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3 11:02:42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1)

地质找矿档案资料的管理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实物阶段以及成果阶段,这三个阶段都对我国的地质找矿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地质找矿档案资料集群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建立起对原始、实物、成果三个阶段的“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通过对原始阶段的相关资源进行“终生”编号,使每一项资料与实物都有其一体的身份标识,类似于人类的“姓氏”,在根据这项资料所得出的成果也应标上同类身份编码,使同一资料的原始、实物与成果三个阶段形成统一的谱系。在对相关资料进行保存的方式上,可以通过建立地质实物资料博物馆的形式对这些实物资料进行保存,这样既可以做到对实物地质找矿资料的安全保存,也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还应该着重建立原始、实物以及成果阶段的地质找矿档案资料“三位一体”的管理与服务联动体系,通过分布式的形式对这三种资料形态做到统一管理以及对外服务。

二、构建集群式信息资料大服务体系

要大力推进地质找矿中档案资料的服务集群效应,应该着重构建集群式信息资料大服务体系,以整合当前我国较为分散的地质信息资料。首先,可以尝试开展扩内需重点工程项目,我们应该多与相关部门以及一些项目承建单位主动联系,积极为包括铁路工程、高速公路工程、工程勘探、地质灾害评估、矿山资源核查等重点工程项目提供地质档案资料服务。其次,还可以为地质找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产品,根据当前我们所掌握找矿档案资料的实际情况,这些服务可以包括基础性的地层图件、构造图件、岩体分布图件、物探资料图件、矿业权分布图件以及化探资料图件等产品,也可以提供更具深度性的成矿预测报告、成矿模型构建、勘察建议以及社会效应评估等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服务产品。

三、不断深化找矿档案资料共享服务

在建立集群化的地质找矿档案资料大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还必须不断的深化找矿档案资料的共享服务,以此来提升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建立互联互通的公共网络。应该以地质找矿资料线下大服务体系为依托,建立一个互联互通的线上公共网络,公共网络的主要功能应包括数据交换、资源共享、成果展示、服务评价、学术交流等方面。(2)统一档案资料的标准。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全部地质找矿资料以数字记录的方式储存到磁盘等各类储存器中,尤其要对一些珍贵的、容易受损且利用率较高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使其能更好的为地质科研服务。(3)建立各资料中心定期交流机制。可以通过建立学术研讨会、人才交流会、资源通报会等一系列形式,来促进人才与资料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成果共享,使得找矿档案资料的共享建设能第一时间进行。

四、完善地质找矿档案信息反馈工作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2)

去年12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的新安全生产法给当前的国内工矿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安全要求和安全标准,这不但是科学发展观所带来的必然选择,也是近年来全国各地每年发生数十万起各类安全事故、数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换来的血的教训。

一、金属矿山工矿企业与安全标准化

由于以往的安全管理经验金属矿山并不作为各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相比于危化品及煤矿而言),因此常常疏于监管。如某地在2013年之前对于金属矿渣选炼厂没有任何依据进行管理,结果导致很多企业在没有安评报告、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合法"的生产,由此导致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事故隐患。然而,作为事故后果极为重大、事故影响极为恶劣、事故伤亡极为惨重的金属矿山企业而言,安全第一的理念应深入每一个管理、作业人员的内心,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作业的第一准则。因此,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以及构建安全标准化信息平台工作方面大力推行金属矿山的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并促进各金属矿山特别是涉及高危险工艺(如爆破掘进)、高危险区域(地质断裂发育不成熟)的金属矿山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提高全体工矿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在当前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是极为重要而且极为迫切的部分。

二、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的组成与搭建

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实质是信息和数据的汇总与公示、共享、交流系统,或称之为局域网络。它可以是采用文件资料共享的形式或者数据流交互的形式存在。当然,在数据信息化时代,纸质文档资料共享基本被淘汰掉,除非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东西。现在很多地区在进行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建设中均是借助集成交互的或者是局域网络将各移动数据终端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并在当地安全管理政府部门行政办公网络中,或是有些地方由当地安监局授权当地金属矿山协会或是安全学会对该系统进行日常的更新和维护;或者是由某企业自身单独建立一个安全管理信息平台,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日常的维护与管理,并到生产各工序及各行政职能管理部门,包含安全法规、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技术、安全措施保障、事故应急、事故信息、安全程序审批等。但不管以什么形式,一般的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都具有行政审批、安全监管、安全/事故信息共享以及安全技术交流等多重功能,当然其中的很多功能还有待于未来的发展不断优化和完善,但大多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信息管理平台雏形。

(一)企业内部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在某大型金属矿山企业自主搭建的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中采用Internet Web平台综合安全标准化管理规范的十四个要素,根据金属矿山实际安全生产管理实际需求将本单位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划分为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指标及各级指标分解系统,安全组织结构及安全组织保障系统,风险辨识与分析系统,安全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信息追踪系统,安全教育与培训考核系统,安全绩效稽核系统,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意外保险管理系统,事故报告、调查与分析等多个子系统,通过局域网各接口与下属各子公司(矿)和各职能管理部门的移动终端的数据连接来达到整个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一体化运行。

除此之外,该企业在进行安全标准化信息平台搭建时还额外增加了一项审批流程系统(类似于财务系统使用的NC系统),用来线上办理各种与安全相关的手续的审批,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同时也提高了审批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然,由于该种审批还无法通过技术移植到个人移动式数据接收终端(如手机),而且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危险作业安全审批前必须进行现场稽核),各种现场危险作业的安全审批依然无法实现线上审批。

(二)某地区安全监管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某地区为了更好地促进各金属工矿企业的健康发展,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的安全行为,提高各工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特建立了覆盖各金属工矿企业的局部地域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互联网数据系统,分给各工矿企业一个独立的登录账号,凭借单独的账号和密码来实现企业安全管理信息数据与安全监管网络数据的接轨。

该系统整合现代计算机系统,利用GIS系统构建思路,根据安全标准化的规范要素,并依据安全管理的系统安全原理及事故致因理论,开发出了包含安全法规要求、安全对标检查、安全标准规范、安全信息公开平台、事故信息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共享、安全审批签理以及各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评分及公示等子系统。

该地政府部门将服务运营权限下放给当地非煤矿山安全学会,由专业安全技术工程师对各企业对标检查反馈的信息和本地区相关安全事故、隐患、不足的统计与分析,摸索出了一条远程调控企业安全管理,线上实现线下安全监管的行业监管道路。这一行为运用到了现在比较流行的大数据概念,但由于技术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并没有形成较为出色的成绩和轰动的反响。而且,由于大数据概念的数据容量和数据筛选本身带来的难题导致了该思路在一经使用便陷入了巨大的困境,难以圆满解决。

三、对未来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启迪

在未来各地主推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浪潮下,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势在必行,有了以往的各种尝试和实践经验,在未来的平台系统建设方面应该汲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并能做到系统科学、有的放矢。

(一)共享数据面的拓宽

在未来的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和建设方面,应着重注意对可能涉及的安全数据和安全信息的共享,并不断提高数据信息共享的频次和深度以及广度,从而让各种安全信息可以更快地得到分享、交互,更好地服务各矿山的生产。

(二)数据的即时更新

在当前平台建设方面,数据信息的更新过缓过慢使得信息平台作为交互专业信息网络的功能被削减过甚,甚至于单单成为了单方面的行政审批功能,丧失了大部分的意义。

(三)信息流交互面的拓宽

企业自身建立的信息管理平台应主动地与当地安全监管部门主导的信息管理平台相互对接,从而加速信息流的传递并且使得当地政府决策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各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当然,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该问题还存在有较大的探讨空间。

结语:

