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8 14:51:03

网站管理论文

网站管理论文篇(1)

一对当代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网站的简要点评

(一)电子商务现状

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开始“从狂热到冷静,从鼓噪到务实”。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通过这种无国界、无时间限制的便利环境来经营与拓展商务毕业论文。

据公布的数字,2002年第三季度美国在线零售业的销售收入为110.6亿美元,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4%,比2002年第二季度增长了7.8%;占美国同期零售业销售收入的1.3%。2001年同期的这一数字为1.1%。

截至2002年9月,曾在网上购物的法国人已达500万,比2001年9月增加100万人。法国网上贸易与服务协会会13个会员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2002年第三季度的网上交易量平均比2001年同期增长43%,2002年前9个月的交易量比2001年同期增长39%。

2002年1月韩国经营网上销售的企业为2212家,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18.6%;网上购物交易额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89.8%。

200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60亿元,2002年达到150亿元,2003年将达到300亿元。其中,BtoB将占75%,包括在线销售和其他委托服务等。今后,在制造业、金融业和IT产业的公司中有50%将建自己的网站,方便公众浏览。

移动商务也日渐看好,市场调研机构Frost&Sullivan公司最新预测,到2006年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将达到250亿美元,其份额将占到全球在线贸易市场的15%左右。

(二)点评当代电子商务网站

随着电子商务风潮的扩大,还会有更多的公司在网络上进行各项业务,而不只是将公司或产品的介绍放在网站上供人欣赏。

电子商务追求的是无纸化办公,“无纸”二字虽然有点夸张,但却充分的说明了网络平台——网站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

其国外著名代表有:,,。他们现在正在运行并盈利。戴尔电脑更是约有40%的造访者在线购买。我国电子商务网站首屈一指的是,它在电子商务盈利方面的成绩在国内可以说是无与伦比。虽然其它公司也在搞电子商务(如),但我们知道,新浪直到去年才宣布开始赢利。

二述谈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管理模式

在这里我们不谈电子商务网站怎么样才能盈利,我只想说说电子商务网站用户管理的模式——这只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工作中的一部分。对用户管理模式研究,说白了就是对用户登陆系统的研究。

通常,电子商务公司网站的建设者有两种建设意图:

1.只是准备进行再线直销;

2.做一个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

这两种电子商务网站在定位上就不同。有着第一种构建意图的公司的对象是广大的客人,而有着第二种构建意图的公司的网站由于承担着事务信息交流中心的使命,其所面对的就不只是“客人”,还包括“自己人”。

(一)分析“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有着第一种构建意图的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管理模式。

第一种电子商务网站根据先例把自身的作业分为B2B和B2C。但无论是以B2B还是B2C构建,其用户管理模式都可以总结为“客户——管理者”。网站的登陆者设定为可能的“客户”,他们只准备在线跟“客人”进行交易。这样的网站的代表有:和等知名网站。

首先设计好统一的顾客登录页,所有的客人如果要交易,就得通过该登录页先进行注册,然后再登录并交易。所有的客人都将会享受平等、自由、博爱的权利。

比较好的这样的网站给客人设定的交易过程可以用下表反映:

“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在这里,客户没有区别,如果想进行交易,所有的他们都的经历选择、校验、选择结账及发货方式、填写注册信息等。他们的订单填写方式都是一样的。

而管理者需要做所有的信息处理工作。

这样的网站,管理者需要做的工作量太大,不容易确定用户身份,客户的购物方式单一,经常有没有意义的订单,难以抓住客户购买趋向,以及市场需求。垃圾信息多。虽然大多说电子商务网战都在使用这种用户管理模式,我却并不认为它是所有公司(如外贸公司)构建电子商务网站应该选用的。

(二)述谈“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好的电子商务网站应该是能够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公司的事务分为外部事务和内部事务。如果一个网站只提供外部事务平台而不提供内部事务平台的话,它还能被称为是好的电子商务网站吗?

让我纳闷的是:如果登陆者是自己人呢?如果登陆者是公司的高层领导,他在国外想要了解公司的最近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呢?如果登陆者是公司里搞外销的员工,他希望了解还有多少库存,或者他跟人订了一笔不小的订单,他想直接通过公司的网站通知物流部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产品配送过去呢?如果………

有的人会说可以让人整理以后通过电话、传真、E-mail等发过来,但是如果这样的话,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信息中心的作用就不存在了。还有的公司作了两个网站,一个对外,一个对内。而这样的话确是太麻烦了一点!

所以,只面对“客人”的“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不适于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而既面对“客人”又面对“自己人”的“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才是有以上疑问的公司做电子商务网站时应该选用的。也就是说,“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是要做一个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

我们知道,网络的信息传递速度很快。像发盘、还盘这样很麻烦的外贸事务,通过网络会很快,可为什么许多外贸公司没有采取呢?因为他们中一部分公司建立网站只是向大家宣布它的存在而已;而另一部分公司是担心交易的安全性;还有一部分公司觉着干什么事都得上网实在是太麻烦了。怎么办呢?

就拿我们学校的网站来说吧,如果你在校外时根本没办法下载学校ftp里的内容,怎么才能让校外的本校同学也能享用本校ftp里的内容呢?

如果上过的人都知道他们提供一种叫OfflineResume的系统,它可以让人在脱机的情况下完善自己的简历,当你再上网时,你可以直接把填好的信息传到cnjob的你的档案里边,而不用再一点一点的改进。为什么我们不借鉴一下呢?

我们知道,公司有些东西是不能让客户知道的。所以网站的用户登陆界面应该分为顾客和员工两个登陆口径,而这样的分别又不可以让顾客知道。我们的员工界面除了有给顾客看的网页外,还应该有给他自己看的东西。比方说:公司事务表、某同事给他发的便条、他个人需要上传的个人业绩报告、公司库存情况、公司物流信息分布,以及在线与某位同事或顾客交流等。

做到这一点,方法很简单。我们应该做一套像OfflineResume的系统(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就称我们要用的系统叫OfflineOffice),它的功能近似于玩网络游戏时用的私人服务器又或者是网际常用的软件人。首先,公司给每一位“在职员工”的计算机内装上OfflineOffice1系统,然后初始化使用者信息,并把信息传到公司在网上的服务器上,多重确认信息的正确性,使“在职员工”计算机上的OfflineOffice1系统和公司“在职员工”数据库里的信息绝对相符。此过程也就是在OfflineOffice里边内置数字证书。这样“在职员工”在脱机的情况下就可以办公,而上网以后,先是OfflineOffice1通过网站服务器的认证,然后进入设定好的安全网络连接中,之后进入在职员工登陆界面。(其具体使用过程将在后面向大家进行图文注解。)如果登陆者不能在员工登陆界面很好的完成登陆的话,该网页自动转接到一般客户浏览页中,而且不可返回。由于有重重的把关,所以安全没有问题。这就相当于每一位在职员工都有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由于电子商务网站重在其商务性,所以对跟公司有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客户,我们也应该给他们一个OfflineOffice2系统,该系统使得伙伴客户能够更快捷的与我们进行交易及交流。OfflineOffice2系统的用户可以在脱机的情况下填写订单、发盘、还盘、或一般交流信件内容,然后在上网的时候,经网站服务器认证合格后,在客户要求传送的时候,自动传送到其指定的我们公司的某一地址或数据库中。它的确认及登录过程跟员工登录过程一样。如果他想单独跟某位在职员工进行交流的话,公司的网站在他要求后,直接将他的OfflineOffice系统平台跟该在职员工的OfflineOffice系统平台进行连接,使得他们的交易或交流更加快捷和方便。对于一般客户的管理,我们可以放轻松一点,其登录网站的方法不用改变,只需要几位位员工进行日常的整理、维护和处理工作就行。这样无论是客户还是员工,其登录公司网站的方法及过程跟以往的大不一样了。

当然,为了交易的安全性,我们的数字证书系统也应该像银行的一样进行经常的更新。我建议公司员工每半年更新一次数字证书,跟公司有长期伙伴关系的客户每一季度更新一次数字证书。

OfflineOffice系统还应该内置记录系统,它可以记录公司员工或跟公司有长期伙伴关系的客户对OfflineOffice的使用情况,及时核实客户跟公司的交易情况,记载客户对我们公司的交易倾向,以及向公司反馈员工及客户信息。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管理者在“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的地位。

在“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整个网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平台,管理者充当着信息统计者、核实者、调查者、分析者以及管理者等诸多的角色。在“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客户的所有信息,你都得在客户登录网站并注册后的信息中查找及分析。即使你知道某一大宗交易的客户的用户名是正确的,你也不得不考虑别人是否已将信息截取、篡改或伪装。所以管理者是个忙人,公司的大小事务都得管,都得考虑。然而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太忙于干繁琐的事情,我们就会无暇考虑公司的决策或发展方向。

而在“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客户可以直接跟某位确定员工进行交流,该确定员工可以及时判断并处理客户的信息,并且这种交流在我们的监控之下进行,首先在安全方面没有问题。这样管理者摆脱了种种复杂琐碎的整理工作,而单一的将各个OfflineOffice系统反馈过来的信息进行整理,轻轻松松的进行公司整体规划!

这样的模式有利于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集成在一起。

下面我们用表格来讲解我们的“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示意图

重要客户打开OfflineOffice2在脱机的情况下他可以充分做好与我交易的准备工作。OfflineOffice1本身就设定为在职员工的工作平台。可以说每一个在职员工都是网站的普通管理者。

而管理者则是Administator。

在上面的表格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公司的登录对象分为三大种人:客户、员工、管理者。而客户本身又分为两种人:重要客户和一般客户。他们的职责是不同的,他们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也是不同的。电子商务网站对于一般的客户,我们没有必要给他们特殊的待遇。他们通常只是随意地浏览一下我们的网站,偶尔进行一点交易。而重要客户在登录我们网站的时候有着直接的目的,他们要求进行大宗的生意,需要跟我们进行洽谈和交流,需要了解我们公司的发展动向,他们通常是我们真正的上帝。

有人也许会认为不应该给予在职员工太大的权利。然而彼“在职员工”非此“在职员工”,这里的“在职员工”指的是那些有一定权力的在职人员,譬如:像外销员、业务员等等需要经常跟我们的“重要客户”进行洽谈、磋商、交流的人员。这样的人通常是公司的脊梁。而一般的公司员工则没有必要列入“在职员工”之中。

网站管理论文篇(2)

1)涉及的领域很多。狭义地讲,网站项目包括了网页制作、美工设计、程序编码、系统及网络管理等专业技术,广义上又包含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心理学、广告学等更多领域的知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还涉及到项目管理工具、文档和设计开发管理规范、开发及测试环境部署等特殊领域的问题。这对参与项目管理的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参与项目的角色很多,水平可能参差不齐。对于网站项目管理,最关键的角色是项目经理、业务流程分析师、用户界面工程师、系统分析员、编码人员(程序员)和质量控制工程师等。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开发的深度,由项目经理进行角色划分。假如严格细分,一个大型项目的角色可能达到50个以上,以确保每个细节都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负责和管理。其中需求分析过程中主要角色有客户代表、业务员、业务流程分析师、用户界面工程师,另外还有项目经理、数据库工程师、文档工程师等参与。

3)网络应用的开发技术在日新月异地进步,从而使网站应用系统的开发模式具有多种选择性,达到同样的目标可以采用很多不同的方式,现代的应用系统越来越成为一个庞大的集成方案,需要考虑不同的操作平台、不同的应用服务器、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编程语言、不同的传输介质等等,项目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种技术的利弊,帮助用户选择高效、廉价并富有前瞻性的方案。

2需求分析在网站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及要求

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建设的基石。由于以上提出的网站项目的特殊性和行业覆盖的广阔性,以及需求分析的高风险性,网站项目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以往建设失败的项目中,80%是由于需求分析的不明确而造成的。因此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对需求分析的把握程度。

在需求分析流程中,需要有客户代表、业务员、业务流程分析师、用户界面工程师等角色参与,业务员从客户代表那里获得需求,并形成需求报告;业务流程分析员从业务员那里获得需求报告,分析生成项目模型报告;界面工程师得到项目模型后设计制作相应的模板和用户界面原型,最终由客户代表确认。需求分析所形成的文档最终达到如下要求。

1)正确性:每个功能必须清楚描写交付的功能。

2)可行性:确保在当前的开发能力和系统环境下可以实现每个需求。

3)必要性:功能是否必须交付,是否可以推迟实现,是否可以在削减开支情况发生时被“砍”掉。

4)简明性:不要使用专业的网络术语。

5)检测性:如果开发完毕,客户可以根据需求检测。

3网站项目需求分析的一般方法

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需求分析工作方法,应该定位在“三个阶段”(也称“三步法”)。

第一阶段:“访谈式”。这一阶段是和具体用户方的领导层、业务层人员的访谈式沟通,主要目的是从宏观上把握用户的具体需求方向和趋势,了解现有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等等具体情况和客观信息,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方式。针对具体的职能部门以及各委办局,最好能指定本次项目的接口人。

实现手段:访谈、调查表格。

输出成果:调查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第二阶段:“诱导式”。这一阶段是在承建方已经了解了具体用户方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等等具体实际和客观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硬件、软件实现方案,做出简单的用户流程页面,同时结合以往的项目经验对用户采用诱导式、启发式的调研方法和手段,和用户一起探讨业务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准确性,界面的便易性、习惯性。用户可以操作简单演示的DEMO,来感受一下整个业务流程的设计合理性、准确性等等问题,及时地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方法。

实现手段:拜访(诱导)、原型演示。

输出成果:调研分析报告、原型反馈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第三阶段:“确认式”。这一阶段是在上述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流程细化、数据项的确认阶段,这个阶段承建方必须提供原型系统和明确的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并能清晰地向用户描述系统的业务流设计目标。用户方可以通过审查报告来提出反馈意见,并对已经可接受的报告、文档签字确认。

实现手段:拜访(回顾、确认),提交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原型演示系统。

输出成果:需求分析报告、数据项、业务流程报告、原型系统反馈意见(后三者可以统一归入需求分析报告中,提交用户方、监理方进行确认和存档)。

整体来讲,需求分析的三个阶段是需求调研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三个阶段或者说三步法的实施和采用,对用户和承建方都同样提供了项目成功的保证。

