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7 16:31:40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论文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论文篇(1)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BY60);榆林学院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GY2015-10,JG1530,ZD1508)。

榆林学院在陕西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导引下,以“育人为本、夯实基础、广泛联合、突出实践、注重应用、提高能力”为指导思想,以知识、技能及素质的培养为主线,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中首次构筑并实践了“重基础、宽口径、广联合、突实践、强能力”的能源化工技能型人才培养新体系[1-2],即从传统化学工程与工艺理论课程体系向“化工课程群―化学课程群―材料科学课程群―装备与控制课程群”四元三阶的交叉学科理论课程体系演变;从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向“三层次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多途径技能创新训练”三元三阶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演变。

四元三阶理论课程体系

现代化工学科的发展已经和能源、材料、机械等多个学科深度交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传统课程体系已经无法为这一发展提供充足动力,能源化工生产过程中也急迫需要化工工艺师、化工设备师、化工仪表师、化工产品分析师等复合技能型人才,这意味着传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面临重新“洗牌”的形势,不少课程需要减少学时,一些新课程又需要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从传统课程体系向“化工课程群―化学课程群―材料科学课程群―装备与控制课程群”四元三阶的现论课程体系演变。全新的现论课程体系可以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达到“产教融合,卓越培养”,既具备扎实的工科基础,又具备与时俱进的工程思维,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3]。榆林部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产业发展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思路。图1显示了已构建的四元三阶理论课程新体系的框架。

“化工课程群―化学课程群―材料科学课程群―装备与控制课程群”均由学科平台课(必修课)、专业方向课(必选课)和选修课组成,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化工基础和良好的工程素养,为学生提供了适应地方产业特色的知识体系,为区域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复合技能型人才。

三元三阶实践教学体系

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注重应用、重视实践、突出工程思维能力的培养。化工学科作为一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学科,人才培养更需要深入了解实际能源化工生产过程,加强基本技能培养,强化应用能力训练并提升综合工程素质。[4-5]我校构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从传统单一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实习)”演变为“三层次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多途径技能创新训练”三元三阶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图2显示了三元三阶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框架。

三元三阶实践教学体系中,三层次实验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专业技能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包括课程设计与专业见习、仿真与综合实训、生产实习;多途径技能创新训练包括毕业论文、科创活动、产教融合。其中,三层次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为必修内容,科创活动、产教融合为选修内容。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了本科四年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娴熟的实践应用技能。通过系统的、综合的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了产业发展方向和地方经济特点,强化了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了技能型能源化工人才培养质量。

3、宽口径大类培养与特色化分类提高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特色显著、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作为榆林学院升本后的第一个本科专业,在榆林煤、气、油、盐四种资源转换驱动下,专业培养目标不能局限于单一方向,适应性要广,因此只能实行化工大类招生。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的趋势一是加强专业基础、实行大类培养;二是重视实践、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实施“宽口径大类培养与特色化分类提高”的培养方案,对于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经济建设所需的技能型能源化工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鹏、高维平、李健秀:《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化工高等教育》2007年第24卷第5期,第1-4页。

[2] 刘峥、陶慧林:《地方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35期,第214-215页。

[3] 姚干兵、王雅琼、张晓红:《拓展化工专业实践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广州化工》2012年第40卷第23期,第170-172页。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

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培养目标;再定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最早于1956年创办于东北农学院,目前全国将近90所普通高等院校设置了该专业[1].尽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办学背景十分复杂,但综合来看,各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由下列相关专业所形成[2G3]:(1)农林院校:是在原土壤学和土壤农化分析等专业基础上成立的,它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诞生背景非常相似;(2)师范院校:是在原地理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3)理工院校:在原来测绘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4)综合类院校:多数是在原有的人文社科相关学科背景基础上成立的.近年来,随着国土精细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土地管理新政策的不断出台,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

党的十后,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呈现3种新常态:首先是适应经济规律,国土资源管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死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其次是要适应自然规律,坚持最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益”的要求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发挥用途管制对城镇发展空间和建设用地边界的管控作用,真正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助推城镇化;再次是适应社会规律,坚持最人性化的资源民生制度,维护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新常态下,国土资源管理对专业人才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技术实践上均提出了更高要求.(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征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宅基地改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等土地新政,要求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如耕地保护、土地征收、土地生态保护、土地法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国土资源管理要求日益精细化,对专业人才的技术与实践能力要求日益提高.随着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大调查,“金土工程”、“一张图工程”等项目的展开,对数据库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工程管理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2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道路不同,各具特色,但面临的主要问题基本相似,以江西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2.1学科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和大多数农林院校一样,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原有土壤农化分析、土壤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成立的,创建于1987年,属江西省第一个创建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以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直归属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也是如此.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有4个二级学科,即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4].考虑到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对工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部规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位.这就说明土地资源管理并非纯管理学学科,而是兼有工学学科的性质[5G6].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部分的师资是从原来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壤学、土壤农化分析等)转过来的,受学科背景、师资条件等限制,学校学科定位没有跟上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近几年来的培养方案修订出现了培养目标定位是属管理人才还是工程技术人才的摇摆状态,导致人才培养方案修改频繁.并且也受到近年来高校重基础研究、轻技术实践的大环境影响,师资力量出现了文科化的倾向,即主要是从行政管理和公共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土地问题,和其他综合类院校一样,走公共管理的道路,导致专业发展方向偏离农林背景的正常轨道,专业特色越来越不明显.

2.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越来越严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订单式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由于农林院校近年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越来越严重.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行政事业单位、企业或中介单位、研究部门.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2008年前,学生就业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大约占52%,其次是企业或中介单位,大约占30%.在研究部门(含考取研究生)的比率在18%左右;2009年后,就业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集中表现在企业或中介单位就业比率上升,大约在50%左右,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就业比率下降到30%左右,在研究部门(含考虑研究生)的比率变化不大,在20%左右.为进一步调查就业结构,笔者走访了江西省25个县(市、区)的国土资源管理局和下设事业单位,发现由于受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影响与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引进的人才有测绘、地理信息、法规、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等,专业呈多样化趋势,而引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比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原因主要有: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要求,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实践技能等.笔者调查了企业或中介单位的就业情况,发现大部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都集中在土地规划、土地评估等传统方向,而在信息与工程等新兴专业方向的就业很少,主要反馈的问题是学生技术老旧,缺乏必要的信息与工程类知识,缺乏必要的实践技能等.信息与工程类技术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用人需求,构成了就业的瓶颈.因为研究部门以基础研究为主,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目前以应用为主,这可能是多年来本专业在研究部门就业一直不高,且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综合以上调查信息认为: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常态和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集中表现在理论知识不够全面,对信息科学、工程类知识的缺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

3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再定位的思考

如何在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下,发展农林背景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3.1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进行科学定位在进行专业定位时,首先,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应该保持农林院校的专业背景,突出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背景的结合,重点解决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要结合国土资源管理新常态的要求,拓宽知识面,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不动产登记、宅基地转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等,在相关的课程中应该加入新元素,满足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对理论知识的要求[7G8].

3.2走“管理学与工程学”并重的道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既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也可授予工学学位,这就表明该学科具有2个学科的特征.教学与培养过程中,应该借鉴工程类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将工程类学科的精华吸收到管理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工管结合,培养既掌握管理类学科的理论,又掌握工程类学科的技能,既能从事管理工作,又可从事技术业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9G10].工程类的课程包括测绘学、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土地信息系统、土地复垦学、水土保持学、土地整治工程学、土地建筑工程概论等.在工程技术中,要突出农林院校的农林背景,走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道路,设置农村土地整治、农村土地生态环境修复(如矿山复垦)、山地水土保持技术等相关工程技术方向,以适应未来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要求[11G12].

3.3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要求要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熟练的操作技术与更强的实践技能.可以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组建为技术技能类(3S技术、工程设计与管理技术)、理论基础类(耕地与保护、土地法规、土地景观生态)、实践类(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估评价、不动产登记、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工程等)等3个课程群,教学日历按照模块组织,集中教师资源、实验和实践资源,对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集中训练,提高学生实践技能,3个课程群的关系如图1所示.实践这个课程群的培养模式,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既能从事管理工作,又可从事技术业务的培养目标。

4结语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最早诞生于农林院校,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深入进行,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农林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多起源于与之相关的土壤学、土壤农化分析专业.农林院校如何在农林的背景下发展有特色、高水平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后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能脱离地方农林院校的专业背景,但同时必须符合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常态,体现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新要求,走“管理学与工程学”并重的道路,综合理论与实践知识,构建科学研究与实践技能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代富强,李斌.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37G138.

