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3 15:03:19

障碍管理论文

障碍管理论文篇(1)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青春脸庞出现在农民工群体中,农民工的格局已经发生根本变化,“80后”农民工正逐渐成为这一队伍的主体。农民工不仅是一个收入低下、生活贫困的群体,而且是一个面临强烈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的群体,有些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制约因素,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一、“80后”农民工概况

根据年龄划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形成了两代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他们于80年代或90年代初进入城市;第二代农民工生于上世纪80年代,于90年代末或新世纪初进入城市,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农民,则属于其中的过渡一代。“80后”农民工特指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农民工,也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或青年农民工。据2006年国务院政策研究所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总数大约2亿人,其中16—30岁的占61%。据悉,迄今为止,“80后”农民工已超过1亿人。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80后”农民工有着明显的群体特征:年龄普遍较小,多在28岁以下,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受学校教育的程度高,多为初中以上,虽然他们的素质相比第一代农民工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受教育程度与劳动技能方面与城市人口的差距依然很大;基本没有务农经历,难以忍受农村的破旧、贫穷和慢节奏的生活,对家乡的乡土认同在减弱,甚至持批评态度,对农村的一些习惯和传统开始出现不认可;具有更多的融入城市的冲动,正逐渐习惯于城市的繁华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部分人开始试着去认同流入地社会,如参加当地社会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与当地人建立经常性的交往关系,甚至加入当地的一些社会组织等,想在城市安家立业,但自己的根仍在农村,矛盾心理异常突出;更重视自身价值的发挥,有较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其父辈们主要为寻求生计而出门打工不同,他们打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锻炼自己、寻找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希望追求更完美的人生;有较强的维权意识,更注重工作环境、自身权益乃至个体感受,不能忍受身份歧视,也不再像父辈一样甘于艰苦廉价的劳动,而更在乎所在城市能否给予他们平等的人格待遇;对政治、文化等生活的需求有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总体来看,他们在政治上的参与意识还比较低,很多农民工在进城后没有参加过选举,没有参加工会组织等。面对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受体制和自身素质的约束,“80后”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与挑战并存,理想与现实交织碰撞,在心理上往往处于尴尬的境地,极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些都阻碍了他们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二、“80后”农民工常见的心理障碍

作为农民工的主体,“80后”农民工承担着城市最脏、最苦、最累、最险的工作,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心理状况主流是好的:吃苦耐劳,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但是由于生活、工作的巨大压力,精神生活的严重缺失,恶劣的工作、生活条件,在城市社会地位的低下等等原因,使部分农民工的心理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自卑与压抑。由于农民工的户籍在农村,传统的城市管理制度在户籍、教育、社会保障、人事、医疗制度等方面只承认城市居民,而将农民工排斥在外。由于人为造成的先天身份的差别,农民工只能处于“二等公民”的尴尬境地。城市居民由于先天具有的城里人身份,不须通过后天努力就可获得许多社会公共资源,在社会生活方面能够享受到诸多特权,在社会竞争方面占据着明显的优势,无论在现实利益和心理感受上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这种因先天身份差别而导致的不平等深深地刺激了“80后”农民工的自尊心,加重了自卑感,很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与生活上的贫困相比,更难以忍受的是农民工不被城市接受,不能与城里人正常交往与合作,不能像城里人一样感受到平等与尊严。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工还要忍受因家庭分居、婚恋情感、文化活动匮乏及生活条件限制等,经常处于性压抑和整体精神压抑的心理状态,这很容易产生农民工与城里人的心理对抗。

2.封闭与孤独。“80后”农民工进城的同时也是一个重新社会化的过程。他们虽然在空间上走近了城市,但由于受现行户籍制度和其他制度性的排斥,同时也受其自身的文化心理、价值观、行为方式变化滞后的影响,使得农民工无论在城市工作多久,都注定是游离于城市边缘的“匆匆过客”。城市的生活并未提供给青年农民工良好的转换环境,空间上的隔离、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部分城市居民的冷淡、歧视与疏远,不仅无助于青年农民工打破旧的角色意识,融入到新的城市生活中去,反而加剧了他们的心理不适应,在精神上不能很好地真正融入城市,而总是处于封闭与孤独状态,只能囿于自己的社会交往圈和文化习俗之中。2007年8月,浙江省永康市总工会先后对五金、包装、工艺品、电子、金属等五个行业、20家不同规模企业的外地民工展开了为期几个月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因受孤独难以适应环境等因素的困扰,60%以上的外来民工,尤其是"80后”农民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感到寂寞孤独”的为80%。很多农民工进城已经十多年了,却几乎没有城里人朋友。加之基本上没有文化娱乐生活,长年累月重复“干活——吃饭——睡觉”的单调生活,很多农民工将在街上溜达、看临街电视、打扑克作为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

3.不满与怨恨。与农民工相比,城市居民享受着更多国家社会保障和福利,大多可以较轻松地生活。而“80后”农民工不仅没有社会保障,而且从事着城市里高强度、高风险、低收入的劳动。更有甚者,农民工还被老板克扣和拖欠工资,这使得农民工在生活上只能维持很低的水平。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和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反差,容易使农民工产生强烈的被剥夺心理。在自身利益长期被忽略以致损害的情况下,容易引发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严重不满。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还会经常受到个别城市居民的不公正对待。有的居民以自己城市人的身份歧视农民工,将农民工视为“外来人”,将他们看作是低人一等的“二等公民”,甚至故意在公共场所欺负、捉弄农民工;有些城市居民对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农民工缺乏信任、理解和尊重,甚至故意刁难,丢了东西就认定是农民工所为,直接伤害了农民工的自尊心;有些城市执法人员在执法和城市管理过程中对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持双重标准,对农民工动辄罚款、毁坏东西甚至任意打骂;有些商场、酒店、浴池等公共场所以衣冠不整、有碍店容或影响其他人消费等种种借口拒绝农民工进入。大多数“80后”农民工坦言,他们心里最难受的就是城里人看不起自己,个别城市人还以对农民工进行刁难和人格侮辱为乐,这很容易产生农民工与城里人的对立,他们中的个别人则可能在人格受损时以破坏城市公共设施、偷窃、群殴等极端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怨恨情绪。

