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岗位责任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6 15:54:14

个人岗位责任书

个人岗位责任书篇(1)

我国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着岗位职责不清、任务指派随意性较大、能者多劳、出现问题互相推诿等管理混乱的现象,因此,岗位说明书不应是简单的对目前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和描述,而应该通过岗位说明书的撰写达到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规范工作流程,实现科学管理的目的。在编制岗位说明书之前,必须进行认真的工作分析和调查,了解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条件、上下级的关系、任职资格等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可灵活选择用问卷调查法、面谈法、工作日志法、实地观察法等方法进行。

在界定岗位职责时,首先应编写部门职责。岗位的职责应为部门职责的分解,部门的各项职责应在岗位的职责中得以体现,即“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部门职责是界定岗位职责的基础,因此,界定岗位职责的第一步界定部门的职责。界定部门职责时,可根据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规范各项任务的工作流程,找出部门之间交叉的工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工作流程图可以一目了然地描述完成工作的程序,反映各岗位之间的工作衔接关系。当出现职责交叉现象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简单“一刀切”。

其次,将部门职责分解到部门的各个岗位,明确各岗位之间的分工关系。这一过程也可作为企业定员定编的依据。根据任务量和工作的要求,应将部门的工作任务合理分解到具体的岗位,确定部门的岗位设置和人员安排,并明确部门内各岗位的岗位职责。特别是对于多个岗位承担某一共同任务时,应用规范的语言明晰地确定各岗位在此项工作中要承担的责任。如某公司的财务部门的职责包括以下要项:会计核算、资金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财务分析。

二、描述不规范,用语不准确

岗位职责的描述应能准确、清晰、真实的界定岗位承担的责任、所具有的权限和岗位工作必须达到的目标、规范性责利关系。可是很多企业的岗位说明书没有注意到描述用语的选择,笼统地使用“负责、管理”等词语,导致岗位职责的描述流于一般化、普遍化,出现“千岗一面”现象,或者使岗位职责描述过小或者过大,根据岗位说明书的描述方式和用语显得尤为重要。标准的岗位职责描述格式应是“动词+宾语+结果”,动词的选择可参照表1,宾语表示该项任务的对象,即工作任务的内容,结果表示通过此项工作的完成要实现的目标,可用“确保、保证、争取、推动、促进”等词语连接。例如人力资源部部长负责人力资源战略工作可描述为“负责组织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保证为公司的发展战略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撑”。

三、宣传不到位,员工不理解

岗位说明书涉及到对各岗位的描述与规范,目的是使员工明确了解自己的工作责任、本岗位在企业的作用以及企业的要求,因此,在编制过程中必须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和参与。可惜很多部门主管都像在应付作业一样草草完成,没有借此机会与员工进行充分的交流,甚至在做完岗位说明书之后,员工也不知道岗位说明书的作用,有些员工还认为岗位说明书是对他们工作的限制,出现员工不理解、不利用、不执行的情况,使岗位说明书变成可有可无的摆设。

此外,对任职资格的界定,会使一部分员工感到恐慌或者失望。在国有企业中若是按照行业通行的标准对岗位任职资格进行界定,很多老员工的学历或者技能达不到企业要求,他们就会认为岗位说明书是人力资源部给他们设置的障碍,担心未来的职业发展。而另一种情况是企业为了培养和锻炼人才,往往会将一些重点培养对象放在基层工作一段时间,这些人才的素质和技能都会远高于岗位的要求,他们的心理就会失衡,若是不及时引导,将会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企业在编写岗位说明书时,应由各部门的主管负责,人力资源为其提供格式和方法,并予以及时的指导和审核。而且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给员工宣讲制定岗位说明书的意义和说明书中各项内容的含义。对现行人员配置达不到或者远超出企业要求现象,企业应向员工解释其原因,打消他们的思想疑虑,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四、定位不明晰,高层不认同

HR经理在编写岗位说明书时,如果原有的岗位职责界定不清,那么就要对原有的岗位职责进行一次大盘点,编写的工作量将会很大。这时人力资源管理就面临着两种选择:对现状的描述和对未来的描述,即岗位职责“是什么”和“应是什么”的问题。若编写岗位说明书是解决岗位职责“应是什么”,则在界定岗位职责时必须对现存的职责交叉、职权不明的现象进行调整,这将导致一部分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权限的变动,可能招致员工的抵制和反对。

因此,在编写之前,HR经理应和相关的高层领导进行讨论,认清规范岗位职责的意义,明确岗位说明书的定位,并取得领导对职责变革的理解和支持。在岗位说明书实施过程中高层领导应率先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对各项工作实行归口管理。

个人岗位责任书篇(2)

“岗位说明书”是组织对其所设岗位的各种要求进行说明的文件。它包括岗位名称,其上、下级关系,任职条件,设置目的,本岗位与学校内外部的沟通关系,本岗位的主要职责范围、责任范围、权利范围,以及考核标准等内容,是人事管理的基础性文件。

1 岗位说明书在高校人事管理中发挥核心作用

1.1 基础管理:岗位是组织里最小的单元,通过岗位说明书的结构化管理,对学校的最基础层面按照岗位说明书的构成进行疏通、理顺,形成学校管理的基础网络,成为构建整个管理体系的平台,使管理体系从无序到有序,并通过岗位说明书的动态管理,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提升。它是学校有序、稳定、规范的管理基础,能够有效地增强学校的应变能力、变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1.2 公平管理:公平管理是有效管理的特征之一。教职工对公平的期望一方面通过学校对自身的评价与分配,另一方面从学校对他人的评价与分配,并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判断学校的分配制度、程序、方法等是否公平。公平管理实现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使教职工有公平感。岗位说明书通过建立结构化的内容,从不同的维度全面、客观的进行岗位评估与教职工职务、职称的评定,建立岗位等级与教职工等级,按照岗位价值与教职工价值公平分配,为制定公平的绩效考评、薪酬分配、招聘选拔等制度提供依据。

1.3 规范管理:岗位说明书中通过明确岗位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等对岗位与教职工的要求,形成岗位的基本工作规范,使教职工按规则办事、按规则受益,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

