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股票分析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5 16:26:03

证券投资股票分析

证券投资股票分析篇(1)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13-02

证券投资基金所面临的风险是指基金管理者将所筹得的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由于收益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损失。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和风险,介于银行存款和个人投资股票两者中间。相对于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完全由投资者承担而非商业银行。其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风险

基金管理者是由投资专家组成,在风险管理方面有相对优势,对风险的性质、来源和种类能较好地识别,能比较准确地度量风险,且通常能够按照该基金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构造基金的证券组合,并且在市场情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地对投资策略进行调整,变动投资组合结构,从而控制

风险。

但是,基金管理人也有其局限性,如在知识水平、管理经验、信息渠道和处理技巧等方面,不宜过高地估计其管理能力。由于基金公司管理水平良莠不齐,投资战略风险是投资者需要面临的主要风险。基金管理人在选择证券组合时策略不同所导致的风险,叫做投资战略风险。一般来说,证券投资基金可根据按投资对象的风险分为稳健型基金、成长型基金。投资对象是业绩稳定的绩优股的称为稳健性基金,而成长型基金一般投资于业绩可能大幅提高的股票。一般情况下,稳健型基金的风险较小,而投资回报方面,成长型基金可能较高。

基金管理公司作为一个组织,其运营管理的方式方法会对其产品的收益产生较大影响。这也给投资者的投资带来了相应的风险。

二、道德风险

基金管理人由于违法违规,其所带来的收益损失的风险称为道德风险。产生这种风险的根源是。委托关系问题是一种市场失灵现象,主要由于优势方(人)与劣势方(委托人)的市场参与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人的目标函数并不总是和委托人的目标函数相一致。问题与基金托管、管理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关系密切。由于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失衡、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而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纵容了基金管理者的败德行为并给投资者的利益带来危害。

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金经理操纵市场的风险

基金经理利用资金,信息优势,影响股票价格,制造市场假象,诱导投资者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做出投资决策,以此来操纵市场,达到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

基金操纵市场的手法主要有:

1.合谋。是指基金与利益相关者串通,由一方做出交易委托,另一方知悉对方委托内容,在相似时间,以相似价格,数量做出相反委托,并达成交易。

2.对倒,又称连续双向交易。是指基金在同一时间对某一只股票进行又买又卖的操作,故意制造繁荣交易假象,以抬高或者压低股票价格。

3.拉托。是指基金借助于市场咨询机构或股评人士散布谣言或不实资料,使公众投资者对股票价格走势产生错误判断,自己趁机获取利益或避免损失。

对基金投资者而言,操纵市场面临操纵失败的风险和法律风险,即操纵市场被查处的风险。在获取投资回报的压力下以及由于我国基金管理人获取的基金管理费用是按照基金净资产的一定比例计提的激励机制的原因,基金管理人自己无法控制提取比例,因此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基金管理人可能会人为操纵基金的净资产值。使基金净值增长的途径有三种:一是增加基金的净销售;二是通过研究、分析、价值挖掘等实现基金净值增加;三是操纵基金净值。其中,第一种对投资者是中性偏有利的,因为基金净销售增加,基金规模扩大,有利于净值上升;第二种是和投资者利益相一致的;第三种操纵基金净值则是与投资者的利益相冲突。操纵基金净值的主要办法是通过操纵股票的价格,尤其是操纵该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价格。基金经理在交易日的最后几分钟,用不多的交易量将股票价格拉上去,使基金净值大幅增加(前提是基金的资产价值以收盘价计算)。比如,一只基金持有500万股某只股票,在收盘前的最后几分钟,用50万元的资金,将股票价格拉高1元,其净值可以增加500万元,所用资金与净值提升的比例为1∶10。操纵净值的做法使得投资者在增加基金管理费用支出的同时还会增加股票买卖的交易费用,并且还要承担资金积压的损失和资金过度集中的风险。

(二)有的基金管理公司直接损害基金投资者的利益

在契约型封闭式基金的情况下,基金管理公司大都是以大证券公司为主设立的,基金经理没有赎回的压力,有的基金管理公司动用基金资产为控股股东的新股承销、配股甚至自营业务

服务,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直接损害了基金投资者的利益。

(三)基金托管人不能很好地履行托管和监督的职责

在目前我国的基金中,作为发起人的基金管理公司几乎都成为了自己发起设立基金的管理人。由基金管理人选择托管人,那么托管人将严重受制于基金管理公司。经济利益也是托管银行受到掣肘的重要原因。托管费收入已经成为银行利润重要来源,存款利益和手续费收入利益也十分可观,而间接的存款、结算、宣传等综合效应,更是难以估量。尽管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业务有监督等权利,然而在实务环节上托管人对管理人的自主交易行为范畴内的投资运作实际上无法监督。因此,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的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就有可能纵容、迁就基金管理人的违法违规行为,影响其监督效果。另外,证券投资基金的托管人和管理人违犯法规,相互持股,不公平地对待不同基金,披露虚假信息等等,也会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三、缺乏避险机制带来的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指因宏观经济政策、物价水平、政治事件等发生变化引起证券价格波动,从而给所有的证券投资者都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是不可分散风险。这种风险对基金而言是外部的,无法在组合投资中被分散掉,是证券市场的所有投资者均要承担的,由市场共同性因素所影响的风险。而目前导致我国证券基金业面临的系统风险增加的因素有:

(一)次贷危机爆发影响股票市场

此次危机带来了全球范围的金融恐慌和信用紧缩。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下滑,欧洲经济也步履蹒跚,全球经济不景气。受此影响,美国股市震荡,导致全球股市也一度受挫。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口径逐步扩大,在此动荡不安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经济也会受此影响,从而加大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潜在风险。而这种风险将会给证券市场的所有投资者的收益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国内证券市场的政策风险及经济周期风险

在整个国家经济运行中,根据经济的实际变化和中长期目标,政府将灵活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出台一些新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同时为了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根据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及时出台一些新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及其变化,将对国民经济以及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较深远的影响,导致股市的价格异常波动,影响了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时间不长,还不成熟,市场受政策的影响较大。1997年5月,针对中国证券市场过度投机的现象,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规定,要求国有企业资金和银行资金不得炒作股票,该政策的公布即直接导致了大量资金离市,并导致了当时和相当一段时间股市的低迷。近几年,政府也几次调整印花税,导致股市震荡。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还未完全成熟,一些机制并不完善。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没有做空机制,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方式只有买入持有,而不能卖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金运作的空间,制约了基金控制风险的能力,使得基金的专家理财优势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加上我国股票市场行情起伏较大,如果遇到股市大幅下跌,基金无法进行反向操作,基金净值下挫则在所难免。这将导致投资者的资金受到损失,动摇对所投资基金的信心,并赎回大量开放式基金,加剧市场的震荡局势。因此,长期的证券市场单向机制不仅不利于我国有效市场的建立,而且,不成熟的证券市场中所培育出的只能是不成熟甚至是扭曲的基金管理模式。

四、监管不严带来的风险

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建设明显滞后于基金业的发展,基金在长时间里,运作无法可依,违反信托契约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我国已经有了《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信托法》等法律规章制度,但是尚未建立起以《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核心、各类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相配套的较为完善的基金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证监会在基金监管方面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致使我国基金业存在大量不规范的运作现象。主要是因为证监会内部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而且证监会对基金的监管重点一直停留在基金的业绩方面,忽视了基金的信息对称和对投资者的保护。

证券投资股票分析篇(2)

一、公司行业

中核科技属于通用类设备,主营业务为工业阀门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设计概念为一带一路,融资证券,金改概念股,央企国企改革等。它的名称叫做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地域为江苏省,英文名称是SufaTechnologyIndustryCo.,Ltd.,Cnnc。产品名称包括核电阀门、核化工阀门、其他特阀(石油、石化、电力等)、水道阀门、铸锻件毛坯。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新区。注册资金3.83亿元。

二、基本面分析

截止到2015年12月22日,该公司市盈率(动态):186.25,每股收益:0.13元,净资产收益率:4.68%,分类:中盘股,市盈率(静态):176.36,营业收入:7.64亿元同比下降5.68%,每股净资产:2.88元,总股本:3.83亿股,市净率:11.48,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2.24%,每股现金流:-0.10元,流通A股:3.83亿股。

三、技术分析:移动平均线(MA)

MovingAverage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

(一)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

MACD是GeralAppel于1979年提出的,它是一项利用短期(常用为12日)移动平均线与长期(常用为26日)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聚合与分离状况,对买进、卖出时机作出研判的技术指标。

6月7日至13日当股价指数逐波下行,而DIF及MACD不是同步下降,而是逐波上升,与股价走势形成底背离,预示着股价即将上涨。

(二)随机指标(KDJ)

KDJ由GeorgeC.Lane创制。它综合了动量观念、强弱指标及移动平均线的优点,用来度量股价脱离价格正常范围的变异程度。

白色的K值在50的水平,并且K值由下向上交叉黄色的D值,股价会产生较大的涨幅。

(三)相对强弱指标(RSI)

白色的短期RSI值由下向上交叉黄色的长期RSI值,为买入信号;RSI的两个连续峰顶连成一条直线,RSI已向上突破这条线,即为买入信号。

未来可以看到均线还会继续上涨看好走红走高。

四、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所处的阀门行业,长期处于充分竞争状态,竞争日趋激烈。阀门产品是建设项目和工业装置中重要的设备配套部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工业用的阀门必然保持相当规模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振兴装备制造业,积极鼓励关键阀门国产化,促进了阀门企业加快经济转型,优化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公司作为国内阀门行业最早首家上市企业,设立时承续了发起人中核集团苏州阀门厂的全部阀门经营业务。公司相对于国内其他阀门经营厂商,阀门专业经营的历史最为长久,市场业绩最为突出,产品质量最为可靠,技术力量最为雄厚,产品种类最为广泛,品牌声誉最为著名,综合实力最为强盛。公司为阀门市场用户提供“高、难、特”定制产品和为工业建设项目提供整体阀门解决方案,是与其他同类阀门企业相比最主要,也是最突出的经营特色。

长期以来,公司积累了丰富的阀门产品研制开发与生产制造经验,具有最为齐全的产品制造工艺链和阀门产业链,特别是与其他阀门企业相比,具有完整的铸锻造、焊接、检测等关键工序的专业设备设施和资源配置。公司主要承接大口径、高泵级特种阀门的各个行业工程项目订单,是国内最早和最多拥有API规范证书、ISO9001。

2008的DNV国际质量认证、欧供体CE认证、美国ABS、法国BV、挪威DNV、中国CCS船级社阀门等制造资格证书,以及美国ASMEN及NPT授权证书。公司于1995年就通过了核级承压设备设计、制造资格许可证,也是在国内机电行业中少数最早首批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产品质量免检证书和出口产品免验证书的企业。

