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0:40

敬畏文化论文

敬畏文化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13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1-0031-04

2005年年初,非典、印度洋大海啸之后,我国一些民间环保人士开始提倡敬畏自然,但遭到何祚庥院士、方舟子先生等人的强烈反对,双方之间爆发了一场“敬畏自然之争”。该论争甚至被环境伦理学专家杨通进先生定性为“两种文明之争”。此次激烈的论争涉及一个根本性问题:“敬畏自然”的正当性,即当代人类社会是否真的需要“敬畏自然”。本文将围绕着这个问题,从定义澄清、科学祛魅、道德养成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一、“敬畏自然”与定义澄清

要认识“敬畏自然”的正当性,有必要先澄清、界定“敬畏自然”的真正含义。表面看来,定义只是一个描述性问题,但在社会科学中,任何定义总是与定义者本身的价值偏好暗通款曲的。反对者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断言:“敬畏”的意思是“又敬重又畏惧”,而且落脚在“畏”上。他们认为敬畏自然是“把大自然当成有意识、有人格的神灵,担心冒犯了他就会遭到报复。这和原始人认为万物有灵的泛灵论,中国古人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说一脉相承”。

对此,支持者的回应混杂不一,但无论做何解释,似乎都无法撇清与万物有灵、封建迷信的“暧昧”关系。在他们的相关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到处充斥着拟人手法和自然隐喻,大量引用上古神话和当地传说。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辞选择,而足反映出论者本人的基本观念。也就是说,即使在支持者那里,所谓“敬畏自然”也大多被理解为非理性的万物有灵论。但“敬畏自然”真的就等同于万物有灵吗?

从语言学上讲,“敬畏自然”是一个动宾短语,它是由“敬畏”和“自然”组成。我们要清晰定义“敬畏自然”,就需进一步追问什么是“敬畏”、什么是“自然”。“敬畏”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日常语用上的,如《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又敬重又龆惧”;二是哲学语用上的,指对人类在直面形上本体时产生的一种终极体验。总体而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对“自然”一词多有阐释,儒家则深入发微“敬畏”一词。在儒家的阐释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敬畏”一词从第一层含义向第二层含义的嬗变。这一词义嬗变是与儒家伦理本体沦的发展过程相伴随的。最初,孔、孟大多还是在日常语用上使用“敬”、“畏”。如《论语·季氏》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孟子·离娄下》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但到了宋明理学,它沿着伦理本体化与本体伦理化的思路熔铸儒道释,为儒学接续了一个肃穆森然的伦理本体论。相应地,为体认、通达这个伦理本体,主体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为此理学大家们建立起来洋洋大观的各种道德修养理论。而且,随着伦理本体像珠穆朗玛峰那样渐次隆起拔高,“敬”的涵义也开始逐步向“畏”靠拢;以至于朱熹直接以“畏”释“敬”,一方面认为“‘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另一方面又强调“敬,只是一个‘畏’字”。至此,“敬畏”也就变成了人在直面伦理本体时产生的某种终极体验。这种终极体验混杂着敬重、仰慕、恐惧、怵惕、讶异等多种心理成分,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形上体验。

“自然”一词则古今中外,早已有之。按照英国学者科林伍德的研究,在欧洲语言中,“自然”一词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事物的内在本性和行动根源;二是指自然事物的集合,相当于“宇宙”、“世界”的词义。在古希腊和中世纪,第一层含义是主流;但随着近代思想和科学的勃兴,第二层含义逐渐遮蔽了第一层含义,“自然物”、“自然界”概念取代了“自然”概念,自然的有机性、整体性逐渐消退。这是近代人类在“自然”观念上的范式转换。但这种范式转换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说,更多地属于西方文化输入的结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一词更接近于欧洲语言中“自然”的第一层含义。《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自己而然”的意思。正如郭象在《齐物论注》中所云,“自己而然,则谓之天然。天然耳,非为也,故以天言之,所以明其自然也。岂苍苍之谓哉!”也就是说,“自然”相当于“天”这个概念,但并不是指具体物质意义上的苍天,而是指本性规律意义上的天。

上述语言分析表明,“敬畏自然”的所指存在两种:一是把“敬畏”的第一层含义和“自然”的第二层含义结合起来,认为“敬畏自然”就是指敬重、害怕具体的自然事物,此即万物有灵论;二是把“敬畏”的第二层含义和“自然”的第一层含义结合起来,认为“敬畏自然”是指人类对自然及其规律产生的一种混杂着敬重、仰慕、恐惧、怵惕、讶异等多种心理成分的、形上的终极体验。此即敬畏自然观。

通常,环保事业、环境伦理学被认为是一项“后现代”事业。遗憾的是,在“敬畏自然之争”中,我国民间环保人士实质上是在倡导一种前现代的泛神复归。这种进退失据造成了在“敬畏自然”问题上的思想混乱,对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并无益处。事实上,经过现代科学的洗礼、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第一种含义上的“敬畏自然”——万物有灵论——不可能成为当代环保事业的基础性观念。当代人类社会需要树立的是第二种含义上的“敬畏自然”,即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对自然及其规律保有一种复杂的、形上的终极体验。

二、“敬畏自然”与科学祛魅

当代人类社会是一个崇尚科学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敬畏自然”是否正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敬畏自然”与科学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近代以降,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包括自然在内的整个世界因此迅速祛魅。但与科学对世界的祛魅化过程相伴而行的是,科学本身的神魅化过程开始了;前者越成功,后者越严重。在这种神魅态度的观照之下,科学总体上被建构成一种理想的、纯粹的、超历史的、一尘不染的、没有错误的,因而也是容不得他人质疑的东西。因此,在科学对世界祛魅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对科学本身祛魅。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敬畏自然”与科学的关系,洞见“敬畏自然”在当代人类社会中的正当性。

首先,从科学精神上讲,“敬畏自然”与科学并不矛盾。科学精神包括相信理性、感情中立,普遍主义、宽容精神,个人主义等特征。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科学持理性自然观的态度。它以理性的概念框架来整理自然中的诸种经验现象,并将它们系统化、概括化、理论化。在理性自然观看来,自然是一个有着内在规律、人类可以依凭理性对其加以认识、改造的对象。理性自然观天然倾向于将理性推进到所有自然领域,把自然分离为一个毫无意义的、可随时加以利用的认识对象。但理性自然观与敬畏自然观并不矛盾,因为二者并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言说的。理性自然观是就具体的、过程的、经验的自然而言,敬畏自然观是就总体的、终极的、超验的自然而言。套用中国哲学的术语,理性自然观回答的是自然之“器”的问题,敬畏自然观回答的则是自然之“道”的问题。我们不能以器灭道,而应道器圆融。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人类对待自然的完整态度。就人类社会来说,理性自然观的长期兴盛甚至会创造出一种对敬畏自然观的渴求。正如雅斯贝斯所言:“我们过去的同类是在现实宛如被蒙上面纱的条件下生活的。至于我们自己,则已能按事物的实际情况来看事物,而这就是生活的基础在我们脚下动摇的原因。”它给人类现代意识造就了“一种奇怪的双重性质”:进步的自信和自我的虚弱。人类在理性自然观的引导下,越是深入自然,就越是陷入由有限理性直面无限自然所产生的无知和不安中,从而越是容易激发对无限自然的敬畏体验。

其次,从科学历史上讲,科学并不拒斥“敬畏自然”。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与人文、艺术、宗教等一样,科学也只是人类心智创造的文化传统之一,它的发展是在内部存在许多理论观点相互抗诘、外部有着各种文化传统复杂互动的广阔历史背景中渐进展开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如上所述,人类思想史上也主要出现了古代和现代两种“敬畏自然”的历史形态。古代“敬畏自然”观念是万物有灵论的。在原始人看来,身边的自然事物都是神圣的、泛灵的,冒犯它们会招致神灵的惩罚。他们尊崇、害怕、畏惧所有这些事物。在这个基础上,原始人逐渐形成了相应的禁忌和伦理制度。现代敬畏自然观与此不同。我们恰恰可以在许多现代科学家的思想中发现它的踪迹。比如,爱因斯坦反对“拟人化”的上帝,但坚信斯宾诺莎意义上的上帝。他说:“我们认识到有某种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情感;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情感的人。”萨根也曾说;“当科学与大自然相遇时,科学就必然会使人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的感觉。对大自然的真正的理解的行为是与自然的结合和融合的欢庆,即使是在很小程度上的结合也能使人感受到宇宙的宏伟和壮观。”

