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阶段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4 14:49:41

军训阶段总结

军训阶段总结篇(1)

公元前16世纪前后,希腊人移居塞浦路斯岛。公元前709~前525年,先后被亚述、埃及和波斯人征服。公元前58年起被罗马统治达400年之久。公元395年归属拜占庭帝国。1571年由奥斯曼帝国统治。1878年又被英国占领,1925年沦为英国直辖殖民地。1960年8月16日宣布独立,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国,希腊和土耳其两族组成联合政府。1960年8月16日宣布独立,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国。1963年和1967年两次爆发大规模,两族联合政权解体。1964年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进驻。

1974年夏,希腊军人集团在塞浦路斯策动。土耳其以“保证国”保护土族为由出兵塞岛,占领了37%的领土。土族居民迁居北部,形成两族南北分裂局面。

1975年2月,土族宣布成立“塞浦路斯土族邦”。1983年11月15日土族宣布“独立”,建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塞浦路斯政府坚决反对,表示土族“独立”无效。

塞浦路斯的政府结构和西方国家相同。人权、政权受法律保护。塞浦路斯的法体和英国相同。商业法规、司法监督也以英国法律为准。

塞浦路斯是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同时也是欧洲委员会及英联邦成员国。 塞浦路斯是首批欧盟东扩的三个国家之一。塞浦路斯已和12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中国于1971年建成交。

塞浦路斯是多党制共和国。国家元首为共和国总统,议院是立法机关,部长会议是执行机关。

国民警卫队是塞政府的武装力量。建于1964年,司令和一些高级军官由希腊军官担任。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为26个月。总兵力10800人。另有警察部队3000名。1992年国防预算2.49亿塞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5%。

英国在塞有两个军事基地,驻军约4200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驻塞约为2300人。

海军猎杀队

塞浦路斯南部帕福斯海军基地中驻扎着一支海军猎杀队,由于其突出的表现被人们誉为“水鬼之师”。

自愿加入海军猎杀队的人员,首先要在伊拉克利翁港口进行为期22周的基础训练。基础训练的头两周是严酷的野外训练,通常在布满石灰岩的山地进行。在这两周的训练中,每个晚上都要进行30公里的山地行军,通过这14天山地训练的人员,才能成为海军猎杀队的准成员。随后的训练包括武器训练、山地攀爬训练和战术潜泳等。在每一阶段的训练结束后,都会以实际演习来验证队员训练的成果。

经过上述基本技能训练后,队员们都已成为战技相当娴熟的战士,但随之而来的提升训练,如静态跳伞训练、战斗求生训练和各种快艇、地面载具及潜艇的机动渗透训练等,才使队员们能够成为真正的海军猎杀队员。当然,各种训练结束前,也是以实际战斗演习来验证成果的。为训练一名合格的海军猎杀队成员,塞浦路斯海军潜水员学校设计了五个阶段的训练课程,各阶段的内容概况如下:

第一阶段在希腊的萨洛尼卡海军基地实施,训练项目包括:深水潜泳(50米)、带氧潜泳、海岸战斗巡逻、静态跳伞落地训练、战斗求生课程和航海导航课程。

第二阶段在伊拉克利翁海军基地实施,训练项目有:冬季雪地训练(与美国海军第2“海豹”小组一起实施)、极地求生训练、升级的战斗巡逻训练、山地战训练、敌人武器识别训练、防御工事训练、地形/地理判读训练、战斗搜救训练和徒手搏击训练。第二阶段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淘汰”,一般通过第一阶段训练的准队员们,其战术技能已超过普通海军陆战队员的水准,但要通过由第二阶段设定的高标准训练要求,要求受训队员们无论在体能、心理与毅力上,都必须要通过考验,完成每一项目的训练之后,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训练。有许多在战技上相当优异的学员,在这一阶段因无法顺利通过考验而遭到淘汰。但塞浦路斯及希腊的教官及指挥官们都深信“无限耐力”的严酷训练效果。他们不赞同统计上所谓水准以上的标准。他们较喜欢“实际”的超标准,因为只有能通过这一阶段严酷训练考验的队员,在战时才值得信任并依赖他完成艰巨的任务。

第三阶段是第一、第二阶段后的升级训练,其项目有空降跳伞训练、战斗演习和渗透训练。

第四阶段在希腊海军军校进行,为整个训练过程中的指挥与管制训练阶段,其项目包括海军猎杀队巡逻指挥训练、任务与行动规则训练和安全戒护与行政管制训练。

第五阶段在塞浦路斯进行,为整个训练过程中的专精阶段,训练项目有专业通讯训练、卫生教育训练、情报训练、破坏课程、压力舱操作训练、潜水领导训练、在岛上的基地与英军第22特种空勤队(SAS)共同实施战斗求生训练、狙击训练、参观希腊、欧亚盟国海军特种部队或联合训练。

在通过22周五个阶段的训练之后,这些塞浦路斯海军猎杀队员们才以重新服役的方式由老队员带领,执行更进一步的任务,这也可视为是以职务教育来进行实际服役的相关训练,因为这个阶段的“训练”将一直延续到服役期满为止;但通过基础训练的新队员们,通常都会以自身的成就为骄傲,并签下为期3年的延长服役合约,以成为职业的猎杀队员。

成为职业的海军猎杀队员后,进一步的训练,则包括远距离高频通讯、先进医护训练、狙击训练等。简而言之,一名海军猎杀队员的平日生活,就是不断地教育、训练与演习,而大部分的演练任务,是与其它盟国海军特种部队,如美国海军“海豹”特种小组、英国特种小艇部队(SBS)、荷兰第7特种小艇部队、瑞典海军突击部队和丹麦蛙人等一起进行的。

军训阶段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3-0227-04

The Effect of Mental Quality Training on 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of Military Personnel in Field Army

FENG ZhengZhi , XIA BenLi , LI GuoLiang,et al.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ental quality training on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of military personnel in field army. Methods:397 military personnel in field ar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s which received mental quality training (n=197) and control group which received normal training (n=197).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 were us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mental quality training, (1) the total scores of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of train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93.2±10.3/95.5±11.8,P

【Key words】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military personnel;mental training;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军事心理学研究发现,战争的明显高科技趋势和恶劣的作战环境,给野战部队军人带来的不仅是躯体上的损伤,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心理刺激(如出现作战应激反应),可直接影响野战部队军人的作战效果甚至导致战争失败。因此,野战部队军人心理素质的高低,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军事作业绩效,关系到军事任务的完成。自我和谐是Rogers C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反映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性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程度,当各种自我知觉之间出现冲突或者个人经验到知觉的自我与实际的自我之间有了差距时,个体便体验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就会处在不协调的状态,为心理障碍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1]。研究表明,自我内部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不一致性,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2],与心理障碍的发生如进食障碍[3]、抑郁和焦虑有关[4];与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和军队战斗力有关[5]。当前,全军对维护军人的心理健康、提高军人心理素质对部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已有共识,但对如何提高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增强军人心理素质,多停留在现状调查、理论探讨和零星的干预研究[6,7],系统的实验研究少见报道。本文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8]为训练教材,对某部队394名野战部队军人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心理素质训练,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野战部队军人自我和谐的影响,为开展野战部队军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工作,及建构野战部队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抽取生活在同一营区的某集团军现役官兵500人,随机分为心理素质训练组和对照组各250人。由于其中两个排另有军事任务,中途退出了心理素质训练,故训练组的有效样本为197人。为了保证对照组与训练组等组和同质性,依据统计学的原理,在对照组中随机抽取了197人。最后两组有效样本共394人。其中军官80人,士官90人,战士224人;男性342人,女性52人;年龄16~28岁,平均20.8±3.2岁。经均衡性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级别均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内容、方法、程序`

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8]为训练教材,围绕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积极适应、持续发展、主动创造三个训练目标,从《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中选取18个与军事活动和野战部队军人心理发展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内容进行策略训练,主要针对军人心理素质八个方面的内容(适应军营环境、适应军营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做人,发展军事技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和发展创造性)构建训练内容体系。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程序分成三个阶段进行[9]:第一阶段,专题报告阶段。按照军人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构建,选择了8个与野战部队军人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的主题作为讲座内容。如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模式、原则、内容和方法,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预,军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军人良好个性的培养等,由从事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专业人员对训练组和对照组的军人进行每次2小时、为期4天的专题讲座。第二阶段,策略训练阶段。该阶段是野战部队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核心阶段。从《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中选取18个与军事活动和军人心理发展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内容进行策略训练。训练内容包括,①军人角色适应训练;②军训焦虑的调控;③军训中心理表象的应用训练;④军事训练中的高原现象;⑤克服自卑训练;⑥应对孤独训练;⑦嫉妒心理的克服;⑧学会赞扬;⑨学会宽容;⑩学会解脱;B11认识自我训练;B12接纳自我训练;B13学会有恒训练;B14学会自强训练;B15学会竞争与合作;B16应对挫折训练;B17成功心理训练;B18心理战的心理训练。训练由经过系统理论和实践培训的6名心理学专业教员进行,每个教员负责训练3个专题,每个专题从4个方面进行训练,每个教员进行12次训练。197人分为6个小组,每组训练人数控制在30-40人左右。每周安排1~2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间40~60分钟,尽量不影响部队的军事训练和日常工作。整个策略训练阶段历时6个月,共进行72次训练。对照组军人不参加策略训练,仅进行常规的军政训练。每个专题的每一次训练又分为4个相互衔接的环节,①创设情境,激发共鸣;②介绍知识,激励参与;③设计活动,策略训练;④反思内化,提升品质。第三阶段,反思内化阶段。该阶段是野战部队军人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一环。任何一种训练要求要转化为野战部队军人的心理结构,必须有内化的过程。在策略训练的基础上,由教员和基层官兵一块交流、讨论,以了解其在日常训练中是否运用前一阶段学到的心理策略和知识。主要采取阅读思考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故事,写自己的感受,讲自己的故事,还有自编自演的小品等。让其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总之,训练过程体现他助-互助-自助的训练理念。