4网站项目需求分析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项目的整体风险往往表现在需求分析不明确、业务流程不合理,导致用户不习惯或不愿意去用承建方的软件。承建方和客户方都要重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为更好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方向,应该采用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需求调研。

4.1挖掘用户需求

鼓励用户将所有的想法尽可能地阐述清楚,并把所有的要求罗列出来。这时候不必担心引起客户的潜在需求而增加设计开发的工作量,应直接明白地跟客户把问题和要求一条条地列出来,把条理、归纳、分析先都放到一边,将用户最原始、最完整的要求准确地记录下来。

很多情况下客户并非专业人士,在他们的描述中很难凸现重点和技术难关,这需要我们去为客户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尤其是客户谈的不多却又是技术上实现难度和强度很高的地方特别值得注意。客户往往对需求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大多时候给出的需求都是笼统而且尺度难以控制的,这就要求业务人员在倾听了客户的详细说明以后,帮助客户进行整理和分析,预测客户在开发过程中变更及今后应用中可能进行修改升级的潜在需求。

比如在为客户设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时候,也许就要为客户预留将来与他们的业务单位进行交互的通道;在设计邮件系统的时候要考虑可能会需要广告管理服务器;设计网络电子商店时需考虑今后增加库存产品进销存统计分析等等;限于时间和财力的考虑,客户通常能够接受分阶段实施的开发过程,在需求分析时,提早为客户设想到今后的需求变更除了使项目开发更加顺利以外,也为今后业务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4.2利用自然的语言和图表描述项目模型

在业务员与客户进行沟通和调查时撰写的需求分析,尽可能用自然语言或形式化语言来描述,还可以添加图形表述方式和模型表征方式。虽然客户的水平和资历有所不同,但是最自然的描述能够使项目开发的各个成员都能清楚地理解需求含义,不至于在理解上产生偏差。对客户而言,这样的模型描述最接近真实,容易参与修订,并能以此为测试和验收的依据。制作示意图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关键是利用示意图将客户的需求和即将开始设计的系统体现出来。在进行系统分析和程序开发之前,双方对今后要完成的产品就能够有直观的认识,换言之,就是在产品还没有真正进入开发阶段的时候,双方就对工作的结果达成统一的意见,这将大大地减轻需求变更所带来的困扰,同时客户更容易地参与到项目的开发过程中。

4.3需求分析要共同参与各施其职

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开发经理、交互设计师、测试人员、文档人员包括客户代表都应该看需求分析,并进行共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参与项目开发的人员都应该对这份需求有统一清晰的认识,并根据自己的工作对需求提出意见,通过与客户的沟通修订,最终确定项目实现的目标。这样可以尽量避免业务人员与开发人员、承建方和客户方之间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例如:项目经理通过需求分析才能组建所需要的团队包括配置工作环境,制定开发周期;开发周期的限制和功能上的要求可能会影响到程序员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工具进行编写;操作用户的技能水平将影响到交互设计师进行前台设计时做到什么样的精度;界面设计人员根据项目的性质和定位确定表现方式;测试人员了解测试环境和条件后才能对项目质量进行跟踪和检测。

4.4将需求变更置于可控状态

需求的变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也许是出自客户的遗漏,也可能是在开发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如何以可控的方式管理网站项目需求的变更,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匆匆忙忙地完成用户调研与分析,则往往意味着不稳定的需求。所以需求管理要保证需求分析各个活动都得到了充分的执行。

为了将变更及时反馈到项目的各个角色中,做好需求变更日志就显得非常重要。在需求分析后面附上变更日志,并将修改后的需求分析制作成新版本,保留每次更改过的版本,而不是覆盖,这样就比较容易地跟踪到需求变更过程中所带来的工作调整。在新版本的需求分析中,将变更部分用特殊方式表示出来,并在日志中记录变更明细。

4.5评审需求文档

网站管理论文篇(3)

1、注册较为烦琐

进入档案网站,可以发现,一般的注册登录方式有市民邮箱和公众用户两种。相应的在网上查档时需要选择这两种方式注册登录之后才能进行。注册内容严格,除了一般的用户名和验证码之外,还要求填写真实姓名、邮件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和联系地址,如果是企业用户的话还要填写公司名称和公司主页。用户注册成功后,网站将给予每个用户一个用户账号及相应的密码,也就是说在注册成功之后,并不能马上登录使用。该用户账号和密码由用户负责保管,用户对以其用户账号进行的所用活动和事件负法律责任。而根据规定,到馆查询档案,作为大陆公民只需要持有身份证明材料,就可直接到国家档案馆利用开放档案。这样看来,利用档案网站查档似乎比到馆直接查档更加烦琐。

2、内容冗杂

进入档案馆网站的主页,常常给人以无所适从的感觉。网站上内容虽然琳琅满目,但真正要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却要花费点时间。仅作为标识作用的一级类目,就“千人千面”。最多的档案网站,有二十多个,最少的只设有1个一级类目。相同的功能放在不同的类目之下,例如同是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有的单独设置一个类目,有的则归入网上展厅。笔者也曾到国外档案网站上浏览过,以英国档案网站为例,在一级类目之前设置了站点导航性链接,包括帮助、联系我们、A到Z索引、站点检索、权限五个方面,对网站的所有功能及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了介绍,而到了一级类目部分,值得欣赏的是每个一级类目的第一个子类目都对这个类目的功能与使用做了解释,对于第一次使用档案网站的用户来说十分方便。此外,有些网站虽然类目繁多,但仔细观察发现其中不少类目可以合并。过多的类目对于用户来说的确很不方便,而作为标识性的类目都给人以冗杂的感觉,那么在其指示下的内容就更容易让用户感到混乱了。

3、检索功能不尽如人意

网站上的检索功能包括档案检索和文件检索,由于注册烦琐,笔者选择不需注册也能检索的文件检索进行体验。对于文件,有的网站进行了分类,检索起来相对比较方便,在检索方式上,主要有浏览检索、单一检索、复合检索三种,检索的结果也都可以以复制、打印等方式获得,检索结果多为目录,原文较少,而且即使是原文,也多为文本,很少有图像甚至是多媒体类型的文件。总的来说,并不能让检索者满意。

4、个性化服务鲜见

网络用户的需求呈现个性化的特点,而网络本身也具有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但是,在档案网站上基本看不见个性化服务的踪影。在以便捷、开放、主动为前提建立起来的档案网站上没有个性化服务,的确令人有些遗憾。而在图书馆网站、或者国外一些档案网站上,个性化服务开展的很好,吸引了众多用户。例如南京图书馆的个人阅览室,用户可以订制自己喜爱的杂志,并可以将喜爱的文章保存起来,供以后反复阅读;英国国家档案馆也提供定制功能,可以对在英国国家档案网站上公布的最近开放的文件、英国国家档案馆近期开展的活动、专题讲座进行定制,下载安装一定的阅读软件即可进行阅读。

5、缺乏档案馆的特点

档案不同于图书、资料,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确定性和原始记录性,尤其是档案的原始记录性,这是档案的本质特性,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档案馆作为保管档案的场所,在选址、建筑、设备、制度等方面也有其特点。而到了档案网站,笔者很难看出它与其他类型网站的区别。在网站上,常常能看到一些便民服务包括交通、旅游、票务、购物、就业、气象预报等等,也许设置的出发点是为了体现档案网站的休闲利用功能,但问题是有专门的网站已经做得非常出色,用户应该不会“舍近求远”。我认为,档案网站首先要能够提供查档的服务,其次应具有社会气息、文化气息或一些趣味性,在做好这二者的基础上才能体现档案网站的休闲利用功能,凸显档案网站的特点。

二、针对目前的利用现状应采取的对策

1、找到正确的定位

档案网站提供服务,首先应明确服务的主体,找到自己的定位。打开欧美一些国家的档案网站,很容易判断出他们的服务主体是公众,从栏目设置到具体的内容与功能都站在公众的角度,所以在它的一级类目里安排了为第一次访问的用户而特别设置的指导子类目,网站的主体部分不断更新的是最近开放的档案、档案馆举办的活动等等,网站上甚至有电子商务的内容。我们的档案网站态度似乎不那么明确,网站上最新动态里有关档案部门自身的事务、与政府有关的文件、当然也有针对用户的内容,于是网站服务的主体包括档案部门自身、政府、公众三个部分,而面面俱到的结果,是使得网站内容变得冗杂,尤其对于普通公众而言,真正与自身相关的内容寥寥无几。我认为根据档案馆的性质以及档案形成的历史来看,档案网站应以公众与政府为主体,在内容与功能设置上都应以二者为前提,这样才能提高档案网站的利用率。

2、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根据普查的结果可以发现,我国档案网站的建设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阶段,网站的内容在量上是有保证的,在质上仍有待完善。要提高网站内容的质量,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对现有的网上资源进行整合。所谓网上资源整合是指依据一定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使之成为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数字资源体系。这种整合包括不同载体、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之间的整合以及本地资源与远程资源之间的整合。简单来说就是让网上资源完成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丰富而有序的信息资源是做好档案网站服务的基础,如果不对网上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必然影响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整合,可以充分保障用户所需的档案信息,为确保网站服务的质量提供保障。

3、做好数字化等基础工作

网站上缺乏个性化服务,现有的服务质量水平不高,无法达到用户的满意程度,表面上看是我们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但技术只是服务的手段,没有可供服务的资源才是关键。因此,要加大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力度,从源头保证档案网站的服务质量,才能提高网站的利用率。一方面通过相关技术与设备,加快现有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另一方面要加强电子文件的收集管理。要动静结合,考虑使用动态网页和后台数据库技术加强和拓展网站功能。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用户角度思考网站还存在哪些缺点,及时调整和修改。当然除了要做好数字化工作,档案传统的八项基本工作也要做好,因为他们是做好数字化工作的基础。

4、完善宣传工作

网站不同于其他传播媒体,有其自身的宣传手段。档案部门建立档案网站之后,除了采取档案馆手册、指南这些传统媒介开展宣传工作之外,还要善于运用搜索引擎、友情链接、电子邮件、新闻组和BBS这些网络上常用的宣传手段,下面据此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1)注册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的网络导航作用使得它成为通向互联网络的必经之路,利用搜索引擎是上网用户获取他们不熟悉的网站或内容最常用的方法。在注册搜索引擎时,需要注意,把网站递交给搜索引擎有免费递交、亲自去各站点手工登记、付费登记、利用搜索引擎的递交软件递交四种方式。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要在充分了解其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递交方式,其次要注意避免选择不当的关键词,档案部门可以请教相关的专家,根据档案馆的具体情况拟写适当的关键词,否则会影响网站排名。统计表明,90%以上的用户通常只点击分类搜索结果的第1页,而在同一页,排在前面的网站点击数也远高于排在后面的网站,因此取得良好的排名意义重大。

(2)用友情链接进行宣传。与不同站点建立链接,可以缩短网页间距离,提高站点的被访问率。一般而言,建立链接有以下几种方式:(1)在行业站点上建立链接;(2)申请交互链接。寻找具有互补性的站点进行链接;(3)在商务链接站点申请链接。特别是当档案馆提供免费活动的时候,可以向网络上的许多小型商务链接站点申请链接。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图片链接的点击率大于文字链接,如果是文字连接要注意文字修饰。

(3)用电子邮件宣传。电子邮件发送费用低,受到很多网站的青睐。其关键在于收集用户电子邮件地址,一般可以利用网站的反馈功能记录愿意接受电子邮件的用户,这需要档案网站加强自身的互动交流服务;另外还可以通过租用一些愿意接受电子邮件信息的通信列表,也可以电子新闻邮件,利用“签名档”,填写档案馆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以及特色服务等信息,从而起到宣传作用。

(4)在新闻组和BBS上宣传。互联网使得具有相同专业兴趣的人们组成成千上万的针对性很强的公告栏和新闻组,加入这些讨论,利用上面提到的“签名档”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BBS也是网民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不过管理较新闻组严格。在使用时要注意技巧,首先要选择合适的BBS宣传,其次主题行要具有可读性和创意性,另外最好在讨论问题时进行宣传,以避免广告之嫌。

参考文献:

1、张照余:《档案网站:定位、内容、建设与运行模式》,《北京档案》2001年第9期。

2、罗理希:《国外档案网站介绍》《北京档案》2002年第11期。

3、周林兴、苏君华:《中外档案网站比较》《中国档案》2003年第9期。

4、京波:《档案网站建设的四大误区》,《山东档案》2004年第2期。

网站管理论文篇(4)

最真实和及时地获得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动态资讯,是学生管理和服务的首要环节。但是,随着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长,传统的信息搜集方式,如宿舍走访、设立班级信息员等都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要求。而社交网站是一个相对宽松的话语环境和轻松的交际氛围,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习惯于用其记录自己的心理状态、生活状况、遭遇的困难甚至突发事件等。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管理者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工具,可以及时了解大学生在心理、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动向,建立相应的大学生信息档案,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为大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如果在部分大学生产生负面情绪或者遭遇突发事件时,管理者也可以通过这一网络平台正面信息以平复学生情绪,平息事态,为更好地解决问题赢得时间、创造时机。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载体

社交网站有利于教师主动介入学生日常生活,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淮师教科”公共主页为例,该主页通过展示学院优秀团课和团日活动成果,刊登主题教育月活动内容、暑期社会实践的报道,转载学院各类重大活动新闻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党的十召开期间,学院主页开展“师生联动十,方寸之间传党意”的主题活动,在教科院人人、微博上进行“十style”的专题讨论。相关活动内容被淮安电视台、江苏教育新闻网、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和转载。社交网站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由学生“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传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3.开展校园文化的高效平台

利用社交网站发起和运作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降低活动成本,增加信息传递速度,扩大活动的涉及面,创造让更多的同学参加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的机会,整个活动过程构建信息双向交流的对话平台。例如通过“淮师教科”这一公共主页就成功发起和运作了多项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以增进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祖国河山热爱为主题的活动——人在旅途之元旦城市攻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爱心志愿活动如——关爱“瓷娃娃”(罕见病成骨不全症的俗称)儿童志愿公益活动。

4.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便捷工具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

