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管试用期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2:21

仓管试用期工作总结

仓管试用期工作总结篇(1)

在此期间,每当遇到问题时,同事们都会耐心的讲解,我觉得他们很热情,在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请领导放心,我会尽心尽责的工作,虽然我学历不是高,但我会努力。

实习期间,担当了仓管的基本职责,参与了出入库管理、订购管理、目视化管理、5s管理、先进先出管理和看板管理等工作活动。对每一项的理解:

第一:出入库管理,见单作业,凭什么可以收发,凭什么进行收发,单据,认真核实,细心清点,当面交接,当面签章;认真按严密的程序办事。

仓管试用期工作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277-02

新源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直属企业,截至2014年3月,该公司装机容量达到3 116.775万千瓦,下属51家项目单位,分布在20个省、市、自治区,各项目单位地域分布广,管理跨度大,管理难度高。如何提高物资管理水平一直是新源公司重点工作。针对物资库房和仓储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现代信息平台和网络技术存在的严重不足。新源公司以国网公司《仓储标准化管理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为指导,将水电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作为深入贯彻国网公司“三集五大”的重要举措,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并取得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阶段性成果。自2011年起,新源公司积极探索集约化管理新形势下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的新模式:即以本部物资部为主导、建设公司为技术支撑,新源系统仓储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要团队,以“指导意见”为抓手,以建设过程控制为主线。整个建设过程管控到位,亮点可圈可点,成果显著突出,经验值得借鉴。

一、以点带面、分批建设

国网公司的物资仓储标准化管理内容包括仓储硬件标准化、仓储管理信息化、流程制度规范化和人员结构专业化。新源公司将国网公司的“四项基础建设”(体制机制、标准化、信息化和人才队伍)中的标准化、信息化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关键,将全面深化“九大关键业务”(物资计划、物资采购、物资合同、仓储、配送、物资质量、供应商关系、应急物资和废旧物资处置)的仓储作为重点,全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物资管理体系。物资部通过制定物资仓储的公司规划、调动各方资源、执行过程管理、强化纵向管控、严格考核验收,积极开展水电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工作。执行“先行试点,分阶段”实施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经验,并总结了有益的经验。

(一)试点先行,首获佳绩

依据国网公司2010年12月17日印发的指导意见,物资部将物资仓储作为促进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将公司系统仓储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张河湾公司和宝泉公司作为开展仓储标准化建设的试点单位,组织对项目公司的调研,制定方案和仓储标准化落实计划。建设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协助物资部组织了标办、国网物流中心、国网系统有经验的物资管理人员赴试点单位规范、检查、指导仓储标准化建设。几经努力,2012年11月这两家试点单位的检查验收成功。试点单位在新源系统形成示范和连锁效应。

(二)精心筹划,分批实施

2013年,新源公司在系统内开始有计划地统一对仓库进行标准化改造或新建,并于同年成功验收通过第一批9家推广单位的仓储标准化建设,其推进建设过程循序渐进、管控科学、措施得力、其经验典型,值得总结,以提升新源公司仓储标准化建设水平。

1.开展调研,分析报告

早在2012年10月物资部即完成18家蓄能电站和6家常规水电站的《各单位仓库分析表》,及时掌握各项目单位仓储和管理人员现状,对各项目单位提出的各种建议进行分析、汇总。

2.针对问题,稳步推广

(1)存在的问题

物资部前期的调研发现,仓储标准化分批推广建设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一些项目单位仓储总面积小、仓储硬件设施匮乏,如华东的新安江水电厂仓库库龄长,仓储设施老化;2)仓库区域普遍缺乏整体规划设计,现场仓储管理区域设计不合理,仓储空间严重浪费的现象,废旧物资没有划定专门区域独立管理;3)仓储信息化物料编码一码多物问题突出。物资仓储位置必须重新调整定位,亟待通过硬件标准化建设为将来WM模块上线打下扎实的基础;4)外观标识配置(包括仓库的外观、指示标识、定置标牌)都未按照仓储标准化要求设置;5)项目单位物资管理人员亟待通过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颁发方案

针对存在的问题,物资部了《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物资仓储标准化推广工作方案》,以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方式,选择宜兴公司等9家生产型单位作为第一批推广单位。新源公司成立以副总经理为组长的物资仓储标准化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各单位仓储标准化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在标准化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既定目标的实现,并对标准化建设成果进行验收评价。同时,组成以物资部副主任为推广工作小组组长的推广工作小组,督导仓库规划布置及推广工作的开展,审核、批准各项技术方案,并提出意见;检查推广实施单位按时间节点及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协调、解决推广工作遇到的困难和对推广工作的进展提出改进建议与措施。

3.确定阶段,推进实施

建设公司作为新源公司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平台,对仓储标准化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协助组织各方力量,全力配合各单位仓储标准化建设工作,确保力量投入。第一批推广单位在全年分以下策划阶段、执行阶段和整改验收阶段三个阶段实施建设工作。通过有计划、按方案、有步骤、分阶段的建设、实施、整改,组织验收并进行评比。

4.举措得当,指导到位

新源公司的仓储标准化推广循序渐进,在尽可能不增加项目单位负担的情况下,有序完成标准化实施工作。对于常规水电厂,仓储标准化的实施还分阶段完善,结合电站综合计划的特点,逐步推进仓储标准化建设。物资部作为组织机构,采用如下重要步骤:

(1)本部物资部颁发了《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仓储标准化管理指导手册》(下称手册),作为新源公司构建物资管理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步骤。该手册成为新源公司开展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试点及推广的指导文件。

(2)分别选择基建转生产期、生产期和常规水电三种不同类型电站进行了现场调研,提交了仓储标准化工作的调研报告。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措施及建议。

(3)物资部组织物资仓储标准化一期推广单位到试点单位开展学习交流,巩固工作成果,规范物资仓储建设,通过有序推广,扩大试点工作成果。

(4)物资部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并对各个项目单位提出书面的“指导意见”,指导的重点为仓库的规划设计和仓储改造的组织执行。

5.建设规范,评分验收

一期推广单位的仓储标准化建设以及验收组的推广验收工作内容共47项,包括仓库外观标识、仓储管理信息化等。验收工作分为自查验收和抽查验收。自查验收由各单位自行组织,如实汇报自查验收情况。物资部成立抽查验收工作组,根据各单位自查验收情况,对一期推广单位进行抽查验收,抽查验收流程分听取情况汇报、查阅资料、现场验收和验收工作组验收评分四部分。验收标准合理、验收流程规范。

二、绩效突出、作用显著

两家仓储标准化试点单位及9家仓储标准化一期推广单位的验收成功,是新源公司物资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是深化物力集约化管理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两家验收成功试点单位根据要求,做好仓储标准化推广的示范和业务指导工作,物资部通过组织系统内项目单位向试点单位取经,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为新源公司在系统内全面推广仓储标准化建设提供样板。同时,两家试点在验收通过后,已于2013年3月1日正式上线试运行WM模块,为系统内开始库存管理信息化建设,在2014年进行WM模块的推广使用铺平道路。

2.仓储标准化一期推广验收的成功,为新源系统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第二批7家生产型单位作为集中推广单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既定任务创造条件。

3.提高仓储管理人员劳动效率,从而为企业更好地降低物资管理成本和物资损耗,提高物资利用率;同时,通过仓储硬件标准化建设,为仓储物资保质可用提供硬件条件。

4.新源系统的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是深化物资集约化的关键。随着第一批推广单位的验收通过,有效解决这些项目单位存在的仓储建设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整体提升了这些项目单位的物资管理水平,尤其是应急物资供应能力,为基建、生产管理提供物资保障。

5.目前,通过验收的项目单位仓储管理信息化建设正在开展。信息化作为仓储标准化管理的核心,这对于降低新源系统物资库存、提高物资仓储、调剂管理水平,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建立统一的物资管理服务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仓管试用期工作总结篇(3)

鲁新煤矿是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出资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建设的年生产能力500万吨的现代化大型矿井。鲁新矿井地面建筑单位工程多,尤其是原煤仓、主井井塔、运煤走廊等工业建筑体量大、工期紧、安全管理任务艰巨。为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有效发现隐患、消除隐患从而做到本质安全,我们始终坚持“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问题”的理念,把全面发现安全隐患作为安全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我们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成功应用“六步检查法”,定量检查和定性检查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工程概况

