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29 11:21:04

高三化学

高三化学篇(1)

一、高三化学“教”与“习”的引入

随着课改的全面实施,高考命题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三化学复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落实。在此形势下,如何搞好高三化学教学与复习,是广大高三化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下面我将谈谈自己在新课标理念下对高三化学教学与复习的几点认识与看法。

二、有效“教学”三“法”

(一)创造化学美感、维持学习兴趣

高三学生经过中学几年对化学的学习,一般的知识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用说维持学习兴趣了。然而,就高三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在升学的压力下,对追求美的敏感性却越显突出。学生在趋美冲动的作用下,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来,形成求知需求,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孜孜不倦地去渴求知识。

高三的化学老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如钠与水反应、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等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进一步维持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

(二)多媒体运用、助长高三教学效率

在高三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相关实验的现象和部分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我们如果再一次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既浪费时间又降低本节课的效率和实验的实用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绝对可以起到助长教学效率的效果。例如,在复习钠的性质时,死记硬背未必赶得上在原有记忆的基础上加深印象,所以在这一节里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将钠的保存,钠的物理性质、钠与水反应的试验以及钠与氧气反应等都通过录像一一展示,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三)试卷讲评、把握原则

试卷讲评课是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是由反馈的信息为依据,以纠正错误、整合知识网络、培养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课堂教学活动。特别在高三第一、二轮复习检测后,可以起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拓展知识,在原有知识平台上重新整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作用。

试卷讲评过程中除了统筹好师生间的主导、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外,还要讲究原则:(1)共性原则:对于阅卷过程中统计出的多数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勿容置疑是讲评课的重点。(2)规范性原则:进入复习阶段以后,特别是进入二轮复习后,复习的重点由基础知识、模块知识转移到综合能力的训练上来。有些试卷的综合程度、难度会有所加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中要指导学生进行考点分析,看看该试题都考查了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理解时有哪些注意点,本题是如何考查的,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解题的最佳途径如何,即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3)拓展性原则:试卷讲评的过程实际可以看成是重新整理知识的过程,不能掉进题海,要求精、求变,对现有知识进行有效扩展。

三、高效“复习”三“重”

(一)复习时要重视“细节”

在考试中有些学生不注意细节,这里丢几分,那里丢几分,便不能考出高分。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经常强调,比如,方程式的反应条件不写,“”、“”不写,“电子式”写成“结构式”,要求写“元素名称”而写成“元素符号”,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写成“化学方程式”,酯化反应往往把生成的“水”漏写,等等。一定要注意审题避免不必要的丢分。

(二)重视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

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包括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课本后的分组实验),而且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三)复习时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

高考不仅是知识能力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高低的较量。考试时一些题目解不出,许多都是因为心里惧怕造成的,平时对一些繁杂的题目不动脑筋,遇到一些实验题和一些有新信息的题目,就觉得烦躁,即使想到一些思路也不敢肯定,急于寻找标准答案或等老师来讲解,这都是缺乏信心的表现。有的同学的心理不稳定,审题不慎,急于求成,考虑不周,中间遇到难题不肯放弃,造成时间不够,即使放弃也心神不宁,造成后面解题时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是部分学生解题时的通病。这也说明了学生心理素质差,不会考试,因此,在复习中需加强心理素质训练,也可以聘请心理专家进行心理辅导。

四、小结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计划、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计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率。本文提出的三法、三重希望与同行的教学交流中能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三化学篇(2)

1、学会为方程式分类:高考化学实验题往往也是不少人的失分重点,其实每个实验都有相同点,只要掌握了实验题的大致步骤:如何减小误差、如何提高实验安全性、实验所要测量的要素等几个主要方面,解题时,每个步骤再稍加细心谨慎,分数自然提高不少。而三年高中化学学下来,光是主要方程式就有100多个,有些化学方程式繁复冗长,对一些同学来说记牢所有的化学方程式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因此,要学会给化学方程式分类,如按照化学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加成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不能靠死记硬背,要学会找出公式的相同点,了解它的类型。