师生交往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尽管我们一直在倡导创建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但“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地下与顺从的地位”,使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而且这种观念越来越根深蒂固。社交网站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网络交往的便捷性和隐匿性缩小了交往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较易卸下心理防卫,有助于师生间敞开心扉交流,构建平等、民主、双向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社交网站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高校学生在使用社交网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形成社交网站依赖的心理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每天多次访问社交网站的大学生比例达到30.9%,有的大学生每天访问社交网站的在线时间甚至超过5小时。部分大学生表示,如果一段时间不上社交网站查看朋友新鲜事或者玩社交游戏,就会有种莫名的空虚感和不安,因此常常在上课时间利用手机访问社交网站,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和效率。

(2)面临信息甄别的网络道德危机。

虽然社交网站中流传的信息量大,但是大多是较为浅显、缺乏深度甚至充斥大量谣言和错误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煽动性。不少大学生在浅阅读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缺乏理性思考的信息,加之自身网络道德标准认识上的偏差,错误地将一些在网络中存有争议或与现实社会道德标准相背的现象当成了自己所推崇的内容。

(3)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的矛盾纠结。

网络社交的便利性和快捷性使得社交网站有可能成为部分大学生逃避现实社交的工具。一些大学生在跨入大学校门后由于不能及时地适应新环境下的人际交往模式,于是利用社交网站逃避现实,期望在虚拟的世界里重建人际关系以弥补现实世界的心理缺失。

2.针对大学生在使用社交网站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意识,提高网络使用的自律性。

培养在校大学生健康的上网习惯,控制每天上网的时间总量。对在社交网站上更新过于频繁的同学进行劝诫,持续关注其动态;开展以“提供网络使用自律性”为主题的活动,如要求大学生有意识地统计自己每天的上网时间及上网目的,并在班级公布,对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同学进行表扬或奖励等。

(2)培养网络道德意识与法制观念,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例如组建专门的网络道德及法制宣传的监督社团或组织,发挥网络法制信息员的作用加大网络监督力度;高校学生管理者及时有效地做好网络信息过滤工作,发现不良和非法信息,及时联系人加以删除。只要大学生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加以思考和辨别,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就能从根本上杜绝网络伤害事件及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

网站管理论文篇(5)

2.构建三种设计技术的运行环境

2.1构建ASP的运行环境:NT5.0Server,IIS5.0,ASP3.0。安装Windows2000Server(NT5.0Server)时选择IIS5.0有关选项。安装完后ASP3.0便内嵌于IIS5.0中。测试ASP:启动浏览器,在地址栏处输入127.0.0.1:80/default.asp,若浏览到IIS服务器的ASP欢迎页面,说明安装成功

2.2构建PHP4的运行环境:NT5.0Server,Apache1.3.12php4.0安装支持PHP的web服务器Apache1.3.12,将Apache服务器压缩文件解压缩,根据提示进行整个安装过程,自己选择安装到目录d:\apache下。安装PHP4,将PHP4压缩文件解压缩到d:\php4即可,同时将其中的php.ini-dist文件拷贝到winnt目录中,将文件更名为php.ini,打开该文件将其中extension_dir设置为:d:/php4,并加载扩展模块:将文件中含有;extention=*.dll的各项前面的";"号去掉即可;修改设置Aphache服务器,用文本编辑器编辑目录d:\aphache目录下的子目录conf下名为httpd.conf的文本文件,首先将"#ServerName*"这一行下加入"ServerName127.0.0.1/",其次将"Port80"改为"Port81(或其他与IIS5.0不冲突的端口)",再其次设置更改Apache虚拟目录,将"Documentroot"d:/Apache/htdocs""改为Documentroot"d:/trade"(该目录即是电子商务网站目录,可用任意方法建立目录trade),最后加入支持php4的如下语句:ScriptAlias/php4/"d:/php4/"AddTypeapplication/x-httpd-php.phpAddTypeapplication/x-httpd-php.phtmlActionapplication/x-httpd-php4"/php4/php.exe";测试php:完成上述步骤后,在d:\trade目录下,用如何文本编辑器,生成扩展名为.php(或phtml)的文件test.php,在文件中输入如下php代码,存盘后,启动Apache,接着你在浏览器中输入:127.0.0.1:81/test.php,若看到php的版本和扩展模块等信息,说明环境安装设置成功。

2.3构建JSP的运行环境:NT5.0Server,Resin1.13,jdk1.3安装Java编译器jdk1.3:运行jdk1_3-win.exe,按照提示完成安装即可,将其安装在d:\java1.3目录,也可安装在其他目录。设置系统环境参数:控制面板/系统/环境页中选择path参数加入d:\jdk1.3\bin;增加新的环境参数classpath=d:\jdk1.3\lib\tools.jar;d:\jdk1.3\lib\dt.jar;,然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安装支持JSP的web服务器Resin1.1.3,将RESIN-1.1.3.zip释放为d:\Resin1.1.3即可。配置服务器端口,打开d:/resin1.1.3/conf/目录下的resin.conf文件在

8080

标签处将端口设置为82(在我的NT5.0上装有三个服务器,这样三个服务器的端口分别为IIS:80;Apache:81;Resin:82其实也可设置为其他互不冲突的端口号).测试JSP:启动Resin服务器,启动浏览器,在地址栏处输入127.0.0.1:82/,若浏览到Resin服务器的JSP欢迎页面,说明安装成功

3生成三种格式的动态表单页面为了通用,这里采用可能用到的表单对象为例,至于下面设计具体数据表用到的字段,只要转成给出的表单域相应对象即可.

3.1用ASP动态生成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流的操作表单:form.asp:生成表单域头:生成普通文本:生成密码文本:生成滚动文本:生成单选:生成复选:生成列表框:生成提交按钮生成重填按钮生成表单域尾

3.2用PHP动态生成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流的操作表单:form.php生成表单域头:"?>生成普通文本:"?>生成密码文本:"?>生成滚动文本:"?>生成单选:"?>生成复选:"?>生成列表框:网络数据库Asp技术Php技术Jsp技术网站设计"?>生成提交按钮"?>生成重填按钮"?>生成表单域尾"?>

3.3用JSP动态生成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流的操作表单form.jsp生成表单域头:生成普通文本:生成密码文本:生成滚动文本:生成单选:生成复选:生成列表框:生成提交按钮生成重填按钮生成表单域尾

4设计用于存储商务网站交互数据的MySql数据库

4.1启动MySql数据库服务器(MySql的安装及ODBC驱动程序的安装与设置请参阅相关书籍)可在NT5.0下用启动服务法/NET命令法/命令窗口键入MySqld-shareware法,启动MySql数据库服务器,启动数据库服务器后,在d:\mysql\bin>提示符下键入mysql-h127.0.0.1-uroot即可出现mysql>提示符,从这开始即可进行对MySql数据库的各种操作。若要退出可键入quit/exit,若要关闭数据库服务器,可在d:\mysql\bin>提示符下键mysqladmin-urootshutdown4.2建立MySql数据库在MySql数据库的提示符mysql>键入Createdatabasetradedb;(或go)

4.2.建立MySql数据库表这里以商务网站中常用的几种数据表为例,主要用到的数据表和生成数据表的SQL代码如下:(这里的数据表字段只要分别对应上述表单域对象即可实际操作,数据表统一用tablename表示)客户登录管理数据表CREATETABLEusers(IDintnotnullauto_increment,UserNamevarchar(30)notnull,Passwordvarchar(20)notnull)客户信息数据表CREATETABLEusermessage(UserNamevarchar(30)notnull,Emailvarchar(80)notnull,Addressvarchar(120)notnull,Faxvarchar(40)null,Phonevarchar(40)notnull,Cerreycardvarchar(50)notnull)客户定购商品数据表CREATETABLEcatalog(ProductIdintnotnull,Namevarchar(64)notnull,Pricefloat(6,2)notnull,Descriptiontextnull)

5设计处理表单数据的3p程序

5.1设计处理表单数据的ASP程序form_cl.asp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这里采用直接驱动法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conn.open"driver={MySQL};server=localhost;uid=user;pwd=xxxxxx;database=tradedb"获取表单提交的数据:data1=request("ptwbk");data2=request("mmwbk");data3=request("gdwbk")data4=request("dxk");data5=request("fxk");data6=request("lbk")用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查询数据记录:sql="select*fromtablename";setrs=conn.execute(sql)"增加数据记录:sql="insertintotablename(ptwbk,mmwbk,gdwbk,dxk,fxk,lbk)values(''''data1'''',''''data2'''',''''data3'''',''''data4'''',''''data5'''',''''data5'''')";setrs=conn.execute(sql)更改某条数据记录:sql="updatetablenamesetdata1="request(ptwbk)",whereID="num";setrs=conn.execute(sql)删除某条数据记录:sql="deletefromtablenamewhereID="num";setrs=conn.execute(sql)将SQL语句处理的数据结果输出Response.Write"

"Response.Write""Fori=0tors.Fields.Count-1Response.WRITE""&rs.Fields(i).Name&""NextResponse.Write"

"WhileNotrs.EOFResponse.Write""Fori=0tors.Fields.Count-1Response.WRITE""&rs.Fields(i).Value&""NextResponse.Write"

"rs.MoveNextWendResponse.Write"

"关闭数据库:rs.close;conn.Close

5.2设计处理表单数据的PHP程序form_cl.php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这里采用PHP的MySql函数法(也可用ODBC函数法)$conn=odbc_connect("localhost","user","xxxxxx");选择数据库:mysql_select_db("tradedb","$conn");获去表单提交的数据:$data1=$ptwbk;$data2=$mmwbk;$data3=$gdwbk;$data4=$dxk;$data5=$fxk;$data6=$lbk;用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查询数据记录:$sql="select*fromtablename";$result=odbc_do($conn,$sql);增加数据记录:$sql="insertintotablename(ptwbk,mmwbk,gdwbk,dxk,fxk,lbk)values(''''$data1'''',''''$data2'''',''''$data3'''',''''$data4'''',''''$data5'''',''''$data6'''')";$result=odbc_do($conn,$sql);更改某条数据记录:$sql="updatetablenameset$data1=ptwbkwhereID=num"$result=odbc_do($conn,$sql);删除某条数据记录:$sql="deletefromtablenamewhereID=num";$result=odbc_do($conn,$sql);将SQL语句处理的数据结果输出odbc_result_all($result,"border=1");关闭数据库:odbc_close($conn);

5.3设计处理表单数据的JSP程序form_cl.jsp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这里采用JDBC-ODBC桥生成JavaBean法创建一个JavaBean命名为conndb.java,并保存在d:/resin1.1.3/doc/web-inf/classes/trade目录下,代码如下:(限于篇幅这里没按标准书写,而采用不换行写法,其他类同)packagetrade;importjava.sql.*;publicclassconndb{Stringurl="jdbc:inetdae:localhost";Stringlogin="user";Stringpassword="xxxxxx";StringsDBDriver="sun.jdbc.odbc.JdbcOdbcDriver";StringsConnStr="jdbc:odbc:Dsnmysql";Connectionconn=null;ResultSetrs=null;publicconndb(){try{Class.forName(sDBDriver);Connectionconn=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login,password);}catch(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e){System.err.println("conndb():"+e.getMessage());}}Public/ResultSet/executeQuery(String/sql)/{rs=null;try{conn=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sConnStr);Statementstmt=conn.createStatement();rs=stmt.executeQuery(sql);}catch(SQLExceptionex){System.err.println("aq.executeQuery:"+ex.getMessage());}returnrs;}}然后用javac编译conndb.java生成与其同目录的conndb.class文件,在form_cl.jsp文件中加入如下标签即可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获去表单提交的数据:Stringdata1=request.getParameter("ptwbk");Stringdata2=request.getParameter("mmwbk")Stringdata3=request.getParameter("gdwbk")Stringdata4=request.getParameter("dxk")Stringdata5=request.getParameter("fxk")Stringdata5=request.getParameter("lbk")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查询数据记录:Stringsql="select*fromtablename";connbean.executeQuery(sql);增加数据记录:Stringsql="insertintotablenamevalues(''''"+data1+"'''',''''"+data2+"'''',''''"+data3+"'''',''''"+data4+"''''+"'''',''''"+data5+"'''',''''"+data6+''''")";connbean.executeQuery(sql);更改某条数据记录:Stringsql="updatetablenamesetdata1=''''"+ptwbk+"'''',data2=''''"+mmvbk+"'''',data3=''''"+gdwbk+"''''whereID=''''"+num+"''''";connbean.executeQuery(sql)删除某条数据记录:Stringsql="deletefromtablenamewhereID=''''"+num+"''''";connbean.executeQuery(sql);将SQL语句处理的数据结果输出ResultSetrs=connbean.executeQuery(sql);While(rs.next()){out.print("

"+rs.getString("ptwbk")+"

");out.print("

"+rs.getString("mmvbk")+"

");out.print("

"+rs.getString("gdwbk")+"

");out.print("

"+rs.getString("dxk")+"

");out.print("

"+rs.getString("fxk")+"

");out.print("

"+rs.getString("lbk")+"

");}关闭数据库:rs.close();

6三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技术综述

6.1主要特性:可见下表设计技术运行平台服务器开发程序扩展组件ASPWindows系列IISVbscript/Jscript/PerlActiveXPHPUnix系列,Novell,WindowsApache等许多服务器phpFunctionJSPUnix系列,Novell,WindowsResin等许多服务器JavaJavaBean

6.2连接数据库的方法:通过上述操作可看出,本文采用了三种操作MySql数据库的方法,Asp采用直接驱动法,Php采用MySql函数法,Jsp采用JDBC-ODBC/JavaBean法

网站管理论文篇(6)

广播利用因特网广泛应用信息数字化技术和高速度,高容量的光纤通信技术以及交互技术等高新技术,不但可以克服传统广播稍纵即逝的弱点,而且还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极大扩大传播的范围,改变传播方式,开出广播的一片新天地。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国际广播电台,如英国的BBC、美国的VOA、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H都将注意力放到了廉价的网上空间。BBC已建立了在线新闻网站;美国之音VOA用23种语言在WEB网络上进行音频广播;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目前用5种语言在网上进行新闻广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Radio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CRI)作为中国唯一向世界各国广播的国家电台,也对网上广播进行了有益尝试。

有“空中大使”美誉的中国国际电台。她不仅是中国拥有海外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媒体,而且广播语种(每天用38种外国语、汉语普通话及4种方言向世界各地广播)、播出时间(每天192小时)、发射功率和听众来信四项指标均居全世界各国国际广播电台前列。多年来,她代表国家形象,以向世界各国听众介绍中国历史、现状和中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为宗旨,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广播电台之一。

