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7 14:04:01

溶解教案

溶解教案篇(1)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

(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这三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师:利用胶片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2、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大。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3、溶解度曲线。

师:用胶片展示固体溶解度曲线。

生:观察溶解度曲线,找出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及在哪个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板书: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

①定温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实质:溶解溶质质量。

2、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0.01110S(20℃)

3、固体溶解度曲线。

二、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2、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2)在60℃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3)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3、已知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该物质属()

A、易溶B、难溶C、微溶D、可溶

4、已知20℃时,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易溶B、微溶C、可溶D、易溶

三、复习小结,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溶解教案篇(2)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101

一、教学内容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五节。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溶解性的初步知识。

2.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溶解、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3.通过对物质的溶解性有关问题的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及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质疑精神、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设计理念

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操作、体验,发现、提出问题;通过对有关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经历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观察与实验、搜集事实证据、分析论证、交流评估等环节,从而有所侧重地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通过改革探究活动结构,实施分层分类探究模式,以适应各个层次的学生,为他们创设不同的探究空间;通过为不同的学生呈现可供选择的探究内容,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甚至争辩,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实现差异共享,最终促进学生差异发展。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引入新课

师(指着几位听课的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客人,我们泡几杯糖水来招待他们好吗?

生(兴奋地说):好!

学生两人一组,分别利用事先提供的器材“泡糖水”,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学生规范实验操作,但不作其他提示。

(教师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提供实践素材和机会,引导学生操作、观察、体验和思考,进而发现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发现,提出问题

师:在泡糖水的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又有哪些疑问?

由学生充分发言:

(1)为什么糖能溶解在水中使水变甜?

(2)为什么水中糖放得足够多时,糖不会完全溶解且还有剩余呢?

(3)有什么办法能使剩余的糖溶解?

(4)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5)食盐也能溶解在水中,它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和蔗糖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么哪个更大一些?

(6)搅拌能使糖的溶解加快,此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加快糖的溶解?

(7)糖在水中能够溶解,在其他液体中也能溶解吗?

(8)固体能溶解在水中,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吗?

……

教师对学生的仔细观察及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表示肯定,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处理:(1)把错误的或是重复的问题划掉;(2)就几个较简单的问题展开分析、讨论。

生1:糖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糖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运动,且分子之间有空隙;把糖放入水中后,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的空隙里去了。

生2:事实上,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生3:对!而且我认为温度越高,糖溶解得越快;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生4:糖还有剩余,说明糖在水中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生5:我认为这句话不太科学,因为如果再加一些水,或者改变其他条件,剩余的糖有可能还会溶解。

生6:对,所以应该这么说:“在一定条件下,糖在水中能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生7:我认为也可以这么说:“在一定条件下,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生8:我认为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打开汽水瓶盖时,会有气泡冒出来,这些气泡应该是原来溶解在水中的气体。

生9:不错,倒啤酒时也会冒上来许多气泡。

生10:我们曾做过水的沸腾实验,当水加热到一定温度但还未沸腾时,水中就不断有气泡冒上来,这显然是原来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在水温升高时从水中跑出来了。

生11:这个实验是否表明:空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空气的溶解能力越小?

生12:有可能。汽水瓶盖着时,不见有气泡冒上来,而瓶盖一打开,气泡就不断地冒上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还可能与其他的外界因素有关。

……

(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某些问题作出尝试性的解释,并作出各种合理的猜想、假设,为下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打好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

(三)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择取几个典型的问题进行探究(允许各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探究)。

问题一: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学生讨论猜想:(1)与水的质量的多少有关;(2)与水的温度的高低有关。

[设计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1)在两个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分别放入一定量的蔗糖,振荡一会使之充分溶解,且使两个试管中都有蔗糖剩余;

(2)在一个试管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观察剩余的蔗糖是否溶解;

(3)把另一个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蔗糖能否继续溶解。

(由于学生对“溶解能力”的含义不理解,导致设计的实验方案有误,但教师不直接指出,而是允许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去实验,鼓励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反思能力。)

[进行实验]

学生两人一组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规范操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同时引导学生努力从实验现象中去发现问题。

[分析论证]

生1:通过实验,我发现加水和加热都能使剩余的蔗糖继续溶解。这说明水越多,温度越高,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大。

生2:我观察到的现象和生1相同,但我不赞同生1的观点。

师:(表示感兴趣)请说说你的观点。

生2:我通过实验发现,加水虽能使剩余的蔗糖继续溶解,但不能使蔗糖的溶解能力变大。

师:能说一下你的理由吗?

生2:我举例说明吧。比如,5mL的水中溶解了10g蔗糖就不能继续溶解了,说明1mL水中最多只能溶解2g蔗糖;如果水增加到10mL,蔗糖最多能溶解20g,表面上看蔗糖溶解得比原来多了,但实质上1mL水中能溶解的蔗糖的量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蔗糖的溶解能力也没有改变。

生3:对。这就好比一个人挑担,他一次最多只能挑100斤;如果他多挑几次,他挑的总量会增加,但他挑担的能力没有改变。

生4:但加热后,剩余的蔗糖继续溶解了,这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确实与温度有关。而且,温度越高,蔗糖的溶解能力越大。

生5:这也不见得,也许当水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后,蔗糖的溶解能力不再变大。

师:对,我们只能说“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至于具体关系如何,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严密的分析才能确定。

(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安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地讨论、争辩、猜想和假设,并逐渐放弃自己原有的错误想法,试着接受别人正确的、合理的观点,从而不断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实际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得到的结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用热水洗碗比用冷水洗碗更干净。

问题二:在一定条件下,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哪个大?

[猜想与假设]

学生讨论猜想:(1)食盐大;(2)蔗糖大;(3)一样大。

[设计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杯水,质量相同,温度相同,分别溶解食盐和蔗糖,比较哪一种物质溶解得多。(渗透控制变量法)

(2)各组进行实验方案公示。

①在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食盐和蔗糖,充分搅拌后,如果观察到一种完全溶解,另一种还有剩余,就可得到结论。

②在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食盐和蔗糖,充分搅拌后,如果两种物质都有剩余,比较剩余物质的多少,就可得到结论。

③在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中,分别逐渐加食盐和蔗糖,一边加一边搅拌,加到都不能溶解为止,比较溶解的量的多少,就可得到结论。

[进行实验]

学生两人一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案进行实验,教师指导。

[讨论交流]

生1:通过实验,我发现在水的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情况下,蔗糖要比食盐溶解得多,说明在一定温度下,蔗糖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大。

生2:我得到的结论和生1相同。但我由此想到,比较蔗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应该还有其他的方法!

师:(表示感兴趣)是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2:取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一杯放蔗糖,一杯放食盐,如果放进去的蔗糖比食盐多,但最后蔗糖完全溶解了,而食盐还有剩余,也能得到上述结论。

师:你的思路是对的。但一开始并不知道蔗糖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大呀?

生2:我也是在知道了结论之后才想到这个方法的。

生3:(若有所悟地)这样看来,应该还有其他的方法。

师:(表示期待)说说看!

生3:我认为实验中两杯水的质量也不一定要相同。比如,可以使第一杯水的质量是第二杯水的两倍,然后使第一杯水中放入的食盐的质量是第二杯水中放入的蔗糖的两倍,再来比较它们溶解的程度,也能得到结论。

师:你这样设计的道理是什么?

生3:在这里盐水的质量虽然增大到了原来的两倍,但根据我们第一个探究活动得到的结论,这不会影响食盐的溶解能力,因此可以用这种方法比较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

师:对,实际上这里的设计思想还是与上面一致的。

生4:(受生2、生3启发状)我突然有一个想法,不知能否行得通?

