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渠工程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5 10:26:43

水渠工程论文

水渠工程论文篇(1)

渠道上的闸、桥、涵等交叉建筑物称为其配套建筑物。渠道测量的技术要求应按《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J3-81DLJ201-81CH2-601-81)》执行。渠道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渠道及配套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测定、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渠道横断面测量等三部分。

二、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

为了绘制渠道设计导线图,应当精确的把其位置都在渠道设计导线图中标出来。这项工作主要是使用GPS来完成的,主要测出渠道拐角和渠道始点、终点及其配套建筑物中心位置点的坐标,并在图纸上用适当的比例和图例明确表示出来。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是利用间视法测量路线中心线上里程桩和曲线控制桩的地面高程,以便进行渠道纵向坡度、闸、桥、涵等的纵向位置的设计。为便于计算渠道长度、绘制纵断面图,沿渠道中心线从渠首或分水建筑物的中心,或筑堤的起点,不论直线或曲线,均应用小木桩标定里程,这些木桩称为里程桩。木桩的间距一股为100m或50m,自上游向下游累积编号。这种按相等间隔设置的木桩称为整桩。在实际工作,遇到特殊情况应设加桩。整桩和加桩均属于里程桩。

1.下列情况应设置加桩:中心线上地形有显著起伏的地点;转弯圆曲线的起点、终点和必要的曲线桩;拟建或已建建筑物的位置;与其它河道、沟渠、闸、坝、桥、涵的交点;穿过铁路、公路、和乡村干道的交点;中心线上及其两侧的居民地、工矿企业建筑物处;由平地进入山地或峡谷处;设计断面变化的过渡段两端。为了注记地表性质和中心线经过的主要建筑物,必要时要绘制路线草图。

2.纵断面测量时需要连带测定的数据和注意事项

(1)渠首交上级渠道的桩号,及交点处的坐标和渠底高程、水位高程;(2)已建节制闸、分水闸应测出闸底、闸顶、闸前闸后水位高程,闸孔宽度和孔数;(3)已建桥(或渡槽)应测出桥顶、桥底高程;桥面(路面)宽度和其跨度;(4)已建涵洞或倒虹吸应测出其跨度和顶部高程;(5)已建跌水或陡坡应测出其宽度、长度、落差和级数:(6)渠道拐角、拐点及翼再睽邕施物的中点坐标;(7)与河沟、排渠、道路和匕下级苴的交角;(8)渠道穿过铁路时应测出轨面高程;穿过公路时应测出路面高程;同时应测出道路宽度;(9)渠道沿线所留的BM点的高程和位置坐标;(10)渠道末端坐标,及其所灌溉的农田地面控制高程;(11)如果大段的渠、堤中心线在水内,为便于测量工作,可以平行移开,选择辅助中心线。

三、渠道横断面高程测量

对垂直于路线中线方向的地面高低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横断面测量。横断面图是确定渠道横向施工范围、计算土石方数量的必须资料。横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横断面地形点的精度,包括地形点对中心线桩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地应±1.5m,山地、高地应≤±2.0m,地形点对邻近基本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0.3m。横断面测量的测设要求:

1.中心线与河道、沟渠、道路等交叉时,应测出中心线与其交角。当交角大于85°、小于95°时,可只沿中心线施测一条所交渠、路的横断面;当交角小于85°或大于95°时,应垂直于所交渠、路和沿中心线方问各测一条断面。

2.横断面通过居民地时,一侧测至居民地边缘,并注记村名,另一侧应适当延长。横断面遇到山坡时,一侧可测至山坡上l-2点,另一侧适当延长。

3.横断面上地形点密度,在平坦地区最大点距不得大于30m。地形变化处应增加测点,提高横断面的精度。

4.渠道沿线察看。渠道放线测量的f司时应注意观察沿线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并以桩号为准做好记录。新建渠道应察看是否穿越农出或林带、居民点等;老渠道应查看已建建筑物的使用状况,并应做好记录。注意查看渠道沿线是否有可供渠道施工用的道路、水源和料场。较重要的交叉建筑物还要测大比例尺地形图。

四、提交测量成果

测量外业工作结束后,经过资料整理、数据计算、计算机绘图等内业工作后,最终应向设计人员提供测量成果。设计所需要的测量成果包括渠道导线图、渠道纵、横断面图及其软档文件,其技术要求均应以满足设计需要为准。

1.对渠道导线图的要求:应包括上下级渠道中心线(及辅助中心线)、渠道拐角、拐点及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中心点位置和坐标,渠道与河沟、排渠、道路和上下级渠道的交角等实测数据;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名称;制图比例和指北针等。

2.对渠道纵断面图的要求:渠道纵断面图要比例适当;标明拐点桩号及拐角;标明已建或拟建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主要特征高程、其中心点的桩号;标明渠道沿线的BM点的位置坐标和高程;其它关键数据也部要标出。

3.对渠道横断面图的要求:渠道横断面图要比例适当;横断面图上应标出渠道中心线桩的桩号、高程和在横断面上的位置。

4.对软档文件的要求:资料要全,包括渠道导线图、纵、横断面图;要有适当的使用说明,便于设计人员直接在软档文件上进行渠道和其配套建筑物的设计工作。

水渠工程论文篇(2)

(1)由于渠线经过地段地质、土壤条件较差,如有软弱土层、断层、风化土层,岩层倾向渠内,沿层面容易产生滑坡。

(2)改变滑带土的性状减小抗滑阻力的因素,如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位变化、灌溉用水下渗、潜蚀和溶蚀作用等降低滑带土强度的因素。

(3)既增加下滑力又减小抗滑力甚至造成滑带土结构破坏(如液化)的因素,如地震和爆破震动等。

(4)施工方法不当,加大了边坡的滑动力,容易引起滑坡,或采用不适宜的爆破。

(5)新、老土(石)结合质量不好,引起结合料的滑动。

(6)改变坡体的应力状态,增大坡脚应力和滑带土的剪应力(即下滑力)的因素,如渠道坡脚人为大量挖土或水流冲刷淘空,导致滑坡等等。

2.渠道的滑坡处理

渠道滑坡的处理,首先应通过地质勘查,找出滑坡的原因,判断滑坡的稳定程度。提出滑坡的施工方案,因地制宜,寻找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容易实施的处理方法。整治滑坡处理贵在及时,力求根治,以防后患。

渠道滑坡的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排水导渗、削坡减载、支挡、暗涵(或埋管)、渡槽及改线等。

2.1排水导渗。排去地表水,疏干地下水是整治滑坡的首要措施,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排水方法。

