分开的两种智力。与以前的智力理论相比,分布式认知理论强调人的主动性,认为人是有愿望的,在完成认知任务的过程当中,会主动地改变环境来支持认知。因此,智力不应该仅仅是个体大脑的特征,应该看作在个体之间或个体与环境之间分布的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功,在为了减轻沉重的认知负担而制造各种工具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具有环境性。可以看出,分布式认知将认知的概念扩大到环境,认知能力的范围也相应扩大,将操作环境的能力也包含在认知能力里,并且强调头脑中的认知与操作外部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二、分布式认知视角下的职业教育

1.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分布式认知理论将认知看作一个系统,认为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不等于各组成部分之和,而是等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所产生的协调功能之和。这种系统的认知能力观的对职业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某种职业活动的应用型人才。在这种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实践课与理论课之间的脱节现象非常严重,造成很多学生只是掌握了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却没有将理论与操作联系起来,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分布式认知的观点,理论课的教学主要涉及到学生在头脑中的认知过程,而实践课则主要培养学生操作外部工具的能力,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劳动者操作工具进行生产不应该看作一种孤立的活动,而是内部认知在外部世界的延伸,都是属于认知活动的一个部分。因此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认识到整个认知活动的整体性,将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放在一个系统的认知环境中考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除了训练操作技能之外,还应该将利用工具解决问题的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职业技能训练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劳动工具,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工具来与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分布在环境中的知识以及分布在其他人头脑中的知识进行互动,进行思考,最终解决复杂的问题。

2.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个体是认知的主体,处于整个认知系统的核心位置,个体要管理协调自身的内部认知过程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工作和学习中,都需要学生有积极参与的意向,才可能有进一步的智力活动。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过去“灌输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在理论课上更为明显。教师费劲心思备课、上课,学生则进行被动地学习和考试,不会主动地去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法,结果必然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学到的知识也只是机械记忆的结果,难以应用在实际的职业活动中。

要改变这种局面,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将学生看作认知活动的主体,意识到学生应具有操纵环境为其认知系统服务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避免改变教师主导、以讲为主的教学观念,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位置,发挥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核心作用,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而不是只关注学习活动的结果;应关注学生元认知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获得。

3.职业教育的教学环境设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职业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够适应职业的基本要求,还要具有进一步学习并更新知识的能力。但是很多职业学校所教授的专业技能往往滞后于社会的要求,而且由于课时所限,教师也不可能把职业活动中涉及的每个问题都讲清楚。学生毕业之后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不能满足职业活动的需要,或者已经过时,但又缺乏在工作中更新知识的能力。实际工作岗位上劳动者都需要从周围的人、参考书籍、工作手册、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上获得新的知识,但是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认为学习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仅来源于教师和课本,这种狭隘的学习观限制了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进行自我教育,扩展知识的可能。

分布式认知认为,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环境都是个体认知的一部分,因此在学校就需要培养学生从环境中主动吸取知识的能力。这里说的环境包括认知工具、认知资源,其中认知工具包括计算机软件、计算工具、文本编辑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把一部分认知任务放在外部,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认知资源则是指各种参考书籍、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网络资源等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使用并管理周围的认知资源,例如带领学生去图书馆或者使用互联网查阅有关资料,指导他们学会查询、筛选资料,并指导学生管理这些资料,学会分析利用其中的信息。

除了个体与认知工具之间的认知分布,整个认知系统中还包括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分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提供新的信息或观点,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辩论和讨论,修正原有的想法,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更为灵活全面地理解知识。对于一个现代社会的员工来说,能够与其他人合作共事、与他人共享信息资源,并合作解决问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职业院校中应注意设计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所进行的教学,不再由教师担任知识的传播者,他只是学生认知活动过程的合作者。

4.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

根据分布式认知的能力观,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仅仅表现在单独完成认知任务时所体现的能力,还应该表现个体在与环境间互动的过程中。职业教学评价也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考场考试方法,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将个体利用环境、管理外部资源的能力纳入评价的范围。例如,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场景中进行操作考试,允许学生使用一些认知资源,甚至允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试。这类考核方式使职业学生在学校评价表现出的能力与真实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更加接近,能更好地避免学生被动学习和应考,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并且能够调动教师改革教学方法,促进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之间的接轨。

参考文献:

[1]James Hollan,Edwin Hutchins,David Kirsh. Distributed cognition:toward a new foundation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research.Transactions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2000.

[2]刘儒德,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3]周国梅,傅小兰.分布式认知――一种新的认知观点.心理科学进展,2002,10(2):147-152.

职业环境的认识篇(2)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要想在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发展能够满足并适应社会需要的持久就业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全面认识自我和社会,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因此,大学生要想成功就业,就要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教育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对象。对菏泽家政职业学院21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男生65人,女生153人;大专生为110人,五年一贯制学生108人;来自农村学生149人,来自城镇学生69人;新生(一年级学生)102人,老生(二、三年级学生)116人。

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本问卷共设计了68道问题,包括环境觉知、自我认知、职业认识、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等六个方面,采用Likert 5点量表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完全不符合”记1分,“比较不符合”记2分,“不确定”记3分,“比较符合”记4分,“完全符合”记5分。被试得分越高,说明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越好。本问卷有很高的信度,总量表Alpha =.8153,环境觉知、自我认知、职业认识、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六个分量表的Alpha分别.7912、.6814、.7690、.6258、.8681、.6086。

施测时间为2012年10月,地点为山东菏泽家政职业学院,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由心理教师担任主试,针对测试注意事项,测试前集中对主试进行了专业辅导。

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 20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情况,详见表1。

由表1看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水平为166.18±31.38,说明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自我认知程度(M=46.14)最高,环境觉知程度(M=33.44)次之,就业信心程度(M=18.22)最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平均分分布见表2,总体得分小于117.62的低职业生涯规划水平者为39人,占总数的17.9%;高于195.57的高职业生涯规划水平者为41人,占总数的18.8%;处于117.62和195.57之间的学生138人,占总数的63.3%。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程度较低的比例是很高的。

2.不同性别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及各个因子的平均数T检验

由表3可见,男女学生在环境觉知、自我认知、职业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这说明男生女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知识基础都不是很高。但是,在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上的差异很显著(p

3.新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及各个因子的平均数T检验

由表4可见,新老学生在环境觉知、职业认识、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生涯规划总分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在自我认知上的差异很显著(p

5.不同生源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及各个因子的平均数T检验

由表5可见,不同生源地学生在环境觉知、职业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在自我认知、规划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上的差异很显著(p

四、讨论

本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低职业生涯规划水平者占总数的17.9%,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究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的综合素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相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而言,绝大部分高职生在高中时学习成绩较差,整体的知识基础较差,看待问题不全面,生涯规划意识也比较薄弱。二是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展不足,一项针对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表明,有40.7%的学生认为学校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但仍有56.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更有7.9%的学生认为学校“不提供任何指导”,可见高校并没有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三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专业化不足,据统计,在高校心理咨询开展的较好的北京市,心理教育师与学生的比例为万分之六,其中包括大部分兼职人员,实际比例为万分之二,而在香港和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5000,目前,全国已经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的只有1万人,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400人。四是社会环境问题,我国正处在体制改革、机制转换、观念更替的变革时期,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

受其影响,一些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过分看重薪酬待遇、工作条件,片面追求舒适安逸,不愿吃苦,而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性格爱好与职业的匹配性,不仅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而且不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

本研究还表明,一是男女学生在在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上的差异很显著,男生的规划认识得分显著大于女生,而在生涯定向上的得分显著小于女生,就业信心也显著小于女生,这说明性别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因素。二是新老学生在自我认知上的差异很显著,老生的自我认知得分显著大于新生。究其原因,老生比新生接触了更多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多的磨练,自我认识水平相对较高。三是不同生源地学生在自我认知、规划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上的差异很显著,农村学生的自我认知、规划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总分显著小于城镇学生,这说明生源地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生源地学生的显著差异原因可能为,城镇学生所在环境信息量比较丰富,接触的新异事物也比较多,从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相对较强一些。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多途径全方位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使其出色完成学业,成功就业,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孙庆玲.如何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J\].时代经贸,2008,(6):68-69.