1.2.2工具

1.2.2.1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上、下)[8]

1.2.2.2自我和谐量表(Selfconsistencyandcongruence,SCCS)[1] 共有35个题项,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采用Likerts记分,各分量表的得分为其所包含的项目分直接相加,自我和谐总分是由自我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自我和谐总分越高表示自我和谐程度越低。经对大学生和军人测试,该量表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和预测效度,可以作为评估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工具 [1,5]。

1.3实施方法

正式测评前,由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长期从事野战部队军人心理研究的16名研究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专项培训,主要培训内容:(1)相关心理学理论、野战部队军人心理、心理测评的原则;(2)野战部队军人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的具体测评方法;(3)心理素质训练的理论、技能。前测和后测均由参研人员具体实施,进行分批团体测量,每次测量被试不超过100人,由两名主试主持进行。统一指导语,统一测试方法和程序,无记名填写问卷,各测评点的测评在1个月内完成,完成后问卷统一收回。

1.4 统计方法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心理素质训练前后野战部队军人自我和谐量表评分比较

表1显示训练前对照组与训练组军人的自我和谐量表评分没有显著差异。训练后,训练组军人的自我灵活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

2.2 心理素质训练后两组不同职别军人自我和谐量表评分比较

心理素质训练前,士兵、士官、军官对照组和训练组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表2显示心理素质训练后,训练组士兵、士官仅自我灵活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训练组军官的自我灵活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

2.3 心理素质训练后男女军人自我和谐量表评分比较

表3显示训练组男性军人的自我灵活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训练组女性军人仅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不仅能增强野战部队军人的适应能力,也能增强其应对能力[7],自我和谐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作用[5],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性和自我的刻板性越高,野战部队军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越严重,而自我灵活性越高,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就越少,说明个体自我和谐程度越高,心理就越健康,而心理问题表现的各种症状正是内心不和谐和刻板状态的体验。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素质训练后,训练组军人的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我和谐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因子分差异不显著,与已有研究基本一致[6]。提示心理素质训练能提高军人的自我和谐程度, 促进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能提高军人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寻求外界支持及积极灵活地应付生活事件的能力。表现为军人在协调自我与现实之间逐渐成熟, 和谐融洽, 有较好的一致性, 协调程度较高, 有灵活性, 较少刻板、僵化。

本心理素质训练前,对照组和训练组自我和谐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心理素质训练后,训练组士兵、士官和军官的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训练组军官的自我和谐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训练组男性军人的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我和谐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训练组女性军人的自我和谐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素质训练对不同级别和不同性别军人的自我和谐的成分影响不相同,这种心理素质训练模式对军官和男性军人的自我和谐影响较大,主要是通过提高军人的自我灵活性来发展军人的自我和谐,但对军人自我和谐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影响较小。有学者认为,人的自我和谐与自我认知的和谐与行为调节的和谐有关[10],自我灵活性主要是自我概念的认知灵活不僵化,提示心理素质训练认知训练效果较好,而行为调节的训练需要进一步完善。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应增强针对性。由于不同级别和不同性别的军人其生活经历、认知方式、个性特征、心理发展特点、军事任务性质、作业方式等都不同,因此,在训练的具体目标、内容、方式、途径以及训练重点方面都应有所区别,做到分层整合训练。

参考文献

1 王登峰. 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l):19-22.

2 Moretti MM, Higgins ET. Relating selfdiscrepancy to selfesteem: The contribution of discrepancy beyond actualself rating. J Exp Soc Psychol, 1990, 26(2): 108-123.

3 Strauman TJ, Vookles J, Berenstein V, et al. Selfdiscrepancies and vulnerability to body dissatisfaction and disordered eating. J Pers Soc Psychol, 1991,61(6): 946-956.

4 Strauman TJ. SelfDiscrepancies in Clinical Depression and Social Phobia: Cognitive Structures That Underlie Emotional Disorders? J Abnorm Psychol, 1989,98(1): 14-22.

5 李彦章. 野战部队军人自我和谐特点极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22):2087-2090.

6 甘景梨,张万恒,赵亚男. 心理训练对军人自我和谐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11-313.

7 王鲁豫. 某部队野战部队军人自我和谐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5):545-546.

8 冯正直,杨国愉,刘衍玲,著.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10-20.

军训阶段总结篇(3)

动员大会主持词1尊敬的各位领导、全体党员同志们:

这天,公司党委在那里隆重召开先进性教育活动思想发动学习教育阶段总结暨党性分析民主评议阶段动员大会,参加这天会议的有:县委督导组组长同志、县委联络组联络员同志及公司领导和7个支部的全体党员,在那里,我代表公司党委向莅临公司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此刻,我宣布:公司党委先进性教育思想发动学习教育阶段总结暨党性分析民主评议阶段动员大会正式开始,请全体起立,奏国际歌。

这天会议议程共有四项,此刻进行会议的第一项,由公司党委副书记郝维俊同志作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二阶段动员讲话。

大会第二项,由党委委员李光耀同志宣读公司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二阶段《实施细则》。

大会第三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县委督导组组长贾志中同志讲话。

大会第四项,欢迎县委其他领导讲话(根据状况安排)。

各位领导、全体党员同志们,这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议程,刚才党委副书记郝维俊同志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二阶段作了动员讲话,党委委员李光耀同志宣读了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细则》,个性是县委督查组组长贾志中同志对公司下阶段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指导意见。

同志们,在第一阶段的思想发动学习教育阶段中,公司党委按照持续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坚持教育活动高标准不放松的原则,扎扎实实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为第二阶段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会后,各支部党员要在第二阶段的党性分析、民主评议活动中,借鉴第一阶段的成功经验,对照党的先进性的标准要求,认真查找思想和工作上的不足,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先进性教育的成果体此刻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上,为公司的发展真正体现出每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确实把第二阶段的工作搞好。

此刻我宣布,公司党委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二阶段动员大会圆满结束。

动员大会主持词2这天,窗外阳光明媚,室内暖意融融!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那里欢聚一堂,召开2006年总结表彰暨二七年工作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共商首儿未来发展大计。同时,对一年来为首儿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四好班组”、“五好员工”及“优秀管理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

为保证会议的有序进行,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我提三点要求:

1、请所有与会人员将手设置成静音或震动状态,如无重要事务联系可暂时关掉手机;

2、请不要在会场内来回走动、喧哗、或交头接耳;

3、请不要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要抽烟。

此刻我宣布二00六年总结表彰暨二00七年工作动员大会此刻开会。(炮)

大会进行第一项:全体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请坐下。

大会进行第二项:由基地书记刘成贵同志宣读总部机构设置及人员任命。

大会进行第三项:由常务副总经理张之爱同志做《2006年总结暨2007年工作动员》。

大会进行第四项:由人力资源部部长陈永法同志宣读《关于表彰2006年度“四好班组”、“五好员工”和“优秀管理干部”的通报》。

大会进行第五项:由主席台前排领导同志代表总部向先进班组及个人颁奖。

大会进行第六项:先进班组和先进个人代表发言。首先请医疗管理中心门诊部副护士长谷维燕同志代表“四好班组”代表发言;请“五好员工”代表,销售管理中心北京办事处业务员李丽明同志发言;请“五好员工”代表,生产管理中心口服液体车间煮提班班长程越红同志发言。

大会进行第七项:请基地刘成贵书记做重要讲话。

主持人:这天上午的会议开的很圆满,也很成功。张之爱常务副总经理的报告,既对基地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的总结,也对新年度的工作进行了动员与部署。刘书记的讲话站的高、看的远,使我们每一个同志不仅仅感受到自己担负的职责,也看到了首儿的光明前景。这次大会是一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大会!

会后,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这次会议的精神,在凌所长、刘书记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以医带药,以药促医”的经营理念,和“增收、节支、高效”工作思路,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务实开拓,不断创新,为首儿的完美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和智慧!

最后,请全体同志们起立,齐唱《团结就是力量》

-----请坐下。

2006年总结表彰暨2007年工作动员大会到此结束了,凌所长、刘书记为表达对同志的谢意,中午特意安排宴请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代表、骨干业务员代表、经理级以上干部。请被邀请的同志11:50准时到场。总部领导分别与员工共进午餐,具体安排是:凌所长和医疗管理中心代表在一齐、刘书记和骨干业务员在一齐、其他领导分别和自己分管的同志在一齐。

下面总部领导与先进群众和个人合影。

动员大会主持词3各位教官、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这天,我们在那里拉开了__-__级新生军训活动的序幕。我谨代表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向前来参训的教官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工作的全体教职工、班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同学们昂首阔步走向军训生活!

