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厂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8 14:52:15

水电厂论文

水电厂论文篇(1)

引言

随着水电厂"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工作的开展,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基础的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对水电厂的生产运行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水电厂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开发应用是水电厂实现"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必备条件。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水电厂自动化系统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舞台。水电厂自动化工作也必须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有新的发展。如今的水电厂自动化系统应该成为一个集计算机、控制、通信、网络及电力电子为一体的综合系统。不仅可以完成对单个电厂,还可以进一步实现对梯级流域、甚至跨流域的水电厂群的经济运行和安全监控。本文就如何开发水电厂自动化系统及自动化系统开发方面的技术问题作一点探讨。

1、自动化系统开发的组织过程

1.1、用户参与开发过程

计算机监控系统不同于一般的机电产品,用户参与其开发过程,对于系统发挥其监控功能十分必要。这是因为:

#由于计算机硬件的可扩展性和软件的灵活性,使监控系统的结构、规模、功能、性能等不可能统一,市场上没有固定的系统可供购买。

#用户的要求差异性很大。电厂规模、重要性、设备状况不同,对监控系统的要求就不同。电厂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技术人员参与开发是将用户的意图、习惯和对自动化的理解融合到产品中去的最好方式。

#参与开发能使用户最快地掌握系统开发技术,有利于用户对系统的升级、改进、完善及维护,更好地使用系统各项功能。

监控系统从设计到投运一般要经过如下过程:设计招标、合同谈判、成立联合设计开发组、用户数据文件收集、开发商设备采购、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出厂验收、现场安装调试、工厂试验及投运等。用户应全过程参与,但真正参与开发是在合同谈判结束和各项技术条件确定后开始的,包括用户数据文件准备、系统集成与开发。

1.2、用户数据文件的准备

监控系统开发的最大工作量在于系统的客户化,而客户化的好坏起决于用户数据是否充分和准确,因此用户在同厂家开发之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数据的收集和准备工作,生产技术人员应包括运行人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人员、自动化技术人员。

由运行人员准备的资料有:工作站监控画面、运行报表、历史记录点定义、事件记录报表、操作键盘定义、语音报警语句、电话及ON-CALL传呼定义、统计计算格式等等。

由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人员准备的资料有:计算机网络结构、MIS系统操作系统平台、MIS系统和自动化接口软件、网桥、防火墙等。

由自动化技术人员准备的数据资料有:数据库定义表、各项操作流程及防误闭锁条件、各LCU的I/O定义表、LCU顺控及自动倒换流程、AGC、AVC控制参数和边界条件、对外通信数据清单等。

数据文件准备工作一般约需3个月时间,对于尚未投产的新电厂,由于设备还未到位,其运行状况不明,图纸资料不齐全,数据文件准备工作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

1.3、双方联合设计开发组联络会议

联合设计开发组一般应有双方技术人员和商务人员参加。首次联络会会议的主要内容一般为:

#用户通报现场数据准备情况,并提交有关资料;

#开发商通报设备采购情况,并就设备变更和系统集成方案征求用户意见;

#双方对合同的理解和技术澄清;

#确定开发的组织方式和开发的时间;

#在随后的开发过程中根据合同要求和实际技术难度,可能还开1~3次联合设计开发组联络会。

1.4、系统的集成与软件开发

#硬件系统的集成,一方面是检验合同文件所规定的系统结构、硬件设备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是为软件开发搭建平台,这项工作应由开发商根据简化了的网络结构进行。

#用户应成立厂开发工作组,一般为5~15人组成,并指定工作组负责人。用户工作组成员应包括:自动化专业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和运行经验丰富且具备一定计算机知识的运行人员。开发商应提供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并提供必要的培训。

开发过程中用户工作组可独立完成的开发任务有:

#对外通信数据模块原文件的编辑,等等。

用户工作组可协助开发商完成的开发任务有:

#AGC、AVC控制流程;

#事件及报警记录的定义;

#语音、电话报警和ON-CALL信息的定义;

#主站操作流程及防误操作闭锁流程;

#历史数据的统计、计算等等。

现场用户工作组应定期反馈开发进度,全过程监督项目的执行,直到开发工作结束,并一同参与出厂验收。

2、太平哨发电厂监控系统开发过程介绍

太平哨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开发始于1997年,开发的项目范围为计算机主站、网络设备、公用设备LCU。

该项目选定东北电科院自动化所为合作伙伴,项目各阶段的进度如下:

合作意向签订:1997年初

自动化改造方案和施工期进度方案:1997年

技术条件及合同拟定:1998年

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1998年

现场数据文件准备:1998年2~4月

用户工作组开发:1998年5月~10月;1999年9月~12月(1998年1号机组;1999年2~4号机组)。

第一台LCU连入新主站网络运行:1998年10月

系统联调:1999年11月~12月

随着试验的进行,各项功能逐步投入使用。至1999年底,已能实现对四台机组遥测、遥控和遥调。

在该项目中,用户参与开发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数据文件准备阶段,共有20余人参与,历时3个月;第二阶段为开发阶段,共有15人参与,历时6个月。

3、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问题探讨

监控系统是一个客户化程度很高的自动控制系统,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以及灵活性等取决于客户(包括管理、设计开发、使用等)的要求。在此就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3.1、监控系统电源

电厂控制层应设有直流和交流控制电源,监控系统的LCU及自动化装置宜采用交直流双电源、互为备用、无扰切换的供电方式,电源装置的电压选择应保证正常情况下交流供电、直流备用,以减轻直流系统的负担。运行经验表明,UPS在现场环境下使用寿命很短,难以维护,不宜采用(太平哨发电厂正在考虑改进直流供电电源)。

监控系统主站设备(工作站、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的运行环境要达到国家规定要求,采取交流+UPS供电方式较好。

3.2、监控系统与励磁、保护、调速器系统接口

LCU与上述自动化装置一般采用开关量(DIO)接口和通信两种方式。对于DIO方式,由于交换的信号一一对应,接线直观,便于调试和故障查处。但接线较多,有些控制功能,例如有功和无功调节,必须在LCU内编制复杂的PID调节程序,如PID参数不当还可能造成调节性能不佳。现场应用表明,这种方式对无功/电压闭环调节尚能满足要求,但对有功闭环调节,常常出现超调或调节不到位、或凋节时间延长等现象。

上述三种自动化装置宜采用通信方式,LCU直接将给定值传送至电调和励磁装置,实现有功、无功的一次设定;LCU通过通信链路获得各个自动化装置的内部详细状态和微机保护的事故追忆采样值数据包(如果微机保护有此功能的话)。

尽管监控系统与励磁、保护、调速器装置存在接口联系,但各系统间应保持相对独立,并在通信上设置"互检"和容错功能,一方故障不应影响其它系统的正常运行。上述装置中直接作为控制和调节条件的信号(例如主开关状态、机组转速和机组状态等)不应相互转送利用,而应通过高可靠的渠道直接从设备上采集。

3.3、监控系统与现地自动控制回路和装置的功能协调

机组或公共辅助设备,例如冷却水系统、压油泵、深井泵、空压机等,一般设有现地自动控制装置。处理现地自动化与监控系统的关系时,应遵循现地自动化为主的原则,监控系统则通过开关量、模拟量的采集(无需通信)承担监视、后备控制的任务,一旦发生异常,则发出信号,并通过独立的信号采集进行紧急控制。

直流电源装置也应视为现地自动装置,监控系统只对直流系统和电源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不参与控制。无需建立网络或串行通信联系。

3.4、事件记录与故障录波的考虑

事件记录与故障录波装置都是运行和事故分析的手段。事件记录一般集成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但由于采样速度、内存等限制往往不能提供足以用来分析事故的波形;故障录波一般用在开关站,作为线路故障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具。

机组不必配置故障录波器,因为配置故障录波器会导致信号的重复采集,使二次回路和电缆布置复杂化,而且不可能收集太全的信号(有些设备的关键量、中间计算数据点无法提供接口)。将事故记录与故障录波功能分别由监控系统和具有快速交流采样功能的微机保护装置、微机励磁调节器、微机调速器等分担较为合理。这就要求微机保护装置、微机励磁调节器、微机调速器具有判别故障、存储、对时等功能。

3.5、信号返回屏的考虑

信号返回屏是电厂实现集中监视和控制的重要人机交流界面,由于显示直观、清晰可靠,画面和各仪表、元件位置固定,对运行值班十分方便,尤其是事故情况下,运行人员对全厂的状况一目厂然,其作用是计算机屏幕不可替代的(采用大屏幕电视或投影替代也是不可取的)。信号返回屏宜考虑采用一些指针仪表,以反映系统的动态过程(例如系统振荡)。