职业环境的认识篇(3)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81-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时,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环境问题频发,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保护环境,教育为本”。随着国家对高校环境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环境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具有良好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的大学生是各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真实地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环境意识现状和高职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的状况,我们对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进一步探讨在高职院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依据。

1 高职学生环境意识调查

1.1 调查对象及样本说明

为了保证调查的普遍性、可靠性,本次调查以旅游财经系、农业系、基础教育系、医学系、艺体系5个系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农村和城市)的高职学生为对象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71份,收回问卷364份,有效问卷收回率98.1%。被调查者中:男生占38%、女生占62%;农村学生占80.2%、城市学生占19.8%;以上各系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旅游财经系13.5%、农业系23.4%、基础教育系17.4%、医学系20.7%、艺体系25%。

1.2 问卷设计方法

问卷设计以选择题为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学生的基本信息、环境关注意识、环境认识意识和环境行为意识。

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也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的自觉性。

1.3.1 环境关注意识调查

结果显示,知道世界环境日、环境问题、水体富营养化、环境保护、环境问题等环境基础知识的学生仅为15%。关于“获取环保知识的途径”,校园宣传占有率为零、新闻媒体为75%、书本教材为25%(主要是农业系的学生,该系开设环境类课程)。对环境基础知识的调查反映出高职学生环境知识薄弱,获取环保知识的途径单一,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度不够。

1.3.2 环境认识意识调查

为了考察学生的环境认识水平,该调查设计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有90%的学生评价自己的环保意识“一般”,仅有10%的人认为自己的环保意识“很高”;在提及购买价格更高且更节能的电器时,有72.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这些学生全部来自于农村,而大多数城市学生选择“会”;对于垃圾实行分类的问题,被调查者都认为“有必要”实行,这是很好的一个现象; 当问及如果选择环保的生活方式会降低生活质量时,有56.8%的人选择“不愿意”,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是农村学生,绝大多数城市学生都选择“愿意”。说明学生的环境认识水平总体偏低;城市学生的环境认识意识高于农村学生。

1.3.3 环保行为意识调查

在日常环保行为调查中,高职学生的环保行为与其环境知识、环境认识水平产生了较大的差距。调查显示:对一日三餐中使用最多的就餐工具,有73%的人选择一次性的餐具(其中,城市学生占85%,男生占80%);68%的学生表示“不会节约用纸”(男生占65%、85%的城市学生);购物时是否会使用环保购物袋,71%的学生选择“不会”,在这些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男生和城市学生,29%的学生选择经常会,其中,绝大部分是女生;当问及是否会节约公共场所像宿舍、教学楼的水、电时,30%的学生选择“会”,70%的学生表示“不会”。调查表明农村学生的环保行为相比于他们的环境关注意识、环境认识意识明显超前,相反的,城市学生的环保行为相比于他们的环境知识、环境认识水平又明显的滞后;女生的环保行为明显的高于男生。

1.4 结论

①高职学生的环境知识贫乏、环境认识水平总体偏低、环保行为亟待进一步的提高。农村学生环境知识的储备比城市学生要薄弱,但是环保行为意识远高于城市学生。

②高职院校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认识水平、环保行为与生源地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环保行为与性别有关;环境知识、环境认识水平与环保行为没有一定的相关性。

③高职院校要调整课程结构。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相应的环境类课程,以扩展学生的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增强环保行为,构建良好的校园环保氛围。

2 高职教师环境教育状况调查

2.1 调查对象及样本说明

本次调查以学院不同性别、职称、学历的教师为对象。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95.6%。被问卷调查的教师中:男性为22.9%、女性为77.1%;高级职称占20.9%、讲师占51.2%、助教27.2% ;学历为本科、硕士、博士的教师分别占68.6%、30.2%、1.2%。

2.2 问卷设计方法

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教师的基本信息,如性别、教龄、专业、职称、学历等;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的状况,如教师对环境教育的基本认识、教师的环境意识与环境教育能力评估。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教师对高职院校环境教育的基本认识

问卷中有4项内容是对高职院校环境教育基本认识的题目。当问到如果在高职院校开展环境教育您是否支持时,90%的教师选择支持,10%的选择无所谓,没人选择反对。在问到抓好环境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时,所有的教师都选择“有益”,说明教师们都认同环境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及社会上最需要进行环保教育的群体时,教师们是各抒己见,39%的人认为是地方一把手,34%的人认为是普通百姓,27%的人认为是地方领导,这也充分说明了环境教育的不到位,从地方一把手,到企业领导再到普通老百姓环保意识较弱、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不积极。

2.3.2 高职院校教师环境意识与环境教育能力评估

意识是一种思想和观念;态度是一种行为倾向,对待环境的观念和态度决定了环保行为的实施情况。

2.3.2.1 教师的环境素质能力

教师的环境素质能力包括了教师的环境意识及教师参与环境教育的意愿。首先从教师环境教育参与意愿来看,有67%的教师愿意参与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13%的教师没想过,15%的教师认为环境教育与他们所教的课程关系不大,而与别的课程关系更为密切,5%的教师不愿意参与其中。表明大部分教师还是有比较强烈的意愿来参与环境教育。其次从教师的自我环境意识来判断,有69%的人认为自己的环境意识比较强,经常谈到,但具体的环保行动做的并不够,51%的人认为自己的环境意识很强,能够以身作则,没有人认为自己的环境意识不强。

2.3.2.2 教师环境教育教学组织实施能力

要做好高职院校的环境教育,既与教师环境教育的组织形式有关,又与教师环境教学方法、手段有关,同时与教师有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环境教育学习或培训有关。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93%的教师没有参加过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环境教育培训,仅有7%的教师参加过系统的环境教育培训或学习。针对大学里环境教育所选取的最好形式,32%的人选择外出参观,实地调查,29%的人选择录像、视频教学,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的案例为素材,18%的教师认为要以课本为主,普及环境知识,21%的教师认为在普及环境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录像视频教学巩固基础知识,再辅以实地调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高职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当问及学校领导是否支持环境教育时,88%的人选择了不知道,9%的教师选择应该支持,3%的教师选择不支持,选项后面注明原因是环保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短期内看不到政绩。当问到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对环境教育的看法时,60%的教师支持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将环境教育类的课程作为必修内容来学习,13%的教师表示没想过,23%的人表示基本赞成,不赞成的有4%。

2.4 结论

①大多数教师都具备良好的环境教育品质,对环境教育有正确的认识。

②学校对环境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学校领导对环境教育不够重视,缺乏对环境教育师资的系统培训。

③高职教师的环境意识、环境教育水平与教师的职称、学历、性别、教龄没有关联性。教师们的环境意识与环保行为也不一致。

3 对高职院校环境教育的建议

3.1 发挥高校的整体教育功能,加强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学科的综合教育。贯彻落实2011年环保部等六部委下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加强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学校应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部门,来协调并制定相关的环境教育计划、目标,把高职院校的环境教育落到实处

3.2 对高职教师进行系统的环境知识培训,鼓励师生参加环保类实践活动

对高职教师进行系统的环境知识培训,给高职学生开设环境教育类课程,同时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加环保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环境教育是终身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要“为人师表”,加强环境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环境素养,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建议在高职院校开设《环境

保护概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学导论》等公共必修课。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综合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比如积极参加世界环境日,植树节、地球日等重大的环保公益活动日,既能长知识又能起到宣传环境教育的目的。

