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医生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05 07:12:38

彩超医生工作总结

彩超医生工作总结篇(1)

1发展历程

1.1 超声技术的应用回顾

1961年,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现为附一医院)、福州市二医院首先开展A型超声诊断疾病工作,以后向全省逐渐推广应用。1972年,美国SON’ a ciiang副教授来福州举办“超声显像诊断”学术讲座,与会者很感兴趣。

1973年根据外宾赠送给福建省立医院60年代的一维M型超声心动图结构图纸,省立医院以此与中国科学院福建省物质结构研究所合作研究,1974年研制出简单一维M型心动图模式,以后又与福州大学无线电系合作对仪器模式进行改造,在福建省立医院作临床应用,检查某些心脏疾病,总结检查的病例撰写出论文,于1978年获得科研成果奖。1975年,林礼务医师与厦门医疗仪器厂、中山医学院吴育添教授合作研制M型超声心动图,并于1976年用于肺心病检查。1976年省立医院陈仁彬筹备成立福州地区超声学组,并担任组长,每周定期举行讲座、病例讨论等学术活动。1980年,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成立,陈仁彬、曾文质被选为委员。

1979年,福建省龙溪地区医院(现为漳州市医院)引进日本Aloka SSD-202超声显像仪,由沈明医师进行临床应用。1980年福建省卫生厅引进3台日本日立EUB-22超声显像仪,由省人民医院(现协和医院)林礼务、福建省立医院陈仁彬及厦门市第一医院用于检查肝、胆、脾、胰、肾以及妇产科等疾病。1981年底,福建省卫生厅委托林礼务举办福建省第一期二维超声学习班,25名学员后来均成为各医院超声骨干。1981年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引进美国黑白二维超声心动图仪检查心血管疾病。随后黑白超声逐渐在全省推广普及。

福建省立医院于1978年在省内最早开展了M型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和诊断工作,1982年成立了超声心动图研究室,1983年省内首次引进一台美国Smith Kline二维超声心动图仪器,并开展了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检查、诊断和研究工作,1985年引进日本东芝SSH-40A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开展了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与研究。福建协和医院1984年引进美国先进的MARK-600多普勒与二维超声仪,1986年引进东芝Toshiba SH65A超声心动图仪。1989年,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引进美国惠普1000型彩超诊断心血管疾病;1990年,福建协和医院在省内首先引进全身彩超Acuson-128。随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全省逐渐普及。目前,福建省县以上医疗单位普及了彩超,50%以上乡、镇医院拥有彩超,100%乡镇以上医院拥有黑白B超。

福建省立医院郭薇主任1995年使用TOMTAC首先开展心脏超声脱机三维重建工作,2003年引进PHILIPS-7500进行心脏超声实时三维重建工作。2003年,协和医院应用TOMTAC进行腹部及浅表器官三维重建工作。2005年福州军区总院朱建平引进PHILIPS V730开展腹部超声三维重建工作。2004年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叶真等开展眼科三维超声工作。至2008年底,我省拥有GE-VIVID 7 DIMENSION、PHILIPS IE-33等实时三维超声系统16台。

1.2 福建省超声医学的临床及科研总结

全省有3000多医务工作者从事超声医学工作,其士学位21人,博士生导师5人,分别是陈良龙、林礼务、薛恩生、吕国荣、黄子扬。有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分别是陈良龙、林礼务、薛恩生、吕国荣、黄子扬、叶真、陈江华。福建省已培养博士7人,硕士40余人。

近十多年,我省各医院超声医学工作者开展了许多新技术、新疗法,许多项目居于全国前列。

(1)介入性超声:1985年,省肿瘤医院任永富主任首先开展超声引导下肿瘤穿刺活检,1988年,福建协和医院林礼务、叶真主任首先开展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并开展术中超声工作。1991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吕国荣等率先开展超声引导自动组织学活检的技术改进和临床应用,其可调式负压抽吸式自动活检装置获国家专利局审批的实用新型专利,并于1996年度荣获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省立医院郭薇主任首先开展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第一执笔人:陈良龙,福建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1999年协和医院陈良龙等率先开展超声引导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封堵临床工作。附属第一医院叶真等开展彩超导向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2)腔内超声与术中超声:福建协和医院薛恩生等自1989年始应用经直肠双平面超声对前列腺解剖(带区分类)及疾病进行研究与诊断。1987年协和医院林礼务等开展术中超声检查,获得良好效果。1991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吕国荣开展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并进行前列腺带区解剖和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自动活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2004年8月厦门第一医院首先引进并开展血管内超声检查,现在我省开展该检查的医院有:附属协和医院、厦门第一医院及厦门中山医院,协和医院病例较多,为4~5例/月。1990年协和医院叶真等在省内首先开展经阴道超声检查工作。

(3)化学消融及射频消融:1992年~1994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吕国荣在国内率先开展超声引导经皮卵巢巧克力囊肿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和胰腺假性囊肿置管引流和硬化治疗,以及超声引导选择门脉内无水酒精栓塞治疗肝癌;1995年与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曾超英联合在国内率先开展超声引导间质性激光动力学治疗肝癌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1996以后,在国内率先开展超声引导下肝癌的经皮瘤内注射醋酸和热生理盐水治疗以及脾化学性消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1999年附属第一医院陈玲等首先开展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1998年协和医院林礼务教授回国后,将超声介入治疗肝癌作为研究方向,首先提出无水酒精量化治疗肝癌的新概念与新方法,林礼务等的“肝癌系列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声学造影:1976年附属第一医院陈济添等双氧水右心造影,1990年福州总院王鸿等开展CO2心肌灌注;1988年省立医院郭薇等开展应用高压氧心肌灌注超声显像诊断心肌梗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04年省内开展应用第二代造影剂开展肝脏疾病超声造影研究。目前我省开展心肌声学造影有总院、协和医院等,开展肝脏等腹部器官及浅表器官超声造影有协和医院、附一、附二医院及省立医院。

(5)胃肠超声:1985年起,省肿瘤医院任永富等开展了胃肠超声的系列研究及检查工作,该研究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也为非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化疗前后癌肿部位及转移灶大小等复查对照,提供疗效依据。该成果获1991年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省立医院潘秀珍等开展超声胃镜检查工作。

(6)浅表器官超声检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薛恩生等自1990年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阴囊疾病进行研究与诊断,2001年列入卫生部第二批十年百项成果推广项目。于1998年、2001年分别获得了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薛恩生现为中华超声医学会小器官学组副组长。协和医院叶真(现在附一医院)等开展了舌癌的超声系列研究,成果获2002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省立医院翁秀云、林宝仁合作的“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影像诊断及前路摘除术”1996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7)外周血管:省立医院林宁等在省内首先开展血管内皮超声检查研究。

(8)胸腔及肺部超声:武警福建总队医院程进铿,“B型超声诊断中心型肺癌的研究”、“转移性胸膜肿瘤的超声诊断”及“肺癌声像图的诊断与分析”分别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及医疗成果奖。