鲁新矿井原煤仓为3个内直径21m(壁厚400)钢筋砼圆筒仓(其中两座为连体仓,另一仓与连体仓间距1m)。该工程仓顶标高45.5m,仓顶操作室1层(顶标高50.5m),局部2层(顶标高56.5m),最大建筑高度57.4m。仓底支撑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框架柱支撑,在标高4.2m处为漏斗操作平台,仓内布设4个漏斗,漏斗下口标高 +5.9m,上口标高+10.6m。筒仓壁与仓下砼剪力墙厚度为400mm厚,仓顶板标高为+45.5米。

鲁新矿井主井井塔工程总建筑面积5250m2,建筑体积37820 m3,建筑层数为地上十一层(局部十二层),建筑总高度81.6m,平面轴线尺寸为23.0m×19.0m,外墙总面积约6000m2。井塔外墙保温为玻美复合岩棉板保温,采用悬吊吊篮载人施工。

2 课题分析

原煤仓主体工程分为筒体滑模和仓顶室混凝土浇筑两个阶段。原煤仓滑模施工工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需昼夜进行,施工难度大;仓顶室施工需要搭设满堂脚手架,满堂脚手架搭设不规范易发生垮塌,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由于主井井塔主体、幕墙及外墙保温施工全过程都涉及高空作业,施工期在9-10月份,9-10月份多风,客观条件使施工危险系数增高。因此原煤仓主体工程和主井井塔主体、幕墙及外墙保温施工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如何进行安全管理,确保原煤仓主体工程和主井井塔外墙保温工程施工安全就成为一个课题。

3 解决方法

地面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闭环工作方法。其中最为关键的建筑工程安全隐患“检查”环节,采用“听”、“问”、“看”、“量”、“测”、“运转试验”六步法进行,详述如下:

(1)“听”。听取基层管理人员或施工现场安全员汇报安全生产情况,介绍现场安全工作经验、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安全控制方向。

(2)“问”。主要是通过询问、提问,对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的应知应会抽查,以便了解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3)“看”。主要是指查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和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例如,查看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的持证上岗情况;现场安全标志设置情况;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现场安全防护情况;现场安全设施及机械设备安全装置配置情况等。

(4)“量”。主要是指使用测量工具对施工现场的一些设施、装置进行实测实量。例如,对脚手架各种杆件间距的测量;对现场安全防护栏杆高度的测量;对电气开关箱安装高度的测量;对在建工程与外电边线安全距离的测量等。

(5)“测”。主要是指使用专用仪器、仪表等监测器具等特定对象关键特性技术参数的测试。例如,使用漏电保护器测试仪对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漏电动作时间的测试;使用地阻仪对现场各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测试;使用兆欧表对电机绝缘电阻的测试;使用经纬仪对塔吊安装垂直度的测试等。

(6)“运转试验”。主要是指具有专业资格的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实际操作、试验,检验其运转的可靠性或安全限位装置的灵敏性。例如,对塔吊力矩限制器、变幅限位器、起重限位器等安全装置的试验;对施工电动吊篮制动器、限速器、上下极限限位器、门连锁装置等安全装置的试验等。

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原煤仓滑模施工质量和安全,土建部安排专人会同监理每天分三班24小时轮流盯班,采取上述“六步检查法”及时查处存在的安全隐患24条,对涉及高空作业,危险系数高的主井井塔主体、幕墙及外墙保温施工全过程采取上述“六步检查法”共查出安全隐患28条。施工单位按要求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及时整改,从而确保了整个工程施工安全。

4 实施效果

仓管试用期工作总结篇(4)

2、施工策划

对于内仓和外仓“门”字架之间的联系及操作平台,是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内外仓“门”字架采用辐射形水平钢拉杆连接,即采用柔性连接,在“门”字架两侧按三角架,操作平台置于三角架上,即采用挑架式操作平台。仓中仓库壁滑模同时滑升的原理是:在普通滑模的基础上,内外仓滑模装置之间采用合理的操作平台和连接方式 : 即挑架式操作平台和辐射形水平钢拉杆连接。内仓内操作平台也是这种形式,只是在中心增加一钢板制80~100cm中心环。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内外仓滑升的同步性。

3、机具设备的准备及现场组装滑模

3.1施工准备:按施工策划准备材料机具,模板:根据内仓和外仓的周长,确定模板的用量,以2012为主;围圈用 [8槽钢制作,提升架采用单横梁双立柱式“门”字架,横梁采用双排[12槽钢制作,立柱采用[14槽钢制作。挑架式操作平台:每个仓的内外操作平台均为挑架式,用角钢制作三角架,下辅助平台采用吊脚手架,用于砼表面的修饰和砼的养护。

液压提升系统 :通过荷载计算确定所需的千斤顶数量,根据千斤顶的数量选用合适的液压控制台,根据仓中仓的结构形式,合理的布置油路。该工程采用GYD-35型千斤顶,液压控制柜采用一台HY-56型液压控制柜,GYD-35型千斤顶用Φ25的圆钢作支承杆,为了加大滑模系统的侧向整体刚度,用GYD-60型千斤顶均匀代替一定数量的GYD-35型千斤顶,GYD-60型千斤顶用Φ48×3.5的钢管作支承杆。

液压千斤顶的行程试验及调整:为了保证滑模的同步性,内外仓使用的千斤顶应调整其行程,使其在相同荷载作用下行程差不大于2mm。

3.2滑模装置的组装

(1)模板系统组装:根据图纸进行筒仓放线,然后安装模板系统, 模板系统由模板、围圈、提升架以及其附属配件组成。

(2)操作平台系统安装

仓中仓库壁滑模的操作平台均采用挑架式操作平台,内外库壁的内外挑三角架上均增设3[8辅助槽钢圈,以增加挑架式操作平台的侧向刚度。安装完挑三角架后,在内仓内挑三角的下部或下围圈上安装辐射形水平钢拉杆,松紧钢拉杆与挑三角架下部的滑杆螺丝,调整内仓模板的椭圆变形。

(3)液压提升系统:

液压提升系统是承担全部滑模装置、设备及施工荷载向上提升的动力装置,由支撑杆、千斤顶、液压控制系统和油路等组成。

支撑杆和千斤顶选用的计算:n=N/p

式中: n―支撑杆(或千斤顶)最小数量

N―总垂直荷载

p―单个千斤顶允许承载力(支撑杆允许承载力或千斤顶允许承载力,两者取最小)

根据内外仓的周长,千斤顶间距按1.28米布置,共用128台千斤顶(内仓32台,外仓96台),满足荷载要求。

(4)仓中仓滑模装置千斤顶和液压控制台的选用:仓中仓滑模采用挑架式操作平台,为了增加滑模装置的侧向刚度,在布置千斤顶时选用部分GYD-60型千斤顶(该顶的配套支承杆为ф48×3.5的钢管),本工程选GYD-35型千斤顶96台,GYD-60型千斤顶32台,间隔两台35型放置一台60型千斤顶。

液压控制柜采用一台HY-56型液压控制柜(能满足180台配套千斤顶对滑升进行综合控制)。油管采用高压耐油橡胶软管。油路系统采用三级并联方式,即从液压控制柜通过主油管到分油器,从分油器经分油管到支分油器,从支分油器经胶管到千斤顶。

(5)仓中仓滑模装置的油路布置:仓中仓滑模必须使控制台到内仓和到外仓千斤顶的油路长度大致相等。根据内外仓千斤顶数量的分配,确定控制台到内、外仓作几路分油,该项目控制台设8路主油管,两路到内仓,六路到外仓,分油器、支分油器均为一分四后到千斤顶。(见油路布置示意图)

4、液压系统组装完毕后,进行空载试验(流量调整)和检查。

4.1对千斤顶进行充油排气后,进行内外仓之间的流量调整和千斤顶之间的流量调整,控制台总分油器安装流量调节阀,安装完千斤顶后进行空载试车,调节控制台总分油器流量调节阀,调整分配到内外仓之间的流量,使内、外仓绝大多数千斤顶升速一致,控制内外仓之间的升差;然后在调整千斤顶与油管之间的针形阀,调节千斤顶的液体流量,调整个别千斤顶之间升速,控制千斤顶的升差。保证内外仓滑升的同步性。

4.2进行液压系统密封性试验:液压系统在试验油压(12N/mm2)下持压5min,不得渗油和漏油,空载试验重复三次。

4.3经过整体空载试验,各密封处无渗漏,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插入支撑杆,转入试滑阶段。

5、操作工艺

5.1技术准备:仓中仓结构两仓同时滑升,施工连续性很强,多工种协作作业。施工前必须根据图纸及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详尽的技术交底,按不同班组、不同工种及岗位进行认真的岗前培训,让参加作业的人员明确本岗位应完成的任务、必须达到的质量标准以及与其它工种配合的方式,各工序设专人负责协调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工序间的工期损失,确保施工中各工种协调一致,优质高效,保证滑升同步性的实现。

