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护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5:02

品管圈护理论文

品管圈护理论文篇(1)

我们选取了2013年和2014年我科的物资领取及水电、纸张的消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将2014年作为观察年,2013年作为对照年,两年在月份、住院病人数、护理人员数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管理方法

选取我科两个年份,它们分别为2014年和2013年,对应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9月份,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经过相同时间,比较观察两组的物资领取、水电、纸张的消耗和医护满意程度。

1.2.1观察组

采用品管圈进行护理管理,首先要成立儿科品管圈,让全体护理人员参与管理,宣传品管圈活动理念和方法,然后把"节约物资,提高医护满意度"作为活动宗旨,找出浪费的原因,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每周进行一次圈员活动,根据"5W2H"原则制定出浪费问题解决对策,制定仪器设备维护制度及操作流程,避免违规操作;培养护理人员节约意识,打印护理文书时先预览审核后再打印,避免纸张浪费,凡私人需打印的资料能不打印尽量不打印或双面打印,并制作出专门的纸张回收箱,便于纸张回收利用,定期进行纸张清理,并进行质量控制;在保证护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上节约水电,定时开关热水器,预先为病人准备好饮用开水;各种电器设备如电脑、空调、电视及取暖器不用时应及时关闭。设专人进行物资的领取、保管和监控,避免胶布、棉签、口罩浪费,胶布、棉签凭空袋更换,口罩一人一天一个。

1.2.2对照组

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进行护理管理,管理好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对护理人员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让护理人员了解物资浪费对医学治疗造成的影响。

1.3观察指标

(1)物资领用数量减少率;(2)水电、纸张消耗减少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两组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变更管理模式前后物资领用数量上的比较

观察组变更护理管理后的物资领用数量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在水电、纸张消耗上的比较

观察组水电、纸张消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电、纸张消耗率(P<0.05)。

品管圈护理论文篇(2)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精神科工作的48名护士。这48名护士均为女性。她们中有护师18名,护士30名,有本科学历者3名,大专学历者23名,中专学历者22名。她们工作的时间在1~25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为8.5年。

1.2管理方法

我院精神科从2014年3月开始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管理法。进行品管圈管理的方法是: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

本次研究中成立的品管圈小组由精神科主任、护士长和这48名护士组成。由精神科主任任圈长,由精神科护士长任指导员。同时,我院将品管圈中的48名护士平均分成6个组,每组有8名护士,每个小组由一名工作经验在10年以上的护师任小组长。

1.2.2制定护理计划

在成立品管圈小组后,由品管圈的圈长和指导员先制定日常的护理计划,并将护理计划公开供所有圈员讨论。在讨论结束后,由各小组的组长负责统计圈员讨论的结果,并将讨论的结果上报给圈长和指导员,再由圈长和指导员修改并确定最终的护理计划。

1.2.3实施护理计划

在圈长和指导员确定护理计划后,由指导员负责安排每个品管圈小组的具体护理工作,尤其要重点安排对病情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一般来说,品管圈的指导员会安排组员工作经验丰富、护师数量多的小组专门负责病情危重患者的护理。此外,在护理工作实施期间,由圈长和指导员负责监督护理工作的质量,并对护理工作质量好的小组和圈员提出表扬,对护理工作质量差的小组和圈员进行批评和指导。

1.2.4定期对品管圈组员进行业务培训

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期间,品管圈的指导员可根据每个品管圈小组的工作情况,对其组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进行业务培训的项目主要包括:对病情危重患者的急救方法、对病房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等。

1.3观察指标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

3个月后,观察并记录我院精神科这48名护士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前后基础护理工作的评分、专科护理工作的评分、对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评分、书写护理记录的评分、对病房环境维护情况的评分、对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情况的评分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总评分。其中,护士基础护理工作评分、专科护理工作评分、对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评分、书写护理记录评分、对病房环境维护情况评分和对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情况评分的满分均为20分。护士一项护理工作的评分越高,说明其该项护理工作的质量越好。护士护理服务质量的总评分为上述护理工作评分的总和。

1.4统计学处理我们使用

SPSS17.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3个月后,我院精神科这48例护士基础护理工作的评分、专科护理工作的评分、对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评分、书写护理记录的评分、对病房环境维护情况的评分、对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情况的评分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品管圈管理法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品管圈护理论文篇(3)

2方法

2.1品管圈的建立

根据自愿参加的原则进行招募,建立品管圈,取名“手长圈”,寓意手术室护士共同进步、一起成长。共12人,圈长1名,负责组织开展圈内活动,监督圈内活动内容;指导员3名,负责护理技术指导、示范及音视频采制、多媒体制作等,其余为圈员,均为新护士。

2.2主题选定

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视频教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采制最新的临床影像资料,配合既有多媒体技术资料,在品管圈质量管理体系引导下,进行学习、培训与交流。

2.3活动规划

确定品管圈的活动周期、活动细则、工作职责、圈员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式等。品管圈成员采用六何分析法(5,W1,H原则),通过每周的圈会进行相关资料的学习,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总结和分析教学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收集、整理各种信息反馈。

2.4现状分析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无菌操作要求高、突发事件多等特点,护理工作紧张而繁杂,新护士在参加工作初期难免会感到无所适从。通过品管圈活动的问卷调查,根据帕累托法,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排序,列出问题比较突出的前5项,分别为:术式复杂与医生沟通配合难;无菌操作要求高,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手术器械繁多,熟悉度低,物品准备不足;心理紧张,忙中容易出错,自信心不足;手术室环境布局复杂等。

