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1:55

苏州园林论文

苏州园林论文篇(1)

0920307107英语0911 张康敏

0920307109英语0911 文凝妍

0920307110英语0911 李双双

0920307113英语0911 陈静

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兴趣度调查报告

摘要:

⒉ 第28届世遗会上发表的《苏州宣言》鼓励更多的学校将世界遗产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设置相关课程,促使青少年能够接受世界遗产教育,这是十分必要的。大家看到,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不少选手对于一些关于世界遗产的问答题,张口结舌、相当尴尬;其实这不能完全怪青年,更不能去讥笑他们,而要看出我们的教育内容有问题,现在的中学地理、历史重点在讲理论,丰富的文化知识被忽略了,那么讲授世界遗产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弥补作用。我们苏州的各学校也如此,许多校领导并不重视世界遗产,要去宣传世界遗产知识还得克服阻力。(摘自张橙华《结缘苏州园林,传播世界遗产》)

⒊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看到,无论是苏州科文中心的空中花园,还是阳澄湖畔重元寺的飞檐翘角,无论是时尚之作,还是仿古建筑,“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这一苏州园林传统造园技艺的精髓,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时都有精彩的演绎。 (摘自现代鲁班网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演义苏州园林别样精彩》 2009-04-30)

关键词:

苏州园林,文化遗产,青年,遗产教育,现代科技

一. 主题简介

通过对于大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兴趣度调查,来发掘苏州园林等一批文化遗产的进一步魅力,唤起大学生对于苏州园林等文化遗产的重视和珍爱。

二. 活动日程

7月9 日至7月11日:制定调查问卷,由陆雅婷和陈静负责

7月10日至7月13日:搜集相关资料,由张康敏负责

7月14日至7月18日:发放调查问卷并整理相关信息,由何璇和张康敏负责

三. 调查情况

调查背景

当代大学生对苏州园林兴趣参差不齐,对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遗产文化重视度不足,我国的文化遗产缺乏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

1. 调查目的

通过与大学生接触,做一系列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于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文化遗产的兴趣度,根据调查结果促使苏州园林等我国灿烂文化遗产引起更多大学生的认知与重视,并进一步发掘苏州园林的魅力,使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保护。

2. 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苏州籍学生和外地籍学生),参观苏州园林的大学生,苏州园林相关工作人员

3. 调查方法或工具

问卷调查,实地考察,采访相关人员(园林内大学生以及园林内工作人员)

5. 数据分析或现状问题分析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

⑴苏州籍大学生有近90%的人去过苏州园林,非苏州籍大学生(同时不在苏州就读)的大学生近25%去过苏州园林;就此项结果表明苏州籍学生由于地理位置优势接触苏州园林的机会较多,而非苏州籍的学生对于苏州园林了解不够。其中没去过的人中有18%的人觉得没必要去,而45%的大学生对苏州园林美兴趣,剩下的则纯粹因为没条件或者客观原因没能去苏州园林。由此,我们考虑到园林宣传是否存在不足?大学生接受的园林审美方面的教育是否有漏洞?怎么样才能解决地理等客观条件对于大学生游园的障碍呢?

⑵关于苏州园林吸引力问题,有53%的大学生觉得苏州园林对大学生有独特吸引力,其他则否;同时,有9.5%的大学生表示假期旅游一定会选择苏州园林,71.5%的大学生表示可能选择苏州园林,但也有19%的大学生称不会选择苏州园林。由此,我们可见苏州园这一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的文化遗产对大多数认还是具有吸引力的,但是这么有名又有文化韵味的园林为什么会让有的大学生不屑一顾呢?我们一致认为园林在票价,布置,现代技术的应用及商业化上产生了问题,同时政府对其重视度或多或少也有影响。

苏州园林论文篇(2)

正如陈从周先生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中所言:“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盘根错节,难分难离。我认为研究中国园林,似应先从中国诗文入手,则必求其本,先究其源,然后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如果就园论园,则所解不深。”[1]79如果说姑苏的明清园林是融文学、戏剧、哲学、绘画、书法、雕刻、建筑等艺术于一炉的艺术宫殿,那么,打开这一座座艺术宫殿大门的总钥匙,正是明清苏州园林文学。

洋溢着艺术情调和浓郁的书卷气息的苏州园林与文学,便是明清苏州文人的心路历程的写照。既映射出文酒高会的风雅,也潜藏着人生不顺的悲戚和无奈;既积淀了古代文人的名士风流,也成为了士大夫文人思想和精神的凝聚物;既担当了文人忧患心态的物化形态,也化为了他们寄托自我超越心绪的精神乐土,反映了文人们对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的刻意追求。诗文兴情以造园,诗文兴情以游园,无论造园还是游园,都是文人们表露性情的方式。故而“文”与“园”于明清的苏州来说,本就应该不分彼此,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 园林风雅牵引出诗文的意蕴

游赏苏州园林,总会有一种进入画境的感觉,园景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榭,总能给人一种经过仔细推敲而置放的舒心之感。园林的这些个风雅,给人的感受又如是吟诗作对时,对字句有过的锤炼,于是,它们均妥帖地各就其位,曲直藏露间彼此呼应而成了一首风雅动人的风景诗篇。文人园林便成为了诗文的物化形态,造园也开始变得如同作诗行文,逐渐牵引出了原本被诗文赋予主题之外的“意蕴”。

作诗与作文,无论哪一个显然都极为重视“意在笔先”,当园林变得与诗文一样时,那么“意”便也出现在了园林的每个角落。“意”即文人赋予的思想认识、观念、精神世界,有“意”便有了境界。造园与作诗,赏园与作文,从本质上看来实则并无二致,都极为注重“意”的存在,而观明清苏州园林,自造园伊始即被文人赋予了文学式的深邃立意,而这个“意”又引动了游园者的情思意蕴,从而便让园林出现了“意随境改”。具体说来,姑苏园林的“意”便是主题,而“意随境改”也正是因为园林具有着与诗文一致的特色:境因人异,意由心生。

明清苏州园林在苏州文学的书册里,无不包含着文人的多样情感,这便使得园林因这些主观情感的存在而具有了诗文之“意”,也使得明明是同一座园林,却在造园者与游园者之间,游园者与游园者之间,有了不一样的主题。清代宋荦《重游沧浪亭记》中,记造园游之“日处尘坌,因于薄书之徽g,神烦虑滞,事物杂投于吾前,憧然莫辨,去而休乎清冷之域。寥廓之表,则耳目若益而旷,志气若益而清明”[2]5已得浩然之气,明纷乱心绪,表达的是游园之乐。然尤侗《沧浪亭序》则言“富贵无德而称,勋业有时而尽,未若文章之不朽”[2]9,已从游园产生了议论,直接从园林论到了诗文的价值。另外,游者间对于园林“意”的拓宽,也显得各具特色。俞樾《留园记》写留园“夫大乱之后,兵火之馀,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主乎?”[2]56从写园而写到人,目的显然是为了以园赞人;“无边风月会宾朋,扑蝶流觞聚裙屐。七子联吟雅集图,十番鼓吹群芳席。”[2]53清代袁学澜的《乙丑四月初二日偕吴文清如、潘子m生泛舟游寒碧庄》,则只是简单的写出了赏园之趣。

2 文学对园林意蕴的开拓与深化

从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上来看,以文入园,两者共生共存,互为表里,融为一体,实则不仅使园林的文化意蕴更为浓厚,也使文学借园林表现的诗文主旨愈加深邃,读之更有韵味。

以文入园,文学与园林的结合,使赞赏园林的,对造园游园的乐趣描写的愈加精彩。如若没有文征明《王氏拙政园记》中记“夸水为杠,逾杠而东,篁竹阴翳。榆槐蔽亏,有亭翼然而临水上者,槐雨亭也”[2]39,则肯定鲜有人会于偌大的拙政园游览中注视这一小亭;如若沈德潜游复园时不说出“禽鱼翔游,物亦同趣,不离轩裳而共履闲旷之域,不出城市而获山林之胜”[2]43,不写《复园记》,也就无法让后人看到园林中的悠闲自得;“每风日清朗,升乎高以观气象,俯乎渊以窥泳游,熙熙阳阳,中有自得。其与造物同趣者,意画工有不能尽传者与?是上舍之天爵自尊,与司寇之刚正特立,有无忝祖德者焉。”[2]48如若沈德潜未见《兰雪堂图》,则难见王心一归园田居风采之万一,也就难作《兰雪堂图记》写尽其秀丽风景,其景物之趣又有谁人得知?