最后,从科学现实来讲,“敬畏自然”有助于科学进步。今天的科学早已走出了象牙塔,成为一种与商业利益、政治权力、学术资源等非科学因素高度关联的体制化事业。今天的科学家也已不再是真理的天然化身,而很可能成为商业的代言人和政治的背书者。这样的事例现实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在我国则尤甚。正如萨义德所指出的,当代社会存在着一种可悲的分离和现实的吊诡;科学技术日益昌明,科学精神日益衰微。因此,当代社会在接受科学“领导”的同时,应该听取包括敬畏自然观在内的其他文化传统的发言。这种局外人、业余者或“文科傻妞”的真知灼见很有可能比那些圈内人、专家、主流人士的观点更具有深度,更接近真相,更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毋庸置疑。科学已然成为诸种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一种,但科学并不是所有不同传统的仲裁人,它本身也只是一种传统或传统的一个方面。在一个自由的社会中,各种文化传统应享有平等生存、自由竞争的权利,这对于当代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

三、“敬畏自然”与道德养成

环保事业呼唤环境道德。“敬艮自然”有助于环境道德的养成。这是“敬畏自然”在当代人类社会的又一正当性来源。

环境道德何以可能?在环境伦理学中,这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道德是专属于人、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规范系统。对于人类来说,自然只具有外在的工具价值,只是一种需加妥善利用的资源而已,所谓环境道德反映的最终仍是在自然环境问题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种环境道德的观念实质上是把环保建立在了人类利益计算的基础之上。它顺应了人类本能的利益偏好,但未必经得起逻辑推敲。众所周知,现实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利益分殊的世界。住这个世界中,不同的个体可能有着不同的境遇,主张不同的利益诉求。在这种利益格局背景下,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道德观念就遇到了以何人的利益诉求为计算依据的问题。退一步讲,即使礼会发展出了完善的民主磋商机制,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道德观念仍无法保证人类行为符合环保要求。这是因为对于环保事业来说,利益计算其实只是一种中性的思路。它既可以为环保行动提供辩护,也可以为历史上或现实中破坏环境的行为张目。

敬畏文化论文篇(2)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1

心态决定一切。谨慎、敬重之心让人沉稳,踏实,因而洞若观火,宁静致远。因此,这份敬畏,应当在每个人的心中立起旗帜,因为,它将引领你克服艰难险阻,穿过迷雾,去迎接黎明的曙光。

常怀敬畏之心,能够纠正、克服自身的骄傲与躁动。一代帝王唐太宗,傲视天下,豪迈不羁,本是多么的争强好胜。正是在长孙皇后的劝说下,唐太宗怀着这份敬畏之心,去看待谏官魏征,俯身聆听百姓的心声。这份敬畏,让太宗卸下了高高在上的权威,耐心听魏征讲述君舟民水的关系;这份敬畏,成就了这位善纳逆耳之言、爱惜百姓的明君;这份敬畏,让唐皇朝步步为赢,终以“贞观之治”的繁荣展现在世人眼前,成为历史上熠熠的闪光点。

常怀敬畏之心,能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世界,能够向别人看齐,从而充盈内心。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因而,我们须常怀敬畏之心,向我们的榜样看齐。风靡一时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拉拉从一个小小的人力部小职员,迈向人生高峰。当她第一次踏进公司的大门,当她看到严苛的老板与冷淡的员工,她带着如履薄冰的谨慎对待自己的工作,怀一份敬畏之心,向其他人学习,终以充实的状态,崭新的面貌,迎来人生的飞跃。

常怀敬畏之心,需对内心的邪恶保持警惕,步履从容,因而宁静致远。“毒奶粉”事件风波,让我们的奶粉企业形象轰然倒塌,在许多人的心中蒙上了阴影。“三鹿”的前景,令人担忧。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商家们对生命毫无敬畏之心,对膨胀的私欲无法节制,乃至无法回头。三鹿集团想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岂是易事?

常怀敬畏之心,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虚怀若谷的态度,我们才能更好地剖析自己,戒骄戒躁,向别人看齐,因而充盈自我,找到心灵之根,在行为上有所节制,才能步履从容,化蛹成蝶,从而宁静致远。

常怀敬畏之心,这是人生的一种艺术,教你如何走向成功。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这种素质,从而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2

人,是地球上的智慧生物,地球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有生命的星球,这样说来,人类什么都不用敬畏了。这样说其实是不对的。牛顿说过,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人类并不全能,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让人们困惑。所以,我们应该常怀一颗敬畏之心。

我们要敬畏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敬畏大自然。自然创造了生命,创造了人。人是自然界的一员。我们要感谢地球给我们生命,食物,水和空气。现在,各种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更是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总有些人去杀害稀有动植物,或是不治理工厂废水,就直接排到河里去。培根说过: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若是人类不保护自然环境,就会发生地震、洪灾、旱灾、海啸、森林大火等大灾难。所以,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然后,我们要敬畏宗教。如果你信教,请忠诚。如果你不信教,那么也要尊重他的信仰。因为宗教引发的战争频频出现,人们信教就是为了在精神上找到依靠,如果人们因此开战,破坏力是非常可怕的。

面对未知事物,我们不懂,就千万不能乱说,乱说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最近,热议的20是世界末日的话题。中考时期,我常听到同学抱怨生命短暂,马上就20了,活不成了,不学了。原来成绩比我稍好些的同学,因为绝望于“20”这件事,提前招生上了职高。其实,时间不到,是真是假都是猜测,我们不能乱说话,只要做到珍惜现在的生活就好。我们要敬畏自然,不能随便开玩笑。

当然,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并不是说所有事物都要敬畏的。那些邪教,坏人的言论,思想我们既不能听信,也不要害怕。要及时报警,以保护自身安全,社会治安。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3

敬畏之心应该是指一个人对他人、法纪和职业,以及自然和社会规律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敬畏之心具有自省与自律作用,有利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孟子者,也要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以表明自己对天的敬畏之情。

中国古代有一种天能“赏善”而“罚恶”的观念和信仰,这一信仰在孔子以前非常重要,在孔子以后也长期流行于民间,如同敬鬼神的传统一样。但这不是对某一具体的神,如山川土地之神的信仰,而是对最高神即天神的信仰。民间所信仰的天神似乎是人格化的,人的一举一动天神是能够“看”得到的,就是说,天神是有意志的,天神的意志就是使人作好事而不作坏事,作善行而不作恶行。人如果作了好事,天会行赏;人如果作了坏事,天会惩罚。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永远不能穷尽,永远不能达到“终结”真理的一天。在人与自然界之间,除了认识关系之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关系。因此,对于自然界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不能仅从认识时去考虑,,即不能只是如何认识而制服之,还要从更深的层次上去思考,去对待,要从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和谐的价值意义上去考虑。这样,人类不仅能够完成德性,“参赞化育”,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能够从某些异常现象中进行反省,保持警惕,始终不忘对天的敬畏,而不致作出愚蠢的事,否则,很可能受到“惩罚”。

没什么比“敬畏之心”更珍贵的了!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4

敬畏,是人性当中最杰出的胸怀。心怀敬畏,才会在人世间不卑不亢,自在淡然,让灵魂慢慢舒展,使美丽缓缓绽放。

虽谈敬畏,我们却常常对于某些事物只存畏,何来敬意。诚怀敬意,重视一切事物的价值与意义,本来就是一项难能可贵的事情,更何况在这个人生浮沉皆变数的时代。于是我们在大多数时候,毫无敬意理所应当地享用着事物的一切,这怎么不叫人痛心流泪。甚至于无敬无畏,只有凭人乱说的满纸诺言。敬不是空谈,不是气概;畏不是软弱,不是害怕。敬畏是敬仰,是膜拜,心怀敬畏是勇者的特质。李白劝慰友人,高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敬畏自然的神奇;苏子叹沧海一粟,是敬畏生命的浩渺。博观约取,由此观之,敬畏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只有心怀敬畏的人,才会得到身边人的认可以及某种机缘的垂青。

敬畏自然,是世间生灵共存,人类社会长久发展的必需;敬畏经典,是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记忆的文化传承,对人类文明的固守;敬畏才能,是在社会竞争中赢得人才与事业的资本。年轻意气风发的汉武帝对天下才士的以礼相待,正是一种敬畏的体现。敬畏,使得天下贤才感受到武帝渴望才士的胸怀,使得王朝之外的广大国家反敬畏于这个王朝的气量,能让天下归心,万朝来服。这是一个君主的敬畏,是一个民族内部永不磨灭的光芒。