[2]刘昱,蒋瑶.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现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3):86G89.

[3]舒帮荣.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2(27):300G302.

[4]路振华.我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4):133G135.

[5]文枫.基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科教园地,2014,25(2):171G173.

[6]田毅,师学义,袁春,等.土地资源管理“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探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3(4):55G58.

[7]蔡太义,黄会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人才培养改革,2013(10):33G34,68.

[8]张勇,韩志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以池州学院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33G37.

[9]王承武,王志强,赵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6):49G50,63.

[10]赵中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0):37G38.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论文篇(3)

3S与数字矿山研究所 :部分专业

理学院:有机化学 1名、系统理论 1名、系统分析与集成 2名、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2名、材料物理与化学 8名、化学工程 5名(专业型)。

体育部:体育人文社会学2名、体育教学2名(专业型)。

人文学院:外国哲学3名、伦理学 3名、政治经济学2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1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名、科学技术史1名。

中南大学

航空航天学院:报考专业为工学门类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含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力学、机械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隆平分院:作物学杂交水稻方向 2名。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 (专业型)。

深圳研究院:MBA。

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

中国海洋大学

学术型:

海洋环境学院: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物理海洋学、应用海洋学、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光学、自然地理学、海洋信息探测与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摄影测量与遥感、软件工程、光学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测绘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化工、化学工程。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

水产学院:动物学、增殖养殖工程、渔业。

海洋生命学院: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工程。

医药学院:制药工程。

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热物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控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环境工程。

数学科学学院: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管理学院: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财政学。

外国语学院:法语语言文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学。

法政学院: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材料工程。

社会科学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专业学位:

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

旅游管理硕士教育中心:旅游管理硕士。

金融硕士教育中心:金融硕士。

保险硕士教育中心:保险硕士。

国际商务硕士教育中心:国际商务硕士。

湖南大学

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数学。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育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均为专业学位),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

岳麓书院: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

华东师范大学

生命医学研究所: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物理系:凝聚态物理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光学,14名。

化学系:无机化学 7名。

深圳研究生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工学硕士 4名。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4名(工学、理学各2名) 、生物学11名(含威海校区4名)。

食品学院:食品科学 2名。

威海校区:船舶与海洋工程 4名、海洋科学 3名、微生物学 2名、车辆工程3名(专业型)。

人文学院:世界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科技史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史1名。

航天学院:人机与环境工程学科。

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 3名。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23名(专业学位)、 北京教学中心管理软件应用顾问方向(单证)。

厦门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不少于11名。

物理学院: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器设计、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工程系: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光学工程。

航空系: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系统、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

知识产权研究院:法律硕士(非法学)。

能源研究院:共9人 ,核科学与工程、光伏工程、能源化学。

药学院: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药理学。

材料学院:固体力学专业 2名,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 8名。

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智能科学与技术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技术。

软件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共8名、移动云计算。

中山大学

深圳研究院:计算机技术专业 32名。

重庆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型、专业型。

数学统计学院:学术型和应用统计专业硕士。

农学及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学。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光电工程学院:各专业。

通信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信息与通信工程(含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兰州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3名、卫生毒理学2名、公共卫生 2名(专业型)。

生命学院:植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动物学、生物物理、生态学。

中国农业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移动互联技术方向。

工学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机械工程类硕士。

应用力学系:力学。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设计艺术学。

环境学院:学术型3名。

药学院:部分专业。

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韩国语)、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医学院:临床医学。

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汉语。

西北工业大学

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 7名、细胞生物学 4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软件学院:移动云计算、RIA交互设计、互联网营销与管理。

四川大学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硕士(MTA)。

电子信息学院: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无线电物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信息安全。

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专业。

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型)。

数学学院:部分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物流工程专业学位。

吉林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学术型), 水利工程(专业型)。

哲学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2名)、外国哲学(6名)、宗教学(2名)、伦理学(3名)、名类学(3名)、应用心理硕士(1名专硕)、 社会保障(4名)。

东南大学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术型

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6名、作物遗传育种8名、植物资源学5名、种子工程5名。

植保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22名、农药学2名、植保资源利用2名、有害生物治理生态工程2名。

资环学院:环境科学4名、土壤学15名、植物营养学2名、农业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11名、土地资源与空间信息技术7名、肥料学4名、资源环境生物学5名。

园艺学院:果树学2名、设施园艺工程2名、茶学3名、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14名。

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学4名、特种经济动物饲养5名、水产养殖1名、渔业资源2名、草学11名。

经管学院:区域经济学5名、会计学4名、企业管理7名、农业经济管理1名、林业经济管理4名、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4名、农村金融2名、土地资源管理4名。

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哲学4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5名、社会学18名、职业技术教育学 2名、中国史5名、科学技术史4名。

机电学院:机械工程3名、农业机械化工程10名、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2名、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0名、木材科学与技术4名。

水建学院:岩土工程7名、结构工程3名、水文学及水资源19名、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7名、水工结构工程7名、水利水电工程9名、农业水土工程3名。

生命学院:植物学16名、遗传学15名、微生物学2名、生物信息学2名、细胞生物学1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名、药用植物学2名、中药学3名。

林学院:生态学10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4名、林木遗传育种7名、森林培育5名、森林保护学17名、森林经理学5名、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8名。

信息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3名、计算机应用技术9名。

理学院:应用数学13名、生物物理学6名、化学生物学13名、应用化学26名。

外语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名。

动物医学学院:生理学5名、神经生物学3名、发育生物学7名、基础兽医学6名、预防兽医学2名、临床兽医学2名、动物生物技术2名。

思政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名、思想政治教育5名。

专业学位

农学院:作物9名。

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13名。

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15名。

园艺学院:园艺16名。

动物科技学院:养殖 18名。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工程21名。

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19名、工商管理硕士83名。

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硕士19名、公共管理硕士 94名。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利工程13名、农业工程12名。

生命学院:生物工程19名、中药学19名。

林学院:林学硕士14名。

信息工程学院:农业信息化23名。

动物医学学院:兽医硕士18名。

北京师范大学

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数学科学学院: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

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

珠海分院: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英语)、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软件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

数学科学学院: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

历史学院: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

信息科学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术型)、软件工程(专业型)。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公共管理硕士 (只接收报考清华北大MPA生源)。

电子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MBA。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MPA。

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

神经信息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数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化学系:部分专业。

信息学院:工程硕士软件工程专业。

物理系:17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

浙江大学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13)08-0023-04

在专业群集约化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及其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专业群聚集与扩散效应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支撑专业与龙头专业的关联度不高,而且群内专业缺乏资源要素共享基础。条块分割导致专业群内各专业资源自成体系,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屡见不鲜,校内校外资源“两张皮”的情况也相当严重。在资源配置方面,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和课程资源的统筹建设刚刚起步,专业群相关人才培养课程供给各自为政。课程体系的创新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只有构建与企业人才需求相配套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产业高速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而由于课程开发理论和开发工具的落后,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课程开发理念来说,专业群课程开发应该以全面能力本位思想和系统论为指导,贯彻落实终身学习理念,遵循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应重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和课程资源开发,要突出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同时贯穿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和绿色技能培养,形成服务于专业群培养目标的课程架构和资源支撑体系。

一、专业群“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

以“平台+模块+方向”方式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系统论和成组技术理论。系统论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专业群作为一个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系统,在专业资源数量、质量不变的前提下,不同的组合形式将导致不同的整体运行效益,专业群内不同课程资源的组合也将形成不同的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群为区域经济的特定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因而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工程对象是相同的,其典型职业的工作过程是相似的,由此导致课程结构的相似性。成组技术理论认为,由于机械零件几何结构的相似性,派生出其制造工艺的相似性。专业群内各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的相似性,导致了其设备设施、课程结构、师资队伍的相似性和融通性。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可以统一各专业人才的基本知识与素质标准,增强不同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兼容性,同时对课程平台进行适当的模块化和方向化,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人才培养要求。显然,“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是解决专业群建设瓶颈的有效途径。

