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5 17:43:59

科技人才培养

篇(1)

在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勇于改革和创新,才能确保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来完成“养活中国”的大问题。现代农业的发展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培养大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这里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包括农业科技的推广人才、研究人才及实用人才等。在此结合工作,主要论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农业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重任,不断通过自身的科技创新来创造出新成果,能够起到农业实践和科技理论之间的连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

1农业科技推广型人才培养困境

1.1农林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困境

农林类高效、科研单位是培养农业推广科技人才的主体。但是,现实的数据却不是这样。经过统计,全国的农林院校中,农业学生仅为全部人数的15%左右。对于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农林高校来说,专业类别在不断增加。但是,往往攻读硕士学位的考生的选择范围却很小,仅能在领域内选择。所以,在此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数目比较多,但实际的领域之间的发展存在极不平衡的问题。

1.2农业推广艰苦行业中人才培养困境

在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过程中,体现出各个领域间的人才培养具有非常大的规模差距。同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指标基本是分配的,这样就几乎没有自由度的控制,没有明显的差异化。而对于在职研究生的选择方面,往往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不用考虑太多的问题,一般技术性、专业性、传统农业领域的报考人数较少;而“软科学”范畴,则比较受到青睐,录取人数也比较多。

1.3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困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源职业背景已经逐渐淡化,经过分析,在基层农技推广中相关的非农业推广、非农业技术开发、非农业企业管理工作的情况比较多。同时,他们担任干部也具有较高的比例,其中涉及到农业推广工作一线的情况比较少。经过统计分析,当前科技人才的硕士研究生中,大约科技人员占到1/3,教师一般大都具有职业教育学院的背景,而真正来自于农业科技推广一线的情况却不多。

2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对策

2.1进一步突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公益性

对于在职人员的培训,大部分都是受利益的驱动。对于相关的办学单位来说,往往存在着很松的入门要求,并没有涉及到专业科目的具体考试,一般要求培养单位完成内容考核即可。这样的专业化程度要求非常低,不利于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出职业性、专业性特点,存在着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混学历、混文凭的情况,也出现了大量报考农村区域与发展等情况,而没有涉及到一线的农业科技推广。所以,应该要求国家予以充足的经费支持,保证能够实现正常培养的支出,还应从政策方面鼓励一线的农业科技人才学习农林牧渔等传统农学专业,保证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

2.2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在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

在职人员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进校不离岗”,这种情况下最大问题就是“工学矛盾”,结合实际的学习情况,往往基层农业人员很难找到必要的充足时间进行学习,他们往往工作任务繁重,很难集中时间来学习。所以,为了进一步保证人才培养落到实处,能够有效开展培养活动,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并结合实际来制定中长期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规划。可以根据条件,鼓励人才培养单位下基层开展办班培训工作,采用学科领域或职业领域的方式,实现有效的规模化培养。

2.3强化农林高校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主体责任

随着大学的扩展,大部分综合性大学的规模越来越大,造成大量的农林高校合并进入综合大学。同时,没有改名的农林高校往往转向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早就远远超出了农业专业的范畴,造成农林高校中农林类专业学生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纵观这几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农林高校招生难且就业难,在恶性循环下,人才引进也有一定的难度;②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应保证农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紧密结合,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综合人才,应充分利用好农林高校的发展机会。

2.4逐步丰富高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类型

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表明,社会正在出现快速的行业分化现象,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当前行业关联度越来越高的现状,能够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进一步拓展空间,比如增设相关的畜牧硕士、专业化农业推广博士等学位,这样不仅能够满足高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需求,还能依托大学建立更好的农业推广发展新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紧密联系生产,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保证产学研的快速推动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实现当代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二、活动设计要坚持与创新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相统一

开展大学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活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人才成长要求。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反映事物内在的东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等特点,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与必然。掌握规律就可以使教育主动。从高等教育学理论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设计需要坚持与创新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相统一[3],实现三个结合。

