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建筑特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5 17:07:48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篇(1)

1.解构主义

“解构”一词由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于1967年前后提出,起初是一种文学评论和哲学的在重要主题,德里达的理解是:一段给定的文字的意义不是由组成它们的各个单词所指事物所形成的,而是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组合,当我们将一段文字原来的组合架构打散时,它所表示的意思也随之改变。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中演化出来的,因此,它的形式实质上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从哲学意义来说,解构主义早在1967年前后就已被德里达提出,但它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形式,确实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解构主义的鼻祖德里达在解构建筑风起云涌时称其对建筑不是专家式的,也从未培养过。德里达对建筑的关注则始于与埃森曼和伯纳德.屈米的合作(拉维莱特公园)。而他在谈起解构建筑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解构建筑是对解构最直接的最强烈的肯定。

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虽然运用现代主义的语言,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言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原则,力学原则,功能原则),由此而产生新的意义。解构主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但解构主义并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或随心所欲的设计方法,而是具有重视内在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特点。

从实质来讲,解构主义并没有像20世纪20年代俄国的结构主义,1918―1928的荷兰风格派,或者1919―1933年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那样成为一个运动的根源,更没有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那种控制设计趋势几十年之久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它依然是一种个人的,小范围的实验。具有很大的个人性,表现性等特点。

2.解构主义的设计思想

解构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一种设计美学,一种在西方视觉艺术领域和文化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创作方法和设计美学。解构主义建筑师和理论家对建筑本质和建筑相关的一切价值的拆析和消解本身不是目的,他们的目的是要对建筑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对整个建筑美学的审美体系进行一次重新装备。

建筑中解构的对象是建筑符号的“能指,所指”与“形式,意义” 关系。在符号学里,“能指,所指”与“形式,意义” 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所指”、“意义”总是居于主导地位,具有优先权。设计中强调构思立意的重要性,赋予意义以优先权等。解构主义认为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是“消解”的对象,这里解构主义对传统形而上学采用的方法是“消解”,而不是“否定”,这是解构主义的关键。同时,解构主义也对结构主义进行着“消解”,而这种“消解”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后现代社会的审美情趣的变化和需求。所谓后现代的整体性时尚的需求,即所谓矛盾性,趣味性,复杂性,暧昧性,多义性等等。著名建筑师有埃森曼,哈迪德,盖里,屈米等人,他们的共同点是对传统建筑体系的消解,他们寻求中间性,如在美中寻求丑,理性中反理性,对系统进行替换和移置,打乱保守的建筑思想,对和谐进行挑战,消解建筑的限制,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和建筑形象和概念进行挑战。

建筑的“解构”体现在其语言特征上,在空间中暗示了人的存在。相对于小说,诗歌,绘画的象征性空间语言,建筑“解构”空间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如同一个舞台并与戏剧,偶发行为艺术有某种关联,建筑成为时间过程中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活动着身体和文化记忆,人在这个时间的场所中赋予了建筑意义,这就是人对建筑的体验和阅读。建筑师是通过“标记”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和联想的范围。“标记”引导身体和记忆进入了一个意义的空间,比如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写道,动线是人的存在的最初体验,是人类每个活动的中介,建筑就是基本动线的空间。

建筑解构作为一种手法的艺术,主要是从具体技巧角度来讨论它们的类同性,也就说建筑解构在具体的“构词法”上有着相似性。它们都有一个“中心”或一种“集中式”的模式化倾向,所有的语汇基于一种逻辑规律,表现出序列的“整一性”。通过“解构”方式拆解这种逻辑,使表现建筑的原有词汇脱离其原有的位置。解构主义正是以此方法来破坏传统建筑的整体性,功能性,逻辑性。解构的结果使词汇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的词,已不完全隶属于它原本的逻辑解构。解构具体方法是用词汇,句法的分裂,错位,旋转,偏离,重叠等,打破过去建筑结构中是力学原理的横平竖直的稳定感,坚定感,秩序感。使人获得与建筑的根本功能相违背的感受,无中心,无场所,无拘束,反对约定俗称的设计规则。

通过这些方法,构成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语义,词义在新的构成关系中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新奇组合。这些方法出现了一种偶然性,反理性的怀疑精神。德里达说:“我认为,解构主义的发生是在你分解某一建筑哲学和某些建筑设想时,如对审美的,美观的主导地位以及实用的,功能的,生活的,居住的主导地位的分解,你必须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同时又使它们失去那种外在的主导地位。”

解构建筑不承认任何建筑本身以外的内容对形式的统治性,包括社会意义,审美甚至功能意义的统治性。这样,其形式就在创作思维和建造外不受任何限制,进而一切都可以是随机的和偶然的,其实,这就是所谓“消解”既是具体方法和手段,更是思想上的解决。

3.解构主义的设计手法

解构者用一种非常表现主义的或超现实主义的即兴进行创作,甚至在施工现场随意搭建。他们忽略城市文脉,强调作品的独立性,用“新奇”的方法增加城市趣味,如顽童的游戏一般。他们强调构造和营建工艺。他们与现代主义有深刻的渊源的关系,可把他们的“解构”描述成为对现代主义“结构”的拯救。他们用现代主义的几何原则并加上乡土或多角度的营建方式,构造出一种活泼的,不确定的,多义的,自由随机的,解放的,非理性的建筑感觉,使建筑具有一种伟大的雕塑感。正像现代主义伟大天才勒.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的“灵感”一样,手工艺也成为它们的偏好。由于外部雕塑破碎感,他们的大多数建筑内部构造变成了不规则了的空间,从而使建筑富有戏剧性,建筑的内部空间使体验者产生一种紧张,突然,激动的情绪。

与现代主义正好相反,以自我为中心的设计意识喜好用机器,金属,铁甲部件,这种风格被一些评论者描述为锈迹斑斑的“施虐狂的症状”。通常作品充分展示了材质,色彩,体量的建筑特有语汇,对材质和体量的随心所欲,自由分割达到了相当“偶然”与“游戏”的地步。

所以,解构的方法不是“颠倒”而是处于一种“游戏”的状态,即“能指的游戏”或“形式的游戏”,在“游戏”的中寻求意义的表达,这对于解放建筑设计的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对完整,和谐的形式系统进行的解构。无论是在古典时代还是在现代,几乎没有一个设计师会动摇对和谐,秩序,逻辑和完美形式的信念。在解构主义出现之后,设计成了一种即兴的创作;2)将中心论的解构在传统的设计景观设计中时,无论是在住宅区还是公共绿地甚至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师通常会安排一个中心或者说是一个聚焦空间。而在解构主义设计师看来这种空间等级上的划分不甚合理,将一个空间一锤定音而不顾及日后的可变因素,因此他们要打破这种固定空间的思维惯性,代之以更具有前瞻性和更富有弹性的空间构成形式;3)对功能意义与价值的解构。正如埃森曼说:我们需要取代这样一种建筑概念,即为服务,人们居住和供给系统的建筑概念。而习惯的东西正是人们希望从建筑师那里得到的东西。但是,一旦你对习惯提出质疑,就会扰乱这种平衡。”所以,对景观功能意义与价值的结构也是需要思考的一个方面。4)对确定性的解构。屈米从反类型学的角度出发,在建筑领域提出了一种混沌理论,及建筑的非功能特性理论,由此对建筑的确定性和传统的那种建筑形式提出了挑战。

4.解构主义作品分析

4.1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解构一切传统

4.1.1 项目概要 巴黎的莱维莱特公园是在屠宰场和肉市场的旧址上修建起来的,是法国政府按照21世纪标准打造的一个样板公园。设计师伯纳德.屈米采用了解构主义的设计手法,打破一切原有的秩序,拆除了旧址上的一切建筑,以大胆,离奇,怪诞的设计实现了自己的新的设计理念。

拉维莱特公园的确是一个现代化体系,设计新奇,创新意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它在景观设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是对历史景观保护方面的不足,对比今天的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来看,确实存在着一定弊端。

作为21世纪公园设计概念变革先锋,拉维莱特公园由法国政府一手打造。整个园区占地55公顷,分为3大块。其中公共空间占35公顷,剩下的空间被科学工业城(有一座20世纪60年代的屠宰场改造而成的国家科学博物馆)及音乐城 (包括国立音乐音乐舞蹈学习表演中心)所占据。拉维莱特公园是巴黎市中心最大的公共公园。

公园的设计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参加竞标的设计是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人数多达492人。最终中标的是瑞士裔美籍建筑师伯纳德.屈米。它的建筑理论的基础是解构主义,设计包括三个层面,即点,线,面。“点”就是一些怪诞的红色金属结构(建筑小品),“线”主要是指园区内的路径,再由它们构成“面”。这种设计手法主要是后现代的,而不是常规的景观或建筑设计。