3.6、工业电视、消防报警、保安、故障录波器及MIS的接入

鉴于监控系统在电厂运行控制中的突出地位,其接入系统越少越好,信息交换量不大时,为了保证各个系统的安全运行,能采用I/O接入的决不采用通信连接。

对工业电视,由于图像信号数据量大,占用网络资源多,不应通过监控网传送,而应自成网络,在控制室设置工业电视专用CRT。但如果工业电视要实现图像自动联控切换功能,仍应以通信方式接入监控系统,通信链路上仅从监控系统单向传送用于图像自动联控切换的信息。而工业电视与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应联网,以便授权用户进行图像访问。

消防报警对运行监视十分重要,其数据量不大,因此接入监控系统比较合理。消防报警火情信号和保安监视信号可转送给工业电视系统,进行图像自动联控切换。

故障录波器为大容量数据采集和记录分析设备,数据的实时作用不强,离线分析的成分较多,应各自自成系统,并建立各自的中心分析站。从运行管理模式看,电厂实现"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后,控制室运行人员很少,而这两个系统的数据分析工作十分费时,专业性很强,不适合运行值班人员操作;如果两系统与MIS系统联网,监控系统仅通过I/O对其故障和动作等情况进行监视。专业技术人员通过MIS即可访问两系统,完成数据分析和远程管理功能。

为实现生产发电与电厂管理相结合,MIS应与监控系统联网。由于MIS用户多,MIS上数据多种多样,为安全起见,两网之间除采取防火墙等隔离措施外,还应采用单向数据流(从监控系统流向MIS),控制室设置专用MIS终端。

4、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水电厂自动化系统由I/O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控制硬件、控制软件、人机接口及与信息系统的连接等组成。而水电厂的自动化是从80年代初单个功能装置研制开始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过程以及典型系统的应用如表1所示:

表1计算机监控系统发展过程表

4.1、功能分布式的星型分层监控系统

以单功能微机装置集成系统,每个微机装置具有特定的功能,但每个微机装置都具有不同功能,如有的微机装置专门采集开关量,有的微机装置专采集模拟量,有的微机装置专门进行控制操作。该系统在分布的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从模式上看不算是很成熟的系统。

4.2、以设备单元分布的星型分层监控系统

为了检修维护的方便,以发电机组为单元,将数据采集与控制集成到一台微机或PLC装置中,构成了现地控制单元LCU。LCU无法直接接入以太网,而计算机非常昂贵,不能使每台LCU都配备CPU(中央处理器)接入以太网,只能将微机作为前置机。这时的系统采用专门的计算机,在应用网络上已跨出了一大步,但相应的国际标准还不完善,尚不能形成理想的开放系统环境。

4.3、基于开放系统的分布式监控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软件越来越复杂和庞大,软件开发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如何使这些巨大的资源不仅在这一家公司制造的计算机上运行,而且也能在另一家公司制造的计算机上运行,这就形成了一系列的开放系统标准:TCP/IP、POSIX、SQL、ODBC、JDBC、OPC等。基于开放系统的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具有通用性和可移植性,监控系统的软件可以安装在任何具有开放系统特点的计算机上。开放系统为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历史舞台。

4.4、基于对象技术的分布式监控系统

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迅速,给软件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软件技术发展到现在除了遵循开放系统标准以外,还应遵循面向对象技术的标准,如:SUN公司的JavaRMI、Microsoft公司的COM/DCOM。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由于面向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基于面向对象的技术应用将水电厂运行设备如发电机组、主变、开关等抽象为对象。从系统设计、编程语言选择到用户界面等一系列过程都依据面向对象的理念、原则和技术,这样工作的结果将给用户带来使用和维护上的极大方便。

5、水电厂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措施

水电厂自动化系统必须具备完备的硬件结构,开放的软件平台和强大的应用系统。

5.1、系统结构

目前监控系统的结构基本上以面向网络为基础,系统级设备大多采用Ethernet或FDDI等通用网络设备连接高性能的微机、工作站和服务器,在被控设备现场则较多地采用PLC或智能现地控制单元,再通过现场总线与基础层的智能I/O设备、智能仪表、远程I/O等相联接,构成现地控制子系统,与厂级系统结合形成整个控制系统。

随着安全生产、经济管理及电力市场等功能的扩展,对计算机系统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系统级设备中64位的工作站、服务器的选用已是绝大多数系统的必然选择,Intel公司的64位TitaniumCPU和微软公司64位Windows操作系统也即将推出,它将带给基于PC和Windows平台的监控系统用户以巨大的寻址空间和远远胜于32位PC的强大运算处理能力。高速交换式以太网(100Mbit/sorlGbit/s)技术的发展克服了以往低速以太网在实时应用上的不足,其更具开放性的标准,众多生产厂商的支持,使其无论是在设备的选购,产品的更换、产品的价格、硬软件的可移植性等诸多方面都比FDDI等其它网络产品有着明显的甚至是无法替代的优势。

对于现地控制单元,智能控制器加上现场总线技术应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根据IEC标准及现场总线基金会的定义: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枝结构的通信网络。它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系统开放性;

#互可操作性与可用性;

#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

#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

#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机组容量变大、控制信息量增多,控制任务功能增加,控制负荷加重、网络通信故障都会造成现地控制单元控制能力的降低。针对水电厂被控制对象分散的特点,采用现场总线将分散在现场的智能仪表、智能I/O、智能执行机构、智能变送器、智能控制器连接成一体。正好体现了分散控制的特点,提高了系统的自治性和可靠性,节省了大量信号电缆和控制电缆。所以说,使用现场总线网络较适应分布式、开放式的发展趋势。当然,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主要是要有分散在被控对象现场的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智能执行机构的支持,而目前在水电厂中这些还是大量的旧式装备。只能逐步过渡,最后取代旧式的数字/模拟混合装备和技术,形成全新的全数字式系统。

5.2、软件系统平台

5.2.1、支持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包向通用化、规范化发展

为适应开放化、标准化、网络化、高速化和易用化的发展技术,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软件支持平台和应用软件包应更趋向于通用化、开放化和规范化。从电力行业高可靠性的要求出发,在大中型水电厂监控系统中的UNIX操作系统等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小型水电厂因较多采用PC构架的计算机,所以较多地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数据库方面由于商用数据库在电力生产控制的实时性上还难以充分满足要求,专有的实时数据库+商用的历史数据库形式,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结合方式。由于部分数据库的专用性带来了数据变换的不便,在现今电力行业推进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它的不适应性就凸现出来,较好的办法是遵循统一的标准接口规范,使大家可在统一的"数字总线"上便捷地进行数据交换。

5.2.2、Web、Java等新技术的应用

Web及面向对象的Java等新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引入计算机监控系统。笔者了解到南瑞自控新近开发的NC-2000监控系统,全面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人机界面采用跨平台的Java来实现,它不仅给用户提供了更加方便地进行可编程二次开发的功能丰富多彩的界面,而且由于Web、Java等技术的采用,前台操作员站的应用支撑软件大大减少,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瘦客户机"。如在大中型电厂用高性能的UNIX工作站或服务器作为全系统的主控机和数据服务器,而用PC机作为操作员站,由Java一次编译,多处运行的特性,不仅可轻松地在操作员站和主处理器等监控系统内的节点获得同样的人机界面,加上Internet/Intranet和Web技术的支持,更可在厂领导办公室、总工办公室和生产等部门任何联网的地方直接浏览到同样的界面,甚至于在任何地点经电话接入后的微机也可以浏览到同样的界面(为保证安全需增加必要的安全措施)。

5.2.3、功能强大的组态工具

用户无需对操作系统命令深入了解,也不需要复杂的编程技巧,不论是在UNIX系统上还是在Windows系统上,都可通过组态界面十分方便地完成:

#数据库测点定义;

#对象定义;

#现地控制单元的各种模件定义;

#处理算法定义;

#通信端口;

#通信协义的定义。

顺序控制流程生成、检测、加载等各种功能的应用定义以及维护,很多功能只需点击鼠标进行选择,既快捷方便,又避免了使用编辑程序产生的输入错误,真正体现主系统服务的面向对象、可靠、开放、友好、可扩展和透明化。

5.3、强大的应用系统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其性能越来越高,其应用也就越来越广泛。随着无人值班工作向纵深发展,也向计算机监控系统无论是系统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几个方面说明如下:

5.3.1、历史数据库系统

历史数据库系统实际上是监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将原来监控系统中需要历史保存的数据、事件和相关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存放在商用数据库中,供需要时进行查询、打印或备份。历史数据库系统以单独的计算机来实现,具有美观的人机界面,方便的操作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显示形式。这样的配置既减轻了监控系统的负担,减化了监控系统的软件复杂性,增加了监控系统的实时性,还能通过标准数据库接口SQL、ODBC、JDBC等与其他系统互连,如MIS系统。

5.3.2、电能量监测系统

水电厂中每台发电机、每条线路甚至每台主变都安装了电度量表,传统的电度量采集一般采用由电度量表输出电度量脉冲到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方式来实现的,由于监控系统的设备环节比较多,在监控系统中必须设定电度量初值,一旦有设备退出工作或工作不正常,电度量测量就有误差或以前的测量值丢失,需要重新设定其初值,这种方法实际上无法保证电度量监测的结果正确性,而且维护的工作量也很大。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智能电度量表,它具有智能通信接口。这种电度量表能完整地保存电度量数据,并随时可以通过通信接口取得电度量数据。因此,以这种电度量表为基础,通过电度量表的通信接口,回聚在一起,配备历史数据管理功能的计算机就可以形成电度量监测系统,该系统既可以相对独立,也可以与监控系统互相通信,实现信息共享,为水电厂运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5.3.3、效率检测系统

水轮机效率的实时监测对电站的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水轮机的在线监测既可用于水电厂机组在安装竣工或大修结束后的现场验收试验,以便检查设计、制造、安装和检修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又能通过对机组运行性能进行长期连续监测,提供在不同的水流和工况条件下水轮机性能的实时数据,为确定电厂经济运行中的开机台数和负荷优化分配以及机组的状态检修等提供参考。因此,水轮机效率在线检测一直是实现电厂经济技术指标考核和经济运行的一个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但是多年来,一方面由于流量的在线检测技术还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另外,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也使效率测试难以在电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尽管随着计算机、通信、信息及测控等一系列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电厂的广泛应用,给效率在线检测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成熟的技术基础。当前,以厂网分开为基础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出台,电力市场竞价上网亦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在保证安全运行,满足电力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设备可用率,减少运行和维护费用,已成为每个电厂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

5.3.4、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

计算机监控系统面对着实际的运行设备,肯定不能在上面随意操作,否则会出现误操作行为,造成事故,任何水电厂都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一些操作不熟炼或新来的运行人员,如何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提高操作水平,进入角色。除了可以进行培训、实习、考试等形式熟悉业务外,应该有一个让运行人员实际动手操作的培训仿真系统。培训仿真系统可作为对监控系统的补充,任何重要的控制操作或复杂的操作,应该在培训仿真系统上验证一次,保证操作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确保水电厂运行的安全。

5.3.5、状态检修系统

这是水电厂热门的课题,设备状态检修和设备运行寿命评估,既是设备检修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状态检测主要利用现代化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分析技术对水电厂主设备的某些关键部位的参量,如:机组的振动和摆度,发电机绝缘,定子局部放电,变压器绝缘等数据进行在线实时采集和监视,经过集合了现场积累的运行、检修、试验资料和专家经验的智能(专家)系统综合分析,从而对设备可能存在的机械、水力、电气等问题作出一个贴近实际的评估。要作出一个较准确的评估目前尚有很大的难度,国内外都已做了大量的尝试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实施中,它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目前国内大多数水电厂都有了较完善的计算机监控系统,集聚了大量监测设备,从节省投资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状态检修系统与监控系统之间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共享,在考虑状态检修系统时应与已建成的监控系统作统筹考虑,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省去一些重复部件的投资,又可以使运行管理人员在执行实时生产控制时,随时监视到生产设备的健康状态,让健康状态良好的设备充分发挥潜力,让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设备减荷承担适当的工作负荷,而让健康状态有问题或趋于出问题的设备及时得到维修。

5.3.6、生产管理系统

目前,虽然许多电厂都有了功能较完善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但因种种原因还有部分现场设备的监测信号无法输入到监控系统中完成自动监视。所以设备的巡检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加强巡检工作的管理和提高巡检工作的质量,可通过生产管理信息子系统,在当班巡检人员出发前开列出巡检路线,查看设备运行情况,记录设备运行参数,巡检工作完成后,输入相关设备运行参数等信息传输至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对比,并记入历史数据库备查。

按照技术规程要求,电厂在执行设备操作或维护时必须办理相应的一次、二次工作票。这些工作也可以借助生产管理信息子系统来完成。各相关部门计算机连入该系统的网络后,就不必拿着工作票来回去签票、消票了。它完全成了数字化传输,省时省力,并可随时对签票、消票的详情进行实时和历史的查询。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的工作还包括:运行值长日志,智能操作票(可由生产管理信息子系统根据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并经过安全闭锁条件检查),设备缺陷管理,运行台帐等。

5.3.7、智能电话报警服务系统

根据监控系统产生的报警信号,按照告警信号的优先级别和被通知者的处理优先级,提供实时智能报警通知,把生产现场发生的事件经过智能化的处理,通过内部通信系统、电话、寻呼、移动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以最快的速度把报警信息传递给相关的人员,以便他们及时作出对事件的响应。它不仅是一个智能的可通过各种通讯工具报警的系统,而且还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交互式语音信息服务中心,无论何时何地通过电话拨入系统可以了解到他所关心的生产设备的运行数据。系统还提供丰富灵活的组态界面,让维护人员或操作人员通过组态界面方便地进行各种用户要求的定义,实现各种复杂的功能。

上面提及的系统都是同现有计算机监控系统密切相关的系统,根据具体情况,可配置成相对独立的系统,通过高速网络与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也可配置成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子系统。它提供了水电厂从最基础的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直到面向电力市场的经济运行决策的一整套完善服务功能,支持发电厂生产的现代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6、水电厂"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技术条件

无人值班相对于有人值班而言就是要让自动化系统来完成值班人员日常的工作,包括定时巡视运行设备,记录各设备有关参数和相关事件,按操作票形式进行设备的正常操作,发生事故或故障时,进行反事故处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等工作。实现比有人值班更迅速、更可靠、更安全的运行方式。虽然自动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反事故处理能力,在局部范围内起到防止事故扩大的特点,但是事故或故障的出现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少数可以通过一定的处理恢复,但大多数是无法迅速恢复,并需要检修维护人员及时前往现场认真分析处理。因此水电厂"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6.1、具有计算机监控系统

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实现"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它具有采用水电厂的机组、辅机、油水风系统、主变、开关站、公用设备、厂用电系统以及各种闸门等的电气量、开入量、温度量、压力、液位、流量等输入信号,完成各种生产流程,如开停机、分合开关等顺序控制,机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节,AGC、AVC,以及其他设备的操作控制。同时监控系统还具有丰富的人机界面,防误操作的措施和一定的反事故处理能力。

6.2、具有远程控制、调节功能

监控系统不仅具有现地的各种监视、操作和控制功能,而且要具有能与远方控制系统通信能力,上送有关信息,接收远方控制系统的命令来实现远程控制和调节。

6.3、具有ON-CALL功能

现场运行的设备一旦出现事故或故障时,就需要维护人员立即前往现场,了解事故或故障现象,分析事故或故障原因,及时排除事故或故障。如何使维护人员甚至领导能及时、准确、详细的掌握事故或故障信息,这就是无人值班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ON-CALL功能,可以通过电话、呼机或手机呼叫信息或手机短信息。

水电厂论文篇(2)

论文正文:

水电厂丰水期清污效益探究

1、拦污栅前垃圾堆积对电厂丰水期运行造成的危害

电厂自1号机投产发电以来,几年的生产发电运行情况充分说明丰水期机组运行没有及时清除拦污栅前垃圾会导致水头损失,并影响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及出力。半沉浮的树枝、木头流过拦污栅后流入水轮机流道,撞击导叶、桨叶使机组振动或摆动过大而造成剪断销、连杆断损等事故,对机组安全运行危害较大。竹尾、水草、稻草等工农业生产、生活垃圾在拦污栅前逐日堆积而造成水头损失,使水轮发电机组不能在额定的水头正常运行,危及了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和出力,直接影响了生产发电和发电经济收入。

1.1 2002年丰水期机组运行状况及经济效益

2002年丰水期,1、2、3、4号机组均投入生产发电运行,日平均流量达1050m3/s,4台机组全开满发,运行流量充沛(单机流量263m3/s)。4月2-6日,上下游水位差达7.8m(机组额定水头7.8m),但由于竹尾、水草等垃圾逐日在电厂进水口拦污栅前堆积,堆积厚度高达1~1.2m,造成水头损失达80cm,机组仅能带14.5MW出力运行,是额定出力的80%;4月7日水头损失达100多cm,机组仅能带10MW运行,不得不将机组全停,利用泄水闸弃水排除拦污栅前垃圾,机组全停时间达1.5h。4月10日由于树枝、木头流过拦污栅,流入水轮机流道撞击导叶、桨叶使机组振动或摆动过大而造成1号机剪断销断损5根,被迫停机抢修达12h;6月14、15日,1、2号机组接连故障,剪断销、连杆断损10多根,停机抢修达50h。2002年4-9月累计损失发电量250万kWh,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出售电价按综合电价0.40元/kWh计算,下同)。

