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6:32

禅茶文化论文

禅茶文化论文篇(1)

籍饮茶而参禅,籍茶艺、茶礼、茶境而修禅道,属茶道(茶修)的一种。茶道所修之道可儒、可道、可佛,茶禅则是专修佛教中的禅道。茶禅观念肇始于中唐,茶禅之名定于清。乾隆皇帝《三过堂》诗有“茶禅数典自三过,长老烹茶事咏哦”,典出苏轼三访文长老过湖上烹茶参禅事。乾隆皇帝又赐三塔寺(原吴越保安院、宋景德禅寺)名茶禅寺。茶禅之名渊源有自,内涵丰富。茶禅是一种修行方式、修行途径。人生修行的方式、途径有许多,茶禅只是其中之一。

茶禅一味即茶和禅一味。茶和禅两者并列,无先后、主次。正因为如此,茶禅一味也可表述为禅茶一味。

禅茶文化论文篇(2)

贤志法师:第一,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礼仪传承有序,非常严谨,恭敬三宝,不仅供奉传统的五供“花、香、灯、涂(水)、果”,还要供茶。茶是佛子向佛陀和菩萨表达尊敬的方式。其次,佛教倡导醒觉,茶饮能有效地去睡魔,去昏沉,让人神清气爽。这些说的是佛教与茶的渊源,那么从茶事本身的精神层面来说,禅茶一味有以下这些意义:

一是调心入定。大家都知道,坐禅是观心的过程,人在摒弃外物干扰时,心就会变得更细更静。在禅堂中,一天的坐禅需要多次喝茶,禅人的味蕾特别敏感,煮茶师要用高度的用心和高超的技巧煮茶。这样的一碗茶来到坐禅者的唇边,用细微的触觉、嗅觉、味觉去全身心地感受它,能对禅坐有所增益,使坐禅中疲劳的身心得到放松和调节。

二是形成沟通的管道和认识的渠道。包括我们寺院在内,现在的寺院经常举办一些茶会。在茶会中,泡茶者和品茶者,互为思维对象,角色也在不停转换着。当泡茶时,心专注于茶中,万事万缘放下,所有的心思信念都放在怎样将面前这杯茶泡得可口,平时的妄想与烦恼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消失了。而品茶者与泡茶者同步感受着这样一个过程,这杯茶来到面前,慢慢端起来,慢慢入口,香气、汤色明了在心,也像是坐禅,是一个观心的过程,是看着念头一个个转换的过程。

三是皈依和省思的过程。在茶道演绎的过程中,带入“我”的身心在皈依,带入“我”的身心洗涤在一种宁静、敏思、专注的过程。“禅茶一味”是在宋代由圆悟克勤禅师提出的,他提出禅茶一味。我的理解即是我们禅宗的一个口诀:清、和、寂、敬。“清”是清新,所喝之茶茶味清新,环境清雅,内心清静,所以在喝茶的过程中,以清新和清静入禅定;“和”是调和,茶对内可以调和身心,对外调和大同,因为茶事是友好的,茶人也是清静之人,只听说喝酒打架,没有饮茶滋事的;“寂”是寂静,此时无声胜有声,看人家泡茶或我们在喝茶,这之间无需语言表达而是以心印心,喝茶聊天会散乱,所以我们用心来沟通,用茶作为我们沟通的媒介和桥梁;“敬”是敬茶、敬天、敬人。在福鼎当地有个说法“茶米同源,同等珍贵”,喝完茶后茶渣和茶叶不能乱倒,最好把它放回自然。茶味的制作采摘也不易,了解茶的过程,才能起恭敬心,这是敬茶;按照千古流传的茶礼来说,泡茶先奉客,这是敬人;新茶制出,先供佛斋天,感谢赐予,这是敬天。

《问道·中国茶》:可以说茶是参禅的载体、助禅的良方,也是禅文化传播的载体,在这方面资国禅茶怎么践行?

贤志法师:我们想根据《百丈清规》等佛教典籍记载来恢复禅茶的传统和寺院饮茶的制度与仪轨,保存古代普茶、施茶等传统的仪式。资国寺寺址在白茶之乡福鼎,资国禅茶是寺院的传统,资国僧人自己采茶,种茶。资国禅茶除了供佛敬天、寺院自用以外,还保持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农禅并重的传统修行方式。

其次,以茶结缘,把禅茶赠予远近檀越。过去在南方,家宅不安、小孩生病时,就用寺庙里的茶作为药引,可以去邪扶正。很多寺院还有施茶,在亭台、街巷,摆个茶摊给过往的人解渴歇息。此外,寺院自种自制的茶叶在茶铺销售,供给寺庙的日常开支,也是自力更生的一种方式。今天的资国寺延续了这个传统,用有机的茶叶和现代的方法,推动福鼎的茶文化。

再次,我们举办各种推动禅茶文化发展的活动和论坛,通过媒体把禅茶精神传播出去。2009年资国寺举办了“世界禅茶大会”,来自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以及大陆的专家学者、茶企业、文化界300余人,加之各界媒体广泛参与。最后大众共同认证,世界禅茶文化论坛永久会址为资国寺,认同的原因在于资国寺是白茶之乡,寺庙里有茶的传统,以茶养禅,因缘和合。我们每年举办一些小论坛,3年做一次大论坛,目的是提倡禅茶精神,以茶论道,以茶弘扬佛法。

《问道·中国茶》:福鼎是白茶的发源地,白茶是最天然的茶,是否也最能表达禅文化的核心精神?

贤志法师:白茶是滋养资国寺和福鼎一方的茶,现代医学、科学有许多论证,白茶确有清凉解毒、消炎降压的作用。从茶本身来说,白茶有益健康,并且与其他茶类相比,它的加工方法更简单,古法加工白茶不炒不揉,生晒贮之,可谓天然简朴。再者白茶价格实惠,老百姓买得起,年份陈久的白茶愈加沉厚,有“3年为茶,5年为药,8年为宝,10年为丹”之说,是茶中珍品,正如禅之精神,愈经时间磨砺,愈见妙有真心。

《问道·中国茶》:禅茶对于僧侣很有意义,对于社会有怎样的普世价值?

贤志法师:每一个人都能通过饮茶得益,这是为什么呢?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是随波逐流、没有尽头的生活。在饮茶的当下,人专注于茶里,能暂时地变得清心寡欲。欲就是欲望,奔波了一辈子,一身是病,丢了自己。饮茶,无论是否精确定义于禅茶,它的实质都是在提倡一种“慢生活”,通过喝茶来思维、来反省,达到清心寡欲。清心,就是让我们的心清静下来,智慧才能上升,明心见性;寡欲,就是欲望降低,人就不会浮躁,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

《问道·中国茶》:在传播禅茶文化中,您遇到最大的困难和挫折是什么?禅茶文化最先应该影响哪几类人群?

贤志法师:在禅茶文化中,最大的困难是好多人不理解,这个“禅茶”是作为经济的象征、聚拢名利的手段吗?这是一个定位的问题。刚开始大家不理解这些,我们也很苦恼,后来我们就开始解析为什么要做禅茶,确立自己的目标和愿心。我们觉得真正立得住的事情,是要经得起别人的质疑。我们的目标是要通过文化来传播佛法,通过茶道使人身心轻安,弄清楚这些就可以面对外界的质疑。当然在质疑声中,我们也有来自师友的帮助,比如日本的仓泽行洋先生、韩国的崔锡焕先生、台湾的范增平先生,还有骆少君女士、寇丹先生、吴甲选先生、马守仁先生等等,他们对资国禅茶的帮助和影响是很大的。

禅茶文化论文篇(3)

茶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产品。是人们满足感官享受的东西;禅是一种无形的精神部分,是属灵的宗教修持状态。讲究修行的宗教为什么会与追求感官享受的茶连在一起?何以用物化生活的必需品与讲求精神境界的禅相结合?何以平凡的茶与强调放下修心静虑的禅搭成桥?是茶禅茶,还是禅茶禅?