2、常联想善总结: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而进入复习阶段后,很多同学复习课本知识,都是单线性,像小熊掰玉米,只专注于复习当前课本的内容。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高考化学知识考察点很广,更注重知识点的运用和总结归纳。课本的基础知识点一定要熟练于胸,他在复习课本时,往往是把几本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复习,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要学会带着运用复习,在回顾课本内容时,一看到一个方程式,要马上就能联想到之前学过的,与方程式相关的内容。

3、准确记忆是前提:初中化学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而高中却很不一样了。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如元素周期律有些比较容易混,氧化还原反应主要是元素升降价容易乱。

(来源:文章屋网 )

高三化学篇(3)

新课程改革使化学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学理念上做出了较大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教学目的由以掌握知识为目标向个性化教学目标的转变,提出了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念;其次,教学过程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转变,提出了坚持以师生对话为教学场景的合作观念,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作为高考复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第三,教学模式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提出了坚持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念,也即是由单一的传授型、被动的接受型向学生自主性学习方面转变;第四,教学手段由传统教育教学向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转变,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代表的信息加工技术,建造了学生可参与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新化学课程标准同时指出: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学生三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采取一定的策略,对高三化学教学进行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期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学习能力。

1. 明晰高考考点,明确复习任务与时间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同以往的教材相比,内容更加新颖丰富、点多面广,趣味性、可读性强,尤为注重学生活动,探究气氛浓,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新教材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了许多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如何在点多面广的高中化学教材中抓住重点,紧扣高考考点,设立明确的总复习任务,并在学生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三阶段合理安排,明确阶段复习任务,是高三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因此,在高三化学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一定要对新教材每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明确每个章节主要知识点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这样才能更好的明晰高三化学的复习任务;其次,教师应当深入研究高考大纲内容,透彻理解高考大纲所涵盖的知识点以及考察范围等,对高三化学复习内容进行精简,将考纲涉及不到或者偏难怪的知识点进行删减,减轻高三复习的压力;第三,对历年高考题做到比较全面的掌握;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

2. 抓住教材,夯实基础 新课程改革后,化学教材中融入了更多的知识点,同时在知识点的表述方面更加富于技巧性,抓住教材也就是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例如2010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多处选取《实验化学》模块的相关内容进行考查,第11题考查纸层析实验的操作、第13题考查亚硝酸根的性质和第27题考查减压过滤的有关知识,这些都是教材新增的知识点。因此,在高三化学教学中,着重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运用,处理好辅导资料与高中课本的关系、知识掌握与能力训练的关系,重视教材高于教材回归教材。总的来说,近几年的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化学试题难度并不是很大,尤其是降低了基本理论、无机推断、化学计算的难度,增加了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和社会实践生活的考察比例,命题立意也越来越高远。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硫与氮的氧化物》的“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这两个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都曾以汽车尾气、环境污染、酸雨等形式出现。注重知识的实践运用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强调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3. 对重点难点各个击破 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教师在对知识点“织网定点”之后,应当在此基础上全面把握高三化学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并有意识的加大复习力度,必要时可以作专题来讲授,并结合大量习题,多角度分析重点难点内容。并在此过程中总结规律,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掘重点难点问题的规律特点,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化学习题的选取和讲评 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历年的高考试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采取考题分析的策略,将历年高频考点、低频考点、考试难点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掌握,并结合高考大纲的内容,总结各个考点的出题类型和出题角度,在此基础上精选习题,历年高考试题中较为经典的题型作为习题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可以发掘相类似的题型,做强化训练。

