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23 15:06:34

外宣翻译论文

外宣翻译论文篇(1)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各个领域的对外交流和文化传播日趋频繁。加强对外宣传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强有力的渠道和工具。我国外宣工作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外宣翻译,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 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 对外发表和传播”。(黄友义,2004)外宣翻译作为应用翻译的一个领域经常与文学翻译相提并论,从而忽略了其独特性,包括翻译对象、目的、标准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诸多差异。鉴于此,有必要对外宣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区别进行梳理,以期加强翻译工作者对外宣翻译的认识、提高其翻译质量并提升对外宣传的效果,本文从三方面来论述二者的区别。

二、区别之一:翻译对象和目的

对外宣传是一种国际信息传播活动,以外国受众为宣传对象,其翻译内容则包括“政治经济、国防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状况的对外介绍、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公告及对外交流活动的信息通告; 或各地市政建设宣传、招商引资与旅游宣传、各种国际性活动及行业展览活动宣传; 或公司与乡镇企业的对外宣传及产品介绍等等”。(曾利沙,2007)由此可见外宣翻译文本有政府文件、告示、宣传、产品介绍等,(徐建国,2009)外宣翻译的研究对象基本上是以客观事实为主的信息,在类型上属于应用型翻译的范畴。虽然外宣翻译也需遵从翻译的一般标准,但翻译的信息基本属于“知识性、逻辑性信息,其特点是它具有精确性和确定性”。(刘雅峰,2010:24)这一特性决定了外宣翻译对准确和严谨的要求。相比之下,文学翻译以文学文本,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为对象,对“原作中包含的社会生活映象(一定的艺术意境)进行认识和反映的过程”,也就是“一种用艺术形象认识和反映现实的形式。(张今,1987:15)由于文学作品自身的艺术性特质,使得文学翻译具有了艺术性、形象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

外宣翻译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目的是向世界推介中国的形象,传播有关中国的信息,宣传中国的文化和对国际事务的观点和态度,其目的性非常明确: 让中国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因对外宣传的领域众多,侧重点各有所异,如政治外宣强调宣传国家政策和对国际事务立场,旅游外宣旨在吸引海外游客, 提高经济效益等。简言之, 对外宣传翻译目的就是获得最佳社会效应。(周锰珍,曾利沙,2006)而文学翻译的目的从艺术创造的角度来看是真实生动再现原文中的社会映像,传递原文作者抒发的感情,诉之于人的心灵,去“影响人们的理智、感情和意志, 引导人们认识生活的规律性,使人们受到教育,得到美的享受”。(张今,1987:15)从新世纪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文学翻译将本国或他国的文化精华传递给彼此,担当着传播文化、促进文化融合的使者。

三、区别之二:翻译标准和要求

因为外宣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对象和目的各有侧重,判断其译文的标准也就不能一概而论。古今中外对翻译标准和原则虽表述各异,但都体现出一些共性:如都主张忠实原文、译文通畅和语言规范等。外宣翻译虽与文学翻译的标准有共通之处,达到标准的具体要求却不尽相同。首先外宣翻译语言使用要严谨、简洁,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因此外宣翻译很少使用带强烈感彩和形象的语言手段或词汇,以免行文虚饰浮夸;其次由于对外宣传的传播性质,外宣翻译要注重交际效果,考虑受众反应,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对译语读者的影响;此外,外宣翻译要体现时代性和政治性,需要及时跟上时代步伐,对于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词语的翻译不仅要体现时代感,还要贴近受众的思维习惯;同时外宣翻译的内容很多涉及国家立场、政策,译者要具有敏感的政治意识以维护国家的形象和政治、经济利益等。

就文学翻译的标准而言,在中国最著名的莫过于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以及后来较为人所知的傅雷提出的“神似”和钱锺书提出的“化境”说。尽管各家翻译标准表述不一,但都强调对原文的忠实和风格文体的统一。刘重德就曾将严复的“信、达、雅”改为“信、达、切”,因为“并非所有的翻译都能做到雅,原文的风格需要得到完全的再现”。(刘重德,1995:26)“切”在他看来就是要与原文风格吻合。因为文学翻译具有语言艺术美学的特征,不仅要译意, 还更要传情,传达原文的审美功能和艺术感染力。文学翻译要达到“神似”、“化境”,保持原作的风味,对译者的素质修养和文学造诣提出很高的要求,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少不了译者的艺术审美和主观创造,再现原作的艺术性和神韵是文学翻译应该把握的关键。

四、区别之三:翻译策略和手段

外宣翻译是从中文稿译成外文,由此出现的问题是宣传稿往往内外不分,反映到宣传用语上常常表现为用词华丽、行文冗长、 喜用公式性套语,有夸大煽情的倾向,这对国内的受众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而“西方话语推崇表面上看似平白无华、质朴自然, 实则精心构筑的修辞文本, 倾向于使用质朴自然、无雕饰、不造作、有真情实感、在平实中显生动、重客观表述事实和传递具体信息的文字……不提倡文字表达中过分张扬、空洞无物、重复堆砌”。(陈小蔚,2007)根据“外宣三贴近”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友义,2004)外宣翻译不是逐字逐句机械地把中文转化为外文,而是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实行“内外有别”,在中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加工,包括增删、改写、编译等,以求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有学者针对外宣翻译目的提出了相应翻译策略――经济简明原则和信息突出原则,(周锰珍,曾利沙,2006)前者指用尽可能少的文字传达相应的信息量,让受众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取最明快流畅的信息;后者则是指为了实现最佳效应这一目的, 根据不同海外受众群体的特殊需求、兴趣和接受心理,对不同类型宣传资料中具有关联性信息的文字进行有理据的操作性调节, 予以相应的突出,非关联性信息则被弱化或虚化。以下以一例说明:

具有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北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奥运会如在这里举行,将使东西方文化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度中交融。一个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蓬勃发展的新北京,将以古典与现代合璧的姿态,把自己悠远深厚的文化底蕴,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谦和礼貌的公德素养,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展现给全世界,为世界奉献一届与众不同的新奥运,为奥林匹克运动在新世纪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促使这一运动真正成为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

Beijing, with more than 3,000 years of history as a city, is a 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f the Olympiad is held here,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will have a chance to integrate. Beijing, with its new prosperous look as a result of the country’s reform and opening-up drive, will present the world with a unique Olympiad so that the event can truly become a global culture transcendi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衡孝军,2011:149).