一是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结合。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时,表现为施教者已知而受教者未知,具有信息不对称,体现为已知和未知的统一性。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设计中,施教者如果没有关注到这一特点,就会在活动设计中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专门教育,是学生进入专业领域从事生产、科研和建设的准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大教学活动。施教者在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时,应尽可能地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三是专业性和综合性结合。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为目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是一种综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活动,除了要教会学生专业必备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外,还要让学生以科学为基础,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原理,在变化的环境中对事物做出有效分析和采取适宜行动,这就要求活动设计者在活动设计中注重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篇(3)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及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划上了等号,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机构,只有在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时,才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成临时管理机构,并且仅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缺乏持久性,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持久有效,我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在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开放创新实验室、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设立综合教育学分,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我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每学年审定一次,由所在系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审核,院学生工作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综合教育学分是推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等大学生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未修满当学年综合教育学分者,取消该学年各种评优、评奖资格。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5.结语。

我校通过上述几项强有力的举措,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技创新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2010年,我校有近千人次参加了科技创新训练,在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59项,相比以往,参与学生人数、获奖层次和数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更令人可喜的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2010年,我校大学生独立研制开发的“51单片机试验箱”、“PLC教学试验台”、“通用电工电子实验室成套设备”等实验设备已经在教学中投入使用,累计为我校节约设备资金10余万元。通过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改变传统观念,开拓多种途径,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对于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二、高校科研与教学失衡的现象

(一)“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由于目前职称评定制度对于科研成果的刚性需求,许多高校教师更倾向于科研工作而忽视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完成教学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其收益可能并不及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为其带来的利益与声望,也令许多教师更愿意把精力投入于科研工作而无心教学。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高校的科研产出,但高校教师在将自己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时,势必无法顾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改革,长此以往会导致授课内容陈旧、教学质量下降,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理论基础薄弱,无益于高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重教学,轻科研”现象“重教学,轻科研”作为另一种科研与教学关系失衡的现象,其产生原因是部分高校本身科研基础薄弱,缺少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或是经费有限,加之学校领导没有意识到科学研究对高校基础教学的促进作用而未能在科研活动中投入充足的经费。这些都使得部分高校难以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教师只能侧重于课堂基础知识教学。然而,没有科研,高校在人才选拔、重点学科评比、项目申报和经费申请等方面将不具备竞争优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高校的现代化发展。同时,只注重课本知识教学而不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科教融合、协同教育”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增进科研与教学的互动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这一理念最初由德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在19世纪提出。⑥根据洪堡的理念,即“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去追求纯粹知识的思想”,教学与科研应同时在现代大学内进行,科研与教学应融合成为一体。洪堡的这一教育思想不仅促进了德国教育的近现代化,也影响了世界各国高校的教育理念。⑦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提到了“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的互动结合可体现为:将教学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科研活动实践中,而科研中的项目成果和经验也均能作为教学的素材。通过增进科研与教学这两大体系的互动与结合,提升科研创新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全面推进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高校整体创新能力。

(二)利用科研反哺教学科研反哺教学,是利用科研有效地辅助教学,通过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知识,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得到更新。⑧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将科研成果、科研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案例以及科研发展的前沿动态引入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把抽象的专业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有助于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专业知识。此外,将刑事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理念、实际案例和优秀科研成果引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就能接触到学科前沿和科学研究,借此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科研反哺教学,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科研和教学之间的互动结合,促进科研和教学的共同进步,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型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全方位利用实验室,对实验室资源进行开放,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和创新平台。通过开设实验类课程以及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设计等科研创新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转化科研项目,形成浓郁的校园科研创新文化氛围。通过导师和研究生的指导和协助,使学生系统性地完成一个科研项目从选题、方案设计、实验准备,到实验开展、数据整理与分析、报告或论文撰写的流程。形成导师—研究生—本科生三层次的科研创新团队,提高学生科研实践创新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