相反,当失去敬畏之心时,也意味着生存亦不久矣。始皇一统天下不久,便大兴土木,肆意挥霍,到了二世是更加残暴奢侈,却还想着千秋万载,世代延续,,不顾苍生疾苦,以至于水覆行舟,这是没有敬畏之心的悲剧。孔子仁爱,老子无为,墨子尚贤,万钢畏法度,他们都不曾否定敬畏的重要性。历史以泣血的事实为我们镌刻下敬畏的必要。古时如此,今朝亦矣。现代社会的竞争愈发残酷,时代的特征积累着其的血腥,将和善淹没在殷红之中。所以和善才更弥足珍贵。而和善的本质是敬畏。

敬畏是一朵绽放在心间的花,摇曳着一茎恬然淡泊;敬畏,是一首云淡风轻的小诗,点染着一段厚重平实。敬畏,更是一种智慧,它能够让一个开放多元的对于一个渺小的灵魂产生令人惊叹的敬意,甚至于改变一种行业或者整个世界的走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5

我们敬畏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生命又非常脆弱。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乌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体验到“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顿悟与喜悦。其实,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悲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我们敬畏规则。康德说过:“我最敬畏的是两样东西: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生命是脆弱的,更是可贵的,而敬畏规则,遵法行事,才是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法律也好,道德也好,都是规定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规则无处不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红灯停、绿灯行”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明码实价、信誉至上是企业经营的商业规则,救死扶伤、仁心仁术是医院遵循的职业规则,公正执法、不徇私情是司法机关秉承的法律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

敬畏文化论文篇(3)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敬畏感。儒家有“畏天命”“畏圣人”“敬其在己者”等敬天爱人的观念;道家曾通过“道法自然”来强调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敬畏。儒道两家都是基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谈论敬畏的。只有具备鲜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时时事事都“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

如今,在一部分现代人当中,这种敬畏感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正逐步弱化和缺失。比如说,改革开放30年来,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骄奢淫逸、挥霍浪费的现象也逐渐抬头:为了眼前利益,某些人不计后果大肆破坏环境,任意掠取资源,完全丧失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更有甚者,抱着“天不怕,地不怕,历史也不怕,百姓更不怕”的心态,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个人对生命的敬畏、对道德的敬畏、对社会舆论的敬畏丧失殆尽。

如此种种短视或自私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而且还会危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子孙后代的延续。所以,大力培养和增进现代人的敬畏感,刻不容缓。

近年来,人们通过不同方式,例如读经、祭祖等活动,来唤醒现代人对历史传统的认同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对各种事物有所敬畏。但是,对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这些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继续加大伦理道德教育的力度,对法律、秩序和规则保持敬畏,对社会责任感保持敬畏,同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总之,现代人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能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规约,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才能保证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生生不息。

敬畏文化论文篇(4)

当今时代,人类已经生活在一个高度文明、信息发达、新闻普及的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精神和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强烈,新闻的作用与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与功利思想对媒体人产生了不良影响,随着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一些媒体人在面对社会、责任等方面表现出无知与无畏,造成了虚假失实报道频发,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一、敬畏意识的缺失是造成新闻失实乱象的根源

2013年8月底以来,网络上接连爆出雷人新闻。8月28日,《南风窗》刊发报道“村官腐败透视”后,被众多网站以《村支书性侵村民留守妻子:村里一半都是我的娃》为题大量转载,迅速形成网络舆论热点。但时隔不久,网上就出现《南风窗》杂志社致函三门峡市委宣传部的致歉信,承认该刊今年第18期报道“村官腐败透视”一文,存在采访不够深入、把关不严的问题,其中提及村支书称‘这个村,有一半都是我的娃’,把这句私底下吹牛的话写入文章,造成了不良影响,特向广大读者致歉。”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9月7日,“全国开征交通拥堵费”的消息又在媒体和网上热传,结果,次日环保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出来明确表示:此消息不属实。

更有甚者,9月9日凌晨,国际奥委会宣布东京获2020年夏季奥运会承办权,而央视直播时却宣布“东京被淘汰”,新华社更报道称获胜城市是伊斯坦布尔。长沙晚报社副总编辑发微博申诉:新华社摆乌龙,长沙晚报几十万份紧急追回,改版重印,损失巨大。

一连串的虚假新闻事件,看似偶然,实则暴露了媒体责任意识的缺失,甚至连我们最权威的主流媒体新华社和央视也存在调查不深入,审查不严的现象。的确值得所有媒体人警醒和反思。

近年来媒体的虚假新闻、不负责任的负面报道、明星绯闻、跟风炒作等,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破坏了平静有序的社会状态,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究其根源,不仅是责任意识的缺失,更是媒体人敬畏意识的缺失。缺乏对社会、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敬畏之感、敬重之心,必然带来新闻乱象的频发。

二、树立敬畏意识是媒体人正确履行职责的需要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畏”指“慎,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敬畏是人人都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情感。倘若没有敬畏意识,人往往会肆无忌惮,忘乎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大凡注重德行修养之人,都有相应的敬畏观,儒家有“畏君主”、“畏长辈”等敬天爱人的观念,道家则通过“道法自然”来强调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敬畏。

同志在2011年就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提出了有关培养和树立敬畏意识的重要论述。树立敬畏意识,坚持行有所止。“敬”反映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促使人们要“有所作为”;“畏”则表示一种界限、一种自省,警示人们应“有所不为”。没有了敬畏,也就没有了底线。敬畏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一个人心存敬畏,就能自觉地按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办事,追求真善美;一个人心无畏惧,则会无所顾忌,随心所欲,其结局是十分可怕的。

“敬畏”与“责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责任”是指人的社会、家庭以及职业角色所应尽的义务,似乎是来自外部的约束。而“敬畏”则是一种内在人格的表达,是一个人价值观念和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发自内心的自觉意识。只有具备了敬畏意识,才会增强责任意识。

当今社会,新闻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影响公众生活和情绪、左右社会舆论的关键载体和重要因素,新闻媒体传播的信息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对社会负责任,既是新闻媒体存在的意义,又是新闻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然而,从不断发生的新闻失实案例及乱象中可以看出,仅仅强调媒体责任是不够的。我们的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在上级主

部门三令五申,几乎天天强调“责任重于泰山”的背景下,审查制度不可谓不严,三级、四级审稿制,层层审核,结果还是频频出问题。“责任”变成了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的标语和口号。究其原因,有不负责任的心态和行为,更多的是敬畏意识缺失造成的后果。

作为社会信息传播者和舆论引导者的媒体人应该培养和树立敬畏意识,把敬畏意识当做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的的组成部分。敬畏我们采访和服务的对象——广大的人民群众,敬畏我们所从事的传媒职业及其职责,勇于担当社会良知的角色。有敬畏才有使命感,才能守规矩,有所为、有所止。

三、敬畏意识在媒体人履职中的具体表现

联系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文化特点,深入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现状,媒体人要从确立社会价值导向出发,大力培养和树立敬畏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爱人的生存状态,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重申媒体的职业精神、职业操守及道德底线。?把对工作的敬畏意识贯穿于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中。

1.要树立对广大受众的敬畏意识

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接收者,是媒体存在的前提,从宏观上讲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对受众的敬畏,即对新闻传播规律、传播效果的尊重。“有所畏才有所为”,媒体人对受众的敬畏应该表现为发自内心的爱和尊敬,应该从心底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充满爱意。站在读者、观众、听众等受众的立场,走近他们的身边,关注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心声。研究受众心理,以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这样,媒体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才能担当引导舆论,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进步的职责。  2.要树立对新闻事实的敬畏意识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价值。新闻报道从本质上就是对事实的文字和图像再现,没有“事”也就没有新闻。事实,居于新闻传播的核心位置。基于这样的认识,新闻从业者要出于对新闻事实的敬畏。怀着审慎的态度,认真、严谨地采访,深入调查核实。不能为了抢新闻、抢时效而主观臆断,“合理推测”。比如作为权威媒体的新华社、央视对入选202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失实报道,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如果发稿前再认真核实,后期严格把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9月9日,《人民日报》就《南风窗》事件刊发了题为《敲响“新闻想象学”丧钟》的评论,评论说:“把采访中捕风捉影的东西,根据读者偏好进行想象加工,以求吸引受众、引起轰动,这种风气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新闻界需要克服的顽疾。”“自媒体时代,网络传播速度非常快,新闻一旦,就会造成极大影响,这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不容半点夸张,更不能去想象,要想做出好新闻,只有下苦功夫、真流汗水、用真脑筋。新闻工作者应坚守真实性原则,唯有严格按新闻职业道德办事,方能不犯功利主义错误。”