4.仇视与报复。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大城市繁荣与富庶是来自偏远乡村的青年农民工无法想象的。在农村的时候,这种差距他们还没有亲身体验到,但是一旦进入到城市,这种差距就立即显现在他们面前。而二元制社会结构所构筑的用工与户籍制度壁垒,也把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这种差距的希望打破。城市中繁华富裕与他们低下的社会地位和微薄的收入形成强烈的对比,社会保障的缺失、合法维权的困难、政治与社会事务参与途径的狭窄、城市居民的冷漠歧视与优越感更强化了他们的反城市甚至心态。这种心态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城市居民的,而是针对所有的城市居民的。这种情绪的极端反应就是敌视和仇恨城市的情绪,以往的道德束缚、法制束缚已经不起作用,因而采取极端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报复城市居民就不足为奇了。

三、塑造“80后”农民工健康心理品质的对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民主体健康的心理品质,“80后”农民工是农民工的主体,其心理障碍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这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和政府、农民工自身、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心理问题。

1.推进城乡二元制度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管理。首先,政府应该放宽对农民工获得城市户籍的限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废除户籍制度,使农民工获得正式的市民身份。其次,政府应该全面改革与户籍制度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使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如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限制,促进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整合,保护农民工的平等竞争权;修订有关法规,规定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不是以身份而是以地域为标准,为农民工参与城市政治生活开辟途径;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为农民工提供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消除对他们的社会保障障碍。同时,提高其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城市义务教育体系之中,对其实行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的政策,保护其义务教育权利;逐步废除暂住证等针对城市外来人口的证件制度,建立起统一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等。

2.加强对“80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其自身素质能力。(1)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能力,提高农民工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抗挫能力。通过教育使他们做到能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能正确对待别人,善交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对待工作,热爱学习和劳动,避免精神空虚。只要他们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就能使自己的心理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的健康状态。(2)加强对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培训。政府要组织建立民工学校、民工文化俱乐部等,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同时成立专门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提升职业道德。(3)加强对农民工的普法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青年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认识,让农民工了解国家政策,理解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3.加强对“80后”农民工的组织管理,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农民工在城市打工,脱离了原来农村的组织与管理,而城市管理组织又大多采取“经济上吸纳、社会上拒入”的态度,使农民工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人”,没有组织约束,自由散漫,极易产生各种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组织与管理,具体做法是成立农民工自己的组织,如农民工工会等,从而可以通过正当渠道向政府表达其利益需求;制定保护农民工的政策和措施,严厉打击坑害农民工利益的组织和行为,如黑心中介、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等;开放城市组织体系,吸纳农民工进入社区组织、各级党团组织、工会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加强农民工事务管理,从而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在此基础上,要努力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根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从他们是文化创(下转第57页)(上接第55页)造、文化接受的主体入手,从他们的认同感和欣赏能力出发,当地政府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设施,改变文化服务供应方式和机制,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纳入社区文化管理,给予他们创造文化产品和活动的空间及舞台。

障碍管理论文篇(2)

1知识管理的概念

1.1知识管理的产生

作为专门概念,“知识管理”一词正式出现于1989年。从1990年开始,一些管理公司开始在其内部推行知识管理,美国、欧洲和日本几家著名的公司也在特定业务领域开始实施知识管理项目。对知识管理的宣传和普及贡献最大的要数IkujiroNonaka和HirotakaTakeuchi于1995年出版的名著《知识创造型公司:日本公司如何建立创新动力机制》(TheKnowledge—creatingCompany:HowJapaneseCompaniesCreatetheDynamicsofInnovation)。该书被认为是知识管理正式产生的标志。

1.2知识管理的涵义

国内外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有多种,无论是在内涵的界定上还是在语言表述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分歧,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按照协作和信任的原则建立起开放的企业内外部交流环境,通过知识共享和应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事实上,知识管理的概念不仅仅是针对知识本身的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创造和应用的管理,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

1.3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1891~1976)于1958出版的《个人知识》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是西方学术界最早对隐性知识及隐性认识与科学研究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和分析的著作。波兰尼在对人类知识的哪些地方依赖于信仰的考查中,偶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谚!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按照波兰尼的理解,显性知识是人类能够以一定符号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体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

在波兰尼之后,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对于隐性知识的理解。哈耶克(1899—1992)从法理学和经济学的视角提出所谓“阐明的规则”(articulatedrules)和“未阐明的规则”(non—articulatedrules)的区分。所谓“未阐明的规则”是那些尚未或难以用语言和文字加以阐明的,但实际上为人们所遵循着的规则。哈耶克认为“我们的习惯及技术、我们的偏好和态度、我们的工具以及我们的制度”,它们构成了“我们行动基础的‘非理性’的因素(non—rationalfae-tors)”,这些知识就是“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obertJ.Sternberg)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述隐性知识与人类思维及心理过程的关系。他认为,所谓隐性知识指的是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是程序性的,它的获得一般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它能促使个人实现自己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这类知识的获得与运用,对于现实的生活是很重要的。另外,隐性知识反映了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以及在追求和实现个人价值目标时运用知识的能力。

克莱蒙特(Clement,J.)在实验的基础上将隐性知识划分为“无意识的知识”(unconsciousknowledge)、“能够意识到但不能通过言语表达的知识”(consciousbutn0n—verbalknowledge)、“能够意识到且能够通过言语表达的知识”(consciousandverballydescribedknowledge)。

综上,大家对于显性知识有比较统一的看法,而对于隐性知识则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阐释。总之,在此我们认为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在特定情景下、难以明确表述的知识,它与个人经验有很大关系并且对一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隐性知识管理的方法

野中郁次郎等人在TheKnowledge—creatingCompany一书中提出了SECI模型。SEC1分别代表Socialization(社会化)、Externalization(外在化)、Combination(组织化)、Internalization(内在化)。

