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文言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31 07:00:41
和氏璧文言文篇(1)

另外,高考有一个特点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似曾相识!故事似曾相识,人物似曾相识,题型似曾相识,选项似曾相识……所以考前系统性地复习课内文言知识(包括浏览课文内容)是很必要的。同时,随着“新课标”在全国的推广普及,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检测也必将是“形势所趋”。大家需要关注:考纲与课本的结合,将会越来越“配套”!

基于以上的考虑,这期我们选择了这篇与课文配套的论说文,蔺相如“完璧归赵”是千古传诵的一段史事佳话,但明朝王世贞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这一举动有很多不够周全的地方,采取这种行动决非政治上的万全之策。请对照高中课本节选的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应文字,比较两文作者对蔺相如其人及其做法的不同态度。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①)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②也,非欲以窥③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④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⑤,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⑥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⑦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⑧,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⑨也。大王弗予城,而绐⑩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相如于市⑾,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⑿于璧也,天也!”

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选自岳麓书社《古文观止》)

①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燕州山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后七子”领袖。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②是时:这时候。情:实情。指秦国的目的只是为了求得和氏璧。

③窥:窥探,暗中打主意。

④曲直:理亏、理直。

⑤九宾:古代举行朝会大典用的极隆重的礼节。九宾,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吏。

⑥前:名作动,上前。

⑦亡:失去,丢失。

⑧子弟:年轻的后辈,这里指百姓。

⑨ 草芥,比喻轻贱。

⑩绐:dài,欺骗。

⑾:lù,通“戮”,杀戮。市:市朝,人众会集的地方。

⑿全:形作动,保全。理解成“使动”也可。

[划线难句释疑]

1.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蔺相如使和氏璧完整地归还(赵国),人们都称赞他,我却不敢认为他是诚实的。

――“之”:前一个取独,后一个解释为“他”或“这件事”;“完”:使动用法;“以为”:即“以之为”的省略;“信”:诚实。

――此句是全文中心句,作者认为蔺相如一面答应给秦王璧,一面却派人把璧送回赵国,是不诚实的做法。

2.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这只要两句话就解决了,怎么会又害怕它却又要挑起它的怒气呢?

――反问句;“奈之何”同“奈何”,怎么、为什么。

3.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

――和氏璧不是赵国的宝物么?但那十五座城却是秦国的珍宝啊。

――前句为否定判断,后句为肯定判断。

4.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

――因为一块璧的缘故却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用。

――“以”:因为。“失信于天下”:介宾结构后置。

5.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现在怎么派遣随从怀揣着(和氏璧)逃回去,使人们认为秦国理直吗?

――“使”:派遣;“舍人”:左右的亲随;“怀”:名作动,怀揣着,后省略“之”。

――反问句,作者认为蔺相如此举无疑是给秦国出兵制造借口,是很愚蠢的做法。

6.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索取和氏璧并责备赵国不守信用,获胜一次就能将蔺相如灭族,获胜两次和氏璧终究还是属于秦国的啊!

――“责”的宾语是“璧与信”;“再”:第二次(或两次);“一胜”、“再胜”:按现代习惯翻译成“获胜一次”、“获胜两次”;“族”:名作动,灭族。

7.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至于他在渑池会上的顽强坚决,对廉颇的忍让团结,那(方式方法)是越来越运用得巧妙了。因此赵国能够完好不受损害,是上天本来要曲意保全它啊!

――“劲”:强,有顽强坚决之意;“劲渑池”即“劲于渑池”,介宾结构后置,“于”解释为“在”;“柔”:安抚,这里有忍让团结之意;“柔廉颇”同理,省“于”,解释为“对”;“愈……愈”:文言固定结构,相当于“越来越”;“所以”:因此。

――这是全文总结,既拓展了文章内涵,又照应开头,同时与上节末句一起巧妙地点破了“予未敢以为信”的理由。

[古文赏析]

在司马迁笔下,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识大体懂大局的英雄豪杰。表面文质彬彬,内心却充满浩然正气。

而在王世贞看来,蔺相如则是个不守信用、喜欢玩弄手段的小人,是侥幸保全了和氏璧,是“天意”成全了赵国,也成就了蔺相如的一世英名。

当然,对于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并无定论,我们完全可以见仁见智,只要言之成理,都未为不可。王世贞的这篇论说相信给了大家不少的写作启示,立论之后,如何步步论说,并最终合理地导向自己的论题,在这篇古文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当然,古代大家的“生花妙笔”多少也起了一定作用。

这篇论说文卒章显志,论点就是“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本文结构规范又不落俗套,符合“三段论”的基本格式:开头“提出问题”,表明自身观点;中间“分析问题”,运用对比法具体阐述理由;结尾“解决问题”,得出论点并总结强调。

论证方式上,本文“立论”与“驳论”相结合。以驳论起笔,巧设悬念,引人入胜;中间想象合理,论证自然,过渡巧妙;(不足是事实力度略显欠缺)结尾水到渠成,强调得法。

这种写法比较适用于高考作文――特别是实行“网上阅卷”后:既便于阅卷老师提纲挈领,节约浏览时间以博取欢心;又能达到使疲惫的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效果,从而得到更多的“印象分”。诸君不妨一试!

[参考译文]

蔺相如使和氏璧完整地归还(赵国),人们都称赞他,我却不敢认为他是诚实的。

秦国用十五座城的空名,欺骗赵国并威逼着要它的和氏璧。(秦国)这时说求取和氏璧,确是实情,并不是想要打赵国的主意啊。赵国如果了解秦国的实情就可以不给,不了解秦国的实情就给;了解秦国的实情但害怕它就给,了解秦国的实情但不怕它就不给。这只要两句话就解决了,怎么会又害怕它却又要挑起它的怒气呢?

