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0 16:38:02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1)

一、具体做法

(一)认识上促动,开发述职报告活动持续动力

重点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述职报告活动能否顺利开展,首先取决于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我们以郑铁党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在全局基层站段级单位实行职工代表述职报告制度的意见》,对活动的意义、目的、内容、方式、范围、领导组织进行了明确,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多年来,我们坚持在党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班上增设民主管理课程,坚持把包括职工代表述职内容在内的民主管理知识纳入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坚持把职工代表述职等民主管理工作纳入基层单位经营业绩考核,努力营造民主氛围,使领导干部更加关注和重视职工代表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二是强化基层工会干部的干事意识。工会作为职代会日常工作机构和民主管理的组织者,在职工代表述职工作中负有重要职责。述职报告活动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取决于基层工会干部的工作态度。为克服部分基层工会干部中存在的“工作人员少、述职面积广、述职人员多、工作难度大”的畏难情绪,我们对开展述职报告活动不积极的单位,给予一对一重点帮扶和指导,为他们提供模式参考,并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传媒手段大力宣传成功单位的经验及取得的效果,及时消除他们的顾虑,帮助他们树立开展工作的信心。三是强化职工代表的作为意识。职工代表是被评议的对象。他们的主动参与是述职报告活动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各级工会通过每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培训班和以会代训等形式,积极宣传职工代表的权利、义务和开展述职报告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学习、宣传和发动,使职工代表充分认识到参与述职报告活动是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重要手段,是使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进一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信任自己的重要渠道,强化了职工代表的作为意识,激发了职工代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二)内容上规范,方便述职报告活动有形操作

一是规范路局、站段两级代表述职内容。路局、站段两级代表述职主要从八个方面进行: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重要规章制度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及作用发挥情况;关心企业改革发展,在提案和合理化建议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联系群众,积极调查研究,征求、反映职工群众意见和要求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成效;参与代表巡视检查、专门委员会及其他管理机构组织的活动中所做的工作;传达贯彻职代会精神,宣传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和集体合同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经验和体会;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最后作出承诺并提出倡议。二是规范车间级职工代表述职内容。车间级职工代表述职比照站段级职工代表进行。考虑一线职工代表素质差异及现场实际状况,各基层单位为车间职工代表提供了述职模板。述职模板通常采用表格和问答两种形式,职工代表只需按表格要求和问答题内容对应填写自己的履职情况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有效解决了有的代表不愿写、不会写、不知道怎么写述职报告的难题。三是规范新当选职工代表述职内容。对换届职工代表或新补选的职工代表,由于履职时间比较短,着重谈当选职工代表后的感受以及今后如何发挥职工代表作用的打算。

(三)方式上灵活,营造述职报告活动理想效果

一是述职范围分级进行。路局级职工代表原则上在站段职工(代表)大会上述职,路局机关的职工代表在所在处室职工大会上述职;站段级职工代表在车间职工(代表)大会上述职;车间级职工代表在所在班组、科室的职工大会上述职。部分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召开专题述职大会进行述职。领导干部是职工代表的,在向职代会作年度述职时,报告其履行职工代表职责的有关内容,不再专门述职。二是述职形式因地制宜。针对基层单位抽调人员困难、会议时间短、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各单位因时因人而异开展述职报告活动。会议时间比较紧的,职工代表采取书面述职形式,并提前下发书面述职报告,给职工群众充分审议的时间,保证述职评议效果;时间充足的,采取口头述职。换届时的职工代表因履职时间短,可每人述职,也可由所在选区被评议的职工代表中推选一名代表作典型发言,所有被评议的职工代表在述职报告上签字认可,共同接受评议。由于我们坚持了因人因地因事制宜的原则,述职报告活动得到全面开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措施上细化,促进述职报告活动良性发展

一是实行互动沟通。随着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生产力布局调整和深化整合,基层单位管辖范围不断扩大,点多线长,人员分散,造成许多职工对本选区的职工代表并不十分了解。为了使职工对职工代表的评议更加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各级工会把被评议职工代表的相关资料及联系电话,通过局域网等形式进行公示,方便职工群众的监督,加深选区职工对职工代表的了解。路局房地产经营开发中心工会为了使本级职工代表更好地了解本中心出席路局级职工代表有关情况,专门安排路局级职工代表在本中心职工代表培训班上讲课,宣传上级职代会精神,交流参加上级职工代表培训班的体会和感想,密切了职工代表与本选区职工的联系。二是搞好群众测评。职工代表坚持每年一次向所在选区职工述职。选区职工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格次对职工代表进行无记名评定表决。评议结果在职工(代表)大会上直接公布。述职人员根据评议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方案,改进情况书面报告上级工会,并在下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报告整改情况,接受审议。对连续两年满意率在95%以上的,评为优秀职工代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连续两年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低于70%的职工代表,劝其自动辞去代表职务。三是纳入刚性考核。我们把职工代表述职报告工作纳入基层单位经营业绩考核、民主管理厂务公开考核和工会重点工作考核,并将其作为工会评先的重要条件。我们还建立了职工代表电子档案,职工代表述职情况在档案中及时显示,述职报告与职代会材料合并归档,促进了述职报告活动良性发展。

二、启示与思考

(一)开展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有利于促进企业民主管理

实践证明,通过开展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职工代表参政议政能力明显提高,企业民主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了企业上下同保安全、共谋发展、共建共享和谐企业的良好局面。统计显示,**年路局职代会征集提案501件,较**年158件增长了217%,涉及改革发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提案所占比例由**年的40%增长到**年的65%。提案质量明显提高。路局每年用于解决职代会提案建设资金达1400万元左右。近年来,路局采纳合理化建议、改进技术项目1725件,有1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我局先后荣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集体合同建制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开展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有利于提升职工代表的整体工作水平

