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心得体会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25 02:01:06

采访心得体会

采访心得体会篇(1)

作为一名应届大学生,真的很感谢黔东南电视台给予的这一次实习机会,相比在学校的理论学习,这次实践机会真的十分的考验我,更让我学会了太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回想起去年在电台的实习,我看到了作为媒体工作者的精神,当我决定报考电视台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条路对于我还很漫长,现在我只是迈出了我的第一步。

我大学时期的专业是动漫,接触了一些电视的后期制作,那时起就和电视有了不解之缘,在校期间,我更是凭着喜爱成为了院广播台台长,播了两年的散文。从大一起我就十分的热爱播音主持,也曾代表学院参加过几次省级比赛,并且在这项工作上一坚持就是3年,所以在报考时我选择了播音主持岗位。

进入实习期后,我跟着付老师才算是真正的走进了播音的世界,在学校由于校园广播和电视新闻相差太远,在实习期间对于播音我还是差了太多,第一天付老师就说指出了我后鼻音发的不到位的问题,于是我查字典列出了所有的后鼻音字,第四天的时候就没有在犯这个错误,但是对于顿字、轻重音、新闻的感觉、音色、音质,我还是差的太远了。我明白播音不可能速成,于是我开始接触一些新闻采访,第一次和杨帆老师去采访了会议,看了一些写新闻的稿件,知道了新闻性并不完全在于会议本身,而是会议中能够作为新闻点的一个部分,会议中有哪项内容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关,而新闻稿中一定突出这项内容,才是会议新闻真正的新闻价值。想写好会议新闻一定要抓好那个价值点。

第二次和陈阳老师采访了一名优秀的老师,是一个专题片,我才发现一名新闻工作和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且要把握新闻的主体,清楚采访的真正目地,做到重点突出有头又有尾,对于拍摄它不像新闻拍摄那么简单,而是要有自己独到的东西,特写和细节必不可少,不仅仅单纯的采访故事主人,对于他的同学和同事也要采访才能从侧面突出老师的好。那条新闻我觉得陈老师可以给更多学生一些特写镜头,祖国花朵发自内心的笑容是对他老师的最大感谢。也可以给老师一直工作的讲台,甚至很平常的黑板擦给特写,我想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第三次是和舒老师去下司,采访我州肖副秘书长检查中国国家皮划艇队训练基地。到了下司我跟随检查队一行记录检查的过程,跟着舒老师一路跟拍,这个新闻的价值相当的高,而我也在心里很认真的对待,随后我们迎接了皮划艇的孟领队,在和他的交谈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对新闻很敏锐,仔细发现每一个点,就可以发现无穷的价值。

去黄平当出镜记者那次,让我学到了太多,看到强哥抬着脚架爬山的时候我才知道,记者是不能怕苦的,我要明白往往艰苦的工作回报却越丰厚。那次出镜我不足太多,由于风大我听不见自己的声音,我怕话筒杂音太大于是那天我把出镜词说的很大声,回来之后听起来效果很差,让我十分的惭愧。第一次面对镜头由于看的人比较多,说真的我还是很紧张,拍了3到4次才好,最后在强哥耐心的帮助下才完成出镜。这次是最好的锻炼,最好的学习机会。我很珍惜甚至感激那次采访,我的出镜词是我自己写的,并且强哥也让我写了新闻稿,让我彻底的实践了一把。

最后一次是和陈阳老师去采访先进大学生创业的新闻,但是由于采访有要换地方,车坐不下了所以我没有全部采访完,最后一周我坚持一天录一条新闻,出了头像,并且试着制作,剪了一条新闻。做了一个黔东南新闻的片头。唯一一个月的实习落下了帷幕,这一个月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工作更是一种精神,每次开会我总会感受到我的不足和缺点,记得面试的时候考官提问到:你觉得你做播音主持有什么优势和不足?那时候我滔滔不绝的说着我是多么的热爱这份工作,我大学的时候拿到了多少的朗诵演讲的奖状现在想想觉得很是可笑,对于播音主持其实我一点优势也没有,我不是科班出身、我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新闻、我没吃过苦、流过汗、没付出任何东西,这一个月让我彻底明白了自己还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但是不怕,这些从没动摇过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我会更努力,更刻苦的学习,强化自身。感谢这一个月台领导的帮助和支持更感谢各位老师耐心的教导。虽然我在这一个月中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水平和才智,但是要相信我是怀着最真诚的心走进电视台的,真的很希望台领导能给我工作的机会,让我真正的能在这个大熔炉里面燃烧,能够在这里成长,而我一定会拿出实际行动回报领导对我的栽培,我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没有机会。年轻的我是需要时间来考验的,相信我给我一个舞台我一定会还你们一个惊喜。

新闻采访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二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

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闻学,它主要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它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它所接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实的、新鲜的。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习给一个初学者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实习教会一名记者怎样去观察事物,怎样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怎样用事实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新闻的及时。这些只有在实习中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抓活鱼和抢新闻。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到新闻单位去实习,主要是要锻炼自己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掌握采访的基本方法,掌握新闻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学习,交流经验。深入现场去采访,接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会,用真情写出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二.实习内容

新闻学的实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实地采访

只有深入到现场去做实际调查,才能写出有意义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访的基本流程,懂得什么是采访?新闻采访学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偏重于应用与操作。实地采访是新闻的第一课,它是新闻信息采集,新闻报道的第一步。

2. 访后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制作的第二步,是对采访中采集到的信息、新闻事实做进一步加工制作的过程,是对采访的进一步补充。亲自动手采写

大学生实习心得体会(2) 一些东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力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把时代精神写到作品中,写一些有价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关心的事。

当写完初稿后,编辑,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闻作品的最后一个环节,俗话说: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写出精辟的文章。

还要提炼新闻主题,因为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可以通过素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导语的构思各个方面提炼主题,通过综合思维提炼主题。其次要写好新闻的导语,熟练的运用各种新闻写作的笔法,巧妙的运用各种新闻语言。

三. 实习收获

在短短的实习期内,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访,真正的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真正做到了不怯场,运用自如,现场处理灵活。

在采访后写了很多的新闻稿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新闻文体的写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讯的写法,包括各种新闻文体,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性消息、特写性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人物专访等。

还有电视新闻的写作,广播新闻的写作,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体会到了记者的角色,怎样才能做到记者的 识、才、学,认识到了记者和编辑的关系。