化学习题的讲评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习题讲评不仅是提高化学复习效率的重要步骤,也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1)引导学生提高审题能力,避免因审题失误导致的意外丢分。前已述及,现在高考中化学试题难度并不大,可是整体上理科综合试卷中的化学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提高,究其原因就出在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对化学试题审题上出现的失误。审题是解答高考题的关键和前提,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学生在做题时出现的错误,很多都是由于审题不清造成的,对题目中起限制作用的词语和一些掩藏词语,没有真正领悟透。所以教师要教导学生认真审题,深挖题目中所包含的知识内涵。抓住关键词句,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把握题目中措辞的内涵和外延。

(2)引导学生形成简洁的解题思路,节约时间。在考试中学生往往会对个别考题无从下手,原因就是找不到接替的突破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题目过程中,首先一定要讲解解题的思路,让学生掌握住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在解题时善于总结思路和寻找突破口的习惯。

(3)强调常用解题方法,使学生牢固记忆。在对高中化学中,常用的解题方法包括守恒法、估算法、差量法、和量法、设一法、奇偶数法、关系式法、虚拟法、平均值法、讨论法、特殊值法等等。教师应当结合试题所运用的化学解题方法进行讲解,特殊技巧题重点讲解,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去寻找更多更新更快的解题方法。

(4)注重规范化解题训练。规范化解题体现在:解题思路要规范,解题格式要规范,解题步骤要规范,表达语言、书写方程式、使用单位要规范。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答案准确,同时体现创新精神,规范科学语言。更要钻研高考评分标准,寻找到作答得分的最佳渠道。比如2010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26题(2)(3)两个小题都要列式计算说明理由或结论,必须写出公式,再将数据代入计算,格式要规范尽量分布列式计算,因评分标准往往是分步给分的。第(3)小题Q(CaF2)的计算有公式计算错仍可得2分。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化学复习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并运用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高中化学复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素琴. 上好高中化学实验课的探索. 学周刊 , 2011(22)

[2] 邓友银. 高中新课改下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浅析.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2011(05)

高三化学篇(4)

【关键词】高三化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283-01

1 增强教改意识,确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

1.1 以“启发式”为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种教学方法,就其指导思想的不同,可以分为“启发式”与“注入式”两种。所谓“注入式”是指教师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无视学生的认识规律及知识背景,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作知识信息的接受器,向他们灌输现成的知识结论。“启发式”则与此相反,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习的规律,运用各种具体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多用“启发式”,少用或不用“注入式”。

1.2 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方法的改革绝不是单纯的“方法”变化,很重要的是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其核心就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明确教是为了学,为了学生学会学习,最后达到不教的目的。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应使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与实践,而不能只重视教法,不重视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起着激励、组织、点拔、引导的作用,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3 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从学生的心理过程分析来看,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感觉一思维一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方面是感受―情趣一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只看重第一种过程,即认识过程,忽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实际上情感与知识基础一样,同样是学习的基础,情知发展常常是互为条件,和谐共进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高三化学教师要从知、情、意等多维角度来建立多功能的教学方法,克服理性与情感的分离,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1.4 协调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各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其优点和特定的功能,又有它不足的地方。课堂教学中应把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可以触及到教材各部分的特点,使学生找到最合理的掌握知识的途径。

2 增强研究意识,落实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2.1 夯实基础是培养能力的前提。“理科综合”试卷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双基”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获得建立在“双基”的掌握之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应以夯实基础为主要目标,第二轮复习重在加强学科间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三化学篇(5)

2005年唐山市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了,学生的成绩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虽然每一次都有令人喜悦的地方,但是步伐却不够快,毕竟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要披挂上战场了。我们每一位课任教师都很着急。3月10日化学教学研讨会在滦南一中召开,会上听取了滦南一中的两节试卷讲评课,深受启发,对我的二轮复习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一、认真分析试卷,发现问题,有的放矢。

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平时测验要认真总结学生答题中的问题,作出详细的数据统计,然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漏洞在那里,然后总结出错题的共性之处,作为专题,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再通过强化练习加以掌握。

