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创新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3 16:44:44

新能源技术创新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1)

本论坛以“选择·行动”为主题,主要围绕纯电动汽车面临的困局与出路等话题而展开,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以“改革创新、提高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结合我国经济体制现状阐述了他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观点。他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有多条,在市场经济中,选择哪条路线应该由市场决定,企业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研发。实际上,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府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给它们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电动汽车处于技术创新期,未来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此时,政府应该允许千军万马往前冲,让众企业放手一搏,终有企业会成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说:“在这一轮电动汽车革命中,脱颖而出的不是通用、福特,不在底特律,而是硅谷一家没有汽车生产背景的特斯拉。这再一次表明,替代技术变革与燃油汽车技术中的佼佼者存在着利益冲突。发动机、底盘、车身是汽车企业的三大命脉,发动机是技术最密集、最能代表技术水平的汽车部件,发动机连同驱动、底盘等部件一旦被替代,汽车企业有形与无形资产存量将大幅缩水,既有的优势也将荡然无存,其在汽车界的优势地位将发生变化。”

陈清泰还指出:新能源汽车处于产业化的前期,此时最需要以新创意、新技术来开拓局面。中小企业因为经营机制灵活、创新成本低,它们会充当新技术探路者的角色,会给行业带来新理念、新创意,带来交叉学科的知识和跨界思维,会加快产品市场化的进程,整体上降低各项成本,还会鞭策传统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因此,新进入者对于新兴产业走向成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初,农用车在中国悄然兴起,当时汽车业都认为其不正规,但农民很喜欢这种车,它在改善农民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上做出了很大贡献。现在,山东、浙江等地又兴起了小型四轮低速电动车,有人愿意生产、有人愿意消费,如果尊重市场的选择,加以疏导,很快就可以形成一个较大的产业。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2)

课 题:本文为广东省高职教育机电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新能源与节能照明”紧缺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编号:JD201384)成果。

“低碳经济”致力于发展其他清洁能源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要求能源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特征显著。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将比现在降低40%~45%,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当前的基本国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再次重申了“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低碳经济直接带来高技术人才的缺口、专业人才的匮乏。未来几年内以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电动汽车、LED节能照明灯具等为代表的环保产业、节能产业、减排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相关专业,将更加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青睐。2008年以来,笔者学校开始筹建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2010年正式开始招生,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特别是经历了光伏产业发展低迷的考验,我们对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创办的一般规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创建特色新专业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创建新专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项工作需要统一规划、协调。高等职业教育新专业的设立,要依据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形势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谋求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市场和就业机会。既要看好产业背景的发展,又要着眼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和特色,把握专业设置和拓展的重点和切入点。

1.要解决新专业的定位问题

高职新专业的定位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地区产业背景、师资水平、学生与家长意愿、市场前景、技术难度与技术复杂度等。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由于地区产业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不同,学校的办学优势、学科基础不尽相同,培养目标也不一样。新能源应用技术是一个宽口径的大类专业,目的是培养新能源与照明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新能源应用技术分为两个主题,主要研究风电、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以及节能照明领域的工程问题,包括规划设计、制造施工、工程管理、产业经营、统计运筹、金融财务与售后服务等,其涉及的学科与行业之广可见一斑。学校的新能源应用技术新专业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办出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独辟蹊径,确立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

顺德是家电之都,有较强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经过两年多的市场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学校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应该以节能照明与新能源产品开发为主,着力于新能源下游产业,侧重于太阳能路灯、逆变器、LED节能照明产品的开发设计、安装维护、产业运营与工程管理等。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电、机械、制冷、通信与电气自动化行业的优势,在太阳能路灯设计、LED照明产品设计方面形成特色,并逐步在照明系统设计、新能源工程应用等方面形成新的增长点。

2.就业市场分析与毕业生职业岗位定位

高职教育是经济、社会、市场发展变化的“函数”。我们进行了三个层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市场分析:一是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国内外新能源产业的态势与走向,国家新能源与节能照明相关的宏观政策导向;二是中观经济环境分析――华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行业布局的组合与分解,特别是佛山市与顺德区的相关产业政策、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纲要;三是微观经济环境分析――地区企业的主流产品与技术要点、岗位供求及其对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兄弟院校相关的教育市场分析等。

顺德正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传统产业谋求升级换代,而新兴产业也在加紧培育当中。目前,顺德的新兴产业取得突破:部省共建OLED产业基地、彩虹集团OLED项目落户顺德;富信电子与中科院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半导体发电;国家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落户顺德,与中山大学合建光伏研究院等。经调研,在本校学生就业的珠三角地区有新能源相关企业3000多家,节能照明相关企业近万家,其每年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在2000人以上。由此可见,本专业的学生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即使在光伏电池制造产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光伏发电控制器、逆变器、节能照明领域也足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3.课程体系建设

在明确了新专业的定位和切入点以后,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学校采用通专结合的课程模式,包括职业素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四大模块。

(1)职业素养课程模块。该模块由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方面的课程组成。其中大多数课程是全校统一规定好的,一般不可调整和改变。本专业通识选修课程主要是市场营销与生产管理。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该模块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相关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方法。包括技术基础课(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与CAD、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电子产品制造工艺、C语言编程、单片机技术初步、电子线路CAD、PLC编程基础等主干课程)。

(3)专业技术课程模块。该模块是专业核心,体现专业定位、专业特色与学科发展建设方向。包括可再生能源与风光发电子模块(课程主要有新能源发电系统安装与设计、先进能源技术与风力发电原理)、节能照明子模块(开关电源与LED驱动技术、现代平面显示技术、LED照明工程与施工)两大必修子模块。选修课设置主要体现专业前沿与行业发展方向,课程主要有:前沿知识讲座、嵌入式系统设计、电动机与控制原理、ERP软件应用、创新方法概论等。

(4)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平台,是理论学习和创造性研究、开发、设计的结合点。因此,实践教学成为三年教学进程的主线之一,实施“全过程、递进式”培养,学生从入学就开始行业企业参观调研和现场工作实践,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与专业技能。主要内容包括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实训、电子线路CAD实训、社会实践、开关电源与LED驱动课程产品设计、新能源发电系统安装与维护实训、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新能源应用技术作为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是多学科结合的交叉性、边缘性专业。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要抓住重点核心课程,逐步形成本校的特色优势,并在实践中不断对教学计划、大纲进行补充、完善和修正。

4.师资队伍、实验室、教材、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新专业创办的重点,学校在新能源发电系统设计、照明工程与施工等方面的师资缺乏;在施工、统计、营运、维护等方面的师资力量较弱;在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生产运营管理、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电子信息等方面有较强的基础。我们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合理调配全校的师资力量,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将新专业的师资增加了8人,老中青结合,高中初级职称搭配,改善师资结构,形成师资梯队,为新专业建设打好了基础。

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实验教学、科技创新、校企合作和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本专业实验场所面积较为充足,实验环境良好,学校为支持新专业建设,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新建开关电源与LED驱动技术实验室、新能源发电技术实训室,加上原有的PLC技术实训室、电子电工技术实验室、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实训室、电动机控制技术实验室等,形成了完善的校内实验教学体系。大部分专业课程都在实验室上课,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这些措施为实验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建立良性互动校企合作关系的重要舞台。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以企业为主导,建立了有效完善的管理机制。一是联络人制度。配备专任教师作为校外实训基地联络人,负责双方沟通,同时利用学校资源,整合多学科力量帮助解决企业新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问题,攻关各类技术难题等。二是校企合作机构设置。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实验与生产设备资源,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三是创建教、学、做一体化课堂。实现智力因素与生产要素、教学环境与现场工作环境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训,密切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就业市场的双向联系,发挥企业顶岗实习对改善就业的促进作用。本专业先后与彩虹集团佛山平板显示有限公司、美的照明、国星光电、高迅电子、海信多媒体、盈科电子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设立了学生校外实训基地。

