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0 14:59:51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篇(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很长一段时期,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价值定位,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关键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难点问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新高度,将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特别是同志通过主动阐释、积极运用、率先垂范等方式,就其历史定位、主要内容、根本价值、传承途径等作出深刻论断,推动了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挖掘与探讨,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论的新发展。

一、批驳各种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断

清末以降,国人在坚船利炮的威逼下,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救亡图存,其先后向西方学习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西方文明的传播、推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怀疑否定的情绪逐渐上升。直至五四新文化时期,提出“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胡适语)。这种“百事不如人”的价值判断决定了“全盘西化论”者要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被称为“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举起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提出东西方文化不存在先进与落后的问题,而是不同文化类型的区别。他认为世界的未来要走“中国的路,孔家的路”,“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之复兴”,由此确立了现代新儒家捍卫传统文化价值的思维定势。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则认为,中国未来的新文化应该是超越东西方文化的“第三种文明”,既坚持唯物史观所揭示的文化具有的时代性、普遍性,又坚持文化具有的民族性、特殊性,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之先河。近现代以来,自由主义文化派、保守主义文化派、马克思主义文化派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立场上,相互冲突与融合,共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发展景观。改革开放近40年,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与社会转型,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环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海外新儒家及大陆新儒家为了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坚持保守主义文化派立场,鼓吹文化复古主义,主张恢复儒教功能,回归儒家道统等。同时,伴随着中西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交融、交锋,出现了与之针锋相对的,它们是自由主义文化派在新历史时期的反映。面对文化领域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何去何从?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及理论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批驳了各种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断,重新定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坐标,为其传承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怀疑否定论干春松教授的著作《制度儒学》,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了儒学、儒家对古代社会的深刻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儒学的制度化和制度的儒家化。彼时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泱泱大国,巍巍华夏,文运昌隆,虽历经朝代更迭但文脉延续不绝。所谓“国可亡,中华文脉不能断!”这样的民族心理衍生出文化上的盲目自信与夜郎自大。直至西方列强叩关索地,清政府割地赔款,一些士大夫开始“睁眼看世界”,一改对传统文化的迷信,开始怀疑和反省。怀疑中国之器物可否堪用,怀疑制度和文化是否足恃?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走向制度层面;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从制度层面走向精神文化层面。这一路向西的学习经历了从“西学之用”深入到“西学之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被怀疑否定的过程。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之后,在鞭挞封建专制的同时矛头对准了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学,在激进批判的过程中难免将孩子与脏水一起泼掉,未能做到辩证地“扬弃”,一时间否定和破坏中华传统文化几乎成为潮流。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中,虽然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文化建设方针,实际落实中重批判轻继承,强调传统文化属于封建文化的时代性,忽视传统文化超越时代具有永恒价值的继承性,中破四旧也存在将工商老字号、古籍、字画、瓷器、古建筑等文化遗产混同四旧一起破坏,更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今天,我们在对文化发展的曲折历程进行反思的同时,必须正视怀疑否定论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当前,西方在经济科技信息上仍占优势,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而且这一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

在此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百事不如人的崇洋心理、怀疑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惯性,依然顽固地存在着。他们习惯将中华传统文化视为糟粕、封建残余和落后过时的象征。在其看来,中国在经济崛起后所面临的诸如官本位、、奢靡浪费、法制缺失等诸多社会问题,根源即在于受腐朽落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受新自由主义、西方民主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部分社会精英与所谓公知激烈地抨击中国的传统与过去。他们将民主不健全、贪腐屡禁不止及社会不公正、不平等,完全归咎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并将其视作历史包袱。他们片面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亲亲、尊尊、三纲五常划等号,认为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负面的,甚至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优秀传统文化。部分人即使承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也对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和文化能否在当今社会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心存疑问。这种反传统的传统,使国人沦为精神浪子,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立根铸魂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同志高度重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源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此外,学术界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内政外交等命题展开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讨,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这些论断和成果,有力地驳斥了怀疑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视为沉重负担的错误思想,驳斥了认为只有将其彻底废弃,中国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全盘西化论,为在21世纪中华文化的复兴扫清了障碍。

(二)文化复古论20世纪中期,唐君毅、张君劢、牟宗三等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昭告中国历史文化所以长久之理由,肯定历史文化之精神生命,强调与西方文化不同之东方智慧及其世界意义,并号召人们研究中华文化,现代新儒家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文化圈的经济崛起及诸如生态破坏、功利主义盛行等世界问题的产生,各国学者开始强调对中华传统哲学智慧的汲取。中国学界在反思重建价值秩序的过程中,也日益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但一些学者在经历的激烈动荡后,激进地走向怀疑否定传统文化的反面,积极鼓吹文化复古论。他们坚持夷夏之辨的陈腐偏见,认为马克思非我族类,马克思主义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主张复古更化,恢复中华道统。一部分人还在海外新儒家已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下,主动借用该旗帜,自封为大陆新儒家,并利用这一极富使命感的身份,刻意制造非马即儒的紧张对立,意在通过崇儒反马的宣传鼓动,攻陷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阵地。譬如蒋庆指出,应将孔孟之道作为根本统治思想写进宪法,替代马列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依靠儒家义理实行王道政治[1]。实际上,其早在21世纪初就在贵阳修筑阳明精舍宣传其所谓政治儒学、儒家等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政治主张。陈明则高调宣扬文化民族主义,在其看来,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鸠占雀巢。因此,应去马归儒、改旗易帜。他创办《原道》等刊物,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积极推广文化民族主义,抵制和抨击一切外来思想、文化与宗教。

