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教师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8:06

托班教师工作总结

托班教师工作总结篇(1)

一、统一思想 

为了搞好班级工作,树立主人翁意识,我们首先在一起认真学习了幼儿园劳动纪律,教职工行为规范等各项制度要求。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思想认识,提高了思想觉悟,并在自己工作中做到:自觉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工作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只要工作需要,大家都主动加班加点,无怨言,体现主人翁意识,奉献精神。特别是我园被评为“****”先进集体,更激励了大家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加快了迈向“双一”的步伐。 

二、教师成员 

在老班长***的带领下,积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老师、*老师引导青年教师正确认识托班保教工作的重要性,使的青年教师从中找到乐趣,在生活中当青年教师生病了,*老师马上送药并亲自给煮粥送菜,在工作中*老师、*老师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加班加点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 

在老教师指导下,青年教师发挥各自自己的特长,进步突出,**老师在全园保育员观摩活动中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在全园玩教具材料观摩评比中我班获第一名。 

体育活动评比获第三名。***老师适应能力强,在短时期内进入工作状态,很快赢得了孩子的喜爱,融入了幼儿园这个大集体。 

由于班上人员调动,*老师从新回到班长岗位。在责任模糊分工明确机制下,*老师能够发挥班长老师作用,给予三位青年教师业务上具体指导调动各位老师工作积极性一心扑在工作上使班级工作较好完成,并得到区领导的肯定。 

三、家长工作认真全面 

    由于托班幼儿年龄的特殊性,我们接触的家长不仅仅是孩子的父母,因此我们根据不同的对象,向他们介绍幼儿在园的情况,特别是开学初的时候,我们尽可能详细的向他们描述幼儿在园的情况。每次有通知都是一个个口头落实,考虑到有些家长工作很忙,我们就通过书信或者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反映幼儿在园的情况,使家长更放心。本学期还成功的举办了一次“***运动会”。 

托班教师工作总结篇(2)

托幼教育一体化,对我国制度化的学前教育来说是一项划时代的举措,这意味着学前教育以3岁为界由卫生和教育两个主管部门分而治之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即教育行政部门开始涉足“0~3岁早教”。“开办2.5~3岁的社区幼托园,将爱播撒给更多的孩子们,将教育理念播撒给更多的家长们,为今后升入小班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社区幼儿园新的办园方向,新纲要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着确保保教结合、教养并重的方针落到实处,在深入托班的保教管理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托班教师工作的不容易,托班幼儿年龄小,又是初上幼儿园,特别需要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老师帮助,因此对托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心理要求,同时对幼儿园今后的办园思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简单谈谈我的体会。

一、托班老师要有爱心、耐心和强烈的责任心

爱是人类的天性,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爱,同时也向别人付出自己的爱。爱是每一个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本前提和需要,幼儿园每一个老师都必须关心和爱护儿童,托班的孩子初次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孩子没有熟悉的亲人陪伴,他会觉得恐惧、害怕和无助,其分离焦虑情况比较严重。因此,托班老师一定要和蔼可亲,值得亲近,对每一个孩子的爱要更加细腻、动人,要让所有的孩子感觉到:老师最爱我!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要尊重每一个孩子,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都不要吝啬表扬,要及时地鼓励或亲吻、拥抱一下孩子,他们会珍视这别致的赞赏的。在刚入园的两周内,我观察到班里有的孩子虽然没哭,但不玩任何玩具,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动,不愿意自己动手吃饭,不愿意参与各种活动,对老师爱理不理,不愿意亲近,态度十分冷淡;有的则死缠着陪伴在身边的父母、亲人,哭闹着不允许他们离开,大人走后就哭闹不休。对于幼小的孩子,我热心地扮演妈妈的角色。对那些不哭不闹的孩子,不时地给他们亲切的微笑、温柔的抚摸或鼓励、用表扬的语言轮流与他们聊聊天,逐渐消除他们的陌生感;对于哭闹的孩子,我会把他们搂在怀里或抱坐在膝上,尽量温柔地安慰他们,并询问一些简单的事,分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对于勇敢、独立性强、有进步的孩子,我会及时地奖给他们一颗小红星……我始终把“教育的技巧在于教师如何热爱孩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托班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阐释这句话的丰富内涵,把爱耕种到每个孩子的心田。另外,为提高新入托班幼儿每天来托儿所的兴趣,缓解他们哭闹的情绪,我们特意为托班准备了多样的玩具。开学一个月了,我们赢得了孩子们热切的爱,孩子们都十分乐意来幼儿园了。

托班工作烦琐而杂碎,孩子们每天像小鸟一样“喳喳喳”地叫个不停,尤其是新生入园的时候,十几个孩子一起哭闹,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托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他们不会说出自己要做的事或自己的心愿,心里有什么想法或要求时干脆就用眼泪和哭声告知,让人手足无措,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学会细心地观察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孩子的需要、孩子的异常,如老师在组织游戏的时候,能通过孩子的脸色、神态、动作发现异常。××小朋友要如厕了,××小朋友已经尿裤子了……托班的老师对全体孩子都要了如指掌,如,今天哪个孩子吃饭不好,哪个孩子喝水不好,哪个孩子想喝牛奶了,哪个孩子睡觉不好,都逃不过老师的眼睛。由于托班幼儿年龄小,处处需要老师关心和照顾,所有这些琐碎的事,老师应视其为自己的责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因为老师的责任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使得孩子们很小就受到强烈的责任心的影响,这非常有利于孩子们今后的发展。

