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数学学习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7:43

个人数学学习总结

个人数学学习总结篇(1)

2、班主任工作:负责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和组织班级活动;

3、教育报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经历了为期8周的实习生活,我尝试到了身为一名教师的苦与乐,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在这些日子里,我能以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仪表,关爱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教学及班主任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能够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完成我们的实习任务。

一、数学教学工作

我教的是高一(10)班的数学,由于只有一个班,所以我能够花更多精力去教好这个班。见面会上,指导老师陈敏能就跟我说:“这个班的数学很差的喔……”10班原班主任梁智创老师也跟我介绍了,这两年和中一直在扩招,招了好些择校生,今年高一年级有20个班,其中又按照学生的入学成绩将班级分为8个提高班和12个普通班,我们班是普通班,基础比较差的。经过两天向老师的了解,从成绩单的分析以及和学生的接触,确实,这个班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就对于函数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得很不好,很多同学连怎样去判断函数都不会,很多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也不会求,对于分段函数更是无从下手,我觉得对于这一问题的出现,是学生对函数的概念不理解,没能抓住其重点以及其实质;还有就是很多学生告诉我他们连初中的数学知识都没有学会,对于这个状况,真的不乐观;还有学生向我诉苦:“老师,我初中数学都学得挺好的,为什么一到高中,我还是那么认真的学习,但是就是成绩跟不上去,很多题老师课堂上讲我听得懂,但是一让我自己做,又不知道从何下手了。”对于这些学生,我一边以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们:“不怕,万事开头难,高中知识相对初中知识可以说在难度上是一个质的飞跃,但只要你们咬牙坚持,不断地在平时学习的碰壁中摸索高中的学习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慢慢地找到学数学的感觉了。”给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一边在心里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帮助他们尽快地把学习方式从初中转变到高中来,适应难度较大的高中数学学习。

我主要通过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体现在平时上课和答疑时对他们的思路引导和方法总结上,基于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脱节较严重的状况,给他们那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补充,如十字相乘法、二次函数最值问题求解、二次不等式的求解等内容。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上课时注意学生情绪的调动;另外,还非常注重学生对学好数学的信心,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已经失去了信心,我会时常去鼓励他们,鼓励他们要自信。

为了尽量给学生更多的课后辅导,每周一晚上的数学下班课,每周的自习课以及室内自习的体育课,我都会到班上进行答疑。大部分同学学习数学的热情都不是很高,课上听不懂的地方、作业、练习册遇到的问题都不怎么理会或者是不怎么敢提出来。经常问问题的都是那几个学生。从学生的问题中,我发现他们的课堂效率很低,课堂上重复了好几次的题型,还是不会做相同类型的作业,如二次函数最值问题,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指数函数以及对数函数的性质,至今仍有好大一部分学生是不懂的。学习方式也存在较大问题,没有养成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该记的公式、定理、知识点还没记好没有理解好就做作业做练习,导致做题时无从下手或乱造公式。学生还像我抱怨说,一节课甚至整个晚自修就做几道数学作业题,都没有时间做更多的题了。针对这个问题,答疑时,我会让这种类型的学生先复习书上的相关知识再做作业,若还是不懂,再给他们讲解,避免让他们太过依赖老师,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批改作业和批改试卷的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做好记录。对学生做法不大肯定时,虚心地向陈老师请教后再批改。同时,在评卷中,学会了如何酌情给分。此外还学会了如何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排名。

上课阶段,指导老师给我安排的课还是很充足的,共28节,而且很多时候都是每天一节新课,这就要求我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后时间去细心琢磨教材,我与另一个队友经常是一起讨论教法、例题、习题设计等内容,进行备课,然后详细写教案,而且每一样都得紧紧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听懂,以便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争取让课堂效率达到最高。然后交给指导老师审批,在指导老师地批改和建议下再做修改,并且在上课前熟悉甚至是背出整个教学流程。

我的每节新课陈老师都会非常负责地坚持去听,做出全面细致地评价,细心地指出我上课过程中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及有效的实际教学建议。陈老师是个幽默有经验的教师,所以在课堂上,他也非常注重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我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的确,每次陈老师上课,学生们都会很兴趣盎然,这个就是幽默的魅力。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教态、语言、板书、提问技巧、与学生互动、对学生的思路引导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我认为自己也还存在不少缺陷,如课堂时间掌控得不是很好,有时希望多给学生讲点,忽略了给学生思考得时间,课堂气氛不活跃,语言不够生动幽默。 共3页,当前第1页1

上课之余,我还积极去听学校其他老师的课,如本年级数学老师开的公开课,本实习队的另一个数学指导老师,做好听课记录,学习老师们的长处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此外,对于数学公开课,其他老师还会有针对性地指出不足之处,这也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其中就是一节课不先要求什么,首先也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犯知识性错误,这个是上课的重中之重,这也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必须细心,严谨,杜绝出现知识性错误,然后才讲怎样去讲给学生听。