康晓光明确提出,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儒化共产党,儒化社会,儒化中国[1]。党的十以来,针对党中央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陆新儒家错误地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放弃马克思主义,重回中华正统的开始。这种错误认知明显是对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误读。强调:“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一定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2]即是明证。这种刻意误读,势所必然地遭到学界同仁的广泛批评。譬如方克立先生指出:“他们(大陆新儒家)写了不少有意曲解思想的文章,主要是一厢情愿地表扬他‘去马归儒’,复归中华道统,让他们看到了‘儒化共产党’‘儒化中国’,将中国和平演变为一个‘儒士共同体’国家的希望。我认为要澄清上述误解、误读和有意歪曲……”[3]黄明哲讲:“一些‘儒学’学者认为,儒家文化重新成为正统的日子正在到来……这类观点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传统文化观显然存有误解。”[4]还有部分大陆新儒家刻意混淆优秀传统与传统的内涵,片面地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将传统政治思想、宗教意识、家庭伦理等,统统不加扬弃地视为优秀传统文化。但无数实践证明,这种全盘复古思想,忽视中国社会形态发生根本变革的事实,实际上只是一厢情愿毫无结果的闹剧。总之,文化复古论与怀疑否定论异曲同工,前者是全面肯定,后者是怀疑否定,二者都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复古论者没有看到孕育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这种对待传统文化只强调继承性无视时代性的态度,绝无成功的可能。二是复古论者尚未认识到十以来党中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弃马归儒、改旗易帜,而是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三)文化虚无论文化虚无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的主要表现是抹黑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为反面人物正名,歪曲与传统器物、节日、技艺、医药、习俗等相关的历史事实。譬如蔑视传统道德观念,抹黑孔子、魏征、关羽等正面历史人物,为秦桧等负面人物申冤叫屈,无视中医的重要作用等。较之怀疑否定论不信任传统,文化虚无论直接无视其存在或否认其价值意义,对中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负面影响更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最丰富、最全面、最真实的历史。几千年以来,其逐渐成为风俗、伦理、制度、器物、艺术等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的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凝聚着几千年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基础和实践基础,还维系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中华文化连续性,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更是大国崛起的优势资源。所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历史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不仅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共同文化、共同社会心理的载体。文化虚无论者通过歪曲或篡改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旨在破坏我们对民族国家的基本认知、基本信仰。实践证明,文化碎片化、历史观模糊化,势必造成价值观体系混乱,继而导致思想教育荒废、政治纪律松懈、社会风气败坏和民族认同式微,并最终动摇民族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较之怀疑否定论、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论,文化虚无论更是釜底抽薪、自掘坟墓的邪路。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5]“中国共产党人不是者,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①学术界也对文化虚无论展开了批评,并肯定了传承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譬如左鹏明确指出其错误:“文化虚无主义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对中国的现代化只起负面的阻碍作用,是‘沉重的包袱’‘历史的惰力’,主张把西方的理论、观点生搬硬套地挪到中国。”[6]王伟光则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源泉,发展和平外交战略的文化基石等[7]。这些论断,有力地驳斥了无视中国长久以来形成的道德标准、技艺传承及风俗习惯,将中华文化虚无化、空心化的错误观点,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揭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破解当今我国面临的难题,通过自觉地传承、弘扬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赋予时代特色的同时也赋予了民族特色。从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立场态度,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丰富发展,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沃土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而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根本。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当前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如前所述,怀疑否定论者不信任传统,主张摒弃传统或全盘西化;文化复古论者全面肯定传统,要求回向儒学、回归中华道统;文化虚无论者曲解、虚无中华文化,企图瓦解国人的价值信仰。由此可知,这些论调虽各有侧重,却都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途命运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此类问题虽错综复杂,但其症结在于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相关文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时代实践特点,科学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历史文化虚无主义,抵制复古主义[8]。这既是对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直接回应,也反映了大部分学界同仁的心声。如方克立先生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地位越明确、越巩固,就越能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9]“文化思想的宗纲是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流合一,综合创新。”[3]高长武认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维度,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前提[10]。作为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与实践,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无数历史和实践证明:其必须与相关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相结合,才能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一脉相承的实践探索中,自觉地传承、发展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吸收借鉴、批判继承、创新转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生了密切关系,即“马克思主义要在思想和情感上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以农民为主的中国人民所接受,就必须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11]。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21世纪焕发新活力,就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扬弃和改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其作用。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非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借鉴、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是指导思想与血脉根基的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任何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都有器物、制度与价值层面的分别。价值层面的内容较之器物或制度层面更深刻也更具本质意义。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永恒的东方智慧和人文精神。譬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修齐治平”的人生观,中庸、“忠恕”的处世观等。这些人文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13]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各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固有泉源、固有根本。就我国而言,民族之根本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之根本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以来,党中央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渊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项培根固本的工程。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过去、现在和将来是线性发展的过程,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传统和现代紧密相连,我们要更好地解决现代化难题,必须回首过去,从传统中汲取经验和智慧[14]。2017年1月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15]其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延续中华血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集中表达了党中央及社会各界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自觉认同和坚定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是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因,蕴涵国家复兴的基本价值。这些文化和价值,是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根本依据,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基本出发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诚信缺失、、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生态环境破坏及国家文化软实力不足等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这些问题越发成为中国崛起的瓶颈,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从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中寻找现代化困境的解决途径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譬如欧洲国家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中找到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资源;现代化进程完成后,又在启蒙思想的基础上,发现后现代社会的生存智慧。雅斯贝尔斯这样描述传统的重要性:“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以色列、印度、中国及古波斯等都出现了伟大思想家,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从那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一直依赖‘轴心时代’文化复兴所提供的精神力量。”[16]作为轴心时代的核心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希望[17]。对于新时期的执政者自身建设、治国理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对外交往等方面均具有启示意义,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治国理政的实践,使其以社会主义政治伦理、话语体系、价值观、经济思想、生态理念等崭新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具体表现在:一是借鉴传统政治伦理加强党的建设;二是传承传统富民思想促进经济发展;三是以传统文化为渊源培育核心价值观;四是借鉴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五是弘扬传统“和”文化助力对外交往等。这些理论与实践,见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概而言之,十以来,从共同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共同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共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精神融入其中,给国人以禀赋、依归、自信与勇气。就像同志所说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21世纪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

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文化概念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多年来人们一直努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作出理论概括。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如张岱年先生提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以和为贵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但其核心应是关于人的自觉的思想[18]。李宗桂先生认为:“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19]综观学术界相关研究,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可大致分为列举式、内涵概括式,或二者兼而有之。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同样采用了列举与内涵概括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即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跨越时空、超越国度、拥有永恒魅力的中华文化成果,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15]。除此之外,是否仍有其他内容呢?我们可以看到,在《意见》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任务的论述覆盖了更多的传承项目,事实上已为我们勾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轮廓,即中华传统古籍、戏曲、书法、语言、文字、医药、烹饪、武术、园林、节日、文物、制度甚至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与名人故居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列举式与内涵概括式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具体地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何物,但也存在界定相对模糊、概括不够简洁的弊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挖掘、划分、总结和概括。学术界习惯上是将中华传统文化分为体、用两个层面加以概括,这主要源于理学家对体用关系的探讨。譬如程颐就有“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说法。这种划分方法,由学术变为常识,获得较大影响,始于近代以来国人对西方器物、制度、风俗习惯、价值观等逐步深入地学习和借鉴。学界往往以此为依据,由浅入深地对文化实体展开层次划分。这种划分,反映了文化传播的难易、快慢,且能直观体现文化的作用及影响,具有良好的表达效果和一定的科学性,因而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和接受。以此划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可大致分为体、用两个层次。但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儒家从封建正统到地位一落千丈,之所以没有断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文字与典籍的完整留存,使我们有机会重新学习古人的思想、失落的国粹。所谓文以载道,语言文字和经典都是工具,是确保文化传播及文化传承赓续不断的载体。倘若其缺失,恐怕我们便只能在日用不知的梦魇中保留对中华文化的最后眷恋了。因此,中华文化之文同样不容忽视,亦不宜与其体用混为一谈。因为无论体用,其作用或影响的发挥,其延续与传承,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典籍等基本传播载体的运用和发展。概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体、用、文三个层面。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体,主要涉及精神、价值观层面,如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用,关乎器物、制度层面,如园林、文物、历史文化街区与名人故居等;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文,主要是传播载体,如语言文字及经史子籍。