5.2初滑:在模板内洒水润湿,铺设1:2水泥砂浆3~5cm,在分层(每层厚20cm)交圈浇注混凝土至500~700mm高后,第一层砼强度达到0.2MPa左右(出模砼手压有指痕),应进行1~2个千斤顶行程提升,观察内外仓提升速度是否一致,如存在不一致按二、(三)、第4款进行调整。确定正常后方可转为正常滑升。如出模强度太高,可调整配合比并加快施工速度;如出模强度偏低,可适当放慢滑升速度或掺适量外加剂,使混凝土出模强度符合要求。模板滑升至200~300mm高度后,稍事停歇,对提升设备和模板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修整。

5.3正常滑升:正常滑升过正中,两次提升时间间隔不应超过0.5h,滑升在混凝土振捣后进行,每步滑升20~30cm后由筒型限位调平器和限位调平卡进行内外仓的同步性调平,即手动供油2~3分钟,使所有筒形限位调平器都顶上限位卡。调平后,继续滑升。提升时可进行钢筋焊接、绑扎及混凝土入模,但禁止振捣。提升完毕继续进行钢筋焊接、混凝土入模、混凝土振捣,进行下一次提升,砼修饰与养护(养护采用刷养护液的方法)施工与滑升同步,如此往复,直到停滑标高。

5.4模板的完成滑升阶段:模板的完成滑升阶段,又称作末升阶段。当模板滑升至距建筑物顶部标高1m左右时,滑模即进入完成滑模阶段。此时应放慢滑升速度,并进行准确的抄平和找正工作,保证顶部标高及各种预留位置的正确。

5.5内外仓分离及滑模装置拆除:当外仓达到停滑标高后,拆除内外仓之间的拉杆,内仓继续向上滑升,直至设计标高,同时组织专业人员拆除外仓滑模装置。

6、现场的质量管理

6.1建立与工序作业相对应的质量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有关标准,保证工序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6.2建立全面的质量监控体系,及时处理质量问题,每班设质量监控人员1人,监督仓上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实行旁站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3建立滑升总调度、技术总值班巡回检查制度,及时处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协调施工作业,及时向监理报验。

7、同步性控制措施

该工艺的技术重点就在于保证内外仓滑升的同步性。围绕同步性采取如下措施:

7.1选择挑架式操作平台,利用挑三脚架、中心环、拉杆及辅助槽钢圈等组成环形操作平台,利用其用钢量小,重量轻,适应性强的特点,从而利于两仓分离及同步滑升。

7.2通过调整配合比及合理配备运输工具和机具设备,保证内外仓同时具备滑升条件。

7.3通过施工荷载计算,合理分配内外千斤顶的数量(选用GYD-35型96台,GYD-60型32台)。采用部分GYD-60型千斤顶代替GYD-35型千斤顶,增强了滑模装置的侧向刚度,克服混凝土仓体容易失圆的问题。保证滑升顺利进行。

7.4进行滑升试验时,35型、60型千斤顶的额定起重量均按3吨考虑,通过千斤顶爬升行程试验,调整千斤顶的行程调节帽,使其在额定起重量下的行程一致,保证内外仓滑升同步。

7.5油路系统采取三级并联方式,合理布置内外仓油路,保证各千斤顶供油均匀,消除各千斤顶的升差。

7.6千斤顶上筒型限位调平器,支撑杆上安装限位卡,保证内外每步一调平,确保同步滑升。

7.7人员配备要合理,保证滑模施工协调一致。

8、调整操作平台及纠偏措施

仓中仓同时滑升要控制好操作平台,使其在任一水平位置并保持滑模系统不出现倾斜、扭转,保证两仓混凝土浇注速度均衡是同步滑升的关键。经过一定时间的滑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操作平台可能产生倾斜,使建筑物产生垂直度偏差,该工程采取如下预防措施:①设置千斤顶限位卡,每滑升1m或一个班要抄一次平,使限位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②在库壁外的两个轴线上设置四个点,挂25kg重的吊锤,结合水准仪或水平管,控制垂直度。利用测量仪器每天早晚两次对库壁垂直度进行校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偏调整。③平台上材料、机具摆放要均衡,不要造成偏压。④施工过程中由专业人员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及损坏的千斤顶,确保各仓每一个千斤顶同步。对于滑模工程,一般采取“防偏为主,纠偏为辅”的办法。

9、安全措施

9.1滑模施工除应遵照一般施工安全规程外,尚应执行《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89)、《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程》(GBJ113-8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等的相关规定,对参加滑模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

9.2建立施工安全检查评分制度,定期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限时处理。

9.3在建筑物周围划出危险警戒区,设置明显标志,防止高空坠落及物体打击。

9.4各种滑模装置、管道、电缆及设备等采取防护措施,各种电器设备要有漏电保护措施,照明系统采用36V低压电,滑模施工时动力及照明要有备用电源,保证停电时的正常施工及人员的安全。

9.5吊三角架及操作平台内外均挂密目网,挑架式操作平台及辅助吊三角架下面铺5cm木板,木板之间用钉子钉好连成一个整体。

仓管试用期工作总结篇(5)

一、国债建库催生集成创新

(一)改变储粮落后状况是“四合一”技术研发基本目标 建国后至1998年以前,我国粮食供应长期处于短缺状态,粮食储备数量相对较少,对仓储设施需求不高,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建设标准很低,配套设施设备少,保粮技术比较落后。相当部分仓房是上世纪50年代仿造前苏联粮库建设的苏式仓和简易平房仓,设施陈旧简陋,只能保证粮食不被日晒、雨淋,保温、隔热、门窗气密、地坪防潮等条件很差。由于保粮技术落后,储粮安全主要靠人工艰苦劳动来保证。粮温测报靠人工入仓检查,时间长,效果差;害虫防治由人工进仓投药完成,作业有一定危险,而且用药量大,杀虫还不彻底;粮食出入库作业要靠人背肩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费用高、粮食损耗严重。因此,当时我国大部分粮库的原有仓房设施条件和技术水平难以满足中央储备粮安全储存、品质良好的要求,科学储粮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成为建立粮食储备保障体系亟需攻克的难题。

(二)三批国债投资粮库建设为“四合一”技术研发和大规模应用提供难得机遇为应对1997年下半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建立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筑牢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基础,党中央、国务院于1998年6月决定发行国债用于建设包括储备粮库在内的六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国家共分三批安排了国债粮库建设项目。一是1998年安排172亿元建设250亿公斤仓容规模的国家储备粮库。二是1999年和2000年国务院又决定再投资150亿元分别建设两个100亿公斤仓容规模的国家储备粮库。三是2002年和2003年再次安排21亿元投资用于粮食仓储设施的完善配套和功能提升。三批国债粮库建设共投入资金343亿元,建设储备粮库项目1114个,建设各类专项工程1936个。共建成储备仓容510.5亿公斤。这是我国历史上集中建设粮库仓容规模最大的一次,使全国粮库有效仓容到2005年末达到2600亿公斤的历史最高水平。

国债粮库项目主要建设了高大平房仓、浅圆仓和立筒仓等仓型,实现了创新推广现代化仓型、改善储粮设施条件的重大飞跃。其中高大平房仓是主导仓型,占新建仓容的83%。仓房跨度从21米到72米不等,散粮装粮高度一般为6米,单仓容量可达500万公斤,是旧式平房仓的2~3倍、苏式仓的5倍。浅圆仓占新建仓容的10%,是一种占地面积小、单仓容量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新仓型,可同时满足中转和储备的需要。

高大平房仓和浅圆仓作为储备粮库,因单仓容量大、堆粮高,储粮周期长,配套设备要求高,原有的仓储技术、工艺设备及作业方法已不适应安全储粮和高效运营的要求,创新研发推广亟待突破。为此,原国家粮食储备局组织科研院所进行技术攻关,广大科技人员克服困难,很快形成科研成果,“四合一”储粮技术研发推广应运而生。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子丹等有关科研人员是全行业科研队伍的突出代表,还有许多无名英雄为推广储粮新技术作出了贡献。

“四合一”储粮技术彻底解决了高大平房仓和浅园仓储存粮食面临的粮堆环境复杂、湿热转移严重、易结露、易发热霉变、害虫易扩散、熏蒸杀虫不彻底以及储粮品质陈化快等难题。总之,三批国债投资粮库建设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将“四合一”储粮技术研发成果作为解决新型粮仓建成后安全储粮的主要支撑,保证了项目的投资效果,确保了粮库安全储粮和高效运营,提升了粮库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同时,国债粮库从项目建设和使用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技术创新、研发应用的新要求,提供了广阔的集成试验空间,促进了“四合一”储粮技术的研发集成,推进了技术成果在粮食行业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粮库建设和粮食仓储技术水平。