1.2 2003年丰水期机组运行状况及经济效益

2003年5月4-10日,4台机组全开满发,入库流量达1000m3/s,上下游水位差7.8m。与2002年丰水期情况相仿,由于拦污栅前垃圾没有清除造成水头损失达80cm,机组仅带14.5MW出力运行,是额定出力的80%。5月11日水头损失达130cm,机组仅带10MW运行,不得不再次将机组全停,利用泄水闸弃水排除拦污栅前垃圾,全停时间达2h;8月15、16日,由于树枝、木头流过拦污栅,流入水轮机流道撞击导叶、桨叶使机组振动或摆动过大而造成1、2号机组接连发生剪断销、连杆断损等事故,被迫停机抢修30h。2003年4-9月累计损失发电量达300万kWh,直接经济损失120多万元。

2、电厂采取清污措施后的发电经济效益比较

2003年年终总结时,电厂领导、职工一致意识到,电厂丰水期运行的工作重点应是加大力度及时清除拦污栅前垃圾。吸取2002、2003年的教训,电厂在进水口平台拦污栅顶部增设了PW20/4耙斗式清污机,同时组建清污班,负责及时清除拦污栅前垃圾,以减少水头损失,提高机组出力,确保机组安全多发电。2004年丰水期间,清污班员工及时有效的清污工作对提高发电量、增产增收的效果是显著的。

与2002、2003年(同等自然条件因素)比较,2004年增加发电量350万kWh,增加发电经济收入140万元。2005年电厂总结上年度的工作,提出要进一步搞好拦污栅前垃圾清除工作,激发清污班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电厂对清污班员工增加2项福利:其一,电厂出资为清污班员工注射预防传染病毒疫苗;其二,电厂给清污班员工每人每天2元的清污补贴。在2005年丰水期间(4-9月),清污班员工克服各种不利的外界因素,放弃节假日休息,认真及时地清除拦污栅前垃圾。2005年4-9月份水头损失从80cm减至30cm,出力从14.5MW增加到17.8MW,机组安全得以保障。

与2002、2003年(同等自然条件因素)比较,2005年增加发电量450万kWh,增加发电收入180多万元,与2004年比较,增加发电量150万kWh,增加发电经济收入60多万元。2006年电厂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提出全年的生产发电任务为2.98亿kWh。为确保完成全年的生产发电任务,电厂和运行车间领导都意识到及时清除拦污栅前垃圾是确保机组安全、增加发电潜力的有力保证。

为了使PW20/4耙斗式清污机的运行完好率达到100%,2006年1月23日,电厂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清污机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检查,对耙斗机构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对清污机的行走机构和提升机构进行了维修维护,确保清污机在丰水期的安全高效运行。2006年4-9月,水头损失从60cm减至20cm,出力从15.5MW增加到17.8MW。与2002、2003年(同等自然条件因素)比较,2006年增加发电量550万kWh,增加发电收入220多万元,与2004、2005年比较,增加发电量160万kWh,增加发电收入64万元。

3、确保丰水期机组安全高效运行的建议和措施

a)为减少拦污栅前垃圾对机组的危害,确保丰水期机组正常运行,提高经济效益,在电厂进水口拦污栅前1~2km处,增设浮动式拦污排,把大部分垃圾堵拦在进水口拦污栅前,减少拦污栅前的垃圾清除工作,有利发电。

b)在泄洪闸增设排漂孔用作排除垃圾,即在丰水期电厂机组全开时流量仍多的情况,需要通过泄洪闸弃水,在调节水库水位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排漂孔调节水位,也可用排漂孔排除部分垃圾,以减少清污工作,有利发电。

c)增装清污机械设备,可在进水口平台拦污栅的顶部安装清污机,以确保清污工作基本能达到机械化作业,提高清污效率和效果。

水电厂论文篇(3)

1概述

湖南省江垭水电站装设3台10万kW的水轮发电机组,电站于1998年至1999年相继投入商业运行,发电机额定电压为13.8kV,3台水轮发电机电压侧采用单机单变—即单元接线方式,主变高压侧为110kV和220kV电压等级送出,其中一台机组接110kV/220kV自耦变压器,另两台机组接220kV双圈变,3台高压厂用变取自3台主变的低压侧,变压比为13.8/10.5kV,10.5kV侧采用分段接线方式,未改造前高压厂用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为1250kVA,改造后新增一台2500kVA的变压器接1台机组,一台机组接1250kVA变压器不变,另一台机组采用2台1250kVA并列运行。原高压厂用变压器高压侧(即13.8kV侧)均采用负荷开关进行保护,运行中出现非正常动作及熔丝烧坏现象,因此结合此次厂用变增容改造,同时对保护设备进行改造。整个改造于2002年元月完成,至今已运行近3年,效果良好,业主及运行人员对此非常满意。现就改造方案的选取及在选型过程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正确选用FUR设备及高压限流熔断器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2改造方案的选取及原方案存在的问题

由于13.8kV原开关设备均为装柜形式,且地方狭窄,不可能再增加设备位置,只能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完善,为了保证今后的安全运行,在全面了解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拟定了三个方案供选择比较。

第一方案是更换原有负荷开关,即增加额定电流以满足厂用变容量的变化要求,此方案最为方便简单。从表面上看,在正常情况下,选择负荷开关额定电流为1250A或630A均可满足要求,但若厂用变二次侧发生短路时,考虑厂用变阻抗后,流过一次侧的最大电流约为2000A,而目前负荷开关的最大额定电流为1250A,所以不能满足要求,有可能会出现负荷开关爆炸等严重现象的发生,不是彻底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二方案是在原有开关柜内将负荷开关更换为真空断路器。通过短路电流计算,当在高压厂用变高压侧发生三相短路时,系统各设备提供的最大短路电流达到77.9kA(自耦变侧)和54.4kA(双圈变侧),假定断路器能切断如此大的短路电流,但由于断路器实际开断时间(继电保护时间与断路器分闸时间之和)大于80ms,所以在短路故障切除之前,与之相连接的电气设备将受到3个周波以上的大短路电流冲击,几次这样大的短路电流冲击必然对设备带来很大的损害,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实际上,现有常规断路器也无法切断如此大的短路电流,若选用发电机专用断路器,其价格十分昂贵,也不能保证短路动作有良好的选择性,也难以避免大短路电流的冲击。

第三方案是采用FUR组合装置加真空断路器的组合方案。真空断路器仅作为操作电气设备代替负荷开关,可选择轻型断路器,FUR作为保护设备(FU即高压限流熔断器,FR为高能氧化锌过电压保护器,两者组合简称FUR),FU的限流性和快速性使得在短路电流远未达到最大值之前就切断短路电流,其切断时间可根据保护特性进行调整和选择,以保证上、下级的动作选择性,从而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而FR的降压性和移能性限制了网络中的操作过电压,并将短路网络中的磁场能量释放,快速将电流衰减至零。因此使用FUR装置有如下优点:

(1)由于FU的快速性和限流性是由其物理特性所决定,而无机械拒动的可能,所以有较高可靠性;

(2)由于FU的限流性,系统设备不再会受到预期短路冲击电流的冲击,有效避免了因穿越故障电流而损坏设备的事故,延长了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且设备选择无需考虑动、热稳定校验问题;

(3)由于FU的快速性,使故障切断时间大大缩短;

(4)由于FR的非线型性有效的限制了FU的过电压,使操作过电压小于2.5倍的额定相电压,FR吸收了FU在开断过程中系统各部分提供的能量,使FU开断时的电弧能量降低至安全线以下,从而减轻了FU的承受压力。

