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原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4 17:09:29

统计学的原理

统计学的原理篇(1)

一、非统计专业《统计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意识问题。学习《统计学原理》之前,学生心目中都会感觉统计学是一门枯燥、复杂的学科,而且和中学时的数学水平以及从未涉本文由收集整理及的高等数学密切相关,让学生对这门学科存在异乎寻常的恐惧。(2)教师的问题。一是按部就班的按照学期初的授课计划讲授,不顾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注重完成授课计划;二是针对不同非统计专业的学生着重应当掌握的内容、方法不清晰,授课过程中缺乏对应专业的着重点。只讲求量的积累,不追求质的要求。(3)教学内容问题。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教材体现,教材的内容中涉及具体方法时的事例,还仅局限于很小的范围,不能够扩展到更大的社会经济范围。教材应向实用性方向完善,在名称上可以叫做《统计实用技术》,其内容及结构体系以经济统计学为主线,融入excel的应用技术。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原理》课程,一般是作为专业拓展课程来开设的,周课时为4学时,总课时一般在52~68课时之间。致使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亦越来越突出。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技能的训练。这个问题在本科院校仍然存在,高职高专院校有所改变,但是还不够彻底。(4)教学方法问题。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是主讲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5)教学效果问题。大多数院校的统计学原理考核方式仍然以答卷为主,许多学生没有转变固有的学习、思维方式,习惯于死记硬背公式、概念,应付考试,很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无法真正反映学生对统计方法掌握的程度和具体应用的能力。

二、非统计专业统计学原理课程实用的教学模式

(1)在课程学习的第一节课,消除学生数学不好就学不好统计的顾虑。刚开始学习《统计学原理》接触的主要是一些统计学的基础术语,所以这时应当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强化记忆。这是学习后面内容的基础。所谓的强化记忆,是从最开始的机械记忆——理解记忆——训练有关题目加强记忆——反复记忆——牢固记忆,达到最终的完全记忆,也就是强化记忆。(2)基础概况内容之后的学习,采用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内容做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模式,不再过于强调教师的教,而是强调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比如,统计调查。在这个内容学习之初,由教师简要介绍调查方案设计的有关知识点,给出思路,给出任务。需要学生按照程序来完成这个学习任务,由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并真正到调查对象中去完成,整个学期的学习以这份调查为主线,接下来进行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报表、统计图、统计预测等一系列学习任务,并且将计算机的技术融入其中。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系统设计统计调查方案,而且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3)在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等内容学习时采用先简要介绍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学生完成统计调查搜集的第一手材料,给出任务的教学模式来完成学习。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通过强调学生的主动操作,学生通过相互讨论、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效。(4)统计预测内容的学习采用突破书本范围,结合实际案例讨论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其他专业课程内容,解决实际预测问题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枯燥的统计学知识变得更加有吸引力。(5)考核的方式改为上机完成或者一个学期实际系统完成一项调查、整理、分析任务,并最终提供一系列相关资料作为佐证材料。并将平时讨论、工作的态度,纪律,与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综合评价,给出这门课程的成绩。

统计学的原理篇(2)

统计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制定政策计划,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信息、咨询、监督功能的有力武器。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瞬息万变的激烈竞争中,迫切需要统计去获得大量信息,对信息加工、分析,以指导工作,作出正确决策。鉴于统计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教委把《统计学原理》列为职业高中学校经济系各专业的核心和必修基础课程。要让学生进行正确的统计计算,不仅要求学生对有关的统计知识有透彻的理解,而且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解题环节和方法的培养,这也是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使学生明确统计计算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

1.审题:审题是通过读题进行,反复读题的过程就伴有审题的思维过程。审题,就是根据题给条件(包括数据)和要解题的问题建立已知与未知的联系。还要进一步联想所需要的概念、理论。将题目的内容和解题的准备知识统一起来,加以系统化、条理化,以便明确解题的关键,找出解题的途径和方法。

2. 分析和综合:在审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给条件和解题依据,通过分析综合、逻辑推理等手段发现解题途径,找出解题的关键步骤,寻求最佳方案。具体做法为:

(1)根据题的内容明确解题任务之后,围绕如何完成任务,给自己提出问题拓宽思路,寻找解题的方法和途径;

(2)复杂难解的题目,要细心分析、冷静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出多种解题方案,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3. 解题:在理清解题思路、找到解题方案的基础上,运用公式或列式求解。在数据处理上要注意数据与所求结果在单位上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要通过准确的额换算求得一致。还要注意在解题中层次分明、格式规范、运算准确、一丝不苟,养成做完题仔细检查的习惯。

还应指出的是,解题以后对解法要进行归纳总结,揭示题目中的内在联系与解题规律,这样才能使学生解一题以后,会解许多题,举一反三,提高应变能力,能够对付错综复杂的题目。

其次,通过对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反思,我们感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学习质量、能力均存在较大问题)、目标低(测验考试只求及格),与教材难度高(教学内容多、要求高)、课时紧诸方面的强烈反差,成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比较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障碍。为此,我们试图从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实施课堂教学的策略,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改善学过的认知结构,从而转变学生学习质量过低的现实,为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提供可靠的实证。正如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背景知识的种类多,数量大,结构合理时,才更易于接受新知识或新技能。因此,我们认为,学科教学既是沿着由高到低,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基本方向进行,而更是一个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按上述理论实践,学生统计课课堂教学策略如下:

1.结合学生实际,改善教学方法

1.1 认真准备。主要体现在课前准备之中:①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动机、兴趣、心理素质,可以针对施教;②积极反思以前学生学习该新知识时所出现的错误和缺陷,寻找对策,防患于未然;③分析教材,确定新授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设计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方案。

1.2 拓宽思路。在教学过程中,不满足于授人以“鱼”,而坚持授人以“渔”。①研究教法,设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倡导学生对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并联系实际进行变通移植或组合;②改革教法,根据成人学员求知欲、理解力强的特点,教学内容要“纲举目张”,结合图表,以加深学员印象。例如:“抽样推断”这一章的内容中的“抽样法”是统计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大纲的要求,把各种知识点融入到整个分析过程的四个步骤中去。在讲清“抽样估计”的基本概念后,就引入了以下流程图,来展示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这样化了较少的时间,给学生留下了清晰的印象,起到少而精的效果。