而在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最大问题存在于专业人才的匮乏,特别是既懂得计算机技术,又熟知安全管理、深谙安全管理精髓,且清楚金属矿山生产管理实际的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使得该平台的建设始终达不到人们预想的高度,而这个问题是需要广大同仁倾尽智慧而解决的。

参考文献

[1] 程春花.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文件共享系统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3)

目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多发,井下矿工自身的安全急需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这也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在西方发达国家安全事故很少发生,究其原因,除严格的法律、监管制度约束以外,信息技术、自动化设备的大量应用是其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煤炭企业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与开发利用,加强煤矿安全技术能力,乃是我国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作为建立和完善“数字化矿山”的一个子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煤矿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矿井地理、生产、物流等子系统构成一个大系统。其主要内容是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与集成。实时地、准确地、全面地反映安全信息管理状态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即时情况。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应是集分析、预防、监控、应急全方位、一体化的系统工程。尤其应注重预防和应急处理模块,转被动为主动,利用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多项技术的紧密融合,有效地管理控制煤矿安全生产,保障矿井的安全正常运行;同时,煤矿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系统设计要本着先进性、投资保护、开放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的原则,要针对煤炭企业安全需要的实际情况。

现在计算机软件和系统集成商开发的系统千差万别,但从信息设施的种类来划分,可以分为检测、监控、通讯、信息管理四大部分。从市场主流来看,功能模块大同小异,整个系统可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一是煤矿安全信息收集。煤矿安全信息收集主要是由安全岗(网)员在煤矿安全检查过程中对收集到的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本模块主要包括安全信息录入、对煤矿安全隐患的处理意见、领导审批意见、对煤矿安全隐患处理落实情况和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的综合查询等功能。

二是煤矿井下交接班管理。交接班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安检人员处理交接班过程中的问题记录与移交。记录本班采掘头面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隐患、“三违”人员、挂停止作业牌、伤亡事故、非伤亡事故及相关人员的信息,当班次交接时,浏览上班次发现未解决的问题和还没有检查到的检查控制点信息并确认,为本班次的跟班安检人员下井检查提供指导,以明确责任,为煤矿计算机定位系统跟踪安全监控人员工作是否到位提供依据。

三是煤矿安全操作规章制度。该模块是煤矿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汇总,供有关人员查询、学习和参考。煤矿安全规章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依据,是由每班生产过成中一件件事故教训填而写成的,它在煤矿安全生产总结着规律和天天敲响着警钟。

四是煤矿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还要防治病毒入侵、传播。强化学习计算机病毒防治知识,有效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计算机病毒是由计算机语言编写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病毒的发生可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文件丢失、设备损坏。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文件复制、接收发送邮件、下载文件等,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工具有磁盘、优盘、移动硬盘、光盘等,导致煤矿井下信息化监测监控系统失灵,危害非常之大。 转 五是安全综合报表管理。安全综合报表是安全信息的汇总,可以对煤矿安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日报和月报的形式提交给各级领导审核,使各级领导能及时的了解总体安全情况,为领导分析和掌握安全管理状况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六是煤矿安全技术措施管理。本计算机模块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审核和审批。从技术角度出发,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类别的工程制定煤矿安全生产措施。审批后执行,记录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煤矿安全生产措施进行月度的复审,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措施的可行性。

七是煤矿安全标志管理。为了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需要在各有关场合作出醒目标志,在矿内部安装的安全标志也是不容忽视的。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四类,对安全标志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本模块记录全矿安全标志的安装地点、内容和使用情况,并备有安全标志的基本知识。

八是人员定位查询。可查询到某人员当前是否下井及在某一时间段的下井记录。此外,部分模块还可以和其他矿井信息技术结合使用。以上面介绍的人员状态查询模块为例,除可单独应用外,还可以和跟踪定位系统配合使用。目前在全国不少矿井,都在利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可在任何联网地方监控人井人员数量、身份和井下工作位置,是打击煤矿超能力生产,超人员人井的有效的高科技手段。在突况下,监控计算机上还可立即查询事故现场的人员位置分布情况、被困人员数量、为事故抢险提供科学依据。

煤矿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一是煤矿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管理要通过各类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由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实现对井下瓦斯、通风、温度、湿度、顶板压力、罐笼升降位置等进行有效监控,有力的解决人工监测不及时、不到位、不准确、凭感觉的弊端,用准确的数据反映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因数,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变得科学、可靠,使“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真正落到实处。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4)

地质资料作为我国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同时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在地质找矿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成果载体作用。我国提出了通过使地质档案资料集群化、产业化的形式来凸显其服务集群效应,以使地质找矿档案资料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当前,我们在地质找矿中的档案资料集群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大力推进地质找矿档案的服务集群效应。本文主要是根据笔者在地质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多年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当前地质找矿档案资料的利用问题,进而提出了若干解决措施和对策建议,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为业界同仁起到参考作用。限于本人学识有限,文章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和指正。

一、建立地质资料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

地质找矿档案资料的管理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实物阶段以及成果阶段,这三个阶段都对我国的地质找矿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地质找矿档案资料集群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建立起对原始、实物、成果三个阶段的“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通过对原始阶段的相关资源进行“终生”编号,使每一项资料与实物都有其一体的身份标识,类似于人类的“姓氏”,在根据这项资料所得出的成果也应标上同类身份编码,使同一资料的原始、实物与成果三个阶段形成统一的谱系。在对相关资料进行保存的方式上,可以通过建立地质实物资料博物馆的形式对这些实物资料进行保存,这样既可以做到对实物地质找矿资料的安全保存,也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还应该着重建立原始、实物以及成果阶段的地质找矿档案资料“三位一体”的管理与服务联动体系,通过分布式的形式对这三种资料形态做到统一管理以及对外服务。

二、构建集群式信息资料大服务体系

要大力推进地质找矿中档案资料的服务集群效应,应该着重构建集群式信息资料大服务体系,以整合当前我国较为分散的地质信息资料。首先,可以尝试开展扩内需重点工程项目,我们应该多与相关部门以及一些项目承建单位主动联系,积极为包括铁路工程、高速公路工程、工程勘探、地质灾害评估、矿山资源核查等重点工程项目提供地质档案资料服务。其次,还可以为地质找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产品,根据当前我们所掌握找矿档案资料的实际情况,这些服务可以包括基础性的地层图件、构造图件、岩体分布图件、物探资料图件、矿业权分布图件以及化探资料图件等产品,也可以提供更具深度性的成矿预测报告、成矿模型构建、勘察建议以及社会效应评估等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服务产品。

三、不断深化找矿档案资料共享服务

在建立集群化的地质找矿档案资料大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还必须不断的深化找矿档案资料的共享服务,以此来提升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建立互联互通的公共网络。应该以地质找矿资料线下大服务体系为依托,建立一个互联互通的线上公共网络,公共网络的主要功能应包括数据交换、资源共享、成果展示、服务评价、学术交流等方面。(2)统一档案资料的标准。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全部地质找矿资料以数字记录的方式储存到磁盘等各类储存器中,尤其要对一些珍贵的、容易受损且利用率较高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使其能更好的为地质科研服务。(3)建立各资料中心定期交流机制。可以通过建立学术研讨会、人才交流会、资源通报会等一系列形式,来促进人才与资料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成果共享,使得找矿档案资料的共享建设能第一时间进行。