公司作为国内核工业集团系统所属企业,在积极面向市场的同时,保持着为国防工业承担军品任务的业绩和能力。公司重视产品技术开发和科研自主创新,保持着很强的阀门自主科研开发能力,完善的科技开发体系,建有国内省部级工程阀门技术研发中心,有先进的科研验证手段和科研设施,拥有一大批行业内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阀门科研专家和技术骨干保障队伍。历年来,公司承担的一系列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包括核能建设专用阀门主蒸汽隔离阀、爆破阀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关键阀门国产化等项目,相继取得了显著的科研开发成果。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30项。公司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实力和自主创新,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发挥品牌优势,抓住市场机遇,加快发展。

五、主营业务分析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2015年,是公司实现“十二五”战略发展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公司进一步落实年度工作部署和公司经营策略,制定好年度经营计划和重点工作安排:

1.积极开发阀门市场,扩大公司营销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报告期内,面对严峻的阀门产业形势,公司进一步发挥企业优势,积极开拓国内阀门用户和国外阀门用户的两个市场。

一是密切关注全球市场动态,重点围绕国际工程项目制定营销策略,以走访交流为契机,展示公司优势,取得客户信任,顺利承接工程项目。二是深挖主流市场潜力,加强石油、石化、电力、煤化工等传统阀门市场的开发营销,保证了公司在国内石油石化、核电核化工等目标市场的优势地位。三是积极开发新兴市场,认真做好LNG、煤化工等市场的重点项目开发,努力承接订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证券投资股票分析篇(3)

二、融资融券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融资融券交易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已经实施了较长时间,已经成为维护证券市场稳定与健康运行的重要工具,同时交易规模在资本市场上占有很大比重。自从2010年我国开始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以来,融资融券业务得到了较快发展;截止到2015底,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融资融券标的证券500只、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午融资融券标的证券400只。以下我们将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有代表性的具体数据来阐述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现状,同时引出融资融券业务与股票市场的关系以及对其的影响,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析结论基本相似。

从表2.1可以看出,自从我国在2010年3月31日推出融资融券交易制度以来,经过6年的发展,融资融券规模有了大幅度提高以及增长的速度非常快,虽然融资融券余额在发展过程中有间断性的起伏,融资融券规模总体趋势是不断增加的,这也说明了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符合了我们股票市场的需要,得到了股票市场各类参与主体的认可。融资融券业务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充分发挥融券的作用,即有效实行卖空机制,从而改变我国单边市的现状,让投资者在股票下跌也能够控制风险从而减少损失。但是从图2.1来看,融资融券余额基本上就是融资余额,两条折线走势几乎是重叠的,融券余额相对于融资余额而言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说明我国的融券业务发展大大滞后于融资业务,两融业务发展极其不平衡,我国融资融券业务主要以融资业务为主,融券业务所占比重较少,这也说明卖空机制并没有发挥在股市下跌时控制投资者风险的功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我国融资融券业务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违背了我国推出融资融券业务的初衷。

同时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标的较少,现如今我国的融资融券标的数量为900只,但相对于整个沪深市场的证券品种而言选择的标的十分有限,随着我国投资者股票交易需求逐步上升,标的品种数量欠缺将降低股票市场交易的活跃性。同时,我国现在融券来源主要是试点券商自身持有的股票品种,缺乏有效的转融通机制,券商自身持有的可出借给投资者的理想股票品种更加单一。如果没有有效的转融通机制,投资者与试点券商之间并不是双赢的合作关系,而是一种零和博弈,即投资者通过融券获得的收益或损失恰恰是试点券商的损失或收益。

正是基于以上的发展现状分析,从图2.1的上证指数走势可以看出,当股市在2014年6月30日左右进入牛市后融资规模迅速扩大符合融资业务内在要求;但是当股票在2015年6月30日左右进入熊市时融券规模不但没有有效扩大,反而因为投资者前期办理的融券业务相继到期而大幅下降,只有少部分专业的投资主体预测到了股票下跌的大体走势,由于融券业务的制度设计缺陷以及投资者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融券业务推进缓慢,从而使得大部分投资者无法通过融券业务去控制持仓风险,无法满足投资者在股票市场被高估或者下滑时卖空获得收益,从而在熊市时使投资者损失惨重。

三、融资融券业务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影响

(一)融资融券业务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定性分析

从数据面分析,图2.1可以直观的看出融资融券余额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影响,我们研究其影响选取图2.1的融资融券余额折线与上证指数折线分析,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融资融券业务的总体规模比较小,即使融资融券余额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相对于股票市场的交易规模而言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因此2010年6月30日至2012年12月31日这阶段上证指数的走势相对平稳,没有短暂的大起大落,股票的走势逐步平稳发生变动。在2012年12月3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融资融券规模总量大幅提高,从2012年12月31日的617.66亿元上升到2014年6月30日2656亿元,从而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较之前明显加大,虽然此阶段上证指数的总体变化并没有明显提升,但是也没有大幅下降,走势相对平稳,此阶段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投资者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了解不断加强,开始有一部分投资者参与到融资融券业务当中来。在2014年6月30日至2016年3月31日期间融资融券规模总量达到了历史之最,在2015年6月30日融资融券余额为13384.67亿元,相比于2014年6月30日增长速度达到了408.56%,但是在2015年6月30日之后又突然下降,而此时的股票市场走势基本与之一致,在融资融券余额突起突落过程中股票市场也经历了牛市到熊市的转变,这就是基于融资融券业务的助涨助跌效用。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融资融券业务加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使之变动更加难以把握。

从理论上分析,融资融券业务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影响都是通过股票的供给与需求来实现的。首先从融资业务内在运行机制角度看,当市场的某些股票被严重低估时,一些敏感的投资者会选择使用自有资金或者融资大量投资这些股票,而当这种股票被低估信息被其他投资者所知晓时,那么这些投资者也会通过融资跟风买入从而增加该股票的需求,从而抑制该类股票继续下跌。其次从融券业务内在运行机制角度看,当市场的某些股票明显高于其内在价值时,部分专业投资者会将自有股票或者融券大量卖出该类股票,而此类被高估股票的信息通过市场传达给其他投资者,其他投资者会跟风卖出,从而使股票回归到其真实价值。基于理论分析,融资融券业务有助于抑制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二)融资融券业务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定量分析

1.模型的构建。我们为了更好的描述与理解融资融券余额与上证指数的关系,采用模型回归分析方法。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融资融券余额对上证指数的走势有明显的助涨助跌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呈现一定正相关关系。为了更好的选择模拟两者之间关系的最优模型,根据表2.1编制散点图3.2.1。

从融资融券余额X与上证指数Y散点图可以直接观察出两者呈现一定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并且散点基本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因此我们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Yt=b0+b1X+ut

其中:Y:上证指数

X:融资融券余额

Ut:随机误差

2.参数的估计。我们使用表2.1的数据以及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对参数进行OLS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下图3.2.2所示。

根据以上的回归结果得到样本回归方程:

Y^=2227.101+0.139773X

(93.25122)(0.020972)

t=(23.88281)(6.664667)

R2=0.668763 n=24

3.模型的评价。

证券投资股票分析篇(4)

一、引言

我国A股市场融资融券交易于2010年3月底启动,作为一项有利于市场发展的金融创新,吸引了许多券商和投资者参与,也标志着A股“单边市”的结束。但融资融券业务引入初期,许多券商为单纯扩大业务量而出现风控不严、投资者冲动融资融券而出现市场及个股波动加据的现象,从市场表面观察,融资融券与A股市场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反向的,如融资融券引入后,先后发生了昌九生化、成飞集成的融资爆仓,许多高估值、高股价、低盈利增长的个股两融余额居高不下,股价波动异常,这都显示了融资融券对股价波动的影响是非常强烈的。此外,融资融券业务的杠杆交易特性和强制平仓制度会直接增加交易风险,从而加大了风险。企业进行融资融券业务时必须要注重风险的分析、防范和控制。本文将基于对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检验融资融券对A股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并解析企业参与融资融券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然后提出一定的建议。而且伴随着融资融券规模的扩大,融资融券与股价波动关系日益显现,市场监管层需要寻求稳定与发展的平衡,投资者需要通过融资融券信息确定投资策略、预期风险,如此,融资融券与股市波动性之间的影响关系理论研究与解析企业融资融券业务财务风险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还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外对融资融券交易比较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纯的理论分析,并延伸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而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融资融券业务对股票市场涨跌及波动性的影响,而关于融资融券到底是加据了股市波动还是抑制了股市波动等基础问题还存在许多争论。

作为平抑股市波动的代表性观点,Miller(1977)[1]的异质信念的理论认为当市场只允许单边交易时,证券市场中多是某项证券的乐观投资人在进行交易,构成该证券的需求,使得风险高的证券却无法取得相应的高报酬,因此造成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Bris和Goetzmann(2003)[2]证实了在可以进行融资融券的资本市场中,卖空机制是有利于抑制市场波动的。

与之相反的观点是:融资融券业务不仅无法抑制股市波动,反而会加剧市场波动。Bogen和Krooss(1960)[3]提出了“金字塔效应――倒金字塔”理论,他提出卖空机制会加重投资者的投机心理,当股价上涨时,融资买入会增加需求,从而造成股票价格上升更多,当股价下滑时,融券做空会增加股票的供给,从而造成股票价格下落更多,融资融券加重了股市波动。Allen和Gale(1991)[4]通过理论研究指出引入卖空机制后,股市波动性会加剧。

A股融资融券业务开展后,部分国内学者对融资融券与股价波动性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徐晓光,陈焕槟,张荣波(2013)[5]运用GARCH模型分析发现,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可以使股市波动减弱。刘明青(2014)[6]研究发现融资融券的平抑股市波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滞后期。

国内也有少数学者间接证明了融资融券并不是股市波动的“缓冲器”,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股市波动。廖士光(2011)[7]研究发现两融业务发展并不均衡,融资交易会进一步提升标的股市价,融资融券交易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待考证。胡留所,沈晓敏(2015)[8]从数据对比上发现,2015年的A股上涨与调整均快于上一轮行情,在另一个层次上说明了,融资融券发挥着加速股市波动作用。

关于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有的学者将其按不同的主体归类,从投资者、证券商、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四个维度来进行分析。郝晓鹏(2012)[9]就分别探讨不同主体所面临的不同风险,认为投资者面临财务杠杆风险、内幕交易风险、政策风险,证券公司面临客户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交易规模风险,证券市场面临市场波动风险、投机风险等,金融机构可能因转融通而承受债务风险,也有可能因信用失控导致金融风险。还有的学者抛开主体的划分,直接讨论融资融券面临的风险。杨建雄(2012)[10]将融资融券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

三、θ谧嗜谌正负效应假说分析

(一)融资融券业务正效应假说

在融资融券交易被禁止的单边市场,一定时期内股票市场的供给是一定的,会经常出现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市场做空力量长期被做多力量压制,一旦出现严重的供求关系失衡,市场必然会出现巨幅震荡,暴涨暴跌现象将会很常见。理论上讲,在具有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双边市场,融资融券会从调节股票的供求方面抑制股价的这种异常波动,从而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