况且秦国想要和氏璧,而赵国不给它和氏璧,那么双方都没有什么理亏、理直可说。(如果赵国)将和氏璧交给了秦国,但秦国不将十五座城交给赵国,理亏在秦国。(如果)秦国拿出了城而和氏璧却送回去了,理亏在赵国。想要使理亏在秦国,就不如放弃和氏璧;害怕放弃和氏璧,就不如不给秦国。秦王已经按照地图来给城,又设立了九宾的礼节,斋戒沐浴焚香来接受和氏璧,那情形不可能不给城了。(如果)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不交出十五座城池,那蔺相如就可以上前请求说:“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和氏璧不是赵国的宝物么?但那十五座城却是秦国的珍宝啊。现在如果大王因为和氏璧的缘故而失去这十五座城,那十五座城的百姓,一定会深深地抱怨大王抛弃他们就像丢弃小草一样。如果大王你不给城却骗取赵国的和氏璧,因为一块璧的缘故却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用,那么我请求死在你们国家,来表明大王的不讲信用。”像这样,秦王不一定不交出和氏璧啊。现在怎么派遣随从怀揣着(和氏璧)逃回去,使人们认为秦国理直吗?这时秦国还不想跟赵国断绝关系罢了。假使秦王发怒,而在市朝上杀掉蔺相如,派武安君带领十万大军逼近邯郸,索取和氏璧并责备赵国不守信用,获胜一次就能将蔺相如灭族,获胜两次和氏璧终究还是属于秦国的啊!我因此说:“蔺相如使和氏璧能够得到保全,是天意啊!”

至于他在渑池会上的顽强坚决,对廉颇的忍让团结,那(方式方法)是越来越运用得巧妙了。因此赵国能够完好不受损害,是上天本来要曲意保全它啊!

乌鸦填字

上期答案

横向:一、金陵王

二、焦大

三、善价

四、板儿

五、随园

六、怡红快绿

七、史湘云

八、英莲

九、藕香榭

十、贾雨村

十一、潇湘妃子

十二、下里

十三、玉树花

十四、甄士隐

纵向:

1.留得残荷听雨声

2.稻香村

3.青石板路

4.跛足道士

5.平儿

6.怡红院

7.大观园

8.绿蜡

9.金镯子

10.柳湘莲

11.王善保

和氏璧文言文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77-01

语文S版第十一册课文《将相和》中第一个故事叫“和氏璧”,也称“完璧归赵”,说的是蔺相如受赵王委托,带着和氏璧与秦王谈判,准备用和氏璧交换十五座城池。秦王拿到和氏璧之后,绝口不提交换之事,蔺相如看出了秦王的险恶用心,设法欺骗秦王说和氏璧有瑕疵,非常巧妙地从秦王手中拿回和氏璧,并完好地送回赵国。文中出现了两处“欺骗”,一处是秦王要求用和氏璧换城池,这本身就是欺骗,另一处是蔺相如谎称和氏璧有瑕疵,也是欺骗。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这两种欺骗行为呢?有一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如下。

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给出阅读提示和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形成小组讨论意见。

师:用和氏璧交换十五座城池是谁提出来的?在这个交换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欺骗行为?分别涉及到什么人?

小组代表1:用和氏璧交换十五座城池是秦王提出的建议。秦王拿到和氏璧后根本不提交换城池一事,很明显,秦王根本就没有交换的意思,他只想把和氏璧骗到手。

小组代表2:在和氏璧交换谈判中,蔺相如也有欺骗行为,和氏璧没有任何瑕疵,可蔺相如偏说有,他从秦王手中骗回和氏璧,最后完璧归赵。

师:这两个人的欺骗行为中哪一种是正义的,哪一种是邪恶的?

小组代表3:蔺相如为维护赵国利益,揭穿秦王的欺骗伎俩实施欺骗,其欺骗带有正义感,而秦王想不劳而获,无异于强盗行为,其欺骗是邪恶的。

师:这样说来,欺骗分善恶,我们平时是不是都可以在善意之下实施欺骗呢?不妨展开课堂辩论。

反方代表1:男「改负屠鲜Χ冀逃我们要做诚实的孩子,不能说谎,更不应该搞什么欺骗。我认为不能用善意作为欺骗的借口,应该分什么情况,欺骗本身就不是善意的。

正方代表2:欺骗虽然是贬义词,但蔺相如的欺骗为什么值得称道,而我们为善意进行欺骗就不能被接受呢?可见,凡事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反方代表3: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用欺骗解决问题。蔺相如是特定时期的人物,现代社会不需要用这种手段解决问题,当然不提倡善意的谎言。

正方代表5:如果欺骗能够换回好的结果,这样的欺骗没有什么不对。一个老人得了绝症,周边人都不对其说实话,这是不是欺骗?但这种欺骗是必要的,为了保护病人心理不受打击。

和氏璧文言文篇(3)

通过座谈会的形式,笔者对宝玉石加工与鉴定专业的学生学习目的进行了调查,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不是冲着玉文化来的,而是玉的价值令他们神魂颠倒。这完全是一种曲解,更是一种对玉追求的盲目。归根结底,这是对玉文化价值观的扭曲。如何鉴赏玉,那是专业老师的任务,但如何品味玉,就落在了语文教师的肩上。毋庸置疑,随着专业的不断深入,学生对玉本身的研究将逐渐加深,然而,只懂得识别、加工玉,而不懂得鉴赏、品味玉,那就犹如是一台识别、加工机器,毫无文化底蕴。学生一口就能说中国的四大玉石: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湖北的绿松石,但他们未必能够理解玉的精神所在。自古以来,玉文化与文学就有着源源不断的关系。无数的文人墨客都为玉所倾倒,为之填词作赋。