同学们,初中生活是充实完美的,同时又是无比艰辛的。初中有着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料,初中有着更加严格的纪律要求,那里的学习强度更高,竞争更激烈。所以,要想适应初中生活,就务必拥有健康的体魄、坚定的毅力、执着的追求、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永不言败的斗志。为此,我们安排了为期六天的军训,它能够培养我们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激发和彰显我们的群众意识和团队精神,使我们更好地感受群众生活的真谛,领悟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团结就是力量的好处,使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行为方式都到达一个新的境界,从而以昂扬的斗志和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投入紧张而又充实的初中生活。因此,军训既是对我们意志力的一次磨练,也是对我们自信力的一次洗礼,它将成为我们成长历程中一段有着十分好处的宝贵经历。这次我们请到的教官全都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严谨、纪律严明,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堪称楷模。相信同学在接下来紧张有序的军训中,会充分感受到他们的军人气质和人格魅力。

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对这次军训提出几点具体要求:

第一,要有吃苦的准备,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以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参加军训,克服娇气,不怕苦,不怕累,战高温,斗酷暑。腰酸腿痛不叫苦,流血流汗不流泪,严格训练,力争取得优异的军训成绩。

第二、要发扬群众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军训就是要培养我们树立团结奋斗的观念,培养为群众增光添彩的意识,克服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的不良意识,在军训中做到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弘扬群众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要认真上好军训这一课,做到尊敬教官,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军训中要向教官学习军事技能,更要学习军人的高尚品质,雷厉风行的作风、严明的组织纪律。期望同学们通(出国留学网liu_ue86.)过军训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为三年的初中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矗

第四、要求参加军训的班主任、教职工为学生和军训教官做好各项服务和军训的保障工作,确保军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最后,再次对不辞劳苦、前来我校军训的全体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预祝本次军训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动员大会主持词4尊敬的各位领导、全体党员同志们:

这天,公司党委在那里隆重召开先进性教育活动思想发动学习教育阶段总结暨党性分析民主评议阶段动员大会,参加这天会议的有:县委督导组组长同志、县委联络组联络员同志及公司领导和7个支部的全体党员,在那里,我代表公司党委向莅临公司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此刻,我宣布:公司党委先进性教育思想发动学习教育阶段总结暨党性分析民主评议阶段动员大会正式开始,请全体起立,奏国际歌。

这天会议议程共有四项,此刻进行会议的第一项,由公司党委副书记郝维俊同志作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二阶段动员讲话。

大会第二项,由党委委员李光耀同志宣读公司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二阶段《实施细则》。

大会第三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县委督导组组长贾志中同志讲话。

大会第四项,欢迎县委其他领导讲话(根据状况安排)。

各位领导、全体党员同志们,这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议程,刚才党委副书记郝维俊同志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二阶段作了动员讲话,党委委员李光耀同志宣读了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细则》,个性是县委督查组组长贾志中同志对公司下阶段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指导意见。

同志们,在第一阶段的思想发动学习教育阶段中,公司党委按照持续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坚持教育活动高标准不放松的原则,扎扎实实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为第二阶段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会后,各支部党员要在第二阶段的党性分析、民主评议活动中,借鉴第一阶段的成功经验,对照党的先进性的标准要求,认真查找思想和工作上的不足,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先进性教育的成果体此刻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上,为公司的发展真正体现出每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确实把第二阶段的工作搞好。

此刻我宣布,公司党委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二阶段动员大会圆满结束。

动员大会主持词5员工动员大会主持词

这天,窗外阳光明媚,室内暖意融融!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那里欢聚一堂,召开2006年总结表彰暨二七年工作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共商首儿未来发展大计。同时,对一年来为首儿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四好班组”、“五好员工”及“优秀管理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

为保证会议的有序进行,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我提三点要求:

1、请所有与会人员将手设置成静音或震动状态,如无重要事务联系可暂时关掉手机;

2、请不要在会场内来回走动、喧哗、或交头接耳;

3、请不要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要抽烟。

此刻我宣布二00六年总结表彰暨二00七年工作动员大会此刻开会。(炮)

大会进行第一项:全体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请坐下。

大会进行第二项:由基地书记刘成贵同志宣读总部机构设置及人员任命。

大会进行第三项:由常务副总经理张之爱同志做《2006年总结暨2007年工作动员》。

大会进行第四项:由人力资源部部长陈永法同志宣读《关于表彰2006年度“四好班组”、“五好员工”和“优秀管理干部”的通报》。

大会进行第五项:由主席台前排领导同志代表总部向先进班组及个人颁奖。

大会进行第六项:先进班组和先进个人代表发言。首先请医疗管理中心门诊部副护士长谷维燕同志代表“四好班组”代表发言;请“五好员工”代表,销售管理中心北京办事处业务员李丽明同志发言;请“五好员工”代表,生产管理中心口服液体车间煮提班班长程越红同志发言。

大会进行第七项:请基地刘成贵书记做重要讲话。

主持人:这天上午的会议开的很圆满,也很成功。张之爱常务副总经理的报告,既对基地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的总结,也对新年度的工作进行了动员与部署。刘书记的讲话站的高、看的远,使我们每一个同志不仅仅感受到自己担负的职责,也看到了首儿的光明前景。这次大会是一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大会!

会后,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这次会议的精神,在凌所长、刘书记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以医带药,以药促医”的经营理念,和“增收、节支、高效”工作思路,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务实开拓,不断创新,为首儿的完美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和智慧!

军训阶段总结篇(4)

关键词:

军事游戏;指挥训练;内在机制;流程设计

军事游戏作为一种以军事题材为背景的高仿真游戏,其在军事训练领域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美军为主要代表的国外军队在军事游戏训练领域的研究趋于成熟,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此,我们将军事游戏引入到指挥训练领域,探讨其在训练中的内在运行机制,对创新指挥训练形式和提高训练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一、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理论依据

体验学习理论是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我们可认为体验学习是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学习者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按照体验—反思—总结—实践四个步骤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促使新知识的形成,再将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学习活动中。如此循环反复、层层递进,推动学习活动向高一级水平发展。随着虚拟仿真技术在游戏中不断得到应用,与早期的游戏相比较,现代游戏给玩家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情感表达和心理冲击等较为强烈,常常会使游戏玩家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为玩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体验平台。使用军事游戏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对指挥员进行训练,让指挥员亲身经历不同战场环境所带来的不同挑战和冲击,不断对游戏任务失败进行反思,对成功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逐渐形成指挥员的经验做法,从而提高其应对未来任何战场情况的能力,及时准确作出指挥决策。所以从体验学习理论的视角来看,基于军事游戏训练的指挥员指挥能力形成和提高主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情境诱发阶段。这是激发指挥员训练兴趣和动机的阶段,应当注重对游戏训练场景的构建,增强游戏的体验性,围绕主要训练内容,尽可能的贴近实战背景,使指挥员能够玩有所思、训有所感,从中获得新的知识经验。二是自主体验阶段。指挥员在游戏提供的环境中进行训练,接受各种任务的挑战并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形成处置类似情况的能力经验。在体验的过程中组训者可以适当根据不同指挥员的认知能力,指导他们获得感悟或者体验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三是经验内化阶段。此阶段指挥员通过对训练的体验训练后开展反思和总结,将训练中的所思所感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能力经验,同时注重加强交流和讨论,在组训者的引导下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引起指挥员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二、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要素构成及逻辑关系

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要素主要由组训者、受训者、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环境等五部分组成,但在军事游戏这个训练平台上又赋予了它们区别于其他训练要素的特殊涵义,准确把握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要素内涵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对我们研究其训练的方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组训者通常包括部队各级首长机关、训练保障部门、分管训练的组织机构和各级教练员等,他们是训练的筹划者、指导者和保障者,引导指挥员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构建,形成并积累指挥经验,为开展游戏训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而其传授者的角色体现的并不是很明显;受训者是指挥能力和经验的获取者。由于军事游戏自身的局限性,文中所指的受训者为接受训练的个人,具体包括部队各级军官、士官和各类指挥岗位的指挥员等;训练内容是指受训者需要掌握的指挥理论、指挥技能、指挥思维和指挥谋略等,是训练中其它要素组织与运行的依据。按照训练任务规模级别可分为:战略指挥训练、战役指挥训练和战斗指挥训练;训练方法是指受训者利用军事游戏开展指挥训练的组织形式、程序和方法模式的统称。根据军事游戏的特点,我们可采取理论学习、战例研究、模拟推演、红蓝对抗等形式来开展指挥训练,目的是使受训者了解掌握指挥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原则要求和思维谋略等,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佳的训练效果;训练环境是受训者进行指挥训练的时空环境,在此特指游戏所提供的自然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游戏态势等。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五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如图1所示:组训者和受训者作为训练的主体,两者之间是帮与训、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过程中,组训者主要扮演着训练的引导者、经验的指导者和活动的保障者的角色,而受训者在组训者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实现知识和经验的自主构建,不断提高自身的指挥能力;训练环境、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作为训练的客体,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对应的关系,不同的训练环境对应着不同的训练内容,对训练内容的学习需要在特定的游戏环境中进行构建;而对于不同的训练内容也需要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训,增强训练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够提高训练的整体效果。训练主体与客体之间因为训练目的而产生联系,主体在一定的方法模式和机制体制下进行学习训练,它们之间是利用与被利用、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

三、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流程设计

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是以指挥员为中心,以提高指挥员指挥能力水平为目标的训练活动。在训练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指挥员素质特点,科学合理选择或设计游戏训练平台,采用不同的方法模式进行灵活施训。本文综合部队组训模式和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将训练划分为先期准备、组织实施和总结讲评三个阶段,其中包括确定训练内容、选择构建环境、选择训练方法、总结评估等四个主要部分,具体训练流程框架如图2所示:

(一)确定训练内容

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内容的确定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部队职能任务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选择,例如武警部队担负执勤任务的分队指挥员可选择对执勤指挥的内容进行训练,而执勤指挥训练的内容又可细分为“两看”勤务执勤指挥、警卫勤务执勤指挥、守卫勤务执勤指挥、巡逻勤务执勤指挥等等;担负反恐作战任务的分队指挥员可选择反恐作战指挥的内容进行训练,其内容也可细分为反劫持行动指挥、反爆炸行动指挥、反袭击行动指挥等等。总之,在明确训练内容上一定要注意强调选择的针对性和合理性,把握好“按需施训、突出重点”的原则,做到专岗专训、一岗一训,有效增强指挥员胜任本职指挥岗位的能力。