5.科研与校企产学研合作

新专业的发展壮大,高职专业品牌的确立,培养品质的提升,取决于参与及服务于行业的程度,取决于专业在行业的科研技术实力与地位。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努力贴近行业需求,提供技术支持,营造技术优势,以此提升行业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并为自身资源扩展、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就业和职业规划,赢得生机与活力。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逐步实现三个领先――“实验条件领先,技术水平领先,教学方法领先”,实现教育资源与区域经济的整合,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贡献率,拓宽发展空间。加强新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与行业企业的结合,积极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运行和质量评估工作,反馈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的情况。以逻辑线索和市场性需求线索为依据,建立起实践教学基地和就业基地。

新专业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新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二、创建新专业的资源整合

1.教学资源整合

新专业的建设离不开其他相关专业的支撑。学校电子与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智能家电、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都有1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这为新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部门协调

新专业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职能部门的共同任务,离不开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共同支持。以科研工作为例,可以围绕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所涉及的领域,组织协调相关学科专业,如机电工程、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控制、通讯、经济管理等,以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安装,LED照明系统设计安装,太阳能路灯系统的生产、管理、通信、设计、监控等为研究重点,发挥特色优势,在为新专业创建服务的同时,为学校的科技工作培育出新的增长点。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给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对科技处的组织、协调等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专业建设涉及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学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处、高职研究所、图书馆等职能部门的工作,需要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把握新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把新专业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为新专业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新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循序渐进的工作,需要锐意进取,脚踏实地。

三、专业建设的特色形成

1.课堂教学改革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高职培养的不仅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能在现代企业中,适应现代组织管理模式和市场运行机制,能够从事产品研发、制造、管理的各类工程师(如PE产品工程师、FE设备工程师、QE品质工程师等),更进一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工程人才与社会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考核要改变传统的一考定天下的做法,结合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的思维,设计精细量化的质量标准,用数据说话,用类似ISO的指标体系控制教育质量,同时保持学生的个性化、多样性、创造性与精神性仍是评价体系追求的目标。

2.通用技能的培养

有效沟通、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有效团队工作、管理时间以及责任感、变化的适应性和职业道德等特质通常被描述为通用技能,这些技能成为工作绩效的基础,成为职业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学习的根本。目前,通用技能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重视。21世纪竞争和变化的工作环境对劳动者有非常显著的意义。许多对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劳动力市场的调查表明,用人单位更需要这些通用技能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科技与制造工艺。高职教育不仅仅要停留在工作和职业技能的层面上,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框架中,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其次是培养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中能够生存和取胜的通用技能(比如,礼仪、沟通、创新、团队、外语、自学能力

等等)。

四、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笔者学校在创办新能源应用技术新专业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体会,分析了新专业建设过程需要解决的一些核心问题,对其他院校的新专业创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也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集合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传播等等功能;新专业的创办要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建设,以教育培训为基础,以科技开发为支撑,以技术提升为重点,实现产、学、研的深层次紧密合作,从而赢得良好的就业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社会赞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教育部要求高校培养互联网低碳等新兴产业人才[N].中新网,2010-03-10.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3)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289-01

常规能源是指煤、石油、水等自然资源。而新能源则是指应用一定技术而产生的一种能够再生的资源,如太阳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近些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并且对于一次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新能源的开发也就显得迫在眉睫。汽车是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的主力军,l展新能源汽车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意义重大,在新能源汽车中,储能电池因其优异的特质被广泛应用。

一、技术创新中的风险因素

1.财务风险因素

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储能技术方面的研究时,因其技术线路非常的复杂,所以,一般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这是一种实体经济,因此在前期资金的周转比较缓慢并且需要很长的实践才能看到效果。这也导致了企业的不能够持续投资。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或者是没有充足的资金,都会致使项目的破灭,将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2.市场风险因素

市场风险就是指在产品研发生产完成之后,在产品销售时所承担的风险。产品研发完成之后,就要使其实现商业化,只有在研发产品被推出、销售,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之后,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才算是彻底的完成。它大致包括[1]产品的销售风险、价格风险、质量风险以及定位风险。

3.能力风险因素

在新能源汽车储能技术的研发过程中,能力风险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它是指企业的研发水平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并且缺乏先进的技术信息,因此而带来的风险。能力风险主要包含[2]产业化失败、研发能力不够、应用效果不好等风险因素。

二、应对技术创新风险控制措施

1.财务风险因素的风险控制措施

在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主要是对融资风险以及资金链断裂风险的控制。在融资风险控制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做好融资的内部控制,比如说对融资进度的控制、融资过程当中所需要的经费的控制以及融资成本的控制等。在实行融资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还要对各个部门进行良好的分工,做好团队当中的行为控制,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同时,在融资的初期,还要对企业的当前现状做好风险评估,发现其中可能会导致风险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这对于融资风险的发现和识别特别重要。在融资的中期,要制定相应的危机处理预案,以备危机发生而拟采取的方案;根据融资危机的不同采取不一样的处理预案,做到风险的及时化解,将危害和损失降到最小。在融资的后期,要对融资过程中的危机进行相关的善后处理,也就是说对在融资过程中出现的危机情况做好经验总结,完善相关的工作流程与制度,并且马上回归到正常的经营秩序上来,这也是融资风险控制部门的主要职责。对于资金链断裂风险的预防主要是通过对内部资金管理的强化,企业不要进行盲目的扩张,另外也不要随意担保,在财务的运作上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2.市场风险因素的风险控制措施

为了预防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首先应该做好产品定位工作,在对产品进行定位的过程中,一定要以预防为主,选择自己擅长的方面进行生产。并且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要与市场的实际情况相联系,避免制造出来的产品为过期产品,被市场所淘汰,这将会对企业造成极大的浪费。其次,技术创新要以简单化为基础点[3],不能太过复杂,太复杂就会产生很高的事故率,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企业也要做好质量监管工作,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最后,在价格的确定上,要避免恶性的价格竞争,应该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3.能力风险因素的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应该制定完整的企业规划,做到全面发展。对于员工实行激励制度,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联系市场需要,并非是埋头苦干。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其职业技术能力。针对企业的产业化失败的风险,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控制,前期做好技术措施和产业化方案。中期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产品服务于用户。在后期就要针对客户的喜好来设计改良方案。并且,在产品设计的初期,要做好产品的定位工作,一定要切合实际。针对出现的产品低于预期的情况,应该制定出应急预案。

总结

对新能源汽车的储能技术进行创新研究对于我国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企业都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但是其中也伴随着相当高的风险,比如说财务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能力风险,这些都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危害。为了预防这些未知的威胁,企业应当做好这些方面的风险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4)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101-02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我国自1979年以来,吸引和引进的FDI大幅度增长。引进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从1985年的19.556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900.3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连续十八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我国本土企业从中获益匪浅,外商直接投资给我国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FDI也使国内市场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生存,每个企业都必须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即创新之路。

但并不是所有研究都支持FDI对东道国正溢出效应的存在。研究结果表明,正溢出效应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有些区域甚至出现负的溢出效应。在国内,很多学者也多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并且发现正溢出效应是主流趋势,并且FDI对中国专利申请有明显的正溢出效应。

本文先以 FDI 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为事实依据,随后着重分析了 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然后试图通过构建包括区域R&D投入、FDI、能源的内生增长模型,探讨能源对区域创新产出和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

2FDI对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技术溢出效应是指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产品技术、管理技术和研发能力从外商投资企业内部向东道国企业非自愿扩散的效应,促进了当地技术和生产国水平的提高,而跨国公司又无获得全部的收益,它是一种经济外部性的表现。国内有关研究成果表明,相当一部分跨国公司提供了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技术溢出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示范和模仿效应、市场竞争效应、企业关联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东道国配套企业的带动效应。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技术发展战略,希望通过国内市场开放,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引导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从而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给我国经济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和体制的转变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但在跨国公司与外资获得了国内巨大市场份额甚至垄断我国某些产业的同时,我国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却进展缓慢,甚至在一些产业形成了严重的技术依赖。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往往采取技术控制策略以防技术外溢。

3能源约束对技术创新与FDI技术溢出的影响

3.1模型设定

4结论

通过推导和实证验证,本文发现FDI仍然是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外部推力,只是长期以来,在忽略能源约束作用的条件下,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被夸大了。在限制引进FDI的政策时,不但要考虑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更要考察FDI 对区域能源的影响作用。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在大力引外资进入的同时,必须正确引导外资企业朝着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应杜绝单纯的追求外资数量,而不考虑环境资源成本的做法,限制外资向我国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引导外资流向医药研发、软件开发、能源利用、仪器仪表等高科技部门,发展绿色产业。

参考文献:

[1]蒋殿春,等.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8).