3.要树立对法律和道德的敬畏意识

敬畏法律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准,提高公民对法律的敬畏意识是建立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敬畏道德则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传承。媒体人要用虔诚的态度来面对法律的规范和道德的要求。“敬畏法律”要做到行守有矩不越轨,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敬畏道德”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

现在的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哪里有新闻,有热点,记者们便蜂拥而至,对当事人围追堵截,打破沙锅问到底。有些灾难事件,一些记者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顾遇难者家属的心理感受,一遍遍追问“经过”、“感想”,甚至带有强迫色彩。这种行为看似敬业,实际上是无视当事人的权利。

新闻从业者作为社会的瞭望者,内心深处要有对道德的敬重和对法律的恪守。在新闻工作中尊重报道对象的人权、隐私权。自觉抵制暴力、血腥、追星、窥私等低俗和恶俗之风。

4.要树立对生命的敬畏意识

对于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所敬畏。敬畏生命是一种思想感情。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文关怀成为媒体义不容辞的一项社会责任,也是衡量新闻作品优劣的一项硬指标。“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法国学者史怀泽80多年前提出的,对于当今社会仍有着积极作用。作为一名媒体人,学习借鉴“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树立生命重于一切的意识,对于其人文情怀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有关生命的事实报道中,媒体人要用人文关怀的态度来对待生命的描述,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

敬畏文化论文篇(5)

大自然是世上万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载体,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敬畏感。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感日渐减退,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勇气,在人定胜天的口号中削山填海、围湖造田。人类变得为所欲为,以巨大的力量摧毁自然,无节制地从大自然中掠取各种资源满足自身的贪欲,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吃,造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自我调节功能消退,森林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温升高、海水上涨、冰山融化、沙漠化蔓延、物种灭绝,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接踵而来。这就是人类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带来的苦果。不敬畏自然,大自然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使得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彷徨无措。

敬畏生命

生命是神圣的,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世界因生命存在而美丽,因生命而生气勃勃。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论语·尧曰》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小人”“不知命”,对人的生命没有敬畏感,于是就肆无忌惮地视生命如草芥。在我们的社会中,交通事故撞伤人后反复碾压、见死不救、漠视生命的“小悦悦事件”等,就是缺乏敬畏生命的后果。

敬畏父母

人之发肤,来自父母,元代郭居敬辑录的《二十四孝》里记载的都是古人感激父母养育之恩,以各种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事迹。敬畏父母,就是感恩父母的倾力付出,是对自己、对亲人的尊重。父母之爱,直白、宽厚、无私。人类万千年生命传承至今,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敬畏父母,人们就会更好地孝顺父母,就能够达到推己及人,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老爱幼的美德,整个社会就会和谐祥和。

敬畏法度

所谓“畏法度”,是指敬畏法律而遵纪守法,熟知法律而循规蹈矩,避免法律惩罚而不越雷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律国家要乱套。法律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转的砥柱。不敬畏法律,就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失衡。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普遍的对法律的敬畏,后果将是非常危险的。但是,现代社会中目无法律的人仍然比比皆是。有些人因为无知而没有法律概念,肆无忌惮地违法犯法;另一些人懂得法律,深究精髓,但却调戏法律,知法犯法。法律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就将形同虚设,人人自保,每一个公民都将丧失社会责任感,更甚,一切都会分崩离析。

敬畏百姓

敬畏百姓,就是要敬重百姓,既要把百姓当作衣食父母,更要对百姓有忠诚感恩之心。“天地之间,莫贵于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尤其对当权者来说,权力、地位是老百姓赋予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佳言名句体现了封建士大夫敬畏百姓的朴素情怀。共产党人和老百姓是“鱼水”关系,将共产党人和老百姓比作“种子”和“土地”,“种子”离开“土地”就无法生根、发芽,因此更要有敬畏百姓之心,必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敬畏百姓,就会时时事事想到百姓的疾苦,多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少一些花架子。

敬畏科学

科学是对自然、社会内部运行规律的揭示和探索,是对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的解释。科学的进步,为社会的发展插上了一双飞翔的翅膀。敬畏科学,就是尊重科学,办事、思考问题按照科学规律办事,这样就会避免拍脑袋决策,减少失误,杜绝所谓的长官意志,就会少一些“拉链工程”、“首长工程”、“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敬畏科学,才能摆脱愚昧,对客观世界产生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有益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敬畏科学,就会端正学风,避免在科学研究中出现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实验结果等不端行为;敬畏科学,就会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就会提升整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敬畏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敬畏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与教训,所作所为经得起后人的评判,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减少自己的失误;敬畏历史,就会在做人做事时,具有鲜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立场,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时时事事以“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敬畏历史,就会增添人生的阅历,抒发出一个民族的厚重感。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每一个人就像戏台上的“角儿”一样走马灯似的轮换着,转瞬之间就会像过眼烟云随风而逝,什么都不会留下,唯有历史长存,它高悬在星空,唯有敬畏,才不怕自己“百年之后”无颜与先祖相见。

敬畏舆论

人言可畏,敬畏舆论就是要懂得,只要你当了官有了权,就得在众目睽睽的监督下学习、工作和生活,做人做事在阳光下,时时有千万双眼睛在盯着你,这样就会更小心用权,更认真做事;敬畏舆论,就会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而使自己少走弯路;敬畏舆论,才不敢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不敢胡作非为无法无天,不敢罔顾廉耻低级下流肮脏龌龊。舆论犹如一把利剑,敬畏它,让人变得更加真实、善良,更加纯洁、高尚。

敬畏贤哲

贤哲者,是指那些道德高尚、学问精深的智慧之士,他们为国分忧,为民除忧,推动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的精英,民族的脊梁。敬畏贤哲,不但要敬畏今天的、中国的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也要敬畏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古今中外的先贤,要敬畏孔子、老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要敬畏达尔文、哥白尼、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敬畏贤哲,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道德风尚,激励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向贤哲学习,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前进。

敬畏信仰

敬畏文化论文篇(6)

唐山大地震中,当脱险者冲向废墟,挽救更多生命时,我看到了他们的敬畏;当一条条生命逝去时,响起了一片哀叹,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敬畏。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真正令我好奇的,是这些举动背后的驱动力——他们因何敬畏生命?

试想,是什么让历史得以延续?是生命。倘若这世上没有生命,又何谈文明,何谈历史?

因而,生命的价值之大,让我们有了一种最初的敬畏,历史的发展进步,始终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生命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换言之,生命可以记录历史,生命的价值就在于推动历史发展。有了生命,才有创造,有了创造,才会有历史。

如果不敬畏自然中的生命,最终会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文明的覆灭将不可避免。于人类而言,只有敬畏生命,才能发挥出生命最大的价值,形成人人互爱的风气,文明才能进步。敬畏生命更是一种起码的尊重,敬畏生命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然而,世间万物岂能尽如人意。纵然敬畏生命意义如此重大,仍然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偷猎者对准猎物的枪口,警醒世人要敬畏生命。当子弹没入所谓“猎物”的瞬间,与之一起消殒的还有偷猎者的生命价值。一个不敬畏生命的人,何以让人敬畏他。

同样地,几年前轰动一时的“复旦投毒案”,当事人确实在学术造诣上无可挑剔,但他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亲手扼杀了另一条同样有着光明前途的生命,这何尝不是一种对自身生命不负责任的态度?