(二)选择构建环境

训练环境是指挥员开展训练的空间载体,在此特指指挥员所处的游戏任务环境,在确定训练内容之后需要对军事游戏训练平台进行选择和游戏情境的构建。若要使选择的游戏平台适用于指挥训练,这就要求其必须要具备全维视角功能,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指挥官模式,这样才能够便于指挥员对游戏全局进行把握,更好的实施指挥活动。同时,人们可根据需要对类似游戏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融入相应的军事指挥作业元素,对指挥员开展指挥作业的环境进行模拟,使其无限接近于实战环境,更好的满足指挥训练需求。

(三)选择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的选择是组训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科学合理选择训练的方法,对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尤为重要。在此,对训练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是受训者的能力素质状况。对于能力素质较弱、思维能力较低的受训者,我们可选择直接传授的方式进行训练;对于能力素质较强、思维较为活跃的受训者,可选择启发或诱导的方式进行。二是训练内容。比如指挥员在用军事游戏模拟战例分析时,可采取层层设疑、分段推演的方式进行研究;利用军事游戏进行战术模拟指挥时,需要采用人机对抗或者人际模拟对抗的方式进行训练。三是游戏功能属性。在选择训练方法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游戏平台的功能属性,弄清哪些适用于认知式的学习训练模式,哪些又适用于对抗式的训练模式等。

(四)总结评估

人们较为常用的总结的形式有讲评式总结、反思式总结和复盘检讨式总结。训练的评估也是总结讲评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训练过程、内容、方法和效果的综合考量和评价,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式。在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研究中,我们着重对指挥员使用军事游戏平台进行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游戏数据分析、业务能力考核、实践应用考核等方式对训练作出全面系统的评价,并最终作出判断和得出结论。

四、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一)任务牵引,战训一致

始终坚持以任务为牵引,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使训练无限贴近于实战。首先要依据任务选定训练课题,指挥员在训练中要严格依据所担负的使命任务选好训练内容,重点突出兵种特色、区域特色和任务特色,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依据实际构设训练条件,利用军事游戏构建指挥员的指挥训练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环境因素的影响,设置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则和条件,让指挥员在近似于实战的条件下开展指挥对抗作业;最后要依据标准评估训练效果,严格按照指挥训练的标准对指挥员的作战思想、指挥方法、指挥思维和战术运用等过程行为进行评估,做到既看结果,也看过程;既定性分析,也要定量分析,对训练的整体效果做出科学的判断。

(二)循序渐进,统分结合

严格遵守军事训练的一般规律,讲求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形式。在训练内容的设置规划上要注重由易至难、从简单到复杂;在训练方法的使用上要由分段到连贯、从单一到全面,一切都要以训练的效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要区分阶段,抓好分段训练。指挥员在对某一科目进行训练时,可根据科目的各个时间节点将其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并逐个阶段进行训练;其次要突出重点,抓好反复训练。指挥员的训练应当突出对重难点问题的研究和训练,对游戏训练中的重点环节或专项内容进行反复研练,加深理解和记忆;最后要着眼全程,抓好连贯训练。在做好分段训练和重难点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对训练科目按照由开始至结束实施全程连贯训练,并对全过程实施有效的导调控制,促进指挥员将知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和经验。

(三)启发自觉,灵活导调

坚持以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指挥员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在灵活多样的方式作用下实现能力的自主构建。在现代教学中人们较为常用的方式有提问式、诱导式、归因式等,这些学习训练方式都有效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有较高的参考借鉴价值。然而,我们在强调以人为本和能力自主构建的同时,并不意味着组训者就可以对训练过程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相反,组训者在这其中恰恰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灵活适度、恰到好处的训练导调能够促进指挥员知识能力的构建,对训练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按需集成,自主创新

游戏平台并不是随便拿来就可以适用于指挥训练的,它是在充分考虑军队实际和深入分析指挥训练需求的基础上才作出的选择。由于许多军事游戏的开发有着浓厚的外军背景,其中融入大量外军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时,外军的军事游戏训练平台所体现的外军的指挥方式和思想,与我军指挥的方法程序是有所区别的,在实际的应用中不能照搬照抄。所以,立足于自主创新是研发适用于我军实际的军事游戏训练平台的唯一出路,我们可以积极借鉴国外游戏开发的经验和技术,按照指挥训练的需求进行功能集成、模块集成和系统集成,深入搞好游戏软件平台的自主研发和二次开发,大量融入具有我军特色的指挥作业元素,使所研发出来的产品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军队的指挥训练活动。

参考文献:

[1]董德怀,等.军事游戏训练[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志勇,等.军事游戏训练流程研究[J].东南军事学术,2013(4):37-38.

军训阶段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48-02

引言

军医大学学生是未来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就是当发生突发事件后,能按照上级命令迅速出动,克服气候、地域等不良自然环境,按规定完成救援任务的卫勤力量。因此,军医大学学生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传统的心理素质提升主要以心理辅导、心理课程等老师教学生听的教育模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探索一种新型的提升心理素质的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拓展训练作为体验式培训的一种全新的训练模式,把拓展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国外已越来越多地应用拓展训练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旨在对其在军医大学学生中的适用性作探讨,推动其在军医大学中的发展,甚至在军事训练中的运用。

一、拓展训练的概念及过程

拓展训练是指以特定心理特征为目标,创设一定的情境,借助多种刺激手段,对人的生理、心理进行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使生理、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并能控制达到最适宜的程度,借以提高心理效率和社会功能,增强身心健康[1]。拓展训练来源于体验式培训,由于体验式培训能适应完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回归自然的时代需要,已成为提升心理健康的一种方式。

体验式培训源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维德罕管理学院的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于20世纪80年代初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学习圈: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活动(体验),依次循环。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2]。拓展训练正是遵循了这样一个学习模式,通常一次训练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热身导入阶段。在训练之初由于学生彼此陌生,所以每次训练前都会安排一些有趣的心理小游戏,使学生很快参与其中,经研究表明当参与一项活动之前,学习者必须有强烈的动机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3]。所以当大家的情绪被充分调动产生强烈的动机之后,再进行接下来的训练,才能保证训练效果。

(2)团队组建和展示阶段。导入结束后,随机把学生分成几队(每队15人左右),让每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我介绍,选队长,起队名等组队任务,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由陌生到熟悉,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冰层”。组队结束后,各队进行团队展示,进一步增强集体凝聚力。

(3)分组训练阶段。这是拓展训练的核心。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亲身去体验完成任务,这对他们的身心都是一种挑战。

(4)心理分享阶段。这是拓展训练的关键。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回顾总结在训练中的感受,发现自身和整个团队的优点和问题所在,对自己和团队形成崭新的认识。然后带队教练再针对每个人的问题在心理层面上进行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和升华,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改变原有的认知。

(5)团队竞技阶段。在分享总结之后安排一个团队竞技项目,可以让学生把在前面活动中总结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加以实践,以便进一步强化培训效果。

(6)回顾总结阶段。在这个阶段,首先做一个全体共同完成的小项目,后由培训师对整个训练进行总体回顾总结,使整个训练在和谐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二、军医大学学生主要心理特征

(一)自我概念在特定的条件下不积极

自我概念的定义是:个人对他自己的看法,即关于自己是什么样一种人的观念。constantino Wilson Horow itz等人(2006)研究发现,自我概念清晰度与个体的抑郁、自尊、感知的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密切相关[4]。这说明自我概念是否积极,直接影响他的思想行为,个体主要是通过内化他人对自己评价和反应来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军医大学学生以后需要接受如非典、地震等突发性任务,在军事应激环境下,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差,作业强度大、难度大,甚至冒有生命危险,难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过分焦虑、抑郁、恐怖等心理健康问题[5],进而导致消极思想的产生。

(二)缺乏足够的归属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指出,人有归属与爱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归属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并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由于现在军医大学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并且曾经高中阶段成绩较为优秀,难免部分学生较为自我。虽然学生们相互认识但缺乏深层次的沟通、了解和信任,没有完全融入成一个有很强凝聚力的团队,缺乏足够的归属感。

(三)自我效能感下降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管理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的高低主要受成败经验、言语劝导及情绪反应几个方面的影响[6]。军医大学学生将来应对突发事件的情况较多,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受诸多方面不可控因素影响,因此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难度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的掌控能力相对小,情绪的焦虑水平、抑郁水平高于平时工作。这直接导致学生自我效能感下降,出现意志品质,抗挫折能力下降,对事、人缺乏信心等人格特征。

(四)解决问题出现偏差

突发事件发生后,如地震,军医大学学生以后将会在恶劣的环境中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医疗条件差等困难,完成任务时难免会出现解决问题方法技巧的单一。

三、拓展训练对军医大学学生的适用性

(一)拓展训练注重人文关怀可提升军医大学学生的自我概念

在校学习期间,他们处于积极的社会评价和角色期待中,就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人,是被他人社会接纳的人,进而形成提升自我概念和行为表现。拓展训练创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和谐融洽、团结协作的氛围,在训练过程中只有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这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对于他们提升积极的自我概念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拓展训练注重团队凝聚力培养可满足军医大学学生归属感的需要

拓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提供了队员之间沟通的平台,通过活动增强队员之间的信任感,让其充分体验到集体归属感。另外,随着活动的进行,队员彼此之间默契配合,团队凝聚力显著增强,队员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良好的同伴关系无形中满足了军医大学学生归属感的需要。

(三)拓展训练帮助军医大学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和优点以提升自我效能感

拓展训练的项目设置对脑力、体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可以很好地激发队员的斗志,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挖掘自己的潜能。另外,当大家通过努力、协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一刹那,队员们会体验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体验。这无疑可以增强自信。

(四)拓展训练灵活生动的培训方式可提高军医大学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拓展训练的每一个项目一般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全体队员在规定时间内发挥创造性思维,共同研究探讨任务的解决方式。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队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会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协调,优化人际环境,培养信任感和包容心。

(五)拓展训练精心的活动设计可培养军医大学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

拓展训练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活动情境,让队员在参与过程中思维得到启发,任务完成后队员通过讨论总结,分享经验,获得多种提高心理素质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反思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心理特质,再应用于今后的学习工作之中,真正实现了体验激绪、行为改变认知、习惯沉淀品质这样一个心理素质提升模式,从而增强了军医大学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

总之,拓展训练以其新颖的培训方式、独特的培训内容和显著的培训效果,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青睐,但是在军医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却还较少应用。推行拓展训练在军医大学学生中的应用,对军医大学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甚至对军人的心理训练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尚蕾.拓展训练对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J].北京:中国人民军医进修学院,2005.