(9)TCD:我省附属第一医院吴钢为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颅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10)胎儿超声心动图:福州总医院超声产前诊断重点为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方面,于1996年在国内首创唯一的“围产期胎儿心脏病超声诊断中心”。目前围产期胎儿心脏病超声诊断中心已更名为“中国人们全军优生优育研究所胎儿系统畸形诊断中心”。开展工作为:胎儿系统畸形超声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早孕颈项透明层检查(早期染色体异常检查)、胎儿畸形的介入性超声检查(脐血、羊水)、胎儿心律失常的宫内药物干预及治疗评价、胎儿房性早搏的常压氧治疗、胎儿医学门诊及新生儿心脏病随访,近10年来举办国际、国内、军内专题研讨会4次。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3年及2005年举办省级和部级胎儿超声心动图筛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和宫内缺氧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开展产前诊断及产前筛查,领先项目有: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穿刺、经腹穿刺取绒毛、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及宫腔畸形、超声引导下异位妊娠介入治疗。目前我省产前诊断机构为: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及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11)基础研究:福州军区总院,开展耦合剂加热器研究并取得专利;福州军区总院朱建平开展超声生物效应研究。协和医院陈良龙等超声造影剂的研制。协和医院陈良龙、李金国等超声图像计算机处理及冠心病定量诊断系列研究。1987年,协和医院林礼务等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研究声学衰减仪,并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立医院林皓平等与福州大学合作研制全方位M型超声心动图计算机处理系统。2005年,吕国荣开展了宫内胎儿(羊)缺氧的超声诊断基础和理论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Tei指数,在宫内缺氧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提出了宫内缺氧与日后成人慢性疾病发生相关的理论。多篇在国际权威SCI源刊物。

福建省超声医学工作者积极从事科研工作,1981年至今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8项,有500余篇科研论著在全国及国外刊物发表。出版专著20余部,重要的有:林礼务主编的英文版《Practical Clinical Ultrasonic Diagnosis》由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于Singapore, Newjersey, London, Hongkong出版,1997;林礼务主编的《腹盆部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图谱》,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林礼务编著的《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治疗肝癌研究》,2007年由中华医学电子影像出版社出版;张善驷编著的《超声心动图学操作技术与诊断》,由福建省科技出版社出版;陈仁彬主编,林新霖、陈传元副主编的《实用超声诊断学》,1996年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等。

1.3 福建省超声医学专业组织的发展

1984年衡山超声会议上,陈仁彬、曾文质与全国超声界知名人士响应郭万学倡议,发起成立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并当选为委员,陈仁彬连任二、三届理事和常务理事。在全国总会郭万学会长和省科委、省科协支持关怀下,由陈仁彬筹备主持,于1987年2月在福州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超声学术交流会,成立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福建分会。产生第一届理事会,推选陈仁彬为会长,张善驷、颜普明、陈春光、陈令贵为副会长。陈仁彬连任第二、三届理事会会长。

2001年,因年龄原因,陈仁彬教授辞去会长职务,在第四届全省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理事会,陈良龙为会长,陈仁彬为终生名誉会长。2006年,换届改选成立第五届理事会,陈良龙继任会长,李建卫、叶真、吕国荣、薛金发、王鸿为副会长,李金国、阮琴韵为秘书长。学会现有会员1500多人。

1987年,由林礼务筹备主持成立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超声医学会,林礼务为主任委员,陈仁彬、王敦德为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超声医学会现任主任委员为薛恩生,郭薇、叶真、吕国荣、朱建平、林晓文为副主任委员,何以敉为秘书长,林礼务教授为名誉主任委员。。

2004年,福建省卫生厅成立超声医学质控中心,主任委员为林礼务教授,林新霖教授任副主任委员,薛恩生教授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省质控在超声医学规范化、超声人员及超声设备准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开展了“福建省超声医学执业人员技能水平考试”,促进了福建省超声医学规范化的进程。

2000年,福建省超声医学研究所成立,并挂靠福建协和医院,林礼务教授任所长,薛恩生任副所长。研究所成立以来开展超声介入等多项研究,并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为福建省超声医学发展和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2今后展望

虽然我省的超声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需继续努力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2.1 三维、四维成像技术。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三维超声成像普遍应用于临床是必然的趋势。三维和四维成像技术在产科的应用是最为广泛和成熟的领域,通过空间成像显示胎儿,可以弥补二维超声检查空间关系不强的缺点。多平面三维超声和胎儿心脏三维超声的应用,为胎儿内脏器官的全面评价和观察提供了条件。

2.2 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被称为B型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之后的第三次革命。特别是最新型造影剂的问世,极大的推动了肝脏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如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肝癌、血管瘤、肝脓肿等)和肝脏介入性治疗(术前了解肝内病灶的良恶性、病灶数目、大小记忆病灶内血供情况;介入治疗的适应症;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术;术后造影有助于对疗效的评价)。

2.3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的临床应用。HIFU技术是继激光刀和Χ刀之后的一种新的、应用前景更为广泛的肿瘤治疗方法,其特点是安全、有效而又能保全健康组织。

2.4 心脏领域的超声新技术。它们包括:多普勒组织成像、自然和二次谐波、冠脉血流成像、解剖M型超声、心肌声学造影、血管内超声、实时三维超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组织追踪、应变和应变率显像、组织同步化分析、心腔内超声等。

2.5 超声介入的新技术。各类囊肿穿刺硬化治疗的方法改良及微波消融的新尝试;各类脓肿尤其是结核性脓肿、重症胰腺炎、胸腔食管瘘等难治性脓肿的穿刺引流;心包填塞尤其是医源性急性心包填塞急救引流;胆管(囊)、肾盂穿刺造瘘引流;肝脏良恶性肿瘤尤其是多发性、位置特殊、体积较大血管瘤的微波和射频消融;甲状腺、甲状旁腺良恶性肿瘤微波与射频消融;浅表淋巴结恶性肿瘤的射频消融;乳腺良性肿瘤和皮下脂肪瘤的负压吸引旋切;各类穿刺活检尤其是大血管旁的微小淋巴结穿刺活检。

2.6 超声光散射乳腺显像技术。该新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诊断乳腺肿瘤的新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6.

