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29 16:39:16

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篇(1)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1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台湾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平原。

4、地形:多山,山地、丘陵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其中,玉山为最高峰。

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5、气候: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6、河流:台湾岛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7、台湾岛也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8、台湾岛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9、(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红桧是特有的树种。

10、此外台湾岛还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的美誉。

11、外向型经济

(1)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属于初级产品。

(2)20世纪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属于普通工业制成品。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薪技术产业,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属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

2)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②海岛多港口;③吸收外资;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

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3、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3自然特征与农业

1、位置: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地形: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3、气候和河流:由于距海遥远和山岭阻隔,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4、自然景观: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5、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贺兰山以西地区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较多,分布有高山草场。

(2)优良畜种有三河牛、三河马和新疆细毛羊等,草原上可移动的房子叫蒙古包。

6、灌溉农业

(1)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灌溉农业区。

(2)由于县级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

(3)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新疆的长绒棉享誉全国。

(4)引水工程—坎儿井:利用山麓地带的坡度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古老的水利工程。它的暗渠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以适应当地干旱的环境。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4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中华水塔: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

3、江河的水源来源:雪山和冰川融水。

4、河流的天然调蓄器:湖泊和沼泽。

5、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生态意义: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2)生态环境问题:

A,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B,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3)保护措施:

A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5自然特征与农业

1.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

“远看是山 ,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3、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纵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藏族的传统服装 藏袍 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大而设计的。

4.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5.湖泊: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6.高原之舟

:高原之舟指的是牦牛,它的毛长 皮 厚 可以保持体温,预防寒冷、体矮 身 健 ,可以载负重物。

7.牧区: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臧山羊。

8.河谷农业区: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气温较

低 ,有利气候条件是日照 充足 。主要的农业区有南部的 雅鲁藏布江 谷地,东部的 湟水谷地,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好处是:气温较 温凉 ,土质较肥沃。适合喜温凉的 青稞、小麦 生长。

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篇(2)

2.在自然环境的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差异,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400—800mm,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800mm以上,

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4.北方地区的主要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植被类型主要是亚热带绿阔叶林。

5.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农作物是小麦,花生,甜菜;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甘蔗。

6.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高原,南方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丘陵,高原和盆地。

7.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8.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划分为四大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9.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的最北山脉是大兴安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10.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大体与一、二阶梯界线基本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划分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大体与一月00C等温线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11.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12.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13.北方地区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北方地区大部分降水量为400-800mm,属于半湿润地区。

14.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5.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成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16.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平原广阔;③土壤肥沃。北方地区的耕地多为旱地。

17.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其中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黄土高原主要种植谷子;北方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华北地区)和大豆(东北地区);北方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东北地区);此外,华北地区种植经济作物棉花。

18.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短缺,春旱严重。

19.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是:①春季降水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农田需水量大。

20.为缓解华北平原的春旱,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从长远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必由之路。

21.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来源:学*科*网Z*X*X*K]

22.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

23.东北地区的周边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

、鸭绿江等四条河流环绕,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4.东北三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气候冷湿的原因是①纬度较高;②紧邻冬季风源地。东北三省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雪。

25.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26.东北发展农业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③土地肥沃。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成为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地广人稀;②农业科技水平高等。

27.东北地区在北纬500有种植水稻,比世界其他种植地区的纬度高。原因是: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8.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9.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在三江平原,三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30.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形成条件是:①矿产资源丰富;②交通便利。

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经济发展出现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3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32.黄土高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度带中的暖温带,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半湿润区。

33.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陕北民歌形式是信天游。

34.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关于黄土的来源,得到广泛支持的学说是“风成说”。

“风成说”认为,原来黄土的老家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

35.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形成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等地貌景观。

36.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成的原因是长期的水土流失。

3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②黄土结构疏松;③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过垦过牧

、采矿、修路等使地表疏松。

38.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是: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②泥沙下泻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

39.黄河之害在于黄河泥沙,因此治黄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40.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数量等。

41.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及国际交往中心、铁路交通中心。

4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北京北临燕山,西临太行山,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山地和平原。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的流向是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渤海。

43.北京相邻的省区是:河北省和天津市。

44.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呈现独特的“凸”字形轮廓。城址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原因是东北部水源更丰富。旧城布局的主导方向是面向南方,有利于避寒采光,又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45.北京的名胜古迹众多,

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6.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成的皇家园林,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47.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48.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路网。

49.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50.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5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东面和南方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52.南方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为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53.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主要特征。

54.南方地区由于水热充足,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5.南方的丘陵土壤呈现红色,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

56.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易溶于水,形成了喀斯特地形。

57.南方地区适合农业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热;②地势低平;③河湖密布,耕地多为水田。被称为“鱼米之乡”。

58.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长江流域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珠江流域种植的糖料作物是甘蔗;南方地区盛产茶、竹、橡胶等经济林木。[来源:Zxxk.Com]

59.南方地区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60.南方地区的三种常见食材实莲藕、椰子、竹笋。

6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62.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内陆;同时又是我国南北

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所以条件优越。

63.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那长江三角洲位于箭头的位置。

64.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65.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

66.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陆交通、淡水养殖等。

67.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68.上海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力量雄厚。

69.长江三角洲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人们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被称为“同城效应”。

70.长江三角洲的名胜众多,其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

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其中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的是周庄。

71.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72.香港和澳门地处我国大陆的东南端,临南海,与广东省相邻。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的深圳经济特区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与广东省的珠海经济特区相邻。

73.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等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74.港澳为了扩展城市用地,采取的两种方式是:①

“上天”即

建高层建筑

,②“下海”即填海造地。

75.港澳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原因是:①地狭人稠;②土地中山地多,平地少。

76.

香港和澳门自然资源匮乏,但是两地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持续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77.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优良的港口即维多利亚港,成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

78.澳门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

79.祖国内地与香港的联系十分密切,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其中祖国内地的优势主要是能源、厂房和劳动力;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80.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祖国内地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香港则重点发展服务业,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即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8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82.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位于热带、亚热带。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83.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其中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山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84.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多台风和暴雨。台湾岛降水分布东多西少,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85.台湾岛上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注入台湾海峡。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86.台湾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湾主要的民族是汉族,他们主要是福建和广东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87.台湾岛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西部平原盛产稻米(被称为海上米仓)、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被称为水果之乡)。台湾山地面积广,森林面积广阔,树种丰富,被称为“植物王国”和“亚洲天然植物园”。

88.台湾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有热带和亚热带的树种)②台湾山脉海拔高,气候的垂直变化使树种更加丰富。(有温带的树种。)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89.台湾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了“

进口—加工—出口

”型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90.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海岛多港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9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92.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93.西北地区降水比较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降水少的原因是:①西北地区距海较远;②周围被山脉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94.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稀少,而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由于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自东向西植被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5.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主要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