[2]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40.

[3]王军.外国直接投资、环境管制与国际竞争力[J].世界经济研究,2005.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5)

    从经济增长的未来道路来说必然要从以人类自我欲望为中心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以整体生态系统为中心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转变。只有这样的增长才是科学的增长理念,因为科学的增长从经济哲学意义上说也是建立在生态科学技术创新、生态伦理学进步与经济低碳增长模式的和谐与统一之上。

    2能源利用循环系统与经济可持续增长战略能源作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被喻为经济增长的“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人类目前利用的能源分类来看,当前世界对能源的依赖主要还是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如果没有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那么这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将是极大的挑战。目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与经济增长快速所表现的矛盾已经相当严峻。结构问题,还是结构所造成的后果更重要?为了分析这种后果,有学者以罗默的“增长阻力”作为分析框架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分析能源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阻力效应,结果发现能源禀赋对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阻力各不相同[4],这种不同造成的后果主要有两个:一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而且这种差距将越来越大;二是由于这种阻力的存在影响能源的利用效率,不利于能源技术的创新与扩散,造成的后果将是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资源禀赋不同必然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一种非行为性阻力,在考虑生态平衡与供需平衡的问题,从战略的高度引导能源技术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协同机制相当重要,这种协同机制可用相关的变量来衡量并得出相应的协同系数,作为能源战略实施的绩效评价,具体原理可参考图1的区域能源战略的协同机制作用路径[5]。3能源技术创新与经济理性增长的框架变量理论和实证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本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性增长视角提出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系统框架,创新能源经济增长的理念。构建的研究框架就是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型,应用到能源技术创新中去就是能源经济理性增长的方向。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理清能源经济增长系统框架内核心变量的作用机理,从而找寻相对应的制度设计与治理措施以利于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84研究表明当前中国能源结构矛盾根本在于资源禀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资源禀赋约束下能耗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和经济增长对油、气的需求不断上升。这种矛盾所造成的结果已在近年来煤炭过剩开采所激化安全事故、油价的不断上升和全球气候加剧变暖的趋势中得到显示。尽管这种趋势造成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深化检验,但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增长方式。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唯一出路是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减小煤炭比重,加大油、气比重,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以达到实现能源供求平衡、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利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但是能源替代效应实质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能造成更大的生态系统破坏,因此这种能源的替代所形成的能源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可能是有利的,但并不符合科学的经济增长理念。这是否是最优的实现的经济增长路径也值得讨论。

    中国能源生产利用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指向受政府调控明显,煤炭产业为主的生产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3],如果能源结构得不到根本改变,那么路径依赖一旦锁定,产生的马太效应将是加倍的后果。于是,我们要问,能源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是否仅仅是能源产业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图2研究框架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具体的概念框架与变量如图2所示,框架内的核心变量地区生产总值、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电耗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电力消费量作为基础变量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GDP电耗。为了使能源可持续增长系统能够良好运行,这些核心的内生变量必须存在协整的关系,如果这个循环的系统之间重要变量偏离了协整,必须加以修正,使之良好运行。同时,也要研究变量间的具体机制,找到它们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以利于系统的优化。84研究表明当前中国能源结构矛盾根本在于资源禀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资源禀赋约束下能耗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和经济增长对油、气的需求不断上升。这种矛盾所造成的结果已在近年来煤炭过剩开采所激化安全事故、油价的不断上升和全球气候加剧变暖的趋势中得到显示。尽管这种趋势造成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深化检验,但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增长方式。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唯一出路是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减小煤炭比重,加大油、气比重,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以达到实现能源供求平衡、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利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但是能源替代效应实质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能造成更大的生态系统破坏,因此这种能源的替代所形成的能源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可能是有利的,但并不符合科学的经济增长理念。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6)

在社会绿色出行和低碳减排的迫切需求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2018年,北京成立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中第一项战略任务部署就是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分析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得出影响作用较大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一、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分析法由美国哈佛商学院MichaelE.Porter提出,成为企业进行竞争优势分析的有效工具。Poter教授把企业内外促成价值产生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包括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等。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采购等。

(二)创新价值链理论

创新价值链是一种与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创新链等多链条通过某种机理有机融合在一起运行的过程机制。其中价值链和创新链是最主要的两个链条,价值链的主要运行模式是顾客—员工—顾客,创新链的主要运行模式是顾客—员工—资源。依据邓正红(2012)企业软实力“金字塔”模型内在机理,价值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也就是正“金字塔”与倒“金字塔”的无缝对接,将顾客的价值需求转化成员工的价值创新,再将员工的价值创新填补顾客的价值需求,如此循环反复,推动企业在持续的价值创新中不断进化。

(三)创新价值链结构文献分析

学者们分别从知识视角、生产价值视角以及价值链理论视角出发,结合研究课题来定义创新价值链结构。HANSENMT等(2007)从知识视角出发,认为创新价值链结构包括收集知识、转化为创新成果和推向市场实现知识价值;王伟光等(2019)也从知识视角出发,认为创新价值链结构包括知识生产、知识应用和知识扩散。王伟光等(2019)和于永泽(2013,2014)均从生产价值视角,将创新价值链结构分为创新投入、创新知识凝结和创新成果实现三个部分。于永泽等(2014)从价值视角出发,把创新价值链结构分为产品设计和产品生产两个过程。谢青和田志龙(2018)、王静等(2018)从价值链理论出发,将创新价值链结构分为研发、产业化、公共领域推广和私人领域推广等环节。

(四)创新价值链构建文献分析

李新宁(2018)认为,创新价值链的理论形成逻辑是创新与价值链的有机结合。创新价值链主要有三部分:基础要素—项目、成果,创新价值链环节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主体要素—高技术产业,创新价值链环节包括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和产业化;目标要素—市场,创新价值链环节包括市场运作和售后服务。赵婉琳(2017)研究的是区域创新,其价值链模型由区域基本价值活动(研发、商业化和管理三个阶段,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研发制造、产业化、市场运作和提供管理服务)和区域辅助价值活动(创新基础设施投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技术支持)构建而成。宋晓彤(2019)等基于钟柯远(2005)和Hansen(2007)的研究,构建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价值链。综上所述,有学者从构建创新价值链模型出发,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专利信息构建相应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所研究的产业技术创新过程进行更好的剖析,并提供能力提升策略。但是,以往相关研究中,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缺乏从专利视角利用技术创新价值链来研究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和著作。本文作为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和提升策略的第一步,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在后续研究中,将在此基础上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过程进行更好的认识与评价。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原则

第一,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模型构建必须从新能源产业的各种角度和层次去研究技术创新和价值创造过程的规律,从而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科学地指导管理实践活动。第二,关联性原则。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关联程度关系着创新价值链的业务延伸和战略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价值链上的所有专利成果,于各个产业而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第三,创新原则。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第四,用户需求原则。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实际调研,了解市场用户需求现状,发掘具有巨大需求潜力的价值链环节,加大对该环节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才能更加高效地增加整体经济收益。第五,适应原则。各省在进行价值链创新时,应当考虑到当地的现实情况,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情况、经济生活水平等,做到因地制宜和适应市场变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如图1所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过程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基本活动可划分为研究研发、商业化和服务等。具体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产业化、市场运作(包括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售后服务等过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辅助活动可划分为创新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支持等。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之基本活动

