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经济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6 16:03:07

非公经济建设

非公经济建设篇(1)

从现在起至20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时期,我国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非公有制经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集中力量抓好经济建设,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1.从今后一个时期所有制变动的情况来看,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上升将是一个趋势,而非公有制经济由于其企业数量众多,涉及面广,影响较大,在各自的经济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大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增强,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很多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安置就业,积极捐助公益事业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2.非公有制企业在总体上拥有较为灵活的先天机制及创新、管理成本低的优势,这种综合优势将使其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各地区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具体来讲,非公有制企业在筹集资金、兴办项目、生产经营等方面,具有机制灵活、可塑性强的优势,创立和经营成本也较低,运行效率明显高于国有企业,而且这类企业能够有效体现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内在规律,市场适应速度快,生产方式灵活,创新的驱动机制也较为有效,动力机制特别强,综合优势成为其快速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成为促进各地区长期发展目标实现、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力量。

3.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相当部分的生产增值,并提供超过半数的就业机会,在目前经济疲软,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及社会安定秩序的维持。

从未来各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看,要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必须以较高的速度和较合理的结构增长,而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国民经济高速成长的重要支持力量,由于其提供了超过半数的就业机会,创造了相当部分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是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要战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对于确保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目标实现和社会安定秩序的维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非公有制经济的稳定发展,将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创造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对实现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或退出某些非优势领域的改革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重组,大中型企业减员增效、企业转制的战略过程中,依靠非公有制企业的进一步稳定发展,创立社会所需要的良好环境无疑是主要渠道。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而且为改革提供运作经验,降低改革成本,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安置了大量下岗人员,为他们提供生活出路,使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不致面临分流无门的境地,减轻了社会负担,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参股、兼并、购买等方式将其经营机制注入国有企业,从而有力地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5.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是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以及缩小城乡、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

目前,非公有制企业中已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涉足农业,大大改善了农业单一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就地转移,减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给城市造成的压力,在这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示范带动下,一大批农民初步脱贫致富,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

1.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支持、引导、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治、政府环境将得到改善。政治体制改革在当前正在深入的进行,对于非公有制经济来说,首先是政府对现有的企业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的较大规模改革,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小政府、大社会”“小政府、大服务”“小政府、大保障”的政府管理格局,在具体工作上,各职能部门将逐步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认真履行职责,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支持、引导、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治、政府环境将最终得到改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经济体系的建立将使非公有制企业运行的经济环境进一步规范、有秩序。近几年国家开展了专项斗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许多方面的改革正在深化,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制约经济发展的经济障碍将逐步消除,现行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中许多不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地方将逐步完善,健全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将使非公有制企业运行的经济环境进一步规范、有秩序。

3.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保护、规范作用加强,良好的法制环境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促动作用加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将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执法情况也在不断进步;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不断增强;而从法律制度上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4.“干事创业氛围”创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积极社会环境将逐步形成。必须看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有着自身特点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在党的富民政策鼓励下成长起来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消除社会依然存在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某些偏见和认识上的误区,还需要社会舆论的大力支持,我国目前正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诸方面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逐渐创造更浓郁的“干事创业氛围”,通过社会舆论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动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也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

(1)进一步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要一视同仁。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标志是: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各级政府必须认清形势,进一步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努力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一是要认识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振兴各地区经济,加快各地区

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迫切需要和依托,二是要认识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推进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三是要认识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是扩大就业,吸纳多余劳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稳定社会的重要渠道。

(2)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和专门的行业管理之中。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把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一起纳入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门的行业管理中来,要做到同其他企业一样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认真推行目标责任制,奖优罚劣,加压驱动,并给予其一样的重视、支持、鼓励,增加政府在这方面宏观调控的指导协调作用,逐步改变依靠经营者的趋利动机自发性、盲目性发展的不良现象。

2.加强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完善政府职能,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其发展的政府环境。

(1)设立专门机构,统一协调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政策、法律、管理问题,进一步强化政府指导、服务和协调等工作。从中、长期改革的目标看,要参照深圳市的经验,成立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类管理为主与按所有制成份管理为辅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即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负责中小企业政策的制订和统筹、协调,从短期改革目标看,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管理政出多门、又无统一主管的问题,应建立由工商、税务、劳动等职能部门参加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划、组织、服务、管理、综合协调和指导工作,各地市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统筹安排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工作。

(2)合理配置决策、执行、监督机构的人员及相应的责、权、利,以增强实效。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实效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相应决策、执行、监督机构人员,坚决克服人浮于事及人员力量不足的两极化现象,同时应进一步修订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行为程序,明确行为人的行为权限(责、权、利),根据其履行责任的情况实施严格的奖惩,并加强监督力度,有力促进秉公执政,保证执政的公正有效性。

(3)修改原有限制甚至歧视其发展的不合理政策,尽快做到平等对待及落实到位,加大政策的促动作用。各地区应重视政策的制定及落实,各级政府应进一步结合本地区实际,借鉴先进地区一些好的经验,已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要补充、修改、完善,一切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要废除,并根据新的情况制定、出台新的方针、政策;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相对弱小的现实,在政策方面应淡化所有制因素,给予较大的政策优惠鼓励与扶持,尤其是在税费、信贷、执法等关键问题上要及时兑现政策,落实其待遇,从而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政策支持。

(4)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拓展其服务领域,提高其服务效率与水平。在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中,要尽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非公有制经济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要以服务为宗旨,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强化服务意识,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寓有效管理于优质、到位的服务之中去。在具体工作上,如提供金融支持手段、鼓励高层次人才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协调土地征用、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把支持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现到具体行动上来。

3.健全法制环境。

(1)完善并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法律规范和保障。为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地区应加快立法步伐,研究、制订、完善一些地方性的配套法规,应考虑尽快制订相关管理条例和权益保护条例等作为指导、规范、保护企业的法规,使企业在法制框架内开展经营活动,既为其内部管理和市场经营行为提供严格的法律规范,又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切实的法律保护,也使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有法可依。

(2)健全行政立法机制,加强行政立法,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法制建设是消除政府缺陷的保证,要逐步健全行政立法机制,加强行政立法,完善政府行为规范,使政府行为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互适应和彼此配套,政府行政立法要避免空洞无力,要尽可能地明确、具体,并要有相应的制裁强制措施,相应监督主体也要制订法规明确行为,确保给予有效的监督制约。

(3)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控制、引导,杜绝违法、违规现象。针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各有关部门一方面应通过加强监督和管理,规范其经营、管理行为,另一方面应加强法制、职业道德、思想教育,积极引导。为此,政府有关综合部门要加强通过信贷、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进行的宏观调控,工商、行政、计量、审计等部门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订行业规范标准,加强行政监督与控制,从而构成一条企业行为的监督控制链,公检法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合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为保持经济的可持续性,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资源的规范管理,制订环保标准,控制污染企业并加以强制治理。

【参考文献】

非公经济建设篇(2)

一、基本特点

近年来,全区各级党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的要求,一手抓党组织的组建,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一手抓党组织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增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使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得到有效贯彻执行,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组织上、政治上的有力保证。

一是镇、街及主管局党组织抓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认识提高,主动性增强。镇、街及有关主管局党组织都能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把非公有制经济党建纳入了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落实了党委(组)书记亲自抓、党委(组)副书记直接抓、组织干事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多数党(工)委、党组领导建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党建联系点,经常深系点指导党建工作。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基本上做到了领导到位,安排到位,措施到位,有效地促进了面上工作的开展。

二是非公有经济党组织组建率逐步提高。各镇、街及有关单位从实际出发,采取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区域建等方式,积极探索非公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组建形式和方法,使党组织的组建率和覆盖面实现了两个100%,使党建工作落实到了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各个层面。石鼓镇党委协调指导石鼓工业园区内4户员工50人以上仅有个别党员的非公企业于2004年底建立了联合党支部。截至目前,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已建立党组织26个,参加党的活动的党员551名。

三是非公经济党组织大部分开展活动认真,探索出了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他们以灵活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宝鸡市外国语学校党支部从2001年至今编写传阅件40余期,对党员和教职工进行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建国路个体支部党员王伟,为扶贫助学先后捐款捐物5万余元,非公经济中逐步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党员,增强了非公经济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四是非公经济组织涌现出了一批党建工作的好典型。外国语学校、新星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水电开发公司、建国路个私协等党支部党建工作规范,活动形式多样,发展党员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得到明显发挥,赢得了业主的有力支持和职工群众的拥护。外国语学校在办学场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了支持党支部工作,专门为支部建立了60多平米的党员活动室,并配备了电教设备。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党建工作难以摆上重要位置。一是镇、街及有关主管局个别领导和非公经济党组织负责人认识不到位。认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不好管理,只能求其有,不能求其优,对党建工作要不要抓、怎么抓,缺乏清醒的认识。二是非公经济组织业主认识不到位。有相当数量的业主对在企业建立党组织心存疑虑,有的认为企业资产属个人所有,建立党组织没有必要;有的怕党组织活动多,加重负担,影响生产;有的担心党组织干预企业生产经营。三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从业的党员对开展党建工作缺乏认同,积极性不高。这些党员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教育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2、党建工作正常开展困难多。业主与党组织负责人、党员之间的雇佣关系,决定了党组织的活动受制于业主的认可和支持程度。有的非公经济党组织与业主的关系不够和谐,得不到业主的支持,开展活动困难;有的业主本身不是党员,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能从场地、时间、经费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帮助,一些企业党组织没有履行好职责,不能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存在着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效果的情况。有的模范意识弱化,没能主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能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建言献策;有的形单影只,缺乏发挥作用的平台与氛围,党员先进性意识淡化。

3、党员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部分非公企业党员中绝大多数是流动党员,工作不稳定,由此造成了党员教育管理上的难度加大,个别非公经济党组织党员流失严重。比如,国力劳司由于人员分流,支部党员组织关系随人事调动全部转出;开发区医院由于重新组建,原有职工全部解聘,支部党员组织关系随之转出。目前,这两个党支部成为了“空壳”支部。清姜、姜谭个私协支部党员也不足3人。同时,非公经济组织中有的党员组织关系留在原单位或转到居住地,有的则放在口袋里,成了党组织管不着、单位不了解、群众不知道的"三不党员",导致这部分党员尚未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

4、大部分非公经济党组织书记党建业务生疏、能力不强。由于非公经济组织的特殊性,党组织书记大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没有党务工作经验,而且“重经济、轻党建”的意识普遍存在,因此放松了对政治理论和党建知识的学习,对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抓什么、如何抓、怎样抓好的思路不清、办法不多,造成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无法取得成效。有的党组织“”、民主集中制、党员教育管理等党内基本制度执行不到位。