二、托班老师要善于与孩子沟通、与家长交流谈心,走家园共育之路

刚开学的时候,我们与孩子们交流很困难,因为听不懂孩子们那些过于省略和发音不正确的话,为了弄清孩子的意图,往往要让他们重复好几遍,并左猜测右琢磨,费时又费劲。开学初,有好几个孩子总是大小便在身上,分析原因,原来是有的孩子胆小,不敢跟老师讲,而有的孩子和老师讲了,老师却听不懂他大小便的“代名词”。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我们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亲切地告诉孩子不用怕,大小便时告诉老师;另一方面,为了让孩子尽快听懂普通话和学会说普通话,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去训练他们。如每件事指令我们都用普通话说一遍,然后再用天台话(方言)翻译一遍,语速放慢,让孩子听清,逐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托班老师除了会与孩子沟通,还要会与家长交流、谈心。班里不少家长总认为自己孩子年纪小,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在家给予过多的包办代替,造成孩子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开学不久,我们便对班里的几位特殊幼儿进行家访活动,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减少过多的包办代替,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同时也跟孩子拉近距离;其次,每天下午幼儿离园的简短交流,我们做到少向家长告状,偶尔的错误都视为正常,讲得最多的是孩子的点滴进步;最后,三月底我们组织召开了托班家长会,会议的重点是:托班家长如何配合做好孩子入园的心理准备,以及有关注意事项。为了让托班家长们更好地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幼儿园的最新教育动态,由于条件允许,我们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新形式。平时用摄像机和数码相机把幼儿开学以来在园的一日生活点滴拍摄下来,在家长会上请家长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向家长逐一介绍幼儿园的具体做法,家长也非常明确自己应该怎样配合幼儿园工作。教师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召开家长会感觉很轻松,比很多文字性东西要有用的多。从家长们的肺腑之言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们与幼儿园一起携手共育好孩子的殷切希望,家长们都说:这样的会议应该多开些,既有利于我们共同教育孩子,也有利于提高我们家长的素质。家长们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园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能与老师近距离地就育儿方法进行沟通,形成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合力。老师与家长的沟通,直接影响着家长对孩子在园的看法。四月初我们利用春游活动为契机,将春游活动与托班亲子活动融合在一个空间里,托班的五十多名小朋友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下,一同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开展了快乐“亲子游”活动。总之,托班老师带孩子是非常辛苦的,如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而产生合力,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教育有了家庭、社会多方面教育力量的支持与协作,相信受益最多的将是可爱的孩子,我们将一如既往走家园共育之路。

三、托班的一日教育活动作息安排有的放矢、适当放宽

幼儿园原来的作息时间比较固定有序,而通过日常保教管理我们发现,托班幼儿的情绪不易控制。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需要,一日的教育内容必须与生活环节紧密结合。只有在托幼大脑兴奋点出现时进行教育,其效果最佳。因此,我们适当放宽了托班的教学活动作息时间安排,保持了时间的灵活性,由托班老师掌握随时抓住教育的契机进行有关能力的培养。如,托班幼儿收玩具能力差,需要的时间长,但是,为了培养托班幼儿的自理意识,可以适当延长收玩具时间。如,春季户外活动前的准备工作适当减少,这样我们就适当延长户外活动的时间,而吃点心的时间就要做些相应调整。我们尽可能突出托班幼儿教养工作的特点。

我们在托幼一体化保教管理工作改革的初步实践中,在组织实施中,托班的保教组人员都是“两教一保”(两位老师和一位保育老师),各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教师积极做到教中有保,保育员也积极做到保中有教,互相渗透,切实做到托幼教育一体化,我们还需不断地学习、摸索、总结。今后要特别加强0~3岁婴儿教育的研究,对0~3岁保教人员,从理念行为、从知识技能、从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对0~3岁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保教策略以及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与方法加以重点研究。在教育目标的设立中,我们做到既不能把3~6岁和0~3岁两个阶段截然分开,又不能把0~3岁自身的目标和要求混合到3~6岁里去,真正将0~6岁儿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进行教育;真正搞出幼儿园特色,创出幼儿园品牌,使我园深得孩子和家长们的喜爱,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我们将不断地努力、实践、再实践。

参考文献:

托班教师工作总结篇(3)

据了解,连云港市灌南县小红花幼儿园、实验小学幼儿园、机关幼儿园、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新安小学幼儿园只开设小、中、大班,而托班往往是私立幼儿园或托幼中心开设为满足家长需要开设的。在南京市江宁区所有幼儿园中,幼儿的年龄大部分在2到3周岁,游戏则成为了他们一日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虽然有不少专家对游戏理论及游戏的指导研究较丰富,但对于托班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行为研究为数不多。如今,早期教育越来越被重视,所以不少亲子班、早教班也越来越多,而托班幼儿处于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小班的过度阶段,往往容易被忽视。本次研究必须清晰这两个问题:托班幼儿能否进行区角游戏?托班幼儿游戏需要成人指导吗?成人可以指导幼儿游戏吗?

笔者经过两个学期的幼儿园教育实践工作,发现托班幼儿在集体活动之外,非常喜欢区域游戏,他们会自己主动选择感兴趣的区角活动加入,但由于他们年龄小,游戏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导致无法游戏,因此,这个时候恰恰需要教师的指导。

例如:区域活动时,一名幼儿想加入“太阳家”的游戏,而在“太阳家”的幼儿人数已满,这名幼儿着急地向老师请求:“我想玩娃娃家,我想去太阳家。”老师对他说:“你可以自己想个办法进入吗?”这个幼儿过了一会来到“太阳家”对“太阳公公”说:“我可以当大树妈妈吗?”“我们已经有大树妈妈了”“那我就当风爷爷吧!”“太阳公公”愉快地同意了。于是,他很快进入了角色,一会儿给孩子讲故事,一会儿又提醒“大树妈妈”起风了,关好窗户。游戏一直没有离开“太阳家”。这名同学的意愿满足了,他玩的非常开心,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托班幼儿可以进行区角游戏,游戏时只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这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遇到事情,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区角游戏的概念和要素

