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6 15:56:23

生药学

生药学篇(1)

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中医学、药理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学科。

我校2008年新建药学院,直至2012年,生药学课程为第5次开设,主要针对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学生普遍反映生药学的理论虽不深奥,但概念较多,内容繁杂枯燥,难以记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内容生动具体化,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提高生药学教学质量,是我们在生药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改进课堂教学

1.1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药学的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为了解决生药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乏味的问题,我室教授将一些妙趣横生的民间小故事搬到了课堂上,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如巴马长寿乡的奥秘与一种生药材“火麻”密切相关,巴马山区种植火麻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巴马人一谈到巴马火麻,就会脱口而出:“天天吃火麻,活到九十八”。据国际自然医学会调查发现,火麻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丰富的不饱和低脂肪酸,而经常摄入不饱和低脂肪酸,正是巴马百岁老人长寿的奥秘所在。再如何首乌、当归的名称来源,人参、柴胡、甘草等相关的民间奇闻轶事,对学生记忆生药的特征、作用非常有帮助。

随着当今社会竞争和压力增大,人们越来越重视怎样通过中药调理和养生保健保持身体健康,学生们也对一些具有保健和养生功能的生药特别感兴趣,想了解其在保健、美容及养生方面的应用。针对这一现象,我室教授授课时,还适当增加了具有“药食同源”类生药在日常保健养生中的应用实例,如山药、黄芪、红枣、枸杞、党参等,不但从侧面促进了学生学习生药学的兴趣,教学质量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1.2 实物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

生药学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内容丰富,图像资料多,实践性强。因此我校从开设课程之初一直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课件中包括生药原植物(动物)图片、药材标本图片、显微组织和粉末图片等图文并茂的内容,使《生药学》教学变得形象、生动、灵活,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但是单纯的多媒体教学只是突出体现在视觉和听觉效果上,而无法实现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方面的体验效果。因此,我室从去年开始陆续购得150余种常见中药材,几乎囊括了所有教材上讲到的生药。我们将药材分装成小袋,每次理论课时分发给学生,使学生可以触摸,嗅闻,甚至品尝,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的对各种生药特征的掌握和记忆,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1.3 尊重并突出传统鉴别心得

生药材的鉴别内容较分散、枯燥、不易记忆。对此古代劳动人民展现出了他们非凡的智慧,他们对生药材的鉴别要点有言简意赅的总结,归纳为“歌诀”或经验术语。时至今日其中的大部分在生药材鉴别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如描述贝母类生药的“大贝单瓣似元宝,珠贝元宝瓣合抱,松贝粒小怀抱月,青贝扁圆开口笑,炉贝圆锥有黄斑,平贝上下两面凹,贝母鳞茎皆分瓣,若不分瓣是假冒”:野山参的“芦长碗密枣核芋,紧皮细纹珍珠须”;大黄的“星点”:天麻的“鹦哥嘴”等,这些歌诀或经验术语字数少,句子短,朗朗上口,生动传神的表现出了生药材的性状特征,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药材性状的理解,另外也方便了学生记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室教授讲解到相关内容时,均将“歌诀”或经验术语讲给学生,增强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记忆,并在考试中也涉及到相关内容。

1.4 “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学习过程去获取知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本教研室《生药学》的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生药学知识体系的特点及章节的内容安排,在每个教学章节中选出一两种代表性的生药,安排讲课时间表。学生分为3人一小组,每小组由1位小组长负责,选一种生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小组成员分工查阅文献,交流讨论,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准备教案和讲稿。教师在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预留约一个课时的时间,每次由一个小组上讲台作为“教师”授课,其他小组可积极提问,小组成员需要答疑解惑。授课完成后,对于学生存在疑问的内容以及难点、重点内容,教师再做详细重点的讲解,以保证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对学生的讲解情况做出评价,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法机械、枯燥的问题,对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有所提升,也能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习兴趣,转变了学习观念,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根据生药学教学特点,努力改变教与学脱节、学与用脱节的现象。通过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理解未知的东西、思考新的问题,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2 改进实践教学

2.1 改进实验课教学

我们的实验课一直坚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验课均为单人1组,综合性实验占75%。学员所观察的生药材达到80余种,平均每次课10种。观察的生药永久切片为40张,平均每次课5张,每次实验课学员均自己动手做粉末切片,共计20张。我们首先优化实验内容,增加了常见生药伪品的鉴定,授课时对照真品与伪品实物,逐条讲解特征;其次,实验课结束前增加一次实验考核,考核内容为未知生药粉末鉴别及常见的生药材鉴定,学生不但要鉴别出一种未知的生药粉末,画出显微特征图,还要认识十种以上的生药材,而实验成绩占课程总评分的30%。这种考核方式提高了生药学的教学质量,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 开放性教学模式

生药实物标本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室经过不断积累,建立了40平方米的生药标本室,包括生药标本、浸制标本、药用动物、矿物标本和腊叶标本。目前已展示各种标本150余种,全天对学生开放。同时,我们充分发挥了网络课程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自主性的优势。建立了涵盖整个《生药学》和《药用植物学》的网络教学平台。依托我校功能完善的局域网,在教学过程中将生药学网络课程和药用植物学网络课程推荐给学员,提高教学效果。并建立了网上生药标本馆和虚拟药用植物园,增加了教学信息量。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和指导学有余力的学员采集和制作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标本,指导学员撰写说明,并开展标本制作竞赛,最后收集学员制作的标本入本室生药标本馆。整个活动能使学员获得最直接的感官认识,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实践平台,达到增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生药学篇(2)