实践证明,CRI网上广播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成为21世纪广播改革的必由之路。

CRI网络版创办于1998年12月,设有华语台、英语台、德语台、西班牙语台等几个相对独立的“网上电台”。这些“网上电台”自成体系,虽然其它内容大都是以新闻为主体的综合性节目,但各个“电台”播出的内容略有不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关注焦点、热点、及时传播时事要闻,是CRI的主要任务。无论是华语台、英语台,还是德语台,或者是西班牙语,都已经实现了各种新闻性节目的网上“视听播报”。这些内容既有文字内容,又有收听功能,能有效满足听众和读者的双重需要。这是CRI有别于报纸网络版的独特之处。

CRI网络版的新闻性栏目前设有“今日新闻”、“时事报道”、“国际新闻”、“体育新闻”、“文化新闻”,排列在主页的左上角,为读者和听众带来了极大方便。

专题性报道是CRI网络版中的“重头戏”,各个“小电台”都设有自己的专题性栏目。这种栏目较一般新闻有相对稳定性,往往以特殊的图标标识。在这些专题中存有大量“历史性文章”,能有效方便听众和读者收听和阅读,有效弥补了广播“过耳不留余踪”的缺点。

CRI网络版的专题性栏目目前设有“99澳门回归”、“WTO”、“国际纵横”、“”、“分裂不得人心”、“国庆五十周年庆典回放”、“外国人看中国”、“话说”等。这些专题的图标排列在主页右侧,点击后可快速进入。其中重点专题被放在相应页面的最上方,引人注目。如“国庆五十周年庆典回放”。

CRI网络版的主页及各下属“电台”每天更新两次。第一次更新时间是8:00;第二次更新时间,主页为17:00,华语台为21:30,几种外语台为14:00。

目前,CRI网络版的图片运用量还相当少见。除外语台中有少量图片外,华语台里基本上没有图片,尤其是新闻图片缺乏。这是有待改进的地方。

此外,CRI网络版的有声节目了也有限。如华语台中的“五彩周末”、“侨讯专递”、“海峡两岸”、“中国之窗”等节目,仅有文字,不能收听。

CRI网络版的页面设置,简单朴素,自然大方,少花哨之处。但总体来说,作为新闻性节目,还是比较适合阅读的,具有对外广播电台特色。

(一)整体页面设计

在CRI网络版中,无论是主页、华语台,还是外语台(德、西、英),都采取了一个页面划分三栏的方式。以主页为例,左栏排列的是一些栏目标识与图标,分别有“国内新闻”、“体育新闻”、“文化新闻”、“国际台简介”、“资料检索”、“与我们联系”及“特别链接”和“友情链接”等;右侧排列的是专题性栏目标识;页面正中是“今日要闻”及简单提要,每条要闻前有一个红色闪动的粗箭头,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page_break]

CRI网络版页面底色均为白色,字体颜色富于变化。如华语台中的新闻提要全部采用浅红色,而主页的每日要闻用紫色表示链接标识,访问后变为浅红色,而要闻提要则为黑体字。与链接点和导航条相比,新闻版块的色彩较为丰富。

(二)导航系统设置

1同一内容。

在主页的“每日要闻”中,每一条新闻的标题下面都加了下划线,表示该文字块建立了链接,点中这些文字块,便可进入到另一页面详细阅读;在华语台的“新闻要闻”末尾,有一个“更多新闻……”的文字块建立了链接;在外语节目中,随处都有“clickheretolisten"这样的文字导航块,其功能相当于语音导航。

在有些页面的末尾,也可见到“返回”这样的导航文字块。有些节目末尾,可以通过导航条,查阅几月前、几周前、几天前的节目内容。

2不同内容

在CRI网络版的左右两侧的文字块或图标都建立了链接。在有些页面的上部,或者文末,有相对集中的导航块。如华语台通过这种方式与“今日新闻”、“时事报道”、“五彩周末”、“侨讯专递”等都建立了链接。

3特别链接与友情链接

主要设置在主页左下侧。特别链接有:、中国、研究会。通过友情链接可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佛山电台等电台网站。

(三)网上播报

这是CRI网络版的特色之处。几乎在每个页面的左上角,都有一个或两个喇叭式图标,点中所需语种,页面上便会出现一个语音系统的下载软件,以实现听众在网上收听广播的目的。听众可选择网上直播达到每无线电广播同步收听,也可以点播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在华语台新闻及各专题里,设有“普通话”和“广州话”的导航条,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目前,华语台中的客家话、闽南话、潮洲话还没有实现网上播报。

在国内广播尚未成熟的今天,CRI网络版的创办和发展,作为一种尝试性的工作,为广播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拓宽了空间。网络广播“视听双能”的传播模式将给逐渐萎缩的广播媒体带来新的契机。

广播与因特网融合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开辟了广播的新天地,对于广播来说,利用因特网广播信息数字化技术和高速度、高容量的光纤通信技术及交互技术等高新技术,可以克服传统广播的弱点,跨越时空的限制,极大地扩大传播范围,改变传播的方式,为广播的发展提供一条全新的道路。

1.广播与网络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播传播稍纵即逝的弱点。

以声音为唯一传播手段的广播对于以文字为传播手段的报纸来说,具有传播速度快的优势,但也有着一闪而过,不留痕迹,不便保存的致命弱点。由于这个原因,广播又被称为弱媒介。而广播与网络融合后,由于数字化的应用,广播就不再是一阵风,而可以存储于网站,应需要随时调用重播,甚至还可以复制。这样也就提高了广播媒体所传播信息的使用价值,延长了这些信息的“生命”。

2.广播与网络的融合,弥补了广播节目仅有声音,而无图像和文字的缺憾。

广播上网后,部分节目内容可以在网页上用文字表达,也可加上图片、图像,真正实现声音、图像、文字三合一的多媒体传播效果。听众不但可以在网上听节目,还可以看以文字和图像形式提供的节目材料及主持人介绍,通过超链接手段获取背景资料,与其他网友达成在网上的意见交流。视觉比听觉的信息保留率高,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广播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3.广播与网络的融合,使受众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听什么节目而不再受限。

广播与报纸、电视等其他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一样,采取的都是一种信息由一点均匀地传向多点的单一方向信息传播,受众是在时间和内容上均是被动的。而当广播媒体与网络结合后,受众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在任一时间选择任何电台任何时间播出的节目。除现场直播外,每个人都可以安排自己的节目表。爱听音乐节目的人不必再耐着性子等待,想听财经消息的人也只需一次选择,传统广播媒体针对异质大众的去个性化传播在网络传播中被个性化传播方式所代替。[page_break]

另外,这也可以突破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时差限制,有利于实现信息的跨国传播。

4.广播与网络的融合大大地扩展了广播的传播空间。

传统广播的传输手段受到地域的限制,特别是音质较好的调频广播发射范围很小,短波虽发射范围大,但信号不稳定,收听效果差。网络技术的应用则可突破这种地域的限制。从理论上说,通过网络任何一个地方台的广播节目都可以流向世界各个角落,受众也能通过从网上收听到外地广播,获得那些通过传统媒介难以获得的信息。

5.广播与网络的融合,使广播能更及时地提到更多的信息反馈,赢得更多受众的参与。

传统广播传播与受者界限分明,自从1986年底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后,广东电台开创了把热线听话植入直播间的先河,这种作法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在广播改革史上具重要意义。然而,这种交流与参予受广播传播方式的局限,主持人与热线电话上听众的对话交流一般只能是一对一,听众的交流参与面十分有限。

广播与因特网融合后,由于因特网的双向互联性,网上有绝对的中心控制,主持人与网友从原来的双向交流拓展为多向交流。因而网上广播受众的反馈参与而大大扩大。1998年12月,广东电台城市之声《夜行人》连续三个晚上做了“阿虹的故事”特别节目,在听众中反响极大,热线电话尽管十分火爆,但一个晚上只有十多个,而因特网上的讨论,仅电子邮件就有近万件,其受众反馈参与之多是电话参与难以比拟的。

正是由于广播各网络之间强烈的互补性,使得广播电台上网成为大势所趋。仅国内范围而言,就能很方便地找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音乐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珠海电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等,10余家网站。从某种意义上说,广播电台上网,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作为中国唯一向世界各中广播的国家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网站也是比较成熟与网络结合较好的:

1)信息量大,更新时间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以新闻为其主要内容,并且及时更新,兼顾时效性。仅以11月26日CRI主页为例,当天时事报道中包含了新闻综述,澳门回归与香港区议会选举等三篇大报道,新闻提要中则列出314条消息,点击导航条,还可得到更多;在右栏“华话专题”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天“焦点报道”、“828经济纵横”、“海峡两岸”、“侨讯专递”以及“在中国旅游”的主要内容。

相比之下,有些广播电台就并非如此。如北京音乐台的主页,只有中文版与英文版两条链接,这因然与音乐台自身特点有一定联系,但对受众来讲,可选择范围难免太少。

2)脉络清晰,导航系统完善

结构是网络的基础之一。CRI方便而清晰的导航系统无疑是其线性传播的有效补充。CRI的网站结构大致如下:第一级--首页,第二级——华语台、英语台、西班牙语台、德话台,第三级--各台下的专题报道与新闻栏目及其主要内容,第四级--新闻与报道的具体内容,有的专题下还有其它分栏目,构成了第五级乃至更多级。

清楚的分层结构,使得某条新闻的定位及其准确,便于查找。如:要寻找有关山东曲阜的中文介绍报道,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它在华语台的“华语专题”下“在中国旅游”一栏。而CRI的导航系统又不完全拘泥于级别,同一级别下的不同内容之间以及不同级别的不同内容之间切换非常方便。进入第三级之后,屏幕上方会出现一列栏目名称,通过点击就可实现不同内容之间的切换,不必象有些网站那样,必须回到上级网站然后进入。有些重点栏目,则完全脱离了级别界级,如:有关国庆五十年的报道,就在主页左下,第二级华语台的台标下以及第三级页面上方反复出现,充分突出了其重要性。

3)统一的整体网络下各有侧重,充分体现对外广播台特色。

整个的CRI网站均以白色为底色,最上方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全名以及台标。第二级页面分左中右栏,中栏为新闻以及专题报道提要,左右两栏为名栏目图标,第三级及其下级则不分栏,用不同文字颜色区别不同内容。统一的网页设置,相同的字体字号,使得CRI网站具有端庄大方,自然朴素的整体风格。但由于面对的传播对象不同,华语台与外语台之间又各有特色,相对来讲,外语台往往风格活泼,图片较多,采用Java程序设计的插件,并且报道题目下有作者署名。[page_break]

在内容选择上,华语台与外语台也有不同(由于语言障碍,本文仅以英语台为例):华语台多以消息,新闻性报道为主,侧重国内。如11月28日时事报道介绍了香港首届区议会选举的有关内容。华语专题下的“焦点报道”则关注了“神舟”的有关信息;与此有所不同,英语台内介绍性的稿件则比较多,新闻选取也多和国外有关,如同无英语台上我们能看到“财富”论坛的有关报道,还可以点击“operatheater"图标收听中国地方戏“白蛇传”的介绍及选段。

4)利用网络交互性特点,与听众进行交流。

CRI主页以及第二级首页,均有图标显示,点击之,便可弹出对话框供读者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与国际广播电台有关部门直接联系。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虽然利用了网络的交互性,但还远远不够。北京音乐台网站就有一个“说你说我”的栏目,供上网者发表意见,近似于聊天室。这样,不仅电台与听众之间,而且听众内部也可以就某一事件展开交流,有助于形成虚拟社区的气氛,产生听众群。中央电视台则更加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每隔一段时间针对同一主题,推出一个网上调查,提出二至三个问题,收集观众看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的建立,有助于其更加充分地利用其信息资源,树立对外电台形象,吸引观众,也在一定程度实现了重复收听,重点选择等传统广播无法实现的功能。对于其电波无法覆盖的地区,CRI网站的存在也无疑使当地拥有了一个收听中国广播,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与网络的结合,使之如虎添翼。

早在电视出现的时候,就有人预言,“电视终将使广播像古代的骑兵一样为人们所淘汰”,但时至今日,广播仍然在我们的社会中扮人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当传统媒介逐渐感受到其无所不在的巨大压力,纷纷大叫“狼来了”的时候,网络与广播的结合,使人们看到了广播发展的一线曙光,使我们坚信,广播发展仍有前途。

广播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它不同于报纸与电视的地方在于它以电波的载体,仅仅依靠声音进行传播,既不像报纸那样主要依靠文字,还辅以图象;又不像电视那样既有声音又有图像,而且主要依靠图象;广播依靠声音传播,供受众收听。这一特点使其具有其他媒介不能取代的优势:

(一)伴随性

由于广播仅仅依靠声音传播,可以非专注收听,又可以随时移动,因而它可以成为听众个人的忠实伴侣。受众可以一边做别的事情,一边收听广播,并可以走到哪里,做到哪里,边听到哪里,不像看报看电视那样不能一心两用,非得固定下来十分专注地阅读不可。近几年全国各地纷纷办起了交通节目,专门为一边开车一边收听广播的司机们服务,这些电台和节目一般都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正展示了广播伴随性的独特优点。

(二)时空性

广播以电波为载体,电波每秒30万公里,绕地球7圈半,传播速度之快远远超过报纸。广播传播快,可以随时播出,滚动播出,现场直播几乎与事实同步。广播的这种快速传播对瞬息万变的城市、金融、期货、信息行情有着极大的优势。

从时效性来看,电视与广播相差不多,但电视制作复杂,不如广播简便快捷。广播由于只需声音,不需图象和文字,天涯海角只要有一条电话线就可以进行现场报道,并且可以实现远程跨时空的多互联播,这一点更是报纸、电视难以企及的。

(三)参与性

受众的参与是媒体赢得受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广播由于仅靠声音传播,比起报纸、电视来,受众的参与更加方便快捷,通过电话便可参与,而且可以与主持人和其他参与者直接对话,实现双向或多向交流,随时获得反馈信息,参与效果更加显著。近十年来全国广播界广泛动用的热线电话投诉节目,公众电话讨论节目,谈心节目等等,正是广播这种优势的具体体现。