3.3 加强环境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让环境教育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

高职院校应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开展环境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探讨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新特点,了解国内外环境教育的新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编写高质量的实用的环境教育教材,特别是开发环境教育的地方性的校本教材,让高职院校的环境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 考 文 献

职业环境的认识篇(4)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4-0050-05

一、问题的提出

为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提高职教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为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提供保障[1][2]。从实际效果来看,当前职教师资培训的效果已经取得质的飞跃,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培训质量的提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无法满足职教师资实践能力提高的现实需求[3],无法解决职教教师普遍存在的诸如专业知识老化、职业发展动态了解不足、职业技能缺乏等问题。导致这一矛盾的因素是多样和复杂的,但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中缺乏与所培训职业相匹配的职业环境,是导致职教师资培训无法满足现实需求的最主要因素。

对于职业教育中职业环境的构建,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重点关注的是如何在职教实训环节加强模拟职业环境建设[4][5][6];对于职教师资培训中职业环境的研究,仍然以研究其必要性为主[7][8][9],而对于如何在职教师资培训中构建职业环境的研究仍处于空白。本文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职业环境的构建现状与需求,总结职教师资培训体系所需职业环境的特点,探讨如何利用快速增长的信息技术构建与真实职业环境相仿的职业环境知识库。

二、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中职业环境的构建要求

职教师资培训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提高职教教师能力,促进职教发展,提高职教水平。虽然学术界对职教教师的能力应当包括哪些要素尚未达成一致,例如,有学者认为可以划分为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两大类[10],也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可以分为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现场实践能力、育人能力、科技开发与服务能力等四大类[11],但是他们都认同职教师资与普通师范不同之处在于对实践能力及其教学的重视,其中,实践能力指的是与所开展的职业教育相关的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只能通过职业环境来获取。

所谓职业环境,可以认为是与职业相关的行为、知识、经验、技能、信息等的总称[12]。对于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而言,职业环境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作为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所处的职业环境;另一方面,是教学工作所面向的职业的职业环境。显然,除了部分显性知识以外,其他大部分与职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尤其是隐性知识如经验、技能等,必须依托职业环境才能获取。由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的目标是完善职教师资教育所特有的三性,即学术性、师范性和职业性[13],因此,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中的职业环境必须要满足以下五点要求。

一是衔接性。职教师资培训的目的是补充和完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不足,因此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必须与现有职教培养体系衔接,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中职业环境的构建也必须能够与现有职教培养体系衔接,这就决定了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中的职业环境只能在教师职业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构建,而这一点正是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中的职业环境与普通职教培训中针对学生构建的职业环境最本质的区别。

二是全面性。职教师资培训的目的之一,是希望职教教师能够成为职业教育的“母机”,能够不断培养出满足社会相关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14][15],这就决定了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中,职业环境必须能够全面涵盖和模仿相关职业的整个职业环境,而不仅仅是模仿企业某个具体岗位所处的职业环境,因此,为满足全面性的需求,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中职业环境的构建无法通过顶岗实习等简单方式来实现,而必须在综合相关职业不同岗位职业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构建。

三是动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各行各业都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由此导致不少职业步入快速变迁阶段,其中最具体表现为现有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的折旧速度加快,新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不断涌现[16],这就要求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中的职业环境能够充分体现出现实中职业环境的动态性,能够让职教师资培训的学员从中感受到现实职业环境的变迁,并及时发现新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

四是真实性。传统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往往是依赖课本进行职业知识的传递,依赖技能考评体系进行职业技能的传授,因而往往存在与实际脱节、无法反映职业发展现状的问题[17]。现实要求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中的职业环境能够与现实中的职业环境相似,能够很好地再现实际的职业环境,甚至直接融入到实际的职业环境中。

五是延续性。职业环境的不断变迁,决定了职教师资培训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对于接受培训的学员个人而言,培训过程中的职业环境必须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即能够延续到学员的日常工作中;而对于职教师资培训机构而言,则希望所构建的职业环境能够与继续教育的内容结合起来,延续到职教师资的继续教育过程中[18],从而使得整个职教师资培训体系是完整、全面和持续的。

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中的职业环境必须满足上述五方面要求,决定了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中职业环境构建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比较全面的规划和实施。

三、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中职业环境建设现状与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制度已经形成了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学历教育为核心,外加以提高职业性为目标的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并行的制度体系,其中院校教育侧重学术性与师范性,而联合培养方式则侧重于职业性[19][20]。其中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被认为是这一体系最典型的体现方式。

由于“双师型”制度并没有对培养培训体系中职业性的实现方式作出具体指导,只是强调对职业技能的掌握,具体表现为或者拥有教师资格以外的专业资格,或者取得特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因此,严格来说,“双师型”制度并是一种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而是一种指导政策。

为弥补“双师型”制度在实操方面的缺失,学术界和教育界已经提出不少具体的实践方式作为补救措施,如校企合作、“3+2”模式、“校企校”教师教育联盟[21][22]、教师学习共同体[23][24]以及计算机虚拟环境等。概括而言,职业环境的构建不外乎三种模式,即企业模式、教师模式和虚拟模式,其中,企业模式是指通过到企业实习的方式来接触真实的职业环境,进而掌握相关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教师模式是指利用教师之间的交流来实现职业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虚拟环境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来构建知识库,主要通过人机交互的形式来模拟现实中的职业环境。在具体实践中,尽管这些实践方式为职教师资培训中的职业环境构建作出了有益尝试,但是对一些关键性问题始终没有找到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

对于企业模式而言,由于现代企业运作是一套比较严密的体系,关键岗位的设置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对其设置及人员的聘用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和考评标准,因而可用于实习兼职的岗位相对而言都是次要岗位,实习兼职人员很难从这些岗位真正接触到职业需要的全环境,而且由于企业管理千差万别,采用企业模式无疑会导致培训机构无法对学员实施有效管理,因此,采用企业模式来建立职教师资培训的职业环境,除了面临绝大多数企业对参与职教师资培训不热心的问题之外,在衔接性、全面性等方面也存在着不足。

采取教师模式的最佳情形是培训教师具有相关的职业背景,是从企业转入职教行业的,但目前来看,这种情形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教师模式在动态性和真实性方面始终存在着欠缺。

虚拟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如网络、数据库等)不断优化系统,在衔接性、全面性和延续性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目前,该模式已经成为学者探讨职教师资培训教育资源平台[25]和职教师资继续教育[26]的热点,但是,这种模式对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无法找到有效途径获得企业界的支持,则系统在动态性和真实性方面会面临问题,沦为普通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依托行业技术交流论坛的职教师资培训职业环境构建

(一)构建原则

综合上述针对现有职教师资培训职业环境构建实践的研究结果,综合职教师资培训中知识库和培训包的概念,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能力,本研究提出了一套依托行业技术交流论坛构建的职教师资培训职业环境知识库系统,详见图1。

图1 职教师资培训体系职业环境构建框图

整套系统利用当前成熟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平台,这个平台起到了三个方面作用:职教师资培训学员的学习平台,职教师资培训机构的知识管理平台,以及行业信息交流平台。系统的核心是由多个培训包构成的知识库,这个知识库既可以作为以学历教育为主要目的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教材素材来源,又可以直接作为以继续教育为主要目的的职教师资培训体系材料,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职教师资培养系统中职业环境的衔接性。

知识库的输入包括已经系统化的知识和大量非系统化的信息,其中,系统化知识主要是指那些与相关职业有关的法规、标准、公告、著作、论文等,主要用于系统的职业知识传授;而大量非系统化的信息则主要来源于专业技术交流和实践,通常表现为专业技术论坛的技术讨论和专业实践的总结与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职业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水平。