5、发展党员难度大。从调查分析看,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党员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从业人员的入党积极性不高,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员工认为只要挣钱就行,入不入党没多大关系,有些员工怕入党后缴纳党费,或因参加组织生活影响生产,因此申请入党的人数很少。在全区26个非公经济党组织中,大多数党员年龄在40岁以上,35岁以下的党员很少,座谈反映年轻人对党的认识不足,表示不愿意入党。另一方面,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有的递交入党申请书不久,未来得及考察培养就已“跳槽”,使考察培养工作出现“断层”。秦峰建筑公司党支部去年培养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期间均先后离开了企业,致使发展党员工作落空。此外,一些非公经济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认识不足,发展党员工作无计划,没有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6、管理体制不顺畅。目前,全区26个非公经济党组织分别由3个镇党委、4个街道党工委、教育局和工商分局2个党组管理,既有属地管理,又有行业管理,条块多头分散管理问题突出,管理体制上归属不明。另外,非公经济组织党建活动的开展在客观上受制于企业主,往往会出现无固定活动场所、无活动组织者和资料、无党建经费、无足够活动时间的“四无”状态,非公经济党组织不敢理直气壮开展党建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中央、省市委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㈠提高思想认识,加大指导力度,把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一是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区委可以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担任召集人,组织、宣传、统战、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工商分局、人事劳动保障局以及各镇、街党(工)委领导参加,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具体负责全区非公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的筹划、组织、协调、督查和考评等工作,实行定期研究、定期通报、定期会办、定期督查,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起“领导成员联系、基层组织联建、职能部门联动”的非公党建工作体系,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二是根据不同类型,加强分类指导。按照非公经济组织形式的不同,明确各类非公经济党组织职责、权利及管理办法。对党建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采取主要领导联点包抓的办法,进行整顿和帮扶;对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的,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机制,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

三是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社会效能。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阵地,及时总结和宣传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对促进企业发展的典型事例,消除顾虑,形成共识,努力为非公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对党的工作和建立党组织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积极的非公经济组织业主,要积极推举他们担任社会公职,并向人大、政协、工会等组织推荐他们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不断提高支持党建工作的非公经济组织业主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注意发现、培植和树立一批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确立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指导和推进面上工作。

㈡采取得力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非公经济中党组织的作用

1、加大经费投入。一方面要积极争取非公经济组织对党建工作的支持。要通过党组织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积极有效的工作,发挥好党员在企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带动广大职工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来赢得业主的理解和关心,并在物质和时间上给予党建工作大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区委要对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给予全力支持。一是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党员每年上缴的党费,可全部返还给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在此基础上,从非公经济组织每年上缴税收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重点解决非公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同时,建立非公经济党建示范点,由区委拿出资金配齐设施,不断巩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活动阵地,并通过典型的示范和带动辐射作用,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2、完善规章制度。要坚持党的发展和企业发展相结合、党的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非公经济党组织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制订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支部工作职责、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和规定,使党建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逐步纳入制度化管理。

3、创新组织活动。根据“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在继续抓好非公经济组织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制等党建主题活动的基础上,按照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在非公经济党组织中开展“八个一”活动(即建立一个规范的党员活动室、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党员活动日、设立一个教育宣传栏、建立一套良好工作机制,每个党员联系一名优秀员工或技术骨干、提一条好建议、做一件好事、协管一个部门或班组),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4、加强党员管理。针对非公经济领域中的党员流动性大、党性不强等的问题,在非公经济党组织中推行《党员证》制度和党员政治生日谈话制度,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使非公经济组织党员都能持《党员证》按照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及时参加党组织的生活,以此来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中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㈢适应形势要求,加强工作力量,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创造条件

1、建立培训制度。由区委组织部牵头,非公局、工商分局、区委党校参与,每年对非公经济组织业主和党组织书记进行两次集中培训,使他们对党的历史、党的现阶段路线方针政策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建工作业务能力。争取在三年内,对全区非公经济组织的业主和党组织书记全部轮训一遍。

2、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针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力量薄弱的实情,区委可大力选调优秀党员干部来充实非公经济党组织干部队伍。一是号召机关党员下派到非公经济党组织中挂职锻炼;二是采取自愿报名、组织推荐、企业选择的办法,从大中专毕业未就业的学生党员和下岗分流的职工党员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去非公经济党组织中任职;三是鼓励机关退休或提前离岗的党员领导干部受聘到非公经济组织中从事党务工作。同时,区上要做好非公经济党组织党务工作者的人才储备,及时为非公经济组织提供高素质的党务工作人员,逐步建设一支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需要、数量充足的党务干部队伍,为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创造条件。

3、充实党建工作力量。对已建立的非公经济党组织,区委组织部根据非公经济组织发展情况和工作需要,在镇街和区级部门中选派一批熟悉党建工作的党员干部,作为非公经济党组织兼职党建指导员;对尚不具备条件建立党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由镇、街党(工)委和主管局党组选派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政策理论水平高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党员作为非公经济组织政治指导员。

㈣坚持“十六字”方针,严格标准程序,不断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队伍

非公经济建设篇(3)

山西省各级党委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十分重视,特别是近两年有了较大进展。至2000年底,全省有个体工商户29.8万户,从业人员56万人,私营企业2.54万户38万余人(其中投资者59090人,雇工32.7万余人)。在个体工商户中,共有党员8363名,占从业人数的1.49%,建立党支部17个,党小组90个,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党委3个,党支部147个,建立党组织的占1.96%,87%的私营企业中没有党员,11%的私营企业只有个别党员。总的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仍然比较薄弱。具体分析有以下特点:

1.规模较大的私企,党员人数较多,一般采取单独建立党的组织。我们重点考察的五家大型私营企业均为单独建立党的组织,具体情况见下表。

2.小型私企和个体工商户,党员人数较少,一般采取联合建立党的组织。联合组建党的组织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几个小私企相互联合。各自建立党小组,然后联合建立党支部;二是行业主管部门帮助组建。即由工商部门或个体行业协会党组织根据党员人数和企业分布情况组建个体工商户党支部;三是实行村企合建。村办企业根据其隶属关系与行政村同属一个党支部。

3.业主政治意识强的,比较重视支持党建工作。有些私企业主文化素质较好,政治意识较强,有的还取得一定政治地位,获得多项政治荣誉,要求建立党组织的积极性较高。如海鑫钢铁公司董事长李海仓,政治意识较强,已获得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位,积极要求上级党委在本企业建立党组织,于1999年建立了党委。有的私营企业主本身就是党员,对党建工作认识相对较高,一般都持积极态度,山西全省私企业主中有党员233名,占私企党员总数的3.1%。

4.业主政治意识弱的,不太关心支持党建工作。有的业主认为,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主要任务就是搞经济,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党建工作是你们共产党的事,与我无关。有的对党员参加组织活动不予支持,甚至设置障碍。从山西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看还有95%以上的空白。

二、非公有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是一个新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较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通过深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和新时期党建理论,结合考察山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笔者认为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急需研究解决。

1.必须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首先,它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同时还由于我们“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不少国有企业的下岗、待岗人员流向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员呈逐年增多之势。这一部分工人群众仍然是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因此,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是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方面。其次,它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他们依照我国的法律,认真贯彻党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对于正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意义重大。许多私营企业主也认为,加强党建是企业规模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员工不断增多,仅靠家族式小作坊式的管理也不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他们也希望通过党的组织来加强职工队伍的思想教育和企业管理。因此,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坚持以农村和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同时,还必须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力度。最后,它也是发展新党员、争取青年一代的重要阵地。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流向其中,如果我们党不抓紧对他们的宣传教育和争取发展工作,就有可能被别人拉走,失去这块阵地。长信集团工会主席在座谈时说:“长信所在的长治市郊区一带,天主教很活跃,党支部不开展活动,人家要争夺青年人呢。”实际上,又岂止是天主教的争夺呢!因此,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十分紧迫。

2.必须明确基层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的地位、职责、作用。在国有企业,党组织作为政治领导核心,对企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负责,对企业的发展和职工队伍建设负责,处于执政党的地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有的认为,在私营企业中的党组织,当前的目标是对老板负责,对企业负责,具体要贯彻落实企业决策,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维护职工权益;有的感到,在私营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在经费、时间、场所等方面都没有保障,困难较多,遇到不支持的老板,只能秘密开展工作,有点像“地下党”。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各级党委正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

第一层面:中央组织部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的党组织定位为“职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这一概括明确了党组织在私企中的基本地位和职责,但是太原则,且避了与企业的关系。

第二层面:地方党委根据中组部的原则提出的基本要求。山西省委提出五项要求:(1)发挥政治核心作用;(2)党员管理教育;(3)雇员思想政治工作;(4)发展党员;(5)对工会、共青团领导。临汾市委对其职责概括为:保证、教育、引导、监督、促进。闻喜县委提出八字职责:参谋、保证、带头、粘合、仍较原则,也避了与企业的关系。

第三层面:在私营企业内的党组织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实际,提出的工作职责重点。海鑫公司党委提出:围绕企业发展,生产、经营和效益目标这个中心,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参谋、保障、牵动、粘合作用。潞宝焦化公司党支部提出:帮助、促进、监督、协调。长信集团党支部提出:加强自身建设,把握经营方向,开展政治工作,活跃企业文化。北方电器公司党支部提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安泰集团党支部提出:围绕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作贡献,作好思想工作,维权,企业文化,制定规章制度。

上述情况表明,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党组织的地位、作用问题,各级党组织都在积极研究探索。上级组织的定位相对原则,缺乏操作性规范,且都回避了与企业的关系这个现实问题。而基层组织既要努力贯彻上级的原则,又要面对客观现实,尽管他们各自的表述不一,认识有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把自身工作职责与企业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上下级组织对私企党组织职责定位脱节和不规范的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3.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基层党组织与私营业主之间的关系。大量现实情况表明,私营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态度以及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已成为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和制约因素,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数私营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采取消极观望态度;有的抵触情绪大,以各种理由予以抵制;有的中外合资企业的外方管理者,甚至明确拒绝建立党组织,给党建工作带来较大阻力和困难。

二是少数私营企业主要求开展党建工作的动机各异,有的采取为我所用的态度,把基层党组织作为一种利用力量,去对付一些自己不愿面对的矛盾;有的则出于其它政治考虑,勉强同意。加上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同时又是企业的雇员或小股东,在管理关系上受制于业主,很容易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私营企业主下属的工作部门。

三是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实际上要接受私营企业主的挑选。从已开展党建的企业来看,支部书记多为业主在思想感情上接受后,再通过党的组织程序选举,在组织程序之外加了一项前置性工作。这样就可能出现事实上由非党员业主决定党组织书记人选的情况。调查中还有人说“老板就是我们党组织的后台”。当问到“党组织与业主有没有发生矛盾”普遍回答“没有”。这个答案引人深思,这种现象隐含的本质问题究竟是什么?实际上,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有一个较大的私营企业在开始建立党支部时,统战部派出了一个党员科长去当书记,起初关系处理还不错,业主也欢迎,后来发生矛盾支部书记干不下去了,只好回统战部了。

三、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建议

1.明确组织建设势在必行的指导思想。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而是怎么建和如何建设好的问题。各级党委要进一步明确组织建设,势在必行的指导思想,在学习和落实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的基础上,拿出意见,制定措施,形成决策。凡是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要建立党组织,党组织要在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当前的工作重点应是创造条件,抓紧党的组织建设工作。

2.把握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一个新领域,必然有与机关党建,国企党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因此,不可照搬原来的党建模式,而要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是必要的,先抓条件成熟的企业,建立党组织并开展活动,总结一些典型经验逐步推开,以示范效应推动其他企业,积极实践,稳步推进。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采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建立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发挥行业协会中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等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工作。