2.5对策拟定与实施

根据手术室新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拟定整改方案。定期开展品管圈活动,了解圈员的实际需求,在圈会活动中交流心得体会,通过有针对性的视频教学培训,提高新护士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工作质量。具体措施包括:①圈长和指导员方面,将手术室的各项专业操作技术拍成视频短片,制成多媒体资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分析异同点,使抽象的无菌化操作具体化,对较难掌握的部分可以重复播放,并指出其重点和难点;注意收集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症结,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并进行示范引导,分享临床实践和思想的心得体会,注重圈员核心能力的养成;运用双向反馈机制,通过对新护士圈员的综合考核及量表调查,评价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进展情况,掌握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动向。②新护士圈员方面,培养无菌观念,熟练掌握手术室操作的基础理论和无菌操作的基本技能,通过视频和多媒体资料的学习,对照自身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适时加以改正;强化自身综合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有意识地提高在临床手术工作中的沟通配合能力和心理素质;在圈会中积极提出临床遇到的困难,分享在实践中学到的好方法和心得体会,在互相交流学习中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克服工作压力,树立在临床工作中的自信心。

2.6效果评价

在品管圈视频教学活动前后,对新护士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进行考核,理论考核主要采取试卷形式,操作考核计算多项技术操作所得分数的总和,其中包括器械物品准备的完备率、专业手术器械的熟悉度、临床实际操作的正确率等;通过向临床手术医师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新护士在活动前后与医师沟通配合能力的变化;通过发放自我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了解新护士在活动前后心理承受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和对自己工作水平主观感受的变化。

2.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工作质量的比较

活动实施后,器械物品准备的完备率、专业手术器械的熟悉度、临床实际操作的正确率较实施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医师满意度的比较

活动实施后,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较实施前增多,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减少,满意度呈上升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自我评价满意度的比较

活动实施后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较实施前增多,一般和不满意的人数减少,满意度呈上升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助于快速掌握手术室无菌操作的技术要领,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和基础护理的工作质量。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将现代化的视频影像技术应用于新护士的培训教学之中,有利于新护士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通过指导人员的亲身示范讲解,并与自己的实际操作进行对比,从而更容易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品管圈管理模式的应用,加强了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有利于新护士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主动发掘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工作中的诀窍,再通过与其他圈员的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品管圈的开展有利于指导员及时发现新护士的技术短板,把握培训的重点和难点,剖析热点问题,并实时更新视频教学内容,就圈员关心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圈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与医师的沟通协调和配合能力,有助于圈员开放个性,增进护士及医师之间的熟识和沟通交流。此次品管圈活动得到了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的大力支持,在视频的采制过程中,突出了手术配合的流程以及手术医师的习惯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指导,有效地促进了医护间的沟通,提高了临床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使新护士通过不断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渐提升自身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这些改变都有利于提高新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品管圈护理论文篇(4)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mode for culture shock intervention in surgical patients postoperative.Method:100 patients with culture shock since 2012 in our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given special interven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mode,through built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group,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activitie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group were formulated,implementation resul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group were evaluated and feedback improved.The culture shock elimination,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basic nursing implement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Before the intervention,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rates of frustration,anxiety,fear and despair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incidence rates of frustration,anxiety,fear and despai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28.0%,22.0%,12.0%,4.0%,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52.0%,66.0%,38.0% and 20.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字2=6.000,P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ulture shock;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Zhangmutou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2.030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又可称为质量管理小组,是由在相近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自发组织的形成数人一圈的小团体,一般由6人左右组成,大家集思广益、协力合作,按照一定的程序、应用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方法来解决和管理在现场工作中所发生的课题以及问题,是一种较为灵活的品管模式[1]。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又可以译为文化震惊或者文化震撼,是美国的人类学家Kalervo Oberg在1958年提出来的概念,指当一个人进入到陌生的文化环境的时候,因为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所有的社会交流手段和交流符号,指使产生一系列疑惑、迷失、排除、恐惧的精神紧张综合征[2]。继而引发患者生理反应的变化,严重影响手术预后。2012年本科开展了以干预外科患者手术后文化休克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经过三年的护理实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交流沟通能力,降低了医疗纠纷风险,为本院提升了服务形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考相关资料自制调查问卷、焦虑自评估表(SAS)[3],采用调查问卷、SAS判断患者是否已经出现了文化休克及其类型。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来源地、文化程度、经济情况、临床表现等。筛选出本科自2012年以来具有文化休克现象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5~70岁;平均(45.6±3.4)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6~68岁,平均(43.2±4.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给予特殊干预,试验组患者给予品管圈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品管圈活动小组的组成人员 由护士长负责前期收集品管圈活动的相关资料,组织本科室的全体成员一同学习有关品管圈活动的相关理论体系,包括品管圈定义、实施目的、活动原则、活动意义、活动的特点以及具体实施办法。由科室护理人员通过自动报名的形式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本科所有护理工作人员共有14人积极参加,平均年龄35.62岁,包括护士长1名、护理骨干3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6名。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并通过投票选举选出1名品管圈圈长,负责协调整个品管圈的活动,并投票选出文秘和督导员各1名[4]。

1.2.2 品管圈活动小组的主题 召开品管圈活动会议,小组成员就科室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确定以“减少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文化休克”为品管圈的主题,集体讨论选择圈名为“天使之圈”,圈明的含义:以守护天使的优质护理,陪伴患者的左右,为患者挡风遮雨,减少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文化休克。

1.2.3 品管圈活动小组的活动计划 品管圈活动小组的活动时间为2012年3月-2014年12月,品管圈活动小组会每1周召开1次。根据小组的活动步骤绘制出计划表,包括:制定活动目标、活动理论学习、具体实施工作、总结以往经验、分析成因、讨论结果、分配各成员活动任务,经过全体成员一致同意并通过。圈长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情况,积极接受有效成果,并采纳成员的不同意见[5]。

1.2.4 品管圈活动小组活动的具体实施 对于第一次入院的外科患者,医院的各个环境都很陌生,护士应积极地对患者进行入院介绍,让患者充分地熟悉和了解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各规章制度、医院病室周围的环境[6];注意用水、用电、防盗等安全知识,完成脉搏、体温、血压、呼吸等测量工作并且做好记录,完善入院护理评估,减少患者的陌生感,指导良好的生活作息,给予卫生处置,指导饮食,进行心理、舒适护理,协助患者完成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正确地留取化验的标本,了解患者的饮食、睡眠及二便情况,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进行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减少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沮丧、焦虑、孤独、绝望等心理[7]。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在患者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的文化休克消除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基础护理落实情况进行观察比较。(1)文化休克消除情况:包括对文化休克患者沮丧、焦虑、恐惧、绝望的消除;(2)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采用笔者自制的满意度评价量表,根据满意程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包括文化休克患者术后护理、晨间护理、晚间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卧位护理、舒适护理、安全管理的落实情况[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文化休克消除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沮丧、焦虑、恐惧、绝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沮丧、焦虑、恐惧、绝望发生率分别为28.0%、22.0%、12.0%、4.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66.0%、38.0%、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字2=6.000、19.010、9.013、6.061,P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经干预后,患者出院时,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3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6.000,P