以文入园,文学与园林的结合,弘扬人品行的,无疑让所赞之人的人格品性在园林的一山一水间更显磊落。“良俦言集,恣意偃仰,修山阴之故事,和苏门之遗响。”[2]41如若没有王宠的《拙政园赋》寥寥数字,又怎能将拙政园主人王献臣潇洒的归隐品德彰显得淋漓尽致;“栖迟于数亩之园,尘事不闻,俗客罕至,可以避世,可以娱老”[2]69如若艺圃主人非有如此心性,归庄《跋姜给谏扁额后》里也难写出如此洒脱超然的诗句。

以文入园,文学与园林的结合,写情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更显得情感的真挚动人,园林才被赋予了与人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我昔无画今有诗,人生聚散能及时?一床明月一双鹤,花开花落长相思。”[2]43如若袁枚不借《蒋诵先复园宴集图》诗来抒发对长女早早孀居的同情,我们又怎能透过冰冷的园林建筑发现它背后隐藏的如此心殇的故事?“杨柳芙蓉次第栽,一泓寒鉴复新开。群飞白鸟浑如鹤,散绕青苹半似苔。垣短不将山翠碍,廊虚能引月明来。溪鳞信美村酤熟,莫怪游人茗J回。”[2]142状物明志的,似汪琬游石坞山房作《坐王咸中池亭》,也不难看出游赏玩乐中对此情此景的喜爱,动与静的结合,也让园林里那别样的美变得触手可及,园林与心的共鸣足以令人沉醉。

以文入园,文学与园林的结合,写个人追求感想的,东山再起的渴望也得以在园林的点滴处彰显。“主人盖尝以谏官言事,谪戍宣城,虽未行,及其老而追念君恩,故取宣之山以志也。”[2]71(清)汪琬凭《艺圃后记》虽本意不是有此音言园主的出世之意,但读之我们不难看见园主的复杂心结,身即便出世,但心可未尝如此罢;“见彼之为网师者,终其身出没于风涛倾侧中而不知止,徒志在得鱼而已矣,乃如古三闾大夫之所遇者,又何其超然致远也。”[2]76又如(清)彭启丰在《网师园说》中借园林的命名的缘由,来取义纪事一吐心中所想,绝妙而悄然地使褒贬之情生于园林,超然的人格追求随之增加了苏州文人园林的深邃意蕴。

姑苏的园,以文入园,园林已然变为了明清苏州文人们笔下运用特殊的抒情语汇写就的一首首凝固的诗。

明清苏州的文学与园林本便是一体发展演变的,也可说两者在不断互相影响着:一方面文学深化了园林的内涵,另一方面园林也扩展了文学的表现方式。构园以文,园拓文意,“文”与“园”彼此间不断地汲取生存的给养,便决定了它们注定在自己的存在形式里留着对方的身影。

苏州园林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228-01

园林,作为被人类征服的大自然的缩写,是人类出于对大自然的向往而创造的一种自然趣味的游憩玩赏的环境,是一种审美享受的手段。中国的古典园林,也因其独特的艺术结构和原理,在世界造园学中独树一帜,与欧洲园林和伊斯兰园林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当漫步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会看到一朵迤俪的奇葩,那就是为世人所熟知的——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以其朴素幽雅、粉墙黛瓦、小巧玲珑的气以及移步换景的观赏方式,给游人以尽可能多的、百看不厌的视觉惊喜。为了要达到移步换景视觉效果,造园家们创造了另外一门艺术—— 门窗艺术,借以分割小巧玲珑的园林,来实现移步换景的初衷。门窗建筑发展至今,已然成为最受欢迎的园林艺术品之一。而其中的漏窗艺术,又因其独特的装饰图案,丰富的象征吉祥含义,为人们所喜爱。

1 漏窗的样式

漏窗,俗称为花墙头、花墙洞、花窗,其作用是改善大块墙面的呆板,使之透风。在明末计成所著的《园冶》中被称为“漏砖墙”及“漏明墙”,它的花式繁简不同,各具妙趣。所谓漏窗,一般为满格的装饰性透花窗,但也有用于取景的、周边花格类似镜框的空心式样。

通过窗芯的弯曲变化,分成硬景和软景二类,硬景是指其窗芯线条都为直线,把整扇花窗分秒必争成若干块有角的几何图形;软景是指窗芯呈弯曲状,由此组成的图形无明显的转达角。

从图案类型来分,有几何式、自由式及混合式三类。几何式图案由直线或曲线或两者结合构成,有十字、人字、六方、八方、菱花、万字、笔管、套方、锦葵、波纹、梅花、海棠、冰片、联瓣等等以及这些图案之间的穿插拼合。自由组织的图案,多取材象征吉祥或风雅的动物、植物,如鹿、鹤、蝙蝠、凤凰之类以及松、竹、兰、梅、菊、芭蕉、荷花、石榴、桃等;此外还有以文字、文房四宝、博古以及人物故事为题材的。

2 漏窗的功能

从设计美学的角度来考虑,任何一件设计作品都是要以其功能美作为基础的。那么,苏州园林的漏窗都具有哪些功能呢?

(1)基础功能。老子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可见,就建筑来说,是要用相应的材料营建一个“空与无”的空间,来供人起居和安放家具。所以,作为建筑的一部分,窗的功能其实是具有辨证的两个方面的,一方面它要使建筑物与自然界相隔绝,起到围护和隔离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又要与自然界相交通,就是采光和通风的功能。(2)特殊功能。苏州园林的漏窗要包孕、映衬、虚实、曲直,要取舍朝晖斜阳、日光月影、雾雪霜露、芭蕉夜雨。窗可借景,也可漏景、框景,而它自己本身也是景。在漏窗里最出色的应该是芭蕉,拙政园的听雨轩、网师园的殿春簃、沧浪亭的翠玲珑,窗外都是芭蕉。

苏州园林的漏窗所构筑的内容除了有花卉、鸟兽、山水或几何图形之外,也有以传奇小说、戏曲及佛、道故事的某些场面为题材的,如狮子林有古琴、棋盘、函装线书、画卷四个漏窗,称为“四雅”、“四艺”,因此,窗也承担着园主人内省自身及教化子孙们的任务。

苏州园林,以其亭台楼阁、厅堂轩榭、叠山理水,她的欲透先堵、欲扬先抑、欲平先陡,她的深远清幽、宛若天成、凌空赏月,形成了一种“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生活环境。综观历来的海报设计,我们不难发现,凡是与 “苏州印象”这一主题有关的设计,大都是以漏窗、折扇、太湖石、昆曲等形象出现,其中表现漏窗形象的海报设计占绝大部分。那么,设计师为什么要选择漏窗的形象作为视觉主体呢?