4.1.2 规划与设计 在17-18世纪,巴黎的公园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是重要的社交场所。各种人群经常光顾,在这里交换观点,互通信息。

18世纪,巴黎市长霍斯曼提出建立分级广场,公园及树林,并在广场,公园修建林荫道,创造绿地空间,改善城市环境。总之,公园和广场需要提供的是一片清净之地,市民能够在其中休闲,娱乐。

然而在这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公共空间只有绿地功能,社交功能已逐渐被淡化。人们需要有一种新的设计理念来改变这种状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屈米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被多数人所接受。

4.1.3 设计理论 多元文化:当代都市已经摒弃了单一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发展。屈米认为,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长久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追求纯粹,协调的建筑思想与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他认为,公园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点,在设计上要实现三种统一观念:都市化,快乐(身心愉悦),实验(知识和行动)。

新的思维方法:屈米认为,现代建筑必须抛弃过去就有的思考模式,对建筑秩序体系,技术和结构提出质疑。因此,在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中,他强调摒弃历史要素和符号,专注于文化的分歧性和事件的偶然性。这也是解构主义在设计中常用的设计理念。

解构主义:屈米通过打破旧有秩序,对建筑本质提出质疑,挑战,并予以新的定义。他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上,采用解构主义,运用重复与重叠的手法,通过点,线,面概念的延伸,打破了传统的中心思想,有实现了多元的价值观念。

拉维莱特公园平面构成图

4.1.4 关于伯纳德.屈米的设计理念(拉维莱特公园) 屈米认为:21世纪的公园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它必须能过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公园应该是一个功能综合的活动的场所,公园应该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上,各种功能设施的组合运用和互动成为公园设计的关键因素。

为了实现上述构想,屈米主张,应将公园视为一个庞大的建筑工程,虽然建筑体不是连续的,却必须有统一建筑结构,虽然与周边环境没有任何关系,在公园内部却要形成自己的一致风格。

为此,屈米提出“点”,“线”,“面”的空间结构,几每隔120米建一个红色的建筑体块,作为一个个“点”,“点”与“点”之间由“线”(路径,廊架等)构成,彼此通过相交构成一个个“面”,由此想形成“点”,“线”,“面”的立体空间构架。

伯纳德.屈米的解构也是基于这样的三个层次:

“点”的构成:园区中的由近30个建筑体块构成,每隔120米一个,非常规则。这些体块都有共同的特征,即金属材质且都被漆成了红色。它们所表达的是用途,形式和社会价值之间的一种分割。因为这些红色体块并没有实际的作用,也许它们只是传递这一种信息或者让人们对于这个园区留下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

“线”的构成:主要是通过沿两条运河修建的廊架,以此贯穿整个园区,在两条主道构成了“线性”元素,将各个点连接在一起。在功能上,可以给园区内的游人以庇护。通过这条观览线路的设计,打破了严谨的方格网所建立起来的秩序感,同时也联系着不同的主题园区。在象征意义上,通道不仅是在空间上贯通整个公园,在时间上也是前后呼应,给人以历史感,从过去的屠宰场到如今有着全新设计理念的园区,人们可以从中感受的时空的转换。

“面”的构成:这里的“面”是指整个园区的户外活动区域。这些“面”是为各种活动所准备的,每园区域都会根据自己主体定期举行活动。

小结:对于这种深受解构主义哲学影响,并且纯粹以形式构思为基础的公园设计,屈米认为是一种明显不相关方式重叠的建立起来的一种的新的秩序体系。这种体系是对传统设计形式的大胆变革。不再用一种和谐,完美的形式组合,而用机械的几何结构处理,以体现出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结构与处理方式更注重的是一种随机的组合与偶然性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冲击。

5.结语

解构主义景观是解构主义哲学思想在景观艺术领域的实践。正是基于对传统秩序与等级的批判的斗争性,才使解构主义景观表现出与传统景观相矛盾的外在形式,一种不安定的动感的表达不仅是对原有秩序的一种大胆挑战,更多的还是对景观设计中不同风格与空间类型的尝试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邬烈炎. 解构主义设计[M].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篇(2)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097-01

一、解构主义产生的背景

当轰轰烈烈的现代主义运动在60年代达到鼎盛并转向衰退时,“后现代”一说开始日益盛行,在这个庞大的后现代体系里,建筑上的后现代探索也是百家争鸣,极度热闹。在这里我不讨论后现代的内容,也不详说后现代建筑到底如何,我想讲述的仅仅是方向之一的解构主义建筑。

从二战到70年代之间的国际主义风格形成的单一垄断,简单到无以复加的建筑外貌严重地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而战后各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要求人性化的设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批有思想的建筑师们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了。

我们都知道后现代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批判,后现代主义建筑也是同样的意义,在人们逐渐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现代主义建筑后,世界各国的设计师开始积极探索新的风格,于是出现了新古典主义、高技术派、新理性主义、解构主义等,这些同时代的建筑实验各有特点,体现了不同的探索思想。

在当代,一件优秀的建筑作品总是首先以现代科技的运用为评价点,而作为建筑的本源――艺术形态问题越来越脱离人们的视野,所以解构主义其实是对现代建筑的一个回归与反思,这些大师们希望用艺术的视觉形象来再现建筑之美。当然,为了适应后现代的时代要求,高科技的运用也是必然的,在这种设计思想下,解构主义似乎有了神秘的情感价值。

二、解构主义建筑内外因素分析

(一) 社会因素

应该说解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延伸与演化,只不过现代主义理性思维的畸形发展在其中充当了一剂催化剂。我们知道结构主义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谈的,目的是解决人类的思维方式问题,在70S人们反思现代主义寻找新的理论时,解构主义理论在其他学科的发展也顺势作为一种探索形式应用到建筑设计领域了,从本质上说在建筑里的运用也是对社会模式和思维观念等等的正统标准的一种批判,希望能用一种类似语言的符号形式在建筑和城市中产生视觉的和文化的价值意义。

(二) 思想渊源

一般谈到一种学说、理论或什么的思想时,我们就很可能把它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解构主义的哲学根源也是极其复杂,60S后期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论文字学》中首次提出解构概念,核心就是“二元对立”,后来解构主义建筑正是借鉴了哲学、美学、语言学等各个学科的解构主义成果,提出了建筑设计时“本文”和“互文”概念,即显与隐的二元性,把传统建筑上的功能、结构、形式等突显在了一个非平等的地位,以解构求得不确定性。

(三) 形式表现

在形式上解构主义反对后现代主义的矫饰方式,喜欢用多元、模糊、凌乱的手法建立新的功能和样式,给世人的感觉总是特别新奇和复杂,就好象语言学上的语法、语意、语音一样,通过构件符号间的交流、重组、类似游戏性的设计规则形成了各种看似偶然的视觉形象。

三、解构主义在当代的发展

从20世纪后期开始,解构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当代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冲击。而解构主义思潮在建筑界作为后现代时期风格的一个代表,十数年来更成为瞩目的焦点。解构主义理论也使建筑理论家们敢于对被视为经典的现代主义建筑体系和理论提出了质疑,质疑现代主义和历史之间的脱离和虚构,动摇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权威。

在解构主义的发展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解构主义大师,有盖里、艾森曼、屈米、李普斯金、哈迪特等,出现了孟飞斯、KPF等这样的设计集团,他们的活动推动了解构主义的极大发展。

现在解构主义可谓先声夺人,特别在设计学院,建筑学院的学生,研究生中非常热门,但在很大程度上讲,它还是一种十分个人的,学究味的尝试,一种小范围的实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个人性,表现性等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尝试性作品细细体会到。

中国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后现代倾向,源于美国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70S末80S初开始,解构主义建筑和理论被大量地介绍到了中国,如1988年《世界建筑》杂志发起评选“80年代世界名建筑”中就有相当数量的解构主义建筑。这些年来它也一直是中国建筑界的中心话题之一,对当代中国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解构主义的未来

(一)解构主义建筑现有的问题

①虽然解构主义在当代的发展轰轰烈烈,但它从产生起就没有提出过领导潮流,相反是以反对权威、反领导潮流为基本原则,因而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有像现代主义建筑那样的广泛影响。②解构主义建筑多数带有实验性质,结构复杂,技术难度较大,而且造价相对昂贵,不能普遍推广,人们虽然对它的新奇风格感兴趣,但这些也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普遍风格。③解构主义建筑试图从建筑语言上重组建筑,但这也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破碎感及与城市的文脉毫无联系,无法成为一个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建筑界在经历了后现代主义后也逐渐进入现代主义的另一成熟发展阶段,即现代主义之上的新现代主义。并且仍然是建筑设计的主流。所以,解构主义建筑只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和探索,未来也会是一个独立于主流建筑风格外的实验尝试,解构主义建筑的目的也仅在热心于建筑发展的批判和推动,就好象置身于世界外的一个观察者。