Socialization(社会化),个人间隐性知识的分享过程,主要是通过观察、模拟和亲身实践来传递隐性知识。最典型的方式是师传徒受。由于新知识的产生往往来源于个人,因此可以将其看作知识运动的起点。

Externalization(外在化),隐性知识外化的过程,主要通过类比、隐喻假设、深度交谈等方式进行。目前一些智能技术,如挖掘系统、专家系统为隐性知识的外化提供了帮助。

Combination(组织化),外化产生的显性知识往往是零散的,只有通过汇总结合才能形成能够被更多人共享的结构化知识。目前,文档管理、内容管理、数据仓库等都是实现结合的有效手段。

Internalization(内在化),将结构化的显性知识变成组织成员的隐性知识。结构化的显性知识可以更加流畅地被组织成员共享,内化为组织成员的隐性知识,并将其更好地应用到工作中。目前,电子社区、E—learning系统为知识的内隐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Combination(组织化)是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管理,我们在次只讨论隐性知识的管理,故对这个方面不详加分析。

2.1基于项目团队和实践社团的隐性知识管理方法

实践社区的概念是由EtienneWenger在1998年正式提出。从本质上说,实践社团是一个非正式组织,其基本目标是学习和交流内部成员所拥有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实践社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团体,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一个实践社区不是一张简单的关系网。社区成员是因为共同兴趣而走到一起的。

(2)社团就是因为对于知识领域的共同兴趣,而参加一些相关活动和讨论,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和分享一些心得体会。另一方面,社团成员不一定要每天都工作在一起,他们可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讨论。

(3)实践是实践社团的核心内容。社团成员通过实践来分享知识,交流经验。实践的内容不仅涉及到现有的知识,还包括知识领域的最新进展,而且要通过实践创造出有价值的知识产品。

企业是利益综合体,虽然每个员工利益不同,但总是存在诸多员工利益的结合点,因此就会形成利益群体。在拥有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员工就会在无形的接近中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与实践社区相类似,项目团队的成员是基于相同的项目目标而走到一起的,在项目由建立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企业层面和团队层面之间,各个层面内部都发生着员工之间的交往、沟通、协作,形成了层内互动和层间互动。另外,从项目团队的发展过程来看,其发展大致分为形成、整合、完善、实施、转型五个阶段。在前四个阶段,项目团队的密切性在不断加强;而到了项目转型阶段,随着团队的解散,密切性相对弱化。但是整个项目的合作使得团队成员彼此认识,交流了各自的经验,使知识达到了共享,并且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知识。

2.2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是通过一种可视化的手段对知识及知识载体本身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为组织内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提供了工具。它主要是依靠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实现对知识资源的动态描述和整合。在知识地图中,有两种图可以用于隐性知识的管理:(1)认知地图(也称为方法图或过程图),可以帮助隐性知识的表达;(2)专家图,可以帮助隐性知识的交流传播。认知地图是一种用图表反映某个人或是某些人的思维模型。它是由想法节点和想法间的链接两部分组成的,而这种链接是有方向性的,而且通常都是一种动态链接,可以随时进行修改和添加。链接的两头所连接的想法之间一般具有解释关系、因果关系或是手段目标的关系。认知地图可以将组织内部成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逐一记录下来,同时将其反映为~种思考过程图呈现出来。具体过程如下:通过文件收集已存在的想法一收集建构认知地图的信息一将所有的想法用一种合理的顺序串联出最终的地图。由于构建信息通常都是隐性信息,所以并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交流模式。

认知地图能够实现思考模型的形成,能够使想法澄清或者直接架构起来,它是一种适合交流想法的工具。因此认知地图可以使隐性知识得以清晰地表达,可以被准确记录和再学习。

专家图的节点是一个个的知识载体——一人,链接所表示的是通往每个知识载体的路径和交流的环境,并且可以用链接的长短和粗细来表示可获取知识的便利程度和知识载体的相关知识保有量。

专家图对于隐性知识的交流传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

(1)专家图直接表示组织的知识、知识载体、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清晰地表示了组织内部知识资源的分布情况,为组织促进知识流动提供了依据;

(2)专家图描述组织内部的智力资本,有利于组织对其所有的隐性知识进行维护、开发、利用,尽量防止隐性知识的无端流失;

(3)专家图为组织内部成员的知识交流提供了方向,也为成员的相互学习提供了途径。

3中国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存在的障碍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知识管理系统的不断涌现,为显性知识的有效管理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对于隐性知识的管理依然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无论是基于团队的知识管理方法还是知识地图,首先都需要能够把隐性知识识别出来,这是隐性知识管理中最为困难的部分,中国人喜欢非正式的直接交流形式,人们通常以口头交流来传播知识,而不是书面形式。这就使得我国的显性知识很少,大量的隐性知识没有被挖掘和表现为显性知识而损失掉。我们都知道,隐性知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其次,基于团队的知识管理需要这个团队的成员知识共享,可是如何让员工心甘情愿地将它们贡献出来,与其他员工共享,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知识是一种资产,特别是个体的隐性知识更是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很多员工把知识共享看作个体优势的丧失,导致隐性知识的明示和传播受到很大影响。在中国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因缺乏激励机制而十分薄弱。知识传授者既得不到奖励又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机会,最终企业内部的竞争阻碍了企业的改革和协调。现在我国所缺乏的不是知识共享的工具或者说是知识共享的平台,所缺乏的是让人们进行知识共享的激励措施。

再者,构建知识地图,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知识挖掘系统和专家系统在中国还是起步阶段,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缺少有效的技术支持,隐性知识管理将成为空谈。对隐性知识而言,无论是明示或是传播同样需要强大的技术工具和友好的交流平台。但由于受到隐性知识自身特点的限制,真正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持可谓寥寥无几。