3.实行单建联建,灵活适用的组织形式。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的组织形式应该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从这一领域的实际情况看,应采取宜单建则单建、宜联建则联建的组织形式,企业党员人数较多,具备条件的,经上级党委审批,可以单独建立党支部,这些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可分别不同情况,实行属地管理或行业管理。联合建立党组织也有多种联合形式,也需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论采用何种组织形式,一定要选好党组织负责人,这是非公企业中党组织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组织建设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改善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现在普遍反映不少党员因多种因素的考虑,到私企工作后,不愿接转组织关系,不暴露党员身份,长期不过组织生活。给非公经济组织这一块中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造成很大难度。建议用吐故纳新的思路对流动党员实行严格管理,规定一定期限内不接转组织关系的作自动脱党处理,同时加强在非公组织中发展新党员工作,增强党组织活力。

非公经济建设篇(4)

非公有经济信用含义的层次性

信用这一概念,通常包涵两种内容:一是指因为遵守诺言而取得的信任,比如说某单位或某个人守信用;二是指按时偿还,不需要提供物件保证,比如说信用贷款。

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侠义性的信用。就这一层次而言,非公有经济强调讲信用的动机在于多交朋友、多得人缘、多拉关系。侠义,旧时指讲义气、肯冒险助人。这一点很像昔日武侠小说中的侠客行为。部分非公有经济界人士一旦赚了钱就容易财大气粗,甚至心血来潮,感情用事,忘乎所以。随便表态,随便许愿,随便承诺。似乎什么人都能助,什么忙都能帮,什么难都能解。但因对家庭成员与非家庭成员、亲者与疏者不能一视同仁,加之前说后变,致使侠义性的信用往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常常夹杂着偷工减料、假冒伪劣、偷税骗税、走私行贿。

第二,功利性的信用。就这一层次而言,非公有经济强调讲信用的目的在于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自然地就赢得利益、赢得利润。在商言商。非公有经济总是要获取利益,这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不必讳避的。但是,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崇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是什么?这里至少包括道德、道义、规则。如果有人标榜非公有经济不要赚取金钱、不要谋取利润、不要获取财富,那一定是在掩耳盗铃、痴人说梦。但是,非公有经济功利性的信用要求非公有经济不能见利忘义、只顾财富的积聚,不择手段;要求非公有经济把对金钱、利润、财富的物质冲动、单纯谋利动机升华为一种社会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使非公有经济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动机。因为单纯获取物质利益的原始冲动不可能成为非公有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诱因。历史已经证明、并将更加雄辩地证明,一旦物质冲动变为经济行为的根本诱因,经济活动就会丧失理性,人们就会急功近利,只想从市场经济中捞取什么,而不想能为市场经济建设贡献什么。这种现象的泛化,就会阻碍经济社会的进步。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升华非公有经济的行为动机,使其谋利动机转化为目标合理的社会行为。

第三,本原性的信用。就这一层次而言,非公有经济强调讲信用主旨在于重视企业生存之本,重视从业者的为人之道。经济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换与交往。这种交换与交往应当遵循公开竞争和人已互惠的规则。但是,在商品交换和市场交往过程中,有些非公有经济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却错误地认为,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只有损人才能利己。他们片面地夸大“市场如战场”,简单化地把商战等同于兵战,从而得出在市场竞争中只有你死才能我活的错误结论。认为只有在经济总量、经济利益的分配中多占对方的份额,才显得自己聪明、精明、高明。其实,这是典型的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不义经济行为。因为这种经济赢利原则是以损害别人的合法权益为前提的,所以这种经济行为本身已经失去了起码的信用道德伦理。这种经济行为不是依靠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营效率来创造经济剩余,获取经济利益,而只想多分割经济总量,只是想多占别人的经济利益。因此,这既不能提高国家经济的总效率,又不能扩大国家经济的总收益。非公有经济应当反其道而行之,摈弃损人行为,确立利他意识,并把这种利他意识升华为互惠、双赢的思想境界,才能建立自己的本原性的信用,真正实现非公有经济负责人的人生价值。

不同的非公有经济可能处于不同的信用层次中,同一个非公有经济在不同时段也可能处于不同的信用层次中。但不同的信用层次都有一个提升的过程:一是侠义性信用→功利性信用→本原性信用的提升;二是侠义性、功利性、本原性三层次信用本身也需不断提升。

非公有经济信用缺失的危害性

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非公有经济的信用缺失容易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危害。

第一,常遭别人不讲信用的报复。唐代魏征在《群书治要·老子》中提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其大意是说,你对别人不讲诚信,别人对你自然也不讲诚信了。诚信如此,信用亦如此。如果在与合作伙伴打交道的过程中非公有经济自身缺少信用、失去信用、毁坏信用,那么,非公有经济反而要求别人对自己讲信用,显然是不对等的、不公正的,也是无法兑现的。虽然社会公正舆论并不赞成把别人失信作为自身失信的缘由,但是失信者遭到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报复,是屡见不鲜的,也是很难避免的。欺诈反被欺诈害的例子,在非公有经济中并不少见。

第二,难以应对优势信用的挑战。中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面临外企总体优势竞争能力的挑战,这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比这种挑战更严重的挑战是外企优势信用的挑战。不要说外企的优势能力,就是仅靠优势信用就能吸引客户,抢占市场份额。瑞士银行、友邦保险、IBM服务、丰田质量、通用六个西格玛、沃尔沃顾客永远是对的等,都是靠信用力量赢得客户、赢得市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非公有经济面临与国外优势竞争能力与优势信用的双重挑战,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构建非公有经济自己的信用优势去应对外企的优势信用的挑战。

第三,恢复信用要花昂贵的代价。非公有经济要在较大范围内确立自己的信用优势并不容易,但要失去信用则很简单;而失去信用后再恢复信用,却要付出几倍几十倍的昂贵代价。回首非公有经济的信用状况,应该说总体上还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毋庸讳言,在非公有经济的信用方面,过去曾经有、当前仍然有不少令人担忧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们的轻工、食品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由于大家都知道的信用缺失等原因,我们现在在这一地区的轻工、食品市场占有率一直没有超过5%。曾经向中国开放的黄金般的市场现在仍然开放着,只不过在交易中主角已不是中国。当年温州的纸底皮鞋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致使温州一部分制鞋能工巧匠,至今不敢把皮鞋标明产自温州,而不得不借用上海等地的牌子。温州人为了挽回这一信用损失,付出了昂贵的惨重的代价。这种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的惨痛教训,值得我们永远汲取。

第四,私企业主丧失立身的根本。人无信不立。对于私企业主来说,信用就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他们的金字招牌。讲信用就是对市场经济的尊重和 维护,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办事。在契约社会,非公有经济没有信用便意味着没有市场,而私企业主没有信用,则没有了立身之处,其结局也必然是被逐出市场。我们有些私企业主,对不讲信用的事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致于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损害了企业家的职业信誉,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导致了投资环境恶化,成为社会一大公害,也成为我们面向全球化的一大障碍。有鉴于此,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重树私企业主的职业信誉,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私企业主:一要认识到良好的信用环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关系到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核心和基础。信用危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也必然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妨碍社会的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清醒地认识到,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不仅是私营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更是巩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中华民族安定团结和繁荣昌盛的需要。二要认识到私企业主的职业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私企业主、特别是私营企业家,从经济学的概念上讲,它是一种素质、品格和能力。他们的职业信誉是其职业道德、职业业绩的体现。它既是一种无形的激励,也是一种无形的约束。不仅是对他们过去的总结,也是他们创造未来的资本。三要深刻理解“以德治国”的论述,在利国利民的前提下,追求利润。古人云:“巧诈不如拙诚”。做人如此,经商亦然。私企业主中的一些“憨商”走的就是“拙诚”之道。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誉经济、诚实经济。21世纪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的总体进步,是人类文明的全方位提升。私企业主、私营企业家不能只是一个经济人,更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一个拥有良好职业信誉的人。总之,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社会无信不稳。私企业主只有树立良好的职业信誉,才能够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赢得地位。也只有在良好的信用环境中,才能够持续发展,快速前进。

非公有经济信用建设的多维性

造成非公有经济的总体信用不高、部分信用缺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建设仅靠独善其身是难以奏效的。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加强全民信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信用法律体系、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等多方面的综合努力才能完成。

第一,政府要努力营造信用优势环境。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作为政府,必须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特别是信用优势环境。以往我国较多强调市场主体必须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而较少关注对一些权力部门的道德约束。其实,就某种意义说,在信用建设的过程中,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没有权力部门的诚实守信,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它们的诚实守信是难以言行到底的。而权力部门要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就必须切实履行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各种义务。

一要切实健全产权制度。产权明晰,是我们希望达到的产权制度的一个理想目标,这方面虽有不小的进展,但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没有完善的产权制度的经济不可能是完全具备信用优势的经济。完善的产权制度能够使人干了坏事必然受到坏事后果的惩罚,做了贡献必然得到回报。如果没有完善的产权制度,人们可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承担责任,也可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承担责任。这就容易让人因不必顾及后果而产生失度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此,要想有良好的信用制度、市场秩序,就必须有一个较为完善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越不健全,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就会越多,个人的预期就越不稳定,人们就可能更狂热地追求短期利益,从而进一步造成信用缺失。所以,在加强非公有经济信用建设中,政府必须帮助非公有经济进一步健全完善产权制度。

二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我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之后,市场经济有了政府对全世界的庄重承诺,有了来自国际的、具有法律和规则约束力的监督。这些都是信用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加强非公有经济信用建设的过程中,政府更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转变自己的职能,在不放弃、不削弱宏观调控的经济管理职能的前提下,正确处理政府行政权力与市场利益的关系,特别是减少政府部门的交易行为,减少政府对非公有经济的直接干预,切实把某些地方政府对非公有经济管制式的领导变为服务式的帮助。要用政府本身的信用建设促进、保证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建设,从而使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建设在自律与他律紧密结合的过程中日趋完善。

三要切实公示信用状况。目前,我国信用信息的透明度还比较低,收集非公有经济的准确信用信息非常困难,也缺少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其实,我国政府一些部门保存着相当多的企业信用信息,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注册、年检信息,税务部门的企业纳税信息,法院的企业诉讼记录,房产部门的房产抵押情况等还要多。但是,这些信用信息既没有统一管理,更没有向社会进行必要的公示。因此,在加强非公有经济信用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建立一个完好的信用信息传输载体,建立健全信用记录并及时公示企业信用状况。可喜的是,不久前浙江宣布把一批信用欠佳的企业踢出重点培育的企业行列,上海吊销了十家有欺诈行为的企业执照,深圳、青岛规定,个人信用有不佳者,若干年内不仅不能自己开公司,而且不得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身份进入经济领域。这些做法有利于促进非公有经济及其从业者注重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向往信用优势,鄙视信用缺失。

第二,私企要不断加强信用管理体系。作为企业,“打铁需要自身硬”,要练好内功,遵纪守法,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自身信用程度,这就必须不断加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当前我国企业走出信用困境的根本出路。建立并不断加强信用管理体系,能增强风险防御能力,提升企业信用度,把信用缺失的企业逐步淘汰出局,从而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