区角游戏的概念 何谓区角游戏呢?区角游戏也称区域活动,活动区活动,它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和工作性质的游戏,在区角活动中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自主发起、自由选择活动,通过材料、同伴、教师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各方面的经验,实现自身的发展。研究如何科学地开展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托班幼儿的年龄小,或许会有这样的疑惑,这么小的孩子可以玩区角游戏吗?对于一个即将满3周岁的幼儿来说,他们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就是游戏,这也是他们一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区角游戏的类型 区角游戏的类型可以划分为:生活区、语言区、角色区、益智区、科学探索区、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在区角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活动,自主探索,从而发展了幼儿行动的目的性和对行动的支配调节能力,有利于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发展,为升入小班做了准备。而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从而促进了幼儿个性化的发展,他的身体、认知、智力、情感、语言、社会性都会得到不同的发展。

区角游戏的三要素 环境、教师、幼儿这三者构成了区域活动的三要素。在区域活动中,环境指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教师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游戏伙伴;幼儿是积极主动的游戏者、创造者。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教师要把教育目标蕴含在为创设的有准备的环境中,通过观察、适当指导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因地制宜实施指导

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更是幼儿游戏的指导者。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游戏时更需要成人加以指导。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基本活动形式,指导幼儿进行游戏,必须尊重幼儿的意愿和兴趣,并保持幼儿情绪愉悦为前提,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实际生活经验及兴趣,因地制宜地实施指导方法,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等。这里强调了幼儿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责任,因此,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指导者。

综上所述,无论从教育实习经历中的个体游戏发展角度,还是国内相关法规来看,托班幼儿可以进行区角游戏,游戏的发展需要成人的指导,成人可以指导幼儿游戏。

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方式

观察法 第一,观察目的与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托班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行为的基本情况和总体特征。观察对象主要是教育实践中的4个托班的8名幼儿教师,其中4名教师为班主任,4名教师为配班教师。本次研究倾向于使用目的性抽样方式选取研究对象。因为研究者认为,本次观察的对象是最能为研究问题提供息量的人,班主任和配班老师是对本班幼儿最了解的。从教师的常态行为表现中获得。有利于研究者及时捕捉教师对本班幼儿游戏时的指导现象。

第二,^察方法。为了有效地获得托班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行为真实可靠的资料,研究者在观察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向托班教师介绍本研究的观察目的,请教师不用做任何特殊准备,就跟平常一样组织和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研究者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刻意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也改变了研究资料获得的真实性。其次,研究者观察前都与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交谈,熟悉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指导游戏的特点,让教师了解到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和方法;获得每位教师的支持与配合,更好地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还与这4个班幼儿进行熟悉,不让幼儿产生陌生感。接着,制定观察记录表,记录观察情况。最后,在观察结束之后还与教师幼儿相处一会,了解观察过程中不清楚的现象。每位教师都观察两次,第一次观察先让教师、幼儿知道教师有陌生人在观察游戏,第二次是正式观察。托班幼儿游戏活动时间早上入园8点到9点,上午10点半到11点,下午3点到3点半。每个班的每个教师观察2次,一共观察24次。

访谈法 根据研究内容,分别选择南京2名新手教师与2名骨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本班幼儿游戏的指导情况。

文献法 通过图书馆、阅览室、互联网等广泛收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获得幼儿游戏中的教师指导的相关研究资料,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师指导行为的路径

角色游戏的指导 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展开游戏,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陈淑敏(1999年)认为,成人在幼儿游戏中可以扮演时间的控制者、空间的规划者、情境的创设者、的提供者、游戏经验的引导者、游戏行为的观察者、游戏活动的引导者。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指导身份尤为重要。儿童想要玩什么、怎样玩,在安全健康的前提下,教师都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和兴趣。例如,在托班一日活动的盥洗环节中,一名幼儿对另一名幼儿说:“我来当老师,帮你卷袖子。”老师却说:“不要你来当老师,自己洗。”可见,教师没有很好地支持和鼓励幼儿的自发性游戏。毛曙阳(1997年)在对幼儿园角色游戏观察时,将游戏的总时间分为开始、游戏、收拾和评价等四个阶段。而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有部分教师往往忽略了评价这个环节。

结构游戏的指导 结构游戏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定型材料(如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等)和不定型材料(如沙、水、雪等)。对于托班幼儿,定型材料主要培养幼儿结构造型的能力。例如,在拼图游戏中,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教师可引导幼儿认识物体各部分的形状、颜色与结构特征,从看图样结构主要过度到独立的建造能力。而不定型材料的指导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加深对水、沙等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游戏结束要学会将玩具放回原位。

有规则游戏的指导 托班幼儿的有规则游戏主要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因为托班幼儿年龄小,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情境的创设,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引导幼儿遵守规则,快乐成长,快乐游戏。

教师整体的指导 托班幼儿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以教师自发组织的游戏为主;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指导为主;游戏指导行为频次较高;游戏重讲解轻评价;教师的指导方式以语言指导为主(行动指导为辅);班主任对本班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较灵活;配班教师对本班幼儿游戏指导的情绪较积极。

因此,教师的指导应以间接指导为主;教师指导的语言要带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引导幼儿去探索、绝决问题;介入游戏的次数要合理;对幼儿游戏进行正面评价,善于运用榜样、表扬等正面评价方法;不断挖掘幼儿游戏中的积极因素,保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愉悦情绪。

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托班教师工作总结篇(4)

校外托管班是面向中小学、幼儿园学前班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接送学生上下学、照顾学生中晚餐和午休,并进行作业辅导、照料、陪伴儿童游戏的一种服务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是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暇照顾孩子的家庭,这种机构在大中城市尤为普遍。