二、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的实施

1、案例选编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选编案例,它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案例是教材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教材中所规定能力培养的延伸和拓展。案例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选用案例首先要紧扣教学大纲,其次要符合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可针对疾病的种类编写典型案例,提出相关问题,尽可能做到案例的多样性、典型性和全面性。对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并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开拓学生分析疾病的临床诊疗思路。如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对已有的用药方案作出分析与评价、书写药历、进行药学监护或用药指导等。

2、案例教学的实施案例教学不仅是指在讲解原理的过程中列举大量案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案例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把案例看成是在课堂上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简单地把案例罗列出来;把案例看成是穿插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的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意地放置案例;把案例看成是一般的举例子,用词表述不注意准确性和可信度;把案例教学看成可有可无的环节,整个教学过程都在讲解理论,用理论来分析理论等。案例教学具体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不同章节选择较典型但难度及信息量不同的案例,结合课时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案例分析。

(1)对于难度及信息量大的典型案例一般在案例教学前将案例和问题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所提出的问题自学教材或到网上、图书馆查阅涉及到的相关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线索。上课时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课堂陈述、辩论,最后由教师作专题讲授,详细分析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争议较大的疑难问题,总结归纳本次课程的重点、难点,并向学生介绍该疾病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研究热点,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2)对于比较简单的案例,也可由教师先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然后再给出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组讨论、陈述、辩论,由此检查学生对该堂课重点内容掌握的情况。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归纳出案例的重点,总结正确答案,然后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难点进行分析。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联系了实践,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三、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需要学习和培训

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目前国内临床药学工作刚刚起步,缺乏具备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的药学人员进行授课。因此,为保证案例教学实施的质量,需要选派任课教师到教学医院临床药学部门进行进修和培训,或到案例教学法开展较好的兄弟医学院校接受系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培训或进行观摩。同时还要根据当前教学医院临床实际情况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收集、整理、讨论和修正,使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

2、学生需要转变学习观念

生药学篇(3)

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 PC) 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Minnesota大学药学院Helper和Strand 两位教授提出的, 最初的定义是指为得到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最终结果而向患者提供负责任的药物治疗[1]。后来Strand 重新定义为“药学服务是一种药师对患者药物治疗有关需要承担义务并对这种承担的义务进行负责的实践”[2]。上述观点的提出,标志着新世纪药师的工作将从以前单纯的提供药品、合理规范用药向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务转变;从以前间接为患者服务向直接为患者服务转变。在这个新的形势下,药学专业学生作为我国药师队伍的后备力量,应当具有药学服务的意识。药房作为药师工作的一线阵地,应当成为培养药学学生药学服务意识与能力的重要基地。

1 培养药学学生药学服务意识与能力的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药学联合会(FIP)自1988年起至1997年联合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了药师在卫生保健事业中的作用。认为药师有责任对病人提供药物及其用法的客观可靠的忠告,并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和促进健康。因此由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是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截至2004年,我国设置药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271所,其中42所高等药学院校共招收本、专科学生18757名;毕业本、专科学生8580名[3]。目前我国药学学生的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但是由于药学服务意识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不够,药学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成为真正提供药学服务的药师的人数还非常不足。根据最近一次对执业药师的调查表明:仅有19.7 %的人表示能够解释各项检查结果; 31.3 %的人表示具有常见疾病的判断能力; 34.9 %的人认为能够识别常见药物的中毒并解救; 37.3 %的人认为具有必备的急救知识; 45.9 %的人表示具有常见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及预防知识; 44.9 %的人比较熟悉常见中老年疾病的预防、治疗、保健知识; 49 %的人能够指导特殊人群合理用药; 37.8 %的人能够进行简单的诊断服务[4]。这样的情况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对药学服务的需要。培养药学学生药学服务意识与能力,对于提高药师整体素质,保障用药安全,提升全国人民生命质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现有教育模式下药学生药学服务能力的缺陷

2.1 当前的药学教育主要还是以化学模式为主导,课程内容大部分是面向药品的研制与生产方面,对于药物的合理使用方面涉及不多,仅有《药理学》这一门课程的部分内容与药品的使用有关。而这门《药理学》主要是普通药理学,其内容以人体各系统的用药来编排,偏重理论,缺少药物相互作用、禁忌以及特殊人群用药的内容。这造成了药学学生在审核处方和指导合理用药上能力的不足。并且书中列举的典型药物在数量和类型上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上的药物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使得药学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牢固与实际应用脱节。

2.2 药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忽视了临床实验科学的作用,很少开设或者根本不开设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类课程。药学服务要求药师与医护人员共同制定用药方案,然而现有教育模式下培养的药学学生因缺乏临床知识,看不懂病人临床资料,将难以参与病人的药物治疗决策,不能发现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也就不能在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发挥作用。

2.3 药学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而开展的,这就需要药师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情况,以便确定药疗方案。然而我国理工类学科一直以来对人文学科缺乏重视,导致药学这样一个“以人为本”的学科也受到影响。学生简单的把所学知识当作工具,而没把服务于人的理念提升到应有的高度。欠缺人文关怀以及与患者沟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不利于保证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服务,不适应药学服务对医药工作者的要求。