在上例中,相比较汉语文本,英译文对原文的一些信息进行了删减,把握国外受众的文化心理特征,省译了那些渲染情感的修饰语和价值度低的信息,突出了价值度高的关联性信息。外宣文本共性特征表现在侧重于传递以客观事实为主的信息,注重对外宣传的社会效应, 而文字符号所荷载的美学意义或个性特征则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徐建国,2009)为实现更好的外宣效果,适当的“译前处理”显得很有必要,对原文进行语言本身方面的处理, 包括风格、文体、篇章等。(李欣,2001)由上所见,在外宣翻译中,不能完全实践“信”或忠实原则,翻译要灵活变通,不能和原文亦步亦趋。从语言内容和形式上来看,外宣翻译更适宜“归化”的倾向。

当代中国文学翻译界争论最多的就是“异化”和“归化”策略。纵观一百多年的中国文学翻译史, 翻译策略以归化为主调。(周福娟,2005)比如在上世纪30年代末,傅东华翻译的美国小说《飘》为了迎合当时读者的趣味大量使用归化法,对英文小说中的地名、人名和对话进行汉化,甚至对一些段落进行了删节。而近三十年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归化策略,认为“归化”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不能导致文化失真,如果文学翻译出现“文化误读, 那文化交流的质量就会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 就翻译界已取得的共识而言, 文学翻译就是应该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作”。(周福娟,2005)也就是说,文学翻译要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作读者大致相同的审美体验,因此文学翻译要再现原作的艺术感染力和风格,使内容和形式浑然一体,传达出原文的精神,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对原作进行改写、编辑甚至加工在当代文学翻译领域是不可取的方法,“忠实”原则依然是文学翻译秉持的方针。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21世纪,不同的文化在碰撞冲突中逐渐融合。中国文学要“走出去”使得担当重要文化交流媒介之一的文学翻译被提上重要的位置。同时随着文化霸权主义的日渐落没和中国经济文化地位的崛起,中国文学和文化开始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有了这一前提和认识,在中译外文学翻译中,一些文学翻译家和学者如孙致礼(2002)、范建华(2004)等主张 “异化”翻译策略应成为新世纪文学翻译的趋势。

五、结语

外宣翻译因其翻译对象和目的的特殊性,翻译的指导原则和标准、对译员的要求以及处理原语的策略手段都和文学翻译诸方面体现出了较大的差别。对外宣传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对外宣传的效果,如果直接套用文学翻译的标准和方法,产生的译文必然不够理想,不能为外国受众更好地接受,也达不到预期的宣传目标。通过对这两种不同文体翻译类型的对比,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外宣翻译的性质和特点,从而为指导其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基金项目:本文是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中级英语口译》和上海理工大学核心课程建设项目《中级英语口笔译》的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小蔚.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J].中国翻译,2007(1):62-65.

[2] 范建华.论新世纪文学翻译的基本策略[J].苏州大学学报,2004(4):82-85.

[3] 衡孝军.对外宣传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市外宣用语现状调查与规范[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4]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5] 李欣.外宣翻译中的“译前处理”――天津电视台国际部《中国・天津》的个案分析[J].上海科技翻译,2001(1):18-22.

[6] 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

[7] 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8]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40-44.

[9] 徐建国.外宣翻译的名与实――20 世纪90 年代以后研究述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2):93-96.

[10] 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11] 曾利沙.从对外宣传翻译原则范畴化看语用翻译系统理论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44-46.

外宣翻译论文篇(2)

关于目的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一批学者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而其最中心的理论主张即为目的论。目的论与稍早时期奈达(Nida,E.A.)的“等值论”所不同之处在于,其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的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保证译文本身的可读性。目的论首先由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家H.J.弗米尔(HJ.Vermeer)提出,根据弗米尔的观点有三大原则是所有翻译应该遵循的:1、目的原则(Skopos Rule),即翻译行为的目的了决定的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与策略的选择。2、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即翻译必须与译文接受者的交际环境保持连贯与一致。3、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即翻译必须最大程度地忠实于源语文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的特点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既包含抽象的概念又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有形的文化遗产,历史古迹,建筑和艺术等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往往是活性的生命形态,是无形的传输介质。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内容多为动态描述,具有多相性和流动性。如对节庆活动,舞蹈,礼仪,风俗习惯,手工技艺等的描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而延续。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覆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根据国务院《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目的决定了译者应当尽量遵循两条原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为取向的原则和以译文接受者的语境为重点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出发点在于传播中华文化,吸引世界更多人的关注,从而达到延续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这一点与获取这些信息的译文阅读者的文化探索目的是不谋而合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译者应尽量保留原文中涉及文化内涵的信息并且可以适当地增添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译文接受者的语境为重点指的是在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时,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能拘泥于原文,不能“以文害辞,以辞害意”,要从译文接受者的角度出发采取灵活变通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让译文接受者轻松地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以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具体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采用以下翻译方法来保证该目的的实现。

1 适当增补文化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中往往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如果脱离了这些文化信息,忽略了译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一味机械地翻译原文,就会引起误解甚至造成文化观念上的冲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员需要充分考量英汉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目的语接受者的文化心理习惯,采用文化信息增译的方法可以解决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语义缺省。例如关于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变脸”的资料介绍:“变脸,这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之一,观众非常感兴趣,看过之后,无不惊叹,它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东西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的东西。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它们是‘抹脸’、‘吹脸’、‘扯脸’”。如果把“变脸”“抹脸”、“吹脸”、“扯脸”等词汇简单的翻译为“face-changing”“face-wiping”“face-blowing”和“face-pulling”对于不了解川剧或从未看过川剧表演的西方人来说可能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因此,译者在翻译中就必须适当增加文化信息来进行说明。实际上川剧变脸所指的是川剧演员的化妆的脸谱的更换,将“变脸”译为“Facial Makeup changing”并适当增补相关文化信息“a stunt in the art of Sichuan Opera,in which the performers change their facial make-ups in a blink of an eye”就能有效地达到翻译的目的了。

2 删减冗余文化信息,避免过度翻译

中英文语言结构本身的差异造成了在描述相同的内容时所使用的语言表达和结构却不尽相同。目的论强调疑问接受者对译文的理解而非译文与原文的对等。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中要尽量从接受者的文化心理出发,对汉语的语言形态结构做出调整。例如:

关于蜀绣的宣传介绍中有这样的描述“蜀绣作品在技艺上要求主题鲜明,构图简练,形象生动,意境深邃,秀美高雅,用重彩艳而不俗,施淡彩雅而不薄,给人以柔和的美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的瑰宝,出于文化骄傲的心理,宣传者往往不遗余力地渲染描述甚至略带夸张,因而造成许多宣传资料中充斥着大量华美但又空洞的辞藻堆砌。如果译员不加选择毫无保留地将这类信息翻译成英语,不仅难以达到宣传的目的,反而可能适得其反。这些在中文读者看来非常华丽的词藻对于英文读者而言却含义抽象,无法理解。因此,对于此类冗余的文化信息,译者可以删去。以上文字可译为:“The works of Shu embroidery are unique in its distinct themes,well-constructed composition,vivid images,thoughtful design concept,graceful technique and overall elegance,They are bright in rich colors and elegant in light colors.”