敬畏生命不仅是敬畏外界生命,自己的生命也要心存敬畏。

每每有轻生者的消息爆出,社会舆论一片哗然。一个敬畏生命的人,必然不会选择这般敷衍的方式了结一切。从楼上一跃而下,毁灭的绝不仅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家庭,一份价值,甚至于未来的希望。

敬畏生命,绝不会停留于嘴边就得以实现,作为具有无限潜质的人,我们要唤起心底那份敬畏生命的自觉,爱惜一花一木,保护动物,他们将回馈给你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敬畏生命从不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敬畏文化论文篇(7)

【妙文一】

由衷敬畏自然

安奋伟

中秋节是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来,文人墨客开始效仿,民间逐渐也有了祭月、拜月、赏月的风俗,历代相沿,成了传统。

其实在古时候,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低,无法理解月亮的圆缺规律,所以对能带来光明的月亮非常敬畏,害怕月亮会远离天空,把清辉和光明带走,让人们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因此人们会在月亮最美最亮的时候举行祭月和拜月活动,世代流传。

如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对月亮的探索和认知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祭月、拜月之风逐渐被赏月类的娱乐活动所取代。这是时代的进步,但同时也发人深省:我们是否应从古人的风俗中,重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让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回归,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近年来,气候剧变现象日益频繁地出现, “异常”“几十年不遇”“百年一遇”“历史极值”“历史罕见”等字眼不绝于耳。冰雪灾害、高温酷热、山洪泥石流、台风热带风暴等等灾害画面,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视觉。人们在惊恐的同时,也开始检讨自身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希望能够亡羊补牢,让“极端”的天气恢复平静,减少地球和人类的灾难。

一位专家曾这样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之所以要敬畏自然,不是因为自然比我们强大,而是因为尊重自然是一种理性辩证地对待自然的态度。”

可以说,放弃人是万物主宰的傲慢思想,重拾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痛苦。

《庄子・天道》有云:“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矣。”可见古人早已参透遵循自然规律行事的重要性――万化自宁,风调雨顺,天下才能太平。“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中秋佳节即将来临,让我们由衷地敬畏自然吧,愿月圆事圆生活更安适!

(选自《汕头经济特区报》2010年9月20日)

【美点指津】

由中秋赏月提及古人与今人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呼吁敬畏自然。敬,不是表面的供奉,而是由衷的尊敬;畏,不是内心的胆怯,而是灵魂的震撼。一束鲜花被迫与土地分离,拖着残缺的躯体,入冰冷的琉璃花瓶,也许它能带来一丝芬芳,但那不是自然真正的味道;一只鸟儿被迫与广阔的蓝天分离,收起受伤的羽翼,被关进黑暗的鸟笼,也许它能带来片刻婉转,但那不是自然真正的声音。不敬畏自然的人永远无法真正融入自然。

【妙文二】

敬畏自然的尺度

邹 文

澳大利亚南部的一个农场主,一直专心经营着一片100公顷的土地,他遵从了祖父的遗训――土地轮作,适度耕种。

父亲临终时对他说:“土地有它自然的尺度,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越这个尺度,无休止地索取,只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我刚刚接管农场时,我们培育种植的奇异珍果和天然卷菜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尤其是天然卷菜,只有我们独家生产,价格成倍上翻,订单接踵而至。面对滚滚财源,我忘记了你祖父的遗训,把正在轮作休养的30公顷土地扩种了天然卷菜,产量成倍增加,但收益却并未如想象的那样成倍增长。由于扩种,增加了成本,地力也下降了。加之天然卷菜集中上市,价格一降再降,每公顷收入反而比以前少了,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误和教训。”

父亲的话,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谨遵祖父遗训,一直坚持土地轮作,50多年不改,一年种植,一年休养,限量生产,精美包装。正因为如此,他培育出的奇异珍果在市场上始终保持旺销势头,全家人过上了衣食无忧、富足有余的日子。而他也被选为“全球环境义务大使”,到世界各地宣传保护环境、珍爱家园的重要性,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类要敬畏自然的尺度。”

无独有偶,我国浙江一家水产公司,利用千岛湖独特的湖水养殖了一种叫“胡子鲶”的鱼。他们坚持养殖利用的水体不得超过千岛湖的1%,每亩产量不超过1000公斤,对鱼的生长和捕捞执行严格的标准;同时还研制烹调用料,形成了独家风味,并且只限在千岛湖范围内上市,专供游客食用,绝不外卖,每天实行“三限”制度,即:限鱼捕捞量、限每桌供应量、限每天餐桌量。而且不管多么热销,“胡子鲶”就是不涨价,被调足了口味的游客都为品尝“鱼宴”,慕名而来。曾有多家企业前去洽谈合作事宜,准备扩大生产,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店,都被婉言谢绝。很多人对他们“有钱不赚,有肉不吃”的做法表示不解,公司总经理却说,合作是好事,但有些合作是冲着暴利来的,势必导致为利而渔,盲目扩张,只能造成水体恶化。为鱼而“渔”,品质无法保障,甚至会竭泽而渔,到那时,千岛湖“鱼宴”还有什么魅力可言,还能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吗?

绝不能为鱼而“渔”和坚持土地轮作,既是敬畏自然的尺度,又是敬畏市场的尺度。无论高山大地,还是湖泊海洋,能养育多少生命,创造多少价值,自然早有安排,敬畏自然的尺度,正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石。

(选自《思维与智慧》)

【美点指津】

两个故事说明了同一个道理:要遵从自然规律,自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任何以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发展,都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报复。敬畏自然,是看见蚂蚁搬家时,移开脚步;是路边花儿簇拥盛放时,默默凝视,给小生命以礼赞;是欣赏自然的景致时,克制私欲;是看见自然的伤痕时,深深反思。

【妙文三】

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

陈中浙

近来国内出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负面影响很大。若从哲学及文化的深度挖掘其根源,不难发现,这些事件所暴露的恰恰是现代人敬畏感的缺失。

敬畏感,顾名思义,是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具有警戒与自省的作用,有助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敬畏感。儒家有“畏天命”“畏圣人”“敬其在己者”等敬天爱人观念,道家曾通过“道法自然”来强调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儒道两家都是基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谈论敬畏的。只有具备鲜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时时事事都“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

如今,在一部分现代人心中,这种敬畏感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正逐步弱化。骄奢淫逸、挥霍浪费的现象逐渐抬头;为了眼前利益,不计后果大肆破坏环境,任意掠取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抱着“天不怕,地不怕,历史也不怕,百姓更不怕”的心态,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伤天害理,对生命的敬畏、对道德的敬畏、对社会舆论的敬畏丧失殆尽。如此种种短视或自私之举,不仅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更危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子孙后代的发展延续。因此,大力培养和增进现代人的敬畏感,刻不容缓。

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能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规约,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才能保证中华文明薪火传承、生生不息。

敬畏文化论文篇(8)

人类社会发展,不能没有道德,道德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正是由于人类有道德规范的约束,人类社会才能合理和更长远的发展,才能逐步地构建起文明的旗帜,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前进和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荣,既追求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一、生态文明需要敬畏、理性、诚信三种基本德性的支撑

和谐的主体是人类,人类应具备相应的德性,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与使命,来维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秩序。人类的生存是需要处理好这几个关系:一是确定和自然社会的关系,二是与不确定社会中的关系处理;三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世界要和谐,人类需要处理好这三类关系,需要具备三种基本的德性,基于人性是理性和德性的统一出发,人类应具备敬畏、理性、诚信三种基本德性。

1、敬畏

敬畏是人与不确定性世界交往时应具备的基本德性。对于“敬畏”,东西方的观点和认识都不相同,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有两样东西最值得人类敬畏,那就是“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在现代社会,人的敬畏感是体现人性中超越自我、升华自我的情感,是一种出于信仰神圣与崇高而发自内心的虔敬、庄严、自觉的禁忌意识,是主导人性中至真至善的唯美表现,是一种他律性自律。敬畏是一种不确定因素,它包含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首先,敬畏是存在不确定因素中,其意义较为深远。首先,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做到敬畏生命。其次是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良好建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没有对行为制度的约束。法国当代哲学家保罗·里克尔在《恶的象征》中指出:“经由害怕而不是经由爱,人类才进入伦理世界”。在道德社会发展中是有利于敬畏的建设,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良好发展,最终的目的是有利于建设和谐的社会。再次,就是人要是保持着敬畏的心理就会克服掉畏惧,也会将人性中的盲目和自大的行为克服掉,从而使得人类在信仰中和理性的发展中得到一种心灵慰藉。再次就是克服掉人类在不确定因素面前所产生的盲目、恐惧和迷信等行为,体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发扬人自身的价值和思想观念。所以,敬畏观念就是一种人与社会与确定因素之间的一种平衡观念,也是理性和感性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

目前,要求干部树立敬畏意识,也是党和国家对干部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

2、理性

对待确定性自然,保持理性是人类应具备的基本德性。理性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atio),通常指的是人所具有的一种本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性标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并在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认识与把握客观世界的一般本质与必然联系并根据这种认识与把握指导实践、规范自身的能力。