四、完善地质找矿档案信息反馈工作

地质找矿档案资料的信息反馈工作对促进档案资料的集约化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必须着力加强找矿档案的信息反馈工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1)完善信息汇交机制。信息资料的真实性是信息反馈的基础,而现阶段,影响地质找矿信息资料真实性的主要因素便是信息汇交机制,因此必须定期开展对地质找矿档案资料的汇交检查,严格限定好汇交数量以及期限,将信息汇交与承担的财政项目、矿业权配置审批、建设用地审批以及收费进行挂钩,确保汇交资料的真实性。(2)加强对信息服务的跟踪与监督。应该采取科学适当的方式,对地质找矿资料信息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与监督,通过对每一个阶段的规划以及项目运营的落实监管,使得地质资料的信息流通更加顺畅。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引导,对平台建设、数据整合、加工以及价格设定进行标准化创新,使得信息反馈机制更加健全。

五、结束语

地质找矿中档案资料的集约化管理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面对当前推进地质找矿档案资料的服务集群效应中的若干问题,我们地质工作者不应该消极逃避,而应该勇于面对,通过不断探索对当前地质找矿资料集约化有益的服务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方法,最大限度的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地质找矿信息资料的需求。

参考文献: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5)

晚宴上,刚刚被任命为五矿集团另一家子公司、五矿资源有限公司(Minmetals Resources Limited,1208.HK,下称五矿资源)CEO的米歇尔摩尔甚至已经开始筹措未来一年内工作重点。他说:“今年2月中旬将召开五矿资源第一届董事会,我会提出公司的新战略。”

2009年6月11日,五矿有色斥资13.86亿美元将澳大利亚锌矿商OZ Minerals(下称OZ)的绝大部分资产收入麾下,并于交易达成半月后,将这部分资产作为其在澳首家独资子公司,注册为Minerals and Metals Group(下称MMG)。

此交易在充满漩涡的2009年达成,曾被《亚洲金融》杂志评为最佳并购交易。

2009年2月前后,包括中国铝业、五矿集团、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在内的多家企业几乎同时对澳洲多处资产发起并购。这引起了澳洲监管部门,尤其是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下称FIRB)的高度警戒。

在五矿有色与OZ达成交易的一周前,另一起更为轰动的交易刚刚失败――力拓单方面宣布终止与中铝价值195亿美元的增持股权交易。

五矿集团达成交易的原因,被业内归结为对目标公司长期跟踪而形成的扎实判断、对并购时机和方式的灵活把控,以及更为有效的商业化操作模式。

而在此后一年半的顺利融合,尤其是收购当年即盈利3.5亿美元,更令该时期进行海外资源收购的中国公司艳羡。

收购达成后,五矿集团总裁周中枢表示:“MMG的定位是发展成为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多样化有色金属和矿产公司,并作为中国五矿的有色金属海外投资平台。”该战略在2010年12月31日得以实质推进。

当日,五矿集团下属在港上市公司五矿资源宣布以18.46亿美元向五矿有色收购MMG所有资产。这标志着五矿对OZ的收购成为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浪潮中融合最为顺利的案例。虽然现在下结论说五矿收购OZ已获成功为时尚早,但一年半来发生的事情有理由让人们相信,五矿很有希望摆脱并购案70%归于失败的梦魇。

事实上,评估并购融合过程,除考量财务表现,还需关注其战略融合、人员整合、市场应对等多方面因素。其中,人员融合,即便在国际范围内,都是跨国并购难以成功的致命因素。

至关重要的判断

财务表现是判断一个并购交易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的标准。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60%到70%的全球并购案例没有创造价值,四分之三的收购方市值下跌20%,仅有36%的被收购方能保持原有收入的增长速度。

这一点五矿是幸运的,2009年6月收购OZ时,国际金属商品价格已在回升,为交易达成后的融合提供了极佳空间。

据参与交易的金融机构人士回忆,交易过程中,金价涨幅超过20%、锌价几乎翻倍、铜价涨幅甚至超过150%。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下半年,MMG息税折旧摊销前的利润为3.5亿美元。

2010年前六个月,MMG盈利4.04亿美元。两数字相加,几乎持平于五矿有色收购OZ资产时向银行的借贷。相关银行人士近日对《财经》表示:“现在看来,该交易的借贷偿还几乎没有问题。”

判断交易后一段时期内金属价格波动,对以资源为主体的并购交易而言十分重要。曾有案例表明,对于交易完成后相关资源价格走势的误判,将会令执行收购的公司付出惨重代价。

2007年初,为抵制全球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的收购,力拓斥巨资收购加拿大铝业公司。380亿美元交易价格令债务缠身的力拓,在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中显得愈发狼狈,并引来中铝提出以195亿美元增持力拓股份至19.9%。截至2009年6月,力拓宣布终止中铝增资之时,力拓的净负债已高达391亿美元,力拓被迫在2009年前十个月连续五次变卖资产以清偿债务。

消极案例让国际矿业公司对跨国资源并购愈发谨慎,加之2008年末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2007年以来,国际上再未出现如此规模巨大的并购,直至2010年经济回暖,澳洲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对加拿大萨省钾矿公司发出高达40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

五矿收购OZ的执行者、五矿有色总经理焦健告诉《财经》记者,基于对交易后资源品市场走势的判断,五矿有色为MMG预留了两年的亏损运营期。相关金融机构人士也证实,五矿有色就收购OZ资产申请的贷款,到今年6月才进入还本期。

周中枢曾表示:“我们是在商品价格跌至低点并回升过程中进行这个交易的,但对金属价格的判断并未盲目乐观。”

尽管如此,参与交易的每个人都曾对该交易完成后的短期运营抱有积极预期。

经历了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三次巨大波动的米歇尔摩尔说:“从中国五矿的角度来看,当时他们考虑了最坏的情况,如果市场持续恶化,那么就需要集团不断投钱。但我当时做过预测,2009年7月左右,市场会好转,矿产品价格或许会上涨20%至50%。”

实际情况是,在该交易接近尾声的时候,铜价已上涨60%。这一度让OZ董事会产生摇摆,也导致五矿有色在股东大会投票前一日临时提价1.8亿美元。“现在看来,这个提价是值得的。”相关金融机构人士说。

米歇尔摩尔团队

人员融合是导致并购之后整合失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在五矿与OZ的案例中,这尚未成为一个问题。

良好的财务表现不仅证实了OZ资产的价值,更证实了五矿集团对于米歇尔摩尔团队的判断。

自制定收购方案初期,五矿集团就向OZ及澳方政府承诺,保留资产涉及的所有团队人员,包括勘探、生产、管理、运营、销售等4000余人。

周中枢认为:“第一,他们在国际矿业运作和经营上很有经验。第二,从探矿、生产到流通,原有团队是一个完整系列。而如果我们自己培养这样的团队,要付出极高成本。”

“MMG现有5600名员工,其中80%以上都来自从前的OZ。高层也没有流失。”2010年1月中旬,米歇尔摩尔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说。

不同于一般收购的资产融合,无论是之前五矿有色对OZ的收购,还是之后五矿资源对MMG的收购,都并非简单的“吃进来、消化掉”。

五矿资源在其官方网站上明确地提示了将要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实施业务转型。而策动和执行该变革的,仍将是OZ的老班底,也即五矿资源新任CEO米歇尔摩尔及其团队。

原任MMG CEO的米歇尔摩尔、非执行董事焦健以及CFO大卫・雷蒙德(David Lamont)、独立董事彼得・卡西迪(Peter Cassidy)都将加入五矿资源董事会,这四位新董事将带来中国及国际管理技能组合、带来管理矿业业务及评估和执行国际并购的重要经验。

五矿资源的业务转型战略极可能由米歇尔摩尔具体执行。在矿业领域逾30年的米歇尔摩尔有着良好的适应和融合经验。他曾连续12年担任澳洲矿业公司WMC Resources的CEO,2006年加入俄国能源巨头EN+集团,2008年初,米歇尔摩尔回到澳洲执掌OZ,直至五矿集团对其发起收购。