2.3 两组患者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比较 经干预后,试验组的术后护理、晨间护理、晚间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卧位护理、舒适护理及安全管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些年来,品管圈活动模式在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等地医院广泛的开展,取得了肯定效果,我国也在积极地推行中获得了很大成效[9]。外科手术患者的文化休克因病而异并且因人而异,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需求,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价,患者的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宗教、婚姻状况、经济情况、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疾病心理状态、疾病认知状态、患者的护理需求等,对患者的文化休克准确评估,抓住细节,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文化休克的痛苦。由于患者缺乏手术知识,容易在手术后产生焦虑、恐惧、沮丧等负面心理,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做好手术相关知识的讲解,探究患者的心理水平,减轻患者消极的不良心理状态,向患者讲明关于围手术期的相关事宜,取得患者积极的配合,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努力减少文化休克的发生[10]。对于需要改善的措施需要反馈至小组的活动计划并进行修正,对于在护理外科手术后文化休克患者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需要反馈到品管圈活动小组会进行讨论。李琳凤[11]通过文献回顾品管圈活动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取得的效果,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护理技术操作,得出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改善护理工作的质量,并且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临床效果满意,为本研究将品管圈应用于外科手术提高了理论依据。

通过本研究可见,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沮丧、焦虑、恐惧、绝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沮丧、焦虑、恐惧、绝望发生率分别为28.0%、22.0%、12.0%、4.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66.0%、38.0%、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字2=6.000、19.010、9.013、6.061,P

出院时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对护理质量的落实情况进行统计,试验组落实例数分别为术后护理49例、晨间护理47例、晚间护理48例、饮食护理49例、排泄护理47例、卧位护理46例、舒适护理47例、安全管理49例;对照组落实例数分别为术后护理33例、晨间护理37例、晚间护理35例、饮食护理36例、排泄护理37例、卧位护理37例、舒适护理32例、安全管理33例;试验组文化休克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小组作为科学的管理工具能够在外科手术后的文化休克患者中运用,可以有效减低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文化休克,调动护理工作者的护理服务水平和积极性[13]。品管圈活动小组采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护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能够减轻患者文化休克的痛苦[14],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因此,品管圈护理模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梁青,杨柠.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意外拔管中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3):95-97.

[2]孙娜,郭海燕,彭幼清,等.多元文化护理在ICU患者文化休克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43-44.

[3]方曙静,刘梅,许勤,等.品管圈在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3):299-301.

[4]唐洪钦,赵丽,谭小云,等.品管圈在外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J].护理杂志,2013,30(10):52-54.

[5]昌子艳,贾思锋,刘君,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科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缺失率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2):20-22.

[6]孟爱荣,闫凤.手术患者文化休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80-82.

[7]梁爱琼,罗林,颜涛,等.品管圈在提高分级护理巡视合格率中的实践和体会[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11):1142-1144.

[8]林燕,张春燕,林海茹,等.“品管圈”在外科患者出院指导质量改进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11):1116-1117.

[9]许晨耘.以点带面全面推行医院护理品管圈活动[J].护理学杂志,2013,28(13):4-7.

[10]梁铭会,刘庭芳,董四平.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2):37-39.

[11]李琳凤.品管圈在我国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1):800-804.

[12]林喜爱,高金姣,徐秋英,等.品质管理圈干预对减少门诊输液中心按铃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107-108.

品管圈护理论文篇(5)

品管圈活动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针对部门内部的问题通过团队力量,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运用品管手法以自动自发的精神,结合群体智慧(头脑风暴)解决存在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使成员感受到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为了更好改进文书书写的护理工作方法,提高护理文书管理质量 ,2014年4月开始 ,本院护理部在各科室推行品管圈活动,我科运用品管圈活动主题是提高护理文书正确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方法

1.1成立品管圈小组

1.1.1设立圈名 树心圈

1.1.2圈徽寓意 “白衣天使”用朝气蓬勃的精神;齐心协力、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用我们热忱的心共同规范护理文书;十足的信心共同提高文书正确率。

1.1.3选出辅导员一名(护士长担任),了解圈小组对活动的想法和做法,提高能力、创造气氛,帮主题选定,协调小组困惑的问题,教导正确品管手法的使用时机与技巧,活动推行的持续性。圈长1名,是圈代表、是圈的灵魂人物,激励圈员参与,统一意志、观念及做法,圈计划的拟定与执行。圈员10名,积极参与,积极发言、发挥创意,提升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高度的使命感。其中树心圈护理师5名、护士6名。

1.1.4活动主题为提高护理文书书写的正确率。

1.1.5活动口号 树立信心,齐心协力,共同提高文书正确率,舒心工作!