(1)地表排水:对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以拦截旁引为主,即在滑坡围界5米以外修筑环形截水沟。要注意截水沟的深度和质量,力求做到滑坡体外的水不再渗入滑坡体内。对滑坡范围以内的地表水,应以防止下渗和引出为准。首先要把滑坡体内的多种裂缝回填夯实,防止地表水继续下渗,然后利用滑坡范围内的自然排水沟或新建的排水沟,把地表水迅速汇集排出滑坡体外。

(2)地下导渗:为了防止滑坡范围以外的地下水渗入滑坡体内,常用设置截水盲沟,将地下水导出滑坡体外。对滑坡外的排水,可以在坡面砌筑多种形式的导渗沟,或采用干砌石护坡,水泥砂浆勾缝,底层设导滤层或排水管。

(3)防止水下渗:对滑坡体大,又是深层的,无法治理,建筑物无法避开滑坡体,就采用减少地表水及杜绝渠道下渗水入渗,采用滑体上设排水沟,渠道水用钢管过渡。

2.2削坡减载。对推移式浅层滑坡,则采取“削坡减载”的方法。减小引起滑坡的滑动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一般采用削缓边坡,当渠道外滑坡时,还可将上部削下土体反压在坡脚,从而达到稳定的滑坡的目的。当削坡减压后仍不能达到稳定滑坡的同时,常采用减压与支挡相结合的处理措施。

2.3支挡。在渠道已经塌方或将要塌方的地段,如受地形限制,单纯采用削坡方量很大的,则可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支挡护坡措施。如加固坡脚砌挡墙,干砌护坡等,如渠道经过小溪岸坡,坡脚受洪水冲刷,可采用加固坡脚、浆砌石挡土墙,防止冲刷淘空;对渠道上侧滑坡可采用削坡减载重力式挡墙支挡的办法处理。另外当渠床为基岩时,可采用拱式或连拱式挡墙处理滑坡,等等。

2.4暗涵(或埋管)。由地上转为地下。当地质条件差,山坡又陡峻,或渠段穿过覆盖很厚土质层,岸坡难于稳定而出现严重滑坡时,从外面治理难度大的,应尽量避开滑体或转入地下,可考虑将原有明渠段改为暗涵或埋管形式较为安全可靠,同时可减少工程量。

2.5渡槽。山区渠道常在陡峻的山坡上开渠,往往容易产生山岩崩塌。因限于地形条件,要维护渠道稳定十分困难,可采取改建渡槽输水。

2.6改移线路。一般小型渠道工程,在选定渠线时基本上未做地勘工作,致使有的渠道修筑在滑坡体上,建成后渠道极不稳定,一旦雨水入渗,整个渠床都要发生大的位移和沉陷。当采取上述多种处理措施很难奏效时,最后只有采取改线,以避开滑坡地段。

上述是山区渠道滑坡常用处理措施,滑坡处理方法可因地制宜单独或综合采用。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简单,彻底整治。

3.渠道滑坡防止

(1)渠道滑坡防止应从设计规划入手,摸清渠线地质结构情况,避开地质不良地段,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切实可行工程措施以予防止。选择合理渠道结构和边坡,确保渠道稳定安全。

(2)施工阶段,应平台开挖后抽沟,开挖坡度根据开挖后地质情况,对设计边坡过陡给予修正,确保边坡稳定。对施工中发现可能滑坡的地段要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3)在渠道日常维护管理中,渠道应严格控制在正常水位运行,要加强渠道巡视检查,检查排洪设施是否运行正常,渠道杂草淤积要及时清理,对局部渗漏破坏和集中漏水,应查明原因,堵死通道,做好渠道防渗处理。对于渠道裂缝,应查明裂缝类型并进行处理。对不太深的表层裂缝可采用开挖回填的办法处理,对较深的内部裂缝可采用灌浆法处置。

4.结论

对于渠道滑坡的处理,很可能几种方法同时采用,进行综合治理。尤其是排水措施,无论何种滑坡,都必须进行排水处理,水对滑坡体滑面有软化、加剧滑坡体发生的作用,所以大多数渠道滑坡都发生在雨季,须加强渠道巡视检查,争取做到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水渠工程论文篇(3)

1.1由于渠道施工中没有对当地的地质状况进行详细的勘查,所以在施工技术方面的防控措施较差。在渠道经过的地段,如果遇到土壤条件较差,比如软土、断层以及风化土层等,在遇到外力作用时,就会产生滑坡。

1.2在有些渠道工程中,虽然采用了抗滑措施,但是由于地表水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对滑带土的性质有所改变,降低抗滑性,从而引起滑坡。

1.3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带,受到地震或者爆破等因素的影响时,就会增加下滑力或者减少原有的抗滑力,由于改变了原有的滑带土结构,所以造成滑坡。

1.4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的要求执行,导致施工方法不对造成滑坡。此外,对于施工现场的土质没有详细的勘查,所以对于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没有严格筛选,在与原有土质结合时,由于土质不合,所以容易产生滑坡。

1.5在渠道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人为因素或者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坡脚的土壤大量流失,改变了坡体的应力状态,所以产生滑坡。

2渠道的滑坡处理

2.1排水导渗。排去地表水,疏干地下水是整治滑坡的首要措施,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排水方法。

2.1.1地表排水:对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以拦截旁引为主,即在滑坡围界5米以外修筑环形截水沟。要注意截水沟的深度和质量,力求做到滑坡体外的水不再渗入滑坡体内。对滑坡范围以内的地表水,应以防止下渗和引出为准。首先要把滑坡体内的多种裂缝回填夯实,防止地表水继续下渗,然后利用滑坡范围内的自然排水沟或新建的排水沟,把地表水迅速汇集排出滑坡体外。

2.1.2地下导渗:为了防止滑坡范围以外的地下水渗入滑坡体内,常用设置截水盲沟,将地下水导出滑坡体外。对滑坡外的排水,可以在坡面砌筑多种形式的导渗沟,或采用干砌石护坡,水泥砂浆勾缝,底层设导滤层或排水管。

2.1.3防止水下渗:对滑坡体大,又是深层的,无法治理,建筑物无法避开滑坡体,就采用减少地表水及杜绝渠道下渗水入渗,采用滑体上设排水沟,渠道水用钢管过渡。

2.2削坡减载对推移式浅层滑坡,则采取“削坡减载”的方法。减小引起滑坡的滑动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一般采用削缓边坡,当渠道外滑坡时,还可将上部削下土体反压在坡脚,从而达到稳定的滑坡的目的。当削坡减压后仍不能达到稳定滑坡的同时,常采用减压与支挡相结合的处理措施。

2.3暗涵(或埋管)由地上转为地下。当地质条件差,山坡又陡峻,或渠段穿过覆盖很厚土质层,岸坡难于稳定而出现严重滑坡时,从外面治理难度大的,应尽量避开滑体或转入地下,可考虑将原有明渠段改为暗涵或埋管形式较为安全可靠,同时可减少工程量。