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事实,就是体现理性和尊重事实发展的客观实现。就是体现“真”与“求真”的精神。对待确定性自然,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实现人与自然双赢的基本前提。社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在自然面前,如果我们不理性对待,人类受到的报复也是残酷的。当前,我们提倡可持续发展,提倡低碳经济,实质就是对这种报复的一种反思。所以,虽然在确定性世界面前,人类已经掌握了其中的奥妙和规律,但人类应当尊重这种规律,而不能无限制扩张欲望,人类应当将自己的欲望限制在规律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就只能说明人类要么是无知的,或要么是鲁莽的。

3、诚信

诚信就是在这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应必备的最基本的道德观念。这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具有非常深厚的意义。

首先,从国家方针政策上看,诚信乃是立国之根本。《左传》以信为“国之宝”。孔子也说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吕氏春秋》有:“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惟信乎!”一个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秩序的约束和对行为方式的规范,这样也就对社会上的群体产生一种约束力,使得社会发展能够在制度的引导下保持正常的发展状态,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其次,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诚信是进行商业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为谋求生活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工具,深刻地体现着效益型,在我国古代,讲“诚信”历来是对“良贾”的一项基本要求。从具体的发展情况来看,诚信经营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诚信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很多的经济领域中都有具体体现。其次,就是诚信具有简单复杂事物的的功能,诚信交易在经济往来中消除了经济风险以及信任风险,减少了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发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选择空间。再次,诚信本身也体现为一种资本。经济学家赫希认为,诚信是很多经济交易所必须的公共品德;社会学家科曼也说,诚信是社会资本形式,可减少监督与惩罚的成本。第四,诚信为经济资源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进行最优配置提供了可能。诚信本身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功能,这种功能在经济上的体现就是使经济资源可一定程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次上立体交叉式的综合配置最优化。

最后,从文化角度看,诚信核心也体现了一种人格境界的追求。诚信不仅是立国之本,也是立人之本。在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建构中,信是最基本的,是产生其他德性的基础。没有诚信,智的作用就是反方向的或是对社会有害的;没有诚信,礼就是虚伪的,就仅仅具有华丽的外观价值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交往所体现的义也就是空的,就不会落到实处;同样,没有诚信,仁也就是虚假的,就不会有真正的仁。所以,诚信是人与社会或人与人之间交往是应具有的基本道德,离开诚信,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德性就成了奢侈品,就只能具有观赏意义。

总之,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缺乏理性,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是紧张的;缺乏敬畏,人类与不确定世界的关系就是不和谐的;缺乏诚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不团结的。所以,在理性、敬畏、诚信三种德性中,缺少任何一种德性,人类的总体品行就是不完美的,就是残缺的,最终导致人类的发展就是跛脚和不平衡的。所以,理性、敬畏、诚信是人类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德性,三种德性共同构成了人类德性的基本框架。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积极推进这三种基本德性的建设和完善。这样,人类社会的发展,才能最终奠定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在不自由中,寻找到一种最大尺度的自由;才能在不和谐中,寻找到一种最大程度的和谐;才能在发展中,寻找到一种最长久的发展。

二、目前三种基本德性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浅析

1、缺乏敬畏意识

(1)具体表现:一是唯GDP主义、官本位、拜金主义等反理性、反人道的现象大量涌现。二是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三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青少年以躲避崇高、耻言理想、放弃责任、远离神圣自居,社会道德领域的不正之风和不良倾向蔓延。

(2)缺乏敬畏意识的根源。首先,在中国的人文传统中,人们更多追求的是一种世俗的境界,敬畏意识淡薄。一方面,在中国的人文传统中,虽然有天的概念,也有敬天的意识,但从总体看,这种敬天的意识是十分淡薄的,人们更多追求的是一种世俗的境界。并且在世俗层面,人们将更多的追求放在了肉体层面的满足,“食”与“性”成了人生的两大支点,而且“食”与“性”本身具有了一种神圣意义。另一方面,人们对超越界的追求不仅淡薄,而且不系统,没有形成一种系统的敬天意识,呈现出很大的随机性和功利性。人们往往是临时抱佛脚,有奶便是娘。敬天取向往往是与个人需求紧密联系,而不是为敬天而敬天。其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借助科技的帮助,不仅异化了环境,也异化了人,异化了人的欲望,在人类自以为对自然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想要控制自然的欲望也越来越狂妄的同时,人类原初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在淡化和丢弃。最后,以改革开放为重要标志的历史新时期,伴随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型,原有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有所降低,西方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来势凶猛,而适应改革开放现实要求的新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这样势必导致社会一定程度上出现敬畏匮乏、理想失落、信念动摇、信仰迷失的现象。

2、缺乏理性精神

(1)具体表现主要有:一是重迷信,轻科学;二是重实际,轻理论;三是重当前,轻长远;四是重幻想,轻理想。

(2)缺乏理性的深层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是制约理性水平提高的经济基础。

3、缺乏诚信意识

(1)从观念的层面看,中国社会是非常强调诚信的。对诚信的要求构成了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精神之一。

(2)从现实层面看,中国社会又是非常缺乏诚信的。具体表现在:一是缺少平等思想。目前,总体来看我们的社会还没有普遍确立起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现代文明人相适应的平等思想。一些人、特别是那些出身名门、生活优越、位高权重、钱多财厚者,在与人交往中、尤其是对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常常表现出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架势。这种不平等既表现在工农差别、穷富差别上,也反映在行业区别、职业区别上。二是缺少合作意识。夜郎自大、狭隘保守、自我封闭的意识积淀甚深;惟我独尊、天马行空、独善其身的人到处都有;妒贤嫉能、互相拆台、暗箭伤人的现象屡见不鲜。三是缺少互助精神。现实社会中,自私自利、待人冷漠、临难而退、见死不救的事情时常发生。四是缺少诚信态度。没有诚信,人们无法交往;缺少诚信,即使已经建立的人际关系也会瓦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人缺乏诚信态度,无论商品经营者,还是经济管理者,在营销活动中,在招商过程中,常常出现坑蒙拐骗和欺诈行为。

(3)当前缺乏诚信的原因,除了信息不对称、经济人、有限理性等一般原因外,还与中国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有密切关系。首先,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是产生缺乏社会诚信现象的经济根源。其次,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官僚集权体制是滋生社会诚信缺乏的政治土壤。再次,以小农经济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是导致社会诚信缺乏的文化温床。另外,面子文化所导致的诚信也是一种面子诚信,是一种表里不一的诚信,是一种只注重让人看的外在诚信,这种面子诚信与诚信的本质要求是相违背的。还有,血缘文化缩小了诚信的范围,不利于诚信在全社会范围的扩展。

敬畏意识、理性精神和诚信精神三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了各自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缺乏敬畏意识,理性精神和诚信精神的健康成长就失去了一种有效约束;由于缺乏理性精神,敬畏意识和诚信精神就失去了科学精神支撑;由于缺乏诚信精神,敬畏意识和理性精神的发育就失去了真实前提。

三、重塑敬畏、理性、诚信三种基本德性,夯实生态文明大厦的道德基石

当前,夯实构建生态文明大厦的道德基石,必须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道德体系建设的进程中着力重塑敬畏、理性、诚信三种基本德性。

1、重塑敬畏自然的意识

重塑敬畏是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重塑敬畏自然的意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1)明确敬畏自然的时代内涵。敬畏自然是人类生存延续所必须的文化传统。人类的敬畏思想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自为敬畏——征服(或无畏)——自觉敬畏”的辩证发展过程。在自为敬畏阶段,人类与大自然是处于一个自在的和谐状态之中,人类尚未摆脱自然状态,主要受着自然力量的支配;在征服或无畏阶段,人类与大自然处于一个盲目的状态之中,人类摆脱了自然力量的控制,表面上人类成为自己的主人;在理性自觉的敬畏阶段,人类与大自然处于一个自在自为的和谐状态之中,人类自身力量足够强大,但同时又充分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人类与大自然达到了真正的和谐统一。

敬畏是为了更好地生存。生态文明的文明之处在于要敬畏自然。这里的敬畏自然包含三个方面的意识。一是以感恩之心对待自然。 “感恩”是一种认同,是尊重的基础。人类与自然以伙伴关系和谐相处,以朋友之心对待自然,融于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界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会越来越光明。二是敬畏生命。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有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三是敬畏规律。规律亦称法则。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自然界按自然的规律行事,敬畏自然规律,才不会去破坏生态环境,才不会去为了追求GDP上马污染项目。