代表述职评议的过程,也是代表接受法律教育、职责教育和宗旨教育,增强代表使命意识和荣辱意识的过程。有利于激发职工代表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与时俱进,自觉履职,不断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整体工作水平。评议好的职工代表,价值得以体现,会更加信心百倍,做好工作,不辜负选区职工的期望与重托;评议不好的职工代表会对照标准,查找差距,弥补不足,迎头赶上。一位新当选的职工代表在述职报告中这样写道:“要以履行好职责为荣,以失职失责为耻;以为职工服务为荣,以脱离群众为耻;以有所作为为荣,以不思作为为耻,真正负起责任,参与进来,发挥作用,争取做一名领导放心、群众信任、敢讲真话、善于维权的优秀职工代表”。

(三)开展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有利于对职工代表行为的有效监督。职工代表本身是职工群众选出来的,代表和维护本选区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理应受到职工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在日常工作中,个别职工代表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很好地履行职工代表的职责,不能及时了解和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只是开会时,才翻翻材料,画画钩,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的普遍开展,改变了过去职工代表只监督别人、自己无人监督的局面,使职工代表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时刻提醒自己作为职工代表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去做?如何做得更好?对职工代表的行为起到了自我约束和外在制约的双重功效,改变了过去职工代表在群众心目中的“会前握握手、会中举举手、会后挥挥手”的“三手”形象。

(四)开展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有利于密切职工代表与职工群众的联系。通过职工代表述职和职工群众评议,一是使职工代表进一步认清了他们与选区职工群众间是选举与被选举、代表与被代表、监督与被监督、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从而更加尊重职工,关爱职工,深入职工,听取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疾苦,竭诚为职工服务;二是使选区职工群众进一步了解了职工代表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明晓了职工代表工作的成绩与不足,从职工代表的述职评议中,认识到自己选出的代表就是为职工服务的,职工代表参政议政,就是代表职工行使管理企业的权利,真正体现了职工群众当家作主。许多职工感慨地说:“以前选职工代表,感觉选谁都一样,因为职工代表作用发挥好坏无人监督,现在可不一样了,职工代表如果不为职工说话办事,评议时就会受到影响,我们选举时慎重多了。”

三、问题及对策

虽然我们在开展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个别单位领导对述职报告活动的认识还有偏差,个别局机关处室的职工代表对述职工作态度不积极。非运输站段和车间级开展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相对薄弱。二是职工代表展示作为的平台还有待拓宽。一些单位在职代会闭会期间为职工代表提供的日常民主管理活动相对较少。职工代表发挥作用缺乏畅通的渠道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监督职工代表整改落实的力度还有待加强。部分单位还存在着“重测评、轻整改”的倾向,在评议工作过程中只注重评议,而对职工代表整改方案实施情况的监督力度不够,使评议工作表面化。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2)

重点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述职报告活动能否顺利开展,首先取决于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我们以郑铁党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在全局基层站段级单位实行职工代表述职报告制度的意见》,对活动的意义、目的、内容、方式、范围、领导组织进行了明确,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多年来,我们坚持在党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班上增设民主管理课程,坚持把包括职工代表述职内容在内的民主管理知识纳入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坚持把职工代表述职等民主管理工作纳入基层单位经营业绩考核,努力营造民主氛围,使领导干部更加关注和重视职工代表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二是强化基层工会干部的干事意识。工会作为职代会日常工作机构和民主管理的组织者,在职工代表述职工作中负有重要职责。述职报告活动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取决于基层工会干部的工作态度。为克服部分基层工会干部中存在的“工作人员少、述职面积广、述职人员多、工作难度大”的畏难情绪,我们对开展述职报告活动不积极的单位,给予一对一重点帮扶和指导,为他们提供模式参考,并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传媒手段大力宣传成功单位的经验及取得的效果,及时消除他们的顾虑,帮助他们树立开展工作的信心。三是强化职工代表的作为意识。职工代表是被评议的对象。他们的主动参与是述职报告活动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各级工会通过每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培训班和以会代训等形式,积极宣传职工代表的权利、义务和开展述职报告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学习、宣传和发动,使职工代表充分认识到参与述职报告活动是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重要手段,是使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进一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信任自己的重要渠道,强化了职工代表的作为意识,激发了职工代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二)内容上规范,方便述职报告活动有形操作

一是规范路局、站段两级代表述职内容。路局、站段两级代表述职主要从八个方面进行: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重要规章制度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及作用发挥情况;关心企业改革发展,在提案和合理化建议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联系群众,积极调查研究,征求、反映职工群众意见和要求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成效;参与代表巡视检查、专门委员会及其他管理机构组织的活动中所做的工作;传达贯彻职代会精神,宣传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和集体合同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经验和体会;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最后作出承诺并提出倡议。二是规范车间级职工代表述职内容。车间级职工代表述职比照站段级职工代表进行。考虑一线职工代表素质差异及现场实际状况,各基层单位为车间职工代表提供了述职模板。述职模板通常采用表格和问答两种形式,职工代表只需按表格要求和问答题内容对应填写自己的履职情况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有效解决了有的代表不愿写、不会写、不知道怎么写述职报告的难题。三是规范新当选职工代表述职内容。对换届职工代表或新补选的职工代表,由于履职时间比较短,着重谈当选职工代表后的感受以及今后如何发挥职工代表作用的打算。