1.3 强化反馈。一般地说,反馈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但有效的反馈,即对学生的各样信息及时加以肯定或否定,调节教与学的进度或难度,使教学过程更适合学生实际,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激活心理素质,形成较强的学习动力

统计学的原理篇(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新科技革命的飞速进展,各种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各类职业学校将统计学列为其必修或者选修课。而目前高职统计学的教学只是注重讲授概念、公式和统计分析软件,对其中的内在机理却不予深究,学生学完了统计学原理,犹如看了一学期复杂漫长的“统计工具说明书”,这对于我们所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远远不够的。

学习统计学的最终目标是统计思维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利用概率统计的原理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统计思维是一种非确定性的思维模式,类似模糊数学,即对一个问题不能得到确定的答案。对于现实中的问题,其左右因素往往有多个,由此产生出诸多的随机性,不确定性是常态,确定性反而是少数情况。因此,统计思维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职业学校开设统计学原理的根本目的。一般认为,统计思维的养成需要很高的数学修养,其实这是一个认知误区;任何人,不管他有没有专门学习过统计学,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自发的统计思想。教师只要掌握学科特点,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一、引导认知学习,构筑学生的统计思维

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高职的学生大多高等数学学得比较少,而统计学原理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所以,教师要注意扬长避短,结合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的认知学习。所谓认知学习,就是通过合理利用人的认知过程来寻找最佳学习路径,变“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为“发现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统计学原理的认知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对 “常识”的“再发现”,以及对现实事物“美感”“和谐”的理解,建立生动形象的“总体”、“概率”等基本统计学概念,从而启发学生在头脑中确立统计思维方法。

(一)通过“常识”构筑“知识”

统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总体性和大量性的特点,大量观察法是统计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或被观察着无数大量的事实,头脑中自发地形成了各种统计信息的感知。教师应该把这个最初的“感知”加以引导并强化为“注意”,进而上升为“理解”和“记忆”,这样,学生就成为信息的主动构建者。

教师在讲解新的概念、定理的时候,应首先从常识和学生的感知出发,渐次导入。例如,教师在讲解“相关关系”的时候,先不要讲相关究竟是怎样定义的,而是从常识意义上的“相关”出发来引导学生。相关就是有关,虽然不能完全决定,但是有关联。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关系。个子高的不一定胖,个子矮的不一定瘦,但是我们调查100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仍然能够得到一定的正相关,男生平均起来比女生高些,体重也重一些。身高和体重有关,这个信息首先是一种感知;这个感知是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已经有的,现在老师做的就是强调——引起注意——加以引导——形成记忆——形成知识,而这个过程正是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形成过程。根据统计学的课程特点,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教师只需稍加引导,许多原本枯燥的概念和定理立刻就在学生的头脑里“活”了起来。

(二)利用认知误区,激发情境“顿悟”

统计学研究事物的一般现象,某些被强化的个别现象常常会混淆认知。也就是说,常识和人们的知觉印象有可能是偏差甚至错误的。个别事物的认识误区使学生陷入到一个有偏差的情境中,这个情境仍然是现实的反映;如果教师能够成功地令学生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则学生思维定势可能会突变,从而产生顿悟。通过顿悟而得到的理解,很难遗忘,并且激发创造性知识学习,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习惯。

飞机的失事率问题是一个典型的认知误区问题。由于大众的关注程度和事故严重性,几乎每一次的飞机失事都会得到报道,再加上高空飞行的恐惧等等,人们会不自觉夸大飞机的失事率。如何使学生走出这个认知误区呢?可以采取类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某些心理因素会歪曲认知。比如的中奖率问题,根据计算,体育的中奖率为八百万分之一。教师可以首先问学生一个问题,“如果去买体彩,你认为自己需要买多少钱的才有可能中奖”。一些乐观的学生就会告诉我,买一万元的就有可能中奖。打开网站以后,网站的热烈画面和鼓动使学生激动起来,这时候你再问这个问题,某些乐观的学生就会认为,如果他拿着1000元去买,很有可能会中奖。面临着大奖的诱惑,学生在非理性地高估自己中奖的概率。下面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个高涨的非理性的情绪给冷却下来,即立即进行一个简单的抓球实验。

10个乒乓球放到一个密封的罐子里面,9个红的一个白的,连续抓6次都是白球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每抓一个6次支付12元模拟币,令自告奋勇的学生去抓,老师摇罐子(防止作弊),另外一些同学做记录。看看学生到底花多少模拟币才能成功。事实上,我的学生从来没有成功过。有一次一些学生利用自习课抓了整整一节课,花了数万元模拟币,也没能成功。这个结果让学生立刻冷汗直流,回到理性。

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情境的认识就会更加贴近实际,从而激发顿悟——即概率的存在具有客观性;此时,一个统计思想的雏形正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形成。这时候教师再做引导,让学生反思许多认知误区的问题,这样几次之后,学生就会自觉地应用统计方法形成理性思维。

(三)因材施教,强调统计学的艺术性

高职的学生往往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要多一些,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强调统计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统计学的艺术性,并不是指利用统计数据弄虚作假;艺术性和科学性并不矛盾。事实上,自然界的总体常常是和谐的,比如一棵树上无数的叶子,你既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又找不到完全不同的两片——这就是统计总体的同质性和差异性;它们错落有致,密密疏疏,构成一株美丽的大树——相互依存,浑然一体。社会现象的总体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存在的事物总有它存在的理由,从这个意义上说,即所谓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存在的理由构成的总体总是有一种和谐,和谐产生美感。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的总体性,决定了其艺术性和美感。

比如无限次实验的频率接近概率问题的大数定律,许多微小的独立随机因素影响的量服从正态分布,以及假设检验和拒真和受伪错误的界定,甚至到各种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和谐和美感。如果教师忽略统计学的艺术性,仅是从严密的归纳、演绎和逻辑推导来讲述这些定理,就是忽视了社科类学生的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能力,而仅仅使用他们的数理逻辑能力,这又恰恰是大多数此类学生的弱项,显然很容易造成无的放矢和隔靴搔痒,并不能发挥出学生的最佳状况。

因此,教师在讲述这些基本概念和定理的时候,首先不是讲它们的逻辑推导过程——这个可以留到后面再做,而是置身于事物的总体中讲它们存在的合理性,即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为什么这个定理是严格正确的,而是首先告诉学生它们是和谐的,至少没有否定之的理由。“肯定”、“否定”和“不能否定”以及“不能肯定”构成一个逻辑框架,而学生的统计思维就在这样一个框架之上逐步建立并且清晰起来。