二、 班主任工作

(1) 在工作准备方面

我担任高一(10)班的实习班主任,首先我通过班主任指导老师梁老师较快地了解了整个班的情况特点和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高一年级的1至8班是提高班,而9至20班是普通班,普通班除了学习基础不好,学风班风也是欠佳的,纪律也比较差。具体一点的还有10班有62名学生,男生26人,女生36人;其中正取生46人,择校生17人;住宿生50人,其中女生30人,男生20人;还有就是具体到这些学生的宿舍楼以及房号。

其次,我通过与学生多接触沟通,细心观察的方法较快地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况。每天早读和晚修我都会去教室,慢慢地融入了这个班集体。学生也很喜欢实习老师,能像朋友一样和我聊天、诉苦。后来我也发现,10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不好,比较自我,也有很多学生向我抱怨这个班纪律性太差,学风班风不好;还有就是很多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来高中读书也不是自己的意愿,是父母强迫的,对读书也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他们经常上课睡觉说话违反课堂纪律;还有好3个同学是心理上有比较严重问题的,有2个男生有自闭症,一个根本是不与同学们交流,另一个就是有同学反应说他说话很伤人心,没人愿意跟他交流;还有一个女生就是天天睡觉,除了跟同桌的说话,根本就不理其他人,后来了解到与父母关系也很紧张。

(2) 在班级日常管理方面

在八周的时间里,我更多的是抓学生的学习,纪律和卫生,每天早上都很早到课室巡视早读情况,监督打瞌睡,发呆或赶写前天晚上作业的同学,提高早读效率。登记好迟到的同学,进行时间观念教育。

学生的纪律方面,10班的学生较为活跃,部分学生很调皮,自修自习课常有讨论问题聊天的现象,偶尔有看课外杂志的,课前课后五分钟较吵,影响到安静学习的同学。经过详细的观察和同学们的反应,我也大致了解到了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的那几个学生,我用了调换座位的方法,将这几个学生隔离开,调座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些学生都是刚入学的,很多都是彼此不认识的,调换座位让他们能够结识更多新同学。当然只是调换座位是还不能解决部分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问题的,所以对于个别学生,我还采取了个别教育的方法。

个别教育时,首先让他们作自我评价,看他们那是否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生对自己的缺点还是有一定认识的,有些还是清楚地认识到,但约束不了自己去改正。认识得不到位的,我再以“老师发现,老师觉得……你觉得是不是呢?”这种方式与学生对话,给学生辩解的机会,避免对学生的片面了解而伤了学生的自尊,甚至造成逆反心理。学生虽然很调皮,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服理、重事实,容不得老师半点夸大;但,是就是,能勇敢承认。这时,再对他们进行指导教育,学生才能放下防备武器,真正从心里接受老师的教育,认真思考老师的教诲,真正去努力改进。

对活跃的学生,课堂纪律难管理,迟到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几周,天天都有学生迟到,而且就是那几个,再三批评教育都没有效果,但班主任指导老师采取“扣分”的措施后,迟到现象就一直风平浪静到现在。到了第10周,10班还得到“流动红旗”奖了,看来对于顽皮得学生还应适当采取些硬办法。

当然对于心理上有问题3个的学生,也要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尽量去了解他们所想的;我也多次找机会接近他们;另外,对于一个比较严重的男生,梁老师最终决定去家访,所以,那次,英语老师黎老师和我也去了,家长是非常欢迎的,在他家里,我们也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他的情况,原来他成绩还是很好的,但是后来因为网络游戏,他沉迷了,每天都要玩游戏,还有就是晚上睡不着,白天能睡得很好,对此,他母亲也说了要带他去看中医,上网时间就慢慢控制,希望学校和家长一起努力,将他引出来。后来他回来了,大家就一起鼓励他,肯定他,也委婉说出他的一些问题,这位男生也沉默了,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果真,接下里的日子,他的表现的确好很多,上课没有睡觉了,而且对老师不再爱理不理的样子了。看来对于问题学生,家访还是很不错的一个方式。

此外,要管好整个班级,班干部的管理是相当重要的。首先是要班干的培养,留心班干的工作,强调他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管好别人,要先管好自己,这样同学们才会服从班干的管理。对于新班干,强调他们一开始就一定要严管,才能在同学中树立威信,有利于接下来的工作;然后是班干的职责分工要明确,班上的事务管理很多,所以班主任一个人做也是很辛苦的,让班干部分工,一来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二来也是权力的分散;最后,要更好地了解班上情况,就要利用好班干的职能了,班主任不可能时时刻刻在班上,但班干却是在班上的,所以班上的情况他们就更清楚,对于一些同学的课堂表现他们也很容易掌握,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用好班干部。 共3页,当前第2页2

学校每周二和周四下午是劳动课,我班负责的是一块工地以及多媒体课室,学生普遍比较负责,但也有部分男生偷懒,拖拖拉拉,工作马马虎虎,有时还偷懒不去,对于这些学生,就给他们分配明确的任务,完成后接受检查,合格后才能离开;如果不去,就采取“扣分”制度。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班集体得一员,要积极配合班里的各项活动及做事认真的态度。

学校还有一个值班制度,就是还要求每层楼班主任轮流值班,要求早上和下午的预备钟响时到楼下登记迟到学生,还有就是晚上去学生宿舍检查。轮到梁老师值班时,我就会跟着去看10班的学生,我们内宿的学生宿舍纪律都很好,不会出现抽烟,闹哄哄的现象。此外,我还发现,男生的住宿条件是很差的,12至16个男生共一个宿舍,还且还是公共浴室,有时还会出现断水的情况,因此也有些男生经不住这样的考验,搬出去住了,对此,学校也是采取不干涉政策的。