只有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区,形成了灌溉农业区。

96.西北地区主要灌溉农业区有:甘肃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是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新疆的高山山麓(高山冰雪融水);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灌溉水源是黄河水)。

97.新疆是我国的三大棉区之一,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长,其中长绒棉享誉全国。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新疆绿洲居民利用的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98.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的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新疆当地的人们生活在绿洲中,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其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99.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运至广州。

100.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意义: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

10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102.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103.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中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04.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105.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错那湖是高原淡水湖,是鸟类繁衍的理想之地。

106.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被称为“高原之舟”。

107.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充足,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分布的原因是这里①气温较高;②土质较肥沃。

108.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是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③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109.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人们爱喝青稞酒。

110.青藏地区在农区和城镇多见以石块为原料的平顶碉房。

11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112.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113.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114.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具体表现有: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115.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全面禁猎,禁采沙金等措施。

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1.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2.在自然环境的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差异,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400—800mm,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800mm以上,

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4.北方地区的主要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植被类型主要是亚热带绿阔叶林。

5.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农作物是小麦,花生,甜菜;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甘蔗。

6.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高原,南方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丘陵,高原和盆地。

7.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8.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划分为四大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9.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的最北山脉是大兴安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10.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大体与一、二阶梯界线基本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划分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大体与一月00C等温线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11.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12.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13.北方地区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北方地区大部分降水量为400-800mm,属于半湿润地区

14.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5.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成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16.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平原广阔;③土壤肥沃。北方地区的耕地多为

17.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其中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黄土高原主要种植谷子;北方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华北地区)和大豆(东北地区);北方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东北地区);此外,华北地区种植经济作物棉花。

18.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短缺,春旱严重。

19.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是:①春季降水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农田需水量大。

20.为缓解华北平原的春旱,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从长远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必由之路。

21.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2.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

23.东北地区的周边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

、鸭绿江等四条河流环绕,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4.东北三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气候冷湿的原因是①纬度较高;②紧邻冬季风源地。东北三省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雪。[来源:学#科#网Z#X#X#K]

25.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26.东北发展农业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③土地肥沃。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成为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地广人稀;②农业科技水平高等。

27.东北地区在北纬500有种植水稻,比世界其他种植地区的纬度高。原因是: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8.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容季季发生温冻害。

29.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在三江平原,三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30.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形成条件是:①矿产资源丰富;②交通便利。

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经济发展出现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3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32.黄土高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度带中的暖温带,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半湿润区。[来源:学。科。网]

33.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陕北民歌形式是信天游。

34.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关于黄土的来源,得到广泛支持的学说是“风成说”。

“风成说”认为,原来黄土的老家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

35.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形成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等地貌景观。

36.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成的原因是长期的水土流失。

3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①

;②

。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过垦过牧

、采矿、修路等使地表疏松。

38.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是: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②泥沙下泻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

39.黄河之害在于黄河泥沙,因此治黄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40.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数量等。

41.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及国际交往中心、铁路交通中心。

4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北京北临燕山,西临太行山,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山地和平原。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的流向是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渤海。

43.北京相邻的省区是:河北省和天津市。

44.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呈现独特的“凸”字形轮廓。北京城址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原因是东北部水源更丰富。旧城布局的主导方向是面向南方,有利于避寒采光,又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45.北京的名胜古迹众多,

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6.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成的皇家园林,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47.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48.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路网。

49.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50.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5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东面和南方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52.南方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为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53.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主要特征。

54.南方地区由于水热充足,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5.南方的丘陵土壤呈现红色,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

56.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易溶于水,形成了喀斯特地形。

57.南方地区适合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气候湿热;②地势低平;③河湖密布,耕地多为水田。被称为“鱼米之乡”。

58.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长江流域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珠江流域种植的糖料作物是甘蔗;南方地区盛产茶、竹、橡胶等经济林木。

59.南方地区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60.南方地区的三种常见食材实莲藕、椰子、竹笋。

6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62.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内陆;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所以条件优越。

63.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那长江三角洲位于箭头的位置。

64.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65.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

66.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陆交通、淡水养殖等。

67.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68.上海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力量雄厚。

69.长江三角洲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人们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被称为“同城效应”。

70.长江三角洲的名胜众多,其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

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其中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的是周庄。

71.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72.香港和澳门地处我国大陆的东南端,临南海,与广东省相邻。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的深圳经济特区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与广东省的珠海经济特区相邻。

73.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等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74.港澳为了扩展城市用地,采取的两种方式是:①

“上天”即

建高层建筑

,②“下海”即填海造地。

75.港澳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原因是:①地狭人稠;②土地中山地多,平地少。

76.

香港和澳门自然资源匮乏,但是两地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持续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77.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优良的港口即维多利亚港,成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

78.澳门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

79.祖国内地与香港的联系十分密切,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其中祖国内地的优势主要是能源、厂房和劳动力;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80.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祖国内地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香港则重点发展服务业,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即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8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82.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位于热带、亚热带。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83.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其中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山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84.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多台风和暴雨。台湾岛降水分布东多西少,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85.台湾岛上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注入台湾海峡。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86.台湾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湾主要的民族是汉族,他们主要是福建和广东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87.台湾岛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西部平原盛产稻米(被称为海上米仓)、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被称为水果之乡)。台湾山地面积广,森林面积广阔,树种丰富,被称为“植物王国”和“亚洲天然植物园”。

88.台湾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有热带和亚热带的树种)②台湾山脉海拔高,气候的垂直变化使树种更加丰富。(有温带的树种。)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89.台湾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了“

进口—加工—出口

”型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90.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海岛多港口,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来源:Zxxk.Com]

9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92.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93.西北地区降水比较少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降水少的原因是:①西北地区距海较远;②周围被山脉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94.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稀少,而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由于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自东向西植被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5.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主要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

只有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了灌溉农业区。

96.西北地区主要灌溉农业区有:甘肃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是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新疆的高山山麓(高山冰雪融水);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灌溉水源是黄河水)。

97.新疆是我国的三大棉区之一,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长,其中长绒棉享誉全国。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新疆绿洲居民利用的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98.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的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新疆当地的人们生活在绿洲中,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其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99.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运至广州。

100.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意义: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

10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102.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103.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中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04.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105.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错那湖是高原淡水湖,是鸟类繁衍的理想之地。

106.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被称为“高原之舟”。

107.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充足,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分布的原因是这里①气温较高;②土质较肥沃。

108.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是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③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109.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人们爱喝青稞酒。

110.青藏地区在农区和城镇多见以石块为原料的平顶碉房。

11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112.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篇(3)

一、七、八年级数学学习的差异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跨越了一个学习阶段的同时,学习到的知识也有很大不同。七年级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而小学的学习内容在这个阶段还会被重新拾起,也就是说,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趁这个机会再重新打基础。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七年级只是将小学学习到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并不是全部。因此,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还需要利用课后时间自行弥补。从八年级开始,学生接触的就是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即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这也是大部分学生最为头疼的部分。但凡学过函数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共识:公式多、变形复杂、题目难等,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果这时落下内容,以后再想追赶就变得非常困难。