二、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动手。

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真正动手,去体会师生互动的快乐,并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所复习的知识。一直以来,我头疼的问题是,讲过很多遍的知识点,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当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学生都会说,课堂上我听的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的时候,就没有思路了。其实,在课堂上学生只注重了听,而没有消化的过程,没有自己动手的过程。这几天,我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训练,发现了许多问题,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也事半功倍。

高三化学篇(6)

一、绪论

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教学中,找好高效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自主探究,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引导学生进行动口、动手、动脑、质疑、讨论、争辩等探究,捕捉课堂情境生成点;形成课堂互动实践活动整合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世界著名教育家皮亚杰强调,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喜悦的乐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乐趣是一种伴随着注意而引起的学习积极倾向和情感状态,它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一种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悦趣,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师生的情感,树立自信心;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了,学生就能设立新颖有趣的问题,形成自主探究局面,自动优化课堂环境,使课堂教学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对学习的内容和重难点问题进行深思、熟虑、察查和分析,并在探究活用,综合比较,概括反馈等活动中充满活力,还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起拓展作用。

二、研究模式

下面是我多年来对化学课堂教学的“三探”探索。

中学化学“三维三探”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模式于下:

1.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教学法就是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而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自主探究法,要求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自己提出问题,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获得结论,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过程中始终围绕问题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尽情自主探究。在探究中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在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能,展示学生主体的个性、创造性、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个环节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创新的基础环节,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基点。我们认为没有学生主体的自由自主探究,就谈不上学生参与教学。因此,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探究,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教师只需巡视观察,作个别指导,不要所有事都包办代替。

例如在学完《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后,拟通过实验探究“新制的还原性铁粉和稀硝酸反应生成Fe(NO3)2还是Fe(NO3)3”的学生分组实验。要完成这个实验,要求学生进行研究,确定具体的研究步骤:

(1)课前准备

首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新制的还原性铁粉和稀硝酸反应生成Fe(NO3)2还是Fe(NO3)3。学生回去自己搜集资料,通过阅读教材和查阅资料了解稀硝酸的性质,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2)课堂探究

化学科代表主持这一节实验课,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证明一种方法,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第一小组的同学检验Fe2+。检验Fe2+的方法由一个同学提出:⑴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方法来验证溶液中含有Fe2+;⑵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呈现红色,。

第二小组的同学检验Fe3+。检验Fe3+的方法由一个同学提出:⑴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方法来验证溶液中含有Fe3+;⑵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

这时科代表提出假设:假设新制的还原性铁粉和稀硝酸反应生成Fe(NO3)2或Fe(NO3)3中的一种、或两种共存。

第三小组同学检验假设: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后,我不做评价,让他们通过实验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设,最后通过实验选择出最佳的实验设计。

最后全班得出结论:还原性铁粉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产物可以是:(1)Fe(NO3)2;(2)Fe(NO3)3;(3)Fe(NO3)2和Fe(NO3)3的混合物。

什么情况下是Fe(NO3)2,什么情况下是Fe(NO3)3,什么情况下是Fe(NO3)2和Fe(NO3)3的混合物?我们再进行定量分析。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学生实现了自主信息加工得出新信息及对某一问题寻求多种解决方式的尝试。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实验方案,学生创新思维的新颖性得到了发展,并确定了最佳实验方案,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综合性不断提高。

2.互动探究

互动探究,就要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体现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主动求知。

课堂教学活动应是教与学的统一,其实质就是交往。交往是共存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师生之间只有平等,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产生互助,达到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这也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因此,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互动交往形式,促进学生探究创新。该实验研究活动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效果,这是实现课堂教学多维互动的重要环节。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助于充分展示思维思考的过程,暴露存在的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主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能动地进行知识建构,有助于思维的碰撞、灵感的激发,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我先引导学生:SO2和CO2的分子结构类似,也应是酸性氧化物,有类似的性质;再分析SO2中S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最低(-2)与最高(+6)之间,应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接着我做了一个实验,将SO2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红色品红溶液、紫红色酸性KMnO4溶液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发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品红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到底是SO2哪些性质使上述溶液改变颜色的呢?这样引导,学生的探究情感和欲望就被激发起来。