(三)方式上灵活,营造述职报告活动理想效果

一是述职范围分级进行。路局级职工代表原则上在站段职工(代表)大会上述职,路局机关的职工代表在所在处室职工大会上述职;站段级职工代表在车间职工(代表)大会上述职;车间级职工代表在所在班组、科室的职工大会上述职。部分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召开专题述职大会进行述职。领导干部是职工代表的,在向职代会作年度述职时,报告其履行职工代表职责的有关内容,不再专门述职。二是述职形式因地制宜。针对基层单位抽调人员困难、会议时间短、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各单位因时因人而异开展述职报告活动。会议时间比较紧的,职工代表采取书面述职形式,并提前下发书面述职报告,给职工群众充分审议的时间,保证述职评议效果;时间充足的,采取口头述职。换届时的职工代表因履职时间短,可每人述职,也可由所在选区被评议的职工代表中推选一名代表作典型发言,所有被评议的职工代表在述职报告上签字认可,共同接受评议。由于我们坚持了因人因地因事制宜的原则,述职报告活动得到全面开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措施上细化,促进述职报告活动良性发展

一是实行互动沟通。随着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生产力布局调整和深化整合,基层单位管辖范围不断扩大,点多线长,人员分散,造成许多职工对本选区的职工代表并不十分了解。为了使职工对职工代表的评议更加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各级工会把被评议职工代表的相关资料及联系电话,通过局域网等形式进行公示,方便职工群众的监督,加深选区职工对职工代表的了解。路局房地产经营开发中心工会为了使本级职工代表更好地了解本中心出席路局级职工代表有关情况,专门安排路局级职工代表在本中心职工代表培训班上讲课,宣传上级职代会精神,交流参加上级职工代表培训班的体会和感想,密切了职工代表与本选区职工的联系。二是搞好群众测评。职工代表坚持每年一次向所在选区职工述职。选区职工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格次对职工代表进行无记名评定表决。评议结果在职工(代表)大会上直接公布。述职人员根据评议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方案,改进情况书面报告上级工会,并在下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报告整改情况,接受审议。对连续两年满意率在95%以上的,评为优秀职工代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连续两年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低于70%的职工代表,劝其自动辞去代表职务。三是纳入刚性考核。我们把职工代表述职报告工作纳入基层单位经营业绩考核、民主管理厂务公开考核和工会重点工作考核,并将其作为工会评先的重要条件。我们还建立了职工代表电子档案,职工代表述职情况在档案中及时显示,述职报告与职代会材料合并归档,促进了述职报告活动良性发展。

二、启示与思考

(一)开展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有利于促进企业民主管理

实践证明,通过开展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职工代表参政议政能力明显提高,企业民主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了企业上下同保安全、共谋发展、共建共享和谐企业的良好局面。统计显示,2006年路局职代会征集提案501件,较2001年158件增长了217%,涉及改革发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提案所占比例由2001年的40%增长到2006年的65%。提案质量明显提高。路局每年用于解决职代会提案建设资金达1400万元左右。近年来,路局采纳合理化建议、改进技术项目1725件,有1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我局先后荣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集体合同建制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开展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有利于提升职工代表的整体工作水平

代表述职评议的过程,也是代表接受法律教育、职责教育和宗旨教育,增强代表使命意识和荣辱意识的过程。有利于激发职工代表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与时俱进,自觉履职,不断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整体工作水平。评议好的职工代表,价值得以体现,会更加信心百倍,做好工作,不辜负选区职工的期望与重托;评议不好的职工代表会对照标准,查找差距,弥补不足,迎头赶上。一位新当选的职工代表在述职报告中这样写道:“要以履行好职责为荣,以失职失责为耻;以为职工服务为荣,以脱离群众为耻;以有所作为为荣,以不思作为为耻,真正负起责任,参与进来,发挥作用,争取做一名领导放心、群众信任、敢讲真话、善于维权的优秀职工代表”。

(三)开展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有利于对职工代表行为的有效监督。职工代表本身是职工群众选出来的,代表和维护本选区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理应受到职工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在日常工作中,个别职工代表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很好地履行职工代表的职责,不能及时了解和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只是开会时,才翻翻材料,画画钩,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的普遍开展,改变了过去职工代表只监督别人、自己无人监督的局面,使职工代表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时刻提醒自己作为职工代表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去做?如何做得更好?对职工代表的行为起到了自我约束和外在制约的双重功效,改变了过去职工代表在群众心目中的“会前握握手、会中举举手、会后挥挥手”的“三手”形象。

(四)开展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有利于密切职工代表与职工群众的联系。通过职工代表述职和职工群众评议,一是使职工代表进一步认清了他们与选区职工群众间是选举与被选举、代表与被代表、监督与被监督、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从而更加尊重职工,关爱职工,深入职工,听取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疾苦,竭诚为职工服务;二是使选区职工群众进一步了解了职工代表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明晓了职工代表工作的成绩与不足,从职工代表的述职评议中,认识到自己选出的代表就是为职工服务的,职工代表参政议政,就是代表职工行使管理企业的权利,真正体现了职工群众当家作主。许多职工感慨地说:“以前选职工代表,感觉选谁都一样,因为职工代表作用发挥好坏无人监督,现在可不一样了,职工代表如果不为职工说话办事,评议时就会受到影响,我们选举时慎重多了。”

三、问题及对策

虽然我们在开展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个别单位领导对述职报告活动的认识还有偏差,个别局机关处室的职工代表对述职工作态度不积极。非运输站段和车间级开展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活动相对薄弱。二是职工代表展示作为的平台还有待拓宽。一些单位在职代会闭会期间为职工代表提供的日常民主管理活动相对较少。职工代表发挥作用缺乏畅通的渠道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监督职工代表整改落实的力度还有待加强。部分单位还存在着“重测评、轻整改”的倾向,在评议工作过程中只注重评议,而对职工代表整改方案实施情况的监督力度不够,使评议工作表面化。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3)