最后,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际关系复杂,领导机制层级化鲜明,使得知识的交流和传播受阻。另外,在中国企业,真正最后定都的都是高层领导的意志,下属员工的建议并不能得到真正采纳。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很多人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企业的一线员工为企业出谋划策提建议的很少。这样就导致很多隐性知识难以挖掘。

4对策建议

4.1创新企业文化

(1)强调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的管理在知识经济中的实践,其根本立足点是将人的知识、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培养融于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知识管理提出以知识为管理核心,但由于知识主要存在于人的大脑当中,实际上是以对人的管理为中心。从这点上看,企业文化与知识管理有着共同的特征,企业文化的建设必将为知识管理的实施开辟道路。

(2)创建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是知识管理的基础,而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促成机构组织和运作向着“学习型”发展。只有当组织的专业人员主动认识到不断学习和管理知识资源是个人以及组织机构可持续发展唯一“发动机”,知识管理才能成为主动的日常活动而非被动的形式活动。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共享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离开了学习,知识共享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应大力宣传学习对知识共享的重要意义,培育以学习为荣的浓厚风气。在此基础上,要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建立健全学习制度,组织员工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活动,使学习内化为组织的日常行为,溶人员工的“共同愿景”。

(3)构建和谐与信任的共享型企业文化。

知识应用是主体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过程,由于这一过程存在不可预测的因素,就要求领导要充分的信任员工,能够容忍失败。高度信任的企业文化是指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人人工作认真,诚实正直,有敬业精神,有责任心,尊重他人,讲信用。企业知识交流和共享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和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应该在企业内营造知识交流共享的氛围,建立从高层管理者到普通员工之间的友好、合作的共享型企业文化。当然,这种共享型的企业文化必须有相应激励和惩罚机制加以引导和约束,同时还应采取相应的知识信息交流方式来保证实施。

(4)跨文化管理的企业文化。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跨国、跨文化的各类活动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跨国往来与日俱增。企业间员工的知识的交流和共享除了语言的障碍外,更多的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企业如果缺乏跨国、跨文化交流和管理的知识和技巧,文化之间的差异常会产生误会和不必要的摩擦,影响工作效率,增大内耗。因此,企业应设法加以协调,因势利导,尽力使这些差异得到融合,在企业中注意营造一种有利于跨国、跨文化管理发展的企业文化。

4.2改善企业组织结构

改善企业组织结构,营造知识分享的氛围。传统的企业组织是“金字塔型”的,从决策层到操作层要经过很多环节,各自为政、信息壁垒,严重阻碍知识在组织中的传播。改革组织结构,减少组织层次,扩大管理幅度,建立柔性、适应性强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可以缩小知识链,打破信息壁垒,实现组织知识共享,使组织员工利用共享的平台,把自己的隐性知识奉献出来,促进成员问的共同讨论、掌握、吸收、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隐性知识的效用。建立跨职能团队,适时进行人员轮换。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或降低组织内沟通不畅、互相推诿、误会等现象发生的频率,有利于部门间的信息畅通,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利用。

4.3改革企业的运行制度和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是一次难得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契机,企业应该把握住这次机会对企业运行制度和运行模式进行彻底的革新,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全新的用人和分配机制,做到以人为本,以智为源。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既是知识的创造者、奉献者,也是知识的所有者、获益者,应该以尊重人的知识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为主导观念,与人力资源管理和增强团队合力有机联系;把知识创新和智力开发紧密结合、知识资产运营与培养爱学习善思考的人才紧密结合、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紧密结合,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调动员工的生产和工作热情,营造一个和谐人际氛围和生产工作环境,让有才干的人脱颖而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重氛围,这样必然会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创新与增值。:

4.4建立有利的激励政策

障碍管理论文篇(3)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3]。

2.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缺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4];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5]。

3.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不可否认,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4.偏重结论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具体地讲,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如下一些:①“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②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全面的理解;③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④数学学科价值还未真正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⑤教法单调死板,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⑥学法指导不够,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等等。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四重”,即重基储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1.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实际

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三是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重过程

揭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6]。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要“以启发诱导为基幢,“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7]。

4.重方法

“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8]所谓重方法,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三到”,即教师要做到心到、情到、人到。“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9]。

“八引导”,即学科价值引导、爱心引导、兴趣引导、目标引导、竞赛引导、环境引导、榜样引导、方法引导。

1.学科价值引导

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科价值,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一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悠久历史;二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特别是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数学学习与自己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能力增长的关系,使其增强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自觉性,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2.爱心引导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

3.兴趣引导

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10];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4.目标引导

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后进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标要既有长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总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既有现实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对于学生个体,特别是后进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过“暗示”和“个别交谈”使他们明确目标,给他们加油鼓劲。

5.环境引导

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一帮一”、“互助互学”活动;加强家访,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

6.榜样引导

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度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二是要引导学生向班级中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三是教师以身示范,以人育人。

7.竞争引导

障碍管理论文篇(4)

(2)把握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3)试图探讨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与素质教育相悖的有关问题,使数学学科价值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和有效发挥,更好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2.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

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

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缺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

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

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

3.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不可否认,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4.偏重结论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具体地讲,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如下一些:

①"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

②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全面的理解;

③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④数学学科价值还未真正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

⑤教法单调死板,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

⑥学法指导不够,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等等。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四重",即重基储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1.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实际

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

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三是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重过程

揭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要"以启发诱导为基幢,"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4.重方法

"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所谓重方法,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三到",即教师要做到心到、情到、人到。"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

"八引导",即学科价值引导、爱心引导、兴趣引导、目标引导、竞赛引导、环境引导、榜样引导、方法引导。

1.学科价值引导

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科价值,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

一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悠久历史;

二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特别是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数学学习与自己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能力增长的关系,使其增强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自觉性,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2.爱心引导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

3.兴趣引导

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

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4.目标引导

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后进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标要既有长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总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既有现实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对于学生个体,特别是后进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过"暗示"和"个别交谈"使他们明确目标,给他们加油鼓劲。

5.环境引导"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一帮一"、"互助互学"活动;加强家访,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

6.榜样引导

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度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二是要引导学生向班级中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三是教师以身示范,以人育人。