接下来我让化学科代表主持这一节课,她让同学们先阅读教材,经思考后,再同桌和小组讨论、质疑和补充,最后同学们另外提出新方案,设计并分组进行了以下的探究实验以验证SO2性质:(采用微型实验)

第一小组:检验SO2的酸性。

(1)测定SO2水溶液的pH值,结果pH7。

(2)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结果红色逐渐褪去。

第二小组:检验SO2的漂白性。

(1)将SO2通入红色品红溶液中逐渐褪色,褪色后的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2)将Cl2通入红色品红溶液中逐渐褪色,褪色后的溶液加热后不能恢复红色。

(3)将Cl2 和SO2等体积混合再通入红色品红溶液中,颜色不变。

第三小组:检验SO2的还原性。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现象,再滴入3%H2O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四小组:检验SO2的氧化性。

将SO2通入H2S的饱和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实验完毕后,我再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进行思考总结,得出SO2的化学性质,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SO2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呈酸性。

SO2+H2O=H2SO3 SO2+2NaOH=Na2SO3+H2O

2.SO2有漂白性,能与有机色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但不能漂白石蕊,漂白原理不同于Cl2或HClO。

3.SO2有还原性(主要)。

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SO2+BaCl2+H2O2=BaSO4+2HCl

SO2+Cl2+H2O=H2SO4+2HCl

4.SO2有氧化性(次要)。

SO2+2H2S=3S+2H2O

这样的过程,对活跃同学们思维、发展同学们的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进行独立的探究,我在一边及时引导点拨,启发学生的探究思路,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指导。

学生围绕研究目标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讨论,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实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3.拓展探究

拓展探究即是拓展运用。实验研究活动在新知识的运用与拓展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层次化和序列化,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与创新中体悟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运用知识。层次化和序列化的问题会一步步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创新的快乐。

例如,在SO2的性质探究完成后,我再拿出一瓶葡萄酒,请同学们对葡萄酒的成分进行分析,同时在PPT上展示不同品牌的葡萄酒的商标照片(如下图)。要求学生阅读后,分析发现的问题。

很快,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葡萄酒里面有SO2?SO2不是有毒吗?还能喝吗?”

我跟他们解释:这是真的,SO2虽然有毒,但凡事都有其两面性,正因其有一定的毒性,可作为杀菌剂和防腐剂;又因其有还原性,可作抗氧化剂、保鲜剂。故SO2在葡萄酒中的保存非常重要,目前还未找到更好的替代品。

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又有学生提问:“老师,那么,喝葡萄酒时可能会摄入过多的SO2,这对人体健康不利,可否在喝酒时想办法让SO2逸出,减少摄入呢?”

我再跟他们解释:在饮用葡萄酒之前最好要“醒酒”,即将葡萄酒倒入酒壶中放置一段时间再喝,就是为了让葡萄酒中的SO2挥发,同时也可减少其涩味。

接着强调:同样,保存中药材和干果时也要用到SO2,比如,天麻如果不用适量的SO2处理,就易发霉变质,反而不利于保存,服用变质的天麻反而会危及人体健康。我们不能一提到SO2就谈虎色变,关键是安全合理使用。

当然,SO2毕竟有毒,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空气中 SO2过多,除了会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形成酸雨,损害建筑,影响生物的生长。因此,我们要减少SO2的排放,请同学们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找出方法。

通过对SO2的应用的探究,也让同学们认识到,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是多方面的,要杜绝片面和狭隘的思想,养成实事求是、全面分析的习惯。

三、总结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情境中与情境的相互作用下不自主建构出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拥有。实践证明“三维三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科学探究的设计和培养,不仅使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很好的体现,使课堂氛围活跃,并且更有吸引力,富含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江合佩: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高效课程的构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李炜炳: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年04期。