四、开创体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近代以来,不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还是传承项目、传承平台、传承组织及传承环境等,都随着时代变迁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何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通过实施传承发展工程统一部署、协调各方、保障落实,开创了体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具体表现在,传承主体向立体化发展,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传承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等方面。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向立体化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蕴含其中的儒学,在古代社会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其传承发展是有保障的。古代中国,形成了包括官府、官学及家庭、家族、私塾、同乡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在内的多主体、多层次、宽领域的传统文化传承机构。但伴随封建统治的终结,这些机构或解体或被取缔,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失去了原来的土壤。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改变,人们越发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由此,涌现出一大批国学、中国哲学、汉语言文学及考古学的研究者。他们不断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意义,倡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时和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在其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自身及社会面临的问题,引发了强大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特别是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回应时代问题,并通过治国理政的实践发挥其价值效用,推动形成了传承主体由单一向立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具体而言,一是党是领导责任主体。《意见》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15]二是各级政府是主导责任主体。各级政府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各类文化单位、各级文化阵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三是全体教育科研工作者是教育责任主体。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要深入阐发传统文化精髓,积极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四是所有家长都是家庭教育责任主体。广大家长要恢复和确保良好的家风家教,把所有的家庭打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五是人民是实践创造主体。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主体地位,“发挥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发挥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发挥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发挥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15]。六是各类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是经济引导责任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经济体及其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引导人们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将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充分挖掘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概而言之,就是要坚持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形成政府推广、大众推广、群体推广、人际推广、国际推广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格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学热”“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仍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单一,传承方式僵化,缺少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因而社会效益难以显现。《意见》指出:“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15]因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必须充分利用传统语言、文字、经典、习俗、节庆、教育、节目、娱乐、美食、工艺等文化元素及现代教育传播技术,打造更具生活化的传承项目、平台和组织;必须通过生活化的传承项目、平台和组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人们的日常用度、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党的十以来,学界自觉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意见》以来,相关研究获得了更大进展。譬如李明泉指出:《意见》表明,以语言文字为中心、以文化经典为依托、以习俗节庆为纽带、以化育知行为关键、以文化传播为平台、以生活方式为目的、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对外宣传为渠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要路径[20]。通过研究系列重要讲话、相关文件及广大学者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十以来推动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创新。具体而言,一是项目生活化,如中华老字号保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城镇化建设、振兴中华传统节日、积极推广中医药、民族服饰及中华武术、发展民族体育项目等。二是平台生活化,除了研究院、实验基地、设计院外,还应充分发挥诸如微信、微博、主题网站等互联网、新媒体及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影院等传播平台及寺庙、道观、园林及各类文化旅游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三是组织生活化,如发挥中医药协会、中华武术协会、红学会、商会、收藏协会等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宣传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扬弃观,而且从战略高度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视其为突出优势,并实施传承发展工程,积极继承、弘扬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各项保护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等,打造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使其传承发展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具体表现在,其一,各级党委和政府将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对有关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如加强宏观指导,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考核评价体系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内容等。其二,加强传承发展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如制定和完善惠及相关工程项目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制定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完善相关奖励、补贴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或共建相关文化项目,建立健全传承发展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制度等。其三,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如完善文物保护法、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通过法制化建设增强全社会依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形成礼敬守护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法治环境等。

参考文献:

[1]方克立,张世保,林存光,张小平,刘东超,等.大陆新儒家思潮评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7-30.

[2].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3]方克立.“马魂、中体、西用”是文化思想的宗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4]黄明哲.从传统文化观看当代传统文化研究创新[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8.

[6]左鹏.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3).

[7]王伟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求是,2016(24).

[8]新华社.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就《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人民网,2017-02-07.

[9]方克立.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8(11).

[10]高长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J].党的文献,2015(1).

[11]陈先达.摆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位置[N].吉林日报,2017-02-27.

[12].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1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J].党建,2014(3).

[14]李小杰,何静.十以来党的建设对传统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借鉴[J].思想研究,2016(3).

[15]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7.

[16]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4.

[17]冯友兰选集(通论道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80.

[18]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七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471-474.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篇(2)

引言

目前,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各地对“中国梦” 指导思想的宣传教育都在积极进行当中;作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的体现,各地高度重视“中国梦”的活动开展,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在新形势下民族团结的战斗性,也关系到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但也有人对“中国梦”了解得不透彻,不知道“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这就不免给“中国梦”开展的效果上带来一些折扣;究竟新形势下“中国梦”的内容是什么,是沿袭老套还是别出心裁?如何开展“中国梦”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中国梦”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笔者在这里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一、“中国梦”的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一)“中国梦”由来已久

南宋时期的陆游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位卑未敢忘忧国”,始终激励着广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后辈们。其实早在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吐露过:“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中国强国梦”让中国人做了几千年!从古至今,不难看出“中国梦”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我们翻开历史的篇章,例数一下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可以清晰看到,在内忧外患的挤压之下,多少中华儿女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前赴后继、不懈奋斗,其可歌可泣的事迹,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尤其是在近代中国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直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彻底的当家作主,这才让百年中国梦尝到了梦想成真的滋味。

(二)“中国梦”怀有深厚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洗礼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尽管风风雨雨、历经坎坷,但目标始终就是一个:为了国家的繁荣兴旺、为了人民生活的无限美好、为了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巅。这种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精神,都是源于长期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习染,而这些传承和习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每一个有责任感中国人精神的重要构成,成为中华儿女的行为习惯;“中国梦”携带着深厚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二、“中国梦”是优秀传承的内容实质

按照主席的“中国梦”定义:“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笔者认为,“中国梦”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很多方面,几乎以一概全,但在实质上“中国梦”强调的重点在于三个部分:

(一)“中国梦”平台的思想沟通交换

“中国梦”作为一个梦想,它是交换思想的平台,大家在自己的“中国梦”上都可以畅所欲言,通过推心置腹的陈述、言无不尽的想法沟通、直言不讳地道出我们梦想的原点;梦想的原点产生于实践活动和内心的渴望,内心里的渴望也在于对实践活动的修正,同时也是对于美好生活的改变、向往和期盼;在“中国梦”的整体框架下,个体相互思想交流的通畅性,使得相互参与共同目标实践活动思维运行的正确性得到保证;同一个“中国梦”将梦想的原点在细微之处体现出来,对整体宏观的思想沟通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有助于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做好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二)“中国梦”行为的约束监督

“中国梦”不是坐下来的等待、不是流于形式的空想,也不是海阔天空的谈发展,或者是漫不经心讨论问题的座谈会,“中国梦”要求全国人民要行动起来,以行动来实现心中的目标;有行动,就会有对行动的评价,“中国梦”概念的延伸是对过去工作和生活的监督评价,并且在这种评价状态下对未来工作进行探索和安排。

(三)“中国梦”的传递、修正并寻找共性

“中国梦”的开展,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通过人与人之间彼此正确信息的传递、修正并寻找共性,从而达到同一个认识的基点。这就形同将自己的想法坦坦荡荡地说出来,以此真诚相待,来共同面对解决实践活动中的现实问题。从这方面而言,“中国梦”是对人们思想的自身修复、“舒筋活脉”的一剂良方。笔者认为,“中国梦”是“利器”,是“砍杀”消极情绪、“斩除”堕落思想、震慑负能量的有力工具;“中国梦”活动的开展和实践的运用,有助于国家内部认识能力的提高。即使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认识也不同;或者理解的深度不同,看法也有差异;但“中国梦”将泱泱大国十几亿人民的思维归结于一点点位,使得发挥群体的智慧、调动群体的积极性成为了最现实的可能。

三、“中国梦”优秀传承的形式重要性

(一)“中国梦”的形式决定着“中国梦”的质量

“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惯用于企业生产当中,一个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必须要讲求产品的质量,没有质量的意识,就没企业的责任,也就没有企业的信誉。我们可以用来延伸到“中国梦”;如果纯粹把“中国梦”当做简简单单的一个目标,就会容易造成没有创新,流于老套的局面;由于没有创新,使得人们没有激情,也就失去了潜心挖掘思想内涵和精心的准备、详细的谋划;造成对现实问题的剖析不到位,不能深入问题的本质,从而导致问题不能彻底的解决,失去了“中国梦”的激励作用;二是在很多人的“中国梦”触及到个人利益问题时,大多数人选择“沉默是金”。即使针对违背群体梦想的问题来进行探讨,也大多对问题避重就轻、泛泛而谈,这种形式导致 “中国梦”质量低下,需要得到改进。

(二)“中国梦”的形式决定着“中国梦”的优秀传承作用发挥

“中国梦”既然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树立梦想时就应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最终确立“中国梦”的主题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实施“梦想”的方案,因为梦想的广博性,具体处置问题可采用多种形式,针对“梦想”这一主题,要引导人们探讨寻求解决实际阻碍“中国梦”实现的问题方法,不能浅尝辄止、停留表面、流于形式,而需要集中思路和精力,“剥洋葱”般层层细细撕开,联系实际情况进行酝酿和思考;流于形式的“中国梦”,并不能抓住实现梦想的重点,更不能有效寻求找到梦想的路径,当然也就可能偏离“中国梦”的轨道,继而削弱了“中国梦”的作用。