非公经济建设篇(5)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区注册个体工商户3.5万户,非公有制企业550家,从业人员近6万多人,年创税金7000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8.7%。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不断壮大,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开辟了新的领域。早在1985年,**区第一个个体劳动者党支部成立,有党员8名,到2002年底,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有党员1923人,其中个体户党员450人,私营企业职工党员380人,私营企业主党员35人,改制后股份制企业中党员850人,外商来安务工经商党员60余人,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委3个,建立党支部59个。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1、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区委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文件,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党组织的设置原则、地位、作用、任务、工作方法、活动方式以及党员教育、管理、发展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们又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列入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年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年终奖励挂钩。建立健全了定期汇报、检查、考核制度,区委组织部每年初到镇、厂检查企业党建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每半年召开企业党建工作例会,在了解情况摸清底子的基础上,提出阶段性工作重点,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整体推进,2002年,我们召开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总结推广了泸康酒业公司、南方商场等一批典型,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2、夯实基础,不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分布面广的特点,区委首先从建立个私协党组织入手,先后在6个乡(镇)的个协分会成立了党支部,使这些新的领域有了党的组织机构。在企业规模比较大、党员人数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支部班子。同时,区委本着“支部建在企业、支部建在市场”的原则,对党员在3人以上的企业和集贸市场委托个私协分会组建党支部。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把这部分党员的关系挂在村(居)党支部。加强管理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充分发挥作用。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今年8月份,我们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以农贸市场为依托先后在秦巴市场、安运司批发市场成立了流动党员活动站,建立了相关制度,要求他们每两个月过一次组织生活,每半年向党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同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服务,使辖区内做工的外地流动党员有了“归属感”,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

3、开展活动,发挥党组织作用。区委和各级党组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为企业所需要,企业主所理解,受党员所欢迎的灵活多样的组织活动,注意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文化建设、群众工作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区委先后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中开展了“评优创先”、“评选先进”、“光彩之星”等活动,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党建工作的活动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的党支部坚持利用班前班后的时间进行学习,利用各种节假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的党支部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在党员中开展技术攻关和各种劳动竞赛。各级党组织在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发展优秀青年和员工入党的工作,对经培养考察符合入党条件的员工,及时吸收他们加入党组织。据统计,近年来,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00多名,发展党员45名。

4、加强教育,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的思维方式、认识水平、生产目的、价值观念存在一定差距,加之党员来源不一,素质参差不齐,心态各不相同,使党的思想建设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区委高度重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思想建党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仅近几年来,先后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支部中开展党的基本路线、群众观点和党员标准、组织纪律、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着重解决非公有制企业特殊环境下党员组织观念淡薄、雇佣思想和拜金主义严重等问题,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思想觉悟,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钓坚定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同时,各级党组织根据企业任务,党员思想和党员从业多样、人员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有的放矢地组织教育活动,坚持灵活多样,讲求实效,使党的活动真正为党员和广大员工所欢迎,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所支持。

三、存在问题

近几年,我区虽然在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具体操作中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相比,思想认识还明显滞后。思想认识的滞后主要突出在三个层次:一是部分党委和主要领导对在非公经济开展党的工作的认识还未真正到位。在抓基层组织建设中"重农村轻企业","重公有轻私有",没有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二是非公企业主认识上还有偏差。很多非公企业主由于各自经历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对开展党建工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认识偏差。他们有的担心企业建了党组织后,自己权力会有所分散;有的担心会不会又来一次"公私合营";也有的认为企业就是搞生产经营,企业主就是为了赚钱,没必要成立党组织。以上错误认识导致某些非公企业对党组建组织采取了消极、漠视甚至抵制的态度。三是企业党员的意识还没有真正到位。在非公有制企业里的党员,认为自己不过是打工仔,受雇于人必然受制于人,发挥先锋摸范作用,为企业多作贡献其结果只能为"老板"多创造财富,因而只顾挣钱,不问政治,没能把自己的个人目标同党的整体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非公有制企业里的党员流动性比较大,很多党员认为自己是临时的,因此出现了许多宁愿把党组织关系放在村里或其他单位而不迁入企业的"隐性"党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也不利于各级党组织抓好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更不利于党员自身行使党员的权利和承担党员的义务,失去了党员应有的作用。

2、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近几年,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虽然从数量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总体的比重和质量都不是很高。一是组织设置空白点仍较多。到今年9月底,全区550家非公企业共有建立62家建立了党组织,只占企业总数的11.3%。二是党员数偏少,且分布不平衡。全区非公有制企业现有在册党员1923人,在550家非公企业中,没有党员的非公企业还有200多家。三是党务工作人员难配备。目前我区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多数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兼任,而在非企业主要负责人兼任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中,也多多少少与企业"老板"有一些亲缘、师生、朋友关系,总体上往往依附于"老板",缺少从事党务工作的独立性。而从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队伍总体素质来看,年龄偏大、文化偏低。

3、非公企业党组织难以发挥作用。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一些乡镇、部门领导仅把工作停留在组建上,认为任务已经完成,出现了松劲歇气现象。对新建党组织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而不是积极地帮助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开展活动,从而导致了企业党组织难以发挥作用,有的企业党组织刚组建就陷入了瘫痪状态。一些企业党组织虽然开展了活动,但也仅仅停留在"开开会、看看报、聊聊天"的程度上。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企业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必然受制于市场经济规律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的制约和影响。一般来说,企业规模大,发展稳定,经济效益好,党组织开展工作较为容易,发挥作用也较好;反之,则相反。因此,如何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等自身特点开展一些卓有成效的活动,还值得进一步探索。

四、对策和建议

1、明确目标、提高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必须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为前提,坚持"小型、灵活、务实、业余"的方法,通过深入扎实的工作,达到"企业需要、业主理解、职工欢迎、党员拥护、组织满意"。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与改进党的活动方式,提高党的工作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二是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与尊重经济发展规律,营造非公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三是增强党的工作影响力、渗透力与先配合适的党务工作者,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之间的关系;四是非公经济组织中党组织与工会等群团组织之间的关系。

2、选好配强支部书记。非公经济组织党的支部书记要由政治素质较高,具备一定党务工作知识和经验,处于企业管理层的党员或党员工会主席担任。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由上级党组织指派。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对支部书记的培训。党组织建立时,支部书记可先任命,具备条件后再进行选举。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交流、讲座等形式,加深企业主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注意培育典型,树立典型,用典型引路,进而影响、带动周围的企业经济主动地开展党建工作。同时加感情投入,特别是企业有了难处、遇到问题时,应及时为他们答疑解难,通过热情、高质、有效的服务,从感情上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消除他们对党组织的偏见的顾虑,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党工作扫清认识上的障碍,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

非公经济建设篇(6)

非公有经济信用含义的层次性

信用这一概念,通常包涵两种内容:一是指因为遵守诺言而取得的信任,比如说某单位或某个人守信用;二是指按时偿还,不需要提供物件保证,比如说信用贷款。

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侠义性的信用。就这一层次而言,非公有经济强调讲信用的动机在于多交朋友、多得人缘、多拉关系。侠义,旧时指讲义气、肯冒险助人。这一点很像昔日武侠小说中的侠客行为。部分非公有经济界人士一旦赚了钱就容易财大气粗,甚至心血来潮,感情用事,忘乎所以。随便表态,随便许愿,随便承诺。似乎什么人都能助,什么忙都能帮,什么难都能解。但因对家庭成员与非家庭成员、亲者与疏者不能一视同仁,加之前说后变,致使侠义性的信用往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常常夹杂着偷工减料、假冒伪劣、偷税骗税、走私行贿。

第二,功利性的信用。就这一层次而言,非公有经济强调讲信用的目的在于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自然地就赢得利益、赢得利润。在商言商。非公有经济总是要获取利益,这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不必讳避的。但是,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崇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是什么?这里至少包括道德、道义、规则。如果有人标榜非公有经济不要赚取金钱、不要谋取利润、不要获取财富,那一定是在掩耳盗铃、痴人说梦。但是,非公有经济功利性的信用要求非公有经济不能见利忘义、只顾财富的积聚,不择手段;要求非公有经济把对金钱、利润、财富的物质冲动、单纯谋利动机升华为一种社会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使非公有经济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动机。因为单纯获取物质利益的原始冲动不可能成为非公有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诱因。历史已经证明、并将更加雄辩地证明,一旦物质冲动变为经济行为的根本诱因,经济活动就会丧失理性,人们就会急功近利,只想从市场经济中捞取什么,而不想能为市场经济建设贡献什么。这种现象的泛化,就会阻碍经济社会的进步。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升华非公有经济的行为动机,使其谋利动机转化为目标合理的社会行为。

第三,本原性的信用。就这一层次而言,非公有经济强调讲信用主旨在于重视企业生存之本,重视从业者的为人之道。经济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换与交往。这种交换与交往应当遵循公开竞争和人已互惠的规则。但是,在商品交换和市场交往过程中,有些非公有经济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却错误地认为,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只有损人才能利己。他们片面地夸大“市场如战场”,简单化地把商战等同于兵战,从而得出在市场竞争中只有你死才能我活的错误结论。认为只有在经济总量、经济利益的分配中多占对方的份额,才显得自己聪明、精明、高明。其实,这是典型的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不义经济行为。因为这种经济赢利原则是以损害别人的合法权益为前提的,所以这种经济行为本身已经失去了起码的信用道德伦理。这种经济行为不是依靠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营效率来创造经济剩余,获取经济利益,而只想多分割经济总量,只是想多占别人的经济利益。因此,这既不能提高国家经济的总效率,又不能扩大国家经济的总收益。非公有经济应当反其道而行之,摈弃损人行为,确立利他意识,并把这种利他意识升华为互惠、双赢的思想境界,才能建立自己的本原性的信用,真正实现非公有经济负责人的人生价值。

不同的非公有经济可能处于不同的信用层次中,同一个非公有经济在不同时段也可能处于不同的信用层次中。但不同的信用层次都有一个提升的过程:一是侠义性信用功利性信用本原性信用的提升;二是侠义性、功利性、本原性三层次信用本身也需不断提升。

非公有经济信用缺失的危害性

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非公有经济的信用缺失容易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危害。

第一,常遭别人不讲信用的报复。唐代魏征在《群书治要·老子》中提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其大意是说,你对别人不讲诚信,别人对你自然也不讲诚信了。诚信如此,信用亦如此。如果在与合作伙伴打交道的过程中非公有经济自身缺少信用、失去信用、毁坏信用,那么,非公有经济反而要求别人对自己讲信用,显然是不对等的、不公正的,也是无法兑现的。虽然社会公正舆论并不赞成把别人失信作为自身失信的缘由,但是失信者遭到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报复,是屡见不鲜的,也是很难避免的。欺诈反被欺诈害的例子,在非公有经济中并不少见。