通过这次实习,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闻道路上的第一步。

四.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通过实习发现,自己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包括文化知识的欠缺,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涉及的面太窄,学到的知识太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体系。

联系实际的能力太差,将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一个知识储备体系,用到哪学到哪。在采访中,还容易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一些先进的现代设备的熟练运用能力还不够,普通话水平不高。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完善自己。

五. 对实习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实习主要是面向社会的过程,映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尽可能多的让每一个实践者走出去,到第一线上。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远,只有走出去,才能采集到更多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到现场采访是记者的本职工作。

2.尽可能扩大社会的接触面,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新闻所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的生活问题,所报道的是老百姓犯罪关心的问题,只有深入到每一个层面中去,才能写出更加有特色的作品,才能扩大记者的知识面,开阔眼界,使报道更有特色。

3.在采访,写作,编辑等一系列过程中应当教会实习者使用先进的仪器,教会记者如何把握事件的闪光点。记者是一个杂家,应该懂得各种工具的使用,才能提高新闻制作的效率,提高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能力,新闻单位映尽可能多的为每一位采访者提供锻炼平台。

4.记者应当在采访写作中打破陈旧的模式,要富于创新思维。新闻单位要鼓励记者开拓创新,不要被一些陈旧的模式所束缚,要创新思维,更新观点。

采访心得体会篇(2)

同志是新中国第一个真正从最基层农村干部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国家最高领导人,他担任过中国所有行政层级的领导干部,对于中国的国情和各级行政机关运作都相当了解,现在出台的一系列国家方针政策也是基于这个基础之上酝酿而成,也是最符合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国情的。特别是在今年的抗击疫情期间,展现的卓越领导能力和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全国取得决定性胜利,也令世界对我们抗疫成果刮目相看。在他执政的近十年,中国无论在经济建设、外交领域、环境保护、精准扶贫、从严治党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绩,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极大拥护,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在福建的17年更是他人生政治生涯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时段,这期间分别担任宁德、厦门、福州乃至福建等地方的高级领导干部和地方主官,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能够做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他要求自己担任县长期间就要走遍辖区所有村、社区;担任市长期间就要走遍辖区所有乡镇;担任省长期间就要走遍辖区所有县市。只有这样才能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自己辖区的风土人情、百姓的生活状况、干部的精神面貌,也为自己所做的每一步决策提供真实、客观的第一手材料和依据。这一段经历对于他独特人格的塑造、治国理念的形成对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福建工作期间主推完成的几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深受教育。一、在全国率先提出“一栋楼办公,要求全市所有有对外办公职能的单位窗口集中在一起办公,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极大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二、是对于晋江有着独特的感情,他六年七下晋江,在每一个关键时期,对晋江的企业家和干部、群众更是经常给以鼓励,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极大促进了晋江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总结提出了“晋江经验”,并在全国推广和宣传。三、在福州工作期间创设了基层接访制度,面对社会变革时期,各类问题越来越多,群众上访人次也相应增加,首抓制度变革,改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定期下访主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这样一来,群众上访的现象变少了,对政府的满意度就提高了。四、对于干部任用问题,他提出要在平时进行考核,一年两次(最好是年终和年中),不要等到准备提拔时在临时考核,这样很难真实、全面的了解干部的情况,而且在正式文件还没有下来,社会就先传开了,影响不太好,也让后面的工作变得被动,可惜这一现象至今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五、在厦门市何厝村调研时提出的解决温饱问题只是第一步,还要想着产业发展,提出要发展对金门岛的观光旅游业,他还提出摆脱贫困要长期抓下去,才能见成效,不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是无法向老百姓交代的,也正是有这种初心和坚持,才能在今天能够有勇气和担当解决全国所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在福建工作时进行的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凝结着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生命力。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务必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采访心得体会篇(3)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041-02

新闻采访活动需要记者具有广泛的社会交往,深入生活去接近人、熟悉人、了解受访者的内心世界;深入社会去了解社会、研究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很强的社会活动的性质。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不能仅仅去收集受访者的各种资料,而是要去采取措施走进并了解受访者,通过双方面的观察、思想的交流对受访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充分的发掘。有外国学者曾总结说,新闻采访活动的基础是取得受访者的信任,用质朴、自觉的方式去获得消息的科学。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与受访者相互反应对方的心理活动,记者用真诚去获得信任,获得受访者的真诚合作。因此,如何进行心理沟通去接近对方、取得对方信任,成为了记者提升采访质量的基本功。

1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心理吸引定律

心理活动对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只有相互之间能够相互吸引才能进行流畅的沟通。新闻采访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要求记者了解采访的特殊性,熟练的运用心理的吸引定律来获得受访者的信任。所谓的心理吸引定律分为很多种,如:对等吸引定律、不畅吸引定律、强迫吸引定律、一致吸引定律、诱发吸引定律等。这就需要记者在对受访者进行采访时注意一下几点。

1.1 相似因素

相似因素属于吸引定律中的一致吸引定律,指交往的双方在某一些方面具有相似性。如果能够在交往过程中有意识的利用这一点,就能够相互进行吸引,双方容易产生信任和亲密感。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当有意识的利用这一因素,通过发掘与受访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拉近双方的距离获得受访者的好感,最终获得受访者的配合。

1.2 对等因素

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倾向于喜欢对自己有好感的、信任自己、情感上能够保持一致的人,在社会心理学中,这种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归为对等吸引定律。在采访活动中这一规律的应用,就是要求记者有意识的对受访者表示一种好感,与其进行情感交流,并及时恰当的对受访者的内心倾诉做出回应。充分利用对等吸引定律获得受访者的信任,是对受访者内心世界进行挖掘的重要手段。

1.3 能力因素

人的内心具有一种倾向,容易受到多才多艺、博闻强识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很强能力的人的吸引、甚至是崇拜之情。社会心理学认为,对人的整体印象会影响对部分的、具体的方面的评价,称之为晕轮效应。针对这一因素,记者应当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或者是通过言谈举止提升自己的能力形象,用能力的吸引力获得受访者对采访的配合。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一种相互选择,受访者对记者的选择格外的重要,决定了受访者配合采访的积极性。因此,记者应当充分运用上述因素,获得受访者的信任和配合,以其达到最佳的采访状态。