1.基础研究。是指通过实验或理论分析得出基本原理,它不以任何专门应用或使用为目的,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科学论文和著作,可以反映知识的原始创新能力。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应为研究人员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促使其成果的产生。基础研究有助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应用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研究,以特定实际为目的,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科学论文、专著或专利。要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国家加强对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研究机构所承担科研项目的制度和资金支持,使这些研究机构高质量高效率产出成果,为产业发展增速。3.产品研发。是指以基础和应用研究为基础,以已有资源和技术为支撑,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的核心研究活动。结合政产学研,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作为产品研发主体,加大技术成果转化力度,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研发,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赋能。4.生产制造。是一种系统性的物化过程。生产制造企业为实现预定目标,通过整合生产的各种相关资源,将前端产品概念设计物化为产品。于新能源汽车而言,高质高效的生产制造可以为行业提供充足的发展基础。5.产业化。是指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集合成社会承认的产业规模,通过专业管理实现产品系列化和品牌化的过程。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涉及新能源汽车创新过程的企业集合在一起,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期更好地发挥产品价值,促进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的高质量发展。6.市场运作。是指一种调节市场经济运行的行为。运作方式包括调整市场价格和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协调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运作包括公共领域的运作和私人领域的运作。通过市场运作对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进行调整,以期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分工,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力量。7.售后服务。是指市场中的卖方把产品、技术、服务销售给买方后,卖方为买方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售后服务的目的是扩大买方市场。新能源产业涉及交通、人身安全、环境质量、社会生活质量等问题,所以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可以使买方获得高满意度,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性和稳定性发展。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7)

(一)国家能源创新战略的需要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1000人不到100辆,与美国1000人800多辆相比还相差很多,发展汽车产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任重道远。目前,中国石油进口已经超过60%,如果只发展燃油车,能源供给将难以维持,只有发展新能源汽车,才是出路。

(二)国家环保创新战略的需要

众所周知,汽车尾气是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近两年北京因为几次重要会议和活动,采取了对汽车进行限号等措施,卓有成效地改善了北京的大气环境,出现了人们交口称赞的“APEC蓝”“阅兵蓝”。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不少地区反复出现雾霾,如果我国燃油汽车保有量接近美国水平,那么中国大气环境将会出现灾难性恶化。只有发展新能源汽车,才是既满足老百姓开车需要又不恶化环境的正道。

(三)国家汽车产业创新战略的需要

目前,中国汽车产量全球第一,汽车销量全球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但是,由于在传统燃油车方面不具有核心技术,汽车产业受制于人,利润的80%被外企拿走。独立自主、弯道超车,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河南省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河南省目前共有8家企业具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分别是宇通客车、郑州日产、海马汽车、少林客车、宇通重工、森源重工、新乡新能、中原特车。近年来,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增长,新能源客车产销增长迅猛,其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位,新能源客车已基本实现产业化。截至2015年年底,河南省新能源客车累计实现产量3.6万辆。1―9月,全省累计生产各类新能源汽车1.4192万辆,约占全国5.6%。其中,新能源客车实现产销量1.3425万辆和1.36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80%和30.22%。

河南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约1.5万辆,其中今年上半年完成2681辆,已超额完成全年推广任务。郑州市在参与“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的基础上,2013年11月又成为第一批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新能源公交车推广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新乡市创新商业化运营模式,初步建立的“车电分离,换电为主”的商业模式,起到了较好的运营效果。截至2015年年底,河南省已建成26座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充电桩近2200个。郑州市、新乡市作为第一批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新能源推广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省的前列。郑州市加快推广应用配套的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商都路和博学路大型公交换电站、商都路充电站、交运集团纯电动大巴充电站、荥阳公交充电站等。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需进一步转变。人们还没有真正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来关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是汽车企业的主体意识不够,甚至一些企业是为了拿补贴而立项、生产,并出现“骗补”问题。

二是社会认知度不高。新能源汽车是个新生事物,目前全社会对它的认识还不清晰,关心关注程度不高,出现问题后指责的多,谅解的少。

三是核心技术瓶颈有待突破。纯电动汽车最核心的技术是电池及管理系统技术。目前电池技术还没有获得根本性突破,存在容量低、重量大,电池价格偏高,充电时间长,使用寿命较短,性价比低、安全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导致新能源汽车行驶里程短,制约着电动汽车进入市场的步伐。另外,整车控制技术和轻量化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省几个主流厂家自主开发了整车控制技术,都因故障率高、配件采购成本高导致维修成本高。车辆轻量化技术进展不大,车身自重大,如碳纤维材料的应用还未进行。汽车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才能满足电动汽车放置电池模块的位置要求。

四是集团化、规模化生产还不够强大。就目前全省最强大的新能源客车制造企业而言,与传统汽车生产相比比例太小,不成气候。新能源汽车最终能否走进千家万户,关键看新能源轿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河南汽车企业具有轿车生产资质的只有海马轿车公司一家,而海马轿车目前只有两款车获国家新能源汽车公告,共生产纯电动轿车30辆,离规模化生产差距甚远。

五是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投入不足。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攻关、示范推广应用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目前新能源汽车企业资金筹措渠道单一,远远满足不了发展需要。产学研合作不紧密,整车企业之间、整车与关键部件企业之间合作不够,各自为战,力量分散;高校、科研院所在基础理论研究也存在深度和合作不够,科研与生产脱节。

六是充换电设施建设滞后。网络化、立体化、广覆盖的充(换)电基础设施还未形成,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充换电的方便、安全、快捷、价廉的要求。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整车制造与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协调发展,整车制造企业担心整车产品没市场,不敢大干快上;而消费者则担心买了车辆充不上电,影响了消费者兴趣,阻碍了产业发展。

七是商业化运作模式尚未建立。商业化运作是一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目前,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金融创新政策不足,没有活力;市场主导没有形成,整车和电池租赁、充换电服务等多种商业化运营模式没有建立起来,企业不盈利就没有主动性,影响了规模推广。

三、发展新能源汽车,政府应该管理创新

(一)挂牌政策路权管理创新

低速电动车是一个典型的市场拉动型产业,适应了快捷、方便、绿色、低成本消费的用户体验,市场需求旺盛。在各级、各部门和业内观点不一,国家产业政策尚不明晰的情况下,低速电动车投资热度依然不断升温,已迅速走进千家万户,悄然改变着广大居民的出行方式。

前几年,两轮电动自行车不被相关部门认可,以至于现在全国从城市到乡村几亿辆两轮电动车不合法,日常管理非常被动。

近两年,电动汽车也面临着如此尴尬局面,政府无视低速电动车的存在,只是片面要求高大上的“双100,锂电池”。靠国家补贴的高大上电动汽车老百姓不买账,完不成规划任务,2015年年销售仅33万辆(规划任务50万辆),2016年预计销售50万辆(规划任务是70万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靠国家补贴的低速电动车老百姓喜爱有加,厂家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2015年全年全国低速电动车产销量达到70万辆,2016年可望突破100万辆。

近几年河南省低速电动车产业产能以50%以上的年均速度增长,2015年产能达到20万辆,产销超过10万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生产门槛比较低,缺乏相应的产、销和使用的监控机制,出现了产品质量较低、无证驾驶、监控缺失等现象。如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危害产业健康发展,不仅不利于消费者安全,也不利于维护市场和交通秩序。

低速电动车符合国家新能源发展趋势,满足老百姓基本需求。建议借鉴国外做法,承认低速电动汽车合法性,将其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规划,尽快制定标准,科学规划分配路权,因势利导出台政策,顺势而为助推发展。

(二)地方补贴政策引导方向创新

补贴政策是引导产业方向的有效推手,正因为相继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政策,才引领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但目前地方补贴政策还有些偏颇,2013至2015年,河南省财政共拿出10亿元人民币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其中9个亿用于新能源客车公交车补贴,1个亿用于新能源客车公交车充电设施建设补贴,其他新能源车型和充电设施一概不予补贴,严重影响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积极性,也影响了乘用车企业生产积极性。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地处中原,村村通工程普及率高,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非常巨大,发展新能源汽车,打造新能源汽车强省,减少尾气排放,消除雾霾,只依靠几千辆新能源客车公交车远远不够,必须通过补贴引导,激活百万级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和千万级低速电动车市场。