FUR的上述这些优点克服了方案一、二的某些缺点,且价格较方案二低很多,同时可实现在原有开关柜内进行改造,工作量较少,改造时间短。

3柜内结构方案的设计

在确定了采用普通真空断路器加FUR组合保护装置方案后,在不增加外置设备及占地的情况下,分析所增加的设备在柜内安装的可能性。原柜内装设了一台高压负荷开关,在不改变柜体尺寸的情况下,将此开关拆除后,略加改造(即增加相关的支撑件)自上而下依次布置FU的撞击机构、FU、FR及真空断路器。真空断路器仅作为切断负荷电流之用,因此它安装在FUR之前或之后都是可取的,根据开关的型式及操作、检修及维护更换设备的方便,在此次改造中,将真空断路器布置在FUR之后,主要原因是①断路器操作机构易于安装,引出线易于连接;②在更换FU熔丝时,可断开断路器,使FU下触头在无电压情况下更换,保证了人身安全;③FUR装设在开关柜后板上,支撑容易,且与封闭母线套管和真空断路器连接方便,经校核安装尺寸及带电距离均可满足要求,但柜内需增加一定数量的设备支撑件及面板现场开孔工作。如果能在FUR前再装设一组隔离开关,则该方案就更加完美,即当在机组运行时,需更换FU的熔丝时,不会影响机组正常发电,上、下端均不带电,人员更加安全。4FUR参数的选择

FUR参数的选择至关重要,应认真分析研究,收集资料。它的参数既要保证能可靠动作,又要保证在发生短路事故时能与厂用变低压侧主保护的协调配合,这样即保证了选择性又起到使主设备免遭冲击的作用,现以2500kVA高压厂用变高压侧FUR的参数选择,举例说明其选择方法与一般负荷开关和熔断器选择方法的主要区别和应考虑的问题。

4.1按额定电流选

2500kVA厂用变高压侧的额定电流为104.6A,同时考虑变压器允许过载2小时时按过载系数为1.3倍不动作,并留有10%的裕度及5%的容差后,计算电流应为157.1A,意味着FU的额定电流选择为160A,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不会动作。

4.2按变压器承受的冲击电流选择

保护变压器用的熔断器应能承受变压器励磁涌流冲击而不熔断。根据目前的规定,当变压器突然合闸时,励磁涌流最大为变压器满载电流的12倍,持续时间为0.1s,即励磁涌流Ic=104.6×12=1254A,考虑到熔丝熔断时的分散性,应留有20%以上的裕度,即保证在0.1s时熔丝不熔断的电流Ic’=1505A,查160A的限流熔断器安—秒特性曲线,在0.1s时的熔断电流为1600A,能够避开变压器励磁涌流而不熔断。

4.3按保护配合性选择

当高压厂用变低压侧发生短路时,反应到高压侧的电流估算为104.6/0.06=1743.3A(0.06为厂用变压器的阻抗电压值),查160A限流熔断器的安—秒特性曲线,在1743.3A时相应的熔断时间为60ms,而低压侧真空断路器的跳闸动作时间为80ms以上,即当低压侧发生短路时,低压侧断路器在未及时跳闸的情况下,高压侧限流熔断器即FU既已被熔断,说明当额定电流为160A时不能与厂用变低压侧主保护相配合。为了使FUR在厂用变低压侧短路时保证动作的选择性,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选高一级即250A,查250A限流熔断器的安—秒特性曲线,此时熔断时间为700ms,可以满足动作选择性要求。

4.4按FU限流特性及FR残压水平进行校验

当厂用变高压侧发生三相金属短路时,根据250A限流熔断器的预期电流有效值—截断电流峰值曲线,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在自耦变压器低压侧)最大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值为77.9kA,可以查到其截断电流峰值为35kA,熔断时间约为1.1ms,而在厂用变低压侧短路时高压侧电流为1743.3A时的熔断时间为700ms,可以满足选择性要求。同时为了与FU截断电流相配合,高压侧真空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必须选择为40kA,在40kA情况下FU的熔断时间为即40ms。热容量I2t分为熔断件的I2t和弧前I2t,熔断件的I2t即在给定时间间隔内电流平方的积分,弧前的I2t既是在熔断件整个弧前时间内电流平方的积分,两者从概念上是不同的。为了保证熔断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熔断件的I2t值与被保护设备的I2t值进行选择校验熔断件,要比用弧前时间—电流特性选择校验更为合理和科学。从厂家给定的熔断件热容量曲线可以看出250A的熔断件I2t值为1.2×106(A2?s)(熔断时间为0.7s),而断路器在0.7s时间内承受的热容量为352×0.7=0.857×106(A2?s),小于此时断路器3s时额定热容量。因此可以满足要求,对断路器是安全的。

由于FR的非线型性和快速导通特性,将操作过电压限制在2.5倍额定相电压之内,其残压值约为U=2.5×(根号)2?Ue/3=28.17kV,残压值小于运行中发电机及变压器的冲击耐压值29.3kV,更小于出厂时的冲击耐压值(额定电压为13.8kV),因此FR可避免发电机及变压器免受操作过电压的冲击,假如没有FR的作用,其限流熔断器的操作过电压将达38kV以上,已经大于运行中发电机及变压器的最大冲击耐压值35.2kV,将会使设备受到很大的电压冲击而损坏,缩短了使用寿命,影响机组经济效益的发挥和设备的投资,因此设备FR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从以上各方面的分析计算可以看出,FU的额定电流选定为250A是满足安全性和可选择性要求的。同时也必须装设FR以限制操作过电压。

5结语

经过理论计算和实践证明,FUR组合保护装置有其很大的优越性,并已在江垭水电站厂用电系统中成功运用,它减少了设备的误动率,有效的保护了主要电气设备,提高了电站的经济效益。但在选用该设备时,应多方案比较,综合考虑和计算,既要保证电站安全的安全性,又要保证动作的可靠性和选择性,它不同于一般熔断器或负荷开关的选择。从该电站的选型中可得出以下结论,也是在通常设计中易于忽视的方面/问题:

(1)对短路电流较大的电站,在选用普通真空断路器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选用负荷开关或FUR组合保护装置,不论选择哪种设备,均应满足动作的可靠性和可选择性,以及截流过电压对主要设备的危害性。

(2)FUR组合设备中FU即高压限流熔断器的额定电流选择不能单纯按负荷电流选择,应充分考虑熔断时间与下级断路器在动作时间上的配合性,并应取得生产厂家准确的电流—时间关系曲线、热容量曲线等参数。

(3)应对FU的限流性进行校验,以便选择轻型断路器或负荷开关、隔离开关等电气设备。

(4)应根据熔断时间计算(或查曲线)FU的热容量,该值应大于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在该熔断时间内的热容量,且小于其额定时间内的热容量,确保电气设备在熔断时间内的安全。

(5)由于FR的能量转移,降低了操作过电压,有效地保护了主要电气设备免受过电压的冲击,但应对FR的残压水平与电气设备的冲击耐压水平进行比较校验后,才能确定。

(6)如有条件可在发电机母线引下线处设置一组隔离开关,以便于设备的检修和更换,同时不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电机工程手册[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水电厂论文篇(4)

1.2采用先进密封设备,强化各个环节的安全运输没有充分燃烧的煤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在运输过程中外泄出去,造成污染,因而火电厂应强化对燃烧各个环节的设备的密封措施。火电厂应在导流板的外侧固定性能强的密封裙板,防止粉尘等固体废弃物的外泄。在其他环节火电厂也应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密封设备,保证运输各个环节的粉尘等固体废弃物的外泄量都在最低值。

1.3定期对操作员工进行技术培养,规范操作程序火电厂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等固体废弃物,除材料和生产设备上存在的不足,操作人员的操作素质不高,没有强化对整个运输及燃烧过程的监管也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操作人员由于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强,导致其在操作机器设备时粗心大意,激起大量的灰尘或导致粉尘外泄。因而火电厂在加强科学的防治生产废弃物的同时,应强化对操作人员的专业及职业道德素质的综合培养,促使员工更注意在运输过程中的小心谨慎、在操作过程中仔细观察粉尘的外泄情况,并及时找到科学的解决措施。

2火电厂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要建立在科学经济的基础上,不能在实现污水处理的同时又产生了其他的污染,浪费火电厂生产成本的同时加剧了后期的处理难度。

2.1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最大程度的降低污水量为降低污水量,火电厂应及时引进最先进的生产设备,降低污水的产出量,不需治理是最好的治理方式。污水处理过程不论多严谨,都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及污染,所以火电厂应积极引进或自行研究先进的生产设备,减少污水量。

2.2火电厂积极研究开发分散式生态节能污水处理系统分散式生态节能污水处理系统是指综合运用污水井、厌氧池、厌氧过滤池及生物托盘等设备,通过过滤、氧化、高效分解等理化综合反应,将水与杂质分离,并将两者再次充分利用。火电厂积极研究这种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在实现污水净化循环利用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3实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原水———格棚———调节池———膜生物反应器———消毒———中水等系列工艺流程,实现对污水的治理。该技术可以有效的降解污泥的沉降性,对水中的杂质的化解作用明显,保证了处理过后的水质。且该项技术容易控制,适宜火电厂引进并加以利用。