二、专业群“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开发的基本原则

以学习者为中心原则。专业群课程体系设计以专业群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迁移能力和发展能力为载体进行课程系统设计。要以尊重学生个体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多元化的课程目标,学习内容或单元应有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学生参与的条件,体现学生参与的要求。

针对性和衔接性统一原则。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以产业对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遵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要对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企业人员合作开展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平台、课程模块和方向性课程要突破讲求学科知识系统性、完整性的束缚,使课程整体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针对性和衔接性。

职业化与差异化配置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岗位面向和岗位发展需要,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形成为中心、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相关文化和职业道德为横向结构的模块课程体系。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生成机制,主动响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要考虑特色发展方向,着力于配置区别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群的课程,以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获取专业群的快速发展。

持续改进和动态调整原则。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探求课程生成和课程利用规律。既要注重内在课程存量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又要注意外生性变量和增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组合。跟踪课程资源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将课程资源管理摆在突出的位置。要根据运行效率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课程资源配置,以期获得课程整体资源的效率最大化和质量最优化。

三、专业群“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开发的框架设计

专业群“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开发的框架设计建立在详实的市场调研基础之上,并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体系到课程再到资源的严格流程。

(一)以岗位群分析为基础确立能力要求

深入企业实际岗位(群)进行调研,在专家委员会指导下,确定专业划分、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目标;对专业所覆盖的职业群或岗位群的工作职责进行分析,以确定职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对综合能力进一步放大和分解,得到最小的操作单元和单元内所有具体的职业活动,以确定职业所需要的专项能力。

(二)开展课程体系总体设计,形成“柔性化”课程结构

“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是按照专业群进行整合的课程体系,以专业群所对接产业链的岗位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为主旨,着力提高课程资源共享度。课程体系可由人文素质课程平台、职业领域课程平台和持续发展课程平台构成。其中,人文素质课程平台属于专业群内各专业均要开设的课程,可设置思想政治模块、身心修养模块、科技人文课程模块等。职业领域课程平台主要包括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和单独设置的实践课程,应根据专业群所面向的特定“服务域”,分析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共性与差异性,构建专业群内共享性课程。职业领域课程平台可设置“专业工具与方法”“核心技能”“职业准备”“职业方向能力”等课程模块。其中,“专业工具与方法”“核心技能”“职业准备”课程模块为专业群内共享课程。以职业岗位面向各专业的工作领域分析为重点,依据工作内容构建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形成专业方向课程平台,“职业方向能力”课程模块为群内特定专业(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强调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将课程与职业标准紧密联系起来。持续发展课程平台应设置“科学计算”“语言应用”“工程原理”等课程模块。对课程模块进行课程化设计,即根据课程模块的属性开发相对独立的、多样化并可拓展的课程群。作为课程体系的补充,将企业课程、企业工程实例和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课程的内容予以模块化,使之能适应群内不同专业的需求。同时,加强综合性项目的开发和复合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范围扩大与岗位变换的要求。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职业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道德与职业素养、科学思维方法、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会贯通。

(三)开发项目化课程,落实教学载体

根据课程目标,依据学科体系固有的逻辑关系确定人文素质课程和持续发展课程内容结构,依照“理论实践一体化为特征、以项目实施为主要载体”的原则定位职业领域课程内容结构,编制课程标准。项目化课程开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重视对典型职业工作过程的分析,据此准确划定工作职责和任务作为项目课程的开发依据,确保将专项职业能力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要建立在严密的岗位针对性基础上,原则上该课程模块的项目化课程应覆盖毕业生第一就业岗位的全部知识、素质和技能要求;“专业工具与方法”课程应以小型化项目为载体;“职业领域拓展”课程模块中的课程内容应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项目设计要相对独立;项目化课程要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和可拓展性,要将最新的工程实例和技术成果及时反映到课程中来。

将职业领域中项目课程中的学习项目划分为若干有机的学习单元,并设置相应的学习情境,就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进行周密设计。将人文素质课程和持续发展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细分,并确定该知识单元的目标。

(四)设计课程教学策略,规范课程教学行为

根据课程特点和目标要求,系统规划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策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激励创新策略和职业品质融入专业教学的策略等,确定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境,对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提出建议。依照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等新的人才培养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将“教学做合一”落实到教学设计中,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紧贴岗位实际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同时,设计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

(五)丰富课程资源,增强教学保障能力

围绕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等,作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有效补充,提高教学效益。同时,系统开发课程教学所需的教学项目开发文本、题库、企业案例库、视频库、动画库、图片库、课件库、元器件库、仿真实训平台、电子指导书等课程资源。

四、专业群“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的实施

专业群“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对教育教学管理、教学团队和实习实训条件提出新的要求,实施“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需要实现专业群资源的“无界化”。

(一)实施集约化教育教学管理,实现资源统筹

建立以专业群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主导的专业建设组织运行构架。专业群负责人组织课程开发及专业间的协调与联系,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负责专业和课程的方向把握并组织落实。将行业企业作为课程开发的战略资源,使行业企业成为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和实施的主体。建立校内、校外共享机制,实训基地可实行企业化管理以营造企业化的职业氛围,促进实训方式、过程企业化。

(二)组合课程团队,促进专业化教学实施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论文篇(5)

其一包含了经济学类的大部分专业,如西安交通大学包含了金融学、金融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贸易经济等专业方向,山东大学包含了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等专业。

其二为经济学类中设置最多的几个专业的综合。有的是包含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如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南民族大学;有的则只包含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其三是包含具体专业除大家所熟悉的经济学类专业外,还与学校特色联系在一起,开设了相关专业,如中国农业大学经济学类除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专业外,还包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设的经济学类,则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之外,还开设了能源经济学。

其四是同一院校有两个以上的以经济学类为名来招生的专业,但在经济学类后面还加有备注,标明不同专业的区别。如北京工商大学分为经济学类(经贸类)和经济学类(财贸类),前者包括经济学、贸易经济和国际经济与贸易3个专业,后者包括财政学、保险和统计学共3个专业。

其五是部分高校所开设的经济学类打破了只包含经济学类下相关专业的构成,还与其他学科所包含的近似专业联系在一起招生,如上海交通大学的会计学专业也属于经济学类的专业之一,天津商业大学则把信用管理包含其中。

主干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数理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等。

院校展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生首届以经济学类招生的学子即将毕业,接受社会的检验。其经济学类专业属于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下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运输与物流方向)、经济学专业(国际税务方向)、经济学专业(荣誉学士学位实验班)等五个专业或方向。入学时,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学生在大学二年级春季学期将根据自身专业学习规划、兴趣特长和学习成绩情况,在贸易、金融、经济类学科内自愿选择专业,确定主修专业(方向)。

武汉大学——经济学类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经济和管理人才。学生进校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用统一的经济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要,分别进入四个专业(财政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保险学专业)继续专业课学习。

工商管理类

专业构成

从开设院校的数量来看,文理兼收的大类专业中,能与经济学类比肩的只有工商管理类。作为备受考生青睐的工商管理类,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和旅游管理类共同构成管理学类。九大类的差异从其命名可略知一二,工商管理类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在工商管理类下,有的专业以市场活动为主,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有的专业则以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为主,如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等,还有些是针对特殊领域开设的,如特许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酒店管理等。于是,在高校以“工商管理类”招生的专业中,具体包含的专业有所不同。

第一类是与经济学类学科有所交叉。如同介绍经济学类专业时,有的高校将部分工商管理类专业纳入其中一样,也有一些高校则将属于经济学类下的专业纳入工商管理类招生、培养,如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类所包含专业除会计学与市场营销外,还包含了经济学类的金融学专业。

第二类则可称为工商管理类的。核心型”,将工商管理类下最常见的专业都纳入其中进行招生,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工商管理类包含了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

第三类则是在管理学类下,打破九小类之间的界限,将属于其他类的专业纳入工商管理类中。如大连理工大学包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北京工商大学工商管理类包括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管理科学共6个专业。