1.4 量化管理:岗位分析到岗位说明书的结果运用,都有不同的量化管理的方法,使人事的模糊管理从定性向定量发展。通过岗位价值量化评估,可以与薪酬挂钩分配;通过建立能力素质评级标准、任职资格等级,可以进行人员评级、人员选拔。岗位分析与统计学等方法的结合,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另外,通过建立教职工能力素质模型,应用问卷的方式,采用统计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发成素质测评软件,可以很大的提高人员选拔的效率与准确性。

2 编制岗位说明书

从岗位说明书的作用可以看出,岗位说明书对学校管理,特别是学校的人事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它编制成功与否,将对学校人力资源的众多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

2.1 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原则

2.1.1 目标明确的原则:编制岗位说明书前,首先应明确岗位的工作目标是什么,而且是为实现学校最高目标与战略服务的。然后围绕岗位目标来设计岗位职责。缺少目标引导的岗位职责,履行的结果是对学校总目标的达成没有帮助,岗位的设置就没有意义。

2.1.2 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原则:岗位说明书的信息大多数是来源于现实岗位,或是一个新成立组织的前期策划,由此基础上编制的岗位说明书的重要编写原则是既要反映现实情况,又不能拘泥于现实,要有一定的“空间感”[1]。

2.1.3 指导和帮助的原则:岗位说明书的价值在于为任职者的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能为岗位工作目标的达成提供最佳捷径和向导,否则是一纸空文。

2.1.4 分工和协作的原则:岗位是因为分工不同而不同,一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很多个岗位的配合,岗位不是孤立的,岗位之间是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统一在学校目标下的价值链上发挥不同的价值和作用。

2.2 岗位说明书的编制方法:岗位说明书具体内容的编写大体可分为几个步骤来进行:准备阶段、编写阶段、审核与修订阶段、定稿阶段。

2.2.1 准备阶段

(1)组建编写小组:负责具体编写工作和协调有关事宜。编写小组成员由顾问公司(外聘)、人事处及其他部门指定的人员组成。对小组成员具体的要求:对学校及本部门的中长期目标和工作流程比较了解、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2)组建领导小组:负责审核编写的结果和解决编写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主要由校领导和学校资深的专家组成。

(3)编制部门职能说明书:学校必须将自己的战略目标落实到各个部门,系统的界定学校各部门的关键职能,完成学校现有部门的职能定位,明晰各部门的使命、责任、主要工作流程以及关键绩效指标等。将部门拥有的工作业务流程在部门职能中逐一列出,建立了部门职能与学校关键工作流程之间的链接。

2.2.2 审核与修订阶段:部门负责人对岗位说明书的初稿进行初步审核,及时提出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编写小组提供岗位说明书的审核技术和办法,负责审核的过程辅导,解决各部门审核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负责收集审核意见,并修订。

2.2.3 定稿阶段:编写小组将已初步修订的岗位说明书提交学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所有的岗位说明书进行综合性全面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与编写小组共同探讨,最终确定修订的办法,经编写小组再修订后,岗位说明书定稿。

岗位说明书定稿后,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下发执行。

3 岗位说明书的管理

岗位说明书的制定,是经过工作分析,按照岗位说明书的结构模块一块一块完成的。岗位说明书的管理,则是按照岗位说明书的各结构模块构成体系,一个体系的进行监督与管理,将每个体系系统的联系起来,保持内在的关联性。高等学校如何管理岗位说明书呢?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3.1 强调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方式是要求持续改进与管理的方式,对岗位说明书的动态管理,就是对岗位说明书的内容进行持续改进与完善,并始终与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接轨,保证岗位说明书承载的信息是有效的而非过时的。

3.2 强化制度管理:岗位说明书提供了一套各个模块的使用规范,遵守岗位说明书规范,招聘符合要求,职责不变迁等。每个模块整理出来,都是一套单独的制度体系,岗位系列、职责系列、任职资格系列、权限系列,招聘体系等,对岗位说明书的管理,在每个岗位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对全部的岗位模块系列形成制度化管理。岗位的设置与变更需与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相一致;确定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岗位分析的程序;建立岗位变动管理的流程和制度,岗位设置申请、申请内容、审核审批程序、岗位评估定级、编制岗位说明书。

3.3 强化职业素养:教职工按照岗位要求的职责、权限去开展工作,恪守本岗位的职责、权限范围与他人合作,按照组织的职业生涯通道塑造自己,弥补自己的差距等,达到岗位的业绩要求。因此,高等学校通过对岗位说明书的培训来强化教职工的职业素养,达到培养职业化教职工的目的。通过岗位说明书实现教职工的职业化管理。

参考文献

个人岗位责任书篇(3)

“岗位说明书”是组织对其所设岗位的各种要求进行说明的文件。它包括岗位名称,其上、下级关系,任职条件,设置目的,本岗位与学校内外部的沟通关系,本岗位的主要职责范围、责任范围、权利范围,以及考核标准等内容,是人事管理的基础性文件。

1 岗位说明书在高校人事管理中发挥核心作用

1.1 基础管理:岗位是组织里最小的单元,通过岗位说明书的结构化管理,对学校的最基础层面按照岗位说明书的构成进行疏通、理顺,形成学校管理的基础网络,成为构建整个管理体系的平台,使管理体系从无序到有序,并通过岗位说明书的动态管理,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提升。它是学校有序、稳定、规范的管理基础,能够有效地增强学校的应变能力、变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1.2 公平管理:公平管理是有效管理的特征之一。教职工对公平的期望一方面通过学校对自身的评价与分配,另一方面从学校对他人的评价与分配,并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判断学校的分配制度、程序、方法等是否公平。公平管理实现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使教职工有公平感。岗位说明书通过建立结构化的内容,从不同的维度全面、客观的进行岗位评估与教职工职务、职称的评定,建立岗位等级与教职工等级,按照岗位价值与教职工价值公平分配,为制定公平的绩效考评、薪酬分配、招聘选拔等制度提供依据。

1.3 规范管理:岗位说明书中通过明确岗位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等对岗位与教职工的要求,形成岗位的基本工作规范,使教职工按规则办事、按规则受益,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

1.4 量化管理:岗位分析到岗位说明书的结果运用,都有不同的量化管理的方法,使人事的模糊管理从定性向定量发展。通过岗位价值量化评估,可以与薪酬挂钩分配;通过建立能力素质评级标准、任职资格等级,可以进行人员评级、人员选拔。岗位分析与统计学等方法的结合,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另外,通过建立教职工能力素质模型,应用问卷的方式,采用统计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发成素质测评软件,可以很大的提高人员选拔的效率与准确性。