参考文献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篇(3)

关键词:“解像式”建筑;解构主义;非线性思维

1 引言

20世纪60年代,西方现代语言哲学爆发了一个全新的思潮——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德里达认为解构一方面意味着突破原有的系统,打开其封闭的解构,排除其本源和中心,消除二元对立;另一方面意味着将瓦解后的系统的各个因素与外界的各种因素自由组合,使他们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从而产生一种有无限可能性的意义网络。

2 “解像式”建筑

解构主义建筑以解构主义哲学为自己的出发点,都具有貌似零乱、实则做了内在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理性化特点。解构主义建筑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立、反非黑即白,主张多元,主张模糊地带,具有不系统性和不完整性,认为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总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充分的表达。

“解像式”建筑实则是解构主义建筑的概念化。其含有两重含义:首先它是一个代号,指对同一建筑产生的多重肖像混杂在一起的不确定的含混状态。即当建筑的固定肖像被消解,我们无法得到建筑某一清晰、不容动摇的映像时,建筑就处于“解像”状态;其次,“解像”也表示对传统建筑肖像构成规则的背离。

“解像式”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他没有传统建筑的语言词汇,更没有标志性的建筑符号,抹去了明确肖像的可描述性;其次,建筑不再能像原来那样单凭简单的平面图和立面图就能解释清楚了,平面、立面、顶面之间绝对的状态被打破。现代解像建筑试图将古典建筑六个面围合的封闭空间打破,使它们之间保持自由、相对独立甚至分离的状态,从而进一步抹去长期形成的“六面体”的思维定式;再次,“解像”没有像“建筑是机器”、“建筑是音乐”一样来定义建筑的本质,而这种定义则是传统建筑师希望通过建筑向参观者所表达的,甚至是灌输的、不容反驳的。“解像”并没有试图阐明某种本质认识,而是将建筑置于一种含混状态,这种状态提供无数种理解的可能性,由此建立了相对开放的系统。

3 现代建筑中的解构主义

在传统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都会有一个中心,如城市广场、商业中心、住宅中庭等,而且结构和空间都有一一对应的形式。而解构主义建筑则认为,一切旧有的等级秩序都应打破,特别是这种固定僵死的空间思维惯性。他们通常会模糊室内外空间的界限用以削弱室内空间在人们头脑中所占的分量,或在整个构图中任意合并,给人以无构图中心的错乱感。对建筑惯常的功能意义与价值的解构,目的在于消解人们心目中已有的一切建筑常规概念,走背离大众美学的路子,采用极端抽象、畸变、狂怪不和谐等反结构概念的做法。

由S-M.A.O设计的位于西班牙巴耶阿赛隆的小礼拜堂(如图一、图二)运用自由折盈的方法将建筑的“六面体定式”概念推翻,而建筑平面已经处于从属地位。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对建筑形态(形体或形式)的定义不能由单独的图像来表示;原来的平面图不能建构形态(形体或形式)。我们需要的是可以塑造和包裹空间的无数变量切口的连续体,是切口和截面组成的多样的连续体。平面是经扫描后的空间的结果。”这座建筑就像毕加索的绘画,将建筑的基本形体碎化成相互连接的面片,在室外人们无法分辨出建筑各个立面之间、立面与顶面之间明确的分界线,在室内的同一视野中可以同时看到被建筑面片分割的不同空间和景观,但同时这些空间保持普连续性。习以为常的室内外建筑体验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虚化的和片断式的印象。

又如FOA的横滨客运码头设计。FOA想打破以往码头按照线性的流程图设计。他们希望将横滨客运码头作为城市地面的延伸,并推出“环形路径”的概念,即在建筑中为来自城市和海上的不同目的的人群设计各自的路径。每条路径都不是尽端而是与城市相连的一个环节,并赋予它们贯穿建筑各层的不同表面(surface),人在其中有各种活动的可能性,而不是像机器一样被来回指挥。传统建筑中相互分离的各层平面,在这个建筑中被不同路径所构成的连续表面所取代,即使是顶面也是作为城市空间的延伸,可以由街道直接通达。可以说FOA的横滨客运码头就是由不同的路径组成的,它只有表面,没有立面,各面分界线也难以确定。同时它摆脱了传统建筑的限制,而对这座建筑理解是通过人在建筑中的经历体现的。

解构主义思想用于建筑设计中不仅仅能丰富建筑的形态,模糊建筑的定义,同时他还能赋予建筑以模糊时间、地点、人物等精神因素,这样建筑就不单单只是给人提供物质空间,而且能够能动的带动使用者,予之以遐想。现代建筑大师屈米曾提出“事件建筑”的理念,即指意义上具有历史文化性,功能意义上具有交换性和不确定性,在审美意义上又具有震惊效果的建筑。他认为,按照传统观念创作的建筑作品是封闭的、单一的、有限的,是怀念和消费的对象。传统建筑至现代主义建筑都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解构主义的创作则要求人们的参与和补充。屈米提出要对传统创作观念进行拆卸和解构。

屈米在设计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规划时曾指出:“公园的三个自立的和重叠的系统,以癫狂的无限结构的可能性,提供了一条映像多元化的道路,每位观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释,又导致一种再解释的缘由”。设计中抛弃一切已有的先例,从中性数学构形或理想的拓扑构成着手,创造出一种简单的结构性处理方法,屈米在120米间隔的方格网里把众多的文化设施组织起来,并在网格的交叉点上均匀地安排内容和形状完全不同的建筑,与这个规划网格布置相对峙的是公园眼的道路、小径、林荫道、树丛,走廊斜坡道则按直线、曲线的构图布置,好像随心所欲、横七竖八,看起来杂乱无章。再将只个自律性的抽象系统-点系统、线系统、面系统-叠加在一起,各行其是,相互碰撞。设计出不稳定、不连续、被分裂的“解构”形态,体现出“偶然”、“巧合”、“不协调”、“不连续”的设计思想,并且向游人展示了活动和内容的多样性,创造出精致紧凑的布局和生气勃勃的公园气氛。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篇(4)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149-01

1 Gehry建筑风格评价

如今,纽约正在“盖里化”(Gehrified),这位建筑大师的设计风格获得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的认同,并由认同而产生美感。他的一系列建筑形象,从往日正统的审美观出发,会使人觉得怪诞不经;而对于当代社会如果抱有盖里相似的看法的人,则可能从他创作的怪异的建筑形象中读出一种深层、复杂和有震撼力的艺术感染力。

盖里的作品如巴黎的“美国文化中心”具有鲜明的解构主义特征,建构物造型的流线和动感,反映出对结构的基本个体部件的重视,认为个体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总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个体的充分表达。他重视空间本身,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打破,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所谓“完整”的空间和形态。

盖里的作品如迪斯尼管理大楼,各种曲线、曲面及明亮的颜色的组合。在其作品中带有前所未有的速度感,建筑的曲线似乎表达了设计师的浪漫气息和无拘无束,同时又有潜在的技术感,洋溢着设计师的激情和天真。

2 Gehry建筑物态形式发展探析

2.1 标新立异,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解构主义通过强调多元化、高度模糊化,凌乱化的方法来达到建立新的功能性的目的。解构主义使世人感到新奇,由于建筑设计结构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很难成为普遍接受的风格。它依然是一种十分个人的、小范围的试验、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个人性。它代表了一个激进潮流,它常常能给城市带来惊喜,以独特的构思和视觉冲击力而具有生命力。

2.2 重视个体符号,传承文脉信息

解构主义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将会使我们更多的重视到解剖开的“个体”与“整体”。我们认为,建筑不仅仅是“文章本体”,也需要其他的因素,如语法,语意、语音这些因素而使之有意义。如何延续以及植入新的元素,是Gehry建筑物态形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设计中有了这些信息的符号,建筑就获得了个性和风格的魅力。既分解成典型,又构得和谐自然,显现出设计的文脉与创造价值,不但合乎科学与艺术的发展规律,而且合乎观众的接受心理与接受力量,以新的面貌占据了未来的设计空间。

通过Gehry的建筑创作历程的分析,可以看见,Gehry所倡导的解构主义建筑美学,其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美是愉快的心理化”。而对历史文脉的研究与融入将会更尊重人们对历史积淀的怀念与追思,这些陈旧的美好的东西将会受到建筑师的“拾遗”,因此,从这一层面上理解,未来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不仅只是文化的讨伐者,他们也是文化的重构者。在追求建筑的精神审美意义与功能意义的同时,必然会有更多的个体符号承载着文脉信息而出现。