师:(期待状)……

生4:只用一杯水来进行实验。我是指在同一杯水中,先逐渐加食盐,搅拌,加到不能再溶解为止,然后再逐渐加蔗糖,搅拌,同样加到不再溶解为止,最后比较加入的食盐和蔗糖的质量,就可得到结论。

生5:(表示怀疑地)同一杯水中加两种物质,它们的溶解能力会不会受到影响?

师:这倒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进行探究。不过生4的想法的确很独特!

师:刚才大家通过相互合作,设计出了许多种比较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大小的方法。但是,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把食盐和蔗糖加到水中来进行比较的。

生:是的。

师:能不能反过来进行考虑呢?

生6:你是指把水加到食盐和蔗糖中来进行比较?

师:对。

生7:我知道了!先分别在两个烧杯中放相等质量的食盐和蔗糖,再不断向食盐和蔗糖中加水,搅拌,使之溶解,一直加到食盐和蔗糖完全溶解为止,比较两个烧杯中所加水的多少,也能得到结论。

生8:对,加水少的那种,它的溶解能力反而大。

(在该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鼓励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设计出了多种比较食盐和蔗糖溶解能力大小的方法,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

[反思质疑]

师:对刚才的探究活动,大家还有什么想法?

生:我认为刚才得到的结论的正确性值得怀疑。

师:(惊奇地)为什么呢?

生:刚才所做的实验,只能说明在该温度下蔗糖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大。但如果温度发生改变,蔗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都要改变,此时,哪一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是不能确定的。

师:对,你的想法很有道理。那么,你认为要比较食盐和蔗糖溶解能力的大小,还应该做些什么?

生:我认为应该多做几次实验,即在不同的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才能得到比较正确的结论。

师:所以说,只通过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往往是不可靠的。

(本环节是学生对探究得到的结论进行反思、质疑、评估的过程。应该说,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原来所没有想到的,但也正是如此,才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体现了教学的成功之处。)

[作业](二选一)

1.探究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2.探究将食盐和蔗糖放在同一杯水中对蔗糖的溶解能力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

(一)突出探究

本课通过创设一个学生较为熟悉的情境,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着力培养了学生发现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本课设计的两个探究活动都包含了多个要素,但又各有侧重,如“探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突出了“分析论证”这一环节;“探究在一定条件下,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哪个大”的活动,突出了“实验设计”“讨论交流”这些环节,并渗透了控制变量法。这样处理,既是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能有所侧重地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各个要素的理解。

(二)鼓励创新

溶解教案篇(3)

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是《化学反应原理》中继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之后的一块区别于老教材的新增内容,所以可以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理解和总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此外,本课的知识又与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为了更好的检验新知识落实的效果,教学中我以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载体,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但理解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而且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体验到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

2.1引入阶段

[引入]:展示一瓶PbI2悬浊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进入上课状态)

[师]介绍:PbI2是一种难溶性盐,颜色为黄色。

[问]过滤后,上层清液中有I-存在吗?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学生活动]: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结论。

结论:上层清液中有I-存在。方案:取上层清液,滴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黄色沉淀生成,则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I-。

[学生活动]:请学生做演示实验。(实验结果明显,说明上层清液中含I-。)

2.2知识预备阶段

[师]:总结:实际上,难溶物质在水中还是有一定的溶解度,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小。所以根据物质溶解性不同,可分为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而PbI2则属于难溶性盐。

[投影]:

[过渡]:既然难溶物在水中仍有少量的溶解。如:在25℃时,AgI的溶解度为2.1×10-7g,能不能说浓度达到饱和后溶解是就停止了呢?

[讨论]:难溶物在水中饱和后,溶解是不是就停止了,请从平衡的角度思考分析。

2.3新课知识落实――知识迁移与总结阶段

[学生活动]观点:饱和后,溶解没有停止,只是在溶解的同时,又有PbI2固体析出,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师]请大家结合课本,理解什么是沉淀溶解平衡。(及时有效利用课本,引导学生看书,提高自学能力。)

[提问1]: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从书本的概念中找出描述平衡的特征。(及时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

[学生甲]达到平衡时,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析出的速率是相等的,而且溶液达到饱和。

[提问2]:其实我们已学习了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大家结合前面学过的平衡特征,能再补充些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还有什么特征吗?(用意:知识有效迁移)

[学生乙]: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各微粒浓度保持不变,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会发生移动。(利用前面学习的平衡特征,回答很完整。)

[设问]:沉淀溶解平衡的书写又怎么来表达呢?

[举例]:如AgCl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

AgCl(s)Ag+(aq)+Cl-(aq)

[过渡]:不但平衡特征有相通性,表示平衡程度的物理量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我们前面学到的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而沉淀溶液平衡也有一个常数的表达式,我们叫做“溶度积”――Ksp,表示方法和前面也基本相似。

[师]:指导学生再次自学课本溶度积的表示方法。Ksp=c(Ag+)・c(Cl-)

[提问3]:在表示Ksp时,为什么没有分母呢?(考察学生知识的前后联系。)

[学生丙]:因为前面AgCl是一个固体,固体的浓度是一定值。(没想起的同学得到提示。)

[提问4]:Ksp的大小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大家可以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学生丁]:同一物质,Ksp仅受温度的影响。

[提问5]:前面我们学习的电离平衡常数,受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Ksp怎么受温度影响呢?(考察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对新学知识的分析能力。)

[学生戊]:温度升高,有些物质Ksp增大,因为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而有些物质Ksp减小,因为溶解度减小,如氢氧化钙。(有些同学可能想不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来回答些问题,但分析后都能理解领悟。)

2.4知识巩固――知识应用,与生活联系阶段

①活用所学模块(巩固前面所学重点知识)

[练习巩固]:写出下列难溶物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关系式和溶度积的表达式:

AgBr、Fe(OH)3、CaCO3、Ag2S

②融入生活模块(用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现象的分析解释要求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现象1]如果误食可溶性钡盐,会造成钡中毒,该采取什么急救措施?

[分析]:尽快用5.0%的硫酸钠溶液给患者洗胃。

[常识介绍]:医院中进行钡餐透视时,用BaSO4做内服造影剂,不用BaCO3做内服造影剂。

[现象2]: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还会形成安全隐患,因此要定期除去。水垢中含有CaSO4(微溶),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转化成CaCO3(难溶),然后用酸洗。请从沉淀溶解平衡角度分析CaSO4转化CaCO3的原理。

[分析]:CaSO4微溶,当溶解的Ca2+遇到CO32-离子时,生成更难溶的CaCO3沉淀,从而使CaSO4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最终转化成CaCO3。

[现象3]:吃糖容易形成蛀牙。

信息:1.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起着保护牙齿的作用,其主要成分为Ca5(PO4)3OH(羟基磷酸钙),它是一种难溶电解质,Ksp=2.5×10-59mol/L; 2.残留在牙齿上的糖发酵会产生H+;请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为何吃糖容易蛀牙?

[分析]:羟基磷酸钙溶解产生的OH-被H+中和,促进羟基磷酸钙的溶解。

溶解教案篇(4)

3.根据溶解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固体溶解度的变化情况

难点:运用溶解度解决日常现象

学情分析溶解度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可充分利用生活中有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意识。

教学方法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探究课时安排2

教学手段

(专业教室)课本上的彩图、课外收集的资料

课后记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1.什么是溶液?