1.1.6实施活动时间 2014年4月1日~6月30日。

1.2现状把握及原因分析 2014年4月7日~4月17日,对护理病历书写进行现状调查,每日选2名圈员轮流担任病历质控员,抽查在院及出院50份病历,查出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的问题 37 项 ,用鱼骨图表示,显示护理文书书写不正确率的因素,见图1。

2对策与实施

2.1通过运用品管圈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各方面的素质都需要提高,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显得极为重。本科积极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学习,在提高护士理论水平的同时,增强法制观念,加强护士法律知识的学习,帮助护士分析护理不良事件与护理记录的关系,使护士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举证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执行护理记录的正确意识:护理记录既是记录患者病情及治疗护理措施、为医生提供诊疗方案的文字资料,也是在出现护理纠纷时保护自己的重要法律依据[1-2]。

2.2通过运用品管圈给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规范文书书写。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护士对护理文书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其工作责任心及水平,转变原有的服务理念,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严格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做到做、说、写一致。护士除了要认真执行与落实护理规章制度,遵循操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重视健康教育及有效沟通,同时也要及时、认真、完整地完成护理记录,使护理文书记录能够达到规范化、证据化,从而达到“做你所写,写你所做”规范书写的护理理念。

2.3通过运用品管圈多学习多交流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医院及科室多次组织护理文书书写的培训,针对护士在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并将书写规范与不规范的护理记录在科室内进行讲评,加强交流,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能力。在每月质控分析及业务学习时把护理记录内容列在其中,相互交流书写护理记录的经验,同时让资深护士检查指导新工作的年轻护士书写护理记录。依据标准,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对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不定期抽查,将检点放在记录是否及时、客观、真实,护士是否及时、准确观察病情,护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等方面。

2.4通过运用品管圈有规有矩大家齐遵循,层层把关问题少。加强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管理,完善护士长、责任组长二级护理质控人员对护理记录书写的质量控制,分层负责,层层把关,做好实施环节与终末质量监控的有机结合。

2.5通过运用品管圈切实的解决病患需求,体现优质护理。护士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多关心亲近患儿、与家长多交流,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并切实解决患者的需求,取得患者的信任,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做到因人施护、因病施护,对作好文书管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

3结果

通过品管圈实施运用,经过3个月考研(改善前为 2014 年4月1日~4月20日;改善中为2014年4月21日~6月15日;改善后为2014年6月16日~6月30日),调查结果:护理文书正确率平均提高62.7%。

3.1运用品管圈过程中护理文书书写正确率项目,见表1。

3.2通过品管圈实施运用,从改善前、改善后角度分析护理文书书写正确率提高。调查结果:效果确认―有效成果91.3%,见表2。

4体会

4.1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护患沟通,增进患者及家长对护士的信任度。护士从思想上就对工作产生了兴趣,也享受到了成就感,不论是医护、护护、护患的感情更加融洽,从而也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4.2通过品管圈的活动,提升了护士的问题意识,有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不留问题死角形成了对事不对人的工作态度。定期组织大家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培训,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指导、要求护士掌握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正确性。随着护士对问题意识、改善意识的提升,护士们不论是在工作中、学习中感情更加融洽,有问题多沟通多交流。

4.3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书写的基本功、加强护士整体素质、强化护士法制观念。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提高全科护士整体素质,强化护士法制观念,以保证了护理文书的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

4.4通过品管圈活动增加了护士的自我管理意识,做事情更加自动自发、更加积极。护理记录书写质控力度的不断加强,对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护士能够做到自查自纠,持续改进,从而使我科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4.5通过品管圈活动使护士思路清晰、视野开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提升,同样在学习的同时做好了本职工作,从而获得了成长,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加轻松工作!

参考文献:

品管圈护理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5-013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on improving accuracy of pupil observation for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Metho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established. The theme of the activity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urgency and circle capacity, and activity proposal was decided. 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situation was carried out, and objective was set according to the focus on improvement and circle capacity. Reasons were analyzed, and feasible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Accuracy of pupil observ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QCC activity was compared, and the effec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 was confirmed. Results As for tangible results, the scores of examination on specializ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for nursing practitioners was (83.11±4.55) before the QCC activity, and the scores were (90.59±3.57) after the activity, the specializ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for nursing practitioner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Pupil observation; Specialized nursing; Execution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1]是指由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的相关人员,自发组织起来,科学地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其中神经外一科实际开放床位33张,配备护士18人,以低年资护士(工作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品管圈由8名护士自愿组成,均为女性,年龄26~39岁,平均(32±5)岁;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3人;学历:本科5人,专科3人;护龄>10年2人,5~10年3人,

1.2 方法

1.2.1 成立QCC小组 本活动采取自愿报名[2]的方法,要求圈长为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护师担任,圈员条件不限。最终有8名护士自愿组圈,辅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负责督促指导QCC小组活动及协调工作。圈长1名,负责QCC活动的统筹安排及管理,圈员6名。采用投票的方式,选定圈名为“中枢圈”,即人类的大脑,神经中枢、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的集结地,命令的发出者,我们是中枢的守护者,在此,爱在无声中传递,生命得以延续。

1.2.2 确立活动主题 由圈长组织圈会进行讨论,采用脑力激荡法,圈员们提出了多个主题问题,并按照解决问题的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3],采用5、3、1打分标准,最终确立以“提高瞳孔观察准确率”为活动主题。

1.2.3 现状把握 首先对全科护士进行一次关于瞳孔观察相关理论知识的测试,并对现阶段神经外科护士对瞳孔观察的现状进行调查,入选标准为医嘱需要观察记录瞳孔变化的患者,时间选择在晨交班或夜交班时,由辅导员及圈长(2名护士长)观察责任护士观察患者瞳孔变化是否存在缺陷来完成。对于瞳孔观察过程或结果不准确的均为瞳孔观察缺陷,如观察手法不正确、手电筒亮度不够、未正确评估病房瞳孔观察环境、未及时观察瞳孔变化、观察瞳孔大小不正确等,共调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20例,存在瞳孔观察缺陷的为63例,缺陷率为52.5%。

1.2.4 目标设定 根据收集的瞳孔观察缺陷的原因分布,按照“80/20”原则[4],最主要的原因是观察手法、标准不一致,执行不到位及观察工具、环境不统一。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5]=52.5%-(52.5%×91.49%×80%)=14.7%,即通过QCC活动后,瞳孔观察缺陷率的目标值降低至14.7%。

1.2.5 原因分析 针对瞳孔观察缺陷的原因,圈长组织圈员进行分析讨论。从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管理因素及其他4个方面,绘制出鱼骨图(图1)。