2 记者心理的自我调控

在采访活动之,记者掌握主动是采访活动的主体,同时也会面临各种不同的受访者和受访者情绪的变化。因此,记者要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提升对不同采访环境、对象的适应能力。

2.1 心理调整能力

记者在进行采访活动时,会面对不同的受访者和环境,对记者的心理调节能力要求较高。比如,在对具有晕轮效应的受访者进行采访时,记者在交流过程中就容易受到对方的吸引,受到对方的魅力吸引不能再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完成采访。新闻采访的受访者为名人的可能性很大,记者就容易出现上述的情况影响了正常的采访活动进行,因此记者自身的心理活动调节十分重要。

2.2 意志因素

意志因素对记者的心理稳定性和调节能力十分重要,对完成采访的既定目标的影响尤为明显。比如,在对名人或者政要进行采访时,一旦因为失误或者缺乏经验而导致紧张,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去调整心理活动,保证顺利的完成采访。相反,有些记者在名人、政要面前可能紧张、望而生畏,但是对普通人进行采访时却可能出现颐指气使、耀武扬威的情况。这就对记者的意志品德提出了要求,只有具有高尚、坚韧的意志品德,才能在面对紧张、困难时有足够的韧性去调节自己;在对普通人群进行采访时,才能保持谦逊、真诚的风格。记者应当用优良的意志品质进行采访,在采访中增强意志品质,培养自身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 对受访者的心理分析

受访者的具体环境、心理因素不尽相同,只有对影响受访者心理活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够了解受访者的心理规律,保证采访活动中能够获得受访者的信任。

3.1 社会群体的心理因素

人都归属于特定的社会阶层,生活在不用的环境,人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受到生活的环境和阶层的影响。人的社会地位、社会条件、文化素质、生活水准、、生活情趣等都影响着人对事物的看法,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在接受采访时,心理活动也相应的有所不同。记者应当对受访者的具体生活阶层、环境等因素进行充分了解,才能在对受访者面对采访时的行为有清晰的判断。

3.2 个体特性

每个人不仅仅是因为生活的环境、归属的社会阶层而不同,即使生活的环境等都基本相似,也会出现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个性特征的人在面对采访时,做出的反应和积极性也有所不同。只有对受访者的个性、能力具有充分的把我,才能在采访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3.3 记者对受访者的影响

记者是采访活动中的主体,记者的言谈举止、提问方式和水平、对受访者的态度等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受访者的心理。从这一角度来看,记者应当营造出一种轻松、真诚、友好的气氛,利用能力因素、相似因素等充分的拉近受访者的距离,获得受访者的信任与配合。在面对受访者时应当找寻双方之间的相似之处,构建双方心理交流的桥梁;无论在采访何种社会阶层的群体时,都能保持一种平易近人、不卑不亢、以诚相待的态度,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便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全身心投入、真诚待人,尽快将彼此之间由陌生变熟悉,进行双方心理上的感应,获得受访者的信任,充分挖掘受访者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采访心得体会篇(4)

一、提问的方法

要想尽快准确获得所需新闻线索和素材,记者提问尤为重要,采访对象需要启发和引导。提问的方法得当,往往在一个被采访对象那里能获得多条新闻线索。采访时提问也要学会变通,同一个意思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问题来表达。提问时要随时观察对方情绪、揣摩对方当时的心思;不可一味追问,一味追问可能会让对方产生厌烦或者抗拒情绪,从而影响采访效果。

有效的提问方式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正面提问,二是侧面提问,三是反面提问。采访提问的基本形式大体分两种。一种是开放式提问,这种方式使用较为普遍,被采访者不受什么约束,可以泛泛而谈,回答的内容可多可少,这样的提问给了被采访者很大的发挥空间,也可以使采访的气氛活跃、和谐。这种采访形式的不足之处是,我们要获得实质性内容的难度较大,采访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另一种是闭合式提问,又称定向式提问。记者的提问比较具体,针对性很强,被采访者的回答只能是记者提问所限定的内容,往往形成一问一答的形式。这种提问比较明确,基本都能回答出你所需要的实质性内容。一般来说,我们通常采访大多都是这两种采访方式的结合,开放式提问多用于祥和气氛,融洽感情,启发对方。闭合式提问多用于采访中突破问题,深度挖掘和收集细节。从开放式提问开始,这样可以沟通感情,快速营造一种和谐氛围,然后直接切入主题,进行闭合式提问,这样提问可以提高采访速度,还可以提高采访质量,采访到的新闻专题才会有广度、有深度。

二、提问的技巧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种提问方法从一开始就提出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铺开其他较普通的问题。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反应灵敏、感觉自信的采访对象。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细节。一些深度报道涉及到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会碰壁,采访对象要么心有顾虑,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词,加以敷衍。

3.诱导性提问,引出采访对象谈话欲望。诱导性提问,主要针对有较强敏感性,表达能力较好,较有谈话欲望的采访对象。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动作或措辞来引出对方的肯定性回答。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中的提问大多是针对性较强,比较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

三、提问的氛围

采访时,一些辅的技巧在好多采访中都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善于营造良好氛围,为采访对象建立最佳的环境和状态。我们在进行新闻专题采访的时候,由于很多采访双方都是首次接触,往往会导致心理上的一种本能的抗拒性。记者想要获得采访对象的心理认同就要想办法解除采访对象的心里陌生感,营造良好的采访环境。明智记者的访问艺术就在于他善于按照采访目的去利用或营造某种气氛,激发采访对象的说话欲望。

1.选择有利于采访对象放松情绪的场所。一些记者往往会选择采访对象熟悉的环境,比如他工作或生活的地方,这样可以让采访对象较为放松。

2.注重身体语言表达。除了客观的采访环境,一些身体语言的表达也可视为采访中一种无形的“软环境”,一些友善的身体语言对于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有着极其微妙却重要的作用,包括记者的坐姿、表情、手势等等,有时候这种身体语言比口语提问具有更好的沟通效果。

3.把握谈话节奏,营造有利的采访情绪。当被采访人一再游离话题之外时,记者要巧妙处理,婉转引回原话题。作为一个采访者,把握谈话内容是非常关键的。

采访心得体会篇(5)