二、案例教学的合理应用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的教学过程,近年来应用颇为广泛,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是案例的选择,要寻找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选择一个好的案例等于成功了一半。有时候学生自己会找案例,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教师去引导和推荐。比如社会热点问题,牵涉到学生切身相关的实际问题等等。有的教师设计的案例跟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分析总结等等相关,这一类问题固然和学生切身相关,但是老生常谈,缺乏新意,容易产生厌倦,应当避免。不妨寻找一些社会前沿的热点问题,比如股票的市盈率和股民的实际收益率问题等等,像我们前面谈到的的中奖率问题也是一个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的问题。

其次是学生的小组协作问题。在案例教学中,强调小组协作不仅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和发展,而且在案例的调查、整理、分析等工作中能够有效地调动学习积极性,避免单枪匹马作战产生的倦怠心理。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每个案例所涉及的数据的取得和含义、调查表的形式、样本分布、各个约束条件等等要比最初设想的复杂得多,此时小组协作的优势就会得以发挥。协作学习使学生扩大思维面,互相启发、扬长避短,更全面的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创造出1+1>2的财富。

第三是案例分析的结论和学生由此而来的感悟。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了结论,这还不算完。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动学习者和实践者,从中他们一定有所感悟,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讲出来,可能是学术方面的启发,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感受。学生在讲述过程中,有意识地梳理出自己的认识,从而往往可以使已经获得的知识得到深化和升华。

三、引导学生动手去做,把厚书读薄

传统的教学模式始终难以从“重知识,轻能力”中走出来,只有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才能成功地实现向“重能力,强化知识”的突破。知识的获得过程有一个学习——获得——超越的过程,也就是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教师和学生都付出相当的努力。让学生自主动手去做是一个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提炼知识、进而升华知识的有效途径。

实践与操作使得原本无形的概念变得有形,使抽象的公式变得具体,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主动性抓在学生的手中,被动学习容易出现的消极情绪一扫而光,学生会去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动手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很多问题,原先理解的概念似乎和实践有偏差,变得模糊了;这样通过问题发散思维,把书读厚了;于是再继续动手操作下一个程序;再动手之后原先的问题得到解决,概念和公式在头脑中融会贯通,相似的问题归类,抓住问题的实质和主线,这样又把书本读薄了。

动手应该从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末。统计学中动手做的内容有设计调查方案、实施抽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设计统计表、绘制统计图等等。在案例教学中,也应主要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凡是能够实现的有条件做的统计实验一定要做,比如掷硬币实验、模拟实验、抽样推断实验等等。教师只需负责操作的演示,对一些复杂的设计问题予以整体上的指导,并充当实验秩序的维持者和设计过程的顾问。也就是说,动手是学生自主动手,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

统计学的原理篇(4)

 参加Windows、Linux或Solaris课程的学习

 阅读分析一个实际的商用操作系统源代码

如果读者能够在理解本书内容的基础上完成上述三点建议中的任何一点,则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将大大加深。如果能够完成上述任何两点建议,你就是一个操作系统专家了。如果能完成上述三点,则你就是操作系统领域的泰山北斗!

统计学的原理篇(5)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以《统计学原理》为例

《统计学原理》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统计学原理》的教学目标一般是以传授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基本思想和方法为主。无论采用的是传统板书形式还是现代多媒体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多以填鸭式的讲解为主。教学效果方面,很多学生在学习《统计学原理》的过程中,明显感到课程中涉及的概念多、公式多、计算多、方法多,概念分不清、方法不会用,常常感到学习困难,一学期下来,对学科的体系和脉络也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以《统计学原理》中抽样调查这一内容的教学大纲为例,谈谈传统教学法是如何安排的。抽样调查可以说是统计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从涉及内容上看,抽样调查涉及到较多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需要相关的知识储备,而这些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难免吃力、畏难、甚至抗拒。常见的教学内容体系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如下:先介绍一些概率的基础知识,给出一些常见的分布及相关计算,接着介绍抽样误差的来源和计算,最后介绍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种推断方法。这两种推断方法分别分为单正态总体参数的推断和两正态总体参数比较等情况,每种情况具体又细分为总体方差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先不说内容难易,单看这个知识结构,就已经让不少学生望而生畏了。在考试的压力下,不少学生的做法是:死记硬背各种情形下的计算公式,总结出可能出现的几种题型,遇到题目时对号入座、套公式求解。这样的学习必定是枯燥无味的,缺少意义的。因此不少学生常说“考完试就还给老师了。”很多学生记住了公式、解出了题目,甚至考了很高的卷面分数,然而对统计却知之甚少,这个结果不免让人觉得尴尬,这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

二、创新教学法初探——改错教学法

笔者这里命名的“改错教学法”可以描述为这样一个过程:通过完成一定的作业(任务),首先让学生“试错”;然后教师从中找出问题,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反思、找错、查找相关资料、自行找到或讨论形成解决办法;最后教师对学生形成的成果进行评价、指导和答疑,以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

以《统计学原理》中抽样调查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事实上,抽样调查里面涉及到的诸多内容,分的种种情形都是实用性非常强的知识,解决的都是再实际不过的问题,不是枯燥的书本知识和数学公式。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通过改错教学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或说一项任务):调查本地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这样的任务一个人是不容易完成的,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这样既可以组内讨论,也可以组间比较,形成竞争关系,更利于任务的持续进行。学生怎么做呢?笔者在从事统计学的教学工作时发现学生的普遍做法是:先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拟定一份《调查问卷》,然后分头做调查,收回问卷后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频数统计,还可以得出一些平均水平之类的结论。

事实上,整个过程学生一直在“试错”:第一步不应忙于设计问卷而应首先明确目的、确定对象、构建指标体系、细化指标、制定详尽的组织实施计划;由于问卷设计的问题造成采访不顺利比如问题不明确、提问方式不当、答案设置有误、问题的顺序排列不当、问题的多少没有很好的考虑、某些问题拒答或猜答者较多、某些问题的形式不便于后期统计分析等;调查对象的选择只考虑到方便、可得,没有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后期统计分析时发现一些问题该问没问,一些问题问了没用;不知道需要印制多少份问卷用以发放;部分无回答的问卷不知该如何处理;统计的最终结果只表示此次被访者的数据,难以推定总体数据;对数据的质量没把握、没说明等等。这些错误或疑问正是抽样调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抽样调查的主要内容。

这一系列的“试错”结束之后,真正的教学才刚刚开始。这里的“教”是以提问的方式出现,“学”则是通过反思、改错来完成的。改错教学法的第一步,教师可以先让各小组代表描述整个工作过程,阐述取得的成果,并可以提出一些未解决的问题。第二步,教师进行启发式提问。比如可顺次提以下问题:

1、各组同学获得的结果为什么不同,有些甚至差异很大?该以哪组同学的调查结果为准进行结果的对外呢?