[2]吴永达.体验式培训:我听!我看!我做!我教[J].人力资源开发,2007,(3):74-761

[3]WALSH V,GOLINS G The exploration of the Outward Bound process[M]. Denver CO Colorsado OutwardBound School,1976.

军训阶段总结篇(6)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自我接纳;军体拳;运动处方;国防生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5-0064-05

自我接纳水平是指个体相信自我、肯定自我、接受自我,并认同自我的程度,是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某件事情的自我意识状态,是个体自信心的核心。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敢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而这些品质无一不与个体的自我接纳水平相关。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在安逸平和的环境中成长的,很少经历过磨难,且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缺陷。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自信心水平普遍较低,其中自我接纳水平低者占有很大的比例。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有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新型群体,即国防生群体。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含符合保送条件的保送生)招收的和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的后备军官。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完成规定的学业和军政训练任务并达到培养目标,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学位后,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由于国防生是近几年在高校出现的一个新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学习、生活、管理方面与普通的大学生有所区别,而目前有关国防生的研究尚不多见,尤其研究国防生心理素质的课题尚属一个新的领域。目前国内对军校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已不少见,但尚无有关国防生心理现状的定量研究,对国防生的心理素质研究也不多见,对国防生自我接纳的运动处方研究尚未见报道。一些研究虽涉及大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但主要集中对农村大学生和贫困生的自我接纳程度的研究;涉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运动处方的相关研究也不少,但对国防生采用军体拳作为运动处方的研究未见报道。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或健身锻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干预策略和手段。由于军体拳是高校大学新生军训的必训内容,因此,为了探索提高当代国防生自我接纳水平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引入军体拳运动处方的概念,即以军体拳训练为运动处方内容和锻炼形式,按健身运动处方的强度、密度、时间要求,组织国防生开展系统的军体拳健身锻炼,考察作为健身运动处方的军体拳训练方式对提高国防生自我接纳水平变化情况,探索有效提高国防生心理素质的具体操作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华南地区高校的在校国防生为研究对象。目前,华南地区负责招收国防生高校主要集中在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广州大学等4所院校(均在大学城)。从4所高校提供的国防生名册中,以学号编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课题调查对象并筛选实验对象。本研究在4所高校共抽样52名国防生,均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实际参加实验训练的大学生为50名,其中男生38名,占76%;女生12名,占24%,平均年龄(19.29±1.01)岁,身体、心理健康,行为正常,无精神病史,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研究方法

1)调查筛选。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首先从4所高校提供的国防生名册中,以学号编号抽取158名国防生,均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对调查对象进行自我接纳度的问卷测试,问卷测试的工具是《大学生自我接纳问卷》(univsersity Self-Acceptance Questionaire,USAQ)。该问卷由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肖秋萍、钱兰英。编制。共46题,分为总问卷(量表)与“人际自我接纳”、“生理自我接纳”、“情绪自我接纳”、“能力自我接纳”4个分问卷(因子分),以总问卷得分(量表分)评价被试者的总体自我接纳水平。分数越高,表明被试者的自我接纳程度越高,反之越低。该问卷分为非常相同、基本相同、基本相反、非常相反4个评分等级,用于评定近3个月以来的自信心现状。USAQ总量表与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47与0.646~0.706;重测信度分别为:0.841与0.552~0.731。各因子与总问卷呈中等程度相关,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符合心理测量信度效度标准。由于USAQ目前尚未有国内统一的大学生常模,参照肖秋萍和钱兰英的研究,本研究以该问卷的“总体自我接纳”因子得分达到42分作为划分自我接纳水平高低的临界值。以筛选实验教学训练的对象(即实验组)“总体自我接纳”因子得分42分者为自我接纳度高。

2)实验分组。

经USAQ测试,在抽样的样本中,共筛选出52名国防生(其中男生38名,女生14名)“总体自我接纳”因子得分0.05)。因此,对照组被试者的UASQ各因子得分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测验效应或某些非实验因素有关。

2.3教学训练后两组被试者自我接纳水平变化比较

为进一步了解被试者自我接纳水平在实验后的变化情况,本研究将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者在本阶段的USAQ测试得分结果进行比较(见表4),从比较中可以看到,军体拳运动处方实施达到第3阶段结束后(即实验后),实验组被试者的自我接纳各因子分大大超过了对照组被试者的水平,差异达到非常显著性水平(P10分,尤其是能力的自我接纳水平增幅最大,达到10.55分。表明一个周期的军体拳运动处方的实验教学训练对国防生低水平自我接纳状况有十分明显的改善效应。尤其是在能力和情绪的自我接纳方面的提高效应更为显著。

3 讨论

用于增进健康的“运动处方”与医学上“处方”有相似之处,要规定运动的种类、强度、时间和频率。运动处方(Prescribe Exercise)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Rapovich)提出,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采用了“Prescrib Exercise”术语,从而使“运动处方”在国际上正式得到确认。根据运动处方的基本要求,本研究以军体拳为运动种类,对4所高校国防生(大学一年级)在控制一定强度、运动时间和频率的实验教学训练中,观察其自我接纳水平的变化情况,探索实验训练对实验组与对照相之间的不同差异及规律。

3.1国防生自我接纳水平

范德比尔特指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有自信心的人往往能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坚持自己的主见,不易受他人态度的左右,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富于领导的才能,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很快重整旗鼓,勇敢地面对挑战。自信心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

从表1可看出,军体拳运动处方实验教学训练前两组被试者的自我接纳水平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本研究中国防生的不同自我接纳因子的水平基本一致。两组被试者的自我接纳各因子得分普遍低于36分。自我接纳水平低可能与国防生的生源背景、生活环境、所学专业、人际交往和自我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能与国防生的角色身份的自我认同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此外,造成自我接纳各因子得分水平较低的原因,还可能是由于重点高校(一本高校)对国防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优惠政策(如降分、助学金等),导致部分国防生产生一定的自卑感,从而出现自我评价低的情况。当然这只能代表部分国防生,不能完全说明整体的情况。但如果一个群体中有部分个体的自我接纳水平过低,势必会对整个群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群体中的这些个体进行干预,以保证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3.2不同阶段的自我接纳水平变化

根据实验设计,为进一步深入考察实验组被试者在军体拳运动处方教学训练不同阶段的自我接纳水平 变化情况,对军体拳运动处方在实验教学训练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实验2周后,与实验前的自我接纳水平相比,发现被试者积极反应随健身负荷的增加而呈现上升的趋势,表明军体拳运动处方对实验组被试者的自我接纳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军体拳第2套的训练是一个新的健身形式,所以大家训练情绪普遍较高,较为积极主动。此外,第1阶段的训练主要是动作要领讲解,以及简单的练习,运动强度和频率中等。学生的训练兴趣较高,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学生对军体拳训练兴趣提高。如果从usAQ的因子结构看,这一阶段的自我接纳主要表现为情绪的自我接纳提高,但在运动处方实施初期,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技能方面尚未有大的提高,能力的自我接纳水平提高不明显。

实验6周后(教学训练实验第2阶段),观察实验组被试者的自我接纳水平,与实验前比较,发现被试者的积极反应仍然随着健身负荷的增加而呈现上升的趋势。与第1阶段不同的是,此时被试者掌握了较为完整的军体拳攻防技术和技能,获得了与从前不同的成就感,因此,对自我的满意度提高,表现在生理的自我接纳因子的增大。同时由于教学训练实验中的人际互动频率加强,实验组被试者的人际自我接纳因子、情绪自我接纳因子、能力自我接纳因子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大。显示出在军体拳运动处方教学训练实验的第2阶段,实验组被试者自我接纳水平呈现全面提高的趋势。

军训阶段总结篇(7)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其联邦国防军自1992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精简整编和调整改革,分别以裁减军队员额、调整指挥领导体制和提升效能为主要标志,根据地缘区安全环境的变化,从应对大规模入侵的国土防御型军队转变成灵活精干、反应迅速、具备全频谱作战能力的小型职业化军队。

一、两德统一后德国军事教育的

改革与实践

德国军队历来十分重视军事教育和军事院校建设。国际冷战结束以后,德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军队的任务从过去的保障国家安全并为最终实现德国统一创造条件,转向保障未来欧洲和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责任。为了适应新的安全形势和战略环境,提高德国军人的素质和部队的作战能力,德军对军事院校进行了系统的改革。

(一)调整及完善院校的层次和体系

为适应军队任务的转变,德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三类”“三级”“三结合”的军事教育体系,“三类”即指挥院校、专业技术院校和综合性院校,“三级”即初、中、高三级培训体制,“三结合”即军地结合、正规院校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军校理论教育和部队岗位训练相结合。具体举措包括将2所原国防军高等学校改为联邦国防军大学;合并2所国防军体育学校;关闭联邦国防军心理防御学校;增设联邦国防军安全政策学院、信息与通信学院。对于陆军院校,新组建了3所陆军士官学校,将2所战斗部队学校更名为步兵学校和装甲部队学校,将2所技术部队学校改名为陆军技术学校和陆军补给学校,将陆军军官学校由汉诺威迁至德累斯顿。对于空军院校,将原隶属于空军第一工程学校的4所专科学校独立成校(直属空军局领导),关闭1所空军武器学校和1所空军工程学校,将空军士官高级训练学校改名为空军士官学校。对于海军院校,合并2所海军武器学校,关闭1所海军工程学校,增设1所海军指挥系统学校,将10所专业性海军院校重组为7所功能型院校。