一、校外托管班的现状

以本文的调查对象――襄阳市高新区四所中小学为例,笔者抽取小学学段1-6年级共计15个自然班、初中学段共计11个自然班作为调查对象,经过对调查数据整理发现,其中小学低年级学段(1-2年级)总体托管率为12.3%,小学中年级学段(3-4年级)总体托管率为17.9%,高年级(5-6年级)总体托管率为34.7%,初中学段七年级托管率为24.2%,八年级18.5%,九年级10.4%,在义务教育学段,接受校外托管班服务的学生比例随学段增加而呈现先快速增加再整体回落的趋势。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接受托管的家长的职业和知识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呈两极分化状态,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职员,外来务工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大部分为初中水平,而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职员的知识文化水平大部分为本科及以上水平。

为上述调查对象提供托管服务的机构共计45个,在这些托管机构中学业辅导老师共计94人,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少部分为专职学业辅导老师;生活管理服务老师共计74人。机构之间差异非常大,最大的机构有28名学业辅导老师,5名生活管理服务老师,最小的机构只有1名学业辅导老师与1名生活管理服务老师。同时托管机构对小学生与初中生的服务功能差别明显,小学学段主要接受中晚间托管服务,以生活管理为主,初中学段主要接受晚间托管服务,以学业辅导为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张,内地城市大量接受沿海城市的产业转移,对于外来务工人员以及产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反映在义务教育学段,这两类人群的子女接受托管服务的比例较高,同时校外托管班还存在着无序化的灰色成长状态,其机构性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在客观上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社会各级给予高度重视。

二、托管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流动需求和家长需求,校外托管班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是目前社会对托管班的性质以及运作界定模糊,使得托管班处于“灰色地带”,也存在着无证经营、监管机构缺失、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等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分析,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大部分校外托管班监管机构缺失、无证经营

在笔者调查的45个托管机构中,有37家托管机构属于无证经营,另外8家注册为文化补习学校或者艺术教育学校,无证经营率为80%以上。就校外托管班的服务内容而言,小学学段以生活管理为主,课业辅导为辅,其专业性并不强,而初中学段则与之相反。生活管理与课业辅导相互交融的服务内容使得社会对托管机构的性质界定模糊,校外托管机构注册为教育机构的审批通过率极低,又达不到商业机构的审批标准,托管机构长期在教育机构与商业机构之间徘徊不定,使得行政管理监督存在困难,虽然个别省份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条例,但大多数地区并没有这方面的管理规定,而且我国也没有全国性的相关法律法规,教育部门、工商部门等都无法对其进行监管,托管班目前处于行政监管的空白地带。

(二)校外托管班安全与卫生堪忧

在笔者调查的45个校外托管班中,大部分托管班既没有相应的证件,如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也没有必要的安全设施。有的托管班还存在随意改造房屋、私拉乱接电线等情况,空间小、学生多、安全隐患多。对于饮食,大部分校外托管班提供的饮食是托管人员自己做的,而托管人员又不是专业的厨师,没有健康证,食品来源更是无法审核,卫生问题堪忧。既无许可,又无标准,一旦发现食品或是人身安全事故,如何追责也是家长们担心的问题。

(三)校外托管班服务水平层次不齐

在笔者调查的45所校外托管机构中,只有8所注册为文化补习学校或者艺术教育学校的机构拥有相对相对稳定的分科教学的专职教师,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还可以进行专项培优和转差,服务质量和社会反映都比较好,其余的37家校外托管机构的教师还是以在校大学生兼职为主,工作时间不稳定,随意性大,有些机构还存在学业辅导老师和生活管理老师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使得托管服务质量较低,但是这些校外托管机构由于收费相对较低,也拥有相当一部分的市场。

三、解决托管班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政府监管,引导规范经营

目前校外托管班最大的问题是性质界定模糊,在教育机构与商业机构之间徘徊不定,因此,政府应及时给予重视与关注,对其性质进行明确的界定,根据其服务性质和内容,设立相应的注册登记标准,鼓励其合理选择,以教育服务为主的注册为教育机构,以生活管理为主的注册为商业机构,并协调相关部门引导其规范经营,促进校外托管班健康、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家长与儿童。

(二)加强从业人员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政府部门应当建立相应的行业标准,实行相应的职业准入制度,规范行业入口;校外托管班自身也应当建立托管班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同时为托管班从业人员提供各类培训机会,使其能够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更好地提供托管服务水平。

(三)整合社区资源,主动服务家长

就本文的调查结果显示,外来务工人员与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职员是接受托管服务的家长群体,同时由于忙于生计或工作,与其所处的社区交流有限,也难以得到有针对性的社区公共服务,因此,有关部门如学校或社区,应当积极主动地挖掘整合该社区优秀的人力、物力资源,如退休老教师、厨师以及医护人员、社区场地等,开办社区专业化的综合性的托管服务中心,并与家长签署相关协议,为家长提供科学、安全健康的托管服务。

参考文献:

托班教师工作总结篇(5)

(宝宝学校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

一、 学习理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理论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基础,因此,我们教研组很注重理论的学习。这一学期,我们 

学习了新纲要指导用书,对2-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逐一进行分析,对照找出理论和实际之间的交叉点,同时,我们又逐一学习了组织与实施中的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除了学习纲要用书以外,我们还通过各种途径——如上学前教育网,上图书馆,看各种幼教杂志查阅有关幼教的信息资料,对那些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帮助的文章,大家互相交流,学习,服务于我们的教育实践。比如:我们共同学习过黄琼老师所写的文章《走进2岁儿童》,对我们认识2、3岁幼儿的心理、生理的特点是很有帮助的。还有,我们在杂志上查阅到南京赵寄石老师所搞的托班作息表,对我们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有很大的借签意义。通过学习,我们觉得,自己的教育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 