(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一是同各地公安机关和基层实战单位开展合作。一方面,定期派遣学生前往各地基层公安单位进行实地学习;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邀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为学生进行实际案例讲解。借此,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理论知识应如何运用于实际办案,锻炼学生们灵活应用课本知识。二是强化与国内外高校之间的交流。通过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团队的紧密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帮助培育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的教学科研团队,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可以聘请国际高水平学者来校授课,讲授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及其应用,让师生及时了解国际法庭科学的发展方向,提高国际竞争力。三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项目等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其他高校组织的公开课程和学术讲座,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本专业学科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对跨学科领域有所涉猎,以此来完善并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科教融合、协同教育”培养模式的推广应用

(一)创建教学管理新理念立足公安工作和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转变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把“科教融合,协同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体系。从未来建设全局出发,根据现有的师资队伍、科研实力、刑事科学技术学科发展特点等实际情况精心制定发展规划和目标。此外,在政策、人员等多个方面做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为科教融合培养模式得以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使科研和教学二者相互配合以发挥更大功效。

(二)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统一,有助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全面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授课时注重科研与教学内容的交叉联系,优化课程体系,将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先进理念、优秀科研成果、成功案例以及学科前沿动态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扩展专业视野。通过展示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对更深层次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引入课堂教学与实践的同时,不仅对课堂教学知识进行了更新和整合,也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其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提高了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三)建立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搭建专业能力训练平台,开展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和实战能力训练,进行原创性和创新性的研究。让学生参与课题、接触专业前沿知识,培养科研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活动,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内容,以多样化的科研成果增强学生的科研信心。注重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以成果促进创新,充分运用“科教相融,教研相长”,极大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升科教有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篇(5)

二、注重发挥技术优势,提高实践能力

总装是一支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部队,在多年的建设发展中,形成了学科完备的装备学科体系,尤其在航天发射、测控、核技术等专业领域有着巨大技术优势。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利于进行科研攻关、开展课题研究、组建科研团队,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一要利用技术优势进行科研攻关。利用传统学科的技术优势,积极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在总装范围内整合技术力量,强力打造科研攻关团队,通过突破关键技术、破解技术难题、完成科研成果,不断提高装备科技人才队伍的攻关能力和技术水平。二要利用技术优势开展课题研究。注重利用总装重点学科的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国家、军队的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作用,大力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原创性、实用性的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装备科技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三要利用技术优势组建创新团队。总装在拥有技术优势的学科领域,储备了许多优秀的装备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科技骨干,有利于按照“国际先进、国内引领”的标准要求,科学组建布局合理的创新团队,为装备科技人才搭建创新平台,发挥整体合力,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团队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注重发挥人才优势,优化队伍结构

近年来,随着装备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实践发展,促进形成了学科专业齐全、梯次趋于稳定的装备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层次装备科技人才的作用,有利于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促进装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一要注重发挥科技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科技领军人才是国防科技事业的宝贵财富,要充分发挥其学术技术带头人作用,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学科专业发展方向,指导重大课题技术攻关;通过对有潜力的年轻科技骨干进行手把手的传帮带,面对面教的方法,保证国防科技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借助科技领军人才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广泛网聚地方优秀科技人才前来做学生、搞学问,使之为国防科技事业贡献力量。二要注重发挥青年科技骨干的支撑作用。中青年科技专家等科技骨干广泛分布在各个专业领域,要注重把年轻科技骨干推向任务一线,通过担任科室主任、任务负责人、项目支持人等方式,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传经验,让他们在科研试验任务中唱主角、挑大梁,充分激发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使之成为撑起整个装备建设和国防科研试验事业的中坚力量。三要注重发挥年轻科技干部的后备作用。广大年轻科技干部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接受新思想快,学习新知识能力强。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继续教育,鼓励广大科技干部到著名高校攻读学位,提供技术性、实用性强的短期培训班,让其经常充电、加油,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为国防科技事业补充坚实的后备力量。