1.2.6 对策拟定及实施 针对现况调查中的问题点,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拟定对策,严格按照PDCA管理工具[6]落实措施。①加强护理人员瞳孔观察手法及标准的培训:成立学习小组,明确培训要求,圈长为学习小组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培训方案的拟定及执行。对全科护士进行瞳孔观察方法的统一培训,并将瞳孔观察的规范操作流程制作成视频,方便护士随时反复学习。同时制作瞳孔大小观察标准卡尺,粘贴于病床床头,并发放给科室护士,使观察测量标准达到统一。②统一瞳孔观察手电筒及病室环境:科室统一更换同一型号的手电筒,观察瞳孔时保持病房适当光线及温度,以免影响手电筒的亮度。③讨论确定眼睑肿胀患者的瞳孔观察最佳方法:组织医生护士,共同讨论眼睑肿胀患者的观察瞳孔方法。经过讨论,最终确定,对于眼睑肿胀难以观察的患者,在使用药膏促进消肿的基础上,可应用凡士林油纱及棉签将眼皮卷下再行观察,可提高护士对眼睑肿胀患者瞳孔观察的执行力及准确率。④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加强监督,定时观察:护士长定期强调护士定时观察瞳孔的重要性,提高护士对定时观察瞳孔变化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监督,将定时观察瞳孔纳入质控范围,主要由圈长对责任护士进行不定时监督来完成。

1.2.7 评价方法 主要通过QCC活动前后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水平、瞳孔观察准确率及圈员的成长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成组设计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2.1.1 QCC活动前后护士专科理论知识水平测试成绩比较 QCC活动前后护士专科理论知识水平测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1.2 QCC活动前后护士瞳孔观察准确率比较 QCC活动前后护士瞳孔观察准确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8名圈员的评分比较显示品管圈活动后8名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凝聚力、自信心、积极性、品管圈手法的运用能力及幸福感8个方面自我评分均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水平、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张和妹[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更多的护理人员参与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工作中来,使我们发现了在专科护士培训、管理及质控等方面的缺陷,并积极分析原因,制定整改策略,进一步规范专科护理的流程、方法及标准,并积极用于临床实践,提高了全科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及整体素质。

无形成果方面,本研究结果与其他许多研究结果[8,9]相一致,即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圈成员的解决问题能力、责任感、自信心等方面较活动前均有所提高。表明品管圈活动,作为一种共同参与管理[10]的工作模式,使更多的护理工作者参与进来,对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探讨,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使自己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主导地位,可提高圈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能力等,可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和谐度及幸福感,能更好地发挥每一位成员的潜能。

活动开展前,全科护士接受了系统的品管圈业务知识培训,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又将品管圈手法应用于各个环节,通过活动的开展,全体圈员齐心协力,坚持不懈,灵活掌握和运用品管圈的步骤与方法,使圈员学会使用品质管理工具来解决护理工作遇到的问题,品管圈活动的理念[11]在科室得到广泛传播。

然而,在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在定时观察并记录瞳孔大小变化方面,改善较小,这主要与神经外科的工作特点有关,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多为急诊入院,大多要求护士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工作,进行抢救,加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较多,工作繁重。因此,观察记录不及时,疏漏观察记录等现象依然存在。有些患者瞳孔变化非常迅速,同时也意味着病情的变化,作为与患者接触时间最多的护理人员,若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瞳孔变化,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实施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就会失去最佳的抢救时机,给患者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品管圈成员应该继续分析原因,制定可行有效的对策,最终使全科护士做到及时、准确地观察记录患者瞳孔变化。

据有关报道,随着时间的延长,品管圈小组活动的效果和效益会降低[12],为保持品管圈小组活动的积极性,需要定期改变品管圈活动小组成员及目标,另外还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绩效和竞争进行奖励。除此之外,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还需要高层或中层管理人员的支持,在品管圈活动开展之前要得到领导的批准及支持,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定时与领导沟通,保证品管圈活动的顺利进行。

综上,通过开展此次QCC活动,提高了全科医护人员对QCC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掌握了一系列品管手法,为持续推行品管圈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下一期品管圈活动更好地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 肖远莉,刘红,吴胜林,等. 品管圈在提高护士对高危药品认知中的应用与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2014,14(2):129-130.

[2] 刘庆兰,郑文龙.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9):2404-2407.

[3] 黄玉婷,王斐,陆敏,等.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泌尿外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2014,14(2):118-120.

[4] 杜天平,李莉,王治霞,等. 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8):943-945.

[5] 李克佳,胡建军,于俊叶,等. 品管圈在提高护士“三查七对”正确执行率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 11(4):80-81.

[6] 张莉萍,戴晓冬,杨宁硎. 品管圈活动在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3,28(22):71-72.

[7] 张和妹,柯雅娟,许晨耘,等.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瞳孔测量准确率[J]. 护理学杂志,2013,28(20):81-82.

[8] 校爱芳,冯国琴. 品管圈管理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210-212.

[9] 陈媛孀,王博,王戈,等. 品管圈方法减少神经内科病区呼叫铃声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2014,39(4):540-542.

[10] Lin-run Wang,Yang Wang,Yan Lou,et al. 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in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J]. Springer Plus,2013,2:141.

品管圈护理论文篇(7)

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结合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分工合作,在自我启发和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应用各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中的障碍问题,以达到改善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成本的目的[1]。我院于2013年3月开展QCC活动,我科根据护理部QCC活动计划,开展了一系列QCC活动,拟定活动主题为减少体温计遗失率,经过5个月的活动周期,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 我科在护理部动员会议后,立即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召开第一次圈会,成立QCC活动小组,根据自愿报名参与的原则,共由10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5名,选举产生圈长,由具有较丰富临床护理经验并有一定组织号召能力的具有本科学历的护师担任,护士长担任辅导员。通过投票确定圈名为"光明圈",其寓意为光亮、明亮;也比喻给住院患者予以正义和希望。同时制作了圈徽。

1.2确定活动主题 通过脑力激荡[2],收集我科目前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各位圈员勇跃发言,各抒己见,罗列出了9个存在问题,应用品管圈的迫切性、圈能力、可行性、上级政策进行评价,最后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如何减少体温计遗失率。并向护理部提交了本次活动申请表。