而五矿集团在融合过程中对MMG采取的“放权、授权”的方式也令米歇尔摩尔及团队的能力得以展示。周中枢曾说:“我们利用董事会进行决策、监管,只管控两点,人和钱。” 五矿集团副总裁、MMG公司董事李福利就此解释说:“MMG的董事会成员有八人,中方六人,澳方包括米歇尔摩尔在内是两人。人事任免、投资和资产处置均由董事会决定。”

这样的模式,使得五矿集团把控了MMG发展方向和产品结构,而米歇尔摩尔团队则在进入五矿有色的一年半时间内承担了绝大部分运营管理工作。“既然认同这个团队,就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李福利说。

同时,五矿集团认为,米歇尔摩尔“愿意了解并尝试认同、实施股东诉求”的特质将令接下来的融合更为顺畅。令焦健印象极深的一件事是,在五矿有色收购OZ交易达成之后,米歇尔摩尔就请了驻地墨尔本的孔子学院老师到MMG进行了为期半天的讲学。

“尽管半天的时间对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远远不够,”焦健说,“但通过这件事,米歇尔摩尔向他的团队传达了一个很好的信念,就是要尝试理解和接受新的股东。”

沟通过程中,五矿集团相关人员也做出努力。他们尽量遵循西方人直白的沟通方式,“对一个西方背景的职业经理人而言,直接告诉他哪好哪坏,比让他猜你的意思要好得多。”焦健说。

米歇尔摩尔认为,OZ资产在五矿集团的较好融合,源自交易初期双方制定了详细的融合规划及执行方案。

据他回忆,在交易执行初期,他协同五矿集团对方案做到了尽可能的细化,其中甚至包括资产收购达成后新公司的名字。

这样明确的框架,为交易执行提供了很强的推动力,也为澳方团队融入新公司提供了清晰的路径。

“较之其他企业,我们在并购前就开始着手进行并购后的融合准备,” 米歇尔摩尔说,“这就避免了融合过程中的混乱。”

在五矿资源收购MMG前,米歇尔摩尔及其团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双方沟通了交易信息之后,米歇尔摩尔指定了一个负责整合的经理,收集双方公司的信息、确定人员构成。双方还特地成立了业务整合执行委员会,以保证流程的清晰。

米歇尔摩尔表示:“进入五矿资源并不意味着之前并购融合的结束,相反,这是继续。”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叫做五矿资源,但公司并没有很多资源。其最优质的资源恐怕就是与美铝签订的每年40万吨氧化铝的供销协议。”

投资者对此的不满在1994年五矿资源上市询价时即表现出来。“询价处于低位,这曾令他们很受挫,”前述业内人士说,“此后他们便一直在寻求资源纳入。”

五矿资源董事长李福利坦承:“公司此前没有重要、核心的业务,但我们从未停止寻找符合标准的资源,尤其在铜、铅、锌、镍的富集地,如拉美、加拿大、非洲。”

李福利还表示,选择让MMG进入五矿资源,“一方面完成了五矿集团对FIRB的承诺,使得MMG重新上市。另一方面,资源在海外、支持及市场在大陆、融资在香港的搭配,更有利于五矿资源的发展。”

在执行此交易的过程中,五矿资源股价波动平稳,体现了投资者对此合并的谨慎判断。毕竟,新一轮融合尚未开始。

多金属资源集团战略

无论交易执行抑或是重组融合,双方在战略上达成一致都至为关键。

时隔两年,米歇尔摩尔回想起2009年1月的那个北京冬日午餐,仍很兴奋。“当时我为五矿集团做了一个关于OZ发展前景的展示,”米歇尔摩尔说,“你无法相信,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我们想要发展成多金属集团的思路与Jerry(焦健)接下来介绍的解决方案一模一样!”

其实,在2008年11月OZ遭遇债务危机之初,并非一定要选择全盘出售或绝大部分资产出售。部分资产出售以及引入小股东也曾是OZ着重考虑的途径。

而五矿集团第一次与米歇尔摩尔详谈对于OZ的解决方案时,就提出了只考虑“100%接收”的愿望。在此之前,“中国企业动辄就要全盘控制”的判断已经令米歇尔摩尔和其他西方高管有所畏惧。但令米歇尔摩尔及其团队感到意外的是,五矿集团在谈判中给出的方案却并非如此。

五矿集团提供了一个被称为“成建制收购”的解决方案。具体含义是,五矿集团承担OZ的到期债务,此后保留所有的经营管理团队和员工,不做任何变动。而且,五矿集团还将支持米歇尔摩尔和他的团队继续发展。这打消了米歇尔摩尔团队的最大疑虑。

在米歇尔摩尔看来,中国一些企业在勘探完成后仅关注开采的方式是不对的,西方企业会在一个矿山发现之后,持续在矿区周边继续勘探以延长矿山服务年限。OZ当时需要的正是现金流解决勘探开发和远期运营问题。

通过将自身发展方向对比五矿集团的发展轨迹以及周中枢“打造多金属资源集团”的战略,米歇尔摩尔及其团队相信,五矿集团的注资将令OZ的资产和团队发挥甚至更高的价值。

因此,在随后的交易执行过程中,米歇尔摩尔几乎成了五矿集团的形象大使。他主动去说服董事会接受这一交易,甚至跟随五矿集团一同去FIRB阐明这一交易的合理性。“FIRB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并购双方同时来做这个事情。”焦健回忆说。这无疑为交易达成减少了诸多在澳境内的阻力。

但在澳洲之外还有麻烦。OZ有一块资产位于老挝。“在交易消息传出之后,老挝当地员工和政府误读了交易信息,他们听说我们会派1000个低成本的中国工人到矿上替代他们。”焦健说。他立即同米歇尔摩尔一起到老挝矿区与当地员工进行沟通,“一共见了大概四五百人,向他们更正传言,承诺不会裁员。”

这一系列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增强了双方的信任,另一方面提升了信息的对称性和沟通效率。

为实现五矿资源作为整个五矿集团资源运作平台的职能,增强五矿集团人员执行资源战略的能力,五矿集团国内团队与米歇尔摩尔的澳洲团队还保持了多种交流形式。

米歇尔摩尔邀请五矿集团中国员工赴澳参与其每年组织的两个培训项目。五矿集团则自2009年开始,不定期抽派国内具有管理潜质的年轻人到澳洲做为期半年的管理实习生,前三个月对每个部门进行系统了解,后三个月针对自己所在的部门和领域,做更深入的学习。从2010年开始,五矿集团还新设了一个与澳方的人才交换项目。

至2010年末,周中枢提出的“打造多金属资源集团”的战略已颇见成效。1月20日,五矿集团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周中枢通报,通过资源战略的实施,五矿集团的铜、铅锌、钨等有色金属资源量成倍增长,分别达到1178万吨、2689万吨和206万吨。而黑色金属资源量,如铁矿石、锰资源量也分别达到12.2亿吨和1102万吨。五矿资源无资源的历史一举改写。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6)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018-02

为促进矿产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中国矿业权流转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也逐步迈向市场化——探矿权与采矿权的有偿转让、抵押,即矿业权市场化。

从当前矿业权市场化进程来看,中国矿业权市场发育较快,但由于市场法规不完善、主体资格不充分等问题,矿业权流转在操作中体现出“双轨制”的特征,不公平竞争、价格机制扭曲,甚至寻租、设租活动盛行等现象还大量存在[1] 。此外,矿业权流转的原因和过程十分复杂:(1)矿山企业兼并导致的矿业权转让;(2)企业拍卖破产导致的矿业权转移;(3)企业的市场化与规模扩张需要引致的矿业权转让;(4)矿山土地使用权流转附带的矿业权转让协议;(5)为获取银行贷款而将矿业权抵押给银行带来的抵押转让问题。其流转过程,既有矿业权出让市场框架下,国家(政府)有管理、引导的相对规范的矿业权流转,也包括交易市场上,市场主体之间的矿业权流转(目前,还不太规范)[2]。总之,不规范是其主要特征,《矿产资源法》中有偿开采等条款还不足以应对矿业权市场化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应深化矿业权市场化改革,推动矿业权流转规范化、制度化,具体而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理顺矿业权市场中的经济关系

矿业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代表着不同矿产资源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现阶段,理顺各种经济关系,明晰各权利主体的责、权、利是从根源上推动矿业权市场化规范的必要环节。

(一)理顺国家与矿业权人之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国家要通过矿业权人实现所有者权益,这是否意味着国家既要从探矿权人身上又要从采矿权人身上实现权益?