如图3.1所示,当引入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后,股票的需求弹性增加,需求曲线由ABC变为DBE,假如股票内在价值为G,在非融资融券状态下均衡价格为R,高估的股价使得投资者产生融资平仓及融券卖空预期,需求被抑制,需求曲线平缓而使价格变为M,从而使股价高估得到部分抑制;而如果开始时股价低于内在价值G,理性的投资者意识到股价被低估而且预期有融资买入或融券归还,会增加股票需求,促使得需求曲线向上平缓,使低估的股价上升。融资融券本身增加了股票的需求与供给,但更重要的是间接地向市场传达了股价被低估或高估的信号,使得需求在高估时下压、低估时抬升。

理论上说,如果融资融券成本为零,所有融资融券交易者充分理性,这种交易能使股票需求曲线为一水平直线GH,此时均衡价格始终等于股票内在价值,股价波动为零。

引入融资融券交易机制会大幅提高股票需求弹性,使得股市更具价格发现功能。此外,融资融券交易能增加低估股票的需求,使得价值洼地股票价格上升,而当股价提高致产生泡沫时,反而又会增加股市的供给,从而抑制泡沫膨胀,促使价格回归到内在价值。融资融券交易机制不仅能降低股市的波动性,还能通过增加股票低估期和泡沫期的交易量间接提高股市流动性。

如图3.2所示,假设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且股票价格为G,供给缺少使股价高出内在价值I,理性投资者融券卖出或融资平仓,增加股票的供给量,供给曲线开始右移,促使股价下跌,融券卖空交易及融资偿还也间接地向市场投资者传达了股价高估的信号,进一步增加了股票供给,在图中表现为供给曲线由M向N移动,而股价由G向H移动。假设融资融券交易成本为零,股票供给会一直增加到使股价等于其内在价值I。当供给量继续增加到股价被低估至I以下,触发融券卖空的时间段限制与价值低估共振点,使供o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可见引入融资融券机制后,若市场中的供需力量基本均衡时,使股价能更有效地向内在价值回归,并表现为改变需求曲线的倾斜度,促使供给曲线左右平移来提高市场效率。融资融券使股价在下跌中增加需求、减少供给,在股价上升时增加供给、减少需求,使交易量保持持续合理水平,使价格无法脱离内在价值太远。因此,融资融券均具有降低股市波动性、增加股市流动性的功能。

(二)融资融券业务负效应假说

融资融券的负效应说认为,融资融券业务的引入会加剧证券市场的波动,产生“助涨助跌”效应,不利于稳定证券市场。“倒金字塔”的理论认为引入融资融券交易机制会加剧股票市场的波动,当股票价格上升时,会增强趋势投资者的上涨预期,从而融资买入股票,增加股票需求,引起股价进一步上涨,使得股票价格更大幅度地偏离其内在价值;当股票价格下降时,趋势投资者会增强其股价下跌预期,从而融券卖出股票,增加股票供给,引起股价进一步下降,也使得股票价格更大幅度地向下偏离其内在价值。而融资融券本身具有杠杆作用,这种杠杆式“助涨杀跌”会加剧股票市场的波动。

(三)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效应分析

由于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开展时间较短,投资者的理论分析能力还有所欠缺,大多数投资者是趋势投资者,融资融券业务又符合这类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一般都是从短线投机持股逻辑分析股票,并不是从长期持有的投资逻辑分析股票,故较容易在股价上涨时期融资买入股票,引起股票需求增加,导致股票价格提高,在股价下跌时期融券卖出股票,增加股票供给,导致股价下跌。因此具有典型负效应特征。

四、企业融资融券业务财务风险分析

对于企业投资者来说,融资融券业务是利用企业闲置资金进行金融资产投资的一种方式。《企业会计准则》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目前仍然缺乏对该业务的详细规定,不同企业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会计处理也不尽相同。在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合约期限最长为6个月,所以企业利用融资融券进行金融资产的投资属于短期投资,影响企业短期营运资本的管理。

(一)杠杆交易放大债务比例引发的风险

融资融券业务最大的特征是利用一部分保证金就能z动一大笔资金,扩大交易规模,这种杠杆特性对企业投资者来说,一方面扩大了投资规模,另一方面也放大了债务规模。短期债务增加,如果企业的投资预期发生错误,会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同时短期借款的债务成本相对较高,目前大部分券商的融资利率和融券费率为8.6%左右,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也会对企业的债务决策产生影响。

(二)追加保证金引发资金周转风险

证券市场变幻莫测,企业投资者也无法正确预期股票价格的走向,股票价格变化偏离投资者的预期时,参与融资融券业务就可能导致企业的维持担保比例发生变化,当维持担保比例降到规定水平时,投资者就需要在规定期限内补足保证金。对企业投资者来说,其现金管理政策会使得企业留存的可用现金维持在最佳现金持有量。如果企业遇到需要追加保证金的情形时,临时而又紧急的现金需求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周转,造成资金需求紧张,严重时会造成资金链断裂,从而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关于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对于股市的影响,结合国外的研究情况可以分析原因,得出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虽然我国融资融券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融资融券业务仍然不够成熟,尤其是融券交易规模远小于融资交易规模,这可能会造成融券交易对市场波动影响较小。

第二,根据异质人理论,融资融券业务会平抑股市波动,但是我们研究发现融资交易会加剧股市波动,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中在进行融资交易过程中有许多投机跟风的现象,引发了两融的助涨杀跌效果。

就以上几点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完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加快融券业务的发展,使融资交易业务与融券交易业务发展相平衡。不仅要将银行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直接纳入到证券信用交易体系中来,同时要吸纳更多投资者进入融资融券交易中,使价格反应的预期更全面。

第二,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将融资融券的风险控制落到实处,对指数波动与融资融券额进行跟踪监控,制定相应的跟踪监控指标,防止集中融资融券的平仓开仓产生的市场过大波动。

第三,监管层和证券交易所除了应加强融资融券业务知识的宣传、倡导理性投资行为外,应制定一些鼓励价值投资措施,对盈利的融资融券合约可让投资者自主选择平仓期限,使价格更好地反应不同投资者预期。也可以组织一些面向潜在投资者的融资融券专项教育,以揭示融资融券的投资风险。

就企业而言,融资融券业务属于高风险业务,参与该业务会对企业自身的财务造成一定的影响。防范融资融券业务对企业所产生的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融资融业务财务风险的防范需要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结合企业财务特征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Miller,Edward.Risk,uncertainty and divergence of opinion[J].Journal of Finance.1997(32):1151-1168.

[2]Bris,A.,W.N.Goetzmannand N.Zhu.Efficiency and the bear,Short sales andmarkets around the world[J].Journal of Finance.2007(62(3)):1029-1079.

[3]徐晓光、陈焕槟、张荣波.融资融券能否减小我国股市波动[J].深圳大学学报,2013(3).

[4]刘明青.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和标的个股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部金融,2014(11):18-23.

[5]廖士光.融资融券交易价格发现功能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1):67-76.

[6]胡留所、沈晓敏.融资融券对证券市场的波动性影响研究[J].时代金融,2015(23):274-286.

[7]郝晓鹏.融资融券对股市的波动性影响研究一基于中国市场的实证[D].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12.

证券投资股票分析篇(5)

0、引言

自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我国的证券市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成就瞩目。但不得不承认,我国的证券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投机现象严重,股价波动幅度较大,市场缺乏稳定性。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这种现象都有过深入研究,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散户投资者居多,机构投资者相对偏少。理由是个人投资者带有明显的投机色彩,追涨杀停,盲目跟风,容易受市场气氛左右,从而导致股票市场无序波动i而机构投资者无论是在信息的获得还是投资分析能力上都是散户无法相提并论的,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可以引导市场理性投资,从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从1991年第一家证券投资基金成立至今,我国基金业发展迅速,总规模已经比较庞大。然而,基金持股是否真的能够稳定我国证券市场的股价波动,还有待验证。本文选取了2006年1月到2008年12月12个季度证券投资基金公布的数据,分开牛市和熊市,分别研究了证券投资基金重仓持股在这两个不同类型的市场中对股票价格波动性的影响。

1、文献综述

关于证券投资基金重仓持股对股票价格的波动究竟是起着稳定器的作用还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一直以来都是争论的焦点。从国外来看,Brennan(1995)认为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理性,进行噪音交易的可能性极小,也很少受市场情绪的影响,因此他们能通过抵消个人投资者的非理保持股价稳定,从而使得他们控制的股票具有较低的波动性;Martin T.BoM andJanusz Brzeszczynski(2006)对波兰养老金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机构持股的增加降低了股票价格的波动性。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持相反观点,认为基金持股会增加股价的波动性,如Browll&Bmoke(1993)认为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交易量大,这会对股价产生较大压力,从而导致股价大幅波动;从国内来看,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在我国市场环境中基金持股不仅起不到稳定股价的作用而且还加剧了股价的波动,如李胜利(2007)研究了我国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和证券市场波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其股票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证券市场的波动。当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在我国市场基金持股可以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如邓勇,汤大杰(2007)使用GARCH事件模型对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显示机构投资者的出现具有稳定中国股市的作用,而且在机构投资者发展的过程中,每次的政策推进都对市场起到了明显的稳定作用。

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结论发现,国外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基金持股能够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而国内大部分研究结论都表明,基金持股加剧了我国证券市场股价的波动,其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完善,市场监管不到位。

无论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来看,针对基金持股与股价波动性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但还很少有学者区分不同的市场行情研究基金持股与股价波动性之间的关系。针对国内这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区分熊市和牛市对我国基金持股与股价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从与前人不同的角度证实我国证券市场中基金持股与股价波动性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采用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该模型可以综合考虑时间和截面所含的信息,能够将时间序列和上市公司横断面结合起来,这样增加了样本的观测值,同时也扩大了统计模型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和模型的解释力度。

2、样本的选取和研究变量的设计

2.1样本的选取

自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股票市场经历了七次大的牛市和熊市之间的更替,最近一次牛市从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开始一直持续到2007年十月,而最近一次熊市则是从2007年10月底至2008年底。依据研究思路,本文选取了2006年第一季到2008年第四季国内证券投资基金公布的季度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研究。第一部分从2006年第一季到2007年第三季,代表着牛市行情;另一个部从2007年第三季到2008年第四季,代表着熊市行情。如此划分数据有助于分别研究证券投资基金重仓持股在牛市和熊市中对股票价格波动性的影响。本文的数据来源于金融界一全部基金重仓股一览表(A股)以及深证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所公布的股票行情数据。

2.2研究变量的设计

为分析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与股价收益率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以下变量:

2.2.1股票收益率(sYL)即样本股票在报告期内所有日收益率的均值。

2.2.2持股基金数(cC.JJS)。指同时持有某只股票的基金家数,考虑数据的平稳性,取其对数

2.2.3基金持股比例(CC,BL)。指所有基金持股占该股流通股股本的比例,用各报告期公布的基金持股比例来表示(假定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组合不变,由于基金实行长期投资的战略,且本文的研究期间较长,因此该假定具有合理性)。