二、保质保量的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坚持两个星期开展一次小教研。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把教研的重点放在如何观察和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上面。我们主要是了解托班幼儿特有的发展规律,根据了解的情况,我们随时随地的调整教育的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充分体现了托班随机性强,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多的特点。根据2-3岁幼儿依恋亲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等特点,我们创设“家庭式”教育氛围,让每个孩子在宽松、宁静、自由、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发展。为此,我们于XX年10月份,向全县托幼战线上的老师展示我们的“家庭式”教育氛围研讨活动,和全县的老师共同探讨了“家庭式”教育氛围,我们的活动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在教学月中,我们教研组一起研讨了给托班幼儿投放材料的适宜和适度的问题,我们还在一起共同制作了投放的材料,投放后,再反馈信息,然后,再研究,再投放,使我们大家在实际的操作中明白给托班幼儿投放材料的适宜和适度。 

三、认真搞好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研。 

    今年,我们托班组的两位年轻人,根据托班幼儿的身心特点,搞了一个《2-3岁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的研究》,现在,正在深入的研究之中。另外,我们组两位成员共同参与了幼儿园的主课题《促进幼儿好问好表现的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课题《培养托班幼儿适应能力的实践研究》已被列入县级课题。 

四、其他工作 

托班教师工作总结篇(6)

目前,托管市场存在“无注册、无资质、无监管”等诸多问题,导致“托管班”办学质量良莠不齐。因此,有必要在审视托管教育的正向和负向功能的同时,探求提升托管班服务水平的对策,让托管生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首先,以长沙市岳麓区托管班的小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三至六年级的130名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年级为单位共计发放了1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7份。其次,我们随机抽取了80名托管生的家长进行调查,共计发放问卷80份,回收78份有效问卷。在调查过程中,走访了共计6所托管机构开展实地调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的方法,制定了《托管教育对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双向影响(面向学生)调查问卷》和《托管教育对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双向影响(面向家长)调查问卷》及相关的访谈提纲,其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随机选取调查对象,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二、“托管”教育对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影响及分析

“托管”教育在填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部分空缺的同时,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新的负担。因此,“托管”教育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呈双向功能。

(一)正向功能

1.有利于小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

为了真实了解“托管教育”现状,我们对长沙市岳麓区的六所托管教育机构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表所示,表1和表2中看出:79.53%的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提高,50.39%的学生在进入托管班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浓厚。

表1 学生成绩的变化

表2 学生学习兴趣的变化

2.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托管班的学生在老师的督促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家庭作业和一定量的额外练习。在这种机制的约束下,托管生能形成较强的时间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拖沓毛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有利于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学是孩子学会人际交往、适应学习生活、融入集体生活的基础阶段,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和人际交往关系能使孩子们心情舒畅、身心愉悦、培养乐观豁达的品格。调查结果显示,有74.80%的学生进入托管班后认识了更多新朋友,变得越来越大胆了,有6.30%的学生只和以前认识的同学玩,从不主动跟新同学说话,仅有5.51%的学生不愿意主动结交朋友,也不怎么喜欢说话。从数据得知,进入托管班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托管班的生源较广,学生接触到的同龄人有来自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学校的,在交流过程中有更多话题可以互换。有些托管班会举办一些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比如“一月一次”的生日party。

(二)负向功能

1.增加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

小学生被接到托管班后,先完成家庭作业,由托管老师逐步讲解,再做额外练习。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书本上,他们很少有属于自己的心理空间,也缺乏健康个性的家庭氛围,过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时间久了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学生负担过重已成为制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瓶颈”。这不仅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剥夺了少年儿童的童心和乐趣,而且严重阻碍他们的发展,制约了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2.疏离了小学生与家人的亲情

大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去托管班的同时,将自己的教育责任转交给托管班。例如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后需要家长签字,而这一般都是由托管老师帮忙代签。

表3 家长与孩子交流时间的变化

根据表3显示,孩子进入托管班后,50.00%的家长表示平均每天与孩子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这样的情况对于亲子教育非常不利。弗洛伊德的自我发展理论将孩子6至12岁这段时期称为潜伏期,此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与同性别父母的角色认同,如果没有同性别的父母可以模仿或者亲子关系不好,交流时间不够,则可能会影响到性别上的心理认同与成熟。

3.不利于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规定,学校要安排“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锻炼”。但是,总体上,30%~40%的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足30分钟。

表4 学生课外运动时间的变化

从表4中看出,孩子进入托管班后,14.17%的学生表明自己平时在家几乎不运动;49.61%的学生表示进入托管班后,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一放学就被接去托管班,学生久坐不动的“静态学习”已经成为常态。孩子进入托管班后,运动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这不利于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托管班作为一种服务机构,在一定的社会需求下,有它自身的存在价值,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为了进一步完善托管教育的教育方式及其管理手段,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可以从以下方面完善。

(一)提高托管教师综合素质

提高托管教师综合素质,首先应提高托管教师准入门槛。托管班的辅导工作相对简单,招聘条件较宽松,尤其是对辅导小学生的教师无严格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教师培训方面,由于托管班没有独立的教学内容,因此不太重视托管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根据调查得知,托管班的师资队伍一般为在校大学生、退休教师及无业人员,这些人中,除了退休教师有教师资格及从教的经验以外,其他大部分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要使得托管的教学质量得以保证,“托管”班管理者在聘用教师时应严格把关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政府可适当介入,由各社区街道办等基层政府对托管班进行总体监管,增加一些开办的硬性条件。

(二)关注托管学生身心发展

托管班可采取奖励机制督促学生加快完成课后作业的时间,多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例如成语接龙、开展故事会、猜谜语大赛、跳绳比赛等,还可以定期举行创意手工比赛,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和高效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静态学习”的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建立个性化的托管体系