系统同时提供了与外部连接的行业信息交流平台接口,职教师资培训学员可以利用该平台实时参与到专业论坛的技术交流中,也可以方便地存放专业论坛的技术交流结果,而知识库则可以作为职教师资培训学员实际技术交流时的知识来源,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进行内部理论与技能学习,或者参与外部技术交流,因而该系统既可用于指导和辅助受训学员参与职业实践,又可以通过专业实践来检验学员对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该系统的最显著特点是采用了受训学员与培训机构共同建设的模式,学员的学习笔记同时成为知识库的输入,因而在系统的应用过程中,总是能够随着学员的使用而不断更新,保证与现实职业环境实现同步变化。可以看到,上述职教师资培训职业环境系统很好地满足了如下五点要求。

一是满足衔接性的要求。整套系统所构建的职业环境,能够在内部理论学习和外部实时技能应用之间实现无缝衔接,两者的界面和环境都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用于内部学习的素材是从外部的实际技术交流中提取积累的,接受职教师资培训的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同时,该系统也可以作为学历教育编写教材的素材来源,因而可以在职教师资培训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实现无缝衔接。

二是满足全面性的要求。这是其与企业实习、兼职等方式最重要的不同之处。由于结合了实际的专业技术交流平台,因而所构建的职业环境涵盖了相关职业所必需涉及的整个环境,学员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岗位的培训,能够接触到全面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三是满足动态性的要求。该系统与目前常见虚拟培训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所构建的职业环境是对外开放的,本身就是从业人员在现实中面对的实际职业环境,因而学员能够及时了解和接触到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动态。

四是满足真实性的要求。由于结合了实际的专业技术交流平台,学员所接触到的不再是传统的题库和简单的对错考评方式,评判他们对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完全是取决于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系统也满足了真实性要求。

五是满足延续性的要求。由于所构建的职业环境本身还可以作为学员和培训机构的知识管理系统,因此,学员培训与考核过程中所涉及的职业知识和技能都可以成为后续培训包和整个知识库的输入,从而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素材,避免与实践脱节,满足延续性的要求。

(二)实践结果

在实践中,本研究根据以上提出的构建思想和系统框架,利用Web 2.0技术构建了一套针对电器产品检测认证行业职教师资培训的职业环境系统,用于该行业职教师资培训。检测认证行业主要是根据技术法规和标准为企业提品检测认证服务。由于检测认证结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定位,因此企业普遍比较重视从业人员对职业知识和技能、行业动态的了解和掌握。由于珠三角企业的外向程度较高,而近年来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职业环境变迁比较迅速,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老化速度较快,因而对职教师资的要求较高,相关职教教师所掌握的职业知识与技能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针对上述相关职业的职教师资培训体系构建职业环境,可以比较方便地对其实际成效进行检验。

该职业环境系统实际上由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内部环境由文献管理和知识问答两大子模块组成,其中,文献管理模块用于存放和检索已经显性化的知识,主要由技术法规、标准、重要著作和论文、报告等组成,这些文献按照内容及深浅程度不同分类分级存放,确保了系统的全面性;而知识问答模块则利用开源互动网络问答模块组建,用于存放专业论坛技术交流中相关的信息、问答等,根据关键词和内容进行存放和检索。学员在开始阶段主要通过内部环境进行培训,当完成内部环境中主要模块的学习后,根据自身对职业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逐步过渡到外部环境中,从而保证了系统的衔接性。外部环境则以互联网专业技术论坛为核心构成,通过与行业网站的合作,学员可以实时参与到专业论坛的技术交流中,甚至承接企业的具体项目,保证了系统的真实性;同时,内部环境中的知识问答模块可以方便地存放专业论坛的技术交流结果,一方面,使得内部环境中的知识问答模块成为普通学员的学习笔记和知识管理系统,另一方面,每一个学员既是整个系统的也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管理者,由此保证了该职业环境系统的动态性和延续性。

实践结果表明,经过三个月的尝试后,参与实践的学员都可以比较快捷地了解检测认证行业的状况和发展动态,能够较好地掌握该行业中几种关键职业所需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参与专业论坛的技术交流,甚至可以承接一些实际的检测认证项目,开发教学模块用于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初步的实践表明,利用该系统可以有效克服企业实习、兼职、顶岗等在衔接性、动态性、全面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克服了现有虚拟模式在动态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所提出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中职业环境的构建思路是可行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Z].教职成[2011]14号.

[2][3][7][10]陈胜权,王继国.部级职教师资培训开展的背景、现状及问题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13):59-63.

[8][22]唐智彬,石伟平.国际视野下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2012(2):57-62.

[9]陈永芳,姜大源.电气专业职教师资培养状况的调查及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4):10-12.

[4][12][14][16]卢丽华.职业环境变迁与高职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6(20):7-10.

[5]徐龙英.浅析职业环境构建[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8-60.

[6]邱川弘,刘纪玮.论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职业环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1):123-125.

[15]范建波.高职教育师资能力标准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149-153.

[13]孟庆国,张燕,蓝欣.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转轨中的地位和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1(1):57-61.

[15]王继国,贺文瑾,褚亦平.职技高师职教师资服务能力实证研究――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28-32.

[17]洪列平,黄国汀.院校职业技能鉴定:问题、原因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78-80.

[18]唐智彬,石伟平.国际视野下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2012(2):57-62.

[19]李梦卿,杨妍 .基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职教师资培养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3(7):61-66.

[20]李梦卿,张碧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的回顾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6):15-18.

[21]周广文,杨卓娟,张小奇.“双主线”的“校企校”三维一体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02):14-16.

[22]刘君义,甄国红,王硕.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校一企一校开放的教育平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45-147.

[23]魏军.基于网络的高职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36-38.

[24]郝卓莉,等.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需求[J].职教论坛,2012(14):78-80.

[25]陈美芳,沈友华.基于职教师资培训中网络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2(32):98-99.

[26]蔡荣华.我国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化问题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103-10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in Teachers’ Training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HEN Ling-feng, ZHAO Xian-mei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5,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current gap between the vocational teachers train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vocational teachers’ practical ability. The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in vocational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shall be seamless, comprehensive, dynamic, realistic and sustaining. However, the three dominant modes of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that are the enterprise mode, the mentor mode and the simulation mode, cannot meet such requirements. Constructing a interactive knowledge base by using the ma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 conjunction with forums in professions, can form a effective virtual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and the initial practice outcome has demonstrated its feasibility.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职业环境的认识篇(5)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 又叫职业生涯设计, 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行综合的分析与权衡,结合社会环境因素,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二、就业能力的概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步伐的加快,社会对劳动者需求的规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社会对其必要就业能力的需求,如灵活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多种职位要求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普通教育,独立而负责任地采取行动的意愿和能力,以及不断寻求改进与人合作的意愿和能力,正在逐步增加,并已经成为其实现就业的关键因素 。

就业能力就个体而言 ,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和能力,同时也触动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过程,其主要的评估标准为潜在的或已经得到的人力资本 ( 知识、生产能力、学习能力 )的广度,以及个人能够调动的支持和帮助力量 ( 社会资本 )的大小和质量。

( 一 )就业能力的定义

H ill age & Po ll a r d认为,就业能力是指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Fugua t e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加拿大会议委员会认为,就业能力是顾主找寻的通用技能、态度和行为。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把就业能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国内学者郑晓明等认为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

( 二 )就业能力的构成

L a w、Wong和 Mobley认为就业能力主要由三个维度组成:第一,个人适应性。 指的是使个人具有就业能力的因素,是人们具有适应性的个体差异,包括积极的自我概念 ( 高水平的职业自尊和内控 )、高职业风险容忍 ( 低职业风险规避和高不确定性容忍 ) 、高学习动机 ( 个人控制和学习愿望 ) ;第二,个体与市场的交互。指的是个体如何呈现就业能力,实现与环境的有效交互作用,包括主动的职业导向、求职自我效能、人力资本 ( 教育、相关经验、职业成功经历 ) ; 第三,职业身份。指的是职业身份的风格、身份描述、身份自我。