第二,难以应对优势信用的挑战。中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面临外企总体优势竞争能力的挑战,这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比这种挑战更严重的挑战是外企优势信用的挑战。不要说外企的优势能力,就是仅靠优势信用就能吸引客户,抢占市场份额。瑞士银行、友邦保险、IBM服务、丰田质量、通用六个西格玛、沃尔沃顾客永远是对的等,都是靠信用力量赢得客户、赢得市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非公有经济面临与国外优势竞争能力与优势信用的双重挑战,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构建非公有经济自己的信用优势去应对外企的优势信用的挑战。

第三,恢复信用要花昂贵的代价。非公有经济要在较大范围内确立自己的信用优势并不容易,但要失去信用则很简单;而失去信用后再恢复信用,却要付出几倍几十倍的昂贵代价。回首非公有经济的信用状况,应该说总体上还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毋庸讳言,在非公有经济的信用方面,过去曾经有、当前仍然有不少令人担忧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们的轻工、食品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由于大家都知道的信用缺失等原因,我们现在在这一地区的轻工、食品市场占有率一直没有超过5%。曾经向中国开放的黄金般的市场现在仍然开放着,只不过在交易中主角已不是中国。当年温州的纸底皮鞋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致使温州一部分制鞋能工巧匠,至今不敢把皮鞋标明产自温州,而不得不借用上海等地的牌子。温州人为了挽回这一信用损失,付出了昂贵的惨重的代价。这种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的惨痛教训,值得我们永远汲取。

第四,私企业主丧失立身的根本。人无信不立。对于私企业主来说,信用就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他们的金字招牌。讲信用就是对市场经济的尊重和维护,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办事。在契约社会,非公有经济没有信用便意味着没有市场,而私企业主没有信用,则没有了立身之处,其结局也必然是被逐出市场。我们有些私企业主,对不讲信用的事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致于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损害了企业家的职业信誉,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导致了投资环境恶化,成为社会一大公害,也成为我们面向全球化的一大障碍。有鉴于此,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重树私企业主的职业信誉,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私企业主:一要认识到良好的信用环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关系到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核心和基础。信用危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也必然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妨碍社会的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清醒地认识到,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不仅是私营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更是巩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中华民族安定团结和繁荣昌盛的需要。二要认识到私企业主的职业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私企业主、特别是私营企业家,从经济学的概念上讲,它是一种素质、品格和能力。他们的职业信誉是其职业道德、职业业绩的体现。它既是一种无形的激励,也是一种无形的约束。不仅是对他们过去的总结,也是他们创造未来的资本。三要深刻理解“以德治国”的论述,在利国利民的前提下,追求利润。古人云:“巧诈不如拙诚”。做人如此,经商亦然。私企业主中的一些“憨商”走的就是“拙诚”之道。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誉经济、诚实经济。21世纪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的总体进步,是人类文明的全方位提升。私企业主、私营企业家不能只是一个经济人,更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一个拥有良好职业信誉的人。总之,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社会无信不稳。私企业主只有树立良好的职业信誉,才能够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赢得地位。也只有在良好的信用环境中,才能够持续发展,快速前进。

非公有经济信用建设的多维性

造成非公有经济的总体信用不高、部分信用缺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建设仅靠独善其身是难以奏效的。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加强全民信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信用法律体系、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等多方面的综合努力才能完成。

第一,政府要努力营造信用优势环境。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作为政府,必须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特别是信用优势环境。以往我国较多强调市场主体必须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而较少关注对一些权力部门的道德约束。其实,就某种意义说,在信用建设的过程中,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没有权力部门的诚实守信,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它们的诚实守信是难以言行到底的。而权力部门要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就必须切实履行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各种义务。

一要切实健全产权制度。产权明晰,是我们希望达到的产权制度的一个理想目标,这方面虽有不小的进展,但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没有完善的产权制度的经济不可能是完全具备信用优势的经济。完善的产权制度能够使人干了坏事必然受到坏事后果的惩罚,做了贡献必然得到回报。如果没有完善的产权制度,人们可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承担责任,也可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承担责任。这就容易让人因不必顾及后果而产生失度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此,要想有良好的信用制度、市场秩序,就必须有一个较为完善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越不健全,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就会越多,个人的预期就越不稳定,人们就可能更狂热地追求短期利益,从而进一步造成信用缺失。所以,在加强非公有经济信用建设中,政府必须帮助非公有经济进一步健全完善产权制度。

二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我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之后,市场经济有了政府对全世界的庄重承诺,有了来自国际的、具有法律和规则约束力的监督。这些都是信用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加强非公有经济信用建设的过程中,政府更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转变自己的职能,在不放弃、不削弱宏观调控的经济管理职能的前提下,正确处理政府行政权力与市场利益的关系,特别是减少政府部门的交易行为,减少政府对非公有经济的直接干预,切实把某些地方政府对非公有经济管制式的领导变为服务式的帮助。要用政府本身的信用建设促进、保证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建设,从而使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建设在自律与他律紧密结合的过程中日趋完善。

三要切实公示信用状况。目前,我国信用信息的透明度还比较低,收集非公有经济的准确信用信息非常困难,也缺少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其实,我国政府一些部门保存着相当多的企业信用信息,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注册、年检信息,税务部门的企业纳税信息,法院的企业诉讼记录,房产部门的房产抵押情况等还要多。但是,这些信用信息既没有统一管理,更没有向社会进行必要的公示。因此,在加强非公有经济信用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建立一个完好的信用信息传输载体,建立健全信用记录并及时公示企业信用状况。可喜的是,不久前浙江宣布把一批信用欠佳的企业踢出重点培育的企业行列,上海吊销了十家有欺诈行为的企业执照,深圳、青岛规定,个人信用有不佳者,若干年内不仅不能自己开公司,而且不得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身份进入经济领域。这些做法有利于促进非公有经济及其从业者注重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向往信用优势,鄙视信用缺失。

第二,私企要不断加强信用管理体系。作为企业,“打铁需要自身硬”,要练好内功,遵纪守法,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自身信用程度,这就必须不断加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当前我国企业走出信用困境的根本出路。建立并不断加强信用管理体系,能增强风险防御能力,提升企业信用度,把信用缺失的企业逐步淘汰出局,从而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

非公有经济加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非公经济建设篇(7)

一、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成效

1、加强党组织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我县坚持把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作为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在抓好规模企业党组织实现“全组建”的同时,依托“双培双推”(即把党员培养成为生产经营管理能手,把生产经营能手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经验管理层中优秀党员推选为党务工作者,把优秀党务工作者推荐入经营管理层)、“工作创新、岗位创效、业绩创优”的“三创”等有效载体,开展党员带头示范、进言献策、岗位奉献、扶贫助困等活动,强化职工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设,有效地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引导和激励党员树标兵、当标兵,引导和带动员工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全县涌现出大世界商贸有限公司、南海集团、兴发机械有限公司等非公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示范点。

2、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许多非公企业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激励员工斗志,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大世界商贸有限公司把“以人为本、以诚相待”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认真贯彻“始于顾客需求,终于顾客满意”的服务方针,抓好“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员工队伍”四个方面建设,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公司还专门拨出一个250多平方米的楼层,建立设施齐全、装备先进的会议室和活动室,并投资16万元配置了卡拉ok音响设备和多媒体电脑,为员工活动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公司围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目标,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经常组织员工郊游、野炊、象棋比赛等,活跃员工的业余生活。同时,在党支部的建议下,公司组织50多名优秀员工分批到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澳门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塑造企业良好形象。非公经济组织精神文明建设以培养“四有”新人、促进企业发展为目标,与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积极协调业主支持党组织开展文娱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增进身心健康。各非公企业党组织针对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组织党员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一系列活动,有效提高党员的技术、技能水平。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恰当设置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广大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隆溪工业有限公司、兴发机械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非公企业经常组织开展组织文艺会演、开展岗位练兵、技术大比武、卡拉ok赛等活动吸引员工参与其中,使其身心得到调节,性情得到陶冶,形象得到展示,素质得到提高。

二、当前非公有制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虽然全县非公经济领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从整体上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非公企业业主对精神文明建设不够重视,受资金、场所、人才的限制,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寻找企业生存发展之路,把时间精力都集中在抓经营管理、抓市场开拓上,无心顾及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认为搞精神文明建设是摆花架子,对企业发展没有关系,文明创建可有可无,因而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举措上都还有些欠缺。二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平衡。企业规模较大、管理完善、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基本上能积极主动地开展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并已认识到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树形象、创品牌的需要。而相当一部分非公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对企业的文明建设积极性不高,出现“两张皮”现象。三是创建载体不够丰富。有的企业精神文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仅仅满足于一般的、浅层次的文娱活动,文化内涵不够丰富。有的企业虽然开展活动,但形式单一、呆板、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等等。

三、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新时期文明创建工作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塑造非公有制经济良好的社会形象、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 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强这一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我县非公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下功夫,求实效。

1、加强领导,大力营造浓厚氛围。把非公领域精神文明创建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精神文明创建总体规划,注重整合各方力量,形成由县文明办牵头、工商、商务、组织、民政、税务、金融、群团等部门组成的非公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指导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每年年初都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并具体明确非公企业精神文明创建的目标要求和任务,明确工作重点,深化企业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非公经济建设篇(8)

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形成了以服装业为支柱产业,化工、造纸、铸造、养殖等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大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济总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服装产业规模达年产1.8亿件,2003年服装销售收入达4.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381万元,创利润1972万元,创税收931万元。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得到加强,目前已在我镇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了6个党支部和4个共青团,7个工会,有8名私营企业主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二、主要做法

镇党委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把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提出了建设“非公党建长廊”的目标,全力推进非公党建的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初步形成。镇党委逐步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采取得力措施,狠抓落实和提高。镇党委主要领导多次到**厂等多家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为全力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党建工作创造条件。每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都确定至少一个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指导和帮助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镇党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逐步深化、工作举措不断创新、责任体系不断强化,为全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坚持制度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探索中逐步规范。在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按照《2003年—2005年非公有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规划》的要求和“打好一个基础,抓好二支队伍,增强三个力量,发挥四个作用,实现五个有”的目标明确了职责和任务,还在全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逐步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制度等,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得到规范,强化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增强了党员开展活动和参与生产经营决策的能力,提高党员干部和经营决策者的思想境界,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规范中推进。

(三)加大组建力度,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分布面广的特点,镇党委因地制宜,采取抓大户、抓重点、抓典型、抓示范的办法,通过重点突破,典型引路,推动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加大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力度,并为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创造建立党组织的条件。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的要求,坚持一手抓组建,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一手抓巩固,不断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对有名正式党员以上的非公企业成立党支部,对不够3名党员的和没有党员的非公企业派出党建工作指导员。同时实行“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工建促党建”,积极在非公企业中筹建工会、共青团组织,实现党、工、团齐唱一首歌,共同发挥作用。到目前为止,我镇在非公企业建立党支部个,工会个,团支部个。尤其是对新建企业,我们坚持“企业开工,党建挂牌”原则,在企业筹建时,镇党委便派出一名党委委员和一名党员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在开展为企业服务过程中,摸清企业党员的有关情况,指导帮助筹建党组织,使所有新建企业做到建成开工一个,成立党组织一个,企业开工与党组织挂牌同步进行。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组建率,有效地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