佛教自东汉明帝年间(公元58年~公元76年)正式以道家为桥梁传入中土。自来就与中土的儒学、道家两大思想形成相互吸收又彼此竞争的局面,在发展上是走向三教合一的道路,从适应到成长。历经了五六百年之久,最后转化成中国佛教。当时印度佛教的传人,是必须面对西汉初年以董伸舒为首的儒家文化传统以及东汉以后所流行的黄老道家思想的;到了唐代,大体上还是维持三教并行发展的形式,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宋代。

佛教为了适应在中土的生存。就必须设法与儒、道思想相融合,从《牟子理惑论》就可看出清晰的轮廓。《牟子理惑论》说:“孔子以五经为道教。”《五经》中的“道”就是儒家之“道”。又说“佛道至尊至大”,“佛道”就是佛教之“道”;儒家讲“三纲五常”之道,佛教讲涅盘寂灭的“八正道”,“佛”、“茶”都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信仰层面上,佛、禅、茶与“神”、“仙”的观念经常联系在一起。

坐禅需要静虑专注。心一诚敬,而茶本具有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发”等等药性、药效,正好有助于摄心入定;所以,坐禅离不开茶,茶与禅结合,是极其自然而必然的事。过去的僧侣,多半居住于山林中,很容易种茶,也认为种茶、采茶、喝茶皆是修行、参禅。在禅堂里,每天早上有早茶,下午有午茶。到了过年过节,则以普茶招待寺里大众,可知茶与寺院僧侣的生活是分不开的。

茶,具有双重属性,一是物质属性,一是精神属性。物质属性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与自然科学相关;精神属性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与人文科学相关,这两个属性的综合表现就是茶文化。在茶文化的结构中,品茶悟禅就是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活动过程;当然,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表述,如果要详细地说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很难以言语文字完满地表述出来。所以,赵州从谂禅师“吃茶去”的法语。被认为是茶文化史上非常具有深意的公案。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无器不现,器无道不明;所以,茶道、茶艺是相互依存的,无法须臾离开。中国禅茶文化的影响传到日本形成茶道;韩国为茶礼,主敬存诚;流行于欧美就有所谓的基督禅、午后茶。如果,茶只专注在“色、香、味”上做工夫,品尝茶的滋味,引发人们的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去享受,提倡人们去分别、体会某种物质上的感受,最多只能达到思维或审美境界而已,并不能使人在心灵上真正升华到一种体认事物本来性空的境界。

世间人人都在忙,忙什么呢?可能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忙是为了不断地追求物欲,由于忙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珍贵的宁静世界,不知向内自我反省,以至于心灵都处于空虚的状态,因为心灵空洞无依而感到空虚,所以要找寻刺激;因为心无所依,所以容易造恶,社会乱象因此滋生。人要在静中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人要能静下来,除了宗教的力量之外,就是借助社会文化的方法得到自觉的智慧,因此,茶艺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最适合现代人的助缘。茶艺是因生理的需求而喝茶,心灵的必须而品茗所形威的一种使人心平气和的仪轨。

禅茶文化论文篇(4)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各国的茶树种子、茶叶名称和有关茶的文化,均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播去的。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上,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学者、茶叶专家共同签署并发表了《蒙顶山国际茶文化宣言》,取得共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日本神户大学教授、文学博士仓泽行洋先生在《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的序中写道:“茶道一词初见于唐代。在唐代,茶道已脱离日常饮啜范围而成为一种优雅的精神文化。陆羽的《茶经》就是其光辉的足迹。日本茶道是出生于中国的,它的母亲就是中国茶道。”中国的古老文明,其中便包含了这份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国茶道。

茶叶起源于五千年前,神农氏发现茶可以解毒疗疾,百姓便把茶当“灵药”用于治疗疾病。中国茶道的历史也源远流长,从西周算起,迄今已有三千多年。西周初年重要的历史文献《礼记・地官》记载,西周宫廷里已设置了“掌茶官”,同掌宫廷茶事与以茶祭祀宗庙等礼仪活动。《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在武王伐纣时(公元前1066年),巴蜀部落首领将“丹漆茶蜜”作为贡品晋献西周王室。在周王心目中“茶是圣洁的灵物”。《礼记・地官》中有“聚茶”的记载。“聚茶”指帝后们或宫廷官员以一定的礼仪方式品茶或举行隆重的茶宴。西汉时,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上种下七株茶树,开创了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到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如今,茶已经成为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中饮用价值最高的天然饮料。

观茶道之问题

目前,作为我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中国茶道,概念存在模糊甚至混乱的现象,对什么是茶道,什么是茶艺,茶道和茶艺的关系等问题都存在认知上的误区。

理论上讲,茶文化包括四个层次:物态文化。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包括有关茶树的栽培、茶叶制造、加工、保存、其化学成份及疗效研究……也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

制度文化。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

行为文化。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宋代诗人杜来“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名句,说明客来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千里寄茶表示对亲人的思念;民间旧时行聘以茶为礼,称“茶礼”,送“茶礼”叫“下茶”。古时谚语日“一女不吃两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至于各地、各民族的饮茶习俗更是异彩纷呈,各种饮茶方法和茶艺程式也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心态文化,即茶道。人们在用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如在品饮茶汤时所获得的心理愉悦,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以及由此生发的丰富联想;反映茶叶生产、茶区生活、饮茶情趣的文艺作品;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谓茶德、茶道。这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

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在中国茶道。如今在中国各地如春笋出土般的茶艺馆正说明了以茶道为核心的茶文化,正在为世人重新认识。

品茶道之精神

中国茶道博大精深,唐人陆羽被世人尊称为茶圣。他在名垂史册的《茶经》里讲述了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二是思想内涵。他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茶经》不论从思想性,还是从茶具造型式样以及茶事活动的严谨性、逻辑性、科学性来说,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纵观我国茶道,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自古以来形成三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

在成都,各色茶馆林立,茶香浓浓,品茶之人也各有心得。

茶道专家刘女士:由贡茶而演化为的贵族茶道,是古代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在茶、水、火、器上炫耀自己的权力和富有。贵族茶道最早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周武王时期,巴蜀所产的茶叶成为朝廷贡品。贡茶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也确立了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饮茶大国的地位。贵族茶道的茶艺要在“精茶、真水、活火、妙器”,古代贵族们不仅讲“条”,也讲“真水”。

川大教授王先生:宋徽宗赵估的《大观茶论》记述了宋代茶道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宋代不再用釜煎茶,而是将碾磨好的茶叶粉末直接放在碗内,把煮沸适度的水先灌进汤瓶,然后冲入茶碗,再用一种竹制“茶筅”搅拌均匀,称为“点茶”。值得一提的是:赵佶还把茶道精神概括为“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八个字。这些内容丰富的茶道专著同明清时代的茶文献一起,构成了举世无双的中华茶文化宝库。清朝乾隆皇帝还亲自参与“孰是天下第一泉”的争论,钦定北京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后来,贵族茶道的代表是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今日已渐大众化。

成都作家杨先生:雅士茶道中的士指古代的知识分子,还包括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名门闺秀、青楼歌妓、艺坛伶人等。魏晋之前文人多以酒为友,如魏晋名士“竹林七贤”,刘伶“常乘一鹿车,携酒一壶,使人荷铺随之,云:死便掘地以理”。唐以后知识界一改“狂放啸傲、栖隐山林、向道慕仙”的文人作风。人人有“人世”之想,文人作风变得冷静、务实,以茶代酒便蔚为时尚。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是历史的发展把中国的文人推到这样的位置。

退休老干部李先生:文人卢仝和陆羽是唐代茶坛的两颗耀眼的明星。陆羽被尊称茶圣。卢仝被人们尊称茶仙,其《七碗茶歌》流传千古。“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这首诗对唐代饮茶的普及和茶文化传播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了人们吟诵茶的经典。唐

茶诗最多的是白居易、皮日休、杜牧、陆羽等;宋茶诗最多的是梅尧臣、苏轼、陆游等。如苏轼的“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等。对于饮茶,古时文人在乎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于闲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点什么。茶助文思,从中兴起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还有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等。它们相辅相成,使饮茶升华为精神享受,进而形成雅士茶道。