2.4硅藻土处理技术硅藻土是一种由单细胞水生植物硅藻的遗骸趁机形成的特殊土壤,具有多孔性、低浓度、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等特殊性。在火电厂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其特性,通过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相同的工艺流程进行作用。该种技术可以确保污水治理在不散发臭味的基础上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等达到降解污水杂质的目的。

水电厂论文篇(5)

2专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简单地说,专家系统是一种智能的计算机程序,但与传统程序有所区别:

*传统程序:数据结构+算法=程序

*专家系统:知识+推理=系统

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知识库、数据库和推理机是专家系统的核心。知识库用来存放领域专家知识;数据库用于存放初始数据、证据、推理过程中得到的中间结果等;推理机是运用知识库的知识进行推理的一组程序,主要有正向推理、反向推理以及正反向混合推理三种。知识获取是知识库的基础,是专家系统开发中最难最关键的一步,被称为专家系统开发的“瓶颈”,当前知识获取的形式主要有:手工获取、自动获取、手工自动相结合三种。人机解释接口使用户能够以自观、方便的形式与机器、进行对话,尽可能避免误操作。

专家系统的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

3分析思路

对于给水泵来说,设备本体的监测一般通过分析振动信号来进行,而且这方面已有不少的应用实例,并且随着近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以及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而设备当前的运行工况(包括与泵相连的管路系统)则一般通过分析过程量进行,例如泵的工作点的概念,是从宏观上来衡量泵的工作状况,它是建立在流体力学计算和水力试验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种较经典的方法,具有丰富的应用经验。

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及其特征信息是反映系统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主要信号。因而利用振动信号对设备进行监测,是设备故障诊断方法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但是鉴于给水泵在火电厂的重要地位,应建立以振动监测为主,辅以过程量监测的检测方法。通常,电厂辅机状态检修中的基本监测参数可包括:

(1)动态参数:振幅、频率、相位、振动速度、加速度。

(2)静态参数:轴向位置、偏心位置、机壳膨胀。

(3)过程参数:转速、温度、流量、压力、压差。

根据给水泵运行状态监测的特点,可采用分析型专家系统,将给水泵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对应的解决办法抽象变成形式化的数据,预先存入知识库,它们的可能组合便构成状态空间或问题空间,于是,搜索求解就在这一限定空间中进行。当系统接受到形式化后的数据时,就对这些数据与抽象解之间进行启发式匹配,找出相应的抽象解集,最后经过解的求精从解集中识别出具体解,方便用户理解接受。

4给水泵运行状态监测专家系统的建立

对于专家系统,最主要和最困难的就是建立知识库,这首先需要有可靠的知识来源和合理的知识获取机制。由于知识库的建立需要领域专家和知识工程师的长期合作,才能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因而在此,仅构造一个演示型专家系统,即只对锅炉给水泵的两组动态参数(轴前X方向振动,轴后Y方向振动)和一些过程参数(给水泵转速,温度,流量,压力、压差等)进行检测,以验证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后若条件成熟再进行扩展。

可采用VisualC++的MFC来开发这个专家系统,其运行需要MFC的动态链接库(DLL),除此之外还需要两个DLL:MisData.dll和DspData.dll,这两个DLL是专为专家系统开发的,它们仅以几个接口函数与之相联系。

专家系统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OOP)来组织程序,其运行就是建立在下面几个模块的相互作用之上的,如图3所示。

各个模块开发好以后,可进行连接编译,生成应用程序NetExp.exe,运行后调出一个用户窗口画面,使用户通过该画面及时了解给水泵的工作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操作。该画面实现的功能如表2所示。

5结束语

专家系统已广泛用于各个专业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专家系统用于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技术上,当前我国主要采取人工获得为主的方法,而更高级的是机器自动获取知识,既减少人力,又节约时间,但至今没有突破性进展。另外,还可以将知识库和用户控制界面分开来,开发一个具有通用性的骨架系统,使之与不同的知识库连接,从而能快速地开发不同的专家系统,当然,这需要定义统一的接口。

参考文献

水电厂论文篇(6)

2+15.8M层上空压机站周边结构爆破方案和措施

2.1拆除步骤

第一步,搭设密排钢管防护脚手架,对空压机进行保护。为防护层板间结构梁柱爆破冲击及爆破飞石对空压机的影响,在进行该部分爆破时,沿待拆除的空压机左侧三根立柱搭设钢管防护脚手架,脚手架外侧用多层板封闭。

第二步,在拆除右侧面80cm厚墙体时,钻三排垂直孔,采用微差起爆方式,首先爆破最外侧的孔,将外侧的钢筋炸开,后爆破后两排孔时,爆破的最小抵抗线方向向外,而且在无钢筋的砼中进行,爆破后,近空压机一侧余下约20cm厚的钢筋砼采用风镐进行拆除。

第三步,采用风镐拆除空压机上方的板梁。

第四步,对空压机左侧立柱以左的层爆及立柱控制爆破拆除,在爆破前,首先切断与暂时保留的三根立柱相联接的梁。

第五步,用钢丝绳将三根立柱与横梁接向左侧,并用葫芦使其受预拉力,人工将三根立柱下部左侧的钢筋剥出切断,采用松动爆破法,炸出三角形缺口,后用葫芦将三根立柱及梁拉倒,拉倒后,在+15.8M层面上再进行爆破。

在进行+15.8M层板爆破时,空压机的防护保持原样。

如图所示。

2.2爆破参数的选取及确定

2.2.1布孔参数

孔径:40㎜;最小抵抗线h=B/2;药孔间距一般取a=(1.0~1.5)h,本工程取0.5m;药孔排距一般取(0.66~1.0)a,本工程取0.4m;药孔深度一般取L=H-h+装药长度的一半。

2.2.2装药参数

单孔药量q按下式确定:

式一:q=K·a·B·H

式中:q——单孔药量(kg)

K——单位体积用药量系数(单耗)

a——药孔间距(m)

b——药孔排距(m)

B——构件的宽度(m)

H——构件的破坏高度(m)

式二:Cg=0.35AKBKfKph3

式中:

Cg——药孔内单个装药量(kg)

A——材料抗力系数,砼:A=1.5~1.8;钢筋砼(只破碎砼时):A=5。

KB——与破坏程度有关的系数,松散爆破:KB=1.0,预裂、切割爆破:KB=0.8~1.0;破碎并要求碎块散离原来位置:KB=2~3。

Kf——临空面修正系数:一个为1;二个为0.9;三个为0.66;四个为0.5。

Kp——爆破厚度修正系数,当爆破厚度B<0.8m时,Kp=0.9/B;当B≥0.8m时,Kp=1.0。

h——最小抵抗线(m)

为了保证爆破效果,在正式爆破前,首先进行小范围的试爆,根据试爆的效果,及时调整爆破参数,特别是装药参数。

2.3炸药:采用防水乳化炸药,单耗0.5~1.5㎏/m3,装药结构为内部装药

2.4起爆网络设计

(1)起爆器材的选择

针对爆破物体周围环境,为避免杂散电流、射频电流和感应电流以及雷电对爆破网络的影响,在本次拆除爆破中使用非电塑料导爆管,起爆多段毫秒延时网络系统。雷采用金属壳雷管。

(2)起爆网络联结方法及起爆方式:导爆管雷管用导爆管和四通联成复式网络,最后用电雷管或击发器击发。

2.5延期时间的设计

延期时间的设计,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爆破后产生的震动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二是有利于结构物爆破后清理;三是延期雷管的种类和段别。根据现场的特殊环境及安全要求和国家有关爆破安全的有关规定,采用毫秒延期、分段起爆的延时方法。

3爆破安全设计

安全是爆破施工的关健环节,爆破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

3.1爆破振动控制

控制爆破产生的振动分为炸药爆炸产生的振动和建筑物塌落产生的振动两种。

炸药爆炸产生的震动控制:采用多打孔、少装药、微差延时起爆等技术来尽量避免能量集中,将能量进行分散,严格控制单孔药量。并控制一次齐爆的最大药量,一次齐爆的最大药量根据环境的具体要求按规范上的公式式计算确定。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发电机组的安全,一次最大齐爆药量,不得超过5Kg。在本次爆破中,不但采用了半秒级延时技术,而且采用了毫秒级微差起爆技术,可以确保电厂正在运行的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和一切设施的安全。

塌落振动控制:在控制爆破中,塌落振动常常大于爆破振动。在每一层层板爆破时,为防止层板塌落可能产生的振动危害,利用延期爆破技术,先柱后梁,由下向上进行爆破,下部的立柱首先爆破,不切断爆破振动的传播途径,而上部的柱、梁向下运动,由于原来立柱内的钢筋无法炸断,可以大大缓冲上部结构的塌落过程,减少塌落振动的影响。