7.竞争引导

障碍管理论文篇(5)

初中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知识时,出于对新学科的兴趣和受到“新鲜热闹”的化学实验的吸引,往往学习热情高涨,成绩良好。但在接触到原子和分子、原子结构和化合价等抽象概念后,相当一部分同学开始出现学习困难----难以清晰准确的把握各种概念,不能综合运用各概念解题,使得新教材第四单元“物质的构成”成为初中化学学习的第一个重大分化点。因此,分析初中学生化学学习障碍的成因,谋求有效的跨越化学学习思维障碍的解决之道,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障碍管理论文篇(6)

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尚无有效清除炎性介质的药物[12]。本研究应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选择收住ICU的MO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0例进行连续24小时血液净化,比较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的变化,以期寻找降低MODS患者炎性介质的有效治疗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收住ICU的表现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的危重病患者40例,MODS诊断符合美国危重病协会1992年制定的诊断标准[3]。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单号为实验阻,20例;双号为对照组(不用CRRT的诊断为MODS的危重病患者),20例

方法:

1、建立体外循环患者采用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留置ARROW双腔血透导管,

使用美国PRISMACRRT系统、PRISMA聚砜膜血液滤过器及血路管套件,血泵维持血流量在180-280ML/MIN之间。

2、样本采集实验组血样均在患者诊断MODS后进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前一小时内采集,CRRT进行24小时后,再次采集病人静脉血;对照组在诊断MODS后采集静脉血,24小时后,再次采集该病人静脉血。

3、测定:(放免药盒购自中国人民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研究所)

①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IL-1β、IL-6)测定:取静脉血2ml,注入试管中待凝固后,分离血清,放-200C低温保存,采用平衡法一次监测;②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静脉血2ml,以10%EDTA二钠作抗凝剂,分离血浆后,放-200C低温保存,采用液相竞争法一次监测。

4、实验组除进行CRRT外,其他治疗均同对照组。

5、统计方法论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实验组患者经CRRT治疗24小时后,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低于对照组。如下表:

CRRT对炎性介质的影响

组别例数IL-1β(ng/L)IL-6(ng/L)TNF-α(ng/L)

对照组201h20.31±1.349.47±1.14112.62±8.22

24h276.11±79.32180.66±34.27205.91±136.14

实验组201h19.56±3.0912.35±4.9569.77±6.62

24h27.72±5.2633.99±5.7470.49±4.65

与对照组比较:P<0.01

讨论:

全身炎症反应(SIR)是MODS发病机制的基础,当机体遭受感染或创伤等严重打击后细菌/毒素或组织损伤将刺激机体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等),肿瘤坏死因子是最早释放的炎性介质之一,可进一步刺激和激活巨噬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内皮细胞,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形成炎性介质介导的“瀑布样”连锁反应,犹如多米诺骨牌逐级放大,使炎性反应失控[4]。若不有效阻断其发展,将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甚至多脏器系统功能衰竭(MOSF),而致病人死亡。

目前的研究发现,参与炎症反应的介质种类繁多,取得的进展是前炎症细胞因子的发现,由巨噬细胞被激活并释放。但至今尚无一种药物能满意阻止炎症介质的释放或去除已存在的炎症介质[12]。而炎性介质在MODS中占有重要地位,清除炎性介质,降低炎性介质的体内浓度,是逆转MODS的有效手段。通过本研究发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可以显著降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介质浓度,有效降低病人死亡率。

参考资料

[1]YoshitakaI,HirokiS,ShinY,etal.Regulationofadrenomedullinproductioninratsendotheliacells.Endocrinology,1998,139(3):838-846.

障碍管理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49-03

无障碍环境的完善与否,是衡量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标杆,服务范围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伤残人士等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在国外发达国家提供得相对充足,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有关残疾人的法律和无障碍技术法规的技术标准。

一、现代公共产品理论下的无障碍环境的概念明晰

1.公共产品。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典型特征,非竞争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边际生产成本为零,二是边际拥挤成本为零;非排他性是指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其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办法排斥。根据此定义,无障碍环境完全具备这两个特征,属于公共产品。

2.无障碍环境。学者李炜冰认为无障碍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把无障碍环境分为设施无障碍、信息无障碍以及人的意识无障碍三个不同层次,设施无障碍主要指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区和住宅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建设等应为全体成员包括特殊群体的通行和使用方便;信息无障碍主要是指在信息产业中的信息设计满足人们信息需求;意识无障碍是指社会成员注重关注特殊人群,群众具有助残敬老意识,发挥社会主义人道精神。所以,从完整意义上来说,无障碍的内容已经由单纯的物质环境建设推进到综合的、全方位的社会环境建设。

因此,我们可以试着分析在公共产品理论下的无障碍环境的主要特征:(1)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无障碍环境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无障碍产品具有自然垄断性、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和收费困难大等特点,该特征使得私人企业或市场不愿提供或者难以提供这类产品,因为这类产品难以得到回报或回报太低。所以,无障碍环境的提供的责任便落到政府的肩上,政府是这一类产品的最佳提供者。(2)安全便利性。社会上的残障人士之所以会被称为弱势群体,主要是因为他们残障特征使得他们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安全的使用社会资源,由于他们疾病、年龄、生理及特殊状态的原因,他们对环境的感知障碍,易发生危险,无障碍环境就是为避免或减少这些因素存在的。安全就是为了便利,残障人士的不便看、不便用等不便情况要求无障碍设施具有便利性。便利性是与安全性共存的,由于不便利,所以不安全;由于不安全,所以不便利。(3)整体规范性。无障碍建设不仅有物质要求,更为重要是信息和意识的要求,这三个层面构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物质信息要求是基础,意识无障碍则是关键。同时,无障碍设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设计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可及性实现。这个标准不仅要残疾人通识,正常人也要通识,以便帮助残疾人。

3.政府职能。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包括提供公共产品和消除外部效应。根据上面应用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无障碍设施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它的提供主体是政府及其委托者,这是现代政府的职能要求。