中国诗歌上下五千年,其中有不少涉及玉器或与玉有关的名篇名句,在文人的诗句中玉是人品高洁、君子德行、超凡脱俗、温文尔雅的象征:如“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郑风・女曰鸡鸣》)其意是:我知道你来慰劳我,把由几种玉组成的佩玉赠送给你;“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是尊贵、神物的象征:如屈原《九章・涉江》中云:“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此句是说:登上昆仑山品尝玉之精华,可与天地一样长寿,像日月一般光辉。这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和氏璧文言文篇(4)

圭、璧系古代贵重玉器,墨名“圭璧光”,是形容此墨如圭璧一样名贵、美好,光彩四照。“圭璧光”墨为汪近圣名牌产品,《鉴古斋墨录》有载,每银十一两,殊不廉宜。此牌子的产品,最初是汪近圣任职曹素功墨肆时所造,七元墨藏墨一锭,其上即具“徽城汪近圣监制”(面)、与“曹素功制”(侧)名可证。

“贡品”,清例,每年三大节元旦、万寿(皇帝生日)和端阳,地方官府需以当地土特产进贡朝廷,安徽产墨甲天下,徽墨成为当地上贡之一。被指定为贡品的墨品,均系著名墨肆所制,因属常年例贡,墨肆必须随时生产,以备官府采办。部分贡品亦供市售,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为墨肆做宣传。经市场销售的贡品称“市品”。因商誉所系,市品质量一般不敢稍异,然装潢却不讲求奢华,如采用彩绘木盒、锦盒、特制漆盒诸类,汪近圣这套贡品墨,用的是布盒装,包装殊为简朴,当即属之。

以下系各锭面、背图文简说(横行从右至左):

首锭,面楷书“圭璧光”三字,阴识填金,题“汪近圣法制”五字,行草阳识。背横题隶书“镇圭”二字,阴识填金,下绘海中一柱石,耸峙直逼云天,浅浮雕,柱石涂金。镇圭,古代朝聘时天子所用信物。背所绘巨石擎天,象征王者权势威力,足以安天下。

次锭,面行草“圭璧光”三字,阴识填金,钤篆文“鉴古斋”圆章,及“尔臧氏”方章,白文填红。背隶书“有其香邦家之光”八字,阴识填金,阳识,蝇头小楷。“有其香,邦家之光”,,祭祀的酒食,语出《诗・大雅・周颂・载芟》篇,是篇描写王侯家众子弟率万千佣工,于田间勤力稼穑,得到大丰收,于是准备了芳香酒食,祭祀先祖先妣,是邦国的荣耀。钤“尔臧氏”印,表明此套墨为汪尔臧所制。其时当是乾隆初,汪近圣可能已年老退休,墨肆由长子尔臧主理,这套墨仍可归入“鉴古斋”第一代产品。“氏”有表嫡系意,若墨肆已易手非嫡系经营者,则称“记”,此为清代墨业界习惯。尔臧自幼助父业墨,能深究墨法,及长自然制作精良,这套墨应是其代表作之一。

第三锭,面籀书“圭璧光”墨名,阴识填金,题“徽城汪近圣监制”七字,楷书阳识,背隶书“桓圭”二字,阴识填金,其下绘一宽袍大袖执圭端立人物,浅浮雕,饰金。桓圭,古诸侯即位,天子赐以命圭,长9寸者为桓圭,公所执。桓,取“桓楹以架屋”之意,墨背所绘即执桓圭的人物。

第四锭,“圭璧光”墨名下钤“近圣”篆印,填红;背篆书“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八字,阳识。“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出《诗・国风・卫・淇奥》篇,本为赞赏秉质良善、德行斐然的君子,此处用以形容“圭璧光”墨,言其精好美善而有光泽,同时亦为墨名之所出。(第四锭特写即此锭)

第五锭,面草书“圭璧光”墨名,下小字“汪近圣按易水法制”,楷书阳识。背双钩画兰一本,花叶挺秀,填红填绿。易水,在今河北省,宋以前为墨重要产地,民多业墨,奚姓人家所造尤其精好,南唐时获赐国姓李,李超父子即是。其料用松烟,胶用鹿角,杵以万计,墨成质量特优,其法被称为“易水法”,后世名墨家造好墨多采此法。

第六锭,面“圭璧光”墨名下题“徽城汪近圣按易水法制”十字,楷书阳识。背饰切花二枝,涂金、红、绿诸色,状甚鲜活。汪近圣为歙县人,歙县乃徽州府城所在地,故汪氏籍贯有时亦写作“徽城”。

和氏璧文言文篇(5)

气氛瞬间陷入尴尬,赵惠文王没料到对方是在戏耍自己,恼火却无可奈何。这时蔺相如站了出来,他顺手拾起一只瓦罐来到秦王面前,声称代表赵王,请求秦王击瓦罐。

秦昭王对此断然拒绝,蔺相如先是跪倒继续请求,眼看秦王仍不理会,他又声称,只要五步之内,自己脖颈里的血足以溅到秦王身上。卫士们试图上前,蔺相如却瞪眼怒斥,吓阻了他们。在他的威逼下,秦昭王只得敲了下瓦罐,蔺相如立刻要赵国御史也记下: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这就是太史公笔下一波三折的渑池会。数年前咸阳殿的九宾大典上,同样是面对秦昭王,蔺相如手持和氏璧,作势要撞向庭柱,那时他曾撂下一句异曲同工的狠话:大王如果一定逼迫臣,臣的头今天就与和氏璧一起在柱上撞碎。

两起外交事件中蔺相如的表现,很容易如坊间流传的外交段子一样,被称赞为“维护了赵国尊严”。其实,外交从来不是靠着一味好勇斗狠就能达到目的,蔺相如的强横表现背后,埋藏着秦赵两国当时的微妙关系。