2、同学们都是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取得“本地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一些结果的,为什么不用全面调查或其他方式?

3、同学们抽的是哪些“样”呢?如何决定抽“谁”的呢?这些“样”具体是怎样抽出的?样本有没有好坏?

……

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学生一个个地反思、查找,最后往往得出一个结论:自己辛辛苦苦做的这份调查结果没多少价值、不能用、不可信。但在教师看来,学生这些辛苦的付出是值得的:学生不仅体验了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由此产生了学习兴趣,学生在这个时候更愿意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应该怎么做。

三、改错教学法的应用条件

1、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错教学法应用的成功与否,在于整个过程和问题的设计上,而这些工作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教师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理解的足够深刻,才有可能提出合适的问题,才有可能找出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否则,改错教学法如若使用不当,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2、改错教学法的应用需以适度宽松的教学管理体制做保障

改错教学法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教学方式,难以完成按每节课制定的进度,也不好衡量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管理者也许会担心这种方式“太松散”,有放任自流的嫌疑,效果不易短时显现且不易考察测评。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这恰是教育的特点,教育本身就是个长期而没有明确、显著效果的工程。一个学生成绩考得高,我们不能就此说该生掌握绝大部分知识了,更不能说教育成功了。事实上,从长远来看,改错教学法不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只是这种效果要滞后一些才会发挥作用。教学管理者充分信任教师和学生能够自我管理和学习,是这种方法使用的外在环境条件。

四、改错教学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1、改错教学法的优势

改错教学法在以下方面存在明显优势:

(1)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寻找答案的动机,高效学习就是自然的结果。改错教学法中,可能涉及的内容不够全面,但有了较强的学习动机,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完成或在老师的指点下完成未涉及相关内容的学习,应该给学生自学留有自我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2)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小组内合作,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使学生明白许多任务是难以靠个人力量完成的,一定要有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学生都有集体荣誉感,使得各小组间又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在竞争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一些合作,比如信息共享。小组讨论和调查过程均可以锻炼学生与人的沟通和交际能力,完成任务的时候必定涉及到经费问题,学生既可以自筹、也可以争取赞助,经费的使用也需要经过精心的预算和控制,这对学生公关能力、理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有一定作用。改错环节又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由此看出,这个学习的过程不光是教材内容的学习,更是工作方式的学习、思维方式的学习,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学生既学会了专业知识,又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不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吗?

2、改错教学法不是万能的

从上例不难看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思考、沟通、交际、理

统计学的原理篇(6)

中图分类号:C8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统计学原理》该门课程数学性较强,而高职高专文科学生的数学又常常是“弱项”,应就高职高专《统计学原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统计的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部分。 《统计学原理》的教学内容也是按这一主线进行设计。

2教学过程方法研究

2.1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在《统计学原理》的教学中实操性强。教师对于教学项目的精心设计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总结更能让学生对知识点清晰明了。

设计项目

在校内以本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大学生消费水平情况的调查、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的调查、大学生校内外实训安排调查、大学生学习风气状况调查。

分组

将学生分成四个个小组( 如班级有40名学生,可分成4组,每组10人),并选出组长

第一组针对大学生消费水平情况的调查;第二组针对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第二组针对大学生校外实训安排调查;第四组针对大学生学习风气状况调查。

各小组对本组的调查表以PPT的形式展示,并且规定展示的过程中需讲明的内容:调查表的设计思路、调查的种类和本次调查采用的方法,以及所展示的调查表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

(3)总结

教师在学生展示调查表后及时进行总结,通过汇报的总结、知识的扩展,利用学生的调查表告知学生一些专有名词。

2.2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统计整理主要涉及统计分组、分配数列两大部分的内容,但在每一部分内容中包括的知识点多。

(1)给出案例——学生成绩分布表。见表3

表3 学生成绩分布表

考分 次数 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

人数

(人) 比率

(%) 人数

(人) 比率

(%) 人数

(人) 比率

(%)

60分以下 2 5.0 2 5.0 40 100.0

60—70 7 17.5 9 22.5 38 95.0

70—80 11 27.5 20 50.0 31 77.5

80—90 12 30.0 32 80.0 20 50.0

90分以上 8 20.0 40 100.0 8 20.0

合计 40 100.0 — — — —

(2)介绍术语:结合案例,介绍专用名词,如组数、组限、组中值、开口组、闭口组以及组中值的各种计算等。

(3)介绍用法:次数累计中的11、向上累计中的20、向下累计中的21各自表达的含义。(4)总结计算:把握方向,注意“累计”。

2.3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个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群体活动中,在合作学习中充分体现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从而使其在知识、技能和品质等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分配任务

在已有分组的基础上,分配不同的任务,数值平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位置平均数(包括中位数和众数)、序时平均数(包括绝对数时间数列中的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2)组内分工

组长接到任务后,根据组内成员的特长进行详细分工,包括依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自制例题、选取材料、制作课件、汇报整理、总结报告。

(3)成果汇报

在成果汇报中,要求汇报人态度要严肃认真,仪表要端庄,并且熟悉所讲授内容;课件的制作既要整体美观、又要结构合理、内容详略得当;在内容的总结上,要做到示例得当、概括清晰。

教师点评

点评中首先要对学生有恰如其分的肯定;其次,指出各小组在汇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4课程与实践的结合

《统计学原理》所有内容完成以后,学生对理论的知识有充分的认识。本文以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分析高职高专《统计学原理》教学与市场营销专业的结合运用:在为期三周的市场营销实践中,学生在商场为某制酒公司红酒的销售情况进行调查并制定出营销策略。根据调查所得资料,引导学生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横向分析(与其他红酒价格)、纵向分析(该公司不同时间的价格)等,制定出红酒的销售价格,再与该公司制定的红酒销售价格对比,结论的相似让学生充满信心,且理论知识进一步理解。