3 药学服务要求下带教药学生的教学方法

3.1 药房带教老师要转变观念,以培养学生的药学服务意识与能力为目标,把握实习的每一个环节。在新形势下,药师为患者所做的不再是传统模式下简单的制剂、处方调配、发药的工作。带教老师的带教重点应该在处方审核、确定药疗方案、安全合理用药等方面;鼓励和指导学生与患者交流;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2 以课本为依托,重新认识临床药物。开展药学服务,首先要熟悉临床药物。《药理学》教材中介绍的各类药物品种偏少、偏老,而且都是以通用名称来讲解的。药学学生在进入药房进行实践的时候会发现药物品种多而新;有些药品商品名不一样但有效成分一样,比如β-肾上腺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的商品名就有倍他乐克、美多心安等;还有的复方制剂,从名称上看很难分析出它的有效成分。教材中的内容无法跟上药品市场行情,这一部分内容必须在药房实践中补充。学生应该将书本知识与药房的实际用药相结合,首先从药品名称开始,了解熟悉临床药物,为培养更全面的药学服务能力打下基础。

3.3 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指导,加强对临床药物药理作用、毒副作用、配伍禁忌与特殊人群用药等知识的学习。药师是处方药品流向患者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对处方的把关审核、正确调配以及对患者的用药指导,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用药安全和治疗质量,而药学服务的理念也正是在药品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可见审核处方、指导用药是药学服务所要求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药学学生理论知识在这方面有很大欠缺,应该抓住药房实践的机会,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临床药物性质、用途、禁忌的再学习,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3.4 深入临床,加强与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沟通,提高自身临床知识水平,培养沟通交流能力。药学服务要求以患者为中心,药师需要对医生的治疗意见、患者情况、疾病类型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而制定出给药方案。药学学生前期的学习脱离临床,有必要在实践阶段,利用有利条件,补充和完善其临床知识。医院药房可以合理安排计划,让学生转科或者定科进行临床观察和实习,这对学生以后成为合格的药师或专科药师都会产生积极效果。而且在临床与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面对面过程中,学生的交流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对疾病、诊断、药疗三者的关系也可以有更直观的认识。

3.5 参与患者药历的建立工作。药历即临床药师在为病人提供药学服务过程中,以合理用药为目的,采集临床资料,通过综合、分析、整理、归纳而形成的完整记录,是为病人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是开展药学服务的必备资料[5]。参与患者药历的建立工作,可以强化学生的药学服务意识,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药历中的药疗记录,学生可以集中学习和分析个体化药物治疗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指导个体化给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能力。参与患者药历的建立工作,学生还可以掌握临床科室的用药情况及用药趋势,树立药物经济性的观念,认识到降低药物治疗费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的重要意义。

3.6 参与药讯的编写。药讯是药学情报传递的重要形式,是指导合理用药的的重要资料,是提供优良药学服务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通过参与药讯的编写,可以培养药学情报收集的能力;及时了解新药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库;随时掌握最新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用于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上。

4 结语

目前药学教育体制改革因内容、结构和体系的庞杂而进展缓慢,而药房实践以医院为依托,形成了涉及面广、可以一对一教学和灵活机动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药房实践做为突破口,通过实践教育,补充学生在药学服务能力上的不足,为以后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药学服务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Hepler CD,Strand LM.Opportun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pharmaceutical care[J].Am J Hosp Pharm,1990,47 (30):533.

[2] The Editor.Pharmaceutical care:the Minnesota model[J].Pharm J,1997,(258):899.

生药学篇(4)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药学服务观念

药学服务人员是专业技术服务型人才,其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患者,是大众。而传统的药学服务思想无论在医院药房还是社会药房都只是以“药物”为中心,医院药房主要表现为收方、审方、取药、核对与发药;而社会药房则表现为药物的推荐与销售,整个过程忽略了人的存在形式是“社会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层次的提升,人们的保健意识愈发强烈,他们不再满足于医师开什么药,就吃什么药,而是更加关心这些药物怎么用是安全的、是有效而经济的。由此,传统药学工作模式的打破必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高职学生转变“发药供应”的传统认识,牢记以“患者为中心的”的药学服务观念,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和“全程化”的工作特点,树立“零距离”服务患者的意识,避免因自身过失对患者产生伤害。

(二)开发整合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1.课程开发与整合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职药学专业教育一直不断进行改革,也有部分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高职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基础性课程学科本位特征明显,特别是主要以化学课程为主,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等,主要是为培养药物制剂、检验分析或药物合成人才服务的;而职业方向课程呈现简单化,缺乏对学生思维模式和模式的培养;还有考核方式不够完善,有些考核制度甚至和工作任务完全不搭边,已经脱节了。社会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它决定了高职办学特点,因此,高职药学现在面临向药学服务方向发展的机遇,在进行专业调研之后,我们要将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置与整合,删减部分侧重于药物基础研究的化学课程,正确处理药学与化学、临床和护理之间的关系,将这些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其具体设置可分为几个模块,包括生物医学、药学科学、临床科学及社会科学等。在工作内容上进行根本性的变化,除基本的药品供应、调剂外,还需包括用药咨询、合理给药方案、普及用药知识等。其中《药学服务技术》是根据岗位需求新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组通过到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及社会药房进行课程调研,结合药学服务技术岗位,与相关岗位人员进行探讨而制定相关的课程标准;另外以前学生学习调剂与处方时,均是安排在药物制剂课程中学习,但该内容主要是针对药师工作而设置,其实践环节应该是在药店或医院药房完成,故造成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之间出现了矛盾,需要进行整合。其总体目标是为了缩短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距离。