[3]胡梅玲:对初、高中化学知识点衔接教学的尝试[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4]张爱玲: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创造教育[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高三化学篇(7)

高三复习的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复习都有所长进。特别是在新课学习中,由于某种原因成绩中等的学生,能够提供补偿学习的机会、增加迎头赶上的动力。重视基础,就是要让学生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弄通,把基本方法练熟,这在高三复习的起始阶段尤为必要。因此在例题的选编时不能贪大求全,一味求难(即偏爱大型的综合性的难题)。而应是反映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体系中的基础知识,反映基本问题的基本解答方法。当然,重视基础,并不是对先前学习人为简单的重复,而应当让旧知识以新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此,应善于对知识进行重新的组织,使之系统化,网络化。例如:在复习“阿伏伽德罗定律”这一重要概念时,不但要讲清概念含义,而且还要讲清“阿伏伽德罗定律”引入的过程、推论以及这一定律、推论的运用。

例1.某温度时,一定量的A的氢化物AH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可完全分解成两种气体单质。此时该容器的压强增加了75%,则A单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个A原子,AH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本题涉及阿伏伽德罗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根据题目中给定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如下推断及解答。

(1)先写出一个不完整的化学方程式:AH3H2+Am

(2)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75,即为4∶7。

(3)将系数代入方程式:4AH3H2 + Am

(4)根据H守恒可确定H2系数为6,所以推出Am的系数为4,则m = 1。其化学方程式为:4AH3 ? 6H2+4Am

在习题的选择上按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编排,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使学生熟练掌握求解各种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即定向、定序、定法。

二、注重习题精选

在习题选择中,切忌胡乱用各种各样的练习资料作为习题课的内容,学生在各式各样的题海中无针对性、无代表作,既浪费了时间,又收效甚微,学生的学习盲目而无方向。如果教师精选典型解法,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解题的发散思维及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就可解决这一类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2.(2005年北京理综卷29)CO、CH4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1)等体积的CO和CH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之比是―――― 。

(2)已知在101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相同条件下,若2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mol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倍,则C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量”为核心,涉及多种相关量的计算,针对性较强,难度不大。因此,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熟悉氧化还原、热化学方程式、阿伏伽德罗定律等相关知识,并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进行计算。

(1)在相同条件下,依据COCO2、CH4CO2,则等物质的量的CO和CH4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e-(CO)∶e-(CH4)=1∶4

(3)根据题意知,2molCH4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283kJ×6.30=1782.9kJ,则1molCH4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1782.9kJ,所以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 +2O2(g) ? CO2(g) + 2H2O(g)ΔH=-891.45kJ/mol

这样的习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有深度,且针对性强,学生觉得颇有兴趣,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高三化学篇(8)

物质文化建设安排3个月时间,重点工作时间表为:

2011年9月 规范师生着装、发饰,基本消除长发、怪发、染发现象,杜绝穿拖鞋或不着校服进入教学区;教室布置和宿舍内务达到基本要求。

2011年10月 巩固9月份成果;提高教室黑板报品位,两栏布置整洁美观,学生课桌、讲台、储物柜符合高三班级文化建设要求;宿舍内务达到学校标准;学生集合迅速,口号响亮,广播操质量高。

2011年11月宿舍布置整洁、温馨、高雅,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利用校运会展示高三师生精神风貌。

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三年级制度是各级政府政策、法规、条例,社会的道德观念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高三年级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高三年级师生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高三制度文化,既要体现制度的严肃性,又要反映高考备考的特殊要求,还要具有人性化特点。建立良好的年级制度文化和班级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制度文化建设安排3个月时间,重点工作时间表为:

2011年9月 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落实教导处和德育处有关教学常规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年级会议制度、师生值日检查制度、请假制度和考评制度。