瑞士联邦工业大学高等教育中心主任 M • L • 戈德斯密德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归纳出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的 5个要素: 1)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 ( 包括韧不拔的毅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充沛的体力和精力、自我管理的自主性、灵活的应变能力等 ) ;2)人际关系技巧 ( 即交际能力 、 适应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 );3)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 ( 即具有广博的、综合性、跨学科的知识组合及多元文化的教育背景 ); 4)有效的工作方法 ( 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策划运筹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 5)敏锐的、广阔的视野 ( 即具备创业者及企业家精神,能站在全球的角度以多向思维甚至是批判性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问题, 能在世界各地寻求发展,开拓事业。

(三)、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

⑴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为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提供目标。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决策的直接依据之一,因此,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大学生真正理解性格、兴趣、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而且可以教会他们根据相应测评技术对自我进行相对较为科学的剖析和评价的方法。从而使大学生具有比较明确的自我概念,具备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愿望,进而提升学习的动机,并提升自尊和自我管理水平,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具备较强的个人适应性。

⑵ 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大学生深入了解各方面的社会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环境的探索和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决策的另一个直接依据。对环境的评估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组织环境因素以及个人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的范围最为宽广,可以大体分为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人口环境和科技环境等五个方面。为了了解这些信息,就要求大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不同渠道广泛涉猎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知识,并对这些信息进行鉴别、筛选,最终分析综合,得出可以用于决策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同时也可以锻炼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策划运筹能力,人际沟通技巧,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学生应聘后在企业的稳定度和发展潜力。

组织环境也是需要评估的环境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它包括行业环境分析和企业环境分析。行业环境的信息包括: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等。企业环境的信息包括:岗位设置、技术水平、薪资福利、企业文化、培养培训、发展空间等,经过对组织环境的深入探析,可以使大学生对意向企业具备比较明晰的了解和认可,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大学生择业决策的科学性和确定性,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入职后对企业具备更高的忠诚度和稳定度,而持续的稳定的工作和积累是具备较强发展潜力的必要基础。

⑷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专业技术的探索。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确定规划者本人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目标的确定要遵循具体性和时间性的原则。对于毕业后就业的同学,其就业一般会有较为确定的企业和职位,相应地,该企业和职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也有十分具体的要求。因此,为了达到目标企业职位的要求,规划者必然具备较强的动力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且,奋斗目标确定之后,现实与其之间的距离更加明确化,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而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科学选择就业目标、拓展社会知识面、提升专业知识学习主动性等起到了非常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中的重视程度和普及程度,力争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在大学阶段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职业环境的认识篇(6)

1 教师职业认同概念的界定

认同源于拉丁语“idem”一词,意为“相同的事物”;英语中认同(identification)概念的本意就是“身份”;在相关文献中,认同是指一种特定的情感联系,是个体自我认识的一部分,而这一自我认识源于作为个体的他存在于社会群体之中[2]。

社会学家最早开展认同领域的研究。社会认同理论(sit)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所处的群体产生认同,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并通过对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获取积极的自尊[3]。turner等进一步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对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补充。与sit理论相比,自我归类理论添加了组织内部的行为,个人可以将自我在不同的层次进行归类:在个体层面(个体间差异)、团队层面(本群体成员与其他群体成员间存在差异)或者物种层次(人类与其他生物存在差异)。个体通过分类,将赋予自我符合内群体的特征,实现自我定型,并往往将有利的资源分配给己方群体成员。根据自我归类理论,我们很容易认清教师职业认同的实质:个体在团队层面,以教师职业为标准所进行的自我分类。

近年来,教师的职业认同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主题,纵观已有文献,由于研究侧重点的相异,关于教师职业认同概念还缺乏明确而统一的界定:有学者从特征入手,将教师职业认同界定为一系列表征教师的职业特征,比如beijaard在研究中提出通过某人所教授的学科、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的角色或者角色概念三个范畴来完成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界定。也有学者从建构的过程入手,强调教师职业认同的动态性,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自我意象和其感觉到必须扮演的教师角色之间的复杂的动态的平衡[4],是教师通过与环境的持续互动来建构的对职业意义的认识。还有的学者如吴慎慎侧重于从教师本人的感知出发,指出教师个人对身为教师的认同概念,是教师知觉工作情境、赋予意义并采取行动的核心,或者更简单的说,教师职业认同就是教师个人对自己身为教师的概念[5]。魏淑华在对中外学者已有观点做出详尽梳理之后,总结认为教师的职业认同既是个体从自身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其教师角色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体对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职业认同有不同的认识,对职业认同的认识还需要统一。

2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动因研究

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甚至个人成长经历都会影响教师的自我职业判断,进而对教师的职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认同受到性别、教龄、所教学科影响,以及做学生的经验、重要他人、重要事件和教学经验的影响,还受到教学环境等的影响(于慧慧,2006,魏淑华,2008,温艳红,2009)。在本文中,主要从职业形象、工作自主性和组织环境因素等方面研究和分析其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1 职业形象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

在已有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研究中,有学者依据教师对他们职业角色或职业群体的认识和理解,或教师职业的相应特征来解释职业认同[6]。而对职业角色或职业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师职业形象。教师职业形象是作为教师的群体或个人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教师职业群体或个人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的表征。魏淑华在总结miller、moore 和hofman、korthagen等学者对职业认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也认为职业认同与特定的职业特征相联系,而职业特征是职业形象的关键构成要素。从文献研究中我们发现,职业认同主要被用于刻画理想教师的特征,因而,教师职业形象的建立过程,实质就是对教师特征的理解和教师职业概念的形成过程,即对职业形象的认知将会影响到职业认同的形成。bamber 和 iyer在对同样作为知识性员工的审计师职业认同领域的实证研究中,证实了审计师的职业形象对职业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评价,以及教师个体自身对其职业活动所持有的知识、观念和价值体系,都会影响到个体对教师职业形象的认可,进而影响教师职业认同。受

2.3 组织环境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

先期研究认为,职业认同不是固定或预设的,而是在各种社会情境和环境中解释个体的行为、语言和日常实践。litwin和stringer认为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个人对于该组织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知觉可以影响组织内员工的动机、态度、信念和价值观。而一个组织总的环境性质是由生态学(指组织的物质资源)、背景环境(来自组织中成员带来的背景特征)、社会系统(指组织中正式和非正式角色的相互作用)和文化等四个维度相互作用决定的。很显然,个体对高校教师职业的知觉和理解,必然要从多个维度受到环境的影响。

职业认同是教师的个体经验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9]。sleegers & kelchtermans也认为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教师通过与他们的环境的互动来建构。组织环境的改变可从不同方面影响教师的职业认同。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认同还受到受到教龄,所教学科影响,做学生的经验、重要他人、重要事件和教学经验的影响,还受到教学环境等的影响。moore和hofman(1998)指出学校对办学水平的高质量追求是与教师高度发展的职业认同相一致的[10]。改善教师工作条件的措施会积极影响教师对职业认同的感知,组织架构的变化、新工作团队的建立和激励机制的变革也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参与度,进而推动员工的职业认同重构过程。教师所处的组织环境会对个体职业认同的建立、形成与发展产生全面且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实现职业目标的组织环境会增加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度。

职业环境的认识篇(7)

我国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发展方面较为滞后,学生在步入大学以前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进入大学后才逐步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教育、辅导、咨询。本文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分析大学生自身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缺乏自我认知、职业定位不准确。

认知是选择的基础,客观全面的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人格、性格特征,才能产生符合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