曾经某电视台在灾区现场的一个采访,在网络上引起极大的争议。记者问灾害安置点的一位孩子:你高兴吗?事实上,这次灾害中,孩子的亲人可能已经伤亡。而如此不妥的提问在电视采访中并不鲜见,这凸显出一些记者缺少人文关怀,冷血记录,无视新闻伦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记者的采访技巧亟待提高。本文从笔者多年的电视采访经验出发,对受众群体进行心理分析,并对电视新闻采访的技巧作一些初探。

作为新闻从业者,尤其是电视采访记者,首先是一个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但同时,他与其他行业社会活动者所面对的人群有很大的区别,一是记者所要面对的人群,也就是采访的对象没有特定性,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官宦达人,贩夫走卒,沽屠乡野……他们的心理特点各不相同。二是电视新闻的专业要求,记者要努力让这些采访对象开口说话。

与采访对象保持合适的距离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向记者敞开心扉。在面对记者时,采访对象大致有积极协作型、一般配合型、消极抵触型。从心理学分析来看,采访对象说与不说,是由他们的心理所决定的。所以,是否接受记者采访,同样一个采访对象态度往往随着环境的改变,心理变化而变化。而面对电视记者的采访,干扰和影响采访对象心理因素更为复杂。在实践中,电视记者遇到较多的情形是,与记者谈话没有任何问题,但一旦正式采访,对方就拒绝接受,或者三言两语敷衍过去,或者躲避镜头,或者面对镜头不知所措,或者晕镜头。所以,对电视记者而言,如何让这些不愿面对镜头的人开口说话,接受记者的采访,就要对采访对象进行相应的群体分析,进而在心理上进行剖析。

一般说来,公务员、教师、医生、律师等群体善于表达,言谈流畅。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学者专家态度严谨,讲话分寸感强,而农民和普通市民可能在初次面对记者时显得拘谨和局促。如何让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人能在面对记者时心情放松,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思,从而获取新闻信息,是摆在记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心理学认为,个体之间在进行交往时通常保持一定的距离。过近的距离让人产生压迫感,过远则产生生疏感,不信任感。举例来说,上下级之间的谈话,距离一般在两米以上。而亲人之间,情人之间谈话,如果在一米的范围之内则很正常。而记者在采访时,则与采访对象形成另外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视为一种社会关系。美国人类学家埃特瓦特·霍尔将人际距离分为8种,其中将一般的社会关系距离定为4-12英尺(1.2-3.6米)。不过,霍尔所指的社会关系包括如上下级关系、顾客与售货员之问、医生与病人之间等等。基于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交流是平等的,而且,记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扮演的是倾听者、询问者,似乎处于更加被动的角色(质疑,追问等心理冲突关系的采访不在此列),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应该设为一般社会关系中的1.2—3.6米之间。但是,具体什么距离,记者要靠心理的感受来准确把握。比较常见的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距离过近,这种情况下,对方可能感到压迫而产生退却,表达意愿肯定会受挫,采访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过,对于电视记者来说,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话筒的位置。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采访,一个走出雪灾现场的救灾队员,被记者一把抱过来,话筒伸到他的嘴边,虽然是表扬性的充满喜悦与兴奋的采访,也具有现场感,但明显也能看出来,这种过分热情,让采访对象一时感到错愕,表现得有些无所适从,表达紧张嗫嚅,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采访对象开口讲话,但显然这种回答是跟着记者走,给出的回答也是封闭的,并不是真实的意思表达,也就达不到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更不会出彩。很多观众也许不难发现,电视采访中,经常能见到记者的话筒直抵到采访对象的嘴边。作为观众,每当见到这种采访,我直觉上能感到受访者接受采访时表现出的不适应,不自然,想必接受采访的人,心理感受也好不到哪儿去吧。把话筒直戳到采访对象的嘴边,从心理学上讲,这种过短的距离,让对方感到私人的空间遭到侵入,从而让对方产生抵触,这样肯定会让对方心理上有压迫感,即使回答采访,心理上多少有些紧张和慌张,在这种状态下对方的表达是否真实,是否全面就很难说了。其实,话筒与受访者实际上也产生了距离关系,所以,经常被人忽视的话筒的位置,其实颇值得记者们考虑。我认为,话筒在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中,也是一个参与者,它与采访对象保持怎样的距离比较合适,没有严格的标准,但确实是考验记者拿捏的功夫。我的采访经验是半尺,这个距离一般不会对采访对象造成压迫感。

有趣的是,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交往,人际空间的距离也不尽相同。笔者在采访中就有这样一种感受,对科技、教育、卫生等行业工作者采访,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对方就可以很顺畅地交流。而在农村对农民进行采访时,即使在较远的距离,一声老乡就能与他们搭讪,往往隔着田埂,小河就可以与他们大声交谈,而且他们也乐意在这样的距离接受采访,丝毫不影响采访效果,试想,如果以这种距离与政府工作人员交谈,肯定不会得到很好的回应。

此外,环境改变人际距离。比如,现场的噪声很大,为了排除现场的噪声,记者往往与采访对象靠得更近,话筒离他们的嘴靠得更近,甚至直抵嘴边,但不会产生一种压迫感。因为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里,现场的噪声已经影响了对话双方的心理,噪声已经成为“当事”的一方,甚至,采访对象为了便于信息有效传播,主动靠近话筒。

在揭黑类、批评类,舆论监督类的新闻采访中,常常会碰到躲避,阻拦,说谎。这时,采访对象对记者在心理上实际上构成了挑衅,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则进入到一种冲突状态。在这种情境下,缩短与对方的距离,话筒更加逼近对方是必然的选择,话筒的位置就是向对方表明,双方心理上已经处于接战状态。在霍尔的分析中,人际关系中的接近型的距离只有0.15米,这是为了、格斗、安慰、保护而保持的距离,是双方关系最接近时所具有的距离。在揭黑类报道中,如果对方躲避甚至阻拦采访,他们与记者实际上已经交锋,心理上进行格斗了。这时,话筒应该毫不犹豫地伸近对方。相反,这时候如果话筒位置离远了,也就退出了冲突状态,进入另外一种心理状态,会削弱采访的效果。当然,在采访中为了表达安慰,,也是这种距离。