外宣翻译论文篇(3)

一、引言

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依据,以国内高校网页的中英文简介为语料,通过对比亚洲其他高校和英语国家高校的英文简介,对语料中的态度资源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高校外宣文本中的评价资源在译文中的实现,以及以期为英汉外宣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二、英汉语篇态度资源之对比分析

1.评价理论对语篇翻译研究的启示。作为语篇分析的工具,评价理论对语篇翻译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态度分析是语篇翻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理论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态度分析工具。在翻译实践中,对于源语语篇整体态度的把握及其在目的语篇中的再现一直是困扰译者的一个问题。应用评价理论,我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分析源语语篇的整体与局部态度,也可以通过分析对比源语语篇与目的语语篇中态度对译文进行评估。此外,评价理论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对于语篇翻译理论也可起到补充作用。

2.态度资源的评价阐释。笔者搜集了国内外各高校的简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的评价意义较为集中,都是以态度资源中的判定资源为主。目的在于阐明其在学术界和世界高校中的地位,以达到宣传目的。

结合五所大陆顶尖高校网站的中英文简介的情况,可进行如下分析:1.国内大部分高校英文版的简介都是由原文直接翻译而来,即英文版的简介是中文版简介的译文。该现象容易导致的问题是,由于中英文版简介的受众不同,不同受众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各有差异,用同一逻辑思维形式传达同一文本信息,容易导致信息传达的失重和失误。因此笔者并不推荐按照中文原文直译的方法。具体情况将在下文结合亚洲其他高校和英语国家高校的情况再做分析。2.中文版简介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内容冗长,包含了历史发展演变,学科门类细分,学科发展现状等等详细且多方面的介绍,最后的评价资源总结往往单一而笼统,显得单薄。3.英文版的简介,在受中文版简介的影响下,字数普遍较多。且以广而大的分类介绍为主,在篇章末尾加上小段的评价资源描述。评价资源描述注重翻译的意美和形美,而忽视了译文的表达在译文读者中的接受程度,且缺乏事实合数据的结合论述。

为了明确英文读者对高校简介的阅读期待,笔者又挑选了几所英语国家高校的简介作对比分析:

笔者首先搜集到了哈佛大学的简介,发现其简介部分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类似,只是罗列了其创办地点、办学宗旨、校训等基本信息,而没有进行篇章式的阐述。牛津大学、杜伦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约克大学等英语国家顶尖高校的简介都是言简意赅的用一段话对其办学特色、特长和学术水平进行了评价性的描述。针对其发展历史和具体学科发展和其他数据等,英语国家网站通常采取分类另开专栏进行介绍,既有利于读者针对性的查找材料,又有利于清晰化逻辑化的展示成果。

我国国内高校的英文版简介的受众者即是国外的英语读者,如果在英文版的高校简介构建中,只简单的对原中文版简介进行形式化的翻译,而不考虑其在英语国家受众中的接受程度,就很难达成英文版简介的预期目标。英语国家的英文版简介中的风格,主要是评价资源与办学特色和学术水平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概括总结。而国内高校的英文版简介撰写过程中,就不得不将其受众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加之进去,由其受众的视角和思路来构建语篇,以期达到其宣传效果。

三、总结

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国内外高校网页的高校简介进行了对比,对语料中的态度资源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英汉外宣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借鉴。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高校简介中“判定”占有较高的比例,主要涉及对高校地位和学术水平的阐述,“情感”资源偶有出现,频率不高,“鉴赏”在既得的语料中没有出现。2.国内大部分高校英文版的简介都是由原文直接翻译而来,内容冗长且逻辑重点不突出,评价意义往往出现在篇章末尾作为总结,较为突兀且缺乏事实的结合而说服力不强,略显单薄。结合亚洲其他国家高校和英语国家高校的简介分析,笔者初步分析出其英文版简介中的一些共性特点,例如结合评价资源有针对性的介绍高校特色和学术水平,言简意赅,专栏分类进行某方面的详细介绍等等。本研究同时指出,英汉高校简介中态度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实现手段的异同表明,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这不仅反映在文学语篇里,同样也反映在外宣文本中。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Martin,J.R.,& D,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London:Continuum,2003.

外宣翻译论文篇(4)

[5]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EB/OL],2010-8-26.

[6]陈敏.谈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8):168-171.

[7]祁世明.试析外宣翻译的特点及策略[J].滁州学院学报,2009,11,(6):41-3.

[8]赵浩生.政治游说、国际公关与中国形象一赵浩生教授清华大学演讲录.国际新闻界,2001,4:5-8.

外宣翻译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27-02

一、外宣翻译

“外宣”就是“对外宣传”,但对“外”的理解似乎有两种。第一种不妨称为广义的“外宣”,相对于宣传主体所在地区而言,外地区属于“外”。第二种可称为狭义的“外宣”,特指面向国际的对外宣传,主要以外国人为宣传对象,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在对外开放中发挥先导与桥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服务经济、促进开放、宣传中国、树立形象[1]。本文主要探讨第二种狭义的外宣翻译。

文化全球化日益突出了外宣翻译的重要地位,无疑为促进外宣翻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给外宣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国要走向世界,要生存,就必须加强外宣翻译,让世界了解中国。只有这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被全球各国认同,才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创造这种文化的国家会作为一个对全球化具有贡献的国家而存在着,但是这种被认同的文化已经属于全球各国所有,不再具有国别性。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常常会使译者陷入困境,那么,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外宣翻译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和标准呢?

二、生态翻译

什么是生态翻译呢?我们首先解释一下生态、生态平衡、生态学。《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说,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平衡“是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之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相对平衡”。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就是说,生态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研究、认识生物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所表现出的功能关系的规律,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生态又是如何跟翻译结合在一起的呢?我们知道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信息转换、文化转换。这种转换很难达到对等或平衡。而这种不平等或不平衡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如语际之间,英语被译成其他语言的几率远远大于其他语言被译成英语的几率。实际上,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又如文化传递,弱势文化相对很少译成强势文化,而以欧美中心主义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却大量译成弱势文化。显而易见,生态翻译就是“一种翻译实践,该实践控制着弱势语言的使用者和译者,该译什么,什么时候译,怎么译”(MichaelCronin2003:167),具体说,生态翻译就是要保持语言地位的平衡,文化交流的平衡[2]。

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由于“生态翻译学”至少涉及到了“生态学”和“翻译学”,因此,它又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生态学”被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科学”。随着人类对生物与环境逻辑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现代生态学扩展到了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逻辑关系。而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更进一步使生态学逐步脱离生物学领域,上升到了对人类与自然界之间本质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生态”一词则已转义泛指自然健康、保持平衡与“和谐共生”的集合。生态学是奠基于整体主义的科学,其研究方法强调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性。“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规律和艺术的学科。作为翻译学的一部分,翻译理论是对翻译实质、原理、过程、方法、标准等一系列翻译知识的理性认识和高度抽象。近年产生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以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理为基石,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适中尚和”的经典智慧为依归,提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理论(胡庚申,2001;2004)。在上述生态学和翻译学、特别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翻译生态的视角出发,取生态之要义,喻翻译之整体,基翻译之实际,逐渐形成了“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综而观之,生态翻译学研究既是一种“喻指”,又是一种“实指”。所谓“喻指”,指的是将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作隐喻类比而进行的整体性研究;所谓“实指”,指的是取向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译者在翻译生态中的生存境遇和能力发展研究。换句话说,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3]。

三、翻译适应选择论

生态翻译系列理论中最核心最基础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胡庚申2001,2004)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同时,将翻译的“语境”扩展到“翻译生态环境”,其内涵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翻译过程被描述为由译者主导的适应与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对于译者来说,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翻译即适应与选择”是其主题概念,可以回答“何为译”的问题;“译者主导”、“译者中心”是其核心理念,可以回答“谁在译”的问题;“汰弱留强”/“求存择优”、“选择性适应”/“适应性选择”是翻译的主导方法,可以回答“怎样译”的问题;而“适者生存”、“强者长存”,特别是“译有所为”(即翻译行为的动因),则是翻译的原始目的,又可以回答“为何译”的问题[4]。这一理论探讨成为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的“中坚”。