二、转化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成果的生命力在于转化应用。为做好“四合一”储粮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工作,国家粮食局高度重视“四合一”储粮技术在国家投资建设粮库项目中的推广应用,重点抓了通用图设计技术集成、实仓试验完善标准和设施建设与改造中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采用通用图设计,全面应用“四合一”储粮技术1998年三批国债投资粮库建设项目启动之初,原国家计委和国家粮食储备局为选好储备粮库建设的仓型和储粮工艺,专门委托国贸工程设计院、郑州科研设计院、无锡科研设计院、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等单位,在总结我国粮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建设经验和储粮技术,编制各种仓型通用设计图纸。请郑州粮食学院、郑州粮油食品建筑设计院结合仓型通用图设计制订了统一的安全储粮工艺技术要求。1998年第一次编制《中央直属储备粮库仓型设计选用图集》和《中央直属储备粮库储藏工艺设计图集》并推广使用,2000年和2001年又陆续对设计图集作了修订完善。该套通用图在2004年荣获国家第七届优秀标准设计金奖,2 009年获得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建国60周年“作用显著标准设计项目”大奖。

国家粮食局还了《中央直属储备粮库浅圆仓设计暂行规定》、《200亿斤国家粮库平房仓通用施工图优化设计统一技术规定》、《国家粮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编制和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粮库建设历史上第一次将安全储粮、作业装备、信息管理、质检监测等技术与粮库建设全面结合实施,彻底解决了以前存在的粮库建设与建成后使用“两张皮”的问题。建库期间,国家粮食局组织了多次粮情测控、环流熏蒸、机械通风、谷物冷却机、烘干机、吸粮机等一类设备的公开招投标,组织了三期大型粮仓设备展览会,促进了科研与设备制造的有机融合,使粮食仓储设备质量与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三批国债粮库项目所建粮库全部配备了“四合一”储粮技术系统,共配备粮食检测系统1169套,环流熏蒸系统1118套,购置计算机6213台,谷物冷却机645台。

(二)通过大规模实仓试验,不断完善“四合一”储粮技术 “四合一”储粮技术推广使用是粮库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大变革。推广之初,四项新技术

研究成果只在少数库点做过一些单项试验,尚未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进行系统生产试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尚需完善,粮库管理和技术人员亟需培训。为此,国家粮食局组建了粮食储藏技术咨询专家组和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环流熏蒸、粮情检测等专项技术组,从1999年到2000年分别在全国13个省(区、市)的21个粮库,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生产性试验,获得了宝贵的科学试验数据,编制(修订)了《高大平房仓储粮技术规程》、《浅圆仓储粮技术规程》、《粮情测控系统》、《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粮食仓库磷化氢环流熏蒸装备》、《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等多项技术规程和标准。配合生产性试验,国家粮食局编印了《储粮新技术应用简报》30多期,很好地指导了新仓储粮工作。总结生产性试验成果,编制了《储粮新技术教程》和四套多媒体教材,举办仓储技术培训班,先后为全国近千个粮库培训了一万多名技术骨干,为“四合一”储粮技术推广使用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

(三)“十一五”期间继续推广应用“四合一”技术,全国粮食仓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国家粮食局将“四合一”储粮技术作为保障储粮安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推广应用,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一是进一步完善粮食工程建设标准和粮食仓储技术规范,不断将新技术新成果纳入国家或行业标准,强力推进转化应用;二是通过编制和实施粮食现代物流、粮油仓储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突出国家补助投资重点,引导企业在粮食现代物流、粮库建设、维修改造项目中积极采用“四合一”储粮技术;三是将采用“四合一”储粮技术作为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企业的必备条件,明确标准和要求,严格审核,截至去年年底,全国认定的1906家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企业全部采用了该技术;四是把采用“四合一”储粮技术纳入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全国326家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上述措施,“十一五”期间,无论是中央投资安排的储备粮库建设项目、现代物流项目,还是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的省级储备粮库和市县中心粮库建设以及粮库维修改造项目,都广泛采用了“四合一”储粮技术。

截至2009年底,全国粮库有效仓容中应用“四合一”新技术的比例比2005年底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应用技术增加40%以上。全国共有1.29亿吨仓容的仓房装备了专业的环流熏蒸设备,占总仓容的40%:1.76亿吨仓容的仓房装备了计算机测温系统,占总仓容的54%;2.44亿吨仓容装备了机械通风设备,占总仓容的75%;南方地区粮库共装备谷物冷却机1029台,基本上可满足高温高湿地区低温储粮的需要。

“四合一”储粮技术在全国粮库投入使用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保证了粮食安全储存,减少了粮食数量损失。粮情电子检测实现了粮情变化的动态监管,为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采取机械通风、低温冷却、环流熏蒸等措施有效防止了粮食虫、霉、鼠害发生,控制了水分减量,减少了粮食数量损失。二是保证了粮食品质,提高了粮食耐储藏性。以低温低氧和物理防治技术为主,辅以必要的低剂量、无残留的化学药剂熏蒸,减少了药物污染,实现了绿色环保、安全储粮。试验表明:储存三年后的粮食与当年新粮的品质没有差异,各项卫生指标安全可靠。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结果显示,中央储备粮中的陈化粮已被全面消除,储粮损耗也从“十五”初期的4%降到目前的1%以下,体现粮食新鲜程度的宜存率指标从以前的70%上升到99%。三是提升了粮食流通设施建设和仓储管理水平。粮库项目建设与“四合一”储粮技术推广应用相结合,培养和锻炼出一支工程设计、技术研发、粮库保管化验和仓储企业管理队伍,大幅提升了粮食流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彻底改变了粮食仓储落后面貌。

三、创新发展提升建设水平

创新发展永无止境。根据《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粮食科技发展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大力推进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一)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通过编制和实施粮食流通设施建设规划和粮食工程建设标准,继续做好新技术、新材料、新仓型、新设备在储备粮库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和市场体系建设、粮库维修改造、农户储粮等重大项目上的成果转化。特别要突出国家投资补助的引导作用,在项目设计和安排投资中优先支持节能环保、绿色安全的设施建设和储粮新技术的应用。

仓管试用期工作总结篇(6)

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设施2002年以来,聊城直属库在仓储方面投入4400余万元。一是改造了所有28栋仓房的仓顶防水,总面积达55000m2,其中8栋仓房18400m2进行了屋面聚氨酯发泡保温隔热功能提升;二是使用宝丽板、因特板分别对20栋旧仓房、8栋新仓房进行仓内吊顶处理,仓内墙进行仿瓷处理;三是给20栋仓房安装了固定环流熏蒸设备,改造8栋仓房移动式环流为固定式环流系统;四是将所有的仓房门窗更换为保温密闭门窗;五是改造了仓房配电及输电线路,安装仓内防爆灯226个、轴流风机205个,输电线路2800余米全部埋到地下,电力开关设计安全、美观;六是改造库区排水沟3200m,库内排水系统通畅有效;七是购置了补仓机、出仓机、高空作业车、拖拉机和大型振动筛、旋振筛、清理筛等设备70余台套。经过多年努力,聊城直属库仓储设施得到完善,储粮功能得到提升,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三项储粮新技术全面应用;保冷密闭、仓顶隔热等控温保粮措施全面推广;大型环保式粮食清理机械、自动扦样设备、输送机械在出入库中得到多种类、系列化的普及。强化措施,确保储粮安全一是严格落实粮情检查制度。坚持“一、三、七”检查制度。每周仓储科长分组带队,逐仓查粮情。坚持雨中、雨后检查制度,尤其是对垛存玉米、小麦的储存更强化责任,做到雨前查是否苫盖、雨中查漏、雨后及时检修,并做好记录。加大虫害检查及预防力度,配备了400根害虫陷阱器,安装了254个防虫网以降低虫害感染。二是各项保粮措施及时有效。制定了小麦、玉米、大豆等保管工作技术要点、储粮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发现储粮安全隐患能立即消除。三是抓保水通风。离心风机通风降温快,但能耗高、水分损失大,小麦出仓时的水分通常都低于11.0%,给企业带来了较大损失。几年来,除入库新粮在秋季利用离心风机短时间内降温均温外,全部采用0.75kW轴流风机实施保水通风。以2010年冬季通风为例,共对54个仓廒粮堆进行了轴流风机保水通风,其中23个仓廒粮堆均温小于5℃、25个仓廒粮堆均温在5℃~10℃之间,水分减量仅为0.2%~0.3%。在实现储粮安全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工作标准,严格日常管理一是抓粮面平整和清洁卫生。粮面的平整和仓内卫生不仅是安全储粮的基本要求,也体现着粮食保管员的工作标准,展示着中储粮的企业形象。多年来,保管人员一遍遍清扫大杂、平整粮面、拉线取直铺走道板,打扫卫生死角,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二是抓器材设备管理。器材、药品和小型设备及配件全部实行分区、分类、挂牌、上架,机械设备分区定位放置。我库常年有40余台机械设备处于使用状态,在做好日常保养、定期维修的同时,准备1套~2套的备用设备,做到随坏随换,随换随修,保证了粮食出入库顺利开展。三是抓仓储日常管理环节。制定了帐卡薄表及保管员日志填写“范本”和分季度保管工作要点,促进工作程序化。督促做好出入库现场管理,随时清理地面、机械上的撒落粮、杂质、垃圾,活完底净。建立值班交接班制,明确了交接标准。四是认真、及时组织“回头看”,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工作不足,落实整改措施,促进工作发展。严格考核制度,落实管理目标一是制定了《聊城直属库仓储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每季度组织一次库内仓储工作考评,从粮仓“四无”情况、仓内管理、库区卫生、整体印象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量化评分;每月组织一次不少于三分之一仓的抽查,并根据季节确定检点,对前四名通报表扬;每周由科长分别带领普查,发现问题通报批评。每次检查考核结果,均量化分值,作为年底二类岗竞岗的评分依据。二是制定了《分库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按照人事、综合、财务、监管(仓储、统计、经营和管理)等内容归口考核。每季度组织一次现场考核,量化考核结果,现场反馈,努力推进分库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分库管理对标。三是制定了《聊城辖区直管库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每季度对各库中央储备粮及跨省移库粮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下发了整改通知书,督促直管库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实现政策性粮食储存安全、管理规范。