2.4渡槽山区渠道常在陡峻的山坡上开渠,往往容易产生山岩崩塌。因限于地形条件,要维护渠道稳定十分困难,可采取改建渡槽输水。

2.5改移线路一般小型渠道工程,在选定渠线时基本上未做地勘工作,致使有的渠道修筑在滑坡体上,建成后渠道极不稳定,一旦雨水入渗,整个渠床都要发生大的位移和沉陷。当采取上述多种处理措施很难奏效时,最后只有采取改线,以避开滑坡地段。

3渠道滑坡防止

3.1对于防止渠道滑坡现象的产生,首先应该从渠道的设计阶段入手。在渠道施工之前,应该对施工当地的地质水文状况进行详细的勘查,了解沿线的土壤条件。如果遇到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段,要尽量的避开,在无法避开的情况下,要采取有效的抗滑措施,科学合理的设计,提高渠道的稳定性。

3.2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在平台开挖之后再进行抽沟,对于渠道的坡度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坡度过陡,需要及时的修整。为了确保渠道的施工质量,需要加强现场的监督管理,对于可能存在滑坡的地段,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防止因为滑坡而带来危害。

3.3加强对渠道的日常养护管理,设置专人对渠道进行巡视,减少人为破坏现象的产生,对于渠道中的杂草淤泥等物质要及时清除,防止发生淤堵。在坡体出现裂缝和渗漏等现象时,及时维护,防止扩大化,将滑坡现象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水渠工程论文篇(4)

1.1利用现代化引水渠建设可以大力促进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广大农村中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来自于农业生产及一些相关的产业。在现在我国新的农业建设中,大量的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产品的出现和使用确保了国家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正是这些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新型作物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中对水的利用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化的引水渠工程,在使用中既可以保证在农业生产中水在使用量上总数量的要求,又可以做到对水的使用量的精确控制,使之可以达到现代化新型农业技术和新型农业产品的要求。这就确保并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农村的经济发展。

1.2现代化引水渠建设是实现农村稳定发展的保障

在中国一直有“无商不富,无农不稳”的说法。在现在的农村中,特别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因缺水而造成的各种不稳定的因素是很多的。这些不稳定因素包括了大量的农业人口流失而形成的土地荒芜、农民之间因为抢夺水源而产生的纠纷、因为农民对保护水源的认识不足而与水利部门产生矛盾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着我国农村建设的稳定与发展。在利用现代化的引水渠建设工作,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水源投入到农业建设中,同时还可以提高现在已开发的水源的使用率,减少水源在输送过程中的浪费问题,确保农业用水的使用量。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农村中因为水缺少的问题造成的不稳定因素,为农村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1.3现代化引水渠工程是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的保障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大量的人口在日常中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但是随着我国的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粮食生产不足带来的安全问题已经出现在了每一个人的面前。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耕地面积,确保粮食产量在安全线以上是国家农业建设的一项重大使命。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确保农业供水使用是这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业水利建设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份,现代化的引水渠工程可以为更多的粮食耕地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大大的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粮食产量,为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2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好引水渠工程建设

在现代的农业建设中,因为许多的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出现,以及农业水源使用要求的提高,农业生产中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引水渠工程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做好建设工作就成为了引水渠建设工作人员的研究课题。

2.1利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做好引水渠建设工作

为做好现代引水渠的建设工作,提高引水渠工程的建设速度和质量,越来越多的先进的工程技术被引进到引水渠工程建设中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引水渠建设中新的技术手段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以四川地区的引水渠建设为例:四川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复杂,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在以往的引水渠建设中,首先难以解决的是因为地形情况复杂造成的勘测难问题。但是新的GPS定位技术,加上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新的定向爆破技术、混凝土浇灌技术、水闸控制技术的等相关新技术的使用,都大大的提高了新的引水渠建设工作的建设效率和质量。

2.2加强农民在引水渠的建设管理工作的参与度

引水渠工程的建设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惠农工程。在中国农村中,需要这大量的用于灌溉的小型引水渠。如果只是依靠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建设效率是很低的。但是如果可以加强农民在引水渠工程建设的参与度,利用农民对农业灌溉水源的的需求,自己建设村级的小型引水渠,然后再与水利部门修建的大型引水渠连接,形成引水渠星罗密布于村间的景象。真正的将引水渠工程的作用运用于每一块需要浇灌的土地。

2.3在引水渠建设中建立更加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体系

在现代的引水渠建设工作中,除了做好引水渠本身的建设工作外,还应该在引水渠建设的上级来源和下级使用工作上加强管理,做好提高水源的使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引水渠建设工作中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体系,将大型的水利工程、大型的引水渠、小型的水库、村级的引水渠等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建立统一的体质,形成“主动脉-微血管-毛细血管”一样的水利工程体系。这个体系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水源的使用率,确保农业灌溉工作的顺利完成。

2.4做好引水渠工程建设完成后的善后管理工作

要提高引水渠工程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除了做好引水渠的建设工作以外,在引水渠工程建设完成后,做好其善后管理工作也是很重要的。这些管理和善后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水费的收取工作。水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在水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农民缴纳一定的水费。这样做可以提高农民对水的珍惜程度,增加水的使用率,减少水的浪费情况。二是做好引水渠维护保养工作。引水渠工程在建设完成后,也会因为地质、气候等问题,在使用中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水利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引水渠日常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维护保养,确保引水渠的顺利使用。三是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水利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对于破坏引水渠工程、偷水、严重浪费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等违法行为,一定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好水资源。

水渠工程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各地开始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原有城市,将周边环境纳入到城市范围内,城市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在城市基础建设中,排水工程是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排水管渠是城市市政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在市政排水管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铺设的排水管和其他管材相互交叉,造成施工不便。

二.市政排水管渠建设中管线交叉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市政排水管渠建设中,排水管道建设时经常遇到管线交叉的问题,导致排水管道和其他管线之间产生交叉冲突。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线建设不同步,同时也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有力的监督管理所造成的。在各类管线交叉问题中,排水管道交叉的主要管线为电信、移动、网通、自来水、有线电视、燃气等管线交叉,这几类管线差不多挤占了大部分过水断面,造成该处进行排水管施工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施工难度较大。

管线埋设各自为政,埋设时随意性较大、管线规划缺乏统一,导致在埋设排水管道时受到阻碍。在新建城区中,受到建设资金的约束,城市的建设和道路建设往往不能一次到位,基本上要先考虑机动车通行的需要,仅仅先建好主车道路面,而对排水管渠及人行道等,需要根据道路周边的环境和土地使用情况来逐步配套。电信、移动、网通、自来水、有线电视、燃气等部门处于未来发展要求和市场的需要,在建设资金较为充裕的情况下,具备在道路主车道两侧来埋设管线。个别管线单位为了施工方便和节约成本,将道路横断面的平面位置和竖向高层等随意进行调整。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布线埋设,造成地下空间浪费,给后续的排水管渠施工造成非常大的不方便。