托管班的服务类型大致可分为四类:全托、午托、晚托和寒暑假托。托管班的服务内容实质上十分有限,主要包括学习辅导和生活照料两方面,各个托管班之间的特色不明显。

结合托管教育的产生背景看,它弥补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足,托管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家庭教育,但是由于其服务内容单一,托管教育实质上不能与家庭教育画上等号,从而导致学生的素质发展严重失衡。因此,托管教育的服务内容应利用自身的可用资源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例如:小主持人班、表演班、书法班等,以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求。建立个性化的托管体系,有利于整个托管教育行业的自我提升,同时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素质。

(四)加强托管机构与家庭的合作交流

社会学家巴贝尔(Baber)和阿林(Allen)认为,家庭是最具权威的社会化机构之一,儿童身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常常是来源于家庭,来源于父母角色是否称职。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一个人优良品性的养成。对于双职工家庭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父母的陪伴,托管教师也要更注重对他们的关爱。

面对家长没时间照顾孩子的现状,托管班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特点与托管生的实际情况,搭建一些与家长进行交流的平台,如:定期举行亲子活动,让学生与家长有更多互动;定期开展家长会,用以汇报学生的学习状况;健全通讯联系,每周一次电话沟通;对出门在外务工的家长,开辟“亲子信箱”每周一次网上交流,等等。只有家庭教育与托管教育连成一线,才能使得家长角色在孩子的生活中不致缺失。

“托管”教育对象是学生,要使它对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更有利,必须不断完善“托管”教育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同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舒君.教育托管研究及其教育启示[D].湖南科技大学,2009(4).

[2]谭慧容.上海市小学生晚托班现状研究――以H晚托班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2(4).

[3]张娟妮,李赐平.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城市小学“托管”问题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4(6).

[4]包明爽,王兆娣.论托管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2(10).

托班教师工作总结篇(7)

孩子自家庭进入集体,这时的班级、教师给孩子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他对集体生活的感受,关系孩子性格的培养。托班教师的任务不比幼儿园其他老师低,甚至要求还更高。教师必须非常熟悉托儿的身心特点,从情感、生活、学习等多方面关注托儿。而不能仅停留于保育方面,以为只要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就行了。

托班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责任心和耐心。托班的孩子缺乏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说话不清,甚至连大小便不会说、不会用杯子喝牛奶或水等等。这就需要老师反复地说,一个一个地教。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和耐心是当不好托班教师的。

幼小的孩子们一下子离开了家人的呵护。面对陌生的环境,很容易感到无所适从,产生种种担心害怕。而安抚这种焦虑情绪,主要看教师的专业素质。所以教师要具备亲和力,始终有着温柔的笑容,甚至眼睛、头发、全身每个部位都会说话都会笑。在神奇魅力的笑容中,孩子仿佛看到了家人的影子,感觉到老师的爱意,因而敢于、乐于亲近老师。

二、托儿入托前的准备工作

1、家访是托儿入托前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家访时不仅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家园配合的要点,还应注重老师和孩子间的情感交流。在每一个家庭里,我总会对孩子说一句话“我很喜欢你,我们做个朋友吧!”并用拉拉手、亲一亲等动作,让他感觉到你的爱意,使他乐于和你做朋友。

2、注重教育环境的布置,使托儿对集体生活产生向往之情。色彩鲜艳,活泼欢快的开放式环境,其中有他们熟悉的动画片人物、有趣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丰富多样的图书,自然会使孩子产生喜爱之情,乐于走进这间屋子里。

3、准备好吃的小零食。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零食的作用很大,不仅能哄得孩子不哭,而且对于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培养也非常有效。这会让孩子觉得,除了爸妈家人,还有老师喜欢自己,给自己买好吃的,在吃的同时,孩子的心里,又多了一个可以亲近、可以信任的人。

三、教育方式多样化,帮助托儿适应新的环境

用多样的材料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稳定孩子情绪的有效手段。

材料丰富多样,最好与家庭生活相关,如布娃娃、电动汽车、小摇鼓等等,这些材料可让托儿从家中带来。它们能引托儿的注意,转移托儿想家的情绪。但仅有丰富的材料还不够,还得让托儿从心里喜欢幼儿园,把幼儿园当成他的乐园,这就要看老师的业务水平了――充分调动思维,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既符合孩子的即时兴趣,又能促进孩子的长远发展。让孩子迅速地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体验家里所没有的快乐,感常到与爸妈不一样的老师的魅力。

记得去年我们班刚开学,孩子们哭闹得特别凶,我们班上仅有两位老师,面对二十多张哭脸,着实让我们头疼,哄了这个,哄不了那个。后来,我与搭班的另一位老师分工,她负责照看那些哭闹特别凶的孩子,我则带那几个情绪较稳定的孩子游戏、唱歌、跳舞。这么一来,还真有效,我夸张的表情、动作,立刻引起孩子们的注意,特别是我唱起孩子们所熟悉的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蓝猫淘气三千问》里的歌,学着“天线宝宝”的语调说话时,不哭的孩子马上和我一起唱了,而哭的孩子也不哭了,有的还笑了起来。

托班教师工作总结篇(8)

1、经常阅读有关教育的报刊杂志,学习最新的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幼教科研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加强个人的再学习,勤读书,勤思考,勤总结。了解教育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及课改方向,用最新的理念来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水平。

2、深入学习贯彻《托管班教育纲要》精神,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不断探索新的教法,在教学中有创新,活动中注重幼儿创新意识和动手兴趣的培养。认真学习《托管班工作规范》,规范自己的日常用语和行为举止,进一步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

3、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教案设计等,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幼儿教育教学的能力。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更新知识,掌握必备的教育技能。

4、积极参加公开课活动以及寒假托管班培训活动,虚心向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学习,汲取新思想、新做法。