茶道专家蒋先生:中国茶道的精髓在于历史悠久的禅宗茶道,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实与升华。茶之所以自唐代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与佛教有极大的关联。佛教认为茶可提神醒脑、帮助消化。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朽的功劳。其一,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如唐代的皎然、齐己,宋代的省念、法演,明代的慧秀、怀让,清代的石涛、弘一等大师均有茶诗传世。其二,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行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具神韵。其三,佛门的茶事活动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并为发展茶道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日本茶道的一部分就归属并吸收了中国禅宗茶道的精华。

成都市大慈寺禅茶历史悠久,曾有成都最古老的茶堂。“大慈禅茶”由唐代大慈寺无相禅师(新罗国王子)发明,取蒙顶山茶芽精制而成。无相禅茶的传播分为三条路线:一是经过1200多年,从唐代的成都大慈寺直接传承到现代的“大慈禅茶”。二是通过无相禅师在古新罗国的崇高地位和影响,由其信徒和茶人传播到韩国的“无相禅茶茶艺”。三是由其再传弟子直接或间接传播到日本的“无相茶道”。而“茶禅一味”这句名言是由宋代成都昭觉寺的圆悟克勤禅师正式提出的。据《新选昭觉寺志》记载:有日本僧珠光,参礼佛果克勤禅师,师受以《正法眼藏》,并书赠“茶禅一味”的墨宝。珠光回国时,所乘海船遭台风袭击而沉没,而此墨宝被他珍藏于用生漆密封的竹筒里,飘流至日本本州岸边,为一休和尚所得,珍藏于京都大德寺。日本僧人见此墨宝而省悟,发挥祖师奥旨,而后阐扬日本茶道,盛传至今不绝。

“茶禅一味”就是把佛法禅理、清净心、平常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饮茶只是个契机。禅者:心也、佛心、觉心、佛性也。要用清净心饮茶,将茶之性与禅之心相融一体,以茶悟禅,以禅悟心,以至“明心见性”。通过饮茶应明白:人活在当下,过去、将来都不离当下,行住坐卧不离当下,只有把握当下、珍惜人生才是真理。正如大慈寺唐代祖师无相禅师所提茶偈曰:

幽谷生灵草,堪为入道媒,

樵人采其叶,美味入流杯。

静虑成虚识,明心照会台,

不劳人气力,直耸法门开。

禅的精神在于悟,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饮茶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如今的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将正气溶入感恩中,将清气溶人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将雅气溶入结缘中……

解茶道之窘境

如何更好地把我国自古以来的茶道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呢?茶道专家李教授认为,首先,要在我国建立专门研究茶道的机构,带动与国际茶道的交流,走向世界。如2005年春,中国成都大慈禅茶研究会成立,并在蒙顶山设大慈禅茶基地。如今,它的禅茶堂已成为中外名人、四川的文人墨客、社团组织的聚会之所,同时又是中外茶文化研讨、交流的重要场所,曾多次与韩国、日本、东南亚茶道界进行文,化交流。

近年,杭州建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每年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频繁。杭州还建立了两个部级茶叶研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其次,要培养专门精通茶道的人才。中国的茶文化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刚刚起步三五年的中国现代茶艺业要发展到理想的水平还需要时间。对茶艺师的要求要不断提高,不仅是外貌、形态的要求,还要对茶的知识和文化有充分的了解,达到孔子提出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要求,更要从精神层次上悟到茶道的内涵,如此,才能带动和影响大众。

禅茶文化论文篇(5)

茶文化与禅文化同兴于唐,其使茶由饮而艺而道,融茶禅一味者,则始自唐代禅僧抚养、禅寺成长之茶圣陆羽,其所著《茶经》,开演一代茶艺新风。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得天独厚,云里雾里,极宜茶树生长,农禅并重为佛教传统。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一物一心,两种法数,有相无相,不即不离。

据佛教养生资料记载,学习饮茶已经成为佛家弟子的必修课程,据此可以看出饮茶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佛教养生饮茶并不同于普通人的饮茶,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饮茶是一种生活制度。佛教养生在日常生活中是禅、茶不离口,在生活的各处都离不开茶,就连对佛家最重要的祭拜佛祖的仪式中都要用茶当做祭品。饮茶不仅用做祭品,还是用来联系各位佛家弟子的纽带,一般寺院都有召集众弟子一块儿饮茶的习惯,他们在饮茶的过程中可以一块儿讨论佛经,交流所思所得,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一般寺院的茶除了以上三种用途之外,还会提供给他们的香客使用,这样就拉近了佛家弟子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

禅茶文化论文篇(6)

一、引言

和敬清寂,作为茶道的四精神被世人所知,那么茶道的“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茶道的清是四精神之手呢?

日本茶道的形成、发展和完成,离不开三个人的努力。村田珠光,吸收了禅院式的茶礼,创立了以素朴淡泊的禅理为中心的新式的茶道。之后,通过武野绍鸥,千利休,茶道与禅思想更加相融合,得到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与中国茶道完全不同的“茶禅一味”的日本式草庵似的茶道。通过各个茶师的努力,茶道已经变为开悟的道场。如以上所述,日本的茶道,是和禅密切相关的。特别是茶道四精神之一的“清”。

二、茶道清之清洁

铃木大拙在《禅和日本文化》中论述,茶道的精神是和敬清寂,清,就是指清洁,有时作为整顿的意思。即体现了物和心的清净洁白。清洁一切。例如,露地和茶室的扫除,必须要一尘不染,而且每次茶会必须要使用新的插花,新茶,新的茶巾等等。虽然,茶人喜爱一些古雅,有风韵历史,最好是残次不齐的茶道具,但也必须要一遍一遍仔细擦拭。

对参与茶会的人而言,必须要净身,即,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一般情况下,是与茶室风味和谐统一素雅的和服。在茶亭中,有清水供客人净手使用,当然,这种清水一般是引用的自然水。自古以来,日本在朝拜神佛的时候都是要首先洗手净身。在神社或寺庙前面也设置有水钵。这种做法起源于千利休。他认为,茶道就是一种在家修行,据他所言,生火,煮水,品茶,这就是茶道的最高境界。他还主张,正因为茶室就是清净无垢的净土世界,所以要在茶室前设置石质的洗手盆。通过洗手,凡人抖落世间的凡尘,脱离世俗。

三、茶道具之清

《柳宗悦茶道论集》中指出,禅茶之器非美器,非真器,非宝器,非旧器,是具有元虚之心之器。这就是一心清净的禅机。

如前所述,茶人偏爱破损的、不完美的茶道具。他们所追求的正是这种美与不美的转化。被誉为茶道最高珍品的是井户茶碗。它原本是高丽的一种瓷器,是抹茶的茶碗。但是元形缺损,粗糙。茶人却认为,这是对“完美的否定”的最好诠释,是一种境界的体现。也因此受到茶人的偏爱。

而且,茶人多喜爱像墨画一样的黑色的茶碗。这也是受禅的影响。正如古田绍钦所说,黑色在否定色彩的同时,又表现其他颜色所无法表现的无限的颜色。也就是说,否定色彩的同时彰显更高境界的色彩。否定通俗意义上的美,创立了一种新的审美观。这也是“否定完美”的禅思想的体现。在六根清净,也就是“无”的状态之下,把丑也当做一种禅式的美来感受。因为否定,也就意味着我们有了寻找发现美的可能性。简而言之,从不足中发现美,欣赏美。井户茶碗和墨画所体现的正是这种否定外形,抓本质,不因外形之美而惑,追求真理的禅的思想。也可以说是茶道具的另类“清”,即禅机之“清”。

四、茶道清之“六根清净”

句锅岛论语所述,茶的本意是清六根,眼见之挂抽,插花,鼻之闻香,耳之听音,口之品味,身之正礼仪,五根清净之时,意即清净。

六根即是,眼根,耳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是认识人间的根本。为了精进,必须放弃妄执,清净内心。这即是六根清净。主人在做茶之时,只专注于手中所握,放下之后,自然将之移出心外。这也就是所说的,正念相续一贯;心境一如物我不二;正受然不受的禅定三昧的境界。换言之,进入六根清净,精神集中,也就是无一物的境界。