和氏璧文言文篇(6)

“大王,大王!该上殿了!”我揉揉双眼,“什么,什么,大王?”“呀!奴才该死,惊怒了大王。”一位穿着像战国的下人在地上把头磕得“笃笃”响。我环视了一下周围,发现全是古代的器物,就连自己的衣服也是诸侯王才能穿的衣着。“不对!不对!这是哪里?”我狠狠地捏着自己的脸,天那!不是做梦呀!我心里慌张了。“禀报大王,今天是赵国使者来的日子啊。”那个人还是把头压得低低地对我说,似乎带着点恐慌。

“你快起来呀!这是怎么回事?”“呀呀!秦昭囊王疯了!”那人慌忙地跑出宏伟的大门。“秦昭囊王?战国时期?呀!我怎么会在这里!”大臣听到下人的号叫,便急冲冲地闻声赶来,“大王这是怎么了?今天不是那个叫蔺相如的庸夫把和氏璧玉送来之日吗?难道大王害怕此人不成?”“蔺相如?和氏璧?完壁归赵?”我满脸狐疑。“大,大王!什么完壁归赵呀?吾王怎能出此言呢?大王没事吧?快传太医!”“且慢!我……朕没事!众卿先平身,能把这几天的奏折给我看一下吗?”“怎么不能呢?快快去拿奏折!愣着干什么?你这奴才真笨!”那文大臣狠狠地骂道。

我就是秦昭囊王?真是天助我也!我早已把《完壁归赵》这篇课文倒背如流了,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这不是梦,一定是时光机把我带来战国时代的吧?蔺相如,哈哈,你遇到我,算你倒了八辈子的霉——我想入非非直至发狂了。

“禀报大王,奏折——到了。”几个奴才汗流夹背地抱着重如巨山的奏折。我一看,火冒三丈地骂道:“蠢奴才!把赵国使者的奏折给朕找出来!”那些大臣和奴才一听,像惊弓之鸟,不敢怠慢地,一本本乱翻着奏折。我看他们卖命地找着,心里有点得意忘形了。“找——找到了!”“笨!念出来!” 下人用颤抖的手拿着奏折读着:“今我赵……偶得珍宝——和氏璧,此璧颜色光润,纯洁无暇,夜间生光,冬季温暖,近而不必火炉;夏季凉爽,百步内不近蚊苍;秦王愿拿15座郡城来换,我赵已经命使者——鄙人蔺相如立即前往尊国都咸阳,今日到……”我听后,激动万分:“哈哈,朕今日心血来潮,快去准备酒席等候此人!”话音落下,奴才们向大门外传声,大门外是浩浩荡荡的金戈铁马般的兵卒。我随着奴才们的领路来到了金碧辉煌的议堂,就是缺少了一些华丽的电灯。

“禀报大王,赵国使者已到殿外。”一位小兵说道。“好好好!好极了!快请此人进殿。”小兵们领着一位仪表堂堂,五官端正,我目测此人,估计一米七六,那人走了进来,他掀起膝盖前的长衣跪在地上,双手还捧者被布包裹起来的东西,我想应该是和氏璧。原来那人就是蔺相如啊,气质果然有所不同——我心想。“禀报秦昭囊王,鄙人已把和氏璧送来。”蔺相如语气缓缓,温文尔雅地说。“蔺相如果然是文质彬彬啊,我得好好地教训一下此狂妄之徒不可。”我暗想。

大臣接过和氏璧送到我手里。我打量了一下和氏璧,简直和书本上介绍的一模一样,我心潮澎湃,“嗯——此真为好璧,美妙绝伦,无与伦比呀!和氏璧果然名不虚传。”我又把和氏璧递给身边的宰相,拉过一位将军轻言细语道:“将军一会务必命兵卒们把殿堂里的大柱子围住。”“啊?大王这是为什么?”我竖起眉轻声吼道:“为以防万一,别问那么多!”将军领命退下殿堂。我平息愤气,“此璧为奇珍异宝也,赵国有如此诚心,朕就收……”

我的话还没说话,蔺相如就抢说:“大王,此璧有……。”但我又先抢住了蔺相如的话,“此璧真是精致,若不精致,你赵国怎能奉献于朕?”此话使蔺相如一剑穿心,蔺相如十分惊讶,似乎不知为何我能看透他的“阴谋诡计”。我得意洋洋,“看他能耍什么花招,蔺相如啊,蔺相如,你也不过是黔驴技穷的庸夫罢。”我乐想。

蔺相如忽然又不慌不忙地说:“禀报大王,此璧其实是和氏璧的赝品,其实我赵国对此换璧之事忧心忡忡,不过见秦王有此诚心,你把此璧给我,鄙人立即出取来真璧。”

“假的?”大臣们个个呆木若鸡地向蔺相如齐望。我仍然镇定自若,“什么假璧!此璧就是真的,看来蔺相如是走投无路在胡编乱造,看你有什么能耐!哼!你也不过于我罢了,哈哈!”我在心里暗自手舞足蹈。“真璧在此。”蔺相如拿着另一块和氏璧捧给了我。我刹时间目瞪口呆,难道这是真的?大臣端详着两块和氏璧。“禀报大王!两……块和氏璧微臣也……分不清呀!”一位老臣支支吾吾地说。