四、外宣翻译的生态翻译理论标准

长期以来,说到翻译,必然要提“忠实”。追求译文与原文“形”、“神”皆同,忠实不二,似乎是译者天经地义必须努力达到的标准。这种标准的形成有它历史的原因。首先,长期以来,翻译主要是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翻译材料的面较窄,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而忠实原文、尽量保留原作语体特征,充分传达原作的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往往就是大多数文学翻译的预期目的和要求。其次,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往往有一种思维定势,似乎文学翻译才是阳春白雪,才有研究价值。造成翻译研究对象集中于文学译作,导致翻译标准的单一性。就广义而言,文学也属于对外宣传,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但是,传统上的“忠实”标准并不能机械地应用于除文学之外的其他外宣翻译。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翻译早已突破了狭义的以文学作品为媒介进行文化交流的范畴,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以翻译为工具,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中的各项成果,在国际上树立和维护中国的良好形象,增进外部世界对我国的了解和交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往往是当今翻译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由于对外宣传的目的性明确,以传达信息和施加影响为主,译文预期目的现实甚至功利。换句话说,对外宣传文字的翻译,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向英语读者提供文学欣赏,而是要使其在英语语境中发挥某种效果,实现某种功能。而汉英语言文化和修辞语用差异决定了译文不可与原文亦步亦趋,这就要求译者在了解本国传统的基础上,了解什么样的话语符合外国受众期望,在他们的价值尺度下中听在理,得体自然;了解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传递信息,阐明事实才容易被他们接受,而不是逐字照搬国内宣传语气和行文模式。在话语方式和接受习惯方面,汉英存在巨大差异。西方话语推崇表面上看似平白无华、质朴自然,实则精心构筑的修辞文本,倾向于使用质朴自然、无雕饰、不造作、有真情实感、在平实中显生动、重客观表述事实和传递具体信息的文字(至少是文本表现给人的感觉),不提倡文字表达中过分张扬、空洞无物、重复堆砌。受这样一种修辞文化熏陶的西方受众,也自然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对词语的过分雕饰将冲淡话语的感染力,令人感到虚情假意、华而不实。从而形成不喜修辞中

充斥大话、假话、空话,忌口气过于严厉或过于夸张,不喜用词强烈华丽,感彩过于显露的接受习惯。中国的修辞传统则不同。由于六朝骈体文的影响,以及历史上“泱泱大国”的民族自豪感和喜热闹,好面子的传统民族心理,加上传统和当代政治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汉语修辞讲究词句整齐对仗、声韵和谐,重视凝练概括、含蓄浓缩,喜欢辞藻华丽、渲染烘托,大量使用比喻意象。

这一传统反映到其宣传用语上,往往表现为用词华丽,喜欢使用抽象、铺张的比喻、形容词、套语词、成语,大量使用均衡对称的并列结构、修饰性词语和渲染烘托性的语言,常有夸大、拔高、煽情的倾向[5]。一些事件、会议和领导活动的宣传报道文字甚至形成了一定“套路”。这些都是汉语语境中常见、汉语普通受众也习以为常、甚至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华丽抒情的文体和热情奔放的语言具有文采和感染力,而宣传用语中动辄便可看到的“世界一流”、“国内领先”、“零的突破”、“再创历史新高”等字眼,作为能够树立民族自豪感、鼓舞民族精神的修辞手段,在汉语语境中得到普遍认同。

鉴于话语受众的不同,外宣翻译应遵循“内外有别”的原则,即“以西方受众认可接受的话语方式,达到宣传中国的目的”。翻译时以原文为基础,以译文在译语语境中达到预期功能或目的为标准,根据具体语境,采取必要的策略,用西方受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建构方式,有效发挥对外宣传翻译的作用。

综上所述,生态翻译学是一种对译者与翻译生态系统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着眼于翻译生态体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其核心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回答了“何为译”“谁在译”“怎样译”等基本问题。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根据具体语境采取必要的策略,用西方受众易于接受的话语构建方式,有效发挥对外宣传翻译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李崇月,张健.试谈“外宣翻译”的翻译[J].江苏大学学报,2009,09.

[2]祖利军.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态翻译[J].中国外语,2007,11.

外宣翻译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207-02

翻译研究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范式批评路径,另一种是问题式路径。所谓“范式批评”方法是指以某种科学观建立理论体系,用该理论来解释或解决问题。而“问题式”方式是指以某一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性问题为中心展开研究,并在不同解决方案之间展开批评讨论,通过排除错误形成最终解决方式[1]。本文用问题式研究探讨外宣翻译中几个重要的问题。

一、何为“外宣”

外宣传翻译包括政治经济、国防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状况的对外介绍、政策公告、活动宣传及产品介绍[2]。外宣翻译与其它翻译不同之处就在于“外宣”二字。要解释清这两个字,首先要明确外宣翻译的目的。

纽马克将翻译的目的分为文本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两类[3]。笔者认为“外宣”并非外宣翻译的目的,而是方式。其目的包括两方面,一是向“外”方传达本方的政治观点、立场、方针政策等。文本的作者和译者的目的一致,都代表国家阐述观点,表明立场,维护国家利益。否则就会出现问题。另一目的是弘扬文化,传播文明。这种“文化和文明”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翻译不仅要实现文本之间和本体之间的和谐,更要促进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的和谐[4]。

笔者认为,“外”指的是外宣翻译活动的目的地,“宣”指的是外宣翻译活动的传播方式。外宣翻译是以“对外宣传”为方式和手段,来传达本方国家和政府的政治观点和政策,更重要的,来传播中华“和谐文化与文明”,达到创建“和谐社会和世界”的目的。

二、“外宣翻译”一定是“汉译外”吗

外宣翻译就是将汉语译成其它外语,似乎这已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共识。然而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因为外宣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创建“和谐社会”,其内容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各方面,因此凡是在目的和内容方面符合这一标准,即在本质上属于外宣性质的翻译都可以称之为“外宣翻译”。

此外,外宣翻译的“外“是终点,起点是什么并没有清楚的界定,因此可以认为只要是符合外宣目的、属于外宣内容的翻译,无论其起始点是哪种语言,都可以称之为外宣翻译。具体地说,对于一名中国的翻译工作者来说,“汉译外”是外宣翻译,“外译外”也可以是外宣翻译,“外译汉再汉译外”同样可以是外宣翻译。而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后两种方式。

1.外译外

“外译外”可以是中国人“外译外”(如法译德,当然内容是有关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人“外译外”,如将日文版的《选集》译成德文版的《选集》。由于自身文化的影响,日本译者可能会对原著产生误读或者曲解,如将其军国主义情结寄托其中,转译成德文,结果可能会使德国读者误认为中文原著有这种思想在其中,结果对作品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产生误解。

2.外译汉再汉译外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积极有效地向外传播,就不会得到世界的认同和理解,甚至遭到敌国的恶意歪曲和攻击。“美国记者对中国的了解比以往有所改进,但是美国报纸更多报道的事件缺乏足够的社会背景,往往忽略报道重要的社会趋势。因此,中国的整体形象是被扭曲的,报纸所传播的讯息是消极的。调查发现,美国报道中国总是持批评态度,并以负面报道居多”[5]。因此外宣翻译意义重大,不容忽视。

“外(外文1)译汉再汉译外(外文2)”指的是中国译者先将外文1译成“汉语”,再将“汉语”译回“外文2”。这里的“外文1”和“外文2”是勘误前后的同一文本。“外文1”有错误,对其读者误导,因此需要我们“勘误”、“改误”,最终将错误的“外文1”再还原回正确真实的“外文2”。这种外宣方式是最重要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国读者会被目的国宣传所引导,不会找源文文本来读(大多数人也不具备这种语言能力)。