(三)充电设施建设规划创新

现阶段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两大难题分别是充电设施不完善和续航里程不足。其中,充电设施不完善阻碍了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愿望,严重影响了新能源乘用车的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

目前,河南省在充电设施建设方面还没有向社会开放,主要补贴支持电力部门主导建设公交车充电站,配套政策和补贴扶持没有有效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

建议科学规划并且给予强有力的补贴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领域,在土地规划使用、特许经营优惠、有偿充电服务、供电配套保障、新建住宅强制建设充电设施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政策约束。

四、发展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技术创新

目前,由于国家政策不明朗,低速电动汽车企业没有也不敢从长远考虑,大多数车企只是以初步改装为主。如发动机更换成电动机,汽油箱更换成电池包;与此关联加一个充电器、加一个电机控制器、加一个DCDC、换一个仪表板。虽然简洁实用,但是续航短、速度低、安全性差。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方向是:轻量化、智能化、模块化。一是车体结构轻量化设计:底盘铝材轻量化、壳体复合材料、充气软体化等;二是电池高能、环保、快充:铝材极板、钠盐电解液、超级电容物理电池、铝空电池等;三是充电器:能够对电池极板修补的充电器、脉冲快充充电器、并联充电串联放电充电器、无线充电等等;四是电动机轻量、节能、高效:无铁芯电动机、交流多相电动机、共轴双输出电机等;五是车载多功能仪表盘:语音指令、基于安卓系统的综合娱乐显示、前置防撞雷达等;六是动力电池组统一标准、统一容量、统一接口、统一尺寸、统一协议,乘用车配置一块动力电池组,中巴车配置两块动力电池组,大巴车配置四块动力电池组,可以相互更换。动力电池组以慢充为主,并可以利用晚上低谷充电,集中充电,分送到各个换电站,各类车型动力电池组可以互换使用。

五、发展新能源汽车,商家应该模式创新

(一)以租代买、以租带卖

新能源汽车尽管运行成本低,但是对于整车性能和电池寿命老百姓还不太了解,需要应用示范引导。建议新能源汽车经销商先期开展销售与租赁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以租代买、以租带卖。开展电动车辆出租业务,以电动物流车测算:一辆44度电池容量的物流车,国家补贴近8万元,地方补贴按照1比1也近8万元,两项加起来近16万元,实际购车成本不到3万元,包月出租,以用户常规小货车燃油费价格出租给用户,一年可以资金回笼,两年收回成本。

对于乘用车,可以代驾出租,也可以自驾分时出租,即引入滴滴打车、超级优步等模式,客户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约车、租车、自驾、计时、结算、缴费。

(二)车电分离、拖挂换电

续航里程是电动汽车发展中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整车配置电池容量小,续航太近,用户使用不满足,但电池配置便宜;整车配置电池容量大,续航远些,用户使用满足,但电池配置又贵。考虑到充电时间长、用户不方便等因素,建议解决的均衡方式是:拖挂式换电模式。用户只买低价格无电池车,想跑路程远租大容量电池包,想跑路程近租小容量电池包,拖挂式换电比悬挂式换电设备投资低,操作快捷,比加油还快,体现电动车方便、便宜的用户要约。意义更加深远的是:动力电池集团经营便于梯次应用,由车辆淘汰的电池还可以应用于光伏储能电池。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8)

一、 引言

自Burns和Stalker提出企业层面的创新能力概念以来,创新能力的构建和组成要素以及创新能力对提升企业绩效的影响已被学术界和业界广泛研究。尤其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创新能力更是企业茁壮成长的重要驱动力。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中小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创新潜力、提升创新管理水平、完善创新机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和方向指导。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RBV),构建了从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外部知识源,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再到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明确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

二、 文献回顾和假设

1. 基于资源基础观视角的创新。根据RBV,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具有因果模糊属性的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资源,包括新品研发、流程创新和高效操作设备的能力。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众多有关创新类别的分类中,经合组织(OECD)于2005年提出的创新四分法: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获得了广泛的接受。本文研究除营销创新外的其他三类创新。根据OECD的定义,流程创新是指部署一项新的或能够显著改善生产或交付的方法。产品创新是指引一项新的或对其特性、预期用途有显著改善的产品或服务。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从外部获取有用的信息是一种简便而高效的途径。Souitaris将企业为建立知识流渠道和联系的努力分为两类:(1)扫描或审视外部信息;(2)与外部组织进行协作。创新源来自第一手外部知识的获取,这其中包括技术报告、使用专利数据库、参加会议和查阅科技出版物。在上述第一手外部知识中,专利被视为在技术层面对潜在创新最有用的知识源。使用专利数据库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领域的相关有价值知识。

第二类创新源来自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如我们常说的校企合作、研企合作等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KIBS)就是企业通过外部科研机构和咨询机构获取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常用途径。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企业获取外部知识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2a:外部资源与流程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2b:外部资源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3a: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流程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3b: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流程创新通过降低提前期或减少运营成本来改组织生产和交付产品的模式。流程创新通过效率内部导向,促进企业采取成本领先策略,促进生产创新提升企业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流程创新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 组织创新。Armbruster等将组织创新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是组织内维度和组织间维度。组织内维度的组织创新发生在独立法人企业内部,而组织间创新则发生在相互独立的法人企业之间,包括跨越组织边界的新的结构或流程的组织创新,如签订合作协议等。

3. 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与创新绩效。Camisón与Villar-López的研究认为组织创新对产品创新起着积极的作用。关于组织创新与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研究将技术创新作为输入或结果,研究技术创新绩效或技术创新努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另一类研究基于RBV,将创新能力作为组织技能,研究它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类,即研究流程创新能力和生产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与生产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略有不同,流程创新能力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首先,诸如物流水平的提高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绩效;其次,生产工艺改进能通过诸如降低成本、提升产量等生产创新对企业绩效间接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Camisón-Zornoza等的研究表明,处于复杂环境下的企业,其科技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提升的影响力较弱。在此,本文引入环境不确定性作为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变量。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6a:环境不确定性在流程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H6b:环境不确定性在产品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在控制变量方面,本文引入企业规模和行业属性作为工具变量。

至此,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如图1示。

三、 研究方法

1. 样本。本文的研究样本取自长三角地区,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小制造型企业。企业规模属性标准参照《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此次调研,共计发放2 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010份,回收率为50.5%。

2. 统计分析。本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作为研究方法,运用SPSS 19.0(常规统计分析)与SmartPLS 3.0(结构方程建模)作为分析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研究。

3. 测量变量。

(1)组织创新。本文采用OECD、Camisón与illar-López的定义对组织创新进行测量,将组织创新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业务实践中的组织创新、工作场地组织创新和与外部联系中采用新的组织方法。

(2)产品创新。本文采用OECD对产品创新的定义,并使用Menguc与Ozanne的量表,包含5个题项。

(3)流程创新。本文采用OECD的定义及Tuominen与Hyv?inen的量表对流程创新进行测量,共包含7个题项。

(4)企业创新绩效。任何创新的成果最终都需要通过财务指标进行衡量。财务指标可以测量一项创新是否对市场有效或最终取得成功。销售绩效可以通过最近三年,由技术创新带来的新产品或改进产品占企业总销售收入占比表示。这一指标被创新研究广泛采用。

(5)环境不确定性。根据Simchi-Levi等的风险定义和分类,影响企业运行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供应链风险,可测和可控程度是划分供应链风险的主要标准。而风险的可测和可控程度与供应链运行环境密不可分。相同的风险管理措施,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本文考虑两个条件变量,环境的动态性和环境的复杂性。