国家与探矿权人之间互相需要,互惠互利,双方互相合作,故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不应从探矿权人身上实现。实践中,国家收取探矿权转让金,并不是实现资源所有者权益,而是因为探矿权也存在稀缺性(不是任何主体都可以勘探矿产资源),正是稀缺性才导致价格的形成。

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只能从采矿权人身上实现。采矿,实质是一种生产过程,这种生产过程必须运用矿产资源、地质资料、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等要素,产出矿产品,国家从中获取矿产资源的要素收入。可见,法律维护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只能在采矿权出让过程中实现,而不应通过探矿权出让实现。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矿业权出让市场上出让的收益应当归所有权人即国家所有,具体而言,究竟是归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

按现行法律条文,矿业权出让的收益应该全部归中央政府。很明显,这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分级所有、分类管理模式,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行使矿产资源所有权。此外,针对不同矿种矿业权出让的收益,分别确定适宜的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分配比例。

(三)矿业权与土地物权之间的关系

当前,中国对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缺乏相应法律措施的有力保障,这使得必须依赖相关土地物权的矿业权的流转不能和土地使用权流转很好结合;此外,当地政策、交通、人力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异地采矿权申请人、投标人、竞买人很少,不利于统一、开放的矿业权市场形成。因此,应通过积极的制度创新安排来破除矿业权与土地流转权之间的分隔,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消除土地因素对矿业权市场发展的制约。

二、运用经济杠杆加强宏观调控

(一)政府应通过宏观经济手段来管理、调控矿业

长期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对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实行行政性直接经营管理,导致“条块分割”,使国家不仅不能从矿产资源管理中获益,反而背负沉重财政负担,造成大量久拖难决的矿业权纠纷,阻碍了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在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矿产资源所有权也属国家所有,但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则由国家和省(州)分别管理。中央政府承认和尊重省(州)自行立法,不直接干预各省(州)对矿产资源的管理,而是通过征收所得税或使用其他经济杠杆,对全国的矿业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以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

由上可知,只有改变中国对矿产资源所有权僵化的管理模式,用宏观调控手段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才能真正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理顺各种矛盾。而且,宏观调控应该法治化,但不能通过具体立法“固定规则”和以宏观调控来界定法的门类;宏观调控应当遵循“分权”和“法治”的基本原则,对宏观调控主体适当赋权,由其根据形势和调控目标“相机抉择”或自由裁量,并将其纳入问责体系,令其在民主和法治的框架内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3] 。

(二)建立健全严格的地质资料有偿使用制度

地质资料是探矿权人进行探矿的目的和结果,其实质是描述矿产资源品种、质量、分布形态的技术知识产权。与一般技术知识产权相比,探矿形成的地质资料有其独特性:每一块矿产地都具有其独特的地质资料,该资料只能在特定的矿产地上使用才能体现其技术知识价值;此外,探矿权人的权益也不能通过地质资料的保密来实现,应通过控制地质资料的使用来实现,防止阻碍信息流通和市场的发展。在获得评估鉴定机构的有效性认可后,探矿权人的成果和资料完全可以公开,让公众查询。但在法律上必须明确,采矿权人在取得采矿权时,必须向探矿权人支付地质成果的使用费,否则不能取得采矿权。

(三)加强矿业权的资产化管理

当前,矿业权的资产属性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矿业权资产属性的认识,使矿业权相关利益者意识到,和其他财产一样,矿业权也是一种资产,也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同时,各相关利益者应重视运用矿业权资产来交换劳动、融资、合作经营及分担风险。并且还要制定对矿业权资产的形成、利用、交易、收益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使矿业权作为一种资产进入企业所有者权益账户。企业在清产核资、改组改制时,要把矿业权资产作为企业的资产来进行评估和处置。

三、培育和发展矿业权资本市场

矿业权资本市场,特别是矿业权证券化市场,是矿业权市场完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矿业权市场发展的希望所在。而目前,中国矿业权证券化趋势虽然已经显现,但真正与矿业权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矿业资本市场还未形成。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建立矿业权证券化融资体系,培育矿业权资本市场。显然,只有将整体的、缺乏流动性的矿业权资产证券化为单元化、面额小、流通便利的证券形态的资产,才能使矿业权的价值最大化,才能更广泛地吸纳社会公众资金,才能解决矿业权不可分和矿业权资产可流动之间的矛盾。

目前,中国还缺乏大规模开展矿业权证券化的基础和条件,故应积极着手为矿业权证券化的推行创造条件和打好基础。从建立政府支持体系、培育矿业投资者、完善市场环境等方面着手,扎实稳步做好矿业权证券化的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统筹兼顾、逐步推进,对矿业权经济权利证券化与债权证券化模式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最终形成反映资源配置关系的矿业权资本市场。其形式主要有:(1)矿业企业直接发行债券或者股票;(2)矿业企业进行矿业项目证券融资;(3)发放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将贷款证券化等方式。这样的制度构架有利于资本的融通,使原来流动性不强的矿业权转化为流动性较强的证券。

四、积极发展配套关联产业

矿业权市场发展实质上是一个一般均衡的问题,体现为一个市场化的过程、一个依托相关产业形成市场体系的过程。因此,加快矿业权的市场发展,应该围绕矿业权的市场交易,建立一个贯通交易场地、中介服务、信息系统等在内的完善的市场体系和产业链条;而不能沿袭过去“以矿养矿”的产业生存局面,应做好积极推进产业转型的准备,积极发展配套关联产业,完善市场体系,形成良性产业链,以实现矿产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如下:第一,尽快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矿业权市场交易机构或场所,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交易体系。无论是初级市场的矿业权出让,还是交易市场的矿业权转让,都应该公平、公开、公正,实行市场交易、规范操作。第二,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化的矿业权评估、信息服务、、法律咨询、经纪等中介机构[4],鼓励企业、私人、社会组织和外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矿业权评估、信息服务、、法律咨询和经纪等业务。第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一个高效畅通的现代化信息网络,为矿业权市场交易提供一个快速、便捷的信息平台。这样不仅能规范矿业权市场本身,而且在未来产业转型时也能提供一个透明的信息、市场平台,避免资源枯竭后的“经济塌陷危机”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赞新.矿业权市场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J].资源与产业,2007,(3):14-17.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7)