以质量意识为主线,强化过程管理,实现中央储备粮质量良好

鉴于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统一思想,排除干扰,坚定不移地抓好质量管理。一是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在员工中反复强调:确保中央储备粮质量良好不仅是我们的基本职责,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抓质量就是抓效益。使“质量第一”的观念在全体员工中深入人心,自觉践行。二是通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促进辖区直管库和基层收购库点提高质量意识。直属库明确了各单位一把手的质量管理责任,督促各库点配备足够的粮食清杂设备,认真搞好入仓前的清杂整理和质量把关工作;通过监管人员在收购期间现场扦样、入仓结束后组织验收等措施,确保了入仓粮食质量合格。严格入库程序,把好粮食质量关一是在新粮上市前,搞好新粮质量调查,掌握第一手信息,制定合理的粮食收购质量标准。二是入库检验环节,充分发挥自动扦样机优势,科学扦样,保证样品代表性。实行“封闭检验”制度,加强检验环节的监督,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杜绝人情粮、关系粮、转圈粮。三是粮食入仓环节。根据粮食杂质含量设计合理的清理流程和设备组合,分别采取“两筛两吹一吸”或“一筛两吹一吸”的方式进行杂质清理。四是认真做好现场复检和仓内杂质清理工作。值班保管员认真检查害虫情况和是否有掺杂使假现象,并督促装卸人员随时扒尖降低自动分级,及时清理轻杂。强化粮食质量日常管理工作一是实行了中央储备粮质量管理联保制度。即明确1名质检员负责联保1个保管组的中央储备粮质量,在入库检验、混合样扦取、日常储存质检等环节中,与包仓保管员一起负有质量管理连带责任。入库期间,联保质检员对粮食扦样、检验的整个过程负有监督职责;粮食入满仓后,联保质检员督促指导对该仓进行综合扦样,并与保管组长、包仓保管员一起对样品的代表性负责。二是为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和检验结果的重现性,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中央储备粮质量检查扦样检验管理办法》、《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质量检查办法》等规定,分点分区扦样检验,建立完整记录,摸清每一区域粮食质量状况。三是强化质量动态管理,完善质量档案。定期检测粮食质量各项指标,着重对接近不宜存、达到和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粮食进行品质检测。建立一整套粮食储存期间质量管理档案,包括入库时粮食的原始检验记录,第一次全仓自主扦样检验记录、分公司质检中心验收及历次检验报告和定期不定期自主品质检测记录等。四是通过推广应用AlP动态潮解膜下环流熏蒸技术、PEF粮面压盖储粮技术、仓内吊顶隔热技术、轴流风机保水通风降温技术等,大大提高了质量管理的科技含量,延缓了储存期间中央储备粮品质劣变。几年来,除个别年份外,辖区中央储备粮均实现质量合格率与品质宜存率100%,实现了中央储备粮质量管理目标。

以安全储粮为目标,注重实效,推动仓储科技发展

仓管试用期工作总结篇(7)

1 工程概述

黄骅港三期工程设计能力为5000万吨/年,新建4座5.0万吨级的专业化煤炭装船泊位,码头结构按7.0万吨级设计,其中2个泊位结构按10万吨级预留。新建煤炭筒仓24个,容量约72万吨。

筒仓堆存工艺在我国大型煤炭出口码头方面尚无工程实例,但在煤矿和火力发电厂应用较多。

从占地面积方面看,筒仓方案的占地面积仅为常规堆场方案的50%,具有占地面积小的特点。另外,三期工程采用筒仓方案后,为四期工程的建设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从自动化程度方面看,筒仓堆取料作业可实现无人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传统堆场的堆取料设备需要配备司机作业。

从环境保护方面看,筒仓具有防雨雪、防风沙功能,环保功能强的特点。本次的传统堆场工艺设置了防风网设施,环保性能也较好。

从混配煤工艺灵活性上看,筒仓采用活化给料机出仓,操作灵活方便,准确性、均匀性好。传统堆场方案采用斗轮取料机进行混配煤作业,混配煤的精度受两机联合作业时的取料状态的影响,准确性稍差。

从装卸设备维修及维护方面看,筒仓方案无大型堆取料设备,堆料作业的卸料小车机构简单、供料作业的活化给料机维修量很小,本方案的维护及维修成本较低。

从煤炭在堆场的堆存时间上看,筒仓方案的突出优点是煤炭“先进先出”。传统堆场方案是“先进后出”,需要定时清理垛底,以避免煤炭由于堆存时间过长而产生自燃现象。

由上可知,筒仓堆存方案具有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环保性能好、设备维护简单的诸多优点,然而截至目前为止,储煤筒仓应用于港口受工程投资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制约,在国内外还没有先例,基本处于研究阶段。在黄骅港三期工程中采用筒仓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①黄骅港可有效减少筒仓数量,降低工程投资

黄骅港是矿、路、港一体化的运输出海口,可有效地缩短煤炭在港口的堆存期,通过对黄骅港2004~2007年的堆场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发现煤炭在港平均堆存期连续四年平均只有3天,因此本次设计煤炭在港平均堆存期取3.5天,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筒仓数量,降低了工程投资,使得采用筒仓方案也能使港口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②神华集团实行科学化的管理,可调配煤种,保证煤炭储存安全

黄骅港一期、二期工程的煤堆场对三期筒仓来说形成了巨大的缓冲能力,港务公司又有一套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先进科学管理模式,完全有能力将堆存期相对较短的煤种调配到筒仓中储存,而将堆存期相对较长的煤种调配到现有一、二期工程普通露天堆场储存。

③筒仓与普通露天堆场相连接,保证煤炭储存安全

黄骅港每一期工程都不是独立的,黄骅港所有实施的工程都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本次设计,在筒仓出口处布置一条倒仓皮带机,通过倒仓皮带机将筒仓中的煤炭卸出。这样,一方面在紧急情况下,可将筒仓中发生自燃的煤炭迅速卸出,待煤炭冷却后再通过二期工程装船系统装船外运;另一方面也可将筒仓中剩余的小批量煤炭倒出,从而提高了筒仓的利用率。可以说二期工程的存在是三期工程实施筒仓方案的有利依托。

综上充分说明了黄骅港三期工程实施筒仓方案具有其它港口无法比拟的优势,不但在生产管理方面符合筒仓系统的作业特点,保证了筒仓方案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而且黄骅港的基础设施也对筒仓系统起到了缓冲和保护作用,从而具备了实施筒仓方案的基本条件。