2.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掌握药学服务的要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传统一根粉笔一黑板字的教学方法,在多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灵活而实用的教学方法。如PBL、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法等,在药学服务能力提高中,角色扮演以药物咨询模拟和现场操作为中心任务,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体验“准药师”的职业环境。通过综合训练,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

(三)培训沟通技巧,提高服务质量

药患之间信息交流的顺利进行是保证药学服务质量的根本。通过认真聆听,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其心理情况,有利于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因此,培训药学生的沟通技巧对于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方法上主要采取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展示相结合,校内与校外交替等方式进行。

1.开设《人际沟通与礼仪》、《心理学》等课程

药学服务则是以患者为对象,即“社会人”,以药物治疗为核心。其包含的药学服务项目如:处方药推荐与销售、医师处方调配、用药指导、用药追踪/疗效管理、小区健康教育、规划药学服务方案等,这些项目要求药师具备的技能包括医学与药学知识、用药指导技巧、用药追踪流程与方法、咨询式沟通技巧、建立信任与关系技巧、简报与演讲技巧、规划/领导技巧等。即合格的药师,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和良好的素质。因此,为了达到培养目标,还需要邀请专业的心理学专家、医院及社会药房优秀药师、礼仪老师授课。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谈话技巧、学会聆听、非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及投诉应付等。除此以外,学生还要掌握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知识,以丰富自己的内涵。

2.设计情景剧,学生自编自演

我们结合工作岗位设计相应的药学服务情景,根据项目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设计,编写用药咨询、药患沟通等剧本,由专业教师指导,并进行扮演排练演出。另外,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院医药学社等社团活动走进社会药房,观摩药师工作程序,并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传等。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各类活动,顺利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了的综合素质发展,获取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四)校企合作,扩展服务领域

近年来,通过立足本地,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本专业与湖北心连心药房、武汉九州通、杭州天天好等企业进行紧密合作,建立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合作机制,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优化实践项目,如社会药房建立药历,即用药档案,对患者进行追踪服务,这是以前药学服务中所没有的项目,如今在很多社会药房都已经顺利实施,这种改变是服务领域扩展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校企合作,转变了学生的就业观念,扩展了药学服务的领域,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影响学生药学服务能力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引领者。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训练,积极探索有个性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对教学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合适的调整,及时解决学生在用药咨询中关于药品应用和人际沟通的困惑。授课中要充分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鼓励为主,尤其是在实训环节,对学生的情景设计和“问病卖药”角色扮演尽量给予否定性的判断。当然,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层面、交流能力和实践经验,要利用寒暑假走进医院药房或社会药店,多学习,多实践,才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

(二)学生因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药学生要主动汲取专业知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逐步渗透职业行为准则,培养接受他人、尊重他人并肯定他人的礼仪态度等,这些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同时,药学生要克服恐惧心理,大胆地走出教室,积极地进入实训、见习或实习场所,多参与实践性的训练项目,培养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来逐步适应岗位要求,以防出现毕业后再花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工作的情况。

(三)环境因素

专业文化氛围、实践场所条件、信息技术支持等对学生药学服务能力的提高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构建药学服务的环境,需要不断完善实践场所条件。如设立模拟药房,模拟药房内设置处方区和非处方区。处方区还需要有咨询区和医药健康信息区,这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扮演患者的学生一进入到模拟药房,就清楚明白处方区设置有咨询场所,就会想到找药师咨询;另外,扮演药师的学生必须要配戴胸牌,以区分于一般营业员,这样学生对自己的角色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另外根据新形势下药学服务工作发展的要求,药师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完成具有特色的药学服务,如收集、整理各类药品信息等,所以学校的信息技术支持与否也是影响学生能力提高的一个因素。

生药学篇(5)

[基金项目]:广东药学院校级教学改革一般项目(编号:GYJGYB201216)

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教学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能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是现代高等教育者亟需破解的一个难题。科学知识日新月异,只有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满足社会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高等学校的普遍做法是通过实践教学及科研项目培训。国家教育部已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须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我院中药学、中药制药学等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课程融合高等化学、分析化学、药剂学、生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实践性强。为达到中医药行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广东药学院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及概念,掌握药物剂型设计和临床给药方案设计的能力及新药研究的基本知识,并要求熟练进行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的相关实验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科研实验作风。笔者结合多年来《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实际,对教学过程中本科生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有效的尝试。

1.加强课堂教学,活跃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目前仍然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通过教师的讲解、提问反馈和学生的听讲,实施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具有教学效率高、秩序好的优势,但也存在以教定学、以教材为本、学法单一、评价单纯的问题[2]。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采用实物、图片、动画等工具,引入案例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如详细介绍翻转肠囊法用于预测药物的吸收;微透析技术用于活体组织取样;人工神经网络建立药物的体内外相关性等。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通过介绍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科研视野。

学生们普遍反映药物动力学难学难懂,我们采取回顾《高等数学》基本理论和利用教学软件,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讲解单室模型时,结合积分知识,让学生自己推导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运用极值理论,推导血管外给药达峰时(tmax)、达峰浓度(Cmax),结合excel软件,进行残数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的演示。