篇(6)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实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然而,不少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进入学校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绞尽脑汁”地将知识通过语言、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或者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小朋友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物体的滚动摩擦大于还是小于滑动摩擦?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协助和解答。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学生探究学习之外,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适时适度地发挥作用,才能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使探究活动耐久、有效的进行下去。

二、养成动手又动脑的习惯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议“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的并用,要及时捕获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发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笼统出事物的实质。

如:在探究《?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诸如:电磁铁是由什么构成的?怎样制作电磁铁?电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若有极性与什么有关?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资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要及时记录下自身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三、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

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经常得不到预期的结论,甚至得到的结论是偏谬的,对此,教师既不要指责他们,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因为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是给探究者提供反思认识的好机会,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失败未必是坏事,假如老师能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重获胜利,学生会收益很大。如:学生在进行电路的连接时,经常会出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协助学生查找线路故障,要激励学生之间合作讨论、自主分析,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小灯泡不亮,学生会饶有兴致地分析出很多种原因,诸如:电池没电了;线路某处没接好断路了;小灯泡的灯丝断了;两节电池接反了;开关连接不对或开关接线处松动;连接灯泡的两根导线接到一起短路了等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线路进行检查,找到问题所在。这样对待“失败”,学生将收益非浅,因为强烈地自发地反思过程,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实干的胆略,处事的机敏,思索的睿智。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使之成为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通过总结反思,使学生在成败中皆受益。

四、养成善于开发利用科学资源的习惯

篇(7)

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代我国的企业管理的重心已由物资资源的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的管理,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基础,如何样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挖掘员工潜力从而提高组织效率是企业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由于对高科技人才的了解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所限,对高科技人才的管理仍然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各企业的人力资源建立时间不久,各方面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没有形成系统的公平的协调的管理机制。大多的管理机制还是建立在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人员的主观判断之上,但是主管部门人员的评价多具有随意性和主观性,而且也带有自己本身的局限性。这样的管理机制容易给管理的人员带来心理的不满和埋怨,而且不能形成合理的薪酬管理策略和员工激励政策,这样容易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此外,现在大多数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政策还多停留在物质激励的层面,没有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心理需求和想要持续发展的上升空间的需求。

2.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系统

企业员工的管理大多分为两个部分:部门管理和小组管理。由于大多数的企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章制度、没有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没有合理的组织发展策略,员工在部门管理和小组管理中的工作存在着交叉的部门,也存在着空白的领域,但是由于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这些矛盾很难平衡和解决。而且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是有着严格的要求主要包括:人才筛选、培训、绩效考核、激励政策、发展晋升这几个主要的方面,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不仅会带来企业利益的影响,也对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忠诚度带来影响。

3.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不具体

大多数企业都具有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文化和规章制度一般来说都是比较空泛和书面的,很难具体实施到日常的工作之中。新晋的员工得不到良好的培训和具体的指导,工作较久的员工得不到很好的薪酬提升,资历深厚的员工不能找到有效地晋升渠道,这些实施上的不具体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上的不具体主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目前我国的不少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职能还是定位不清,而且部门的员工也是鱼龙混杂,职业素养也是参差不齐,对部门的职责不清,很难做到业务精通,具体工作实施到位,因而无法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

三、企业对科技人才管理的培养策略

1.建立人力资源多维创新的激励机制

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同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也是一个企业管理好企业员工的精髓所在。员工的管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员工激励。心理学上。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人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所以,对员工的激励也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最大成都的满足员工的需求,才能得到良好的工作绩效,提高企业的收益。因此,一个较为成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定是采取多方面的,多维度的绩效激励措施,满足高科技人才的需要。这需要管理部门对员工的需求充分了解。对家庭困难的员工,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和激励;对于精神需求较高的员工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表扬,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对于希望能够自我提高的员工给予合理有效的晋升提高空间,满足他们自己实现的需要。做到满足不同类型员工的不同需求,则会很大成都的鼓舞和激励员工的工作势头,发挥出他们的最大潜能,也能激发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