二、南昌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公共政策梳理

南昌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起步较晚,经历较短,据资料显示,南昌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只是有一些零星的残疾人设施,物质环境建设不全,信息无障碍和精神无障碍建设落后,无障碍建设没有走上轨道。

20世纪末21世纪初,南昌市的无障碍环境才有初步发展,同时期也是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1990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这是中国第一部涉及无障碍建设的法律。南昌在国家大环境下,无障碍环境取得初步发展。

南昌市的无障碍环境的全面建设是在2002年开始的。2002年开展创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活动,中国城市无障碍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正是在这个契机下,2002年,南昌市人民政府发出2002年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通知,将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作为“助残工程”纳入“十项民心工程”。 南昌在盲道、轮椅坡道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电梯、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上较以往有了很大改观。

2002年,南昌市人民政府将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作为“助残工程”纳入“十项民心工程”的公共政策标志着南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全面展开。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国家体育总局《关于由江西省南昌市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的请示》,同意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南昌市举行。这成为南昌市无障碍环境发展的新契机,在这之后,南昌做了一系列的事情来完善无障碍设施,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大大促进了南昌市无障碍设施的发展。所以,至今为止,南昌市的无障碍设施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体制上,都取得了系统性的进步(见下表)。

三、南昌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南昌市的无障碍建设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其阶段性的的局限也制约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1.思想上的障碍。由于政府在宣传方面做够导致无障碍建设的思想上的障碍严重:无用论思想认为残疾人占总人数太少,且能使用无障碍设施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无障碍设施用处不大;有人认为无障碍设施是一种福利,有“照顾”性质,把无障碍设施建设看成是外加上去的福利,其思想根源是缺乏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观念,忽视了应尽的责任。

2.建设上的障碍。主要体现在技术和资金两个方面:(1)技术:当前,南昌无障碍设施设计的困难之一是工程技术人员未受过无障碍设施设计的教育,对规范的具体要求、标准把握不准,因而导致在设计上就没有无障碍设施的内容。在目前的机制条件下,设计和验收的职能都在建设部门,设计问题不解决,验收把关也就难以从严。(2)资金:建设无障碍设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不论是政府投资的还是私营业主投资的工程项目,投入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工程要求,造成有的已建的工程建筑项目无障碍设施缺乏或者设施不够完善。

3.使用上的障碍:无障碍设施被占用、闲置和破坏的情况严重,秋水广场的盲道上,被占用的情况随处可见。无障碍设施的形同虚设,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法律的难以贯彻落实。南昌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保障,如《南昌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办法》,里面对这种情况有相关的规定,可要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力不从心,办法也成为一纸空文。

四、南昌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路径选择

1.思想宣传上以政府的手段,通过各种文件、知识讲座、公益活动等形式进行宣传,加大对无障碍环境的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负责部门的干部的知识的教育,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特殊服务对象的知识宣传,加大社会无障碍意识的提高,提高社会对残障人士的认识能使减少残障人士歧视现象,达到社会的和谐。

2.物质建设上加大对技术与资金的投入。加大资金技术层面上几个具有更高要求的设施的投入,如无障碍图书馆,无障碍公交车、无障碍网络等;加强对在岗设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无障碍设施的意识和设计水平,同时在大专院校相关专业中加入无障碍设计课程,培养具有无障碍设计知识的人才;最后成立各界人士组成的无障碍工作小组,培养无障碍专业的设计人员。

3.管理维护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是加强维护管理,保证无障碍设施的正常使用。对现有无障碍设施道路,公共建筑及居住设施,各地要落实专项经费、专人管理。对已损坏的无障碍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要及时维修、改造和完善。对已建设的无障碍设施,实施统一管理和监督。

此外,加强制度、设施以外的“软件”建设,发动社会力量。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更多的经常性的持久性的志愿精神和志愿者服务,比如可以派遣志愿者在目标人群经常出入的地方帮助推轮椅(日本就有专门在地铁、电梯上帮助特殊人群的人员,由日本政府出资雇佣),提供手语服务、盲文提示等等。

五、结语

创建无障碍环境的公共利益的组织和实现,应该是一种 “制度化的政府责任”。南昌市目前的无障碍情况不容乐观,作为无障碍设施的主体,南昌市应该履职尽责,从缺位到归位,切实担负起提供法律保障、 财政保障、组织保障和监督管理保障的职责。近日,江西省颁布了《江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纲要对未来的无障碍设施发展有着明确的蓝图,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南昌市在无障碍建设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2版[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

[2] 乌兰,梅建,曲学利.社会学政策下中国无障碍建设发展现状探究[J].科技和产业,2009,(12).

[3] 李炜冰.无障碍建设中的政府责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

[4] 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无障碍南昌[G]//“十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2006.

障碍管理论文篇(8)

信息通信服务残疾人,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理所应当成了主力军。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出台了《重庆市推进信息无障碍工作指导意见》,为重庆市电信运营企业全面推进信息无障碍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电信运营企业应当为残疾人走出家门、共享信息社会物质文明成果和公共信息服务提供便利,让广大人民群众无障碍、公平地享受信息社会带来的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将建立信息无障碍示范营业厅纳入每年一度的“评优”工作考核范畴,督促各电信运营企业认真落实各项信息无障碍措施。加大检查评价力度,就各电信运营企业采取的推进信息无障碍工作的措施,取得的成效,进行公正客观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学习,对存在问题的地方提出相应整改意见和建议。

同时,通过举办信息无障碍论坛加强交流学习。论坛从技术、产品和应用的层面将信息无障碍事业推向高处。一是利用论坛展示信息无障碍由概念推广到实际应用的质的飞跃。二是推动通信行业对信息无障碍事业继续给予资金、技术、服务上的大力支持。三是开设“全球信息化趋势大讲堂”分论坛,共同探讨了信息无障碍的意义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四是开创了评选“信息无障碍优秀企业”的先河,评选出了一批积极、热心支持信息无障碍事业并为之做出突出贡献的“信息无障碍优秀企业”。这次论坛推进应用的主题与重庆信息无障碍的规划步伐是相吻合的,业内专家学者、厂商的交流也为重庆的工作带来启发、指导与合作机会。