四、 研究结果

1. 内容效度和一维性。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问题在实证研究中非常重要,关系到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因此,需要多角度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表1)。

首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运用方差最大化旋转。由KMO和Bartlett检验可以看出,KMO为0.886,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显著性为0,表明检验可以接受。

其次,本文所研究的10个一阶构念,均不存在因子交叉载荷现象,即构念内的因子载荷大于0.4,且不存在交叉因子载荷现象。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327%,说明调研结果满足数据一维性要求。

最后,在信度方面,Cronbach's a为0.972,高于0.7门槛值,表明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好,即信度好,该问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2. 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从表1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汇总可以看出所有的组合信度(CR)均大于0.6,说明模型的内在质量理想。根据平均方差抽取值(AVE)的结果可以看出,各构念维度的AVE均大于0.5,聚合效度质量理想。根据构念维度的因子载荷大小,所有构念维度的测量指标在本维度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且在其他维度的因子载荷均小于0.3,表明不存在因子重叠。通过检查各构念维度内的AVE是否大于各构念维度间的决定系数,可以判断构念的区别效度,从表2可以看出,本文各构念的区别效度良好。

3. 主模型分析。通过使用SmartPLS 3.0,可以得模型的路径系数和显著性(图2)。

从图2可以看出,本文的4个内生变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74、0.551、0.638、0.718,均高于临界值0.10,且达到中或强水平,表明各构念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在所有假设中,除H3a拒绝外,其余假设均得到了支持。调节效应方面,环境不确定性的路径系数为负且显著,表明环境不确定性越高,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弱。另一调节效应,组织创新的路径系数为正且显著,表明组织创新越强,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强。本文的两个控制变量对研究未产生影响。

4. 异质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异质性问题源于调查数据中存在的亚群,参考Dong等的研究方法,采用分层聚类对样本按照供应链复杂度的高度程度进行分组,然后对路径系数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两类调节效应的作用不尽相同,环境产生逆调节效应,即环境复杂性越高,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所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弱。组织创新则相反,即组织创新越强,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所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强。这一点可以从路基系数差异上看出。

五、 结论

本文以资源基础观为基础,通过对1 010家中小制造型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知识密集型商业组织、外部知识源、企业流程创新能力、企业产品创新能、企业创新绩效以及两个调节效应环境不确定性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对外部知识源的获取产生正面影响。说明企业应重视借助外部科研机构获取科技情报,利用第三方组织帮助企业及时获取前言信息,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其次,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对产品创新产生正面影响,外部知识源对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产生正面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善于与外部机构协作,通过外部机构提供的知识源,提高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能力。

再次,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正面影响,是为众多学者研究所证明的,表明只有创新才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源泉。同时也表明,作为中小企业,不应盲目做大,而应将眼光放在做强上,只有高质量的规模才能持久保持。

最后,环境不确定性与组织创新对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调节效应说明,企业在创新和将创新转化为绩效时,应重视环境和组织创新,适时地通过组织创新对环境做出反应。

参考文献:

[1] 吕一博,苏敬勤.“创新过程”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结构化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8):58-64.

[2] Coombs J E, Bierly P E.Measur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下转第63页)[J].R&D Management,2006,36(4):421-438.

[3] Ortega M J R. Competitive strateg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moderating rol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0,63(12):1273-1281.

[4] Statistical O O T E. Oslo manual: 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innovation data[R].Publications de l'OCDE,2005.

[5] Souitaris V.External communication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 newly industrialised country: a comparison of objective and perceptual results from Greece[J].Technovation,2001,21(1):25-34.

[6] Camisón C, Villar-López A.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s an enabler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4,67(1):2891-2902.

[7] Armbruster H, Bikfalvi A, Kinkel S, et a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challenge of measuring non-technical innovation in large- scale surveys[J].Technovation,2008,28(10):644-657.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9)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8-0090-07

一、引 言

技术创新来源于科学理论研究与经验(试验)活动。对于某个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活动中涉及的理论或经验(试验)活动,既可以来自企业内部,也可以来自企业外部。前者主要是通过根植于企业内部员工的知识以及有计划的研发活动来实现的,一般称之为内源性(或内部)创新投入(或导入),而后者则指存在于企业外部(如企业与大学、政府科研机构、实验室、供应商、下游企业、客户、公共知识来源等)的知识与技术研发活动。搜寻与有效导入这些活动所产生的成果,甚至是处在萌芽状态的,都是企业发展技术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这些存在于企业外部的知识与研发活动,在国外通常被称为外源性(或外部)创新投入(Extemal innovative inputs)。

企业获得新技术,主要是通过内部研发和外部获取(包括合作研发)两条途径完成的。虽然在与核心能力理论相关的研究中,多数研究者仍然认为,企业应当将与核心能力相关的新技术研发活动集中在企业内部。但最近的一些研究和成功的案例也反映出一种新的趋势,即:企业在与其核心竞争力相关的领域内,也可以通过整合外部技术来源获取新技术。Pavitt曾对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的英国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3013项重大技术创新中,59%产生于企业内部的研发活动。Faulkner针对北美企业所作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989~1992年间,被调查企业中,用于内部研发活动的投资保持在60%左右。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技术发展的飞跃,充分利用外部新技术成为一种新的战略思维模式,增强企业内部研发能力和获取外部技术资源并重,成为企业获取新技术的“双通道”。另据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一项对700多家企业的调查得出的结论,多数企业家认为有效地采用新技术是提高企业技术能力从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技术创新的来源并不限于内部,通过建立广泛的外部技术网络,跟踪产生于组织边界之外的新技术甚至新技术的萌芽,企业可以将外部新技术快速与本企业的核心技术进行整合,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来不断取得新的竞争优势。

摩托罗拉公司的技术获取活动,非常具有典型意义,Hill和Yamada是这样描述这一现象的:“Motorola公司建构了复杂的技术搜寻体系,它的知识产权部门负责监察各种科学会议、技术杂志甚至是商业闲聊,从中发现可能出现的新技术,并且研究如何将这些新技术纳入到公司的技术活动中,研究通过什么渠道、花费多少成本才能取得该技术方案。”与摩托罗拉相似,IBM公司也设有类似的部门,负责管理并引进外部技术资源。“更加均衡地关注企业内外两个新技术来源”。

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普遍发展,为资源获取与应用的全球化提供了可能性。各种外源创新投入(存在于企业外部的各种创新投入)的广泛存在,也为企业实现技术竞争力发展的突破创造了条件。一些相关研究也证实,那些选择了“技术能力高度化战略”的企业,通过跟踪外部技术的发展,选择适宜的新技术,结合内部学习、研发活动,能够成功实现技术能力高度化战略。然而,由于企业技术能力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单纯地获取新技术并不能自动转化为能力;企业技术能力的发展尤其是高层次能力的发展是企业主动选择和学习的结果。这种学习的过程可能是相当复杂的,企业在获取、采用新技术方面比领先企业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根据丹麦奥尔胡斯商学院专门从事技术管理与技术战略研究的Anders Drejer教授的调查,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新技术采用的低效率、新技术实施的高失败率以及技术资源与企业其他资源之间的整合问题”等方面。相关资料显示,80%以上的技术引进项目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问题,其中多数可以被认为是基本失败的。企业实践的需要要求研究者们更多地关注和解答外部新技术获取与应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后发企业来说就显得更为严峻。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后发企业现有技术能力的薄弱成为制约外源创新投入获取与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准确识别、评价企业的技术能力及其对外源创新投入的导入绩效的影响,有助于破解这一难题。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框架模型,用于识别、评价以外源创新应用为导向时,企业所需的技术能力以及技术能力不同要素对外源创新投入的导入绩效的影响。从而可以帮助后发企业充分利用外部新技术快速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取得长期竞争优势。