述职报告一般由首部、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组成。

1.首部。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或称谓等内容。

(1)标题。述职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之分。单标题一般为“述职报告”,也可以在“述职报告”前面加上任职时间和所任职务;双标题由正标题和副标题组成,副标题的前面加破折号。正标题是对述职内容的高度概括,副标题与单标题的构成大体相似。

(2)主送机关或称谓。标题之下第一行顶格写主送机关或称谓。向上级机关呈送的述职报告,应写明收文机关;向领导和本单位干部职工作述职报告,则应写明称谓。

2.正文。由导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1)导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任职介绍,说明自己的任职时间、担任职务和主要职责,简要交代述职的内容和范围;二是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职责要求,即使是相同的岗位,也由于述职者个人的个性差异,其工作方法、工作业绩也不相同。因此,述职报告要突出个性特点,展示述职者个人风格和魄力,切忌千人一面。

(2)主体。这是述职报告的核心,主要陈述履行职务的情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任职期间的任务完成情况,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二是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三是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目标或打算。

(3)结尾。一般要求用格式化的习惯语来结束全文,采用谦逊式结尾、总结归纳式结尾或表决心式结尾等形式。

3.落款。包括署名、成文或述职时间两种。也可以将署名放在标题之下。

述职报告写作要求:

1.标准要清楚。要围绕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来讲述自己的工作,尤其要体现出个人的作用,不能写成工作总结。

2.内容要客观。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实在、全面准确。既要讲成绩,又要讲失误;既要讲优点,又要讲不足;既不能夸大成绩,也不能回避问题。只有客观陈述履行职务的情况,才能有助于上级机关和所属单位群众对自身工作作出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价。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4)

一份好的述职报告,至少应当体现三个特点:第一是限定性。首先是选材限定。述职人无论是叙述做过的事情,还是说明取得的成果,所用材料都必须限定在述职人的职责范围以内,不能游离职责去任意选取.

其次是作者限定。述职报告的作者必须是述职者,即相应职责的承担人或某个述职集体的代表。再次是时间限定。报告的是任职期或其中某一阶段履行职责的情况。第二是写实性。首先是突出事实,因为对履行职责情况最具说服力的东西是事实,所以述职报告完全可以少讲或不讲那些“虚”的东西,而只用事实说明述职者的德、能、勤、绩、廉状况.

述职报告不是不能谈认识,而是不能喧宾夺主,重点是侧重于陈述做了什么和效果如何。其次是叙述准确,对事实不夸大、不缩小,注意把握分寸。再次是述职报告中所涉及的时间、数字、实例都必须真实可靠。第三是简朴性。无论是上报的文字还是当场叙说,要获得好的效果和印象,述职报告都主张在语言文字表述上尽量简明扼要,朴实无华,既要避免使用铺张渲染的描写语言、抒情语言,又要避免使用议论性语言和套话、空话,而只应使用说明性语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如实道来.

在文体结构上,述职报告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标题经常采取两种写法:一种是只写“述职报告”四字,再一种是加上时间和所任职务。称谓要根据情况确定,如果是向上级领导呈送的述职报告,顶格写接收者名称;如果述职报告用于面对面地向领导、主管和相关群体口头表达,称谓则针对听众对象灵活变化。落款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如果述职人的职务、姓名已经在标题上出现,那么,文末只写成文时间即可.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5)

述职报告和个人工作总结是使用比较频繁的两种事务文书。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人在拟写述职报告时,往往把它写成个人工作总结,将两者混为一谈。要准确掌握它们的写法,关键在弄清两者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述职报告和个人工作总结在概念的本质上有所不同,应把两者加以区分开来。述职报告是各类公职人员向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上级机关和职工群众,如实陈述本人在一定时期内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一种事务文书。《孟子·梁惠王上》说:“诸侯朝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可见,所谓述职就是陈述职守,报告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而不涉及与本职无关的事项。而个人工作总结则是个人对做过的某一阶段的工作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从中找出收获、经验教训及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的一种事务文书。

二、目的作用不同

述职报告和个人工作总结行文的目的和作用是不一样的。述职报告是群众评议组织、人事部门考核述职干部的重要文字依据,不仅有利于述职者进一步明确职责,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素质、改进工作,还有利于增强民主监督的良好风气。而个人工作总结则是为了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借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同时,也有助于针对性地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三、回答的问题不同

两者在具体写作中,文中具体所要回答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个人工作总结是对一项工作或一段时间里的工作给予的归纳,它要回答的是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绩,取得了哪些经验,存在哪些不足,要吸取什么教训,今后有何打算等问题。而述职报告要回答的是有什么职责,履行职责如何,是如何履行职责的。称职与否等问题。既要表述履行职责的结果,展示履行职责的过程,又要介绍履行职责的出发点和思路,还要申述处理问题的依据和理由。

四、写作的侧重点不同

应用文在写作时,并不是对每个部分平均分配笔墨,把所有的材料罗列开来,而是有所侧重,详略得当。在这点上,述职报告与个人工作总结在写作的侧重点,主要着笔的地方也有所不同。个人工作总结一般以归纳工作事实、汇总工作成果为主。重点在于阐述主要工作,取得的成绩都可以归纳在总结之中。而述职报告则必须以报告履行职责情况、报告德才能绩为主,重点在于展示履行职责的思路、过程和能力,重点和范围有确定性,仅限于职责的范围之内,围绕职责这个基点精选材料,职责范围外的概不涉及。

五、结束语不同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6)