还有一类则更为与众不同,以工商管理类招生,但实行的却是双学士的培养模式。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该校工商管理类又称为“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在四年的修业年限中,接受管理学(或经济学)+工学专业的培养,毕业时可获得双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等。

院校展台

电子科技大学——该大类整合经济管理和电子工程两大学科优势,突出管理与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课程设置强调厚基础和国际化,培养过程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学生在修读通识类课程、电子信息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和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后,可以根据志向选择在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金融学和电子商务三个专业)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进行学习。

哈尔滨商业大学——该大类以实验班形式培养,包含专业众多,有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商品学、物流管理等。前期进行基础阶段学习,后期进入专业学习。

公共管理类

专业构成

同属于管理学类,但公共管理类把关注点集中于社会管理之中,是以政府、企业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的结构、工作程序、工作绩效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与工商管理类不同的是,公共管理类对经济领域涉足较少,而更倾向于解决公共事务——土地、公共关系、文化、劳动关系、公共安全等问题。

公共管理类下包含专业与工商管理类一样多,但最为人们所知的只有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其他专业如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管理、劳动管理、食品经济管理等或是设置较少,或是仅在少数高校试点的专业。因此,公共管理类的构成大多以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为主,再适量增加一两个专业。

在设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高校中,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南大学仅包含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侨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外,又加入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等专业。与一般高校以招收文科生为主不同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类招收理工科考生,包含专业有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管理。

主干课程

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管理、会计学、社会学、应用统计学、公共关系学、公共人事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文写作与秘书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中介组织管理、政策科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原理、组织行为学等。

院校展台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各专业依托学校在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优势,以及充分发挥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作用,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前两年不分专业,进入三年级时按照学生的志愿、社会需求状况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等因素,分为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习。

华侨大学——招收文史、理工类学生,学制4年。前两年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3个专业开设相同课程,第三年在自愿选择与学院考核的基础上分成3个不同专业。成绩达要求可修读法学专业双学位,理工类选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修读城市规划专业双学位。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构成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哪些专业?只要将其名称拆分一下,中国、语言、文学三大关键词就能解释得很清楚,即适用于中国,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语言和文学为研究对象。语言既包括官方语言——汉语,也有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则涵盖了诗歌、词赋、戏剧、小说等。

由于中国语言文学类所含专业较少,因此高校开设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组成也比较简单,可分为“闭合式”和“开放式”两种。“闭合式”指的是所包含专业均为该门类下的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汉语言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华中师范大学包含汉语言和对外汉语专业,山东大学仅含汉语言文学一个专业,云南民族大学包含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河北大学包含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古典文献专业。“闭合式”专业组成的中国语言文学类在目前招生高校中占据多数地位。而“开放式”则是将中国语言文学类下的专业与其他文学类的专业以“中国语言文学类”名义招生,如中南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类则将属于新闻传播类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组成招生。(注:原对外汉语专业现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主干课程

文学理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含当代)、外国文学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经典导读、美学概论、马列文论、中国文学理论史、西方文艺理论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

院校展台

华中师范大学——作为六所部属师范院校之一的华中师范大学,在中国语言文学类的构成上较有特色:汉语言与对外汉语的结合。两个专业紧紧围绕语言,一个是内在的汉语、语言学、文学等方面,一个是把汉语传递给对中国语言、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

广西民族大学——学制四年,双学历[同时颁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方向)、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培养具有系统的壮汉双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从事进一步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将具有双语写作、交流和研究能力及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并粗通一门东南亚国家语言。

能源动力类

专业构成

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性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隶属于工科门类下的能源动力类就是以各种能源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由于一次性能源随着使用的减少,人们更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所以在能源动力有许多专业都围绕核能、风能、新能源设置。

能源动力类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开设最为普遍,其他专业如能源工程及自动化、风能与动力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都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专业。所以在以能源动力类为名进行招生的大类,一般都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其他专业”的形式组成。如大连理工大学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山东大学包括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地班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两个专业。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许多开设此大类的高校,都将与该专业相关较大的但属于土木类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注:现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纳入其中。如北京科技大学该大类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南大学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除以上两类以外,还有少数以能源动力类招生的高校在培养方面是打通本硕连读进行培养,如西安交通大学该大类学生在完成综合基础素质教育、掌握宽厚的理论基础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以在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热动力工程、汽车工程、热能动力与控制工程等专业方向选择,再进行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按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深造。

主干课程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动力机械基础、内燃机原理、透平机械、热力发电厂等。

院校展台

北京科技大学——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两个专业,按大类招收的学生入学后实行宽口径培养模式,一年半后学生将根据本人志愿和在校学习成绩进入不同的专业学习。

哈尔滨商业大学——以实验班(能源动力类)招生,前期以基础学习为主,第三或第四学期再选择具体的专业,可选择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包装工程、印刷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物流工程等专业。

电气信息类

专业构成

作为工科门类招生专业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电气信息类将传统的电工技术与计算机、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及信息处理等新技术相结合,因此专业可以分为相关的几类。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力工程与管理是与传统的电工技术紧密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则与计算机更为投缘;电子科学与技术、真空电子技术等则与电子牵手……在以电气信息类为名称招生的大类专业中,各高校又包含了哪些专业呢?一起去探个究竟吧!

首先是相关专业的结合,如北京交通大学电气信息类包含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电气信息工程专业都与电工技术有关;防灾科技学院包含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专业、首都师范大学包含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则与计算机有关。

其次则是在传统电子与计算机或其他新技术的结合,如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电子信恩科学类包含了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川大学包含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专业。

还有一类构成比较复杂,包含专业比较多,还有些把近年才新增设的专业也包容进去,如大连理工大学电气信息类包含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强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8个专业;中南大学则包含信息安全、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和新增设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和物联网工程专业。

主干课程

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工程数学、电路、电子技术、现代电子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据库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通信系统原理等。

院校展台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信息类所属电气工程学院其前身创建于1908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创办最早的电工学科;是全国电工二级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电气工程学院之一。电气信息类实施本科生与研究生统筹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在掌握好宽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以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选择专业方向,再进行能力培养为主的专业教育,按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深造,学习成绩合格者可分阶段获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

材料类

专业构成

用一句真实并且高度概括的话说,人类的世界始终是一个由材料组成的世界。从属性来分可分为无机物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物材料和不同类型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从用途来分可分为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

材料类下的专业就是围绕研究各种不同材料的特征以及运用不同的材料设置的。金属材料工程覆盖了冶金、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热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及表面等方面;无机非金属材料则是研究水泥、玻璃、陶瓷与建筑(墙体)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则是针对纤维、橡胶、塑料、乳胶漆等材料。

以材料类大类招生的专业构成,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全部专业都由材料类下的专业构成,如石家庄铁道大学该类包含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都属于本类下的专业。

第二种是由材料类下的专业加工科门类下其他类的专业,如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河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的材料类,既有属于材料类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之一,又有机械类下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第三种是材料类下的专业与理学门类下的专业的组合,如中南大学材料类由属于理学门类下的材料化学专业与材料类下的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组成,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类也包含了理学门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注:现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已归为材料类。)

主干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检测技术及质量评估、复合材料、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学、计算机模拟技术与应用、材料制备技术、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等。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论文篇(6)