对后发企业技术能力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对企业竞争力以及技术转移理论的研究,以Nelson与Winter的演化经济理论研究为最早。学术界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观点:资产观与能力观。前者往往从战略性资产的角度来考察竞争力的来源,而后者则认为竞争力是一种能力。资产观主要强调资源的占有与取得,能力学派则强调能力的建构(capability-building)。Prahalad和Hamel是能力学派的重要代表,他们提出企业的长期成功必须依托于不断更新的核心能力的观点,并将核心能力定义为组织共同学习的能力,即协调不同技术和整合多重领域的能力,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最近二三十年,多数学者对企业技术能力的认识综合了资源基础和能力基础两种观点,将其定义为企业所拥有的特殊技能、资源以及应用技能、资源的方式。

二、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1.技术能力构成的识别

有关企业技术能力构成,研究者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从技术的构成成分以及技术能力发展的活动内容进行定义和评估;(2)从企业内外部资源利用与资源转换的角度来定义与评估。

其中,TAT(Technology Atlas Team)所提出的技术能力的技术体、人员体、组织体和信息体四维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国内学者如徐庆瑞等也采用这一方法对企业技术能力进行界定和评估,这种方法对于具体解析企业的技术能力构成及其发展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是对于具有独立技

术能力的后发企业,其作为分析工具的意义更为明显。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在技术后发企业试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早期阶段,不可避免地必须在尽可能的范围中广泛采用各种外源创新投入,在这一阶段,外源创新投入的导入绩效主要依赖于企业转换外部技术资源并将其融合于本企业技术体系中的能力。TAT的模型显然是强调对于技术能力具体构成要素的结构,但并不着重关心其资源转换能力。

国内其他研究者已经很快地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试图探讨通过资源整合建立、发展企业技术能力的可能性及路径,但缺乏一种更为有效的科学方法。因此,建立一种相对于偏重资源转换能力识别的技术能力结构模型,用于识别和分析企业的实际技术能力,就可以帮助后发企业在导人自主创新阶段,更好地进行能力诊断就显得十分必要。

从资源转换的角度,企业的技术能力可以分解为吸收能力和内部研发能力,吸收能力主要来自企业的基本特性、技术发展的轨迹以及对外部技术发展的了解,企业通过广泛的扫描、提供持续的互动、培养技术守门员和跨界转移者来提高自身的吸收能力。吸收能力和内部研发能力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吸收能力进一步划分为外源创新投入的搜寻能力、外源创新导入后的技术整合与使用能力。

对外源创新投入的搜寻能力,能够代表企业对外在的科学技术变化趋势是否敏感、是否能够跟踪企业外部的技术变化。通常,后发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如前所述,多数企业对外源创新投入产出的利用,缺少相应的信息渠道。这导致它们在引入外部新技术时往往仅依靠同业做法作为参考。具体表现为对技术变化缺乏敏感,引入的技术通常处在生命周期的后端,因此,造成企业被迫在价格、成本等方面进行竞争,而无法获取更好的创新收益。

与此相反,技术领先企业对外源创新投入及其产出的变化极为敏感,许多企业设置专门的机构对此进行管理。这种情况下企业能够对各种外援创新投入及其产出做出准确评估并将其导入到本企业中,从而获取长期的竞争优势。众所周知的杜邦公司对聚氨酯技术的追踪、导入和后期开发就是一例。因此本研究根据对国内外尤其是国外领先企业成功案例的研究,将企业技术能力假定为外源创新搜寻能力、整合与应用能力、内部研发能力的函数。即:

技术能力=F(搜寻能力、整合与使用能力、内部研发能力)

2.外源创新导人绩效评价

当外源创新投入所产生的成果被导入到企业技术体系中,首先是经由技术学习在团队内部个人层面发生了变化,组织成员的个人技能提高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内部群体、部门和组织整体的绩效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逆向的。

本研究所考虑的外源创新导入绩效,主要考虑某一项外源创新导人后对企业技术竞争力所产生的贡献。在指标选择方面涵盖效率、效果、创新性、工作满意、质量、劳动生产率、盈利能力、成本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从企业竞争力长期发展的角度探讨外源创新绩效,则不仅涉及到外源创新对组织绩效的短期影响,还应当考虑其长期影响。因此,本研究在评估其导人绩效时,考虑四个要素,即:盈利能力提高贡献、创新绩效提高贡献、技术竞争力提高贡献和长期技术关系建立贡献等四个方面。

3.研究假设的提出

根据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技术能力对外源创新导入绩效存在直接影响。技术能力构成的三要素(搜寻能力、整合与使用能力、内部研发能力)分别对应由外源创新导入而引致的组织绩效变化的不同阶段。见图1。

其中,搜寻能力影响所导入的外源创新的质量及导入成本,整合与应用能力、内部研发能力将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从而分别影响外源创新导入的最终绩效。

因此,本研究建立如下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假设1:企业技术搜寻能力与外源创新导人绩效正相关。

假设2:企业技术整合使用能力与外源创新导人绩效正相关。

假设3:企业内部研发能力与外源创新导入绩效正相关。

三、研究方法

1.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实证对象为制造业企业,所涉及的具体行业包括:电子信息(不含软件业)、生物医药、装备、机械制造、化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等,行业分类参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GBT4754-94号文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进行归并。

由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难度过高,本研究主要以大连、上海两地制造企业为对象发放问卷。问卷发放对象包括:大连高新技术园区、上海科技京城园区、2004年大连市工业企业利税百强企业、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所属会员企业等。

企业名录来自政府网站、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协会会员录。共计214家企业同意接受问卷调查,实际收回问卷165份,其中:有效问卷126份,无效问卷3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55.75%,问卷无效的主要原因是漏项较多、整列选择相同答案。

在有效答卷中,答卷人为企业负责人(正副董事长、正副总经理)的有17位,占13.49%;总工程师(或技术主管)71人,占56.35%;主要研发人员19位,占15.08%;技协负责人13人,占10.32%;未注明职务的6人,占4.76%。在企业所属行业方面,装备及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企业占多数,分别占有效样本总数的42.1%;其次为电子信息行业,占40.5%;生物医药与化工企业分别占9.5%、7.9%。回收样本的比例基本上反映了抽样母本的行业结构特征。

在企业规模方面,以员工人数和销售额统计(分类以国家统计局制造业企业分类标准为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比较接近,大型企业12家,占样本总数的9.52%,中小企业则占90.48%。其中,从员工人数来看,有3个样本数据缺失,有效样本中2000人以上企业占14.6%,300人以下企业占52.0%,其余为301~2000人规模。从年均销售额看,有11个样本数据缺失,有效样本中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下企业占46.9%,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企业占18.3%;其余企业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至3亿元之间。

2.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对技术能力的测量,本研究在Nieto&Quevedo、Trler & Steensma等人的研究基础上,经过小样本测试后,在9项备选指标中确定了7项指标作为对企业技术能力进行测量的备选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员工技术、技能水平(TC1)、企业对外源技术的调试、整合能力(TC2)、员工在职培训比率(TC3)、企业建立广泛技术联系的能力(TC4)、企业了解竞争者技术状态的能力(TC5)、

企业研发密度(TC6)、企业拥有的专利授权总数(TC7)。TC1、TC2、TC3、TC4、TC5、TC6、TC7分别代表了企业的吸收能力(包括技术使用和整合能力、外部技术搜寻能力)和内部技术研发能力。

技术能力研究量表由前人提出的测量指标总结而成,首先经过小样本测试,经因子分析、项目总分相关和内部一致性检验后形成正式问卷。因此对量表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其中,除客观数据外,对主观数据均采用likerr5点法进行测量。1=能力非常弱;2=能力比较弱;3=能力一般;4=能力比较强;5=能力非常强。要求答卷入将本企业与同行企业进行比较后再进行评估。

对外源创新导入绩效的测量,主要考虑企业导入外部新技术后企业绩效的变化程度。在测量企业引入外部技术后的绩效变化时,国外学者多数是从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进行的:以客观数据为依据进行评价;以技术管理者和采用者的主观认知为依据进行评价;以目标达成程度作为评价依据。

以此为基础,本研究在22项评价指标中经过筛选后,确定了四类指标:盈利能力贡献度、创新绩效贡献度、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贡献度和长期技术关系建立贡献度。