2.2.4基金季度持股比重变化(BLBD)。对于基金持有的个股.基金每季度的持股比重变化就是基金在年报或半年报以及季度报的持股比重减去在上一个季度报或年报及半年报的基金持股比重。

2.2.5股票换手率(HSL)。用样本股票在各报告期日换手率的均值表示。

2.2.6流通A股市值(LTSZ),以报告期内样本股票日流通股市值的均值表示,考虑数据的平稳性,取其对数。

2.2.7股价波动率(VOL)。用样本股票在报告期内所有日收益率的标准差表示。同时,考虑到股价波动率受大盘波动率的影响,本文采用调整后的相对股价波动率,即用股价波动率减去当期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收益率的标准差。

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变化对股价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为了检验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的变动是否加剧了该股票价格的波动性,现以第t期股价波动率为因变量,以第t-1期股价波动率、第t期持股基金数的对数、第t、t-1期的股票收益率(cheung andNg的研究证明波动率是上一期股票收益率的递减函数)第t期持股比例的增量,第t期换手率和第l期流通A股市值的对数为解释变量,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EVIEWS5.0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

牛市行情中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重仓持股变动对股票价格波动性影 响的分析结果表1所示。

由表1中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可知,第t-1期股价波动率(VOLl)与第t期股价波动率成正向关系但并不显著,这说明股价波动具有一定的惯性但并不明显;持股基金数(CGJJS)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在控制其它变量后,增加基金持股家数,有一定的分散股价波动风险的作用,但在95%的置信水平下不显著险,说明基金持股家数的增加对分散股价波动风险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基金季度持股比重(BLBDl的变动与该股票的价格波动显著呈正向关系,说明在我国证券市场牛市行情下,基金重仓持股不仅不能稳定股价,而且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市场,这说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还不规范,还存在着一定的“羊群行为”。

熊市行情中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重仓持股变动对股票价格波动性影响的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中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可知,第t-1期股价波动率(VOLl)对第t期股价率成正相关关系,这说明股价波动具有一定的惯性。持股基金数的系数显著且为负,说明和在牛市行情中一样,控制其它变量后,增加基金持股家数,有利于分散股价波动的风险。基金持股比例的变动与该股票的价格波动负相关,说明在熊市行情下基金持股对我国证券市场股价的波动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原因可能是,证券投资基金持有的大多数都是优质股票,在其价格下跌时也不愿意降低其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反而会在价格降到一定的程度出现买入机会时而加仓。

4、结论分析与建议

4.1结论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前人的研究结论有很大差异,以前的大部分研究结果都认为基金持股加剧了我国证券市场股价的波动,也有少部分认为,基金持股对我国证券市场股价的波动具有稳定作用。而本文发现在我国股票大盘牛市阶段(2006年第1季度-2007年第4季度)基金持股的变化与个股价格波动性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证券投资基金并没有像监管当局和大多国内学者所期望的那样具有稳定股票市场的作用,而是加剧了股价的波动。在我国证券市场熊市阶段(2008年第1季度~2008年第4季度)基金持股的变化与个股价格波动性呈负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股价的剧烈波动。

证券投资股票分析篇(6)

    建立的定价公式和投资组合理论,在以往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来看,还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显示,在西方的金融投资市场中,有1/3的人利用投资组合理论的进行投资,1/3的人则依赖于技术分析管理,而另一的1/3人仍在坚持基础的分析。虽然以指导决策的手段偏好于个人投资,但组合理论和技术分析所运用的统计工具逐渐被认同,量化地合理地投资行为成为了当前理性投资的一般形式。主观决策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显然现代量化的投资决策更适用于复杂的金融证券投资。从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行为定量分析来看,揭示出一种客观存在依赖关系的定量关系,同样也是投资决策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处理各种证券投资和经济行为运用统计工具、统计方法可以影响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强度。

    股票价格指数统计方法的应用

    道?琼斯平均股价指数的核心内容涉及:(1)变化趋势与程度两个方面于股票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综合反映;(2)根据因子对股票价格对股票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分析;(3)长期的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分析;(4)在宏观指标可以预测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经营业绩。股票价格指数是统计学理论中的一种指数类型。该指数类型反映了股票市场在一定时期之内的股票价格综合变化趋势和程度,且呈现相对动态的特点。由于政治经济、市场经济和投资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一种股票的价格都会处于一种不断变动的状态,从而导致股票市场中时时刻刻都有人在进行着股票交易活动。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在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股票的平均价格由股票交易所、金融服务公司、银行或新闻机构共同编制,它也反映了一个股票价格行市变动的一种价格平均水平。股价指数的编制步骤一般为:第一,按期到股票市场上采集样本股票的价格,简称采样。采样的时间隔取决于股价指数的编制周期。以往的股价指数较多为按天编制,采样价格即为每一交易日结束时的收盘价。第二,利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手段计算出指数值,股价指数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总和法,简单平均法、综合法等,计算手段已普遍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了增强股价指数的准确性灵敏性,必须寻求科学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技术的支持。第三,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为保持股价指数的连续性,使各个时期计算出来的股价指数相互可比,有时还需要对指数作相应的调整,具体如何做调整本文将不再赘述。

    投资风险的度量的应用

    证券市场中的投资人在对相应投资的证券进行预期收益评估以外,还应该对在发生于证券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加以考虑,说具体点就是要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的估计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自己所付出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经济行为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有备无患。也就是说必要的证券投资风险的度量。(1)单一股票(债券)投资风险的度量。如果预期回报率的投资者决策的基础,所以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偏差是他的投资风险。预期的收益率的实际值和预测值可能达到的最小平均偏差(最佳)的估计值。在统计上,这种程度的自回归方差或标准差偏差测量。估计和相同的预期收益,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历史数据来估量风险的趋势和程度。(2)证券组合风险的度量。一个证券组合由一定数量的单一证券构成,每一只证券占有一定的比例,我们也可将证券组合视为一只证券,这样,证券组合的风险也可用方差来计量。不过证券组合的方差可以通过由其构成的单一证券的方差来表达。由单一证券构成的证券投资组合,每一只股票均占有一定的比例,我们也可以把证券组合看作是一只证券。这样以来,证券组合的投资风险就可以用测量方差的形式来表达。不过证券组合的方差可以通过由其构成的单一证券的方差来表达。四、结束语总而言之,统计学及相关理论学科在近些年证券投资经济行为交易中应用所呈现的影响作用越来越被人所关注及掌握。不少专业证券投资人士力争应用统计方法将证券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量化,并且对风险进行理性的管理。本文通过以上阐述谨在于促进读者对统计方法于证券投资中应用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并加强交流学习,希望能为专业投资者对进行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提供一个统计学方面的借鉴。

证券投资股票分析篇(7)

关键词:普通民众 股票 债券 资产分配 r-σ曲线

引言

在我国,普通民众所面临最普遍的证券投资渠道不外乎股票、债券以及基金等。除此之外,实体经济投资更多的是富裕阶层的投资选择,需要较高的投资门槛以及相关产业的具体知识。前些年,我国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为大中城市的居民提供了一条新的投资渠道。然而随着国家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这条投资渠道显然并不是未来常规投资的选择。

20世纪中叶,托宾(J.Tobin)和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最先提出运用均值方差来进行投资选择。随后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该理论成为欧美发达国家个人、机构等运用财富进行投资的理论基础(杨朝军,2011)。对于我国普通民众来说,同样也希望能够根据该理论指导日常投资。但是运用该模型需要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和数学功底。这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显然过于苛刻。本文运用均值方差模型对我国国内的投资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找到符合我国当前形势的r-σ曲线,来指导我国普通民众的投资,从而减少其投资的盲目性并可以据此对日常的一些投资进行简单评价。

本文所说的普通民众是指对金融市场了解不多只把证券投资当作资产保值增值手段的大众,而非职业投资者。同时,这样的普通投资者又是众多证券市场投资者中的一员,所以有理由认为普通民众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所获得的期望收益E(R)是市场的平均收益Rm,E(R)=Rm。即普通民众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所获得的收益为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在债券市场上所获得的收益为债券市场的平均收益,当然投资于基金的投资收益也应当为基金市场的平均收益。

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

当普通民众仅投资于股票市场时,来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收益。本文用均股价指数(上证综指数与深圳成份指数的加权平均数)的变化来描述股票市场平均收益水平的变化。在预期资产的未来收益方面可以运用历史数据法和情景综合分析法(中国证券业协会,2010)。历史数据法假定未来与过去相似,以长期历史数据为基础,根据过去的经历来推测未来的资产类别收益。与历史数据法相比,情景综合分析法预测过程中的分析难度和预测的适当时间范围不同,也要求更高的预测技能,某种程度而言,其预测结果可能更有价值。本文所说的普通民众缺乏对股票市场的全盘了解,所以更可能运用历史数据法来对未来进行预测。因此模型将采用历史数据法。假设股票市场的年实际收益率为Rt(t=1,2,...,n),那么估计方差s2的公式为:

很多人投资时会根据前一年的投资收益来预测当年的收益,而在股票投资市场,人们相对更容易获得历史数据。本文采用过去三年的历史数据来计算当下的预期收益率和方差。如需要计算2005年某时刻进行投资的收益率与方差时,根据2005、2004、2003三年的历史数据来估计。具体数据源自新浪网的历史交易记录。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深圳综合指数其样本为全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代表性非常广泛,基期是1991年4月3日。由于目前我国缺乏全面反映股票市场收益水平变化的“大综合指数”,因此本文采用均股价指数来代表我国整体股市的变动。均股价指数定义为沪深综合指数的算术平均。

表1中的上证综指和深圳综指都是取自每年九月末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的收盘价,收益率是由均股价指数相对于前一年的变化率计算所得。

模型采用三年历史数据来估计当前所面临的期望收益率(均值)以及风险(方差),得到如下的一组数据:并且由此数据组可得出表2。

图1由表2转换而来。从图1中可以直观地看出,作为一个普通的民众投资者,从2005年到2011年入市投资股票时所需面临的风险与收益。图1中数据总体上符合高风险、高收益的判断。某种程度上,这种历史数据分析法可以解释和指导普通民众对股票市场的投资。一方面某时刻的风险收益是历史投资的描述,另一方面所代表的当下的投资风险收益又可以指导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投资。由图1可知,2005年面临负的预期收益,股民应该减少股票的投资比例。2006年预期收益上升而风险也相对较小,可以加大股票的投资比例。2007年预期收益虽然很高,但风险随之大幅增加,投资人应适当减少投资。2008和2009预期收益下降可是风险却增加了,应继续减少股票投资比例。到2010年虽然风险已经减小很多,可是负的预期收益意味着投资者不应在这个时间点入市(或继续减少投资)。这些分析与股票市场实际状况相符。到2011年10月,如果民众此时进入股票市场,所面临的风险与收益组合为(0.203900,0.06251)。

若投资人把资产在股票(s)与银行存款(b)之间分配,即在一种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之间分配,得到资产组合,记为P1。建立资产分配模型:

证券投资股票分析篇(8)