(四)注重组织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进一步充实和壮大。发展壮大党的队伍,是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薄弱,增强党在这一领域影响力的重要措施。通过送党刊、送党课、送政策等措施,努力做好在优秀员工特别是优秀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年技术骨干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工作,还通过党校统一举办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素质,确保发展党员质量。

(五)针对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主对党建工作态度冷淡,心存疑虑,担心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想法,我镇党委把切入点放在教育引导,诚心服务,主动作为上。一是教育引导企业主克服“小富即安”,树立做大做的发展观念。过去我镇的私营企业业主,大都满足于“小打小闹”或者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谋取暴利,没有一家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针对这一现象,我镇党委政府利用机会,在私营企业主开展“求发展,树品牌”的竞赛活动,比谁的企业发展更快,比谁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更大,比谁的品牌叫得更响,激发了他们的创业激情,一大批私营企业树立了“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掀起了抢抓机遇大发展,做强做大做优。二是教育引导私营企业主克服“家庭式”生产经营模式,推行现代企业管理。由于相当一部分业主的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家庭式”生产经营模式现象比较突出,不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服装业的整体提升。为扭转这一状况,我镇专门多次召开私营企业主座谈会和举办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培训班,向他们宣传党在新时期发展非公有经济的方针政策,宣传先进经营管理和现代科技等知识,增强私营企业主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理性认识。在镇党委的教育引导和诚心服务下,广大私营企业主纷纷转变看法,由不理解转变为积极支持和自觉参与,由不想加入党组织转变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在他们的带动影响下,出现了“四个扩大”的可喜局面。

四、存在问题

(1)是非公经济组织中党员人数较少,截止2005年9月底,全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共有党员名,仅占从业人员的%,%以上的非公经济组织中没有党员。

(2)是党组织的覆盖面小,绝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条件,而非公企业点多面广,从业多样,经营活动节奏快,有的跨地经营,有的经营地与注册地分离,使党组织的设置、管理遇到许多新的情况。

(3)党员管理遇到了新问题。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给党员发展带来不少困难。另一方面,有些党员心存“为老板打工”的想法,有的不愿意转组织关系,有的干脆隐瞒党员身分。这就使得党员正常的组织生活无法过,党员的先进性很难体现,党员管理也增加了难度。

(3)是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薄弱,适应新形势下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能力不强。

(4)企业党组织少人才、缺经费、无场所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5)私营企业中党组织开展工作很大程度上受企业主的制约,仍有一些企业主抱一种“无所谓”和“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企业不建立党组织也照样发展,因而对建立党组织态度冷淡,导致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没能及时建立起党组织,这在客观上也使得党员管理教育、党员发展等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

五、意见建议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无主管上级,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合同规定付给被雇佣人员报酬,它的特殊性,决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设置、领导体制、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活动方式方法都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探索的求实精神,才能够理清改进和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1、不断探索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组建率。要认真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立到哪里”的要求,把党组织组建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和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要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组建形式,确保组建率达100%。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各方面条件具备的可单独建立党组织;对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可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联的原则,打破条块界限,联合建立党组织;对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可将党员的组织关系挂靠在乡镇企业办、行政村(居委会)等单位的党组织。

2、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改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领域党的力量薄弱的状况。抓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发展工作,也是改变目前全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力量薄弱状况的关键所在。在工作中一是要做好宣传引导,要采取不同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进广大职工对党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努力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先进分子凝聚到党组织的周围,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多渠道发现、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二是加强培养教育。要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入党积极分子重点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政治素质上真正符合党员的标准。三是突出发展重点。在坚持改善结构、保持均衡发展的前提下,要注意发展私企业主、中层管理人员、生产经营骨干和技术能手入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四是严格发展程序。在发展党员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严格执行《》和《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决不能简化程序,或者图形式、走过场。

3、加强制度建设,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程。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是抓好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重点。要本着简便易行、实际管用、便于操作的原则,切实加强制度建设,重点健全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职责、任务,组织生活方式方法,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党建工作责任制等制度,为党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和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要抓好阵地建设。党组织要发挥协调作用,争取业主支持,建好党员活动室,保证党组织有房子、有牌子、有旗子、有制度、有活动经费。

二是要建立党建例会制度。党组织每季度初适时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例会。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订本季度党建工作计划,明确活动的内容、方式、方法及时间安排等。同时要把党建工作计划告知业主和广大党员。

三是要建立党员活动日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每月拿出半天时间,组织广大党员过一次组织生活。活动的内容要重点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要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献言献策,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活动的时间要依据企业生产经营适情而定。

四是要建立督导制度。镇党委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督查,要经常深入一线督查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及党员活动组织开展情况,抓典型,促后进,及时总结提高,逐步使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版权所有

4、创新活动方式方法,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创造力。党组织开展活动要紧紧围绕搞好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遵循“灵活、小型、业余、分散”的原则,确保党的活动和党的工作始终为非公经济组织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

一是始终扭住“五好”目标不放松。要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抓落实,促提高,促使尽早实现“五好”的目标。

二是坚持党内组织生活不间断。要按照和《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和要求,扎实抓好党员活动日、、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等各项活动,让党员在正常的组织生活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是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创特色。要紧密结合非公经济组织生产经营实际,组织广大党员因企制宜,因岗制宜,围绕技术革新、新产品开发、降低成本、挖潜改造、开拓市场等积极选题立项,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健康有益的活动,增强非公经济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是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树形象。非公经济党组织要根据所在经济组织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设置党员活动载体,明确党员职责,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创效益”等活动,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科技管理知识,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模范,团结职工、互帮互助的模范,遵纪守法、维护稳定的模范,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模范,在规范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骨干带动作用,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非公经济建设篇(9)

关键词: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1-0010-06

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从狭义来讲,主要是指常年工作在非公经济组织一线的党务干部,对一些党员人数较少的、规模较小的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来说,主要指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支部委员。从广义来讲,除了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及委员,还包括党建工作指导员[1]和个别地区设置的党建督导员[2](如南通地区)、党的纪律监督工作指导员[3]、党建工作巡视员[4](如张家港)制度等等。

随着非公经济的快速成长,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其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截至2010年11月底,江苏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登记户数为397.37万户,全省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率已达63.7%,走在了全国前列。江苏在探索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职业化管理过程中大胆创新,在选拔任用、资格认证、培训、激励保障等措施上有很多值得重视的经验。党工干部权益保障金制度、基层党工干部选派制度、“上代下”的工作机制,以及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党工干部的做法,都被写进了修改后的《中国工会章程》和《企业工会工作条例》。

为更好地了解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现状,我们深入非公经济组织进行调研,对江苏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据调查,江苏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的队伍呈现出以下特点:

1.创新意识较强。江苏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非公经济组织发展迅速,成长了一批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面对新时期党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当多的党务工作者不守旧框框,大胆改革创新,适应时代的潮流,在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中做出了新成绩。目前,江苏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方法上会创新、群众中有威信、单位中有地位的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据我们的调查,愿意在党组织换届时继续担任党务工作者的占72.6%,不愿意的占3.2%,无所谓的占24.2%,说明党务工作者继续承担党务工作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

2.文化程度较高。据统计,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务工作者的学历,高中及以下的占18.5%,大专的占46.0%,本科的占28.2%,硕士的占7.3%,文化程度较高。

3.兼任企业中层干部及以上的较多。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兼职的比较多,占调查人数的65.3%。兼职者中是法定代表人的占10.5%,高级管理人员的占17.7%,中层干部的占24.2%,一般职工的占12.1%,可见党务工作者中任企业中层及以上干部的多,大约达到兼职者中的80%。大部分的党务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本单位中直接或间接参与管理、决策工作,对各类资源的协调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单位中有一定的话语权。

4.党务工作者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据调查,30岁以下占调查人员总数的16.1%,30-35岁为20.2%,35-40岁为29.0%,40-45岁为21.8%,50-55岁为9.7%,55-60岁为1.6%,60岁以上为1.6%。30-45岁的中青年居多,占到71%。

江苏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实施职业化管理的主要经验有:

一、思想重视,筑牢基础

江苏各级党委非常重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把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质量,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了专门的规章制度。比如2003年9月23日,中共苏州市吴中区委组织部出台《非公经济组织负责人工作规则》;2009年,南通出台《关于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这些规则制度对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党务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针对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各地也出台了不少规定。如2005年苏州市委组织部、非公经济工委制定下发《苏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党建工作指导员的选派方式、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奖惩措施和组织纪律,将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纳入规范化管理。南通的海门市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意见》。同时,又配套制订了《党建工作指导员职责》、《党建工作指导员例会制度》、《党建工作指导员学习制度》、《党建工作指导员测评制度》等,全面规范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工作。

二、组建队伍,积蓄力量

(一)选优配强党务工作者

在实践中,江苏的做法是着重建好三支队伍:一是培养具有一定规模的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二是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三是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队伍建设。

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的产生方式主要有:

1.选派。由上级党组织一般按照“经营管理能力强、党务工作能力强”的标准选好党务工作者、配强班子。选派又分为两种:一是直接选派非公经济党组织的领导人。作为外向型经济的先行者和密集区――昆山,1985年首先实行了向外资企业推荐选派党工干部。此后,选派党务工作者成为一种重要形式。2008年,在连云港市开展的“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中,赣榆县为进一步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及党务工作力量,有效整合机关党建、人才资源,从县级机关选派10名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到榆嘉药业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非公经济组织担任专职党组织副书记。在选派的党务工作者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党务工作者,比如在昆山热电厂任副总经理的陈惠芬受昆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派,到台资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党支部书记。多年来,陈惠芬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外资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有效破解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工作组织建设难、活动开展难、经费保障难、发挥作用难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企业资方和劳方共同认可的党工“妈妈”。

二是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向非公经济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是基层党建的新课题、新领域,也是新形势下加强非公党建的新探索、新实践。江苏党建工作指导员是从乡镇机关、村居党组织、与非公经济组织联系紧密的单位党组织、退休和退二线的党员干部中选派政治表现好、工作能力强、有群众基础、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又有较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一般来讲,只对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经济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如海门将党建工作指导员主要派到以下非公经济组织:一是党员不满3人,不具备建支条件的;二是虽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但无党支部书记合适人选的;三是暂无党员,但职工人数在25人以上的;四是职工人数不满25人,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或虽有工会组织,但劳资矛盾突出的。选派要坚持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组织考察相结合,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努力让企业业主满意、职工群众满意。通过多年的摸索,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逐步扩大。到2010年底,江苏各省辖市共向非公经济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5万多名,建立领导干部非公经济组织联系点2万多家,较好地促进了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党建工作指导员是一种松散的指导方式,一般是一个人负责联系多家企业,每周只到企业指导一到两次。为变这种松散的指导方式为紧密结合型指导方式,连云港市委组织部与海州区委组织部决定在海州区“两新”组织中试行“党建专员”模式。“党建专员”由“两新”组织与应选党务干部双向自主选择,主要从现职区管领导干部中选派。“党建专员”每届工作时间为一年,选派期间,编制、行政、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党建专员要每天按时到企业上下班,指导企业开展工作,要当好组织建设的“引导员”、政策形势的“宣传员”、上下沟通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企业发展的“服务员”,要努力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企业党组织。连云港市委组织部在海州区试行向“两新组织”选派“党建专员”,有效地提升了党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提高了“两新组织”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水平。