总体来说,七年级和八年级数学学习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内容的多少。七年级尤其是上学期数学学习的内容,大部分还是在巩固小学最重要的知识点,内容比较单一;而八年级就开始接触几何、距离、函数等一些较为复杂的内容,知识点多且杂,记忆起来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第二,内容的深浅。七年级因为要给学生一个适应的时间,因而所学内容还相对简单;而八年级正式开始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学习的知识相对较深入,对于学生来说也比较难。第三,知识的衔接。七年级所学的知识是与小学衔接,而八年级则大部分是与高中接轨,为高中数学的深入学习打基础。总之,七、八年级数学学习有较大差异,还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把握。

二、八年级数学学习的特点

初中数学总体来说,比小学数学难一个量级,对于学生来说,刚刚接触函数等知识点时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且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八、九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一定要跟住老师的步伐,不要落下任何重要的内容,因为落下了就不容易追回来。尽管八年级的数学相对来说比较难,但是与高中数学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学过高中数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学生要认识到这一点,不必因为高中数学难就产生恐惧心理或者有压力,而是要化这种恐惧和压力为动力,也就是说,要将初中数学的内容学透、学精,这样在应对高中数学时才不会感到困难,才有可能将高中数学学好。另外,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升,这样在学习更加复杂的内容时可以更加顺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八年级数学学习的特点,即既难、也简单:和小学数学、七年级数学相比八年级数学较难,但和高中数学比起来又非常简单。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心理准备,打好基础,认真学习,学透学精。

三、八年级数学学习的方法

学习任何学科都需要有一定的学习方法,数学同样也不例外。在学习数学的任何阶段,方法也有所区别。八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课前仔细预习。预习的作用不用多言,实际上重要的知识点在教材中都有说明,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可以弄明白其中的一部分。让学生预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前熟悉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上课时有根据、有选择地着重听。第二,课上认真听讲。教师在课上讲的内容都是经过长时间备课、总结大量经验教训所呈现出的内容,一定是到目前为止教师所能传授的最精华的东西。也许日后,随着教师阅历的丰富和经验的积累,可能会用一种更有效的方式讲授,但是目前教师讲的内容一定是学生最需要听的内容,因此学生上课一定要听老师讲,而不要自己在下面钻研,或者都推到课后去学习,这是不明智的。第三,要记住教师讲过的例题。一般来说,例题都是最能反映知识点的。教师举出的例题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换句话说,死记硬背知识点可能记不住,但是记住例题就有可能把知识点记牢。而且,例题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题型,学生要重视自己模式思维的培养,对于同样类型的题要善于归纳总结,这样日后再碰到这类题就可以从类似的角度切入,解题也就不会那么难了。总之,课前要预习,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培养模式思维方式,这三点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论

最后,从小学到初中,学生需要适应很多不同的内容,学科的增加、学习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延伸等。对于数学而言,七年级时要继续打好基础,锻炼好审题、运算的能力,八年级时的学习才可以相对轻松一些。八年级阶段一定要意识到与七年级阶段数学学习的区别,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适应得更快、更容易,学习起来才有动力与信心。

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篇(4)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八年级地理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地理教材中很多内容都与生活相互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与生活结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生活,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八年级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当前,在初中八年级地理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落后,仅仅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信心逐渐丧失,最终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八年级地理教学与生活存在很大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生活实际,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事物,以此来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将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有效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八年级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八年级地理教学中,要想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思考和观察中不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从自身所了解的地理开始,对学习的知识产生亲切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环境进行观察,以便于让学生养成多看、勤看的习惯。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风向”的内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学校旗杆上的国旗进行观察,以此来了解国旗飘扬的方向,之后学生可以根据所观察的现象来查阅资料,不断加深自身对知识的理解。

2.将教材知识进行生活化的变动

在八年级地理教学中,为了有效促进教学生活化,教师要将新的知识进行生活化的转变,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经历、学习状态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将生活中的内容有效融入教材中,以此来不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引导学生产生新知识。

3.利用图像代替语言讲解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化情境,可以利用图像创设情境,不断代替语言讲解,以此来丰富教学形式,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整理地理知识,创设出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对生活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利用语言进行教学,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生动的图像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以此来利用生动的图像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有效运用表演形式

教师可以有效设置情境表演模式,以此进行教材的模拟以及生活化,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有效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让地理知识生活化促进学生学习与进步。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锋面雨的内容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形式,将教材讲解的锋面雨形成做成动画,动态模拟锋面雨的形成,以及锋面雨带的推移,这样将会促进教师的讲解,方便学生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在八年级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教材内容,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带动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篇(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为八年级语文的教学带来了全然不同的新版教材。面对八年级教材的重整与改编,教师应当有所心理准备,也应当以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进行应对。作为八年级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新版教材,要认真钻研教材,要洞察教材中所蕴含的先进理念与科学思想,要以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倡导的教学标准进行教材内容的剖析与内涵的挖掘,要认真钻研教材中的各章、各节,深挖其中的知识联系与贯穿特点,并在生活素材及其他学科资源之间的有效整合下为学生提供与众不同的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八年级语文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二、创设教学情境,再现课文实景

语文知识是对生活场景与情感的一种锤炼,是对生活中各种情景境界的一种感悟。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处理好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衔接,要将语文知识寓于生活情境之中,通过生活中生动、形象的情境资源进行语文课本内容的真实展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语言与文字的无穷魅力,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领悟到生活的美好。例如,在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生活性情境:在这个变化超速的时代,学生是想生活在这个繁忙热闹的大都市,还是希望居住在娴静怡然的世外乡村呢?请大家踊跃地谈谈自己的想法。通过此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探求课本知识的兴趣,还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快速地融入课文之中,让学生将自身置于桃花源之中,感受作者所写文章的大意与主旨。

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篇(6)

(一)、基本学情分析

由于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今年的八年级六个班314名学生,自七年级以来一直坚持系统的、正规的地理教学,没有因为是小科而受冷落。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了深入的认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具有了用人地关系的观点看待地理问题的“地里头脑”。从过来情况看,学生比较稳定,课堂纪律、课间纪律、师生关系都比较好,为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具体到每个班,都有2、3名后进生(不单是地理学科,各科成绩都不理想)。通过家长座谈会和与学生本人私下里沟通了解,这些学生厌学情绪太严重,迫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上,一摸书本就头痛,他们学习成绩差主要是态度问题,缺乏学习的自信心。有的受社会上一些青年影响,认为不如早打工早赚钱好。

(二)、教学用时与教学内容

这几年地理会考时间是在五月下旬。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依旧。所以,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工作只有15周的时间。地理教学内容除了八年级地理下册和《天津地理》,还要复习七年级地理上下册和八年级地理上册。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教学进度,才能充分准备地理会考。由于在上学期就做了充分准备,渗透拓展了部分下册的知识内容,因此本学期地理教学进度加快,是切实可行的。在期中考试到来时(第十周)完成中国地理下册的教学,用一周半完成《天津地理》教学,用三周时间依据课标要求进行有重点的复习。

(三)、提出的目标任务

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读图能力、运用资料能力和联系实际能力;对于课标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必须要求学生背下来;对于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不要求背诵但必须理解。结合过来几年的地理会考成绩,提出本年度的地理会考目标:合格率达到98%;良好率达到85%;必须达到一个确保,即确保“有望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达到良好.