由于国外证券市场的历史较长,相关学科也就起步较早。凭借数据库系统的完善和前沿理论的掌握,国外学者在证券咨询机构方面的研究进行得较为透彻。早在1968年,CraggandMalkiel(1968)[1]便开始研究证券分析师对企业盈利预测是否准确的问题,随后FriedandGivoly(1982),[2]BrownandGriffin(1983)[3]都认为,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要好于常用的统计模型。而后,机构的投资评级信息量(所推荐股票是否产生超额收益率)概念也开始引起人们注意。荐股信息后短期内的超常收益是存在的,这一点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Sticke(1995)[4]的研究支持了此观点,但在长期,由于考虑了交易成本的影响,机构所推荐股票能否产生超额收益,则未能得出一致结论。在影响机构荐股行为的众多因素中,近年来学者主要关注于“利益冲突”问题。

在最新的研究成果中,MalmendierandShanthikumar(2007)[5]认为,投资者依照关联分析师和分关联分析师的推荐操作,收益无区别。而Barber(2007)[6]则证明,独立咨询机构的买入推荐与关联机构的卖出推荐会有更好的收益。McNichols(2006)[7]则表示,没有证据表明,根据关联机构的推荐进行股票投资的收益率,会低于按非关联机构的建议进行操作。虽然缺乏完善的数据库支持,但国内学者在咨询机构荐股行为方面,仍然进行了众多有意义的探索,内容也涵盖了上述的三方面内容。唐俊和宋逢明(2002)[8]

采用1999年1月到9月的数据证明,市场存在对信息的过度反应想象,并且机构的荐股信息加重了过度反应得程度。陈平(2008)[9]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我国证券分析师的羊群行为或冒险预测,与其“个性特征差异”造成的“信息处理能力”又非常紧密的联系。张雪兰和何德旭(2008)[10]在对1995-2007年间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益冲突不一定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原因,提出了更有利于市场建康运作的监管建议。徐立平和刘建和(2008)[11]实证检验了证券分析师荐股行为的市场影响力,认为其受到市场整体行情影响很大,且对市场量价等指标值具有短期影响力,长期无影响。岳衡和林小驰(2008)[12]使用35家券商2005年对上市公司每股盈余的预测数据,发现我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比以年度数据为依据的统计模型更有优势,而与以季度数据为基础的模型相比,则优势不明显。

二、样本数据介绍

以上证指数为行情代表,观察中国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势,会发现一幅以2007年10月16日所创下的6124点峰值为中心对称的趋势图。6124点左侧,行情一路攀升,6124点右侧,指数一路下泻,牛、熊态势清晰可见,且尤以2007年(牛市)和2008年(熊市)的市场表现最为典型。代表性强、对比鲜明的此阶段行情,不但为股票市场的相关研究,奠定了丰沛、坚实的数据基础,而且非常有利于对反向市场环境下的实证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本文即选取2007年1月至6月间和2008年1月至6月间的荐股信息和市场数据为研究对象,最大程度上满足细致检验和对比分析的需要。股票推荐信息来自于证券咨询机构,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这三大证券报上所撰写的荐股专栏。以上三份报纸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影响力最为广泛的公开发行刊物,订阅量稳居同类报刊前列,其所的荐股信息,具有充分的传播能力和广泛的投资者受众。

三、研究设计

事件研究法(eventstudy)源于统计学,用来分析某一特定事件对研究对象产生的影响与冲击。在证券市场中,事件研究法多用于各类市场信息(如增发,并购及年报等)的公开,对股票收益及流动性的影响。本文确定的事件日T0,为证券咨询机构所推荐股票在三大证券报上的日。①事件窗是指在哪一个时间段内来检验特定事件影响。本文主要研究股票推荐日前后各20个交易日内的股票收益、流动性和波动性变化,所以确定的事件窗分别为(T-20,T20)。

另外,本文设定事后窗(T20,T120)测定事件日后的股票交易数据的长期表现。估计窗用来计算被研究对象各指标的正常值(期望值)。本文选取事件窗前120到前20个交易日(T-120,T-20)的数据作为估计区间。(T-120,T-20)为估计窗,T0为事件日,(T-20,T20)为事件窗,(T20,T120)为事后窗。4.股票期望收益率计算本文将采用基于CAPM的经济模型计算期望收益率。Rit=Rf+βi(Rmt-Rf)(1)式(1)为基于CAPM的期望收益率计算公式。Rit表示第i只股票在第t日的正常收益率,Rf表示无风险收益率,Rmt表示市场组合②在第t日的收益率。期望收益率计算估计区间为(T-120,T-20)。5.股票超额收益率的计算超额收益率:ARit=Rit-R^it(2)ARit表示第i只股票在第t日的超额收益率(abnormalreturn),R^it为第i只股票在第t日的实际收益率。ARt=1N∑N1ARIt(3)ARt表示在第t日被推荐的N只股票平均超额收益率。同时,还可在事件期和事后期内计算累积的超额收益率,用于判断收益的变动是否成同向、持续趋势。

累积超额收益率:CAR(t1,t2)=∑t2t1ARIt(4)CAR(t1,t2)表示在t1至t2时间段内,每天的超额收益率累加之和。本文还将总体数据的基础上划分小样本组合,分别进行实证检验。样本一:不同类型机构荐股组合。将证券公司与第三方咨询机构的被推荐股票分开,比较两组被推荐股票的收益情况以及市场反映情况,观察其荐股能力和对投资者的影响力;样本二:本地优势组合。将样本数据中证券咨询机构所推荐的本地股票挑选出来作为一组,另一组则包含咨询机构所推荐的非本地股票,检验股票收益情况,观察证券咨询机构是否在推荐股票上是否存在本地优势;样本三:承销关系组合。将证券公司所推荐的自己所承销股票挑选出来作为一组,另一组则包含证券公司所推荐的非承销股票,检验股票收益情况。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使用SAS8.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得到以下结果。通过总体数据检验,得到图1至图4,可以判断,在事件窗口期(T-20,T20)内,被推荐股票有着明显的市场反应,尤其是事件日T0附近,异动情况极其强烈,收益率、交易量等指标出现大幅攀升。上述实证结果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证券咨询机构倾向推荐前期表现好的股票;第二、股票被推荐后仍有收益,但显著低于事件日之前的收益水平;第三、证券咨询机构在三大证券报的推荐效应明显,在事件日产生极强的市场反应;第四、证券咨询机构的股票推荐有效性,受到大盘行情较大的影响,在不同的行情阶段反差明显。图5的情况表明,无论是在2007年还是2008年,事件日T0(推荐日)当天的交易量为峰值,均高于事件日前后的交易量水平。2007年被推荐股票的交易量明显大于2008年,交易量在事件日有显著跃升,且在事件日后保持稳定和相对T0前增长的水平。而2008年的被推荐股票交易量,在事件日当天增幅并不显著,且在事件日后呈递减状态,市场反应明显不足。这说明,在牛市行情条件下,市场对被推荐股票更容易给出积极的反应,在熊市行情下则缺乏动力。

总体而言,股票推荐后中长期的市场反应并不显著,而在短期内,尤其是在事件日前后三个交易日(T-0,T1)内反应强烈,无论是收益情况还是市场交易活跃情况,都在(T-1,T2)区间内达到峰值。这充分说明,对于操作频繁,短线投资,缺乏专业能力的中小投资者而言,其投资操作行为受到证券咨询机构荐股信息的影响很大。分析样本一,得到图6,可以发现,在事件窗口期内(T-20,T20)证券公司推荐股票总体略强于独立咨询机构,但优势十分微小,而在事后期(T20,T120)独立咨询机构所推荐的股票收益明显强于券商。出现此种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券商重视公募基金等机构客户的维护,其高质量研报多在中小投资者难以获得的渠道,导致在三大证券报这类大众媒体上的券商荐股信息质量不高。而独立咨询机构更愿意扩大在散户中的知名度,因此在三大证券报上的质量较高的荐股信息,更好的发掘了上市公司价值。通过样本二数据得到图7,可以看出,在事件窗口期(T-20,T20)内,证券咨询机构在本地与非本地股票推荐上的收益情况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差别。而在事后期(T20,T120)内,本地股票甚至出现了更长时间的负收益情况,所以本地优势并不存在。

根据样本三得到图8,观察可知,券商推荐的自己所承销股票在事件日前表现并不如人意,没有像总体样本一样推荐前期累积收益率较高的股票,而在事件日后,所承销股票的累计超额收益率递减,说明推荐后的股票收益为负,在中长期范围内同样无法使投资者获得良好的回报。因此,券商推荐所承销股票收益不佳,券商与投资者存在利益冲突,为了投行部门的业务开展及客户维护,券商推荐所承销股票并没有按照正常的思路进行研究分析,而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进行推荐,有可能造成投资者的损失。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经过前文各种实证结果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证券市场的整体不足,尤其是证券咨询行业存在着一定问题,咨询机构能力与投资者理性程度均不足,阻碍了中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证券咨询行业的相关建设,使其充分发挥促进市场有效信息流动的桥梁作用,为市场健康发展和保护投资者利益贡献力量,成为未来证券行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加强证券咨询行业建设,促进证券市场全面进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证券投资股票分析篇(9)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17)03-0053-10

一、引言

2015年的股票市鑫;中,以配资为主力的杠杆交易被认为是推动此次市场快速上涨和急剧下跌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杠杆交易加剧了市场波动。但是,以往对于融资融券制度的研究却显示杠杆交易够提升信息传递速度、降低标的证券的噪音交易、降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达到降低市场波动的作用(陈海强和范云菲,2015)。肖浩和孔爱国(2014)、李志生等(2015)也从股价特质性波动的角度验证了融资融券制度能够降到市场波动。

如果说以往对于融资融券制度的研究对于杠杆交易降低市场波动这一结论已经基本达成一致,为何包括融资融券交易在内的杠杆交易在2015年市场危机中却起到了加剧市场波动的作用?我们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包括融资融券交易在内的杠杆交易对市场波动究竟有着何种影响。

由于融资融券保证金机制的存在,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融资融券制度对市场波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在2015年股灾中,市场每日的波动都很大,个股也处在高波动的状态,股价的大幅下跌很容易引发融资交易保证金爆仓,而如果未及时补充保证金而进一步发生强制平仓行为,股价的跌幅会进一步被放大,在这种情况下,融资融券制度反而加剧了股价的波动。因此,在波动水平较高的市场环境中,融资融券制度则会加剧市场波动。那么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只有在股灾中才会体现出来?