2.内选。内选就是在非公经济组织内部通过党员直接选举或党员代表选举产生党务工作者。目前,内选已逐渐成为一种占主要地位的产生方式。同时,江苏各地均鼓励具备条件的规模以上非公经济组织采取“公推直选”方式产生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即通过公开推荐候选人、党员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直接差额选举等程序,产生党支部委员和书记。如2005年,昆山市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规定,在开发区内的一家韩资独资企业党支部试行了党支部委员会和书记的直选工作,顺利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和党支部书记。

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的积极意义,一是体现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员的主体地位,落实了党员选举权利,推进了党内民主;二是增强了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职工公认度,“直选”产生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既让组织满意,又拥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有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三是激发了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活力。“直选”产生的党组织班子负有全体党员的信任和群众的期望,倍感压力,也更加珍惜党员赋予的权利,因而有“我要做好”的主动责任意识。

3.外聘与推荐。通过市场化运作的形式,面向全社会对外招聘党务工作者。昆山在这方面力度很大,先后5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8名非公经济组织专职党务工作者,将283人列入后备人才库。其他地区如南京玄武区利用自管党费向重点非公经济组织“采购工作岗位”,实行岗位聘用合同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党务人才。对于党群组织暂无合适人选担任负责人的,由上级党组织推荐任职。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江苏已经形成了以内部培养选拔为主,上级选派、社会选聘、双向选择为辅的配备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的路径。

(二)建立后备人才储备机制

针对非公经济组织多变性和从业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江苏各地建立了党务工作者人才库,对党务工作者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和充实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人才库,就是有针对性地在非公经济组织内部培养和发展一批具有一定党群工作经验、适合从事党务工作的优秀党员业主、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业务骨干来担任党务工作者;在非公经济组织外,积极物色有较高党性观念和党建工作水平的人员。比如,党政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退休或退“二线”、具有党建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将他们纳入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预备队伍,如果有需要,就推荐他们到非公经济组织中去担任党务工作者。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市场化配置等途径建立起来。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人才库,需有制度创新。要实行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如南通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资格认证体系,积极鼓励有志于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的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参与资格认证,经统一培训、考试合格的,颁发任职资格证书,纳入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志愿者人才库。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资格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均设相应的认证条件;实行年检和验证制度,年检不合格的,取消其任职资格证书效力。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岗位空缺时,采取组织推荐、双向选择等形式,优先从人才库中选取。

三、开展培训,提高素质

对非公经济组织业主和党务工作者进行轮训,是新时期加强执政基础的又一创新点。近年来,江苏各地针对提高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初步探索形成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者培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将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培训纳入工作计划。省级层面,2005年,江苏省采取省、市、县(市、区)联动的方式,先后培训非公经济组织业主、党组织负责人、党建工作指导员40568名,有力地推动了非公经济组织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建工作的开展。中央领导同志专门批示:“江苏省下大力气培训非公经济组织业主和党务工作者,是确保两新组织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推进的重要举措,从长远意义来讲,也有利于加强两新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从2010年起,江苏又实施新一轮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党员能力素质提升计划,为非公经济组织打造先进党组织和一流党员人才队伍。根据计划安排,省财政每年拿出1200万元建立专项培训资金,用于培训全省规模以上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和片区综合党组织书记6万名、党建工作指导员1.6万名。

市级层面,各地都很重视对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如连云港在2008年启动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321”培训计划,采取市、县(区)和乡镇(街道)三级联动的方式,利用两年时间,组织培训1000名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造就一支“党务工作能力强、经营管理能力强、科学发展意识强、遵纪守法意识强、社会责任意识强”的“五强”型的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目前已举办各类讲座34次,培训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2800余人次。

2.培训的内容上要有针对性,方法要多样化。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培训,要围绕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大学及各类培训机构,以多种途径展开。培训中,要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及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专题讲座、案例辅导、交流互动、体验训练,还可以挂职锻炼、选送外培等形式,帮助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提高工作能力的机会,提升工作品位。如2006年,南通如东市借助山东海尔大学,开设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培训班,学习海尔集团党建工作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经验;2007年,昆山选派50名非公经济组织高级管理人员到中央党校学习培训;2008年,昆山组织25名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务干部赴新加坡开展专题培训。

为了加强和改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有些市县还创办了非公经济组织党校。2005年,常熟市在总结推广隆力奇集团党校办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指导波司登集团和中利集团建立企业党校。这些党校对于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员教育,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在企业中的“参与者”、“监督者”、“协调者”作用,推动企业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自办党校的基础上,有的地方建立了联合党校。苏州金阊区虎丘街道建立的虎丘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联合党校,就是一个成功的实例。

四、优化待遇,提供保障

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第一线,绝大多数还兼任其他行政或业务工作,工作量大、可利用资源少、角色变化多、开展工作难、经济待遇较低,因此,各级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为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一是物质激励。很多地区为他们设立了岗位津贴、权益保障基金等。昆山于2002年1月起,设立“外资企业党工干部保障基金”,专项用于外商独资企业党组织书记、工会主席依法开展工作受到不公正对待或任期内因突发因素致使生活受到影响时的经济补助;2007年,又开始实施外企党工干部岗位津贴和荣誉奖励,岗位津贴的标准由上级党组织根据党组织负责人承担的工作量、工作难度和工作业绩等情况确定,所需经费由上级党组织筹措解决;2009年,又试行退休专项补贴制度,完善了外企党工干部岗位有目标、工作有待遇、干好有前途、退岗有保障的长效机制,该项退休专项补贴由两部分构成:凡在昆山开发区连续担任党工干部5年(含5年)以上,并在工作岗位上办理正常退休手续的,依据工作业绩、企业规模等因素,一次性享受退休补贴3-5万元;任期内本人获得苏州市级以上党工工作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的,享受荣誉补贴3-5万元(按任期内所获最高荣誉单项计算)。退休之后留用的党工干部继续享受岗位津贴和荣誉奖励,留用时间连续计算工作年限,留用终止后一次性发放退休补贴和荣誉补贴。昆山开发区向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干部发放退休荣誉补贴的做法,极大调动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干部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政治激励。在物质激励的同时,还应给予党务工作者政治关怀和精神激励。各级党组织积极创造条件,积极向人大、政协以及党群组织推荐优秀的党务工作者,为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参政议政、履行社会责任创造舞台和空间。昆山市2005年至2009年,全市非公经济组织推荐党工团各类代表70人次,其中党务工作者占50多人次,有73名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被评为全国、省、市劳模,其中4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有些地区还积极探索从非公经济组织中选拔任用干部,拓宽机关干部选用渠道。昆山陆家镇党委建立了“选派”和“选用”相结合的“双选”机制,通过与企业的经常性走访、联系,跟踪考察选派的党工干部,对表现突出的选派党工干部或企业内部涌现出的优秀党工干部,大胆选拔任用,充实到镇机关部门、事业单位的相应岗位。至今已有12名优秀党工干部充实到镇劳动、安全生产、动拆迁、社区管理、行政村等单位担任领导职务。这就在夯实非公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同时,拓宽了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来源渠道,形成了良性循环。

三是成长激励。对于考核优秀、成绩突出的党务工作者,根据个人发展需求,建议企业在培训、行政职务调整时优先考虑。如宿迁市开发区党委联合工会、团委、妇联开展“三推优”活动,实现对党员和业务骨干双向互动培养,推进了党务干部与非公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者的交叉兼职、换岗交流,提升了非公经济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五、强化考核,确保实效

江苏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的考核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一是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各地党委组织部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从履行职责、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组织活动、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等方面进行年度考核。2005年,常熟市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从机关、事业单位中挑选100名左右离岗或刚退休的党员干部,派到未单独建立党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担任专职党务工作者,聘期为三年。下派党务干部接受集中培训,签订了《任期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在聘期内做到: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建成一家企业党组织,建设一个规范的党建阵地,形成一个鲜明的党建特色,健全一套党建工作台账。在任期结束前,则根据责任书进行综合考核,作为表彰奖励和第二轮选派的参考依据。

二是充分体现考核的权威性。要建立“上级组织考评、企业业主考评、党员和职工考评”相结合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坚持让企业业主参与综合考评。非公经济组织党建,企业主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关键。业主评分要占一定比例。其次,坚持让企业党员和普通职工参与综合考评。组织召开企业党员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进行满意度测评,真正把评判权交给群众。第三,坚持让上级党组织参与综合考评。一般是采取听汇报、明查暗访、座谈交流、业主职工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对照考评内容进行量化打分。昆山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考核时,企业行政方考核权重占25%,上级党委占10%,职工、客户、居住地党组织考核占65%。

三是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坚持把考评结果作为认定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经济待遇的标准、评先推优和提拔使用的重要根据。如海门制订下发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任期目标》,把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工作内容划分成若干条,进行量化,实行百分考核制度。考核分两次进行,年中考进度,年末考实绩。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并把考核情况作为提拔任用干部和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2002年,海门市评出优秀党建工作指导员26名,嘉奖表彰;对7名不称职的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了调整,从而有效地激发党建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 释:

[1]党建工作指导员有的地方还有其他称呼。如江苏宿迁市宿城区积极推行“五员助企”活动,从区直机关选派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机关工作人员担任非公经济组织协调员、辅导员、服务员、引导员、保护员,定期深入企业指导党建工作。南通地区有的称政治指导员。

非公经济建设篇(10)