(三)“中国梦”的作用

(1)中国梦”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中国梦”的实现是大多数人的愿望,谁不愿意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呢?这个梦想的目标成为了我们国家建设发展的追求之一。“中国梦”要讲求质量,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说要讲求实实在在地为梦想付出的劳动,梦想不是空谈、不是讲对抗、更不是只为私利,而是在解决问题的同一个梦想目标之下,进行善意的提醒和修正,这既可以加强相互的监督,又可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们要抱有谦虚的心态来对待来自各方的批评之言语,用广泛的真诚来容纳不同见解的声音,这不但有助于梦想思想意识的统一,有利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化解,也有利于增强全国人民齐心向上的凝聚力。以我们历史的优质传承和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经验和认识,来开展这一“中国梦”活动,将“梦想”思想统一,这样一来心自然就会贴近了,同心协力就会创造出无比的战斗力,对“中国梦”的实现有极大的促进。

(2) “中国梦”能日渐增加民族团结力

“中国梦”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梦想,它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雄关漫漫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无论从宏观的角度还是从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言,“欲速则不达”是普遍性的真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时间的沉淀造就出强大的生存法则,使得我们国家久经风雨、屡遭坎坷,却风雨同舟、不畏艰险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底子深厚,向上的动力自然也就高强,在奋发向上的过程中,我们民族历史文化显示出的厚积薄发的威力,将弥散在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之中。笔者认为“中国梦”不仅仅只是一个祖国强大、人民富裕的梦想,也是一条与全中国各族人民息息相通、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纽带上不仅怀揣着每一个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同时纽带上还携带、凝聚着我们祖先历史传承的古老血脉。在古老的炎黄血脉之下,五十六个民族人民才患难与共、唇齿相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历史文化的精髓孕育了中华民族“中国梦”强大的思想内涵。

结语

综上所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文化建设,是不可动摇的思想原则。在这样保证和原则引领下,为了实现中国人民伟大的复兴梦想,我们要挖掘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史为鉴,精神传承不可磨灭;传统历史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深厚的智慧,它是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将其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发展战略之中,是我们伟大民族重新雄立于世界的成功之道。

【参考文献】

[1]王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之我见[J]. 改革与开放,2012(12) .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篇(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发祥地”,它解决了研究文化问题的逻辑起点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阐释了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这标志着马克思的文化观走向成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思想和政治两大类,文化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为其实施和传播提供必要保证。唯物史观是“文化传承”研究道路上的指明灯,这些对于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虽然经济在决定社会的发展,但这不代表政治与文化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政治、文学、宗教、艺术等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同时,文化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性。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但文化的发展并不一定与经济的发展一致,有时文化的发展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样文化将对社会经济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有时文化发展慢于经济发展,这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也表达出了文化以人为本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人是阶段性的存在,为其所创造的文化也伴随着阶段性特征。这一点也更深刻地说明文化的本质与价值内涵及其对文化的传承的必要性。人所创造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将实现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人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人创造文化同时也反过来从文化中获得物质和精神养料。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篇(4)

2011年12月,笔者担任平顶山外国语学校(原汝州师范学校)校长,在学校师生中开展了以“厚德明理,感恩行孝”为主题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

主要方式为:全校学生每天早上7:30到教室集体诵读《弟子规》,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上安排学生进行“感恩行孝”演讲。以此来落实和践行《弟子规》,激发师生的正能量。

同时,每周三晚上组织学生观看道德模范人物的视频资料,每周双休日学生回家或参加社会实践都要践行《弟子规》。周日晚上学生返校后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班会,让学生汇报践行《弟子规》的具体行动,并由学生干部评选出每周班级“感恩之星”。学校每学期评选出十大“感恩之星”,并进行一次“感恩行孝”成果展演。

学校每天早上对经典诵读的情况进行检查通报,要求学生诵读时端身正意,恭敬肃立,边背诵边反思,做到“心口一致,知行合一”,让《弟子规》内化为学生的思维习惯、行为准则,升华为学生的人格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深厚的道德基础。

通过一系列措施,学生的职业素养特别是道德素养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就业实习时,均受到用人单位称赞。平顶山外国语学校有两大就业品牌:一是双语幼师班,二是海尔订单班。双语幼师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被用人单位称赞为“最有素质的幼教人才”。平顶山外国语学校陆续送到青岛海尔集团的毕业生达到500人,是海尔集团数百家人才培养基地中稳定率最高的中职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02年,经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批准,由郑州轻工业学院与河南省民族中专合作办学,成立了民族职业学院。2014年9月,笔者调任河南省民族中专校长。刚到这所全省唯一的民族职业院校,笔者便在省会城市高职院校中率先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和传统美德践行活动。从2014年10月起,每周一早上7:30组织学生进行国旗下的感恩演讲。每周三、周五早上7:30至8:00为经典诵读的时间,由辅导员组织各班集体诵读《弟子规》和《孝经》。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由校团委、学生会组织两个班学生在校园内开展义务劳动。

同时,学校引进河南省国学文化促进会,把学校作为促进会的常设教学基地,经常性地举办省内外大型道德论坛、国学讲坛,并进行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先后在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宿舍楼、餐厅、运动场和校园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安装布置了120多块介绍传统美德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国学经典名篇、圣贤名言的展板,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篇(5)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文化产业的发展做支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如何更好地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是考验我们的一道难题。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市场化的产业形态,它涉及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产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重要的传播载体。相对于其他方式而言,文化产业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文化产业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纪录片、影视剧、图书或者其他的视频或文字为载体的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在传播的广度上可以借助传统的书籍、报刊等印刷媒介,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新型媒体实现多渠道、立体式的传播。尤其是网络新媒体,可以有效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最大范围的受众覆盖。而诸如学校教育、传统民间艺术和技艺的师徒传授和族群传播等传播方式,则仅能局限于特定的传播时间、传播空间和传播人群,传播广度有限。

其次,文化产品的传播方式更利于大众接受。文化传播要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不仅依赖于大面积的传播广度,让更多的人接触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要让接触的受众更好地接受。文化产业制造的文化产品要赢得市场,必然会以迎合大众审美需求的大众文化的形式来呈现。大众文化通俗、生动、直接的表达方式更利于受众的理解和接受。例如,有的电视节目就通过那些表达能力和学术造诣兼具的学者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讲授,将一些原本埋藏在二十四史和四书五经等传统典籍中晦涩难读、精深难懂的历史与思想变得生动鲜活,打破专业化的门槛,让普通民众都能理解和接受。可以说,那些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电影、电视剧能够以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日常娱乐休闲的生活中渗入大众的大脑和心灵。基于以上文化产业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文化产业实现了更好的发展也就意味着其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得到了更好地提升,由此可以看出,发展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更有效的传承和弘扬。

2.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能够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是文化产业毕竟不同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如果仅有社会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就无法成其为“产业”。因此,文化产业必然内含着对经效益的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两个方面能有效地助推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文化产业中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制作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博大深厚。我们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所记载和流传的各种历史人物、事件;各种远古的神话传说、传奇小说、民间故事;诗词文学、音乐舞蹈、书法绘画、古董文物等,可以为影视作品、图书出版、文艺节目、教育培训、收藏市场等文化产业所涵盖的领域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创意支持。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良好的受众基础,文化产品赢得了受众就赢得了市场和利润。近十多年来,一大批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电影电视作品得到了国内观众的普遍认可,并获得了丰厚的产品利润。今年春节期间播出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播出就收到观众的好评,与参赛选手武亦殊相关的文章和报道在电脑网络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中刷屏式的转发;2014年,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为内容的《舌尖上的中国2》,投资一千万元左右,却创造了3亿元的收益。这些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文化产品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欢迎,当然离不开产品本身优良的制作,但更重要的是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良性互动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观念上要有文化的自觉。近代以来,在西方强大的军事、经济、文化的侵入之下,打破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一种反传统、主西化的文化自卑思潮在国内兴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的就是要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重新找回文化的自信。文化产业要有效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实现文化的自我认知,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好莱坞著名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日本的《七龙珠》等作品,都借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思想元素,并获得了极佳的市场效应。他国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利用尚且如此,我们的文化产业对自身的传统文化更应尊重。文化产业发展上有了文化的自觉,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发掘自身的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更多的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作品。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040-02