广播只依靠的传播特性使广播具有以上种种优点,然而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广播长于斯亦短于斯,只依赖声音使广播具有一些天生的缺陷。声音有它的弱势,稍纵即逝,不便查找,而且听觉比视觉的信息存留量低,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广播报道受到声音特点的限制,在进行过于复杂的报道或进行深度剖析时,总显得力不从心。这些缺陷使广播不仅无法与报纸相抗衡,而且又落后于电视这一后起之秀,在传统媒介中位居第三。[page_break]

如果广播仅仅满足于在日益发展的传媒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分得一杯羹。也许我们现在可以安枕无忧。至少在短期内,具有伴随性、时空性、参与性三大特征的传统广播还无法被取代。但各大电台纷纷上网,表明了广播人并不甘心就此沉沦,而希望随着与新技术的结合取得更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得不正视所受到的挑战。

当代广播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新型媒介崛起带来的受众分流。

如前所述,网络传播方式具有许多传统广播所不具备的优点,正是这种优势的互补性使二者的结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网络本身作为一种新兴的独立媒体,它信息传播快,随时读取,多向传播,主动选择的被动接收方式感到厌倦的受众离开收音机转向电脑。网络高速发展的趋势将使广播从业人员面临一个他们不愿看到的现实:受众分流导致收听率的下降。毫无疑问,广播人在享受与网络结合的种种好处同时将面临一场与网络的受众争夺。

挑战之二来自广播传输的技术限制。

在卫星技术广泛应用,电视的远距离传输日臻完善的今天,广播的远距离传播技术与其诞生时相比却没有多大的改进。远距离广播,尤其是国际广播以短波方式为主,短波覆盖面积大,具有廉价、灵活、可靠的优势,但也有传播不稳定,音质不好,抗干扰能力差收听效果不佳的缺点,尽管各广播台纷纷对短波手段进行调整,来克服短波广播在技术上的限制,但直至目前,短波广播的收听质量也只能是差强人意。互联网上音质虽远谈不上完美,但比短波要好得多。而1998年10月29日美国率先推出的高清晰度电视,更使电视声画质量几乎达到了完美的程度,广播如果在技术上再不能有所突破,就势必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抛在后面。

挑战之三,是网站的廉价传播成本对传统广播的大投资构成的威胁。

任何无线电台都无法像互联网站一样,在任何地方仅以一只麦克风,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的微小投资,就成为一家国际的信息传播中心。正与此相反,向数码广播的过渡将使广播台不得不既保留原有广播以维持听众,又添置新设备作为数码广播用途,这使广播业所需要的投资额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广播台如果不能以优质节目吸引更多受众以博得广告商的青睐,必将面临经营的危机。

挑战之四,广播的转变对为其服务的新闻从业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络加入广播节目,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是对广播优势的发展。这不仅需要主持人熟悉电脑、网络知识,还需要主持人适应从主导地位向谈话组织者的角色转变,这种角色的转变对主持人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对全局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挑战之五,是在媒介的整合兼并中如何保持广播特色。

多媒体的出现使原来抑制不同传媒间竞争的技术鸿沟已不复存在,不同传媒势必在竞争中充分利用新环境提供的共同技术条件,从而带来了大众传媒的整合兼并。传统媒介的界限变得模糊,人们可以在电脑屏幕上读杂志,在网上“视听”广播,购买制成光盘的书和电影……但是,当广播变得可视可读时,人们对广播仍是带着以声音做信息载体的媒介这一定位,因为技术差异的消失并不意味着人文社会特征差异的消失。那么,广播又该如何来突出自己在声音传播上的传统优势呢?

广播所面临的挑战之六,是从业人员的观念冲突。

其一是特权地位的消失。传统媒介的传播过程是自上而下的,网络的新闻传递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报道任何事件,人们用鼠标自己去找信息,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这样,广播等传统媒体就面临着以信息传播转变到信息服务的挑战,即支配信息资源的行业特权消失。

其二,在普及传媒教育的基础上,需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道德培训。因为在网络时代,“制造现实”的科技已经成熟。如时事杂志《壹周刊》在封面上刊登香港名人郑经翰遭毒打的脸部特写照片,事后证实伤痕效果经过了电脑加工。新闻工作者不应盲目拥抱科技,而要避免科技的运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要滥用电脑新闻图像制作,更加要避免制造新闻。[page_break]

挑战,总是无法避免的,面临挑战的,也并非只有广播。传播技术的发展总是不断给传统媒介带来机遇和挑战。数字音频广播的出现,为广播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因特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给大众传媒注入了种种在过去不可想象的传播概念。它囊括了传播媒体报刊、广播、电视传播的一切表现形态和特点,同时还具备了它们所不具备的特点。它的兴起既为广播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又为广播利用其强大功能,以另一种形态发展提供了条件。网络作为一种平台可深入广播这种业已成熟的媒体,并给予其重新包装,与传统广播进行多方位的融合。

以上,我们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代表,具体分析了网络与广播融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得出的结论是,广播要想发展,需要走与网络相结合的道路。但这条道路,究竟应该怎样走呢?

通过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结合还存在一些问题。

1)网站内容以本台播出的稿件为准,配以图片或录音。这固然比单纯的广播录音前进了一大步,但又有多少听众愿意放弃免费的广播节目而花费昂贵的上网费去收听配发图片与文字稿的新闻?

2)作为电台的有效补充,CRI网站还不完善,不能像其它较成熟网站一样查询以前的内容;没有节目时间表,没有栏目介绍、主持人介绍……

3)作为一个网站,CRI有数据库,但一般读者不能通过点击进入;有友情链接,但只能进入有限的几个其它电台;没有搜索功能,不提供免费服务。与其它网站,尤其是风头正健的网络门户相比,基本不具优势。

4)CRI的网站上看不到商业广告,只有在英文版首页有一则小小的招聘启示,还是为本台招聘。在这种情况下,它的一切需要,包括新闻来源、技术维护、经济支出等等都要由电全承担。也许在短期内,电台为了扩大影响、吸引听众而甘愿付出,但长此以往,它必将成为电台经济的一项沉重负担。

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的媒介都会拆解合并前任媒介。如电影拆解合并了戏剧,电视拆解合并了电影。那么,广播是否也不可避免地被拆解合并呢?这项工作又会被谁来完成呢?

也许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网上听广播会变得和现在听无线广播一样简便、便宜,那么这种配合文字图片的新的传播方式必将取代无线广播。可是,这种视听并重的方式还可以被称为广播吗?

也许随着广播网站的发展,在内容、制作、经济上都取得了独立,二者各有特点并行不悖。那么,又何谈广播与网络的结合呢?

以上种种问题,在现实的理论是我们还找不到答案。但相信在广播业从业人员的不断努力下,会得到完善的解决。

资料来源: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网站管理论文篇(7)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潘蕴和在“政府与电子商务发展国际研究会”上发表的讲话。

一对当代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网站的简要点评

(一)电子商务现状

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开始“从狂热到冷静,从鼓噪到务实”。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通过这种无国界、无时间限制的便利环境来经营与拓展商务。

据公布的数字,2002年第三季度美国在线零售业的销售收入为110.6亿美元,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4%,比2002年第二季度增长了7.8%;占美国同期零售业销售收入的1.3%。2001年同期的这一数字为1.1%。

截至2002年9月,曾在网上购物的法国人已达500万,比2001年9月增加100万人。法国网上贸易与服务协会会13个会员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2002年第三季度的网上交易量平均比2001年同期增长43%,2002年前9个月的交易量比2001年同期增长39%。

2002年1月韩国经营网上销售的企业为2212家,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18.6%;网上购物交易额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89.8%。

200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60亿元,2002年达到150亿元,2003年将达到300亿元。其中,BtoB将占75%,包括在线销售和其他委托服务等。今后,在制造业、金融业和IT产业的公司中有50%将建自己的网站,方便公众浏览。

移动商务也日渐看好,市场调研机构Frost&Sullivan公司最新预测,到2006年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将达到250亿美元,其份额将占到全球在线贸易市场的15%左右。

(二)点评当代电子商务网站

随着电子商务风潮的扩大,还会有更多的公司在网络上进行各项业务,而不只是将公司或产品的介绍放在网站上供人欣赏。

电子商务追求的是无纸化办公,“无纸”二字虽然有点夸张,但却充分的说明了网络平台——网站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

其国外著名代表有:,,。他们现在正在运行并盈利。戴尔电脑更是约有40%的造访者在线购买。我国电子商务网站首屈一指的是,它在电子商务盈利方面的成绩在国内可以说是无与伦比。虽然其它公司也在搞电子商务(如),但我们知道,新浪直到去年才宣布开始赢利。

二述谈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管理模式

在这里我们不谈电子商务网站怎么样才能盈利,我只想说说电子商务网站用户管理的模式——这只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工作中的一部分。对用户管理模式研究,说白了就是对用户登陆系统的研究。

通常,电子商务公司网站的建设者有两种建设意图:

1.只是准备进行再线直销;

2.做一个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

这两种电子商务网站在定位上就不同。有着第一种构建意图的公司的对象是广大的客人,而有着第二种构建意图的公司的网站由于承担着事务信息交流中心的使命,其所面对的就不只是“客人”,还包括“自己人”。

(一)分析“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有着第一种构建意图的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管理模式。

第一种电子商务网站根据先例把自身的作业分为B2B和B2C。但无论是以B2B还是B2C构建,其用户管理模式都可以总结为“客户——管理者”。网站的登陆者设定为可能的“客户”,他们只准备在线跟“客人”进行交易。这样的网站的代表有:和等知名网站。

首先设计好统一的顾客登录页,所有的客人如果要交易,就得通过该登录页先进行注册,然后再登录并交易。所有的客人都将会享受平等、自由、博爱的权利。

比较好的这样的网站给客人设定的交易过程可以用下表反映:

“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在这里,客户没有区别,如果想进行交易,所有的他们都的经历选择、校验、选择结账及发货方式、填写注册信息等。他们的订单填写方式都是一样的。图(1)

而管理者需要做所有的信息处理工作。

这样的网站,管理者需要做的工作量太大,不容易确定用户身份,客户的购物方式单一,经常有没有意义的订单,难以抓住客户购买趋向,以及市场需求。垃圾信息多。虽然大多说电子商务网战都在使用这种用户管理模式,我却并不认为它是所有公司(如外贸公司)构建电子商务网站应该选用的。

(二)述谈“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好的电子商务网站应该是能够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公司的事务分为外部事务和内部事务。如果一个网站只提供外部事务平台而不提供内部事务平台的话,它还能被称为是好的电子商务网站吗?

让我纳闷的是:如果登陆者是自己人呢?如果登陆者是公司的高层领导,他在国外想要了解公司的最近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呢?如果登陆者是公司里搞外销的员工,他希望了解还有多少库存,或者他跟人订了一笔不小的订单,他想直接通过公司的网站通知物流部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产品配送过去呢?如果………

有的人会说可以让人整理以后通过电话、传真、E-mail等发过来,但是如果这样的话,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信息中心的作用就不存在了。还有的公司作了两个网站,一个对外,一个对内。而这样的话确是太麻烦了一点!

所以,只面对“客人”的“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不适于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而既面对“客人”又面对“自己人”的“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才是有以上疑问的公司做电子商务网站时应该选用的。也就是说,“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是要做一个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

我们知道,网络的信息传递速度很快。像发盘、还盘这样很麻烦的外贸事务,通过网络会很快,可为什么许多外贸公司没有采取呢?因为他们中一部分公司建立网站只是向大家宣布它的存在而已;而另一部分公司是担心交易的安全性;还有一部分公司觉着干什么事都得上网实在是太麻烦了。怎么办呢?

就拿我们学校的网站来说吧,如果你在校外时根本没办法下载学校ftp里的内容,怎么才能让校外的本校同学也能享用本校ftp里的内容呢?

如果上过的人都知道他们提供一种叫OfflineResume的系统,它可以让人在脱机的情况下完善自己的简历,当你再上网时,你可以直接把填好的信息传到cnjob的你的档案里边,而不用再一点一点的改进。为什么我们不借鉴一下呢?

我们知道,公司有些东西是不能让客户知道的。所以网站的用户登陆界面应该分为顾客和员工两个登陆口径,而这样的分别又不可以让顾客知道。我们的员工界面除了有给顾客看的网页外,还应该有给他自己看的东西。比方说:公司事务表、某同事给他发的便条、他个人需要上传的个人业绩报告、公司库存情况、公司物流信息分布,以及在线与某位同事或顾客交流等。

做到这一点,方法很简单。我们应该做一套像OfflineResume的系统(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就称我们要用的系统叫OfflineOffice),它的功能近似于玩网络游戏时用的私人服务器又或者是网际常用的软件人。首先,公司给每一位“在职员工”的计算机内装上OfflineOffice1系统,然后初始化使用者信息,并把信息传到公司在网上的服务器上,多重确认信息的正确性,使“在职员工”计算机上的OfflineOffice1系统和公司“在职员工”数据库里的信息绝对相符。此过程也就是在OfflineOffice里边内置数字证书。这样“在职员工”在脱机的情况下就可以办公,而上网以后,先是OfflineOffice1通过网站服务器的认证,然后进入设定好的安全网络连接中,之后进入在职员工登陆界面。(其具体使用过程将在后面向大家进行图文注解。)如果登陆者不能在员工登陆界面很好的完成登陆的话,该网页自动转接到一般客户浏览页中,而且不可返回。由于有重重的把关,所以安全没有问题。这就相当于每一位在职员工都有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由于电子商务网站重在其商务性,所以对跟公司有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客户,我们也应该给他们一个OfflineOffice2系统,该系统使得伙伴客户能够更快捷的与我们进行交易及交流。OfflineOffice2系统的用户可以在脱机的情况下填写订单、发盘、还盘、或一般交流信件内容,然后在上网的时候,经网站服务器认证合格后,在客户要求传送的时候,自动传送到其指定的我们公司的某一地址或数据库中。它的确认及登录过程跟员工登录过程一样。如果他想单独跟某位在职员工进行交流的话,公司的网站在他要求后,直接将他的OfflineOffice系统平台跟该在职员工的OfflineOffice系统平台进行连接,使得他们的交易或交流更加快捷和方便。对于一般客户的管理,我们可以放轻松一点,其登录网站的方法不用改变,只需要几位位员工进行日常的整理、维护和处理工作就行。这样无论是客户还是员工,其登录公司网站的方法及过程跟以往的大不一样了。

当然,为了交易的安全性,我们的数字证书系统也应该像银行的一样进行经常的更新。我建议公司员工每半年更新一次数字证书,跟公司有长期伙伴关系的客户每一季度更新一次数字证书。

OfflineOffice系统还应该内置记录系统,它可以记录公司员工或跟公司有长期伙伴关系的客户对OfflineOffice的使用情况,及时核实客户跟公司的交易情况,记载客户对我们公司的交易倾向,以及向公司反馈员工及客户信息。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管理者在“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的地位。

在“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整个网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平台,管理者充当着信息统计者、核实者、调查者、分析者以及管理者等诸多的角色。在“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客户的所有信息,你都得在客户登录网站并注册后的信息中查找及分析。即使你知道某一大宗交易的客户的用户名是正确的,你也不得不考虑别人是否已将信息截取、篡改或伪装。所以管理者是个忙人,公司的大小事务都得管,都得考虑。然而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太忙于干繁琐的事情,我们就会无暇考虑公司的决策或发展方向。

而在“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客户可以直接跟某位确定员工进行交流,该确定员工可以及时判断并处理客户的信息,并且这种交流在我们的监控之下进行,首先在安全方面没有问题。这样管理者摆脱了种种复杂琐碎的整理工作,而单一的将各个OfflineOffice系统反馈过来的信息进行整理,轻轻松松的进行公司整体规划!