课题组成员:

1、陈良龙,福建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2、李建卫 ,福建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立医院主任医师。

3、叶真 ,福建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导。

彩超医生工作总结篇(2)

  本人于20xx年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后分配到建始县人民医院,轮转一年后定于神经泌尿外科至今。经历了见习医师、住院医师。现将本人的工作总结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

  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勇挑重担,服从组织分配,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以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及理论水平,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有关泌尿科理论基础,同时记录读书笔记。听取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泌尿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处理本科急诊、熟练本科各类小手术及一般中型手术操作。工作中能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为病人提供最温馨的“人性化服务”,并能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对患者极端负责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最大程度给于患者精心治疗,自工作以来,工作能力得到了上级及同事的肯定,同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肯定。注重临床科研工作,积极科内科研工作,并取得相关成绩,总结临床资料。

  工作以来,能以身作则,积极接受上级医师指导,完成一般患者诊治工作。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基本理论知识。当然在工作学习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有时对一些疑难病例还不能很好的进行诊断治疗,手术操作方面还待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还待进一步学习。综上所述,本人从政治表现、业务技术、等方面已经较以前有一定的提高。今后将会努力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各项水平。

  超声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2

  一、加强政治学习,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认真学习贯彻精神,积极开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积极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加强爱岗敬业教育,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足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得到领导及大家的好评。

  二、加强业务学习,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用语,工作时间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技能比赛活动,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查看订阅的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卫生知识,即时写下了相关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根据上级下乡巡回医疗的工作要求,认真完成下乡任务,每年为乡镇居民免费健康查体1千余人次,为家庭贫困的乡镇居民提供了有病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有力保障了乡镇贫困居民的身体健康。对患者,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患者态度和蔼可亲,认真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彩超室,有时由于患者太多,且许多患者必须反复看,这就给一些新来的患者造成误会,认为是插空,夹塞了,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能耐心地跟患者解释,沟通,及时化解了许多矛盾,纠纷。B超室在做许多早孕及婚检的患者时,需要憋足尿才能检查,这也造成了许多人的不理解,大家要费许多口舌跟患者作解释,保证了工作能顺利开展下去。在工作中,科室同志能做到认真仔细,不放过一处疑问,能够加强自己的业务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学习,遇到疑难病例能主动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讨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技术能力,把事故,差错尽可能地降到最低,从而树立了中医院超声科在社会上的良好信誉。

  三、发挥专科特长,拓展业务,创新医疗服务积极配合各科室开展了一系列较有特色的诊疗项目,受到院领导和病人的一致好评。数 篇,获得科研成果奖,促进了我科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在工作中,本人深切体会到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订阅大量业务杂志,书刊学习了解超声新进展,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并且经常参加学术活动,听取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还经常到上级医院学习新技术,从而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理论技术指导工作。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及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医院要求,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指标和计划,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工作一丝不苟,在最大程度是避免误诊误治。自任职以来能独立完成病人腹部,心脏,小器官及血管等疑难病人的诊断。在工作期间,同时注重临床科研工作,参加了(温阳益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新科研项目研究工作等,获得xx省科技成果及十堰市科学技术成果。在中华超声医学杂志及xx医学院报4篇,注重科室人才培养,积极指导下一级医师来我科学习。

  工作20余年来,体会最深的是在工作中,始终要配合医院领导完成各项任务,在2013年xx市中医院创二甲中医院中,认真组织学习,培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材料,使中医院以创促优质服务,以创促质量提高,以创促变,使超声科医疗,服务,诊疗环境出现了质的跨越,也使中医院顺利通过二甲评审验收。综上所述,本人从任职年限、政治表现、思想道德、业务技术、科研能力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晋升副主任医师资格,评聘后,本人将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超声事业贡献毕生力量!

  超声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3

  我院超声科在各位领导的支持、鼓励下,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全体人员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科室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现将做如下总结。

  科室全体人员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以医德规范为行为准则,履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全年无重大差错事故发生,赢得了临床科室与患者的好评。

  在医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患者量的需求,超声科又增加了人员和设备,扩大了科室规模,现有彩超诊断室三间,B超室一间,仪器有韩国麦迪逊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一台、美国GE彩色超声诊断仪一台、日本东芝彩色超声诊断仪一台、日本东芝B超一台、床头B超两台,人员有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两名,主治医师一名,医师三名,护士一名,仪器功能方面新增了阴式彩超探头、弹性成像功能等,为科室开展新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更加深入的理论学习,科室人员在超声难点心脏诊断方面,胎儿畸形诊断方面等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属于超声新技术的三维彩超、妇产科腔内检查、囊肿介入治疗等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诊室、设备、人员的增加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满足了患者需求,保证了临床诊疗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医患矛盾。

彩超医生工作总结篇(3)

超声科隶属于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是接待患者就诊后检查的第一站,其服务质量反应了一所医院的管理水平,关系到整个医院在人们心目中的声誉及社会形象[1]。彩超检查是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影像学辅助检查之一,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彩超医生因工作任务重,常期处于繁忙的应诊状态[2],如果人力、机器设备不充足,会造成患者检查滞留,满意度下降。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到医院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加,2013年门诊量约100万人次,月门诊量近8万多人次,超声科10台彩色B超完全替代了黑白B超,高峰期月检查达15581人次,日均达519.7人次。目前开设的有妇产科、心脏、腹部、甲状腺、血管、乳腺等彩超检查。

2 结果

2012年3月以前住院和门诊患者没有分流,做检查时必须到门诊排队等候,彩超、B超共5台,10名医生,月高峰期彩超检查达5454人次,黑白B超2953人次,日均达280.2人次。住院患者需要家属陪同到门诊等候检查,人流量聚增,走廊及检查室门口围的水泄不通,科室环境嘈杂、秩序混乱,因此造成超声科门诊拥堵,由于患者多,等候检查时间过长,心情烦燥,吵架、投诉接连不断;部分患者不能安排在当日检查,甚至要安排在几天以后,他们担心等候的过程中影响病情的诊治,使得他们不得不到外院诊治,也造成了病员的流失;另外,设备及医生的缺乏,医生常期超负荷工作,怨声载道,他们在做彩超检查的同时还要顾及环境秩序的维护,势必影响了其诊断质量及效率。

3 优化彩超检查流程措施

3.1以上出现的问题,医院管理层非常重视,为了给患者及家属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绿色的服务[3]。2012年3月以来,院方克服重重困难,采取门诊和住院彩超分流,改善超声科的环境,增加机器设备、医生及服务窗口。在门诊设有安静、温馨的候诊大厅、分诊台及专职的分诊及保安人员。为住院患者另开设了检查室,备有7台彩超,设分诊台、叫号系统及专职的分诊人员,使住院部患者检查有序,省去了患者及家属在住院部和超声科门诊之间奔波的过程,同时为患者提供电话预约和取送报告单的服务,极大地为患者提供了便利。

3.2在改善超声科设施的同时医院在门诊使用HIS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一卡通,只要持本人身份证就可获得一张免费的、终身享用的就医卡,为了减少患者在医院就诊交费过程中来回窜梭,每个楼层设有挂号收费窗口,改善了患者交费、检查、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

3.3患者一进医院,导诊人员指导患者办理了一卡通。就医时拿着医生开据的检查单及一卡通,到就近的楼层交费后来到超声科分诊台,刷就诊卡,点击就可以进入HIS管理系统,分诊人员根据医生的申请项目和检查目的,通过电子排队信息,当日能检查的,系统会自动将序号传到排队管理系统数据中,告之患者序号并在大厅等候,不能在当日检查的患者,登记留下联系方式,告之患者前期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3.4营造安全、温馨的等候环境。在等候厅内配有一名保安人员,维护大厅的安全秩序;大厅安装大屏幕,实时播报候诊次序,方便患者了解候诊信息;大厅内摆放医学科普教材及健康卡,滚动播放防病治病讲座视频,既能做好健康教育,又能分散注意力,放松心情,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心境。同时分诊人员经常巡视等候大厅,随时询问患者的需要。

3.5超声科诊疗程序的优化在保证提高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的基础上,考虑医生在诊疗流程上的优化方案,加快出报告单的时间,对医生提供便利性的支持。