因此,笔者建议,第一,成立专门外宣勘误机构;第二,将勘误后的正确译文展示给尽可能多的目的语读者;第三,将勘误的前因后果详细介绍,转呈出现误译的宣传媒体;第四,对于恶意的误译,可以通过外交途径或者法律途径来解决。

三、“归化”还是“异化”

韦努蒂提出了归化与异化之说。归化是指遵守译入语语言文化和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潮流。采用归化法就是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让作者向读者靠拢[6]。在隐喻的翻译中会遇见这样的问题,如“胆小如鼠”要译成“as timid as a rabbit”,因为英语中兔子是胆小的象征。

异化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与文化差异。译者更多地考虑是从原文出发,向原文作者靠拢,力争再现原作的风格特点与文化气息[7]。如2010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英译“Haibao”就属于异化译法。

翻译是一个充满无奈的过程,“异化”和“归化”处于一种既矛盾对立又辩证统一的状态。顾此失彼或者厚此薄彼的做法都不能圆满地完成翻译任务。正如鲁迅所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力求其易解和保存原作的丰姿,异化归化做到并用互补,在实际翻译中全面权衡,多方考虑,才会使译文有较高的水平,实现真正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外宣翻译中,译者应该既要“归化”又要“异化”,成为“合化”。特别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8]。

1.历史年代。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发生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革命”(the 1911 Revolution that overthrew the last dynasty of China);而“自建国以来”指的是“自1949年起”(since 1949)。

2.翻译人名时。除、、邓小平、孔夫子等等国际名人之外,应该用汉语拼音拼写后加解释。

3.翻译中国特有的机构、制度、“行话”、流行语和典故等。如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加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会使人更加清楚其意义。(National’s People’s Congress,the highest organ ofstate power in the PRC)。

翻译之道在于“和”,本质就是翻译主体通过和谐思维促进翻译网络中各种关系的和谐[9]。“合化”的方法正是为了保障外宣翻译网络中种种关系的平衡和和谐,是外宣翻译成败的关键。

四、结语

外宣翻译中的问题非常多,有一些是根本性的问题,如“外宣”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有一些是方向性的问题,如外宣翻译是不是就指“汉译外”;还有一些是策略性的问题,如“归化异化之争”。然而这几个问题,特别是“‘外宣翻译’是不是仅指‘汉译外’”这一问题极少有人涉及,实际上这属于鉴别一种翻译形式的标准问题。希望所探讨的这些问题能够给外宣翻译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吕俊.范式批评与问题意识——对译学研究的两种路径的批评研究[J].外国语,2008,(5):55-56.

[2]曾利沙.从对外宣传翻译原则范畴化看语用翻译系统理论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44-46.

[3]PeterNewmark.翻译问题探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7-61.

[4]冯全功.试论和谐翻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4):41.

[5]刘建明.新闻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46.

[6]郭建中.韦努蒂及其结构主义的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0,(1):49-52。

外宣翻译论文篇(7)

前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加强,需要将中国大量的有关信息从中文翻译成英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让外国读者准确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外宣翻译肩负着向世界宣传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重任,外宣翻译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中国的对外形象。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外宣翻译一直处于“传而不通”、“通而不受”的困境中,这既是由于全球化趋势下西方国家掌握着传播优势,又是由于中国外宣翻译水平还亟待提高。约翰・比特(John Bitter)在《传播学概论》中将交际中的障碍和误读形象地比做翻译“噪音”,认为个人所处的环境、教育背景、收入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译者的刻意歪曲都是造成外宣翻译噪音的重要原因。??

以上是外宣翻译中常见的问题,下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中国的对外交流尽一点绵薄之力。

外宣翻译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外宣翻译中常见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将外宣翻译视作文学翻译,重语义翻译轻信息传播;以译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目标语受众为中心;翻译过程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论述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策略:

树立交际性翻译原则。外宣翻译中第一种常见问题是将外宣翻译等同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的文学翻译,从而认为外宣翻译就是中文宣传材料的英文简单翻版。实质上外宣翻译属于交际翻译范畴,准确传递信息、实现应有翻译效果是外宣翻译的首要目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健教授认为:“翻译效果是检验传播活动成败得失的重要尺度。”??为了实现翻译效果的最大化,在抓住原文主旨、领会原文精神的前提下,(译者)可对原文语言的方方面面进行处理、重组、增删、编辑或加工。??

外宣翻译要树立交际性翻译原则,为了交际便利对原文语言的加工和处理实质上是对翻译功能理论的具体实践。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欲达到的目的是否完成,讲究的是翻译目的的完备性,而不是对等。”??外宣翻译要侧重原文内容的表达,需要时可对原文形式作适度调整,译文要符合译语的语域或风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对文本的控制还是对原文语言的处理和加工都要服务于翻译的交际性这一中心原则,单纯追求对原文一字不漏的对等翻译和追求翻译的高雅往往会造成受众心理与译者初衷的背道而驰。与文学翻译侧重对原语语境的生动再现不同,外宣翻译的读者更需要了解的是译者对客观事件的真实报道,而不是阅读带有浓厚翻译腔的译作。外宣翻译中对原文语言的处理和加工并非是对翻译原则“信”的舍弃,离开了对原文内容准确把握的翻译是对外宣翻译的曲解,“新闻味”是在“可理解性”的前提下需要兼顾的。

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原则。外宣翻译过程中第二个常出现的问题是忽视了目标语受众的认知和接受习惯,过分强调译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20世纪70年代,国际友人费里・格林曾对中国的外宣翻译提出批评,认为“中国的外宣翻译是失败的”。针对格林的批评,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的外宣材料无论是宣传还是文风都值得注意。”??新时期,同志又提出了外宣工作的指导原则,“不能把对内宣传的一套内容和方法照搬到对外宣传中??”。“十一五”规划期间,同志提出在外宣翻译中要注意“内外有别,注重实效”的翻译要求。??中国外宣翻译的对象主要是外国人,中国人和外国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习俗、表达习惯,以及对中国国情了解程度的差异,都可能成为制约理解中国外宣材料的噪音。因此在外宣翻译中“把外国人当做对中国的知识一无所知准没错”。??外宣翻译要突出“外”字、淡化“宣”字,时刻关注译语读者同本土读者的认知差异至关重要。

以读者为中心是外宣翻译的另一重要原则。外宣翻译时借助关联理论可以降低受众理解的噪音。加特(Ernst-August Guitt)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一书中指出:翻译不是原语和译语的直接交流,而是一种“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翻译中的译文能否提供最佳语境效果,寻求译文与读者的最佳关联是翻译成功的决定因素。译者应该做到两点,第一,使译文“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或“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译者应时时以“寻求最佳关联”为翻译指南。第二,译文的表达方式“让译文读者无须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原语和译语间成功构建的关联能降低译语读者理解外宣材料的噪音。