2 筒仓工艺方案的关键技术

2.1 工艺流程设计

①装卸工艺流程可实现任意一条卸车线的煤炭进入任意一座筒仓、任意一座筒仓内的煤炭可装入任意一条船。

②装卸工艺流程设计上使二期扩容工程卸车线延伸至三期工程卸车线,可使二期扩容工程翻卸的煤炭进入三期工程任意一座筒仓。

③筒仓方案装卸工艺流程设计了倒仓流程,当仓内煤炭温度达到某一危险值时或温度检测失灵发生自燃时,可将仓内煤炭倒出。

④可实现两排筒仓之间的混配煤作业。

如工艺流程图:

本方案采用储煤筒仓工艺,筒仓区横向布置,进、出筒仓区的皮带机分别布置在筒仓区西侧和东侧。煤炭储存采用直径40m圆形筒仓,单个仓容3万吨,实际布置24个筒仓,分成4组,每组6个筒仓构成一条堆取料作业线。同作业线筒仓中心距45m,相邻作业线筒仓间距51m。筒仓采用全地上式,仓下皮带机布置在地面以上,筒仓高度43m。

本次工程中针对筒仓建设方案还有以下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

2.1.1 不同仓容对卸车的影响

根据堆场容量计算,本工程需要筒仓容量至少72万吨。本次设计在总仓容为72万吨的条件下,对仓数分别为24个(单仓仓容为3万吨)和20个(单仓仓容为3.6万吨)时两个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仿真试验的主要输入条件为:24个筒仓时平面布置为4线×6座/线,20个筒仓时平面布置为4线×5座/线,堆存期为3天,6个煤种。仿真试验的主要结论为:当筒仓个数为24个时,比筒仓个数为20个时,列车平均在港停时:前者为3.72小时/列,后者为4.74小时/列,后者比前者长1.02小时/列;列车平均在港等待卸车的列车数,后者比前者多0.8列。故说明筒仓个数为24个时较为经济合理。

在总仓容为72万吨(24个筒仓)的条件下,仿真试验显示列车的在港停时稍偏长,但考虑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压车时,港口管理方应及时启用一、二期堆场,接纳压车卸煤量,以缓解压车状况,72万吨总仓容对应24个筒仓,仍可基本满足生产需要。

2.1.2 单仓容量选择

仓管试用期工作总结篇(8)

2水电厂物资仓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依据

官地水电厂目前正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NOSA五星体系建设活动,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物资仓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物资仓储工作标准、流程,开展安全学习、培训和强化仓储作业人员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等,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仓储安全管理体系,旨在促进仓储安全水平的提高。

2.1仓储安全管理法律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以及企业内部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

2.2仓储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仓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应基于遵从法规、风险预控、持续改进等方面的理念,严格按照“PDCA”原则加以开展和实施,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改进,具体可包括以下几方面:制定仓储管理安全策略,确定安全管理体系范围,明确管理职责和推进计划,对仓储管理中危险有害因素加以辨识和风险评估,开展隐患排查,落实整改措施,并持续加以改进和提升仓储安全管理水平。

3仓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开展

3.1加大力度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NOSA五星体系建设活动的要求,官地电厂近年来已经针对仓库建筑物及现有的仓储物资、设备以及仓储作业展开了一系列的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制定并落实了降低风险的具体措施,更加全面的为仓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和NOSA五星体系建设活动

在官地电厂开展NOSA五星体系建设活动前,官地电厂机电仓库作为试点就已经引入了该项活动,并按照NOSA五星体系建设的要求,开展了许多前期试点工作。物资仓储安全管理体系得以建立主要的原因是充分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NOSA五星体系建设的要求和活动开展的经验,同时将其融入物资仓储管理的日常工作中,使得仓储日常管理工作标准化、NOSA化,使之成为电厂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中。

3.3仓储安全管理体系的工作重点

第一,仓储设备管理。加强对设备操作、维修、保养的管理,建立、健全设备技术台账。针对老、旧设备可以酌情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或者更新;第二,物资仓储作业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结合现场实际,明确各岗位安全责任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制定物资仓储管理的工作标准和流程并将其固化,以控制业务操作中人的随意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有效保证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督促、检查物资仓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执行;第三;加强对人员作业安全的保护。在仓储作业过程中,企业单位要为作业人员提供合适的劳动防护性用品和安全设施,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息时间,不使用带病和有缺陷的设备与机械,不违章操作;第四,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业务和上岗培训。转岗或者新人应对其进行仓储安全教育,操作特种设备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获得特种操作资格证才能从事特种作业;针对一些水电厂物资仓储人员配置少的情况,还可以充分依托社会资源,请外协单位有资质的人员协助开展特种作业,杜绝违章操作;第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开展仓储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逐渐被引入到物资仓储管理工作中,例如Maximo物资管理系统的引入、条形码和PDA应用的结合,不仅使终端设备能够在全库区使用,使仓储物资信息化从办公室向仓库作业区域延伸,促进了物资仓储管理现代化的实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仓储物资数据的准确性,实现了信息共享;第六,提高仓储物资的安全性。如在仓库周界设置电子围栏和监控摄像,通过人防和技防相结合,能极大的提高仓储物资的安全性。在仓储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突破原有工作经验与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促进仓储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

仓管试用期工作总结篇(9)

仓管员自我鉴定1

毕业的钟声即将响起,迎来的是实习的考验,在实习当中才发现,社会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面临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来不及多虑就要坦然面对,克服从中的种种困难。

盘点工作对于一个仓库管理员来说并不陌生,因为那是每个月都必定要完成的工作。另每个人都不能有大意的心态,因为关系到公司高层对公司资产的了解及新年能有更好的开始,也是对我的一个肯定。

盘点前,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每天都为实物、卡、帐是否一致而忙碌着。不过我的忙碌都是值得的,我的工作是被别人所肯定的,因为我的盘点工作进行的很顺利,这也是我应该值得骄傲的,如果平时工作做的不好,盘点前再急再忙也没有用。虽然这次盘店结束了,很多好的方面都是我要继续沿用下去的。

在整理当中,学问也是很大,刚接触这份工作的我,在同事们的细心教导下,认真的做到将必需与非必需品分开,在岗位上只放必需品所谓必需品,是指经常必须使用的物品,如果没有它,就必须购入替代品,否则就会影响工作。凡是它的使用频率为每小时或每天都要用到的,就称为必需品。它的处理方法就是放在经常使用的地方,如电话机;或是随身携带,如笔。因此,理理的关键在于使用频率即使用次数为判断基准,再做到把非必需物品按照有使用价值、无使用价值分别整理。

我能做到第二项“整顿”,就是必须分类货物进出频率,并按轻重缓急,建立进货、出货、盘点等作业的标准作业操作化和制度化,并严格按标准化、制度化进行操作;对仓库里的储位如何利用进行分析,即仓库空间利用的最大化、出入库效率最大化,进而提高公司服务形象,跟上市场营销现代化的节奏。

工作期间始终以认真,刻苦,不怕苦的心态做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很友好,能够团结一致。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的安排,从未出现偷懒,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

来到公司,对与起初的不了解到现在的融入其中成为一份子,在这几个月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在以前的学校工作中是完全不一样的,公司在逐渐的成长,我也随着它逐渐长大学到很多知识,这是大家都很欣慰的。

仓管员自我鉴定2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年已经过去,迎来了年新的开始。现在回想我由包装库调到原料库,这一年的工作,心中有许多感慨,由于我个人的原因出现过两次大的失误,心中对公司有一种负罪的感觉。

第一次由于我个人一些事情,没有把全部心思用在工作中,那段时间长期处于矛盾选择的思想状态甚至好几天失眠,才出现了工人推错料而自己不知道的情况,错把辛硫磷当成高录加入罐中,倒置生产出的成品失去了它原有的药效,给公司造成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第二次是我没有给工人交待清楚就去干别的工作,让工人自己配料多加了甲醇,又一次给我厂造成了成本损失,我恨我自己。

仓库内要保持清洁卫生、物品堆放合理,贵重原材料要特殊保管,严防失火、爆炸、失盗等事故发生,对保管的物品平时要做到勤检查、勤核对、保证做到帐、物相符,如有盘赢、盘亏要提出书面材料说明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如属短缺及需要报废处理时,必须经领导核查批准后才可进行处理不得自行调整,发现物资失少或质量上的问题(如受潮、过期)要如实上报,做好仓库盘店工作及时结出库存数。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努力学习,增加电脑知识。鉴定经验、克服不足、再接再厉、一如既往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努力使我在库管员的位置上有更大的起色,与同事劲往一出使、心往一出想,不计较得失,只希望把工作圆满完成,决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期待。这份库管员的职业是我人生很大的财富,我真心地感谢那些曾指导和帮助过我的领导和同事们,谢谢您们。