2.强化实验教学,侧重创新性思考

传统的实验教学以验证性试验为主,主要通过既定的实验方法和内容验证相关理论。这种模式目前仍然是实验教学的主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及操作能力,但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对学生自主研究及创新能力的培养[4,5]。针对中药学专业的教学实际,共开设3个实验(共18学时),其中2个验证性实验,1个综合性实验。

2.1 以基本技能训练为本

我院针对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开设片剂溶出度测定及尿药法测定生物利用度试验。片剂溶出度测定实验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溶出仪,进行累积溶出百分率-时间的数据处理,熟练运用威布尔分布等模型拟合,分析药物的溶出模型及相关参数的计算;尿药法测定生物利用度试验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尿药法测定药动学参数,熟悉数据的处理。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相关分析检测仪器设备,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正确使用excel和SPSS等软件,进行模型拟合、参数求算等。

2.2 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抓手

我院在第七学期开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已有高等数学、药剂学、分析化学等学科理论和实践基础,为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和渗透,给学生提供一个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机会,我们开设扑热息痛血管外给药药动学参数测定的综合性实验,将家兔给药、血样采集、血液样品药物浓度测定、残数法计算双指数方程参数等实验操作项目整合,使学生初步了解新药研究中药动学研究流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实验过程中,强调不能单纯跟从实验辅导教材或实验指导,要多思考、多总结。

3.鼓励参与科研训练,提高科研能力

广东省教育厅于2010年9月启动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建设。本课程组老师主动联系,指导品学兼优且对中医药科研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选择课题、查阅文献、撰写标书,鼓励他们积极申报,并通过申报使学生们受到了科研前期工作的训练。课题立项后,指导老师负责监督和指导科研小组研究计划的落实,定期组织实验研讨,讨论实验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组共有6项课题获得立项资助。针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时数少(共54学时)、缺乏实践机会的不足,我们主动联系对这门课程有浓厚兴趣或有志于考研的同学,利用暑假或寒假的学习闲暇时间,结合教师自己的科研课题,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科研训练。随着同学们研究能力的提高,一些科研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学生已发表8篇科研论文,并在广东省挑战杯论文比赛中屡获佳绩。

4.加强毕业带教管理,切实提升科研素质

毕业专题实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我院规范毕业实习管理,规定毕业实习阶段,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立的课题,由老师进行单独辅导。我院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在第七学期期中,即进入毕业实习阶段。首先,本课程组教师结合课题研究情况,提出一个思路,学生通过全面检阅文献和实验条件,设计初步的实验方案,并开始预实验。在第七学期期末前进行立题,并撰写开题报告,由指导老师审阅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八学期首月,进行实习中期检查,跟踪实验进展。最后,整理实验资料,撰写毕业论文。通过毕业专题的系统训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6]。

通过“课堂-实验室-实习地点”的科研训练地点转换,同学们的综合科研素质、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加强了对整个新药研究过程的了解。2012年11月,我们在2009级中药学专业2个班级、中药学中药制药方向2个班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8份,实际收回212份,有效问卷212份。同学们普遍对教学中侧重科研能力培养持肯定态度(占92.4%),希望教学过程结合授课教师科研心得(占64.6%),通过学习课程后,有78.8%感到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基本掌握新药研究中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研究流程。总之,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将进一步结合广东药学院课程教学改革,在《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切实加强中药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报. 2010年7月30日.

[2]刘德胜,代现平,陈向明,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7):700-702

[3]时军,周毅生,沈雪梅,等.启发式教学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0,14(12):1524-1525

生药学篇(6)

中药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grandis‘tomentosa’或柚Citrus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果实的外果皮,前者称毛橘红,后者称光橘红,为理气化痰之常用中药[1]。化州柚是柚的栽培变种,为化州市特有树种,已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2],自古以来,其未成熟果实外果皮即作为橘红入药,习称毛橘红,品质最优,曾列为皇室专用祛痰圣药。柚外果皮作为化橘红入药,习称光橘红,其药材虽非道地,但因种植面广、产量高,在市场上也以化橘红品名进行销售,因品质差于毛橘红,严重影响了化橘红药材的市场声誉,给道地毛橘红药材的生产带来严重冲击。为科学区别两种化橘红药材生源及性状,现对化橘红两品种的原植物及药材进行生药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化州柚和柚原植物标本和毛橘红与光橘红未成熟果实全部采自化州市平定镇化橘红GAP种植示范基地,毛橘红与光橘红饮片按《中国药典》加工方法加工。以上原植物标本及药材标本均由课题小组采集,并由平定镇化橘红研究所林仁和主任鉴定。

1.2方法通过化橘红GAP种植示范基地的实地考察,采集植物标本,进行两种化橘红的原植物组织形态学研究,并对毛橘红与光橘红两饮片进行显微特征鉴别。

2形态、性状研究

2.1化州柚的植物形态学、性状研究

2.1.1化州柚的植物形态常绿小乔木,高通常3~5m,嫩枝、叶背面、花梗、花萼和子房均密被柔毛;嫩枝压扁且微有纵棱,并有微小针刺。单身复叶互生,嫩叶常暗紫红色,成长叶厚,椭圆形至阔卵形,长7~13cm,宽3~6cm,顶端圆或微凹,基部圆,边浅波状,深绿色;羽叶倒心形,长2~3cm,宽约2.5~3cm。花春季开放,白色,极香,单生叶腋或组成腋生总状花序;花萼杯状,4浅裂;花瓣4片,矩圆形,白色,子房近球形,被柔毛,萼直径约1cm,4浅裂;花瓣长圆形;雄蕊20~25枚。柑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时直径约8~11cm或稍过之,幼果绿色,被黄绿色绒毛,成熟果实柠檬黄色,绒毛不褪,果顶部稍凹,果皮厚约2cm,有极厚与果肉不易分离的白色海绵组织;瓢囊16瓣,味极酸;种子80粒以上,扁圆形,白色,合点浅紫色。