五、茶道清之最高境界――禅之无

《茶书》记载:茶室的简素清净源于禅室。禅院不同于其他的宗派,是僧侣的住所。会堂并非礼拜巡礼之处,是修禅者集合讨论诗,冥想的道场。禅室中间佛坛之后的凹壁,是禅宗菩提达摩之像,除间或有释迦牟尼之像外,无其他饰物。

禅宗大师铃木大拙也指出,禅茶共同之处,在于使食物单纯化,去除不必要之物。也就是说,茶是一种原始的单纯性的美,为了亲近自然,实现理想,茶人才蹲坐在只有四个半榻榻米的小房间内。这与禅的关联直接而又简洁。

这种简单朴素,究其最终,是无一物。

久松真一在《茶的精神》中指出,茶道的创造性精神就是无,无不是鉴赏的,而是创造的,无创造了一切,所以无才是创造日本茶道文化的根源。

茶人所追求的正是这种“无一物种无尽藏”的境地。也就是说,把有限的“无”变为无限的“有”。“无”本是禅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六祖慧能大师。这里的无并不是与有相对立的无,而是超脱有无二元对立的绝对无。

茶室追求简单朴素正是源于此吧。从一切皆有的不安中,将无完全解放,建立本来无一物的绝对的否定的世界。在仅仅四个半榻榻米的空间中,听着杜鹃的啼叫,风的声音,将身份等级全部丢掉,从日常的无限烦闷中,解放自己,换言之“无中生有”。

无一物,总是给人以消极之感,但是就像无一物种无尽藏一样,在无中,也就有了自由自在的创造性。创造只有在绝对无的背景下才可以完成,由此可见,无一物不仅不消极,还是最积极的意义所在。

六、结论

如上所述,“清”渗透到茶道的方方面面。茶道具,礼仪做法,乃至茶道精神。因此可以说,独特的茶文化在日本形成的根本原因正是源于“本来无一物”“无一物种无尽藏”的禅学理念。当然,六根清净也是“无”之体现。由此,日本茶道从仅仅带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活动脱颖而出,成为一种开悟的道场。

参考文献:

[1]熊功夫.柳宗悦茶道集[C].岩波店, 1987.

[2]三枝薄音・清水太郎.日本哲学思想全集[M].平凡社,1980.

[3]福俊翁.和敬清寂について.1969.

[4]洪帆.茶道と禅茶禅一味を中心に[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三.茶の本[M].岩波店, 1930.

禅茶文化论文篇(7)

二、茶禅一味思想的生命意识

茶禅一味思想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它不仅浸润着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取向,更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豁达、开通的人生观和生命意识。“茶禅一味”的精髓不仅在于审美境界,也体现在茶禅一味思想所表现的生命态度上。中国人对茶禅一味的认识是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作为基础的,因此,也饱含着中国人对自我生命历程的解读和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的是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自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重视农业生产就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所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而生发出“重本抑末”的思想。对于农业的重视使得中国人极为强调对土地的坚守,在传统的禅理经济中,僧侣种植茶叶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提供经济来源。因此,我们可以透过茶禅一味思想中感受到中国人对生命归属感的重视。当禅宗高僧大德强调“吃茶去”时,不仅是要告诉学佛之人以平常心看待周围的一切,也是要以平常心对待生命。只有获得了对于人之生命本真状态的理解,才能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升华至最高的境界。无论是对于禅宗佛理的阐释,亦或对于僧人生活状态的展示,现实生活中的生老病死将是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佛教徒而言,生死不过是脱去这一世的皮囊进入六道轮回而已。如果能在禅修之中获得佛法领悟则可以进入不生不死的涅槃之境,而这样的生命状态也并非只是属于佛家僧侣。任何能够诚信信奉佛法,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去修行的人都可以实现终极佛法的回归。不仅是对于佛法领域可以借助于茶禅的方式实现,我们还能从佛法中感受到“茶禅一味”思想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认可。从茶禅的修行过程而言,所有涉及茶的行为都需要遵从自然规律,这是因为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取得良好的收成、才能获得自然对人类的回馈。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中,佛道两家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各有贡献。道家崇尚自然无为,认为茶具有“返璞归真”的品格。因此,人们通过品茶不仅可以获得感官的享受,甚至可以达到回归自然的人生境界。尤其是中国传统儒家士子遭受了仕途、人生的挫折后,他们渴望获得精神的慰藉、找寻心灵的家园,被道家思想赋予了独特内涵的茶文化就成为中国士大夫阶层重要的寄托方式之一。

禅茶文化论文篇(8)

每个活着的人都会有他的思想情感、人生追求、审美情趣等,这正是人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特征所在,也正是人类文明不断走向发展的动因所在。人生情怀,就是人的一种心理趋向,包括对人生目标、审美情趣、处世方式、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人生态度等的一种混合趋向。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会有不同的人生情怀。人生情怀又反过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生存方式和人生追求等。不同的学养、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等,都会影响人的人生情怀。

(二)禅

禅是佛教中国化的结果,是佛教的老庄化,也可以说是老庄思想的佛教化。关于惮,已有很多的研究和很多深入的认识。(1)众所共识的是:禅本为瑜伽修习的高级阶段,后为佛教吸收,成为佛教禅宗的一种修持方法。禅宗是大乘佛教在中国衍生出的一个宗派,以静虑和高度冥想作为超度救世的法门。禅是一种生命体验。“由‘禅’这种生命体验所达到的禅境,则是一种心灵境界、生命境界与审美境界。禅宗美学是生命美学,它始终关注活生生的人的生命活动,探索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及其价值。它认为审美体验活动乃是一种任运自适、去妄存真、圆悟圆觉、圆满具足的生命活动,一种活生生的人的最高生存方式。”(2)禅宗的特点是:①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见性成佛。②禅宗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认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表露,洋溢着禅意,人们要在平平常常的感性生活中去发现清净本性,体验禅境,实现精神超越。③禅宗是继承道家,又超越道家。(3)禅宗的出现,“使中国佛教摆脱了印度佛教的束缚,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化的特色,吸引并接纳中国文人、劳动大众参与的新型佛教思想体系,使之成为具有中国人文情怀的新兴宗教。禅宗的出现与理论上的突破,标志着中国佛教终于完成了由出世到入世、由宗教到现实、由佛国到人间的重大改革,彻底改变了佛教的禅学观念和理论导向,……对于推进我国佛教的现代转型,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科学发展,现代人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状态,有着积极的意义。”(4)

(三)皎然其人皎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僧,他的著名并不是因为他留下了什么高深的佛学理论、佛学著作,而是因为他的佛学修为、他的诗、他的诗歌理论、他与“茶圣”陆羽的友谊等。关于皎然的记载,所留下的资料不多,除了他自述生平性质的诗《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裴从事方舟颜武康士骋四十二韵》之外,还有北宋欧阳修的《新唐书•艺文志》、宋晁公武撰《郡斋读书志》等的简单记载:一是他的姓氏、家世:皎然,字清昼,姓谢,湖州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居杼山;二是他与颜真卿的友谊:颜真卿在苏州为刺史时,曾招集一些文士编撰《韵海境源》,皎然参与其中;三是唐贞元年间集贤院收藏他的文集,曾为湖州刺史的于纃为其文集作序。四是其著作有《诗集》十卷。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唐湖州杼山皎然传》对皎然(特别是其入佛门后)有较多一些的事迹记载。元代辛元房的《唐才子传》、明代董斯张《吴兴备志》等对皎然的记载也都不多。所能了解的是:他在年青时曾致力于科举功名,但科举落弟,云游四方,博访名山,曾入道家,中年(35岁左右)时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安史之乱后正式剃度出家,与当时湖州、苏州一带的名僧齐己、灵澈来往较多,并与当时苏州、湖州等地的官员和文人如颜真卿、袁高、韦应物、李冶、陆羽等有很好的交往。从宋代至今,学者们给予了皎然在诗歌创作、诗歌理论方面较高的评价。当代的学者们对于皎然在中国茶文化方面的贡献也给予了很高评价,对于皎然最早提出“茶道”一词,对于皎然对陆羽在茶学方面贡献的扶持,都有很高评价。(5)重复已有的研究没有多少意义。本文旨在解读茶在作为诗人与僧人的皎然心中,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二.在茶中求禅、悟禅、享受禅