3 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3.1教学方法方面

(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要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去查阅资料,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主专业的学习中推行项目教学法,而对于非主专业的学习应让路与主专业,在实操性较强的内容中推行项目教学法。

(2)案列教学法:案列教学法要注意引用的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3) 参与式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在老师教授的基础上进行新项目的组合进行参与,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培养和提高。

3.2教师素养方面

教学改革需要教师积累厚重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方法多样,知识点灵活组合,点评恰如其分;除专业知识外,作为教师还要有爱心,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考虑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自信心的增强,真正做到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

3.3课程安排方面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更注重实习与实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建议《统计学原理》的教学与学生社会调查安排在同一学期,学生社会调查的时间应稍后,这样教学与实践更趋于一致。

4 结语

从总体上看,《统计学原理》的教学方法分为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变的教学形式,时时让学生参与,与学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统计学的原理篇(7)

(一)教师的教学难点

《统计学原理》这门课在财政类专业中有基础性的作用,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的时候因为了解这门课的重要性,往往会给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在这些要求中,让学生记住课程中列举的数据和方法是许多教师都会提出的,但是,也是学生完成程度较低的一种任务。乍看之下,对于各种数据方法的介绍,对于各种方法的运用,教起来应该非常简单,但是实际上教师教学的时候却非常困难[1]。《统计学原理》的内容非常枯燥,基本没有什么趣味性的内容,因此学对于这门课的兴趣普遍不高,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的时候普遍都有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烦恼。因此,教师往往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学生面对变化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累,学生也累,继而导致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厌烦情绪,而教师也在失败中放弃了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

(二)学生的学习难点

《统计学原理》的内容非常枯燥,学生即使知道这门课在整个专业中的基础性地位,也很难提起兴趣努力啃下这块硬骨头。有的学生为了能应付过这门课,会将书上的知识点摘抄下来,形成简易文档,通过对文档上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来渡过这门课。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将知识记住,因为学生是带着抵触情绪去背诵的,而且在背记下来之后,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学生再也不会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所以学生根本没有掌握这门课的知识的运用方法,在之后学习更加深入的专业课程时,因为基础不牢,只会引发更多的连锁反应,导致学生无法进行高效率的学习[2]。因此不仅仅是课程过程中的记忆问题而已,在之后的长期记忆方面,学生也要下功夫即使?拖埃?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复习前面的知识点,以便促使学生全面掌握书本内容。

二、记忆规律在《统计学原理》中的运用

(一)识记

记忆规律在《统计学原理》中运用的第一环是识记,想要记住知识,对知识的识记方式和过程非常重要。学生往往对一门课的印象和积极性,都取决于识记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也就是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识记的时候,采取更加具有丰富内容的教学方式。在介绍收集数据的方法时,以具体实例举例子,在对几种方法进行对比时,以学生能够看得见的视听材料为资料来源。丰富课堂内容的方式有很多,教师需要掌握的就是让整个教学过程看起来更加丰富,更加具有视听效果,而不是仅靠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持续不断的进行语言教学。识记的目的并不一定要学生当场记住,而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一种方法不需要学生能够复述这种方法的书面描述,而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与课本上的内容只需要大致符合即可。

(二)保持

知识的识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极少有人能够将看过一两次的内容记住,所以教师需要将以往讲过的内容,在后续的教学中重复提出,这就是保持。书本的内容总是循序渐进的,后面的内容总是比前面的要难,并且大多数都是以前面的知识为基础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时地对前面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这方面可以以遗忘曲线为参考,每隔一段时间对前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性的总结,鼓励学生自己对学过的内容进行总结,以文字图层的方式写出来,这样印象比较深[3]。另一方面也可以采取随机提起的方式,课本上的内容总是互相联系的,在讲到新知识的时候,肯定与前面的知识有所联系,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这其中的联系明确表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种联系。知识点的重复出现有利于学生一次次在脑海中深化以前学习到的知识,而且教师需要对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验,促使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前面的内容进行复习,这样才能将整个书本串联起来。

(三)重现

统计学的原理篇(8)

统计学原理课属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对构建学生基本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尤为重要。然而该课程内容较多,包括了统计工作过程、综合指标体系、动态数列分析、指数分析、抽样调查推断、统计预测等多项内容。每一项内容均由完整的理论知识和独特的方法构成。知识点较多且晦涩难懂,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尤其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卖力地讲,拼命地试图将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却始终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是“教师讲得累、学生打瞌睡”。鉴于此,我们结合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非统计类专业特点,在我校四个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原理教学中逐步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把教学的主体定位到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潜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增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把教学课堂变成探究讨论场所,让传统的教学活动重新激起一个又一个的思维涟漪,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探究式教学法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实施环节

1 问题选取

要依据教学大纲的定位,同时又要结合非统计专业的现有实际,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的基本定位,选择难易适中且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做到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稳步推进,慢慢形成学生的探究思维定式。

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初期阶段,应选取单一的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问题。最好是能够当堂形成结论且给学生较深的印象。随着探究问题的不断深入,结合教学大纲,问题的选取进一步深化,逐步设置有一定探究压力但系统性不强并限定探究学习难度的问题。此时可以按照不同的抽样标准实施抽样,让各抽样小组分别观察其组内的方差水平。在此基础上一旦实施整群抽样,则误差水平可能的变动趋向。也可以就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的特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别去对应会计课程的存量指标和流量指标,以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连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等到学生逐步适应探究式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模式后,教师就可以布置系统的、需要学生分组分任务在较长时间内才能完成的任务。

2 布置问题

将选取的问题布置给各个小组。小组根据问题的大小与多寡,通常5~6 人为一个小组。对于较单一的问题,可以多分几个组,各组的问题不强调其唯一性,可以重复,以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完成质量。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可根据问题的数量和工作任务情况,先确定各组组长(初期组长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统一指定,但随着探究活动的逐步开展,组长应鼓励个人报名或学生推荐),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侧重和个人喜好选择小组成员。每一个小组承担不同的探究任务。但无论问题难易程度如何,都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分担不同的探究任务,不允许有学生轮空,也禁止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大包大揽(但不排除必要的协作)。