跨文化意识的欠缺。外宣翻译中常出现的第三个问题是译者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国外受众的思维模式知之甚少,不注意比较和分析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别和特点,不能按照目标受众的思维习惯进行翻译。针对中国外宣翻译中出现的这种问题,中国译协秘书长黄友义先生提出了“外宣翻译的三贴近”原则,即:“外宣翻译要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为了实现“外宣翻译的三贴近”原则,他对翻译工作者又提出了两个具体要求:一是要充分考虑文化的差异,努力跨越文化鸿沟;二是要熟知外国的语言习俗,防止落入文字陷阱。???因此在外宣翻译中一定要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了解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正确处理翻译过程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在将中国材料翻译给外国受众时自觉采用异化原则,而在将外国信息推介给中国读者时相应采取归化原则。劳伦斯・沃奴缇(Lawrence Venuti)在其专著《译者的引申体――一部翻译史》中指出,“当弱势文化的语言翻译成强势文化的语言(主要是英语)时,为了得到强势文化读者的接受和认同,就必须选用他们所乐于接受的内容和形式”。???强势文化的排他性与强制性是选用异化策略的最重要原因。由此可见,从弱势文化到强势文化的过程是艰难的,而强势文化进入弱势文化则相对容易得多。

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如“饺子”、“功夫”、“气功”在被推介到国外时,起初都是采用异化的翻译原则,相应地译为“Chinese dumpling”、“martial art”和“shadow boxing”,但是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元素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上述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术语相应开始采用直译的译法,如“jiaozi”、“kungfu”、“qigong”。随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和知晓度的日益提高,直译或者音译的手段在外宣翻译中逐渐增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外宣翻译可以忽视跨文化交际意识,操之过急只会最终影响到交际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外宣翻译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将外宣翻译等同于文学翻译;以“读者为中心”变成了以译者为中心;翻译过程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不了解外国受众的心理和思维习惯。要克服这些弊端,就要牢牢树立外宣翻译是交际翻译的原则;明确“外国人不是中国人”,在翻译过程中多站在目标语受众的立场上,根据受众的表达习惯、文体和风格的差异选词搭配、调整句序,尽可能用地道的译文传达原文的意思;将跨文化交际意识贯穿翻译过程始终;同时译者还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新翻译理论和方法,提高翻译的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翻译的过程中努力做到精心设计,坚决杜绝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的做法。

注释:

??张立荣、孟祥春:《对外宣传翻译:译“名”更要译“实”――政治性误译举隅与应对策略》,《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Bitter,John R. Fundamentals of Communication. New Jersy:Prentics Hall Inc.,1988,P11.

??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30页。

??李欣:《外宣翻译中的“译前处理”》,《上海科技翻译》,2001(1)。

??方梦之:《译学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页。

????????刘洪潮:《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第12页,第13页,第123页。

???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 London and NewYork:Blackwell,1991,P133~134.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中国翻译》,2004(6)。

外宣翻译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6.06.15

一、引言

作为文明社会的基础以及市场经济和公平贸易的保障,法律和司法体系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三十多年来,中国大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天,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和活跃的角色。中国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并力求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包括中国的司法制度在内。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员和物质交往的发展,中国的司法机关也意识到国际司法交流以及对外宣传的重要性,并将司法领域对外宣传工作的意义提升到了维护国家司法形象和促进国家发展进步的高度[1];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中国对外宣传工作便捷高效的渠道[2-3]。因此,中国的国内部分司法机关、全国人大等国家机关官方网站纷纷开设了外文版,使用英文等语言向国际社会宣传介绍中国的司法制度。

然而,就是在这样有需求、有动机和有媒介的有利条件下,中国司法机关的网络外宣工作却并不成功,突出表现为译文质量不佳,译文所依据的原文选择不当,从而使中国司法机关的网络外宣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表现为国际社会对中国司法制度所抱有的强烈负面印象,诸如中国根本没有法律可言;中国的律师人数很少,且专业水准不高;中国大陆的法官人数很少,法律职业素养不佳;由于长期的人治传统,中国人遇到纠纷不愿意走法律途径,因而法律在中国并没有什么意义;为了阻拦民众走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中国的立法机关故意将法律制定得晦涩难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4]。

有鉴于此,本文将以翻译研究中的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为指导,对中国司法机关网络外宣翻译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中国网络司法外宣翻译的策略。

二、研究对象与指导理论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国司法机关网络外宣翻译为研究对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法院网的英文网站(网址:http:///,以下简称“法院网英文版”)为研究素材来源。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外宣翻译的定义有多种,目前最为权威、采用范围最广的定义将外宣翻译定义为“以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为基本内容的翻译实践活动的总称。在中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是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在遵循翻译的共性原则的前提下,外宣翻译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广义的外宣翻译包罗万象,几乎涵盖所有的翻译活动,包括各行各业、各级部门从事对外宣传有关的翻译活动,即人们常说的‘大外宣’的翻译概念。狭义的外宣翻译包括各种媒体报道、政府文件公告、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介绍、公示语、信息资料等实用文体的翻译。”[5]

具体到本文,中国司法机关网络外宣翻译则是指中国司法机关为了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司法制度而采用英语等外语介绍中国司法制度的交际活动。本文中的“网络外宣”采用的是“网络大外宣”的概念,即网络外宣工作不是由专门的外宣网站垄断的;相反地,任何一家国内网站,包括机关团体等的网站,都有可能承担对外宣传的作用[2]。而选择国内部分司法机关的英文网站作为研究素材来源是因为截止本文定稿之时,该网站为中国全国法院的门户网站英文版。

(二)指导理论

外宣翻译论文篇(9)

关键词:企业外宣翻译;商业经济价值;企业形象;企业介绍

一、引言

企业外宣翻译是职业英语教育与应用翻译经常要面对的问题。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鹇缘氖凳,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走出去”的速度,企业对外宣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企业对外宣传的目的是在海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最终是企业产品为海外消费者所接受。企业外宣翻译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如何实现企业外宣的经济价值,因为翻译稍有不慎,就会错译误译,损害企业形象,影响企业声誉,造成经济损失。“一条标语,吓走外商”并非耸人听闻的个案;出口商品的译名造成产品滞销,甚至影响企业形象的事例屡见报端。对企业外宣翻译的商业经济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职业英语教育与应用翻译在理论和现实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翻译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繁荣。在中国,很早就存在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翻译活动,比如:

“从西汉起,中国就有译长、译使从徐闻(今广东海康县)、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出海,与应募的人航行在南海和印度洋上,同外国通商。”

从这一考据来看,从西汉开始,中国就出现了为经济贸易服务的翻译活动。翻译是不同语言的国家、商人进行经济贸易的语言桥梁。几乎所有国家,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都离不开语言翻译服务。

国外学者Liebesny在1958年3月5日于伦敦举行的科技翻译学术会议上作了题名为“翻译经济学(Economics of Translation)”的发言,首次正式提出“翻译经济学”这一个命题。后来有学者用一些经济学理论解释某些翻译现象或翻译问题,如分析文学翻译的经济学价值,探讨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在职业译者、语言服务提供商及译者培训机构中的应用。

对中国来说,翻译的作用不仅限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翻译在中国经济建设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翻译人员的贡献密不可分。引进外企,需要翻译为他们提供语言翻译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沟通问题。开放型的经济需要大量的外宣翻译人才,企业外宣翻译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频繁遭遇反倾销,原因之一是对贸易对象国的相关法律制度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高水平的法律翻译人才。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需要清楚认识目的受众的语言文化,明确企业外宣翻译的经济价值,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翻译中的价值增值。比如影视企业引进海外影片,需要对字幕进行翻译。电影字幕的翻译问题屡见不鲜,对电影的商业经济价值影响很大,有时候连电影片名的翻译都出现问题,对电影经济价值的影响可想而知。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外宣翻译的经济价值研究较少,而国内学者虽有涉及,但是缺少理论支撑,而且鲜见研究企业外宣翻译的商业经济价值。