(一)禅的情怀

天资聪颖、秉性与气质自幼就与众有所不同的皎然,自幼就有“道”的秉赋,宋代僧人赞宁在《宋高憎传》中所说:“幼负异才,性与道合,初脱羁绊,渐加削染。”(6)即皎然自幼就有着避离现实世界的情怀。但作为一个受过中国传统教育塑造的读书人,并且有着较深厚传统家学传承的读书人,总是脱离不了追求科举功名的情怀,“所谓长裾曳地干王侯”,他到京师以诗歌交接公卿大夫们,他的文才得到公卿大夫们的称赞,《宋高憎传》中说:“其兼攻并进子史经书,各臻其所极,凡所游历京师则公相敦重。”虽文才超群,但还是科举落第,他秉性中的“道”性便成了他主要的情怀,他浪迹江湖,求仙问道,战争的狼烟使他感悟到佛的世界里将会是一个更好的寄托,于是“安史之乱”后他在杭州灵隐寺正式剃度出家了,从此,他在禅的世界里了度过了他的一生。皎然出家后“禅”的情怀,反映在他所留下的诗与诗歌理论中。从皎然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幽壑中孤寂的禅意,山野中极简单的“野饭”胜过人世间美味的“膏梁”:“却寻幽壑趣,始与缨级别;野饭敌膏梁,山楹代藻棁。”(7)用禅的情怀去感受的现实世界与凡人感受的现实世界是多么不同!湖州的苕溪草堂所处的环境,在常人的眼中无非是山青水秀,但在皎然的眼中却是处处充满禅意,无论是洁净的天空,还是平野中的花,还是天空中的白云、山中的石头、野外的竹子、幽幽月光映照下的石壁、乃至东风吹拂下的梧桐与杉树等:“境净万象真,寄目皆有益。原上无情花,山中听径石。竹生自萧散,云性常洁白。……外事非吾道,忘缘倦所历。中宵费耳目,形静神不役。色天夜清迥,花漏时滴沥。东风吹杉梧,幽月到石壁。此中一悟心,可与千载敌。”(8)不是心中有禅就不可能有笔下的禅境!即使在回答朋友们的书信中,皎然所展示、所告知的还是那禅境的美妙。在他那著名的《答俞校书冬夜》中他以禅境引相约:“月彩散瑶池,示君禅中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遥得四明心,何须蹈岑岭。诗情聊作用,空性惟寂静。若许林下期,看君辞簿领。”在《答郑方回》诗中,同样告知朋友的是那空明、闲淡的禅境是多么美妙:“是时寒光澈,万境澄以净。高秋日月清,中气天地正。”至于在寺院环境内,那更是洋溢着禅的情怀。在《宿法华寺》中写道:“心与空林共杳冥,孤灯寒竹自荧荧。不知何处小乘禅,一夜风来闻诵经。”空寂、悠远、孤寒的禅境中诵经的声音随夜风飘来!皎然享受着这种禅境!在《送清凉上人》中写道:“何意欲归山,道高由境胜。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证。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花空了、月也尽了、杳渺的夜里,清猿的啼叫伴随禅吟,对于常人而言那将难于久耐,对于皎然却是享受!这便是心中有禅,心与境共合于禅!在《陪庐中丞闲游山寺》中同样描写了这样一种孤寂、清幽、远离现实世界的禅境:“野寺出人境,舍舟登远峰。林间明见月,万壑静闻钟,拥烛明山翠,交麾云水容。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逢。”没有禅的情怀哪来这充满禅意的诗句!皎然的诗充满禅意,表现在他的大多数诗中,即使是与友人的酬唱之作,也仍然如此。他的诗之所以总是表达禅的意境,正因为他心中有着禅的情怀,他总是在现实世界中去体悟出禅、享受禅!这正是一个禅学修为高深的的僧人与常人的不同!不仅如此,他还在他的诗歌理论中贯注了禅的情怀。皎然曾著有《诗式》五卷、《诗评》三卷、《诗议》一卷,是中国诗歌理论史上的重要著作,他首次提出了“诗境说”,实际上就是主张诗中要有禅境、要表达与营造禅的意境:秋天里、远离人迹的竹寺中,“夜静赏莲宫,古磬清霜下,寒山晓月中”,从而“诗情缘境发”,即诗情的产生正是这种禅境!皎然描述了诗境应有的状态:“静,非如松风不动,林纅未鸣,乃谓意中静。远,非谓淼淼望水,杳杳看山,乃谓意中之远。”即要使诗中之境能使人的心达到宁静、渺远,这就是诗境!皎然的诗歌理论是以仍然禅的情怀为立论!

(二)茶禅一味

皎然留下了470多首诗,其中有近25首与茶有关,是唐代诗人中写有较多茶诗的诗人。皎然的茶诗充溢着他禅的情怀,“茶禅一味”反映在他的茶诗中。①茶诗中体悟禅、享受禅。《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是皎然著名的茶诗,表现了皎然与常人不同的情怀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常人爱喝酒,不知茶是那么香!实际上,皎然远不止是表达一种对茶香的享受,而是感受到这种远离世俗的环境中品茶的禅意,才觉得茶特别香,他要赞美的不仅是茶香,而是这种环境中禅的韵味,让他感到无比的放松与舒坦:“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没有禅的情怀,哪有这样充满禅意的茶诗?《饮茶歌送郑容》一诗,学者们都认为反映了皎然深受道家思想影响,诗中所说的“丹丘羽人”、“名藏仙府”、“骨化云宫”、“云山童子”、“金铛”“香炉”都是道家术语,不可否认,道家思想对皎然的深刻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禅的情怀深藏于皎然心中,在这样一首表达道家生活情怀的茶诗中,仍然深藏着禅的情怀:“霜天半月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禅的韵味交织在道家境界的追求中!《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一诗,皎然直白地谈到饮天目山与享受禅有异曲同工之妙:“喜见幽人会,初开野客茶。日成东井叶,露采北山芽。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稍与禅经近,聊将睡网赊。”煮茶、饮茶便想到了采茶的那种清新之境。《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示崔子尚何山道人》一诗,本来是写听泉、品茗,但通篇描述的却是禅境:“望远涉寒水,怀人在幽境。为高皎皎姿,及爱苍苍岭。果见栖禅子,潺潺灌真顶。积疑一念破,澄息万缘静。世事花上尘,慧心空中影。清闲诱我性,遂使烦虑屏。许共林客游,欲从山主请。木栖无名树,水汲忘机井。持此一日高,未肯谢箕颍。夕霁山态好,空月生俄顷。识妙聆细泉,悟深涤清茗。此心谁复得,笑向西林永。”远离了现实世俗世界,禅的境界、禅的享受是多么隽永!《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并不是一首谈品茶感受的诗,却是反映两茶人间真诚友谊的诗,往往学者们也归之为茶诗。这首诗表达的是皎然寻访好友陆羽未遇的惆怅,但皎然却是用禅的情怀在描述周围的环境,以至于通篇充满萧瑟而悠远的禅意:“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寒花寂寂偏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风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望归船。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尽管有着浓浓的惆怅,但意境多么深远、明净!没有禅的情怀,那来这种禅境的描述!茶禅一味在皎然茶诗中。②“茶道”一词的意蕴。中国的“茶道”一词,最先由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提出,这是学术界的共识。“茶道”一词的意蕴倒底为何?皎然没有阐述,本来皎然也写有一本诗著作,但已失传。我们只能从皎然现存的诗文中去领悟。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皎然描述饮茶所得到的既是道的境界也是禅的境界:“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通过饮茶,他进入到了很愉悦的禅的境界。因而,皎然所说“茶道”便是体悟禅、享受禅之道。这和皎然在他的其他大多数诗文中所表达的禅的情怀是一致的。茶禅一味,表现在皎然对“茶道”一词的提出。

三.人间友情纯粹如茶

皎然中年出家,成了一名僧人,作为出家之人本该游离于现实俗世之外,但他却是一个爱交游、酬唱之人,在他的《杼山集》十卷中,皎然所提到的人物大约有300多人,有官员、僧人、处士、道士、文人等,似乎各色人颇多。但其中一大特点是这些人都是有学养的文化人,所以唐代福琳和尚在《唐湖州杼山皎然传》中说:“昼生常与韦应物、卢幼平、吴季德、李萼、皇甫曾、梁肃、崔子向、薛逢、吕渭、杨逵,或簪组,或布衣,与之交结必高吟乐道,道其同者则然,始定交哉!”