当然,对于这个高一的男生宿舍,还是会出现一些状况的。记得还有一次,整栋男生宿舍楼都停水了,很多男生都没有洗澡,结果起哄了;后来又有两次小停水,学生又起哄了;最离谱的一次是,男生宿舍竟然在关灯了后在具体唱歌起哄,对于这样的情况,学校也发了话,要求学生不许起哄,有些问题不是起哄了就能解决的,要求大家静下心,对于停水问题,学校会尽快解决的,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起哄的情况了。看来对于某些状况,学校还是得采取一些强硬政策的。

三、教育调查

我们实习队的调研课题是《和平中学高一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及对策》,分别对普通班的学生和提高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队友们积极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问卷派发与回收,数据统计与分析,最终顺利整理成文,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在这里我们也体会到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队友之间的体谅和关怀,记得在统计时,由于负责这块的队友没有事先跟大家说明白要男女分开,对于单选的项却选了多个选项这道题要作废处理的事情说明白,结果很多队友都出现了错误,得重新统计。对于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没有抱怨,而是体谅,知道这位队友其实也很辛苦,稍有遗漏不足为奇,所以又认认真真的重新统计一次。

个人数学学习总结篇(2)

1、启发性总结。

启发性总结,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得以条理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圆周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些老木工经常说:“一尺圆三寸”,这句话在数学上有什么样的道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要做一个直径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总宽度约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乃至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又让学生把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大时事等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发展思维能力。

2、概括性总结。

这种总结方法是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契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留下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新知识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这种总结方式,多用于新授课。在一节数学课里,或者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立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课堂总结时,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如,在教学几种专用名称百分率问题时,其名称和公式较多,有成活率、缺勤率、废品率、烘干率、含水率、命中率等等,它们分别又有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何交给学生一条“绳子”,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捆”起来,轻松地“背”着走呢?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出“求谁的百分率,就用谁除以相关的总数量。”概括性总结,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悬念性总结。

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可引人入胜,激趣。数学课的总结,也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悬念。例如,一位教师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中,给学生一道只有条件、没有问题的不完整的题目:“某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让学生思考,根据这样的条件,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学生提出了六个问题:男生占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对前两问,让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中间两问让学生书面列式集体订正;对后两题告诉学生放在下节课研究,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均放在下节课研究。这样做使一题多变做到了适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节课做了铺垫。

个人数学学习总结篇(3)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学习投入度(learning en

gage-ment)可以概括为如下两个重要特征:首先是在就读过程中,学生投入到学习中的有效程度;其次是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状况和学校所提供学习支持条件的满意程度。本次研究吸收了前人研究中已有的做法,并结合具体实际,设计具体的问卷并组织调查研究。

一、组织问卷调查与统计

(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为了保证研究对象的全面性和多样性,本研究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方便抽样方法,选择了河南科技学院的100名大学生,涉及到信息工程、生命与科技、经济与管理、新科、化学化工、食品工程、人文、资源与环境管理、机电、动物科技、园林和外语12个学院。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共100名同学进行调查,采用匿名形式发放问卷100份。回收得到的问卷中有效问卷95份。(2)问卷的数据录入与分析。用Excel工具对数据进行了录入,在录入的过程中进行了多次信息核对以确保录入信息的准确性,采用统计学工具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由于样本太少,造成年级、专业是否对口的数据量小,而没有对其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学习成绩、学习努力度、自习情况内在一致性与问卷信效度分析结果

表1 学习成绩、学习努力度、自习情况同侧效度分析

从上表分析出学习努力度、自习情况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学习成绩与学习努力度、自习情况是同侧效度高的三个变量,从而确保本次研究具有较高的效度。

表2 学习努力与上自习情况内在一致性分析

从上表看出学习努力度与自习情况存在内在一致性,确保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二)个体因素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性别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被测试的学生中共有男生62人,女生33人,男生占总人数的65%,女生占总人数的35%。男生中每学期的学习成绩多数80分以上的有26人,占男生人数的41%,占总人数的27%,而每学期多数在70~80之间的有30人,占男生人数的48%,占总人数的30%,这说明绝大多数的男生的成绩是中等的,多数不及格的男生有6人,占男生人数的10%,占总人数6%;而女生中每学期的学习成绩多数80分以上的有23人,占女生人数的70%,占总人数的24%,每学期多数在70~80之间的有9人,占女生人数的28%,占总人数的10%,多数不及格的女生人数有1人,占女生人数的3%,占总人数1%。从男女的学习投入度分析,在所测试的男生中学习比较努力的有15人,占男生人数的24%,而每周经常上自习的有18人,占男生人数的30%;女生中学习比较努力的7人,占女生人数的21%,而每周经常上自习的有9人,占女生人数的27%。从总体来看在所测试的样本中男生的成绩与女生的成绩相比,成绩优秀的女生比成绩优秀的男生所占比例高,而成绩良好的男生比成绩良好的女生所占比较高,成绩多数不及格的男生比女生所占比例高。男女生学习投入度比例相差不大,但女生投入到学习中的有效程度显著高于男生。本数据的分析结果与《教师工作投入度: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中的性别对教师工作投入度的结果是相符合的,这种结果的出现可能与女生的性格和细心程度有关,有待以后投入更多的研究。