2.3 不足之处――易于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

Gehry将建筑语汇玩弄于股掌之间,然而,这是基于大师对建筑结构、构成、造型的深入理解,模型模拟之上,但仍难免设计语言晦涩,片面强调和突出设计作品的表意功能,因此设计作品与观赏者之间难于沟通的现象较为突出。

因此,陷入建筑解构与重构的不成熟的设计师,往往会弄出诸如北京“福禄寿大酒店”这样贻笑大方的作品。作者认为,尊重大师,也尊重设计师的思想和作品,在我们的设计创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城市设计的准则,从整个城市风貌的统一和协调的原则进行建筑的创作,而不要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

3 结语

在这个崇尚多元、宣扬个性的时代,在对待多元性的问题上,我认为我们设计师既要注重个性,宣扬建筑形态的多元论及其差异性、开放性与变异性,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征;也要反对权威,消解中心,弘扬自由与活力,反对秩序与僵化,强调多元化差异,充分吸收解构主义的优点,也要足够重视我们传统中值得传承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篇(5)

引言

解构主义建筑思潮, 以解构主义哲学为出发点, 反对传统的价值观念, 消解传统的秩序体系, 具有看似零乱,实则做了内在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理性化特点。解构主义建筑常常给人们强大的视觉冲击以及新的视觉形象

一、解构主义建筑的定义

用公开标榜解构主义的法国建筑师屈米的话来解释解构主义建筑就是:“今天的文化环境提示我们有必要抛弃已经确立的意义及文脉史的规则”。他提出三项创作原则: 拒绝综合观念, 改向分解观念;拒绝传统的使用与形式间的对立,改向两者的叠合或交叉;强调破碎、叠合及组合,使分解的力量能炸毁建筑系统的界限,提出新的定义。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形象特征

1)散乱。解构建筑在总体形象上一般都做得支离破碎,疏松零散,边缘上起伏不断,变化多端。在形状、色彩、比例、尺度等方向的处理上非常随性,残缺。不追求完整齐全,蓄意在某些地方做出残缺状,破碎状,不了了之状。

2)突变。解构建筑中的种种元素和各个部分的连接常常很突然,没有预兆,缺乏过度,显出一幅很生硬的姿态。

3)动势。解构主义建筑中多采用颠倒、扭转、弯曲、波浪形等富有动态的体形,造出失稳、失重、似乎立即要坍塌的架势。力图给人活泼、灵巧的感觉。同传统建筑坚实稳重、庄严肃穆的形象相反。

4)奇绝。解构主义建筑师不愿重复有人设计过的样式,力图超越常理、常规。希望设计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

三、解构主义建筑对传统建筑设计的冲击

解构主义对当代建筑的设计规则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简单说来就是一种非美的美学和零度美学对一切现存美学原则进行全方位的解构。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对完整、和谐的形式系统进行解构。在解构主义建筑出现之后,建筑成了一种即兴创作,一种随意拼凑。这种设计中这里没有任何秩序,只有杂乱和突兀。

2.对建筑中心论进行解构。解构主义建筑师认为这种空间等级的划分是不合理的,它毫无理由地将空间一锤定音而不考虑以后的可变因素,因此他们要打破这种固定空间思维模式,将其改之以更具有前瞻性和更富有弹性空间的组织形式。打破了一直束缚于传统建筑之上的中心制约。

3.对建筑传统的功能意义与价值进行解构。建筑师刻意追求表现后结构主义的所谓“之间”的观念,表现丑的美中、非理性在理性中、不确定的确定中,创造一种使人迷离、令人愕然的建筑。

4.对建筑确定性进行解构。强调功能上的交换性和不确定性,在审美意义上追求富有震惊效果的建筑。最好选择就是打破固有的、稳定的功能因素,使多种因素得到平等以及异质的混杂。

四、解构主义的代表建筑解读

1.沃特・迪斯尼音乐厅

沃尔特・迪士尼音乐厅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主厅可容纳2265席,还有266个座位的罗伊迪士尼剧院以及百余座位的小剧场。在经历16年波折之后,耗资2.74亿美元修建的沃尔特・迪斯尼音乐厅终于2003年在洛杉矶市中心正式落成,其独特的外表引来的关注早已超过了他音乐厅本身。他的厅内设计上,就是认为欣赏音乐是一种全面体验,并不仅局限于音响效果。因此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演奏大厅内的视觉效果、温度以及座椅的感觉等因素。大厅设计上,盖里运用丰富的波浪线条设计天花板以营造出一个华丽的环形音乐殿堂。为使在不同位置的听众都能得到同样的充分的音乐享受,音乐厅采纳了日本著名声学工程师永田穗的设计;厅内没有阳台式包厢,全部采用阶梯式环形座位,坐在任何位置都没有遮挡视线感觉。音乐厅设计的另一个亮点是,在舞台背后设计了一个12米高的巨型落地窗供自然采光,白天的音乐会则如同在露天举行,窗外的行人过客也可驻足欣赏音乐厅内的演奏,室内室外融为一体,此一设计成为音乐厅的最大亮点。

音乐厅外向公众开放的屋顶花园平台,可以从格兰特大道通过台阶直上花园,这个屋顶花园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从位于建筑物底座的车库四角的任何一个入口台阶进入,虽然迪斯尼音乐厅的外型是奇特的,犹如一个巨大的雕塑物,但同时它又是亲切的,使人可以从相邻大街的任何一面进入。

2.CCTV大楼

解构主义建筑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就要属瑞姆・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楼了,它本身大胆突兀的外形使它成为解构在中国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使它充满了争议性。

央视新大楼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主楼

屋顶最高处标高234m。主楼由两栋反“Z”字塔楼交叉缠绕构成,塔楼由悬臂结构连接,离地面160m――塔楼连接部分的结构借鉴了桥梁建筑技术,不同的是,这个“桥”的某些部分足有14层楼高,桥上还包括一段伸出75m的悬臂,前端没有任何支撑。地上52层、地下3层,设10层裙楼,主楼的两座塔楼向内倾斜达到使人惊讶的6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比萨斜塔的5.5度。建筑外部由约3万块菱形玻璃窗与疏密相间的菱形钢网格结合而成,从而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新央视大楼都是倾斜的,而事实上它却以中心对称的形式达到了力的平衡,。作为大楼主体架构,这些钢网格没有像大多数建筑那样深藏其中,而是直接地暴露在建筑最外面,突显解构主义建筑崇尚突变、动势的审美趣味。库哈斯认为,人们通常认为摩天大楼就应该高耸入云,而他的设计无疑是对这种观念的一次挑战。CCTV大楼也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建筑评论家英格・萨弗容指出,“库哈斯的设计传达的信息非常具有震慑力,想想看,大楼顶部的横结构悬在离地面那么高的架子上,再加上整个建筑庞大的占地面积,CCTV大楼时刻在提醒你是多么渺小,而它背后代表的这个国家是多么强大。”曾担任CCTV大楼设计竞赛评委的香港建筑师严迅奇说,起初他对这个“极其疯狂的设计方案”持相当保留的态度,但到后来,他感觉这个设计能代表“某种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中国在新时期展现出来的东西:不惧权威,敢于尝试,无所畏惧,高度自信”。

结语

解构主义建筑在挖掘建筑的表现性潜力方面可以说比其他表现主义建筑都走得更远。它极大拓宽了建筑师的视野, 解放了建筑师的思想。它指引建筑设计应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考虑问题, 摒弃传统思的枷锁, 抛开建筑真理的禁锢, 在平等的原则下重新估定价值, 更自由, 更深入的考虑建筑设计的理念。但他也是一种前卫的实验性的建筑,它必须依靠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后盾。也许,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财富的日益丰厚,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变,解构主义建筑会真正的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篇(6)

引言:

上个世纪中期的法国,形成了一股结构主义(Constructionism)的潮流,引起了西方各国的注意。结构主义的共同倾向在于试图把握研究对象的内在逻辑结构,从深层次的结构分析中找出研究对象的意义。到了1967年法国哲学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德里达(J.Derrida)提出了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理论,作为法国的另一种哲学思潮出现了,他的美学属于后结构主义美学,其理论是出于对结构主义的瓦解、反对、否定的目的而产生的一股新思潮,德里达所提出的解构主义观点就是要消解作为结构主义存在基础的“结构”概念。70年代,西方不少先锋派建筑师开始将解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建筑实践。于是,解构建筑(De-Architecture)产生了。

1、解构主义概念:

解构主义建筑师是通过搭积木的游戏语言去实现自己的动机。其思想核心是反中心、反秩序、反权威、反二元对抗,这一哲学思考在建筑领域中催生了解构主义建筑。其特征无绝对权威,设计思路从个人出发,没有明确的秩序,没有预先的设计,没有固定的形态,讲究多元化,非同一性化,而其建筑形象往往是破碎零乱的堆积。