我惊得从殿位上猛跳起来,奴才们也被我一跳,惊吓瘫痪在地板上。我走进大臣们围着的圆圈里,一看和氏璧,惊得我脑袋空虚了,两块璧难辨真假,我头一嗡:“书上没这么说呀!可恶!我一定要去告出版社。”我愤怒无比,我摸索着这两块璧,觉得手感各有微小不同,好像是有些粗糙还是有些润滑。蔺相如见机,便从容不迫地说:“让我来指出那块是假的吧?这样大王好比较。”我和大臣顾不上什么思索,便急忙把两块璧命奴才传给了蔺相如;我向围在柱子边的小兵横眉了一眼,他们肃然握剑。蔺相如蹲下来摸着两块和氏璧,忽然抱起其中一块和氏璧猛然想朝柱子走去,可见柱子有兵把守,又猛然挺立身子,把手举得高高地,做出要摔和氏璧的样子。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当初大王说用15座郡城来换和氏璧,当时我王认为是计谋,可泱泱大国,国君哪能不讲信誉?由此看来是没诚意了。不过和氏璧在我手里,如果大王逼我,我就先摔和氏璧再咬舌自尽!”我慌乱了脚步,怎么不是撞柱子?呀!我又不由自主地跳入蔺相如的陷阱里了!——我想。“别撞别撞!朕命人拿地图来,与赵国划分地界,来人!拿地图!”我劝说着蔺相如。蔺相如又镇定地说:“和氏璧乃是无价之宝,得举行隆重的仪式我才肯同意。”“好好好!五天后朕就举行仪式,天色已经晚了,先带使者去住处休息吧。”奴才接命送蔺相如去住处休息。我过后又急忙下令去截拦并搜查蔺相如的马车。我想:“嘿嘿,书本上早已料中你会把和氏璧连夜送回赵国,就算你先备假璧,可也不能完璧归赵了,这叫先下手为强,哈哈哈……”

蔺相如回到住处后,细细思索今天的事之后,立即吩咐下人化装把和氏璧埋在在咸阳郊外,他又用药水写了一封信,吩咐车夫给赵惠文王。

和氏璧文言文篇(7)

一、怒发冲冠成语解析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二、怒发冲冠成语典故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璧玉。这块璧是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的,所以称为和氏璧。不料,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

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来犯。同大臣们商量了半天,也没有个结果。再说,也找不到一个能随机应变的使者,到秦国去交涉这件事。正在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说他有勇有谋,可以出使。赵王立即召见,并首先问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璧交换15座城池。蔺相如说:“秦国强,我们赵国弱,这件事不能不答应。”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又不肯把15座城给我,那怎么办?”

“秦王已经许了愿,如赵国不答应,就理亏了;而赵国如果把璧送给秦王,他却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无理。两方面比较一下,宁可答应秦王的要求,让他承担不讲道理的责任。”

就这样,蔺相如带了和氏璧出使秦国。秦王得知他来后,没有按照正式的礼仪在朝廷上接见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个临时居住的宫室里召见蔺相如。他接过璧后,非常高兴,看了又看,又递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看。蔺相如见秦王如此轻蔑无礼,早已非常愤怒,现在又见他只管传看和氏璧,根本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小的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和氏璧文言文篇(8)

1、其他称谓

2、出处

3、来历

4、春秋战国

5、秦

6、汉

7、三国至隋

8、唐及五代

9、赵秦争璧

10、和氏璧国玺何在

11、相关故事

(1)完璧归赵

(2)将相和

12、和氏璧与传国玉玺

13、和氏璧究竟是什么玉

14、和氏璧今何在

(1)传闻

(2)下落

15、玉质构成

1、其他称谓

和氏璧刚开挖出来时的名称,此后将没有经过加工的美玉的原石,称作“玮”。

2、出处

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传为琢玉能手卞和在荆山发现,初不为人知,后由文王赏识,琢磨成器,命名为和氏璧,成为传世之宝。春秋战国之际,几经流落,最后归秦,由秦始皇制成玉玺。秦灭后,此玉玺归于汉刘邦。入唐后不知所终,后世所称之传国玉玺被传即为秦始皇改造和氏璧而成。和氏璧是一个谜,并且极富传奇色彩。两千多年来的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它的记载和传说,有许多文人墨客的诗文吟咏。

3、来历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据《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缘,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

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4、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赵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

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作势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赵王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但见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无奈地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恐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十分恼怒,可又见蔺相如机智勇敢,是位难得的人才,也没有为难他,便放他回到赵国去了。 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作“完璧归赵”。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5、秦

但后来,和氏璧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两件当时着名的宝物。很有可能,赵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畏惧秦国的强大,将和氏璧送给了秦国。

从此以后,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屡见不鲜,并大都相信《韩非子》、《新序》等书的记载。如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唐代诗文中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更多.大诗人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

6、汉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亡后,御玺被隋朝萧皇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御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7、三国至隋

汉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宫中一井晨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得传国玺。孙坚将玺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孙坚妻,夺玺。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汉献帝在此,至此,传国玺又归汉室。公元 220年,曹丕篡权,逼献帝禅让,汉亡。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公元265年,司马炎同样篡权,称晋武帝,传国玺归晋。公元311年,前赵刘聪虏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公元350年,再传冉魏,后冉魏乞求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这样,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在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大隋一统华夏,传国玺遂入隋宫。公元618年,隋亡。萧后携皇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8、唐及五代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唐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突然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唐末,天下大乱,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公元923年,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也随着到了后唐。

最后一个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和氏璧”神秘失踪,关于它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9、赵秦争璧

赵国太监缪贤偶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惠文王闻讯,将璧占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数十年后,秦灭赵,和氏璧终于落入秦国。

秦赢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玺,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形同龙凤鸟之状,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行至洞庭湘山,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忙抛传国玺于湖中,祀神镇浪。8年后,使者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献上。传国玺,夫复归来。其事真假难辨,也是一千古疑案。