2.性格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性格中的主动性表现可能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所测试的大学生群体中,擅长在大庭广众面前大胆发言的人,性格是相对活泼的。调查发现不管是不是擅长与人交往,学习比较努力的人数与经常上自习的人数没有显著差距,即性格中的主动性表现对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的影响是不显著的。目前学术界关于性格对投入度的研究还相当少,没有找到有关性格对投入度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3.兴趣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3 兴趣对学习投入度的影响分析

已有研究表明,兴趣不仅影响学习效率和学生所回忆内容的数量,而且能影响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从而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兴趣促使学生不只是满足于文章的表面含义和结构还会使学生积极探寻其深层含义。从上表可以看出,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兴趣的大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显著多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有显著的影响,这与《学生的学习投入对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中兴趣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相一致。

(三)组织因素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院系类别与学习投入度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所调查的95名大学生中经管学院的学生20人,占总人数的21%,在这些样本中有95%的大学生成绩都是优秀的,25%的人学习是很努力的,15%的人是经常上自习的;调查的样本当中信工学院的学生有24人,占总人数的25%,在这些样本中有25%的人学习是很努力的,17%的人是经常上自习的;生科学院的学生有12人,占总人数的13%,在这些样本中有25%的人是学习很努力的,17%的人是经常上自习的。因此,院系的类别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影响并不显著的。

2.大学生对学校激励制度的满意度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际调查发现认为学校激励制度公平的同学学习投入度高些,而持不公平态度的同学学习投入度低。对组织激励制度的满意度对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有显著的影响,对激励制度满意的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的学习投入度。

(四)环境因素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宿舍文化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本文结果发现,宿舍文化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的结果是相一致的,这对以后提高学生学习投入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人际关系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所调查的95人当中有65人是与班级同学关系比较融洽的,占总人数的68%,而在这些人当中有33%的人是学习很努力的,10%的人是学习不努力的;30%的人每周经常上自习,19%的人每周很少上自习;与同学关系一般的有30人,占总人数的31%,在这些人当中有23%的人学习比较努力,60%的人学习努力度一般,22%的人每周经常上自习,30%的人每周很少上自习。经常与任课老师进行学习交流的学生有30人,占总人数的31%,这些人当中43%的人学习比较努力,不努力的学生占0%;43%的人每周经常上自习,10%的人每周很少上自习。与老师从不进行学习交流的学生有27人,占总人数的29%,这些人当中22%的人学习比较努力,19%的人学习不努力;22%的人每周经常上自习,33%的人每周很少上自习。

从本次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良好的人际气氛对教师工作投入的活力、奉献和专注具有一定的预测力,表明人际气氛越好,教师工作投入的活力、奉献和专注越高。这对本文的研究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三、研究结论及对策

在个体因素中,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与学习投入度呈正相关,性格与学习投入度不相关;在组织因素院系类别、组织制度、对激励制度满意度因素中,学生对激励制度的满意度与学习投入度呈正相关,而院系类别与学习投入度不相关;在环境因素中,宿舍文化、人际关系与学习投入度呈正相关。

1.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端正其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投入度的主要因素。从这两方面出发,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端正其学习态度,让他们意识到在大学里学习依然是很重要的,从行动和心理上激发大学生去投入学习,从而提高投入到学习中的有效程度。

2.完善学校的激励与考核制度。激励制度与学校学习氛围是影响学习投入度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点各大高校可以通过制定更完善更细致的激励制度,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措施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比如奖助学金、三好学生、文明学生、学习标兵等的评定以及考核方式、德育评定方式等,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意识到通过努力一定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在以后的大学生教育中,完善而公平的激励制度对学习投入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与融洽的人际关系。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环境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宿舍文化和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重要因素。加强大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形成一个合理的作息制度,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学习交流会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自觉感受到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习投入度。所以在高校为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采取措施时,应把环境因素也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对于不同的高校,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环境因素不同,在采取措施前要进行一定的调查。

参 考 文 献

个人数学学习总结篇(4)

1、启发性总结。启发性总结,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得以条理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圆周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些老木工经常说:“一尺圆三寸”,这句话在数学上有什么样的道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要做一个直径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总宽度约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乃至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又让学生把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大时事等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发展思维能力。

2、概括性总结。这种总结方法是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契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留下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新知识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这种总结方式,多用于新授课。在一节数学课里,或者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立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课堂总结时,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如,在教学几种专用名称百分率问题时,其名称和公式较多,有成活率、缺勤率、废品率、烘干率、含水率、命中率等等,它们分别又有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何交给学生一条“绳子”,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捆”起来,轻松地“背”着走呢?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出“求谁的百分率,就用谁除以相关的总数量。”概括性总结,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悬念性总结。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可引人入胜,激趣。数学课的总结,也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悬念。例如,一位教师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中,给学生一道只有条件、没有问题的不完整的题目:“某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让学生思考,根据这样的条件,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学生提出了六个问题:男生占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对前两问,让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中间两问让学生书面列式集体订正;对后两题告诉学生放在下节课研究,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均放在下节课研究。这样做使一题多变做到了适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节课做了铺垫。