十召开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文化价值的主流,其号召我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去。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探讨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很多内容都来源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是有着比较强的生命力的。处于大学环境里,自觉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借鉴,是很有意义的。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或者说当前大学主流文化之所以展现出健康活泼、积极向上、清雅脱俗的特点,就是因为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框架的文化建设活动中,大学生原本差异性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得以健康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大学文化内容丰富,实践活动众多,无论是宿舍文化,还是服饰文化,乃至是动漫文化,都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是其中也蕴含着一些不良的、消极的文化载体,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危害。而此时就需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使其成为引导大学主流文化发展,规避不良文化蔓延的重要思想根基。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大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其在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执行者和推动者的身份。大学作为教育科研的组织结构,以学问和真理为追求,不会受制于外在的权利和利益,由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精神价值,无论是爱国主义精神,还是团体意识培养,或者是奉献精神的锻炼,都可以将其归结到大学精神范畴中去。从本质上来讲,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高等教育领域得以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当前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大学文化建设价值观。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忽视人文主义情怀,以理性和工具的视角去审视文化建设,往往都是希望其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而不是从精神价值层面去探究其实施的必要性。(2)师生参与文化建设的动力不纯,很多都是从功利性的角度入手,教师以职称评定为目标,学生以保研或者奖学金为目标,使得整个大学弥漫着浓郁的功利色彩,文化建设也表现出功利性的特点。(3)在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的环境下,社会中一些不良的文化价值观开始渗透到校园中来,西方文化中一些消极腐朽的文化形态也开始在校园出现,比如个人主义,这些价值理念的盛行充分验证了当前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不到位。

2.高校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缺乏个性。虽然也有很多高等院校意识到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且也积极在此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但是从其执行和推崇的过程来看,其存在以下的问题:不懂得依照自身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去制订文化建设方案,很多情况下,都是依照其他高等院校的执行情况,来进行模式化的效仿,由此就造成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千校一面,缺乏个性的情况。具体来讲,其主要体现在:(1)关注综合性大学的扩展,推行专升本,硕士博士申请,改名风等。(2)仅仅从字面上强调特色,文化建设特色呈现形式化的倾向。

3.文化建设层次偏低,重心存在偏移。文化建设应该是能够深入学生内心的,应该是在完善系统基础上开展和推行的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建设也是有层次的,有重心的,如果仅仅在低层次、没有重心的基础上去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就不能将其称为为合理有效的文化建设。当前的实际情况是:(1)各种文化建设活动都仅仅将视角放在生活文化层次上,文化建设内容狭窄,层次处于较低的状态,属于低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甚至部分高等院校出现将课桌文化纳入到文化建设中去的情况。(2)在高校文化建设硬件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各项文化建设活动质量大打折扣,并且存在忽视精神文化的深层次挖掘的问题,难以做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这也是文化建设重心偏移的重要表现。

4.难以理清楚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很多高等院校都会选择重视现代文化,轻视传统文化,以至于在遇到此方面问题的时候,很多高等院校都不加思考,就以这样的指导方针去执行了。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文化建设活动中渗入科学现念,以竞争意识和时效理念为主导,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这是因为学生接触现代文化的机会比较多,其对于这种文化保持着比较浓厚的兴趣,此时自然会积极主动参与进去。(2)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中比重处于较低的状态,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总是认为这些仅仅是过去的一些事情,没有必要成为现代人实践活动的指导。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借鉴的策略

1.从大学校训的角度来看。校训,是高等院校提出的道德要求、行为约束、品格养成的训诫,其不仅仅体现出大学的理想,还展现出其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更加寄托了大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就是说,校训作为学校文化核心,需要抓住大学文化灵魂,以言简意赅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引导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以及文化建设工作的主导。在此方面融入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对此,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保证校训工整对仗,以均衡化的语言来表达,由此达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匀称美,这体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重视简约、重视和谐的思维,是与传统优秀文化挂钩的重要体现。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来源于《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语言简单,阐述了传统文化中对行为个体提出的要求:自强自尊、施散恩德,言简意赅的同时,也展现出充足的韵味。(2)尽可能的引用经典名著,将其演变成为格言警句。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名著代表有《论语》、《周易》、《大学》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校训编写的援引。(3)要处理好德性文化与个性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展现中华民族近千年形成的成熟道德价值体系的时候,还应该融入个性自由权利意识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做好权衡,在爱国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做好选择,而不是对于个性文化视而不见。

2.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学管理的过程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师生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其表达出来的意识和理念,会通过师生的行为呈现出来,这就是文化建设的过程。对此,笔者认为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教学管理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摒弃传统官本管理的理念,倡导个性化管理的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人性与学习自由,不要以强硬的方式去开展管理,改变自上而下的管理运营模式,在尊重师生基本权益的基础上,完成规章制度的调整和改善,使其展现出人性化的特点来。(2)倡导中庸之道,贵和尚中,保证在和谐局面实现的过程中,使各项活动都能够得到调整。也就是说,在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安排自己学习计划的自由,实现更多选修课的引入,降低必修课的比重,给予教师更多自由开展教学的权利,而不是以量化的方式去检查和考核,使教师可以在自己意愿下开展教学。(3)在师生管理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倡导柔性管理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在规章制度中的融入,尽量不要在规章制度中出现过于硬性的词汇。

3.从校园规划的角度来看。在校园规划的过程中,也是体现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环节。在此方面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1)讲究轴对称的安排,根据校园不同区域的功能,实现不同校区的合理划分,保证在对应建筑为中心的基础上,展现出整个校园布局的对称性,这符合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现的是以礼为制的基本理念。(2)注重山水自然环境的融入,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给教育教学创造相对理想的环境和氛围,这也是校园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校园规划的过程中要以师法自然为基本原则,实现对于校园自然环境的维护和管理,保证能够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习和教学工作开展的环境。(3)处理好中西建筑之间的关系,坚持和而不同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照搬照抄的方式去应对,而是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实现中西合璧,以保证校园的整体布局更加有层次性,更加有国际视野,更加能够体现出我国古人兼容并蓄的理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和借鉴,并非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其需要在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建设之间做好权衡,由此才能够保证大学文化建设工作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篇(7)

教育是要面向未来的,对于我国的未来,教育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将立德树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在一起,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具有非常的意义,将会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重点。

1 立德树人理念概述

要立德树人,首先要做的便是要理解什么是德。德,指的是中华传统的伦理、美德。中国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中国人,是因为我们有我们特殊的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便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财富。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就要让学生认识中华的传统美德,理解中华的传统美德,并对其历史有所了解。

中华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的冲刷,才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模样。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孝的美德使得尧、舜能够以德服人;随后,有着800年历史的周代,也加入了礼乐等新文化;之后的春秋时期是中华传统美德逐渐成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的相关道德,孔子提出了“智、仁、勇”的相关道德,孟子也提出了“仁、义、礼、智”的相关道德,这些道德经过之后的朝代的演变,逐渐完善,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中华传统美德。这5000年所形成的中华传统美德,是无数祖先在自身的实践中总结下的伟大结晶,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的养分。