采访中给予对方心理支持

在新闻现场,记者是一个外来侵入者。比如,在一个悲剧的现场,一些受害者,受难者的家属亲人,不希望有人来打扰。记者的出现会打破这种平衡,这时,伸出话筒必然会引起采访对象心理上的抵触,或者遭到明确的拒绝,甚至会引起冲突。基于人性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记者恪守的新闻伦理,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如果坚持采访,则很不合时宜,但记者的职责又不允许放弃采访。如何让他们开口接受采访呢?这时候,给予对方心理支持非常重要。记者先以一般人的身份,(比如同情者,安慰者,帮忙者)参与到他们中去,给他们以心理上的支持,让对方从心理上慢慢接受你,渐渐地接受你作为一个记者参与到他们中间,记者在现场找到这种感觉后,话筒可以适时出现,指向采访对象,此时,他们也许不觉得那么突兀了,他们更容易向你倾诉,从而接受采访。几年前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农民在田间劳动,突然遇到雷击不幸身亡。对这起意外的报道,是防雷防灾知识宣传的一个契机,但是,当我们两位记者到达现场时,死者家属正沉浸在悲痛之中,对记者的到来抱有很大的警觉。这时候马上进行采访显然是不合适的,可能会导致非常尴尬局面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我当即与摄像记者商量,暂时不要拿出摄像机,而是由我一人走到他们中间,先是向他们表明,记者无心打扰,只是作为记者来了解一下情况,然后试探问起他家的家庭状况,以后会有哪些困难,以后的日子会有哪些安排等等,让他们感受到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支持,也就渐渐接受了现场有记者的存在。接下来的采访也顺理成章,死者家属都配合记者做好采访。

给对方心理支持,在采访中非常重要,因为在众多采访中,当他们得到这种支持后,会与记者在心理上得到沟通,获得情感补偿,从而产生倾诉的冲动。有的采访对象甚至出于“回报”的心理,也对记者的心理进行补偿从而接受采访。当然,寻找机会给采访对象心理支持,具体到每个人,要有不同的方式和时机,一个微笑,一个呼应,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改变采访的进程。对于采访对象所说的话,我们可以用点头表示赞许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给对方心理上支持,支持他继续他的话题。对于有疑问的地方,我们要及时向对方求证,也是在心理上对他鼓励,是打开一个话题的开始。

善用示弱心理

电视记者与平面媒体记者在采访中一个主要区别是,摄像机要捕捉到关键的采访对象关键的话。时常有平面媒体同行感叹,在电视采访报道中,一些采访对象,即使不愿接受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一言一行,都被录下来了,而平面媒体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此话不虚,但在采访过程中,摄像机并非都处于记录状态,不是想拍什么就能拍到什么。在采访中,往往有节外生枝的情况出现,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有些特定的场景一瞬而过,不可复制不可重来。这一切作为现场的人,都看在眼里,平面媒体可以据此进行文字交待,但电视记者即使看得很清楚,如果镜头没跟上,在新闻稿中没有关键的采访,文稿就立不起来。那么,在特殊情况下,特别是调查类和舆论监督类的采访中,采访对象开口说话非常关键,怎么能够适时地记录下来,要靠记者和摄像对形势的预判,而且这种预判是可以做到的。这是因为,一个事件之所以引起你进行调查报道,当事人要么有隐瞒的事实,要么不愿意透露事实,但在面对记者时,他可能会通过不经意的甚至是矛盾的举动、表情流露出来。现场的镜头这时要发挥第三只眼的作用,画面也许不要求多么工整、漂亮,但哪怕只录到声音,也有利于电视文字的表述写作,记者心中有底气,新闻稿件也得到有力的支撑。从结果来看,调查类新闻成功与否,精彩与否,到位与否,跟摄影记者关系非常密切。在采访实践中,特别是舆论监督类的报道中,与记者处于冲突状态的采访对象,对采访是抗拒的。但与记者交流中他们终究会露出破绽,在记者追问下会透露出关键的信息,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有经验的摄像师,利用非常规拍摄,捕捉到非常关键的交流信息。在心理学中诸多定律中,其中就有一条是示弱定律——万无一失的人际交往策略。这其中含两层意思:①弱小、卑微蕴藏着巨大的力量。②示弱是维持生命生存的需要。人对某一方面不如自己的人较为容易放松警惕,所以,当你能巧妙的暴露自己的缺点给对方的时候,对方的警惕性就放松了,或许这个时候的信任度会让沟通变得轻松而又简单。当记者的话筒不再伸在采访对象的面前,采访对象心理上就感受不到压迫感,心理上认定自己处于优势地位,情绪上也放松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负责采访记者还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种情况下,记者与受访者闲聊,打消对方的顾虑,使对方在心理上放松警惕性,不经意地加以询问和追问,都要与摄像记者配合默契。

暗访技巧——注意力转移

电视采访,特别是做调查类报道,有时为了得到真相,记者不得不选择暗访。对于不做暗访的记者来说,认为做暗访是件容易的事,不必与采访对象正面交锋。但做过暗访的电视记者都有这种感觉,暗访并不轻松。一般而言,记者需要暗访的内容,是违法犯罪的现场,至少是不正当的事,比如侵犯公众利益,或者他人权利。在一些新闻现场,特别是违法犯罪现场,面对陌生的闯入者,违法者都抱有戒心的,他们当然不愿意对别人开口说太多的话,更不要说记者想要的爆料。电视记者暗访不仅要求能拍到画面,而且要调查到不为人知的秘密,这种情况下让对方开口说话而又不让对起疑心,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做暗访记者,第一要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第二要有很强的定力,因为毕竟携带了摄录设备;第三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这种灵活应变能力,就是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心理,再给予对方心理上的支持。笔者曾经与一名同事深入到一家地下炼钢厂,俗称地条钢的窝点。在第一次进行暗访时,这位年轻的同事进门后,就问几名工人在干什么,这引起工人的警觉,当然没有理会记者的问话,相反,他们停止了手头的工作,以下班为名关闭了厂房,采访没有成功。后来记者二次探访地下窝点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说到工作上的事,而是说炼这种地条钢,生活在周围居民感到不舒服,有噪音。对这样的问题,对方肯定不以为然,与记者进行了争辨,最后自然就聊到了地条钢的生产量、质量、销售市场、负责人是谁、有无合法手续等等,这些对话都被一一记录。在这个采访中,采访对象觉得,与非法生产相比较,一个环境噪声的投诉太新奇了。而正是这个环境噪声的投诉,一开始有效地转移对方注意力。心理学认为,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转移就是指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然后转移到指向另外一种事物。一般说,刺激物本身的强度越大,新异性越强,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运动变化性都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暗访中的应用,就是将要采访的问题寓于一个新的环境中,这种大迂回战术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采访方法。