只有对自然持一种感恩之心,对生命、对客观规律真正持一种敬畏之心,才可能真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确立生态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塑造人们敬畏自然之心,根本的出路在于采取实际措施切实维护并不断增强生态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①应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价值导向。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在中国传统思想、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现当代思想的价值理念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由内至外的价值诉求。作为价值观,它给公众提供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一种尊重自然,不是漠视自然,对自然为所欲为,也不是止步不前,在自然面前俯首称臣,而是一种有斗争,有统一的和谐共生的关系,既切合生态文明要求,也有利民众接受,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②应推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塑造人们敬畏自然的意识,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在社会舆论场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强劲的旨在弘扬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真善美的良好导向。尤其是主流媒体,要与时俱进,贴近时代脉搏,改进宣讲的话语系统,加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力度。

③强化规范抑恶扬善的生态法律制度建设。历史经验表明,道德作为维系社会人心的重要力量,要想由虚变实,由软变硬,不是凭说教就能实现的,还需相关社会体制以及激励制约机制作为保障。当前,要从根本上营造一个有利于民众践行生态道德规范的社会环境,须在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强化规范国家公务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行为方面的生态法制建设。以完备的法律制度约束从政者行为,使其具有良好生态道德形象,无疑是生态道德建设最迫切需要的示范。二是强化规范市场行为方面的生态法律法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执法从严、违法必究,必将迫使一部分缺乏生态道德操守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从其所付出的损失中,吸取教训,认同和遵守合乎生态道德的行为规范,从而有力推动和激励生态道德建设。三是强化公民基本行为准则方面的生态法规建设。通过将基本行为准则法规化,违法者受到相应惩处,利益受到损失,就能逐步促使人们从社会规则的严酷他律中认同道德自律。

2、重建生态理性

生态理性是生态文明的理性范式,走生态文明之路,必须实现经济理性思维范式的转变,超越经济理性,重建生态理性,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创新。

(1)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佩西说:“我们大家都需要改正关于我们自己、我们的世界、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观念。”即改变传统机械的世界观,转向新的生态哲学世界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让人类生产与消费的合理性服从生态的合理性。实现经济和自然、经济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均衡与稳定的发展,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树立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地租理论时曾说:“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及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马克思在这儿明确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是以生态哲学为其哲学基础的。同时,可持续发展也为生态哲学提供了实践基础。因为人类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要走出人统治自然的传统哲学,走向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生态哲学,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和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与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才能真正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环境,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与发展。树立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遵循两点:首先,人们要有主客体相融的思维。即把自然不只看作对象性的工具,而把它当作具有和主体同等重要地位的对象来对待,把人自身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因子,并且把人的意识看作是自然生态自身发展的一个最高表现,它处处要求主客体的相融性。其次,人们要遵循多向思维、有机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和战略性思维。多向思维是生态意识在反映自然生态存在时,要从自然生态存在中的所有生态因子及其所有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的不同层次、不同时期与不同影响等方面来进行思维。而整体性、有机性和战略性思维,则是生态意识在反映生态存在的过程中,要把自然生态系统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从战略上来进行思维。

(3)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命为本、人人平等和个体主体”是“生态理性精神的实践价值追求”;为了实现这一价值追求,我们需要“限度生存”,因为“限度生存”是“生态理性哲学的实践方向”。实现“限度生存”,最主要的是靠制度建设,因为只有从制度上进行约束,才能外化为每一个人的实践行为,才能真正实现:以代内生存公正与代际生存公正为基本内容的公正原则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进与繁荣发展。

3、重建社会诚信体系

在我国经济社会取得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应让诚信缺失成为社会之痛,重建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1)对造假“零容忍”。对造假行为的纵容,是造成当前制假贩假成风的重要原因。制度漏洞、社会道德失守、地方保护主义、行业潜规则、监管不力、违法成本低等,使造假者得不到应有的惩处。维护诚信就要坚决打假不手软,只有对各种造假行为严厉打击,才能遏制造假毒瘤的生长。

(2)建立社会诚信档案。要把造假者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列入黑名单并公之于众,剥夺其从业资格,以此斩断造假者无所顾忌,任意恣肆的造假之路。

(3)在全社会加强诚信教育,大力弘扬诚信精神。诚实守信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也是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诚信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应努力使良好的道德风尚成为人们自觉的追求。

(4)道德诚信的重建,重点是要建立起广泛覆盖于全社会的诚信制度,以此彻底杜绝假冒伪劣在各个领域的滋生蔓延。当然,人们所希望看到的是通过制度的完善,形成在诚信上玩火者必自焚的社会氛围。无论高官巨贾,个人的社会行为都要受到诚信制度的约束,否则其都要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

【参考文献】

[1] 宋圭武.中国社会本质是缺乏道德的,教育纵横,2010.4.

[2] 张西立.重塑敬畏: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理论动态, 1806.

敬畏文化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221-02

一、问题的提出:敬畏感在师生关系中的缺失

师生关系紧张已成为当下我国教育面临的棘手问题,而敬畏感的缺失是导致师生关系日益紧张的重要原因。不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师生发生冲突的恶性事件屡见报端,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类似事件的发生与当下道德教育中学生对老师敬畏感的缺乏不无关联。敬畏感是人意识到自身有限性之后,追求自律、自省,从而实现主体超越及价值感追求的一种天性,是一种崇高道德情感,也是人的一种美德。而这种美德却随着一些不良教育思想的入侵日渐式微。很多学生把师生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交易关系,服务与花钱享受服务的关系,丧失了对老师的敬重与畏惧;一些教师不追求自身的超越,盲目迎合学生,导致学生难以对老师产生敬畏;大众化教育的推进使得班级规模、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学生不认识老师,老师不认识学生,师生之情越来越淡漠与疏离,更是难以产生敬畏感。

“在古典的目的论语境中,师生是亲密的友爱的,是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并且,学生要敬畏教师。而在现代机械论的语境中,师生关系是疏离的而非友爱的,是契约式的而非伙伴式的,是平等的但缺乏教育性的。”[1]古今师生关系的对比,可发现敬畏感的缺失在师生关系问题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冲突问题日益严峻的现状下,明确在现有的社会结构下道德教育中的敬畏感如何发挥其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下的师生关系问题。

二、对师生关系中敬畏感的内涵探析

1.中西方语境下的敬畏。敬畏往往与一定的对象相关联,如敬畏父母、敬畏自然等,其基本含义是敬重与畏惧,而且还含有“战战兢兢”之态。在中国语境下,敬畏意味着由敬而畏,孔子的畏即是我们所说的敬畏,它不只意味着害怕、畏惧,更是意味着为实现自身的道德信念而主动做到的道德自律,畏由敬生。在西方语境下,敬畏更多意味着由畏而敬,西方对人的理性无法洞悉广袤的宇宙以及神秘的上帝而感到畏。可见,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语境中,敬畏感都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德性追求。

敬畏是人对自己感觉的一种形式,但它来自于人与外界环境交流的过程之中,由意识向外又转回自身而产生的一种“神圣的惊怵”。综上所述,“敬畏感就是为了实现主体的价值追求而自律、自省的一种道德情感。”敬畏感是一种虔诚的、与生命活动相契合的认识自身局限而又超越自身存在的心理与道德体验。这一体验应持久地存在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并不与文化的精神本质相矛盾。但值得注意的是,敬畏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科学对世界的侵占,甚至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艺术对世界的侵占”,所以敬畏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平衡发展,延伸到师生关系领域,敬畏感的产生同样有利于提高师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2.敬畏在师生关系中的内涵。在师生关系中,我们倡导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但师者之所以为师,乃缘于其在灵魂上的高贵与卓越性,对善恶美丑的判断甄别能力,要远远高于学生,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师生是不平等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的引领下,才能一步步达到灵魂和德性应有的高度。若学生意识到自身与教师所处的地位并不平等,需要向教师学习,以弥补自身不足,而自律、自省地追随教师,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便会产生虔诚的敬畏体验。师生间的关系体现出了文化的基本精神并可以使双方获得做出适宜的行为所带来的价值感,这一价值感有助于敬畏体验的产生。

当然,敬畏感不仅仅意味着学生要敬畏老师,同样,教师要敬畏学生,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创造力的、充满了无限发展可能的生命体去尊重,去敬畏。教师要敬畏并呵护这些生命的成长,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教育。