皎然虽然是佛门中人,但他接受的是禅、是禅宗,禅宗与禅都不否认现实世界,而是肯定现实世界,只是寻求精神上超脱现实世界,所以有些学者认为禅宗是老庄佛教化或佛教老庄化。皎然正是一个禅学修为很高的僧人,他始终以禅的情怀、禅的心态与现实中人交游、酬唱、文会等,尽管与现实中人有很多交往,但始终保持精神上的超脱,这就形成了他与现实世界友人间纯粹如茶的友情。许多实例可说明这一点。

颜真卿是唐代名臣、一代大儒、著名书法家,他在湖州任上5年(大历八年至十二年即773年至777年),他在湖州举行了一些重要的文化活动,如集合湖州的文士们编订了《韵海境源》,召集文士们宴集游赏等。皎然与颜真卿有着很密切的交往,留下来的酬唱之诗达22多首之多,这20多首诗反映了他们之间纯粹如茶的友情。如《五言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中所写无非是早晨行走在干净的石路上,夜晚听细细泉声,禅境般无世俗干扰的环境里,遥望长路,怅望空林。诗中的意境无世俗气习,显现了他们干净、纯粹如茶般的友谊,以及高雅的情趣趋向与超脱的生活情怀。《五言春日陪颜使君真卿皇甫曾西亭重会韵海诸生》中所写还是禅意的境界:风吹着树木,洁净的天空没有云片,青翠的山峰下溪水潺潺流淌。皎然根本没有描述他们是如何相会,只是宣染一种禅境,没有任何的世俗气,从中可知,他们的情怀与友谊是多么纯粹!

韦应物是中国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唐德宗贞元四年即788年七月受命至唐德宗贞元六年即788年底)是在苏州刺史任上度过,最后卒于苏州。韦应物在苏州期间,皎然与之有过很好的交往,宋代朱长文撰《吴郡图经续记》卷上的《牧守》记载:“若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亦可谓循吏,而世独知其能诗耳。韦公以清为唐人所重,天下号曰‘韦苏州’。当贞元时为郡于此,人赖以安,又能宾儒士,招隐独,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类见旌引,与之酬唱。”另据宋范成大撰《吴郡志》卷四十二《浮屠》记载韦应物与皎然交往的故事:“僧昼,字皎然,吴僧也。工律诗尝谒韦苏州,恐文体不合,乃苦思作古体十篇为贽,韦殊不称赏,昼失望明日写其旧制以献,韦吟讽叹味不释手,因语昼云:‘师几失声名,不以所工见投,而猥希老夫之意,人各有所得,非卒能致。’昼大服其精鉴。”韦应物撰《韦苏州集》十卷中有一首评皎然的诗即《寄皎然上人》:“吴兴老释子,野雪盖精庐;诗名徒自振,道心长晏如。”皎然也曾写《答苏州韦应物郎中》评价韦应物。他们之间的故事表明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很纯粹的,他们以共同对诗歌的爱好,以互相对个人品格的仰慕而结下友谊,如茶水般高雅、纯洁,超脱了世俗习气。

禅茶文化论文篇(9)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之风由来已久,自唐代“茶圣”陆羽著作《茶经》问世以来,中国的茶便形成了一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文化.禅,是中国禅宗的一种思维方法,禅茶,是以茶参悟禅理的一种人文境界.茶文化与禅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相互浸润相互交融而最终成就“禅茶一味”之境界,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1]在广西桂林,参禅之地参差不齐且观光茶园产业发展短暂,缺乏文化内涵和参考价值,本文中将中国禅宗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营造独具特色的茶园景观,进而为现代观光茶园的规划发展提供些许启发.

1项目概况

七仙峰茶场(以下简称茶场)位于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海拔高达800米左右,茶场主体由七座高耸山峰组成.内现有生态茶园近1000亩,常年云雾缭绕,周围天然植被保护完好,自然风光秀丽,茶树景观资源极为丰富,适合发展集观光游览与成品茶生产为一体的观光茶园产业.茶场地形起伏较大,拥有天然的的峡谷及似“聚宝盆”场地,且位于入口处第一个山头为整个茶场制高点.现有道路游线清晰呈环状环绕,便于参观游览.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内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同类型观光茶园有临桂县的刘三姐茶园,主打广西山歌对唱,刘三姐实景表演等项目.而真正的“禅茶一味”的好去处却寥寥无几,以茶悟禅,使茶与禅在精神及物质层面上的双重契合,对提升观光茶园的文化内涵和发展现代高品质旅游有显著的影响.

2规划目标及定位

本项目主要为游客提供住宿养生游览场所及集茶叶活动、禅宗文化、自然风光、休闲娱乐、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开放型高端旅游度假区,并构建为现代游览系统,形成游、购、娱、养生结合的旅游景区,使其成为展示广西茶文化圣地以及集生态养生为一体的怡人和谐的长寿天堂.

3设计构思

正所谓“禅茶一味”,中国茶文化的思想与佛教禅宗文化历来是紧密不可分割的,中国茶道“和、敬、清、寂”与禅宗“本心、迷失、开悟、境界”不谋而合.品茶,观其色,品其味,悟其道,如同人生历程,慢慢品味,最后便会天地开阔.佛教中的修禅“人生三昧”为人生真谛,正如品茶的所思所感一般,人的一生经历首先是眼观世界,其次是慢慢沉淀,用心体味,最后是回顾一生,细品人生价值.故本项目以“禅、茶”为主要核心思想,营造出清新、闲适的逍遥度假天堂氛围.充分考虑茶的主题、禅的内涵及茶田的独有特色,把“茶禅一味、人生三昧”与规划布局自然融合,以茶禅文化为主线,贯穿整个景区,策划项目、设计景观、营造意境、开发产品、形成产业、塑造形象.并且强调本地文化,项目策划、景观设计均以茶禅文化为魂,以自然、人文和谐构建地缘生态体系.

4功能分区

以“禅茶一味,人生三昧”主题对茶园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分别为入口服务区、观光游览区、休闲度假区、清修疗养区和文化体验区.整个项目以“观—品—悟”暗线串联.

4.1入口服务区

入口服务及园务管理区,塑造茶园最初印象,给人和谐平静的精神感受.完善服务配套,树立景区形象,通过标志性主题景观吸引并引导游客进入景区,形成游客集散、接待服务中心.主要项目有:三重门、茶产品加工厂、品茗阁.三重门:景区入口大门,一门三口,意为品茶“品”字变形,预示着一入门便抛却一切杂念,进入和谐与平静的世界.与观光游览区的“高山流水”相呼应,构造一幅山水禅茶图画.