2.1.2毛橘红饮片性状呈类球形,已切成五角或七角状。直径8~15cm,厚1.5~6.5cm。外表面黄绿色,密布茸毛,无皱纹,有油室;内表面黄白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外缘有一列不整齐的下凹的油室,内侧柔软而有弹性。气芳香强烈,味苦、微辛。

2.2柚的植物形态学、性状研究

2.2.1柚的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5~10m。嫩枝压扁且微有纵棱,具明显针刺,幼枝、叶背面被疏短柔毛,单身复叶互生,长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阔卵形,叶质较薄,长6.5~16.5cm,宽4.5~8cm,边缘浅波状,羽叶倒心形。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腋生;花瓣白色;雄蕊25~45;子房长圆形。柑果梨形、倒卵形或圆形,幼果绿色,无绒毛,成熟果实柠檬黄色,顶部稍凹,果皮厚约2cm,有极厚与果肉不易分离的白色海绵组织;直径10~15cm,外果皮光滑无毛,油室大;瓤囊10~18瓣,味极酸;种子80粒以上,扁圆形,白色,合点浅紫色。柚叶基部阔圆形,边缘有圆锯齿,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有稀疏毛,叶质明显薄于化州柚,其他特征与化州柚相似。

2.2.2光橘红饮片性状呈对折的五角或七角星状。单片呈柳叶形。完整者展开后较毛橘红大,直径10~30cm。厚5~15cm。外表面色略淡,黄绿色或黄棕色,无茸毛,有皱纹,油室;内表面黄白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的油室,油室较毛橘红大,内侧柔软而富弹性。香气较弱,味苦、微辛。

3显微结构研究

3.1茎横切面特征

3.1.1化州柚表皮枯萎,表皮外有非腺毛。木栓层由4~5层细胞组成。皮层由3~8层细胞组成。石细胞散在,含较多淀粉粒。韧皮部20余层细胞,富含草酸钙方晶,韧皮纤维2~3环,每环4~5层细胞。形成层环状。木质部发达,有明显的年轮,次生木质部可见导管、木射线和木薄壁细胞。髓部明显。

3.1.2柚表皮外无非腺毛,韧皮部含方晶较少,皮层含淀粉粒较少,其他特征与化州柚相似。

3.2叶横切面特征[3]

3.2.1化州柚(见图1A)上下表皮均为一列。叶肉栅栏组织由3层短圆柱状薄壁细胞组成,共厚约70μm,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其长轴与上表皮垂直,形成栅栏。最外层栅栏组织含草酸钙方晶。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下方,与下表皮相连,由一些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间隙大,排列疏松如海绵状,含油室、方晶和气孔。叶脉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外有韧皮纤维环绕,皮层较厚,韧皮部富含方晶。主脉上方有栅栏组织与叶肉中的栅栏组织相连接。上表皮有非腺毛,多含方晶。

3.2.2柚(见图1B)叶肉栅栏组织3层共厚约28μm,最外层栅栏组织不含草酸钙方晶。叶脉皮层较薄,约为化州柚的1/3,其他特征与化州柚相似。

3.3饮片的横切面及粉末图特征[4]

3.3.1毛橘红(见图2A)表皮为一列类方形细胞,可见1~5个细胞的非腺毛,长可至110μm,基部直径约25μm,外被角质层,有气孔,气孔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17~21μm,副卫细胞5~7个,排成放射式。中果皮薄壁细胞形状不规则,壁不均匀增厚,排列疏松,外侧有油室,径向长90~365μm,切向长490~980μm。草酸钙方晶主要存在于外侧薄壁细胞中,长9~18μm,中果皮散有维管束,导管主为螺纹,直径6~17μm,成束或散在。分泌细胞扁长形。

3.3.2光橘红(见图2B)表皮为1列多角形类方形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气孔,气孔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17~21μm,副卫细胞5~7个,排成放射式,无非腺毛。中果皮细胞类圆形,排列较疏松,外侧有大型油室,不规则排列成1~2列,油室较大,长圆形,径向长380~1220μm,切向长285~810μm。草酸钙方晶主要存在于外侧薄壁细胞中,长9~18μm,中果皮散有维管束。导管主为螺纹,直径8~20μm,成束或散在,分泌细胞扁长形。

4总结

毛橘红原植物化州柚为柚的变种,两者亲缘关系虽近,但两者原植物及药材在植物形态及显微构造上存在显著差异。毛橘红外表面为绿褐色或黄绿色,密被茸毛,质坚实,不易折断;光橘红外表面为黄绿色,无茸毛,质脆体轻,易折断。化州柚与柚的茎、叶横切面有较大差异,与化州柚比较:柚茎横切面表皮外无非腺毛,韧皮部含方晶较少,皮层含淀粉粒较少;柚叶脉皮层较薄,叶肉栅栏组织3层共厚约28um,约为化州柚的1/3,最外层栅栏组织不含草酸钙方晶。现把两品种的主要区别列于下表1、2、3,易于互相鉴别。