采访心得体会篇(6)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6—0007—02

1 个别访问

指记者与采访对象单独交谈。这是记者采访中常用的访问形式。个别访问根据采访对象的特点,能较好地与采访对象交流沟通。由于采访对象各自的个性不同,生活习惯、思想感情、文化素养以至立场观点等也有不同,访问方法就要因人而异。

个别访问常指记者和采访对象一对一的当面交谈,但也不排除在必要时有几个人在场。遇到突发事件,记者赶到现场采访时,记者虽向一人发问,其他人也会关注、补充、介绍,有时甚至争相发言,这也应属个别访问。因为这时记者采访,并非有意组织一些人进行交谈,而主要是对某个采访对象进行访问,至于其他人的参与,并不影响个别访问的性质。还有的情况是,在采访中,记者要访问某一采访对象,有时要请他人引荐,这时虽有几个人在场,但采访对象仍属一人,所以也仍是个别访问。

2 集体访问

这是记者有意组织或邀约多个采访对象的访问。集体访问一般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开座谈会。访问座谈会又称调查会,这种常见的集体访问形式,对于情况错综复杂、矛盾众多的问题,需要广泛地进行调查了解。通过座谈会形式,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介绍有关情况和材料,有利于较快把握全局,弄清事实真相。记者召开好座谈会,必须避免众口一辞、歌功颂德的假现象。开会前的准备,要根据采访要求,选择采访对象,拟定讨论提纲,最好先把提纲分送给与会者,对重点人物,还要个别交谈,说明记者的意图和要求,使座谈会讨论目标明确。座谈会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三五人或七八人即可,以便与会者有时间畅所欲言。座谈时,记者应冷静观察,广听博纳,对于不同意见的争论,不可轻率表态,强作结论。

座谈会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记者约请一些人本着同一主题而开的。这种座谈会听取对某些问题的意见,本身就构成新闻。另一种情况是记者为全面了解有关情况而召开的。有的人往往因为发言时间有限,对问题的讨论有顾虑,不肯细谈,有时也易出现“从众”现象,所以会后还有必要进行个别访问,使访问更加深入。

第二种形式:记者招待会。记者招待会又称新闻会,通常由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举行。在党和国家举行重大会议,如:党的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和政协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或新闻会等。

方法正确,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深入的采访,能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否则,就容易走弯路,难以达到目的。当今,新闻采访的主要方法和技巧是访问和观察。其他采访方法、技巧,可以说都是访问和观察的具体运用和延伸。

3把握重点,启发诱导

记者访问既应放得开,收得拢,轻松自由,又要切忌漫无边际、无的放矢。应该把握交谈的重点,善于启发对方的思路,诱导对方谈到点子上。涉及关键性的问题,要深入了解,问个水落石出。访问中如何把握交谈的重点,这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时情况和采访需要而定。通常,访问重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1)事实的重要部分

(1)新闻六要素:即何事、何时、何地、何人、何故和怎么样。其中,对重大新闻,要注意交代清楚有关要素。对新闻通讯、特写,要抓住事实的细节、场面等;

(2)新闻的宣传价值所在。把握访问重点,就是善于抓住能体现新闻事实的宣传功能,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因此,记者访问时要敏锐地发现某地区、单位,某项事业取得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新闻事实中找出具有高尚思想的闪光点,用事实感召、影响受众;

(3)有特点的事实。这类事实是同共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要挖掘具有新闻价值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特点,从而抓住有特点的事实材料。

2)采访目标的具体化

采访目标的具体化,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系统论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新闻,研究其不同的采访目标,形成各类采访模式,掌握采访环节。如:全国好新闻《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10名记者分头采写,从地球两侧,按时间顺序,对同一重大事件作现场报道。电头分别冠以“发射场”、“测控中心”、“南太平洋”等现场字样。参加采写的记者相距万里,但能协调一致迅速完成重大题材的采访任务。这条新闻即分为三个采访侧面,每个采访侧面又分若干要点,由此形成一个完整多层次的采访系统,这就是广度的新闻采访模式。

在诱导对方围绕重点交谈中,对于不善言谈者,要不急不迫,从具体问题入手,不时作些恰当的提示。对于善言谈者,可以看准机会提出问题和疑点,或巧妙地转换话题。

4 少讲多听,广采博纳

访问谈话中即使对方所谈内容有些离题,也不可急于打断。而应注意广采博纳,从中捕捉到有意义的新线索、新素材。对采访对象所说的事情,要专心地听,而且鼓励对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例如:一位医学报社记者访问一位医学专家,谈话不到5分钟就结束了。同样,有位省报社记者去采访这位医学专家时,先询问他最近发明的几件医疗器械,在欣赏他的 “杰作”之余,并请他当场“表演”。对方马上有了兴趣,连说带操作,既热心介绍各国的对比资料,又描述研究中的细节以及他自己的酸甜苦辣。记者兴致勃勃地听着、记录着这位医学专家的喜怒哀乐,获得了采访的成功。

采访中切不可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更不能凡是与自己主观设想相同的就听,否则就不听,或者摆出不屑一顾的派头,那样就会破坏对方的情绪。有时,对方谈话离题了,要巧妙灵活地引导到谈话的正题上来。有时,访问对象和记者谈得投机,他会把自己生活中的苦衷合盘向记者倾吐,记者不能有厌烦心理,要做到了解、理解对方,并从中捕捉有意义的新线索、新素材。

5 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记者访问谈话,要注意寻找与采访对象的共同语言和兴趣点,双方产生好感与亲近感,这有利于缩短和消除心理距离,采访容易见成效。在访问过程中,记者要善于求同存异,以求心理上的共鸣。这样才能掌握心理控制主动权,使双方情感向好的方向发展,使访问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访问在心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过程,记者是相互影响的主导方面。不仅要对被访问者的心理活动作出正确的判断,随之作出相应的心理应变,还要善于使对方的心理状态为记者所影响和制约,这就是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控制。