2.列举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回答复习巩固知识

导入【活动与探究】

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分组探究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总结规律,获得知识

一、饱和溶液

【讲解】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在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分组讨论,共同研究结合实验,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作用下,深切感受到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化学情感。

创设情境

引导发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分组讨论,创设讨论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二、溶解度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活动与探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及分析归纳能力。

【讲解】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分组讨论,理解溶解度的含义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对溶解度的认识,树立学以至用的意识。

以“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为例,讲解溶解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小组讨论,交流资料。引发学生对知识的亲近感,感知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让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与溶解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确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学习意识。

深入研究绘制溶解度曲线学生动手练习让学生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创设情境出示一瓶汽水,提出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3.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汽水中溶解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小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

归纳总结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用好化学,能造福人类,使世界变的更加绚丽多彩。让学生真正了解“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内涵,树立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课堂小结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固体的溶解度

3.气体的溶解度学生总结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上,给予指导。

溶解教案篇(5)

1.认知目标:不同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溶解度可以描述溶质的溶解极限,能够用数据、图表描述物质的溶解度信息。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调控物质的溶解和结晶;能够利用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差异设计方案,使不同物质分别处于溶解、结晶状态,通过过滤实现物质分离。

二、项目实施过程

1.项目导入。

实物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粗盐与餐桌上的精盐,激发学生兴趣,引入项目主题。

教师展示,学生通过比较粗盐与精盐,唤起已有的社会经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海水中除了水、氯化钠之外,还有哪些物质?“天日映成”“海水煮盐”得到的是粗盐还是精盐?它们的分离思路是什么?

在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之后,教师紧接着提出:如何从粗盐中得到氯化钠?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核心任务:设计从粗盐中分离出氯化钠的实验方案。

本节课的导入没有直接指向学习目标中的溶液知识,而是从生活经验出发,但学生在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本节任务的完成,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2.项目学习活动过程。

将学科知识的学习穿插于具体的任务活动中。在提出核心任务后,教师引导:

从粗盐中分离出氯化钠就是将粗盐中可溶于水的物质和难溶于水的泥沙与氯化钠分离。

布置子任务1:我们先来尝试如何将粗盐中难溶于水的物质与氯化钠分离。

学生活动一:

(1)阅读课本59页方法引导。

(2)分组实验:过滤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收集信息,并提醒大家。

①小组要分工明确,互相合作。

②粗盐加少量水溶解。

③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④小组交流并得出结论。

⑤小组讨论交流回答课本59页的问题1。

由于学生还没有形成实验技能,可能操作不太规范,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在巡回中发现,一开始有些小组不会叠滤纸,有的不知道怎样让滤纸紧贴漏斗。

(3)学生展示。

小组展示过滤后的食盐水,互相比较、观察。

小组代表展示回答59页的问题1,其他组同学补充、纠正,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评价。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得出可溶物与不溶物的分离思路。

布置子任务2:那些可溶物质如何与氯化钠分离?

学生活动二:

(1)阅读课本58页的资料一、资料二。

(2)交流研讨59~60页的问题2和问题3。

教师指导:

①先仔细分析资料,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②资料二中物质比较多,为了便于比较,我们重点比较氯化钠和硫酸镁。

③比较资料二表格中的数据,注意得出这些数据的前提条件。

在教师的指导提示下,学生有了重点比较对象,归纳出每种物质的溶解情况,以及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能比较顺利地解答后面的问题。通过对各种物质溶解条件的强调,对后面溶解度的学习做了铺垫。

学生活动三:

学生交流展示:各小组代表积极踊跃表述他们的讨论结果,仔细聆听,对其他小组的发言进行补充、纠正,气氛非常活跃,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学生初步学会了通过控制溶质、溶剂的比例,蒸发可让更多的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表二中每种物质的溶解情况,都是指明在一定温度、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所溶解溶质的质量,这个质量就叫这种溶质的溶解度。

由此引出溶解度及溶解度计算公式,并引导学生归纳不同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从而了解溶解度概念的价值,知道调控溶质、溶剂的比例溶液状态就会发生变化。

布置子任务3:实验探究:调控物质的溶解与结晶。

对于这个探究实验,和现行人教版教材相比,是一个全新的内容。现行人教版教材中,对于饱和溶液的配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相互转化,以及结晶常见的方法,也是通过实验以及查阅资料的方法得出相关结论,并掌握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溶解度概念。这些实验在教材中已经提供具体的实验内容与方案。在以往的教学中,只要教师演示或学生小组实验,就能很顺利地得出结论,难度相对来说较小。而在项目学习中的这部分教学任务,是在学生了解溶解度之后,对溶解度概念及其价值的应用,要求学生通过对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分析,设计实验,探究配制室温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以及结晶的方法,整个任务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探究,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

对于这部分的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一开始我们总觉得学生的化学学科知识比较欠缺,而且刚刚接触到溶解度,还不是太熟悉,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而且从传统的学习方式一下子转变为项目学习,觉得难度颇大,怕学生理解不了,完不成任务,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

1.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适当点拨。如:由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

(由小组长组织,对每位同学提出的方案、意见进行讨论、交流,设计出你们组认为最好的方案。)

2.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各小组对刚才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确认本组的方案到底是否可行,并得出结论或通过探究修改方案,继续探究,直到得出满意的结论。)

(教师巡回,收集各组的实验方案,发现问题或操作上的错误,及时进行指导。也可直接参与到某个小组的活动中,详细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和思路。)

3.实验后小组间进行交流、展示。

(每组学生代表将实验方案以及结果展示给大家,并互相评价这些方案是否可行,哪些方案较好。)

(教师点评,并帮助同学完善方案。)

通过实验探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设计出多种方案,虽然说原理基本相同,但各组有各组的特点、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取10ml水,称量3g硝酸钾投入烧杯中,搅拌至溶解。

(小组展示:由硝酸钾溶解度曲线查出20℃硝酸钾溶解度为30g。相似方案有取20ml、100ml水的。)

(大家讨论后认为100ml水用的药品太多,还浪费时间,选用10ml或20ml水即可。)

(2)取20ml水(有取10ml的),称量10g硝酸钾,不断投入烧杯中,搅拌至不能继续溶解,称量剩余硝酸钾。

(小组展示:不能继续溶解,说明得到了饱和溶液,而且可确定20ml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

(同学们认为,如果水中加的硝酸钾多了,称量剩余固体也是有误差的。)

(3)烧杯中放水,称量总质量,加入硝酸钾至烧杯中出现不溶物,再称量总质量。

(同学们讨论认为,可以得到饱和溶液,但水的量不确定,不选用。教师建议,一定量的液体最好用量筒取用。)

(4)烧杯中加入水,一直加硝酸钾搅拌,看到有固体出现,进行过滤。

(小组展示:出现硝酸钾固体,说明溶液肯定是饱和的,通过过滤,还把固体硝酸钾除去。)

(同学们讨论认为,可以得到饱和溶液,但质量不确定。)

(5)称量5g硝酸钾投入烧杯中,逐渐加入水,直到全部溶解。

(同学们认为:加入的水是否多了不好确定。)

经过大家讨论,认为方案(1)和方案(2)较好。

对于接近饱和的溶液更快地完成饱和溶液的制备,大多采用搅拌、振的方法,各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晶常用的两种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1)利用控制溶质、溶剂的质量比,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能否结晶或继续溶解。

(2)通过今天的项目学习,归纳多种可溶性物质的分离思路。

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在“做中学”。由于学生的化学知识技能和实验操作技能都不太熟练,占用的时间比预计的时间超出了许多,但结果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得多。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已发现每个小组配制饱和溶液的方案不尽相同,在展示环节,每个小组代表都积极展示他们的方案,有些方法甚至是教师没有预想到的,同学们把日常生活的经验,以及所学的学科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验探究中,既增加了乐趣,又学到了相关的学科知识。