(二) 缺乏对经济形势、就业机会、国家就业政策等方面的了解

部分大学生认识到了经济形势、就业机会、国家政策等社会因素在职业选择、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良好的经济形势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所以能够促进就业;就业机会在职业选择上具有关键的作用,所以大学生也尽量去抓住就业机会;国家政策具有导向作用,在财政政策上会支持相关的地区或者行业,大学生也能够认识到这一点。[1]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一)自我评估

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从个性特质、知识、经验、技能和资源等方面作一个全面的分析和评估,这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条件。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的抉择。自我评估是对自己做出全面的分析,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等的分析。

(二)环境评估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一旦离开了环境,便无法生存与发展。因此,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客观全面地分析个人所处环境的特点、环境发展变化的情况、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个人在环境中所处的地位、环境对个人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个人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只有做到对这些环境因素的充分了解与分析,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具客观性与可行性。环境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组织环境、以及社会环境。[2]

(三)生涯机会的评估

生涯机会的评估就是通过对所处环境的分析评估,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评估自身的发展机会。通过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可以确定职业和职业发展目标。

(四)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

在自我评估、环境评估、生涯机会的评估基础之上,可以初步确定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也是制定个人行动方案的基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方向,进而采取行动。一般,首先要根据个人的专业、性格、气质和价值观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再把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进行分化和具体化,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组织环境制定相应的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五)制定行动方案

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成功。在确定不同类型的职业生涯目标之后,就要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来实现它们,把目标转化成具体的方案和措施。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这些计划要具体、可行、客观,并要进行定时检查和调整。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起初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是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近来,SWOT分析已被应用在许多领域上,如自我分析、个人能力分析、职业发展分析等方面。现对SWOT分析法在职业发展分析方面的运用做一简要介绍。

在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职业发展分析时,主要有以下五大步骤:

1.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一个人的优势和劣势,在对待和处理不同问题时,可以互相转化,即优势可以转化为劣势,劣势同样也可以转化为优势,而这些必须建立在对自己的优劣势有明确认知的基础之上。经评估列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一方面,可全面认识自己,强化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从而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并非样样精通,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劣势可更好地定位自己擅长的领域。[3]

2.评估外部机会和威胁

不同的行业都面临着不同的外部机会和威胁,正确分析这些外界因素可有效规避就业中的不利因素,明确具有广阔职业前景的行业。因此,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并对该行业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评估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3.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职业目标

行动方案应建立在有明确目标的基础之上,经过对自身优劣势以及外部机会与威胁的评估,可使职业目标渐趋清晰,从而付诸行动。

4.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

这里所说的行动方案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外部机会的SO战略;发挥自身优势,规避外部劣势的ST战略;转化自身劣势,利用外部机会的WO战略;转化自身劣势,规避外部威胁的WT战略。所制定方案应具体可行,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根据行动结果进行调整。

总体来看,采用职业生涯咨询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对咨询者的个人情况有比较详细的了解,获得的信息具体而准确,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给出的建议更适合咨询者本人。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方法所存在的一些缺陷,主要有:一是运用这一方法需要一定的专门技巧,对人员要求较高;二是此方法费时费力,人力成本较高,大学学生数目众多,实际操作性较低;三是主观性强,信息和结论都容易失真。

参考文献:

职业环境的认识篇(8)

2009年笔者在重庆高职院校工管类专业在校生中进行了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经过分析发现当前工管类专业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1自我认识不清

自我认识和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与个人相关的所有因素,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估。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认识和评估,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才能对未来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但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工管专业类学生普遍缺乏自我评估,在自我认识上往往很不全面,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容易理想化,心理并不完全成熟。问卷调查显示,仅有11%的学生比较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34%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有一定了解;37%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不太了解;而高达12%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完全不了解;还有6%的学生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对自己性格中的的优缺点很清楚的学生只占38%;41%的学生对自己性格中的优缺点不太清楚;还有18%的学生属于完全不清楚;3%的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1.2环境评估缺乏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对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但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职业环境的正确评估,对职业关注与了解有限。问卷显示: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从业要求,有48%的学生不太清楚;有12%的学生完全不清楚;比较清楚的占30%;很清楚的仅占10%。58%的学生对想要进入的行业发展前景没有研究过,他们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概念。在问及“是否有关注过职业变化趋势”的问题时,经常主动关注的学生仅占16%,不经常、只是偶尔留意的学生占64%,几乎从来没有关注过的占20%。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是对自己所可能将要从事的职业环境不清楚。对职业变化趋势不关注、对外部环境认识的缺乏,导致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盲目性,学习动力不足,在就业时体现出对职业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差,适应性不足等问题。

1.3职业定位模糊

准确的职业定位,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更有的放矢,制定出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的职业规划。但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不少学生职业认识不清晰,甚至缺乏明确的职业定位,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很好的打算与计划,有随波逐流的心理状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仅在于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在学生升学时的专业选择就存在不少弊端。不少学生对专业认识不充分,了解不清晰,对专业选择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自我参与专业选择力度不够,填报志愿更多的是家长安排,或是选择热门专业,而没有考虑自身的个性特点是否和专业吻合,个人爱好成分所占的比重太小。盲目选择专业的后果就是学习期间对所学专业完全没有兴趣,学业结束以后选择不相关的行业就业,就更谈不上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例如,问卷分析显示,31%的学生在升学填报志愿时,遵循的是父母或亲戚等长辈的建议或安排;19%的学生遵循的是老师的建议;29%的学生是考虑到所选专业为社会上看好的、热门的专业;仅有16%的学生是按照个人喜好进行的选择;5%的学生是其他因素。高达23%的同学在填报志愿时完全不了解所报考的专业;44%的同学不太了解;有一定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占25%和8%。在升学志愿填报时对专业的了解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在入学以后,对专业不感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专业的满意度也很低。问卷分析显示,学生进校以后对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了解的占40%;不完全了解的占46%;不了解的占10%;没想过的占4%。对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状况,了解的占24%;比较了解的占18%;有些了解的占40%,完全不了解的占15%,没想过的占3%。此外,还有26%的同学选择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更有35%的同学想重新调整专业。对专业不了解,缺乏专业学习兴趣,在学生未来的就业时,自然就存在很大的困惑和茫然,更谈不上良好的职业规划。在调查到对所学专业是否为自己职业目标时,选择“是”的学生有42%;“不是”的占28%;不知道的占21%;不确定的占9%。

1.4规划脱离实际

有不少同学按照个人个性特点及喜好选择了本专业,对专业认识也比较清晰,能够对未来有所规划,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认识不够客观、规划和实施有些脱离实际、带有理想化的倾向。不够客观明确的职业规划,自然会导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达成规划目标,对职业规划的执行能力很弱。例如,问卷调查反映出有很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规划期望值过高,甚至是希望一毕业就能拿到高工资,当上部门经理,工作三年内当上总经理,工作五年年薪10万……急功近利又不能切实可行。不少学生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很少有人主动愿意去欠发达地区。在就业时,尤其是毕业班的同学反映出职业目标过于功利,更看中就业过程中经济利益的获得,过分看中地位和收入。在“你理想中的职业的相关因素”多项选择中,职务占40%;收入占43%;权利占8%;声望占12%;就业地区占39%;发展阶段占42%;其他占4%。由此可见,在工管专业学生中,理想中的职业,收入因素占了首位,学生过分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职业的理想价值,职业价值观逐渐转向“经济价值型”,把对前途和成才的长远期盼转化为对工资收入、住房、职称、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的要求,这样,在择业时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实惠和功利化的倾向。此外,在结合职业发展规划来制定个人目标时,21%的学生目标清晰可行;31%的学生清晰但不可行;28%的学生模糊不可行;还有20%的学生未考虑。制定了个人短期目标的占30%;中期目标的占41%;长期目标的占20%;无目标的占9%。“大学期间,自己需要特别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这道开放式问题也反映出高达25%的学生比较茫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只有少部分不到18%学生能够有较全面、清晰的认识。由此都反映出,学生在制定个人规划时的脱离实际,可行性差。