(二)严格准入标准,调整训练程序,军地院校接轨

德军院校学员称为候补军官,均是从应届高中或中专毕业生中征召入伍的,选拔条件严格,淘汰率高。德军初级军官在成为正式军官之前要经历系统复杂的培训过程,采取部队训练、军校培养和高等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德国大幅增加了部队训练和军校培养的时间,并增设不同培训阶段,加强每个阶段的准入考核力度。从1994年起,学员训练的第一阶段,即基础科目训练的时间由5个月减少至3周,学员毕业后不必再到各参谋部任职实习,直接参加第二阶段的应用科目训练。第二阶段为应用科目训练,在原有的参谋部参谋业务训练和总参谋部参谋业务训练两种科目的基础上,增加“安全政策进修班”训练,以培养参谋军官和指挥军官的战略思维能力。同时,将2所联邦国防军大学的专业数量从8个增加到28个,难度与地方大学相当,其专业课程设置达到地方大学的水平,毕业文凭得到全国承认。[1]

(三)增加训练科目,调整教学内容,完善培养手段

在具体的训练科目和教学内容上,德军院校积极适应国际环境变化,及时做出有效调整和完善。第一,增设“冲突预防和危机处理战备训练”,减少本国军队单独训练的比例,增加本国军队和多国军队的联合训练;在训练手段上,减少实兵训练的比例,增加现代化训练手段。第二,在传统教育和思想教育中,新增加伦理道德和文化交际教育,将语言训练升格为必训内容,增强军人的海外沟通与行动能力。第三,继续加强顶尖人员的联合训练,培养高素质的多国联合指挥人才。第四,根据未来信息化作战要求,将原来的重兵对抗训练转轨到信息化联合作战训练上来,提高部队信息化作战能力。第五,进一步注重军地交叉混合培训,培养战略型领导人才。

二、德国现行的初级军官教育培养体系

为提高打赢未来战争的能力,德军把大力加强候补军官队伍的培养作为推动军队职业化建设的一大重点。在军事人才培养方面,德军大力推进改革,不断完善候补军官培养体系,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陆军初级军官培养为例,德军候补军官的遴选对象为应届高中或中专毕业生。每年3月,考试成绩合格的应届高中或中专毕业生依据本人志愿向位于科隆的军官申请审查中心提出入伍申请。然后,该中心对申请者组织大规模的招生录取考试,主要包括身体、心理、学术、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军官申请审查中心会综合考核通过的申请者的志愿、考试成绩、军队的岗位需求等因素初步确定其将来的专业培养方向。在候补军官的培养上,德国采取院校教育与部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计划大致分为以下七个阶段。[2]

第一阶段,学员会被分配到不同地域的3个新兵营,接受为期6个月的军政基础教育培训,主要包括军事基础科目的训练和军队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的学习,使学员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联邦国防军军人,具备基本的军事素质,培养军人服从命令的意识。

第二阶段,经过第一阶段学习和训练考核合格者,进入位于德累斯顿的陆军军官学校(GAOS)进行为期3个月的军官培训课程的学习。该阶段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战术、军事法律、领导学、军事历史、政治、逻辑、体育等课程的教学和一些拓展性教学实践活动,并有机会参与各种国际军事交流和参观见习。该阶段的培训旨在提高学员们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初步具备基本的军官素质,形成一定的军官意识,掌握必要的军事知识和指挥管理能力,为以后继续接受培训并成为军官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学员被分配到全国各地不同兵种的部队,进行为期3个月的领导能力实习。该阶段针对学员不同兵种的区别,组织学员进行兵种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和指挥管理能力的锻炼,增强学员的自信心和领导能力。

第四阶段,学员到位于德国西南部的专业院校进行3个月的英语语言集中强化学习。这是德国作为欧盟和北约主要成员的特殊国际地位决定的。德军与西方很多国家存在着广泛的军事合作,从联邦德国时期,美国一直在德国保有驻军;另外,德国与法国军事合作密切,在德军各兵种中有一支专门的德法联合部队,称作法德旅;同时,德国与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军事合作也相当密切。近年来,德国与世界很多国家建立了长期军事交流机制,定期邀请各国军事代表团赴德交流,并积极派遣军事代表团出访,参与国际军事交流,积极参与维和行动。笔者在德交流期间发现,每位德军军官和学员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体现出很高的语言素养。这对于积极参与国际军事交流和军事行动都是很重要的先决条件。

第五阶段,到位于汉堡或慕尼黑的联邦国防军大学接受3~4年学历教育。只有参加过前期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军校学员才能有机会在联邦国防军大学就读。联邦国防军大学为军地共管,开设的课程分为大学基础课程(本科)和高等专科学校课程(专修课程)两类。各专业学员结束基础课考试后,继续在某一专业领域深造,撰写学术论文并答辩。根据学员在读期间的学习成绩,毕业时可授予其学士或硕士学位,成绩优秀者也可攻读博士学位,成绩不及格者则需提前退役。在这期间,还可根据个人的学习成绩进行兵种专业的调整。从联邦国防军大学毕业后,候补军官晋升为少尉。

第六阶段,再次回到德累斯顿陆军军官学校,进行第二部分军官培训课程的学习,为期3个月。这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候补军官具有营以下级别军官应具备的所有指挥能力,课程内容则以不同兵种战术培训为主。

第七阶段,根据学员的不同的兵种分配到全国各地相应的部队,进行排、连一级的职业培训实习,为正式担任分队军官做好充分的岗前实践训练。

德军候补军官完成整个培训过程需要6~6.5年的时间,经历军人职业培训、学历教育、岗位任职培训三个类别层次的培养过程之后,才能分配到部队正式成为初级军官。整个德军候补军官的培养体系充实而完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充分结合,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完美结合,有效实现了培养现代化军官的军事教育目标。

三、德国军事教育与人才培养的

理念和特点

(一)军官培训原则遵循“训人必成和训成必用”

德军军事教育培训体系计划性很强,不提倡过多、过量培训军官或士官,培训数量和需求数量基本保持在1∶1。这就是说,学员培训之后就一定要用。这就会给学员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和动力,使学员们必须专心致志学习,有效地保证了培训效果。所有候补军官在校学习的全过程都会得到军队各级各类部门极大的关注,确保每名受训合格走入军官序列的新任军官都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超群的领导能力,并在他们毕业后对其委以重任,实现继续培养和锻炼,促进其快速成长。

(二)军校教学保障条件完善

德军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在其军队建设中有着颇为重要的地位,在装备、经费、人才、科学技术等方面都优先保障,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位于德累斯顿的陆军军官学校,不论是教学训练设施,还是校舍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凡是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想法和活动都会得到批准和支持,并且大力给予物质保障。正因如此,才使得德军的军事教育始终具有先进性和一定的超前性。

(三)教学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讲求实效

教学内容、科目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和论证的,并定期进行研究和更新,过时的科目被及时摒弃。德军的教学方法也是十分灵活,广泛采取小班教学,授课形式丰富多样,特别注重专题讨论和现场参观见习,注重锻炼人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这对于有效提高学员们的自信心和组织指挥能力都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四)培养过程突出实践锻炼

德国候补军官培养过程的七个阶段的培训环境类型多样,从军事院校到军地共管的国防军大学,从语言培训中心到作战部队,整个过程反复强调学员的实践能力锻炼,从新兵入伍训练筑牢军事基础素质,到军事院校实践战术指挥能力培养,直到毕业前兵种分队指挥岗位分队长职业培训实习,都体现出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强调指挥实践能力的锻炼的特点。

(五)重视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

德军院校开放办学力度较大,定期邀请外军院校教官和学员来访,举办学员参与的国际军事交流活动,让绝大多数学员在读期间有与外军军官和学员进行军事文化交流的机会,同时积极派遣部分优秀学员赴外军院校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提升学员的国际视野,锻炼未来军官进行国际军事交流合作的能力。

军训阶段总结篇(8)

0引言

“4+1”人才培养模式,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军事专业人才分段式培养的新路子,而不同阶段的衔接问题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其培养过程中普通本科教育阶段和军事任职培训阶段的边界衔接问题,是我军现代化军事教育领域所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查阅大量资料显示,针对普通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的衔接问题,在学科专业衔接、课程衔接、教员衔接等方面都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对于教学条件的衔接问题鲜有论述,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此予以分析和论述。

1相关概念界定

1.1“4+1”人才培养模式

“4+1”人才培养模式,是由过去单纯的学历教育院校实施4年一次性完成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向学历教育与军事任职教育分段实施的培养模式转变。首先在军队学历教育院校或地方普通高校完成大学4年的本科学历教育,之后,再根据任职岗位需要分流到相应的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完成1年的军事任职教育[1,2,3]。这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军事人才成长规律,也使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岗位任职能力,较好地适应了部队建设长远发展需要。

1.2普通本科学历教育

针对本文研究内容,这里普通本科学历教育专指依托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完成的4年本科学历教育和委托地方普通高校完成的4年本科学历教育。军队院校所承担的学历教育,由研究内容决定,此文专指由军队院校负责实施的4年本科教育部分,其学生被称为“合训学员”,分到任职教育院校后被称为“分流学员”。委托地方普通高校所实施的本科学历教育,主要针对管理、机械、计算机、航天、电子信息、自动化控制等这些军地通用性较强的专业,为了充分利用地方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减少军费开支,而产生的一种委托教育模式,在这个期间培养的学生统称为“国防生”,毕业后分流到军队任职教育院校接受1年的岗位任职教育,习惯上被称为“国民教育”学员。