三.管线随意交叉的不利影响。

各类管线直接穿越排水管渠是相关规范中所不允许的,由于类似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城市排水管网的正常发挥。主要表现在:

1. 管线交叉,将会破坏了排水管渠的密闭性和整体性。过多的管线交叉,造成管线直接穿越排水管渠,影响了管渠的使用寿命,并可能会造成雨水泄漏、污水外流,既污染了地下水,又影响了路基的稳定性。

2.过多的管线交叉,将会导致排水管渠的过水能力下降。大管径的供水管、多层多孔的强、弱电管束如跟排水管渠有交叉,则会降低了排水管渠的过水能力。如果管渠底部存在其他管线,将会造成上游出现雍水,加大水头损失,也会使排水管渠内的水流速度过于缓慢,增加管渠堵塞的机率。

3.不利于排水管渠的日常疏浚养护。管线铺设受阻,高压喷头无法在管渠内顺利进行,导致上游冲洗下来的杂物和淤泥等被管线拦截,无法进入到检查井内。管线交叉,加大了管渠淤泥的堵塞可能性,而传统的摇车通沟法和竹片通沟法都无法得到实际的应用,既减少了管渠的过水能力,同时又增加了养护成本。

4.许多交叉的管线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出现损坏,将造成巨大损失,影响公共安全和人们的生活。

四.市政排水管渠施工管线交叉的处理方法。

1.消除高程冲突。

在新建排水管渠和其他管线存在相互交叉并有高程冲突时,根据规范要求,在工程投资、施工工期、工作面大小、管顶覆土深度等因素,尽可能其他管线进行改线。其他管线在排水管的上方或下方经过时,要先消除高程的冲突,满足排水管道施工的空间要求。为了提高管线施工进度,设计单位要尽量掌握施工范围内各种管线的埋设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要切实做好城市的规划工作,合理分配和规划地下空间,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划来实施。在管道施工前介入,并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及时将竣工进行归档整理。

2.提高技术处理能力。市政排水管渠施工过程中,遇到无法迁移的,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特别是在高程发生冲突无法安排直线穿排水管道,否则将破坏排水管道的密闭性和整体性,造成雨水泄漏、污染地下水。在对管线进行必要处理时,要改善排水管渠的水利条件,同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遵循设计,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定来进行施工。

(2)有压管道要让无压管道。

(3)在管道交叉位置要尽量满足最小间距要求。

(4)小口径要避开大口径、雨水管道要避开污水管道。

(5)临时管道让永久管道。

(6)减少开挖工作面而后填挖的土方量,保证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4)要联系有关管线部门,要取得同意和同意协助。

3.合理规范管道。

在新建市政排水工程中,新建管道在下,而其他管道在下时,要采用槽底砌砖块的方法来对上面的管线进行保护,当管径较大、管线较多时,采用开槽施工填筑土方扩大,在管道保护存在问题时,可采用顶管法。当新建排水管管道在上,而其他管线在下时,要先测算上下管道间的间距和交叉位置的地基承载能力,当以上条件满足规范和要求后,要将两者间的原状土全部挖除,在必要时,要在排水管道的管基下增设保护垫层,才可对上方排水管道进行施工。

4. 争取处理新建排水沟渠的相关技术。

新建排水渠箱与其上方管线交叉且高程未发生冲突时如果渠箱顶板及管线底部之间深度≥70 mm,可在渠箱侧墙上砌筑砖墩支撑管线;如果顶板与管线底部的深度

5.检查井法。

在排水管道和其他管线交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果穿越的管径较小,就可以采用检查井的方式来解决。在排水管道断开后,要用检查井来进行连接,而其他的管线则增加套管保护之后从原高程的井内穿过。

6.暗渠法。

暗渠法是在现场浇筑矩形的钢筋混凝土暗渠来进行施工的方式。在现场交叉管线侵占过水断面、其尺寸、排水管到的流量、流动速度都可以确定暗渠顶板高程和横断面加宽的尺寸,避免造成其他管线无法直接穿越或不利于排水管道的水利条件。

五.结束语:

市政排水管渠施工中,经常面临管线交叉的问题。为了提高排水管道的利用效率,在管线无法错开的情况下,要采用多种方式,来疏通障碍,引导排水管线合理规划、布局,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1] 赵辉 Zhao Hui 市政排水管渠施工中管线交叉问题的处理[期刊论文]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7年8期

[2]丁富强 市政排水施工中管线交叉问题的处理 [期刊论文] 《大陆桥视野(下半月)》 2011年10期

[3]闫齐 刁艳玲 浅析排水管施工中管线交叉问题的处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13年19期

水渠工程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08505

渠化工程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主干专业课程。渠化工程课程包含了航运枢纽的规划、布置及设计等基本内容,涵盖了结合现代水利建设的特点,体现工程建设在社会、环境、管理等系统中应该考虑的若干问题。

结合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的特点,以培养从事内河船闸、内河码头及沿海开发工程为特色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出发点开展渠化工程课程设置,

对于江苏省普通高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尤其重要。江苏省境内具有四通八达的内河航道网,截止2014年年底,省内共有内河航道总里程24 342公里,占全国航道总里程的1/5,江苏省境内设有通航船闸110座,属于交通部门管理的有47座,其余均由水利部T管理,且近些年一批新建及扩建的船闸陆续开工,可见在江苏省境内船闸的设计、维护修理及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科课程教学是教学研究型高校的立校之本,是教学工作的根基,是主要环节。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新增专业,在渠化工程本科教学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不足,如何结合区域特点开展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让渠化工程的教学工作更接地气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不少学者针对港口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问题进行了思考及探索[1-5],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在借鉴前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文章结合江苏的区域特点,就扬州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渠化工程的教学工作展开了一系列有益思考及探索。

一、渠化工程课程的特点及重要性

渠化工程课程的理论教学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渠化工程》

开展教学工作,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渠化工程规划、渠化枢纽、船闸

总体设计、

船闸的输水系统、船闸水工建筑物、闸阀门及启闭设备共六部分。课程内容涉及知识面宽、内容多,涉及其他课程较多,如:材料力学、土力学、水力学、结构力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和水工钢结构等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安排,该课程的教学安排在大三的春季学期,理论教学课时为32学时,课程设计周时为1.5周。