作者:马超 蒋一婷 徐桂娟 郑彩霞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形成了“一主两翼,两渠相融,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获取知识、增强能力、素质养成”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为两翼,以第1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现第1课堂与第2课堂2个渠道的融合,以及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教育3个层次为一体。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每年招生2个班,在校生人数维持在每年260人左右;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在生物技术专业招生质量逐渐下滑、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仍然保持了招生录取分数位居全校前3名和95%以上的就业率。但是,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增加所培养专业人才的竞争力,仍应成为生物技术专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之一。因此,笔者在与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社会用人单位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体会,提出以下建议,以期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有所帮助。进一步明确、细化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大学的比较优势和核心价值的体现[2]。加强办学特色建设是林业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林业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大学的学科建设是大学工作的龙头,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因素,建设特色学科是林业高等院校加强办学特色建设的关键;而建设有林业特色的学科就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抢占学科制高点,注重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群[3]。目前,全国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有几百所,如果各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缺乏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没有自己的侧重点,那么所培养的毕业生就难以在众多的相同的专业人才中占得就业先机。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设置的专业课程主要以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为主,另外还设置了一些专业选修课。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基本上是全国各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普遍采用的模式,没有体现出林业行业高校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点。同时,北京林业大学的生物技术专业与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相比,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环节等方面,均大同小异,差异不超过15%。因此,建设体现林业行业特色和专业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应是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树木花卉育种生物工程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毛白杨研究所、林木花卉良种繁育研究中心和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地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同时还拥有植物学、林木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以及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和细胞生物学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可见,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领域具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并有多年的科研积累和人才培养经验。因此,把“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专业培养方向能够充分反映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科研特色和行业特色。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将生物技术专业细分为“林地资源培育”和“林地资源开发与利用”2个专业方向,其中“林地资源培育”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以与遗传育种相关的课程为主,侧重于培养具有林地资源培育实用技术的专门人才;“林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以与林地食用和药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关的课程为主,如开设药用植物学、天然产物化学、生物药剂学、生物药物学、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药物分析化学等,侧重于培养具有林地资源开发实用技术的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再围绕特色人才培养的要求开设选修课程,并尽可能使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系统化,切实体现行业特色,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例如,可以借鉴复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选修课体系,其系统地开设了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制药、药物分析方法与应用、新药研发概论、药物遗传学、药事管理学、药学文献检索、药用微生物学等30多门与药学相关的选修课,充分体现了其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药学”特色。

精简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突出重点课程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人文社科类基础课、自然科学类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4部分。人文社科类基础课、自然科学类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主要是依据教育部的生物技术专业规范而设定的,各个高校基本大同小异,所以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成为体现专业培养特色的重要环节。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由于没有确立明确的特色培养方向,所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度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专业培养方向,且不断地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希望课程体系能够涵盖本科毕业生就业、考研可能需要的所有专业课程。例如,由于生物制药领域就业前景较为乐观,所以为学生开设了生物制药、药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化学分析技术、药政学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要参考药学院开设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对“如何与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知识背景相融合”“如何体现出与药学院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区别”等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显然,单纯地开设生物制药方面的课程,尤其是完全照搬药学院等其他院校相同课程的教学大纲,是不可取的,也无法体现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特色。目前,林业系统,尤其是林业基层单位,对林地药用资源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巨大,尤其缺乏具有林业知识背景、熟悉林地药用资源、具有林地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制药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将生物制药技术方面的课程,如生物技术制药、药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化学等课程,与“林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一专业方向紧密结合,将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领域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与生物制药技术相结合,才能使生物制药技术落到实处,并使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充分体现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除了精简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之外,还要突出重点课程。选修课程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而思考和创新的空间被压缩。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为例,大学3年级上学期的必修课学时就达414学时,再加上选修课的学时,总学时可达500学时。这意味着1个学期的开课数量超过10门,学生每天至少要进行6学时的课程学习,由此学生的学习压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所开课程往往存在内容重复或相互重叠的现象。例如,生物制药课程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等课程就存在部分内容的重复,基因工程课程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细胞工程课程与细胞生物学课程之间也存在部分内容的重复。因此,笔者建议,要精简课程体系,协调各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突出重点课程和课程重点内容,强调课程特色,以降低课时总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提供空间和创造条件。

加强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内容的衔接为了强调化学、数学、物理、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对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生物技术专业规范》对这类课程的修读学分做了硬性规定,如化学类课程不少于13学分,数学、物理不少于8学分,计算机类不少于6学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对自然基础学科尤其是化学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例如,北京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规定学生需修读20学分的化学类课程(含实验)、8学分的数学类课程;清华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规定学生需修读14学分的化学类课程、12学分的数学类课程。而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规定学生需修读18学分的化学类课程、11.5学分的数学类课程,且学生修读数理化和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的全部学分需达到37.5分,占全部培养计划总学分的24%。这使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大学第1、2学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课程学习了。但是,遗憾的是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似乎正成为专业课程改革的死角。由于这部分课程均由理学院等外院教师负责讲授,而授课教师对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需求缺乏了解,教学内容大多拘泥于讲“试题”和“公式推导”,侧重于推理、原理讲解和逻辑分析,缺乏案例分析和应用,更缺乏与生物技术专业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学课程(共计11.5学分),学习时间分别安排在3个学期,但最后的结果是当在专业试验课程中面对简单的试验数据时,却鲜有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统计学知识;有的学生甚至连起码的t检验和F检验都不知如何运用。因此,笔者认为,生物技术专业应该加强数理化和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的改革,特别是要加强这些课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内容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进一步优化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布局由于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的修读学分占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全部学分的一半左右,所以很多高校将这2类课程放在大学第1、2学年集中开设,而把专业课主要安排在大学第3、4学年。然而,在大学第3、4学年,学生面临着来自考研、出国深造、英语等级考试以及就业、毕业设计和科研实践等方面的压力,难以把全部精力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因此,笔者建议,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要打破目前的这种条块化课程分配格局,将人文社科类课程适当分散安排在大学的4个学年里;将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以及专业引导性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大学的第1学年,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大学第2学年;同时将免疫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其他选修课之前。这样,学生既可以尽早接触专业课程、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可以提高学习基础课程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能有效地缓解大学第3学年专业课学习的压力,提高对专业知识尤其是其他选修课程内容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此外,在课程安排的细节上,应该认真考虑专业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例如,目前生物技术专业将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就有些不妥,应予以适当调整。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工程类课程的“工”科内容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是以理科为主、工科为辅的理工科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了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等工程类必修课以及蛋白质与酶工程、生物制药等选修课程。然而从课程教学大纲来看,这些课程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适当搭配了一定课时的实验教学,但几乎没有工科方面的教学内容。这势必造成学生对生产设备缺乏必要的了解,在中试和生产车间实际操作环节中缺乏相应的生产设备维护、维修的基本知识。因此,笔者建议,对现有的工程类课程,要适当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增加工艺学、设备、化工原理等方面教学内容的讲授比例;同时开设1~2门工科类基础课程,让学生了解一些工科基础知识。

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规范学术道德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形势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因此,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等科研素质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现在,很多课程的考核均采用撰写论文或者综述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闭卷考试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如何查阅文献、引用文献、撰写论文,有些学生到毕业都没有真正了解和掌握。在很多学生头脑里,撰写论文似乎就是百度、谷歌搜索外加复制、粘贴的过程;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只要不是全文照搬,经过适当拼凑加工就不算论文抄袭,更谈不上对论文所引用、参考的文献进行认真的选择和甄别了。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入校之初,高校就应该开设“文献检索”必修课程,使学生掌握查阅中英文专业文献的方法、了解文献的引用规则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的专业规范和学术道德。例如,浙江大学开设的“生物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复旦大学开设的“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都颇有实用价值,值得借鉴。这些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培养查阅文献的技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术道德的认识。为此,笔者建议,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可以尝试将文献检索、实验设计、生物统计、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集合为一个模块,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在大学第2学年开设。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学术道德。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合并、联合办学、共建等已成为高校体制改革的主题。过去条块分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正在被条块结合的体制所取代,高等教育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作为林业行业性高校,做好行业性与综合性的融合工作将有利于丰富林业高等院校的内涵、增强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力、提高林业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4]。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2006级)考研率达41.82%、就业率达94.55%,应该说又是成绩卓著的一年。但是,挑战依然存在,形势依旧严峻。因此,加强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仍不容忽视。通过明确、细化专业培养特色,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布局,加强课程间的衔接,适度调整理科、工科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加强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和学术道德的规范,可以使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更为科学、特色更为突出;可以进一步突出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在“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领域的专业特色,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从而为我国林业领域培养一批既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生物技术实践技能的林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论文篇(7)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食品工程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也将受到巨大的影响。论述了在大数据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面临的挑战,提出对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人才培养数据的建设及整合、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以及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措施,为提升我国食品工程领域的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大数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Discussion on Education Model and Curriculum system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YANG Zhen-quan GAO Lu RAO Sheng-qi YIN Yong-qi FANG Wei-mi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127, China)

【Abstract】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field of food engineering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big data, accordingly, it will be reformed in the Education Model and Curriculum system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hallenge of teaching system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The optimization for Curriculum system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e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model, the optimization and upd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reform measures of teaching principle and teaching method were be put forward. It provided a new idea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field of food engineering in China.