3.2爆破飞石控制

控制爆破个别飞石最大飞散距离S,可按《爆破计算手册》中的经验公式计算,经计算得:S=40M。因此,采用竹笆等进行安全防护;填塞时,要保证填塞长度,防止冲炮。

3.3冲击波强度校验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强度按公式R=K’*进行校验,本工程经计算,R=2m。由于本工程最近的要保护的目标距离为5M,因此可保证要保护目标的安全。

4安全措施

在每次爆破前,对+15.8层面的空压机停机;并临时中断通向爆破区的所有水、电供给;同时对副厂房内的高压储气罐及供5#机的高压供气管减压至常压,爆破后,由应急检修分队检修后恢复正常工作。

5结论

安全是整个工程设计、施工的灵魂。优质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基本要求。工期是业主对工程的重要要求,追求高效是工程各方的共同目标。本方案通过现场实施,采用控制爆破加风镐二次破碎方法施工,完全满足了各项要求。

水电厂论文篇(7)

1.位置偏僻,员工观念需要与时俱进。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国网公司下属水电厂大都位于偏远地区,员工的视野和观念有所局限,知识结构也偏狭窄。落地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对于塑造员工文化价值观、提升员工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2.竞争性弱,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创新。

国网公司水电厂数量较少,区域划分较为清晰,故企业之间的竞争较弱。因此,水电厂在管理上需进一步创新,在分配机制、用人机制、竞争机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从而进一步发挥员工积极性,为企业持续发展添足马力。

3.发电为主,生产属性较为突出。

国网公司供电企业的任务大多为管理用电,服务是其主要属性;而水电厂主要任务是奉献清洁的水电能源,生产发电是其主营业务。因此,工作流程的优化、安全工作的提升都是企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完善制度建设,落实国网公司统一的企业标准是提升水电厂生产经营水平的有效途径。

4.依水而居,奉献精神尤为显著。

水电厂主要分布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依水而居,拦水发电。长期受到水利万物精神的熏陶,水电厂奉献社会的精神尤为突出,反映出了“国家电网”优质的品牌形象。

二、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在下属水电厂的落地模式探索

1.国网公司企业文化水电厂落地的内涵。

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在水电厂的落地就是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在凝聚力量、激励创新、促进管理、推动发展上的积极作用,大力传播统一的企业文化,加强领导力和执行力建设,把统一的企业文化融入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渗透到经营管理各环节,与企业管理相融共进,促进公司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价值观管理,推动公司科学发展。

2.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在水电厂落地模式研究。

针对国网公司水电厂的文化元素特征,结合朱兰质量螺旋模型展开研究,本文提出了一套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在水电厂的落地模式。朱兰质量螺旋模型是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的,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曲线,把全过程中各质量职能按照逻辑顺序串联起来,用以表征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及其规律性。朱兰质量螺旋模型反映了产品质量形成的客观规律,该模型说明了系统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每个工作环节的落实和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文化建设质量的提升是需要逐层深入、循环增长的,本文在朱兰质量循环模型基础上探索出了落实国网公司企业文化的科学模式。因此,作者认为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在水电厂落地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展企业文化传播工作;第二阶段推进企业文化在水电厂的落地;第三阶段将企业文化建设和制度、激励体系建设有机结合;第四阶段,按照国网公司统一的品牌建设要求,开展品牌传播工作。这四个阶段的工作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逐步深化、循环上升,最终形成强大合力,能够有效加强企业文化在水电厂的落地效果。

三、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在Y总厂的落地实践措施

1.以文育人,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

1.1企业文化宣传有形化、多样化。

企业文化宣传是Y总厂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统一企业文化的首要步骤,其中宣传载体是员工接受、体验企业文化的有形化支撑,宣传方式是员工了解、认知企业文化的方法保证。在宣传载体上,Y总厂致力于有形化建设,重点通过建设生产区、主厂办公区等环境,使国网公司企业文化成为“看得见”的文化;在宣传方式上,Y总厂撰写《企业文化宣传实践手册》和《企业文化故事集》、召开企业文化成果会,以多元化的方式广泛宣传国网公司企业文化,推广总厂良好的形象。

1.2企业文化培训体系化、持续化。

Y总厂秉持企业文化培训体系化、持续化的原则,建立了全员培训体系。在培训对象上,要求全员参与,针对不同对象设置了不同课程;在培训方式上,采用内部培训与外部讲授结合的方式创建职工学习平台,不断提高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机制上,建立了党委中心组、党支部和党员“三级联带”学习机制,促进了个人与团队共同成长,最终打造了一支能学、善学、乐学的学习型团队。

1.3企业文化活动多样化、新颖化。

为丰富科学重建过程中员工的文化生活,Y总厂组织举办了摄影展、联欢晚会、职工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并创新性的在团员青年中开展了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创建青年文明号、青年劝导员等“青”字系列活动;并开展了先进个人及组织评选活动,推广了企业文化的典型化宣传。

2.以文铸魂,筑牢企业文化落地的根基。

2.1完善制度建设,优化工作流程。

Y总厂首先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标准和规章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借助科学重建之机对总厂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按照国网公司的相关要求进行了修订,优化了工作流程,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使得所有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总厂管理水平得以显著提升。

2.2健全激励体系,强化落地保障。

为了调动广大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Y总厂重视建立健全激励体系。一是构建企业文化管理运营机制,按年度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各业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基层单位共同推进的责任体系,落实了各部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作内容和管理责任;二是健全企业文化激励考核体系,将企业文化纳入对员工的日常业绩考核内容,开展了年度先进评选、优秀员工表彰等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Y总厂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员工践行企业文化的动力。

3.以文塑形,树立国网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

3.1统一品牌传播,构建文化氛围。

在品牌传播过程中,Y总厂一是坚持“统一品牌、统一形象、全面实施、分级落实、稳步推进、长效管理”的原则,通过“品牌传播年”、“品牌塑造年”系列活动,做到用必用好、用必规范,确保了总厂“国家电网”品牌标识使用规范率达到100%;二是建立健全品牌维护机制,制定了《Y总厂新闻应急管理办法》,加强对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舆情监控,切实维护了“国家电网”品牌形象。

3.2践行社会责任,彰显品牌力量。

关爱他人,服务和谐社会,是国网公司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Y总厂积极倡导落实这一理念,一是践行社会责任,关注地方民生;二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和素质水平,将文明创建工作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三是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村企共建”、结对帮扶活动、共建“电力天路”图书屋等活动,让广大员工用实际行动关心少数民族儿童的健康成长,塑造了总厂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在Y总厂的实践效果

Y总厂系统开展企业文化落地建设工作,切实将国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到了实处,取得了以下效果。

1.企业文化落地建设汇聚了精神动力。

Y总厂把统一的价值理念作为企业文化传播和落地的先决条件,通过多样化的宣贯途径、持续化的培训学习、丰富的企业文化活动,总厂上下形成了浓厚、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极大的提高了广大干部员工对统一企业文化的认知、认同度,使得统一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了全体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企业文化落地建设优化了企业流程。

Y总厂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统一的企业标准,坚持把标准化建设作为适应形势发展、实现企业精益化管理的重点工作。按照“三标一体化”管理要求及“三集五大”构建要求,Y总厂以流程为纽带将管理、技术和工作标准紧密结合,重点优化专业工作流程,简化工作步骤,进一步完善了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管理标准为支持、工作标准为保障、工作流程为依托的水电站标准化建设体系,推动了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发展的融合。

3.企业文化落地建设提升了员工素质。

Y总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统一的行为规范建设要求,加强对员工行为的培训力度,制定了具有Y特色的员工行为守则,让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行为指南,促进其变成员工自发自觉的行为习惯,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执行力、创新力和战斗力,营造了健康、积极、和谐的人企氛围。

水电厂论文篇(8)