3.5.1为每位超声医生配备一名文员,这些文员大多都来自医疗行业刚毕业的、等待工作的学生,要求他们有较强的沟通技巧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熟悉各种彩超检查病例的报告模块,经过试用,由科主任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他们的职责是打印报告,参与分诊台的分诊工作。

3.5.2提供与知识库同步的标准的诊断模块。文员要熟练选择模块框,医生操作探头,边看实时图像边采集图像,录入测量数据,文员与医生紧密配合,一起编辑报告,医生检查完毕,审核文员的编辑报告单,打印并签名,省去了患者等候医生编辑打印报告的时间,同时也方便了医生,提高了诊断效率。

3.5.3彩超作为一项重要的影像学检查,在临床中应用极为广泛,但其内容涉及全身各部位,概念原理多,课堂教学和书本上的知识只能对超声诊断形成一种模糊的认识[4]。所以必须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各部位的操作技能和影像特点,加强诊断报告质控。我科每周三晚常规组织全科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内容包括:从网上下载并播放有代表性的视频,由主任或高年资医生现场讲解,明确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及彩超技术的新动向;教学主任每天随机抽查诊断报告单,监控报告质量,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诊断报告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每月排班固定到人,对疑难病例进行追踪、随访、登记,月末进行整理汇报并讨论;加强与临床科室医生的沟通,了解临床诊断符合率,针对疑难、误诊、漏诊病例进行讨论,查找原因、总结教训。

4 讨论

4.1分诊时注意的问题 由文员参与的分诊工作,因为薪水及某些原因,频繁更换,临床专业知识的欠缺,不能根据病情的轻重缓及给予正确的引导,导致解释不畅,吵架甚至打架,所以要定期组织分诊人员参加学习,灵活机动排队分诊,遇到急、危重年老体弱患者时,要灵活分诊,培养职业素养,只有在语言、行为、态度上下功夫,正确把握沟通技巧,才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5]。

4.2超声科引用覆盖医院所有业务的全过程的HIS信息技术系统进行分诊、预约,通过优化彩超检查的工作流程,缩短了患者等候检查的时间,减轻了超声科医生的劳动强度,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服务于患者,提高了超声科的工作效率及科学管理效能[6],同时提高了医院单位时间内的就诊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程鹏,韩桐师,李英,等.超声科候诊拥堵分析与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12,19(8):777-778.

[2]田秀荣.门诊流程再造与创新[J].中国美容医学,2012,10(21):689-690.

[3]庞丽平,孟庆禾.再造门诊流程,提高门诊服务质量[J].全科护理杂志,2011,8(12):3167-3168.

彩超医生工作总结篇(4)

报告准确、及时、规范、科学,病历永久存档,便于查阅和总结,使医院的超声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们的工作得到了人民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深得广大医生和患者们的信赖,天天来做彩超的患者日益增多,慕名而来的患者亦络绎不绝,全年受检患者达三万五千多人次,年创收利润多达一百五十多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工作实践中,她不断总结超声诊断技术,坚持撰写医学学术论文。其中1993年在《河北医药》发表“B超诊断双侧肾母细胞瘤一例”,1994年在《天津医药》发表的“B超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8例”,同年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发表的“右侧异位输尿管囊肿伴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1例”,1998年在世界华人消化大会上宣读了论文,题为“B超诊断植物性胃结石18例”,并在《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上给予发表,2000年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发表了论文“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42例”,同年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了论文“普通探头引导穿刺液性病变的临床应用”,2003年7月在《中国超声诊断杂志》发表了“超声诊断卵黄管闭锁不全并感染1例”,并荣获2003年度“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同行中引起了较大影响。今年她还顺利的通过了外语和计算机的高级考试,从多个角度来提高自身素质。

讲公德、守医德、真真切切待患者。这是她多年的为人标准,她深知超声波检查是协助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稍有疏忽就会造成误诊漏诊,责任十分重大。为此,无论给哪一位患者做检查她都是一丝不苟,慎之又慎,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努力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有一位24岁的男性患者,因上腹痛伴黄疸半个月,来区医院就治。患者曾在其它医院做过B超,CT等方面的检查,结果提示胆囊肿大,胆管扩张,但未能查清胆道梗阻的部位和原因。经过×××的检查,却发现在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壶腹部有一“花生米”大小的实性低回声病灶。又根据胆囊肿大、胆管、胰管扩张的间接征象改变,考虑他患有壶腹癌、梗阻性黄疸。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得到了手术医生的称赞。因为这个部位的病变不论是临床还是其它辅助检查都是非常难以确定的。**区档案局有位退休干部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来做肝胆B超声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出于责任感×××又根据患者所述不适的部位又给做了右肾检查,发现右肾上有一“小枣”大的实性肿物,考滤肾癌,当即又做了CT检查,结果与B超诊断一致,很快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也证实了这一诊断,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至今已有14年,身体还好。象上述实例对她来说已无计其数。每当她看到患者的疾病得到了明确诊断或痊愈出院时,内心就感到无比的欣慰。

在工作中,她不仅要求自己要有精湛的医术,还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用真情去面对每一位患者,不图任何报酬。一次,滦县有位70多岁的老大娘来做彩超检查,当时已到了中午下班时间,当她看到老人身体虚弱,又是远道而来,便立即给这位老人做了仔细检查。查完后已12点多了,患者及家属十分感谢,非要请她吃午饭,见她不肯去,大娘的女儿又拿出50元钱非要给她不可。这位患者家属从二楼一直追到大门口,还是被她婉言谢绝了。还有一位39岁的男性患者,因患有慢性肝炎来区医院做彩超检查,当她为患者查完后,这位患者拿出200元钱对她说:“大姐给我看的挺仔细,往后我还经常来复查,望大姐多照应点,这是点小意思,收下吧!”×××对他说:“你看病花

彩超医生工作总结篇(5)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结构发育异常诊断是最方便、有效的手段。彩色超声检查已成为胎儿出生缺陷二级干预最有效手段之一[ 1 ],产前早期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及时正确处理,可降低婴儿和围产儿死亡率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率,达到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目的。本文在区人口计生局因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畸形儿开具政策内引产证明信存档材料中分析146例胎儿检查结果提示异常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产前腹中胎儿畸形的诊断及其对临床的研究价值[2],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2月在区人口计生局因产前彩色多普勒检查发现胎儿畸形开具政策内引产证明信材料结果分析,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畸形的孕妇146例,其中年龄22~40岁,检查时间为孕16~36周,平均26周。初产妇116例,经产妇30例。

1.2 检查方法 均在夷陵医院和宜昌市中心医院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46例产妇进行为期16~36周的检查,检查时让产妇取平卧的位置,也可以采取侧卧的方位,从腹部依次按照顺序进行排查操作,先找出胎儿的位置,随后从胎儿的头部到尾端慢慢进行依次的检查,包括纵切和横切,同时应进行其他相关方面的检查看,并记录检查结果。