二、把握教学和复习重点

八年级地理下册我国地理四大分区的依据及各自特征,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首都北京、香港、澳门、台湾的地理教学;

3.西双版纳支柱产业——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4.结合珠江三角洲说明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5.西部大开发——新疆

注:长江沿江地带在上学期学习长江和我国工业时已经做了渗透;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上学期学习黄河时已经做了渗透。

天津地理评价天津的地理位置;

2.天津的海陆变迁——三道贝壳堤;

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篇(7)

一、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1. 英语教学目标意识缺失。据对8所初级中学98位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统计:88%的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准确表述,没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分层次教学的目标设计。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教学目标就是把教材教完,陷入“教材本位”的误区。

2.英语教学目标设定与表述有误。这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主体错位;缺乏可操作性;难度定位脱离实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缺失或过于宽泛。

3.英语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符。早些年,各地基层小学的英语课,课时少,师资不足,有不少学校甚至不开英语课。因此,许多学生升入初中后,教师只能从字母教起,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教学重点集中在语法和课文的语言点上,搞题海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实际的语言操练,成绩很难提高。

但近年各地小学英语教学状况有了显著改善,英语课都正常开课了,教学质量有了保障。初中生源质量在提高,若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仍墨守成规,就会影响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内容。

(1)新出现的重点、实用的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

(2)新出现的重要的句型结构及交际用法,了解和掌握其语言形式、表意功能及表达方式等。

(3)需要了解或运用的语言技能。

(4)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

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

(1)使用能准确表达学生学习行为的动词来具体描述学生“做”什么和怎样“做”。

(2)清楚描述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形式:说或做什么、行为发生或变化的条件、说或做的方式与条件,以及能引起学生在思维、能力和情感上可能产生的变化。

(3)学生的情感、文化意识都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应举例加以说明。

3.教学目标不应面面俱到。不同的课型,教学目标应有所不同。知识操练课,“技能”与“策略”就可能不是主要目标;相反,在阅读、听力等技能训练课中,技能目标就比知识目标更重要。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适当地对教材进行选择、开发和利用。

三、话题教学是落实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

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和定位,对于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最为关键,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话题教学是落实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

1.初中英语话题核心任务是落实英语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词汇理解能力、听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5个方面提出了5级水平的具体要求,同时还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完成24个话题核心任务。

当下比较流行的外研版新标准和人教版新目标两种教材,编写原则都是“题材(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编写意图都是从学生兴趣、阅历、认知水平出发,通过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合作、交流和创设学生最近发展区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编写方法是“模块”式的,利用题材(话题),达到谈论友谊、建议、警告、回忆等“功能”目的。

新课标不提倡死记硬背,明确要求教师积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营造逼真的语境。话题中设置的各个任务是帮助学生实现从习得知识到形成语言运用能力过渡的桥梁。

下面笔者以英语新目标“Go for it!”教材中七年级下册Unit 6 “It’s raining!”来说明。这个单元的话题是天气(weather),核心任务是:

(1)描述天气。Describing weather(sunny, cloudy, windy, etc.).

(2)极端天气。Extreme weather.

(3)天气,着装。Dressing for the weather(coat, scarf, etc.).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描述天气,如阳光、阴天、风、雨、热、温、冷、凉等。 Describing weather (sunny, cloudy, windy, rainy, hot, warm, cold, cool, etc.).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除了中间穿插完成教材上的听力任务外,设计了下列几个步骤:

(1)在Greeting后,利用学生喜欢上网与朋友聊天的特点,假设自己有许多身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QQ朋友,从而引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天气,完成描述天气的教学目标。

(2)由于前一单元是学习进行时态,在这一环节利用图片呈现让学生通过Pairwork复习进行时态,同时又操练如何谈论天气。

A: Hey...Look at picture...How’s the weather in picture...?(=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picture...?)

B: It’s...

A: What’s he/she doing?

B: Oh, he/she is...

(3)Let’s enjoy an English song about weather.

(4)先和学生谈论今天的天气,再模拟网上在线用QQ与朋友谈论天气。假设一个外国朋友计划今年夏天来中国,欲了解中国夏天的天气以及在夏天人们可以做什么活动。让学生分小组编对话帮忙解决这位外国朋友的问题,最后进行展示。

整节课通过听、说、读、写对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听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了有效训练。

2.话题教学适应当下英语考试的特点,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纵观近年一些初中各年级的期中和期末考卷,在命题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知识覆盖面广,话题涉及范围大,重视语境,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关注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所选文章的话题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突出教育价值;逐年增加书面表达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要求学生能根据特定话题的要点做到有效输出。这些改变都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和复习不能采用“题海战术”,而应该根据学业考试的特点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话题教学适应教材内容编排的要求。英语新目标“Go for it!”教材采用“话题·功能·结构”三维的编排形式,使教与学的过程始终以“话题”为主线,这一特点十分突出。话题在各年级课程中呈螺旋式地重复,这也为初中英语教学和复习应考提供了契合点,使我们有可能利用话题这条主线进行文本再构,将整套教材重新整合,在单元整体与单课教学的体系内合理安排好学习所需要的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语境、话题、层次等逻辑顺序重整排列,使之符合学生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以致用、温故知新。在教学中整合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及其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而且理解得更全面、深刻,学起来也比较轻松。

如“Go for it!”七至九年级五册书,教材中的各主题单元就分布在24个话题中:

(1)“个人情况”。呈现于七上Unit 1和Unit 3;七下Unit 1、Unit 7 和Unit 4; 八上 Unit 6 和Unit 10;九年级Unit 2。

(2)“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呈现于七上Unit 3。

(3)“周围环境”。 呈现于七上Unit 2和Unit 4;七下Unit 2; 八上Unit 12;九年级Unit 11。

(4)“日常活动”。呈现于七下Unit 5、Unit 9和Unit 11;八上Unit 8;八下Unit 3、Unit 4和Unit 9。

(5)“学校生活”。呈现于七上Unit 12和Unit 10。

(6)“兴趣与爱好”。呈现于七上Unit 5、Unit 6、Unit 7、Unit 9和Unit 12;七下Unit 3;八下Unit 6;九年级Unit 5和Unit 8。