2高职院校工管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议及对策

2.1完善自我认识———进行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步骤的第一步,如果忽略了自我评估,不能准确地对自己的个性等各方面有清晰的了解,所做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容易中途夭折。自我评估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首先应该弄清楚个人的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情商以及潜能等。简言之,要弄清楚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当然,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所以在自我评估中还应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此时,作为院方或各专业教师,就很有必要辅助学生进行正确的个人认识和个人评估。例如,当前不少学校引进了职业测评体系来帮助大学生客观了解自我,这可以算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职业测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应该说,职业测评对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调整择业观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测评在大学生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挑选和引进合适的测评工具,尽快让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毕业班学生接受职业测评服务。

2.2分析职业生涯机会———进行环境评估

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作为院方及教师有必要增强学生环境评估意识,辅助学生建立对职业生涯机会的正确的认识,通过各种方式辅助学生学会对职业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例如,开展某职业的发展现状、变化趋势、前沿动态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请各来自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在各专业任课教师的授课过程中,也经常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更多内容涉及行业知识更新等。当然,这也对我们老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作为院方,要努力建立一种紧密关注社会大环境的文化氛围,通过举办时事讲座等方式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跳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象牙塔”,才能更好地完善学生的环境评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各个行业的飞速变化及发展,以便学生具有更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在就业之时具备更好的应变和适应能力。

2.3加深专业认识———进行职业定位

大学生专业的选择往往是职业方向与领域的确定。选择专业适合自我、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能实现专业与职业的有效对接,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快速健康地发展;反之,则会制约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导致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首先学校应考虑放宽对专业选择的限制,特别是允许刚进校的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个性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对专业进行选择或是调动。其次,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在大学入学之初就努力建立清晰明确的职业定位,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职业分工和职业差别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准确定位,选择工作和职业。再次,要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的内涵和职业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明确目前的专业学习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关系。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获取职业需求的动态信息,详细了解各种职业的性质、任务、待遇以及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条件、要求。最后,还要帮助学生研究职业内容并了解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能力结构和发展前景。要帮助学生在对自我的学习能力、职业兴趣、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定位,从而使他们有的放矢地学习,充分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为今后职业理想的实现做好准备。由此一系列的工作,其实也对学院职业规划的指导和完善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职业规划指导并非只是针对大三学生的就业而进行的临时性就业指导工作,而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长期性工作。只有提前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规划的指导,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才能越早地帮助学生建立充分的专业认识、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也才能让就业指导工作从根本上取得更好的实效。

职业环境的认识篇(9)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狭义地讲是指在作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的实施能力。广义地讲是指个人顺利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具体地说是个人依据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确定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教育、培训计划和行动方案,并赋予确定时间期限的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兴趣、职业倦怠、职业价值观、职业成熟度、职业自我效能、职业决策等方面,它们主要是对理论方面的探讨或者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研究还非常少见。而已有研究证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就业力甚至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如Gould研究发现最成功的职业生涯个体报告了更广泛的职业生涯规划。Orpen研究也发现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成功的职业生涯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因此,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研究便呼之欲出。本研究旨在探讨年级、是否学生干部、专业等因素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影响,期望能够补充有关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研究资料,并对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工具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问卷》包括5个因子,其中确定目标的能力、认识自我的能力各6个项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制定计划的能力各有5个项目,反馈修正的能力4个项目,共26个项目。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2,效标效度为0.81,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对数据的拟合较好,因此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统计方法

因要探讨不同年级、是否学生干部、不同专业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上的差异,故运用SPSS11.5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研究结果

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上差异显著(P

而通过方差分析LSD法和S-N-K法的多重比较结果,可以更具体地看到: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上,大一、大二与大三、大四之间差异显著,大三、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上要好于大一、大二的,而其它年级相互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具体能力因子中,在确定目标的能力因子和认识环境的能力因子上,大三、大四学生与大一、大二学生之间差异显著,大三、大四学生确定目标的能力和认识环境的能力要好于其他年级的学生,而其它年级相互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在校大学生是否学生干部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各能力因子中,认识环境的能力差异显著(P

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上差异显著(P

3 分析与讨论

3.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年级差异

Crites曾研究10到12岁的学童,指出职业语言行为与年龄、年级间呈现直线关系,且与年级的相关高于年龄。苏萍研究中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李文仰研究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均认为职业生涯成熟度随年级增加而增加。Achebe以尼日利亚学生为对象探讨其职业生涯发展、Lokan研究加拿大中学生的职业生涯成熟度,均认为随年级增加而增加。苏钰婷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的青少年在生涯感受、生涯探索、生涯计划与生涯行动上有显著差异。但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认为不同年级的青少年职业生涯发展无显著差异。Bakar和McCracken研究职业类学生、Hartung研究高一与高二生均指出不同年级的青少年生涯发展无显著差异。综观以上研究,年级与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并无一致结果,但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而言,似乎职业生涯发展有随年级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那具体到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趋势呢?

本研究发现,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在总体上差异显著,具体看来,大三、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上要好于大一、大二的。具体各能力因子中,确定目标的能力差异十分显著、认识环境的能力差异显著,大三、大四学生确定目标的能力和认识环境的能力要好于其他年级的学生。

这或许是因为大一、大二阶段各种专业课程和实践活动还未开始或刚展开,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到了高年级大三、大四阶段,伴随各种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入和实践活动的锻炼,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大学培养的效果逐步展现出来。而随着毕业的临近,“何去何从”成了大三、特别是大四学生必须考虑的问题,将来上研究生还是工作,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的研究生,去哪个地区哪个部门工作,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等现实问题提上了日程,各种问题和选择迫使其要不断地进行职业探索、职业定位和抉择。这个过程中,相应的认识环境的能力和确定目标的能力便不断地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要到四年级才正式开始找工作,但对于广大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为了考研或工作他们也已经开始考虑、探索、谋划、准备了。因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也是可以理解的。

3.2大学生是否学生干部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上的差异

当学生干部,可以有机会参与、组织许多校园的集体活动等,从而能够锻炼各种能力,如领导、组织、协调及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等,如有学者调查发现,学生干部的人际交往能力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按照这个逻辑推论起来,学生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也应该更高一些。但是我们的研究并不支持这种推论。本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是否学生干部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具体各能力因子中,除了认识环境的能力差异显著之外,其余能力均没有显著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所调查的学生干部不仅仅是班长、团支部书记等重要职位,相对来说,范围比较广。这种范围的扩大湮没了一些重要的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方面的差异。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大学中,大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不仅限于校内,校外也有很多,学生不担任学生干部并不等于校外锻炼相应能力的实践机会就少,因此才出现以上结果。但学生干部作为连接学校、老师和普通学生的桥梁,有着更多了解学校、了解社会的机会,或许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了其认识环境的能力。

3.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专业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上差异是显著的,理工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要好于文科类大学生。具体各能力因子中,制定计划的能力差异非常显著,理工类大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文科类大学生;认识环境的能力差异显著,文科类大学生得分要高于理工类大学生。

理工科与文科专业的差异性,使得理工科学生普遍讲求思维的严谨性、系统性和计划性;而文科类学生普遍更重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一贯接受系统计划思维训练的理工类大学生制定计划的能力就明显高于文科类大学生。而在应对环境信息方面,相较于理工科学生,文科学生对社会人文知识更为关注,对环境的认知更显灵活性,掌握环境信息更加广泛,从而对环境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就更强。当然这种差异性是更多源于性格本身还是更多出于不同的专业训练,值得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和专业差异,而在是否学生干部上没有显著差异。

(2)其中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各因子中,确定目标的能力和认识环境的能力年级差异显著;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认识环境的能力专业差异显著;认识环境的能力在是否学生干部上差异显著。

参考文献:

[1]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职业成熟度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0,23(5):596.