个人数学学习总结篇(5)

一、问题提出

在教学中,笔者对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没有课后主动总结习惯的学生成绩都不太理想。这一部分学生不善于总结反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Copy”初中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由于知识点较少,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就可以考到高分。而高中数学教学,注重的是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只有课后主动反思总结的学生,才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三角函数》那一章,关于诱导公式的记忆,很多学生都是死记硬背,掌握的情况非常差,甚至到了高三,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能完全掌握。要是善于课后总结的学生,肯定能发现它们共同的规律:“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看象限的方法是“正弦上(x轴上方),余弦右(y轴右侧),切一、三象限”。理解这两句话,可以准确地掌握任何一个诱导公式。

2.对老师的“盲目崇拜着”

这类学生在做题中遇到难题,不是认真思考,主动探究,而是希望老师板演整个过程,结果每次考到同一类型的题目,还是有很多学生不会。所以只有学生学会解题后反思总结题目的类型,总结解题方法才能真正掌握这类题目。

3.课后的自我复习中,没有整理笔记和试卷的习惯。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树立好高中数学学习的信心

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必须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建议学生阅读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了解他们学习成长中所经历的种种挫折和克服困难的经历。也可以让一些数学学习优秀的学生谈谈他们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激励其他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培养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质疑、思考、归纳、应用和课外学习。如何养成这些习惯呢?可以试着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坚持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前提。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②课堂上带着预习中的问题认真听课,思考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做好课堂笔记。③用自己的方式归纳总结新课中的数学方法,将所学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④课后一定要及时的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运用使知识由会到熟。⑤课外学习是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续,指的是阅读相关资料,参加学科竞赛,还有和老师交流心得体会等方面。

3.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不同的学习环境。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多参与一些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等活动。在学习中多注意问题的不同解法和举一反三的训练。

4.归纳总结常用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重点掌握的数学思想有: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和变换思想等。比如求函数f(x)=lnx+2x-3零点个数的问题,本题考察的就是典型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学生解决这类问题只需要把函数f(x)=lnx和f(x)= -2x+3的图像在同一个坐标系画出来,观察图像交点个数即可。有了数学思想后,还需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在数列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中:Ⅰ.形如:(函数f(n)可以是项数“n”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或指数函数),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是“叠加法”;Ⅱ.形如:(函数f(n)可以是项数“n”的指数函数或者关于“n”的一次式的比值),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是“叠乘法”;Ⅲ.形如:(A≠1,A、B为非零常数),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构造等比数列;Ⅳ.形如:(A、B是非零常数),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是“倒数法”构造等差数列进行求解。

个人数学学习总结篇(6)

其次再来说说学习哪些内容:

第一,重视课本知识: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万变不离其宗,数学也不例外,数学里面的这个“宗”,就是课本,因为所有的学习知识都来源于课本,考试的内容有些高于课本,但是基础知识点还是不会变化的,考试的试题就是课本知识的衍生物,要一点一点去挖掘试题背后的东西,找到其中要考试的重点是哪部分。所以课本还是不能丢的,不能一味地去做一些试题而忽略了课本这个根本。尤其是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将课本的知识点和例题弄明白,书后的每个练习都要认真地做一遍,这样才能说我们基本掌握了这一部分知识。

在暑假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有很多同学在对数学进行预习的时候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我把书看了就是预习了,我觉得只有在看书的基础之上能够将课本上每节的配套练习解决才算真正的预习,因为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最终还是得体现在解题中。

第二,要学会正确地纠错: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犯错,出现错误是正常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同学一错再错,这里面就涉及正确纠错的问题。暑假的时间相对充裕,正是我们纠错的好时机。但是数学的改错绝对不是简单地用红笔把得数改正就可以的。正确的纠错应该是首先搞清楚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是自己对题目的分析有问题还是运算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其次大家要把自己的错误记在心里,时时强化自己的记忆,纠正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家长能够把孩子每天犯的错误单独抄在一个本上定期让孩子再重新做一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做好总结:学习之后的总结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总结是对知识进行升华的过程。很多同学也知道要进行总结,但是需要总结什么很多人并不清楚,在这里建议同学们利用暑假时间总结以下几点:

个人数学学习总结篇(7)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如能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学生就能在活动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能得到切实发展。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可让学生先用小棒摆飞机图案,如果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用不同数目的小棒能摆几架飞机?还剩几根小棒?学生通过操作,发现10根摆两架,15根摆3架,16根摆3架余一根……。用数学方式思考,就是10÷5=2、15÷5=3、16÷5=3……1。进一步操作,学生又发现,无论总棒数有多少,余下的小棒总比摆一个图案所需的小棒根数少。用数学语言归纳出来是:“无论被除数是几,余数总比除数小”。学生通过操作,主动获取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启迪了智慧。