同志们:这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观摩暨经验交流会议,是继全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8月下旬,中组部召开了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议,9月18日,区党委组织部又召开了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会议,提出了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对我们今后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分析研究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总结交流经验,明确目标任务,进一步推动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前面,我们现场观摩了宁夏紫金花纸业有限公司党委等3个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刚才,又听取了永宁县委等4个单位在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方面的经验介绍。同时,我们还印发13个单位的书面交流材料。这些经验都很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市近几年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进展和主要成果,可供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我围绕这次会议的中心任务,讲四个方面的意见:一、正确认识和评价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形势近年来,我市各级党组织从理顺党组织关系、组建党的基层组织入手,以健全党建工作制度,抓好党的活动为重点,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初步形成了全社会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各级党组织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纳入了党建工作总体规划中,与农村、街道、国企、机关、学校党建工作摆上了同等重要位置,同安排、同督促、同考核、同评比。有的区(市)县和部门还建立了党政领导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制度,将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联系内容,提高了这些单位的党建工作水平,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可以说,通过我们这几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各级党组织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部分非公经济组织业主关心支持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如宁夏宝塔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珩超,本人不是党员,但他不仅积极支持建立党组织,而且在企业专门设立了党委工作部,配备一名高级政工师,专门负责党建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2、加快了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组建步伐,党组织组建工作薄弱的状况得到一定改善。各级党组织在认真分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单独式组建,改制企业转换式巩固,仅有个别党员的企业挂靠式确保的方式,加快了党组织组建步伐。同时,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采取新建党组织属地管理;个体工商户归口管理;社团、协会和特殊行业委托管理的方法,明确和理顺了党组织隶属关系,有效地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到2002年底,全市共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252个,共有党员3247名。3、党组织活动方式不断丰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各级党组织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在工作内容上,能够把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协调各方面关系作为重点。在活动方式上,能够按照“小型、业余、分散、务实”的原则开展党的活动,形成与企业生产经营相适应的工作方法。在工作载体上,能够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开展创建“四有”党组织、“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挂牌上岗”、“共产党员出租车”等活动,提高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的作用,教育引导党员、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职工群众。在企业中形成了党员带头,职工响应,人人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的良好局面。在教育范围上,注重做好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员的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对业主进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遵纪守法、回报社会等方面的教育,不仅发挥了党员业主的示范带头作用,而且使许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员增强了对党的感情,不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积极要求入党。如马斯特羊绒公司董事长马富强,不仅大力支持企业党组织的工作,而且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目前,全市已有50名非公有制企业业主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这一点要充分肯定,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仍然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党建工作开展还不平衡。有的地方党组织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指导不力,重视程度不够;有的私营企业主对成立党组织认识不足,只管引进项目发展企业,不重视企业党建工作;有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担心被业主解聘,不敢大胆工作;有的党员存在雇佣思想,不愿表明党员身份。二是党员教育管理难度较大,党员人数少,党的力量比较薄弱。截止2002年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共有党员3247名,仅占从业人员的0.15%左右,85%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没有党员。三是党组织的覆盖面过小,绝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没有党组织。目前,全市仅有8.7%的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建立了党组织,绝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四是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不能切实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企业党建工作缺人才、少经费、无场所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是不相适应的,我们必须把对这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保证我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近年来,我市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域经济和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来抓,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已达5.4万户,资产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达150户,从业人员达到21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的29%。资产总额达到4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6亿元,上缴税金5.4亿元,实现利润6.5亿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造的增加值已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可以说,非公有制经济是实现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支充满活力和极具潜力的重要力量。从一些地区和企业的发展来看,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不仅不会影响、阻碍这些企业的发展,而且还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如永宁县自1998年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占85%,县委在抓经济改革的同时,十分重视党建工作,实现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再比如,宁夏昆仑公司、力成电器集团公司、瀛海集团建材有限公司、嘉源绒业公司、宁夏伊品食品集团公司、宝塔石化集团公司以及我们今天参观和交流的企业,由于重视党建工作、注重培育企业文化,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有了较快的发展。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要认识到,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不是“不必抓”,“不好抓”,“不愿抓”的问题,而是必须毫不含糊、坚定不移地要去抓,而且要抓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务工作者对此必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以强烈的执政意识,理直气壮地高举党的旗帜,努力做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组建到哪里,党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迫切需要。当前,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大银川”建设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基层各项工作中,党的基层组织负有重要责任。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更好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发挥其强大的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有赖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不仅是工人群众比较集中的领域,也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这些工人群众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为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团结和凝聚的重要力量。很显然,我们党要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要团结凝聚新的社会阶层广大人员在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把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广大人员在内的一切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旗帜下。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有更加坚实的阶级基础、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不可动摇的执政基础,才能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巨大力量。三、明确目标,创新思路,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我们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根据中央和区、市党委的要求,今后一段时期,我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的要求,以巩固和健全组织为基础,以开展“一创双争”活动(文件另发)为载体,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为重点,以健全和完善制度为保证,以增强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凝聚力为目标,促进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得到贯彻执行,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今后一段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健全组织,理顺关系,全面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网络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覆盖面小,是制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深入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抓好这项工作的落实,需要注意四个结合。一要抓组建与抓巩固相结合。要继续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转制改建等方式,及时组建党组织。经过二至三年的努力,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覆盖面达到80%以上。按照这个要求,明年的主要任务是把组建工作的重点放在有一定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上,通过重点突破,典型示范,力争使从业人员在50名以上的企业有党员、100名以上的企业有党组织;同时,要按照巩固、提高的原则,切实抓好党组织的巩固工作。二要抓组建与抓理顺关系相结合。凡成立了党的组织,都要明确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理顺管理体制。结合我市实际,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一般以属地管理为主,行业归口管理为辅;在非公有制经济发达、人员集中的民营小区、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建立专门的党组织机构,统一负责区内党的工作;乡镇、城市个体户仍坚持以乡镇、街道、工商部门等党组织或个体协会党组织管理为主;由国有、集体企业转制而形成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考虑到工作的连续性,一般仍以原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管理为主;对业务性较强的经济组织,如社会力量办校,以行业归口管理为主;企业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也可由所在地区(市)县党委领导。三要抓组建与抓目标管理相结合。按照“谁引进、谁负责,谁主管、谁组建”的原则,把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头。要根据实际情况,规定组建时限;坚持和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情况季报制度。通过实行季报制度,督促和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四要抓组建与抓作用发挥相结合。各区(市、县)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一手抓组建,一手抓作用发挥”的要求,切实指导好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引导、监督作用,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二)科学定位,准确切入,切实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既要重视党组织的组建,更要注重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一要配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注意从管理和技术岗位,从党性观念强、思想政治素质好、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中选拔党组织负责人。对于企业内部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由上级党组织推荐或选派临时负责人,先行开展工作,再通过培养、调剂等办法逐步解决。要重视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在优秀党员中培养党组织书记的后备干部,要通过面向全社会选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充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要注意防止企业党组织家族化。业主家族成员在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中的数量一般不超过50%。对已经有家族化倾向的党组织领导班子,要采取措施逐步调整。二要采取多种措施,大规模培训党务工作者。要研究制定《银川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培训规划》,充分利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党校举办各种培训班,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党组织负责人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以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客观需要。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不仅是企业的职工,也是党的基层工作骨干,各级党委要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排除后顾之忧,为他们放手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企业解聘党组织负责人,应当事先征求上级党组织的意见并说明理由。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因履行职责、坚持原则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要及时同企业出资者(经营者)交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支持他们的工作,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党员业主和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非党业主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专题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对党的感情。要充分发挥党员业主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强对他们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对党员业主实行以企业党组织为主,上级党组织和工商联、行业协会党组织为辅的双重管理办法。要建立健全党员业主定期汇报制度。在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中,要广泛听取职工群众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意见,认真对党员业主进行评议。三要切实加强从业人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加强意识教育,引导广大从业人员党员克服“雇佣”思想,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亮明党员身份,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为组建党组织奠定基础。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切实做好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今后,凡是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同志,必须转接党的组织关系,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党员都能参加党内组织生活。要有计划地做好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推荐、输送党员骨干的工作。国有企业转制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或者被非公有制企业承包、租赁、兼并,有关部门在相关协议中应当明确新建企业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党员并支持开展党建工作等内容。四要指导和帮助党组织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要按照要求,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建立一套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的规章制度。重点是建立健全“”制度、发展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等,市委组织部将制定《银川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工作规则》,为企业党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逐步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五要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各级党委要把发展党员作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严格依据“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区(市)县及各有关部门党委可根据非公有制企业中人员流动快、分布散的实际,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管理的有效办法,及时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工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要把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优先发展。二是各级党组织要把解决“隐形”党员问题作为壮大党的力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开展“流动党员普查登记”、企业注册、招工登记时设置党员情况栏目和开展“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月”等活动途径,解决“隐形”党员问题。三是积极开展一名党员联系一名或多名员工的“1+1”结对共建活动,引导企业员工向党组织靠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发展工作有较大的进展。(三)创新形式,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影响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组织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生命力之所在。新《》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贯彻落实好《》的这一规定,需要我们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围绕生产经营创新活动载体。当前,我们要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和党员中积极开展“一创双争”活动,活动意见已经市委基层组织建设联系领导小组研究并印发,希望各级党组织要按照意见的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同时要针对企业特点,继续开展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挂牌上岗”以及“共产党员出租车”等活动,努力做到在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发挥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表率作用,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力。要通过有效的活动,保证企业骨干能直接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党员员工了解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二要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塑造企业文化。要针对企业职工的特点和要求,开展长期性、经常性、群众性、多样性的企业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开展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活动,陶冶员工情操,激发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三要围绕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建立健全企业党员联系职工群众制度,主动维护职工群众利益,及时化解各种矛盾;要教育引导职工克服单纯雇佣思想,积极投身企业的生产经营;要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教育引导,使他们自觉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主动支持党组织抓好党建工作。四要着力抓好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员的选派工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有力支撑。实践证明,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员,是充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力量的有效措施。各单位要从现在开始全面推开这项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在选拔条件上要坚持高标准。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员既可以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转业军人和部分退休老同志中挑选,也可以由非公有制企业所在地或所属行业的党政领导干部兼任。在选派方式上要坚持因企制宜,对于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选派相对固定的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员;规模较小的,可以由一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员负责联系若干家企业。在工作内容上要坚持指导与服务相结合。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员既要成为帮助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发展新党员的指导员,又要成为在非公有制企业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员,还要成为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难题的协调员。这方面,各单位可以继续大胆探索和实践,不一定局限于一二种形式。当然,这项工作的推进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注意加强协商沟通,取得业主的理解和支持,不要给企业增加负担。下一步,市委组织部将着手研究起草《关于试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员制度的意见》,以规范和推进这项工作。(四)积极开展“党建带工建、团建”活动,通过扎实的群众工作,增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影响力工会、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做好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工会、共青团工作,是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和基础。由于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工作机制的特殊性,工会、共青团组织在协调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时往往具有特殊的优势。对于已经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应当支持工会、共青团组织按照各自的章程积极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主席是党员的,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同时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团组织负责人是党员的,可以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企业工会主席和团组织负责人不是党员的,应当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具备条件的要及时发展。在大量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要通过开展以“党建带工建、团建,以工建、团建促党建”的“带促”活动,扩大党的影响力,当前,主要应从四方面入手:一是按照有关法规和章程,抓好工会、共青团组织的组建工作,把工会、共青团组织覆盖面宽的优势发挥好。二是利用工会、共青团组织这块阵地,大力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传递党的声音,使他们能够经常受到党的教育。三是支持工会、共青团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以此为纽带,让广大职工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四是通过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员,依托工会、共青团组织做好在工会会员、团员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的工作,为壮大党员队伍和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齐心协力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格局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都已明确,下一步的关键是加大领导力度,增强责任意识,采取切实措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要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各区(市)县及有关部门党委要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抓党建的目标责任体系,层层抓落实。要根据工作需要,通过在党委组织部门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办公室,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相互配合、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抓党建的工作格局。区(市)县党委不仅要抓好面上指导工作,而且要抓好规模企业党组织的管理工作,为推动面上工作提供示范。对于那些业主有抵触情绪、开展党建工作难度大的企业,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出面做说服教育工作。多数非公有制企业落户在乡镇、街道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这些单位的党组织要切实负起责任,按照这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摸清底数,建立台帐,制定规划,层层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检查指导,定期分析并通报情况,对于工作不力的,要及时督促整改。二要加强指导,抓好典型,务求实效。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经常深入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实地察访、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意见,帮助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把“培植典型,典型引路”作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方法,通过充分发挥典型示范辐射作用,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同志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让我们在不断实践中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上一篇: 美工设计的概念 下一篇: 出纳风险防控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