本文使用2010年至2015年中国A股市场数据,研究了融资融券制度的保证金机制对股价特质性波动的影响,发现在非极端市场环境下,融资融券制度的保证金机制仍然有可能放大市场中股票的特质性波动:对于特质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融资融券交易能够显著放大其特质性波动,对于特质性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融资融券交易并不会显著放大其特质性波动;在分别检验了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的影响后,结论依然成立,这表明融资融券的保证金机制放大股价波动的现象在非极端市场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目前国内少有人从融资融券保证金制度背后所隐含的爆仓风险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杠杆交易所带来的流动性的补充和其杠杆本身的脆弱性是同时存在的,对于后者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2015年股灾更是凸显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2)国内对于融资融券制度与市场波动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考察的是波动的水平,即多从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的角度考察制度实施前后波动水平的变化,本文则是对波动水平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3)目前对于信用交易保证金机制与市场波动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证金比例的高低与市场波动的关系,即保证金比例的提高会抑制投机交易,本文则是从保证金机制的杠杆特征出发,探讨了杠杆机制带来的爆仓风险与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是对保证金机制与市场波动关系的相关研究的重要补充。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国外对信用交易的研究众多,主要集中在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机制上,而实际上,保证金机制也正是信用交易的核心机制。目前,国外研究大多认为,保证金机制或者说较高的保证金比例能够降低市场波动。Moore(1966)首次提出信用交易的保证金制度能够降低股价波动,其研究认为,保证金制度的实施使得股价波动率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George Douglas(1969)的研究发现,保证金比例和股价波动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Kenneth Garbade(1982)认为,缺乏保证金机制的信用交易会强化投机者的金字塔式投机行为,从而加剧市场波动。Hardouvelis(1990)研究发现,提高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例能够降低股价波动性,提高信用交易保证金可以将部分利用市场非理性情绪的投机排挤出市场,进而降低了个股股价的波动。Hardouvelis和Theodossiou(2002)研究了熊市和牛市中保证金比例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正常市场和牛市中提高保证金比例能够降低股价波动,而熊市中这一现象并不明显。保证金比例的提高也会降低股价收益的均值,因为保证金比例的提高会降低股价的系统性风险。

也有研究对保证金机制稳定市场的作用进行质疑。David & Merton(1990)通过实证研究认为,Hardouvelis所谓的保证金比例和股票波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不存在,其使用日度和月度数据均未发现显著的负相关系。Seguin(1990)的研究发现,对于信用交易限制的收紧并不会增加股价的波动。

一些研究也肯定了信用交易的对市场的价值。Seguin(1990)研究了信用交易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信用交易并不会增加股价的波动,信用交易的可获得性能够增加股价的信息含量和深度,信用交易增加了股票的交易量,但是波动性和噪音显著降低。Saff和Sigurdsson(2011)利用个股回报与上一期市场回报的相关系数、股价对市场信息反应的延迟程度以及股票收益分布等指标刻画股价的定价效率,并发现融券余额较少的股票,股价定价效率较低。

国外研究对于保证金机制能否稳定市场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较高的保证金比例能够提高信用交易的成本,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机交易;也就是说投机交易比例的提升会增加市场波动,保证金比例提高之后,投机交易需要的资金会增加,投机交易就会受到抑制,从而市场波动会降低。相关研究的主要争论在于信用交易保证金比例的提高能否有效抑制投机交易。

国内现有研究基本认为融资欧融券制度能够降低市场波动。杨德勇和吴琼(2011)利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融资融券业务开通前后个股的波动性,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降低了个股波动性。李德峰等(2012)、徐晓光等(2013)、李志生等(2015)等的研究均认为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降低了个股或者市场的波动性。王性玉等(2013)利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析和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的方法,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融资融券交易额与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相关,做空机制的推出并没有大幅增加市场波动。汪天都等(2014)使用方差齐性检验法,发现融资融券并未影响市场稳定,不存在助涨助跌效应。肖浩和孔爱国(2014)研究发现融资融券交易能够降低股价特质性波动,并从公司治理、信息传递等角度对影响渠道进行验证。李志生等(2015)对融资融券制度与股价特质性波动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冯玉梅等(2015)研究了融资融券交易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相对于融券更能够平抑股价波动,融券平抑股价波动的系数较小。陈海强和范云菲(2015)认为,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能够显著降低标的个股的股价波动率,但是,融资机制与融券机制的作用却是相反的,融资交易降低了股市的波动率,融券交易增加了股市的波动率。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看出,国内学者对于信用交易对市场波动研究主要集中于信用交易的实施对于市场整体波动的影响和对于个股波动的影响;影响机制方面也多侧重于融资融券制度推出之后,我国市场中出现了新的卖空机制,卖空成本的下降对于市场波动的影响如何是他们研究理论的主要出发点,少数学者也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进行解释。对于融资融券制度的保证金机制所隐含的爆仓风险如何影响市场波动这一问题,国内学者较少关注。

本文认为信用交易的本质在于其交易的保证金机制,通过保证金机制达到杠杆交易和卖空交易的目的,保证金机制对于市场波动的影响更为至关重要,特别是目前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发展极不均衡,受券源、投资管理能力和市场风气等因素的影响,融资交易规模远远超过融券交易规模,把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对市场的影响单单归纳为融券交易带来的新的卖空机制这一观点是十分片面的,考察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对市场的影响不可避免的要把融资交易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融资交易的一大主要特点就是其杠杆交易,而杠杆交易在融资融券制度中的具体体现和设计就是其保证金机制。同时,融券交易除了带来卖空机制之外,也是一种杠杆交易,因此,对融资融券制度杠杆特征的考察或者说对保证金机制的研究更有利于我们了解融资融券制度对于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对市场波动的影响。

在融资融券保证金机制对市场波动的影响这一问题上,虽然国外研究的成果颇多,但是,融资融券的保证金机制除了能够抑制投机交易之外,其杠杆交易特征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所谓其杠杆交易特征对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杠杆在放大市场交易量和降低市场的稳定性上,换句话说,通过杠杆交易,投资者可以进行超过自有资金量的交易,但同时,市场中整体杠杆水平的提高,会增加整个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而且这种风险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从杠杆的角度来看,信用交易也会对市场稳定性产生影响,而非单单是通过给投机者设立门槛这一种方式。杠杆或者信用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想要充分说明杠杆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和哪些作用也是很困难的。本文并不奢望能够把杠杆交易与市场波动的关系完全讲清楚,更多的是从2015年股灾的角度,对杠杆交易和市场波动的关系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2015年股市危机中,杠杆交易惹人注目的一个原因是在市场连续下跌的时候,配资交易强制平仓带来市场进一步的连续下跌,在这种情况下,杠杆交易的脆弱性就被完全暴露出来。也就是说,当市场波动很大的时候,资产价格触及了杠杆交易的平仓线,如果投资者不能够及时的补充保证金,或者投资者决定改变交易方向,那么投资者清仓会进一步增加市场的卖压,带动市场的进一步下跌,市场的这种连续下跌就可以表示为市场波动的放大。那么如何证明这种波动的放大是由信用交易的爆仓引起的呢?因为在股灾的那种极端市场环境中,恐慌情绪等因素也会带来整个市场的大幅下跌。

这种信用交易的爆仓并不是只会发生在极端市场环境下,在非极端市场环境下,即融资融券交易实施以来,除了2015年股市危机时期,其他时期也会发生类似的现象;这种爆仓可能更多的发生在个股身上,可能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一起爆仓,更多的可能是个别投资者的爆仓。那么如果找到一类样本,这类样本中,投资者更有可能爆仓,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不同样本的对比来探讨信用交易爆仓对市场波动的影响。我们可以选择非极端市场环境下,个股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样本和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样本进行比较,股票价格波动水平比较高的话,投资者爆仓的几率要明显高于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样本,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融资融券交易会放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的股价波动,但不会放大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的股价波动。

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目前来看,在规模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也需要对两者分开考察,因为两者放大股票波动的作用机制是一样的,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2:融资交易放大会放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的股价波动,但不会放大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的股价波动。

H3:融券交易放大会放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的股价波动,但不会放大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的股价波动。

三、研究设计

(一)特质性波动及其计算

Roll(1988)提出,基于金融经济学者广泛认可的理解,股票价格的波动可以被分解成三个部分:未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波动(系统性风险或理解为多个风险因子的宏观风险)、未预期到的市场环境波动和未预期到的企业异质信息。一般认为,股价的特质波动是对企业特质信息的有效度量。根据Lee和Liu(2011)的研究,特质性波动和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成U型P系,当信息含量较少时,特质性波动与信息效率负相关;当信息含量较多时,特质性波动与信息效率正相关。借鉴Kang et al.(2014)的方法,我们使用三因子模型回归的残差序列来衡量股票的特质性波动。

(二)研究方法

借鉴Kang et al.(2014)的研究,使用分组研究的方法对结论进行检验。根据特质性波动水平进行分组,按照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将股票平均分成两组,股价特质性水平高的50%股票为一组,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低的50%股票为一组;在每一期均进行一次分组,因此,同一只股票在不同时期,其所处的分组可能会出现变化。

使用方程(1)对假设H1进行检验,使用方程(2)对假设H2进行检验,使用方程(3)对假设H3进行检验,使用方程(4)作为假设H1的补充检验,具体方程如下,

i,t-1表示股票i在t-1期,融资余额占平均交易额的比例。融资融券交易分为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因此,本文也对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对股价特质性波动变化的影响分别进行检验,参照肖浩和孔爱国(2014)的指标设计,本文使用融资余额占该期股票平均交易金额的比例计量该期股票的融资交易。(3)MARGIN_SELLi,t-1表示股票i在t-1期,融券余额占平均交易额的比例。本文使用融券余额占该期股票平均交易金额的比例计量该期股票的融券交易。(4)MARGIN_NETi,t-1表示股票i在t-1期,两融净额占平均交易额的比例。由于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是方向完全相反的两种交易行为,因此,本文也考察了融资融券余额的净值对股价特质性波动的影响。两融净额为融资余额减去融券余额的绝对值。

3.控制变量。

(1)ΔCFi,t表示上市公司i在t期的现金流量的特质性波动的变化。现金流量的特质性波动的计算方法参考Kang et al.(2014)的研究,上市公司的特质性现金流波动的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计算t期上市公司现金流变动,

dEi,t=Ei,t-Ei,t-4Bi,t-1

其中,Ei,t用来衡量公司现金流的变动,参照Kang et al.(2014),本文使用净利润这一指标,Bi,t-1是公司在t-1时期的账面价值。

然后,分行业进行混合回归,

dEi,t=α+β1dEi,t-1+β2dEi,t-2+β3dEi,t-3+β4dEi,t-4+εi,t

以上回归的残差项εi,t表示上市公司i的现金流量冲击。

然后,再计算市场平均现金流量冲击:

εm,t=1Nt∑εi,t

上市公司的特质性现金流量波动为公司现金流量冲击与市场平均现金流量冲击的差的平方,具体如下:

IVCFi,t=(εi,t-εm,t)2

(2)ROEi,t-1表示上市公司i在t-1期的净资产收益率。

(3)LEVERAGEi,t-1表示上市公司i在t-1期的资产负债率。

(4)YIELDi,t-1表示上市公司i在t-1期的股票投资回报率。

(5)VOLATILITYi,t-1表示上市公司i在t-1期的股票收益波动率。

(6)ILLIQUIDITYi,t-1表示上市公司i在t-1期的流动性,参照Amihud(2002)的研究,该变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ILLIQUIDITY=1Di∑Did-1Ri,dTradingvolumei,d