2.在活动中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如“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练习课”,教师可把学习的地点安排在沙坑旁,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学生边议论、边动手,量的量、记的记、算的算,分工合作,数分钟后,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问题:“这个沙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建成这个沙坑应挖去多少立方米土?沙坑里沙的体积是多少?……”由于问题是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因此,学生解答问题的热情很高——而学习就是为自己解决问题的。

3.在比较中发展学习

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学生学得的许多数学知识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知识之间的关系,寻找规律,进而理解、掌握知识。如“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师可设计几种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列式计算并进行比较。①商店里有5盒钢笔,每盒12支,每支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②同学们去植树,全校共15个班,每班分成4组,每组8人,求有多少同学去植树?③同学们乘汽车去参观蔡伦墓,每辆汽车坐45人,用3辆汽车送了2次才把所有同学送完,去参观的同学一共多少人?以上三个数学问题学生可以很快地用两种方法计算出来。

解答后,让学生充分比较三种生活情境和数学情境,从而得出结论: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后两个因数相乘,再和第一个因数相乘,结果不变。以上的知识结论,就是学生通过计算比较,自己发现,自己归纳的,所以掌握的就会更牢固。

4.在讨论中合作学习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小组合作,展开讨论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组讨论是,人人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时时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如:学习“比例基本性质”后,可出示这样一道题:根据4×6=3×8你能否写出比例?能写出几个?题目有一定的挑战性,汇报交流时学生会互相补充得出:①4∶3=8∶6;②3∶4=6∶8;③4∶8=3∶6;④8∶4=6∶3。当有人说出8∶4=6∶3时,会有同学认为和①一样,理由是:和①中两个比相同。这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两个比例中的两内项和两外项分别不同,因而两个比例不同。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被激活了,可以顺利地写出8个不同的比例。

个人数学学习总结篇(8)

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数学难”,数学总是所有学科中两级分化最严重的。但是数学真的那么难吗?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这样的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 当你走进数学王国,真正爱上数学这一门学科时你一定会体验到数学是个魅力无限的学科,蕴含着无尽的美妙和奇趣。可是,在另一些同学看来,数学学习只是跟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图形和算式打交道,很难让人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因而学习成绩下降,进而厌倦数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做题没有步骤,解题格式能省就省)2.不脚踏实地(基础知识都没过关就超前学,搞竞赛,自以为是)3.基础薄弱,缺乏兴趣(前一段内容没有学好,形成恶性循环)、4.没有专研精神(遇到稍微困难的题目就懒得去做)5.毫无计划(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知识不能形成系统)6.运算能力差(如果没有过硬的运算能力,做题时一算就错,那么,再好的思路也白搭,)。

那么怎样学数学呢?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作业、复习)一个步骤(归纳总结)是少不了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形成再学习的能力,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障。以下给同学们提出几条学习数学的建议:

1、加强预习自学,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耳、眼、心、口、手并用调动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感悟新知识,并能应用新知识。

2、善于总结知识、概念、方法间的关系,理解记忆并形成知识链、方法论,发现自己认识能力的优点与不足。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3、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不管是多么简单的题目都要认真对待,不只是写出答案,更重要的是过程是其中蕴含的知识的逻辑联系。这样才能循序渐进,总结归纳,由浅入深。这也是培养数学逻辑思维的主要过程

4、做好及时的复习,强化自我体会。凝思结想,研究每个问题与所学概念的关系,总结问题中展示和隐含的有关技能与方法,多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处理,还有无其他的途径。

个人数学学习总结篇(9)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起着梳理知识技能,回顾学习过程,反思学习方法,评价学习态度,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等多重作用。明代文学家谢榛曾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如余。一堂课,就如一首乐曲,结尾犹如曲终时留下袅袅不尽的余音。然而,纵观目前的课堂小结,却总有一种千人一面的感觉。每至课尾,总能听到老师公式化的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孩子们公式化的回答:“我学到了……”,然后便是下课,没有创新,没有思考,没有个性,给人一种曲终人散的感觉。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便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而消失,让人堪忧。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总结,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韵味悠长的感觉,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积极热爱的美好情感。

一、真诚对话:说出你的收获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至尾声,学生的注意力已处于疲劳状态,怎样激发学生自觉梳理知识、总结知识的兴趣,就成为教师要思考的主要问题。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滋养人性的殿堂。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的不应仅仅是冰冷的知识,好奇、努力、坚持、交流、表达、合作、倾听和独立思考等非智力因素,都是学习过程中珍贵的品质,更应该受到教师的启发和关注。所以在课堂总结中应关注学生的三维。

此时,教师可组织师生展开真诚对话:“说说你这节课的学习感受。”“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对你的伙伴学习表现满意吗?你想对他(她)说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对话的形式可以小组内进行,可以全班展开。在对话中,学生自觉总结梳理知识,形成技能;自觉反思学习过程,形成方法;自觉评价自己和伙伴,形成良好情感。在这个真诚对话中,学生不仅仅收获知识,更领悟方法、总经经验、体验收获的喜悦,感受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可以说,这样的总结内容丰富,扎实有效,它能使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系统化、概括化, 又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觉反思,形成能力。