2.建立人力资源灵活参与的任务运作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阿瑟(Arthur)对30家美国钢铁企业的研究表明,与“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相比,“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有更高的生产率、更低的离职率。总之,来自不同行业的许多实证研究表明,有效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能给组织带来更好的绩效或其他好的结果。所以人力资源的管理不要从控制的角度出发,让高科技人才感受到组织条例和规范对他们的束缚,而是要放开控制,给予高科技人才承诺和保障,提高高科技人才的安全观和组织温暖感,更能够激发出高科技人才的工作能力。灵活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表现在多种方面,对不同工作能力的高科技人才给予不同的培训方案,对不同类型工作岗位的高科技人才给予不同的工作绩效的考核,对于不同需求的高科技人才给予不同的休假制度等等。

3.建立人力资源协作开放的工作环境

年轻化的高科技工作人员他们需要更加开放自由协作的工作环境。科技工作是一系列合作智慧碰撞下的产物,单单依靠某一两个科技工作人员的智慧很难完成一项任务。因此,建立协作开放的工作环境更有利于高科技人才的才能发挥。开放的工作环境还包括对于某些具体的工作,企业的管理可以适当的放开,例如,有些高科技员工习惯于夜晚的工作,这有利于激发出他们的创作的灵感,企业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适时的放开定点上下班的管理措施。

篇(8)

关键词:科技人才培养;创新性;开放体系;分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中国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指出:“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科技创新人才在才知识经济时展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多数传统的教育方法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上往往注重具体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科技人才培养政策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

1科技人才培养的前提

加大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创新的力度。只有及时构建出符合时展要求,具有前瞻性,同国际接轨的科技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并能予以认真落实,才能有效保证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科技人才培养政策调节重心是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政策,扩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后备科技人才政策,推动科技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上不仅要加大科技人才培养规模更要提高科技人才培养质量。要应对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强问题,在政策方面,就要进一步引导我国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科技人才,需要从小抓起,因此,在政策方面要加强基础教育中的能力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兴趣,提高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大力培养青年拔尖人才。

2开放的体系是培养创新能力赖以生存的土壤

高校要构建一个开放的平台,并且高校自身在学术上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一个开放的体系才能真正做到兼容并包、学术平等。正是做到了开放所以才有各种成熟的非成熟的、体系的非体系的假说、学说有存在的可能性,也才使创新从根本上有了生存的土壤。

创新能力培养不应是空洞的学校制定的政策性强调,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使其发挥其创造性的平台,有了这样一个平台高校的学术创新能力随着新的假说和理论的不断提出而提高,学生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不断有新想法迸发的开放的平台上不受传统约束的思维也会不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两者将会相互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就有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一个自闭体系往往会导致学术的不平等,在非开放的体系中权威与非权威有着绝对的不对等性,这样往往使新的学说和假设的产生和接受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这对于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统计学家、数学家万普尼克(Vapnik)。他是统计学习理论(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该理论也被称作VC理论(Vapnik Chervonenkis theory)。这一理论最早出现在他做博士期间的论文上,当时他的导师(统计学界权威)并不认为其的方法是正途。好在他的导师还算开明,并没扼杀他的想法,尽管这样,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不为当时的权威所认同,导致万普尼克的理论三十在其三十年后才被人关注并广为应用。

在学术上一个开放的体系下新理论和假说有充分的存在空间,而且新理论和假说的提出必然吸引更多的人去进一步论证其正确性或去其假说,这样也就是创新有了真实的原动力,其过程本身就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所以说,开放的体系是创新能力培养生存的土壤。

3高校要实现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

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对其创新性培养也有不同。高校要实现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就要有明确的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科研型人才培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要求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性、多渠道合作培养才能满足科技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的需要。根据人才层次的不同并考虑产业的需求设立基础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专业,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跨学科设置交叉学科专业,积极以培育和发展新兴学科,构建教学新体系,形成培养科技人才的新机制。

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人才的知识结构;要研究以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人才。