我想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苏州园林是以其小巧玲珑但又百看不厌而闻名于世的,她占地面积虽不大,但表现的内容却很丰富。因此,这就需要造园主们在空间分隔的问题上下很大的工夫。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造园艺术家们终于设计出了漏窗这一艺术形式。漏窗的出现解决了苏州园林面积小的尴尬现实,从视觉上将空间进行了分隔,形成了视角的多样性,从而也造就了景色的多变性。所以,漏窗本身就已经是一项非常成功的平面设计,兼具形式美与功能美。

其次,这种“欲透先堵”的审美过程又恰恰是苏州园林迷人的原因之一。漏窗,在分隔了园内空间之后,又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障碍”。说她是障碍是因为她能够防止游人视线的游离,帮助游人将视线集中于窗背后那别有洞天的景色,增加了游人审美的趣味性。如沧浪亭复廊的墙上设有漏窗,景色互为渗透,似隔非隔,人在廊中行走时能感觉到步移景异的效果,使人获得近水远山或近山远水的视觉效果。而这种“欲透先堵”的设计思想也正是现代设计所崇尚的,有助于设计作品深度的增加。

第三,漏窗所形成的视觉习惯很好的体现了园主人隐世的精神追求和渔隐田归的处世态度。苏州园林的美,是要随着漫步去细品的,就好象我们透过漏窗观赏园内美景一样,间接地发现蕴涵其中的生活哲学。同时,这种间接地观赏步骤又能激发大脑的参与分析,也就更能感知园主人的那份心情……

第四,漏窗频频出现于园内建筑上,如楼、阁、廊、厅、堂等,创造了一种视觉上的重复感,使人产生被动地视觉记忆。

第五,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漏窗本身的图案已经具有很强烈的设计感,便于我们进行再次的设计创作。而图案本身的形式美感,更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漏窗自身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所体现出的审美趣味,正迎合了我们对于苏州园林的印象,含蓄、幽雅、内敛、清秀……

最后,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都市中的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也是日益加深。苏州园林这种“城市山林”的艺术形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欣赏。人们都愿意在装修自己的家的过程当中,刻意地去模仿苏州园林的归隐之趣,而漏窗就成了最好的视觉符号被广泛地加以运用。

因此,我们可以说:漏窗,现在已经成为人们认识苏州的视觉符号之一,承载着人们对于苏州的钟爱,抒发着人们对于苏州园林的赞美……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中国古代建筑史六稿绪论[C].建筑历史与理论(1980年度第一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4.

[2] 冯纪忠.组景漫笔,建筑历史与理论(1980年度第一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4.

苏州园林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苏州私家园林的发展概况

1.1苏州的地理人文特点

苏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苏州虽然历经战乱侵袭,但文化却始终一脉相承,没有中断。在这样的人文条件下,苏州古典园林有了文化之根,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明清两朝,苏州科举高中者蔚为大观,富商巨贾名冠江南,他们无不买田置地,建造园林,追求自然之美和田园之乐,苏州亦因此成为私家园林的主要集中地之一。

1.2苏州私家园林发展概况

隋朝统一全国后,漕运得到进一步推行,自余杭直通洛阳的大运河也大大促进了当时的商贸发展,此时的苏州地区,政治相对安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苏州逐渐成为运河的中枢。此时的苏州私家园林有所发展,但在风格上却基本附从于皇家园林的发展,装饰极具豪华之气。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明清时期苏州农业、手工业十分发达,许多文人雅士、官僚地主均在此建造私园,苏州私家园林建造开始兴盛。此时的苏州私家园林风格自然朴素,基本上继承宋写意山水园林的传统,并有所创新。

二、苏州私家园林之布局与思想

2.1 苏州园林布局形式

苏州私家园林艺术作为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深受绘画影响,许多园林大都有文人或者职业画家参与修建,因而在园林布局上除遵从因地制宜、妙造自然的整体原则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布局手法,如建筑色彩上多采用粉墙黛瓦栗柱;空间布局上追求曲折多变等。这些布局原手法同样也成为苏州私家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的艺术特色之一。苏州私家园林运用灵活多变的造园手法,将山、水、花木、建筑四大园林要素巧妙组合,高度统一,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至高境界,故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

2.2 苏州私家园林的艺术思想

(1)传统思想

中国园林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重“天道”与“人道”的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天人合一的生态艺术典范也正是来源于对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完美遵循。

(2)诗情画意的意境审美观

艺术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与境谐以及韵味无穷”的艺术审美特征。中国园林艺术是融合了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联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因此园林意境产生于多种园林艺术要素的综合效果。园林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它始终与山水画、山水诗乃至山水文学紧密相关,文人参与园林设计,尤其是大量画家和诗人的介入进一步促进了园林对意境美的发掘。

三、苏州私家园林之理水

水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景能使园林充满活力,增添情趣。理水就是经人工挖地造池,加以艺术改造,从而再现河湖、泉瀑、溪涧等自然水景。苏州私家园林水体处理讲究曲折多变。动静结合;水面处理讲究。“大分小聚,水有源头”,小水面宜聚,可增加水面辽阔感,大水面宜分,可增加水面曲折深邃感。水面讲求不对称的构图设计,注重的是不对称的、自由的美感。

苏州园林理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水平如镜的水面,涵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所谓“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正是古人对园林静水的赞美。

苏州私家园林理水还擅长利用水体营造声景,并运用水的倒影效果将天空云霞、树木、亭台、山石以借景的手法引入其中,使园变得宽广而深远。

四、苏州私家园林之叠石

假山造型,轮廊线须有变化,变化中又须求得均衡,假山仿真山,需得其气质,不是做真山的模型。假山虽小,但其姿态气质不亚于真山之雄伟和奇险。苏州私家园林堆山叠石讲究结构简单,以少胜多、以简胜繁、遵循运用置石的布局特点及原则,最终真正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叠山之艺,则在于叠山之石的选择和布局原则,因此叠山之事,可谓因材施法。陈从周在《说园》中说:石无定形,山有定法”,这就是堆山的要诀。

五、苏州私家园林之建筑

建筑是园林的重要元素,苏州私家园林建筑在布局和造型设计上因地制宜,与周围的山、水、花木相协调,追求自然情趣,避免对称分布、规整呆板的形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法,创造出了一个层次丰富、风格独特的空间环境。

厅、堂、楼、阁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或造景中心,常布局在园林中较显要的位置。亭、台、榭、舫在园林中是观景、点景建筑,尤其是造型优美、别致的亭子在园林景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与周围景物共同构成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廊、桥不仅本身构成园林景观,同时也有引景作用。苏州私家园林布局中,讲究因地制宜,曲折多变,人行其问有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

六、苏州私家园林之植物配置

在园林中自然离不开山水主体,有山有水,当然还要有花木的村托,否则山会显得呆板,水会显得没有生气。苏州古典园林中花木的种植以天然为准则,顺其自然、尽其天姿,布局安排随景、随意而变。

姿态美是苏州私家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苏州私家园林花木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苏州私家园林也十分讲究色彩的组合。苏州园林中的主要色彩不仅仅是绿色,利用四时季节的变化,苏州私家园林善于将有色树斡与绿色植物和其他园林要素进行和谐配置,营造出园林景点和意境。