2011年10月 落实课堂常规,整顿课堂秩序,基本消除随意进出课堂和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等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现象。狠抓学生行为习惯训练,杜绝打架、抽烟、考试作弊等严重违纪行为;加强内宿生管理,严格执行作息制度,进一步组织好晨读、晨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011年11月 全面实行导师制,开展会诊制,落实责任制;形成学生自治管理模式。

精神文化建设 高三的精神文化,以高三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信念为核心,是高三年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高三年级的精神文化具体表现在教风、学风、班风和集体舆论、人际关系等方面。我们的任务是:通过高三精神文化建设,使全体高三学生更加懂事,更加成熟,更加有礼貌,更加有爱心;形成“特别有信心,特别能吃苦,特别有作为”,“高境界做人,高水平学习,高品位生活”的高三精神。

高三化学篇(9)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高质量地完成复习任务,是高三化学教师必然面对的难题。高三化学复习,我们应该从盲目的题战术和口若悬河的讲课中走出来。在立足课本、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复习的前提下,多花点时间去研究《考试说明》《新课程教学要求》和近几年各自省份的高考卷,揣摩命题人的想法与思路,悟出高考命题的规则与要求,用较少的时间达到高效的复习效果。

以下是我这几年在高三化学复习中使用的方法,现介绍给大家。

一、立足课本,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复习

课本和教材是专家、学者们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和修订已相当成熟。课本里蕴含着大量优秀的科学思想,很多理论、概念已叙述得很清楚,课本就是最好的复习材料,我们应立足课本。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据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理论有230多个。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作用。这一环节复习,不能赶进度,应让学生踏踏实实地掌握。这一环节复习应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让学生把每一概念、理论的实质真正搞清楚。

例如,“氧化性”在必修1课本和习题中经常出现,但课本对“氧化性”没有明确的定义,学生一直理解不清楚。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我给“氧化性”的定义是: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的能力。某物质化合价能降低或能得电子,它就有氧化性;化合价越容易降低、越容易能得电子,它的氧化性就越强。经过这样讲解、说明,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氧化性” 。

二、研究《考试说明》和《新课程教学要求》,把握高三化学复习的范围

《考试说明》《新课程教学要求》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它们对高考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及每个知识点的能力层次都有明确要求。高三化学复习时间短、任务重,我们要把握好高三化学复习的范围,不能在“深”“难”“偏”上浪费学生的时间和打击学生的信心。

以福建省高考为例,福建省《新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要求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不要求对各主族元素性质进行归纳、比较;氯气、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几种硅酸盐产品的制备暂不作要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在氧气的作用下与水反应转化为硝酸的定量关系不作拓展。”在元素化合物部分,课改前后教材详略是完全不一样的。旧教材一章内容,新教材一节就带过,所以这部分内容很多知识点都不再要求。但很多教师不研究《考试说明》和《新课程教学要求》,还是按旧考纲来复习。这样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他们应该掌握的反而没弄清楚。

再如福建省《新课程教学要求》中对离子的鉴别要求是:“让学生初步学会Cl-、Ag+、SO42-、CO32-、Fe3+、NH4+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对其他离子的鉴别不要求。有的教师没研究,把旧教材要求的S2-、SO32-、PO43-、HCO3-等离子搬出来讲,搞得学生一头雾水。

《考试说明》和《新课程教学要求》没研究透,随意扩大、缩小高三化学复习的范围。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又没把重点讲清楚。到考试时,学生觉得复习的都不考,考的没复习,做了很多无用功,信心倍受打击。

三、研究近几年高考卷,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针对性

课改后,很多省是自己命题,认真研究本省高考试卷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对高考试题潜心研究,多揣摩命题的方向、规律和趋势,会比较容易把握高三化学复习的深度与广度,有利于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针对性。

以2013年、2014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题为例。

2013年高考福建化学卷第24题,是以食盐水制备ClO2为主线展开的工业流程题。考查了学生阅读信息和提炼信息、图像图表的识别与分析、数据处理、实验步骤完成、平衡常数计算、化学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运用能力。