立德树人,就是培养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优秀人才,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相关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相关教育,不应该是应景、应付这种类型的教育,因为这种方式的教育是无法培育出具有非常稳定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学生的,要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生活。应该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并做到推陈出新。我国从“八五”开始,便开始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一直到“十一五”这将近20年的时间,我国教育部在全国的10个省市的千余所学校中,进行了相关的教育实验。前十年,教育部对相关学校提出的要求是,对学生进行“八德”的道德教育,包括: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并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实际的生活环境,做出适当的调整,让中华传统美德能够更好的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之后的十年,教育部又将“勤”、“宽”加到了道德教育当中,形成了“十德”,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触中华传统文化。文化是具有潜移默化的神奇功能,经过长时间的连续教育,我们学生会将中华传统美德很好的与自身的行为规范结合在一起,这正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而这也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富强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 立德树人理念下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

2.1 传播经典文化

以文载道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所收到的效果是有非常好的。近年来,我国的经典文化开始受到社会各方面的人士的重视,我国逐渐掀起了一股复古风,而经典文化作为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材,是非常合适的,通过文化教育来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既能学到知识,同时有传承了中华的传统美德,有着一举两得的效果。我国在进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教育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传播经典文化,组织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方式来进行,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文化,所谓的经典,主要指的是儒家经典。可以将经典文化加入到教育内容中,这点在各年级的课本中就有所体现,并且教育部门已经在内容的安排上做了整体的设计,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接触的是相关的启蒙知识,比如人们所熟知的《三字经》、《弟子规》等,让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一个基础;在小学的高年级以及初中阶段,适当的增加了一些《论语》、《大学》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我国的经典文化;在高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的“四书”里的内容,因为“四书”的内容相对要难一些,需要一定的基础才能进行学习。这部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很多学校在进行相关的教育过程中,存在应景、应付的现象,这样,很难让学生学到经典文化里的知识,也就很难实现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目的。

除了儒家经典,经典文化的教育还包括音乐、舞蹈、绘画以及工艺等等文化教育内容,这些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帮助其道德成长,所以,各学校应该将经典文化的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计划中,通过校园文化、学科渗透、师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我国的经典文化,从而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2 传播节日文化

节日,是我国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这里所指的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同时这些节日是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传统的节日,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同时在过传统节日时,往往都是全民的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也可以让家长、社区参与其中,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学校可以在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春节等等中国传统的节日时,科学、合理的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结合在一起,对节日进行详细的设计,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从而让学生在过节之余,能够更好的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其本身所特有的文化魅力,它能够让学生在其喜欢的环境中,随意的参与文化活动,体味传统节日所带来的浓厚的文化气息,经过不断的潜移默化,将节日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不断的完善。

2.3 传播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主要指的是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而地域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学校来进行的,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地点,同样是学生认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起点。而这一点被很多学校忽略了,很多学校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时,往往只是重视经典文化的教育,并没有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这很不利于学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对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各地学校在进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通过编写“校本教材”的方式来进行该教育,让学生能够在自己身边的、熟悉的历史环境下,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自己身边的历史文化时,往往会比学习其他的历史文化更有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三种文化的传播,对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为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的背后,有一个问题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那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正面临着丢失的危险,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更多的人的重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应该将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强化学生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

学校在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时,应该重视学生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小就接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能会需要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需要我们坚持下去,需要更多的教育人员落实这一重要的教育任务,向学生传授具有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的道德知识与核心价值观,从而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能够始终立于世界。从复兴中华民族的角度来看,应该把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任务,放在学生身上,因为学生是我国的希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因此让其从小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能够更好的亲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这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如果丧失了这个核心,也就违背了立德树人的原则,也就谈不上学校教育了。我国学校应该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肖键,左雪琳;浅谈“立德树人”理念在青少年德育中的几点看法[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篇(8)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促进高职院校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能够真正融入学生血液,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全面推进智慧校园、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

1建设高职院校的谨信文化,培养高职学生的谨言慎行、讲求信用的良好品格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学生道德体系的构建,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着力打造高职院校的谨信文化。谨信文化的建设,一是需要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可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来命名学校的建筑、道路、长廊;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饰品来装饰图书馆、宿舍、食堂;校园广播、宣传大屏时常播放一些古琴、古筝、戏曲等古典音乐作品,使学生们时常处于传统文化环境的包围之中,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二是需要加强训练与引导。大量设定情景环节来练习高职学生谨言慎行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着重对高职学生加强家国情怀的教育、社会关爱的教育和人格修养的教育;充分利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经典故事的朗读、说讲、模拟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普及教育活动,以培育培养并激发起高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期间开展“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敬老孝老我能行”等感恩、敬老孝老活动,帮助高职学生学会感恩、心存感恩;以元旦、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开展生动活泼且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将经典教育生活化、实践化、落地化,从而在训练与引导中帮助高职学生认知谨信文化并弘扬谨信文化,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是着重培养学生讲求信用的诚信品质。诚信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千金,说出去的话,就必须做到,承诺了必须去做,培养诚信厚重的精神。四是全面开展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高职学生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爱护公物、谦虚礼貌的礼仪规范。以敬人、自律、真诚、宽容、平等为原则,以“礼貌、礼节、礼仪”为主要内容,以二级学院为主体、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校园礼仪方面的系列讲座与活动,各二级学院组织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由团委来主持评选出校园年度文明礼仪之星。

2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和开展二课堂活动

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选修课程体系,以选修课的形式传播并弘扬传统文化。

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生晨读的必备内容,构建起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体系。需要制定详实的诵读计划,本着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以点带面、从少到多的原则,在各二级学院开展不同的诵读内容,可以将《弟子规》、《千字文》、《大学》、《中庸》、《唐诗宋词》、《二十四孝顺故事》等国学精粹引导学生诵读;可以将《大学》、《中庸》、《道德经》、《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组织教师们诵读,师生共同参与诵读,构建起国学经典诵读体系。

三是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诗词鉴赏与朗读、古典音乐欣赏、书画欣赏等二课堂活动。可以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二课堂活动,可以每月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一刻钟”和“书写国学经典一刻钟”活动,确保各二级学院各班级诵读内容的落实;可以把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情景剧,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说唱、朗读国学经典故事、国学情景剧展演活动等;要求各班级每月的黑板报、橱窗、班级微信圈、博客、微视频等都要有一定的国学经典内容,定期安排校园广播播放国学经典音乐等,把国学经典教育贯穿于日常的点点滴滴活动之中。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

成立陶艺社团、空竹社团、风筝社团、古筝社团、茶艺社团、书画社等带有传统文化性质的社团组织,开展识字猜谜、唐诗宋词鉴赏、端午划龙舟、重阳走访敬老院、中秋赏月等具有传统特色的活动;以大学生科技艺术节、文艺汇演等为展现载体,围绕孝敬父母、心怀感恩、诚实守信、善待他人、日行一善等话题,借鉴朗读者、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等节目,邀请名师名人、校友、老教授等用文朗诵、课本剧、说唱、快板等新颖生动活泼的形式可以把《论语》、《弟子规》、《孝经》、《礼记》等国学经典介绍出来并欣赏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帮助学生们深层次思考并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4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现如今,移动学习、微课、MOOC、电子书包和翻转课堂等新技术和新理念被广为实践,虚拟现实、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现代的学生每天抱着手机不松手,都号称是“网络原住民”。因此,在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就需要“投其所好”,可以深入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仁爱、诚信、民本、正义、和合、大同等时代价值的经典故事,用微信、微视频推送带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小故事、小文章、小视频,在网络课堂、翻转课堂里面增加一些例如史记、百家讲坛、名人传、中国史、春秋战国之类的历史纪录片,使学生在网络上也能够接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篇(9)