渠化工程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本科专业的学位课程,包含了航运枢纽在规划、布置、设计等基本内容,重点突出船闸的总体设计、输水系统及水工建筑物设计计算三部分。渠化工程教学大纲的制定理应根据学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宏观定位,以面向江苏省,服务江苏省,辐射东南地区为根本,以培养具备从事水运工程规划设计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结合江苏省船闸的建设特点,围绕江苏省境内水运工程的特色展开,为江苏省的内河水运建设培养人才、储备人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国家关于船闸工程设计及建设的政策和法规,

较系统地掌握渠化工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及船闸设计的基本方法,熟练运用AutoCAD绘图软件进行船闸图纸的绘制。

二、渠化工程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渠化工程课程内容具有专业性、宽泛性、实践性强、枯燥性及问题庞杂性等特点,结合学校渠化工程理论教学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紧贴工程实际

渠化工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船闸的初步设计方法。教学工作也主要围绕教材和国家规范标准展开。渠化工程课程的重点是船闸的总体设计、船闸的输水系统及船闸的水工建筑物三部分内容,每部分均有国家规范与之对应,如:第四章船闸总体设计对应JTJ305-2001《船闸总体设计规范》,第五章船闸的输水系统对应JTJ306-2001《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第六章船闸的水工建筑物对应JTJ307-2001《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船闸的种类繁多,构造复杂,各自的工作特点不同,其设计和施工要求区别也较大,对于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明晰阐述,让学生能够掌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师针对教材内容的讲授比较空洞,往往就计算表达式讲字符的物理含义,而对计算式运用情况的分析高度概括,虽然有易于学生形成初步记忆,但做到真正灵活运用则较为困难。这主要受到两方面的约束:一是,受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无法详细结合实际船闸工程案例详细阐述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受限,且课程内容信息量不充分;二是,受教师工程经验的影响,任课教师自身对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较少,尤其对于青年教师,

工程实践经验更为匮乏,面对教学任务只能就理论而理论,就方法论方法,无法进行工程实践拓展,更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

在任课教师讲授船闸输水系统类型选择时,往往根据JTJ306-2001《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中输水系统类型的判别系数m进行确定,当判别系数m大于3.5时选择集中输水系统;当判别系数m小于2.5时选择分散输水系统;当判别系数m位于2.5~3.5之间时既可采用集中输水系统也可采用分散输水系统,对此,是不是两种输水系统均可采用,是否需要其他的参考因素。根据以往的教学情况,教师往往并不会展开,只是泛泛而谈,未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清晰阐述。学生在遇此情况时,往往依据设计的难易选择集中输水系统。此类情况在渠化工程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这些问题的解决均需要任课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

渠化工程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着眼于教材书本,主要以知识的灌输为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颇为单一,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阻碍了学生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课堂教学过程缺乏探索性、交互性、实践性、启发性和自主性。学生对任课教师PPT课件依赖程度高,学习兴趣不浓厚,主观能动性发挥较差。课堂教学采用讲授模式也直接导致课堂缺乏互动空间,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活跃,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了阻碍作用,也不符合培养创新型工科类人才的定位,因此,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值得重点思考的问题。

(三)学生对课程的认知问题

渠化工程在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中是必修课程,学生对于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认识和定位比较肤浅,即学习如何设计港口水工建筑物及海岸工程,而为何要学习渠化工程,为何要学习船闸的设计,这样的疑问在大一至大四的部分学生脑海中一直存在。若学生对课程缺乏正确的认知,那么将有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渠化工程课程有抵触情绪,从而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降低,学习被动。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扬州大学新增本科专业,专业实力较其他水利类专业较薄弱,在大二上学期出现了不少学生转专业的情况,严重打击了未转专业学生对该专业原有的热情和积极性,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既然实力不强,为何还开设这样的专业,对学生有何益处?”等消极错误思想,这些因素也导致了在后续课程学习上情绪低落,对专业的认可度低,直接导致对该专业课程的认知出现偏差。

(四)课程考核问题

当前渠化工程理论课程考核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最终考核成绩由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考试成绩占最终评定成绩的70%,还有30%源于平时课程作业及课堂出勤等。采用这样的评判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出勤率,但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前考试试卷的难度不高,主要以过关性考试为主,考试内容呆板,试题缺乏灵活性,多局限于教材中基本理论,且受标准化考试方式的影响较大,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证明及应用题等主观试题较少,外加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问题,导致学生通过课件PPT的学习就可以通过考试,甚至取得较高分数,这样的考核机制会让学生产生临时抱佛脚的投机思想。这也使得记忆力成为了学生能否通过考试的关键因素。@样的情况普遍存在,导致的结果必将严重削弱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渠化工程理论课程体系的掌握,更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和对专业的热情。

三、渠化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让学生明确认知到渠化工程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内在萌生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学习主体的意识,基于此从四个方面给出了渠化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

(一)提高工程实践经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任课教师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经验,不断积累工程实际素材,否则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纸上谈兵,就事论事,面对学生的疑问,也只能从设计规范的角度进行阐述,阐述的原因可能与实际工程存在不一致的问题。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提高渠化工程的教学质量,需要任课教师加强自身的工程实践,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渠化工程的授课内容与工程实际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例如:教师在讲授船闸总体设计时,船闸的总体尺寸设计均按照JTJ305-2001《船闸总体设计规范》进行确定,那么在实际工程中,相同水力条件时,船闸的总体尺寸是否固定,当学生有此疑问时,教师可结合泗阳船闸工程实际案例进行阐述,泗阳船闸共有三线船闸,一、二、三线船闸中心线平行,各船闸承受的设计水头相同,但每线船闸的总体尺寸均有所差异,如:泗阳一线船闸总体尺寸为:230 m×20 m×5 m,泗阳二线船闸总体尺寸为:230 m×20 m×5 m,泗阳三线船闸总体尺寸为:260 m×23 m×5 m,对此是什么原因导致设计条件相同而每座船闸的总体尺寸却不相同呢?教师对此工程实际案例进行剖析,可让学生在掌握船闸总体尺寸设计计算方法的同时又明白了实际工程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二)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个方面,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目前,渠化工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

任课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直观演示法进行授课。

渠化工程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课,课程不同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程涉及内容较多,知识面广。渠化工程课程内容综合运用了水文、地质、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及相应的数理知识,这也要求任课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站在较高的知识层面上融会贯通地把握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吃透教材内容,才能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更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将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案例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如:任课教师在讲授引航道口门区时,先给出口门区的定义即引航道静水和河流动水交界的水域,因较大的流速梯度,该区域通常存在斜向水流,有时还会出现泡漩等恶劣流态。由于该情况的出现,需对引航道口门区水面最大流速给予了限制,一般情况下,任课教师对口门区的讲授到此结束,学生对此的印象就是需要给予流速限制即可。当学生遇到实际工程中口门区的流速超过限制时,可采取哪些措施,学生不知所措。为此,任课教师在讲授此部分内容时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三维水流数学模型对引航道口门区的流态进行数值模拟,给出相应的流线及流速分布,让学生依据模拟结果和口门区流速限制条件给出合理评判,若不满足,可采取哪些方法给予解决,最后任课教师可采用导流墩改善船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的方法给予阐述。采用问题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但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更高,任课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真正做到科研反哺教学。