这样的模式有利于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集成在一起。

下面我们用表格来讲解我们的“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示意图

重要客户打开OfflineOffice2在脱机的情况下他可以充分做好与我交易的准备工作。OfflineOffice1本身就设定为在职员工的工作平台。可以说每一个在职员工都是网站的普通管理者。图(2)

而管理者则是Administator。

在上面的表格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公司的登录对象分为三大种人:客户、员工、管理者。而客户本身又分为两种人:重要客户和一般客户。他们的职责是不同的,他们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也是不同的。电子商务网站对于一般的客户,我们没有必要给他们特殊的待遇。他们通常只是随意地浏览一下我们的网站,偶尔进行一点交易。而重要客户在登录我们网站的时候有着直接的目的,他们要求进行大宗的生意,需要跟我们进行洽谈和交流,需要了解我们公司的发展动向,他们通常是我们真正的上帝。

有人也许会认为不应该给予在职员工太大的权利。然而彼“在职员工”非此“在职员工”,这里的“在职员工”指的是那些有一定权力的在职人员,譬如:像外销员、业务员等等需要经常跟我们的“重要客户”进行洽谈、磋商、交流的人员。这样的人通常是公司的脊梁。而一般的公司员工则没有必要列入“在职员工”之中。

网站管理论文篇(8)

1.1设计原则

网上交易商品,不仅需要大量的的数据处理,还需要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在功能上也要满足商业流程。电子商务交易网站和一般的web网站相比,电子商务网站对数据处理、数据传输以及数据流程方面的要求更高,其处理也更为复杂。因此,对于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必须保证其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可拓展性、先进性以及开放性。

1.2对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的分析

对于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整合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在整理好企业内部资源的情况下,对企业外部各种信息也要实现集中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就是对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进行组合,发开以及充分利用的过程。同时,商务网站设计也是一项对技术要求很高的的工作,需要技术人员拥有专业的技术。

1.2.1对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模式的分析

一般来说,电子商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企业对企业模式,即我们常说的B2B模式,另外一种模式就是消费者模式,即B2C模式。企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般都是将两种模式结合使用,因此,在对模式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1.2.2对电子商务网站功能设计的分析

对于电子商务网站功能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需要对客户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于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目标和业务流程都需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要确保设计出来的网站能够切实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在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从而确定网站功能设计。对于电子商务网站的功能需求来说,一般要满足多个功能。第一、在宣传上,通过网站的设计,要对企业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为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第二、网站设计要能够展示企业的各项产品和服务;第三、需要实现商品订购和服务订购的功能,客户可以直接通过网站对企业的商品和服务进行订购。第四,网站还应该能够支持转账、支付以及运输的功能;第五、网站设计需要满足客户信息搜索和查询,使客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和产品。除此以外,网站设计还需要建立供求信息模块、新闻模块、销售业务模管理模块以及客户信息管理模块等。

1.2.3对电子商务网站的结构设计的分析

关于电子商务的结构设计,目前有多种类型,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表现层,第二层为商务层,第三层为数据层。

2电子商务的管理设计

对于电子商务网站的管理,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其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了商务电子网站的正常运行和运行的安全性,因此,应该对电子商务系统管理引起重视。总的来说,对于电子商务网站管理需要具有以下几个部分:

(1)系统管理。系统管理主要就是对系统中的软件管理、硬件管理、文件传输管理、电子邮件系统管理、支付系统管理、数据库系统管理等。

(2)应用管理。所谓的应用管理,主要指的是对实现网站功能的软件进行管理,包括个性化服务管理,购物车管理以及聊天室管理等主要内容。

(3)内容管理。内容管理主要指的就是集约业务的管理。对于电子商务网站管理而言,其管理的核心就是电子商务网站管理,做好电子商务网站内容的管理,也是保证电子商务网站有效运用的关键所在。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客在线信息管理、在线支持管理以及在线购物管理等内容。

网站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新闻管理数据库

随着interne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www网站,企业通过网站可以展示产品,最新动态,与用户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合作伙伴建立联系,以及开展电子商务等。其中新闻管理系统是构成企业网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双层作用,一方面可以用来动态有关新产品或新开发项目,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向顾客公告企业经营业绩、技术与研发进展、特别推荐或优惠的工程项目、产品和服务,从而吸引顾客,扩大顾客群。

传统的网站新闻管理方式有两种,一是静态html页面,更新信息时需要重新制作页面然后上传页面并修改相应链接,这种方式因为效率太低已不多用。二是基于asp和脚本语言,将动态网页和数据库结合,通过应用程序来处理新闻,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做法。但是由于asp本身的局限性使得系统有一些不可克服的缺陷,而采取了技术的系统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由于asp页面每次打开都必须经过先编译后解释的过程,所以页面在反复打开时速度没有任何提升,而页面只需要一次编译后不需要重新编译,直到该页面被修改或web应用程序重新启动。这使得在多次访问时速度有了极大的提升。

2.由于asp没有提供任何输出数据为内容的元件,所以在使用asp撰写数据库页面时只能借助ado的recordset对象逐笔读取记录,而通过提供的datagrid等数据库元件可以直接和数据库联系。

3.支持应用程序的实时更新。管理员不必关掉网络服务器或者甚至不用停止应用程序的运行就可以更新应用文件。应用程序文件永远不会被加锁,因此甚至在程序运行时文件就可以被覆盖。当文件更新后,系统会温和地转换到新的版本。

4.采取"code-behind"方式编写代码使得代码更易于编写,结构更清晰,降低了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的复杂度和费用。

1系统的开发原理

1.1基于技术的系统结构模型

结构是一个三层系统:ui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如图1所示。

图的系统结构模型

ui层负责与用户交互,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将服务器端传来的数据呈现给客户。

业务逻辑层负责接收浏览器传来的请求并将请求传给数据层,同时将请求处理结果发给浏览器。它由web表单、xmlweb服务和组件服务组成。其中web表单是应用程序的核心所在,它是向客户呈现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也是响应和处理客户与显示的web表单交互生成的信息和数据的基础。

数据层是通过操纵数据为事务逻辑层提供数据服务,如存储数据操作结果、返回数据检索结果等。

访问数据库的原理

与数据库相连,提供了如下3种方式:通过odbc相连;通过oledb相连;直接与sqlserver相连。3种方式由于应用层次的差异,使得效率由低到高,独立性由高到低。对于相连数据库的数据处理,也有2种方式,即一种是通过dataset来隔离异构的数据源,另一种是以流方式从数据源读取(datareader方式)。

传统的应用程序是通过先建立到数据库的连接,在程序的整个运行过程中维护连接的方式来设计的。采取了断开连接方式的数据结构。当浏览器向web服务器请求网页时,服务器处理这个请求,并将所请求的网页发送给浏览器,然后连接就被断开,直到浏览器发出下一个请求。

的另一个创新是引入了数据集(dataset)。一个数据集是内存中提供数据关系图的高速缓冲区。数据集对数据源一无所知,它们可以由程序或通过从数据仓库中调入数据而被生成、填充。不论数据从何处获取,数据集都是通过使用同样的程序模板而作的,并且它使用相同的潜在的数据缓冲区。

2系统的功能设计

2.1系统的功能结构

该新闻管理系统可以在windows2000server操作系统平台上运行,web服务器为iis,数据库服务器为microsoftsqlserver2000,开发工具采用的和dreamweaver。图2给出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其工作流程为:用户登录通过权限判断,普通用户只能浏览、阅读和查询新闻,注册用户除了可以完成普通用户的操作外,还可以进入新闻管理模块进行新闻录入、修改和删除的操作。注册用户除系统管理员外只能对自己录入的新闻进行删改操作。

2.2系统的功能特点

(1)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完全控件式的页面布局,使得新闻的录入工作更简便;许多选项包括新闻类别、来源部门等只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另外,跟踪出现的提示信息也让用户随时清楚自己的操作情况。

(2)即时可见:对新闻的处理(包括录入、修改、删除)将立即在主页的对应栏目显示出来,达到"即时、即时见效"的功能。

图2系统功能结构图

(3)功能完善:包括常见网站的新闻管理的各个方面:新闻录入、浏览、删除、修改、检索等各个方面,完整地实现了网站对即时新闻的管理要求。

(4)方便移植:针对不同的企业,只需要稍作修改就可以开发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网站新闻管理系统!

3系统的详细设计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几个功能模块来实现的。具体的设计过程如下:

⑴系统登录:该模块负责将用户分为普通用户和注册用户来实现用户权限的管理。

⑵新闻浏览:该模块负责分页列出网站所有新闻的信息,包括标题、类型、来源部门字段及日期,每条新闻的标题被做成一个超链接,点击它们就能跳转页面进行新闻阅读。

⑶新闻阅读:在其他页面中点击标题链接即进入新闻阅读页面,此时,每条新闻的详细信息将被取出,包括内容、标题、关键字等,并按照相对固定的格式放置在页面的不同区域,所有新闻使用大致相同的页面布局,只是各字段对应的内容不同而已,另外,页面其它位置,可以动态放置其他元件,如网站标志logo、页面广告banner等链接图片,这样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图文并茂的阅读效果。

⑷新闻查询:该模块提供了新闻查询功能,输入待查找的内容及选定分类信息可以快速地找到符合条件的新闻,并输出查询结果。

⑸新闻管理:该模块负责分页罗列登录的注册用户曾过且未删除的新闻信息,用户可以对该条新闻进行删除、修改。非新闻者除系统管理员外不具有对该条新闻的处理权限,所以不同用户进入此页面将显示不同的内容。

⑹新闻录入和修改:注册用户录入一条新闻所需要的内容,包含标题、关键字、类型、来源部门、日期等,同时从登录模块得到用户名,这些信息将被写入数据库中保存。该模块还负责编辑状态下的更新,这时,它将根据取得的title字段值对页面控件初始化。

下面以系统登录页面的编写为例给出主要事件和函数,说明该系统的开发过程。

//isreguserok函数:判断用户是否已经注册和密码是否正确

publicboolisreguserok()

{

stringname=textboxname.text.trim();

stringpwd=textboxpassword.text.trim();

//建立/打开数据库连接

sqlconnectionconn=newsqlconnection();

conn.connectionstring="server=(local);uid=sa;pwd=;database=jxdb";

conn.open();

//建立sql字符串

stringsql="select*fromregwherename=''''"+name+"''''";

sqldatareaderdr;

sqlcommandcmd=newsqlcommand(sql,conn);

dr=cmd.executereader();

//保留用户注册与否信息

boolisreguserexist=dr.read();

//关闭datareader

dr.close();

//取得用户名的密码

stringsqlboth="select*fromregwherename=''''"+name+"''''";

sqlboth+="andpwd=''''"+pwd+"''''";

sqlcommandcmdboth=newsqlcommand(sqlboth,conn);

sqldatareaderdrboth;

drboth=cmdboth.executereader();

//保留用户名+密码同时存在信息

boolisbothexist=drboth.read();

//关闭datareader

drboth.close();

conn.close();

//判断用户是否注册

if(!isreguserexist)

{

response.write("<script>alert(''''此用户尚未注册!'''')");

returnfalse;

}

//判断用户名与密码是否一致

elseif(!isbothexist)

{

response.write("<script>alert(''''用户名和密码不一致,不能进入!'''')");

returnfalse;

}

else

returntrue;

}

最后给出系统后端数据存储方案:

利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建立数据库及其存储过程。这里给出两个必需的数据表,一是数据表news包含的字段有:编号、姓名、标题、关键字、内容、类型、来源部门和日期。字段说明如下:

二是数据表reg包含的字段有:编号、姓名、密码、所属部门、电子邮箱和电话。字段说明如下:

参考文献

[1]天极网新技术研究室.《完全入门》.重庆出版社,2001

网站管理论文篇(10)

Abstract:Inresentyears,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Internet,mediawebsiteshavebecomeanewsceneinthechangingmedialandscape.Thispaperstudiesthroughobservingmediawebsites,interviewingsomejournalistsandreviewingrelatedliterature,theprocessofdevelopmentofmediawebsitesintheMainlandofChinaandcomparesitwiththatintheUnitesStates.Itobservesthatthroughaboutfiveyearsofgrowth,uptill2000,thedevelopmentofmediawebsitesinChinahaddisplayedthetrendstowardsanumberofmediainstitutionsjointlyestablishingandoperatingawebsite,towardstheenlargementofscale,towardsprovidingadiversifiedanddistinctivecontent,andtowardsanincreaseinsocialinfluence.Furthermore,itpointsoutthatintheaspectsofanumberofmediainstitutionsjoininghandstoshareinformationresourceswhenpracticingonlinejournalism,oftheireffortsinenrichingwebsitecontentandimprovingthedistinctivefeaturessoastoincreasetheattractionofmediawebsites,andofestablishingmediawebsiteswithwide-spreadinfluence,wecandrawontheexperienceofUSmediapracticewithoperatingwebsites.