一、党报的属性和职责决定其必然成为传承优秀蜀文化的重要载体

1.党报是传承优秀蜀文化的重要载体,这是党报的属性和职责所决定的

党的机关报是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工具。它是,肩负着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的神圣使命。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关于宣传诉求,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都有过系列重要论述。同志曾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包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都应该取其精华,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2]同志也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 [3]。

在媒体日渐发达的新形势下,城市党报在日常新闻传播、各种专刊专栏,尤其是作为思想性和文艺性高度结合的宣传阵地副刊上,以其时效快、影响大等特点,对传播弘扬优秀蜀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党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发展蜀文化的主要内容

同志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4]党报更是必须坚决有效抵制“三俗”,对传统文化有扬有弃。城市党报传承与发展优秀蜀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等等。城市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其建构与传播的重点是蜀中政治文化;而作为大众传媒,党报在传承发展地方文化上要充分体现大众性。

蜀地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积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今天蜀文化资源的主要源泉。向读者普及蜀文化的相关知识,及时报道关于继承和弘扬蜀文化优秀传统的各个动态,引导传承,是城市党报的必然选项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优秀蜀文化提升党报传播力

1.优秀蜀文化彰显城市党报个性特征

应该说,地方文化构成了城市党报的个性,是城市党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存在一定地域环境中的人们,其心理特征、文化性格或多或少会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本地老百姓在文化心理与生活经验上与本土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这是生存环境提供给城市党报的最优厚的条件。城市党报只有着力体现地方文化,努力反映城市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使新闻作品充满地域特色、人文韵味,才能使城市党报的新闻作品与本地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赢得读者,使城市党报得以生存和发展。城市党报也只有着力体现地方文化,才能在众多媒体中体现自己的“个性”,体现“生存的理由”,拓展生存的空间,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诚如金华日报社总编辑所言,地市报媒的新闻,首先应当考虑本地读者的口味,符合本地的地情,满足本地读者的需求。这是中国地市报媒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5]

2.用优秀蜀文化元素提升城市党报文化品位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传承,就如同一个肢体健全的人失去了灵魂和记忆。城市党报副刊应该承担起弘扬地域文化、保留地方历史文脉、传承地方文化记忆的重任。党报副刊集思想性、文化性于一体,承载和传递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品牌,就是一个精神航标。在我国当今的报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特色的党报副刊,如人民日报《大地》副刊、解放日报《朝花》副刊、烟台日报《半岛》副刊、四川日报的《天府周末》副刊、成都日报的《天下成都》等,都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报纸文化品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忠实读者群。在许多读者心目中,这些副刊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主刊和报纸本身,成为报纸与读者之间的一个联系桥梁和纽带,无形中增添着报纸的公信力和美誉度,更提升了城市党报的文化品位。

高雅的文化品位、高尚的审美情趣,是新型城市党报副刊的生命源泉。成都日报《天下成都》副刊经过10年发展,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其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和价值取向;坚持地域性的原则,立足四川,传承文脉,弘扬优秀蜀文化。目前开辟的“金沙讲坛”报纸版、“读城记”、“寻秘记”、“人文地理”、“天下成都之人物”、“天下成都之笔荟”等栏目,既注重新的蜀地人文精神的培植和塑造,更注重对传统蜀文化的继承和扬弃。在该报组织的读者调查中,读者称赞该副刊“富有地方特色且具有史料性、知识性”。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篇(10)

〔中图分类号〕D6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3-0083-05

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就此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割断的命脉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彰显与弘扬。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民族的基因”党的十强调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所包含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同的领域:一是国家层面,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社会层面,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个人层面,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不同的层面,其实质讲的是三种不同的价值理想建构。这正如所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2〕从国家层面,主要说明我们将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价值形态;从社会层面,具体阐述我们的社会应该建设成为什么样的社会价值状况;从个人层面,详细规划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境界。这三者相依相存,缺一不可。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根基;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保障;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条件。

在此,如果没有国家价值形态的良性发展,社会就不可能具有其良性的价值状况,这是由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特征所决定的,在阶级对立、民族矛盾仍然存在的今天,国家必定是作为公民社会实存的价值基础,没有国家的政治力量支撑,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发展。相反,如果没有相应社会的良性发展,国家的形态就不能够体现出它良好的价值性。其间如果没有每个人的具体努力,没有与国家、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追求,即不利于国家、社会价值的良性发展,也不利于个人的价值实现。因此,这三者是纵横相连,犹如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3〕就此而论,从文化传承和思想根源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确实深深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在我国早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理。正如《大学》所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其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气呵成,相互贯通,互为关联,整体意境上已蕴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从国家层面来看,一个治理良好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孔子曾如此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这就是说,治理国家要讲“大道”,大道,就是人类社会中人们共同遵守、而去努力执行的一个法则。这个法则就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就是选有德性、有才干、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担当国家大事,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图富强;就是讲信用,不欺瞒,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和睦相处。

从社会层面来看,其社会境况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礼记・礼运》)孔子把这样的社会叫做:“大同”。“大同”思想自先秦以来不断地支配着中国大批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无数志士仁人为之思虑,为之奋斗,其间不乏优秀的思想和精辟的学识。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看来,建构“大同”社会的核心是“恕”,即以礼待人,以利与人;不民意,不强民所为;勤政勤劳,不悔不怨。正像孔子所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从个人层面来看,其品质修为应重在于修身养性。《大学》说的明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就从社会分工的层面,把每一个人应该重于什么样的个体修为,具有什么样的个体品质阐述得清清楚楚,而以诚实守信作为社会交往的基本行为规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尤其强调为政者的个人修为,特别突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人生境界和民本情怀。这就是志在于: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当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无不感叹地说道:“何事于仁!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孟子进而解释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当在重公轻私,公私有别。正如儒家学者所认为的那样:私义行则天下乱,公义行则天下治。公则一,私则乃殊。为公,便能为民,为民,则天下同乐;为私,仅只为己,为己,则天下纷乱。此外个人品行修炼还应注重“礼义廉耻”,说的好:“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4〕为此,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容的提炼,无不闪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正如指出的那样:“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5〕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思想源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整体意义上来把握,应该看成是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多年生命的历史积累,是中华民族生命绵延不绝的理性精神。因为我们理解的文化,并不是指一时间表现出来的特殊社会生活现象,而必须是一种国家民族的共同社会生活绵延过程的历史积累。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史学家钱穆先生认为:“一国家一民族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演进,历史演进,便成所谓‘文化’。”〔6〕这正如一个人的生活,加进长时间的绵延过程,那就是生命一样,文化也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命”。钱穆先生为此说的明白:“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因此凡所谓文化,必定有一段时间上的绵延精神。”〔7〕概括起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绵延不绝的共同生活的历史进程中,所产生、形成、发展和聚积起来的精神生命实体,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生命力,是中华民族永恒不灭的活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生命进程中根据时代要求提炼出来的理性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发展大系中的一个环节。自然是不可与中华优秀文化相割离的,它本身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华优秀文化广博的内容来看,其精髓主要体现为:一是“仁”的核心价值理念;二是“恕”的实践价值精神;三是“德”的人格价值追求。其三者不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乃至于个人层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秀文化品质和精神支撑性。