【Key words】Big data;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l; Curriculum system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教学改革课题项目(YZUJX2012-33B)。

作者简介:杨振泉(1975—),男,汉族,博士,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食品工程领域不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对食品工程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2010年6月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培养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指引。当前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多种传感器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数据源呈指数级增长并深刻的改变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大数据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引起广泛的关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的多源性、易得性和可选性将改变知识的社会分布形态以及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对传统教育模式和体系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食品产业的的新型工业化战略与进程,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优化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着力提升人才工程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当前迫切需要探讨的新问题。本文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1 大数据内涵与特征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各式各样传感器的涌现,数据源以及信息数量飞速增长,形成了巨大的数据集。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的能力正快速成为各个行业和领域发展方向和要求,也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方法。大数据是一个较为抽象新兴的概念,具有大量(Volume)、高速(Velocity)、多样性(Variety)、真实性(Veracity)特点,但至今尚无确切统一的定义。尽管如此,大数据日益显现出它的独特魅力,将成为继移动互联网、智能传感网、物联网和云计算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毋庸置疑,对食品领域及高校人才培养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2 大数据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面临的挑战

2.1 大数据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影响

在教学内容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教授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提供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品质控制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大数据拓展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的范畴。传统食品研发过程包括试验设计、数据采集和积累、整理分析、开发与应用等四个基本环节,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为食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数据的自动化采集提供了可能,多样化的信息平台提供了食品生产与风险管理主体间信息收集通道,为食品研发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数据源。大量数据的结构化和价值提炼将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对象必备的知识技能。

在理论教学体系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传统教学体系按模块化组织,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三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宗旨,包括公共必修理论以及跨学科选修课程,主要包含军事理论与训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理论及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文献检索以及人文社科、跨学科公共选修课等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模块是指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也是增强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其中共性基础课程包括: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基础生物学等;专业方向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现代仪器分析等。专业课程模块分为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两个部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必不可少的骨干课程,主要包括食品工艺学及实验、食品分析及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及实验、食品化学及实验、食品工程原理及实验等。专业选修课程是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兴趣和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食品生物技术、功能性食品、食品包装、试验设计方法、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粮油加工工艺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水产品加工工艺学、发酵工艺学、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机械与设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大数据带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在线化和网络化,资源的易得性将使得通识教育课程进一步丰富,课程设置的系统化和多样化将进一步凸显,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信息获取与分析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课程固化性将被打破,专业知识结构的个性化设计与个性化教学将更加突出。

在实践教学体系上,传统上依据专业特点进行设置,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按照专业认知、实验技能、综合实验、工程与毕业设计四层次组织,递进式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课程实习、课程论文、课程设计、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论文与设计等环节。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指引下,各个高校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积极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数据时代将更加学生实验与论文设计的创新性和价值性,如何从海量的数据所带来的信息中提取所需要的正确的数据,凝练有价值的实践与研发思路将成为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目标。

在素质教育体系方面,传统上按显性课程和隐性的各种文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定期举办食品科技文化节、食品科技及餐旅管理创业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团队意识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学院建立的创新实训体系,按学生自由组合、教师课外指导,以科技创新项目(含教师承担的科技项目、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科竞赛项目等)形式组织实施,塑造了学生在食品研发方面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在落实这些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指导教师,依靠自身的知识背景和积累起了主导作用,学生仅仅充当助手和执行者的角色。大数据背景下,素质教育体系将以学生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凝练设计为主导,教师协助并提供条件共同完成项目,这对教学设施、学生能力和教师素质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大数据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都采用学分制,总学分在150-170学分之间,总学时为2500-2600,其中公共课和基础课为55%,专业基础课为30%,专业课为15%。总学时中15-20%为选修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为(3-4):1。在设置专业方向的学校可采取“专业+方向课”的模式。目前国内高校普遍按照“7+1”或者“6+2”模式安排教学内容,即在前6-7个学期完成所有理论、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与创新实践,最后1-2个学期安排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综合能力训练。对一、二年级大学生,主要完成公共课和基础课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创新意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和文化活动(学术科技节、讲座、论坛)。对三、四年级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开展科技立项活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等,使广大学生进行各类科技实践活动。对于四年级学生,重点以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结合毕业论文设计和实习重点抓创新教育成果转化,举办学生科技作品、实用发明等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基本以由课程考试考核和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构成,对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缺乏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在大数据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限于课堂学习,在线教育全球化可以为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提供世界一流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与相对固化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线学习将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和选择空间,在此背景下教学模式将随食品工业的结构和需求灵活变化,有利于构建复合型、交叉性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但高校学分设置、教学安排、评价体系将面临巨大挑战。

2.3 大数据对现有教学方法的影响

现有的班级授课制,大部分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方法,每位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教学空间内同时面对几十个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大多来源于教材、辅导书籍以及教师收集的各种案例资料,教师很难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进行理性判断,难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大数据背景下,教学资源将被极大的拓宽,学生在授课中的主体性、参与性和积极性都将极大的提高,传统教学方法将不再满足教学需求。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个集生物、化学、农学、营养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的学科。如何通过授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原有的科学思维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形式,鼓励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将是大数据时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探索的主要课题。此外,通过各种网络交互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促进学生回顾和理解之前的学习内容,有效减少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疲乏,提高学习效率,也是未来教学方法中要解决的问题。

3 大数据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策略

3.1 优化课程体系,加大工科课程比例和学时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凸显了从大量的非结构性数据中提炼有价值信息的重要性,掌握与之相应的信息技术,统计技术,计算机技术对培养对象创新创造能力提升和知识结构完整具有重要意义。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于工科学科,但具有工学、农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性质特征,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高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专业定位不够明确,“重科学,轻工程”的倾向仍然存在。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工科课程比例和学时尤为必要、尤其是大数据相关专业课程如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编程语言、数据库、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可视化工具等课程,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工具。

3.2 建设及整合高校人才培养数据,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共享

大数据背景下,食品行业生产、管理、研发、决策很大程度都将依赖社会媒体、消费群体、监管部门以及上下游关联企业所构成的 “网络生态系统”,高等学校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的主体,必须纳入这个生态系统。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学校作为大数据的产生和使用单元,加强大数据的建设与整合,在纵向整合上把人才培养的数据与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群体整合,分工合作、互生互利,将人才供应链向食品产业链整合,通过大数据获得产业需求信息和人才单位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策略。在横向联合上应该与国内外同行高校在协商基础上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形成动态联盟,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动态组合与共享。

3.3 更新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工程设计与创新能力

大数据背景下,知识更新和交替加快,现有的教材体系,在内容设置上也相对滞后,难以跟上实践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线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本领域的发展前沿,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吸收新的信息,不能墨守成规。其二,授课教师应该改“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从大量数据中去挖掘和提炼有价值的信息,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其三,大数据时代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比例将大幅度加大。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学校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联合建立功能齐备、覆盖面宽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面向产品的工程实训,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工程设计能力培养融入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和软件培训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去掌握食品工程以及相关研究的先进设计软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4 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在大数据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将不再仅限于课堂,当在线学习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时,教师应该由传统的上课者转变成老师之间搭建了良好的交流途径,鼓励学生协同学习、发表观点、交流看法,培养互相学习的氛围,在探讨中提出问题,在相互质疑与论证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共同成长。教师应该掌握学习分析方法,运用该工具搜集和分析学习者数据,从而指导教学。随着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信息量的迅猛增长,教师应该将传统的集体授课模式与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等新兴教学模式相结合,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授课效率同时得到提高。教师应不断的完善和整合个人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主动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源,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朱建平,李秋雅.大数据对大学教学的影响[J].中国大学教学,2014,9:41-44.

[2]胡兰英.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516-11517,11528.

[3]杨富民.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3,4(4):71-72.

[4]李昌文,景建洲,纵伟,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1,1:58-59.