10、和氏璧国玺何在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小皇帝刘婴仅两岁,玺由王莽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王莽篡位,派其北阳侯王舜进宫索玺,太后见舜怒斥:“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乘便利时,夺取国玺,不复顾恩义,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汉书。元后传》)随即将玺“投之地。”传国玺被摔缺一角,经黄金镶补,但终难天衣无缝,天下至宝,从此留下瑕痕。后王莽败,带玺绶避火于渐台,商人杜吴杀死王莽,取其绶而不知取其玺。公宾就见绶,问明绶的主人所在,就前去割了王莽首级并取得传国玺,交与王宪。王宪自乘天子车辇,有称帝意。李松入长安,斩王宪,把玺送到宛,献给更始。赤眉杀更始,玺归刘盆子。东汉建武三年(27),刘盆子败于宜阳,奉传国玺降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宦官张让、段珪作乱,汉少帝夜出北宫,与掌玺者走散。让、珪既诛,少帝回宫,六玺俱在,而独失传国玺。不久,“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从城南甄宫井中捞出一宫女的尸体,在项下锦襄中金锁关闭的朱红小匣内取出玉玺。玉玺方圆四寸,上携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补,下有篆文:“受命于天,并既寿永昌。”此文传为李斯所书。孙坚获传国玺,心生异念,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谁知传国玺并未给孙坚带来好运,不久他就在岘山阵亡。袁术乘孙坚之妻归乡之机,派兵于半路截得玉玺,称帝。袁术死后,其妻扶棺奔庐江,又被荆州刺史徐璆把传国玺抢去献给了曹操。

晋统一三国,玺归司马炎。

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王弥攻入洛阳,俘晋怀帝并得传国玺。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刘聪,还不懂得似国玺的意义,他把晋怀帝和传国玺都迁到平阳“保管”起来。刘聪死后,大将军靳准作乱,要把玺交给胡嵩,说:“自古无胡人为天子者,今以传国玺付汝,还如晋家”(《资治通鉴》卷90《晋纪十二》)胡嵩宁被靳杀死,也未敢接受。不久靳准被杀,其北靳明遣卜泰献玺于刘曜。

公元328年,石勒攻杀刘曜,得传国玺,在玺的一边刻上了“天命石氏”的四字题辞。后赵传至石鉴,内乱,冉闵杀石鉴,夺玺,传子冉智。

公元352年,慕容俊克冉魏邺城,宣称闵妻已献传国玺,封其为“奉玺君”,改年号为“元玺”,建大燕国(即前燕)。而慕容俊只是导演了一场骗局,妄想以所谓“天命”来维持其统治而已。

其实当时晋濮阳太守戴施以出兵救援为名,从冉魏大将军蒋干手中赚得玉玺,遣都护何融怀玺至枋头,交给晋安西将军谢尚,谢尚又送至建康(南京),时为东晋穆帝永和八年(352),至此,传国玺历四十二年而复归于晋。从晋元帝东渡以后,历数帝都没有传国玺,以至北人嘲笑说:“司马家是白板天子。”(《太平御览》卷682《仪式部三。玺》)及永和得玺,人们这才把东晋视为正统。玺至建康,百僚毕贺。玉玺其重若此。

公元420年,晋恭帝禅位于刘裕,玺入宋。后历齐、梁,至梁简文帝时,侯景叛乱,夺传国玺。侯景兵败,部下侯子鉴定其玺,走江东,因怕追兵赶上,将玺投入建康栖霞寺井中,为寺僧永行所得。陈永定二年(558年),永行北子晋智乃以传国玺献陈武帝。(《五代会要》)

隋文帝灭陈,从陈后主处得传国玺。隋朝末年,隋炀帝携带2传国玺南巡扬州,在江都被缢死,玺属宇文化及。宇文氏兵败,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传二百七十余年至昭宗。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石敬瑭陷洛阳,李从珂自焚,于是传国玉玺失踪,又成就千古疑案。

传国玺从发现和氏璧始,传至唐末,计一千六百余年。可是从此不知所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宋太祖“陈桥兵变”受禅后周,仅获后周两方宝印,未获传国玺。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极力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这兆”,因此,在宋、元、明、清,均有“传国玺”不断问世。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咸阳县民段义在河南乡掘地得一宝印,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次年正月送至京师,经蔡京等辨识,确认为秦制传国玺。三十年后,金俘徽宗、钦宗二帝,宝玺也被金人掳去。

元世祖至元年间,太师国王之孙、通政院使硕得死后,妻子病重,儿子只有九岁,家境艰难,遂以家藏的一块宝玉托御史台通事阔阔术拿到市上出售,因非寻常物制,无人敢买,后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只见“乃黝玉宝符,其方四寸,螭纽交蟠,四可边际,中洞横窍,其篆画作虫鸟鱼龙之状”,经监察御史杨桓辩认,刻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是又被确认为秦玺。但伯颜曾将元朝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明初朱元璋以布衣而得天下,他听说元朝得到过传国玺,并已被元顺帝携逃大漠以北时,便不惜遣徐达带兵数十万入漠北,以期夺回此宝。大臣解缙还为此上表请罢兵戎,以利百姓生息。后来李文忠二次远征,俘虏了元后妃和诸王,得到了一些宋元玉玺,但却未见传国玺的踪影。

某年,在漠北地带,有一位牧羊人见一只绵羊老用蹄子在地上刨。挖开一看,发现下面埋着一块晶莹碧透玉玺。他将它献给元顺帝的后人博硕克图汗,也鉴定为“传国玺”。消息传到漠南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耳中,他因是成吉思汗嫡系后裔,早怀恢复祖业之志,一闻此讯,即率二十万大军来攻,经过一场血战,果然夺得玉玺。

明弘治十三年,县毛志学在泥河滨得传国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明孝宗皇帝。但孝宗疑其伪“却而不用”。

明末,相传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竟被后金太宗于“上年八月得元代传国玺于元裔林丹汗之苏泰太后”,太宗由此“乃定立国计”,改“金”为“清”国号。