记者如果能够得心应手地访问,采访对象就会愿意与之合作,真诚地提供一切重要材料。此时,记者是处在支配对方意志行为的控制者地位。有时访问并不顺利,采访对象并不热情,甚至让记者按照他的思想、意识办事,这时的记者实际是被控制者。记者要有所作为,在复杂的访问过程中实现采访目的,就必须掌握不同访问对象各自的心理特点,使对方在自己的影响下,成功完成采访任务。

采访心得体会篇(7)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063-02

一、隐性采访及其存在的道德考量

(一)隐性采访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1.隐性采访的概念。隐性采访是相对于常规采访的来说的,根据新闻界实践来看,对于常规的正面采访,受访者都是乐于接受的,但是对于反面采访或者批评性质的采访,一旦记者亮出身份和采访意图,通常都是很难采访到事实真相[1]。为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监督的职能,新闻界中随即产生相对常规采访的采访方式,理论界至今没有对隐性采访给以明确的界定,从称呼上隐性采访通常又称为隐匿采访、私密采访、偷拍、暗访等等,这些称呼都表达了隐匿的采访特征,新闻界一般称为隐性采访。

2.隐性采访的特点。隐性采访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相对于常规采访而言,隐性采访具有非公开性、有限性、双重性等特点:首先,隐性采访的采访方式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这种采访行为是秘密进行的,具有非公开性的特点,表现为隐瞒身份,隐蔽采访手段及不向被采访人暴露采访意图与目的。其次,隐性采访在采访范围上只能适用于有限的采访题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采访都能采取隐性采访,必须是在公开采访无法保证采访真实性的情况下,并且进行隐性采访不会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不会侵犯到公众利益,才能进行隐形采访。最后,隐性采访在采访上存在双重性的效果,相对于常规采访,隐性采访能实现常规采访不能实现的采访效果,更能体现新闻媒体对新闻报导的真实性,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

1.社会侵权行为泛滥。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媒体过度的使用隐性采访,间接导致社会性的侵权现象达到泛滥的程度。即使这些相关媒体是出于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共利益的目的,也不能淡化隐性采访自身欺骗性的采访方式,这种通过欺骗获得的新闻题材,侵犯了公众的合法人生权益。甚至由于一些记者自身素质不高,不具备基本的法律道德,为了便捷的获得采访信息,无视法律和道德规定滥用隐性采访,这样更进一步的加剧了社会侵权行为的发生。

2.传媒人整体素质滑坡。记者这个职业是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这个职业的群体理所当然应该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具备职业记者说必备采访技巧的同时,记者还必须有着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但是,目前许多的记者为了抢独家新闻,往往遇到被采访者不接受采访时,第一时间采取的工作不是对被采访对象进行说服,而是直接转换身份进行隐性采访,而且许多采访的内容为了抢发表时间,没有经过相关的技术处理就直接对外进行发表,这样是忽视社会公众利益,而采取的一种变相偷懒的做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间传媒人整体的素质滑坡[1]。

3.偷窥偷拍行为的盛行。大众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它不仅引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对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念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是非常关键的,一旦一些行为的负面性被淡化,那么在社会的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2]。隐性采访中偷拍偷录行为,其负面性由于大众媒介的过度使用已经被淡化,而且这种采访方式迎合了人们的偷窥欲望,对受众产生影响,导致社会中偷窥偷拍行为的盛行。

(三)隐性采访的真实性问题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存在最根本的基础。合理的运用隐性采访,能够更好的凸显新闻的真实性,但是不加限制的滥用,就会对新闻点的真实性产生负面的影响。隐性采访中记者通常隐藏自己的身份,采访通常在一个欺骗被采访者的前提下进行的,对于这种介入式的采访,采访的方式和内容都是经过记者事先设计好的,其中自编自导的痕迹比较明显,记者的主观意识比较容易影响新闻事件的走向,使得隐性采访所获得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受到了挑战。隐形一旦新闻失真,不仅削弱了新闻监督的力度,也是受众对新闻媒体公信力的下降[3]。

二、隐性采访中产生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的原因

1.经济利益的驱使。新闻媒介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着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随着我国体质改革的不断升华,新闻传媒在市场经济中已经演变成独立核算,作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市场经济中来。这样导致新闻媒介在组织自身的采访行为时,不仅要出于经济方面进行考虑,还要考虑如何采取更便捷的采访方式以及降低运营成本,并通过迎合社会大众的方式来组织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受众,这些都是经济利益驱使,导致隐形采访负效应的成因。

2.新闻监督的缺位。相对于西方成熟的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制化进程起步较晚,且发展速度较慢。对于新闻监督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仍是一片空白,我国至今都仍未出台与隐性采访相关的法律条文,新闻法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新闻道德缺失的现象产生。同时,对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能起到约束作用的受众监督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行使,在我国这些年的新闻实践中,由于我国广大的新闻受众监督意识比较淡薄,没有能意识到自身的受众监督职能,使得缺乏社会监督机制的新闻媒体有了可乘之机。

3.道德自律的缺失。广大记者所在的新闻媒介行业,新闻道德自律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恪守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新闻工作则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时在工作中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但是,现行的中国新闻工作准则,相对于目前的新闻行业已经显得比较滞后,涉及的条例准则都过于宏观,可操作性不强,再加上大多数的新闻媒介单位制定的自律规范中,对隐性采访没有做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即使部分新闻单位制定了也没有严格的进行执行,导致了我国新闻媒介行业整体缺乏道德自律,仅仅依靠一个宏观的缺乏可操作性的行业条例,是无法阻止隐性采访产生负效应的。

4.文化心理的支撑。隐性采访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某一个时期的产物,隐性采访在现阶段与广大的社会公众所特有的文化心理期待形成一致的契合,而广大的社会公众的文化心理是我国现阶段的特殊环境所引发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自身的体制不畅和不健全,导致许多的本应由法律承载的任务根本无法全面完成,这使得许多的阴暗丑陋的行为仍然在社会的某个角落发生,而此时隐性采访就会被广大受众视为微服私访的行为,而且经过隐性采访的事件,通常都会获得社会舆论的广为关注,一般都会倒逼现行法律体系进行积极响应,从而使得诸多隐性采访的事件最后都得到积极解决,这就更加提升了社会公众对隐性采访的期待心理。这样,社会公众的文化心理上的支撑推动了隐性采访的盛行,也间接助推新闻工作者滥用隐性采访的行为。