一、概念不同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述职报告和个人工作总结在概念的本质上有所不同,应把两者加以区分开来。述职报告是各类公职人员向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上级机关和职工群众,如实陈述本人在一定时期内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一种事务文书。《孟子·梁惠王上》说:“诸侯朝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可见,所谓述职就是陈述职守,报告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而不涉及与本职无关的事项。而个人工作总结则是个人对做过的某一阶段的工作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从中找出收获、经验教训及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的一种事务文书。

二、目的作用不同

述职报告和个人工作总结行文的目的和作用是不一样的。述职报告是群众评议组织、人事部门考核述职干部的重要文字依据,不仅有利于述职者进一步明确职责,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素质、改进工作,还有利于增强民主监督的良好风气。而个人工作总结则是为了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借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同时,也有助于针对性地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三、回答的问题不同

两者在具体写作中,文中具体所要回答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个人工作总结是对一项工作或一段时间里的工作给予的归纳,它要回答的是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绩,取得了哪些经验,存在哪些不足,要吸取什么教训,今后有何打算等问题。而述职报告要回答的是有什么职责,履行职责如何,是如何履行职责的。称职与否等问题。既要表述履行职责的结果,展示履行职责的过程,又要介绍履行职责的出发点和思路,还要申述处理问题的依据和理由。

四、写作的侧重点不同

应用文在写作时,并不是对每个部分平均分配笔墨,把所有的材料罗列开来,而是有所侧重,详略得当。在这点上,述职报告与个人工作总结在写作的侧重点,主要着笔的地方也有所不同。个人工作总结一般以归纳工作事实、汇总工作成果为主。重点在于阐述主要工作,取得的成绩都可以归纳在总结之中。而述职报告则必须以报告履行职责情况、报告德才能绩为主,重点在于展示履行职责的思路、过程和能力,重点和范围有确定性,仅限于职责的范围之内,围绕职责这个基点精选材料,职责范围外的概不涉及。

五、结束语不同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7)

经济预测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

标题。经济预测报告的标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单位、时间、事由和文种组成;另一种是论文式标题。

正文。经济预测报告的正文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经济预测报告的开头,简要说明预测的目的和意义,介绍预测对象的历史和现状,说明预测的方式方法。这一部分数据要准确,资料要典型,表述要概括精当。

经济预测报告正文的主体是写预测趋势。预测必须建立在对经济现象作科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材料的组织安排灵活多样,可用并列式结构,对预测对象归纳几个特点加以阐述;可用连贯式结构,按照发展顺序写预测的内容;也可用分总式结构,依循因果关系来表述。

经济预测报告的结尾,根据预测的结果提出建议和改善经营的办法,力求具体、切实,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写经济预测报告,要重视搜集和分析资料,应全面、系统;预测要实事求是,具有科学性;文字表述要准确。

范例一

企业职工补发工资购买力投向预测

根据××省有关工资改革文件精神,我市于1985年12月下旬对企业职工工资进行了理顺。据初步测算,我市符合调资的职工人数约15~16万人,按文件规定每个职工补发工资额平均每月12.5元,由于企业性质未定,各单位暂按每个职工60元预支,其余多退多补,预计全市职工补发理顺工资额约为800万元左右。

为了摸清职工补发工资后的投向,我们对××纺织厂76户职工家庭共263口人进行了调查。这76户共补发工资金额为7,270元,他们主要购买投向是:吃的支出为3,960元,占54.47%;穿的支出1,000元,占13.76%;用的支出560元,占7.7%;储蓄为1,330元,占18.29%,其它支出为420元,占5.78%。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8)

笔者认为:会计人员的专业责任是依法记账、算账、报账。会计人员的任务不宜扩大。总会计师是行政领导,会计机构负责人以及会计主管人员是行政管理人员,出纳是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从事“财产物资核算”和“档案管理”的同志,都不是会计人员。

一、从林老板说起

电影《林家铺子》的故事,距离今天只有几十年,并不遥远。林老板是主角,开办林家铺子,资本是自筹的,有一部分是吸收民间资金。他是店老板或者算是董事长,因为林家铺子比较小,他集财产所有者,经营者于一身,兼计划和出纳(财务管理人员),进货和销货(营业人员),记账和算账(会计人员),千头万绪一把抓,忙得很。

今天的财务管理人员与会计人员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分工的结果,但是,人们常常把会汁人员混同于财务管理人员。《新华词典》解[财务]一词:“机关、企业、团体组织中有关财产的管理或经营以及现金的出纳、保管、计算等事务。”此说通俗易懂。笔者从事会计和审计职业50年,经验告诉我,大型企业财务会计机构,下设财务管理与会计两个机构,财务管理机构设置负责人、出纳、计划人员等;会计机构设置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做到管钱不管账(不排除出纳人员登记财务管理的出纳账),管账不管钱。

企业经济活动也是财务活动,俗称交易。企业经济活动产生经济凭证或财务凭证,俗称原始凭证,是会汁核算的对象,所以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既存在联系又存在区别。正因为财务与会计存在区别,所以分别制订《企业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不宜混淆。

二、会计人员与非会计人员

过去,没有人讨论会计人员与非会计人员,造成会计岗位与会计任务划分不清,不利于会计岗位分工,不利于会计人员执行任务,不利于会计学理论研究。下面以大型企业为例进行讨论。

(一)会计人员

论述会计人员应当树立标准。会计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三项基本条件:

1 具有执行会计任务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计核算操作知识和书本知识,以会计核算操作知识为主。

2 取得执行会计任务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证书;