(3)继续布置任务,检查进度。

通过今天的项目学习,我们已经懂得了混合物分离的思路,请同学们设计从粗盐中分离出氯化钠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做好实验记录,便于交流展示。

三、项目学习反思

项目学习是提倡并践行“做中学”教学理念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有明显的改变。本节课的项目学习中,教师将教学任务分解成几个小的子任务,分别布置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学、合作、交流研讨、实验探究等方法,真正体现了在“做中学”,让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能够领悟到相应的学科知识。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项目学习中,特别是在实验探究中,通过动手操作,发现自己的错误、不足,并通过讨论、交流、再动手,让自己小组的实验更完善,并得出了相关结论。随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展示,给予鼓励和评价,树立信心。

溶解教案篇(6)

情境教学是以“情感”作为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教学实践的切入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或营造相关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探究,完成知识的建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我国情境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李吉林老师要求“把知识置于一定的情境中,把知识还原到一定的情境中去[1]”。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被一线教师广泛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有时被用于课堂导入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兴趣;有时被用于课中,用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时被用于课堂结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若能有意识地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学习任务融合在特定的情境中[2],以某一特定的情境为主线将知识串联起来,将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将更加有利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本文以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为例,以“溶解王”PK赛这一教学情境贯穿始终,不断引导学生遵循知识情境发展的主线进行科学探究,逐步学习和认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一、教学思路分析

对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即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及其难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生置于“溶解王”PK赛这一情境中,从两位参赛选手氯化钠和硝酸钾入手,根据参赛内容——定量比较这两种物质的溶解性,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参赛规则,然后根据参赛规则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得出初步较量结果,从中分析归纳得出溶解度的概念,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认知难度,排除了学习障碍。整个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新知。然后根据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从而对“溶解王”PK赛做出终审判决,并从中学会了溶解度曲线的简单应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逻辑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循着情境发展的主线层层深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是建立在对溶解度概念不断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的,由此学生认识到化学应用的价值。

二、教学活动设计

1.情境激趣,导入课题【教师】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溶解王”PK赛的比赛现场。现在请两位参赛选手闪亮登场,它们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学生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这两位参赛选手。【教师】投影参赛内容:定量比较这两种物质的溶解性。设计意图:将情境融入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到“溶解王”PK赛的比赛现场,激发兴趣,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更加热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2.“溶解王”PK赛规则制定【教师】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尴尬了,由于太激动,组委会竟然忘了制定参赛规则。在座的各位同学们,只能求助你们啦。【布置任务1】实验要求:借助提供的实验用品,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设计出各组的实验方案,最后跟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实验用品:4gKNO3、4gNaCl、蒸馏水、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教师】友情提醒:控制变量。【学生活动2】分组制定参赛规则(实验方案)。方案一:同一温度(室温)下,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然后分别加入两种固体,搅拌,待溶解达饱和后,看哪个溶解的质量多。——溶解量多的,溶解性好。方案二:同一温度(室温)下,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两种固体,边加水边搅拌,看哪个先全部溶解。——用水量少的,溶解性好。设计意图:根据参赛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然后通过归纳各组的分享成果,讨论确定参赛规则。树立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仅使学生获得满满的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思维、交流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3.“溶解王”PK赛初步较量【布置任务2】每组任选一种实验方案,按照表1或表2进行操作,并填写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学生活动3】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方案一:NaCl溶解的比KNO3多,所以溶解性NaCl>KNO3。方案二:溶解4gNaCl用的水比溶解4gKNO3用的水少,所以溶解性NaCl>KNO3。【教师】以上两种方案都能达到实验目的,但为了便于研究,通常我们把溶剂的质量定为100g。【教师】刚才用方案一进行实验的同学,是根据什么来判断NaCl和KNO3溶解性大小的?【学生】看达到饱和后溶解的质量。【教师】展示刚才按照方案一进行实验的小组的小烧杯里都有未溶解的NaCl和KNO3。【学生活动4】观察到未溶解的硝酸钾更多。【教师】如果我们改变温度,是不是还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呢?【学生活动5】将上述还有未溶解硝酸钾的小烧杯置于酒精灯火焰上边加热边搅拌。观察实验现象: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得出结论:要比较物质的溶解性,还必须规定要在一定温度下。【教师】现在,请大家归纳什么叫“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学生】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资料1】展示20℃时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表3)。【学生活动6】观察验证:20℃时(接近室温),氯化钠的溶解度确实比硝酸钾大。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活动3自主选择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培养学生动手合作能力的同时为下面得出溶解度概念做好铺垫。通过学生活动5,明确要比较物质的溶解性还必须规定要在一定温度下,在培养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时加深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最后通过查阅和比对资料1中提供的数据与“溶解王”PK赛初步较量的结果保持一致,使学生再次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4.“溶解王”PK赛终审判决【资料2】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4)。【教师】这是通过列表法表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你能看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吗?【学生】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教师】通过列表法,我们可以查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同的温度下对应不同的溶解度,不可能用表一一列举出来。比如,我想知道在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怎么办?【学生】用图像的方法来表示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学生活动7】以温度为横坐标,以溶解度为纵坐标,绘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教师】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查找出硝酸钾在任意温度下的溶解度,还能查找出溶解度所对应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学生活动8】查找:①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②溶解度是100g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对应的温度。【学生活动9】用同样的方法,绘制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见图1),并对“溶解王”PK赛做出终审判决。【学生】温度<23℃时,氯化钠溶解能力较强;温度=23℃时,两者溶解能力一样强;温度>23℃时,硝酸钾溶解能力较强。设计意图:通过对硝酸钾和氯化钠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及其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溶解王”PK赛的终审判决,构建了新知,从而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观念。5.归纳总结,学以致用【学生活动10】建构知识网络(见图2)。【课堂反馈】【结束语】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是无限的。只要大家刻苦钻研,你的学业成绩一定会向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一样步步高升。设计意图:通过梳理知识网络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溶解教案篇(7)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与转化过程进行分析,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并能够对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加强学生间相互交流、合作意识的培养。(2)通过溶解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讨论,有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知识基础、心理发育阶段特点,确定本节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的方法及本质

教学难点:用数据分析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的方法及本质过程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意图

教学方法:1.设计若干个贴近学生实际、体现本课重难点目标的问题供学生探讨。2.课堂上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两次。3.后黑板使用一次供学生展示。4.课堂上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参与。

教学设计意图:1.给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均有展示的平台和参与的机会,使他们肯学、乐学,自愿成为学习的“主人”。2.以导学案为抓手,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学会、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达人”;3.让学习能力有困难的同学在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能够缩小与优等生的差距,树立信心、战胜自己、有所发展;通过老师增加与他们的互动调动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4.让教师讲在“关键处”,讲在“易错处”、讲在“易混处”;让教师的点拨使学生“醍醐灌顶”,使教师的拓展让学生“站得更高”;5.让教师的乐教感染学生乐学,学生的乐学促使教师更加钻研,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

五、教学过程

【开场白】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首先通过对缺口硫酸铜晶体的“整容”方案设计,复习了溶解结晶平衡,接着通过对难溶强电解质PbI2悬浊液的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了解到难溶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度和溶度积的大小是考量难溶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两个参数。本节课将在上节课知识和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基础上共同学习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科研和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因为在生产生活中经常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选择适当的条件,使平衡向着需要的方向移动。

【目标展示】强调重难点。展示学生导学案预习中的共性问题:

1.等体积混合0.2mol·L-1的AgNO3和NaAc溶液是否会生成AgAc沉淀(已知AgAc的Ksp为2.3×10-3)?