苏州古典园林中花木常常不加修剪,或用极少的修剪来展现植物的自然面貌;在培植方式上,常常丛植水边,或孤植于山崖上,或群植于山坡,都再现了大自然或优美、或奇异、或壮观等景色,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七、结语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作为世界园林史上一朵璀璨而折射中国文化古韵的奇葩,拥有其独特

的美学应用价值。将人们对自然、人文等感官印象所提炼的美学特征赋予到园林中去,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家们可谓是穷尽心力,动用一切可能的造园要素来迎合表达的需要,创造出闻名遐迩而又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私家园林。

参考文献

1.:《园林与中国文化》,2004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教研室编著,2002年版,中国青年出版社。

3.叶圣陶:《苏州园林》,选自《叶圣陶散文集》, 1984年版,三联书店。

4.周武忠:《寻求伊甸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2002年版,东南大学出版社。

5.周武忠:《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的形成》,2005年第5期,《艺术百家》。

6.刘风君:《美术考古学导论》,2002年版,山东大学出版社。

苏州园林论文篇(5)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公元前六世纪春秋,历代造园兴盛,明清全盛时有200多处私家园林遍布苏州古城内外。大部分是为名人或居士或士大夫阶层提供一种“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趣,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清雅环境。故有“不隐山林隐朝市,草堂开傍阖闾城”之说。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苏州造园家运用独特造园手法,在城市住宅旁有限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它融自然美、人文美、建筑美于一体,是综合的历史文化艺术宝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州园林得到了政府和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重视,不断进行了保护维修和合理利用,在申报世界遗产过程中,结合古城改造,依法加强了园林内外环境的整治,使古典园林内外环境协调一致。至今保存完好的数十处园林分别代表了我国宋、元、明、清江南园林风格。在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苏州园林极好地体现了人类理想家园的境界。

苏州古典园林的价值得到了世人的肯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了苏州古典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九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境界,咫尺之内再造乾坤”。1997年12月,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11月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被增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也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们感到满意,由于“非典”而与第27届世遗会擦肩而过的苏州因此赢得了第二次机会。2004年6月28日至7月7日,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市举行,这是中国政府至今为止承办的最高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会议,也是苏州历史上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全球性的政府间国际会议。会议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各国代表们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次大会使他们对古老的中国文化有了较深了解和直观感受,的确是“百闻不如一见”。世遗会在苏州召开,不仅形成了全世界聚焦苏州的良好机遇,也使苏州园林接受了一次大检阅,促进了科学保护管理的新发展。

二、确立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目标,全面推进“绿色苏州”行动计划

去年9月,《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专家论证,明确了苏州生态市建设的目标:建成国际知名的现代水乡园林型生态市。具体将突出四大地方特色,即“富庶苏州、园林苏州、水乡苏州、文化苏州”。其中,以“真山真水园中城,假山假水城中园”的历史文脉勾勒“园林苏州”,是苏州生态市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

如果说,苏州古典园林是浓缩的山水,那么,苏州的山山水水便可看作是放大的园林,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苏州人有效借鉴了老祖先的造园手法和技艺,以城为园,明确了“城在园中”的整体绿化格局,确定了古城绿地继承“人工山水城中园”、新建城区营造“自然山水园中城”的两大建绿原则,建造具有鲜明城市个性的绿化精品工程,塑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园林”。

“十五”以来,苏州市区每年新增绿地面积300公顷,2003年达到500公顷,先后建成桐泾公园等一批市、区级公园,居民出行350米即有一处小游园,3年来,共投入绿化资金31亿元,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5%,绿化覆盖率达到3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6平方米。在具体的城市绿化中,从天井里弄里走出来的苏州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造园艺术的精髓,依托自然山水,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名城、古园、水乡的特色,将许多经典的园林元素运用到街头巷尾,“弹石间花丛,隔河看漏窗”的道前街,“人在花中走,柳在岸边行”的临顿路,“两绿夹一河,舟与车俱行”的干将路,飞檐错落、林木蓊郁的环古城风貌保护带……既体现了移步换景的苏州古园特色,更为千年来古城水陆并行的双棋盘布局锦上添花。特别是“百园工程”的启动,在增添盈盈绿意的同时,让更多的小游园介入了市民的生活空间。正是将古典园林的精致和艺术延伸到街巷院落,使城园融为一体,才塑造了苏州独特的城市个性,成就了苏州“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的美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走生态城市发展道路,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绿化走生态型、景观型、科技型的发展方向,是当今世界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苏州市结合古城保护和新城发展的实际,制定科学的“绿色苏州”行动计划。苏州将牢固确立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新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全面推进我市城市绿化工作,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居更佳”的“人间新天堂”。

2004到2010年,苏州市范围内,建设城市公园、风景林地、绿色通道,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等项目,构筑“以林木为主体,总量适宜,分布合理,特色明显,景观优美,功能齐全,稳定安全”的城市生态网络。在中心市区,实施虎丘山风景区西扩、石湖上金湾生态动植物园、胥江景观等十大重点园林绿化工程,积极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化的生态绿地系统。

三、成为文化使者,走向世界

“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被称为中国文化“四绝”之一(中国文化有“山水画、烹饪、园林和京剧”四绝之说),园林中蕴含着丰富而精致的人文精神,已经成为苏州乃至中国和东方的文化象征。

苏州园林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186-01

苏州园林与昆曲,一个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一个是起源于苏州的“百戏之祖”,两者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同部分,其之间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而这个联系不去细细品味是体会不到的,因此,对于苏州园林及昆曲的认识,我们不能只是浅显的从游与赏的角度去看,而要深入的品酌。

一、苏州园林与昆曲的历史渊源

苏州园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圃,第一部昆曲大戏《浣纱记》即取材于此。私家园林中,在东晋的辟疆园之后,有唐五代以来始建的沧浪亭,而沧浪亭作为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具备深远的历史文化感。其“五百名贤祠”内墙上嵌有594幅历史人物平雕石像,记载了从春秋到清代两千多年间苏州著名的历史人物。其中相当一部分历史人物,也同时被元杂剧和明清昆曲搬上了舞台。

明清以来的苏州园林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尤其是在明朝中叶以后,昆曲盛行于江南,“园”与“曲”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关系,表演与园林渐渐结合起来,治园林者多有其家班,即使一时没有家班,也要请人到亭台楼阁中去演戏。除了红氍毹上的厅堂演出之外,类似拙政园忠王府、环秀山庄等园林,还曾专门修建了精致的戏台以供演出。演出不但曲名与园林有关,而且曲境与园境更是互为依存。昆曲艺术的意境与园林的意境其实是一致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苏州园林,亭阁居高,绿树葱茏,轩榭临水,影入波心,充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和文人意识。苏州园林还将美的自然景物与各式建筑艺术精巧加工,彼此渗透、融会贯通,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成为富有文化历史和诗情画意的综合艺术。昆曲极具中国古典诗词的色彩,字字珠玑,韵调优美,含情韵意,与苏州园林同构成诗情画意的意境。

在六百载春秋的昆曲发展史上,昆曲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园林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明清以来是苏州造园的黄金期,也是昆曲发展的全盛期。苏州园林与昆曲作为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高雅艺术享受,可以看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综合。可以说,苏州人营造园林的历史及其盛衰周期,几乎与发源于斯的六百年昆曲趋于同步。由此可以看出苏州园林与昆曲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二、苏州园林与昆曲的交融