1.3拟定活动计划 确定活动时间为2013年3月~7月,通过绘制甘特图拟定活动计划。

1.4现状调查 各圈员根据各自的职责开始收集资料:遗失体温计0~2支/d,6~19支/月,平均10.7支/月,平均0.4支/d,收集3~4月份共发放体温计1924支,遗失体温计26支,遗失率达13.5%。圈员记录导致体温计遗失的原因,统计汇总如下,见表1。

根据查检数据表明:患者下床活动,患者躁动,护士未及时收回体温计等是主要原因。运用80/20原则,得出最主要的原因是前三者,故本次圈活动改善的重点是从患者方面改进体温计的管理方法,对责任护士进行责任心教育。

1.5要因分析 采用鱼骨图分析体温计遗失或损坏的原因有:患者方面:患者下床活动不慎将体温计滑落于地上摔坏;患者躁动;护士没有及时收回体温计。 1.6设定目标 经QCC小组讨论,依据目标设定原则,设定目标,在2013年3月~7月体温计遗失率由13.5%下降至2%,下降率达81.2%,目标值为0.2支/d。

1.7制定措施 针对主要原因,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寻找改善对策,并对每一对策根据可行性、圈能力、经济性等指标进行评分,按80/20原则共拟定2个对策进行实施。

1.7.1制定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实行体温计专人使用 在每一位患者入院时,接诊护士向住院患者收取5元押金,发放体温计1支,专人专用,由患者自行保管,并且作好登记手续。每次测量体温时由责任护士直接到床旁帮助患者测量体温,并按规范要求时间记录患者体温数值。出院时患者退还体温计,护士返还患者押金[3]。

1.7.2责任护士加强对住院患者及其家属使用及保管体温计的宣教工作。

1.7.3为住院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测量体温前向患者解释测量体温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并充分评估患者,取舒适,为患者提供一切生活所需和排空大小便,以免患者在测量体温中途进行其他活动, 若为老年、小儿、昏迷及躁动的患者测量,应专人守护,防止意外[4]。勿叫患者自行甩体温计和测量体温。

1.7.4护士及时取出体温计读取数值,避免测量时间过久患者遗忘或者不耐烦导致滑落而破损或其他意外发生。

1.7.5带教实习生的老师,指导实习护生正确的测量体温方法、使用体温计方法及消毒方法等。

2 结果

2.1有形成果 经过2个月的改进,于2013年7月进行数据采集,统计2013年6~7月住院患者共计1912例,发放体温计1912支,共遗失6支 ,平均0.1支/d。与改善前体温计遗失或损坏率0.4支/d比较,改善幅度达66.7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成组设计四格表卡方检验,改善前后体温计遗失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

2.2无形成果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各位圈员的圈能力、团队精神、逻辑思维能力、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均得到提升;住院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3 讨论

3.1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体温计遗失率,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由于破损的体温计对患者、护理人员的不安全因素及由于水银未及时处理甚或是无法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

3.2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护士的成长 品管圈活动是采取脑力激荡的形式寻找工作中存在问题,然后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全体护理人员通过参加培训,整个团队学习品管圈的手法,在整个活动中,每位护士都充分参与,并发表意见,将品管圈方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工作中认真观察、学习,找出工作中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建立,促进脑力开发,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患关系,增强科室的凝聚力。提高了护士素质和责任心,取得了患者的信任,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品管圈活动不仅有利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统筹管理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护理质量及护理科研水平的提高。

我科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极大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质量。随着品管圈活动的深入开展,为患者提供优质、低耗、高效的护理服务,护理工作应当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处处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想患者之所想,积极寻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芳,杨立利,王玉琼,等.品管圈活动降低护理人没逾期下班率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419-421.

[2]明雅.脑力激荡法在病区班次改革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13):1196.

[3]尹芳,兰凤敏,沈杰,等.不同体温计管理方式对护理人力成本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5):3054-3055.

[4]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2-154.

[5]李红,吴洪美,余春华. 品管圈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A]. 第八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 2012.

品管圈护理论文篇(8)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of QCC activities on nursing quality towards wards without family or paid caregiver. Methods The establishment of double QCC group, by determining the theme task ,the defects of nursing quality, target value,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of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QCC,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sults Carry out before or after,the basic nursing eligible rate, the critically-ill patient nursing eligible rate, the health education eligible rate, the nursing document writing eligible rate and the specific nursing rate were on the rise. Conclusion The QCC activiti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quality of nursing, as well as nurses diathesis in the wards without family or paid caregiver.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quality; Without family or paid caregiver; Nursing Administration

无陪护护理是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一切护理服务均由院内护理人员实施开展。该模式采取分级配备护理人员,改善科室硬件设施,使用新收费政策,落实分级护理及生活护理等措施,实现患者住院期间无传统的护工和家属陪护[1]。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创立,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的多人团体。通过团体成员的全体合作,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或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2]。从上世纪60年代起,品管圈活动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体系中,被证实是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3]。近年来,品管圈活动被逐渐引入医院护理管理,我科室于2013年全年在无陪护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质量,现汇报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康复外科现有病床50张,护理人员20人,包括护士长1人,护士长助理1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5人,护士10人;在编护理人员9人,招聘护理人员11人。科室依据无陪护护理人员用工性质、学历和从业资格,将护理人员划分为治疗护士和辅助护士两级配备。治疗护士从事临床治疗、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辅助护士开展各项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上述护理人员统一由护士长管理,配备护士长助理一名,重点协助护士长开展辅助护士的管理。

1.2方法

1.2.1成立双品管圈小组 依据科室治疗护士和辅助护士两级护理团队,组成两个品管圈小组,治疗护士9人组成品管圈名称为能量圈,寓意给患者以正能量,早日战胜疾病,摆脱病痛;辅助护士11人组成品管圈名称为关爱圈,寓意给予更多爱心和关怀,给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各圈推选圈长一名,护士长和护士长助理担任双圈的辅导员。