任课教师还可采用网络辅助课程教学,在网络辅助课程系统中教学大纲和作业,督促学生课后学习。任课教师科学、合理地选择并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这要求任课教师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点,并综合考虑渠化工程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优化组合。任课教师需进一步完善渠化工程课程体系结构和各个教学环节,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建立多层次、多模式、高效、开放的渠化工程教学体系。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反促课程理论教学

渠化工程教学内容安排期间,合理地穿插实践教学环节,因材施教,重点抓两头,兼顾中间。对于大三的学生,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可将渠化工程课程设计分为若干子单元,再将子单元穿插到对应的渠化工程理论教学内容中,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船闸子单元的初步设计,从理论知识的理解到将知识应用于船闸子单元的设计,让学生不断提高对船闸的认知水平和设计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若学生遇到问题便会自主地去寻求答案和解决办法,否则船闸的初步设计无法开展下去。这样的举措有利于

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明白理论知识如何运用于工程实践。

在渠化工程授课期间,将现场教学穿插到理论教学环节中,在讲授完船闸的水工建筑物后,可带学生参观扬州市境内的船闸水工建筑物,如:扬州市境内的芒稻船闸、宝应船闸及施桥船闸等,通过现场教学来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现场的讲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任课教师可借助渠化工程的教学模型,如:渠化枢纽布置的教学模型、各类船闸的教学模型,以及船闸过闸、输水系统演示等基础实验,让学生动手拆装、分解船闸结构,在拆装过程中明白船闸的组成和每部分的结构特点。

利用校院两级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提升计划,将先进的实验仪器,如“PIV”、“ADV”等运用于渠化工程的实践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反促渠化工程的理论教学,提升教学效果。通过院级努力,主动联系江苏省境内设计院、施工单位及船闸管理单位,构建校企合作关系,形成固定的实习基地,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证。通过聘请实习基地的具有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避免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任课教师可依据实际教学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同时转变课程考核等同于考试的观念,将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纳入考核体系中,让课程考核过程化、经常化,

从而督促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掌握渠化工程的理论知识。在渠化工程考核中,任课教师可采用期末考试、分析报告、平r作业、小论文、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结合进行考核。如:在渠化工程理论课程全部讲授完后,任课教师可将班级同学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对船闸设计的关键问题进行提炼撰写小论文并制作PPT汇报,同时任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到知网、万方等电子文献数据库及图书馆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任课教师对分组的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给出相应的考核成绩。在这样的考核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知识的组织概括能力均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通过在渠化工程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遏制学生“考前背一背,过关松一松”的不良学习风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也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提高自身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在当前科研为主导的前提下,任课教师必须付出更多,才能将教学和科研做到相互统一、相互促进。

四、结语

到2021年,江苏省要完成京杭运河江苏段升级扩容,苏北段完成船闸扩容建设、湖西航道建成通航,实现全线2000吨级船舶通达,苏南段完成三级航道整治工作,江苏省航道事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水运工程建设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关键在于本科教学质量,为此,根据学校的区域定位,分析总结了渠化工程的重要性及该课程的特点,指出了当前渠化工程理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围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课程学习兴趣,从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措施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思路,以期为渠化工程理论课程的教学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曹周红,韩时琳,肖政,等.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6):96-97.

[2]程永舟,江诗群. 航道整治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 高教论坛,2009(12):41-42,72.

[3]赵志舟. 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结构改革的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2013,22(5):85-89.

[4]赵志舟,许锡宾,王多垠. 港航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134-135.

水渠工程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TV 文章编码:

水利行业渠道管理和养护的重要性

我国水利行业渠道主要有农田灌溉水利、大型水利工程等,为实现该种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我们便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及其养护。

就农田水利而言,灌溉渠道是最为常见的水利工程,尤其以北方见长,主要是为了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渠道管理及养护的重要性便在于灌溉时节该水利工程的正常运作、后续使用中不会出现渗漏淤积等问题。水利渠道的管理和维护对于灌溉的实现、农业生产的保障以及节约用水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对于引水工程而言,渠道的管理和养护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引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在引水渠道建设上,要实现引水的目的还要保证水质达到一定的要求,避免引水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和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发生。因此,在该种情况下,渠道的管理和养护能够保证引水的顺利实现,加强各引水渠道段点的监控,保证水利工程自身使用寿命和安全的同时,也保证水资源的有效传输,减少浪费等现象的发生。

水利行业渠道的管理和养护

对于渠道的管理和养护要从渠道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渠道的长度、跨界等因素,采用多种措施来实现该种管理和养护。渠道在建设过程中因为其设计和施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淤积或者由于水流的冲刷所带来的破坏,及渠道自身的坍塌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在渠道的养护中,我们便要采取经常性的措施来进行检查及其防护工作。从外在的占用渠道现象的排除、渠道的不合理开挖等现象的杜绝、对于新建或者维修后的渠道进行试验以发现问题等措施都是实现渠道管理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渠道旁边有计划的进行绿化,加强巡检等方式来强化对于渠道的养护,使其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水利行业渠道的管理和养护工作还要求对与之相应的渠道建筑物进行有效的管理、开展必要的养护工作,使其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水利建筑物的管理和养护首先是对渠系建筑物的管理和养护,水利工程要求建筑物没有裂缝、不存在漏水现象并且没有歪斜和偏移等现象,保证渠道的各项能力符合设计的要求;建筑物自身不存在上下游冲刷等造成的松动或者损害等情况;挡土墙的密度符合设计标准,排水设备通常,不会存在渗流的现象等。

为满足渠道建筑物的要求,我们在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中可以通过加强对渡槽、倒虹吸管的管理和养护等措施来实现。由于渡槽架于空中,我们应该保证槽中的水流稳定,在进出口处设置护砌,在渠道和渡槽的连接处出现沉陷时进行填土夯实来防止淘刷。并且应该及时清理渡槽下游的渠道,通过巡检及时发现连接处或者槽身的漏水现象并及时维修。通过对于水压的控制来防止倒虹吸管的破裂等现象发生,且在其进口处设置拦污栅,并且设置尘沙和排水设备,以避免淤积现象发生。在跌水和陡坡区域应该加强对于护坦的保护措施,加强管理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砌缝松脱等现象,并且及时清污避免淤积堵塞。多种措施综合运用,实现对渠道建筑物的有效管理和及时养护,在保证渠道工程正常运作的同时延长其使用使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加强水利行业渠道的防渗和防淤方面的养护