古代的神话中,极乐世界就如蓬莱仙岛一般,乐不暇于耳,由此可推,园中赏曲,岂不与仙境无异。这就是为何昆曲唱的是园林的事物,而园林则是曲中所描述景物的再现。如《牡丹亭》中杜丽娘游园的唱词,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苏州的园林和昆曲的舞台都是大千世界的缩影,芥子须弥是两者共同的表现方式。昆曲发展到后来,因身段细腻,咬字精确,文辞美丽,音节抑扬,越来越雅化,宜于小型的会唱与演出,园林中的厅榭、水阁,因而都是最好的表演场所。昆曲的清唱和身段表演,在它的形成阶段并非剧场艺术,而是园林里的艺术。昆曲唱演和欣赏的最佳形式,从来就是粉墙花影,笛箫鼓板,三五知己,花前品茗,梅下饮酒,拍曲应和,情兴备添。昆曲艺术重以婉约含蓄移人,正如园林结构一样,“少而精”,“以少胜多”,耐人寻味。

古有“吴歌越舞”之说,加上“吴侬软语”都为昆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只有苏州的水能养活昆曲。如同园林一样,出了苏州,昆曲虽有浙昆、湘昆、北昆,却终没昆曲的真正韵昧。北方园林再怎么模仿江南园林,也终描不出苏州园林那精巧的诗情画意意境。

苏州园林与昆曲的兴盛是在同一个历史背景下,同一个时段发生的,在某种程度上,曲境就是园境,园境就是曲境。戏曲与园林都讲求“步移景换”,两者都即可动观,亦可静观。

昆曲表演艺术史直观性的,认识全凭观者的主观感性理解,剧中人物下场再出场可能已是数日或几年,在台上走一圈步,便已是从市内走向荒郊,观者从理性看见空间还是那个空间,可是感性上则完全接受角色演义的时间与景物。而对于苏州园林的认识同对昆曲的理解方式其实是一样的,“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将拳头大的石头看成千寻太华山,将一勺多的水看成万里江湖,靠得都是观者的感性理解与想象。

三、总结

苏州园林与昆曲同体现着吴文化,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园林势必便于昆曲演唱,这才包含了诗情画意。昆曲作为园林之一景,这才在表演上细腻传神,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苏州园林论文篇(7)

关键词:苏州园林 天人合一 阴阳中和 传统思想

苏州园林最早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质量高,数量多,较为集中。现存最早园林始建于10世纪,今日所见园林多为上世纪后半叶。[1]苏州园林总体为江南造园的特色,多以文人园林存世。文人园林体现了造园主文化品位、价值观念。本文将苏州园林典型的传统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阴阳中和,蕴藉之美”具体在苏州园林中的表现进行论述。

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外篇《知北游》中写道:“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2]中国的山水园林遵循了老庄的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思想。文人在千年的文化中熏陶,对于自然与天的追求不言而明。园林是文人的心灵天地,是浓缩山河大川的载体,园林的建造目的是人在园林中生活仿佛融于自然。

天人合一的体现:“数点梅花天地心”(沧浪亭)、“月到风来亭”(网师园)、“活泼泼地”(留园)[3]。文人多有“借景生情”“情景交融”等直观感受,从诸多题跋、楹联、诗词等可以得知。拙政园有“澄观”阁,体现园主卧游山水的理想。园林的环境景观设计是灵活多变的,疏密相宜、曲径通幽、虚实相生等。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基本精神是追求天趣,浑然天成,把自然美与人的设计巧妙结合,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形成充满自然妙趣意味的有限空间。

园林中有丰富的建筑类型,其中不乏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建筑更多的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接,“危楼跨水,高阁依云”体现于此。园林中不少建筑都开向自然(如亭、廊),半包围开阔的面水的形制(如厅、堂)。苏州拙政园“远香堂”为四面厅的形制,四周皆长窗,四周的景致映入眼帘。[4]又如狮子林中的湖心亭,亭两侧以简单的石板桥连接,观者坐于亭中独享园中精华——池中荷花、狮子林假山、沿池的长廊,长廊高高低低有如山道,将观者情思带入远山之间。这就很好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置观者于一亭焉,使观者思绪于远山之外。沧浪亭借园外的葑溪水,以复廊亭台相连接,借山溪之气息。[5]园林设计者还用其他器物辅助借景,例如镜子、漏窗、洞门等。

“借景”这一手法常常用来具体表现天人合一的思想。据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对借景手法的分析,共分为远借、临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表现手法。[6]园林中的借景是接用真实的景观,随四时不同时、四季不同季,又能产生更多元的风景,真正体现“壶中天地”,自然浓缩的精华,让士大夫文人时时感受到山水之乐,以期达到宗华白所言:“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

二、阴阳中和,蕴藉之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卷八《隐秀》)中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中国文人偏爱含蓄之美,同时也体现在园林中。园林设计中往往通过“欲扬先抑”、“曲径通幽”等形式安排景致,还有通过营造距离来营设最佳观点,体现含蓄之美。园林的景致与中国山水画相仿,皆是营造一种意境,具有起承转合,通过危桥、林木、曲径穿插,营造内敛含蓄的中国意境美。[7]

观者于狮子林先入立雪堂、燕誉堂,后经小方厅,有“收”之式,从指柏轩穿过进入真趣亭,眼界豁然开朗,边欣赏最佳的景致边从长桥走过,可在湖心亭中小坐,坐赏园中集聚美景,可谓“放”,最终经过御碑亭长廊收束整个园林。狮子林的整体设计体现“欲扬先抑”“曲径通幽”的设计手法,实现不偏不倚,阴阳中和。

苏州园林中多借用曲线和有意识的不规则,即所谓“斜入歪及”。通过开放与封闭、空间的对比、明暗之变、高低相错、大小不一、地面标高不规则变化来体现阴阳中和。罗伯特·福琼指出,要懂得中国园林风格,就必须懂得那种使小的事物显得巨大,使大的事物显得微小的本领。即所谓“小中见大,实中有虚”。[8]阴阳中和思想是一种辩证思想,应用到园林中实现园林的和谐,一种属于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内敛。不论从色彩还是形制上来讲都是收放自如的、理性与感性并存,充满智慧。

苏州园林的石头也体现中和思想。米芾提出品石的四个标准“瘦、皱、漏、厚”,后来成为品评石头的标准。后来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写道:“言山石之美者,俱有透、漏、瘦”。通过品评石头的标准可知,石头在园林中出现的形象并非厚重敦实,而更偏爱于灵巧之美,通过“透”“漏”对其密不透风的特点削弱,通过“瘦”对其敦厚的特点消减,其最终的呈现形式便是中和之态。

古人的智慧通过诸多形式传承,园林是其中的载体。我们在每一个回廊中体味文化之味,在每一个厅堂触摸先贤灵魂,在每一个亭台感受古典的滋养。园林不是简单的建筑与绿植的综合体,只有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熟悉古典文化,更要用心体悟园林的每一个角落,才能真正的理解园林艺术。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魏嘉瓒.苏州古典园林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3]童俊.园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明)计成著、陈植校注.《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5]曹林娣.苏州园林-凝固的诗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6]宗华白.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们出版社,1997

[7]张淑娴.明清文人园林艺术[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8]王毅.中国园林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园论》,第50页

[2]《庄子》外篇《知北游》

[3]《中国园林文化》,第437页

[4]《中国园林文化》,第439页

[5]《中国园林文化》,第441页

苏州园林论文篇(8)

所谓“双向联系,通感联想,情境激创”是指教学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互补,巧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使其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而统合成的一种教学方法。《苏州园林》通过对苏州园林中的历史名迹、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的探讨,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知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了解中国园林艺术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造园艺术中的“诗情画意”的最高境界。