[2]袭开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结构及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8.

[3] Gould, S. Characteristics of career planners in upwardly mobile occup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79,(22):539-550.

[4]Orpen C. Th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and individual career management on career suc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1994,15(1):27-38.

[5]袭开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结构及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8.

[6]Crites, J. O.Measurement of vocational maturity in adolescence:Attitude test of the vocational development inventory[J].Psychological Monographs,1965,79.

[7]苏萍.台北市中学生职业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论文,1984.

[8]李文仰.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高雄: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工教所硕士论文,1996.

[9]Achebe, C.. Assessing the vocational maturity of students in the east central state of Nigeria [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82,20(2):153-161.

[10]Lokan, J. J., Boss, M. W. Patsula, P J.. A study of vocational maturity during adolescence and locus of control[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82,(20):331-342.

[11]苏钰婷.在学青少年生涯发展之相关因素研究[D].台南:国立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12]Bakar, A. R. McCracken, J. D.. Youth organization and supervised agricultural experience participation as predictors of the career maturity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students [DB/OL].2006-4-3.

职业环境的认识篇(1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173-02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尤其是最近几年,环保的口号甚是响亮,从党的十七大到十,都多次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要求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与自然和谐发展。然而光有少数的领导阶层和环保人士的大力宣传还远远不够,必须增强全民的环保认识,提升人类的综合素养,才能从整体上保护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相处。

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接班人,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对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高等院校必须做好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工作,起到增强全民环保认识的很好作用。尤其是为企业培育生产一线技能和管理人才的高职院校,更应充分发挥培育拥有环保意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良好作用。为掌握现阶段在校高职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教育现状,课题小组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其受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以期为高职院校的环保教育提供实际有效的建议。

1 研究方法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课题组根据相关的调查问卷的题型和工作实际编制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环保意识及教育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从环境知识掌握、环境意识修养、环保知识获取途径和环保建议四个层面调查学生的综合环境意识及其教育现状。

调查对象及实施情况 根据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因调查期间大三学生多数已步入实习单位,所以问卷发放主要针对在校大一和大二的学生,采取校园随机发放和由辅导员指定班级与专业发放,涉及四个系部八个轻工类专业,共计400个学生成为调查对象。

2 实施结果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6月,共计发放问卷420份,回收及有效问卷400份,回收率96%,大一和大二各占50%。根据回收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及分析。

环境知识掌握 问卷第2~5题调查学生对时下流行的环境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对世界环境日、PM2.5、大气层破坏的主要成分以及白色污染的了解。根据结果统计,其正确率并不是很高:回答世界环境日正确的占72.7%,对PM2.5术语正确理解的只有54.6%,知道环境污染是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的有83.4%,什么是“白色污染”的正确率为74.3%。整体来说其正确率不是很高,而且还不能排除因查询工具(如手机)的发达,导致真实性的偏差,因为在口头询问个别学生时,能正确回答“世界环境日是哪天”的学生不到30%。

通过数据不难发现,学生对环境知识的实时掌握还很缺乏,关注意识不强,其知识结构还停留在中学层面。如大气的污染主要是导致臭氧层的破坏,这个知识点是中学阶段就已传授的,因此正确率较高,而对于PM2.5这样的新兴流行术语则没有深入了解。

环境意识修养 问卷第6~8题调查了学生对环保的认识,第9~13题则注重调查学生的个人环境修养。

根据第6~8题的结果统计表明,学生对于发生在身边的环境破坏行为认知度很高,如对乱丢生活垃圾、污水排放、乱伐森林等现象都能将其归类于破坏环境的行为,而且85%以上的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认为当前环境问题严峻,90%的学生认为环保工作应发挥每一个人的重要作用。由于环境的破坏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所以深处象牙塔的大学生也能察觉到身边的环境破坏现象和行为,并意识到环保工作的迫切性。

然而从个人实际出发,其环保意识和实际行为往往大相径庭,由于自制力的缺乏和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并没有做到从自身出发带头保护好环境。根据第9~13题的结果显示,有30%的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环境破坏行为的态度选择了“虽知道不对,但不敢多管闲事”;32%的学生还只是偶尔参加过环保实践活动;36%的学生对于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选择了“虽然知道不应该用,但为图方便经常用”的答案。显而易见,大学生的个人环境修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环保知识的获取途径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高职院校大学生环保知识的获取来源是多途径的,通过问卷调查,有84%选择电视广播,90%是报纸杂志,92%是网络信息,52%是教师传授,31%是学术报告讲座,60%是校园宣传活动。很显然,社会媒介以及学生课余接触较多的网络信息对于环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传播作用。相比之下,大学生最容易接触到的课堂教学和校园环境教育却没有突显其环保教育的优势地位。尤其是所学专业行业内的环保知识以及节能减排生产技术的获取,有80%的学生表示了解很少;对于专业课程中教师有无提及或传授相关环境知识,大一和大二分别有63%和57%的学生认为较少,这也是导致80%的学生对行业内环保知识了解甚少的原因。

大学生对环保的建议 根据学生个人的环保意识和修养实际现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在参与环保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缺乏足够的环保知识,对环保认识不足;

二是有“搭便车”心理,希望别人多出力;

三是习惯了大量消耗资源所带来的便捷。

在学校是否有必要开设环保教育课的问题上,有6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其有效的举措选项中,增加环境知识相关课程的选取率为27%,通过良好的人文和生态校园环境感化的选择率为60%,选择在专业课堂与实践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有57%,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的选择占62%。通过统计数据以及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了解不难看出,学生的环保自主行为欠缺,学习主动性不够,这一点从“增加环境知识相关课程”的较低选择率便可得知。要想实现较好的环保教育成效,还需要教师的正面引导和周围环境的不断感化,多种途径结合的教育方式为最佳。

3 结论与建议

根据调查,在环保方面高职院校学生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环保知识的欠缺,尤其是所学专业行业内环保技能缺乏;二是环保行为远远滞后于环保意识。但值得庆幸的是高职院校学生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一样,对高校普及环保教育都表达了高度的认可。但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在环境素质提升教育中不能简单地同等对待。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低于本科院校学生,这里面有学生个人原因,也不乏社会舆论导致的结果。因此,在唤醒学生环保意识的初期阶段和推动学生步入社会后运用环保知识的后期教育都要投入更多的教育精力,采取更加实际有效的措施。根据问卷调查所反映的问题,对此提出建议:高职学生的环保教育不应采取单纯的必修课形式,应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将环保意识和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如观看因人类的破坏导致环境恶化的教育电影,张贴优美自然与污染环境的对比宣传海报,组织学生展开环境污染方面的社会调查等,以达到从内心深处唤醒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只有激发了强烈的环保意识,才会有主动获取环保知识的需求,这也是对于后期环保知识教育的有效保证。

二是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及目标的不同,以及学生的就业层面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区别,决定了环保教育的实施阶段和重点有别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相关教育。对于这一要点,高职院校应将学生的环保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环保意识唤醒阶段;二是环境知识教育阶段;三是环境知识运用实施阶段。

1)环境知识教育阶段强调的是专业教师将环保知识与专业课程的完美结合,突出其行业实用性,以不脱离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为前提,让学生理解其必要性。

2)环境知识运用实施阶段强调的是学生的知识运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业教师应在实习实训中加大行业内环境知识的运用,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植入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中,以期学生在将来工作中能将专业行业内的环保知识运用到生产一线,有助于企业的清洁生产,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 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