2 编制岗位说明书

从岗位说明书的作用可以看出,岗位说明书对学校管理,特别是学校的人事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它编制成功与否,将对学校人力资源的众多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

2.1 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原则

2.1.1 目标明确的原则:编制岗位说明书前,首先应明确岗位的工作目标是什么,而且是为实现学校最高目标与战略服务的。然后围绕岗位目标来设计岗位职责。缺少目标引导的岗位职责,履行的结果是对学校总目标的达成没有帮助,岗位的设置就没有意义。

2.1.2 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原则:岗位说明书的信息大多数是来源于现实岗位,或是一个新成立组织的前期策划,由此基础上编制的岗位说明书的重要编写原则是既要反映现实情况,又不能拘泥于现实,要有一定的“空间感”[1]。

2.1.3 指导和帮助的原则:岗位说明书的价值在于为任职者的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能为岗位工作目标的达成提供最佳捷径和向导,否则是一纸空文。

2.1.4 分工和协作的原则:岗位是因为分工不同而不同,一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很多个岗位的配合,岗位不是孤立的,岗位之间是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统一在学校目标下的价值链上发挥不同的价值和作用。

2.2 岗位说明书的编制方法:岗位说明书具体内容的编写大体可分为几个步骤来进行:准备阶段、编写阶段、审核与修订阶段、定稿阶段。

2.2.1 准备阶段

(1)组建编写小组:负责具体编写工作和协调有关事宜。编写小组成员由顾问公司(外聘)、人事处及其他部门指定的人员组成。对小组成员具体的要求:对学校及本部门的中长期目标和工作流程比较了解、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2)组建领导小组:负责审核编写的结果和解决编写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主要由校领导和学校资深的专家组成。

(3)编制部门职能说明书:学校必须将自己的战略目标落实到各个部门,系统的界定学校各部门的关键职能,完成学校现有部门的职能定位,明晰各部门的使命、责任、主要工作流程以及关键绩效指标等。将部门拥有的工作业务流程在部门职能中逐一列出,建立了部门职能与学校关键工作流程之间的链接。

2.2.2 审核与修订阶段:部门负责人对岗位说明书的初稿进行初步审核,及时提出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编写小组提供岗位说明书的审核技术和办法,负责审核的过程辅导,解决各部门审核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负责收集审核意见,并修订。

2.2.3 定稿阶段:编写小组将已初步修订的岗位说明书提交学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所有的岗位说明书进行综合性全面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与编写小组共同探讨,最终确定修订的办法,经编写小组再修订后,岗位说明书定稿。

岗位说明书定稿后,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下发执行。

3 岗位说明书的管理

岗位说明书的制定,是经过工作分析,按照岗位说明书的结构模块一块一块完成的。岗位说明书的管理,则是按照岗位说明书的各结构模块构成体系,一个体系的进行监督与管理,将每个体系系统的联系起来,保持内在的关联性。高等学校如何管理岗位说明书呢?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3.1 强调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方式是要求持续改进与管理的方式,对岗位说明书的动态管理,就是对岗位说明书的内容进行持续改进与完善,并始终与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接轨,保证岗位说明书承载的信息是有效的而非过时的。

3.2 强化制度管理:岗位说明书提供了一套各个模块的使用规范,遵守岗位说明书规范,招聘符合要求,职责不变迁等。每个模块整理出来,都是一套单独的制度体系,岗位系列、职责系列、任职资格系列、权限系列,招聘体系等,对岗位说明书的管理,在每个岗位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对全部的岗位模块系列形成制度化管理。岗位的设置与变更需与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相一致;确定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岗位分析的程序;建立岗位变动管理的流程和制度,岗位设置申请、申请内容、审核审批程序、岗位评估定级、编制岗位说明书。

3.3 强化职业素养:教职工按照岗位要求的职责、权限去开展工作,恪守本岗位的职责、权限范围与他人合作,按照组织的职业生涯通道塑造自己,弥补自己的差距等,达到岗位的业绩要求。因此,高等学校通过对岗位说明书的培训来强化教职工的职业素养,达到培养职业化教职工的目的。通过岗位说明书实现教职工的职业化管理。

参考文献

个人岗位责任书篇(4)

误区1、岗位说明书只是为岗位评估服务的。

岗位说明书是岗位评估的重要根据,但它同时为其他的hr管理做铺垫,实际上企业招聘(如在人才网看到的企业招聘岗位信息),晋升(岗位的要求及上岗的标准),培训(岗位的技能针对岗位员工是否欠缺——等等各个环节都建立在完整的岗位信息基础之上。

误区2、岗位说明书描述的是“现在做的”,不是“应该做的”。

在编制说明书的时候,hr人员或岗位编写者往往参照自己或岗位人员目前做的工作进行编写,很容易犯下编写“现在做的”,而不是“应该做的”。岗位说明书的编写往往要“对事不对人”。

误区3、岗位说明书的描述应以“优秀员工的岗位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为基准。

在企业里,有优秀/合格/不合格的员工。岗位说明书不能以“优秀员工的岗位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为基准,应力求客观,在确保上岗资格都能胜任的情况下,进行岗位分析。有个典型的例子,某公司发现某一个部门经理a升迁了以后,其部门经理的职位始终招聘不到合适的人选,虽然后来有招聘一个部门经理b,但后来b主动提出调离岗位,说压力太大。有人说b领导素质不能胜任;又有人说b领导管理水平太差;又有人说b领导沟通水平欠缺,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a升迁后,有参与部门经理的岗位说明书的描述,由于个人能力完全胜任本岗位,因此a在描述其岗位时,由于a的工作经历过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内控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或历练,岗位标准按照最优的标准进行编写,导致岗位说明书的上岗资格要求过高。在这家公司里,实际上都没有人能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内控管理等方面都得到培训,因此岗位标准成了空中楼阁,大部分人都无法胜任。