3 在一个单位或会计机构执行会计核算任务,单位不设会计机构的,可以说是“在一个单位执行会汁任务”。

会计人员分为制证、记账、编表三个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也可以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

会计人员不负责财产物资核算、稽核,档案管理等工作。

(二)非会计人员

严格划分会汁人员与非会计人员,有利于会汁学理论发展,有利于正确认识会计学理论,有利于安排会计工作岗位和正确认识会汁任务。非会计人员是指不在会计岗位的总会计师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以及出纳人员。

1 总会汁师。总会计师是企业“三师”之一,是行政领导,其职权受《总会计师条例》的规范。他尽管具备会计人员的前两个基本条件,但不具备“在一个单位执行会计任务”的基本条件,因此不能作为会计人员论。

2 会计机构负责人。他或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务是会计行政管理,负责会计岗位分工、检查会计人员执行会计任务的质量和进度,稽核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告是否符合规定,可以兼档案管理、上传会计人员的要求和建议,下达总会计师或财务经理的指示,主持业务学习,接待审计人员等。企业不设财务管理机构时,协助总会计师或财务经理安排财务计划及筹资,以及代行管理出纳人员等工作,不作为会计人员论。

当会计人员因病、因事请假或小型企业会计人员编制不足时,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人员上岗,此时可以作为会计人员论。应当指出:会计机构负责人作为会计人员时间时丧失稽核记账凭证和报表的行政权力,此时应由总会计师兼职,这样可以防止会计机构负责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

3 出纳人员。尽管出纳人员具有会计核算知识,取得执行会计任务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证书,但仍旧是财务管理人员。不作为会汁人员论。在大型企业中,常常设置财务管理机构,其中包括出纳人员。出纳人员管钱不管会计账簿,会计人员管会计账簿不管钱。应当指出:出纳人员登记的出纳账是财务管理账簿,不是会计账簿,只有从理论上严格划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才有可能说,一切经济凭证来源于会计机构外部,使会汁职业与经济事项发生和执行结果没有直接关系。

小企业不设置财务管理机构,出纳人员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代为管理,但这不能改变出纳人员是财务管理人员的事实。他相当于仓库保管人员,一边管理现金(特种商品),一边登记出纳台账,相当于登记商品数量账。

三 会计岗位分工

会计岗位可以划分为制证、汜账和编表三个岗位。

(一)制证岗位

制证会计人员应当以会计核算既定标准为准绳,检查经济凭证是否具备真实、充分品格,用记账凭证确认填制日期、编号、摘要、分录、金额、经济凭证若干张,并在“制证”栏盖章,记账凭证是会汁核算的起点,不允许有任何疏忽。制证会计人员根据不具备真实、充分品格的经济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就是违背职业道德,情节严重的应当受到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谴责,直至吊销任职资格证书。

所谓“真实”,是指经济凭证是法定的或习惯沿用的格式,项目填制齐全、清晰,应当加盖的印章齐全,列示了单位全称、地址和电话号码,便于查证。所谓“充分”,是指每一项经济业务均经过相关管理机构出具证明文书或相关负责人签字,证明财产已经验收入库或出库或消费。记账凭证必须经过会计机构负责人在“稽核”或“审核”处签章,表示同意制证会计人员的意见,承担管理责任,才能传递给汜账会计人员。

(二)记账岗位

记账会计人员以经过审核的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期末,编制账户余额表并试算平衡。对于往来账户应当检查并注明哪些债权或债务超过了还款期限,供财务管理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在登记和计算账户过程中,发现错误的会计分录,应当把记账凭证退还给制证岗位的会计人员处理。会计账簿的核算余额是编制会汁报告的主要根据。

(三)编表岗位

会计报告是现代会计核算的标志,必须

具备真实、允当品格。编表会计人员向会计机构负责人提出会计报告,标志会计人员相对完成任务。

所谓“真实”,是指会计报告中的每一个项目均根据账产余额计算和填列。所谓“允当”,是指报表符合《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条例》的规定。

不具备真实、允当品格的会汁报告,是严重的玷污会计职业行为,是对业主,债权人和社会潜在投资者的欺骗。若是接受指使编制虚假会计报告,编表会计人员应当受到行政处分。一经查实是故意编制虚假会计报告的,应由相关部门吊销编表会计人员专业任职资格证书。情节严重的,依照《会计法》和《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法律责任。

四、依法会计核算

企业所谓“依法会计核算”,是指依照《会计法》、《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条例》、《会主准则》或会汁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会计核算既定标准执行会计核算任务。研究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是为了规避法律责任。

(一)制证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第(五)项,“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第(七)项,“未按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单位本位币的”;第四十三条第一款,“伪造、变造会汁凭证”;第四十四条第一款,“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第(一)项,“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标准的”。制证会计人员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记账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第(一)项,“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第(二)项,“私设会计账簿的。第(四)项,“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第(九)项,“未按照规定建立井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第四十三条第一款,“伪造、变造会计账簿”;第四十四条,“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账簿”。《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提前或者延迟结账日期的”;第(五)项,“拒绝财政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对财务会计报告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的”。汜账会计人员有前述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三)编表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向不同的会计数据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第(八)项,“末按照规定保管会计数据,致使会计数据毁损、灭失的”;第四十三条第一款,“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的”,第(五)项,“拒绝财政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对财务会计报告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的。”编表会计人员有上述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一句话,凡是影响会计报告真实、允当品格的会计行为,都在禁止之列。