2、解构主义建筑师

2.1美国的建筑师和理论家波拉德.屈米(Bernard Tschumi)较早的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美学引入建筑理论,这是解构主义建筑师迈出的关键性一步。屈米大胆地提出了形式追随幻想(Form Follows Fiction)的建筑设计原则,这正是解构主义建筑语言的任意性(走到哪儿算哪儿)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是与正统的现代主义建筑哲学的美学原则,即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相违背的。

2.2波拉德.屈米在设计巴黎的拉维埃特公园时把建筑用地划分为120米间距的方格网,然后在网格的交点上整齐地排列上各种类型和形式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都用红色的钢管和钢板建成,公园的道路、走廊、植物等都排列在方格之外,按直线或者曲线布置,余下部分则是大片的绿地或花园。这些点、线、面各行其道,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是集中地体现出解构主义所追求的偶然、巧合、分裂、不协调、不连续、不稳定的情绪。

2.3德国的建筑师贝里希(Gunter Bennish)设计的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太阳能研究所看起来好像一堆建筑构件的无序堆积,这种杂乱无章的形态,正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解构主义建筑的典型特征。魏尔斯家具展览馆的设计者为号称解构主义之父的著名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他设计的展览馆造型异常复杂,千变万化,看上去是杂乱无章的构成,具有强烈的雕塑感和动感,这件作品被认为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作。对他的作品,西方社会相当多的人表示了强烈厌恶。

2.4盖里设计的许多作品是抛弃功能的,只是搭积木的游戏,只是几何体的任意拼凑,其结构方式仅仅两个字:破碎。盖里设计的柱,在建筑外部,毫无目的。这是形式追随幻想的最典型的例子,他的建筑给人三种感觉:漫不经心的随心所欲感,不顾及功能随意追求形式的美感,以及令人们的视觉支离破碎感。他的建筑给人一种永远没有完工的感觉,这是西方建筑语言走到极限的标志或信号。每当人们对他的建筑设计约表示不满情绪时,他就越感到满足、过瘾,不再孤独、寂寞,这是解构主义建筑的游戏和恶作剧!

3、解构主义建筑的游戏规则

简单地说就是一种非美的美学和零度美学对一切现存美学原则进行全方位的解构。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完整、和谐的形式系统进行结构,在解构主义出现之前,几乎所有的建筑师都觉得自己担负着一种神圣的义务,这就是通过建筑为自己的民族和时代创造一种永恒的美。但在解构主义建筑出现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建筑成了一种即兴创作,要知道,很多解构主义建筑师连一张完整的工程图纸都没有,一种随意拼凑,一种“在搬运中被损坏的模型”,一种支离破碎的古怪堆积。这里没有秩序,没有和谐,只有杂乱和冲突。

其次,解构主义建筑师对建筑中心论进行解构。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无论是住宅还是公共建筑甚至城市规划,建筑师都会在一幢建筑或一座城市中安排一个中心,一个聚集空间。但解构主义建筑师认为这种空间等级的划分是不合理的,它毫无理由的将空间一锤定音而不顾及日后的可变因素,因此他们要打破这种固定空间思维惯性,代之以更具前瞻性和更富有弹性的空间组织形式。这种非中心状态,使逻各斯引力消失,使建筑脱离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制约,处于一种漂浮的离散状态。

此外,解构主义建筑师主张,对建筑传统的功能意义与价值进行解构,埃森曼的韦克斯勒视觉中心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也是埃森曼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解构主义作品,显现着参差非统一性的迂回、无序乃至随心所欲的解构特征。

本来一展览为目的而设计的建筑,埃森曼却不甘心让这幢建筑充当艺术的附属。他说“我要说的是,我们需要取代这样一种建筑概念,即作为服务,人们居住和供给系统的建筑概念”。居住的观念仅仅意味着“日益变得习惯”,而习惯的东西正是人们希望从建筑师那里得到的东西。换言之,主要建筑能满足人们的习惯,建筑就是好的。但是,一旦你对习惯提出质疑,即对博物馆管理员展览作品的方式和艺术批评家评论博物馆的方式提出质疑,你就会扰乱平衡,你就会引起动乱……埃森曼的追求极其严肃,他的建筑,象征着一个被剥夺了目的的宇宙,在这里,人类是偶然的,陌生的,或者在建筑上说,是“不会客的”(not at home),埃森曼刻意追求表现后结构主义的所谓“之间”(The Between)的观念,表现丑在美中,非理性在理性中,不确定在确定中,创造一种使人迷离,令人愕然的建筑。

4、解构主义建筑师的另一个法宝是,对建筑的确定性进行解构

4.1屈米提出“混沌(Chaos)理论”,即建筑的非功能特性理论。“事件建筑”――指在意义含量上有历史文化性,但在功能意义上,他们反对一幢建筑永保一种不变的功能,而强调功能上的交换性和不确定性,在审美意义上追求富有震惊效果的建筑。解构主义建筑师认为,使建筑具有震惊效果的最好选择就是打破固有的、稳定的功能因素,使多种因素得到平等以及异质的混杂。但是,我们要明确的是,解构(Deconstrection)必然与结构(Construction)联系在一起。解构并非对系统性结构的简单拆解、摧毁或否定。它所探讨的对象是关于本源、形而上学与构成本源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关注结构的封闭性和整齐精神哲学内在性的结构问题。

4.2自从解构主义思潮出现以后,解构理论已极大的影响了建筑设计,但总的说来,解构主义观点就是要消解作为结构主义存在基础的“结构”概念。作为结构主义基础的是索绪尔的“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这一任意性原则。尽管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间的差别是符号意义的来源。在场的事物只有与不在场的事物的比较中才能识别出来。解构主义的这种非确定性构成,恐怕就是其最本质的哲学观。

5、总结:

无论怎样,我们应当承认,在建筑设计中,在整个建筑学的研究领域中,建筑师比建筑更重要,思想比形式更重要。无论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建筑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要,而且是体现精神、审美和思想的表现物,这是建筑语言的最高发挥。

值得我们冷静思考的问题是:无论解构主义建筑师运用的语言多么神奇,多么充满幻想和迷离,如果语言表达的目的不能体现人性的存在,这种建筑语言就好像“超声波音乐家、红外线画家”一样会被人们抛弃,其形式就不能唤起广大识读建筑艺术的人们的共鸣。建筑的符号语言远不仅是思想感情的外衣,它应是真正体现人性自身价值的媒介。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篇(7)

1925年,从康奈尔大学毕业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吕彦直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完成了南京国民政府委托的中山陵设计,这一项目被誉为“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开山之作。建国后,梁思成在《祖国的建筑》中发表的两张“想象中的建筑图”,力图说明中国建筑的“民族样式”及传统形式在新中国的表现。及至20世纪80年代,北京、天津、承德等地大规模兴建仿古街,1996年北京西客站投入使用。从1910年代到21世纪初,在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各代建筑师始终以将传统建筑为我用为己任,力求在传统文化、传统样式中寻找出新中国可以继承并具有文化自豪感的建筑设计方法。直到今天,虽然在表达手法上已经从简单的大屋顶,隐藏到建筑背后的建构逻辑,但不可否认的是,此类尝试依然不断,建筑师从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化责任感,不断对所谓“传统”及“建筑的传统”进行解读与应用,寻找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及建筑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国际建筑文明的契合。

一、 何为传统

传统是一种社会积累的经验,还是一种民族共同的生活方式,或者是某种文化的积淀?传统既有让人骄傲的一面,也有令人不堪的无奈,传统也许是家族赖以传承的道德枢纽,或者比习惯势力更加持久而顽强的旧意识。很难给传统下一个定义,就如同很难给文化下定义一样,但传统本身无处不在。

传统具有一种强大的懒惰力量,这种惰性,并不能完全看做负面力量。传统本身是个过程,是在一种变化中维持和延续着的,束缚了社会发展的传统,就是负面的力量,在历史进程中会被剔除;而在人民无所适从时,利用传统的惰性,能够维护文明与文化的根源, 这就是一种正面力量,在特定时间内会被发扬和尊崇,直至经过仪式化,成为一种形式,最终从新被社会所检视。

传统的范围也很难确定,我国的传统,多指特定区域和民族的特性,多强调政治权利与道德关系,而忽视多民族特性与民间现象。

在目前的建筑学中,我们总是提及的发扬传统建筑特色,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象征性的意识形态,所谓的传统建筑,也多指明清官式建筑或个别地域特色非常明显的建筑风格。我们所定义的传统,具有强烈的局限性和风格特点。这很容易在设计时,陷入对形式的模仿,而脱离建筑学本身的意义,寻找美学、哲学或经济等其他学科的依靠。