误区4、有了岗位说明书,就能按照岗位要求顺利工作了。

岗位说明书只是提供了员工的一个工作范围或工作任务,对于一些规范的企业来说,有了岗位说明书并不能保证新接手的员工顺利工作。岗位说明书中的很多职责、工作任务,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它只告诉了我们一个w(what,做什么),至于具体怎么操作(how),什么时候做(when),在哪里做(where),谁做(who),并没有通过岗位说明书进行明确。因此,作为员工,要履行岗位说明书的职责,首先要了解该岗位在企业中的地位,其次了解岗位的管理制度、岗位在企业中的流程节点,以及本岗位的作业指导书。最后,要认真履行这些制度、流程、规范、作业指导书,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

个人岗位责任书篇(5)

规范管理、打造百年医院已被众多医院管理者所认可,然而许多医院内部的规范依然停留在表面上,停留在工作制度与职责的层面上,员工不知道要干好本岗位应具备的个人素质、岗位标准等,每天只是机械地完成简单工作。难怪院长发脾气要员工提升素质,而员工抱怨而不知所措。因此医院必须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岗位说明书,让员工从一入职就明白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标。

一、推行岗位说明书的四要素

1.高层的重视与宣传是关键。高层的重视是首要的,只有高层重视,才能引起全员的重视,必须从高层到员工,经过广泛的学习、培训达到全员明确规范岗位管理的重要意义。岗位说明书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推进薪酬变革、绩效管理的基础,更是提升执行力的手段,所以必须取得高层领导对岗位管理“变革”的理解和支持,以保证在推进岗位说明书的编写、实施过程中冲破阻力,也是彻底告别行政命令式的经验管理时代向科学管理时代迈进的标志。

2.全员参与是基础。岗位说明书的编制最终是执行,是全员所有人员必须执行的依据,员工参与越广泛,知晓度越高,执行起来越容易,效果越好。全员参与涉及各个环节,一是制定岗位说明书时各部门科室主任以及员工应积极配合、参与人力资源部组织编写工作。二是做好广泛沟通,在人力资源部的指导下,对全员进行培训、辅导、审核和修改。尤其是做好双方沟通、确认,通过在沟通的过程中实现员工明确岗位说明书的意义和内容,对达不到任职标准的人员提出警示性努力方向,自己明白如何努力。

3.科学编制是保证。医院岗位设置复杂,职责分工详细,流程环节严密,技术标准要求高,在编写岗位说明书时,要求人力资源部熟悉操作流程,必须熟悉全员岗位设置、业务流程、并能具体指导各级负责人参与制定,不能简单地将工作制度、部门职责僵化照搬,必须经进行认真工作分析后,充分体现出每个岗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编制内容包含岗位基本情况、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工作权限、应知法律与制度、质量考核以及奖罚标准。编制内容、描述方式和用语关系必须符合规范用语,确保岗位说明书的质量。随着行业的发展、医院的变革、战略的发展需要,必然涉及一些岗位的调整。因此医院编写出规范的岗位说明书后,不能一劳永逸,人力资源部应建立岗位说明书的动态管理制度,根据医院实际及时更新,以满足战略发展需求。

4.具体实施是核心。编制岗位说明书的目的在于实施,在充分认真的工作分析、调查、员工确认的基础上编制的说明书,员工可以了解本职岗位的任职资格、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工作目标、上下级的关系、对内对外的联系、考核标准等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岗位说明书不是只停留在纸面上,而是需要具体落实,这关键在各级领导,比如一些医院费尽苦心制定出的岗位说明书,结果在人事安排上院长一句话,将自己本不具备任职条件的亲朋好友或上级的亲属安排在该岗位,则打破了资格准入条件,破环了规矩,这样下去岗位说明书肯定是成了纸上谈兵。岗位说明书作为医院人力资源规范管理的工具,如果能认真执行,将会在实施医院战略上发挥强大的作用,这需要上至高层、下至普通的员工认认真真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管理的目的。

二、科学、规范编写岗位说明书

1.组织设计,符合战略要求。在岗位说明书编写之前,首先要重审医院发展战略与组织机构配置是否一致。设立、调整、变更职位应与医院战略、业务发展和组织架构调整一致,遵循精简的原则,在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职位数量应尽量减少,每个职位的工作量应饱和。职位管理工作流程要从组织设计开始,科学经济设置部门及岗位,明确规范岗位名称、职责,确保岗位说明书的编写工作顺利开展。任何的管理都是从管理职位开始的,其基本的要求就是职责清晰,权责明确。要想使员工的职位说明书更加准确,职责更加清晰,就必须执行6W1H这个至关重要的原则。所谓6W1H,即是:1.Who—工作的责任者是谁?2.For whom—工作的服务和汇报对象是谁?3.Why—为什么要做该项工作?4.What—工作是什么?5.Where—工作的地点在哪里?6.When—工作的时间期限?7.How—完成工作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只有真对这些问题逐一做出了回答,员工才能对工作更加清楚,才更愿意负责,更敢于负责,在工作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进而,作为高层管理者才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对规划与发展的问题做出更多的思考,占据工作的主动,使未来的工作更有前瞻性。

2.全员参与,广泛沟通。各部门的领导以及员工全部参与本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在上下级广泛沟通中达成一致。广泛在员工中做好制定岗位说明书的意义和说明书中各项内容的含义宣传培训,取得广大员工的支持。

3.针对岗位全面分析,确保描述准确。要全面认真地就每一个岗位进行工作分析,熟悉各岗位的工作流程、任务、目标、工作条件、上下级沟通关系、对内对外的联系、任职资格等因素。

4.从上到下逐级分解,全面实施。岗位说明书的编写是一个由上而下的过程,涉及到医院各个层面。先确定各部门职责,岗位的职责应为本部门职责的分解,部门的各项职责应在岗位的职责中得以体现。除职责分解外,还要根据部门任务量和工作的要求,将科室的工作任务合理地分解到具体的岗位,也就是选择确定员工级关键绩效指标。

5.规范用语,统一诠释。标准的岗位职责描述格式应是“动词+宾语+结果”。动词的选择可参照岗位职责动词使用规范;宾语表示该项任务的对象,即工作任务的内容;结果表示通过此项工作的完成要实现的目标,可用“确保、保证、争取”等词语连接。举例:如医院市场部主任负责医院营销实施工作,可描述为“负责组织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实施计划,保证为医院的发展战略提供有效的市场支持,实现医院发展目标”。