三、师生关系中敬畏感缺失的后果

1.敬畏感的缺失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冲突。在道德教育活动中,师生本应该是作为亲密无间的共同体而存在的,他们共同追求真善美,形成了和谐统一的关系。但敬畏感的缺失,导致师生只注重个体私欲的满足,不再有共同的理想追求,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在缺乏敬畏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仅仅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一门谋生的职业,将教书作为谋取自己利益的手段而非灵魂德性提升的途径;学生将老师视为知识的占有者,学习就是不断从老师那攫取知识,以便为自己今后的谋生做准备。把师生紧密联系起来的敬畏感不再,他们就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关系越来越疏离。

师生之间既已沦为互相利用的关系,一旦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私欲,师生之间便容易反目,导致冲突的发生。近几年,师生冲突的案例屡见报端,分析这些案例可见,敬畏感的缺失是其根源。学生不再敬畏老师,屡屡僭越,老师不再敬畏生命,将学生看成冰冷的物体,动辄严重体罚。如果师生互相敬畏,这种悲剧便不会发生。

2.敬畏感的缺失导致学生过度的自我中心性,进而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缺乏敬畏感,本质上在于对自身的有限性认识不足,无法完成自身的超越。真正的敬畏感能够引导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超越的倾向,是防止人性堕落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内在情感力量,学生没有敬畏感,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崇高的东西值得他去向往和追求,这必然会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放弃对高尚德性的追求,过一种缺乏秩序感、约束力的散漫生活,甚至走向堕落。敬畏感不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而是一种内在的德性追求,是人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缺乏敬畏感的学生,就会缺乏精神家园,难以养成向善的美德,难以形成卓越、感恩、信任等人格,容易导致人格发展的障碍。

四、敬畏感在师生关系中的归位

道德教育是作为塑造人、教化人的终极理想而存在的,因而德育要顺应人的天性发展,将人内在的道德自律和道德情感追求――敬畏感引导出来,并鼓励人们将敬畏感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努力践行,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在师生关系中,敬畏感的归位,意味着尊师重道的传统的归位,也意味着亲密的、友爱的本真师生关系的归位。

1.要重塑与维护师道尊严。当今社会,对教师的敬重远不如以前,因此,我们要重塑师道尊严,“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因此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道的美德,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重塑与维护师道尊严,对教师应提出以下要求: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具备相当的文化素养和水平,切实做到好“传道、授业、解惑”;其次,不仅将自己的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更应该重视其育人的目的,不断提升自己思想和灵魂的高度,提高善恶真假的辨别能力,带领学生追求智慧与善美;再者,严格要求自己与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确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与追求,不断超越自己。

2.教师自身要对知识、对自然、对他人和对自己有所敬畏。教师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要想让学生产生敬畏感,必须自身首先有所敬畏。首先,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流露出对每一位学生生命的敬畏;其次,采用多种方法和方式,如创设一种有利于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的奥秘、进行适当的思维训练等,促使和引导学生敬畏体验的产生。

3.加强德育实践,达到知行合一。学生不仅要在认知上意识到敬畏感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自觉的道德追求。德育教材应注重对敬畏感内容的编写,提高学生对敬畏的认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礼”的敬畏意识,这对于学生内心秩序感的建立,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重建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善都有重要的作用,进而会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格。教师应创设一些活动,如对父母和师生之间仪式感的训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敬畏感。

敬畏文化论文篇(10)

对道德的敬畏植根于道德主体的天性和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道德法则,对善的事物及其社会价值与根源的强烈的崇敬和畏惧的道德情感体验。强化道德主体对道德的敬畏感和距离感,有利于道德主体真正从内心深处上认同道德准则,形成道德品质,促进道德内化。[1]尤其是在我国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道德出现滑坡,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的权威性有所下降,而新的道德价值体系还没有建成,在这种情况下,重塑道德敬畏,形成道德主体的“内心秩序”,让道德主体对道德价值、道德法则怀有敬重和畏惧之情,显得更为重要。

一、道德敬畏:道德内化生成的内驱力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写道:“这个世界上唯有两种东西使我们感到感动和敬畏,这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道德敬畏感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是一种内心秩序,它内含着道德主体对道德制度规范的敬畏。[2]道德敬畏感的养成有利于道德主体道德意识的形成,以及践行,是道德内化生成的内驱力。

道德敬畏是道德主体道德认知产生的重要情感因素。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都是在道德认知的指导下完成的,然而道德认知在没有稳定之前是随着道德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道德主体道德情感的冲动往往会成为其道德实践的直接动因。道德主体的道德情感直接决定着道德主体道德的意向,并且会形成相应的道德意志和冲动,促进道德内化的完成。道德敬畏感作为道德情感的主要内容,是道德认知产生的心理根源。可以说离开道德敬畏这一重要的道德情感因素,道德主体的道德认识就不会真正形成,道德内化的生成也无从谈起。

道德敬畏有利于道德主体道德品质的形成。积极践行道德行为有赖于道德主体道德品质的养成,而道德敬畏使道德主体在道德品质养成中,赋予道德以权威性,强化道德主体的自律意识,把对自我完善的精神追求与发展的终极意义有机结合起来,强化道德主体的道德信念,形成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可以说,没有对道德的敬畏,就没有道德品质的养成。

道德敬畏是激励道德主体积极践行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从道德主体的道德敬畏到道德需要,从而道德主体形成道德认知和道德品质,再到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在这整个过程中,道德主体对道德的敬畏给道德行为提供了原初动力,激励着着道德主体去积极践行道德法则,并在道德行为实践中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可见,道德主体对道德的敬畏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始性的内在动力。

二、道德敬畏感的培养必须考虑到道德主体的个性

道德敬畏感内含着道德主体对道德制度规范的敬畏,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一种内心秩序,道德主体道德敬畏感的培养必须考虑到道德主体的个性,从其年龄特点、社会经历、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研究其特质、选择培养的路径。

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所有道德主体敬畏一些共同的道德原则、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在社会实践中予以践行。[3]然而,不同道德主体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不同,其社会阅历、成熟程度、自身的完善程度也各不相同,对一些共同的道德原则、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敬畏程度也各不相同,显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此外,即使是同一道德主体,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成熟程度、完善程度、个人经历、个体价值观念等方面也不会很大的差异,对一些共同的道德原则、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敬畏程度也各不相同,也会显示道德主体不同的个性特征。[4]因此在培养道德主体道德敬畏感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道德主体的个性特质,明确不同道德主体在不同阶段的道德需要,研究和利用道德主体对不同客体的敬畏情况,从而培养道德主体道德敬畏感,促使道德内化。

三、道德敬畏感的培养必须营造良好的维系道德敬畏的社会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主体道德敬畏感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在民主、公正、道德主体积极践行道德行为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即使道德主体的自律性较差,但是基于群体效应或从众心理的影响,也必然养成道德敬畏感。[5]因此,面对道德敬畏感普遍缺失的现状,必须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让道德主体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约束、检查、引导自己的道德言行,从而形成道德敬畏意识。

虽然道德敬畏感的形成是以道德自律为基础的,但是我们必须正确运用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约束,在道德敬畏感普遍缺失的情况下,采取强制性的措施,通过他律改变道德主体的行为,再逐渐从根本上改变道德主体的道德观念,从而培养道德主体的道德敬畏感,促进道德内化的生成。可以说,强制性的他律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敬畏的社会环境,是培养道德主体道德敬畏感的有效途径。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道德立法的形式来提高道德主体践行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道德主体的道德敬畏感是一种有效途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加坡通过道德法规的形式规定:随地吐痰罚款200新元,随地扔烟头罚款1000新元,公共厕所使用后不冲水罚款1000新元。对于那些不文明或破坏文明的行为,进行罚款,严重的进行,法庭需要及时做出判决并加以执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亚洲花园”之称的新加坡的道德文明程度之高是用鞭子抽出来,是用罚款罚出来。此外,德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遗弃无能力自救的人将会被刺遗弃罪。瑞士、挪威、波兰等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如果有条件,但是不为他人伸张正义者的视情节严重将会被处监禁或罚金等。可以说,把那些基本的、主要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尽量以强制性的方式立法,将其融入我们的管理制度中,对那些严重违背基本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行为和现象,予以从重处罚,“行善若性然”的社会氛围的形成和道德主体道德敬畏感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龙静云,熊富标.论道德敬畏及其在个体道德生成中的作用.道德与文明,2008,(6).

[2]戴圣鹏.论康德关于道德敬畏的思想.前沿,2008,(10).

上一篇: 施工毕业论文 下一篇: 兽医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