4.2茶园观光区

突出“观”字,“观花,观叶,观世界.”入口之后第一个展示的区域,是整个茶园的标志与制高点所在处,集观赏游览摄影和采茶体验为一体.同时也是品茶、“人生三昧”之初,即重在外在感官体验,眼观世界.以花田、茶田、标志性雕塑营造美丽的景观.规划项目:高山流水、禅茶之源、一花世界、茶事体验等.高山流水:在原入口山体塌方处以叠石流水攀援植物营造高山流水的境界.藏源、引流,让人对流水更高处和景区更深处产生美妙的联想,引导其进入景区.同时也比喻着斟茶的壶口,倾泻而下的流水如茶水般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客.一花世界:茶田花海区.引佛祖“拈花一笑”典故,阐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深奥禅理.在观光游览区种植一大片花田,寓意花花世界,也是人生最初眼观世界的阶段,绚烂的花朵与鲜绿的茶叶融合,便是人生美妙的开始.

4.3休闲度假区

突出“品”字,“品茗,品味,品人生.”沉淀与细细品味前半段旅程中的种种美景,将其对禅茶的体验上升一个层次,以真实的体验进一步对“品”的解读.主要项目:高档别墅区、星级酒店群、茶艺馆、茶浴中心、购物风情街、健身活动区等,为住户提供安全舒适便捷服务,打造出闲适的人间“桃源”仙境.茶艺馆:声、味、香的综合享受.一曲古筝高山流水,一杯清茶品味人生,以丝竹琴笙之雅附品茶之趣,安静地思考,细细地品味,适合清晨或午后休憩.

4.4清修疗养区

着重“悟”字,“悟天,悟地,悟禅空”.看似旅程的终点,却是感悟人生真谛的起点,也是品茶最后回甘的身心合一感受.规划项目:坐禅石崖、太极禅馆、花木禅园、桃花坞、百草医馆、禅诗乐坊等.坐禅石崖:原峡谷中注入一汪清澈的碧水,峡谷的尽头置石跌水,增添灵动之气,配以植物配景,雾色弥漫,营造清修氛围.花木禅园:汇集竹、茶、礼佛植物并与周围的禅茶静阁、百草医馆、禅诗乐坊等相联系,形成独具意境的休闲养生游憩空间.

4.5禅茶体验区

茶心区即最核心区域.在本区域中,以“天圆地方”理念构建观景平台茶禅馆和莲花池景观,汇聚天地灵气,营造“茶心”的意境,并策划游客参禅、茶舞表演以及定期的茶事祭拜活动,打造禅文化与茶文化的紧密结合,为游人提供美与灵的双重享受.规划项目:佛韵莲池、九重天禅茶阁、问禅道、茶心广场等.佛韵莲池:“天圆地方”之“地方”,中央地形“聚宝盆”底部设置成类方形水池,以水景与莲花汀步以及水生睡莲结合,莲花汀步为偶数,即阴数,象征精致稳定,平静和谐的幸福生活.营造“步步生莲”的佛教意境,融入水的灵气,使其更具代表性,让人感觉与禅祖同在.九重天禅茶阁:位于莲池旁的小山坡上,“天圆地方”之“天圆”,茶树的层数为单数,即阳数,寓事物的发展变化,人类的不断进步.以九层茶树层层叠叠而上到达象征九重天的“琼台”,象征人生的圆满.与莲花池对望,象征“天圆地方”天地和谐的禅茶文化.此处正是整个分区的高潮,也是体味“禅茶一味”的好去处.问禅道:攀登九重天禅茶阁的蜿蜒步道,禅道有两条,一条以古今传承的禅的故事、禅的思悟给人们以启发;另一条规划修禅步道,分苦、乐、定、慧四段,使游客健足养生、体验人生的苦乐,尝尽酸甜苦乐之后体会到“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的禅意境界.

5种植设计

景区的基调树种主要以茶为主,为突出禅茶一味的主题,在景区内种植与佛教有关的植物,例如佛教的“五树”:菩提树、贝叶棕、高榕、槟榔、糖棕,“六花”: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和地涌金莲.[2]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佛教植物,依据不同的分区进行植物设计.入口服务区需主题鲜明,体现出茶场含蓄内敛的特质,且人流、车流较多,生态停车场边可选择枝叶繁茂的高大树种,广场处设置花坛、绿篱.上层种植银杏、雪松、假槟榔、高榕,中层为桂花、紫薇,下层种植睡莲、文殊兰、红叶石楠、三色堇、龟背竹.与茶园观光区的交融延续,让人有一探究竟之意.茶园观光区热烈、活泼、田园生态,以茶树为主并辅以小面积的冷季花田.中层种植桂花、茶花,下层种植虞美人、矢车菊、宿根鼠尾草、金鸡菊、香雪球、花菱草、油菜花等鲜艳的色彩活泼灵动,给人们充分的视觉享受.茶与花的结合,和谐美好,体现该区域重在感官享受,响应眼观世界的主题.休闲度假区主要体现其雅致及低调奢华的特征,以居住为主,应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物质和精神需求.可选择耐践踏、带色彩的植物,秋色叶植物体现品味.上层:银杏、枫香、雪松、栾树、香樟、棕榈、鱼尾葵,中层:芭蕉、毛竹、山茶,下层:萱草、文殊兰、波斯菊、杜鹃、小叶女贞、红叶石楠.与佛禅有关的植物种类,让人们的居住区充满和谐的气氛,从多种角度享受茶场的茶禅之缘.清修疗养区以营造宁静、诗意的氛围为主,种植高大乔木和彩花植物,雅致中不失单调.上层种植菩提、榕树、杜英、木棉、玉兰,中层为毛竹、佛肚竹、芭蕉、苏铁、桂花等,下层以曼珠沙华、文殊兰、冷水花、莲花、紫藤为主.禅茶体验区着重体现禅茶文化,禅文化气息之浓厚,不论是乔木灌草还是水生植物,都营造出佛禅包容合一的境界,上层种植榕树、菩提树、假槟榔、木棉,中层种植紫竹、桂花、青檀、鸡蛋花,下层种植荷花、文殊兰、南天竹、紫鸭跖草、曼珠沙华、龟背竹.层叠的茶树与佛教植物的协调统一,让禅茶一味给人们更深的感官感受.

6小结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将茶文化与中国传统禅文化相融合,将为茶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3]茶禅一味,当以吃茶品味禅意,由禅意体会平常,于平常证得清净;禅茶一味,当以禅意演练茶艺,由茶艺进升茶道,于茶道证悟禅道.[4]桂林七仙峰观光茶园在对茶田旅游进行开发的同时,深度挖掘其内涵文化,做到既符合实情又能独树一帜,成为独具特色的茶田旅游区.其采取茶与禅相结合的生态化、合理化的生产布局形式,将茶业活动、自然风光、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是茶园旅游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也是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桂林市七仙峰茶田旅游度假区以禅宗和茶文化为独特切入点,将“茶魂”充分提炼出来,通过景观意境的营造,让体验者有所思,悟出人生的真谛.并有效地将农业景观与现代旅游紧密结合,带动生态茶园观光旅游的发展,提高了茶产业的附加值,并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以茶悟禅,在物质与精神上达到高度契合,为观光茶园旅游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贠旭彤,肖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业试验基地景观规划设计———探寻茶文化与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结合之路[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5):210.

〔2〕胡晓梅,黄成林,张云彬.植物文化性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表达[J].现代园林,2011(04):10.