二、 传统的建筑

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来说明传统建筑的范围到底应如何确定。普遍意义上,我们认为能够代表我国传统的建筑特色的多为清代及以前的古代官式、民间建筑。包括古代殿堂、住宅、祠庙、塔、桥、陵墓等多种建筑形式。经过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的努力,经由梁思成、刘敦桢主持,我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在对古建筑保护与测绘方面取得了相当详实的成果。这些成经过不断研究与发展,形成了我国传统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根基。目前教科书中所讲述的古建筑传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原因并不是技术、取材等方面,实际上自秦汉起,我国砖石建筑就已经颇有成就,唐宋已经有很辉煌的建筑,与西方宗教性建筑非常强调纪念性相比,我国古建筑用材的最主要原因应从美学、信仰等方面解释。首先道家强调阴阳八卦,而木主生,石主阴,故而常人用的房子多用木材,而陵墓多用石材;其次,对时间的理解,不追求物的永恒,而追求在生命在时间中的轮回,有来有去,生生不息,即为永恒,所以建筑不求永立于世,而是希望能以新代旧,与我国文化有较大相似性的日本,其伊势神宫每隔二十年重建一次,轮流使用,更是将这种态度表达的淋漓尽致。

2、木结构为主要结构形式。具体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抬梁式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在宫殿、寺庙等高等级建筑上使用斗栱。建筑的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外墙遮光挡雨,内墙分隔空间,完全不承担受力。梁柱为结构受力体系,不参与空间划分。

3、大屋顶形式。我国古代建筑的大屋顶,是建筑形式中最具符号意义的元素。也成为现代建筑师设计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多数设计普遍采取直接从建筑的外观形式上模仿大屋的形式,利用符号的所指,既关于大屋顶的形成原因有多种解释方法,目前没有定论,随着各种研究方法的介入,相关研究结果也很丰富,但普遍较为接受的原因是为了保护柱网外的地基受雨水侵蚀,同时为尽量保证室内采光,出现屋面反曲的形式,根据木材材料的特点,利用榫卯结构搭接而产生举折。

4、组群的布局模式。传统建筑的组成都以“间”为单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再以庭院为基础,形成更大规模、形式各异的组群。建筑组群大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横轴、纵轴进行布置,礼制明确。

三、 建筑的传统

建筑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成果,谈及建筑本身的传统,就不应只局限于我国的建筑文化,而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在这里,建筑的传统,指的是建筑活动本身对其中持续积累的经验、文化的积淀的一种统称。而这种经验和积淀,支撑着建筑具有某种自足自制特质,这种特质,使得建筑在历史的转变中,始终拥有其形式上的合法性和内在的意义,得以抛开风格、形式、审美、政治等其他学科的影响,成为具有明显自主性的学科。

这种学科的自主性,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类:

1、几何的形式

欧几里得几何学和笛卡尔坐标系一直是近现代建筑师在设计时所遵守的基本几何体系。虽然经过20世纪,哲学与科学界的广泛讨论,几何形式并不能成为建筑形式脱离意识形态的客观评判标准,不同的几何学观念会导致人们对形式的不同理解,如同现在所流行参数化设计,实际本质上是新的几何学与科学在特定哲学观点下所得出的某种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创新看起来似乎完全属于一种新的建筑观念,但其本质,仍然是一种建筑风格。而传统意义上,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各种新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纯粹主义、立体主义,普遍为广大建筑师所接受,并为大众所理解的仍然是在科学界已经被视为落后代表的欧几里得几何学。这是一种久已定型,代代相传的文化习性与审美传统。无论几何学如何变,它在建筑界的统治地位依旧牢固,只是会随着科学的发展,偶尔会出现一些新的面貌,在本质上,依然遵循传统。

2、双重意义的空间

“空间”概念的出现是在现代建筑开始形成的时候。空间更是哲学讨论的话题,具有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借助与其他学科的发展,来阐释和分析空间的概念;另一方面,在建筑学中,空间具有明确的实体性和物质性,建筑活动的本身就是为了营造可供使用的空间,这种营造受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尤其是前面哲学对空间概念的解释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

由此,空间的双重意义自出现以来,一直伴随着建筑的发展,而建筑学也一直在努力将其双重属性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空间概念体现为建筑实物;或者从具体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方面发展出抽象的空间形式。

3、符合逻辑的建构

建构的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对建筑结构的忠实体现和对建造逻辑的清晰表达”。建构理论的基础在于对形式原则的划分。“建筑的每一部分都可以通过核心形式与艺术形式这两种因素得以实现。建筑构件的核心形式是“结构机制与受力关系”的必然结果,而艺术形式则是呈现结构机制和受力关系的性格塑造”。可以说,建构确立结构为本体内核,巧妙化解了建筑学坚固形式、艺术与结构的关系。建构形态不仅要求本体建构作用逻辑清晰,而且还要能够在形式上充分体现建构。当前我们的建构研究还远没有达到一种还原建筑营造本质的状态,建筑师应更加立足建构的起点,并从现代主义的价值体系中转移到当代文化语境中。

四、 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的扬弃

在当代,建筑设计活动因为技术与社会文化的进步,可操作性变的更加广泛,建筑学本身也越来越依靠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建筑理论,并指导设计。除了将建筑学的外延尽量扩展之外,还应注意保持建筑学科本身自主性的研究深度,将建筑的传统延续下去。结合我国目前建筑设计业的情况,如何在保持建筑传统的同时,发扬传统建筑的特色,本文提出以下几点:

1、注重建构的传统。前面提到我国传统木建筑的核心是建造体系,是以工匠为主体的“营造”体系,第一代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等希望将中国古建筑提到与西方古典建筑相同的高度,提出中国古典主义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风格化的趋向。从营造法式到工程做法则例,突出强调的,除了工程管理,便是具体大木作小木作的详细做法。实际的建成建筑在规则的指导下突出建筑整体与局部的结构合理与逻辑清晰,除此之外的装饰等几乎都可以归为风格。在建国初期,风格的探索,大大遮盖了民间、工厂、公共住宅等建筑对于建构体系的实践,导致我们目前对建构话语的解释都直接来至西方,而完全忽略了建国初期这段实践,在建构路上所做的各种努力和尝试。因此在国内的实践应充分发挥中国营造文化的发达和历史积淀的深厚,培养和利用高素质的工匠,对古建筑的建构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由此实现建构意义的发展,并体现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精神。

2、注重空间的营造。日本学者伊东忠太认为中国传统的以相似单元组成院落的建筑形态,不能按照功能进行划分,并确定其唯一性;而后李允禾又提出“通用空间”的概念来形容所谓“通用式”空间。这种通用空间的提法,是为了区别西方建筑体系中“功能/空间”相对应的形态分类,而中国并为强调此两者的相互对应。实际上,传统建筑文化中所强调的是“形制/礼制”。形制是决定从民居到官衙、到寺庙和帝王宫殿蛋蛋形态差异所在,而差异的形成,则是礼制所决定。空间完全服务于这两者,而对功能的需求相比起来弱得多。

3、对风格的扬弃。风格本身并没有错,是在特定阶段形式所表达的特定形态,但风格明显受意识形态、社会审美等非建筑学自主性的影响。在当代进行建筑设计时,不应一味的集中在建筑风格的处理,利用建筑手法寻找所谓现代中式,而更应从传统建筑中,具有建筑传统特点的方面入手。

综上所述,我国的传统建筑在当代并不仅成为文化回归的一种代表,从建筑形式的模仿、手法的简化去寻找现代中式,而应从建筑学科本身出发,基于建筑自主性的传统,结合时代与历史的发展,寻找两者结合的契机,为当代建筑设计实践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剑飞主编. 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历史理论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篇(8)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02-01

约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解构主义一词由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在其著作被提出,而后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等为主的理论家共同阐释的解构主义思潮。随后,广大理论家们便将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批评类型而广泛地应用于对众多研究领域方法问题的探讨。解构我们通常可以理解为反结构的,或分解结构,消解结构中心。结构中心即逻各斯中心,本质即传统文化的“根”――切传统的,既定的概念范畴和分类法都是解构的对象。