(7)“个人情感”。呈现于七下 Unit 7;八下Unit 8;九年级 Unit 13。

(8)“人际关系”。呈现于八上Unit 9、 Unit 11;八下Unit 8;九年级Unit 3、 Unit 9。

(9)“计划与愿望”。呈现于七上Unit 7、 Unit 9;七下Unit 10;八上Unit 3、 Unit 5、Unit 10;八下Unit 5、Unit 7;九年级Unit 4、 Unit 11。

(10)“节假日活动”。呈现于七下Unit 10;九年级 Unit 7。

(11)“购物”。呈现于七下Unit 8。

(12)“饮食”。呈现于七上Unit 6;七下Unit 8;八上Unit 7。

(13)“健康”。呈现于八上Unit 1、 Unit 2;八下Unit 2。

(14)“天气”。呈现于七下Unit 6;九年级Unit 10。

(15)“文娱与体育”。呈现于七上Unit 5、Unit 10;八上Unit 9;九年级Unit 6。

(16)“旅游和交通”。呈现于八上Unit 4。

(17)“语言学习”。呈现于九年级Unit 1。

(18)“自然”。呈现于八下Unit 3;九年级Unit 15。

(19)“世界和环境”。呈现于九年级Unit 15。

(20)“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呈现于八下Unit 1。

(21)“热点话题”。呈现于七下Unit 12;九年级Unit 1、Unit 12。

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篇(8)

《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可以看出标准在情感态度目标中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习惯,强调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可是由于这一目标的隐形性质,以及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时间还不长,往往不被教师重视。许多教师不善于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重知识与能力,轻情感与态度,为了将教案写完整,也是在“三维目标”一栏敷衍了事写上几句空话,实际教学与这一目标是逆向而行。而八年级学生所处的学段有其特殊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及生理发展规律,教师应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及教学规律,主动关注这一目标的实现,真正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1.八年级学生的整体特点

1.1学习特点。八年级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逐渐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由于学习的知识、内容明显加深,因此学生往往会有应接不暇的感觉,这时学生容易顾此失彼,出现偏科。而八年级数学对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建模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优秀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力得到培养,可是也有部分学生会产生厌学数学的情绪,甚至放弃。如我所教的班级共有29人,通过第一次月考,相对七年级来说,出现了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与后进生交流谈话,得出的结果是:不想学,上课根本听不懂,有点讨厌看到数学老师。

1.2心理特点。青少年学生都有展示自我、渴望赢得肯定和承认的愿望。尤其八年级的学生年龄大都在12~15岁左右,被称为“危机期”或“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的学生,从心理上摆脱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2.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作用

八年级学生所处的特殊学段,体现出特殊性,适时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培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缓释学生逆反心理的提前出现,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学习数学的兴趣,避免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

2.1长效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并不仅仅有益于某一段时期的数学学习,而是长期起促进作用的因素,会影响他们一生,无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

2.2促进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促进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3.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在八年级数学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惑和困难,往往是“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理占上风,脱离了八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和生理心理特征,实际效果是事倍功半。促进八年级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结合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有如下几种方法。

3.1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育人必先律己,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学生面前,每位教师都是一个活的教材,是一个生动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方面尤其如此。如此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如对八年级(上)学生做全等三角形证明题过程中出现极小的错误,教师不能马虎了事,及时给他面批面改,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感染学生,学生下次就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错误,也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3.2教师的激励作用不可缺少。教师在备课和实施教学活动时,应主动地关注这一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数学、感受数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师生互动中欣赏学生的成功,多表扬,少批评,决不能挖苦和冷笑讽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放弃,也不能越俎代庖。把好学生教好,不算好老师,把“差生”教好,才算是好老师,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地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如我教过一个女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平时很少与人交流,各科学习成绩不理想,对数学这门学科不太感兴趣。在八(上)整式乘法学习过程中,将完全平方式理解为(a±b)■=a■+b■,在测试和作业中出现同样的错误,面批面改,还是“顽固不化”,在章节总结与复习中,偶然有一次让她上黑板板演(1-x)■,她出乎意料地写出了正确结果。当时我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课后及时跟踪辅导。在单元测试中,遇到运用完全平方式类似的计算题,再没有出现开始学习所犯的知识性错误。

3.3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成就感。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可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往往是在某一方面做到了“矫枉过正”,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现今,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在数学活动中,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的机会,展示自我的学习潜能及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在第12章轴对称第十一课时后的数学活动:艺术字与轴对称,学生通过做一做、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交流与交流等具体操作活动,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既能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4现代教育手段的辅助教学不可少。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正处于上升期,在思维特点上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情感的激发更多地要靠直觉、听觉去刺激。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适时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抽象、呆板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启发他们去思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打下基础。如在第十四章一次函数教学函数图像中,运用几何画板作出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像形成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积极探求函数性质的欲望。

3.5学法指导不可少。学法的形成是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某种内容中产生的需要,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现实向理想的过渡阶段,这段时期,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没有接受正确的学法指导。正确的学法指导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而且体现在课外延伸上。如遇到熟知的问题或者遇到过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出现了焦虑症状,平时作业就是抄袭。故在学习前要求预习、课后复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对学有所长的学生给予特别“待遇”。在实际教学中,我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优秀学生放在稳定组,中等生放在提高组,后进生放在基础组,有目的地给予指导和帮助。既避免了反复做、反复错的现象,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4.应避免的误区

虽然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做法对实际教学有促进作用,但是也要避免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为了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往往过多地使用表扬,特别反复地使用同样的语言表扬不同的学生,或者是不恰当地表扬,甚至对于学生明显的错误也不纠正。其实,只有表扬的措辞恰当,针对性强,才能让受表扬的学生得到真正的“奖励”,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成就感,激发学习热情。

第二个误区: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不符合实际就随意降低知识技能的广度和难度。其实,“课标”已经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难度要求,只有难度适宜,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不能在课前准备中过分降低难度,否则,便违背了学生这一阶段的认知规律。

总之,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把握教学的尺度,避免走进误区,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进而喜欢学习,达到新课标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尚志.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6-55.