3 迅速完成组内分工

各组领取任务后,在较短时间内由组长在本组内根据个人的特长确定组内分工(3~5 分钟即可)。制定抽样方案、实施抽样、搜集整理数据、查阅资料、分析推断、撰写报告等。对于具有共性并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应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独自完成,不因分工而隔断知识体系。

4 收集分工情况,据此串讲知识点,引导学生的工作方向教师可收集各组分工情况的书面结果,根据分工结果分别讲授各方面、各环节涉及的知识内容。讲解应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可以打破书本固有的知识点顺序。告诉学生在各自的工作中可能涉猎的知识内容,资料查找的方向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要用到的方法。说到统计指数,涉及同度量因素,就涉及了物量指标和价值指标问题,涉及派氏、拉氏指数的选取,常用的CPI 确定方法同样会牵扯到基期的选择、权数的确定。因而鼓励学生去查找相应的文献资料,并进一步思索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拉氏、派氏指数分别代表了哪一种思维定势和探究趋向?指数体系的确立基于什么考量和出发点?指数体系的确立和因素分析的实际意义在哪里?等等。这种串讲,既为学生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同时又告知了基本的分析方法。

5 文献检索,初步探究

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依据各自工作任务,分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查阅相关的统计公报、统计年鉴、报纸杂志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持问题进行初步探究。资料文献的查阅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很可能在探究初期只是查阅了和问题直接相关的表象资料,而忽略了深层探究所需数据的收集,结果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面。

6 集中讨论,相互激励,深入探究

各小组成员在收集相关资料并形成初步意见后,可及时组织大家集中讨论。每个人均可阐述自己观点,对所选用数据资料的可信度,使用方法是否得当等,听取他人意见。讨论过程中可有效实施相互的智力激励,迸发出灵感火花,为进一步发现深层次问题,探究和解决深层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7 课堂交流、汇报

学生在组内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各自完成分工任务。形成统一意见后,应将成果制作成PPT 文档。在规定时间内由教师组织集中进行课堂交流、汇报。由各组主讲人通过PPT 演示本组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允许组内其他成员加以补充完善。

8 教师讲评

根据各组汇报结果,教师要进行及时讲评。既要对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对其在方法、思路上存在的问题给予指正。指导学生及时转换思路,回归正确的探究方向。探究式教学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但由于学生认识问题和所学知识的局限性,极易形成学生“钻进去、出不来”。问题的叠加效应可能会打击学生探究热情,或导致“不可知论”。教师的及时讲评和肯定,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归探究学习正途的指南针。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探究式教学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探究创新活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强化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教师要充分认识探究式教学组织的重要意义,加大对各教学环节的组织力度,并不断提升自身知识运用能力探究式教学从表面看是把探究学习的主体转化为学生,但实质上绳子的另一端是教师。教师的备课、引导、启发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备课任务不仅不能削弱,而且更应该得到加强。从问题的选取设定到最后的验收讲评,教学的主线仍然紧握在教师手中。哪些问题可以选来作为探究目标,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实施分组讨论、协作完成,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对教学方法的综合把控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充电并择机走向生产实践一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始终站在学术发展前沿。

2 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和启发

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的初期,由于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一时难以适应,会因各小组组织不力,学生无从下手,不了解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而产生畏惧情绪。因而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为学生指明工作的方向并及时答疑解惑。教师可以利用常规教学课堂平台,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相应沟通平台或手机飞信、微信等方式,收集学生意见和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将学生引导到独立探究、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中,逐步形成探究式学习的良好氛围。

3 探究式教学仍需要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加以配合对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我们很难将之归为探究式问题。加之学生在接收一门新的课程知识时往往出现短暂的不适应。因而教师仍要利用讲堂这一平台向学生讲解基础知识。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应着力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多列举实例,多提出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产生探究问题的冲动和欲望。进而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探究式教学的自然过渡。

4 探究式教学课后占用时间较多,容易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

教师要合理安排探究式教学内容。挑选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内容作为选题,并适度调整教材体系中的相关章节。做到教学有重点、探究有实效。把一些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交给学生自我消化,或由教师使用传统方式串讲带过,把核心知识且具有探究的条件和意义的章节认真组织学生探究学习。避免全面开花、拘于形式,结果造成学生到最后劳神费力、难有所获。

统计学原理课程内容较多,结构复杂且难懂。但却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方法论学科,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施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要先弄清楚探究式教学的真正意义,对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环节、问题的选取、节奏的把控、效果的评定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欲使探究式教学能够实现预期教学目的而非只是“标新立异”,则需要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95-197.

统计学的原理篇(9)

2009年以前计算机考试是各个学校自己命题,根据各个学校对考生的要求和学校老师的研究方向确定不同的考试科目。一般从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这四门课中挑选两到三门来考。不同学校的试题难度相对不同学校的学生存在有非客观的因素。为使学生在计算机专业课考试中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教育部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统考科目。众所周知,计算机学科整个课程体系粗略可以分为软件理论和硬件理论两部分。“数据结构”是软件课程的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硬件课程的基石。在这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操作系统讲述的是如何使计算机展现给用户强大而易用的功能。随着网络应用的兴起,计算机网络运行基本原理也显得越发重要起来。因此,将这四门课被选定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考查的课程还是比较科学的。计算机专业考研统考给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1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大纲解析

1.1大纲考查目标

首先我们要知道考研大纲的考查目标,大纲中明确指出了课程的考查目标为:

(1) 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 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 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1.2大纲解析

从大纲的考查目标以及近两年的真题中可以看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要传授有关硬件设计的课本知识,更要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的结合,将知识综合灵活运用,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本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关于计算机硬件系统方面的3种能力:即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认知能力、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课程主要通过对计算机各功能部件的组成及运行原理的分析、讲解和配套实验,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系统级认知能力。通过对数据的机器表示、运算方法及运算部件的组成等知识点的讲解和实验,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运算特征;通过指令系统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汇编级的结构特征和基本操作描述方法;通过存储系统的详细讲解和实验,使学生能从容量、速度和成本的角度理解多层次存储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CPU及控制单元的功能和结构的详细分析,结合指令执行控制的深入讲解和实验,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系统指令执行的实质和控制单元的基本实现方法;通过总线、输入输出接口及外部设备等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内部、计算机系统与外部的交互方式。

