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课堂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8 09:34:54

精准课堂教学

精准课堂教学篇(1)

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利用精准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当前精准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广泛利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初中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概述精准教学

利用精准教学模式,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客观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会聚教学价值,深入把握教学目标。传统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利用精准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利用课堂案例等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精准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小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由学生自己去选择学习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利用精准教学,教师要明确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点确定教学流程。教师要评估学生的语文成绩和知识结构,判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并根据等级分层次为学生留作业。

精准课堂教学篇(2)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75-01

1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不能停留在讲什么、讲多少、重难点是什么等知识层面上,我们集体备课要解决的是:

第一:明确该老师讲的知识

一般地说,“知识”包括词汇、固定词组、语法,如What’s this ?这种常见句法等等,都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并已熟练运用的东西,我们不可能再现发现知识的过程,也无需想象与创造,这就该老师讲;那些学生合作探究也解决不了的,也该老师讲;不要一说小组合作探究,老师就什么都不讲了,全成了小组合作,该老师讲的就老师讲,且必须要条理清楚、少占用时间,它没有小组合作探究的价值。另外还要确定应增加或删减的知识,应调整排列先后顺序的知识,需要重新组合的知识。

第二:精心设置该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

对于虽有已知答案,但问题是由学生提出或发现,而不是教师或教科书给定的,对学生个体而言,却是一种探索、独立的发现,那么就需要合作探究。

对于人们从未提出过的、全新的,属原创性问题的,也需要学生合作探究。

对于书中已有,但答案单一或简单,需要加强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就需要合作探究。

对于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语言的就需要合作探究。

第三:确定问题与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与问题设置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相结合,把所学的知识放在问题中,创设问题情境,必须是学生感兴趣、愿参与的。问题是一种特殊的情境,是学生面临一个不易达到的目标和困难问题时的情境。问题的存在与否是相对于问题解决者-学生而言的,不是针对课本已有知识的师问生答,不是把书本知识设置成问题,不是把有现成答案的知识设置成问题,更不是知识的罗列,这种问题只能是浪费时间。

第四:灵活选择课堂模式

不是所有的课都用一个模式,也不是每节课就只有一个模式,更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小组合作探究。要尊重学生接受和运用知识的顺序,而不是按你设计好的顺序,你的设计再精心、再完美也要经过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一关,解决学生提出或遇到的问题是一节课的关键,要随时随地做好应急准备,改变的准备,甚至完不成你所谓的教学任务的准备。

第五:教会学生学习

要坚持不懈地教学生用本学科语言去回答问题;用本学科的思维方式去思维;

我们要教会学生怎么听,即,认真听教师讲自己有疑问的、不明白的地方,并及时提出问题和想法;认真听教师和其它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及时提出问题和想法;认真听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

我们要教会学生怎么看,即,仔细看教材,详细了解知识的基本脉络并完成教师布置的自学任务;仔细看黑板,及时了解教师的重点板书、书写格式、操作手法等;仔细看习题要求、习题已知条件;仔细看小组同伴的优点并学为已用。

我们要教会学生怎么想,即,思考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尤其是新的或最佳的途径;思考自己的错误原因和改正的方法;思考他人的错误原因及改正的方法;思考适合自己的记录方法和记忆方法。

我们要教会学生怎么记,即,书上有的重难点划下来;教师补充的在书上记下来并及时提醒;书上没有的笔记上记并也要及时提醒;笔记上要记补充的、没有的、难理解的或自己感兴趣的;要教学生笔记是自己看的不是让教师检查的,只要自己看得懂即可。

总之,集体备课就是要发挥集体的智慧,深入挖掘教材、研究学生,更重要的是真诚合作,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切忌不信任、不作为、只索取别人的经验、不奉献自己的长处的行为。

2 个性设计

第一:科学划分合作小组

要使小组间尽量减少差异,使其各方面情况相当,特别是学业成绩方面,尽量使各小组之间的竞争公平、合理。小组成员在性格、成绩、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家庭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要允许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别怕出错,别急于提示或干脆告诉答案,之后,由老师及时分析综合并呈献给学生准确的知识体系或答案,否则你一言我一语的东西学生掌握不全或掌握不牢。