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篇(9)

A.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

B.山西是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C.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在山西境内多次转战

D.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今年,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体现了

①对受害者生命的尊重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要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勿忘国耻,爱好和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4.仔细阅读下表,它反映的是( )

时间 指挥者 规模 战绩

1940年8—12月 彭德怀 八路军投入105个团 毙伤日伪军25000多人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辽沈战役 D.贺胜桥战役

5. 中日双方代表就日军投降的有关具体问题进行洽谈是在

A.常德 B.长沙 C.岳阳 D.芷江

6.既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又参加重庆谈判的中国共产党代表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若飞 D.朱德

7.1940年8月,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场大规 模破袭战,给日军以极大震撼。日军把这场战役称为“挖心战”,这场战役是

A.血战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8. 西安事变对时局发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国共两党关系恶化 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国共第二次合作

9.“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10.西安事变与重庆谈 判都是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

①张学良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④都预示着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1.每年的8月15日,全中国都要举行或大或小的纪念活动,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长征的胜利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1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下列哪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遵义会议 D.抗日战争

13.抗日战争中,李宗仁指挥******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嫩江大桥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4.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百团大战”资料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百团大战的

A.背景B.时间C.指挥D.意义

15.“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16.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题正确答案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7.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七七事变的爆发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C.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变化 D.日本不断扩大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8.“‘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这首歌谣控诉了蒋介石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与该歌谣创作背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百团大战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19.“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首国歌的名字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我爱你,中国》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张敏同学对抗日战争初期的一场战役作了如下描述: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战略地位重要。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取得抗战以来的胜利。该战役为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太原会战21.时下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图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的作品 --《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幕童话反映的事件是

A.南京大屠杀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2.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3.在该斗争中,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时至今年7月已有60周年。它应该是( )

A.肃清******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24.“……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25.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供奉的甲级战犯中松井石根作为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兼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有意纵容部队施行种种暴行,负有不可推卸的战争罪责。松井石根有意纵容部队屠杀30万中国人的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华中 D.北平

26.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疯狂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激起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抗击日本侵略。下 列反映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事实是 ( )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③台儿庄保卫战 ④美国“飞虎队”参加对日作战

⑤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 ⑥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⑤

27.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序号 事件 时间 作用

① 卢沟桥抗战 1937年7月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② 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年9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③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天 取得抗战开始以来的重大胜利

④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A.① B.② C.③ D.④

28.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 纪念日,把12月13日设立为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A.卢沟桥事变 细菌战 B.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C.抗日战争胜利 南京大屠杀 D.抗日战争胜利 细菌战

29.在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有因果关系的是

①铁农具牛耕技术的推广与商秧变法 ②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

③军机处设立与封建皇权加强 ④七七事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二、填空题

30.抗战期间,南京被日本占领后,国民政府的陪都是 。

31.1938年,徐州会战中,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1940年,八路军在 指挥下取得百团大战的胜 利。

32.根据提示,写出下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2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33.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三民主义。

(2) 1936年12月,_________、________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都遭到无理拒绝。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他们于12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___”。

(3)为了粉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_______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发起了“______________”,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战役。

(4)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很多都是由它出版的。

三、问答题

34.(8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忌日。

(1)材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驶什么权力?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这两个纪念日的目的是什么?(3分)

材料二:1945年9月,重庆新闻界举行欢庆抗战胜利的盛大宴会,国共两党代表及各界知名人士和记者欢聚一堂。席间,文人以猜谜为乐,议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为谜面,以中国历史人物为谜底。与会人员纷纷亮出各自的谜底……

(2)请你参与,从你所知的或下面提供的人物中做2个谜底并解释理由。(3分)

示例: 苏武——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歼灭了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温馨提示:毛遂、共工(神话人物)、蒋干、屈原、华佗、袁世凯……仅供参考)

(3)距今120年前,日本也曾发动过一次侵华战争, 请写出该战争的名称并说说该战争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分)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摘自《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中新网4月23日电 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2013年4月23日,正在中国钓鱼岛海域正常巡航的中国海监51、23、46船编队发现,多艘日本船只在我钓鱼岛海域活动。

材料三2014、01、21台湾名嘴汇 2014再见甲午年 中日关系风云诡谲就2013年12月26号,安倍晋三在执政一周年之际,不顾中国人民在内的受害国家反对,参拜了供奉有东条英机和广田弘毅等14名甲级战犯,2000多名乙级战犯和丙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发表评论。

当前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2)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120年前的甲午年中国海军在哪次战争遭到毁灭性的惨败?(2分)在该战争中面对日本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1分)

(3)列举古代中上,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一例。(1分)近代,日本侵略者屡次在我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请列举一例。(1分)

(4)当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分)

(5)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如何正确对待中日关系。(2分)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八路军在山西开辟敌后抗日战场的相关内容。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在山西境内多次转战,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是延安,不是山西,所以答案选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抗日敌后战场的开辟

2.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能力。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后人牢记历史,以史为鉴,今年,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体现了对受害者生命的尊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增强民族凝聚力、勿忘国耻,爱好和平。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3.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准确认识,解题的关键是“1937年7月8日”,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七七事变

4.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彭德怀领导了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的战役,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5.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材料中“日军投降的有关具体问题“是解题的关键信息,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中日双方代表在芷江就日军投降的有关具体问题进行洽谈,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

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1945年,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赴重庆谈判,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7.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百团大战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1940年8月”、“华北地区”,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彭德怀在1940年8月,在华北地区指挥八路军主动出击,抗日日军,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场战役。A发生在1937年7月;B发生在1937年8月;C在1938年初,由李宗仁指挥******军队取得。故答案为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8.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西安事变”、“时局”,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在中共等多方面的努力下得以和平解决,蒋介石口头上答应联共抗日,西安事变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故答案为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9.C

【解析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第一次全民族”、“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在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国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也由此开始。故答案为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 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0.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已被蒋介石软禁,他并未参加重庆谈判,而重庆谈判时抗战已经取得了胜利,①④排除,所以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西安事变11.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所以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血肉筑长城•抗日战争的胜利

12.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在1911年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故答案为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台儿庄战役知识点。嫩江大桥战役发生在九一八事变之后,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进行激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故答案为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4.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团大战知识点。仔细阅读资料卡片,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由彭德怀指挥,这次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战役,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故答案为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5.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七七事变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标志;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七七事变后的1937年8月;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故答案为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6.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的信息“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结合课本所学,1936年由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故答案为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17.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知识点。A、B、C、D四个选项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或者背景;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不断扩大,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答案为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8.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的信息“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沦陷”结合课本所学,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使东北三省沦陷,东北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故答案为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19.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在1949年9月的第一届政协会议上,确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0.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内容。台儿庄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战略地位重要。台儿庄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取得抗战以来的胜利,故选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台儿庄战役2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内容。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反映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由于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方针,导致东三省很快沦陷。这幅漫画主要讽刺的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方针。故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九一八事变

22.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后来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所以这里的“统一”是指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故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西安事变

2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的 相关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A、D不属于反侵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是1953年7月,至2013年7月,抗日战争胜利则是1945年8月15日,计算可得2013年是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所以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2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日寇的铁蹄不断踏向中国大片的领土。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人民逐渐团结起来,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四万万同胞的全民族抗战,最终经过八年的艰苦斗争,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第一次取得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起来的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成为中华历史的伟大转折。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25.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达30万人以上,因此,松井石根有意纵容部队屠杀30万中国人的城市是南京。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26.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反映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事实。六个史实中,美国“飞虎队”参加对日作战不 能反映中华民族全民抗战,只能反映美国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27.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卢沟桥抗战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28.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把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因为日本于1945年9月2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37年12月31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开始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29.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重大事件,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铁农具牛耕技术的推广推动了商秧变法;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军机处设立是封建皇权加强的表现;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因果关系,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归不作亡国奴