5、认真进行反思教学,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边总结,认真写好反思记录,加强教师的研究性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工作和发展上,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6、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服务育人的观念,关心爱护幼儿,尊重幼儿,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并努力做到幼儿在园开心,家长放心。

思想素质方面

1、思想素质: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具有科学的教育思想。

2、政治素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依法办事,严谨治学、廉洁从教。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和工作漂浮现象,增强责任心,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职业道德:

(1)对待教育事业:要把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放在首位。、进一步巩固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品德。

(3)对待教师集体:要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和支持、顾全大局。

托班教师工作总结篇(9)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要求孩子3岁前入园,这不仅标志着社会教育理念的发展,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高质量学前教育需求的扩大。按照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普九”任务基本完成后,基础教育将向两极延伸,即向上延伸到高中阶段,向下延伸到0~6岁。目前,很多省市根据本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建立0--6岁完整的早期教育体系,反映了政府对社会早期教育需求的关注与重视。

一、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社会需求现状

(一)幼儿园出现了多样化的低幼儿童教育形式目前不少幼儿园应家长要求,开始开办托班(一般招收1.5岁至不满3周岁的低幼儿童)、亲子班(一般招收几个月至不满3周岁的低幼儿童及其家长共同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和随小班就读(一般是2.5岁至不足3周岁的低幼儿童被编到幼儿园小班生活和学习)等多种形式的低幼儿童教育。从笔者调查的103所幼儿园情况看,开办托班的幼儿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3.98%;开展随小班就读教育形式的幼儿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43.69%,这说明随小班就读和托班是幼儿园两种主要的低幼儿童教育形式,其次是开设亲子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20.38%;同时开办亲子班和托班的幼儿园也占有一定比例.为5.83%

(二)随小班就读现象突出

调查发现,虽然随小班就读的低幼儿童数量在单个幼儿园不是很多,但这种现象却较为普遍,许多幼儿园教师把“随小班就读”现象称为“中国特色早期教育形式”。从前面提到的数据来看,几乎半数的幼儿园存在随小班就读现象。因此,笔者采取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其开办原因做了进一步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园不开设托班是低幼儿童随小班就读的重要原因,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3.98%;因为缺乏专门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而让低幼儿童随小班就读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40.77%;幼儿园受设施场地限制只能开展随小班就读教育形式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6.89%;其他原因(如不少家长托关系,想让孩子尽早人园)占11.65%(注:回答此问题时,被调查幼儿园可以进行多项选择)。

笔者在此调查中还发现,低幼儿童随小班就读现象大都集中在办园时间长、不愁生源的公办幼儿园,它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幼儿园没有合格的设施与充足的场地。众所周知,目前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基本上都是按照幼儿的发展水平来设计的,低幼儿童无法使用其中的很多设施,如在幼儿园配备的厕所里,便坑的蹲距是为幼儿设计的,低幼儿童的肌肉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加之自立能力差,不小心就会掉人便坑而可能引发生命危险。在访谈过程中,不少园长为目前没有资金投人,改建、扩建园舍,以适应低幼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而流露出焦急的情绪;二是幼儿园没有合格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由于低幼儿童与幼儿在生理、心理、动作、自立自理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师资标准与规格、工作程序及要求等相应地有较大差异。而目前我国尚无正规的早教师资培养机构,一般的师范院校与幼儿师范院校没有开设相关专业,只有一些民营培训机构看准商机在开展早教师资培训。这些私立培训机构通常缺乏规范,而且大都只提供短期培训,因此不可能培养出胜任低幼儿童教育的合格师资;兰是幼儿园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把0~3岁儿童早期教育纳人正规的学前教育系列加以规划和管理,也就没有对这一年龄阶段的收费做出明确规定,公办幼儿园招收低幼儿童开办托班时只能以幼儿班的收费为参考,但在教师配备上却不能参照幼儿班,因为低幼儿童自制力特别差,言语表达能力低,许多孩子还没有养成自己大小便的习惯,经常会拉尿在身上,配备的教师少了根本应付不过来,这致使公办幼儿园开办托班的效益受到较大限制,因此影响了公办幼儿园招生向下延伸。

(三)幼儿园托班与亲子班有着巨大的潜在生源

笔者对部分尚未开办托班与亲子班的幼儿园进行了低幼儿童生源预期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103所幼儿园中,回答“肯定有”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75.73%;回答“可能有”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14.56%;回答“说不清”的只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9.71%。为了证实幼儿园低幼儿童生源预测情况,笔者还走访了一些私立的儿童早教训练中心,发现其生源的年龄大都在1~2岁之间,其中最小的8个月,最大的2岁9个月,当问及家长为什么不送幼儿园时,接受访谈的家长大都回答孩子年龄小幼儿园不要。从其生源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来自附近的社区,也有路程较远的其他社区。如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就曾见到一位年纪大约50岁的老奶奶,她家距离孩子上的早教中心大概有15公里左右,需要换乘两次公交车。当问及为什么带孩子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学习时,她说早期教育这么重要,付出些辛苦也是应该的,居住小区的幼儿园只招收2岁以上的孩子,而她的孙子1岁半了,找关系托门子,小区里的幼儿园就是不接收。类似的J情况不胜枚举,从这些家长的语气和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幼儿园不招收低幼儿童感觉很无奈。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幼儿园开设托班或亲子班的潜在生源的确很充足,社会对低幼儿童教育的需求已经十分强烈。