落实措施积极引导

统一规范信息无障碍示范营业厅形象标志、标识以及建设标准。管局要求信息无障碍示范电信营业厅应当设置无障碍通道(盲道)、残疾人专用台席;逐步推进手语服务、残疾人专用停车位、低位公用电话、专用休息位以及设有盲文标识的一键通问询电话等工作。管局还明确要求2008年前电信运营企业建设信息无障碍示范电信营业厅地区、数量,以及在2010年前完成重庆市信息无障碍示范电信营业厅的覆盖。

障碍管理论文篇(9)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6320

1无障碍卫生间的研究背景

11现实背景

2000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行列。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989亿人,占总人口的12%。与此同时,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扬州市有近28万名残疾人,约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034%,占扬州市总人口数的6%,其中肢体残疾人649万人、视力残疾人406万人、听力残疾人824万人、语言残疾人027万人、精神残疾人218万人、智力残疾人212万人、多重残疾人408万人。

由上述数据可见,随着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我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迫在眉睫。其中无障碍厕所为残障者、老人或病人如厕提供了便利,它是供残疾人、老年人及妇幼等弱势群体使用的无障碍设施,是可由陪同人员进入的男女公用的独立厕所,一般设立在机场、车站、医院、公园、养老院等公共场所。改善社会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保障各类社会群体平等参与和共享社会生活的基础。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扬州市在无障碍厕所的使用和管理的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并需要得到改善。

12理论背景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在这五个需求中存在着上升递进的关系,只有当最基础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才能实现更高的需求。如厕是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只有当残弱人士的这类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有更高的追求,才会呈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2)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论。对无障碍卫生间的研究还基于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论,正义不外乎公平[ZW(]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ZW)]。就无差别原则来说,对于每个被平等给予的生命都应当有大致平等的行动权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公平地享受到出行的便利,残弱人士也应该有属于他们的专用“公共厕所”。残疾人出行经常遇到困难,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爱护,这是第二个原则――差别原则。在扬州市,从市政府到扬州市媒体到市民都在残弱人士出行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一种倾斜,盲道的建设,公交车上专属座位的设置等是政府在基础设施上的倾斜,媒体的宣传以及公民自觉的让座行为等是在道德上的倾斜。

(3)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人人都平等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庇古也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只有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观点。所以弱势群体作为社会上的一类特殊群体,更应该在公共厕所这种基础设施的提供上享受到同一般群体一样的便利。

2扬州无障碍卫生间建设的现状

21无障碍卫生间的政策建设情况

“十一五”时期,扬州市结合文明创建市城管环卫部门制定市区公厕管理办法,对市区20多座公厕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修缮、改造和增设。目前,所有新改建公厕、中转站设施配套齐全、设备先进、性能可靠,符合环保要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方便了市民群众生活;另一方面也夯实了城市管理基础,提升了市区环卫承载能力。[ZW(]扬州日报城管给力“三个扬州”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N].扬州日报,2011-02-28.[ZW)]

“十二五”时期,扬州市强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实行无障碍设计强制性标准,加大对无障碍设施的监督力度,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对贫困残疾人家庭住宅无障碍改造提供资助。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提高公众对无障碍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积极推行信息无障碍建设,市电视台办好手语新闻节目。

可以看出,扬州市政府对于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从未松懈过,在无障碍设施的完善、维护、管理和宣传方面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在上面的内容中仅仅是提到相关的工作,却并没有详细的做法指导,而且在无障碍卫生间这一块并没有提到很多具体的建设工作。

22实地调查结果

在此次调查的1000个人当中,弱势群体有400个人,862%的人认为无障碍卫生间的存在是很必要的,并且反映其数量不足、维护不善、被占用、配套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并希望在设计无障K时能充分征求弱势群体的意见,设计时考虑不同弱势群体的使用特点。在所调查的34个场所当中只有扬州西部客运站、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6个场所有单独的无障碍卫生间,扬州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等11处设置了无障碍厕位,扬州市公共场所对于无障碍卫生间的建设还不够。在仅有的几个无障碍卫生间当中有些门把手、水龙头、马桶坏了,甚至有的放着包装盒、自行车、凳子,变成了杂物间。

3扬州市无障碍卫生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31社会对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及无障碍卫生间不够重视

在无障碍设施的存在和使用方面,很多人都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外人心态,多数人以为只是残障人士的专利,但是无障碍卫生间同样承担着不分性别独立卫生间的功能,可以为带着女童的父亲或是带着幼子的母亲提供便利。这些恐怕是人们忽略掉的细节。

32无障碍卫生间闲置较多,使用频率较低

公共场所无障碍卫生间的利用率低,普通人宁愿在男、女卫生间前排队也不愿使用,致使许多无障碍卫生间变成环卫工人的工作间和休息室,里面堆满了杂物,使得无障碍卫生间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33部分无障碍卫生间设计不科学、不系统

有时候无障碍厕所的宽度太窄而不能使得残疾人的轮椅顺利地进去,只能徘徊在门外,这样的设计是不科学不人性化的。并且,在无障碍卫生间里,无障碍设施应尽量完善来满足弱势群体当中不同人群的需求。

34缺乏对无障碍卫生间的监督和维护管理

扬州市在无障碍厕所管理方面没有标准可以参考,没有纳入法制化轨道,没有具体配套的管理办法,管理缺乏法律依据和支撑,也就显得薄弱,甚至无力,也使得监督变得很困难。

35无障碍卫生间覆盖率低

有很多残疾人反映,出门在外最尴尬的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如厕,这往往使他们拒绝走出家门,尽管扬州早就开始有无障碍卫生间,但是要想真正解决残疾人出门在外这样尴尬的情况,还是得建设系统的无障碍卫生间,增加无障碍卫生间的数量。