2.Mg(OH)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探究能使Mg(OH)2溶解的方案?学生讨论,提出方案,实验观察,由现象分析得结论,汇报成果。

3.引起龋齿的可能原因,氟化物为什么能防治龋齿?

4.水垢中含有CaSO4,工业上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

5.溶洞中美丽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你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吗?

【具体教学过程】这五个问题都是学生通过预习完成导学案,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处理的方法是让具有代表性错误的五位同学板演,讲解他们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的思考与做法(8分钟)。这基于我们许多教师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却没有关注学生在这些问题上是怎么想的,学生的“潜意识”和“思维过程”暴露不够,特别是“个性化思考过程”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解决的考虑。接着在展示五个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安排两个让学生普遍难以理解的探讨:

【探究一】除去硫酸铜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铁离子,可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调节溶液的pH至3~4,铁离子就会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除去。当溶液的pH超过5时,铜离子才开始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你是如何理解的?

【探究二】一般来说,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请同学们讨论,提出方案,实验观察,由现象分析得结论,汇报成果。结合课本知识,能否将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怎么实现这个转化?

现场给学生分成10个活动小组。以前后相邻的六位同学组成一组。每组临时推荐一名组织者,有他(她)组织讨论并代表小组发言(时间控制在6分钟)。

组织讨论探究一问题。请学生发表意见,教师点评。

考虑到选用物质的不确定性,设计一个台阶:为什么向溶液中加入Cu(OH)2和Cu2(OH)2CO3?还可以用什么物质代替?CuO、CuCO3、NH3·H2O、NaOH等物质,讨论哪些物质可行?为什么?

许多学生不明白,溶液的pH3~4,在常温下还算是酸性溶液,铁、铜离子怎么会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不是说,金属的盐溶液要与碱溶液作用,才有可能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吗?让学生估算:

假定溶液中铁离子浓度是0.001mol·L-1,铜离子浓度是1.0mol·L-1,运用溶度积常数,请同学们估算出溶液中OH-离子浓度达多少就开始形成氢氧化铁沉淀?达多少氢氧化铁就沉淀完全?(2.7×10-12mol·L-1,pH约为2.2;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pH约为3.7)。而溶液的OH-浓度约要达到多少时氢氧化铜才开始沉淀(1.5×10-10mol·L-1,pH约为4.2)。

通过Ksp的运用和估算,学生将能体会到,要使溶液中铁离子、铜离子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是需要溶液中有一定浓度的氢氧根离子存在,但溶液中OH-浓度不是一定要超过10-7mol·L-1(即pH不必一定要大于7),也并非要一定需要靠加入强碱来提供。估算说明,溶液中铁、铜离子在pH3~4或超过5的微酸性环境中就可以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因此,只要使溶液的酸度降低,即把溶液的pH提高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达到目的。氢氧化物沉淀越难溶(Ksp越小),形成沉淀所需要的氢氧根离子也越小,pH越低。正因为如此,才“可以通过控制溶液的pH,达到除去铁离子而让铜离子保留在溶液中”。

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这种估算和说明过程并不一定要学生掌握,但是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解。这样做,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结论是如何得到的,了解生产的实际操作方法所依据的原理;二可以帮助学生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溶度积的概念;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溶度积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定量地研究难溶电解质沉淀形成或溶解的问题,体会溶度积学习的价值。

然后,组织讨论探究二问题。请学生发表意见,教师点评。

[学生实验]向盛有2mL0.1mol·L-1的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1的NaCl溶液;向其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再向其中滴加0.1mol·L-1的Na2S溶液。

[设问]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填表]表3-15沉淀转化的实验记录

白色沉淀析出 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 黄色沉淀转化为黑色

[教师点拨]AgNO3溶液与NaCl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当向体系中滴加KI溶液时,溶液中的Ag+和I-结合生成了更难溶解的AgI,同样,由于硫化银的溶解度比碘化银的溶解度更小,因此向体系中滴加硫化钠溶液时,碘化银转化为硫化银,至此解决了前半部分。

[追问]沉淀转化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重晶石(主要成分是BaSO4)是制备钡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但是BaSO4不溶于水,工业上是如何处理的?写出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再追问]将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的过程是不断重复的“蚕食”过程,请同学们通过下面的两道计算加以体会:

1.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_____________。[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2.已知Ksp(BaSO4)=5.1×10-9,Ksp(BaCO3)=1.1×10-10,今有0.15L1.5mol·L-1Na2CO3溶液可以溶解多少克BaSO4?

[教师点拨]第一问为第二问做了一个铺垫。用可逆反应通用的“三式”即可以求解得到1.1g。

【课堂小结】

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看到”微粒“找到”平衡“想到”移动

最后展示本单元知识结构:

【形成性检测】

1、通常条件下PbSO4是一种不溶于水、酸、碱溶液的白色沉淀。但是PbSO4却溶于CH3COONH4溶液得无色溶液(1)。在(1)溶液中再通入H2S气体形成黑色沉淀(2)。结合中学化学有关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规则,写出(1)(2)两种产物形成的离子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旨在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

2、试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

(1)为何碳酸钙溶于碳酸?

(2)为何氢氧化铝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

(3)碳酸钙不“溶”于稀硫酸却“溶”于醋酸中?

(4)用等量的水和稀硫酸洗涤BaSO4沉淀,为何用水洗的沉淀损失要大于用稀硫酸洗时的沉淀损失?

(有效地考查学生对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的理解)

3、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

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mol/L,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已知:Ksp(CaCO3)=4.96×10-9;Ksp(MgCO3)=6.82×10-6;Ksp[Ca(OH)2]=4.68×10-6;Ksp[Mg(OH)2]=5.61×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物X为CaCO3

B.滤液M中存在Mg2+,不存在Ca2+

溶解教案篇(8)

对于苏教版《化学1》专题3第二单元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教学中,按教材要求,教师都认识到该单元应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但是许多教学设计并不能让学生了解探究的目的、探究的内容、探究和学习这些知识的作用。所以,很多所谓的探究是有其形而无其实。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在教学中按如下思路设计教学流程。

2教学设计

[引入]我们知道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很多时候问题都源自于生产或生活。今天我们以铁为例解决几个生产或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1情景化问题的提出

[情景1]我们常说,粗制的浓盐酸常显黄色是由于含有Fe3+引起的,你能设计简单的方法快速进行检验吗?

[学生实验]取少量浓盐酸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

(说明:设计中为学生储备Fe3+的检验方法,既为后面学生的探究储备必要的知识,也证明了浓盐酸发黄是否由Fe3+引起的。)

[情景2] 电子工业中常用FeCl3溶液腐蚀敷(覆)铜板来制作印刷电路板。你知道其原理和制作方法吗?

(为学生展示一块镀Cu 0.1 mm 厚的敷(覆)铜板和一块电路板,或用图片代替。)

[学生实验] 取2 mL 30 % FeCl3于试管中,加入一块铜片,放在试管架上备用。

(说明:由于实验时间偏长,在问题产生时就让学生开始做实验,可为后面学生的探究做好准备。)

[情景3]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你知道怎样检验市场上各种补铁药中铁元素的存在吗?你知道为什么同时服用维生素C能增强铁的吸收吗?

[过渡]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学习和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思考1]回忆上节课学的铁与不同物质反应显示不同价态的规律?

[思考2]将Fe3+转化为Fe2+应加入哪类物质呢?

[思考3]将Fe2+转化为Fe3+应该入哪类物质呢?