水利行业渠道是水输送的主要线路,在这过程中渠道防渗性能及其防淤能力直接关系水资源输送的有效性。为保证水利输送的顺畅及节约用水的目标,我们便要加强渠道防渗和防淤方面的工程建设,保证渠道的正常运行。

从渠道防渗层面讲,我们可以通过压实法、防渗层的建设等方式来实现渠道防渗漏的目的。在水利渠道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人工或者机器来夯实渠道底部或者其边坡,使渠道周围的土壤密实度增加,从而减少水分的渗透。该方法的使用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清楚周围影响土壤密实度的杂草等,并且保证土壤的湿度,以实现最低成本的高效防渗工程的建设。除此之外,在渠道底部铺设防渗层也是实现防渗漏的有效措施,用于铺设的材料一般由有粘土、三合土、卵石、浆砌块石、混凝土等,通过它们的搭配适用,能够保证渠底稳固性的同时保证较好的防渗效果。充分利用粘土的性能,减少水流冲刷带来的渠底的破坏。在具体管理和养护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渠道周围的具体情况就地取材,采取适应的方法来将其渠道底部的防渗工作。

渠道建设中防淤同防渗同样是其管理和养护的重点。为实现渠道的水利目的,在其设计的过程中便将水流挟沙的能力予以考虑,当水流含沙量超过设计标准时便会出现一定的淤积。为避免该种淤积对于水利渠道正常运作的影响,我看便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清除该种淤积。我们可以通过对比降的调整来调整挟沙能力,通过对渠道弯度等的设计和调整来减少或者避免淤积;对于一些淤积较严重的地方,通过加大流量来进行调整;而对于一些多河系的水利工程,我们可以通过及时的拉淤来清理渠道保证去顺畅。在水利工程渠道防淤的管理和养护中,我看可以充分利用渠道的设计特点及其建设的地势等,综合利用流量调整或者其他辅助措施来排除淤积砂石保证水流的畅通,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克西克达拉.灌溉渠道管理养护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

[2]陈凡,严深义.浅谈渠道工程的管理养护[J].水利天地,2013(1)

水渠工程论文篇(8)

1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邢石界至古运河南渠段总干渠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一部分,工程等别为Ⅰ等,总干渠渠道按Ⅰ级建筑物设计。跨越工程修建时,该段总干渠开挖填筑已经成形,还未衬砌。

按相关文件要求,跨越南水北调工程需要对跨越工程采取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安全评估。文章从跨越工程对南水北调水质影响、总干渠结构、跨越工程施工安全性、跨越工程建成后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对总干渠供电线路安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价。

2水质安全影响评价

跨南水北调大桥桥面铺装采用防水混凝土铺装,面层采用10cm厚沥青混凝土铺装,沥青混凝土和防水混凝土之间设置防水层,防止桥面积水下渗流入干渠中;桥梁伸缩缝采用防水伸缩缝,两端翘起,可防止雨水从伸缩缝流入南水北调范围内;另外大桥桥面采用纵横坡排水,南水北调范围内不设落水管,东西侧雨水收集汇入市政雨水管道。上述这些措施可有效防止桥面水进入总干渠,并且桥面水未排入南水北调一级保护范围之内,保证了总干渠的水质。

在主桥外侧防撞护栏上设置防落物网,可有效地防止杂物散落掉入总干渠影响水质。

3跨越桥梁工程设计评价

跨南水北调大桥一跨跨越总干渠,桥梁梁底距离防洪堤顶大于10m,满足总干渠交通通道以上不小于4.5m的要求,不影响总干渠运行维护道路畅通,也不会影响到防洪堤。

该桥桥墩未占用截流沟。也不影响隔离网栏。

故桥梁桩基沉降不会对总干渠衬砌结构产生影响。

4施工安全性评价

(1)桥梁基础、下部施工

①基坑开挖会对总干渠截流沟造成破坏,承台施工完毕后,要对其按南水北调要求进行恢复。

② 施工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桩基施工过程中水的渗漏和桩基塌孔对总干渠造成影响;施工期间不能将地下水排水南水北调总干渠。

(2)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主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支架的工艺,不破坏渠道结构,且桥梁施工完成后,恢复到原渠道作业面,因此满堂支架对渠道基本无影响,

5运行安全性评价

桥梁分两幅设计,若一幅桥发生撞车等意外事故,可封闭发生事故桥幅,待处理完后开放,不会对南水北调影响。

6 对南水北调总干渠 35kV输电线路的影响

桥梁跨越工程从南水北调35kV永久输电线路杆塔之间穿过,该跨越工程位于杆塔基础正上方,不满足《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的要求,故对杆塔进行移位处理。

7结论及建议

(1)跨越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水渠工程论文篇(9)

二、抓工程建设,把质量当生命,公而忘私。

正如他的那句口头禅所说:工程是百年大计,要“铜帮铁底”。他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十几年在工地上的摸爬滚打,使他练就了一副过硬的识假打劣的本领。经他施工的大大小小120多项工程没有一项不合格,其中:获得处优良工程的不下20项;马莲渠改道工程、汉渠南干沟涵洞工程、贡碑沟涵洞工程、秦渠纪家湖涵洞工程、农场渠砌护工程、水利厅院落改造及道桥工程等获得了水利厅优良工程;1995年的管理处培训大楼工程被评为自治区优良工程;在1998年的红三干渠12标段工程施工中,由于他加强管理,狠抓质量,使该段被评为优质工程,受到了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指挥部的嘉奖。多年来,他总结摸索出了一套“四早五定三把关”的施工经验,即早安排、早勘测、早设计、早施工,坚持定方案、定任务、定人员、定资金、定时间,严把设计、审核、验收关。严格实行工程建设法人制和项目责任制,积极配合实施监理制。他注重规范管理,每项工程都要求签订,层层把关,按章操作,严格施工。他坚持原则,铁面无私。他的只看质量不看人情的严厉态度,使许多施工人员不寒而栗。他不分昼夜,坚守工地,为管理处赢得了安全保障和信誉。

三、抓制度建设,科学管理,因材用人。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他接手工程队以后,打破旧框框,建立了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公司后,又制定章程,完善用工合同,制订了详尽的《工程施工规范》等,并带头严格执行。

2、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打破喝“大锅水”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无论在工程公司当经理,还是在任副处长后、综合经营、工程时,他都制订了明确的奖罚细则,兑现起来也决不手软。

3、抓后备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使用年轻人,放手使用,给他们以锻炼机会。他提出每年抽调一批大、中专学生和各所的技术员上大工地实践锻炼,为全处培养了一批懂业务、会管理、能吃苦的技术人才。