解构主义建筑则是从八十年代末期兴起的一种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解构主义起始于结构主义。但它认为后者并未摆脱传统的形而上学,故而认为有必要对后者进行扬弃。解构主义的特点是把整体分解化。主要思路是对外观的处理,通过非线性或非欧几里得几何的设计,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故其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来形成建筑元素之间关系的变形与移位,譬如楼层和墙壁,或者结构和外廓。在研究中,人们总结解构主义建筑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散乱。总体形象上的散乱破碎,拆散建筑元素之间的系统关系,制造建材间的矛盾性与冲突性。在形状、色彩、比例、尺度等方向的处理享有极度自由,脱离了古典的轴线与秩序散乱解构建筑,量体上做的支离破碎,疏松零散,但变化万千。2.动态。形体具有动态,倾倒、扭转、弧形波浪、衍生等手法造成的动势或不安定效果,力图营造活泼、灵巧或者不拘一格的感觉。同传统建筑往往或坚实稳重或庄严肃穆的形象截然相反。3.突变。突变解构建筑中的各种元素和各个部位之间的连接往往很突然。没有过度,没有预兆的。看似生硬,却有着说不出的合理性。4.标新立异。建筑师在创作中总是努力标新立异。每个解构主义建筑师似乎都不愿意重复别人的东西,每个人都在尝试突破常理,超越常规。希望设计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

解构主义建筑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弗兰克盖里,伯纳德・屈米,扎哈・哈迪特,丹尼・雷柏斯金等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弗兰克・盖里,他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大师。盖里在1998年设计和建造的西班牙华堡市的所罗门古根汉姆艺术博物馆可谓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作品。这个博物馆集中展示了他的解构主义思想,整个建筑建造在内维隆河边,采用了弯曲、扭曲、变形的形态,有机状、各种材料混合拼用等手法,体积庞大, 形体古怪。艺术评论家罗伯特・修斯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美国建筑之一”。而部分建筑理论家开始感到解构主义走向过于强调形式的道路,而影响了建筑的功能。但是,舆论界对他还基本是持赞赏态度的,他也被视为国际最重要的建筑大师。

解构设计被赋予挖掘、揭示、运用以往创作活动中被忽视、被抑制的方面的使命,特别是开拓那些被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忽视和抑制的创作可能。因此,可以认为解构理念的重心在于发展和揭示建筑设计中被忽视、被抑制的事物。解构主义的实践活动唤醒了一种陌生的审美意识,即对长期以来一直在正统审美概念之外的冲突、破裂、不平衡、错乱、不稳定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应该承认,在出现解构风格的作品之前,大量的设计作品中也不难找出这类审美的萌芽或迹象。

解构主义建筑在挖掘建筑的表现性潜力方面可以说比其他表现主义建筑都走得更远。它极大拓宽了建筑师的视野,解放了建筑师的思想。它指引建筑设计应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考虑问题,摒弃传统思的枷锁,抛开建筑真理的禁锢,在平等的原则下重新估定价值,更自由、更深入的考虑建筑设计的理念。但他也是一种前卫的实验性的建筑,它必须依靠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后盾。也许,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财富的日益丰厚,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变,解构主义建筑会真正的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接受。

解构主义虽然已不再是当今世界建筑的主角,但是,它给当代建筑留下的众多启示和经验却是不可抹煞的。首先,解构主义建筑理论为研究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并且为建筑创作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方法。其次,解构主义积极的开拓和探索精神,为当代建筑师建构自已的建筑理论树立了榜样。当解构主义建筑以一种反文化、反建筑、反造型的形式出现的时候,它也就以逆反的形式展现了一种新的审美意识。这样一来,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策略和作为一种美学策略,就以一种双重呈示的形式相互融为一体了。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篇(9)

一、解构主义的概念

“解构”一词来自马丁海德格尔的名著《存在与时间》,具有分解、颠覆、揭示之意。“解构”在哲学、语言学和文艺批评领域译作消解哲学、解体批评、分解论及解构主义等。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这个字眼是从“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中演化出来的。因此,它的形式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从哲学意义上来讲,解构主义早在1967年前后就已经被哲学家贾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提出来了,但是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形成,却是80年代以来的事情。

而解构主义建筑作为一种后现代时期的建筑思潮,以其独特方式对传统的建筑提出了质疑,运用扭曲的、不确定的、混沌的形体重新诠释建筑,带给人们巨大的视觉冲击,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形象。

1967年,德里达发表了后来被称作“解构三部曲”的代表作:《语言与现象》(对胡赛尔的现象符号学理论的解构阅读)、《书写语言学》(分析了西方语言和文化理论对书写的压制,并描绘出新的书写理论)、《写作与差异》论文集(探讨的是哲学、文学、精神分析与人类学中的书写问题)。德里达在这些作品中毫不留情地批判“现象学”与结构主义,为“解构主义”缔造了理论基础,同时,这三部著作也被视作是“解构主义”全面诞生的标志。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特征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征是反作者中心――意义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解构主义更具否定性和更激进的思维方式。德里达本人对建筑非常赶喜好,他视建筑的目的是控制社会的沟通,交流,从广义来看,建筑的目的是要控制经济,因此,他认为新的建筑,后现代的建筑应该是要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

从字义来看,解构主义是指对于正统原则和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这里的所谓正统原则和正统标准,是指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原则和标准。

从实质来讲,解构主义虽然一时先声夺人,尤其在设计学院,建筑学院的学生,探究生中非常热门,它却从来没有像20年代俄国的结构主义,1918-1928年的荷兰的风格派,或者1919-1933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派那样成为一个运动的根源,更没有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那种控制世界几十年之久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它依然是一种十分个人的,学究味的尝试,一种小范围的实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个人性,表现性等特征。

三、解构主义大师弗兰克・盖里及其作品

弗兰克・盖里于1929年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十七岁随家人迁居到洛杉矶,他住在洛杉矶海滨城市摩尼卡,在那个城市里他设计了自己的房子以及大量其他的建筑。没有历史与正统结构的战后洛杉矶,快速变动的快餐主义文化充斥着每日的生活,高速公路、麦当劳、好莱坞,似乎建立空间中的永久性题材变得没有必要,盖里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全然不接受传统“建筑”独特的美学观念,利用粗制材料或机械制品,毫不忌讳地创造出震撼效果的“未完成”作品。

盖里的设计是将完整的现代主义建筑整体打破,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所谓完整的空间和形态,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他重视结构的基本部件,认为基本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总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个体的充分表达,虽然他的作品基本都有破碎的总体形式特征,但是这种破碎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形式,是他对于空间本身的重视,使他的建筑摆脱了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所谓总体性和功能性细节而具有更加丰富的形式感。

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整个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曲面体组合而成,钛板总面积2.787万平方米,其形式与人类建筑的以往实践毫无关联,脱离了任何习惯性的建筑经验。因为北向逆光的原因,建筑的主立面终日将处于阴影中,在邻水的北侧,盖里以较长的横向波动的三层展厅来(图1)呼应河水的水平流动感及较大的尺度关系。因为北向逆光的原因,建筑的主立面终日将处于阴影中,盖里聪明地将建筑表皮处理成向各个方向弯曲的双曲面,这样,随着日光入射角的变化,建筑的各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变动的光影效果,避免了大尺度建筑在北向的沉闷感。盖里为解决高架桥与其下的博物馆建筑冲突的问题,将建筑穿越高架路下部。

图1

在南侧主入口处,由于与19世纪的旧区建筑只有一街之隔,故采取打碎建筑体量过渡尺度的方法与之协调。更妙的是,盖里为解决高架桥与其下的博物馆建筑冲突的问题,将建筑穿越高架路下部,并在桥的另一端设计了一座高塔,使建筑对高架桥形成抱揽、涵纳之势,进而与城市融为一体。以高架路为纽带,盖里将这栋建筑沛然莫御的旺盛生命活力辐射入城市的深处。盖里在设计过程中得助于航空设计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它使F・盖里的构思如虎添翼。主要展馆仍然是规整的。为利于布置展品,首层基座部分也是相对比较规整的。动态徒劳部分主要是入口大厅和四周的辅助用房,变化的形态向上逐渐收缩。(图2)博物馆建在水边,与城市立交桥形成有机的组合。主要外墙材料为西班牙石灰石和钛金属板。其中较为方正的建筑造型采用了石灰石,而比较自由的塑性造型则采用了钛金属板贴面。大片的下班幕墙构成了城市中一道壮观的河畔美景。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设计受到了所在城市的尺度与肌理的影响,让人联想到弗廊特河畔那些历史建筑,从而体现出建筑师对当地历史,经济及文化传统的关注和回应。

图2

四、小结

总之,虽然解构主义建筑遭到众多非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反对传统形式与美学的精神以及其富有表现力的复杂形式,对建筑空间形态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无论人们对其评价是褒还是贬,但是其建筑始终传达出一种超现实的、抽象的、迷惑的、独特的、高

贵的和神秘的气息,值得我们批判性地关注和解读。(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对解构主义哲学与解构主义建筑的思考[M]张茜 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2010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篇(10)

ABSTRACT Montage is the lens and lens combination in simple terms, various combinations to produce meaning are different; building is also so, through the material, color, form, space, environment and other combinations of expressing the thoughts of architects, as far as the creation technique, which in post modern architecture is more prominent.