2014年高考福建化学卷第24题,是以废铁皮制备Fe2O3为主线展开的工业流程题。考查了学生阅读信息和提炼信息、图像图表的识别与分析、数据处理、实验步骤完成、平衡常数和转化率计算、化学方程式书写、原电池等知识的运用能力。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发现:2014年福建化学卷第24题沿袭了2013年福建化学卷第24题的风格,都是以给出主要成分的某物质制备某物质的工业流程题,结合图像、图表和部分信息考查学生看图、读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型要求学生从图像、图表中提炼出信息,然后结合实验步骤和化学知识进行分析,考查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

高三化学篇(10)

高三化学快速提分诀窍高三化学有哪些查缺补漏的技巧和方法呢?

第一,要看考试说明。考试说明里有两个内容——一个是考哪些核心知识,看看自己在哪一个知识块还有问题,重点去抓它。另外一个看点样题,就是题型示例。

第二,要看教材。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各区县所用教材都是人教版,编写非常规范。命题专家会在教材当中选取一些核心内容,甚至会将讨论内容和实验内容放到高考题中。

第三,看经典题。首先要训练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尤其是找到精品题型进行训练。

高三化学短时间内快速地提分有诀窍吗?

备考这件事其实都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训练过程,不过专家有一些备考的建议可以给学生们:

第一,做到知己知彼。搞清楚自己在哪一个知识板块上学得比较好,哪一个知识板块上有问题,依据问题梳理核心知识。

第二,及时复习反馈。针对问题所在,先整理知识然后做训练题,找到自己知识有问题的那块做专项训练。京翰教育提示,我们的目的不是在于多做题,而是把题做会。

第三,训练做题规范。要想得分高做题必须规范化。北京这几年二卷给分点大约有平均28个,其中大约有一半题目是让同学们书写化学用语,包括电子式、结构式、方程式等。即便是考生懂了,如果书写不规范,考试中仍然要被扣分。

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1.稳中有变创新有度

新课程高考已经进入第三年,通过2010年、2011年两年新课标全国卷理综化学试题分析看,高考整体难度适中,覆盖面广,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进而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试题形式平稳,并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和化学教学的要求。基于高校选拔人才和全面推进新课程的需要,每年的考题又会有所创新。“新”等于“难”似乎已成定式,然而任何重大制度或活动的改变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所以可以预见,2012年高考较之前两年会有变化,但尺度不大。出现变化的试题,极有可能体现在实验部分,其总体变化的方向应为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融合。

2.理清主干精雕细琢

近几年考题集中体现对化学学科核心知识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对于主干知识熟悉,理清各块知识的联系,做到思路清晰,切忌盲目追求偏、难、怪。对于高考真题和各地模拟题也要选择借鉴,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适时、适度甄别选取。所谓主干即化学学科所要求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新课程中化学更加注重化学原理(选修4)的传授,而弱化元素化合物(必修1、2)的繁杂关系及相关计算。在具体的考查中,主要是以简单的元素化合物为试题背景,而核心考查的仍是原理。另外化学高考题中涉及有机推断(选修5)和物质结构(选修3)两题二选一的问题,建议考生不要过早做出选择而放弃另一模块的复习。从前两年试题变化看,结构相对容易上手但难得高分,而有机一旦思路清晰,得高分甚至满分的可能更大。

高三化学二轮备考策略和方法1.后期的复习除注重知识重现和巩固外,还必须加强答题用语准确和书写规范训练。

在非选择型题目中,经常出现文字叙述和书写计算过程及化学用语等问题,很多考生经常在此处马虎,造成非知识性失分,可惜至极。特别是文字叙述中,考生经常答不到采分点上,建议平时做完题后,仔细分析参考答案的语言,弄清楚每句话的意义,还要做到言简意赅,最后形成习惯,切忌模棱两可或者有歧义。化学用语要注意如: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电子式、结构式;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等。

上一篇: 钢琴实习自我总结 下一篇: 个人介绍申报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