(说明: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从理论上总结出Fe2+和Fe3+相互转化的条件假设)

[过渡]基于Fe2+和Fe3+相互转化的条件假设,请依据实验室提供的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2.2 Fe2+和Fe3+的相互转化条件的探究

[实验目的]设计Fe2+、Fe3+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

[提供的药品]0.1 mol・L-1 FeCl3、0.1 mol・L-1 FeCl2溶液;Fe粉、淀粉KI试纸,新制氯水、5 %H2O2溶液;0.1 mol・L-1硫氰化钾(KSCN)溶液

学生探究实验教学过程说明: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讨论。(高一的学生实验做得还不多,应着力在实验方案设计的规范上)。

(2)汇报实验设计方案。

(3)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实验前应强调实验操作规范:如振荡、液体滴加、玻璃棒蘸取溶液等。

(教师巡视课堂,观察不同学生实验的情况,记录值得课堂生成的问题)

(4)汇报学生实验设计、现象、结论。(充分关注实验探究的生长点)

(5)讨论分析课堂动态生成点。

[实验过程教学实录]

Fe3+Fe2+的方案

(1)取少量的FeCl3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铁粉,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说明Fe粉可以还原Fe3+

(2)用玻璃棒蘸取FeCl3溶液点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说明I-可以还原Fe3+

Fe2+Fe3+的方案

(1)取少量的FeCl2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无色,再加入新制氯水,若溶液呈血红色,说明Cl2可以氧化Fe2+。

(2)取少量的FeCl2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无色,再加入5 % H2O2水,若溶液呈血红色,说明H2O2可以氧化Fe2+。

(3)取少量的FeCl2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颜色变黄色,再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说明Cl2可以氧化Fe2+。

[课堂中动态生成性实验]

(1)取少量FeCl3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 再加入铁粉, 溶液褪为浅绿色。

(2)取少量的FeCl2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微红色,再加入5 % H2O2水,溶液颜色加深,呈血红色。

(3)取少量的FeCl2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无色(或微红色), 再加入新制氯水或 5 % H2O2水,溶液呈血红色,加过量血红色褪去。

(说明:这里有必要花相当的时间让学生讲述做实验时发现的现象,要鼓励实验设计新颖、实验认真、观察到更多实验现象的学生。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实验时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试剂应逐滴滴加,边加边看,否则很多现象是看不到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

[书写练习]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思考4]在此基础上小结快速、灵敏检验Fe2+、Fe3+的方法

[思考5]小结Fe2+、Fe3+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

2.3实际问题解决1――印刷电路板制作原理分析

[问题1]电子工业中常用FeCl3溶液腐蚀敷(覆)铜板来制作印刷电路板,观察FeCl3和铜反应的实验现象,猜测其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结论]Fe3+有较强的氧化性,其氧化性大于Cu2+。

[问题2]欲从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后的废液中回收Cu及制取纯净的FeCl3溶液 ,设计实验方案。

2.4实际问题解决2――补铁药“速力菲”的分析

[信息摘录] “速力菲”说明书部分内容摘录:

【规格】片剂,每片0.1 g。

【性状】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胃酸。

【储藏】在避光、密封、阴凉处保存。

【药物相互作用】与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

【适应症】用于缺铁性贫血症预防及治疗。

[问题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补铁药含有铁元素以及其价态呢?

[学生讨论及实验]设计方案:取样研磨盐酸酸溶取样加入KSCN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追问]从实验可以看出,试样中含有Fe3+,但是“速力菲”的商品包装盒上的商品名是“琥珀酸亚铁”,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2] 猜测“速力菲”与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铁的吸收的原因?请设计实验证明。

[学生实验] 往变红色溶液中加入研碎的维生素C粉末,观察现象。

[问题3]“速力菲”为什么要用糖衣薄膜、并需在避光、密封、阴凉处保存?

3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的整个思路和流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合理地整合和处理了教材,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问题的产生、探究性知识的获得、教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自然,贴切。

(2)尝试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注重实验方案设计的规范性,注重实验探究中生成性问题的解决。注重在动态生成性实验中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引起学生的共鸣。

(3)将Fe3+的检验和Fe3+腐蚀铜板实验放在最前面,巧妙地处理预备性知识的储备和费时长的实验做不做、怎么做的问题。

(4)学生运用学得的知识解决两个实际问题的积极性高,知识积累顺理成章,探究的成功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特此感谢: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化学教研员吴思杰老师 杭州第二中学特级教师林肃浩王法高老师

参考文献:

[1]毕华林.化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溶解教案篇(9)

“变式教学法”是一种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导向而创设的新型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教学、习题教学、复习教学中,乃至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变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1】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之pH的计算可设计如下“概念性”变式:

问题1:求常温下0.01 mol/L的盐酸溶液的pH。

变式1:常温下,0.1 mol/L NH3・H2O溶液,其电离度为1%,求其pH。

变式2:常温下,pH=1的盐酸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pH。

变式3:常温下,pH=13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后的pH。

变式4:常温下,将100 mL 0.1 mol/L HCl和100 mL 0.3 mol/L的NaOH溶液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pH。

变式5:常温下,将pH=2的HCl和pH=12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变式6:常温下,将pH=2的盐酸稀释10倍后,求其pH。

变式7:常温下,将pH=12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后,求其pH。

变式8:常温下,将pH=5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求其pH。

教学评析:通过这一变式题组,可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不同情景下pH计算的方法,从而加深对溶液pH的计算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也能很好地实现课前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二、“变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中,“变式教学法”主要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形式。

【案例2】有NaCl和NaBr混合物16.15 g,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33.15 g沉淀。则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8.5% B.50%

C.52.8% D.82.5%

解法1:设NaCl的物质的量为x,NaBr的物质的量为y。

58.5x+103y=16.15143.5x+188y=33.15

解得:

x=0.1000 moly=0.1000 mol

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28.5%

答案A。

解法2:

以上过程实际上是将NaCl和NaBr中的Na+全部换成Ag+,这是导致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的原因,可依此用差量法解题。

解得:x=4.6 g

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28.5%

答案A。

教学评析:解法1思路很清晰,只是解方程组要耗费一些时间,而且有可能出错。相比较而言,解法2着眼于固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本质原因,思想较为深刻,解题过程也较简单。当然解法1也有它的优点,那就是学生很容易想到,因此两种方法各有特色。

【案例3】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第28题第(4)小题:测试纯碱产品中NaHCO3含量的方法是:准确称取纯碱样品Wg,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CO32-+H+=HCO3-反应的终点),所用HCl溶液的体积为V1 mL,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用HCl溶液总体积为V2 mL。写出纯碱样品中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NaHCO3%= 。

答案:■×100%。

学生的错解多为:(1)■×100%

(2)■×100%

(3)■×100%

分析:错解(1)将总体积V2当成了后滴加的体积,错解(2)(3)将样品当成了只含有Na2CO3和NaHCO3。

(1)发现问题,引发思考

老师启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依题意,能否判断样品中除Na2CO3和NaHCO3外,还有其他杂质?

②若不含有其他杂质,本实验可进行哪些简化或去除哪些多余的条件?

③若有其他杂质,是否会对本实验产生影响?

④若其他杂质存在会影响本实验的测定,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说明才使此高考题更科学严谨?