1.2.2分解品管圈护理质量主题任务 护理质量指标主要由基础护理、危重与一级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件书写和专科护理等5项合格率指标组成。科室基础护理由辅助护士实施,辅助护士组成的关爱圈以基础护理为品管圈活动主题;科室治疗护士开展除基础护理外其它4项护理工作,由治疗护士组成的能量圈以这4项护理工作为品管圈活动主题,每季度轮换1项。

1.2.3分析护理质量缺陷 双品管圈各自组织圈会,围绕当期主题分析存在的护理质量缺陷,方法主要采用鱼骨图法等进行归因分析。圈员使用头脑风暴法、民主投票或讨论决议等方法选定1项护理质量缺陷为限定时间段(一般3个月)能完成的改进目标。圈长和辅导员组织圈员进一步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和修正,确保要与当期主题一致。

1.2.4品管圈目标值设定 在确定当期改进目标基础上,依据现状的合格率指标,结合圈能力和改进能力,由圈会民主决议设定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值,即完成此项改进目标后能达到的新的合格率指标。经圈员群策群力,此次目标值定为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与一级患者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和专科护理合格率等质量指标,各提高两个百分率。将此项目标值报护理部备案。

1.2.5提出改进对策 全体圈员对照改进目标、目标值和现状合格率等资料,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挖掘改进措施。这一阶段使用工作流程梳理法,在流程上优化改进措施。聘请专家参与圈内讨论,共同设计改进方法。与患者有关的改进措施可现场征询相关患者。在讨论获得对策方案后,由圈员分工整理形成详细方案,与目标值一起报护理部审批备案。

1.2.6改进对策的实施及监督 对策方案审批通过后,由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实施,出现重大困难及时反馈圈长,并及时分析修改对策方案。圈长和圈辅导员负责监督对策方案的执行,指定数据责任人,负责收集执行改进对策后的合格率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1.2.7改进对策的效果分析 在改进对策实施3个月后,将实施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圈会讨论决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接近目标值的,均说明改进情况不够理想,可进一步修改,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促进作用,也未达到目标值的改进对策可决定取消。

1.2.8 PDCA循环和双品管圈交互 遵循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则,每3个月完成一次品管圈活动后,治疗护士组成的能量圈更换主题,辅助护士组成的关爱圈仍旧以基础护理为主题,双品管圈继续开展下一轮品管圈PDCA循环。新一轮开始前,双圈圈长、辅导员开展交互,汇报前期成果,汲取经验教训,共同促进工作。

1.2.9评价方法 评价品管圈活动前(2012年)、活动后(2013年)的我科室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与一级病人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和专科护理合格率)。严格依据医院护理部制定的质量标准来评定,以护理部每月护理质量检查的全年数据计算合格率,以全年住院人次为总例数。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质量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品管圈活动对科室护理工作的作用

3.1.1能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依据表1提供的各项数据表明,我科室实施品管圈活动一年来,入院患者(总例数)有所增加,但基础护理、危重与一级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件书写等4项护理质量指标,经合格例数χ2检验,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项P

3.1.2能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科室护理人员熟悉护理质量管理;参加品管圈活动的培训,使参与者逐步掌握品管方法;头脑风暴法使圈员锻炼了创造力和观察力,圈会的自由交流探讨提升了圈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使圈员熟悉χ2检验等数据处理方法,获得护理科研的基本能力[4]。

3.2注意事项及建议

3.2.1无陪护护理科室适宜成立双品管圈 品管圈的组成人员要求工作性质相同或相近,无陪护护理科室分两级配备护理人员,两级人员工作性质有较大差异,经过探索实践,各自建立品管圈较为合适。同时双圈活动利于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2.2重视品管圈知识培训和监督指导 医院护理部要成立品管圈活动督导小组,组织开展对科室品管圈知识培训,促进护理人员对品管方法、沟通技能和护理质量考核的熟悉;对科室品管圈活动加强指导,协调医疗、医技和辅助人员对护理品管圈活动给予支持,以求获得最大成效。

总之,经过我科室的研究与探索,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最有效的激发基层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措施的关注度,形式活泼,效果明显,直接或间接促进医院各项护理工作。由于实行时间较短,后续工作将进一步建立对应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品管圈活动的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杨贵云,郑超,等.科室无陪护护理模式及成效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260.

品管圈护理论文篇(9)

全面品质管理和“品管圈”在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到医院管理领域,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地医院中开展广泛,效果肯定。近几年,随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一种具有护理特色的、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正在护理队伍中萌生,这种内生性的意识激发起广大护士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品管圈活动己经在护理质量管理、临床护理、护士素质、健康教育、仪器管理这些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

1、什么是品管圈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也称为品质圈)由日本石川馨博士在1962年首创,后来在英国、法国及韩国等地得到广泛应用,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通常为3-10人),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

2、如何在护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

2.1培训

对全体护理人员由专项推行员进行品管圈活动开展的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等相关内容培训,重点在于强化观念和达成共识,达到想做、要做和会做的目的。并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知识理论考试,对圈长、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实施应用能力考核,如资料的收集、问题的选定等,来评价培训效果。

2.2组圈

QCC小组一般由3-10人组成,人太少则达不到改进效果,人太多则对组织能力要求太高,同时也不利于统一意见和行动。QCC小组中角色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圈长,一种是圈员,一般由护士长或资历较深的护士担任圈长,其他护士作为圈员。

2.3实施

QCC小组活动整个过程分为选择课题、现状评估、设定目标、根因分析、对策拟定及实施、效果评估及成果总结7个步骤。

3 品管圈在国内护理工作中应用现状

3.1护理质量管理

通过调查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病人满意度由90. 5%提高到96.5 %,认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护理环节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护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由之前的94. 54%上升到97. 55 %,护士综合素质从90. 06%提高到93. 32%人性化护理服务病区护理质量由90. 22%提高至97. 18%,经统计分析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临床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进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发展阶段,并进一步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发展。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完成基木操作,还要求其应该从患者角度出发,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服务水平,促进患者健康。我国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最早将其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后来应用于质量的范围不断扩展,均有显著效果,充实了临床护理文化,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了相应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万,保证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目前,品管圈]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包括预防医院感染、加强护理操作技术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3.3护士素质

以“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理论水平”为课题的品管圈活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理论考试及格率由52. 6%提高到100 %,取得了较好效果。探讨“品质圈”活动在提高护士疼痛评估技能中的作用,结果实施前后护士对疼痛评估技能优秀率由原来的13%提高到89 % 。

3.4健康教育

为提高护士对神经内科口服药知识水平及对患者口服药健康教育的效果,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护士在品管圈活动前后口服药知识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在护理人员中开展是行之有效的,能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护理管理制度执行力,是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较少,如何用品管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杨英华.护理管理学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0.