所谓“真实”,是指会计报告根据会计账簿的核算结果编制。所谓“允当”,是指会计报告依据《条例》规定编制。

五、会计人员的任务不宜任意扩大

会计人员的任务是会计核算。

传统会计学却说:会计的任务包括:”(一)核算经济业务,正确提供经济信息;(二)加强管理,维护经济业务;(三)考核财务状况,加强经济核算,促进效益提高;(四)预测经济前景,参与计划决策”。此说不尽妥当。会计人员仅需执行“(一)核算经济业务,正确提供经济信息”的专业任务。其它三项任务与会计人员无直接关系。

1 评“加强管理,维护经济业务”任务。该书解释,“国家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计制度、法规和会计行为准则,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财务通则等。”此说不妥。会计人员执行任务的既定标准是会计法等等,依照既定标准执行会计任务,就是依法会计核算。依法会计核算贯彻于处理会计业务处理全过程,是会计人员应当执行的规定,不构成会计人员的任务。

2 评“考核财务状况,加强经济核算,促进效益提高”任务。该书解释:“经济核算就包括了对财务状况的考核、总结、评价。财务状况考核,主要是通过对会计核算资料的分析、计算此较、考核其资产存量情况,考核企业、单位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收入、费用,成本水平等。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总结经验,挖掘潜力,合理筹措和调度资金,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此说不妥,“考核财务状况”等等是企业负责人、“三师”、财务管理和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务,不是会计人员的专业任务。

3 评“预测经济前景,参与计划决策”任务。该书解释:“比如企业从产品质量,技术能力考虑改造一台老设备,但会计从工、料费的支出,从实现利税比较经济效果,不如引进一台新设备,于是决定进口设备,”此说不妥。“决定进口设备”等等是企业经营者以及“三师”的权力,财务管理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可以提供决策参考意见,与会计人员没有直接关系。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9)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行以来,对领导干部经济活动的监督作用日益明显,对被审计对象及其他党政领导干部起到了一定的教育警示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对审计中发现的贪污、挪用公款和专项资金、工程项目不按规定招投标、项目预算无限膨胀等严重问题感到触目惊心,对巧立名目违规发放奖金等普遍性问题仍缺乏有效办法。审计发现了一些问题,但结果的运用仍不尽人意。如何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纯洁性,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应加大宣传力度

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党政“一把手”认为审计机关是“挑刺、找麻烦”,希望在任期内最好不要碰到审计。其实,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制度化的检查与监督。目前笔者所在地区实行的是经济责任审计单位分类管理的办法,即对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社会关注度高掌管使用财政性资金数额大的单位实行任中必审加离任审计,对全区各镇街道和预算经费数额较大或下属单位较多的单位实行任中抽审加离任必审,其他单位以离任审计为主加必要的任中抽审。从某种意义上讲,对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保护我们的领导干部。有些领导走上党政“一把手”岗位后,由于对这方面业务的不熟悉,什么时候违规了还不知道;有些党政“一把手”明知不能这么做,但迫于某种压力,最终以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来实施。而通过审计,有利于规范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经济运行;有利于减轻被审计对象承受的压力;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审计对象的违规现象;有利于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全面掌握干部情况;有利于界定或解除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廉洁自律能力的提高。我们的领导干部能走上现在的领导岗位其实也来之不易,应当好好珍惜;与其看见领导干部违纪受查处而痛心,不如事前加强教育和监督。笔者认为,经济责任审计观念要想入耳、入心、入脑,一方面,要通过会议等各种载体,加大宣传力度,从而端正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另一方面,要强化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学习相关的审计知识,熟悉在任期内应当承担的相关经济责任和评价内容,防止、不负责任等行为的发生,增强依法履行职责和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二、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应试行审计结果通报制度

目前实行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处理程序是: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按规定的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作出审计决定;向有关部门出具移送处理书;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交审计结果报告,并抄送同级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审计结果报告属秘密级公文,可见审计结果只局限在极少数的相关领导和部门,不要说社会公众,就连同级机关的其他党政领导也无从知晓,这就难以形成群众的监督氛围,不利于审计效力的发挥。为了更好地运用审计成果来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积极大胆地探索行之有效的审计结果公开的方式方法。《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尽管审计结果公开制度目前还有较大的难度,但这个大方向势在必行。审计结果和责任追究的情况,应以适当的形式在一定范围实行公告或进行通报,可以在被审计单位内进行通报,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上进行通报,在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上进行通报,有些典型的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审计案例,可以将审计结果报告普发至各机关单位,条件成熟的,或关乎国计民生的审计项目可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公开,以扩大影响,增强威慑力。公开是保证审计结果发挥最大效力的前提,要把对领导干部的审计监督与社会、群众的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让违法违纪分子没有藏身之处。

三、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应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审计结果报告已经详细列出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领导干部应负的责任等,但在实际落实中往往因为种种原因,应被追究责任的领导干部却没有得到惩戒,“乌纱帽”亦纹丝不动,没有触到痛处,没有达到审计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责任,因未认真履行职责,给国家造成损失,构成犯罪或者违纪的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这方面已做到严格执行了。但对尚未构成犯罪,又够不上党纪、政纪处分的,也应当明确该追究的责任。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一)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其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按照组织程序提议予以免职或降级。

1.提供严重失实的财政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

2.移用或克扣救济、低保、社保、下岗再就业等专项资金或物资,情节严重的;

3.移用或克扣救灾、防灾、扶贫、教育等专项资金或物资,情节严重的。

(二)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其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予以通报批评。

1.阻挠、抗拒审计或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2.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由于决策失误或铺张浪费等主观原因造成赤字或者亏损数额较大的;3.违反规定乱收费、乱摊派的;4.未按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填制、取得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年度累计金额占年度经费支出总额的5%以上的。

(三)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其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予以谈话教育。