清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皇太极派他的弟弟多尔衮西征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献传国玺投降。但皇太极得玺一看,才见上面刻的是“制诰之宝”四字。原来不是秦玺,而是汉元帝命昭君和番时送给匈奴王的一颗羊脂玉玺。可是,皇太极还是对外宣称他得了传国玺,并正式改国号为“清”。清朝乾隆年间,此处禁城内交泰殿一共贮有三十九颗玺,放在正中的一方即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宫中一直说它是传国玺。但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钦定二十五宝时,把它确定为膺品。(《日下旧闻考》卷14《国朝宫室》)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他带出皇宫的惟一一方玉玺,也就是皇太极所得的这方刻有“制诰之宝”的玉玺。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可惜未得。溥仪从伪满洲国皇帝变成战犯押往前苏联,又转押回国,这玺都一直放在他随身皮箱的夹层中。直到抚顺战犯所,在共产党政策感召下,他才取出这颗宝玺交给了国家。遗憾的是这并不是那和氏璧所作成的玉玺。

11、相关故事

(1):完璧归赵

(2):将相和

12、和氏璧与传国玉玺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从此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传说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

姑且不论传国玉玺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实曾令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一说龙鱼凤鸟钮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传国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言毕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复归于秦。

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十常侍作乱,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孙坚视为吉祥之兆,于是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袁绍,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魏。

13、和氏璧究竟是什么玉

一、变彩拉长石。中国宝玉石协会会员,地质考古学家郝用威于1986年在全国地学史学术会上以《和氏璧探源》为题宣布:“和氏璧为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那里是当年卞和抱璞之处……”获得了我国地质、考古、宝石界学者专家的肯定和好评,而且在海内外引起很大轰动。在1998年《中国宝玉石》上也有专文介绍。

已故国际着名地质学家、宝玉石和观赏石专家袁奎荣教授经多年研究以变彩拉长石为原料复制了一个和氏璧,重现了千年古玺的本来面目。

二、绿松石。唐代杜光庭在《录异记》中说:“藏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

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中国着名地质学家章鸿钊,根据杜光庭杜光庭的《录异记》和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对和氏璧颜色现象的描述,认为产自湖北荆州地界的“和氏璧”,可以解释为绿松石岩,俗名“襄阳甸子”。因为绿松石是湖北特产的玉石,正在古代所谓荆州地界之内,而且,绿松石通常有一层外皮。宝石专家李强和李海负也都主张这一观点。李强在《和氏璧是绿松石》一文,李海负在《和氏璧不是拉长石而是绿松石》一文中,认为和氏璧就是绿松石。

三、独山玉。1988年《南都学坛》正式提出了和氏璧可能是独山玉的观点,时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秘书长李劲松、着名宝玉石专家江富建教授均认同这一观点。独山玉主要矿物成分是斜长石,外表极易风化成璞。独山玉玉料以色带产出,即一块独玉正面看是一层白玉,侧面看可出现呈带状分布的白玉、绿玉、紫玉等,和“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对应。据考证。献璧者卞和也是南阳镇平人,原因有四:其一,南阳是楚重镇,镇平当时是楚邑,卞和是楚人,有居镇平的可能;其二,卞和是识玉者,当时镇平玉人多,识玉者多。其三,镇平历史上也曾有“骑帝山上多金山下多玉”的记载,春秋时镇平所用玉料,多属独山玉、蓝田玉、绿松石等。其中,蓝田玉和绿松石都与楚山、荆山较远,唯独山玉与楚山、荆山较近,卞和所得的玉有可能独山玉或是镇平所产的某种玉。其四,卞和姓卞,玉为和氏璧,镇平县至今仍有卞庄、和营两自然村,其村民自称与卞和有亲缘关系。

2008年4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系列专题节目《独玉春秋》,指出“和氏壁被加工成了玉玺代替丢失的夏鼎成为秦王朝的镇国之宝,那可能是南阳独山玉最辉煌的一段历史了。”

14、和氏璧今何处

(1)、传闻

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代代相传。有人甚至还找到了用刻玺的边角料所制作的玉块。秦始皇死后,赵高利用和氏璧篡权。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国玺落到了他的手中。刘邦建立汉朝后就把玉璧作为汉朝的国印,从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刘邦之后,传了九代皇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当时因小皇帝刘婴年幼,传国玺由皇太后代管。王莽让弟弟到长乐宫去要玉玺,皇太后气愤地把传国玺摔到地上,骂道:得这块亡国玺,看你兄弟有什么好下场!传国玺被摔缺了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但无济于事,还是留下了缺痕。

但是,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还比较详细。《晋书?舆服志》、唐徐令信《玉玺谱》等记载"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2)、下落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项羽掠夺而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玺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垓下(今安徽固镇)。

“色绿如蓝,温润而泽”并不能证明就是蓝田玉,1988年《南都学坛》正式提出了和氏璧可能是独山玉的观点,仔细看独山玉的特别,也较符合色绿如蓝之类的描述。

15、玉质构成

和氏璧是我国古代“传国之宝”,举世无双,被尊崇为国家的象征,“荆山之玉、灵蛇之珠”(即“和璧隋珠”)为神奇珍宝,“国宝”是无价之宝,非“价值连城”所可形容。《史记》称和氏璧为“天下所共传宝也”。初唐诗人杨炯《夜送赵纵》诗曰:“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喻其极为珍贵。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其何以弥足珍贵,令人费解,古往今来也为之倾倒。“金镶玉印岩,面对凤凰台。地灵人杰多,福自荆山来”。数千年来,这是南漳县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歌颂。南漳县民间也有“玉石不分”之说,概源于和氏璧的质地构成。