1.3军事任职教育

军事任职教育从本质上说属于职业教育范畴,“主要是为了使培训对象获得适应某一特定军事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而进行的专门教育”。由于适用的范围是军事专业人才培养,所以实施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军事特色,故又被称为“军事职业教育”。在我军提出“军事任职教育”概念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区别于地方的“职业技术教育”。本文“军事任职教育”所指仅为“4+1”培养模式中后一阶段为期1年的军事任职教育。

1.4衔接问题研究

在“4+1”人才培养体系中,虽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和军事任职教育是在不同的阶段实施,更甚至在不同的院校进行实施,但其总体目标是一致的,综合考虑应该从统一系统的角度出发,把普通本科学历教育科学的定位为军事任职教育的基础,以使受教育者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为目的。而军事任职教育是普通本科学历教育的继续,是具有明确岗位工作定位的毕业学员,为适应第一任职岗位而进行的专业教育,以使培训学员初步认清工作岗位、搭建合理知识结构、提高对应工作素质、掌握实际任职能力为目的。如何有效衔接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和军事任职教育两个不同阶段,使军事人才同时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胜任本职岗位的能力素质,是“终身教育”思想在新时期军事教育中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逐渐优化,不断适应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重要举措[4]。

2教学条件建设衔接存在的问题

在“4+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大多不在同一个院校完成,这就造成两个阶段承担教学任务的院校往往从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出发,忽略了“4+1”这种教学模式的整体性和继承性,致使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二者之间出现了过于独立的现象,体现在两阶段的教学条件方面做不到有效衔接,致使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培养的人才达不到部队需求[5]。教学条件是人才培养实施的硬件,是人才培养体系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无论是军队院校还是地方高等教育院校,都在教学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对于优质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单纯针对“4+1”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在教学条件衔接方面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教学条件建设水平不均衡。长期以来,我军院校一直是重学历教育,轻任职教育,前期建设无论是在总部下达的学科建设项目,还是学院自筹经费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侧重点基本都是以学历教育专业为主,致使任职教育专业教学条件往往要从水平上来说低于学历教育专业,而从实际来讲,“4+1”人才培养模式中,任职教育阶段才是最贴近实际工作岗位的教育阶段,对教学实施过程中实践性、适用性等要求更高,现阶段的教学条件倒置的现象,必然会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二是教学条件建设与部队实际情况脱节,尤其在装备建设方面体现更为明显。近几年,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军武器装备以及配套设施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对相应的操作、维修、运输、仓储、管理等环节人才的要求也随之而不断提高,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军队院校所配备的往往是比较老的旧型或已换代的装备和配套设施设备,教学实施过程中,岗位针对性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6]。三是教学条件建设经费来源单一。无论是学历教育院校还是任职教育院校,在教学条件建设方面,一般都靠总部的专项建设拨款这样唯一途径来实施,申报、批复、拨款、招标采购、合同签订、检查验收等程序周期较长,建设经费掌握灵活性差,对于尽快改变我军院校长期积累而成的一些现状,效果缓慢。四是教学资源不能达到有效共享。各学历院校之间、学历院校与任职教育之间、院校与用人部队之间缺乏资源共享的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从本位主义出发,紧紧搂着自己的资源,不能做到取长补短,培养人才在能力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7]。

3解决教学条件衔接问题的对策建议

军训阶段总结篇(9)

二、民兵预备役整组工作

(一)整组任务

根据上级指示,我镇编组基干民兵的任务总数为425人(不含预备役高炮分队人员)。其中:82迫击炮连57人,应急排30人,重要交通目标警戒分队10人,机动医疗分队12人,退役士兵20人,地专对口人员15人,机动分队20人,步兵十九连120人,步兵三十九连120人,海军预编预备役人员6人,空军预编预备役人员7人,军区预编预备役人员8人。具体任务按镇年民兵组织调整力量整合表及任务分配表落实整组。今年,高炮预备役43名预编人员的整组工作也随民兵整组工作一同展开,各单位要在年整组的基础上一并完成高炮预备役人员的整组任务。

(二)编组原则

1、科学调整布局。各村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基干民兵编组时,要本着有利于领导、有利于提高质量、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执行任务、有利于均衡负担的原则进行调整。

2、优化结构组织。各编组单位要重视基干民兵编组工作,切实掌握本单位民兵组织的具体情况,做好人员的出入转队工作。重点要加强高炮预备役分队和应急分队的编组工作,要编足、编精、编强。基干民兵实行一兵一职,不与预备役分队等交叉重叠,确保人员随时能拉得动、用得上;优先将退伍军人,特别是要将炮兵专业的退伍军人及时补入相关分队;要尽量选择综合素质较高人员编入基干民兵队伍,尤其要严格掌握年龄界限,确保人员信息不出差错,同时要做好本单位基干民兵的储备工作;要对基干民兵及高炮预备役分队组织情况进行一次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及时掌握情况;要对高炮预备役人员实行政审和目测初检,确保高炮预备役人员身体符合要求,确保政治合格,完备各种信息的登记。

3、拓展民兵组织,调配干部队伍。坚持编组跟着兵员走,做到“三拓展一巩固”。今年我们将民兵组织向城管中队拓展,努力使民兵组织与新的形势相结合。同时。各村(企)要对本单位的民兵干部进行全面摸底考查,对一些年龄偏大、身体较差、兼职过多及难于胜任民兵工作的人员进行调换。将年的优秀退伍士兵全部补入民兵干部队伍。

4、严格加强管理。各单位根据劳动力流动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民兵预备役中流动人员的管理,并结合预备役登记,掌握底数,搞好储备,建立联系,不断总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按照历年整组中的要求加强外出基干民兵的教育管理。

(三)方法步骤

民兵整组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1、计划准备阶段。成立整组领导小组、学习上级各类文件精神。明确整组有关要求,把握整组原则、制定整组计划、准备各种资料、对本区内的编组潜力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做到情况明、底数精、数据准,及时召开部署工作会议。

2、组织实施阶段。搞好宣传发动和有关人员的调查摸底,做好转、出、入队工作;选拔、调配好民兵预备役干部;建立完善基干民兵队伍及各类卡片、花名册和各种资料;健全各项制度,组织点验及教育。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在这一阶段内要将所有工作完成并上缴有关资料。

3、总结验收阶段。做好上级的检查验收、会审工作。配合市武装部做好对重点建设分队采取千人百车齐集结方式进行战备拉动点验。做好迎接省军区和军分区的抽点准备,镇人武部搞好总结并向市人武部上报所有整组资料并对实力统计进行汇总上报。(具体点验方式、验收时间另行通知)。

三、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

(一)训练任务

根据上级军事训练指示,我镇年度军事训练总人数为88名。其中参加市级以上人员为4名;市本级训练人数54名;军地联合演练30人。预备役高炮分队训练任务由预备役高炮二营下达。

(二)训练对象

训练对象主要是专武干部、四会教练员、重要目标警戒分队、应急分队、82迫击炮连等分队。

(三)训练安排

民兵预备役训练分四个层次组训(预备役高炮营另行安排)。

1、参加上级集训:主要是专武干部集训、民兵干部骨干。

2、市武装部训练:四会教练员;应急分队、82迫击炮连等分队

3、军地联合演练。

4、本镇自训:未参加上级训练的其它分队。

以上参训人员、数量、时间、要求另行通知。

(四)训练时间

民兵预备役队伍训练工作从3月份起至9月份结束。新任职民兵干部两年内一次完成25天训练,其它分队10至15天。本镇自训7天(时间安排在5月份)。

四、措施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组工作落到实处。民兵预备役组织建设是民兵工作的基础,民兵军事训练是提高后备力量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各单位也要充分认清形势,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真正把民兵整组工作和军事训练摆上突出位置,列入年度村(企)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半年镇人武部将集中精力抓好整组工作和军事训练的筹划、组织、实施和落实,并深入各单位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2、搞好教育宣传,强化国防观念。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民兵整组、军事训练大好时机,认真落实民兵政治教育计划。突出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着眼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局部战争,加强战斗精神教育。要充分利用拉横幅、贴标语、发短信、利用qq平台等加大国防教育力度

军训阶段总结篇(10)

Effect of mental quality training on coping style of military personnel

【Abstract】 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ental quality training on the coping style of military personnel. METHODS: Three hundred eighty servicemen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hich was randomly subpided into 6 groups (3032 person per subgroup) and received mental quality training (n=152) and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received normal training (n=160), and coping style scale was us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mental quality training, problem solving factor of the train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selfdenial and avoidance factors of the train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roblem solving and help seeking factors of the train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help seeking factors of the officers in the train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ir fantasy facto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mental quality training is a good and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coping styles of military personnel.