一、理论依据

1.认知的直观性

在直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演绎中,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按照控制论的心理原理,人的行为是可以认识的运动形式,其既包括外显行为,又包括思维和符号等内隐行为。在给定的情境中,人们根据环境的反馈改进他们的行为。用了情境教学法,它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使学生亲切可感、身临其境,在情境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学习。

2.操作的可行性

操作往往与具体的认识相结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相互影响、交流可使他们不断了解他人的观点,从自我中心中摆脱出来。在采用情境教学法的同时可综合运用尝试法、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3.情感的可行性

在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使其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创造的主人,自然而然地使情感得以渲染、升华,达到认知、操作、情感的同步提高。

二、课程结构

1.生活—导入课题—通感联想,激情引趣—初入情境

由生活实际进入课堂教学,针对具体内容,凭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综合感官,以一种或多种感官引发另一种或多种感官的迁移,使各种感觉相通、相综合而衍生出对事物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导入课题。如在《苏州园林》中请学生通过一段电视《新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片段感受私家园林的气氛,联想到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私家花园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感受书中的主人公在这个私家园林中的生活,聚客会友、读书作画。接着在苏州评弹的悠扬乐曲中播放苏州园林的优美图片,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进入苏州园林中,与此同时请学生初步进入角色。

2.讲授新课

(1)分段教学,激感。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灵活运用尝试法、发现法、留空法、谈话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分阶段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从学生最熟悉的亭台楼榭进入苏州园林,拙政园,荷花池边,柳树轻浮,使学生身临其境。再到拙政园中的听雨轩,到历史名迹中的人文景观,与文徵明的渊源。最后让学生体会到园林的造园因素,它们构成了诗情画意的园林,体会到艺术从生活中来,以及这些造园因素中的艺术人文内涵,认识苏州园林是文人园林的实质。其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成为学习的主体。

(2)联系旧知,培养自学 。

学生对于苏州园林中的这些文化遗产、人文景观是有模糊概念的,只是知其一不一定知其二,请他们联系以往所学的各种知识,初步尝试,互学互教,促进他们自学能力的提高。

3.学生自主—升华情境—提高审美

当学生完全进入角色后,他们的激情被唤起、提高,他们发现其实熟悉的苏州林园中有许多新的东西等待他们发现,有许多景观他们游览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有许多典故文化知识是他们不知道的,有许多美景他们当时没有体会到的。此时,请他以各自所扮演的角色演绎情境、发现园林中的人文艺术,发现艺术背后的人文精神。巩固所学知识,教师点、线、面结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从学生角度入手促进审美能力提高、情境升华。

4.课堂小结—学以致用—发散思维

生活、江南文化、人文艺术是千姿百态、富于变化的,与之相结合的苏州园林是中国文人艺术的精华,将自然与人工创造的山水花木、建筑等融于一体的中国园林,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本环节不仅要对本课所学内容予以小结(形式可由学生小结、教师复述等),还要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发散学生的思维,使情境发散到生活中去运用。

三、教学策略

1.双向联系、互补的策略

教学实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位艺术大师曾说:“艺术源自于生活”,正如哲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一样,艺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生有更多的素材,将它们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可开拓学生思路,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更有助于美化生活,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苏州园林》的教学正是如此,在苏州园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生活,让他们感知、发现、了解园林中山水、建筑、陈设、植物、桥、建筑小品等造园因素中的生活艺术及其背后的人文精神。

2.情境激发、渗透的策略

情境即情景,是指一定场合的景象、境地。在特定的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情境中,如本课的地点——苏州园林,学生的情感随着情境的推进,于自然中进入角色、体验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运用游戏情境、音乐情境、故事情境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加上分段教学、联系旧知识,循序渐进、逐步渗透,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具体感知,增强学习效果。

3.感官调动、交互的策略

学生进入情境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得到充分调动,并互相沟通,产生共鸣而激发创作意识。感官的调动不是机械的驱动,它是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有发展的活动,它为情境的推进、知识技能的传授、情感的激发提供有效条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觉交融,身心愉悦。

四、教案应用

课题:苏州园林。

类别:美术。

课时:2课时 (本教时为第一教时)。

年级:九年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欣赏,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2)技能目标:在对园林艺术造型要素的分析与研究中,让学生体会环境与人的关系,认识园林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园林——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赏析,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艺术,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创造目标:通过对园林艺术特点的学习,学生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参观旅游中分析并掌握园林的各种要素。

教学重点:苏州园林的造园要素。

教学难点:中国园林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造园艺术中的“诗情画意”的最高境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红楼梦》大观园的影视资料,描绘苏州园林的图片,关于苏州园林内的历史名迹、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的资料,苏州评弹的音像资料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多媒体播放《红楼梦》片段。提问:这是哪部名著,他们生活的地方叫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伴随着苏州评弹悠扬的乐曲切入苏州园林的画面。学生感受熟悉的苏州园林是如此的动人。(进入情境,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大家应该更熟悉?(师生共同探,进入课堂的主题)

教师揭晓今天的游览地点——拙政园(学生很熟悉的地方,可以快速进入角色)

2.讲授新课

(1)苏州园林有“名园之冠”的美称,是现存私家园林的代表。(图片映示进一步进入情境)

(2)园林的起因:①提问式进入。(让学生从几个方面思索私家园林多集中于江南的原因,使他们自主联系旧知。)师生共同探讨,地理气候因素,交通航运因素,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联系已知的地理历史知识,是讨论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和串联的作用。)。②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每一组派一名学生向我们介绍一个园林(简单介绍,参与其中,教师穿插影像资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他们的各种感官和情感。)。

(3)园林元素总述。提问:为什么古人要在咫尺之地凿池堆山,创造出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移步换景的效果吗?学生讨论。 教师切入拙政园的画面(这一部分,让学生联系旧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师小结:①中国的造园艺术深受儒、道家影响。②万物静观皆自得,要想保持清静无忧的最佳心态就要让心灵融合于自然之中,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③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4)园林元素分述。在园林中凡是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各种风物、环境皆可为“景”,构成园林主要物质就是造园要素。山水、建筑、陈设、植物、桥、建筑小品(在分述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边映示园林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学生从拙政园的情境中体会出园林的主要元素,感受园林的诗情画意。)。

(5)园林中的人文内涵。(映示图片,进入人文情境)师生共同回想园林元素中的人文内涵(激境)。学生举例,如:园林中的漏窗以“琴、棋、书、画”作为花窗的装饰,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关系。教师讲解许多文人参与设计和造园,古典园林中的绘画、诗歌、文学在园林景致、匾额楹联、陈设布局中的体现(把学生的情绪推向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殿堂,体味园林的人文精神内涵。)。

(6)历史名迹:文徵明与拙政园,简单讲解文徵明与拙政园的渊源(园林与文人画家渊源的现实例子。)。

3.总结收获

生活、美和人文精神是千姿百态、富于变化的。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艺术,处处都是诗情画意,看你有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将情境延伸到生活中,发现生活中的艺术,体味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普通初中课程方案(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苏州园林论文篇(9)

1苏州园林文化背景透视

1.1苏州园林概况

苏州是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沉淀了2500余年吴文化底韵[1],苏州园林乃文人园,是“士”文化的艺术载体[2]。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苏州园林全盛时期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闻名遐迩的有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等。因此使苏州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于1997年12月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1.2苏州园林发展历程与文化背景