今后我还要继续脚踏实地、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努力完成各项工作。要自觉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就必须正视自己的工作,无论工作是繁重、繁忙还是清闲,都要适应这里的环境,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完成领导交给的每一份工作,使自己在普通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回想这一切我觉的很对不起公司的各级领导,也给自己留下了很多遗憾,辜负了厂领导对我的期望,所以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下定决心做到善于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不断地学习提升库管的经验增加新人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头开始转变观念坚持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会得心应手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甚至消减为零。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和失误、也是今后应该时刻注意和逐步改进的。

仓管员自我鉴定3

时光荏苒,晃眼六个月的见习期就要过去了,回首这过去的半年时光,心中倍感充实,很感谢公司为我们安排的这样机会,同时尤其要感谢的是我的两位老师,也就是我的两位科长,感谢他们对我的教导,教会了我很多在书本上学习不到的实践知识。作为一名刚走出学校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我来说,首次就接受独立的工作岗位不仅是个挑战同时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半年时间感觉自己的综合能力相比以前又迈进了一步。

回顾即将过去的半年,为了鉴定经验,提高自我,克服不足,以及更好的适应接下来的工作,下面我把我这半年的工作收获做简要的汇报鉴定:

一、日常出入库材料统计每日的`日常工作就是把前一天的材料出入库分类统计,看似简单的工作做起来尤其要仔细,一但这个环节出现了错误,那后面的一连串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每次登记日材料出入库时,登记后还要反复核对,确认无误后才算真正完成。每天还要及时登记材料日报,以便随时掌握材料入库动态。

二、月对账每月的1日至4日与各个材料供应商和机械设备结算人员进行材料对账,对账内容包括时间范围、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及金额,对账后编制对账单,结算人在对账单上签字确认,材料科科长负责复审,复审确认无误后将对账单及时交与计量部门进行结算。

三、月统计对账结束后把每月材料按不同规格、不同单价、不同供货商分类统计,以便材料核算。对拌合站的混凝土出料进行统计分解后制成原材料出库汇总单交与财务进行做账。不过在机械使用柴油方面最开始只弄了个总明细账,没有弄月分类使用账,查起每台机械月使用量有很大不方便,后来经卢科长建议增设了一个月分类使用账后,对后来查账方便许多。

四、对出、入库单进行整理归档当月材料与供应商对账结束后,将对账联交与财务,存根联留在仓库,而将材料联按各个供应商分类归档,方便今后查阅。

五、材料盈亏核算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部的材料进行盈亏核算,首先由科长带领我们去各施工现场和拌合站进行钢材、砂石料、钢绞线、锚具等进行盘点,盘点结束后我们要将所有不同型号、不同长短的钢筋进行换算,得出每个施工队的剩余钢筋,用总领用数量减去库存数量从而得出了实际使用钢筋。以此类推,砂石料等也是一样。之后再根据日常登记的《出、入库材料统计表》和《砼出库表》等表的数据填写《材料核算表》、《材料用量统计表》、《砼材料分解表》,将这三个表里面的进购数量和库存数量都填好后,最后将工程科提供的现阶段已完成的工程设计用量填入,最后根据公式可以得出目前为止整个项目在材料方面的盈亏情况。

虽说这半年在工作知识和技能上取得了挺大进步,但是在有些方面还是有很大不足,在这些方面我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自我。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将会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仓管员自我鉴定4

转眼间,三个月的试用期时间就结束了,在这短短的三个月里,我学到了许多以前从未学到的东西,也接触到了以前从未接触的东西。也感受到了自己进入了一个关系和谐,团结奋斗,主动向上的团队。非常感谢公司,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么一个学习的机会。

刚进入公司时对公司不了解,还记得因此而拥有过朦胧,首先,在原材料仓库的三个月来,熟悉了原材料入库流程,熟悉了采用先进先出的原材料出库流程

在此期间,每当遇到问题时,同事们都会耐心的讲解,我觉得他们很热度,在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请领导放心,我会尽心尽责的工作,虽然我学历不是高,但我会努力。

实习期间,担当了仓管的基本职责,参与了出入库管理、订购管理、目视化管理、5s管理、先进先出管理和看板管理等工作活动。对每一项的理解:

第一:出入库管理,见单作业,凭什么可以收发,凭什么进行收发,单据,认真核实,细心清点,当面交接,当面签章;认真按严密的程序办事。

第二:订购管理,仓管担当部分物控职能,理解安全库存,周转库存,最高存量,采购批量,严密跟进每一款物品的进销存,及时提请欠料申购;一方面要保证能持续供应产线,一方面保证能降低库存,一方面要兼顾采购周期及采购成本,找平衡,统计每款物料的各月领用规律,理解采购的经济批量与周期,综合分析好,连续关注。

第四:5s管理,各项现场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仓库管理一样重要,仓库的定点定位定量原则,就是要做好整顿治理工作,仓库的物品分仓分类分管,整理好了才能分,仓库的物品多,在接收搬运储存交付的各类活动中,都需要一个有序整洁的工作环境,只有做好整理整顿治理清扫工作,才能保证这些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仓库管理是一件长期的重复性工作,所以必须养成一个好习惯,天天坚持做好,日清日洁,5s的素养对此有非常大的帮助。

第五:先进先出管理,是仓库管理的三大原则之一,不执行先进先出易造成超期库存,易产生物品变质,易产生工程变更的报废风险。执行先进先出的办法有色标法,双区库品移位法,重力法,最严密批次记录台账追索法等。

仓管员自我鉴定5

时间飞快,转眼一个月的试用期马上就快结束了。回顾这一个月以来的工作,现将我在试用期的工作和心得体会做一个小结。

一、仓库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

新入职首周,我首先熟悉了公司的相关制度和车间相关人员情况,并根据几天来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起草了一份仓库管理条例。在结合了公司领导发过来的仓库管理制度后,我对仓库管理条例做了部分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了《仓库管理条例(试行)》,此份《仓库管理条例》目前已提交采购部经理处审阅,等待公司正式。

二、物品出入库管理

由于原先没有仓库管理员,公司物品入库较不规范,入库单据的签收、流转走向较不明确,到货后随意置于仓库内,没有再按分类细分上架。为了规范物品的入库流程,我与采购部经理和采购员沟通、协商并认真听取财务部门的意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再做出适当修改,经过几次试运行及细节部分推敲后,逐步把物品的入库流程确定下来,使得入库手续更加完善,单据的签收及流转走向清晰、准确,方便采购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对账。

公司物品出库流程目前较为完善,领用单据根据采购部及财务部的意见分为有票及无票两种,方便财务部门核算,领用人均有签字。

三、物品在库管理

我和原来仓库的临时管理员一起盘点完仓库后,仓库内物品正式移交到我手上,我也正式开始仓库物品的在库管理工作。这一期间,我将仓库内的所有物品按分类、用途进行了细分归类,并对各项物品的属性进行逐一思考,为仓库新货架进库后物品的物品重新摆放做了前期规划。利用仓库盘点的机会,我对仓库所有物料进行了登记造册,并逐一输入仓库进销存管理软件中,形成了期初库存。目前,仓库的在库管理实行电子数据化管理,出入库均通过进销存软件录入电脑,方便库存查询,方便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盘点。

仓库目前货架只有三个,可能无法满足以后的物料上架需求。我通过实地测量完仓库后,绘制了仓库货架摆放示意图,以后仓库内的货架数量为9-10座,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原先货架上的物品摆放杂乱、无序,各项物料混在一起,不管是入库还是出库都不太方便,我通过一段时间的整理,目前货架上的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各项工具摆放清晰、明了,使得仓库看起来更加整洁,更加仅仅有条。

仓管试用期工作总结篇(10)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是21世纪发展前途最大的信息技术之一,主要包括无线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标签封装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芯片与天线设计和制造技术等。当前,中国已将RFID技术应用于诸多领域,包括铁路车号识别、身份证和票证管理、动物标识、特种设备与危险品管理、公共交通以及生产过程管理等。2017年3月,天津市小蜜蜂公司将RFID技术应用于冷链仓储管理中,成功实现了集成测试,有效提高了冷链仓储环节的识别效率与准确性。由此,文章将深入分析此案例的成功经验,从而为RFID技术在整个物流业乃至跨境物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案例概述