[5]陈律.大数据背景下学习分析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4:15-17.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论文篇(8)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研究利用化学与化工的理论和技术来解决能量转换、能量储存及能量传输问题的战略性专业。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将是21世纪化学科学与工程的前沿性课题,也是当前社会急需的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我国于2010年开始设置了能源化学工程战略新型专业,并于2011年进行试点招生。目前针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

(1)东北石油大学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专业按照“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四个层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设置[1];

(2)沈阳工程学院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教学探讨,制定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室守则》《校内外实习管理办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管理办法》等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2];

(3)北京化工大学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科发展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每年邀请国际上著名的学者到能源化学工程实验室进行访问和交流,通过学术报告和互动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并与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和联合培养学生机制,为学生搭建了国际交流平台[3];

(4)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教学主要侧重于学科研究方向的改革,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功能晶体材料的制备,生物质能源的开发,生物质能源与化工原料的转化研究,多晶硅高效回收新技术,发光二极管(LED)用荧光粉的研制,LED新型散热器材料的合成及LED封装材料等研究方向[4]。菏泽学院是一个应用型的地方本科院校,2012年菏泽学院化学化工系紧扣菏泽市煤炭石油资源丰富和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需要,成功地申请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并于2013年开始招生。构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对象,并占据了主导地位[5]。近年来,菏泽学院根据地方资源特点、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师资结构特点对应用型本科能源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主要从人才培养规格、理论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式方法革新、实践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考核评价方式的改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1人才培养规格的建构

人才培养规格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6]。为此应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应用人才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多规格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制定切合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我系深入菏泽市及周边地市各个能源化工企业进行调研,与人力资源招聘部门进行接触、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反馈等,多方收集相关信息,并结合菏泽学院化学化工系师资结构特点,对我们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定位。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对能源化工专业的人才需求有三种类型:科研创新性,动手操作技术性和管理经营性人才。考虑到我系师资力量和学校发展目标,我们把能源化学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动手操作技术性和能源化工企业管理经营性人才。采用“一个专业两个方向”进行培养,实行“5+3”分流培养方式,即前5个学期在一起上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后3个学期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分开培养,主要开设专业课。同时对经营管理型的学生聘请经济系的老师开设经济管理型方面的课程。

2课程培养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能源化学工程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又广泛的科学,是涵盖能源、化工、环境和材料的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按照“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教育+实践课”四个模块设置,注意学科前沿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厚基础、宽口径、重视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实践课的建设。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我们十分重视实践课的比例,规定不少于总课时的20%。课程除了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暑假实习、毕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外,还应增加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开放实验室等项目。教学是基础,是传授知识;科研是创造知识,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7]。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赛等竞赛项目。其目的是以竞赛为载体,把探索精神、创新技能、动手能力、合作能力、针对具体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作为培养目标。这些竞赛对于培养我国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18],加强了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

3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

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模式。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和应用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结合企业生产实例,采用范例教学改革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应用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过程,倡导“做中学”,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比赛中体会自己的成长。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项目活动法”,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教师仅起指导作用,学生可以自主查阅资料并开展与项目有关的研究性活动和合作学习。

4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

实践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构建多层次的包括校内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毕业设计,校外工厂见习、项目合作导师制、校外实习的“双导师”制以及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制度,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9]。“双导师”制是指学生的实习过程中,由学校教师和企业老师共同指导,使学生对工厂实际生产的流程和工艺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程问题和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现在我们已与菏泽市的玉皇化工集团、洪业化工集团、多友科技等企业合作建立了10多处校外实习基地。双导师制的实行,加强了校企结合,有力地培养了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避免了学生“所学”和企业“所需”脱节的问题,实现了学校培养和企业所需人才的对接。

5考核评价方式的改进

评价是学科教学的指挥棒。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评价过程中,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8]。对于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程,采取以闭卷考试(70%)和平时成绩(作业、小论文、实践报告)相结合为主;对于专业课,可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设计(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选修课,采取教师自主考核与院系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实习和实践课程,结合“双导师制”,采用化学化工系与企业共同考核的方式;对于实践课程,采取小组提交实践报告并答辩的方式进行评价。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复合”能力(高深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工业实践操作技能)是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结合专业发展实际,构建“外引+内培+实践锻炼”相结合多渠道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式,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联系,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近三年来,我系派出4位教师到能源化工企业进行业界锻炼,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使教师明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同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我们还聘请企业的业务骨干为我们的兼职教师,不定期地给学生开设讲座和实践课。同时,我们鼓励年轻教师考取化工安全评价师、化工工程师、设备设计工程师等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措施有力地培养了教师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加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总之,根据社会发展对能源化学工程人才的需求和菏泽学院建设应用型地方特色明显建设的目标,化学化工系根据师资结构特点,对能源化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目前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而对如何更高效的进行校企合作,建设产学研联合协同创新体系,打造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和体系,是我们继续努力和探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淑芝,王宝辉,陈彦广,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6):209-210.

[2]赵海,刘瑾,董颖男,等.应用型本科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4):547-550.

[3]北京化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EB/OL].

[4]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EB/OL].

[5]邵波.论应用型本科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4(5):30-34.

[6]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学科学,2012(3):30-36.

[7]任成龙.论科研实践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48-51.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论文篇(9)

近年来,贵州省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在国家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改革及本省“大数据”“工业强省计划”等相关有利政策背景下,得以快速发展。贵州省经济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迅速推进,迫切需要大量工业设计工程类相关专业的卓越人才以满足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但由于地域及历史原因,贵州本地工业设计相对东南沿海省份仍比较薄弱,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机制仍不够完善,导致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难以适应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的需求,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贵州师范大学作为本省唯一的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及时把握国家、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及本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有利契机下,结合本省民族民间特色工艺文化资源,对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以培养更具特色、更加符合区域人才需求的高层次卓越人才。

一、根据区域经济社会情况,准确定位工

业设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工业设计工程是研究产品美学设计、造型设计、功能性设计、结构设计、可靠性设计、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系统集成设计等工程技术领域的实用性专业,是设计艺术类专业与工程相关专业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及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在把握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的特点、瞄准学科前沿的同时,密切关注本省信息化、工业化导向政策,及时分析我省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教育教学现状,并总结前几届培养经验,结合贵州本地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对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合理定位,制订出切合本专业领域的特色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总体定位为既具备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底蕴和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操能力和坚实的工程技术的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具备民族民间工艺美学、材料工艺学、设计美学、现代工业设计知识理念及工程学科领域的宽阔视野和学科前沿知识;具备民族民间工艺挖掘与设计重组传承、适应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的能力;具备民族民间工艺再设计能力,胜任民族旅游产品设计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功能与结构、外形与工艺、产品与环境、人机关系等方面的协同设计工作,可在全省乃至全国专业设计部门、科研院所从事旅游产品设计、工业产品创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民族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工业设计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卓越专业人才。