2教学方法探讨

2.1教学内容设计

通过对大纲及其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分析来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大纲首先要求学生了解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也就是要求学生既能够从全局或宏观的角度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又能从局部或微观的角度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工作过程和交互方式。任课教师不但要使学生清晰地了解所学内容在课程知识结构中的位置以及和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还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具有清晰的脉络和思路,这对学生全面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并实践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微观层面掌握课程知识单元、从宏观层面建立该课程知识体系,进而培养学生关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认知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1]。

在实践中,我们从知识与能力两个层次,课堂与实验两个环节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与实验体系进行了详细设计,采用自顶向下的教学思路,建立了一种从整体功能推进到局部组成、从微观实现抽象到宏观结构的层次化课程内容设计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分析功能需求、探讨解决思路、总结功能特征、介绍设计与实现细节的教学内容展开模式,分别对存储系统、计算单元、控制单元和输入输出系统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贯彻局部组成体现整体功能、微观实现体现宏观结构的教学内容设计思路,同时突出“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两条主线。

2.2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甚至老师认为各硬件课程之间的衔接并不紧密,互不相干。有的教师讲到的知识点如果用到了前导课程的知识,很多老师在这里就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将前导课的知识点和本课程衔接和过渡起来,而知识之间的贯穿、联系去靠学生自己去领悟,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内容对同学们对旧知识的加深和对新知识的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明确将这种衔接和过渡告诉学生,学生才能在大脑里形成一个严密完整、一环扣一环的硬件体系[2]。

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系统级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对运算部件、存储系统、指令系统、控制单元、整机硬件系统的设计方法等知识的讲解,结合相应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理解和设计能力。在设计能力培养的具体方式上,可通过课堂讲授、课后练习、配套实验等形式分层次实现。如课堂讲授可重点介绍系统和部件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等内容;课后练习可进行框架性设计;配套实验可围绕规范、典型的模型系统,从功能部件的实现开始,直至最终设计出一台具备基本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支持有限指令集的计算机设备。从而达到验证功能部件和系统的功能,掌握必要的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工具及仿真环境,体验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设计过程,掌握相关硬件设计技术与方法等目的。

课堂教学和实验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认知和设计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系统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其技术发展的分析和探讨,体会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的创新思维;针对计算机硬件系统面临的新问题和新需求,结合新技术向学生介绍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引领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集成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技术等课程知识内容的综合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基本创新能力。

3教学方法实践

在教学中笔者还有意识地运用以下一些方法。

3.1多媒体教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用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很多工作过程都发生在芯片内部,看不见也摸不着,内容很抽象,而且电路图、时序图也非常多。如果总是空讲或是单凭老师在黑板上画是远远不能满足授课需要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充分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上课的时候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同学们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比如:要讲解CPU执行指令的时候,最好制作一个能反映 CPU每一步工作流程的动画,动画生动地反映了计算机指令被执行的详细过程,指令如何流动,数据如何获取,结果如何存放。这样就能使同学们直观地获得感性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大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2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有意识地提出一些现象或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讲解加法器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ALU内部有加法器,那么有减法器吗?教师进一步引导:补码出现的意义是什么,补码如何实现减变加?经过启发引导,学生把前后两个看似孤立的知识点有机联系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3类比教学

类比教学是在授课过程中将一些概念、策略和思想等与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事例进行关联、类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牢固掌握教学内容、抓住关键思想。例如:为了便于理解指令寻址方式,用生活事例类比:你想找张三,如果张三与你在同一办公室,在办公室可直接找到他,这相当于立即数寻址;如果张三与你不在同一单位,但你知道他的家庭地址。根据地址到张三家可以找到他,这是直接寻址:如果你不知道张三的地址,但是你知道李四的地址,而李四知道张三的地址,可以通过李四找到张三,这就是间接寻址。再如,把存储层次中的映像规则与阅览室的位置分配进行类比;把局部性原理与衣柜里存放什么衣服以及电脑的桌面放什么图标相关联;把流水线技术与工业流水线进行类比等[3]。

还有在讲述计算饥存储系统时,学生对Cache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不能准确把握,此时可以列举:假没学生要找一个同学的电话号码,一个途径是从整个城市的电活号码薄中去查,另一个途径是在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机通讯录中去查,显然在手机通讯录中去查会快得多。这例子形象地说明了在Cache中获取数据会比在主存中获取数据更快,另外也说明了Cache的另一个特点:虽然存储容量有限,但所存储的信息是较常用的。又例如教学总线宽度的慨念,可借助于城市道路宽度来类比说明。

3.4根据教材内容补充最新的实用知识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材的出版周期的不协调,使得教材中部分知识显得较老或过时,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尽量补充一些当前最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新型元器件的介绍。让学生不但能在该课程中学习到理论知识,还能开阔眼界并学习到实用的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4]。如:在讲述内存的存储单元工作原理和读写工作周期时,也可以补充一些与当前流行的计算机内存的相关知识,如SDRAM、DDR、DDRII等,以及内存工作参数如PC150、DDR266、DDRII800等。又如:讲存储器时,也可以补充ROM、PROM、EPROM、EEPROM,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这几种存储器的区别和发展历史。在输入输出系统教学中,需要指出哪些技术和设备已经过时,让学生清楚了解输入输出系统的发展过程。同时补充一些当前最新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发展、技术和性能,如 U盘和串行硬盘存储系统、液晶显示系统等。由于这些最新的技术和产品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相关知识容易吸引他们的兴趣,让学生清楚地理解教材内容究竟有哪些实际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一些与实践和应用相关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不再孤立,而能进行关联记忆,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总体来说“计算机组织原理”课程的难度还是较高,在计算机专业课里占到45分。在学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正确理解大纲的基本概念,掌握概念的一些要点;第二把概念和原理联系起来,不要孤立学习某一部分,要关联起来,因为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本来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第三要把握重点、难点,主次分清。

以上是笔者在多年“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摸索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归纳起来就是:通过合理组织硬件课程的知识内容,使它们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充分结合实际,引入当前的许多实例来丰富学习的内容,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工具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组成的实际分析、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以上这几个方面来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提高,加强学科科研,立足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讲好,学生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对考研大纲所要求的各个知识点才能更加融会贯通,当然也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 刘旭东,熊桂喜.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程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7):74-76.

[2] 杨振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改革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08(23):119-120.