四、抓经营管理,大胆改革,大刀阔斧上马新项目。

水渠工程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186-01

前言

渠道是在水利工程中最常用的输水建筑物之一,修完以后渠道的防渗和维修的好坏直接影响它的过水能力和使用寿命,所以为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在运用前和运用中要进行渠道维护。从当前的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在加强人性化管理的同时,针对整个发展的现状进行思考,并围绕渠道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全方位的考核、奖励、惩处机制,形成技术性运用、制度化管理等全面化的管理模式,更好的发挥出水利工程渠道建设的长远效用,将有着很大的实际效果。

一、渠道的控制运行

1.水位控制

为了保证渠道安全输水,避免溢堤决口,各渠段必须有明确规定的最高水位,不得超限输水,在渠道工程设计中堤顶高出最高水位的超高,一般应不少于下表列出范围:

在风力较大的地区,如流量大于50米3/秒,其超高应计人波浪高度。冬季放水,寒冷地区要及时打冰,防止结冰拥塞,抬高水位,导致溢堤决口。

2.流速控制

渠道输水流速过大、过小,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冲刷或淤积,影响正常输水,所以,在管理运行中,必须控制流速,在渠道设计时,根据渠道土质以及衬砌情况,依据纵坡情况要求,渠道的最大流速不应超过冲刷流速,最小流速不应小于落淤流速。在渠道弯道处不应转弯太急,以免冲刷毁坏外堤。

3.流量控制

渠道放水一般应维持设计流量,放水时流量增大或减少,均应逐渐变动,以免猛增猛减,造成冲淤或垮岸事故。如遇特殊用水要求,也可加大流量(一般只允许加大20%),运行时间不宜过长。

二、渠道检查

渠道检查,是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危害,保证渠道正常运行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形成制度,坚持进行。

1.渠道每次放水前,应检查有无裂缝、沉陷、冲深、滑坡塌边、防渗层损坏以及渠内是否有堆积物或杂草等。

2.渠道过水时期,应检查各段水流是否平稳、均匀,是否有阻水、冲刷和渗漏破坏现象。有无较大漂浮物冲击渠坡、以及风浪影响和渠顶与水流的超高是否足够等。

3.放水结束后,要全面检查渠道,工程如有损坏,应抓住停水时机,及时修复毁坏部分。

三、渠道维护综合管理流程

对于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中,强化管理措施,实施综合管理,结合当前现代化管理技术,建设综合自动化信息管理,实现对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利用,可以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渠道维护综合管理质量。水利工程管理渠道维护综合管理流程如下图中所示:

对于水利渠道工程综合管理中,开发综合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依据多种传感器,强化水渠综合管理能力,利用电子、传感器以及网络技术,实现水利渠道工程维护监测,并确保渠道闸门控制以及水情测报,配置水利渠道工程维护各类数据功能,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渠道维护现代化水平。

四、渠道的维护管理措施

1.强化自动化管理措施

针对国家水利工程渠道维护管理中,大力推进水利渠道综合管理信息化力度。实现对工程渠道的安全监测,以及对水利工程渠道的水情、流量、闸门监控。严格根据实际水利工程渠道维护管理工作的需求,采用面向对象模块开发技术,采用 C/S 结构,实现洪水预报、闸门调度方案,使水利工程渠道综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自动化管理系统,随时查询水利工程渠道维护管理信息,提高了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更达到预定目标。

2.强化渠道维护监管

切实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监控工作,切实的记录好相关料,并且在具体的水利工程渠道监控过程中,确保水利工程渠道施工安全。在水利渠道工程中,强化渠道维护中的通信措施,做好通信管理措施,避免因地域的施工信息,不能及时传达水利工程中的渠道维护信息,造成的安全事故。一定要完善工程维护管理制度,能够贯彻执行水利工程渠道维护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水利工程渠道综合管理工作水平。

3.强化渠道防渗措施

在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维护中,强化质量控制工作,严把施工的质量关,根据渠道工程特点,选择防渗原料,做好温度控制工作,适当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效避免骨料在阳光下暴晒,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水平与抗裂能力,对于渠道渗漏的区段,可以进行防渗维修,这样可以防止土壤的盐渍化与沼泽化,避免渠道冲刷坍塌,提高输水效率。渠道维护中,若是渠道出现损坏,需要有专业人员及时查明原因,针对相应渠道渗漏部位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对渠道进行翻修、灌浆以及翻修灌浆相结合施工对策,土料防渗层的裂缝、脱落以及孔洞等损坏,将会造成渠道渗漏,应该清理干净损坏部位,用原填筑土料回填夯实。挖开患处重新回填夯实渠道。水利工作渠道防渗管理中,可以改变渠道土壤透水性能,也可以在渠床上加做防渗层,造价低廉,便于管理养护。在渠道维护施工中,一定要确保施工材料无杂质,合理搅拌施工材料;还应该注意对渠道施工完成后,做好防晒网铺设工作,注意养护渠道;确保混凝土贴面防渗效果,对于防渗施工养护中,依然要做好温度控制工作,可以通过洒水、遮阳的方式,对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加盖处理,提高渠道防渗质量。

4.强化渠道防冻养护措施

在渠道工程维护中,针对水利工程管理渠道防冻养护中,首先应该对渠道采用合理的断面形式,采取弧形底梯形断面以及U形断面,这样不仅可以使渠道接近最佳水力断面,还可以增强渠道的防冻胀变形能力,对外部的冻胀力有抵抗。同样在渠道防渗工程中,在养护方面还应该采用合理的衬砌结构形式,针对有防冻害衬砌渠道养护中,应考虑其水利工程基础的防渗排水问题,采取降低地下水位,减小基础土体含水量的措施,隔断渠道渗水与大气降水对渠基的水量补给,减轻渠道冻胀的发生。也可以在渠道防渗工程中设冻胀变形缝,并在变形缝内充填沥青以及玛蹄脂等变形材料,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渠道的防冻胀管理,在冬季的渠道防渗工程施工中,应严格切断水源,以此来减少渠道的含水量,防止冰冻破坏渠道。针对水利工程渠道维护综合管理中,避免养护期渠道养护膜被风吹起,清除干净风沙残留,并将膜覆盖在混凝土板块的侧壁边缘,预留10cm后压上砂石, 使用宽透明胶将膜搭接口处粘好,提升渠道养护质量。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渠道维护管理中,应用综合管理手段,强化维护管理措施,结合现代化管理技术,应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对水利工程渠道维护实时测控、安全监测,提高水利工程渠道综合管理效率,确保水利工程渠道运行通畅。

参考文献

上一篇: 轨道交通工程论文 下一篇: 财会人员素质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