2 结果

本组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胎儿畸形146例。其中唇裂(含腭裂)畸形9例,占6.16%,神经管畸形18例,占12.3%;先天性心脏畸形90例,占61.6%;肢体畸形20例,占13.7%;肾积水2例;肾多囊样改变1例;肝囊肿2例;腹裂畸形3例;多发畸形1例。

3 讨论

目前,在运用早期诊断技术诊断出胎儿的畸形,及时的实施出生缺陷的干预工程,这对降低不良胎儿的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较为有效的手段,对提高和改善全民族的人口总体素质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现如今,我国的绝大多数的基层医院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的检查仅限于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然而对胎儿畸形的检查和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检查并没有普及,导致部分孕妇直到孕晚期的时候才进行产前彩色多普勒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的畸形和一些缺陷儿的出生这极大的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为沉重的负担。

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是可以全面筛查胎儿的形态结构等的异常情况[3-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的结构畸形的要求在18-26周之前,此时段羊水多,胎儿的颅脑、面部、心脏和肢体等都比较容易显示出来,这可以明显的提高胎儿的畸形检出率,如果超出这个时期,因为羊水减少和胎儿已经相对固定的因素,必然会影响检出胎儿的畸形,若检查出畸形比较严重,这时候进行引产术也是最佳的时期。建议孕妇在孕18-26周左右至少做1~2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整个孕期至少做3~4次B超检查。

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目前是作为筛查胎儿的畸形的重要手段,正在日益的受到关注,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上出现,尤其是应用在产科上,在出现四维超声的时候,为畸形胎儿的诊断摄入了更加直观的和容易理解的四维声像画面,变成为胎儿的结构发育异常观察的较为有效的手段[6]。因为彩超多普勒是依据胎儿实时活动的图像来推断胎儿发育的情况的,目前认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对胎儿结构发育异常诊断的最方便、有效的手段,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筛查胎儿畸形的较好方法。

胎儿畸形的种类比较繁多,其超声飞图像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经验丰富的超声科的医师需要了解正常的胎儿声像图的特征,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操作技能,耐心细致地进行积累经验,同时应跟踪和随访,为了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漏诊,同时提高胎儿畸形错误的检出率,较好的体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产妇腹中胎儿畸形筛查中的重要意义,对提高人口的质量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为使胎儿畸形早期明确诊断,应该培养一些高水平的医生,尤其是超声医师,使其到基层医院、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站等地方医院工作,为人民服务,发挥作用,把可疑的畸形胎儿提前筛选出来,同时送到上级医院进行诊断,使得二级预防的措施中超声筛查的作用较为广泛地、充分地发挥其作用,这样必然会使我国的出生缺陷率显著下降。总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率。

参考文献

[1]项莉亚,杨家翔,周柳英,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筛查诊断胎儿畸形,临床超声医学杂志[J].2007,4(9):214-216.

[2]杨瑜麟.关于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评估问题的探讨.中国计划生育杂志[J].2008,4:205-206.

[3]冯麟增.孕产超声诊断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社,1994:77-78.

彩超医生工作总结篇(6)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6.055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每年新出生的缺陷儿数量在100万以上, 其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占到全部婴儿的7‰~8‰[1, 2]。这对每个缺陷患儿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及精神负担。在产前对孕妇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对尽早发现胎儿心脏畸形有着积极作用, 可为后续进行相应医疗干预提供依据, 能有效的降低心脏缺陷患儿的出生率[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3600孕妇的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及全部产期临床资料, 对确诊的心脏畸形患儿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旨在探讨彩色超声检查在临床对心脏畸形胎儿筛查中的效果和意义,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门诊接受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孕妇共3600例, 孕妇年龄19~41岁, 平均年龄30.5岁;孕周20~40周, 平均孕周32周。全部孕妇基本状况良好, 无重大基础疾病。

1. 2 仪器与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GEVoluson 730和GE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 MHz, 探测深度10~16 cm, 并配有数字超声工作站。检查时要求接受此项检查的孕妇都采用平卧或侧卧位, 在胎儿不佳发生遮挡时可暂停检查要求孕妇休息或走动30 min后再进行复检。通过胎方位判断心脏的位置测量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 观察各房室基本情况;然后向胎儿头侧移动探头, 纵切胎儿胸部, 显示三血管切面, 观察主要血管走向位置及管腔大小等情况。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四腔心及三血管切面, 也就是彩色超声心动图来观察胎儿心腔在每一个自主心动周期中房、室壁的运动曲线及心动周期的节律关系来判断胎儿心脏有无异常。记录全部的检查数据并对所有孕妇保持随访直至胎儿顺利产出并进行新生儿心脏超声复检, 以及对引产胎儿在医患双方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尸检以确定临床诊断, 在后期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孕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最终新生儿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 并统计在产妇怀孕期进行的彩色超声检查对在妊娠期判断胎儿畸形的阳性检出率。

2 结果

本次实验孕妇中, 于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畸形者45例, 其中39例是在孕中期20~28周筛检出的, 6例在孕晚期胎儿检查时检查出来, 并有1例肺动脉瓣轻度狭窄发生漏诊, 此患者于产后新生儿心脏超声复查时诊出。在产前诊断为心脏畸形胎儿中共有41例引产, 后经尸体检查无误诊病例。孕期彩超检查对心脏畸形胎儿的检出率高达97.8%(45/46), 具有较高的诊出率, 为对缺陷胎儿提前进行医疗干预, 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起到积极作用。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心脏畸形是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儿童期死亡病例中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的超过50%[4, 5]。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儿及其家属的经济生活还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影响了我国新增人口素质。因此对孕妇进行合理有效的产前检查在妊娠中早期就对畸形胎儿进行清晰诊断, 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及社会价值。对孕妇进行产前彩色超声检查是筛查胎儿结构异常的主要手段之一, 特别是对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有着重要的意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不仅可以观察到胎儿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观察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运动情况, 并且不会对胎儿造成损伤, 没有致畸作用。本方式采集的胎儿彩色超声图像显影清晰直观, 有着安全性高、无副作用、可重复诊断、精准度高等优势, 对帮助进行产前明胎儿心脏畸形诊断并尽早根据诊断结果进行诊疗计划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现结合本次实验全部资料, 对经诊断证实的心脏畸形胎儿在产前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超声诊断方法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首先, 作者认为对孕产妇进行首次心脏彩色超声筛查的最佳时间为孕期的20~28周。其原因是在孕早期胎儿较小、宫内羊水充足、彩超显影欠清晰易发生漏诊, 妊娠晚期则由于胎儿发育逐步完善其脊柱肋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遮挡影响心脏显影。

并且, 由于胎儿心脏畸形会势必会引起相应的解剖形态及血流动力等发生改变, 这就为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血管异常提供了解剖基础。因此在进行胎儿心脏彩超筛查时, 一般采用多角度多切面扫描来进行扫查。有研究显示, 以四腔心、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弓这六个切面为标准切面, 连续实时动态检查, 能显示出绝大部分心脏畸形, 其中胎儿心脏检查的基本扫查切面为心尖-四腔心切面, 此切面的扫描图像显示率高不易受胎儿的影响并且操作简单, 能够筛查出大部分的先天性心脏疾病但对部分的大血管异常性先心病例会发生漏诊, 因此临床上在进行心脏彩超筛查时一般会采用四腔心切面加心流出道切面联合检验的方式来进行检查, 如发现异常就必须进行多切面联合扫描来进行推断筛查。

综上所述, 对孕妇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是在生产前筛查心脏畸形胎儿的最有效方法, 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并于孕期尽早开展, 并对初步筛查有疑议的可尽快安排复查及需要加强对孕妇的随访观察。早期发现胎儿心脏异常尽早进行医学干预, 对提高孕产质量降低缺陷儿出生率, 提高新生人口素质, 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一萍.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中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32):112-115.