[3] 王志晓,夏战国,王凯.《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教学改革与探索[J].福建电脑,2009(2):213-214 .

[4] 王勇,黄贤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方法[J].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22(3):167-170.

Discussion of Teaching Method to the Principles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National Unified Exams

WANG Ding-lei

统计学的原理篇(10)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80-02

1 统计方法的应用

统计原理应用到公路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公路行业基本分为公路建设部门和公路管理部门,统计学基础原理不论是在公路建设部门还是管理部门都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功能。管理部门经常对所管辖路段进行总体外业调查,由于管养路线长达几百公里,外业调查对路面进行技术状况评定经常采用随机抽样的统计方法,随机抽样排除了人为的主观因素,使待检总体每一个单位具有同等被抽取的机会。只有随机抽取的样本才能客观地反映总体质量的状况。这类方法所得到的数据代表性强,质量检验的可靠性得到了基本保证。因此统计数理原理的随机抽样法在公路行业应用广泛。然而原始调查数据没经过整理和分析,只是一堆“资料”,而有用的信息往往蕴藏在大量的分析数据中,所以数据的应用是统计技术的前提,统计技术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工具。统计方法可应用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过程控制、质量改进与工程监督等阶段。统计过程控制(SPC)是进行质量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科学方法。可以说,公路行业施工过程和养护工程技术上的改进,是通过实施SPC得以实现的。应该指出,统计方法是一种能使一个行业管理体系增值的资源,它是一种素质和思维方法。统计技术是一种投资少、简单易行、挖掘企业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技术。统计方法可应用在公路工程建设行业和养护生产管理方法上都有成效,应用的越早越有效。统计方法的使用能起到帮助过程改进、向决策程序提供输入的重要作用。

2 统计方法的实践应用

1)概率论分析方法在公路施工行业中的应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施工质量一般不是由项目经理主观愿望所决定,公路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它包括很多不可控的具体问题:例如建筑物的倒塌,可能是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与持力层不符;也可能是未处理好不均匀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或是盲目套用图纸,结构方案不正确,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或是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或是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不按图纸施工,施工质量低劣;或是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擅自代用材料等原因所造成。由此可见,即使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原因有时截然不同。所以,在处理质量问题时,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其质量问题的特征作具体分析。利用概率法对工程预计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2)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在公路施工行业中的实践应用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涉及到大量的质量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学的知识,把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就可以得到我们所关心的质量信息。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公路工程质量评定采用合格率与评分的方法,也就是根据检测值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进行评分,按合格率计分。对于路面、路基的压实度,弯沉值、路面结构层厚度,半刚性基层材料强度,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等检验项目,都采用数理方法进行计分。

例1:桂林绕城高速公路竣工后,在不利季节测得路面的弯沉值如表1所示,路面设计弯沉值为20.3(0.01mm)试判断弯沉值是否符合要求。取保证率系数ZN=1.645。

序号 L/0.01mm 序号 L/0.01mm 序号 L/0.01mm

1 10 9 10 17 13

2 9 10 10 18 11

3 11 11 11 19 10

4 8 12 9 20 9

5 7 13 7 21 8

6 6 14 6 22 8

7 13 15 12

8 12 16 11

表1弯沉值检测结果

解:经计算:I=9.6(0.01mm),S=2.09(0.01mm)代表弯沉值为弯沉检测上波动界限,即:I=I+ZaS=9.6+1.645×=13.0 (0.01mm)因为代表弯沉值I<Id=20.3(0.01mm)所以该路段的弯值是满足要求的。

例2:桂林绕城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对其中的一段压实质量进行检查,压实检测村果如表2所示,压实度标准K0=95%,按保证率95%的计算该路段的代表性压实度并进行质量评定。

序号 压实度% 序号 压实度% 序号 压实度%

1 97.4 8 97.7 15 97.1

2 96.4 9 96.3 16 97.3

3 64.5 10 96.6 17 96.1

4 98.3 11 98.6 18 96.5

5 97.3 12 96.8 19 98

6 96.8 13 97.8 20 96.1

7 96.9 14 96.7

表2压实度检测结果

解:经计算:K=95.96%。S=0.92%代表性压实度K为算术平均数年的下置信界限,即:K=K-t/√n.S=95.96%-0.387×0.92%=95.60%由于代表性压实度K>QK0=95%,所以该路段的压实质量是合格的.

3 如何提高统计的有效性

一般来说,人们比较重视事物间的确定关系,不太注意事物间的不确定关系(相关关系),从而使我们失掉了很多改进的机会。公路行业应用统计技术的地方很多,凡有数据的地方都能应用,包括一些定性的结果经两次量化后也能应用。但要真正使统计方法的应用切实有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良好的管理基础是关键。统计方法的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管理基础差的部门,统计方法的应用只能流于形式。在公路施工科研过程中,我们将应做好如何将统计方法普及到公路建设施工环节当中去;

2)公路行业应用统计方法要有组织保证。 统计方法贯穿工程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应列入公路发展的总体规划,并由工程质量综合管理部门归口,具体统计技术的应用可由质量管理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

3)提高统计方法培训的有效性首先要开展统计方法应用的意识教育,然后针对需求开展专题教育培训。通过工、料、机等环节质量控制,来实现质量的稳定是完全可能的,这一思想也是不断改进工程质量的理论基础。一种统计技术在公路行业中一经选用,即要求应用人员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统计结果评价以及正确使用统计结果等;

4)有计划地进行统计技术的推广和验证,面对众多的统计方法,企业首先应选择与解决“关键问题”或控制“关键特性”有关的统计技术作为试点和推广的重点,并按实施过程的轻重缓急程度,制定一份推广统计技术的计划。该计划应取得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承诺,动员全体员工参从而获得必要的工程技术资源。

4 结论

企业统计方法的应用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的原则,把统计技术的应用与专业技术紧密结合,在考虑统计项目实施时,应从理论和事实层面上注重分析和使用条件,认真权衡各种关联因素。如果没有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统计技术要素的要求,进行全员正规化的、有重点的统计方法的培训,没有使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统计技术要素按照程序文件有效地运行,则说明整个工程在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上处于失控状态,同时也说明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在适应性和有效性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在提倡科学化管理的今天,无论是管理决策还是质量监督,统计学方法在其中的作用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上一篇: 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 下一篇: 音乐教学设计模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