对盈利能力贡献度的测量主要考虑客观指标,包括三项指标:P11――降低研发成本比率(%);P12――不合格产品降低比率(%);P13――产能提高比率(%)。

对创新绩效贡献度的测量包括P21――内部创新成功提高程度;P22――新产品销售额提高程度。

对技术竞争力提高贡献度的测量由两个维度组成:技术积累和技术管理能力。技术积累测量指标包括:P31――人员能力的提高程度;P32――技术存量的增加程度;P33――技术独立的提高程度;对技术管理能力的测量包括:P34――技术组织能力提高程度;P35――信息技术支持能力的提高程度。

对长期关系建立的贡献度的测量有两个维度:关系满意度贡献、关系稳定度贡献。前者包括:P41――导入活动符合预定计划的程度(时间、预算及目标);P42――导入活动参与者对结果的满意程度;后者的衡量指标为:P43――与外源创新来源建立关系的问题程度。

外源创新导人绩效的评价,在对不同量纲的指标进行归一处理后,建立如下模型分别评价整体绩效和各个维度的绩效水平。

6个主要维度评价指标的得分值计算如下:

式中,Wij是系统指标的权重。

3.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总结如下:

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用来描述各研究变量的基本情况。针对技术能力、外源创新导入绩效的构成要素,用平均值、标准差(SD)进行描述。

对测量工具的分析,主要采用因素分析、项目总分相关系数方法,对测量工具的信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法进行检验。

对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假设)采用典型相关分析进行检验。

四、研究结果分析

1.信度检验

本研究所采用的量表在正式问卷前,已经通过文献研究、焦点群体访谈、专家咨询对初步拟定的指标进行删除。在此基础上,通过小样本(67份)测试,所保留的指标均符合以下标准:特征值大于1,因子载荷大于0.5且与其他因子载荷之差大于0.3;简单积差相关系数在0.3以上并且达到显著水平。

各指标的可靠性系数均大于0.7,且与预试阶段的结果比较接近,说明量表有不错的稳定性。信度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2.假设检验

技术能力各要素与外源创新导入整体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参见表3。从技术能力与外源创新导人整体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除搜寻能力外,其余两个要素均与整体绩效显著线性相关。

为了更准确反映技术能力不同要素与外源创新导人绩效不同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拟用典型相关分析法作进一步的诊断。分析结果整理见表4。

由表4可知,技术能力与外源创新绩效之间对第一典型因素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典型因素间的相关系数为0.655,相互之间的解释量为42.9%。从这一对典型因素还可以看出,技术能力中的整合使用能力、内部研发能力两个要素对第一典型因素的贡献较大,而搜寻能力对第二典型因素的贡献较大,但第二典型因素相关系数为0.287,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水平。

检验结果表明,假设2、假设3获得支持,而假设1没有获得支持。

3.结果讨论

与研究假设1的预期不同,外源创新搜寻能力同外源创新导人绩效的相关性并不明显。而在技术能力构成识别方面,外源创新搜寻能力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可能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系:

其一,外源创新搜寻能力虽然可能决定所导人新技术的质量和成本,但搜寻能力的高低无法决定具体导入活动的效率与效果。从相关系数分析,搜寻能力与内部研发能力、整合使用能力并不显著相关。搜寻能力虽然是技术能力的重要要素之一,但对外源创新导人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其二,从均值分析可以发现,受访企业在搜寻能力一项上的得分较低,说明企业在导入外源创新仍然缺乏相应的信息渠道。外源创新搜寻能力薄弱,也可能使搜寻能力与导人绩效之间关系不明显。未来研究可以选择技术搜寻能力较强的企业做进一步分析,以验证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关系。

与研究假设预期相同,企业技术的整合与使用能力、内部研发能力对外源创新导入绩效有显著影响。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表明,受访企业在技术整合与使用能力方面得分较高,内部研发能力得分中等。在相关性分析中,也显示技术整合与使用能力对外源创新导入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这显示企业内部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技术能力的两个要素与外源创新导人绩效之间显示出显著相关性,但整体上看,受访企业在各要素上的得分仍然偏低,基本上维持在中等及中等偏上水平。随着各要素得分的提高,技术能力和导人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五、结论与建议

本项研究显示,从资源转换的角度解读企业技术能力,可以将其分解为:外源创新搜寻能力、技术整合与使用能力以及内部研发能力三个方面。虽然外源创新搜寻能力与其导入绩效之间的

相关性不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搜寻能力不重要。相反,国际上的技术领先企业,都十分强调这种搜寻能力的培育和管理。

从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企业目前普遍关注的仍然是技术的整合与使用能力。对搜寻能力的培育,显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从外源创新导入绩效方面分析,盈利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提高更受企业的重视,相比之下,对技术竞争力的影响以及对长期技术关系建立的影响,企业重视程度仍然不足。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以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和外源创新导人绩效水平,并在二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使企业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最终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第一,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应当建立外源创新搜寻的公共平台,帮助企业提高搜寻能力。后发包括一般性企业在搜寻能力方面得分较低,一方面是企业本身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在访谈中也有很多企业表示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企业无从获得相应的渠道。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应当发挥这方面的作用。搭建公共信息水平,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从而使得单一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发展起自己的搜寻能力。对多数技术后发企业来说,如无外部支持,技术搜寻能力的提高是比较困难的。在这方面,也可以借鉴美国半导体产业联盟的经验,在平台搭建支柱由政府支持,吸引相关企业加入。随着企业联盟的逐渐成熟,政府可以分步退出联盟的运作,最终实现企业自主运行。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10)

中图分类号 F2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2-0036-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2.006

“十一五”期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每年以平均6.6%的速度增加,能源短缺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瓶颈之一。相较于旺盛的需求,中国资源供给明显不足,因而中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其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调整产业结构是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已经被普遍接受[2]。多年以来,我国科技进步水平和速度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等导致的低能源效率是中国能耗较高的重要原因。而技术创新是提升生产工艺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方式[3]。因此,技术创新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协同发展才能更有效促进整体经济快速发展。按照创新对象的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类。产品创新是指在产品技术变化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是指生产(服务)过程技术变革基础上的技术创新[4]。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差异化,工艺创新为产品创新的实现提供了生产工艺的保证[5],因而只有产品创新、工艺创新都能有效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才能更好的降低能源消耗。因此,研究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能源效率的协同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内外已经有学者探索了技术创新与能源利用效率间的关系[6-8],认为技术创新不仅能通过新的生产组合直接提高能源效率,影响能源消费,还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等间接方式影响能源消费[9]。国外许多学者对中国的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问题极为关注。Garbaccfio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将能源效率上升的影响因素分解为技术变更以及结构变更两个方面,提出技术创新是中国能源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10]。Karen FisherVanden指出企业研发投入和人员培训促进了企业生产和技术的革新,对能源强度的下降有16.9%的贡献[11]。Karen FisherVanden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是降低中国能源强度的主要原因。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关系的研究也有很多[12]。李廉水采用DEA的方法对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进行了研究,得出技术效率是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13]。董锋采用面板数据计量方法对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对能源效率改善贡献率最大[14]。宣烨利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策略与能源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原始创新对能源效率具有回报效应,二次创新与能源效率存在正向关系[15]。

从以上文献分析可知,技术创新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是降低能源耗费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然而,多数文献探索了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忽视了技术创新和能源效率的共同提升才能更有效的促进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两者间协同发展才是影响整体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另外,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或者工艺创新与能源效率提升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以及两者与能源效率的协同发展情况等都未被深入探讨。而只有深入研究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协同状况才能更准确的为中国能源利用提出建议和参考。鉴于此,本文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将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划分为产品创新系统和工艺创新系统,结合能源效率系统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进行协同度测量,以期能够为进一步评价产业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提供定量分析工具。

2 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复合系统特性分析及协同度模型

上一篇: 服装设计企划案 下一篇: 房屋建筑的设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