KEY WORDS Montage, post modernism, decomposition, reorganization, clip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在社会中的一种文化倾向,延伸到建筑学中,它是作为一种形而上的设计方法论作为设计思想的指导;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出现根源于人们对现代主义刻板、单一、死气沉沉、非人性化、不顾文化脉络、不顾民族地域特点的设计思想的质疑,因此,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一些建筑师开始反思,随着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后现代主义的形成而且有了自己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现代主义主张结构和技术的重要性,摒弃一切装饰,“标准化”“批量化”生产,而后现代主义则主张建筑风格的标示性,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它以现代建筑结构和技术为基础,从古典主义建筑中寻求文脉、历史、文化等的载体,通过二者的融合,来表现对历史、文化、地域等的尊重,强调人们的不同需求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样化。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现在已经风靡全球,它以其直观的、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视听享受,成为一种流行、时尚、方便的文化载体。对电影艺术来讲,对其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是“蒙太奇”手法的出现;蒙太奇一词,是法文的Montage 的音译,本是一个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1。同时含有组合、组织、结构、构造等意思,词源的共通揭示了“蒙太奇”与建筑艺术的相关性和同质性2。如前面所讲,后现代主义建筑大体来讲是现代主义建筑的躯体加上古典主义“装饰”的组合,虽然构成的类别多样,所体现的涵义也不一,但其手法确实是基本的构成、装配;电影中蒙太奇主要指的是根据影视艺术主题和剧情的需要,将影视艺术作品诸镜头,合乎逻辑地、富有节奏地重新组接,从而使其形成一个连绵不断的结构完整的艺术整体的剪辑技巧。单个的镜头并没有意义,就像一个词语,只有将他们与其它的镜头组接起来,才有了叙事、情景等等,并且不同的组接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作品,这就是艺术家创作的选择。对于后现代建筑,文丘里曾说:“对艺术家来讲,创新可能就意为着在旧的东西里挑挑拣拣。”其实后现代的创作手法大抵如此,因此,很多人曾说,后现代主义毫无贡献,它仅仅是一种流行性风格,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只是一种历史的复古或者简单的拼凑。那么,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风格,并且在上世纪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潮流,必然有其历史必然性,我们就用蒙太奇的手法对后现代建筑进行解构,从各个侧面认识后现代建筑。

后现代建筑简单来说就是现代主义建筑架构上的装饰主义,“完整的把艺术和技术进行了结合,讲究装饰的丰富、色彩的艳丽,也讲究历史风格的这种”,对于古典和现代建筑元素的应用,有的是简单的分解、重组;有的是扭曲、变形,然后再重组(扭曲、歪斜、错位、断裂);有的则是解构。

1:元素重组

简单的重组在后现代建筑设计中一种比较常用的手法,而且最早使用,主要指的是将古典建筑的典型的构配件提取出来,,“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1,以具体的或者抽象的形式直接应用到建筑中,来表达一种历史的传承,对文脉、文化的态度。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斯特恩把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概括为:历史主义,文脉主义,装饰主义。大概就源于此。此类建筑表现出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结合,建筑风格略显怪异,最著名的例子应该当属格雷夫斯设计的波特兰市政大厦:大厦的外观来看,它给人的感觉有些奇怪,它既不同于方盒子式的现代主义建筑,也不同于欧洲的古典主义建筑,建筑的底部是三层厚实的基座,其上12层高的主体,大面积的墙面是象牙白的色泽,上面开着深蓝色的方窗。正立面中央11层至14层是一个巨大的楔形,仿佛放大尺度的古典建筑的锁心石,或者你也可以想象成一个大斗之类的。大斗的中央,是一个抽象、简化了的希腊神庙。大斗之下是镶着蓝色镜面玻璃的巨大墙面,玻璃上的棕红色竖条纹形成某种超常尺度的柱子的意象。柱子之上,正面是一对突出于建筑表面的一层楼高的装饰构件,样子像风斗,而在两侧的柱头之上则是一横条亮丽的深蓝色装饰,好像包装礼品的花带子或者表示密封图章的飘带。格雷夫斯将棕红色、蓝色、象牙色以及各种涵义的装饰构件蒙太奇式的拼贴在一起,使这个体态笨拙的大房子成为一幅美丽的抽象拼贴画。菲利普•约翰逊设计的美国电视电报大厦也是这种元素重组的典型,建筑师把古典主义的三角山花、柱廊、拱门等按照古典三段式的构图样式拼贴,并全部用大理石贴面,行成了既古典、典雅,又庄重大方的效果。蒙太奇在这里就是选择古典的典型元素,然后“剪辑”,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他们的顺序、形式、色调、比例,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作品。

2:变形重组

变形重组指的是建筑师从古典建筑中获取设计元素,然后将它们扭曲、歪斜、错位、断裂等,然后“剪辑”重组,建筑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是一种非理性状态。复古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对未来的展望使此时的建筑符号成为历史要素的变形。文丘里设计的“母亲住宅”运用断裂的山花、不完整的圆形凹槽、非对称的开创、断裂的墙身分割线,让建筑呈现很凌乱的状态,不知所云,有很强的模糊性,似乎这样才能增强建筑的内涵深度和表现意义。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布拉格尼德兰大厦是后现代中的另类,建筑采用双塔造型,一虚一实,象征一男一女,男的坚实挺拔,女的流动透明、腰部收缩、上下向外倾斜,犹如衣裙,而挑出的部分可以俯瞰布拉格风光。虽然建筑形式特别,但建筑在材料和开窗的比例上和周围的建筑保持一致,获得了既突兀又和谐的效果,显示了盖里在历史建筑中创作的独到之处。我们可以看到,尼德兰大厦虽然是扭曲、变异的,但它还是从古典建筑中获取灵感元素,经过蒙太奇组合,来表达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3:解构重组

解构重组指的是“后现代”当中的解构主义,我们把它放入广义的“后现代主义”,第一:解构主义建筑是80年代晚期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第二:解构主义通过蒙太奇也与后现代主义确实有共同之处;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破碎的想法,非线性的设计过程,它的形式的实质是对现代主义的破坏和分解。解构主义建筑在其表现形式和空间特征上跟蒙太奇有异曲同工之处:它是对不同时空的剪辑、对同一时空扭曲之后的剪辑、对整体破坏之后的另类重组、以及对不同事物的规律的整合。建筑中的解构主义,以大胆的质疑,向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发起了全面的挑战,它的“非理性”的建筑理论不能理解为对理性的否定,它是冲破理性教条的局限,引入了非理性、随机等理性排斥的东西,还自然以真实。方法是通过错位、叠合、重组等过程,使建筑生成新形势的模式,但解构主义在表达方式上仍然倾向于抽象,更多的倾向于从表面语汇转向对深层结构的探索。对解构主义建筑影响非常深远的当属伯纳德•屈米, 屈米说:“我对形式不感兴趣,我攻击意义系统,我赞成造句和造句法的想法,但无意义。”4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模糊的、凌乱的、多义的“非理性”空间,常表现出很强的跳跃性,甚至是不同体系的对接,空间形式复杂多变,但在一定理性结构的约束下显出统一;另外屈米是最早将蒙太奇运用到建筑的建筑师之一,他不仅仅是追求蒙太奇效果,更在蒙太奇技术在建筑的应用做了很大贡献;拉维莱特公园就是其建筑思想的代表,也是蒙太奇思维在建筑上运用的最好例证之一。公园被屈米用点、线、面三种要素叠加,相互之间毫无联系,各自可以单独成一系统。公园中26个红色的方体组成点系统,有的具有功能性,有的仅仅是体系完整的要素;线的体系是公园的交通系统,在规整的交通网格中也有自然曲折的小径,空间和平面效果也更丰富;面的系统则是主题公园,它是公元的重心,但通过线系统和点系统连接,三者甚至互成景观。我们看到,公园在理性的体现中插入非理性因素,以及在体系的交叉中表现模糊的、凌乱的空间,不过这也是蒙太奇在剪辑中通过各种不同体系的拼贴达到表现意义的多样、变化。

彭一刚谈到:如果说古典主义是手工业社会的产物;现代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产物,那么后现代建筑则是信息社会的产物。后现代建筑随着社会的进步应运而生,有其历史的必然,虽然饱受争议,但其贡献是不可忽略的;我们通过用蒙太奇的手法来对后现代建筑解读,也是信息社会建筑发展的必要手段;建筑学是一个多学科杂糅的学科,我们更多将其他类型的艺术引入建筑,来传播建筑思想、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吴焕加.《现代西方建筑的故事》.百苑文艺出版社,2005年.

[2]李丽芳,张永刚,影视艺术鉴赏,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

上一篇: 工程监理的主要职责 下一篇: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