Keywords:Internet;MediaWebsites;OnlineJournalism

近年来,随着因特(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传统新闻传媒上网和网上新闻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传播中的一道亮丽景观。本文试图通过传媒网站的网页观察、传媒界有关人士访谈及有关文献(包括网上资料)研究,对我国内地传媒网站的发展历程作一简单探讨,并将之同美国的传媒网站状况,作一番比较,以期引发更多、更深刻的比较研究,从而为我国网络媒体借鉴美国网络媒体的经验,提供参考。

一、从一报/一台/一网站到联手合作

我国与美国传媒上网的实践,都始于报刊上网网络版。我国于1994年4月作为第71个国家正式接入因特网。约一年半后,《中国贸易报》在我国内地报纸中率先登上因特网网络版。这标志着我国内地新闻传媒业迈出了加盟因特网的第一步。此后不久,又有一些内地报刊进入因特网,其中有的依托一些公用信息网或其它网络服务主站上网,有的则自己单独在因特网上设立网址。[1]我国内地广电传媒于1996年第四季度开始其上网的实践。1996年10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了网站。同年12月中央电视台建立了网站。[2]它们分别是我国内地广播和电视领域中领先一步涉足网上传播的机构。总体看来,进入1997年前,我国传媒上网仅处于尝试阶段,在内容更新、网页设计、制作技巧等一系列方面,都尚无法同国际上传媒网站的水准相比。

我国中央级的重要新闻传媒单位,大都于1996年底到1997年初开始其网站建设。例如,《人民日报》社于1997年1月建立网站,将报社所办的系列报刊推上网。进入1997年后,我国内地逐渐有更多的传媒机构新上网。根据有关论文,截至到1998年初《文汇报》推出网络版,我国内地已有59家报纸在因特网上推出网络版。[3]到1998年,我国内地已开始形成“传媒上网热”。笔者曾于1998年-99年上半年对我国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和杭州5个城市若干传媒机构有关人士进行访谈(包括面访和邮寄问卷的书面访谈),访谈结果发现,被访的5家上海新闻机构均在1998年开始进行网上传播,其余4个城市中被访的17家传媒机构的上网起始时间也以1998年居多。有关部门公布的关于传媒网站的资料,也显示1998年起传媒上网态势大为加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资料表明,至1998年底,已有127家报纸上网。1999年夏天,有关专家在一次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研讨会上提供的资料显示,当时网络版报纸的数量已达270;此外,还有约100家广电机构已建立网站;两家通讯社──新华社和中新社,也已上网。[4]事实表明,进入1998年后,我国内地传媒上网的发展势头远远超过以往两年多。新闻传媒上网的迅速发展,曾被评为1998年新闻界10件大事之一。1999年,我国传媒上网热得到持续,到1999年底,全国已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机构已达700多家。[5]

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内地出现了地域内多家传媒机构联手创建大型网站的新现象。北京和上海的传媒的做法,尤具代表性。在北京,9家主要市属新闻媒体与一家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及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共同发起创办了千龙新闻网,它于2000年5月8日开通,以“权威、实时、全面、独家”为目标。在上海,10家上海主要传媒机构联手创建了东方网,它于5月28日开通,定位为:以新闻传播为主的综合性网站,采劝新闻导入、服务衔接、商务展开”的发展策略。这两家网站综合运用其所依托的媒体的新闻资源,提供丰富的内容服务。(有关网站内容的讨论将在第二部分展开。)

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网声势甚是浩大,有关宣传非常密集。由于宣传得力,加上突破了原有的媒体界限,得以综合利用联手媒体的信息资源,内容丰富,手段多样化,它们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以东方网为例,据其内容部主任苏蓉娟2000年秋季介绍,该网开通后日访问人次稳定在110万左右。

2000年下半年,又传出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携手在网上建立“报网联盟”的佳话:云南省昆明市的《生活新报》、福建省福州市的《东南快报》与厦门的万事网2000年下半年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合作组成一个“报网联盟”,准备构建一个东西部人力、自然、经济和社会诸种资源的全方位信息信道,为两地的经济发展服务。[6]它们推出了网址为的“第1视觉”网站。该网站提出了“横看中国,东西特别"的口号和“做大媒体,树立知名品牌”的目标,并称自己联合了《华西都市报》、《厦门商报》等几十家传统媒体,融会东西、辐射全国,以新闻为先导,开设了包括华东视线、活在东土、西部看点、生在西域等在内的一系列特色栏目。[7]

在我国内地传媒网站发展的历程中,由传媒机构单打独斗分别单家建立网站,到若干传媒机构联手合作共同创建大型网站,构成了发展的一个方面。

美国是因特网的诞生地,在网上新闻业的发展中,也走在前沿。世界范围内报刊在因特(互联)网上建立网站网络版的实践始于1994年,美国走在最先。据《美国新闻学评论》公布的资料,1998年12月世界上网络版报纸达4,925家,其中一大半是美国的。[8]到2000年,美国已有55%的杂志推出网络版。[9]美国广电传媒上网者数量也很大。1999年,美国已有800多家电视台、1,000家广播电台提供网上信息服务。[10]美国传媒上网,最初也是一些报刊分别单家建立网站网络版。《今日美国》、《圣何塞信使报》、《芝家哥论坛报》等,都是较早网络版的报纸。随着美国传媒上网的发展,很快就出现了媒体联手和媒体同相关行业的公司联合共建网站的现象。例如,早在1996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就和微软公司联手创建了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MSNBC),在因特(互联)网上建立了网站。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所属的各家杂志社,较早就联手建立了网点Pathfinder。2000年以来,媒体联手和媒体同相关行业联手营建网站的态势,在美国又有明显加强。时代华纳公司和美国最大的因特网接入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合并,成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开创了大众传媒业和信息技术业在网络时代联手的新篇章。而美国媒体网上联手的佳话也是频传。如,《纽约时报》和美国广播公司(ABC)联盟,《华盛顿邮报》公司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联合……由于网络技术以其融合性特征,可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符号形式在因特网上集为一体,因此,在新闻传媒的上网进程中,报社与电子传媒机构合作,在信息形式方面互通有无的做法,频频出现。

《华盛顿邮报》公司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于1999年11月宣布联合,很快又带动了各自所属的媒体间新的网上联手。据美国“编辑与发行者在线”提供的消息,2000年6月份,《新闻周刊》网站与网站联盟,产生了新网址:。[11]通过两家公司的联盟,MSNBC将可使用10多家报刊的内容,尤其是能从《华盛顿邮报》那儿尽早见到要闻集锦并择优运用于播放和网上传播;而《新闻周刊》和《华盛顿邮报》则可使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川流不息的视频档案。例如,在小埃连事件发生后几分钟内,《华盛顿邮报》网络版上即推出了一系列影像。[12]

此外,美国媒体间网上联手中还出现了地方报刊同全国性的网上新闻网络如MSNBC网站、CNN的网站、美国在线的“数字城”等签约合作的新动态,前者希望由此将其地方性的信息内容推向全国,并从全国性的网上(广电)新闻网络获取视频内容。例如,《亚里桑那共和报》、《波士顿先驱报》和《西雅图邮报》的网站都同MSNBC网站签订了协议。它们都在与MSNBC合办的网页上,每天放上几篇当地新闻报道。它们指出,签订协议旨在获得全国层面上的知名度和增添它们的访问量--通过MSNBC网站上通向它们的链接。[13]这些报纸网站还同CNN网站和美国在线“数字城”签订了协议。《亚里桑那共和报》网站还加盟了奈特—里德报团公司网站的“现实城市”网络。除了使其内容在全国亮相外,这些报纸都希望得到视频内容,[14]以便使报纸网站增强互动性,克服静态方式。

将中、美媒体网站的情况相比较,不难发现同中有异。美国媒体间网上联手带有明显的跨地域性的特征。而媒体的跨地域性联合,正同因特网在传播中的跨地域、跨国界的特点相契合,从而有利于网络优势的发挥。另外,争取获得品牌效应是美国传媒网上合作的新的推动力。地方报刊等小型传媒机构在网上挂靠知名度很高、影响极广的大型传媒网站的实践,充分显示了这一点。相比之下,我国的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网,都是地域内媒体联合的实例。打品牌尚未成为我国内地传媒在网上联手中的考虑重点。

二、从简单地将印刷版的内容推上网,到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网站内容

在我国内地传媒上网处于尝试阶段时,报刊网站仅将报纸文库的内容部分推上网的做法,颇具典型性。进入1997年后,情况产生了变化。一些专业类报纸尤其是电子类报纸如“《计算机世界报》、《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报》等的网络版已初具规模,信息的种类、容量以及制作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15]综合类报纸的网站的信息服务,向着符合网络版的基本特点的方向努力。1997年1月建立的《人民日报》网站尤其值得一提。该网站依靠报社在人员、经济条件、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雄厚实力,很快就将网络版办得富有特色。笔者于1997年-98年对其网页的观察发现,它不但提供报社的系列报刊的印刷版的内容,而且经常开展“金报网上调查”活动,并推出“报刊寻航”、“信息导航”、“数据库”等网上的特色信息服务,还提供通向其它“知名站点”的链接,而且还推出“专题报道”专辑,为用户研究时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此外,据有关论文介绍,一些原来已建立网址的报纸如《粤港信息日报》、《羊城晚报》等,在1997年下半年开始重整旗鼓,其网络版从内容到制作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6]

从我国内地1998年开始形成“传媒上网热”起,不少新闻传媒网站逐渐致力于改变仅仅将作为其“母体”的传媒机构的传统的传播内容或部分内容搬上网的简单化做法,努力注意发挥网络优势并根据自身的母体机构的特点和条件,开拓新颖独创的内容与服务,丰富了网站的传播内容。形成具有特色的网站内容的趋势,开始出现。《人民日报》网站此时更是继续向办出创意迈进。它注意利用网络的瞬时传播的优势,提高重大新闻的时效性,争创了多项第一。如:1998年3月我国“两会”期间,它在国内网络媒体中率先实行即时报道“两会”。1999年5月,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人民日报》网站在国内媒体中首家我国记者采写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的消息。随后,该网站又迅速在电话采访《人民日报》驻南记者吕岩松后,首家了大使馆被炸目击记。1999年12月,它在国内媒体中首次派出两名网络记者参与举世瞩目的澳门回归报道。[17]《人民日报》网站在发挥网络传播的互动性优势、争取用户参与、为公众提供在网上表达意见的新天地方面,也在国内传媒网站中开风气之先。1999年5月9日,《人民日报》网站开设了名为“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的电子论坛,以强烈抗议北约暴行。这是我国内地传统传媒机构的网络版中首次开通的电子论坛。它“受到海内外中国人的热烈欢迎,短短一个月,上贴量达到9万条。”[18](该论坛后改名为“强国论坛。”)同年9月13日,该论坛上的帖数跃居全球中文论坛第一名。[19]此后,《人民日报》网站又陆续推出了“企业家论坛”、“健康论坛”等若干论坛。《人民日报》网站还不断根据新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热点,推出新的内容和服务。例如,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隆重推出,成为我国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新举措,《人民日报》网站及时推出“政府上网”栏目。

2000年,我国中央级主要新闻媒体网站纷纷改版更名,进一步拓展其内容。如《人民日报》网站于2000年4月推出新版;网站名称已于8月21日起由“人民日报网络版”改为“人民网”。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几位研究生通过对《人民日报》网站的研究,认为新版的“眉目更清晰、层次和布局更合理”,且页面更对称。[20]改版后,《人民日报》网站内容有了进一步拓展,朝着以新闻信息为主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方向发展。它更加突出内容的原创性,分类的科学性也进一步受到重视。此外,它在实现网上音频、视频节目的直播、录播方面,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21]

在人民网众多的新闻栏目中,笔者在此想专门提一下“中国地方新闻联报网”。通过设立这一栏目,《人民日报》网站使用户得以进入一网即可浏览各地新闻媒体的精粹。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激增、因特网上网站、网页迅速激增的年代,网络用户可以选择的网上信息源之多,不胜枚举。但是,任何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的时间,这却又是永恒的事实。所以即使因特网上的网站和网页之多,成为天文数字,人们受时间的限制,始终只能选择访问为数很有限的网站、网页。网站越多,网站间争夺用户注意力(或者说争夺“眼球”)的竞争,也就越激烈,一般说来,知名度较高的网站,选中的可能性也相应较高。各地新闻媒体的精粹,集中出现在《人民日报》网站上,实在是大大方便用户之举。

《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的网站、中央电视台的网站、新华社的网站等中央级的主要新闻媒体的网站,也在2000年进行了改版,扩大了其内容和服务的范围。新华社网站2000年7月进行改版后,称为新华网,由8个语种的中外文网站、12家社属报刊网站、35家地方分支社网站组成,栏目由12个增加到168个。[22]《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的网站已改称为光明网。笔者2000年9月的浏览发现,其网页的最上部,在网站标识、日期旁边为“新闻专辑、热点聚焦”,下面网页纵向分为5个条块,从左往右为“今日要闻”、“图片新闻”、“特别报道”、“光明百网”(按知识内容分类)和“光明日报系列报刊”。在最右边的条块中,“光明日报系列报刊”底下为“服务信息”,再往下,是“精选网站”,最下面,为“文化专题”。网页布局简单明了且重点突出,并显示出光明网将《光明日报》面向知识界,重视文化信息的特色,带到了网上。

2000年出现的地域内各重要新闻媒体联手营造的大型传媒网站平台——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网,开通以来注意发挥网络优势,正在形成丰富多彩而又有自身特色的内容。在千龙新闻网的网页上,新闻内容按10大板块(频道),其中包括“港澳台特快”和“今日世界”。这显示出该网站重视全面提供新闻信息,高度关注港澳台信息和面向世界的特色。该网站发挥网络的多媒体技术优势,其新闻展现手段多姿多彩,除了以文字为主的新闻,还有“视频新闻”、“音频新闻”、“图片新闻”和“卡通新闻”。此外,其“新闻时刻”、“千龙互动”、“众口说千龙”、“新闻网站导航”、“媒体精粹”等栏目的设立,体现了该网站充分发挥并利用了网络的瞬时传播、互动性、巨量承载信息等优势。