4.1毛橘红与光橘红原植物形态主要区别见表1。

4.2毛橘红与光橘红原植物显微主要区别见表2。

4.3毛橘红与光橘红饮片显微特征主要区别见表3。表1毛橘红与光橘红原植物形态主要区别表2毛橘红与光橘红原植物显微主要区别表3毛橘红与光橘红饮片显微特征主要区别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

生药学篇(7)

文献标识码:B

生物技术是一门应用生物科学研究成果增加生物制品数量、提高质量,从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需求的技术。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特别是在制药产业中的应用已成为最活跃、发展最快领域。这就要求药学专业学生要有生物技术制药相关的知识,而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有自身特点,如何提高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具有生物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药学人才是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特点对《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的要求

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在生物技术相关课程的设置上相对较为薄弱,如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而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涉及到这些相关的基础课程,着重讨论的是应用基因工程、抗体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技术研制新药。所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补充相关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同时还要突出“生物技术”和“药学”的结合,如生物技术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需要深入浅出的阐述生物技术相关原理,更需要强调药学的相关内容,重点是生物技术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

2 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探索

2.1加强生物技术基本理论的内容:如何在较短课时限制下加深学生对生物技术基本理论的理解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生物技术制药的具体实例为线索,在其中穿插介绍涉及的相关基本理论。如在基因工程制药中以干扰素生产为例,介绍引物设计的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原理、限制性内切酶以及和表达调控相关的操作子等相关理论。通过这种方法,加强了学生对整个基因工程药物生产过程的理解。

2.2加强和药学相关学科的联系Ⅲ:生物技术制药的目的是最终获得用于疾病治疗和预防的药物,这就需要药学相关学科的支持,如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等。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通过生物技术获得医药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复习相关学科知识,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解基因工程药物稳定性考察时,联系药剂学中药物常用的稳定性考察方法,通过对比基因工程药物和化学药物结构特点,引出基因工程药物稳定性需从其纯度、生物活性等多方面综合考察,而不能简单采用药剂学中介绍的Arrhenius动力学方程测定。

2.3结合中医药院校特点加强部分内容的讲解:结合本校药学专业特点,学生有中药学基础且对中药普遍感兴趣,而利用生物技术保护中药材以及大量获得中药中活性成分也是生物技术制药的一个研究方向。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植物细胞工程制药部分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利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物获得有用次级代谢产物原理及生产过程,学生反应良好。

3 教学方法的探索

3.1营造互动式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给与学生预留与课程相关的题目,引导学生复习药学相关内容以及生物技术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及其薄弱点,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良好。

3.2采用多媒体方式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多门基础学科。然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仅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难以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同时讲解过程缺乏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多媒体教学可将图片、文字、影像等整合在一起,将原本抽象、枯燥的讲授变成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讲授,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备课过程中收集各种生物技术制药相关的素材,如图片、动画、影像资料。如在介绍RT-PCR法获得目的基因时,通过播放Flas,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

生药学篇(8)

“老师,莉铷又哭了……”一个女学生急匆匆跑来了。

“怎么回事?”

“莉铷想当主持人,她刚报名,那些男同学又在那儿取笑她。她哭得可伤心了!老师,您快去吧!”

当我赶到教室时,莉铷早已是满脸泪痕,饱受委屈的样子委实让人心疼。怎么办?我苦思冥想着……很快地,脑海里闪出了三种解决方案:一是不管,芝麻大的事,孩子之间互相说说,这是常有的;二是管,把那几个男学生叫来训斥一顿,非叫他们不敢再有下次;三是管,让他们的父母帮忙收拾这几个小坏蛋。

这时上课铃声响了,我灵机一动,刚才的想法被一一否定了。我是这样处理的:“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都来夸夸自己,好吗?”学生们听了,热情高涨,滔滔不绝,气氛活跃极了!紧接着我又来了一个激将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家找出了自己的优点,能找找缺点吗?”学生们静静思考后,道出了诸如胆小、缺乏耐心、写字糊涂等缺点。

我见时机成熟,趁热打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没看到人家的长处。就如莉铷同学吧,上课发言多么积极,写的作文多么生动。普通话讲不好只是她的一个小缺陷,老师相信这不是她愿意的!想想看,如果别人也拿着你的缺点来嘲笑你,你感受如何?”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那几个调皮的小男孩低下了头。

我想对那几个小男孩的教育足够了。可莉铷呢,自尊心受到伤害,如果从此一蹶不振,那不是很糟糕吗?对!我应该鼓励她,重新唤起她的热情!

“莉铷同学,你很聪明,口头表达能力强,如果多下点功夫,把普通话说准了,将来定是个出色的主持人。这次的晚会由你主持,老师会帮你的,其他同学愿意帮她吗?”

“愿意!”

果不其然,莉铷破涕为笑,一切云开雾散。

事后,我留心观察,果然大家再也没有嘲笑她了,还积极帮她纠正发音的错误。

那一次,莉铷主持得很成功,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是啊,“孩子‘简单’,没有仇恨,哪怕有人把他弄痛了,哭一场什么都忘了,脑袋一碰枕头,就呼呼睡去,拥有世界上最佳的睡眠。”(引自邓皓《我爱孩子的十个理由》)所以,处理孩子们的事情是不能由大人爱理不理和想当然来一笔勾销的,哪怕在我们看来是多么芝麻丁点和微不足道的。

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曾说:“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时间如箭一般飞逝。几年来,在处理孩子们纠纷的过程中,我收起冲动的性情,放为沉着的稳重。去年期末,孩子们和往年一样,照例递给我许多小纸条,我以为还是诸如“新年快乐!”、“心想事成!”、“永远年轻、漂亮!”之类的祝福语,可摊开纸条一看,我呆住了。

“老师,我真的很喜欢你。我们这么不听话,经常给您惹麻烦,而您却从不打骂我们,还耐心地帮我们解决问题,您真好!”