其中,Di表示改期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天数,Ri,t表示股票在第d天的投资收益,Tradingvolumei,d表示股票在第d天的交易额。流动性指标是股票价格对于单位交易金额的反应,与买卖价差等日内流动性指标不同,Amihud(2002)认为该指标可以用来构建流动性的长期时间序列,该指标越大,表明流动性越差。

借鉴Kang et al.(2014)的研究,在回归模型中控制了股票流动性对套利投资者持股行为的影响。按照Amihud(2002)的研究,本文计算了股票的流动性指标ILLIQUIDITYi,t-1,按照流动性的高低进行分组,将每期样本分为5组,用变量Q1和Q5进行控制,Q1为虚拟变量,若股票处于流动性最好的一组,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Q5为虚拟变量,若股票处于流动性最差的一组,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7)SIZEi,t-1表示上市公司i在t-1期的市值的对数。

(8)INSTITUTIONi,t-1表示上市公司i在t-1期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专业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券商集合理财等。

回归控制了时间固定效应和公司固定效应。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本文使用的是2010年至2015年中国A股市场股票交易数据。在数据的筛选上参考了Kang et al.(2014)的做法,剔除了之前一年交易日不满150天和单季度交易日不足25天的样本。为了控制融资融券交易的选择偏差,本文借鉴肖浩和孔爱国(2014)、李志生等(2015)的方法,使用所有曾被纳入融资融券标的的股票和目前仍然是融资融券标的的股票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为国泰安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

本文所使用的主要变量及其含义见表1,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被解释变量ΔIV:均值为00167,说明样本数据的季度股价特质性波动变化均值为正;最小值为-28576,表明季度股价特质性波动减小最多的股票对数化特质性波动减小了28576;最大值为35328,表明股价特质性波动增加的最大幅度为35328。

解释变量:MARGIN的均值为04137,由于MARGIN是虚拟变量,表明样本中,四成多的数据为可以进行融资融券交易数据,未出现明显的样本不均衡。MARGIN_BUY的均值为09714,表明平均而言,融资余额是日均交易额的97%,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01012,表明对于个别股票,融资余额达到了期日均交易额的20度倍。MARGIN_SELL的均值为00062,表明融券余额与日均交易额之比要比融资余额与日均交易额之比小很多,说明了融券交易目前在我国市场中明显弱于融资交易;最小值为零,最大值为02025,表明即使是融券交易最活跃的股票,其融券余额也仅为日均交易额的20%度。MARGIN_NET的均值09652,与变量MARGIN_BUY的均值差距不大,说明融资交易仍然是目前融资融券业务的主要内容,变量MARGIN_NET的其他统计特征也与MARGIN_BUY相差不大。

控制变量:ΔCF的均值为-01583,表明上市公司现金流的季度特质性波动变化多为负向;最小值为-206945,最大值为212926,表明很多公司的特质性波动的变化极大。ROE的均值为00495,表明样本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左右;最小值为-127601,最大值为69179,说明不同公司的盈利能力差别极大。LEVERAGE的均值为05016,表明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较高,但不同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相差较大,最低的不足1%,最高的达到99%。YIELD的均值为00222,表明样本股票的季度收益的均值为正,收益最差的股票季度收益为下跌5897%,收益最好的股票季度收益超过300%。VOLATILITY的均值为00246,最小值为00060,最大值为00656。SIZE的均值为227811,最小值为205234,最大值为258538。ILLIQUIDITY的均值为00004,最小值小于00001,最大值为00199。INSTITUTION的均值为66178,表明专业机构投资者平均持股比例为66472%,就个股而言,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最少的为0,最多的达到7397%。

四、实证检验

对方程(1)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回归结果(一)显示,使用全样本对方程(1)进行回归分析,解释变量MARGIN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可以进行融资融券交易的股票,其特质性波动水平的变化要低于不能够进行融资融券交易的股票,即融资融券交易能够降低股票的特质性波动,这种作用即使在消除了特质性波动的时间趋势后依然显著存在。

回归结果(二)显示,使用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样本对方程(1)进行回归分析,解释变量MARGIN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对于特质性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融资融券交易能够进一步降低其股价的特质性波动水平,也就是说,如果股票可以进行融资融券交易,其特质性波釉谠龃笫保幅度更低,在降低时,速度更快。

回归结果(三)显示,使用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样本对方程(1)的回归结果表明,解释变量MARGIN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这说明对于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融资融券交易并没有显著放大其特质性波动。但是本文注意到,使用全样本和使用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样本的回归结果均表明,融资融券交易会降低股价的特质性波动,因此,该结果至少说明融资融券交易并不能够显著降低较高水平的股价特质性波动。

综合以上对方程(1)的回归分析结果,本文认为,总体而言,融资融券交易能够降低股价的特质性波动;同时,对于不同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的股票,融资融券交易对其股价特质性波动的影响不同:融资融券交易能够显著降低较低水平的股价特质性波动,但对于较高水平的股价特质性波动,融资融券交易反而会放大其波动水平(虽然不显著)。

由于上文只是通过股票能否进行融资融券交易进行考察,本文接下来分别从融资、融券交易规模的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方程(2)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回归分析结果(一)显示使用全样本对方程(2)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变量MARGIN_BUY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表明融资余额与交易额之比越高的股票,其下一期的特质性波动水平越低,或者说,融资交易能够显著减小而不是放大股价的特质性波动。

回归分析结果(二)显示使用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样本对方程(2)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变量MARGIN_BUY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表明对于股价特质系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融资买入余额越高,其未来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越低,即融资交易能够显著降低股价的特质性波动。

回归分析结果(三)显示使用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样本对方程(2)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变量MARGIN_BUY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对于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高的样本,融资交易反而会进一步放大股价的特质性波动,即该期如果股票的融资买入余额较高,其下一期的股价特质性波动会增加的更多或降低的更少。

综合以上对方程(2)的回归分析结果,融资融券制度中的融资交易能够对股价的特质性波动产生显著的影响。总体而言,融资交易能够显著降低股价的特质性波动,除此,对于不同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的股票,融资交易对股价的特质性波动的影响机制不同:对于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融资买入额越高,股价特质性波动降低得越多;对于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融资买入额越高,股价特质性波动增加得越多。

接下来本文使用方程(3)检验融券交易对股价特质性波动的影响。对方程(3)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回归结果(一)显示使用全样本对方程(3)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解释变量MARGIN_SELL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这说明股票融券卖出金额的相对大小,并不能显著影响股价的特质性波动水平。这可能是因为融券交易的金额一直较小,特别是相比于融资金额,融券卖出额占交易额的比重很低。

回归结果(二)显示使用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样本对方程(3)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解释变量MARGIN_SELL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这说明融券卖出与融资买入不同,融券卖出交易并不能显著降低这部分样本股票的股价特质性波动。

回归结果(三)显示,使用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样本对方程(3)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解释变量MARGIN_SELL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对于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融券交易会增加股票的股价特质性波动,即股票的融券交易卖出额越高,其股价特质性波动增加得越多或降低得越少。

综合以上对于方程(3)的回归分析结果,融券交易能够对股价的特质性波动产生影响,但是与融资交易不同,融券交易对股价特质性波动的影响显著程度较低,特别是在降低股价的特质性波动方面。全样本和低股价特质性波动股票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融券交易变量MARGIN_SELL的系数虽然为负,但显著性不足。但是,对于特质性波动较高的股票,融券交易与融资交易一样均显著放大了股价的特质性波动。

融资交易与融券交易虽然均为信用交易,但是两者的交易方向相反,那么使用两融净额来衡量套利投资者对于特定股票的信用交易持仓情况是否更准确呢?本文接下来使用方程(4),从融资融券净额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对方程(4)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

回归分析结果(一)表明使用全样本对方程(4)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解释变量MARGIN_NET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融资融券净额越大,股票的特质性波动的增加就越小或者下降就越多,即就全样本而言,融资融券净额显著缩小了股价的特质性波动。

回归分析结果(二)表明使用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样本对方程(4)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解释变量MARGIN_NET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表明对于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融资融券净额越高,其股价特质性波动越容易被降低。

回归分析结果(三)表明使用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样本对方程(4)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变量MARGIN_NET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对于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融资融券净额越高,其股价特质性波动越容易被放大。

综合以上对于方程(4)的回归分析结果,对于不同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的股票,融资融券交易净额对股价特质性波动的影响不同,总体而言,融资融券交易能够降低股价的特质性波动,但是对于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融资融券交易仍然会放大其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表现为融资融券净额越大的股票,其股价特质性波动增加得越多或降低得越少。

以上对四个方程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的股票,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对其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的变化的影响不同。总的来说,融资融券交易机制显著放大了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的股价特质性波动,显著降低了股价特质性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的股价特质性波动。本文认为,这是由于融资融券交易机制作为一种信用交易手段,使用的是保证金机制,如果投资者在进行融资融券交易时发生了投资亏损,而且未能按时缴纳足额的保证金,那么维持保证金机制就会触发强制平仓,从而会进一步强化价格偏离,导致股价特质性波动的增加。

五、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融资融券的保证金制度对股价特质性波动的影响。正如2015年股市危机,融资融券的保证金机制在非极端的市场行情中也会引发市场过度波动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特质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样本中。通过理论分析,本文认为,这是因为融Y融券交易的保证金机制的存在,在市场发生较大波动时,投资者如果不能及时补充保证金就会引发平仓交易,从而进一步放大市场波动。

本文使用了融资融券制度的运行样本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如果市场中的特质性波动较高,可以进行融资融券交易的股票其特质性波动会进一步放大,造成其特质性波动水平的剧烈变化。

与以往保证金机制的研究不同,本文更侧重于在市场运行中,市场波动与保证金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而非考察保证金机制的变动对市场波动的影响;现有国内对于融资融券制度的研究过多的看重其带来的卖空手段,融券交易虽然对我国市场的影响很大,但是就其规模而言,远小于融资交易,把融资融券交易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单单落脚于带来新的卖空机制这一观点是十分片面的,本文的研究是对信用交易的本质保证金机制的研究,更有助于了解信用交易对市场波动的影响,特别是信用交易所带来的杠杆的脆弱性在市场中是如何体现的。

综合本文的研究结果,融资融券制度保证金机制蕴含着放大股价特质性波动的风险,即使是在非极端市场环境下,融资融券的保证金机制依然会放大一些股票的股价的特质性波动。鉴于此,本文认为,监管机构应在市场的日常运行中关注融资融券规模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及时识别股价波动带来的大规模平仓交易,并有针对性的防范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具体的监管措施上,不应谈虎色变,可是研究引入动态保证金机制,通过对不同波动水平的股票动态的调整保证金比例,更温和的平抑市场波动。

参考文献:

[1]陈海强,范云菲.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对中国股市波动率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方法的分析[J].金融研究,2015,420(6):159-172.

[2]李志生,陈晨,林秉旋.卖空机制提高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价效率吗?――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5,(4):165-177.