6.双方确认签字,保障落实。编制的岗位说明书,实施上下级认可签字。有助于顺利推进绩效考核,落实岗位职责,彻底消除员工不清或不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有利提高组织效率。

个人岗位责任书篇(6)

签订安全责任书是基层安全管理的常用手段之一。新年伊始,一些单位都采用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明确各级干部和各岗位职工的安全责任,以求通过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制度,规范管理,促使每一名干部职工在安全工作中能够尽职尽责,推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然而,少数单位在签订安全责任书时较真劲不足,严肃性不够,满足于走过场,做样子,对责任书的内容没有根据责任者的安全职责和岗位特点进行设立,不同岗位、不同单位的责任书内容大同小异,有的甚至把往年的责任书或者他人的责任书拿来改改时间、地点与名称,照搬照抄,管理岗位与操作岗位的责任书相似,管生产与管经营的领导责任书相同,使得责任书的内容没有针对性,缺乏有效的操作性。

除了内容设置上不够严谨规范以外,再就是对责任书的兑现执行不得力,有的责任书签完后就束之高阁,日常工作中根本不按照责任书去履行,管理部门也不按照责任书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兑现,签订责任书与日常管理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产生两张皮现象,责任书成了一纸空文,根本不具有任何约束力。

安全工作是一项科学、严肃、细致的工作,涉及到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每一名责任者的尽职尽责,需要广大干部职工的齐心协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任何一个岗位的职责不到位,都可能酿成巨大的事故灾难,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因此,必须以极其认真的态度签订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书,要根据不同岗位、不同人员、不同工种的工作特点和安全责任大小,区别设立责任书内容,做到权责对等。对于已经签订的责任书,要通过不同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公示,发动大家共同监督责任书的执行。在责任书的履行过程中,要通过经常性的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保证责任书能够执行到位。同时,要加大对责任书履行情况的考核兑现力度,严格按照责任书设定的奖惩办法予以兑现,该奖励的奖励,该处罚的处罚,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切实防止责任书流于形式的现象,不断增强责任书的刚性约束力,以此促进各岗位安全职责的全面落实。(编辑/游振云)

个人岗位责任书篇(7)

公司每次管理升级时总会聘请外部专家来进行指导,而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则是每位专家都会组织开展的工作,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也正因此,我对岗位说明书的编制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下面,一同与大家分享:

一、岗位说明书编制责任者

一般情况,岗位说明书的编制要求HR或专家与对应岗位上级人员来共同完成,并经上级的上级批准生效。

二、岗位说明书包含内容

岗位说明书重点有两大方面的内容,即岗位描述和任职资格,详细内容则可分为:岗位基本信息、岗位设置目的、岗位关系图、岗位职责、工作衔接关系、岗位权限、工作要求、任职资格、工作环境及所使用设备等。

要全面回答这些内容,可归结为对8个因素(6W1H1Q)的认识与理解:6W即责任人(WHO)、做什么(WHAT)、为谁做(WHOM)、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何做(WHY),1H即如何做(HOW),1Q即具备何种资格(QUALIFICATIONS)。

这8个因素的答案的获得,需要通过工作分析来达成,所以说岗位说明书的编制,重点工作是做好工作分析。

三、岗位说明书的编制

1、准备阶段

重点要做好岗位说明书编制的前期宣传、培训工作,使得员工明白岗位说明书的重要性,进而促进员工参与该项工作,做好配合;与此同时,要对各部门管理人员尤其是负责人进行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培训,以促进后续工作取得实效;在此阶段还要讨论形成统一的岗位说明书编制工具库,主要是对相关行为等的标准描述以及其它规范性内容。

2、信息收集阶段

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关键是进行工作分析,这也是信息收集阶段的主要工作。工作分析常用的方法有3种: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我们采取的是访谈法,首先安排各部门针对各岗位实际情况填写好下表,然后再针对职位描述和任职资格与各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就岗位说明书所需信息达成一致。

3、整理汇编阶段

信息收集以后,由HR针对岗位说明书编制工具中的相关专业术语,对岗位说明书的规范性进行统一,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形成岗位说明书。

四、注意事项

1、要做好岗位说明书编制的引导工作。做好宣传,促使全员尤其是管理层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以便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促进岗位说明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够落实,而非摆设。

2、针对岗位进行编制。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应该是针对岗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该岗位表现突出的员工所应具备的素质,但总体而言是对岗不对人的。

个人岗位责任书篇(8)

1.理念提出

开展此项工作是开封县供电公司立足当时管理状况、着眼今后发展所作出的一项重要决定,我们一方面要在逐步改善网架结构、提高电网设备安全运行水平等硬件方面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要从规范管理、理顺工作流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软件环境上下大功夫。从公司当时的状况来看,在这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包括:

1.1各部室职责不清,各岗位职责不清,工作内容重复,权责利不对等,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未真正调动起来;

1.2公司各岗位职工并不真正清楚本岗位的工作职责及要达到的工作标准,不知道如何做,做到何等程度方可;

1.3基于此所体现出来的公司薪酬制度也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包括我们公司目前所运行的绩效管理也只能局限于考核到各部门,并不能确确实实的考核到每一个基层岗位,因为岗位不清,职责不明,不能考核到岗,造成了一些技术上的不合理,没有完全实现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

1.4由于没有科学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员工的困惑较多,不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上级指导时间较长,员工工作错误较多,培训的针对性较差,使得在新进人员及员工后续培训中要花费过多的精力。

为了使绩效管理进一步深化,解决公司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经近半年的基层调研及与相关专家的反复咨询,决定在全公司开展“岗位说明书及业务流程一体化”再造工程。

2.目标

此项工作的完成,为企业提供了如下信息:此岗位的工作是什么—主要职责;做到何种程度——工作标准;如何做——工作流程;什么人适合这些工作——任职资格。岗位说明书是为了让员工知道本岗位“该做什么”,业务流程是为了让员工知道本岗位工作“要怎么做”。通过一体化的建设,让员工系统的知道自已该干什么,又该如何去干;让部门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此项工作分析诊断出公司工作中不顺畅的环节以及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然后加以改进,解决岗位上 “做什么”、“怎么做”、“做的程度”这一问题,逐步实现企业员工的自我管理;从而夯实管理基础,促进管理的规范化运作,为提升管理效率和运营价值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岗位说明书及业务流程》项目的主要做法