“老师,我要摘一朵最鲜最美的红花让您插在办公桌的花瓶里,让美丽的鲜花永远陪伴敬爱的您。”

“老师,是您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了我鼓励,让我重新站起来!期中考试,我考了93分!那时,我心里就默念:‘老师,谢谢您!’”

“老师,您真像我妈妈!”

生药学篇(9)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c)-136-01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性状、采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和功效等内容的学科[1-2]。在授课中除了使用药材实物标本及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原植物形态、性状和显微特征以图像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穿插讲述与生药相关的传说、故事,结合生动凝练的经验术语讲解生药的性状鉴别特征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外[3],还可利用归纳比较法、注意《生药学》与《天然药物化学》的融合及渗透人文教育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1采用归纳比较法

生药学中不少药材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相似,所以在生药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们对易混淆的生药进行比较,能增强同学们的记忆,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方面进行横向比较如根茎类药材间的比较、花类药材间的比较、皮类药材间的比较等,或同一生药不同植物来源间的原植物特征的比较,在讲解“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的性状和显微特征时,通过列表比较三者在棱脊数、下皮纤维束数、形成层环形状、环髓纤维等方面的区别,并结合实验让学生们观察三种麻黄的横切面显微特征,要求他们能够利用显微特征鉴别出3种麻黄,收效甚好。另一方面,注意药材之间共同特征纵向的归纳比较,如哪些药材含菊糖,哪些含晶鞘纤维,哪些含油室等等,通过归纳能增强知识的整合能力,融会贯通,进而增强药材鉴别的能力。在课后也常见学生们将各类药材的比较鉴别要点以图表的形式列出,说明他们已经善于用比较法来学习《生药学》了。

2与《天然药物化学》有机结合

药材生药的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定是《生药学》中的重要内容,这两项内容与《天然药物化学》密切相关,因而我们在上课时注意这两门课程的有机结合。如《生药学》中介绍生药大黄理化鉴定中的定性分析时[1],用到两种方法,一种是取少量的大黄粉末微量升华后得结晶,结晶遇氢氧化钠溶解且显红色,另一种方法是取大黄粉末加入10%硫酸10 ml与氯仿10 ml,回流后放冷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钠,震摇后碱液显红色。这时可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们思考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学生们回答是蒽醌类,那么结合《天然药物化学》中介绍的蒽醌类的理化性质来讲解大黄的定性分析,一是游离蒽醌具有升华性,因而可用升华法得到结晶,二是蒽醌能与氢氧化钠等碱反应产生红色,即Borntrager's反应[4],因而结晶遇碱显红色,同时让学生们思考第二种鉴别方法中加酸的目的何在,学生们根据《天然药物化学》知识能明白加酸是为了使蒽醌苷通过酸水解转化为游离蒽醌,进而转移到氯仿层中,同样遇碱显红色。所以生药的理化鉴定项内容基本都应用了《天然药物化学》中的各类成分的理化性质,通过两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的融合,学生们能深刻理解生药的理化鉴别方法,这比死记硬背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另一方面,生药学中涉及化学成分的鉴别、含量测定等内容,可以整合到《天然药物化学》中,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3适时渗透人文教育

目前有些生药市场紧俏,供不应求,造成过度采挖,再加上放牧、乱砍滥伐、城市化加速、环境污染等原因,生态平衡被破坏,我国中草药资源正在大幅度减少,不少物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我们在课堂上讲解某些药材时,适时进行人文方面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利国利民。如在讲解冬虫夏草时,我们向学生们补充介绍这种珍贵药材因其分布范围窄,天然产量很有限,加上人类的掠夺式采挖,其分布范围和数量已经出现明显萎缩趋势,我们必须保护和合理利用虫草资源。再如,讲甘草、麻黄、黄芪、防风等药材时,除了介绍生药学知识外,还补充介绍它们具有固沙功能,而对于这些固沙植物的过度采挖,是酿成破坏性沙荒和沙尘暴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就目前在一些中药材市场上出现的鱼龙混杂,假药、劣药充斥的现象,如芭蕉根茎雕琢成人形,冒充千年何首乌,将土豆、紫茉莉根制成假天麻,把马皮熬制成假阿胶等,强调中药材和人民的健康息息相关,适时教育同学们要把《生药学》知识学好用好,鉴别药材的真伪优劣,增强同学们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我们要根据《生药学》课程和学生学习的特点,不断总结,改革和实践,研究探索《生药学》的授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少青.生药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陈红霞,傅海珍,仰榴青.浅谈“生药学”教学改革[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5(4):92-94.

生药学篇(10)

不建议。

虽然所有和医学相关的专业要求记忆的很多,但是药学要学习的基础课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没有一定的化学基础很难,而且物理化学还要求一定的高数知识。基础课没学好,对于生化,药理,药剂的学习都有很大影响,一些学校考研还有有机无机化学的题。

药学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药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 自愿担保书 下一篇: 初三体育教学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