(2)共同探讨,明辨是非

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形成以下共识:

①如没有其他杂质,称取样品Wg,只要用甲基橙或酚酞一种指示剂进行一次滴定就可求出NaHCO3%。若用两种指示剂两次滴定,则不需称样品的质量就可得出结果。因此,从该实验的设计原理来看,应含有其他杂质。

②若含有能与酸起反应的其他杂质,则本实验不能计算最终结果。该题对杂质未加任何说明,不够严谨科学。题中应加上“含有不与酸起反应的其他杂质”的说明。

(3)变式训练,激活思维

根据以上分析和上题的错解情况,设计如下变式训练,激活思维、加深理解:

变式1:某Na2CO3样品中只含有NaHCO3杂质,溶于水后滴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所用HCl的体积为V1 mL,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用HCl溶液的体积为V2 mL。求ω(NaHCO3)。

ω(NaHCO3)=■×100%

变式2:某Na2CO3样品中只含有NaHCO3杂质,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若滴入酚酞指示剂,用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1 mL;若滴入甲基橙指示剂,用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2 mL。求ω(NaHCO3)。

ω(NaHCO3)=■×100%

变式3:某Na2CO3样品中只含有NaHCO3杂质,称取Wg样品溶于水,滴加酚酞指示剂1~2滴,滴加c(mol/L)的HCl溶液V mL刚好反应完全。求ω(NaHCO3)。

ω(NaHCO3)=■×100%

变式4:将上题中的酚酞换成甲基橙,写出求解n(Na2CO3)和n(NaHCO3)的方程组。

2n(Na2CO3)+n(NaHCO3)=■106n(Na2CO3)+84n(NaHCO3)=W

变式5:某Na2CO3样品中除含有NaHCO3杂质外,还含有不与酸反应的不溶性杂质。现称取样品Wg,溶于水后滴加酚酞指示剂,用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1 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的总体积为V2 mL。求不溶性杂质的质量分数:

ω(杂质)=■×100%

教学评析:在习题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变式教学”,打破学生脑海中固定的解题模式,避免传统教学“题海”战术引发的思维僵化和思维定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寻找多种多样的问题解决途径,寻找多种可能的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变式教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高三化学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使知识网络化,思考问题更严密、迅速,解题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并能熟练把握各个知识点在各模块中的呈现方式和特点。

【案例4】高三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复习:

问题1:10 mL 0.1 mol/L氨水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大小顺序。

变式1:10 mL 0.1 mol/L NH4Cl溶液与5 mL 0.2 mol/L NaOH溶液混合,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NH4Cl改为CH3COONa,NaOH改为HCl又如何?)

变式2:向10 mL 0.1 mol/L氨水中逐滴加入少量的稀盐酸,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3:向10 mL 0.1 mol/L氨水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中性,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4:向10 mL 0.1 mol/L氨水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反应,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5:25℃时将pH=11的氨水与pH=3的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酸碱性如何?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6:如果已知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所含的离子仅是NH4+、Cl-等4种离子,除上述两种外,还应有哪两种离子?该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是什么?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7:常温下将0.01 mol NH4Cl和0.004 mol NaOH溶于水,配制成1 L混合溶液。判断:溶液中共有多少种粒子?溶液中有哪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0.010 mol?并计算溶液中:n(NH4+)+n(H+)-n(OH-)?

变式8:问题1:10mL 0.1mol/L醋酸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大小顺序。

变式1:10 mL 0.1 mol/L CH3COONa溶液与5 mL 0.2 mol/L HCl溶液混合,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2:向10 mL 0.1 mol/L醋酸中逐滴加入少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3:向10 mL 0.1 mol/L醋酸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至中性,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4:向10 mL 0.1 mol/L醋酸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反应,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5:25℃时将pH=11的NaOH与pH=3的CH3CO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酸碱性如何?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6:如果已知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所含的离子仅是Na+、CH3COO-等4种离子,除上述两种外,还应有哪两种离子?该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是什么?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7:常温下将0.010 molCH3COONa和0.004 molHCl溶于水,配制成1 L混合溶液。判断:溶液中共有多少种粒子?溶液中有哪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0.010mol?并计算溶液中:n(CH3COO-)+n(OH-)-n(H+)?

教学评析:通过创设这样一组变式问题组,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和探索问题的进程。该题组问题多且有层次性,入手相对容易,坡度适中、排列有序,形成有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较大,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提高”的成就感,而且在层层问题的设计中体现了一些重要的化学思想方法。通过这样一组变式题组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这一内容在“纵向”上得到非常深刻的理解。

【案例5】高三化学小专题――“Fe3+”专题复习

问题1:如何证明FeCl3发生了水解反应?并书写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2:如何证明FeCl3的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问题3:配制和贮存FeCl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盐酸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4:FeCl3与NaHCO3、Na2CO3、NaAlO2不能共存的原因是什么?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问题5:Fe3+为什么只能存在于pH

问题6:直接加热FeCl3溶液得到什么,再灼烧得到什么物质,如要由FeCl3溶液得到FeCl3固体需要如何操作?

问题7:在FeCl3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Fe、Cu、H2S溶液、Na2SO3溶液、KI淀粉溶液,写出会出现的现象及离子方程式,并说明体现了什么性质。

问题8:往过氧化氢中加入FeCl3,有什么实验现象?如何运用对比实验证明Fe3+起到催化作用?还可以加入哪些物质?

问题9:往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有什么实验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问题10:如何验证所得液体是胶体?

问题11:所得胶体中有何杂质?如何证明?

教学评析:通过以上11个问题的“变式”导学,集盐类的水解、水解平衡的移动及应用、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化学中离子的检验和鉴别、催化剂的选择和验证、胶体的制备与性质于一体,使学生对“Fe3+”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再认识。传统小专题课都是先罗列知识,再列举例题,使学生思维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通过以问题“变式”出现,使学生有一种主动去解决的欲望。对于高三复习课,教师在备课中一定要注意不同知识间的联系。教师不仅要在每一个知识点上设计问题,还必须从不同的知识点的衔接处去设计问题。多从知识交汇点处设计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提高学生知识理解的系统性和在“横向”上的完整性。

四、“变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变式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变式教学,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根据实验的内容和作用,可把变式实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变式实验分类及界定

将“变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时,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①充分挖掘课本中理论与实验的结合点;

②进一步增加实验的科学性和研究性;

③加强实验的设计性和探索性。

【案例6】“为什么硝酸铜溶液呈蓝色,而铜与浓硝酸反应溶液呈绿色?”实验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发现问题】无论是以往的教材还是高中新课程都安排了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硝酸铜溶液呈蓝色,为什么铜与浓硝酸反应溶液呈绿色?

【提出假设】可能是因为生成的NO2气体在溶液中呈黄色,与蓝色硝酸铜溶液混合在一起而呈绿色。

【实验探究】可设计如下实验进行研究:

变式实验一: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少量的水,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变式实验二: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变式实验三:对比实验:取纯硝酸铜蓝色溶液,向其中通入NO2,观察溶液是否变绿色。

【得出结论】实验结果显示:

①随着水的加入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②加热后,溶液也逐渐变为蓝色;

③在硝酸铜蓝色溶液中通入NO2,溶液将逐渐变为绿色。

教学评析:这是一个探索性变式实验,通过这样一个探索性实验的“变式”学习,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的快乐和意义。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对学生进行各种变式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不断得到启发和深化,从而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性人格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施变式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课题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变式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不能为了“变”而变。在化学教学中,恰当合理的变式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应重视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任务,运用变式进行教学时要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在了解学生知识结构的前提下精心设计变式问题,所设计的变式情境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变”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发现规律并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使之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王乐尧.新课程化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创设与案例分析[J].杭州化学年会论文,2010.