【Keywords】 military personnel; coping styles; mental training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的影响.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随机抽取某集团军官兵380人作为被试对象,有效人数训练组(n=152人),对照组(n=160人). 训练组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军政训练. 训练前后分别测量两组被试对象的应对方式,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心理素质训练后,① 训练组军人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② 训练组士兵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③ 训练组军官的应对方式中合理化、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幻想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心理素质训练能改善军人的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军事人员;应对方式;心理训练

0引言

军事心理学研究发现,战争的明显高科技趋势和恶劣的作战环境,给军人带来了不仅是躯体上的损伤,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心理刺激(如出现作战应激反应),引起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军人的作战效果甚至导致战争的失败. 因此,军人心理素质的高低,心理健康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军事作业绩效,关系到军事任务的完成. 20世纪70年代,应对研究随着应激心理学理论模型的形成而兴起[1]. 它是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为超出自己能力源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要求,而作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2],是应激原与应激反应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 个体在强应激状态下(如军人特殊群体),如果缺少良好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则心理问题产生的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的两倍[3-4]. 我国军人应对方式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军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5-8],且大多应用各种形式的应对方式量表对不同群体作现状性调查研究,然而实证性研究则较为少见. 本研究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训练教材,采用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整合模式进行心理素质训练研究,以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的影响,为开展军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建构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抽取生活在同一营区的某集团军官兵380人作为被试对象其中军官120人,战士260人,年龄16~35(20.8±3.2)岁. 剔除未能如期参加完整实验以及漏答问卷的人员,有效人数训练组152(军官46,战士106)人,对照组160(军官42,战士118)人. 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的性别、年龄、职级以及文化程度等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1.2.1检测工具①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上、下)[9]; ② 应付方式问卷[10],为自陈式个体应对行为评定量表. 共62个条目,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等6个分量表. 效度评估采用因子分析,构成各因子条目的因素负荷取值在0.35或以上. 重测信度6个应对因子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72, 0.62, 0.69, 0.74, 0.67, 0.76. 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③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主观评价. 训练结束后,采用自编《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调查表》,对参加心理素质训练官兵军人进行调查,发出问卷66份,回收问卷66份. 调查表具体分为5个方面(参训态度;对训练内容和方式的评价;如何使用学到的训练策略;哪些是有用的训练内容;认为所学策略将会帮助解决什么问题. )内容包括: ① 参训态度: A自愿参加,B非自愿参加;② 对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的评价: A符合要求,B不符合;③ 是否愿意继续参加心理素质训练: A是,B否;④ 训练前对训练的态度: A有趣,B 一般,C 没意思;⑤ 训练后对训练的态度:A有趣,B 一般,C 没意思;⑥ 最有用的训练内容: (列出18个专题内容进行选择)等,共计23个条目.

1.2.2训练内容从《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中选取18个与军事活动和军人心理发展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内容进行策略训练,主要针对军人心理素质八个方面的内容(适应军营环境、适应军营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做人,发展军事技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和发展创造性)构建训练内容体系.

1.2.3训练方法与程序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程序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专题报告阶段. 我们按照军人心理素质的基本构建,选择了4个与军人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的主题作为讲座内容. 由从事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专业人员给包括训练组在内的500名军人进行每天6 h、为期2 d的专题讲座. 第二阶段:策略训练阶段. 策略训练阶段是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核心阶段. 训练由经过系统理论和实践培训的6名心理学专业教员主持进行,每个教员负责3个专题,每个专题从4个方面进行训练,每个教员进行12次训练. 训练组分为5个小组,每组训练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 训练每周安排1~2次,每次40~60 min. 整个策略训练阶段历时6 mo,训练共进行72次. 第三阶段: 反思内化阶段. 反思内化阶段是军人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一环. 任何一种训练要求要转化为军人的心理结构,必须有内化的过程. 在策略训练的基础上,由教员和基层官兵一块儿交流、讨论,以了解其在日常训练中是否运用前一阶段学到的心理策略和知识. 主要采取阅读思考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故事、写自己的感受、讲自己的故事,同时通过自编自演的小品等. 让其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 总之,训练过程体现他助互助自助的训练理念.

每节训练课为4个相互衔接的环节: ① 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该环节以军营故事、心理测试、游戏、训练情景、心理案例等促发军人的认同感或认知缺失感,激发情感共鸣或行动愿望,使其主动参与到训练中来,该环节是心理素质训练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② 介绍知识,激励参与. 该环节结合部队生活实际,以幻灯、多媒体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相应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呈现给被试正确的认知、行为观念;③ 设计活动,策略训练. 该环节通过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被试自己认识自己的问题,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做出选择与决断,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心理对策和策略. ④ 反思内化,提升品质. 反思内化是军人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环节. 本环节主要采取阅读思考、自测练习等方式,将活动中的方法、思维方式延伸到类似的其他情境,对训练结果进行总结,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统计学处理: 分别在心理素质训练前后,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团体测量. 同时在训练结束后1 mo对实验组进行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主观评价. 测试结果用x±s表示,采用SPSS11.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团体t检验,同组训练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转贴于

2结果

2.1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训练前对照组与训练组军人的应对方式各因子统计结果无差异. 训练后,训练组军人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想、合理化、求助因子分无显著差异(表1).表1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分析(略)

2.2心理素质训练对士兵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训练前两组士兵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统计学上无差异. 训练后,训练组士兵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想、合理化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表2心理素质训练对士兵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分析(略)

2.3心理素质训练对军官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训练前各组军官应对方式各因子统计学上无差异. 训练后,训练组军官的应对方式中合理化、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想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决问题自责、退避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表3心理素质训练对军官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分析(略)

2.4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主观评价训练结果显示: ① 参训态度: 自愿参加57人(87.0%),非自愿参加9人(13.0%);② 对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的评价: 认为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符合自己要求的有56人(84.8%),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有10人(15.2%),有61人(92.4%)表示愿意继续参加心理素质训练;③ 在使用学到的训练策略方面: 37人(56.1%)能经常使用,26人(39.4%)有时使用,3人(4.6%)从未使用;④ 认为最有用的训练内容是:a学会宽容(68.2%),b学会解脱(57. 8%),c学会坚持(54.5%),d认识你自己(51.5%),e情绪调控(51.5%),f学会赞扬(49.5%),g克服自卑(45. 8%);⑤ 认为所学策略将会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a适应人际交往(83. 3%),b学会做人(71.2%),c适应生活(65.2%),d适应军营(54.6%);⑥ 认为策略易学易用(83. 3%),太复杂(10.1%),其他(6.6%);⑦ 认为训练对之后的打靶有好的影响(78.8%),没有影响(6.1%),一般(4.6%).

3讨论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从实施过程来看,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可分为两个层面[9],一是心智操作,主要体现在对自身的认识,对一些心理情境的体验与反思,对一些心理事件和心理现象的领悟等. 如通过阅读一些相关材料,或者是一些活动对照自身,做出一个自己的判断,而产生接受、认同、缺失和震撼等,或者是一些活动中发现问题,反思体验,形成思想、观念等,这些都属于心智操作的层面. 它是整个操作过程中的“魂”,虽不直接参与外显活动,但从根本上支配外显活动. 二是行为操作,表现为军人的行为系列和行为模型,而不是单一的具体的一个动作. 行为操作是军人心理素质发展的内容源泉,通过行为操作,军人把社会要求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素质. 心智操作是内隐的,行为操作是外显的,二者相互关联. 如何将这两个层面有机地衔接和整合在军人心理素质训练过程中,是提高心理素质训练实施有效性地重要保障. 为此,我们在部队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实验中,提出心理素质训练过程的心智和行为操作相互衔接的四个环节: 创设情境激励参与策略训练反思内化. 同时,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实施必须以培养军人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军队战斗力为根本目的;以积极适应、主动发展为目标;强调专题报告策略训练反思内化三个训练阶段;突出专题训练、军训渗透、思想教育渗透、咨询辅导四种训练途径;整合适应军营环境、适应军营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做人、发展军事技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和发展创造性八个方面的训练内容[11]. 因此,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是一个连续互动的整体,上述环节的应彼此衔接,贯穿在整个心理素质训练中.

从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客观效果看,心理素质训练后,训练组总体军人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进一步分析发现,训练组士兵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训练组军官的应对方式中合理化、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幻想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提示经过心理素质训练,军人在应付方式的选择上出现了改变,其主要改变在于成熟的应对方式增加,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在减少,说明心理素质训练对改善军人的应对方式有效. 同时,本研究发现,士兵组在参训前后变化比较明显,能将所学的心理学技巧转化为技能运用到日常工作训练中,更多地运用成熟型的应付方式(如解决问题、求助等),主要体现战士在积极适应军营环境、军事作业、适应军营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改变,表现为能够正确面对挫折,承受力增强了,能克服孤独,自卑感消失,学会了赞扬、宽容、关心别人,人际关系处理得比以前好了,做事不急躁,不易怒,学会了用积极的方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心情比以前舒畅了,重新认识了自己,更有自信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多了,更坚强成熟了等等. 另一方面,心理素质训练使军官组较多的倾向于采用混合型应付方式,如合理化,说明这种心理素质训练模式对提高战士的心理健康更适合[12].

从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主观评价看,有三个方面的启示: ①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军人形成正确的认知、合理的行为、情绪的调控等;② 军人应对方式的改变主要在军营环境、军事生活、人际关系等的适应方面,而个体的发展方面效果没有体现出来;③ 军人应对方式的改变主要是心理调适的方法增加,而真正的心理调控策略获得不多,这可能会影响训练效果的迁移.

致谢: 张艳、秦爱粉、刘俊丽、戴琴、汪凤和张均参加了训练实验和部分数据统计工作;本研究得到罗旭东、吴树洪、王伟林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怡玲,甘怡群. 国外应对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321-323.

[2] Ray C. Lindop J. The concept of coping [J]. Psychol Med, 1982,1:385-395.

[3] Eid J. The course of PTSD symptoms following military training accidents and brief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J]. Pers Inpid Dif, 2003,35(4):771-783.

[4] Solomon Z, Avitzur E, Mikulincer M. Coping styles and postwar psychopathology among Israeli soldiers [J]. Pers Inpid Dif, 1990,11(5):451-456.

[5] 胡赤怡,崔占君,戴晓阳,等. 警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9):642-643.

[6] 李彦章,李敏,汪涛,等. 野战部队军人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和自我和谐的关系[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72-74.

[7] 肖蓉,张小远,冯现刚,等. 驻岛礁军人心理健康状况语应对方式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17-19.

[8] 秦爱粉,冯正直,曹佳,等. 装甲兵应对方式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6):653-654.

[9] 冯正直,杨国愉,刘衍玲.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3:10-20.

[10]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332-335.

上一篇: 出纳实习工作报告 下一篇: 中一职称申报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