1.2存在问题本系统使用的离心脱水机品牌是的德国韦斯特伐尼亚的,对来料的浓度要求在1%-8%,来料浓度对离心脱水机寿命和使用故障率有较大影响,但原来设计没有在离心脱水机入口管道安装流量计和浓度计,只能凭手动化验测量浓度,费时长,影响运行调节。解决方案:在污泥缓冲箱出口到污泥给料泵之间管道上增加流量计和浓度计,并设置表计检修旁路。同时并增加一路再循环管路回污泥缓冲箱,启动污泥给料泵后先进行再循环,等污泥流量、浓度达到标准后再关闭再循环管路,进入离心脱水机进行脱水作业。这样可以有效保护离心脱水机,减少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1.3存在问题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属于公用系统,几乎没有机会长时间整体停运进行检查处理,但系统中的离心脱水机和箱式设备:包括废水缓冲箱、三联箱、污泥缓冲箱、石灰乳溶药箱以及对应的搅拌器都是单机,无备用设备,且设备都容易出现故障,影响整个系统运行,进而影响到脱硫系统,影响脱硫效率。解决方案:设置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事故处理旁路。在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来水管上和絮凝箱出口到澄清池入口这一段分别加一条旁路通往渣水处理系统。脱硫废水中的重金属或酸性物质与碱性的渣水反应生成固体去除,国内已经有嘉兴电厂等电厂将脱硫废水排入渣水处理系统的先例。当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废水缓冲箱、三联箱、石灰乳溶药箱出现缺陷,必须停运时,通过来水管上旁路将废水暂时输送到渣水处理系统处理;当污泥缓冲箱、离心脱水机出现缺陷,必须停运时,通过絮凝箱出口到澄清池入口上的旁路将废水暂时输送到渣水处理系统处理。

1.4存在问题离心脱水机每天启动运行三次,每次运行时间约1.5小时,每小时产生废水约6吨,每天可产生清水28吨,这部分清水原设计是直接回到废水缓冲箱,进行二次处理。解决方案:经过对这部分清水进行化验,其水质与出水箱出水一样都符合排放标准(如表1),只是悬浮物含量偏高约2%左右,故直接将这部分水引入出水箱。这样不仅能节约药品和能源,也能减轻系统负荷。

1.5存在问题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脱硫废水为一个大顺控。顺控启动条件及其它综合原因造成顺控无法进行,也不符合实际运行情况;解决方案:根据整体运行的要求对各个子系统间可能导致顺控启动失败的故障点和逻辑中的不足及错误的地方进行了有计划的修改,并对石灰乳制备顺控、加药顺控、加药冲洗顺控等重新进行调试安装,同时针对问题要因,使自动融入程控,再由几个小程控的串联完成脱硫废水系统全自动的一键启动。其中程控步序均使用统一模板。

水电厂论文篇(9)

2下机架振动特征

1998年9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1号机上机架振动较明显,特别是水平振动幅度较大(水平1.8mm,垂直0.2mm),但尚未伴生上导瓦温及推力瓦温的明显变化。停机检查上机架各连接部位及定子基础,并未发现松动。后检查上、下机架及各部轴承,发现下机架基础螺栓的二期混凝土有较明显的裂纹和一、二期松脱现象(见图1),但机架和基础螺栓连接的螺母没有松动。开机运行观察,发现下机架呈规律性较强的径向摆动(筛状摆动),且摆动幅度基本不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电厂运行部门用4台2t千斤顶把下机架的4只机脚顶在机墩边壁上(径向固定下机架),如图2所示,开机运行发现下机架的振动消失了,上机架的振动也随之停止。

3下机架振动原因分析

电厂自投产和增容改造后已稳定运行了20多年的时间,水机和电机因制造过程中的动静不平衡而产生的振动、机组的水力振动、电机电气振动等原因而诱发的振动将伴随着机组的运行而存在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电厂长期的运行经验分析,上述振动都不存在。1号机1995年12月大修至1998年9月也稳定运行了几年时间,不存在大修过程中因安装质量而引起振动的因素。据现场观察分析,下机架基础螺栓二期混凝土的裂纹和一、二期混凝土的松脱是造成下机架振动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悬式发电机而言,下机架基础受力相对较小,下机架基础松动引起的振动很少发生。作用在下机架基础上的垂直力有:下机架自重及顶转子力。切向力有:机组停机时的制动力。径向力有:主轴弓状回旋时对下机架导轴瓦生产的离心力,此力通过轴瓦调整螺钉传到了下机架。经计算,作用的基础上的垂直力及水平力(包括径向力、切向力)均较小,不足以直接破坏基础螺栓二期混凝土和机墩混凝土。从现场观察,机墩也未产生裂缝,且未发现机墩导常振动。那么造成下机架基础螺栓二期混凝土裂纹和松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长期运行中的水平重复短期荷载的突然增大是造成基础螺栓二期混凝土疲劳破坏的最主要原因。其破坏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二期混凝土浇捣初期,因基础螺栓二期混凝土平面尺寸较小,仅为15cm×15cm,二期混凝土上部预埋40cm×60cm的钢垫板,造成二期混凝土不易振捣,内部缺陷较多,同时垫板下部也不易养护,使得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干缩变形加剧,混凝土表面裂隙较发育(原设计未对二期混凝土提出特殊要求)。第二阶段从1973年9月机组投产至1988年4月,机组在长达15年的稳定运行中,二期混凝土一直重复受到较小的荷载,使混凝土的疲劳强度明显降低。由于应力集中也滋生了新的裂隙,使裂隙稳定发展。第三阶段从机组增容改造后至1997年9月,因增容后的机组转动惯量比原来相应增大30%,使下机架所受的水平力(切向力、径向力)也比原来增大了。突然增大的水平力使混凝土局部应力达到或超过混凝土疲劳强度,二期混凝土内部原有的稳定(假塑性变形)被破坏,混凝土内部出现不稳定的裂隙扩展,有些裂隙迅速扩张,直至贯穿,同时表面也可见明显裂纹,最终导致二期混凝土(包括基础螺栓及基础板)松脱,从而使下机架在主轴弓状回旋径向力作用下产生规律性较强的振动。当千斤顶顶住下机架4只机脚后(径向固定下机架),下机架的振动消失,上机架的振动也由于下导轴瓦对主轴的径向约束恢复而停止。

水电厂论文篇(10)

2水电厂物资仓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依据

官地水电厂目前正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NOSA五星体系建设活动,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物资仓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物资仓储工作标准、流程,开展安全学习、培训和强化仓储作业人员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等,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仓储安全管理体系,旨在促进仓储安全水平的提高。

2.1仓储安全管理法律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以及企业内部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

2.2仓储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仓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应基于遵从法规、风险预控、持续改进等方面的理念,严格按照“PDCA”原则加以开展和实施,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改进,具体可包括以下几方面:制定仓储管理安全策略,确定安全管理体系范围,明确管理职责和推进计划,对仓储管理中危险有害因素加以辨识和风险评估,开展隐患排查,落实整改措施,并持续加以改进和提升仓储安全管理水平。

3仓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开展

3.1加大力度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NOSA五星体系建设活动的要求,官地电厂近年来已经针对仓库建筑物及现有的仓储物资、设备以及仓储作业展开了一系列的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制定并落实了降低风险的具体措施,更加全面的为仓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和NOSA五星体系建设活动

在官地电厂开展NOSA五星体系建设活动前,官地电厂机电仓库作为试点就已经引入了该项活动,并按照NOSA五星体系建设的要求,开展了许多前期试点工作。物资仓储安全管理体系得以建立主要的原因是充分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NOSA五星体系建设的要求和活动开展的经验,同时将其融入物资仓储管理的日常工作中,使得仓储日常管理工作标准化、NOSA化,使之成为电厂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中。

3.3仓储安全管理体系的工作重点

第一,仓储设备管理。加强对设备操作、维修、保养的管理,建立、健全设备技术台账。针对老、旧设备可以酌情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或者更新;第二,物资仓储作业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结合现场实际,明确各岗位安全责任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制定物资仓储管理的工作标准和流程并将其固化,以控制业务操作中人的随意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有效保证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督促、检查物资仓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执行;第三;加强对人员作业安全的保护。在仓储作业过程中,企业单位要为作业人员提供合适的劳动防护性用品和安全设施,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息时间,不使用带病和有缺陷的设备与机械,不违章操作;第四,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业务和上岗培训。转岗或者新人应对其进行仓储安全教育,操作特种设备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获得特种操作资格证才能从事特种作业;针对一些水电厂物资仓储人员配置少的情况,还可以充分依托社会资源,请外协单位有资质的人员协助开展特种作业,杜绝违章操作;第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开展仓储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逐渐被引入到物资仓储管理工作中,例如Maximo物资管理系统的引入、条形码和PDA应用的结合,不仅使终端设备能够在全库区使用,使仓储物资信息化从办公室向仓库作业区域延伸,促进了物资仓储管理现代化的实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仓储物资数据的准确性,实现了信息共享;第六,提高仓储物资的安全性。如在仓库周界设置电子围栏和监控摄像,通过人防和技防相结合,能极大的提高仓储物资的安全性。在仓储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突破原有工作经验与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促进仓储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

上一篇: 物流公司月度工作计划 下一篇: 幼儿园家长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