4完善无障碍厕所建设的对策

41无障碍卫生间设计更加人性化

(1)通道设计。需要考虑到盲人、肢残人士等弱势群体的不同情况来设计通道使得通道尽可能地人性化。

(2)指示标志的设计。很多情况下,残障人士等是不能了解哪里会有无障碍卫生,对于他们来说是件很不方便的事情,在路口或盲道上设置一定的指示标志会对他们起到引导作用。

(3)求救呼救按钮的设计。在卫生间里,残弱人士可能会发生意外情况但没有能力向外界发出求救,求救呼救按钮的设计能够减少这情况的发生。

42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无障碍卫生间的建设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公厕的维护管理要落实责任人,并且政协部门应对无障碍厕所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督促相关部门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于工作不力的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提出批评。作为公民,应当爱护公物,自觉参与到监督工作中,发现破坏无障碍卫生间的人,应及时制止或向城管部门举报。

43鼓励残疾人使用无障碍设施

集中对残疾人进行专业的心灵疏导,鼓励他们使用无障碍厕所,并且当自己使用无障碍设施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4无障碍卫生间需要增大人力、财力的投入

无障碍卫生间的建设和改造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在教育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要加大财力投资。并且无障碍厕所的覆盖率太低,需要加快扬州市无障碍卫生间的体系建设。

45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会公众无障碍意识

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工作宣传力度不够,群众了解不深的情况下,政府应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报刊、电视台、广播台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普及无障碍设施意义和常识,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水平,倡导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马斯洛马斯洛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

障碍管理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7-094-01

福建省厦门市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并成立了“创建无障碍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织对全市相关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制定了“厦门市创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实施方案”,拟定了《厦门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规定》。2005年2月,厦门市由于在此方面的建设成就,荣膺全国首批“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之一。

因为厦门地处特区,对外开放较早,对无障碍设施设计意识亦较强,故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但是相关部门在无障碍设计方面的宣传、监督、管理方面的力度欠佳,使得人们在使用无障碍设施过程中对城市交通无障碍设施的使用、管理、维护残障人士权益的意识不强,同时厦门市的部分主管部门和工程设计人员对于城市交通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甚至根本没这个方面的认识,一些开发商也甚至觉得没有必要投入无障碍设计;文章就按照类别对相关无障碍设计进行分类讨论。

1人行道

(1)人行道均高于车行道0.15~0.2m,在各种路口均设计了可供轮椅通行的缘石坡道,并且宽度不小于1.2m,需增加有障碍设施设计,如车挡石、铁栏杆;

(2)人行道上大多设有宽度一般为0.4~0.6m的盲道,大部分盲道设计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很好地衔接,部分人行道被迫改变了原有功能,成为临时停车场或商家经营地。因此需对应增加直观的无障碍设施宣传图像资料,并加强对相关设施的进一步立法、监督和管理。

2人行天桥、地下通道

(1)大部分人行天桥、地下通道附近没有设计提示盲道,只有少数厦门市区域在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设有供残障人使用的垂直升降梯;亟需在每个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设置垂直升降梯;

(2)大部分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设计坡道,楼道和坡道两侧设有扶手或护栏,楼梯表面有防滑措施设计,但是缺乏形式感和美化设计,应当把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的外观作为城市风景的一部分进行设计。

3公共汽车站

(1)城市主要道路和公交车站之间没有设计提示盲道的设施,亟待增设。

(2)公交车站站牌没有可触摸的盲文指示牌,没有供残障人士使用的有障碍装置,如:公交候车凳,候车护栏,亟待增设配套设施。

4BRT站台

厦门BRT为2009年时正式启用,设有为残障人士服务的升降,并且BRT站台和车厢地板高度一致,能方便残障人进出,是较为优秀的典范,但是仍应当在已有无障碍设施上加强监督和管理。

5交通信号灯

主要路口均设有过街信号灯,但未装备过街音响信号设置,亟待增设,尤其在城市人行通道繁忙的路口和主要商业街;

6停车场

(1)在地面或地下停车场的墙上或标志牌上未设有明显残障人士标识,应设置明显的残障人停车位指示标志;

(2)多数停车场未设置方便残障人使用的专用停车位,应在停车场靠近人行通道的地方设置残障人的优先停车位。

7小结

(1)人们在使用无障碍设施过程中对城市交通无障碍设施的使用、管理、维护残障人士权益的意识不强。厦门市的部分主管部门和工程设计人员对于城市交通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甚至根本没这个方面的认识。开发商甚至觉得没有必要投入无障碍设计;同时,政府对于无障碍的宣传力度不够。需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及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2)主管部门对城市交通无障碍设施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够。目前,在厦门市城市交通无障碍设施的审批、监督制度没有真正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在城市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阶段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违反强制性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城市交通无障碍设施被任意地占用或被破坏时有发生,部分盲道成为临时停车场或小贩摊点,甚至被破坏。管理方面的跟进力度不足,使城市交通无障碍设施形同虚设,甚至无法正常运行。

(3)城市交通无障碍相关的设备、产品缺乏或不配套。如音响交通信号、公共汽车站对于维护残障碍人士安全的栏杆等设施的建设相当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无障碍设施的整体使用效能。

厦门市目前正朝着加快海湾型国际化城市建设步伐迈进,在此过程中必须正视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该设施的建设,使残疾、老、幼、孕、弱、病等人群能更方便地融人和参与社会生活,亦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通过对厦门这种发达沿海城市的交通设施的调研,可知我国的无障碍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城市交通无障碍设计的关注与研究,旨在减少或消除城市的道路障碍,以方便城市道路中的各类人群。在今后城市交通无障碍设计中,应以科学的方法,逐步探索、完善城市无障碍设计,最终建立起残疾、老、幼、孕、弱、病等人群能够共同的自由交流、和谐生活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文麟.城市无障碍环境设计[M].科学出版社,2000.3.

[2]刘连新,蒋宁山.无障碍设计概论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

上一篇: 封闭式基金论文 下一篇: 机电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