第二:设定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分层学习目标

什么层次的学生应完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要想好,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必须心中有数,谁会什么、会多少、本节课应该达到什么程度要了然于胸。要确保每节课上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有一定的进步,哪怕是一小步,不要力求人人都达到同一水平。

第三: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真正的付出才会有回报。你看不起他们、讨厌他们、憎恨他们、仇视他们、甚至放弃他们都无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只能使关系越来越僵,你的课越来越难上,你觉得忍受到他们毕业你就可长舒一口气,就好像终于可以见到光明了,那你的前途呢?正所谓“苍蝇撞玻璃----有光明没前途”,苍蝇要是撞墙上,没了光明也没了前途。

精准课堂教学篇(3)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81-03

Abstract Coriolis force can be applied on many explanations, such as Foucault pendulum, trade winds monsoon, tropical cyclone, the influence of earth rotation to molecular spectroscopy, and so on. But, in the university physics class teaching, it is a difficult point out where the Coriolis force comes from. This makes the Coriolis force a difficulty to be clearly expressed in class. Mathematical language is famous for its accuracy. The appropriate use of mathematical formula and derivation in class teaching can sometimes produce unexpected good results.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use mathematical formula and derivation in class in classroom teaching of the Coriolis force. During the derivation, we get the formula of the acceleration relative to the Coriolis force. This example also clearly shows the source and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the Coriolis force.

Key words mathematical language; Coriolis force; college physics

1 前言

科里奥利力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基本上是作为选读内容来处理的,学生最多是听说过而已,更不用说理解了。但是科里奥利效应却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能够补充讲授科里奥利力方面的内容还是很有必要的。但对于非物理系学生来说,不能像对物理系的学生一样要求他们。如何让非物理系学生更易理解这方面的内容,以至可以对生活中一些现象作出解释,本文试图作一个试探性的研究[1]。

法国人科里奥利在1835年最先用数学方法描述了科里奥利效应,所以科学界用他的姓氏来命名此种力,而这种力的本质即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从大学物理的学习中可以知道,对于物理问题的讨论通常是对于惯性系而言的,但是地球是一个转动缓慢的参考系,并不是严格的惯性系(由于宇宙空间中到处都存在引力,真正理想的惯性系是无法找到的)。讨论科里奥利效应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是惯性系。但是对非惯性系来讲,只要加上适当的惯性力,牛顿运动定律的形式就仍然成立,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另一种方法。惯性力是没有施力物体的,它不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地球的自转会导致物体的运动受到两种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若将地球看成非惯性系,研究相对于地球运动的物体时,应加上惯性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

由于自转的存在,地球并非一个惯性系,而是一个转动参照系,因而地面上质点的运动会受到惯性力的影响。为了在惯性参考系中描述转动转体系的运动,需要在牛顿第二定律方程中引入一个假想的力,这就是科里奥利力。引入科里奥利力之后,人们可以像处理惯性系中的运动方程一样简单地处理旋转体系中的运动方程,大大简化了转动参照系的处理方式。

科里奥利力可以应用在许多现象的解释上,比如傅科摆、信风与季风、热带气旋、对分子光谱的影响等。在课堂教学中,一般的教材提到科里奥利力的时候只给出图1和公式(1)[2-3]。

如果角速度ω不是常数,非惯性力中还有一项不可以忽略,讲地球的角速度可以认为是不变的,所以一般教材上都把这一项给忽略掉了。

3 结语

采用不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给出转动参考系中的加速度,由此可以精确地说明科里奥利力的由来,使学生对科里奥利力的来源的困惑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姚琴芬,蒋耀妹.谈谈科里奥利效应[J].物理与工程,

2006(5):59-62.

精准课堂教学篇(4)

“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婆婆?”

“孤苦伶仃的老婆婆。”

“‘孤苦伶仃’是什么意思?”