东方网开通后,笔者进行浏览观察的结果发现,除了提供若干新闻板块(频道)外,它还提供十几个栏目的服务类信息,其中包括“投资环境”、“人事信息”、“求职指南”、“求医问药”、“时尚屋”等。东方网首页上还有“媒体连接”和“推荐网站”,分别提供导向其创办媒体的链接和我国一些主要网络媒体的链接。东方网在开通百日后,于2000年9月8日进行全新改版,亮出“权威、实时、综合、服务、互动”的口号。笔者2000年9月9日的网上冲浪发现,东方网的新闻板块增添了“东方娱乐”、“东方军事”、“东方少年”和“东方之旅”等,其它信息栏目也有新增内容。但原先8大新闻板块中的“东方商机”,虽然创办时颇让网站人员得意,可是因它的访问量排名从未进入前50位,在改版中被砍去。[23]网站人员的期望与受众反馈的差异,可说耐人寻味,而东方网根据点击率适时作了调整,说明了网站对受众反馈的重视。在发挥网络传播的互动性优势方面,东方网开通了BBS和东方直通车,作为与受众沟通的桥梁。据有关人士介绍,东方直通车已成为东方网点击人次最多的栏目。东方网还发挥网络传播的迅捷优势方面,力求做到新闻及时更新,24小时更新,稿库中的重大新闻稿1小时内上网。[24]东方网改版前后的页面比较,显示了不论是在“新闻导入”还是在“服务衔接”还是在“商务展开”方面,改版后网站的内容都更趋丰富多彩,栏目更多,这说明新版在落实其发展策略中,又迈进了一步。

上述讨论表明,从内容上来说,我国内地传媒网站正朝着发挥网络优势、进一步拓展内容范畴、形成特色的方向迈进。其中一些佼佼者如《人民日报》网站、《光明日报》网站等,在这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功。但是,由于创办网站的传媒机构在人力、财力、技术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些传媒网站在这方面的发展,并不平衡,根据2000年的有关资料,其中多数网站“的信息内容只是传统新闻的翻版,只有10%的网站对信息进行了重组和充实。[25]

美国由于传媒业高度发达,竞争极其激烈,形成特色早在因特网未出现前,就已是传统新闻传媒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策略。美国传媒开始上网后,在形成特色方面,也就分外注意,不论是传媒界巨头的网站,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传媒机构的网站,都为此煞费苦心。试以几家美国媒体网站为例。美国著名经济信息权威媒体《华尔街日报》建立网站后,常把一些印刷版不适用或不便用的稿件,如一些政府的经济报告、某些特殊行业的经营预算等推上网。[26]这些信息对于研究经济形势,颇有用处。该网站还定期组织编辑或专栏作家在网上回答网站访问者的询问,或与访问者一起探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美国报界巨头《华盛顿邮报》的网站,是访问者数量很大,影响甚广的传媒网站。早在1998年12月,其月受众数即已达到190万。该网站受到用户青睐的一条重要原因是:该报决策层从网站初创时起就明确意识到,网络版不能仅仅成为一份计算机荧光屏上的报纸。根据这一思路,《华盛顿邮报》网站创办几年来努力形成其自身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供迅捷的重大新闻报道,在一些重大新闻发生时让网络版抢先注销新闻。例如,1997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州长竞选运动的结果,1997年英国原王妃戴安娜之死,1999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等等,网络版都抢先注销。[27]

(2)在其网络版上刊登原创性的内容,如特意为其“网络时报”(CyberTimes)(后改称“技术”Technology)专版制作的独家新闻。该报网络版正在稳定地扩大网上独创性的内容的范围。[28]

(3)采用“广播模式”的运作,每月提供5至6小时网上实时闲聊或其它谈话类节目,由《华盛顿邮报》记者、评论员和各类嘉宾亮相登场,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

(4)开发具有特色的服务娱乐性内容。[29]

《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同属于大型的且闻名世界的报社。但是,美国成功的、办出特色的传媒网站,并非都是大型的、世界闻名的媒介机构创办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太阳海滨媒介集团公司创办的Sunline网站和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一家视频作品制作公司GardyMcGrathInternational创办的“网上电视”网站(TVontheWeb)之成功,可以说明这一点。

太阳海滨媒介集团公司坐落在佛罗里达州西南部,下有一系列地方性的、服务于社区的报纸和杂志。从1996年创立网络部Sunline起,该传媒公司就把服务于社区的经验运用于开拓新颖的网上服务,定下了社区第一、新闻第二的发展策略。根据贴近用户、服务于社区的原则,Sunline大量开发突出地方性特色的内容,取得了一系列成功。至1998年11月,夏洛特县10%至15%的人每日上午上该网站访问。该网站ISP的注册用户中,74%都在网站上建有个人网页;400家社区群体也由此上网,其中包括夏洛特县政府,它在网上建立了300页长的网点。到1999年,该网站的网络服务供应已能盈利,它所提供的房地产信息服务,已成为该行业中最具创新性的一种服务,房地产经纪人已经付费给该网站,以使用其服务。[30]

美国“网上电视”网站创办于1997年3月,以创建一系列服务于特定的社区圈和受众群体的互动电视频道,努力提供特色服务,形成一系列电子社区圈作为发展策略。它以交互式网上闲谈、实况网播等服务,吸引登记用户(社区圈成员)不断回到各频道上来访问。在1999年,该网站已推出27个网络电视频道。各频道的重点,均是以实况网播和视频点播的形式,向登记用户提供时效性强的视频新闻和信息。这一网站成功地吸引了各频道用户“跨频道观看”,用户访问量迅速增加。到1999年,各频道上的实况网播、网上广告、电子商务、付费收看等项目,以及用户登记费,已为网站带来收入。该网站创建能招徕收入的互动电视频道的做法,已引起其它公司的兴趣。1999年7月,“网上电视”正式宣布与Ampex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后者为该网站注入了新的投资,为这家互动的视频网站的继续发展提供资金。[31]

同美国的传媒网站相比,我国多数传媒网站在形成特色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尚未在原创性内容、特色创意上下很大功夫。

三、影响逐渐扩大

在我国内地传媒上网初期,不少传媒网站访问者人数甚少。以上海的《文汇报》为例,1998年3月笔者对该报进行书面访谈的结果发现,当时平均每天约有1,000名读者在网上阅读其网络版。这一数目同该报印刷版为数近50万的发行量相比,显得极校又如笔者(1999年4月)对广州《南方日报》的书面访谈发现,其网络版平均每天访问人次达6,000多。同其印刷版的发行量80多万相比,这又是一个相对甚小的数目。但是,在5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传媒网站的影响逐渐有所增强,一些办得较成功的传媒网站的访问量已颇引人注目。例如,《人民日报》网站的日页面最高访问量以每年10倍的速度递增,[32]在1999年初,该网站的日访问量已高达220多万次。[33]2000年下半年,该网站日访问量已增至约300万人次。在1998年底以来由不同机构组织的多次优秀网站评选中,《人民日报》网站均榜上有名。在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我国传媒网站尤其是中央新闻单位的网站,影响已开始较为明显。例如,在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后,“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各新闻单位网站,从5月8日至14日,仅7天访问人次总数突破3,460万,收到电子邮件9,000多封,”《人民日报》网站在高峰时“日页面访问量达到124万,点击量为1,250万次”。[34]

在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网络成为相当一部分公众获知新闻信息的第一渠道的趋势,已开始在我国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出现。上海复旦大学张国良教授等人的一项有关“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以网络作为获知新闻的第一渠道的市民,更确切地说是“网民”,所占比例在具体个案中已高于报刊和广播,仅次于电视。例如,这调查发现,在台湾地区2000年选举新领导人事件发生时,上海“网民”获知台湾地区新当选的领导人是谁的第一渠道,依次分别为电视(36.7%)、网络(24.%)、报纸(18.4%)、听别人说(12.2%)、广播(6.1%)和杂志(2.0%)。调查结果还发现,调查对象表示未来将更多地接触的媒介,依次为电视(34.5%)、互联网(26.4%)、报纸(23.2%)、广播(10.0%)和杂志(7.7%)。[35]当然,这项研究调查的并不是各家传媒网站的受众数,但是,它显示了在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网上新闻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新闻渠道,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尤其如此。而且,网络媒体的影响范围,呈扩大趋势。

[page_break]

虽然我国网上新闻业的影响在逐渐扩大,媒体网站中的佼佼者如《人民日报》网站等的受众规模已甚大,但是,我国传媒网站总体上来说目前尚不能构成我国网上新闻业中影响最大的部分。不但多数传媒网站的受众数还颇小,而且新闻媒体网站的点击率,远比不上新浪网等著名商业网站提供的新闻传播。据有关文章介绍,2000年初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大赛的结果显示,获得新闻与媒体类网站第一名的《人民日报》网站的得票数是1,890张,而新浪网得票数达63,918张,网易得票57,163张,搜狐得票数为5,6147张。[36]当然,关于此类大赛的科学性等,社会上尚有争论,而且,网站的用户数统计本身又远比报刊发行量、广电传媒的视听率资料的统计,复杂得多。因此,笔者在此并不想夸大这些资料在判断网站受众率中的作用。但它们多少可以折射出我国媒体网站要成为我国网上新闻业中影响最大的部分,尚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在美国,许多传媒网站的用户规模很大,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早在1998年12月,根据一家专门对用户访问最为频繁的网站的情况进行调查的研究公司MediaMetrix提供的一些资料,在美国,一些最大的传媒网站当月的受众数量已逾百万,有些甚至超过500万。这些最大的传媒网站有:

报道科技新闻的ZDNet5,900,000

报道气象新闻的4,800,000

4,600,000(另有报道CNN金融财经消息的网点CNN/fn,1,300,000)

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的网站4,500,000

时代华纳公司的各家杂志社建立的网点Pathfinder4,500,000

ESPN的网站4,000,000

2,700,000

2,500,000(另有专门报道CNET新闻的网点CNET'''',837,000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体育新闻网站Sportsline2,500,000

《今日美国》2,500,000

《华盛顿邮报》的网站1,900,000

NewYorkTimesontheWeb1,600,000

美国《在线》杂志的网站1,200,000(另有,548,000)

(根据获自的信息整理,1999/1/25。)

到2000年7月,美国时代华纳在线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的当月受众数量已逾1,500万(分别为16,365,000和15,434,000)。CNETNetwork的当月受众数量达1,085万,ZDNet网站的当月受众数量近1,000万(9,936,000)。[37]如果以页面访问量来计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等美国大报网站的日均页面访问量都达到300万以上。[38]

2000年夏天,美国若干家传媒网站的页面访问量,都达到了创记录的水平。如,《纽约时报》网站2000年7月份的月页面访问量高达1.23亿,其中7月25日的页面访问量高达570万,打破了该网站的日页面访问量记录。《纽约时报》网站将此归因于当天同时出现了三大新闻事件:迪克·切尼(DickCheney)被提名为小布什的竞选搭当,协和飞机的坠毁,以及中东和谈未果。又如,《亚里桑那共和报》网站2000年7月份的页面访问量达1,300万以上,创该网站月访问量之最。[39]

在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时代华纳公司等传统媒体中的重要机构的网站,在影响力方面堪称其网上新闻业中的主流。正因为如此,美国计算机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在1996年涉足网络新闻传播时,采取的是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合作建立网站的策略。2000年,网站又同《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等著名全国性报刊及地方报刊如《西雅图邮报、》《波士顿先驱报》等在网上联手。美国最大的因特网接入服务供货商美国在线也于2000年同时代华纳公司合并,成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在美国,著名传统媒体的品牌效应、传统媒体提供信息内容的经验与权威性等优势,显然已构成在网上新闻业中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也构成吸引相关行业同传媒业在网上联手的重要推动因素。

综上所述,我国传媒网站的建设,经过约5年的发展,至2000年已形成媒体联手办网站、规模扩大,新闻信息和服务既走向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又办出特色,影响逐渐扩大的趋势,而三者又互有关联。新闻媒体网站的影响力,撇开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不谈,取决于网站自身的发展水平,其中内容安排可说是核心所在。丰富多彩而又有自身特色的内容,当是成功的新闻媒体网站必具的条件。如果网站只是照搬传统媒体的传统的信息服务的内容,那么媒体网站的存在必要性就必然会受到质疑。此外,就网站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在争夺用户注意力或者说争夺“眼球”的竞争中,只有具有丰富多彩而又有自身特色的内容的网站,才能吸引和维系住广大用户的注意力或“眼球”。为开创丰富多彩而有特色的网站内容,传媒机构形成合力共建网站是有效途径。媒体联手共享信息资源,有助于丰富网站的内容,从而增添网站的吸引力,建立起有广泛影响的传媒网站。在这几个方面,美国传媒网站均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应细加研究。

[1]王澄:《试论我国报纸网络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硕士论文)1998年,第6页。

[2]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2000/9/2。

[3]王澄:《试论我国报纸网络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硕士论文)1998年,第5页。

[4]《浙江在线》,1999/7/24。

[5]转引自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2002/1/2。

[6]《中华新闻报》,2000/9/13。

[8]转引自:NUAInternetSurveys,Dec.15,1998。

[9]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年第二期。

[10]胡正荣:《产业整合与跨世纪变革——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方向》。《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四期,第33—39页。[15]王澄:《试论我国报纸网络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硕士论文)1998年,第5页。

[16]出处同上,第6-7页。

[17]《中华新闻报》,2000年5月16日

[18]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2001/9/2。

[19]《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07月24日。

[20]许颍、徐福建、刘毅、闵椿基:《从人民日报网络版改版看网上新闻媒体的发展策略》,2000/9/2。

[21]《中华新闻报》,2000年5月16日。

[22]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2000/9/2。

[23]《解放日报》,2000年9月10日。

[24]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硕士生陈怡同苏蓉娟访谈时苏蓉娟答陈怡问,2000年8月。

[25]出处同上。

[26]丁一:《美国报界在因特网上的经营方式及其发展趋势》。《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三期,第44-54页。

[31]有关“网上电视”的信息,均获自,1999/8/23。笔者获自网上的关于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Sunline网站和“网上电视”网站的信息,在笔者发表于《新闻记者》1999年第十期的文章《办出特色:传媒网站生存之道》中也曾使用。

[32]《中华新闻报》,2000年8月21日。

[33]《新闻战线》,1999年第二期。

[34]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年第二期。

[35]张国良、廖圣清:《上海市民接触大众媒介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抽样调查报告(之一)》。《新闻记者》,2000年第七期,第19—21页。

[36]胡珏:新闻媒体网站的《四化》。2000/8/23。

[38]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年第二期。

[参考文献]

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年第二期。

上一篇: 立法规制论文 下一篇: 企业产品营销方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