1.专业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1.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为了保证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任项目领导组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一体化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为一体化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1.1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 2.1专项技术小组组织机构图

1.2成立专项技术小组

1.2.1专项技术小组组织机构图

为更好的完成此项工作,成立了由人力资源部主管领导任组长,人力资源部主任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选派一至两名专业技术全面的专责任成员的专项技术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该项目的督促、指导、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并设专工一名。

1.2.2人力资源主管领导:组织制订项目执行方案、督促、指导、协调工作,指导公司一体化工作的持续推进等。

1.2.3人力资源部主任:执行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项目各模块的设计、审核与实施工作,负责项目相关各类评审会、研讨会等的协调组织工作;

1.2.4各部门专责:学习和掌握项目相关知识,以及项目成果的实施方法,具体编写标杆岗位说明书和业务流程,推动部门一体化工作的开展,组织、审核、修改部门一体化成果;

1.2.5人力资源部专工:参与项目各模块的设计、审核与实施工作,负责项目成果报告的撰写工作;

2.流程图

2.1岗位说明书及业务流程一体化建设工作流程图

2.2流程过程控制方法说明及节点工作的做法描述

2.2.1准备阶段

节点1:发放调查表,收集各部门职责现状;

节点2:人力资源部收集调查表,按照“因事设岗,按岗定标,以标择人,人行其事,事得其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以及公司岗位设置意见的要求,重新梳理了各部门的职责,将重复性的、不合理的、需要调整的部门职责进行了讨论确定,解决各部门有异议的职责,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组织机构优化及各部门所负职能的调整意见

节点3:将优化方案及调整意见报请公司总经理审批;

节点4:人力资源部按照批准意见设置公司组织机构,

与部门负责人沟通,确认各部门职责,并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各部门的岗位设置;

节点5:各职能部门根据本部门确认职责及岗位设置要求,编写本部门职能说明书(见附表3),为岗位说明书编写提供依据。

与此同时,举办了各类一体化培训班,强化一体化知识的培训和渗透。

2.2.2编制阶段

节点6: 技术培训——在学习中编制,在编制中改进是公司编制的基本原则。为了全面、高效的开展岗位说明书与业务流程一体化建设的编制工作,人力资源部对一体化项目组(主要指专项技术小组),会同仝博公司顾问组先后在公司举办了多次一体化建设编制工作培训班,就如何编制部门职能说明书、岗位说明书、业务流程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辅导、培训,对在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职责概述,工作重点、要点的提炼、工作效率的提高,业务流程的整合和描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培训和指导。

节点7:编制标杆岗位说明书及业务流程——各部门确定出本部门标杆岗位,由专项技术小组成员进行编制,此阶段共完成全公司19个部门38个标杆岗位说明书以及涉及业务流程的编制工作。

节点8:阶段性总结——由该项目主管领导再次组织召开了阶段性总结促进会,会上通报了前一阶段岗位说明书与业务流程一体化建设的编制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并下发了全面展开岗位说明书与业务流程一体化建设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部室按照要求,各岗位全员参与一体化建设编制和审核定稿工作。

节点9:全面编制——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根据编制要求编制本岗位岗位说明书及相关业务流程,在编制的过程中,各部门项目小组人员以持续改进为主线,不断与各部门领导及各岗位人员进行沟通、磋商并加以辅导,保证了公司一体化建设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2.2.3审核阶段

节点10: 信息反馈、内部审核阶段—由人力资源部先后组织各职能部门进行了2次内部集中审核.并进行了部门间的交叉审核,对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流程中相关联的部门和岗位进行了沟通审核,使各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及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得以有效落实;

节点11:修订阶段——对内部审核后的文件将意见返回各职能部门进行修订;

节点12:外部审核——为了使此次的编制工作更加规范和合理,对内部审核后的内容又专门聘请专业顾问师对全公司141份岗位说明书和147个业务流程进行了集中审核和修改。

节点13:在规范性审核的过程中,公司一体化项目工作组配合咨询公司顾问师对存在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的岗位说明书和业务流程为实例,与各职能部门反复进行沟通和修改,保证了编制的质量和进度。

2.2.4、使用阶段

节点14:印刷、——根据进度要求,在完成审核、审查工作后,报送公司主管领导及总经理进行审批后印刷和颁布。

在岗位说明书与业务流程一体化建设编制工作中,公司共完成19个部门职能说明书、141个岗位说明书,147个管理及业务流程的编制工作。依照公司机构设置和岗位定编的规定,此次编制的岗位说明书基本包含了公司各个岗位,业务流程体现了实际工作,部门职能说明书涵盖了本部门的具体职责。

节点15:深化及应用

一体化的建设工作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此手册以后,,为了配合公司精细化管理的深入,并将“岗位说明书及业务流程一体化”规范有效地转化为员工自觉的行为,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2009-2013年连续三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员工岗位述职暨后备人才选拔”活动。

三、评估与改进

岗位说明书的编制,梳理了岗位职责,优化了关键业务流程,实现了员工自主管理;同时新上岗员工能以最快地速度进入工作状态,使部门管理者从繁忙的“指派任务”中脱离出来,为公司各项基础性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扭转了电力企业部门职责不清,员工岗位不明的组织乱象,开创了全国电力系统县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先河,提高了企业的标准化、精益化、扁平化管理水平。

1.部门职能说明书的编制,优化了管理职能,整合了公司的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为公司目标管理和战略落实奠定了基础。

2.岗位说明书的规范,解决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达到什么要求,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特别是任职资格的统一规范,为各个岗位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依据、固化了资格,也为今后人力资源的储备、员工的教育培养和职业生涯形成了清晰的管理目标和规范的资格要求。

3.管理流程及业务流程的规范,对目前的工作程序进行了再次梳理、整合和优化,为全面开展标准化作业、精益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个人岗位责任书篇(9)

1引言

现代图书馆业务管理的网络化、读者咨询的虚拟化、学科服务的专业化、空间管理的超市化均需要业务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好、训练有素的知识型馆员。为了,克服论资排辈的现象,实现能者上、劣者下,优胜劣汰的良性用人机制,我馆于2006年l0月底全面启动全馆职工岗位的调整与聘任工作。本次职工岗位竞聘,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机制。根据素质高低,能力强弱,贡献大小来确定相应的岗位,真正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经过周密的策划、严密的组织,竞聘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2实行岗位聘任制势在必行