“没有邻居,一个人住。”

老师再三强调:“孤苦伶仃”就是没有邻居,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真是这样吗?相差甚远。

“孤苦伶仃”这个典故出自晋·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孤读音ɡū。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孤,无父也。——《说文》 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苦读音kǔ。(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苦,大苦苓也。——《说文》 伶读音línɡ。(形声。从人,令声。本义:古乐官名、相传黄帝时有伶伦,世掌乐官)仃读音dīnɡ。伶仃:孤独。[伶仃]也作“零丁”。

综上所述,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按照中国人民的传统思想,能为一个人所依所靠的也就是自己的嫡亲,所以说老婆婆孤苦伶仃,也就是老婆婆无儿无女,甚至于无远房亲戚,怎样扯,都不会扯到老婆婆无邻居。你说是不是相差很远。

再者,文中写道,老婆婆讲将“微笑”的礼物送给“伤心的人”“愤怒的人”“劳累的人”等等。如果老婆婆没邻居的话,又哪来这么些各式各样的人呢?

文章第二自然段前半部分写老婆婆是如何如何的贫穷,后半部分写老婆婆如何面对自己的贫穷。在两部分的衔接上,老师设问:“老婆婆在非常孤单、非常贫穷的生活面前是自甘堕落吗?”老师话音刚落,听课的老师隐隐发笑。如此语言环境,能用“自甘堕落”吗?值得商榷。

精准课堂教学篇(5)

问题是数学思维的“引暴器”,因此每位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都要进行提问。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设计得好,应用得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作用。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要:

一、要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学生思考的时间

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教师若能准确把握好以上的提问时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 此外,在提问后教师应注意停顿一会儿,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我们在听课中经常看到: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立即降低难度,甚至叫其他的同学来“帮忙”,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做出反应。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变化:学生的应答兴趣就会加大,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回答会更完整、更准确、更精彩,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明显增强。如:教师在教学《平行线》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问题:在创设了“学生在纸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的情境以后,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关系把自己画出来的图形分类吗?”稍作停顿,在学生分类之后引出平行线,教师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多数学生得出平行线概念之后,教师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平行线?”……课堂教学中教师较好地把握了提问的时机,紧紧围绕着这三个问题,组织了相应的活动,且保证每个环节的活动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充分地探究和交流,促进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及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要注意课堂提问的“精”与“准”

所谓课堂提问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精确、正确、准确,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解决问题”、“数学思考”等目标的融合,多做提问设计的思考,并以此作为问题设计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简明准确,又能突出重难点。在关键性的问题和小结性的问题设计上更要斟字酌句、反复推敲。另外,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精彩来,问出实效来。为此,要实现课堂提问的“精”“准”,教师还要把握好提问的“三度”:即难(易)度、精(准)度、适(量)度。

1.要把握问题的难易,做到适合适中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易,尽量设计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问题。因为问题太易会使学生提不起数学的兴趣,问题太难又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要注意提问的语言,做到精确准确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提问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和准确性。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和提炼富有启发性、准确性、挑战性的数学语言,提问语言要严谨、简洁、精巧精致,不能含糊不清。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口算》时,教师在出示了“小卡车、小轿车、大客车”及各有多少辆之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时第一个发言的学生提出“谁比谁多多少辆?”,紧接着,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提出了“还有谁比谁多多少辆?”、“谁比谁少多少辆?”等一大串问题。显然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所期望的,但根本问题却是教师的提问不够精确和准确所造成的。

3.要注意提问的“数量”,做到精问巧问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的提问如连珠炮似地射向学生,问题的量多而散,尽管有的问题设计的还比较好,但由于太密集太频繁,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效果当然不佳。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两位教师设计的问题如下: 甲教师: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底和原梯形的高、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梯形面积? 乙教师: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原梯形面积的几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梯形面积又怎样计算?梯形面积为什么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还要除以2? 比较之下,前者的问题所包含的思考容量较大,突出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与联系”这个重点和难点,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达到了教师问得精、问得巧,学生想得深、想得准的效果。而后者的问题设计显得杂乱、琐碎、过于直白,没有太大的思考价值,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概括和总结。

精准课堂教学篇(6)