[2] 徐立江.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胎儿畸形的临床分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2):144-145.

[3] 范海波, 焦阳, 陈立新, 等. 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型.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 电子版 ), 2014(10):820-826.

彩超医生工作总结篇(7)

二、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建立在“成本消耗作业、作业进而消耗组织成本”的两个前提之上,强调成本动因和结果关系,进而对产品、服务、客户以及其他任何成本目标进行系统的成本分配。由此可见,作业成本计算将着眼点放在作业上,以作业为核心,依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所消耗的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依据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由此而得出最终产品成本。

以我院超声科为例,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科室项目成本。

(一)收集基础资料,选择医疗服务项目

根据医院的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得到2014年4季度超声科的总收入、各项目收入、总成本、总工作量和各项目工作量。科室总成本24.4万元,其中人力成本、管理成本、设备折旧和房屋折旧成本,合计22万元,占总成本的90%;物耗成本,本季度消耗数为2.4万元。根据科室调查和统计数据,选定4个代表性的服务项目,即常规心脏彩超、四肢血管超声、妇科超声、腹部超声。科室本月共开展检查3630例,其中常规心脏彩超324例,四肢血管超声1050例,妇科超声96例,腹部超声2160例。经过测算,常规心脏彩超平均检查时间为16分钟/例,四肢血管超声平均检查时间为10分钟/例,妇科超声平均检查时间为6分钟/例,腹部超声平均检查时间为8分钟/例,报告时间均为2分钟/例。

(二)确定各资源库及其资源动因

通过科室征询和分析,确定人力成本以排班班次为动因,管理成本以岗位数量为动因,设备折旧以账面价值为动因,房屋折旧以面积为动因。

(三)确定各作业及作业成本动因

经过现场观察和了解,医院超声项目作业流程分为4个环节,即预约登记、叫号分诊、超声检查和打印诊断。根据技术含量的高低和环节的衔接紧密程度,可简化为3个作业,即登记作业、检查作业和报告作业。

检查、报告作业是体现超声服务技术含量的关键流程,由于医院超声科医师均经过严格的轮岗培训,基本可胜任全部服务项目,其作业动因分别认定为检查时间和报告时间。登记作业仅涉及简单重复操作的预约分诊,其动因设为接待人次。

(四)核算项目成本

首先,根据各作业的资源动因量,将资源库的成本分至3个作业。其次,根据各项目的作业动因量,将3个作业的成本分至各项目,加上直接物耗后得到各项目的总成本。最后,获得各项目单位成本,结果见表(6),即常规心脏彩超75元,四肢血管超声68元,妇科超声64元,腹部超声66元。计算公式如下:

某作业的间接成本=各资源库成本/资源动因总量*该作业的资源动因量

某项目的间接成本=各作业的间接成本/作业动因总量*该项目的作业动因量

某项目的总成本=间接成本+直接物耗

(1)超声科总成本分摊到各作业中心结果。(单位:万元)

(2)各成本作业中心成本归集表。(单位:万元)

(3)登记作业分配表。实际工作中,超声科各医疗服务项目的登记时间大体相同。因此,超声科登记作业成本=登记作业总成本/各医疗服务项目工作量之和。医院超声科2014年2季度实际发生登记工作量为3630例,故得到每例登记成本为3.36元。

(4)检查作业分配表。(单位:元)

(五)与传统成本法的对比分析

由上表可见,两种核算方法的结果差异很大,分析差异原因主要在于二者的成本计算层次和分配标准不同。传统成本法一次性将间接成本按收入比例分摊到各项目,忽略了实际耗费各类资源的情况。作业成本法则分两个层次,采用多样化的分配标准进行进算。它先将间接成本的4个资源库按多种资源动因分摊到3个作业,然后将3个作业的成本按多种作业动因分摊到4个项目。因此,作业成本法计算的信息比较客观、真实、准确,还能增强成本的可追溯性,提供明细成本资料,从而有利于成本管理。

三、结论

作业成本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成本法的缺陷。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相比较,分配基础(成本动因)不仅发生了量变,而且发生了质变,它不再仅限于传统成本计算所采用的单一数量分配基准,而是采用多元分配基准;这种量变和质变、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相结合的分配基础,由于提高了其与产品实际消耗费用的相关性,能使作业成本能提供“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但同时也要看到,将作业成本法的理论运用到实务操作中不一定可以完全避免一些成本共性问题,以致不可避免地带有人为分配的色彩,这是作业成本法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之处。

(作者单位为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参考文献

彩超医生工作总结篇(8)

1.前言

彩色多普勒是在二维超声定位的基础上,采用多普勒原理,通过现代化先进的电子技术,对一定容积的某一点大血管或者心脏血流加以实时显示的频谱图,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主要颜色为红色、蓝色和绿色。而输尿管结石是医院泌尿外科尤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肾脏是其主要来源,男性患者的发病率较高,并且其发病原因与职业、性别、种族和年龄等有关,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为了提高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分析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现做报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248例疑似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其中,86例女性患者,162例男性患者;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6周岁,最小年龄为25周岁;最长病程为3个月,最短病程为1小时。按照不同的病程,患者的临床体征与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临床主要有少尿、血尿、尿急、尿频、腹痛、腹部肿块、肾绞痛、腰部酸胀痛和反复尿路感染等就诊,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绝大多数的超声有集合系统液性分离、肾积水。在对248例患者进行常规性的B超检查的基础上,全部患者都经逆行或静脉尿路造影、X线平片、MRI检查、CT检查,腔内震波碎石、手术病理证实、药物排石及体外震波碎石,最后有232例患者确诊为输尿管结石。

2.2仪器与方法

采用RT—fino美国实时超声显像仪作为本研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为凸阵式探头,2.5MHz到5.0MHz的探头频率,在检查进行前的1小时,让患者饮水800毫升到1000毫升,将膀胱高度充盈,等到尿意明显后进行检查,对于无尿意的患者可在膀胱内插入导尿管,并注入400毫升至500毫升的生理盐水。为了将肠气干扰排除,需要清洁灌肠及禁食后再进行检查。取患者的平卧位、仰卧位、俯卧位,如果需要还可以采取侧卧位。在盆腔探查的过程中,适当的施加压力于探头,注意对膀胱出口部位输尿管喷尿状况进行观察。