早在春秋时期,苏州皇家园林就已出现,吴王凿池为苑,开舟游式苑囿之渐,而后姑苏台在吴越争霸中毁于一旦。之后,苏州渐渐远离政治中心,文学艺术开始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传统文化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山水田园诗、山水画、山水园林等都在这一时期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和文学家身逢乱世,林泉之隐和山水田园之乐就成为他们生活和情感的寄托,陶源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欣然归隐,以其生命实践,构建了林泉之隐的典型。其笔下的田园之乐,平淡,自然,真纯,质朴,成为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心灵家园。在这种隐逸文化的精神气候下,士人啸傲行吟于山际泽畔,体会自然真谛,讲究艺术的人生和人生的艺术,诗、书、画、乐、饮食、服饰、居室和园林,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普遍追求“五亩之宅,带长阜,倚茂林”[3]的高品位精神生活。但这种深处乱世的洒脱不羁、闲适自然却也更体现出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不安,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古典园林艺术从自然山水园向写意山水园过渡。白居易提出“中隐”思想,将传统的隐逸理论大大推进了一步“:大隐在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4]“人间有闲地,何必隐林丘?”[5]这种以人处朝市,于园林盆栽拳石之中得心灵自由和放达的观念。中唐文人以片山拳石寓情游心,体味山林野趣,将大千世界中的宏观景物微缩到小巧玲珑的壶中天地,去体验和感悟人生的真谛。这种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文化艺术方法和情思意趣趋向内心世界发展的表现,而两宋理学之心的兴起,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文化思维与哲学意识。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幼芽在苏州萌发,手工业发展极快,市场繁荣,文化艺术大发展。文人曾与造园,不仅在园林的精神内涵方面赋予了深层的内容,同时,不少诗人、画家也参与园林设计,将中国山水诗、山水画的独特的美学追求融会于园林之中,使苏州园林别具风格,疏野淡然、清新超脱、典雅精致[7]。

2园林与隐逸文化

2.1 隐逸文化内涵

隐逸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隐逸文化以老庄的道家思想为哲学基础,是古代士人保持人格独立的一种处世哲学。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知识阶层――士,是处于皇家贵族和平民百姓之间的中间阶层。他们来自民间,通过官学一体的科举之路走上仕途,在不同的社会层次上形成了一个松散不定而又内在统一的文化人群。士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一种批判现实的理想和热情。他们重视精神生活,研习琴棋书画等文学艺术,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代表着所处时代的最高文化水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士大夫的处世哲学。兼济天下者以儒学为思想武器,乐观进取;独善其身时消极退隐,为途穷之策。但无论得意失意、在朝在野,士大夫们皆以喜好山水田园之乐为名士风尚[8]。

隐逸从行为上表现为短暂或长久的隐藏行迹,其中包含着疏离、逃避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但隐士们在精神上保持着清逸脱俗的人格和淡泊的情怀,同时,也显示着人们对自然审美意识的思考。士人们因其生活意志的不同,采取的隐逸方式也各异:有的寄居林泉岩壑,远离尘嚣之隐;有的任散官、闲官、地方官为隐;还有的身仕心隐,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9]。但这种隐逸思想充满着矛盾。晋代陶渊明的隐身主张是隐身于世,从其《饮酒》诗中即可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而隐于山林中的高士们,从心理上却是忍受着巨大的精神煎熬和矛盾思想的冲突,辨证地分析,他们的隐逸行为却更强烈地指向了“入世”。因为其“隐”本身就是对社会的一种反抗和逃避,遮蔽在超凡脱俗外壳之下的更多的是对社会的关心[10]。

2.2 园林的隐逸功能

隐逸与园林的历史在中国都非常古老,在魏晋南北朝士人园林出现之前,两者没有任何关系。但“园林”一词,是魏晋南北朝随着士人园林的出现而出现的。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典型代表的士人园林,就是在隐逸文化的直接影响下萌生、发展的,并体现出一种萧致、淡泊、自然的隐逸色彩[11]。士大夫阶层是隐逸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他们寄情一园山水,寻求精神自由,婉约的江南园林就成为他们净化心灵、保持独立人格的小天地。他们需要在游山玩水时表达洁身自好的态度,在园林经营中表现自己萧然高寄的胸怀,他们将人格价值和山水审美交融,与园林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他们的隐逸理想便不自觉地植入园林活动之中,以隐居园林的清朗风雅来抗衡朝仕的污浊纷繁,园林也就成了隐逸文化的基本载体。在隐逸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在园林中追求人格、气节和理想,于是对自然的审美意识逐渐苏醒。同时,园林的艺术构成也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其精神内涵也得到了提高。

2.3 士人园林产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中央集权走向衰落,作为造园主体的文人、士大夫们厌烦战争,寄情山水,纷纷逃离官场,隐居山林田间,东汉中后期开始的隐逸之风成为时尚。士大夫阶层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名士”,如“竹林七贤”,他们以纵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反抗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的解放。在这样的时代思潮下,社会上逐渐形成了游山玩水的社会风气,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成为社会风尚。为避免跋涉之苦,保证物质生活享受而又能长期占有大自然的山水风景,最理想的办法莫过于营造“第二自然”――园林[12]。而皇权对于隐逸的奖掖以及士人普遍把隐逸作为入仕的准备和补充,更直接促进了隐逸文化和园林艺术的普及与发展。隐逸文化和园林的迅速发展,互为表里。自此,园林开始成为士大夫们体验生命自由的一种文化载体,成为其追求超脱玄远的人格理想的重要途径。隐逸文化发展到隋唐进一步成熟,成为稳定而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补充。具有社会性的元代文人的隐逸,到明清已演变成浪漫主义文化思潮,园林中隐逸文化的影子,多属附庸风雅。随着商品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到近代,世俗园林已成为中国园林的主流。

3隐逸文化对苏州园林的影响

3.1 苏州园林中的隐逸文化体现

隐逸文化经过了中国士大夫阶层千年来的不断取舍,已是一种文化意识沉淀。苏州园林多为住宅园林,又属于文人型园林,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必然蕴涵隐逸性质。在梳理中国特有的隐逸文化后,反思苏州园林,更多的是偏向于以唯美为旨的隐逸观。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躲进蜗居的小筑,休问外物琐事,品香茗,看清流碧潭、亭台楼阁之胜,享曲径通幽、奇石怪岩、柳暗花明之趣―这就是苏州园林生活的基本写照。“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陶渊明的诗也许最能暗合园主士大夫们因政治生活失意而产生的归隐心态。于是,才会出现在逼逼仄仄的城市小巷深处,寻见“网师园”,体现出“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避世态度。这类的园主人是以半宦半民、半俗半禅的士大夫文人群体为主体。这些人多在官场仕途失意,渴望远离尘世,却又不愿或不能学陶渊明隐于山泽,“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居于城市却又要表达不媚流俗,不同流合污的志向,追求惟愿与山水鱼鸟相伴终老的理想,于是苏州园林就成了最好的载体。这一方小小的园林,是主人精神的绿洲和安逸的生活空间,寄托了他们的荣辱、苦闷和追求,也使他们体味到了其中的安宁与永恒。

3.2 隐逸在苏州园林中的表现手法

苏州园林园景一般朴素自然,园林建筑小巧玲珑,灰瓦白墙,色调偏于淡雅。造园之理论主旨,在于倡言静寂、清和、于喧闹的城市之间闹中求静,并有“林阴初出莺歌,山曲忽闻樵唱”,“俯流玩月,坐石品泉”之静趣。“虽为人作,宛自天开” 。隐逸文化不但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而且“隐”的思想也深深地渗入了园林中。在苏州园林里,处处可以看到障景、抑景、漏景等隐的手法和体现隐的内涵的各种名称、匾联。从苏州一些园林的命名上即可窥见一斑:

①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由解甲归田的御史王献臣所筑,园名取西晋潘岳《闲居赋・序》“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以此标识其归隐园居、保持心性本真。

②网师园:网师园之“网师”,本是苏州人对渔翁的称呼,网师园在北宋时叫“鱼隐”,表明了园主史正志的隐逸之意。

此外,苏州自宋以来,以“隐”、“逸”为名的,就有:桃源小隐、洽隐园、静逸园、逸我园、乐隐园、招隐堂等[13]。

苏州园林的景点、景区设置,多出自诗文,其中以陶渊明居多。中国历代文人一直钦羡,仿效他意真、冲淡的志趣,学习他的飘然隐逸,将自己隐身于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内。拙政园之东部名为“归田园居”,乃模自《归园田居》一文的描绘,表明园主王心一对隐逸的乐趣和闲适心情。从这些景区的设立,可见园主人追求的境界是要摆脱外物的奴役,返朴归真,在虚幻中满足,在自然的宣泄中平息。

4 结语

苏州园林追求的首先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的意境,其次才是花木竹石本身形式。它把那些最能引起思想情感活动的自然因素摄取到园林中来,以心造境,赋予这些自然元素象征意义,最后反映高尚、深邃的境,使观赏者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这种观感恰恰也是以士大夫文人为代表的造园者追求的目的。他们把园林看作人生、仕途的一个精神驿站,仕途未顺,就退归于园林,作“退思”之方便;东山再起,即走出园林登上庙堂。可谓出入自由,进退自如。隐世又不离世,在现实中开辟出一块理想的乐园,使那些不能在现实中实现的理想、人格与抱负最终不必远游彼岸,而在这片心造之境中落地生根,达到心灵的“至乐”[14]。

参考文献:

[1]仰观.苏州古典园林山水与文化的完美结合[J].环境导报,2003,(2):32-33

[2]曹林娣.苏州园林的文脉[J].文艺争鸣,2005,(1):119-122

[3]孙绰.《遂初赋叙》,见《世说新语》注引,第140页

[4]严杰(编选).《白居易集》[M].凤凰出版社,2006.279-280

[5]白居易.《白居易诗全集》[M].海南出版社,1992,(8)

[6]王国猛,徐华.《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17

[7]董正秀.明清苏州园林兴盛之背景透视[J],科学大众,2006,(5):33-34

[8]王健.“隐逸”文化与中国园林[J].安徽建筑,2002,(6):20

[9]吴聪巧.隐逸文化与江南园林[J].魅力中国,2009,(3):60

[10]韩波,张玉芝.论魏晋“隐逸”风尚对士人造园活动的促进[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95-97

[11]郭鹏飞.隐逸文化对文人园林的影响[J].南方建筑,2006,(12):106-108

苏州园林论文篇(10)

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全体会议批准了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11月30日,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成为我国拥有遗产地最多的城市。古典园林作为历史遗产蕴含了古代文化的全部精华,过去名人居士或达官贵人为达到“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趣,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寄蛰之地,代表的是一种孤芳自赏的“意趣”。而苏州园林跃升为世界品牌后,这些深藏在幽弄深巷里的古典园林所代表的是一种“城市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意境”,扮演的是现代城市和现代文明主旋律的角色。一方面,我们加大力度,保护古典园林的“原真性”,一方面,走“园林城市”的发展之路,将古典园林城市化,突出城市个性,将城市园林与城市文化、城市历史、城市格局有机融合。

以“真山真水园中城,假山假水城中园”的历史文脉勾勒“园林苏州”,是苏州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十五”以来,苏州市区每年新增绿地面积300公顷,2003年达到500公顷,先后建成桐泾公园等一批市、区级公园,“百园工程”,居民出行350米即有一处小游园,3年来,共投入绿化资金31亿元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5%,绿化覆盖率达到3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6平方米。在城市绿化中,苏州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造园艺术的精髓,依托自然山水,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名城、古园、水乡的特色,“弹石间花丛,隔河看漏窗”的道前街,“人在花中走,柳在岸边行”的临顿路,“两绿夹一河,舟与车俱行”的干将路,飞檐错落、林木蓊郁的环古城风貌保护带……既体现了移步换景的苏州古园特色,更为千年来古城水陆并行的双棋盘布局锦上添花。正是将古典园林的精致和艺术延伸到街巷院落,使城园融为一体,才塑造了苏州独特的城市个性。

2004到2010年,苏州市范围内,将构筑“以林木为主体,总量适宜,分布合理,特色明显,景观优美,功能齐全,稳定安全”的城市生态网络。在市区,实施虎丘山风景区西扩、石湖上金湾生态动植物园、胥江景观等十大重点园林绿化工程,积极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化的生态绿地系统。苏州将牢固确立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新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居更佳”的“人间新天堂”。

打破静态园林 追求大景区建设

苏州古典园林的“静谧”是古代雅士追求的空间效果,被人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现代人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组合,追求动静相宜的结合。对此,我们合理开发旅游特色项目,不断拓展园林风景区的文化,打破以静态观赏为主的格局,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旅游活动,以特有的古典韵律、高雅的文化氛围或传统民风民俗来吸引中外来宾,如虎丘艺术花会、金秋庙会,拙政园杜鹃花节、荷花节,留园的“吴兰薰”吴文化活动,春节时令花展、牡丹景点,网师园特色夜游及怡园水仙展、狮子林春节时令花展、天平红枫节、沧浪亭兰花、展、耦园水乡特色游等等;在组织这些活动时,我们力求这些活动成为精品旅游项目,如虎丘成功推出“虎丘艺术花会”和“金秋虎丘庙会”,一春一秋,一静一动,一雅一俗,相互呼应,相互贯通,形成了一年两会系列特色旅游活动。拙政园自1997年成功举办首届杜鹃花节以来,这一活动已成为苏州特色旅游项目,自1996年举办首届荷花节以来,拙政园年年举办荷花展,年年都有新内容,不断向游人展示精品,最盛时达200余种荷花精品,丰富和发展了拙政园的荷文化。网师园的古典夜园作为国家旅游节的保留节目,在幽静的亭台厅堂里向游人演出昆曲、评弹、京剧、水乡舞蹈、江南民乐等江南民族艺术,被人誉为“令人难忘的赏心乐事”。在网师园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又在全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推出吴兰薰吴文化精品游,在亭台楼阁榭等处为客人着古装表演古筝、琵琶、昆曲等精彩节目,让古典园林有了“动静双舞”的妙曼仙景。

我们着眼园林大景区的发展,从园林可持续发展这个战略角度考虑出发。目前已开发素以吴越遗迹和江南水乡田园风光见长的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石湖,扩大风景区精华区域,游览面积从目前的87公顷扩大到陆地221公顷,水域438公顷,面积增加7.6倍。上方山、石湖、滨湖三景区将联动开放,重现塔影、湖光、渔帆、画舫的石湖佳山水,成为环太湖最璀璨的明珠。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在“穿越历史,阅读苏州”的主题下,提升虎丘山风景区作为苏州的“城市客厅”的综合品位,投资12亿元,勾画“东方景深”宏伟蓝图,营造一个集历史虎丘、民俗虎丘、人文虎丘、生态虎丘为一体的当代姑苏第一景观,体验苏轼“到苏州不游虎丘,憾事也”的深远意蕴。

提高园林辐射效应 大步走向世界

上一篇: 护士晋升论文 下一篇: 田径教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