矿长刘保申同志在思想*工作年会上的主持辞 2004年12月9日 同志们: 在我矿提前31天实现创水平目标,鼓舞人心的喜讯下,我矿思想*工作年会暨经验交流会经过紧张、周密的筹备,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矿干部*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参加今天座谈会的有集团公司领导 和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在此,我代表千秋煤矿党政班子向莅临大会的集团公司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出席大会的各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矿党委决定召开思想*工作会议,就是要通过集中的学习、思考和交流,认真总结我矿近年来思想*工作的新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明确目标,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希望同志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会议的主题,集中精力开好这次会议,学习好经验,好做法,认真研究思想*工作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预祝大会圆满召开! 今天的会议议程主要有九项,现在分项进行。 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党委副书记刘金声同志通报千秋矿思想*工作研究会工作情况,大家欢迎; 会议进行第二项,今天,按照中煤政研会,集团公司政研会章程,千秋煤矿思想*工作研究会进行换届选举,请副矿长高振宏同志宣读千秋矿思想*工作研究会换届建议名单。大家欢迎; 请大家举手表决,同意的请举手,请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请放下 弃权的请举手,请放下 大家通过表决一致通过! 会议进行第三项,请副矿长李双斌同志宣读《关于千秋矿2005年思想*工作研究会的安排》,大家欢迎; 会议进行第四项,请仝矿长通报2004年度思想*工作调研论文的评比情况。大家欢迎; 会议进行第五项,优秀论文交流: 1、请原能源部劳动模范范书友同志发言: 2、请通风区支部书记:史宗智同志发言: 3、请通风区长:梅红仁同志发言: 4、请掘进二队工会主席:刘步一同志发言: 5、请医院党支部书记:陈焕勤同志发言: 6、请机电一队支部书记:王世民同志发言: 会议进行第六项:请矿工会主席陈红伟同志宣读“关于表彰2004年度优秀思想*工作论文的决定。 会议进行第七项: 1、请获得一等奖的范书友等5名同志上前领奖并合影留念 2、请获得二等奖的刘会钊等10名同志上前领奖并合影留念 3、请获得三等奖的杨西勋等15名同志上前领奖并合影留念 会议进行第八项:请集团公司领导讲话,大家欢迎! 会议进行第九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矿党委书

记张邦锁同志作重要讲话。 闭幕词 同志们: 矿党委在这里召开2004年思想*工作年会暨经验交流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政研会组*员,对2005年思想*工作做了安排,范书友等六位同志作了发言,大家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会议气氛热烈,会上对在思想*调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矿党政班子向受表彰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思想*工作战线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对亲临大会指导的集团公司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张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三点要求,讲话言简意核,总揽全局,摧人奋进,擂响了我矿明年拼搏奋进求进取的战鼓,会后同志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我矿安全生产上来,统一到千秋振兴上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围绕明年“以严治矿,科学决策,综合管理,全面提高 ”的工作思路,忠诚敬业创佳绩,诚信服从求进取,发挥思想*工作的优势,为企业实现跨越大发展,献计献策,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振兴千秋经济,推动千秋思想*工作向纵深发展。让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建新体系,拓展新内容,探索新方法,开创我矿思想*工作的新局面! 今天的会议议程全部结束。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散会!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8)

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直接影响到煤矿的安全,尤其是矿井水害对煤矿生产影响极大。随着空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gis所特有的图形、属性数据的集成管理、空间分析和空间决策支持等功能日益增强,使得gis成为构建一个动态的、包含信息全面的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与矿井水害预测系统的优选平台。

2、系统模型选择和设计原则

2.1 系统模型选择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对软件工程的发展和软件产业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主要有两种:瀑布模型和渐增模型。瀑布型开发方法遵循软件生命期的划分,明确规定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六个阶段的任务,比较适合于在软件需求比较明确、开发技术比较成熟、工程管理比较严格的场合下使用。软件渐增型开发方法允许从部分需求定义出发,先建立一个不完全的系统,通过测试运行整个系统取得经验和反馈,加深对软件需求的理解,进一步使系统扩充和完善。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软件人员和用户对所设计的软件系统满意为止。

2.2 设计原则

为了充分突出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与水害预测系统的新颖性和实用性,设计的根本原则是:突出gis在矿井水害预测预报系统中对矿井水文地质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可视化优势,并在mhps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遵循如下的原则: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①实用性原则:密切结合生产实际,避免华而不实的功能设计,为用户提供必要的数据转换功能,保证已有的数据资源能够转入本系统,同时,要确保系统的数据录入和输出方便快捷。

②人机界面友好原则:采用面向对象的界面设计方法,尽量采用中文界面,使用户经过短期培训和学习就可掌握系统的操作,从而提供系统的实用性。

③集成化、可视化原则:在多个系统集成的基础上实现系统操作可视化、计算成果可视化和gis空间信息可视化。

④扩充性原则:为了满足系统的长远目标和后期项目的连续性,在系统功能设计方面留有足够的余地。

⑤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系统设计和构造时应充分应用煤炭行业和相关行业的有关标准、规程和相应的规范。同时,还要遵循gis领域数据采集制度化、信息形式标准化、信息内容系统化、信息存储档案化、信息传递规范化,达到信息横向、纵向贯通一致,数据共享的目的。

3、系统的总体结构

在对煤矿水文地质资料输入、查询、分析、成图、预测和评价的整个过程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把mhps系统分为以下三个子系统:

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对矿井水文地质原始资料的录入、编辑、查询、分析、计算和输出;

矿井水文地质图形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对矿井水文地质图形的输入、成图、编辑、输出以及图形属性数据的查询和编辑;

矿井水害评价与预测子系统:主要依据水文地质数据管理子系统和水文地质图形管理子系统提供的数值数据和图形数据,进行矿区点(具体工作面)和面(整个矿区)的矿井水害分析评价,建立水害预测模型实现对矿井水害的预测预报。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与水害预测系统功能结构图

4、系统开发实现方式

4.1 系统环境分析

根据mhps功能设计分析,结合ma卫gis的功能特点,选用mapgis6.5作为系统开发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由于mapgis是作为通用地理信息平台开发的,所以它不可能考虑各种应用领域的具体专业情况来建立适合各个应用领域的专业应用模型。因此,在实现以上所设计的系统功能时,一方面通过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vb利用dao和ado技术调用access数据库,实现矿井水文地质数据的输入、编辑、查询、分析和输出等功能;另一方面通过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vb调用mapgis提供的组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图形管理、编辑、分析和预测等功能。由以上分析可知,mhps的运行环境为:

(1)硬件环境

主机:pc微机,cpu266mhz以上,内存32mb以上,4g以上硬盘,vga或更高分辨率显示器;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软驱、光驱等常规的信息采集及读取设备,必要时需配备数字化仪、扫描仪等设备;

(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gis软件平台:mapgis6.5及二次开发函数库;相关软件:microsoftaeeess97或更高兼容版本;开发语言:visualbasico

4.2 系统界面设计

系统界面是用户和软件交互的窗口,良好的界面使用户更加易于操作和接受软件。因此,软件界面设计,特别是面向一般用户的应用软件的界面设计,在系统开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地理信息系统界面不但要界面友好,而且应该易于操作,因此在系统界面设计时考虑如下原则:①一致性原则;②灵活性原则;③反馈性原则;④图形与属性相关联原则。

同时,在界面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两方面:一是软件使用者的水平;二是软件自身的功能结构。前者是重要的外在因素,后者是界面设计的根本依据。在mhps的软件功能实现上,分为矿井水文地质数据管理子系统、矿井图形管理子系统和矿井水害评价与预测子系统三大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可独立工作,同时内部数据又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数据管理子系统是基础,它为图形管理子系统和水害评价与预测子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图形管理子系统又为水害评价与预测子系统提供图形和数据支持。所以mhps的界面结构采用一个主控界面,然后进入三个相对独立的主菜单工作环境,在工作环境中采用多级菜单与命令按钮相结合使用,多级菜单最多涉及到四级。在工作过程中,完成每项工作都采用方便易用的多个对话框来让用户输入数据或选择参数,以实现具有工作流程导向性的人机交互,为用户的使用提供极大的方便。其工作流程如图2: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9)