(1)平卧位。主要用于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检查。伸直下肢,在耻骨联合腹部两侧置入探头进行斜切,朝后外稍下方于声束方向同时横切与纵切。在将膀胱高度充盈后,观察下段输尿管结石于侧壁后方;(2)侧卧位。具体用在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检查中。双手置头旁,胸壁贴床,将枕头垫于腰下,以便于保持腰部的平坦。沿着腰椎横突和肾内测稍外侧背部横切,在前方腰大肌部位移动探头,对输尿管结石仔细的加以辨认;(3)躺卧位。用于中段和上段的输尿管结石检查。稍微弯曲双下肢,放松腹壁沿着外侧腹直肌向腹前壁进行加压探查。对肾集合系统积水及结石有无、输尿管扩张有无等进行观察;(4)侧卧位。主要用在膀胱和双肾的常规性检查中。经腰侧部冠状切面,来对上段结石进行检查。显示冻结结石后的图像,并对结石长径进行测量,当清晰的显示输尿管时,对上段输尿管的内径加以测量。

3.结果

232例患者经综合疗法、手术取石以及体外震波碎石确诊为输尿管结石,93.5%的诊断符合率。90例上段输尿管结石,占据总体的38.8%;32例下段输尿管结石,占据总体的13.8%;110例下段输尿管结石,占据总体的47.4%。

4.讨论

盆腔内与腹膜后是输尿管的正常位置,输尿管是沿着前面腰大肌斜向降低的肌性管道,25厘米至30厘米的总长度,并且行走部位存在着较多部位的弯曲。通常认为无法显示出正常的输尿管,而随着超声图像质量以及超声显像仪分辨率的迅速提高,在高度充盈膀胱时,能够将正常的下段输尿管和上段输尿管观察到。一般输尿管结石是由肾结石向下朝着输尿管移动所逐渐形成的。好发输尿管部位与输尿管自身的解剖结构有着较大关系,正常的输尿管往往有着生理性狭窄部位,也就是输尿管膀胱壁、输尿管跨髁血管、肾盂输尿管移行等部位。正是因为输尿管所具备的特殊解剖结构,在排出结石的过程当中,非常容易受阻于以上部位,在某个狭窄部位嵌顿停留,急性结石梗阻会急剧的升高输尿管压力,扩张输尿管梗阻,使得输尿管积水和肾盂积水形成,进而导致患侧肾脏体积加大,肾周积液,弥漫性回声增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中有着相对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而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廉价、无损、便宜。现阶段,除了经腹部超声检查以外,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输尿管结石探测上,还有着多种多样的探测手段,比如经直肠、经阴道等。而经腹部探查输卵管结石是其中最为可靠、方便、快捷和简单的一种手段,适合应用在各个级别的医疗机构。不断改进及熟练应用探测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将对显像的不利因素克服,是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准确率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输尿管结石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折磨,而且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而在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诊断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有效、准确且简便的一种检测方法,具备着重复性好、无副作用、无创伤及无痛苦等一系列优点,临床医务人员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焕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J].山东医药,2011(47).

彩超医生工作总结篇(9)

医院作为医疗单位,承担着接治各类病患集中的场所,工作繁忙又紧张,随着国家医保的覆盖面更广,医院接诊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工作量明显增加,而作为女性医务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的女性医疗及护理人员更是工作繁杂沉重,为保护及尊重女性医务人员的个人权益和身体健康,我院近年来每年定期组织所有在职女性医务人员做妇科超声体检,针对近年来全院女性医务人员妇科超声体检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所有女性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及护工及女性行政后勤人员,总计234人,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7±2.3)岁。

1.2方法 采用意大利百胜魅力2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本东芝ssd-350型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为3.5~5.0MHz,所有检查者均适度充盈膀胱,仰卧位,充分暴露下腹部,于耻骨联合上方多方位、多平面扫查子宫及附属器官,肥胖者适度加压腹壁扫查。主要观察子宫及卵巢形态,肌层回声是否均匀,宫内节育环位置,双侧附件情况及盆腔有无包块。

1.3诊断标准 参考钱蕴秋等[1]主编《临床超声诊断学》诊断标准。

2 结果

所有234人中,查出异常为80例,总阳性率为34%,其中子宫肌瘤32例,占总阳性人数的40%,主要超声表现为子宫形态失常,部分局限性隆起,肌瘤呈偏低回声或者等回声,边界清晰,部分造成宫腔线偏移,肌瘤出现变性和钙化时,可出现无回声和强回声影;卵巢囊肿21例,占总阳性人数的26%,主要超声表现为,附件区见圆形或者椭圆形无回声区,大小10mm~30mm,壁光滑,部分有房性分隔光带,单侧或者双侧,囊壁及分隔处均无彩色血流信号;子宫内膜增厚7例,占总阳性人数的8%,主要超声表现为子宫内膜厚度超过15mm,并且结合月经周期情况综合判断,宫颈腺囊肿6例,占总阳性人数的7.5%,超声主要表现为,宫颈前后唇见单个或者多个不等大的无回声,边界清晰,部分后方回声增强;子宫节育环移位8例,占总阳性人数的10%,主要超声表现为IUD上缘距离宫底肌层下缘超过20mm,盆腔积液6例,占总阳性人数的7.5%,主要超声表现为子宫后方直肠子宫凹见前后径大于10mm的液性无回声区,周边未见彩色血流信号。

3 讨论

本院全院在职职工总数为450人,其中女性医务人员占绝大多数,临床工作中,女性医务人员承担了大量的临床急救护理及后勤保障等工作,同时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一线女性医务人员经常夜间加班工作,强度极大,女性是社会工作主流群体,更是医院工作者中的主要人群,健康状态受到各种方式的影响[2-3],特别是医务工作者,经常工作时间昼夜颠倒,精神紧张,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女性的各项生理器官的功能衰减,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造成女性内分泌功能失调。这些成为了女性医务人员患病增加的内在因素。本次检查中女性医务人员出现子宫肌瘤的比例最高,占40%,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在育龄妇女中,尤其是在40~50岁发病率最高[4],有学者认为子宫肌瘤是由于FsH、T、E2等多种性激素综合作用的结果[5],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绝经后部分出现肌瘤萎缩或者是消退,这个多半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与性激素有关。在检出的卵巢囊肿中,多半为滤泡卵巢囊肿,少数经手术证实为囊性肿块,其中1例后证实为卵巢巧克力囊肿,滤泡囊肿是卵巢生理性囊肿,多单发,一般较小,体积较大者易产生卵巢蒂扭转,卵巢巧克力囊肿为子宫内膜异位到卵巢,如果内膜异位到子宫体时称为子宫腺肌病,多半表现为痛经,月经紊乱,早期容易被发现,但是也有部分没有临床症状[6],有报道,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囊肿有恶变的倾向[7],所以早期诊断是预防并及时治疗的关键,而超声检查因为检查方便,并对含液性的肿块比较敏感,所以一般是首选超声检查。宫颈腺囊肿较小的一般不做特别处理,个别突出到宫颈外口的可以进行局部治疗;宫内节育器是最常用的节育器具,超声可以观察节育器在宫腔内的位置,有无脱落、变形、嵌顿或者是穿孔,同时监测宫内节育器是我国妇女计划生育重要的内容,超声不受节育环材质的限制,可以清晰的显示节育环的基本情况;盆腔积液一般在子宫后方出现,小于16mm多半为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对于大于16mm的积液就要考虑慢性盆腔炎症的可能,女性医务人员高强度的工作,时常得不到良好的休息,有时连续工作数十个小时,都可能造成对自我健康情况的忽视。

通过对本院女性医务人员的妇科超声检查发现,相当部分的女性医务人员存在着妇科疾病,由于自己职业工作的特点,经常在高强度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兼顾家庭、生育的事务,往往忽视自身的健康状态,加上目前医院工作人员紧张,大多数人没有自觉症状就不会在意等因素,都造成身体健康状况出现问题,近年来医院本着关注女性健康,保证职工正常的工作为出发点,每年三八妇女节期间组织女职工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障女性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超声检查作为便捷快速的检查方法对预防与治疗女性医务人员的疾病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钱蕴秋,等.临床超声诊断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21-235. [2]崔秀琴,李金平,应月红. 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73-275.