三、理论基础

在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常常将翻译价值和翻译功能放在一起,很少将翻译价值从翻译功能中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研究。Chesterman在论述翻译规范中的道德规范(ethical norms)时将翻译的价值分成了4类,分别是晓畅(clarity)、真实(truth)、信任(trust)和理解(understanding),他们构成了道德规范的4个价值标准。Nord认为,价值系统受到文化规范及传统的限制,原语文本作者的价值观可能和译语文本的接受者的价值观有所不同,由于表情功能类文本以发送者为取向,所以在翻译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类文本时,需要根据原语文本的文化价值观进行表情功能的翻译;而感染功能(appellative function)类文本以接受者为取向,所以翻译时以译文价值系统为主。例如,如果我们想让顾客购买某个产品,我们要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或揣测顾客的需求,在描述该产品的质量时假设其在顾客的价值系统中具有能满足顾客需要的价值。Toury认为,翻译的价值由翻译的两个原则构成,他们是翻译的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和翻译的充分性(adequacy)。

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具有价值、效用、费用、收益等经济特性。语言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宏观层面,语言在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使用频率、所得到的评价、相关语言政策不尽相同。不同时期的同一种语言,其经济价值会有差异。同一时期,不同语言的经济价值有所不同。在微观层面,语言通过其交际功能,满足了语言使用者的预期,为语言使用者带来经济效益或产生经济效应。具体来讲,语言通过其所表达的意思,使得经济交往双方达成共识,产生协同效果,并实施相应的经济行为。就翻译来说,使用不同语言的经济行为主体发出语言符号(原文),译者将其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译文)并提交给接受译语经济行为主体,这时的翻译的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翻译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程度以及译文的使用人数和频率。

四、实例分析

企业外宣翻译主要指的是对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跨语言的语际翻译。企业宣传文本一般指的是企业对受众宣传企业时所使用的语言文本,如企业介绍、企业广告、商标品牌名称、产品说明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年报等。企业对外宣传文本信息含量丰富,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规模、企业生产、销售、研发等多方面信息,其宣传的最终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企业及企业的产品,并说服潜在消费者购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

企业外宣翻译对企业形象的建构和传播非常重要,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桥梁。优秀的企业外宣翻译能给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比如企业介绍,其语言特点是简洁、精炼,让读者以最低的成本(获取信息的时间及精力)最快的速度获取信息,语言既要包括有关企业的实质性的信息,还要体现出其感染功能,具有自我推销和鼓动性。中国和英文国家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得中西方企业在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宣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中国的企业文化中,人们对一个企业是否优秀的判断之一是,该企业是否获得各种“先进......”,如“先进模范”、“先进集体”,各种“进步奖”、“优秀奖”等。所以,在中文的企业宣传中,几乎都将企业所获得的各种奖项作为企业的光辉历史和企业实力的证据进行大力宣传。但是,在西方的文化中,企业制度里并没有类似中国的各种企业奖项,企业重点宣传的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翻译时,如果忽略了读者的价值观差异,将中文的全部信息逐一翻译成外文,并不能引起外文读者的兴趣,更无法说服外文读者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欲望,进而做出购买产品的行为。这样的翻译,翻译的经济价值无法实现。比如天业集团官网上的关于该企业所获得的荣誉的英文介绍:

Enterprise honour for Tianye: Four-Good Leadership; May 1st labour certificate; The National Innovative Enterprise; The Five-Star Copmany of China’s Industry On Fulfill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monstration Enterprise On Brand Cultivation of The National Industry;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Of Pilot Enterprises; The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Performance Mode Of Advanced Enterprise; The National Advanced Group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企业所述以上这些奖项,即便是中国读者,也不一定全部都知道,更不用说外文读者了。笔者在100多位大学二年级的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了调查,没有一位留学生能够全部理解这些奖项,大部分留学生几乎不明白这些奖项指的是什么。而且,该段翻译还存在一些低级语言错误,“The Five-Star Copmany of China’s Industry On Fulfill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中“公司”的英文拼写有误;介词“of”的大小写不一致,前面都是用小写,后面首字母大写。这些低级的语言错误让读者对公司的形象大打折扣。为了有效的推广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微观层面字母书写及单词拼写,到宏观层面的不同语言的语言文化价值差异,翻译时都必须一一关照。因为,企业对外宣传文本以接受者为取向,所以翻译时必须以译文的文化价值系统为参照。

企业对外宣传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推广企业的商标品牌,构建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商标品牌名称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商业经济价值,在进行商品品牌名称翻译时,翻译的商业经济价值非常明显。准确、优秀的商品品牌名称及其翻译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反之,则可能导致企业的产品滞销,产生亏损。正如美国学者艾?里斯所言:“一个译名的好坏,在销售业绩上有千百万美元的差异”。

以Coca-cola的翻译为例,其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以“口渴口蜡”等为品牌译名,给人的感觉是干涩无味,难以下咽,有可能使人们对其产品产生不好的印象,其市场反映不言而喻,最终导致Coca-cola在20世纪20年代刚进入中国市场不久,就失败而归。但是,后来Coca-cola卷土重来,将其翻译成“可口可乐”,不仅在发音上与原语高度统一,在意义上也是内涵丰富,赏心悦目,给消费者许多美好的联想,传递良好的企业形象,最终在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其翻译的经济价值实现了巨大的增值。再如中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White Elephant”就出现了问题,“白象”意喻“吉祥如意”,而“White Elephant”在英语文化中指的是“没有价值、昂贵又累赘的东西”。

五、结论

企业外宣翻译涉及语言学、翻译学、经济学、营销学等多学科。成功的企业外宣翻译能够帮助企业在海外市场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协助企业宣传其产品,开拓海外市场,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如果翻译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甚至肯能影响到国家形象。因此,深入研究企业外宣翻译的商业经济价值,不仅对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宣传和企业形象对外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当今的职业英语教育与应用翻译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祖毅.中国翻译通史(全五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2]刘先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企业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1994(01).

[3]田国立,孙斌,荣晶.区域经济发展与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J].河北学刊,2014(04).

[4]刘卫红.经济建设视域下外宣型翻译人才培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

[5]顾维忱.论法律翻译人才在涉外经济中的作用[J].河北学刊,2011(04).

[6]兰美卓.从语言经济价值角度看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翻译策略[J].中国商贸,2011(09).

[7]项东.翻译中的价值增值[J].中国翻译,2014(05).

[8]李颖.网络影视字幕翻译的策略分析及价值定位[J].电影文学,2012(02).

[9]田路.论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信息传达、审美艺术及商业价值[J].电影文学,2009(15).

[10]马云霞.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经济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11]艾・里斯.刘毅志译.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

[12]Liebesny, F. Economics of Translation [A]. In Aslib Proceedings [C]. 1958.

[13]Ginsburgh, V., S. Weber and S. Weyers. The economic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Some theory and evidence [J]. Poetics, 2011(3).

[14]Chan, A. L. J. Moving up the value chain?[J]. Translation Spaces, 2014(1).

[15]Chesterman, A. Memes of Translation: 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2.