二、提出问题:激活你的思维

问题是学习的向导,是探索的动力。一个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就是一剂催化学生学习动力的良药。因此,在课尾总结时,让学生提问,给学生问题,就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达到一种课止思不止的效果。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有两种提出问题式总结。一种是让学生针对本节课的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一种是教师根据知识间的前后逻辑联系或联系实际生活提出问题,以达到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欲罢不能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完六年级《比的认识》一课,鼓励学生思考:“我们今天认识了比,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可能提出:“足球比赛中的比分2:0这个比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比吗?为什么这里后项可以是0?”又一次把课堂推入高潮,学生将再一次思考比的含义,用自己对比的含义的理解做出解释。又如,在学习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教师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它的面积,然后动态把它平均分成两个三角形,提出问题:“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三角形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我们下节课的学习。”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下节课,使学生对下节课的学习充满向往,同时又巧妙的渗透了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再如,上完六年级《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圆,你有什么办法?根据圆的什么知识来画的?”学生带着新的思考从课堂走向课外,小课堂的结束,大课堂的开始。

三、快乐游戏:开启你的智慧

游戏,孩子们的最爱,这是由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决定的。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

记得黄爱华老师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就设计了 “找朋友,离教室”这样一个妙趣横生的结尾:

教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卡片说:“你们可以为我出示的这些数字‘找朋友’。如果你的座位号是卡片上数的倍数,你就找到了‘朋友’并可以离开教室了。在离开以前,你要走上讲台,为你的座位号再找出两个‘朋友’并大声说出来,才能走出教室。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它的因数、一个是它的倍数。”学生顿时倍添兴趣。

1. 教师出示卡片2,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个走上讲台,分别说出了自己座位号的倍数和因数,然后离开了教室。

2. 教师出示卡片3、5时,座位号是3、5的倍数的学生,也用同样的方式走出了教室。

3. 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座位号是1、7、11、13、19、23、29、31、37、41、43、47的学生。

师问:“你们怎么还不出去玩呢?”

生答:“因为我们的座位号都不是老师拿的卡片上数的倍数。”

师问:“那出什么数时,你们就都可以出去了呢?”

生答:“1。”

教师出示卡片“1”,在欢快的下课铃声中,同学们依次做完游戏走出教室,学习的快乐洋溢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这样的课堂结尾,我想会给孩子们留下永远美好的回忆。

四、吟唱歌诀:激发你的创造

音乐、故事、儿歌,是孩子们童年的美丽音符,如果我们能在数学课堂总结中巧妙呈现,就如一顿佳肴后的甜美点心,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泼与生机,使数学也变得如此美丽,还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在教低年级学生学习“小括号”时,可以设计这样的结尾:

师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位新朋友呢?”

生答:“小括号。”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首好听的儿歌。”接着播放录音,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听到童声演唱:

个人数学学习总结篇(10)

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有六册教科书的知识要整理复习,还有大量的题目要完成,学习压力很大。他们经过两年的初中生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尤其是在记课堂笔记、错题笔记和知识点整理等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如何减轻九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其学习效率,基于上述情况,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做了一些尝试。

一、基本概念

一般意义上,“反思”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具体讲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以及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描述、体会和感悟。“建构”,即学习者通过反思完善知识建构,促进自身发展。所谓“反思建构”,它不等同于一般意义的复习,不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简单的再次呈现或题海式练习,而是一个梳理、提炼的过程。反思建构的主体是学生,体现的是“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我们依照课时学习思考小结、单元学习反思整理和学期教学内容,以总结的方式把“反思建构”分为课时总结、单元总结、学期总结。

课时总结:是指一课时教学行将结束时,对整课时学习的回顾小结,或是联系课堂学习的内容再次强调学习的重点、难点等。课时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是教师教学的过程,更是学生反思的过程,是学生参与学习、有效学习的过程。

单元总结:是指在学完一个单元的所有课时后,教师根据单元学习的重点、难点及单元学习要达成的目标,引导梳理、澄清该单元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使知识组织化,同时借助错题归类,强化知识建构。

学期总结:是指整册教材学习结束后,对学期知识内容进行回顾梳理,对解题思想和方法进行专题性的指导。通过总结有针对性地加强知识技能的巩固,最终达到提高熟练性的目的。

二、反思建构的实施策略

(一)课时总结:及时反思,当堂整合,落实每堂学习内容

1.逐层引导,递进反思,促进数学方法的有效整合。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它呈现的方式是隐蔽的,这就决定了思想方法的教学要靠平时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已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学生要获取重要的知识,更要体验学习、研究的方法。课堂上讲解完例题或探讨完一个知识点之后我们会引导学生进行题后反思,思考本题用到的基础知识是什么,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本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方法在其他问题中是否也用过,等等。学生一旦懂得反思,就懂得如何解决相关的问题,就能在解题中有新的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许多灵活、简捷的解法是通过反思而得到的,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在反思中得以提高。

2.抓住课堂,做好笔记,促进数学知识的信息整合。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和提高课堂40分钟的有效性,我们认为数学课堂笔记可以完全和书本相结合,把笔记记录在教科书的相应位置。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语言的形式更多,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并且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比文字语言更简洁,形象。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1)学会将文字语言及时转化为数学符号。教材上的定义、定理、公理等通常以文字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实现文字、符号、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