禅茶文化论文篇(10)

二意境的确立

在构成茶室空间的众多要素之中,何种要素才是其真正的灵魂所在?答案一定非营造一种独特的属意境莫属,因此意境的营造才是茶室空间营造中的重中之重。意境这一概念本为中国传统美学所特有,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茶文化的茶室空间也深受其影响。可以说以中国美学为代表的东方美学,其最主要特质便是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可以将其看作东方美学所独具的场所精神。林纾认为“唯能立意﹐方能造境”。也就是说只有明确的立意,才能成功的造境。茶室空间营造中所需立之意,正是源远流长的传统茶文化。从中国传统茶文化出发,在满足饮茶活动功能需要的同时又能富含中国传统审美情趣,便能创造一个成功的茶文化的境。意境并非由某个具体的事物构成,而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元素相互融合,从而共同形成其独特的韵律。这种独特的韵律,使得茶室空间不再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狭小空间,而是进入到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广阔空间。这种广阔的精神空间极大丰富了空间使用者的感受,为其带来了独特体验。一个富含传统茶文化意境的空间的成功营造,可以使人们在其间品茶之时,与茶室空间产生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之感,在这种意境空间之中品茶、思考,更好地将自身融入品茶活动之中。这种饮茶者用心去感受茶室空间意境的体验本身,也可以视作饮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中奥妙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什么是茶室空间的意境,又如何营造这种意境,便成了一个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但可以肯定地说,意境皆在虚与实之间,虚实之间古老的东方韵律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现出来。

三影响意境的两种思潮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指引之下,在中国传统夯土木构建筑体系构成的物质基础之上,茶室空间的设计也具有中国传统空间设计的特点。例如尺度宜人、材质柔和、造型优雅、色彩平实。在这众多特点之外,茶室空间还散发出其独特的场所精神也即茶室空间的意境。虽说意境的营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通过不断对饮茶文化、饮茶历史进行深入的探寻与分析,其主要发展脉络终究有迹可循。可以说正是禅家与文人两种思想左右着茶文化,二者之于茶室空间意境的营造正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禅家与文人的追求大相径庭,禅家的追求在于修行,文人的追求在于生活。因此禅家将饮茶视为修行,而文人却将饮茶视为生活。

1禅家思想影响下的意境

茶的起源众说纷纭,因其历史久远,确切起源已不可考证。但最迟自唐代起,饮茶之风流行于禅院之间的记载便见诸于大量文献。写就《茶经》并被尊为茶圣的陆羽,便自幼长于禅寺之中。茶在禅院中的流行有着很现实的目的,参禅要求参禅者清醒不眠,饮茶对此正有极大帮助。因此一时之间寺必有茶、禅必有茶,茶也随禅广泛流传。参禅者在参禅之时饮茶,进而使得饮茶也成为了参禅悟道者的修行法门之一,这种修行的法门最终演变为茶禅。参禅者认为“茶是参禅悟佛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禅是以茶净心之理、正清和雅之道。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因缘,互为体用,互为能所。可以茶喻禅,以茶行禅,以茶悟禅,以茶参禅;也可以禅释茶,以禅施茶,以禅品茶,以禅悟茶。”其后茶禅文化因禅宗东渡日本而在日本广为流传,并最终在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茶道。日本茶道精神可以概括为东传日本的“茶禅一味”与日本高僧千利休所参悟的“和敬清寂”八个字。茶禅一味本为中国禅家思想并为当今茶道中人所共知,但茶禅一味并未出现在浩如烟海的中国禅籍中,其最早出自于《碧岩录》圜悟克勤东流日本的墨宝。正是这四个字指引了日本茶道的轨迹,并成为了日本茶道的主要思想。茶禅一味将茶与禅放在同样的高度,因此禅家饮茶并非为了茶,而是将茶视为修行,是参禅的重要一环。曹洞宗讲默观独照,直体本然、机关不露,日本茶道正是依其而立。并逐渐融入到日本的民族性格之中。进而形成了千利休“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由此可见禅家影响下的意境,茶本身并不是目的,一切皆为修行,一切皆为道。因此禅宗思想为茶室空间意境营造带来的,主要在于内省与秩序两个方面。表千家不審庵即是禅家思潮影响下的茶室空间的代表(图1表千家不審庵内部)。

2文人思想影响下的意境

自唐以降以禅家为主导的茶文化,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逐步衰落而渐渐衰落,自宋代起文人这一茶文化的重要缔造者便逐步崭露头角。虽然文人之中经常有如同苏轼一般,深受禅家思想影响的人,但追求入世的文人与追求出世的参禅者,此二者饮茶的目的终究有着本质区别。文人饮茶为了更好生活,参禅者饮茶却是将其视为一种修行。自明以后,主流饮茶形式由末茶演变为叶茶,饮茶方式随之简化。这种转变将饮茶的习惯带入更多普通人生活的同时,也使得正统禅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渐行渐远。文人将饮茶视为一种生活的品味。此时对茶室空间意境影响的主要思潮已不再是禅家所需的修行,更多的是文人所追求的精神上的寄情。中国传统文人思想之中,总是存在钟鼎与山林两个方面。钟鼎既是出将入相、经世致用,与追求个人修行的禅家不同的是,现实理想的实现才是文人的最高最求,入世的儒家哲学始终根植于传统中国文人的血液之中。但世事难料,并非所有文人皆能实现自身的崇高理想,一旦这种现实的抱负难以实现,山林一面的道家便成为失落文人的栖身之所。在道家出世的哲学指引之下,寄情成为慰藉不得志文人所需的良药。所谓的“外儒内道”正是这种状态的最好诠释。文人情感的抒发在诗与画,因此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诗与画二者共同抒发出文人胸中之意,诗与画更是文人心灵的寄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追求的是一种洒脱的超然境界,是对感情的寄情抒发。文人感情的抒发并不沉浸于奢华,而是与自然相互融合。这种融合使得文人不得志的抱负与广阔的自然结合在一起,是文人审美情趣的绝佳体现,广阔的自然更为其提供一个独特的寄情之所,文人也便将自身融入其间。也正因此文人的审美情趣最终便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八字之中完全展现出来。文人饮茶并不是为了修行,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其立足于生活之中又以茶寄托自身的情感。因此文人影响下的意境,率性、自然、飘逸。对文人来说饮茶是寄情更是生活。文人追求的生活是自然的流动的,并不拘泥于某种修行。崇尚自然而又富有韵律,文人思想为茶室空间意境营造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生动的韵律与对自然的追求支配着文人的茶室空间。紫藤庐既是文人思潮影响下的茶室空间的代表。三文人与禅家的意境在茶室空间设计中的融合茶室空间是茶文化的实体表现,优秀的茶室空间,将富含中国哲学与美学的传统茶文化,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示给世人,而意境正是这一切的灵魂所在。文人与禅家各自营造的意境皆包含对无的追求,这种追求分别发自于佛家与道家对无的追求,二者对无的追求大相径庭。道之无是将自身融入事物之中,“物我两忘”正是这一追求的最高体现。佛之无却是将事物融入自身之中。有趣的是两者本着不同的出发点,最终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也正是二者具有的对无的共同追求,使得文人与禅家的不同思想,在茶室空间设计之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晚香茶室正是在当代茶室空间设计之中,将茶室空间所固有的两面有机结合的代表之一。两种特质造就了茶室空间所独具的,即有内省又具有寄情的茶室意境。在光与影之间、虚与实之中,晚香茶室的空间营造时刻散发出其独特魅力。这种魅力使得茶室空间即可供人们于此修行,又可供人们于此生活。人们在此品茶之时即可审视内心,又可以茶抒发感情。东方文化之中的动与静,在此之以如此巧妙的方式展现出来。(图3晚香茶室)

四意境的传承与革新

西方的美学思想着重于美的直观展现,也就是说相对与内在蕴含的美而言,西方美学更加注重美的外在形式与造型,西方美学看来形式与造型才是美的根本所在。歌德便认为:“艺术在成为美之前就是造形的”。正是在这种美学思想的指引之下,西方空间设计所富含的美,总会在某一特定的时刻、角度、地点集中展现出来。因此欣赏西方美学影响下的空间设计,人们首选要做的便是找到这个展露出美的点。当然这个点通常选择在人们易发现的位置,而不需要人们去探索与发现。人在此时作为一个观看者,欣赏着设计者所要展现出的一切。中国独特的美学思想则具有不同于此的美学思想,在富含中国美学思想影响的空间设计,设计者并不会把美在某一时刻、某一角度全部呈现出来。而是试图将人们带入其中,试图使人们不断去深入发现。人与空间互动、用心去感受。在这里人是空间的参与者而不再是旁观者。通过时间与空间的不断变换,中国美学的空间设计在不同角度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也许茶室空间的构建正像是绘制一副传统水墨中国画,其核心便在于去构建一个具有代入感的、可以让人逐步去发现的、充满意味的空间。中国美学不同于西方美学的独特之处便在这里。

上一篇: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 下一篇: 焊接安全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