(四)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早期教育已是大势所趋

笔者就家长希望低幼儿童进人幼儿园的原因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除了10.68%的家长说不清原因外,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是主要原因,占被调查家长总数的69.90%;其次主要是因为家长太忙无暇顾及孩子,此类情况占33.98%,说明社会节奏的加快对家庭的教育功能提出了挑战;再次是因为孩子不好管,希望儿童人园接受教育以改变在家形成的一些坏习惯,此类情况占4.85%(注:对此问题的回答,家长可以进行多项选择)。通过对部分家长的访谈,笔者还了解到家长认为送孩子人园是其理想的选择,雇保姆不仅开支较大,而且多数保姆文化层次较低,不懂幼教。这说明幼儿园教育在家长们心目中的信誉和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家长之所以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主要是以下因素导致的:一是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每个家庭仅有一个孩子,而社会竟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家长由于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希望幼儿园教育能够尽量向下延伸;二是随着家长文化层次和教育素养的不断提高,对儿童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在访谈过程中,当笔者谈到低幼儿童身心发展的各种关键期时,家长都会兴高采烈地交谈个没完没了,这与20年前做家访或讲座时,教育工作者必须花很多时间向家长解释这些陌生名词的情形大不相同了。可见,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国家和政府应重视大力发展低幼儿童早期教育。

二、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发展现状

(一)幼儿园开展低幼儿童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三岁前低幼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存在很大个体差异,生活自理自立能力尚未形成,如果采取集体教养方式,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管理模式以及师资规格都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因为这是一种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托儿所教养方式,也不是幼儿园已有教育模式的简单移植。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私立的儿童早期教育机构如亲子园在大中城市应运而生。进人21世纪以来,不少公办幼儿园也开始举办亲子教育,招收3岁前低幼儿童。但总体来看,目前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私立托幼机构看准家长舍得投资的心理,从硬件上高投人,人托年龄过分低龄化,教育形式上则是“洋”字当头,盲目引进外国教育模式,作为吸引生源的招牌,以获得经济上的高回报。这使低幼儿童教育明显地贵族化,有失教育公平;二是从事低幼儿童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而且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应有的早期教育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规范等,这使低幼儿童教育质量根本无从谈起。

(二)幼儿园普遍开展低幼儿童教育的条件尚不成熟

以河北省为例,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还相对较低。全省2004年学前一年在班幼儿620929人,占全省在园(班)幼儿总数的57.21%。这也就是说,河北省以学前一年为主体的学前教育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使政府目前学前教育工作的重点不得不放在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上,而没有太多条件支持低幼儿童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投入不足,现有幼儿园在满足学前三年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缺口,特别是农村幼儿园不仅在数量上严重不足,而且布局不尽合理,或过于集中,或出现盲点。相当数量的农村幼儿园还处于初级办园阶段,“小学化”现象普遍存在,玩教具、图书短缺,卫生保健工作比较落后,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幼儿园目前的师资力量也普遍明显不足,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幼儿园没有单独的公办教师编制,还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社会力量办园又往往以营利为目的,无视教育部门的指导和管理,擅自办园,影响了整个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些突出问题的存在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都无暇顾及低幼儿童教育的科学开展,往往不得不以应付的态度对待之。

(三)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

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把0~3岁低幼儿童教育纳人国家教育规划,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因此各地的教育政策也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0-3岁低幼儿童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把这一阶段的教育纳人政府规划,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而贵州、宁夏等不发达省份到目前都尚未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不过,从总体趋势来看,随着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与深人.0-3岁低幼儿童教育有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当前提出如何保障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稳步健康发展的问题,是非常及时而值得关注的。

三、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发展对策

(一)把低幼儿童早期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

随着生活水平和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非常迫切地希望把低幼儿童送人幼儿园接受早期教育,“但我国政府至今尚未制定包括3岁前婴幼儿在内的一体化学前教育国家规划”,这使幼儿园开办低幼儿童教育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往往出现令人尴尬的情况。以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河北省为例,在我们调查的103所幼儿园中,大多数城镇以上幼儿园都开设了托班或亲子班,加上没有开设但近期打算开设的幼儿园,基本上接近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80%。面对这一迫切的社会需求,各级政府有必要采取“分步发展战略”,率先在大中城市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人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并加大各级政府对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的投人、扶植和监管力度,为将来全面普及和规范0~3岁儿童早期教育奠定基础。

(二)在大中专师范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

解决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在大中专师范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从长远考虑,建设一支观念领先、业务精湛、道德高尚的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队伍,就必须采取学历教育形式,一是学历教育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二是学历教育的培养周期相对较长,专业理论系统、扎实、深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训练能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专业素养;三是学历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较为稳定的职业理想、专业倾向,能够对将来低幼儿童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产生积极的长远影响。

(三)建立低幼儿童教育教师资格证制度

教师资格认证体现了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公民获得教师职位的前提条件。针对低幼儿童教育的特殊性与相对独立性,国家还有必要在幼儿教师资格认证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认证制度。除了师范院校早期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自然获得早期教育师资资格证外,还可以鼓励非师范院校毕业生通过参加规定科目的培训与考试合格,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教育实习,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获得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资格证书。设置专门的资格认证这一准入门槛一方面有助于保证早期教育师资的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扩大早期教育师资的来源,吸引更多社会优秀人才,对建设高效、合格的早期教育师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托班教师工作总结篇(10)

一、规范管理上轨道

1、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愿意为孩子投资,但他们也要求有一定的回报,我们老师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食堂卫生关系着孩子的生命安全,午托的各项工作都牵动着每一个家长的心,我们的管理工作样样都不能放松,为此成立了安全卫生领导小组、伙食管理委员会、伙食监督委员会,狠抓落实,同时还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午托管理职责、值周职责、并通过培训来增强我们的业务水平及安全责任意识。

二、服务质量上台阶

强化服务质量是我们上学期午托工作的重点,开学初,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奖惩制度,要求值日教师每天做好日检查,周督查记录,利用每周例会时间反馈记录情况,这样大大提高了午托的服务质量,使午托学生在校安全度过了一个学期。

上一篇: 营销活动准备工作计划 下一篇: 建材市场运营主管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