高效课堂建设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为了追求理

想中的高效,领导、老师趋之若鹜,对全国现行的各种高效课堂模式竟相移植、模仿,建设高效课堂的热潮轰轰烈烈。然而,审视目前我们走过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高效课堂建设并没有总结出多么

优秀的教学模式,而在于施教者对教学环节的精雕细琢。高效课堂要在精细处见成效。

一、课前准备要精当

精心的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奏。高效课堂的打造,必须做足课前功夫,做好课前文章,精心的课前准备就如同战前的备战。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达到“百战不殆”。课前准备包括教师的备案、教学具的准备、课中相关资料的收集。其中,备课是课前准备的重中之重,不管是当前流行的哪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没有精心预设的课堂必定是杂乱无章的,更谈不上高效。备课不是简单地誊写教案,更不是对优秀教案、教参的照抄照搬,备课要做到“三备”,即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备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备学生是上好课的核心,而备方法是上好课的关键。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精心研读教材和课标,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点,而且要利用多种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及其他版本教材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等,吃透教材,理解教材;不仅要依据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认知能力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而且要通过网络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中的先进理念、精彩环节,去粗取精,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不仅要潜心琢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切入点”,而且要精心预设学生在课堂中认知上的偏差点;不仅要专心设计高质量、层次性强的课堂练习,而且要用心设计简洁明了、重点清晰的板书。只有这样全方位地精心预设,才能形成课堂中师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赏心体验。其次是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教具、课件、学具等,精心准备直观明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手段,督促学生准备好教学所用的学具。最后做好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资料收集。

二、课堂氛围要愉悦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在大力推行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建立和谐、愉悦教学氛围尤为重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味良药,学生课堂中情绪激昂、精神愉悦,就会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学习过程;相反,如果学生情绪低落,对学习有抵触情绪,就是教师投入百倍的热情也调动不起学生的参与激情。“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用欣赏的眼光调拨学生参与的心弦。“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教师要积极锤炼自己睿智的语言,对课堂中反应快、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要在肯定表扬的同时给予其希望;对课堂反应慢、回答不着边际的学生要及时予以点拨、扶正,要心平气和地寻找赞许的切入点,要予以期望;对上课举棋不定、不敢发言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指引,要予以期待。同时,教师要有一颗“慧心”,要有一颗包容之心,以开放的、阳光的心态容纳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接纳学生的齐思妙想、异想天开。用真情尊重每一个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氛围。以生本理念搭建学生乐学、好学的平台。在课堂中,教师要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用启发式、合作式、自学式的方式,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领悟、体会、探究、创造,充分地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营造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心态中接纳新知识,这样的学习才显得丰满、有活力。关爱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活泼、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调控要灵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上,如何实现“生本理念”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需要教师适时地优化教学结构,灵活处理课堂中的各种突发事件,适时地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做到收放自如。(1)要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中的前10分钟和课结束时的第25至35分钟的10分钟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教师要合理地驾驭课堂40分钟,课堂进程要速度适宜,为学生所承受;教学方法要动静相生,为学生所喜爱;教学内容要深浅兼容,为学生能掌握;教学气氛要轻松活泼,为学生能适应。当然,教学节奏的把握还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环节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做到节奏错落起伏、张弛有度、流畅自然。

(2)善于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思想老开小差,课堂教学的效果则很难有保证。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调节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常用的提高注意力的方法有:(1)旁敲侧击,加强信息的反馈。(2)声东击西,引起注意。(3)出其不意,稳定注意。参与,是学习的关键,不管课堂铺设得多好,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参与,所有的工作都是徒劳,所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重要,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随时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绪及时牵到学习的快

车道上来。

精准课堂教学篇(7)

精准教学既要关注教学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又要精准到人,针对教育对象做出精准的研究,从而找到某个具体知识点对于某个学生更适合的做法。在精准教学下,云和中学高二历史备课组提出并实施精准备课、精准教研、精准作业、精准周测、精准培优等步骤,每一步骤都要列出详细的要求,最大程度发挥因材施教,从而真正实现精准帮扶。