(2)能将课堂习题的解决方法及时记录。对例题和习题的解决,要求学生在题后及时反思,并将解决的主要思路、方法记录在相应的题后。

(3)养成能把平时学习的知识串联的习惯。现在一个课时的学习内容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其显示的知识点、方法、思想等都能找到与本章或其他章节相应内容的联系,因此笔记的设计要有连贯性。

3.归纳整理,巩固交流,促进数学心得的深度整合。根据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中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我校每节课40分钟的课时安排,我们一般把课时总结控制在3~5分钟。有了以上两个步骤的充分准备,课时总结就水到渠成了。我们会留2到3分钟让学生根据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和重新组织,然后请1~2位学生进行笔记整理后的口头小结,其他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对照自己的笔记再次整合,使自己建构的知识不断与数学知识靠近,最终达到一致。

(二)单元总结:归纳反思,梳理纠错,理清每章知识结构

单元总结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方法,是阶段性学习的主要标志,也是连续性的纽带。学习完一个单元之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所学的知识汇集起来,进行整理、综合和概括,使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从中掌握规律性的东西,这既是检查单元教学效果的方法,又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为达成以上单元总结预期的效果,在具体实施中澄清归总、错题归纳可作为单元总结的基本要求。

1.澄清归总时要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但是要保证每个学生能进行反思。单元总结课是单元学习行将结束时的归总阶段,我们需要指导学生依据单元学习目标,回顾单元知识要点,从“点―线―面”逐一进行分析整理,使之纵成线,横成片,从而使单元知识结构脉络分明。同时,为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基于学生能力发展,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在单元总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把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归总为知识提要,列出反映知识间相互联系、相互对照的简表,等等。这样不仅能达到澄清归总单元知识的目的,让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在实践中成为可能。

2.单元总结采用错题归类来强化知识建构,确保数学思想渗透到“问题解决”中。到了阶段性复习时期,错题整理本将是学生重要的复习资料。如果学生学会错题整理的方法,错题整理在后继学习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它可以进一步对错题进行分类,系统化,从而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复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调动。在复习教学环节,我们利用“错题整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做学习的主人;在日常学习中,引导学生归类整理错题,修正知识建构,编制纠错本;阶段复习时,结合纠错本,寻找学习薄弱处,确定复习要点,巩固强化知识建构。

进入九年级,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时间较为紧张。为减轻学生的负担,要求学生每周周末做一次错题笔记整理。为了引导学生针对错题进行有深度的反思,可以将错题笔记的形式固定成一种格式,形成一个表格打印出来。教师在批阅完作业或试卷后,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创造性和指导性的题目,让学生按以下表格的要求进行错误订正。

让学生将错题剪下来贴在相应的区域,并针对错误步骤进行订正,反思自己产生错误的原因。再利用教师面批的机会帮助学生进行总结与分析,指导学生在解题后,画一张清晰的解题思路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

(三)学期总结:诊断反思,物化知识,解决每册问题要义

学期总结的实施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现行教材为载体,师生对整册教材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进行回顾、梳理、交流、反思的过程。经过教师的有效组织,引导学生梳理和整合出一学期所学数学知识最为核心的理念、原理、策略及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最终将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内化为自主的认知结构,用这些基本的知识框架统率其他知识。为了更加有效设计学期总结,我们提炼概括了两条学期总结的操作要点:

1.聚焦专题,逐一反思,全面梳理知识网。在学期总结中,我们让学生从整体上回顾一学期所学内容。再现一册书的内容,绝不是盲目随意地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通过知识梳理后的专题聚焦来明确总结的重点,更好地加强学期总结的针对性,提高效率,减轻学业负担。

一是全面整理,编织成网。如在复习“直线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指导学生设计这样一张表,把表中的空格填完后,就是一次系统的总结,这张表便于对比、区别和类比。

二是专题整理,深化学习。专题有知识型和方法型之分,知识型的专题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及其应用”“函数最值问题”等,方法型的专题有“转化与化归”“分类与讨论”等。因此,学期总结时在梳理回顾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及实际学情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罗列后再串联聚焦到一个个专题。通过聚焦专题、分块总结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视野去整理总结分散在课本中的同一知识点,学会纵向有序的比照、练习,熟练掌握,形成清晰的知识系统。这样的学期总结不仅清晰有序,而且因为专题的聚焦而使同一知识点集中放大再现,综合运用,达到突破难点、强化重点的目的,建构起一个个完整清晰的知识链。

2.知识物化,借助“题典本”建构知识网。知识物化是指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以一定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这里所指的物化主要是学习内容的文字化。学习内容的文字化,即把学习的重要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便于后续学习过程的复习和巩固之用。

在具有较完整的笔记本和纠错本的基础上,再构建“题典本”――记录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典型例题。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积累了很多数学题目,把这些题目分类整理形成完整的体系,有助于复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总之,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的同时,留给学生梳理归纳的时空,教给学生反思建构的方法,引领学生主动回顾反思、有效总结,学会通过总结把书本“读薄”,从而促进学生更加智慧地学习,更加有效地学习。同时,无论哪一个阶段的学结,都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梳理和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只有人人参与了总结学习的过程,情感、态度、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上一篇: 组长个人工作汇报 下一篇: 计量分析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