据说,拉长石是硅酸盐长石族斜长石的一种,一般为白色,玻璃光泽,在表面上沿一定方向看,有时可见到蓝绿、紫红、金黄等色调,斜长石通常用An分子的百分含量来表示斜长石的成分,拉长石属中性斜长石,An含量50-70%,纯净而色泽美丽的斜长石可作宝石,由于拉长石在某个方向上可以闪现出像太阳光谱的七彩而得名为“光谱石”,这只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效应,偏离这个方向可能就难以观察到。

和氏璧文言文篇(9)

四十二年后即康熙二十七年(1688),舛误开始。是年,吴江徐钒刊刻其词学名著《词苑丛溯》书中“纪事,四云:“阳羡生(即清代词人陈维崧――笔者)《漠鱼儿》,白生名珏,字璧双,通州人,琵琶第一手,吴梅村为作《琵琶行》”。查《迦陵词集》,确有《摸鱼儿》,词牌下题:“赋白生弹琵琶”,并序云“……堂中闻白生璧双亦在河下。喜甚。数使趣之。须臾,白生抱琵琶至……”词作于康熙九年(1670,)是赠给白珏(璧双)的。这里,徐钒将白或如和白珏(璧双)混为一人,大错。

由徐之错开始,错误便越来越甚,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程穆衡、杨学沆笺注《吴梅村诗集》,在《(琵琶行)序》中夹注“在湄名珏,一字璧双。”又将自在湄和白珏(璧双)混而为一。而光绪《通州志・方伎》竟说:“白珏子或如……白珏字璧双。”是又颠倒白或如与白珏(璧双)的辈分。

当代研究者皆特重吴伟业《(琵琶行)序》第一手材料,对白在湄、白或如、白珏(璧双)三人关系持极其慎重之态度。戏曲研究家、《辞海》主要编写人缪依杭先生在通市戏曲资料选编》第一期上撰文《“当年顾曲恨难平”――冒辟疆与戏曲》中说:“白璧双,又名白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擅弹琵琶,外号‘白琶琶’。“……另据吴伟业《琵琶行》诗文自序,云其在王时敏南园中,听通州琵琶名手白在湄、白或如父子弹唱先帝思宗遭难以来离乱之事……白璧双与白在湄父子同姓、同里、同时,同擅琵琶,其关系如何?尚需进一步探找史料。”吴伟业研究大家冯其庸、叶君远在其力作《吴梅村年谱》(1990年5月江苏古籍出版社)“顺治三年(隆武二年,鲁滥国元年)丙戌,1646,三十八岁”条目中云:“自在湄与白或如之生平不详。”

随着嘉庆版南通州《白氏宗谱》的被访得,笔者终于能将白在湄、白或如、白珏(璧双)三人之间的关系理清、证实。《白氏宗谱》版本源远流长,根据卷首“历代辑修宗谱氏系”,可知该谱由六世孙白瑶于明代正德、嘉靖两朝间手录创辑。自此绵绵不绝,由十一世孙白鹤汇辑续修刊刻。顺治十七年(1678)又“同修宗谱氏系”,自八世到十四世共四十六人参加,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详加考核、补充,刊刻该谱第二版。再后。又有雍正四年(1726),乾隆二十二年(1757)、嘉庆十年(1805)“同修宗谱氏系”,并刊刻了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我们看到的嘉庆版即第五版,是从以十四孙白为兰为主续辑的汇刻本。

和氏璧文言文篇(10)

文章中详细描写了秦王拿到和氏璧时的表现:“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和“示”这两个动作,揭示了秦王因计谋得逞而得意的心理。再看蔺相如:“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这里一连串的动作,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他受辱后的愤怒心情及欲以碎璧威胁秦王的心理状态。而最后写秦王,“召”和“案”两个动作表现了秦王的虚伪和无可奈何。

在“渑池之会”上,面对秦王的可耻行为,蔺相如跪请秦王,逼请其“击缶”,“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这些动作,将秦王由因辱人反招辱后的恼羞成怒,到受威胁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变化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作者以富有特征性的行动来描写心理,既将隐藏的心理活动化作行动性的情节,又使作品的情节发展紧凑集中,可谓一箭双雕。

借语言展现人物心路历程

“言为心声。”对话是人物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人物交流感情的主要方式。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作者运用对话描写道出了人物的心路历程。

我们来看宦官缪贤举荐蔺相如时的语言。他先向赵王进言“臣舍人蔺相如可使”,此句表现出在缪贤心中,蔺相如就是一个贤才。“窃计欲亡赵走燕”是缪贤的隐私,但他在君王面前敢于暴露己之短,实际上更加体现出他爱贤、惜贤和一心荐贤的心理。“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是对蔺相如的肯定,前后两次“可使”表现出他为了赵国的荣辱安危不计一己之私的博襟。缪贤的此番荐辞生动地展现了缪贤识贤、惜贤、荐贤、保国的心路历程。

蔺相如的言辞在文中可谓生动传神。“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此段托词显得有理有据,秦王只好照此话行事。蔺相如口中虽然在说送璧,但心中实际上在盘算:果不出所料,秦王欲骗我和氏璧;今天你强秦可谓棋逢对手,我定让你的如意算盘落空;若能赢得五日时间,定能完璧归赵。蔺相如的一番谋略尽在此语之中。

在居功自傲的大将廉颇面前,蔺相如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呢?首先,他是自信的。有他的话语为证:“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第二,他是不满的:“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第三,他舍己为国,实现了精神上的蜕变。此段语言描写是他高尚人格的凸显:“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从以上蔺相如的语言表达中,一个有胆有识、心胸宽广、富有智慧的爱国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以神态曲尽人物心理之妙

上一篇: 通信毕业论文 下一篇: 小学同学聚会邀请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