首先是关于精准备课,高二历史组的教师在教学之前一定会共同研读课标、考纲,对其要求熟记于心,另外会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在本课教学中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弄清楚课程标准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确定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可能的优化我们的教学目标。另外,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我们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好,比如在近期的备课组会议上高二历史组的任务着眼于地图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平时课堂里对于地图的运用非常被动,一般题目遇到才会回归地图册寻找答案,因此就引发了我们讨论的问题:如何在备课中合理利用地图。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当我们所教的东西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唤起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究时,我们所教的知识才会有效地被学生所同化。因此,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乐于实践和创新。只有我们甘当配角了,学生才能成为主角,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者、操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想上好课,提高课堂的效率,除了备准教材、教法,还有把握住学生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的特点。因此,在备课中高二历史备课组老师们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教学目标,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保证他们有继续学习的信心。比如在2018年市优质课准备中,如何使用材料,如何让学生能接受本课都是备课组教师们重点商量的内容。另外在备课中,青蓝结对帮扶的作用也非常明显,老教师会根据自身经验帮助组里年轻教师梳理教材,分析学情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精准教学。

其次是基于精准备课而实施的精准课堂教学。高二现在面临的任务是十月份的选考,一轮复习如何高效,备好的一堂课如何让学生吸收,都可以通过课堂直观地体现出了。备课组教师们制定了授课总原则:的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援者。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任务一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他们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及时的给予援助,历史的材料繁复,需要教会他们如何去阅读材料,如何去分析材料,如何去表达正确答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确立起三步走战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复习、考察学生知识运用的两套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的默写卷,以期高效课堂。另外备课组还提出历史学科一定要注重和谐的人文化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帮助学生打开思想,激发创造力才,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和情感的熏陶。比如针对学生不爱问问题或者上课易走神等现象,制定对策要求每一个学生每周至少提出一个问题来打开学生的思路。

综上,精准教学对于云和中学的学生来说,是课堂上具有针对性的知识点讲解,包括地图运用、问题设计等,对于老师来说,是课前有计划、有目的的备课,做到因材施教,不落潮流,以形成师生良性互动的有效教学。

精准课堂教学篇(8)

推门听课是一种课堂管理方式,为了有效管理课堂,为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学校领导运用得多一些。教师不要偏执地认为学校领导推门听你的课,是对你有成见,或是想借此吹毛求疵,给你穿小鞋;更不要认为事先不打招呼是对你的不尊重。试想,推门听课是针对全体而不是个人,何况一般在上课前几分钟还告知通气呢。因而教师要有阳光般的心理,开放自己的课堂,乐于接纳这种管理方式,这样就会感受到更和煦的春光,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记住,如果我们教师有了大海般接纳一切的胸怀,养成海纳百川的气度,就不会成为被淤泥堵塞的死水。

二、助力教师课前要有精心的上课准备

不管有没有人推门听课,课前准备是应该的。如果开展推门听课,就更应该精心做好课前准备。首先,课前精心准备是对推门听课的重视。“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师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应付自如,实现高效课堂目标。反之,没有全面的准备工作,就可能手忙脚乱,漏洞百出,课堂效果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仔细解读教材,把握教材重点,制定教学方案。密切关注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心理、学情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做好课前预设,有了精彩的预设,课堂才会有章有序,优质高效,可以避免盲目和杂乱。其次。课前精心准备是对听课教师的尊重。我们中国人是注重礼节的,正规场合都是盛装,不会邋邋遢遢。精心准备,宴席款待,才是待宾之道。教师在课前的精心准备也是对听课者莫大的尊重。再有,推门听课时间的不确定性,促使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成常态。这样坚持成习惯,减少教学随意性,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助力教师养成自然真实的教学行为

推门听课,目的就是要了解真实的课堂。因而我们要展示出平时的自然真实的教学行为,尽可能地展现出课堂的原生态。推门听课成为常态后,教师就不会搞花架子,不会刻意为之,不会哗众取宠,不会为了别人听课而改变自己的课堂。涂脂抹粉的美,是外表美,而非真实的美,课堂也一样,作秀的课堂,只是形式的绚丽,而少了内容的真实,只有自然才出真态,只有自然方能演绎至真至纯。