2.1符合上级文件精神指示

2000年6月国家人事部颁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及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于意见》,文件要求进一步健全高等学校内部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转换人事管理的运行机制,搞活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馆崂山新馆启用,我馆于2006年l0月底全面启动全馆职工岗位的调整与聘任工作。

2.2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由于我校新建的崂山校区图书馆是按照现代化大学图书馆的设计理念与管理模式进行设计施工的,图书馆总面积是原两校区图书馆的四倍。为了能使图书馆职工在短期内转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与运行理念,完全适应新馆推行的科学、规范、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并顺利完成三校区文献资源、人力资源的调整及两个老馆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实现同步改革,-任全馆范围内进行岗位聘任就成为图书馆当前发展的迫切需要。此时,搞好全员岗位聘任工作也成为我馆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统一调整的核心基础。

3岗位聘任制的组织实施

3.1周密策划及前期准备

全面惆研并学习国内先进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经验,结合我校新旧馆必须同步开放、三校区文献资源、人力资源必须全面调整的实际,科学合理的设置岗位,并向学校提出三校区图书馆综合管理模式调整与职工全员岗位聘任的申请。在得到学校领导及人事处的同意与支持后制定岗位竞聘的详细计划,对聘任规则、操作细则及落聘人员的处理方式都进行了周密考虑。

认真组织全馆职工学习有关高校改革的文件、领会精神。通过学习讨论,组织参观考察等各种宣传和学习活动,使全体馆员充分认识到高校改革发展的形势对图书馆提出的要求,以及图书馆自身的发展需要.从思想对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在学习文件的同时,逐步提出并草拟我馆人事改革所必需的机构调整办法、部门岗位设置、岗位职级划分、不同岗位上岗基本条件,职工综合测评积分办法、聘任规则、操作程序、落聘人员安排办法等文件。使全馆职工充分认识到参加竞聘是大势所趋,通过这种双向选择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岗位、激发个人工作热情,更能认识到竞聘是充分展现个人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大好机会。职工的心理状态也逐步从最初的害怕、抵触演变为最后的全力配合,这也成为竞聘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根据此次评聘的要求,职工的业务能力是竞岗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评聘前期还需开展职工上岗的基本业务素质培训、基本的业务测试及考试工作。

3.2科学合理设置岗位

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建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换。制定岗他设置方案,严格按照岗位设置管理规定的实施范围、岗位类别、等级、结构比例、管理权限和审核程序等进行岗位设置。并住-岗位设置文件中清晰、明确地描述岗位名称、岗位职责硬要求,包括工作性质、工作量、职责范围等;准确提出所需岗位人员数量及任职条件,包括对上岗人员学历或职称、能力等的要求。本次图书馆职工岗位竞聘的岗位设计为6个行政职级,分别是:部主任、副部主任、业务主管、重点岗、普通1岗、普通2岗。其中,业务主管岗位的殴置主要是为了有利干部内部和跨部门间的业务组织与协调,其角色定化于“业务专题负责人”或者“班,组长”;普通l岗与普通2岗除任-工作校区方面有所区别外,其他竞岗条件完全相同,其用意在于从政策制定上鼓励职工竞聘新校区的岗位。职工根据详细的岗位要求、个人特长及兴趣填写《图书馆职工岗位竞聘申报表》,申报适合自己的岗位。

以图书借阅部崂山校区总服务台业务主管岗位为例。

工作职责:

(1)熟悉崂山校区图书馆的馆藏结构、资源分布和服务内容,协助部主任做好总服务台的各项管理与协凋工作;

(2)掌握文献流通服务工作规律,协助完善本部门各项业务作规范及操作规程,协助完成本部门的丁作质量、劳动纪律等各项检查工作;

(3)调查了解学校教学、科研动态、读者需求,及时向部主任反馈信息,做好图书荐购工作;

(4)做好工作日志,协助部主任做好图书流通情况统计,如图书借阅率、拒借率、破损率、丢失率等统计,提出降低拒借率、丢失率的合理化建议,定期做好图书_催还等工作;

(5)分析藏书利用情况和读者阅读倾向,组织开展馆藏图书宣传、推荐和读者导读工作;

(6)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发现与业务交叉部门的内在联系,加强沟通,探索更顺畅的业务流程;

(7)熟练掌握本部门各项业务,利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展图书流通工作,组织、协调三校区通借通还业务的开展,努力推进图书预约服务;

(8)教育读者爱护图书,实行严格检查制度,及时办理图书污损、偷窃、逾期等各项手续;

(9)完成读者蜡书的相关手续办理及所赔图书的技术加工工作,做好图书简单修补工作;

(10)做好读者事务管理工作,包括读者证管理、读者财务管理、网上读者库维护、读者入校、离校手续办理等;

(11)做好馆藏信息的数据维护工怍;

(12)负责对读者解答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所有问题,并为部门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筹措办法;

(13)部主任不在班时间,负责主持总服务台工作,统筹安排总台人员,做好各项工作;

(14)完成部门负责人交给的其他任务。

专业上岗条件:

(1)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对多校区图书馆管理模式有较清楚的认识,对本部门业务的开展有较清晰的思路,并熟悉各项具体工作及规章制度;

(3)具备一定的图书馆专业知识,了解图书馆的馆藏结构、资源分布和服务内容,有改进和提升业务质量的能力和水平;

(4)掌握文献流通服务工作规律,具有深入研究流通借阋管理、组织开展读者导读等读者服务工作的能力;

(5)掌握《中图法、《科图法分类体系中的基本大类及本馆读者常用类目的名称和类号,熟练掌握本馆图书资料的排架规则;

(6)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熟悉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流通模块、典藏模块的使用,对图书书目信息有一定了解。

3.3有序组织岗位竞聘

3.3.1岗位评聘程序与权限

首先,由馆领导组成资格审查业务组,并和人事处领导组成图书馆职工岗位聘任委员会。聘任分三步完成,即先进行部主任、副部主任的岗位评聘,然后由新上任的正、副部主任进行部门业务主管的评聘,最后进行重点及普通岗位的评聘工作。