【中图分类号】TD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346-01

引言

矿产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是矿山生产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开采过程中,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会使矿石遭受损失与贫化,但是其中有些损失与贫化在开采过程中加以管理与控制是可以避免的。通过降低矿石的损失与贫化,提高采矿中矿石的回采率,不但可以增加矿山产出的有用矿石产量,保护国家的矿产资源,延长矿山寿命,而且对降低矿山生产成本,提高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就通过具体实例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1 工程概况

乌山铜钼矿是一座大型的低品位铜钼矿山,目前所探明的铜金属储量267万吨,钼金属储量54万吨,铜的边界品位0.2%,钼的边界品位0.02%。矿带为一长环形,长轴长2600m,短轴宽1350m,走向50°左右,总体倾向西北,倾角从东向西由85°渐变成75°,南北两个转折端处均内倾,倾角60°,北矿段环形中部有宽达900m左右的无矿核部,南矿段环形中部无矿核部宽150~850m。矿体沿走向、倾向均具有分枝复合、膨胀收缩,矿体上部覆盖层薄,平均厚度25m,并且沿走向多处出露地表。矿床矿体均匀分布于强烈硅化、绢云母化或石英~钾化的蚀变岩石中,矿体与顶底板岩石物理性质基本一致。岩矿石普遍含硅质较高,具有硬脆特点。铜矿体密度为2.62t/m3,钼矿体为2.57t/m3。北矿段矿岩虽然易碎裂,节理裂隙发育,但岩石稳定性较高,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2 降低矿石损失与贫化的措施分析

2.1 选择合理的采矿作业线推进方向,有效降低矿石损失与贫化。 一般而言,露天回采矿石沿矿体走向布置工作面,从矿体上盘往下盘推进有利于降低矿石损失与贫化,如图1(a)。这时作业面的倾向与矿体倾向一致,从而有利于矿、岩分装分运,矿石损失贫化小。作业面坡面与矿岩交界面的夹角越小,降低矿石损失贫化的效果越佳。

作业线从下盘向上盘推进时,作业面与矿岩交界面的倾向相反,作业时矿、岩混淆程度较大,不易矿、岩分装分运,从而矿石损失贫化很大。如图1所示。

2.2 采用预裂爆破技术,实行矿岩分爆、减少围岩混入量。 矿岩交界地段的爆破质量好坏影响着爆破后矿岩交界面的明显程度,因此采取有效的爆破手段,实现爆堆的矿岩分开,是降低矿石贫化损失的有效办法。对于矿体规则、厚度大且爆破自由面恰在矿体上盘的矿块,先将上盘的岩石穿孔、爆破、装运,然后再将矿体穿孔爆破,这样做矿岩混合程度最小,且工艺过程较简便,是理想的矿岩分爆。对于矿体厚度不大,产状不规则,且受工作线推进方向所限,爆破自由面不一定正好在矿体上盘而往往斜交矿体或在矿体下盘的矿块,采用矿岩混爆,在孔网参数、装药结构和起爆顺序上根据矿块的产状和其它地质条件合理选择,以达到矿岩混合程度最低,为分装分运创造较好的条件,实现降低贫化损失的目的。

沿矿岩分界线钻孔径为140的炮孔,孔向与倾角视矿体倾向与倾角而定。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这些炮孔在主爆孔起爆前先起爆,这样可先在矿石与岩石间形成一条与裂缝把矿石与岩石分离开,避免矿孔附近岩石崩落在矿堆中,从而达到减少矿石贫化的目的。

2.3 分层采剥,降低矿石贫化损失:在采矿作业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台阶的下半部分是矿石,上半部分是岩石;或者下半部分是岩石,上半部分是矿石。这种情况下,沿矿岩交界面把原12 m台阶局部分成两个6m作业台阶,采用局部分段采出矿石。

露天开采是以确定的露天台阶高度向前推进的。完全可能碰到一个台阶有一层或几层矿体的情况,要减少损失与贫化及必须分成两段或几段自上而下进行回采,即用小台阶分采。

分层分采的情况如图3所示:台阶上部有5米厚的岩石,下部为矿石,首先将上部岩石分层穿孔、爆破、铲装完后,再开采下部矿石。

2.4 辅助机械配合作业,降低矿石损失与贫化:对于露头矿块和矿石、夹石间赋存的矿块,以及各层既薄又缓无法分装分运的矿块,只能采用推土机配合作业,先把上部矿石推下装运走,再把夹石推下后装矿,虽然工序繁琐,但对降低矿石损失与贫化却十分有效。

3 强化现场管理方面

3.1 合理配合采矿的各个工序:暴雨可造成矿爆堆上的矿粉被冲刷流失.可溶性铜溶于水而流失从而造成损失,同时矿石爆堆以外的岩土被冲刷流经矿石爆堆的,部分残留在矿堆中而造成贫化。因此在出矿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及时爆、及时运、及时选,减少爆堆在采场的滞留时间,防止雨水冲蚀及矿石的二次氧化,降低贫化损失。

3.2 合理修正矿体可采厚度和夹石剔除厚度:最低可采厚度规定过小,实际难于分采,往往人为地增加损失;夹石剔除厚度规定得过小,实际难于剔除,只能混采,人为地增加贫化。利用装运设备快速灵活的特点,及时将最小可采厚度和夹石剔除厚度更改为1m,极大地降低了矿石的贫化损失。

3.3 加强采矿疏干排水工作:针对地下水十分丰富的矿区,矿体大部分赋存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开采至一定深度台阶后采坑开始涌人地下水,而矿体上部主要为强一中风化的含铜花岗闪长斑岩,遇水易泥化,如不及时将水排出,必将增加采矿难度,同时造成铜的流失,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矿石的贫化损失。

3.4 加强出矿质量管理:技术措施的实施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保证,对于降低矿石贫化损失来说,技术措施只能对矿石贫化损失的自然因素予以尽可能的控制,而贫化损失的产生与加剧,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缩小人为因素对贫化损失的影响,是矿山企业保证出矿质量的根本所在。

3.5 加强职工培训:某些矿区由于地质专业人员不足,而调度、铲装司机、推土机司机等与出矿有密切关系的生产指挥和作业人员多数没有地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出矿经验。为此生产管理部门一方面对现场出矿管理人员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场培训,另一方面对现场操作工采用间歇式方法进行实用理论知识的培训,从而使与出矿有密切关系的人员能读懂简单的地质图件,并能较准确地辨别矿石和岩石,为保证出矿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6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各工序质量:在采矿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中,每道工序作业质量的好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出矿质量,因此必须制订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个严密的质量监督体系,对每道工序的作业加以约束,加以监督检验。具体实施时,可由矿生产技术部门牵头,调度、安全部门和生产单位参加,不定期地对采矿的各生产环节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严格按有关规章制度执行,从而保证了出矿的质量。

4 结语

矿对标管理交流发言篇(10)

1 引言

随着中国钢铁行业的飞速发展,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量迅速攀升,对国外铁矿石资源的依赖程度也日益提高。自2001年以来,我国进口铁矿石正以每年20%以上的幅度在增长。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导致了铁矿石的价格水涨船高,从而给中国的钢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国际三大矿业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公司掌握着世界铁矿石交易量的近80%,铁矿石价格的主导权还掌握在这三大巨头手中。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钢铁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除加大力度掌握更多国外矿山资源,加强自身实力以增加铁矿石定价的主导权外,更应注重从内部结构下手,降低成本,赢得优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显示,各种商品的物流费用百分比最低占10%,而最高可达32%。对生产大宗物品的钢铁企业而言,原料、产品的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更高,因此钢铁企业竞争的优势中很特殊的一个方面是降低运输成本。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品生产总体过剩的大环境下,物流管理水平将成为影响企业产品成本和市场竞争力重要的直接因素。满足区域市场需求,减少运费支出是钢铁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因此,对进口铁矿石物流进行优化,进一步降低进口矿物流成本,挖掘企业第三利润源泉,对于我国钢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相当有效的途径。