[3]冯琪,韩春艳.不同职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分析[J].广东医学,1999,20(7):557.

[4]师,姜琳.子宫肌瘤,非要切除子宫不可吗[J]. 健康,2006,06:52-53.

彩超医生工作总结篇(10)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有迅速上升趋势,已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病死率高,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生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关键及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乳腺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钼靶x线及彩超。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2月至2011年3月来我院乳腺普查资料,皆在探讨彩超和钼靶x线联合应用在乳腺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乳腺普查共计7084人,年龄30岁以上,均在首次普查,采用钼靶+彩超+临床触诊的方式进行筛查,在进行乳腺钼靶和彩超检查时应用盲法,即钼靶和超声医师在作初步诊断时均不知另一种检查的结果。

1.2 仪器与方法 ①乳腺钼靶 采用意大利IMS公司生产的Giotto高频钼靶乳腺机,每位筛查者拍片4张,2张头足轴位片(cc)、2张内外侧斜位片(MLO)。由1各从事乳腺影像2年以上,每年阅片1000份以上的医师负责每天的阅片工作,按照统一的钼靶普查报告及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病灶进行描述并作出分级诊断。②乳腺彩超 采用Mylab9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0MHz。所有操作均由2名经验丰富有专业资质的超声医生进行,并按照统一的超声普查报告及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病灶进行描述并作出分级诊断。③BI-RADS分级标准:0级:需要附加的影像评价。一般给出0级时,存在一个潜在的推测,即该病灶可能有恶性的危险。因此影像诊断结果认为0级为恶性类。I级:阴性,即影像检查没有任何异常,诸如肿块、结构扭曲、皮肤增厚或微小钙化等。II级:良性,即发现物应否定恶性疾病。III级:可能良性,即发现物的恶性风险小于2%,建议短期间复查。IV级:可疑的异常,考虑活检。分4A(癌符合率在3%-30%,一般提示临床倾向良性可能,建议活检)、4B(癌符合率在31%-60%,一般提示恶性可能)、4C(癌复合率在61%-94%,一般提示恶性可能性极高)。IIV级:高度提示恶性,即病灶恶性风险大于95%,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对于需进行病理检查者行手术或穿刺活检,以影像诊断4A级以下良性,4B级以上恶性为标准,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1.3 统计学分析

计算单用乳腺钼靶,单用彩超和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符合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7084名普查者中,进行病理检查者178例,恶性者106例,钼靶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86.8%,彩超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88.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彩超结合钼靶的符合率为96.2%,与单钼靶及单超声相比均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3.1 乳腺肿瘤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绝大多数源自乳腺管上皮细胞。极小部分源自腺泡,从小细胞过度增殖而发展到癌变,需经过相当长的过程。据报道,一个具有浸润能力的肿瘤发展到临床能够及包块,常常需要数年或更长时间,因此早期发现对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2005年我国启动了“百万妇女乳腺筛查项目”。我院2005年12月开展启动此项目。以单位人群或个人为筛查对象,对30岁以上妇女进行临床触诊+钼靶+彩超模式进行普查,以期获得乳腺恶性肿块的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作为一种筛查工具,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敏感、特异性好、安全、价格合适、操作简单、受检者和医师容易接受。已有前期相关报道发表[ ]。证实乳腺钼靶+彩超的检查方式是乳腺筛查的最佳组合。

3.2 国外对乳腺癌筛查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1],自1962年开始美国大纽约区实施的健康保健计划(HIP),以乳腺x线摄影作为主要乳腺癌筛查手段,确定能降低乳腺癌病死率以来,乳腺x线摄影成为乳腺癌筛查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使诊断准确率有了更大的提高,在西方国家乳腺钼靶筛查已成为其医疗保障的常规工作,而对乳腺进行超声检查只是一项辅助检查,这与西方女性乳腺组织结构特点有关,其特点是乳腺体积较大,脂肪含量较多,而我国女性的乳腺与西方女性不同,其特点是乳腺脂肪含量较少,体积较小,腺体较致密,乳腺癌发病人群以绝经前妇女为主,并发现一些不表现为钙化且形态不典型的乳腺癌病人较易在乳腺钼靶检查中漏诊,而超声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2]。Kolb等[3]的研究已经证实,单用乳腺钼靶仅能诊断出48%的乳腺癌,但加用超声后,其诊断灵敏度可提高至97%。本组单用彩超为88.7%,亦证实了加用超声后,其诊断灵敏度得以提高,彩超结合钼靶的符合率为96.2%。

3.3 由于乳腺病理组织学的复杂性,乳腺恶性肿块的彩超声像图改变存在的重叠,加上操作者经验以及对声像图特征的判断都可能发生误差。误诊原因均与此有关。钼靶由于其穿透力差,不能发现深在的较小的乳腺肿块,而且较小,乳腺腺体组织结构过于致密。肿瘤位置贴近胸壁,不易类紧固定者常常不能被钼靶发现,同样由于x线影像模糊也造成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困难,将超声与钼靶检查相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能力,提高乳腺恶性肿块的早期发现,无疑二者联合应用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3.4 本研究发现,钼靶在诊断以微小钙化为表现形式的原位癌或早期乳腺癌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对于致密性乳腺由于其穿透力差一些以小结节为表现形式的乳腺癌难以显示。超声不受腺体致密程度的影响,对于以小结节为表现形式的乳腺癌较为敏感,对于钼靶上表现为致密影响的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病例超声可以作出较为准确的鉴别。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用乳腺钼靶的诊断符合与单用乳腺彩超的诊断符合率相近,而二者联合应用诊断符合率可大大提高。

综合上述,临床触诊+钼靶+彩超的模式是目前进行乳腺普查的最佳模式,钼靶、彩超可以互相弥补各自的不足,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尤其是对于中国妇女乳腺癌的检出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值得推广的乳腺普查模式。

参考文献

[1]Shapino S,Venet W,Strax P,et al.Current retults of the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ramdomined rtial:the bealth immunance plan(HIP) of greater New York study//Day NE,Miller AB.Screening for breast cancer [M].Toccoto:Hans Harber,1988:3-15

上一篇: 教师全年工作总结 下一篇: 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