外宣翻译论文篇(10)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领域的对话日趋频繁,新疆作为中国的一个子系统也逐步参与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中。新疆外宣英译活动频繁也是史无前例的。笔者打算结合埃文·佐哈尔创立的多元系统理论对新疆外宣英译呈现的特点进行描述。

一.理论简介

多远系统理论是埃文·佐哈尔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发展了俄国形式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将翻译作为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来看待。(1990)。随后佐哈尔的弟子,著名翻译理论家,以色列学者吉迪恩·图里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他主要对影响译者的因素进行了描述。博士论文,边缘性。他认为译者所从事的翻译行为要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主流诗学和赞助人等因素的影响,不受外界潜质的文本是不存在的,翻译行为并非真空,译者要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来筛选文本。他提出了三类规范: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由此衍生出翻译策略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翻译选择的陌生化和本土化(1995)。国内最早对多远系统理论译介的是杨自检教授,张南峰、谢天振、廖七一等也分别作了译介和评论。

三,对新疆外宣英译的解读

1. 新疆外宣英译的边缘性与发展性

多元系统内的各子系统地位不平等,有的处于边缘,有的处于中心,他们之间处于斗争和交替中。从《西域翻译史》(热扎克·买提尼亚孜,1997)和《新疆现代翻译史》(陈世民,1999)中,我们发现新疆翻译从周朝开始直至近代,主要存在于汉语和西域个少数民族语之间,其次是与俄罗斯,中亚各民族之间的翻译交流。英译活动在新疆翻译史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博士论文,边缘性。直至九十年代,有些书籍不断被译成英文:《神秘的塔里木》、《克拉玛依奇观》等。新疆也开启了英文网站,成立了一些对外翻译公司。新疆大学从2001年起,开始招收翻译方向的硕士,一部分学者开始参与全国英译汉,汉译英的探讨。期刊上不断有关于新疆的地名、旅游,饮食等英译规范探讨的文章。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新疆外宣翻译理论发展还很弱小,翻译实践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新疆外宣英译这个子系统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张力。博士论文,边缘性。

2. 新疆外宣英译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主流意识形态对翻译和翻译策略有很大的影响(埃文·佐哈尔,1990)。新疆外宣英译在文本选择和译者的翻译策略上受到译者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博士论文,边缘性。纵向观察中国外宣英译书目名称:《神秘的塔里木》、《中国乌鲁木齐》、《新疆新貌》、《新疆旅游》等,英译书籍主要集中在旅游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新疆的发展是以旅游为先锋(邓新民,2000)。而西方译者对新疆的英译因受其固有的对新疆的认识而出现片面性。如:Though 250 years ofChinese control, Xinjiang retains a lot of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DavidLevinson,Kien Christenson,1999)。 从译者用“250 years of Chinese control”可以看出他有意曲解新疆的历史。这就需要我们新疆本地的译者站在爱国,爱家乡的立场上清楚地回应,不能让我们在解读自己的文化上出现“失语”现象。

3. 部分新疆外宣英译的不充分性和不可接受性

段连城指出,外宣英译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图里在解释“翻译规范”时,将其称为‘可接受性’和‘充分性’(2004)。目标语读者的接受性是译者在外宣翻译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外国人认为中国的大众媒介过于呆板,喜欢用华丽抒情性的文体,而有些文本直接用中国的计量单位,或使用修饰性的计量给人以信息不明了的感觉。新疆外宣英译存在此类问题,请看以下的译例:

(汉语文本略)

Since the first day whenXinjiang People’s broadcasting station started in the early period after the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ighur and Chinese have been usedat the same time and then Kazak, Mongolian and Kirgiz languages were usedlater.(余言,向京,2009)

中国人喜欢用“早些时候,什么什么事情过后,后来,曾经”,等中国人自认为的大事来表示时间段。殊不知,这只会令外国人费解,增加文本解读的信息量。博士论文,边缘性。上文中的“early period”到底早在什么时间,不得而知。以及“later”,直译为汉语的随后,但在时间差上,汉语的“随后”强调动作发生的快,而“later”并不强调这一点。所以该英译文本内容拖沓,简单的信息被复杂化,令人费解,其结果是削弱了英译文本的可接受性,宣传的充分性也受到了挑战。

4.新疆外宣英译的“本土化”

虽然我们在外宣英译时,读者被作为影响英译的因素之一进行考虑,但作者和读者不是评判译文的唯一标准(埃文·佐哈尔,1990)。外宣还在于宣传自我,让外国的读者了解到不同于他们本国的别样的风土人情或是打破他们凭借想象捏造出来的形象。这样就让“异质的东西”(埃文·佐哈尔,1990)存在,创造一种陌生化的翻译,旨在体现“本土化的翻译”(姜秋霞,2009)。新疆文化的“多元性”和地缘政治(唐立久,2009)和新疆通用语言的多样性就决定了宣传新疆文化时要如实地将新疆文化最本质的东西展现给世界读者,打破部分国家对新疆的蓄意捏造,同时让新疆本土文化走向世界。(汉语文本略)

Turpan Basin lies in the middle of the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nd between 41 and 43 degrees north latitude,a little higher than Beijing or New York City. But the basin has more extremetemperatures than most places on similar latitude because of its landscape. Thebasin’s landscape is very unique. About 2,000 square km of the basin is morethan 100 meters below sea level. The lowest point, the water surface of Aiding Lake, is 155 meters below sea level, and is the second lowest place in the world,trailing only behind the Dead Sea. Mountains, some of which stand a fewthousand meters tall, surround the basin. The mountains keep humid, cool airfrom entering the basin and trap heat in. The weather in the basin is extremelydry, with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of no more than 16 cm. Extreme heat anddryness cause high evaporation,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big rivers to survivethere.

The secret to Turpan’ssurvival is the Kerez irrigation system, a network of wells connected byunderground channels, which takes full advantage of the unique landscape. ( Wang Hairong,2008)

该文本即从读者接受角度出发,也成功保留了新疆文化的核心。博士论文,边缘性。首先,简单明了将吐鲁番的气候状况及其成因,并在讲述气候成因过程中清晰呈现了吐鲁番的地理位置、地貌,并让外国游客了解了吐鲁番不同于西方现代的灌溉技术。内容新颖、丰富但不刻板。其次,对吐鲁番和坎儿井的名称英译上,遵循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有关规定,“译名处理以当地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名称谓为译名的基准。”(谢旭升,2009:112)

四.结语

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使新疆对外宣传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新疆外宣英译是新疆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但新疆外宣英译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对外宣传中处于边缘地位,新疆外宣英译中存在大量的受意识形态影响和译者解读不到位的不可接受性文本。新疆外宣英译若想从边缘走向中心,除了处理好原文、意识形态和读者接受性之间的关系,译者也需加强对新疆文化的深入解读。

参考文献:

1.Even -Zohar, Poly-system Studies, PoeticsToday11:53-72,1990

2.Toury·G,Descriptive TranslationStudies and Others[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陈世民,新疆现代翻译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1

4.段连城,对外宣传理论初探,中国建设出版社,1988

5.邓新民,推动旅游发展,促进西部开发,旅游,2000.4

6.辜正坤,当代译学建构理论略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7.姜秋霞,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

8.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9.热扎克·买提尼亚孜,西域翻译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4

10.唐立久,崔保新,发现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4

上一篇: 高科技产业论文 下一篇: 企业财务审计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