二、采取“三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加大实践课程比重

一是采取“三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三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即“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专题设计实践”等三部分模块为主的教学方式。三部分知识深度逐层递进,紧密承接。“三段式”模块教学课程设置既与本科学位课程紧密衔接,又围绕工业设计领域前沿展开,使工业设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层级性建设得以有效加强。在“设计基础”模块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导师工作室制、专题设计实践形式进行“专业设计”模块教学,并在原有培养方案基础上增设“旅游商品设计”专业课程及“贵州少数民族艺术理论与设计实践”“工业产品设计理论与旅游工艺产品设计实践”等设计实践专题,加强专业课程的研究深度,发掘研究生设计创新的潜能,使研究生将艺术与技术、人文与科技、民族工艺与传承创新等内容有效融合,夯实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增强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二是加大实践教学课程比重,充分利用本校硬件设施、本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西南工艺旅游商品资源,进行民族特色工业产品设计实践教学。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课程在融入贵州本地少数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知识的同时,注重专业技法、设计软件等实践技能的实训教学。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专业必修、选修课程设置中,实践类课程与理论类课程比例为10∶1。实践类课程教学依托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蜡染•陶艺工坊综合美术实训中心、民族民间图像采集设计实验室、贵州民俗美术图像数据中心等各部门联合进行,充分注重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与设计创新;实行“工作室”制进行课程实践教学,突出在工作室中进行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先后设立了设计工程专业实践工作室、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室、技能实训工作室,为开展卓越研究生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硬件条件;并以设计公司提供的实践案例与国内外工业设计大赛项目为专题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教学,积极鼓励研究生利用学校有利硬件资源及西南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参加各类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三、强化行业实习实践,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一是创新教学培养模式,开展校企(科研院所)联动培养卓越人才。根据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培养模式上,从课程学习、实践训练、教师指导等方面构建“0.5+0.5+1.0”校企(科研院所)联动培养模式。第一学年采取0.5+0.5的模式进行教学,其中第一学期主要在校内学习相关“设计基础”“专业设计”等模块课程,使本硕知识的学习有效衔接,为卓越人才培养夯实专业基础;第二学期进行“专题设计实践”学习,研究生每周4天在校内进行“专题设计实践”学习,1天去实践基地,参与联合培养单位及其导师的项目设计实践学习,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设计实训,强化研究生的学科知识和科研训练,逐步掌握实践项目的申报、建设等相关内涵和流程。第二学年全部进入实践基地进行设计实践实训、毕业设计及学位论文撰写,针对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民族工艺产品研发、现代产品设计及工艺加工方法进行实践学习,并在实践中后期提交相关调研报告初稿、产品设计稿件、产品设计说明等材料,为学位论文积累信息与数据,并在校内外导师的联合指导下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二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有利条件。为促进研究生的专业与职业有机结合,更加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通过与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贵州省旅游产品研发中心密切合作,在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进行合作科研的基础上,两个单位集中优势师资与硬软件资源,共同建立贵州省工业设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卓越人才。双方从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制订、导师指导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并根据行业企业的职业分类和岗位特点,在把握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与职业岗位关系的同时,不断完善卓越人才培养相关制度,促进研究生专业与职业有机结合,培养了一批具有民族工艺意识的产品创新设计高级专门人才,为西南地区民族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创新提供了有利人才资源。此外,为进一步加大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力度,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还先后与贵州博睿广告设计公司等设计单位开展合作计划,为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提供有利实习实践平台,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四、注重学位论文应用价值,“双导师”指导学位论文

根据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实践性特点,要求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需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行业应用价值。学位授予与毕业要求由学位论文和毕业设计两部分构成。充分发挥“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的优势,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与毕业设计,对学位论文、毕业设计选题、开题、前期调研、资料查阅、设计制图、论文撰写、论文评阅及答辩等过程进行全方位指导。校内外导师重视毕业设计的指导,要求毕业设计选题、定位与构思、设计施工制图、设计作品等各内容与学位论文密切关联,并要求研究生将调研报告、研究报告、毕业设计方案说明、项目设计图等多种内容充实到学位论文之中,使学位论文更具应用价值。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及毕业设计过程中定期向校内外导师汇报目前实践设计成果、毕业设计进展情况,汇报内容作为学位论文、毕业设计等级评定的重要参考。结语贵州省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效果良好,通过一系列改革,工业设计工程学科定位更加清晰,研究生自身专业职业素养明显增强,不仅为贵州本地工业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支持,也为贵州省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一是使工业设计工程专业领域定位更加清晰、学科特色更加明显。确立了以民族民间美术基础理论研究为依托,以工业设计实践研究为重点,以区域少数民族旅游产品设计研发为主攻方向,具浓郁西南区域民族特色的实用型特色学科。为培养民族民间工艺设计理论丰富、专业技能扎实、具有旅游产品研发设计实践经验的卓越设计人才提供稳固的学科基础。二是学生自身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明显提高。通过一系列课程与校企(科研院所)联动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20余人。研究生自身专业素质得到很大提升,研究生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技能明显增强,设计调研与定位、设计构思与表达、设计生产与推广等能力显著提高。研究生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提取、整合、设计、研发,利用设计美学、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产品模数化处理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民族民间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成果显著,研究生参加各类设计实践20余项,产生现代产品设计作品20余套,取得各类奖项及申报设计专利10余项,联合培养研究生就业率达100%。三是为贵州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通过“卓越人才计划”的实施与改革,打破了单一式、封闭式的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使工业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与行业实际有效结合;人才培养紧贴西南区域社会现实和贵州实际,培养过程中以现代工业设计与本地工艺文化传承融合创新为基本目标,“现代设计理念—地域民族工艺文化—再设计”为基本教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具有民族文化感、民族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融合创新的新型卓越设计人才,为贵州工业强省、信息化社会建设、后发赶超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朱红林.构建专业与职业有机对接的环境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科技资讯,2011.6

2.刘燕.基于产学研平台“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与研究.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2012.5

3.王福丽.基于小户型住宅的模块化组合家具设计研究:以多功能桌凳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3

4.韩瑞娜.以苗族传统艺术元素为题材的餐具设计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5

5.孙振利.基于材料对比的产品设计:以灯具设计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5

6.王波.现代简约风格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以系列座椅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90-01

能源与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该专业发展的好坏程度直接关系到能源与动力方面的人才培养质量。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开始形成,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及教育体制的影响,该专业发展水平层次不高,专业分割过细等问题突出,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才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接下来将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做出具体的分析探讨。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发展现状

1.专业研究领域的扩展对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

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名称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2012年调整之后更名的,2013年正式更名使用并招生。专业名称的改变反应其教育内容的变化,相对而言,其涵盖的内涵比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更宽广。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化学及其环境工程专业的关系更加密切,而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能量转化与利用。当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开发利用,因此,形成了较大的生产研究领域,急需要这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投入到生产实践中。这样的能源使用现状,为高校能源与动力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然而,当前的专业培养计划中,并没有适当的课程内容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总学分不足,教学科目较少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人才的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相对于变名之前的专业而言,涵盖的范围更加宽泛,不仅仅包括原来的热能工程及其动力机械,还包括热力发动机、制冷低温工程等。这种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广阔的知识储备,增加其就业面和职业的适应能力。当然,这种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也会出现一些不利的影响,例如:人才的培养不够专业,不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某一方面知识技能的需求。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即使到了工作岗位上,也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习及在职培训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任职要求。

3.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大学期间是人生观、世界观和职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以后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同一个专业里,有些人喜欢动力机械,有些人喜欢制冷空调,还有些人喜欢发电等,这就导致毕业生以后的职业选择出现差异性。当前素质教育的号召下,要求学生个性发展,在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要给学生自主选择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来选修自己的课程,从事今后的职业。但是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四年所学内容基本一致,教学内容不存在明显差别,统一的培养模式很难造就出个性化发展的学生。

4.缺乏有力的实践课程

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仍然是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通病,离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还具有很大的一个差异。纵观各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发现其实践环节的设计与理论知识相脱离,不利于实践教育效果的达成。另一方面,实践内容安排不合理,缺乏及时、有效的更新,与国外高水平的高校课程体系相比,教学实践内容明显陈旧,不利于人才质量的提升。

二、建设科学合理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1.增加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模式

变名之后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涵盖的内涵更加广泛,因此需要拓展课程研究领域,在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来设置核心专业课程。在满足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前提下,完善补充专业培养结构,优化核心教学内容,使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适应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够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明确专业方向,区分专业性

为了避免宽而不专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整个能源与动力专业大类的范围中来统一基础性课程,区分好专业核心课程。统一基础性课程是为了防止学生专业面狭窄等问题的出现,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和通识课程的讲授,使得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来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设置大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强化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避免该专业的学生出现“宽口径”和“零距离”的发展矛盾。

3.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高校课程制定者要设立柔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起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来不断的满足该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的专业学习模块,进而从事自己选择的职业类型。一般情况下,课程体系包括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研究型课程注重基础性知识的学习,为以后的考研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应用型课程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主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创新性能力。这样的课程体系,可以从多方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4.优化专业教学内容,促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不可此消彼长,需要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保障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总学习不变的前提下,要合理分配理论实践课程,可以通过其他公共课程的压缩来保障专业核心课程的比重。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同时,可以将理论知识的教学贯穿在实践环节之中。根据最新的就业形势来调整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尽量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日常教学成果中。

三、总结语

总而言之,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内容的优化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专家和教育教学工作者共同努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变更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在考虑本校实际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合理配置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实践环节的增强,最终朝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邱洁;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9).

[2]余万,陈从平,徐翔,赵美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教改教法;2014(2).

上一篇: 家校共育论文 下一篇: 职业心理素质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