30.重庆

【解析】

试题解析:1937年12月,日本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31.李宗仁;(1分)彭德怀。(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指挥官。1938年,徐州会战中,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捷;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的战役。

考点: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32.(1)鸦片(2分)

(2)五四(2分)

(3)西安事变(2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新中国)(2分)

(5)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形式上仍是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但实际上丧失了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等。

(2)本题主要考查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3)本题主要考查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的事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因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两党关系逐渐朝着合作抗日的方向发展。

(4)本题主要考查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5)本题主要考查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这国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

33.(1)民报;民族、民权、民生

(2)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

(3)扫荡、百团大战

(4)商务印书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识记,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民主义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跟共产党合谋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变,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事变”。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团大战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政策,以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和疯狂的“扫荡”,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

第(4)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文化事业,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三民主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百团大战

34.(1)决定权。(1分)

①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②维护民族尊严。(2分)(其他符合题意酌情给分)

(2))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凡谜底与解释理由相对应,表述合理均可得分,理由每条1分,人物每个0.5分。(3分)

毛遂——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共工——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3)甲午战争。(1分)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全国人大常务会的职权。考察的是学生对全国人大职权的识记能力。“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决定”说明全国人大行使的决定权。第二小问,考查的是我国设立纪念日的目的。根据两个事件“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忌日”,国家是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维护民族尊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学生根据材料和所给的事例可以分析出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所以学生不管选择那个人物,只要答出跟抗日战争胜利相关的原因即可,要自圆其说。凡谜底与解释理由相对应,表述合理均可得分。还可以选择“屈原”,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两颗原子弹,加快了日本的投降。

(3)此题是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时间。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事件周年的计算能力。这是2014年中考题,题干“距今120年前”,就是2014—120=1894,也就是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结合课本学生确定答案是甲午中日战争。第一问解决了,第二小问就没问题了,就是问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根据学生的记忆答出。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35.(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2)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3分)

(3)鉴真东渡日本;日本派遣唐使来华;日本留学僧和留学生来华等(一例即可)。(1分)

旅顺大屠杀;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只要符合史实即可)(1分)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5)正视历史,珍爱和平;提倡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合作,反对军事结盟,遵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和平、合作道路。(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当前大陆对台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甲午中日战争和邓世昌。洋务运动时,19世纪70中期——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创办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只海军;120年前的甲午年即1894年,中国海军在甲午战争中遭到沉重打击;在甲午海战中,邓世昌无所畏惧,英勇牺牲。

(3)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日的友好交往和日本近代惨绝人寰的屠杀。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华,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和佛教等等;近代以来,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占领大连旅顺后进行了大屠杀;九一八事变后,对东三省实行殖民统治,还进行人体活体实验;七七事变后,在南京进行大屠杀,30多万中国同胞被杀。

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篇(10)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作为我市初中英语课改实验教材在诸多专家与一线教师的不同认识与体会中仅使用了一年后便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如今八年级的学生乃是这次课改中有幸接触两套新教材的宠儿。但要做好《Go For It》七年级教材和《New Standard English》八年级教材在教学中的衔接工作,我们还得花许多的心思。要做好《Go For It 》与《New Standard English》的衔接,我们首先要对两套教材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深入透彻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已有的材料以及对新知识的掌控。以下我们对两套教材进行分析。

《Go For It》教材的特点:

优点:本套教材图文并茂,版面设计充满新意,而且在内容和结构方面富有创意,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气息,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该教材实用性强,注重交际。每个单元的选材都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材编写紧紧地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针对中国学生学英语普遍存在的“聋哑病”,教材设计了大量的听说读写材料。每个单元都有语言活动,且内容不同,形式多样.

不足:

1、新教材的操作难度大,课时不足,有效课程资源过少。

新目标英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而且很多话题较新,教师处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尽管我们一直强调集体备课,但教师手头参考资料少,在备课时需要完全靠自己精心编排方能授课。再加上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不像以往那样知识体系性强,部分教师还不能完全适应。更何况教师除了写教案、上课、反思、还要批作业、听课、和学生谈心,还要应付各种检查等。教师真正能坐下来精心备课的时间太少了。没有空闲的时间,就不会有深层次的思考。

2、新教材的词汇量太大,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质量。

“新目标英语”第一册有词汇700个左右,第二册约450个,第三册约450个,第四册约400个, 第五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词汇量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不少单词的拼写太难,如gymnastics,Portuguese, Argentina,auditorium,exhibition,lemonade,requirement等等,这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记忆起来很费劲。面对这么多令人望而生畏的单词,教师如果逼着学生机械地记忆,势必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乃至厌恶,稍有不慎就会使学生彻底放弃英语学习,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前途,这无形之中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新的压力。

《New Standard English》教材的特点:

1、教育理念先进科学

本套教材遵循国内外先进的外语教育思想与原则,充分体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倡导的外语教育理念。在编写原则上,遵循“题材—功能—结构—任务”的原则,为学习者努力营造语境,精心设计具有新颖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教材的设计遵从语言教学规律,体现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学内容和语言材料的取舍和安排,贴近学生生活,以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逐渐适当增加社会生活内容的比重,同时适当安排一些文学性的篇章。每册教材以主题为纲,以运用性任务为目的。词汇、语法项目和功能用语的选择和安排,均以主题为出发点,以运用英语的任务为形式。教材中的练习,按照真实运用性任务设计,避免了单纯的模仿和机械的重复以及脱离上下文的孤立猜选。全套教材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教材的编写以学生为中心,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兴趣特点设计大量语言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又遵循语言教学的理论,具有可操作性。

2、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有机结合

本套教材以开放和兼容的心态介绍外国文化,使学生从小就能放眼世界、扩大视野。同时在学生用书及教师用书的编写中,注意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如:在第二册第4模块 (Education) 介绍“希望工程”,要求学生向外国人介绍希望工程;第7 (Feelings and impressions)、12模块 (Manners and customs) 介绍“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问题”;第10模块 (Laoshe's teahouse) 介绍“老舍与《茶馆》”。第12模块要求为来中国的外国人编写一份礼貌须知。

本套教材还在每个模块设计“世界各地(Around the World)”的专栏,从世界的眼光(而不仅仅是从英语国家),或者中国的眼光,介绍世界文化。

本套教材在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最有效的跨文化教育方法:体验法。在整套教材中设计了中外4个主人公和他们的朋友,很多课文介绍的是他们的国际交往,也有很多相关任务与活动是关于国际交往的,让学生通过体验同龄人的跨文化交往、体验自己亲身的跨文化交往,达到跨文化教育的目的。

3、 兴趣与意志力有机结合

本套教材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在课文、学习活动、运用任务、练习活动、补充学习资源等各个方面,都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第二册第3模块 (Journey to space ) 的任务完成中,就让学生学习有关于星球的知识,在该模块中,学生对其他星球的神秘充满着好奇感与探索欲,因而在其充满兴趣的活动中,他们能更好地记忆单词,理解教材。