四、助力教师养成真诚虚心的教学态度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他明确地指出了学无止境地道理。其实教学何尝不是这样。领导推门听课后,会给教师以中肯的评价。这评价就像是一面镜子,教师要用真诚虚心的态度好好地照照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再接再厉。不足的方面,及时改进,以利进步。谦虚的人往往事业有所成就,因为谦虚会不断使他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逐步走向成功,因此说虚心能成万事。我们教师虚心一些又有何妨呢?

精准课堂教学篇(9)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设计得好,应用得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及教研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部分教师课堂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能很好地把握提问时机;提出的问题不够精准;缺乏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或者提出的问题价值不高;缺乏对生成性问题的预设;导致课堂“低效提问”的现象时常出现。针对以上现象,我认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准确把握n堂提问的时机和学生思考的时间

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若能抓住恰当时机提问,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能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等。还发现,课堂提问的时机通常产生于下列情况:一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达交流时;二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发问质疑时;三是学生学习情绪需激发、需调节、意欲表达倾诉时;四是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信心倍增时。教师若能准确把握好以上的提问时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实验表明,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变化:学生的应答兴趣就会加大,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回答会更完整、更准确、更精彩,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明显增强。

二、提出的问题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

课堂提问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提问的目的要明确,应尽量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口提问。提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如:在讲工程问题时,经常将工程总量看成一个整体“1”,根据”总工程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列式计算,这就是教材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使学生透彻理解,就要根据练习题中的变换、转化设计问题。例:煤炭产存有90吨煤,用甲拖拉机单独运需20小时运完,用乙拖拉机单独运需30小时运完,问两拖拉机同时运,需多少小时运完?同学看完这道题后就会很快列出:这时老师可以继续设问:这样解对吗?为什么?正确的解法究竟怎样列?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就可以加深同学对工程单位“1”的认识,同时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三、要注意课堂提问的“精”与“准”

所谓课堂提问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精确、正确、准确,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研究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多做提问设计的思考,并以此作为问题设计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简明准确,又能突出重难点。在关键性的问题和小结性的问题设计上更要斟字酌句、反复推敲。另外,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精彩来,问出实效来。为此,要实现课堂提问的“精”“准”,教师还要把握好提问的“三度”:即难(易)度、精(准)度、适(量)度。

1、要把握问题的难易,做到适合适中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易,尽量设计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问题。因为问题太易会使学生提不起数学的兴趣,问题太难又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要注意提问的语言,做到精确准确

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和提炼富有启发性、准确性、挑战性的数学语言,提问语言要严谨、简洁、精巧精致,不能含糊不清。

3、要注意提问的“数量”,做到精问巧问

教师的提问如连珠炮似地射向学生,问题的量多而散,尽管有的问题设计的还比较好,但由于太密集太频繁,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效果当然不佳。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定位准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密集,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四、提问也要紧扣知识之间的联系

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很紧密,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续和发展,旧知识为学好新知识起着桥梁作用。因此,以知识的联系设计好一些问题,能促使学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牢固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精准课堂教学篇(10)

课前精心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确立课题内容后,要围绕课题内容进行充分准备,才能让课堂素材、教学手段多样化,在课堂中老师教的轻松学生才能学得快乐。三位专家在课前就做了充分准备,李维贵老师从幻灯片制作、教案编制、学生分组、器材准备等在课前做了大量工作,才使课堂流畅完整,施培相老师同样也费尽心思做了精心准备,为了使光路明显,在水中加适量奶粉、在空气中喷清新剂等,使光沿直线传播更加明显,增强演示的直观性,李涛老师的导学案在平时也化费很多心思设计,重基础,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重难点突出,学生完成导学案就能掌握本节知识。这些准备工作教师投入大量心血,除了有很强的敬业精神,还有平时积累的丰富经验。总之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准备很多素材。

上一篇: 基因工程伦理论文 下一篇: 大学生课堂教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