2 我国进口铁矿石物流现状

目前,我国的进口矿物流还很不完善,物流运输还是钢铁工业发展的限制环节,在进口铁矿石采购成本中,江海运输、仓储中转等环节物流成本已超过了50%。大量进口铁矿因卸矿能力不足,压港严重,到港铁矿卸港后,由于铁路运力不足,有的港口不得不靠汽车长途转运,增加了运输成本。使我国钢铁企业在得到低成本原料的基础上,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

国内港口和铁路运输仍然紧张。专业化的大型铁矿石码头严重不足,长江区域内的港口装卸能力的增长主要靠南通港的10万t级码头建设和沙钢工业港口的建设,增长能力有限。而北仑、青岛、日照、天津以及大连港口虽在扩大产能,但其外部铁路运输已经超负荷,成为铁矿进口的瓶颈。2004年一季度以来,由于铁路动力不足,加上重点确保电煤、粮食、石油、化肥等物资运输,导致铁矿石等原材料压船、压港增多,钢铁行业受到极大的影响,铁路装车满足率只有50%左右。

另外,我国铁矿石专业运输船型偏小。目前承运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最大船型在16万t左右,有的还用7万t的巴拿马船型承运,这对于从巴西和西澳进口的铁矿石航线来说,绝对不是经济型船型。随着铁矿石装卸港口大型专业化泊位改造的完成,发展与之配套的铁矿石运输的大型专业化船型势在必行。

3 进口铁矿石物流优化方法

3.1 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社会的50%。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资金的有效手段,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对大型的钢铁企业而言,与运输企业签订长期合约,有利于在运输价格上给予优惠,从总体上降低运价。以国际海运行情为决策面,与国际、国内航运业联手,进行船型的动态优化选择、通过现货与coa承租等方式,锁定运输成本,是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有效途径。尤其对于大型钢铁企业而言,进口铁矿石量大而且稳定,适时与大型船公司签订长期合同,有利于锁定成本与降低风险。我国许多钢铁企业早就与航运企业签订coa运输合同,锁定了运输费用,在合同期内不受当前市场运费变化的影响,保障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如2004年3月22日,宝钢与中远正式签订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中远在宝钢新一轮的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将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运价和一流服务。同时,宝钢还与日本商船三井签订长期运输协议,采用30万t级大型矿船承运巴西进口矿。这些措施均有效地降低了运输费用,为稳定宝钢原料供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联合采购

联合采购是指对同一产品或服务有需求的许多买方在相互合作的条件下合并各自需求以一个购买商的形式向供应商统一订货,用以扩大采购批量,达到降低采购价格或者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联合采购能将多个不同企业的分散订单集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向外界采购产品,积小单为大单,使采购方拥有更大发言权。这种方式在欧美等国已被广泛采用。其体现的是一种规模效益,一方面通过标准化降低产品品种,提高采购批量来取得价格的折扣,另一方面通过联合采购小组共同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和管理使得分摊到每个买方的费用减少,降低了采购系统成本,各合作伙伴也相应获得收益。

物流成本与装运的规模、距离直接相关。一般而言,运输规模越大、距离越长,则单位成本越低。因此,应该尽可能把进口矿石集中起来以实现整合运输。当进口铁矿石达到一定规模后,可采取大吨位的运输工具,从整体上降低运输费用。在海运市场上,充分利用批量优势,联合租拼船舶,降低海运成本。如在国外采购矿石后,若采购数量增大,可租用10万t级以上运矿船,使海运费比5万t级运矿船每吨单程运费节省4美元以上。当企业一次不需如此吨位时,可几家企业协作运输。

由于产业集中度不高,中国各钢铁企业原材料采购体系相当分散,致使整个铁矿石进口、谈判与运输等处于无序和被动状态。中国企业应该及时地转变国际采购模式,以整体力量加重在国际市场的谈判砝码,同时提高采购透明度,保持供求匹配,这样才能在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形成最佳的获利结构。尽管矿产市场处在卖方垄断条件下,但只要形成能共同进退的采购联合,还是有和国际供应商讨价还价余地的。

3.3 物流信息化

在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贯穿物流和信息流两个运动过程。物流是企业的基本流,它的运动进程产生各种运动信息,而企业管理者针对这些信息做出决策,以决策信息再控制物流运动,规划调节物流数量、方向、速度、目标,使之按一定目的和规划运动。企业信息化工程应充分考虑物流系统的特点,满足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为物流系统搭建一个技术平台。借助企业计算机信息网,实现物流信息电子化。

物流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就是将人力成本降低到难以想象程度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更是主要的发展趋势。企业物流信息化的任务就是要根据企业当前物流过程和可预见的发展,对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流通的要求,选购和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持软件等组成的环境,充分利用企业物流系统内部、外部的物流数据资源,促进物流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市场化,改进现存的物流管理,选取、分析和发现新的机会,做出更好的物流决策。

由于企业的物资管理一般较为规范,有章可循,建立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对企业信息化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新的管理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物流过程,为物流信息化提供了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业务中的物流信息加工、存储、汇总、传送、反馈,能够大大加快物流信息处理的时间,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大为提高。

在物流信息化的研究方面,日本的钢铁企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神户炼铁厂开发了原料运输船运行计划系统,该系统采用最优化方法,考虑与船只相关的条件,编制原料运输船运行计划,确定每只船运输货物种类、数量及各船在港口内装卸顺序,从而提高原料运输船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输费用,更有效地利用原料场地。 3.4 运输方式与运输路线的优化

运输是物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运费成本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最大,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用在其中占接近50%的比例,有些产品运费高于产品的生产费,所以节约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与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数量,缩短运输距离,避免交叉迂回运输等浪费,对于减少物流成本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对来说铁矿石的价值本身不是很高,客观上造成了运费在铁矿石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更大,运输环节在整个物流系统中的重要性益发明显。再加上进口铁矿石的量非常巨大,比一般原材料要大很多,而且涉及到海运、铁路、公路、内河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这些特殊性导致在进口铁矿石物流中,对其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进行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在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选择上,首先要尽可能的减少铁矿石的周转次数。因为每周转一次,将增加装卸费用和相关的仓储管理费用,同时也会增加铁矿石的损耗。目前新建钢铁企业选择海边城市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对于老的钢铁企业,可采取江海联运的方式,将原燃料运到离企业最近的堆场后再转运到厂内。另外,选择合适的装卸和减载地点,最高限度的利用现有运输能力,将铁矿石迅速及时地送达企业,避免压港、压仓现象,也是需要仔细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资源配置形成一定板块的条件下,尽可能在现有的运输环境下,有效把握和配置好运力和运量,以实现物流运作畅通,才能达到经济效果最佳的目的。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全球经济调整及产业不断升级,这都必然引起现代钢铁企业物流技术地位和作用发生深刻变化,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动钢铁企业工艺技术、总体布局的技术进步。物流技术必然成为现代钢铁企业蓬勃发展的重要载体。现代钢铁企业管理者清醒地看到物流技术可提升管理水平,作为挖掘"第三利润源泉"的有效途径。如何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铁矿石资源供应基地,以及最优的运输、装卸、配送体系,最大限度地确保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是值得我国钢铁企业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的一个更大课题。

参考文献

1 苏雄义.企业物流总论--新竞争力源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韩乐.钢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11)

上一篇: 垃圾分类知识内容 下一篇: 大学生消费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