溶解教案篇(10)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8-0017-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8.006

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展现出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独特魅力,实验是化学教学永恒的主题。实验教学是实施化学教育的重要载体,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价值?这需要教师认真审视新课程赋予化学实验的丰富内涵和教学功能,在实验设计中融合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一、 于生活中寻找化学实验的素材——强调应用性

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具有鲜明的草根性和实用性。化学实验的设计,应力求贴近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如“鸡眼膏”(水杨酸苯酚贴膏)的奥秘、如何去除漆包线表面的漆、水火也能相容(滴水点灯)、铁钉生锈、橘子会唱歌(水果电池)、鸡蛋渗析器、神奇的吸水树脂等。选择富含生活气息的实验素材,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体味“生活处处是化学”,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案例1.补铁剂中的铁是几价的?(内容包含Fe2+和Fe3+的性质与相互转化)。该实验既可用于铁内容的教学,也可作氧化还原内容的补充实验,在教学中可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1)补铁剂中的铁可能是几价铁?

(2)如何验证你的猜想?(检验Fe2+)

(3)怎样使补铁剂中的Fe2+转化为Fe3+?如何验证?(检验Fe3+)

(4)资料表明,补铁剂和Vc一起服用效果更好,原因是什么?

反思:课堂中补铁剂的出场让学生们表示出极高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从补铁剂的包装发现了Fe2+易氧化变质的特点,从检验Fe2+和Fe3+实验中掌握了不同价态铁离子的性质,从防止补铁剂变质的实验中获得了Fe2+和Fe3+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该实验设计的意义在于不仅提供给学生从生活看化学的视角,而且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帮助学生了解饮食营养价值相关知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从实验验证走向实验探究——凸显主体性

实验验证是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依据教材提供操作步骤用实验来论证其准确性。由于教材中许多实验的方案和结论都是预定的,学生在做实验时往往只是“照方抓药”,机械被动地模仿,因而在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增强实验主动性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制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把一些验证性实验,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不仅能更好地创设“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生态课堂,且有利于增强学习自信、激活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保持生动活泼的学习状态。

案例2. 卤代烃中卤素种类的鉴定。

[师]提出问题:如何确定卤代烃中的卤素种类?请同学们以1-溴丙烷为例,相互合作设计方案,鉴定其中的溴元素。

[生]分组讨论,根据已有知识设计方案,并预期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方案1:取少量1-溴丙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方案2:取少量1-溴丙烷于试管中,加入氯水和CCl4,充分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且下层液体呈橙红色。

[生]动手实验。实验结果:方案1没有观察到淡黄色沉淀;方案2液体未出现分层现象,也没有明显颜色变化。预期的现象一个也没有出现,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原有的认知受到挑战,好奇心被激活。

[师]同学们设计的方案在什么环节中出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两个方案均用于检验Br-,而1-溴丙烷为非电解质,溴元素不是以Br-的形式存在;该物质为有机物,与CCl4互溶,不能用CCl4做萃取剂。要想检验1-溴丙烷中的溴元素,必须先设法将溴原子转化为Br-。

[师]如何才能将1-溴丙烷中的溴原子转化为Br-呢?请同学们求助课本寻找新方法。

[生]阅读教材,改进方案再次实验。

方案3:取少量1-溴丙烷于试管中,加入KOH水溶液或KOH乙醇溶液,加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果:试管中出现黑色沉淀。

预测的现象还是没有出现!同学们又惊奇又困惑:黑色沉淀又是什么呢?

[生]猜测:黑色沉淀可能是KOH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也可能是反应生成的醇类物质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

[生]验证假设,开始第三次实验。硝酸银溶液加入醇类物质(乙醇),无明显现象;硝酸银溶液加入K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很快变为黑色沉淀。原来黑色沉淀是KOH参与反应生成的!但为什么反应一开始生成的白色沉淀会迅速变黑呢?

[师]解释:生成的白色沉淀为AgOH,不稳定,很快分解为黑色Ag2O沉淀。究竟怎么样才能看到淡黄色的AgBr沉淀?

[生]认真分析,提出新方案。

方案4:取少量1-溴丙烷于试管中,加入KOH水溶液溶液,加热。向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方案5:Ag2O沉淀可溶于硝酸,AgBr沉淀不溶于硝酸。直接在出现黑色沉淀的试管中滴加硝酸至黑色沉淀溶解。

[生]按照方案4、5实验,均看到试管中有淡黄色沉淀。

[师]请同学们归纳整理鉴定卤代烃中卤素种类的实验方案。

反思:在教学中不该一味由教师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应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鼓励他们多层次、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学生不仅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探究,亲身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猜测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的探究历程;而且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带来信息、资源和思想观点的共享,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更进一步培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 在实验教学中渗透“量”的意识——遵循科学性

“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化学学科正是借助对物质组成的定量研究,才逐渐摆脱了描述性的经验形态。传统化学实验多以定性为主,教师对实验的“量”少有重视,学生普遍缺乏“量”的意识。如学生实验中液体试剂的取用量通常为2~3mL,但多数学生不清楚向试管中倒多少液体才是2~3mL,若改用滴管取液亦不清楚1滴管液体的体积大约为多少。在实验中,学生也常常表现出对常见仪器规格不清、精密度把握不准,忽视浓度、温度、酸碱性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错误地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诸多通病。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挖掘实验内容,注重渗透“量”的观念,才能更好体现化学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特点。

案例3. 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实验。

教材选用相同条件(相同体积、相同浓度)下的HCl、CH3COOH、NaCl、NaOH溶液和氨水进行导电性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得到结论:灯泡亮的是电解质溶液,灯泡亮的程度可区分电解质的强弱。多数教师对该实验的理解就到此为止,而没有对实验中相同条件指什么,为何要采用相同条件的电解质溶液进行分析。

笔者对该实验做了改进,另外添加了两种溶液:相同体积、相同浓度CuSO4溶液和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Cl溶液,再进行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学生通过对灯泡亮度的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分析意识到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还与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关。而要进行强弱电解质的判别,必须要采用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电荷数的离子组成的溶液进行对比,因为只有这样,灯泡的亮度才只与电解质强弱有关。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变量控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化学实验的现象往往纷繁复杂,影响实验的因素通常并不唯一,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才能从实验结果中获得科学事实,取得科学发现。

反思:近年来定量实验在高考中频繁出现,试题不但立足基础,更彰显能力,这由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更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对量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适当增加定量实验,让学生获得“量”的概念,学会“量”的控制,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量”、“量变到质变”等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

四、 革新旧有的实验手段——体现时代性

中学化学实验室仪器配备普遍落后,称质量只有托盘天平、量体积只有量筒、测溶液pH只有pH试纸……陈旧的实验手段,既不利于学生获得精确的实验数据,也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非常不利。革新旧的实验手段,在实验中引入新兴技术不仅能让学生测得更准、看得更清,还能让学生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案例4. 运用数字化信息系统研究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苏教版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为例研究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滴定过程中用pH计测定、记录溶液的pH。接近反应终点,每加一滴溶液测定并记录一次数据。滴定过程中锥形瓶瓶口小,pH计使用不便,且间隔一定NaOH溶液体积就要测定一次数据,整个实验时断时续耗时较长。

运用pH传感电极能较好避免上述问题。组装实验装置时,用烧杯代替锥形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pH传感电极下端玻璃球泡完全浸没在烧杯液面下,电极连接数据采集器,并与计算机相连,通过碱式滴定管向烧杯内未知浓度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可通过实验软件系统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点击绘图功能由计算机自动生成酸碱中和滴定曲线,通过观察滴定曲线发现滴定等当点前后存在显著的滴定突跃区域,并可在滴定曲线中寻找pH=7时的NaOH溶液的滴定体积,计算得到待测盐酸的浓度。

反思:利用数字化信息系统开展实验教学,是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的手段。合理恰当地运用现代技术,能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增强实验的可信性,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它不仅能改进传统化学实验,而且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研究视界,进一步显现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上一篇: 上市公司申报材料 下一篇: 十佳歌手主持词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