1.公款私存的;2.因管理不善,造成单位财务混乱的;3.会计核算年度漏缴税额在应纳税额10%以下的,且漏缴税额在1万元以下的。

四、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应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加强沟通与协调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如果仅有审计结果报告,发现了问题却不去纠正或纠正不力,那么审计结果报告就成了一纸空文。要以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为龙头,各成员单位按职责要求通力合作,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对象全力配合,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的落实。

(一)被审计单位及领导干部的职责

1.被审计单位收到审计决定书后,应当在审计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对审计决定不服,可以根据决定书载明的,或提请人民政府裁决,或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不停止执行审计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被审计单位收到审计报告后,应当自行纠正和改进审计报告中指明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纪事项,认真研究并诚恳接受审计意见和建议;3.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和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应及时报告审计机关,并同时报送组织、纪检监察部门;4.被审计单位应当针对审计提出的问题、结合审计建议制订整改措施。整改措施应报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同时抄送审计机关;5.被审计单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根据工作分工和职责,在述职述廉报告中应汇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审计机关的职责

1.在审计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并监督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了解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2.向组织、纪检监察部门报送审计结果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对审计中发现的严重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立案查处;对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及严重阻碍、拒绝审计的有关责任人员,移交并建议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主管部门处理;3.就审计查明的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违法行为及其他需要整改的事项,协助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责成留任、调任和接任的领导干部及领导班子制订整改措施,并在要求的时间内,向组织、纪检监察部门等相关部门报告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整改措施及整改结果;4.向党委、政府报告审计结果,向联席会议通报审计结果和审计处理处罚结果。并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和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为平台,与联席会议成员建立正常的工作交流和协作渠道。

(三)组织人事部门的职责

1.将审计结果报告归入领导干部人事档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将近3年审计结果报告写入干部考察材料,把审计情况作为被审计对象提拔考察谈话必须了解的内容之一。

2.收到审计结果报告后,视审计结果报告反映的情况,会同纪检监察部门,与被审计的、接任的领导干部谈话,并要求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单位领导班子在一定期限内提交存在问题和应予改进事项的整改措施,落实责任。

3.要求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根据工作分工和职责,在述职述廉报告中汇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审计意见建议的采纳情况、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4.向联席会议通报运用审计结果任免、奖惩干部的情况。

(四)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

1.将审计结果报告放入干部的廉政档案,作为干部遵守廉政规定情况的重要内容;2.对审计移送材料中反映的领导干部严重违法违纪问题进行查处,或以报送的审计结果报告为依据,对认为有必要深查的问题进行查处;3.就审计结果报告反映的情况和进一步核实的情况,会同组织人事部门或单独与被审计的领导干部谈话,或进行诫勉谈话;4.向联席会议通报运用审计结果处理违法违纪干部的情况。

以上各部门运用审计结果的情况,在每年年终以书面形式报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

总之,深化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有利于强化“以权制权”,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能有效落实“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的监督和问题机制,从而促进了权力与责任相匹配,对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很有裨益,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篇(10)

1.收集、调阅纳税人成立和开业的时间,合同、章程,行政组织结构和生产经营范围、期间;各有关部门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验资报告及相关的个人资料等,并编制纳税人行政结构图表。

2.收集、调阅纳税人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办法、人事福利制度、奖罚制度、董事会决议等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3.收集、调阅纳税人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为纳税人出具的审计报告、完税证(缴款书)、发货票领、用、存月报表等日常档案资料及各税种项目分析表和财务指标分析表。

4.收集、调阅纳税人以往年度税务审计工作底稿,了解纳税人以往年度的审计情况为本次审计提供借鉴。

5.收集、调阅统计、海关、工商、发改委、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公布的纳税人相关的财务信息资料。

6.收集国际互联网上纳税人相关信息资料

审计人员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应首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及监管环境、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的经营风险、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信息。在了解上述信息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运用风险分析性测试的技术和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使之成为评估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的有用信息。

(二)审计项目分析与评价

针对收集到的资料,运用分析性复核办法,对涉及各税种的审计项目进行趋势、比率及比较分析,寻找可能存在问题的领域,为确认重点审计项目提供依据。

(三)会计制度及内部控制的分析与评价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可以为收入确认的政策、特殊的会计政策与行业特定惯例等内容积累更多的信息。

(四)审计项目的确定

通过上述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拟定审计项目,考虑审计覆盖率和审计的重点。

确认审计重点项目是准备阶段至为重要的工作环节。审计人员选择重点项目,基本上依赖于对重要性、税法及征管风险、会计制度及内部控制的评价、分析性复核、前次审计结论等各方面的客观分析,进行主观性经验判断。

(五)审计计划的编制

根据所确定的审计项目,编制详细的审计程序;合理调配、组织人员、明确分工,做好时间预算,同时考虑专家的工作。

(六)下发审计通知书

根据上述的计划与安排,填写《税务审计通知书》至少提前三天,将所要进行审计的内容、具体时间、地点、审计人员所需审计的有关纳税资料和要求纳税人配合事项等通知纳税人。但对被举报有税收违法行为的;或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纳税人有税收违法行为的;或预先通知有碍审计的,经县以上税务机关批准,可对其实施突击审计,不预先告知。

1.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1)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利提供给职工的,应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同时确认收入,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同正常的商品销售。

(2)将自有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根据受益对象,将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3)公司将租赁住房等资产提供给职工无偿使用的,应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同时,在计提折旧或缴纳租金时,冲销应付职 工薪酬。

2.常见的舞弊

企业不计提或少计营业收入,或是违规进行折旧、租金的处理,多计或少记当期成本费用。从而调节当期利润和透漏税金。

3.执行程序

上一篇: 初中复习英语方法 下一篇: 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