(1) 教学与科研结合

教师不但要教学还要做科研,而且是通过开创性的科研来培养创造性人才。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需要有大的转变,教师的素质和学术水平要有一个适应和提高的过程,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由传统的“灌输”型向启发式,指导型发展。

(2) 采用适当的激励政策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学术水平

提高科技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继续教育,因为,没有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就没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良好的激励政策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优秀的师资流失问题。激励政策体系手法要多元化、同国际接轨、注重落实力度等,在物质激励上充分体现出公平原则、发展激励政策关注发展空间问题。鼓励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承担重要课题任务,这样有利于人才培养可持续的发展。

(3) 加强素质教育建立学生学习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学分制、促进跨校选课,建立优秀学生选国外知名高校选课以及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著名高校学习。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激励学生创新和进取的精神。使学生由“依赖性学习”转向“主动性创造性学习”。尤其需要注重研究生的创新性培养,支持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和具有开创性的课题。对研究生奖学金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允许研究生根据自己兴趣以及专长做科研并给予适当资助。高校可建立研究生科研基金,允许研究生可对自己的兴趣的领域申请科研资助,而这一领域可以不必语导师要求的领域相同。

(4) 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结合培养,重视科技人才素质全面培养

科技人才的培养上,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知识经济的社会,要求科技人才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领域或其他领域的知识。这就要求对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恰到好处的相结合。制定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本科生在低年级作通识性教育,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辅修课比例,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的选择空间,允许学生根据兴趣二次选择专业,高年级再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训练。例如清华大学在这方面做的改革,以本硕连读为例,前三年按宽口径专业,偏重于通识化的基础教育,后三年偏重于专业化培养,统筹安排,完成学士、硕士两个学位的课程与论文工作。这种模式可以较好地把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结合起来。

(5) 改革考试目的和方法

从“单纯检验知识的掌握”转向“关注实践与思维的能力,创新意识的验证与培育”,使考试成为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目的,设计注重能力测试的方法。提高课程内容综合度,设置学科交叉课程,改进教学和训练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精神,注重在课题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等。结合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倡参与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重视案例教学,综合性思维方式。

(6) 注重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当然任何时候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放不可忽视,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祖国奉献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与人共事的团队协作精神。但是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或者其课题的完成过程中以老师的实际行动为范本去教育学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所学校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风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养成优良学风将终身受益。教师的教风和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治学态度问题也是学风一部分,良好的学风是最有实效的品德教育。

4构建完善的网络和继续教育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借用信息化机构建完善的网络教育,深化继续教育,持续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的能力。“按照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造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方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以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为目的”。社会发展日益迅速,就要求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因此科技人才的培养中就必须注重“学会学习”而非简单的知识传授,即“学会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除了良好的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外,更重要的是高校自身在学术上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构建一个兼容并包、学术平等的氛围是创新能力培养赖以生存的土壤。另外对科技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当然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止于学校的教育。科技人才一旦从学校毕业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未终止,因而便利的网络教育等继续教育平台的深化和健全以及社会对科技人才创新的激励政策或者说社会发展中提供的良好创新平台都将在后期决定科技人才创新性的培养和发挥。

篇(9)

无论是透过“李约瑟问题”,还是纵观一百多年来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诺贝尔奖获奖情况,都折射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低下与落后。如何能够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加快赶超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笔者认为,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人,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人是这项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以具备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人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必须以培养科技人才为前提,要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 从科技创新内涵看我国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科学与技术创新三个方面。科学创新主要是指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原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的过程;技术创新具体指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即科技成果变成商品在市场上得以销售、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科学与技术创新是指在基础科学创新过程中同时伴有应用研究的创新。上述三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既是科学理论、科学规律的发展,又是技术原理的发明和创造,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科学创新是资金向知识的转化,而技术创新则是在资本的支持下,使知识通过市场向效益、利润的转化。促使资金向知识转化和使知识向效益与利润转化的过程是人的思维活动借助外在辅助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整个转化过程中人是关键,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人才水平的大小。因此,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人们对待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不断挖掘人们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者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来自学习和培养,学习和培养的过程既是个自主的过程又是个受动的过程。在这个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仅与培养模式、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环境、文化底蕴、社会价值观念等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因素有关。因此,要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要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培育创新文化、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等宏观方面入手,创新培养模式—彻底打破应试教育,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微观环节。要从源头、从幼儿、从家庭教育等各个环节开始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二、 从我国科技创新现状看人才培养