部主任、副部主任的岗位评聘工作是先由职工个人提出书面申请,经资格审查业务组审查同意后,参加岗位竞聘答辩会。根据竞聘者述职答辩的情况以及平时德、能、勤、绩各方面的实际工作表现,由图书馆职工岗位聘任委员会集体决定任用。本次竞聘共聘用正副部主任各7名,并随即通过馆内信息平台进行公布。新聘任上岗的部门正、副主任立即进入角色,在职工岗位聘任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部门业务主管及以下岗位的评聘工作。

由职工根据个人的实际条件、能力及工作政绩情况自主进行岗位申报。经资格审查同意后,由部主任负责本部门的人员聘任。

3.3.2岗位申报与调剂

每个职工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最多申报两种适合本人的业务岗位。如果申报的两种岗位均落聘,仍有一次“自愿接受岗位调剂”的机会。如果由于个人原因岗位调剂无效(无适合岗位或无部门接收)人员,将作为待岗人员处理。

3.3.3校区申报与调剂

每个职工至少在两个校区申报工作岗位,并注明“是否接受校区调剂”。如果所申报的两个校区岗位均落聘,又“自愿接受校区调剂”的,仍有一次校区调剂的机会。如果由于个人原因校区调剂无效(无适合岗位或无部门接收)人员,将作为待岗人员处理

3.3.4待岗人员管理办法

待岗人员如果没有工作愿望的,将送交人事处按相关人事管理办法办理;待岗人员仍有工作愿望的,由本人递交书面申请后,可以适当安排相应工作岗位试用一年,准予下一年度再次参加岗位竞聘。试用期内实行绩效工资,停发其他奖酬金。

整个评聘工作历经2个月,最终竞聘结果为:馆领导4.3%,正、副部主任12.2%,业务主管14.5%,重点岗17.9%,普通l岗23.1%,普通2岗28.2%,从上到下形成了合理的正“金字塔”型。除1人因无工作愿望而送交人事处外,其余职工全部上岗。

我们认为:应该充分利用新馆启用的大好时机,在新馆全面建立与之匹配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用人制度,大踏步推动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速度,全面提升为读者服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水平。为此,我馆特向学校提出三校区图书馆综合管理模式调整与职工全员岗位聘任的申请,并得到校领导及人事处的同意与支持。

个人岗位责任书篇(10)

一、岗位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岗位管理是指以企业战略、环境因素、员工素质、企业规模、企业发展、技术因素等六大因素为依据,通过岗位分析设计、描述、培训、规划、考评、激励与约束等过程控制,实现因岗择人,在人与岗的互动中实现人与岗、人与人之间的最佳配合,以发挥企业中人力资源的作用,谋求劳动效率的提高。岗位管理以组织中的岗位为对象,通过岗位分析来明确不同岗位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职责以及相应的任职资格,然后通过岗位评估等分析工具来确定岗位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大小,在组织内部形成岗位价值序列,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相应的用工配置、招聘、薪酬绩效、培训评价等体系。因此,岗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是衔接人力资源各模块的关键链条。

二、如何构建统一规范的岗位管理体系

岗位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企业如何构建全面的岗位管理体系呢?个人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岗位设置。岗位存在的价值是承接公司愿景和战略目标,统一、规范、完整、科学的岗位设置可以促进企业加强执行力度,落实战略目标。企业应坚持因事设岗、权责对等、上下承接、左右协同、精简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设计各层级的岗位。设计岗位时首先应理清组织责任、业务、流程等,然后从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将相同或者相似的业务进行组合后设置各类岗位。

2.岗位分类。岗位分类有利于拓宽人才发展通道,促进人才选拔及培养,便于定义不同类别人才的素质要求和任职资格。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的特点,突出核心价值业务,合理划分本单位的岗位类别和岗位序列。

3.岗位名称。岗位名称广泛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统一规范岗位名称有利于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一体化建设。岗位名称一般由所在的由组织机构名称、职务组成,体现岗位职责范围和所处的岗位序列层级,避免交叉、混淆。

4.岗位编制。合理的、具有适度前瞻性的岗位编制,有利于为企业发展战略、经营计划及各项职能和流程的有效运作提供合理的人力资源支持。确定岗位编制的方法有工作量分析法、设备定编法、劳动效率法、比例系数法、趋势法、对比分析法等,一般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企业人力资源总体控制目标,结合现有人员采用合适的方法确定初步方案,征求业务部门意见,并与其反复沟通后提交企业决策层决定。

5.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在岗位安排、职级制度、评价考核、薪酬、招聘、培训等多项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一般包括岗位名称、岗位类别、岗位序列、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工作特征等内容。企业在编制岗位说明书时应制定统一的模板,组织各个业务部门编写,经直线经理审核后召开评审会议,修改完善后汇编印发至各岗位。岗位说明书应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

6.岗位归级。岗位归级是指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岗位价值评估工具,从岗位责任、技术技能、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方面对岗位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确定岗位的相对价值关系,并在一定范围内确定每个岗位的岗级或岗级区间的过程。岗位价值评估可以采用要素评分法,邀请内外部专家、员工代表共同参加测评,保证测评的相对公正。评估前要确定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编写岗位说明书,成立评估机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7.职业发展通道。职业发展通道是企业根据发展战略目标,结合生产经营业务特点,为员工实现个人职业发展而设置的路线或者途径。企业可以根据发展需要和员工成长的特点,结合各类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绩效考核和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为员工搭建科学的职业发展通道,并建立各通道的转换机制。设计好职业发展通道后,企业还应帮助员工综合评估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因素,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和奋斗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8.岗位责任管理。任何岗位都是一个责任、权力与义务的综合体,岗位责任管理主要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责任逐级分解,明确各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并落实到各个岗位、每位员工,使企业的战略目标、生产经营责任以及各项制度、标准等得到有效执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企业可以通过签订岗位责任书、绩效合约或者目标考核责任书等方式,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层层落实目标和责任,同时通过建立岗位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加强绩效考核,检验员工落实岗位责任、完成工作任务的成效。

三、结束语

岗位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岗位设计和岗位分析, 编制岗位说明书,开展岗位价值评估和岗位归级,科学构建岗位晋升通道,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岗位管理体系,并与员工职业发展、用工管理、招聘管理、薪酬绩效管理、培训评价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全衔接、有机统一,实现人力资源的统一规范管理。

上一篇: 司机试用期工作总结 下一篇: 劳动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