[3]肖浩,孔爱国.融资融券对股价特质性波动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J].管理世界,2014(8):30-43.

[4]Lee D W, Liu M H. Does more information in stock price lead to greater or smaller idiosyncratic return volatility?[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11,35(6):1563-1580.

[5]Moore Thomas G., Stock Market Margin Requirement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6,74(2):158-67.

[6]Roll Richard, R2[J].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88,43(3):541-566.

Margin Mechanism of Margin Trading and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of Stock Price

LI Shi-yao1, LI Xing-han2

(1.School of Finance,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证券投资股票分析篇(10)

高职证券投资学以提高学生的证券投资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证券投资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具备将理论应用到投资实践的能力。多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普遍缺乏对证券投资的了解。对于一门理论综合性强、高度强调实践性的课程来说,要在短时期内提高证券投资技能具有很大的难度。高职证券投资学究竟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开展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教学是提高证券投资技能的有效方式。“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虽然在历史进程中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事情,但人类行为的固有特点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无论用什么原因解释价格的波动,它终究只能通过投资者的买卖行为得以推动,这就奠定了历史教学在提高证券投资技能方面的理论基础。历史不仅告诉投资者过去发生了什么,更能够在类似事件发生时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

(一)市场的涨跌有规律可循

自1984年发行第一只股票,中国股票市场已经走过了30多个春秋。经历了多个牛、熊市的转换。仔细分析市场的历史背景,可以明确一点,市场的涨跌至少与以下三种因素密切相关:资金、股票供给和监管层的干预。1.资金是股价上涨的驱动力量。资金进场是股票市场上涨的必要条件。资金离场则会导致股市下跌。离现在最近的一次熊市发生在2015年。证监会于2015年4月开始采取多种措施降低资金杠杆,之后不断强化,最终在7月强行关闭了为场外配资提供入市渠道的HOMS端口。资金供给的急剧减少和股灾的形成密不可分。与之对应,我们早在1996年就看到了相反的案例。1994~1996年,中国出现了较明显的通货膨胀。199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停止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的紧急通知。面对通货膨胀压力,停止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迫使投资者将资金从货币市场转出。1996年是中国股票历史上著名的牛市年。2.股票供给的大规模增加是市场下跌的重要原因。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于担忧注册制实施后可能出现的股票大规模发行,股票市场出现了持续性的下跌。更早的案例可以追溯到1993年。1993年2月16日,上海老八股宣布扩容,恰在这一天,股市由上涨转为下跌。既然股票大量供给易使股市下跌,那么为了阻止股市下跌暂停股票发行也就自然成为救市手段。在中国股票市场历史上,至少出现8次IPO暂停。3.监管层对市场的干预更是长期以来影响着中国股票市场的涨跌。2017年4月,证监会主席称“10送30”中国式高送转世界罕见,一些公司的股价当天便以跌停开盘。诸如此类案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也常常发表股票市场的评论性文章。“政策”由此成为中国股市的重要特点。

(二)重大投资机会的出现离不开特定的历史事件

回顾中国股票市场中出现过的牛股,大多与历史上的特定重大事件有关。2017年雄安新区建设促成了河北省股票的全面上涨。2016年供给侧改革造就了华菱钢铁、2015年南北车合并创造了中国神车、2014年“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中国交建等中字头股票、2013国家安全委会的成立带动了英飞拓、2012年温州金改下的浙江东日、2011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将文化产业确定为支柱性产业下的天舟文化……就内容来看,这些事件没有任何的关联;但就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而言却是相同的,它们都是特定历史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件。这对高职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实践具有重大启发。一方面,通过历史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上的牛股及其成因,获得宝贵的市场经验;另一方面,这为高职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以供给侧改革为例,依照传统教学思路,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解释什么是供给侧改革,然后分析供给侧改革对相关公司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是不合适的。高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难以应对这种教学方式,它会让高职学生疲于应付快速变化的市场,陷于无止境的学习之中,丧失学习的兴趣。高职《证券投资学》完全可以弱化相关事件对公司在经营、财务等方面的影响力分析,抓住其对投资者心理具有重大影响这一共性,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市场追逐热点行为的理解上。

(三)中国股票市场历史为风险教育提供了最好的素材

证券投资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对于刚刚接触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如果只是对风险进行说教,是不可能真正提高风险意识、培养风险应对能力的。回到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中去,以史为鉴是培养风险意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的有效手段。证券投资实践活动绝对不能纸上谈兵,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在充斥着危险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没有经历过市场大起大落的投资者是永远无法理解投资风险之大的。在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学习中,通过对风险事件的反复强调和相互对照,能够有效培养起风险意识。2007~2008年,上证指数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内,从6124.04点跌到1664.93点,跌幅为72.8%。2015年,上证指数从5178.3点跌到2638.3点,跌幅达到49%,“千股跌停”刷新了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只有将这样的事实摆在学生面前,他们才能真正认识到市场的凶险。

二、如何开展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教学

要讲清楚30多年的历史,单独开设一门课程也不为过。高职证券投资学要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讲授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就必须选择好恰当的介入点。高职证券投资学以培养证券投资技能为教学目的,这就决定了应从投资的角度开展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教学。(一)以时间为序向学生介绍证券市场的涨跌及其成因了解股票市场每一轮牛熊市的成因是学习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第一步。沪深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在股票行情软件中分别起始于1990年12月19日和1991年4月3日。以此为起点,高职证券投资学应详细介绍每一轮牛熊市的宏观经济背景、政策动向和重大事件。这对于学生了解历史、获取经验具有重要作用。以监管层对市场的干预为例,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成立之初就为投资者上了重要的一课。交易所的成立向市场传递了当局发展股票市场的重要信号。自开业第一天,上证指数便连续上涨。为了给市场降温,交易所先是在1990年12月27日将涨跌停板幅度由5%下调到1%,又在1991年1月7日再度下调到0.5%,连续缩小上涨幅度最终导致市场在1月份由牛转熊。在这一历史阶段,投资者不仅可以学习到监管层的干预对市场的影响,而且能够体会到当市场没有响应监管层意志时,监管层会不断强化对市场的干预,直到市场趋势改变。以时间为序讲解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学生接触尽可能多的历史事件,更好地理解市场如何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波动。这是案例教学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不同时期股市涨跌的共性和差异,寻找其中的规律。此外,市场的演绎具有逻辑上的关联性。1994年底,监管层表示出了“宁可慢、但求好”的态度。1995年的股市行情除了因国债期货市场关闭而出现井喷性行情外,全年没有好的表现。类似的情形不止一次出现,如2005年“使股指稳定在新的水平上”,2007年的“倒春寒”。以时间为序讲授中国股票市场历史,能够使学生了解市场的演绎路径及其前后关联性,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全局观,这对于提高证券投资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二)寻找涨跌成因的共性有助于掌握证券投资理论和分析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在介绍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同时,高职证券投资学应高度重视每一轮牛熊市成因之间相同性和差异性的分析。这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影响股市涨跌的规律,实现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实践升华为理论的认知过程。我们先看以下几个事件。1996年3月,人民银行宣布停止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1998年4月,最早的2只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上市交易;2005年7月,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后开始进入升值阶段;2008年11月,4万亿基建投资;2014年,沪港通开通。表面而言,这些事件彼此间完全不同。对它们的了解也需要不同的理论知识背景。保值储蓄与利率有关,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属于证券的类型之一,人民币和美元脱钩与汇率有关,4万亿基建投资属于财政政策,沪港通属于证券创新。如果对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学习只是就事论事的话,学生很难理解学习的意义,很容易为了学历史而学历史。高职教师有必要向学生点明这些事件的共同点。它们不仅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更具有增加资金供给的共性。通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了经验,而且真正掌握了证券投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方法。再以“重大投资机会的出现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事件背景”为例,我们应如何让学生掌握重大投资机会的分析能力呢?如果只是分析重大事件对公司的经营、财务等方面的影响,那么学生未来面对重大事件时还是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是由学生的知识水平所决定的。引入行为金融,向学生指出重大事件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市场所产生的影响,事情就变得简单了。在历史学习中,反复对照不同的历史重大事件,用心体会,学生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对事件重大性的判断力的。

三、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从投资的角度展开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教学

股票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各类参与者怀揣着不同的目的。同一事件对不同的参与者来说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以发行股票而言,政府希望它能够为实体经济输血,公司希望通过它筹集资金,中介机构乐于借此赚取中介费,投资者却常常对其表示反感。不同的立场决定了对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高职证券投资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此非常清醒,不要纠缠于是非判断,而应紧紧围绕事件对市场涨跌的客观影响及投资机会的判断。对于新股发行,高职证券投资学最恰当的做法是通过向学生展示因新股大规模发行而导致股市下跌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新股大规模发行对市场的客观作用。在投资机会上,向学生讲明白持有原始股的公司及券商股的股价可能因新股发行而上涨。高职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的是提高证券投资技能。它体现在对市场涨跌及投资机会的判断能力及操作能力上。至于各类事件的孰是孰非,它和证券投资技能的关系并不大。这就决定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职证券投资学必须从投资的角度展开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教学。

(二)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监管层表态一定要反复对照、用心体会

“重大投资机会的出现离不开特定的历史事件”,这句话隐含了一个前提,即投资者必须具有判断机会重大与否的能力。高职证券投资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事件重大性的理解及判断能力。是否能够引起全体投资者的关注是理解重大性的重要依据。以前面所提到的雄安新区、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等为例,它们都在特定历史时期被市场反复提及,吸引了市场全体参与者的关注,历史教学就是要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不断强化学生对重大性的理解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才能够准确理解投资者的心理,理解市场热点的形成和发展。监管层的干预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色。监管层常常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表达观点。因此,熟读这些媒体过去发表过的言论,用心体会它们的措辞,对于理解监管层的用意具有重要作用。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对于目前证券市场的严重过度投机和可能造成的风险,要予以高度警惕……做好八项工作”,随之而来的便是涨跌停板制度的实施。2015年6月3日,新华社针对大学生炒股发表文章,告诫“大学生炒股,要理性,国家不会保证不跌”。随后,监管层关闭HOMS系统,切断了场外配资的入市渠道。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却有着本质上的相同。监管层通过媒体释放出态度后,随后推出强有力的措施,造成了股票市场的快速变化。

(三)将行为金融学作为历史教学的基础理论

股价的波动既与特定的历史事件有关,也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由于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会涉及很多方面,对每一件重大事件都深入分析是不适合高职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规律的。行为金融学着眼于投资者行为的分析,为历史教学提供了独特的角度和一致性的分析方法。它对于学生理解市场波动具有重要作用。就内容来看,现有证券投资学教材主要介绍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以及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等证券投资理论。即使对行为金融理论有所涉及,也没有将其作为重点。在开展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教学时,有必要将行为金融理论作为基础理论,以此提高学生对价格波动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饶育蕾,盛虎.行为金融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阿奎.喧哗与骚动:新中国股市二十年[M].中信出版社,2008.

上一篇: 室内设计教学要求 下一篇: 合同签订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