基于国家层面,“仁”是支撑国之为国的根本。“仁”的核心价值就讲一个词:“爱人”。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樊迟问仁的含义时,就曾明确指出:仁就是爱人。爱人就是“克己复礼”(《论语・颜渊》)、“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在此,“仁者爱人”的思想把握了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要素,这直接关系和影响到良好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这个价值要素的实质就是“修己”、“克己”。因此,无爱人无所以构建起良好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而对“仁”的实践却在“义”的坚守上,为此,以孔子为首的儒学思想家们提出了重义轻利、崇义贬利、以义代利的“非义不居”思想。“义”,即适合于仁的精神,正所谓“义者宜也”。用宋明理学家朱熹的话来说:“君子见得这事合当如此,却那事合当如彼,但裁处其宜而为之,则无不利之有,君子只理会义,下一截利处更不理会。”(《朱子语类・卷27》)这就是说,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境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不因事而就事,而应根据这件事是否适合仁的规范来做,如适合“仁”的精神,便无不利于自己的行为发生,这就是义。而君子只应该知道义,对自己的利害得失不必理会。应该说,这对我们今天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加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培育具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指导性意义。

基于社会层面,“恕”是社会和谐的依据,是“仁”的精神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恕”就是宽容,宽容就是心胸开阔,宽厚待人,就是“终身让人道,曾不失寸步。终身视人善,曾不损尺布。消除嫉妒心,普天霖甘露,家家获吉祥,我亦无恐怖。”(《曾国藩全集・家书二》)宽容要求性格豁达,胸怀坦荡,心地磊落。不过分看重一己之私利,一时之得失;不过分计较名誉地位。当他人取得成就时,不犯红眼病,不起忌恨心。即使有时命运在捉弄人,当不如自己的人在升迁、晋级、名誉、地位上一时高于自己时,也不会显得过分的沮丧、悲愤、不满和仇恨。因此,宽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善品质的表现。只有懂得仁爱的人才懂得宽容;只有深知道义、明白礼节的人才具有“恕”的品质。子贡曾请教孔子,说:做人“贪而无陷,富而无骄,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如此做人,可是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而乐于自觉加强仁德的修养,虽富足却谦虚礼让,不以富压人。”(参见《论语・学而》)这就是儒学的恕,儒学的宽容。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曾国藩曾有句名言:“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曾国藩全集・家书二》)这是中华优秀文化中坚持至仁至善思想在人生情感认识论上的具体体现。善莫大于恕,就是说,一个人品性中最完美、最善良的本性都不可超越宽恕这一至高的德性。德莫凶于妒,就是说,一个人的品性中最丑恶、最凶狠的本性都不如嫉妒情感显示得那样恶劣。在今天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发生争论,只要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一点、相互包容一些,努力做到:“贫而无怨”、“富而无骄”(《论语・宪问》),不犯红眼病,不起忌恨心,即使有时命运在捉弄人,当不如自己的人在升迁、晋级、名誉、地位上一时高于自己时,也不会显得过分的沮丧、悲愤、不满和仇恨。社会自然就会呈现“自由、平等、公正”的状态,“法治”也就融含其间了。

基于个人层面,“德”是个人品质的核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具有广泛的涵义,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可纳入“德”的范畴,不仅如此,“德”更是一种为人的崇高境界。因此,我国历来志士仁人都十分强调做人“怀德”。孔子说的非常明白:“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君子”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含义广泛,层次复杂的概念。从政治思想的角度理解,君子可指君主、君王,也就是国家的首领;从法律思想的角度理解,君子可表示遵守法律,忠实于统治阶级意志的人;从伦理思想的角度理解,君子一般指道德高尚、品性优秀,具有崇高人生境界的人;此外从生活实践的角度来看,君子还可以解释为胸怀大志,具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 “小人”一词,与“君子”一词相反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是一个含义广泛、层次复杂的概念。与君主、君王相反对,小人可指一般的普通的平民百姓;与守法的人相反对,小人可看作顾利枉法的人;与有德性的人相反对,小人是道德品性差、人生境界不高的人;与志向高远的人相反对,小人是指胸无大志,抱负肤浅的人。 君子怀德,就是强调:一个胸怀大志,品质优秀的人,应该是时时不忘道德规范,处处以道德规范来要求和制约自己,须臾不可轻视自己的言行,遵循法律制度,依法办事。小人怀土,就是说一个心胸狭窄、品性不高、胸无大志的人,才念念不忘自己的生活处境,只顾自己的利益,关心恩惠,而不注重道德品质修养,不遵守法律规范。为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强调做人怀德,才是君子之所为。认为人的一生无非是以德律己,以法束己,做人怀德者为人的正道。而做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却多怨恨,是小人之所为。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一个人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孔子又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即君子通达于仁义之行,小人则精通于财利之道。 今天看来,君子怀德既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所强调的人生境界,又是其推崇的做人原则,这一思想是积极的。人生的实践证明,一个人一旦疏远了、淡忘了道德的自我约束,一旦亲近了、接受了物质利益的引诱,这个人便会走向道德人格的堕落。中外古今,此类事例数不胜数。所以,“君子先慎乎德。”(《大学》)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也不可避免具有历史局限性,我们应与时俱进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8〕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够把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人们的生活相割离,只有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文化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由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远,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历史延续性和时代价值性。这便决定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所融含的思想精髓和价值理念,不仅具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且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变迁不断地与时俱进。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在根源上传承着中华优秀文化,而且在现实中要充分体现出改革开放时代中国人的独特精神风范,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精神。为此,我们必须对如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要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又要看到其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所以,我们应与时俱进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此,我们首先应该进行两个分清与三个剥离。两个分清: 一是分清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绵延性与现实创造性的关系。我们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多年生命的历史积累,是中华民族生命绵延不绝的理性精神,仅此一点,中华文化在其承载的内容上是厚重性和历史性的,在中华民族生存的任何时期都是不可断裂的。文化的现实创造性,只是中华文化历史链条中的一环,这个环节无论怎样创新,也不可能脱离文化的历史延续或者替代文化的历史厚重性。 二是分清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主体与创造主体的关系。我们说文化离不开人们的生活,生活是文化的源泉,一种生活的历史绵延性决定着特定文化的形成及其基本形态,而生活的主体是人,是既定的某种人群。因此,中华文化的承载主体是中华民族自身,是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大众基础。但是,文化是需要提炼的,自发的生活是不能够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精神的,因此文化必须进行创造,也就是进行生活精神的提炼与张扬。在此来看中华文化,它既是人民大众的,又是知识精英的。前者是根基,是载体;后者是繁叶,是精髓。 再看三个剥离:即把根植于中华民族中优秀的大众的传统文化与封建社会中王权的专制的文化形态剥离开来;把中华民族中优秀的知识精英与封建专制中的统治者剥离开来;把中华优秀文化的承载者、创造者与文化的使用者、占有者剥离开来。 通过两个分清、三个剥离,就能够很好地把握中华传统文化中,哪些是优秀的文化,哪些是文化的糟粕。在此,文化的摒弃,不是因为文化曾经被谁使用和占有过,而是摒弃掉文化使用的为己性和占有的个体性。说的明白点,就是要摒弃掉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被封建地主阶级用来为其统治服务的为己性,以及农业文明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工业文明的旧的生活习俗与行为习惯。

为此,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地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因为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事业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事业,是福祉于每一个中国人切身利益的事业,这在本质上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一脉相通的。

所以,要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它真正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要紧的是从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身修养做起。 一是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献身民族、报效祖国的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范畴; 二是把“笃志而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和“天下为公”、“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范畴; 三是把“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范畴; 四是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的关爱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范畴。 只要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能够坚守自己的修身本位,认真落实“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真正地在现实生活中,既坚持了良好的品行修为,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9〕根据这个表述,我们十分清楚地看到,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华夏大地上的创新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棵大树在改革开放历史新环境中的繁荣昌盛;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理解为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它融含有时代的创新精神,它是为解决时代问题应运而生的。它既不是复古,又不是崇洋。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策划 下一篇: 安全健康教育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