天津小蜜蜂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小蜜蜂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营RFID、通信、无线、楼宇智能化的系统集成及软件开发,并致力于成为领先的信息技术与物联网业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小蜜蜂公司一直重视为仓储物流领域提供具有先进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建立智慧型仓储物流管理体系。2017年3月,小蜜蜂公司成功完成了RFID应用于某大型物流企业冷链仓储管理项目的集成测试,此次项目测试主要在客户的Smart WMS智慧仓库管理系统中融入RFID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冷链仓储业务流程中,包括理货、备货、标识、入库上架、移库、出库下架等业务。小蜜蜂公司旨在通过此次测试与客户一起实践,让客户真正了解RFID技术在冷链仓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帮助其有效解决业务效率低下、业务操作流程混乱、仓库商品信息不全面、盘点不精准等仓储管理问题,实现对冷链仓储管理业务的高效管理。

在测试实施前,小蜜蜂公司的Smart WMS团队多次组织项目现场勘察和调研活动,并与客户积极沟通与交流,为制定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做准备。同时,小蜜蜂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并由其制定测试计划表,在测试准备期间,小蜜蜂公司团队对客户的仓储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按照仓储业务流程,进行RFID中间件以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经过充分的测试准备后,小蜜蜂公司团队开始进入现场进行测试,工作人员与设备进入仓库现场后,在叉车上进行RFID设备集成安装,并采用公司自主设计和制作的铝合金支架,对电源、车载式读写器、天线、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可调整式固定。集成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开展了卸货与码货作业,并在集装箱内、码货、取货叉托盘过程中进行RFID读取测试,进而依据测试数据调整软件参数、天线角度和设置策略;之后,小蜜蜂公司团队在每层货架上安装了RFID电子货位标签,并进行了上架和下架测试,进一步将货物读取标签安装在叉车上,以获取精准的货物位置信息,最后通过平板电脑显示上述信息。整个上架和下架测试持续了一天半的时间,期间小蜜蜂团队多次对RFID中间件、读取托盘标签与货架标签的天线、参数设置分别做出相应调整,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完成上述测试后,小蜜蜂团队运用与测试相匹配的设备,陆续在现场进行了平面仓库RFID测试、高位叉车RFID测试和自动化仓库固定式RFID读写器测试,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数据读取率、数据采集灵活度和数据反馈效率。

此次RFID技术应用于冷链仓储管理的测试项目,是一种以客户需求和具体环境为中心的应用测试。测试对象包括整个方案的过程和结果,其开展的场景与实际应用环境非常接近。同时,测试团队以实现精益化冷链仓储管理为目标,将客户仓储管理业务流程与软件的智能算法相结合,以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为RFID应用于冷链仓储管理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RFID应用成功的经验做法分析

(一)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满足多元业务需求

天津市小蜜蜂公司在冷链仓储管理集成中,成功应用RFID技术的主要经验之一是准确定位了应用测试目标,满足客户I务需求,从而提供先进技术与商品服务。在选择供应商方面,小蜜蜂公司优先定位了专业型提供冷链仓储物流服务的供应商。例如,供应商具有提供总体供应链服务,第三方跨境电商、海关查验服务、商检、高质量冷链仓储物流、进口食品国际交易服务等能力。在定位客户方面,深入了解与掌握客户仓储现场工况环境,客户期望等。包括,RFID系统的规划到设计、评估到实施,不断运营与后续支持,为客户提供一种立体化、全方位与灵活处理方案,助力客户构建新时代智慧的仓储物流管理。例如,个性化定制开发、软硬件一体化商品、生命周期管理与咨询等服务。通过应用RFID技术,充分满足仓了储物流领域的客户实际业务需求,由此提供优质商品与服务。

(二)测试计划周密、准备充分,提高了RFID应用的成功率

为了实现将RFID技术成功应用于冷链仓储管理,在测试实施前,小蜜蜂公司Smart WMS团队为此次测试项目设立了包括项目经理、软硬件支持人员的专门项目小组,并由其制定测试计划表。项目小组依据客户的冷链仓储管理需求、业务流程以及预计效益,制定了测试目标,以及涵盖约200个测试事项的计划表,为具体测试提供了参照依据,从而提高测试成功率。同时,在测试前,Smart WMS团队多次到项目现场进行考察和调研,并与客户积极沟通与交流,充分了解客户仓储现场的工况环境和仓储管理业务操作流程,并进一步结合关于RFID应用的智能算法、过滤机制等,开发与仓储现场相适应的手持、车载、固定式RFID中间件以及测试Demo应用软件,提升RFID与客户冷链仓储管理系统的匹配度。此外,在测试准备过程中,小蜜蜂公司与多家读写设备、各类标签等硬件的供应商合作,选用高性能RFID设备,并为叉车、托盘与自动化仓库中准备了相应的先进配件,以此推进RFID在冷链仓储管理体系中的运用,提高客户仓储业务的效率。

(三)测试环节覆盖较广,有效规避了应用的不确定性

此次测试项目中,小蜜蜂公司将RFID全面融入到客户冷链仓储管理系统中,测试环节包括叉托盘测试、上架和下架测试、平面仓库测试、高位叉车测试以及固定式读写器测试。并且,项目小组在每个环节中均开展了全方位的测试内容,例如,在上架与下架测试中,工作人员在叉车上安装了货物读取标签,以获取货物位置信息,规避RFID在冷链仓储管理中应用的不确定性;针对货物上架的具体测试操作,相关工作人员先后对货物标签、货位标签分别进行扫描,扫描数据通过无线网路与数据库通讯进行比对,确认数据无误后,完成上架;针对货物下架的具体测试操作,工作人员依据下架任务找到货物后进行扫描,进而完成下架操作。再如,对平面仓库进行测试时,根据此仓库货物需要用铁框托盘进行堆叠码放的特征,测试小组在铁框托盘上安装了抗金属标签,并进行高层和底层的托盘读取测试,同时,将货位标签作为地标安放在货物前面的地上,开展地面RFID标签测试。总体来看,小蜜蜂公司对冷链仓储管理不同环节进行了RFID应用测试,有效规避了不同情况下RFID应用的不确定性,从而实现仓储管理可视化、全局化和协同化。

(四)有效运用多方协作模式,场景选择接近实际应用环境,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在此次项目测试中,小蜜蜂公司充分运用多方协作模式,场景选择接近实际应用环境,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是成功将RFID技术应用于冷链仓储管理集成的主要经验之一。例如,在Smart WMS业务发展中,采用“联系+发展”的协作模式,创建各行业仓库管理过程中入库、退库、调拨等核心业务环节,以及各方面专业人才的协同配合,形成了企业仓库管理完整体系。此外,整个方案过程和结果的测试场景选择与部署,接近实际应用环境,有效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具体而言,在现场测试环节中,仓库穿廊的地方温度为-4℃至-5℃,库房内部恒温在-20℃以下,持续性测试了4-5天。并且,在实际现场测试过程中,安装了相应测试设备,对不同场景与仓库进行全方位测试,由此为测试的成功提供了进一步保障。

三、几点启示

(一)加大RFID技术的科研投入,提升物流仓储管理水平

RFID企业应加大RFID的科研力度,加速RFID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生产创新、应用创新,以及中间件的发展创新,提升物流仓储管理水平。一方面,企业应加大RFID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络技术的研发投入,增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数量。并且,应针对物流仓储管理产品,研发新一代RFID标签检测仪,运用物流识别检测技术,进行完整准确的数据统计、物流仓储分类细化与环境识别,从而减少物流仓储损失。另一方面,研发企业要加大RFID远距离快速读取技术的创新力度,建立RFID的货物管理平台,通过对货物入库、出库、盘点等核心业务优化升级,提升物流仓库管理业务水平。同时,企业应加大RFID的自动识别功能技术的研发力度,提供货物实时动态消息,实现信息及时共享;创建准确性、盈利性和客户满意的物流仓储管理,实现物流仓储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优化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货物冷链仓储信息

将RFID应用于物流信息系统中,可以发挥其自动识别与精准定位等功能,实时监控货物在物流全过程的相关信息。由此,企业应不断优化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构成,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中间件与服务器等,大幅提高冷链仓储环节货物信息采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具体而言,可通过优化电子标签方式,扩大读写器作业范围,精确过滤和整理仓储入库货物数据,并对各个车间的仓储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定位和追踪。同时,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应将RFID技术与MES相结合,实时控制冷链仓储的各个环节,保证物流顺利开展。例如,应借助安装于各个车间的读写器,实时读取与传输各类仓储信息与数据;借助MES的实时监控功能,进行货物冷链仓储工作的指令下达与调度,提高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自踊与信息化程度。通过优化此系统方式,可以实时监督与调控货物的冷链仓储信息,提高整体物流效率。

(三)加强RFID安全系统建设,保护客户隐私数据与信息

上一篇: 职场工作要点 下一篇: 生活启示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