本套教材在坚持趣味性的同时,有意识地通过“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 这一学习策略专栏,和一些专门的学习活动、运用任务,甚至一些课文(如第二册的第1模块),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所需的意志力。

要做好二套教材的衔接工作,使学生顺利的从《Go For It 》过渡到《New Standard English》,我们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心理的衔接

众所周知,英语是教学中比较困难、棘手的学科之一,为数不少的学生外语学习能力薄弱,外语成绩低下,一上英语课就心情烦躁、思维受抑,继而放弃外语学习。七年级学生,本来是满怀希望学好外语的,然而随着字母阶段的学习结束,他们的好奇心也随之而去。虽然《Go For It 》无论其在倡导和鼓励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念方面,还是在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中,都能巧妙地将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融为一体,更是形成了科学的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但毕竟这届学生多独生子女,《Go For It 》中大量的词汇使他们产生了畏难的情绪,怕背单词,怕吃苦,听课习惯和笔记习惯也不一定好,学习中遇到的接踵而来的困难和问题渐渐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相当数量的学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学习外语的材料,动摇了学习外语的决心,丧失了自信心,产生明显的心理抑制障碍,继而产生厌学、弃学的行为。

而如今为了适应《New Standard English》(八年级上)的教学,我们又不得不把七年级的两套不同教材中出现的词汇与语法点补充传授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一定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还会让部分学生产生彷徨甚至抵触心理,以至更加地反感英语。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先帮助学生作好心理上的衔接。如种花需要土壤一样,我们的教学只有有了情感的土壤才能开出更艳丽的奇葩,这也是争取学生配合的前提和关键。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有效的学习和智力发展全赖于正常的心理活动,健康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特征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均有助于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使人的潜能得以有效的发挥。反之,不健康的心理则会阻碍正常的学习活动,抑止人的潜能,乃至影响人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首先要多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到补充这些知识的重要性与掌握这些知识的可行性,使他们在心理上有一个很好的衔接。

(二)、语言知识的衔接

元认知知识(metacognitive strategy)指学习者对语言本质和语言过程的看法和观念。它主要指学生对其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基础。学生在学习《Go For It 》的一年中心理上还不成熟,学习动机还不是很明确,学习有时凭兴趣,自觉性不强,在知识的记忆上记得快,由于不反复,忘得也快,自我反思的能力太薄弱,而且对英语学习缺乏一种持久而稳定的态度。所以在教学《New Standard English》(八年级上)时,要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八年级英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所起的过渡作用,形成系统而完整的元认知结构。

其次,《Go For It 》与《New Standard English》(八年级上)在内容上还有不衔接的知识点。学完《Go For It 》(七)要过渡到《New Standard English》(八年级上),我们必须先教学一种词和一种时态,即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以及一般将来时的构成和应用。因为这两大知识点在《New Standard English》(八年级上)的Module 1中就已经出现,而学生对这两大知识点的认识几乎处于盲点,如不处理好对这两大知识点的教学,就会使以后的教学举步唯艰。在教学中我们还得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决不能因为赶教学进度而对两大知识点实行轻描淡写、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流程。我们还是要按照对知识的呈现、操练、巩固和运用的顺序教学,以避免学生出现“吃夹生饭”。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只要作好这些知识的教学衔接,相信日后的教学定会顺畅得多!

(三)、重视英语学习方法指导,做好学习英语习惯的衔接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指有助于语言学习的学习方法和行为,包括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和元认知策略(metcognitive strategy)。认知策略是指能直接促进语言学习的具体行为,元认知策略主要用来监控和管理语言学习的过程。其中认知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提高相辅相成。翻开《Go For It 》课本,不仅版面设计充满新意,而且在内容和结构方面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一拿到课本后都爱不释手,迫不及待地翻阅。每个单元的选材都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紧地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如第一册的十四个话题:认识新朋友、教室里的物品、家庭成员、食品、购物、电影、参加社团、生活习惯、学习科目、国家与语言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生活中经常能碰到的事情,所以学生容易接受,学习热情自然也高。教材设计大多是听说读写材料。每个单元都有语言活动,且内容不同,形式多样,学生对这些活动充满兴趣,所以大家都能情绪高昂地参加pair work, group work, games等活动。学生们充满了自信,开心地练习说英语,教室里常常充满了欢歌笑语。

随着教与学环境的改变,八年级教学更富于指导性,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更趋于个体化。相比于七年级,八年级英语教材无论从内容还是练习形式上,都有大幅度提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练习形式多样,读写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在教学《New Standard English》(八年级上)时,我们可能更要注重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使他们形成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我们要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预习。许多学生在七年级时未养成预习的习惯,但由于书本本身安排的步骤相对较清晰,学生即使不预习也能跟上教师的节奏。而《New Standard English》在教材的使用上则具取舍性和重组性。所以,教师从一开始,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把指导预习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指点预习方法,规范预习要求。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让学生搜集背景资料,借助工具书学习生词,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画出疑难等等。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课堂上对症解决,课后及时整理复习。

2、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英语课堂是教与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新知识的呈现尽量由旧到新,由学生观察分析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由于《New Standard English》中也有许多生单词,所以在教学阅读课文时,尽量多安排时间学生阅读,了解大意并复述课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结提问。在这一环节要注意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问的面要广。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课堂议论。课堂议论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老师领着讨论,必要时可进行课堂讨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发散性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最后要指导学生作好课堂笔记。

3、及时巩固复习。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包括口头作业(如朗读、背诵、会话、复述等)和笔头作业(如书面作业、书面表达等),及时整理总结,使课堂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巩固提高、形成能力。

4、指导学生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如唱英语歌、开英语晚会,演短剧,成立口语活动小组,组织书写和作文比赛等,寓教于乐,寓学于赛,造就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以巩固课堂所学和陶冶学生情操。

5、拓展课外阅读。《New Standard English》安排了Around the world 部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要激励学生拓展课外阅读,尤其是报刊阅读。通过泛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推荐好的英语读物及各种声光辅助教材,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利于提高学生视听英语的能力。

(四)、评价的衔接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多重性的形成性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学习情感的提高。在作业,课堂,单词小测,阶段测试,课外活动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找到成就感。

每一套教材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时段,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们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始终是不变的,那就是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以及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更要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New Standard English》正是以此为教学宗旨的科学教材,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更应在实践中遵循这一宗旨。尤其是八年级学生经历了更换教材的重大变化,我们更要竭尽全力做好衔接工作,以使学生在英语的海洋中能得到更多汲取知识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史耀芳.二十世纪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概述,心理科学,2001,24(5):586-590

[2]秦晓晴.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外语教学,1996,4:13-18

[3]梁仪.英语教学法研究.北京出班社,2002,4

上一篇: 专业认知实习个人总结 下一篇: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