从科技创新的性质表征、行为表现、创新体现的意义看,可把科技创新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创新是以传统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为基础而进行的技术措施和技术诀窍的创新;第二层次的创新是对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的创新;第三层次的创新是对技术原理的变革和创新;第四个层次的创新主要是指基础科学理论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其中,第一、二层次是沿着当前(有的是世界水平)的技术理论和发展路线,应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探索性地去做出新发现、发明和创造。我国目前主要走的就是这条路线。1986年3月2日,王淦昌、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上书中央,建议跟踪研究世界高技术发展。同年3月5日,邓小平同志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随后制定了“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选择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等7个领域实施重点突破。这条科技创新路线的特点是,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创新,基本上是沿着别人的发展道路走,技术路线是成熟的,技术源头在别人手里。搞技术引进进行跟踪研究并创新,出发点是积极的,但由于缺乏高层次人才,使得我们在走这条线的过程中常常陷入困境:越赶越远,越超越落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国际社会不平衡发展的现实,将地区发展划分为三类,即传统发展地区、依附发展地区、内源发展地区。从我国科技发展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已走出了传统发展阶段,正处于依附发展阶段,与内源发展阶段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依附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我们的社会一定程度上勇于拿来西方科学技术创新的成果为己用,但是社会内部根本上还缺乏科技创新的能力,科学发展水平依赖于外部思想的引进强度。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任务就是由依附发展阶段向内源发展阶段过渡和转变,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根本靠人才。

从科技创新的层次性和科技发展的阶段性两个方面的分析,揭示出我国现阶段科技创新水平,这样的发展水平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是很不合适宜的。要想在国际大舞台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迫切需要造就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这已成为我国科技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新时期科技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要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开发相结合,科研与高级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相结合,制度创新与创造环境相结合,这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本路线。

三、 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关于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已受到许多专家和学者乃至社会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关于人才培养研究的视角和重点落在高等教育这块阵地上,普遍认为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由高等教育部门承担。但是,笔者认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问题,更是整个社会教育问题;不仅是阶段性的单一培养问题,更是持续性多元化的教育熏陶问题;不仅是社会如何培养的问题,更是个人如何学习的问题;不仅是对一部分人的培养问题,更是普遍提高全民素质的问题;不仅要培养人的科技创新能力,更要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篇(10)

关键词核电科技人才培养实践

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工业中核科学及技术均处于关键地位,为了促进我国核技术发展,保证国家安全,因此,我国十分关注核电科技人才培养,此类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创新、探索及实践能力,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应侧重科技力训练,并辅以自主选学,通过约束与激励,以此增强培训的规范性与有效性。但目前,我国核电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因核科学专业调整,使得人才数量不足、质量偏低,从而制约了中国核事业的发展。为了扭转此局面,本文提出了几点改进性的建议,以此指导培养实践。

一、我国核电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我国十分关注自然科学研究,逐步加大了投入力度,如:人员、设备与资金等,从而推动了人才培养,但从整体角度出发,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核电科技人才缺少创新性,仅利用国内外既有的研究,展开重复性研究。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关注创新型人才。另外,在国家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环境下,能源问题愈加突出,我国积极开展核电建设,既有在运行及在建设的核电站达十几座,但缺少相关人才支持,有关人员难以参与到生产实践。因此,日后培养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此提高核电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保证培养效果。

此外,核电科技人才培养缺少完善的体系、制度与规划,使得人才培养缺少规范性与系统性,难以调动人才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我国核电科技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目前,我国正积极开展着现代化建设,核电领域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与国家安全,因此,发展过程中应关注人才培养,积极建设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以此打造中国核电自主品牌,为核电强国提供丰富的人才战略资源。具体措施如下:

(一)关注人才的创新与探索能力

在培养核电科技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应为其提供必要的试验器械与设备,在实验室中,学习者可借助有关设备,开展实验锻炼,以便于巩固其所需知识。同时,学者者应结合核物理知识,主动设计与开发实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经过多次实践中,不仅可培养其思维、逻辑能力,还可增强其实践与探索能力,此外还可掌握其科研技能、操作能力等状况,从而指导了下一步培养计划。另外,我国大型核物理实验室与各高等院校均要保持紧密交流,并积极合作,以便于每名学习者了解大型核仪器,并逐步提高其工作能力,通过核电科技人员的交流,各种先进的思想不断碰撞,随之提高了其创新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再者,核电科技人员应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转变培训意识,更新学习理念,通过高水准的交流活动,学生的思维将更加活跃,利于其探寻、发现及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核电科技人才应拥有良好的实践能力,有关人员应积极参与生产,将自身所学的核科学等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通过对反应堆分析、核探测等研究,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例如:反应堆工程、大亚湾中微子工程等,其对核电科技人员的要求较高,可选派优秀的人员参与,通过实践,以此提高其试验技能,完善其基础知识。

(二)构建职业发展体系,借助专业技术发展途径

我国核电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制约因素便是职业发展通道不畅,因人才培养理念落后,人才发展通道狭窄,导致人才集中关注经营管理职位,随之出现了“当官热”现象。为了有效培养核电科技人才,我国应改变既有人才发展体系,基于基层员工,创新人才发展通道,使其具有多元化、差异化特点。

我国有关学者应分析员工、企业的关系,坚持整体、部分统筹原则,国家核电建立经营管理、操作技能及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其中涵盖的岗位有经营、管理、操作、设计、研发等,各个人员均可结合自身的兴趣与专长,选取适合的发展路径,从而利于发挥其优势。同时,新的职业发展体系应充分考虑每个人员的特点、业务需求及岗位性质等,以此适应核电科技人才的发展需要,满足有关企业发展需求。另外,企业应优化岗位体系及薪酬体系,尽量拓展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借助专家制度,为高端核电科技人才提供绿色发展通道,待其做出技术贡献后,便给予其相应的待遇、尊重与地位,如:福利、医疗、住房等,将优势资源倾向于此类人才。

(三)完善人才选拔、评价及激励机制

核电科技企业发展的基石为拥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各企业均应积极聘请核电界、高等院校的专家,组成企业专家团队,负责解决各环节存在的技术难题,并承担人才培养责任。各企业均应注重人才选拔,丰富引入渠道,完善聘任制度,同时对既有人员进行全面的评价与考核,坚持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确保其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既能够适应课题需求,还具备核心能力。此外,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联合运用外部引进与内部选拔两种方式,大胆启用创新型人才,使其担任重要职责,为了激发其工作热情,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与薪酬体系,其应以价值为导向,对科技人才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特别是科技创新方面,应增设技术进步奖、科技发明奖、论著奖以及荣誉称号等,以此提高人才的成就感与荣誉感,再者,企业各保障制度均应积极落实各项待遇,如:住房、医疗、教育等。

(四)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

在核电企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十分重要,各个企业均应注重培训教育,将其视为基础性工作。为了执行学习战略,我国成立了国核大学,实践中借助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即:个人学习与职业发展相结合,并发挥了激烈约束机制的作用,与绩效管理紧密联系,从而挖掘了个人学习潜力,使其学习更加积极与主动,进而其核心能力大幅度提高,并保证了工作效率与质量。根据培养实践可知,每个员工均拥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通过学分制度,保证了全员均参与培训,并促进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目前,国家核电科技人才培养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高校、企业等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相信,在各个培养措施落实后,核电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将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钟雄辉.国家核电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2012.09.

[2]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 美学与哲学的论文 下一篇: 强化合同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