【2】工复苏.从台湾经典案例谈医院的全而品质经营管理田.当代医学,2002.8(9):22.

品管圈护理论文篇(10)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ulture shock;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Zhangmutou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2.030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又可称为质量管理小组,是由在相近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自发组织的形成数人一圈的小团体,一般由6人左右组成,大家集思广益、协力合作,按照一定的程序、应用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方法来解决和管理在现场工作中所发生的课题以及问题,是一种较为灵活的品管模式[1]。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又可以译为文化震惊或者文化震撼,是美国的人类学家Kalervo Oberg在1958年提出来的概念,指当一个人进入到陌生的文化环境的时候,因为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所有的社会交流手段和交流符号,指使产生一系列疑惑、迷失、排除、恐惧的精神紧张综合征[2]。继而引发患者生理反应的变化,严重影响手术预后。2012年本科开展了以干预外科患者手术后文化休克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经过三年的护理实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交流沟通能力,降低了医疗纠纷风险,为本院提升了服务形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考相关资料自制调查问卷、焦虑自评估表(SAS)[3],采用调查问卷、SAS判断患者是否已经出现了文化休克及其类型。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宗教信仰、来源地、文化程度、经济情况、临床表现等。筛选出本科自2012年以来具有文化休克现象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5~70岁;平均(45.6±3.4)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6~68岁,平均(43.2±4.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给予特殊干预,试验组患者给予品管圈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品管圈活动小组的组成人员 由护士长负责前期收集品管圈活动的相关资料,组织本科室的全体成员一同学习有关品管圈活动的相关理论体系,包括品管圈定义、实施目的、活动原则、活动意义、活动的特点以及具体实施办法。由科室护理人员通过自动报名的形式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本科所有护理工作人员共有14人积极参加,平均年龄35.62岁,包括护士长1名、护理骨干3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6名。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并通过投票选举选出1名品管圈圈长,负责协调整个品管圈的活动,并投票选出文秘和督导员各1名[4]。

1.2.2 品管圈活动小组的主题 召开品管圈活动会议,小组成员就科室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确定以“减少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文化休克”为品管圈的主题,集体讨论选择圈名为“天使之圈”,圈明的含义:以守护天使的优质护理,陪伴患者的左右,为患者挡风遮雨,减少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文化休克。

1.2.3 品管圈活动小组的活动计划 品管圈活动小组的活动时间为2012年3月-2014年12月,品管圈活动小组会每1周召开1次。根据小组的活动步骤绘制出计划表,包括:制定活动目标、活动理论学习、具体实施工作、总结以往经验、分析成因、讨论结果、分配各成员活动任务,经过全体成员一致同意并通过。圈长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情况,积极接受有效成果,并采纳成员的不同意见[5]。

1.2.4 品管圈活动小组活动的具体实施 对于第一次入院的外科患者,医院的各个环境都很陌生,护士应积极地对患者进行入院介绍,让患者充分地熟悉和了解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各规章制度、医院病室周围的环境[6];注意用水、用电、防盗等安全知识,完成脉搏、体温、血压、呼吸等测量工作并且做好记录,完善入院护理评估,减少患者的陌生感,指导良好的生活作息,给予卫生处置,指导饮食,进行心理、舒适护理,协助患者完成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正确地留取化验的标本,了解患者的饮食、睡眠及二便情况,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进行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减少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沮丧、焦虑、孤独、绝望等心理[7]。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在患者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的文化休克消除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基础护理落实情况进行观察比较。(1)文化休克消除情况:包括对文化休克患者沮丧、焦虑、恐惧、绝望的消除;(2)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采用笔者自制的满意度评价量表,根据满意程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包括文化休克患者术后护理、晨间护理、晚间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卧位护理、舒适护理、安全管理的落实情况[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文化休克消除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沮丧、焦虑、恐惧、绝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沮丧、焦虑、恐惧、绝望发生率分别为28.0%、22.0%、12.0%、4.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66.0%、38.0%、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字2=6.000、19.010、9.013、6.061,P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经干预后,患者出院时,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3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6.000,P

2.3 两组患者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比较 经干预后,试验组的术后护理、晨间护理、晚间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卧位护理、舒适护理及安全管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些年来,品管圈活动模式在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等地医院广泛的开展,取得了肯定效果,我国也在积极地推行中获得了很大成效[9]。外科手术患者的文化休克因病而异并且因人而异,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需求,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价,患者的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宗教、婚姻状况、经济情况、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疾病心理状态、疾病认知状态、患者的护理需求等,对患者的文化休克准确评估,抓住细节,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文化休克的痛苦。由于患者缺乏手术知识,容易在手术后产生焦虑、恐惧、沮丧等负面心理,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做好手术相关知识的讲解,探究患者的心理水平,减轻患者消极的不良心理状态,向患者讲明关于围手术期的相关事宜,取得患者积极的配合,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努力减少文化休克的发生[10]。对于需要改善的措施需要反馈至小组的活动计划并进行修正,对于在护理外科手术后文化休克患者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需要反馈到品管圈活动小组会进行讨论。李琳凤[11]通过文献回顾品管圈活动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取得的效果,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护理技术操作,得出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改善护理工作的质量,并且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临床效果满意,为本研究将品管圈应用于外科手术提高了理论依据。

上一篇: 主管半年工作总结 下一篇: 简单窗花剪纸图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