三、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改善措施

(一)建立隐性采访的实施制度

1.加快隐性采访的道德法律化建设。我国至今都没有专门的新闻法,这对约束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行为是非常不利的,仅仅依靠宪法来约束新闻工作者,来保护公众的权益是远远不够的,在宪法层面由于其规定比较宏观,可操作难度较大,新闻工作者很难依据法律规范来指导自身的实践。而且,即使某些新闻工作者采访方式不妥当,也很难找到适用的法律规范对其进行制约。因此,有必要制定和晚上相关新闻法规,对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及采访手法的运用尺度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采访中的双方都能从根本上都到法律的保护,这样能从法律层面解决因隐性采访而产生的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

2.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政府和社会大众之间有着相互对应的责任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在组织日常工作时能充分的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在对待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时,公开信息方面一定要表现出及时性和真实性,不能打着“维护社会稳定等理由”及“内部资料”等保密标签,延迟向全社会公开突发事件的详实信息,使得共勉的知情权受到侵害。这样在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新闻媒介也就可以避免为了获得事实真相频繁的使用隐性采访。从而可以从源头上减少隐性采访的使用频次,进行改善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

3.完善媒体内部的管理规范建设。仅仅依靠外部的法律约束,来改善新闻采访中的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新闻媒体单位,必须根据外部法律条款的大方向,制定单位内部的审查制度,加强对采访内容的审查,约束记者的采访行为。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采访内容坚决不予播出,对于违反职业道德记者要明确给与指出,并根据单位工作制度进行相应的处分,以帮助新闻工作者明辨是非,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给予抵制,以减少因滥用隐性采访而导致道德缺失等问题的发生。

(二)建设隐性采访的美德伦理

1.提升新闻采访主体的自我道德修养。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有严格的职业操守,一名出色的记者必然是一名有着良好德行的记者。记者作为新闻采访的主体,要善于在新闻实践中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要勤于自省,以实现自我监控和自我超越的目的。这样新闻工作者就可以在外部缺乏完善约束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内心中形成一个道德标尺,在工作中能够善于分辨是非,自我约束,抵制各种诱惑,形成采访的美德伦理。

2.塑造新闻媒介组织的自律环境。当然新闻行业的美德伦理仅仅依靠记者心中的道德修养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为新闻媒介组织塑造适合的自律环境,这样结合新闻行业其它内外制约因素可以更好的建设隐性采访的美德伦理。塑造新闻媒介自律环境,首先需要类似记协组织这样的新闻媒体监督群体,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对新闻媒介进行充分的监督;其次通过成立新闻评议委员会来推进媒体组织建立科学规范的评议组织和评议程序,从而塑造出能实际约束到新闻媒介组织的自律环境。

参考文献:

采访心得体会篇(8)

关于采访语言

新闻记者采访主要是通过提问、同采访对象交谈等言语交际形式实现的。正如美国记者杰克・海敦所说:“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别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由此可以看出,语言是采访活动的重要载体。我们把用于新闻采访活动中的语言称为采访语言。

关于采访语言智慧

记者的采访语言智慧是记者政治素质、生活阅历、能力性格、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新闻敏感、新闻素养、采访知识、社会经验等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采访语言智慧是记者的一种内在品质,它渗透、内化于包括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活动及采访目的、采访价值、采访过程、采访环境在内的采访的一切方面。一位优秀的记者在采访时的一言一语都会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由于记者是采访目的、意义、价值、任务的直接体现者、承载者和实践者,是采访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因此在具体的采访情景中,记者语言智慧主要是通过记者的采访行为来体现的。从这一角度来看,记者语言智慧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记者对于采访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采访对象、采访情景,面对采访新的变化和突发性的情况,记者能不能敏锐洞悉,能不能作出灵敏的反应、灵活机智的应对、恰当的现场语言策略调整,都能真实反映一个记者的智慧水平。

采访是一门交谈的艺术。有经验的记者都会说,一次成功的采访七分在说,三分在写。如何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进行融洽的交流与沟通,尽量“撬”开对方的嘴巴使其敞开心扉,说出真话,便成为记者们终身要学的一种本事。这种本事说得更明确些,就是现场交际行为,更确切地说就是现场的语言智慧。那么记者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语言智慧呢?

采访时“第一句话”的智慧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现场采访中,至关重要的是精心设计采访的“第一句话”。记者在采访实践中,往往用“第一句话”开启采访对象的心扉。万事开头难,因此现场采访的“第一句话”更是关键,它关系到采访能否顺利进行下去。

必须要熟悉采访对象的身份、背景。采访前记者应尽量搜寻与研究有关被采访人的身份、背景等信息。在采访前,如果对采访对象的相关情况有透彻的了解,头脑中有十分清楚的立体线索,那么采访时就能知道从什么角度接触对象,表现主题,否则效果不佳。如1939年,举世闻名的电影《飘》正在美国放映,女主角赫思嘉的扮演者费雯丽从英国飞抵美国表示祝贺。费雯丽到达纽约机场后接受记者的采访。当时一个初涉新闻界的记者问道:“你在《飘》中扮演什么角色?”费雯丽十分不满地回答:“我无意同你这样无知的人交谈。”多么好的采访机会呀,就被这个拙劣的“第一句话”提问给断送了“前程”。如果这位记者这样问:“您扮演女主角非常出色,请问你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或者“您扮演女主角赫思嘉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那结果一定大不一样。

应该明白自己想要获得什么样的信息。有些记者往往忽略采访的第一句问话要获得的信息,认为只是个开始的形式,以至于匆忙上阵,或明知故问,或故弄玄虚,或海阔天空不着边际,使采访对象产生厌烦心理,影响了采访的顺利进行。高明的记者大多重视第一个问题的设计。反之,不恰当的提问,造成不良的“第一印象”,会给采访带来尴尬的气氛。比如内地有一架民航飞机被歹徒劫持到台湾,后来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飞机又顺利地飞回原定的地点,当最靠前的两名乘客走出飞机的舷梯时,有很多记者围上去,其中有一名记者迫不及待地问:“请问你们是乘坐这架飞机回来的吗?”观众哗然。

了解采访的特点,研究现场提问的规律。这一点对于记者现场采访“开好头”是十分有益的。《中国青年报》曾报道,2002年带有传奇色彩的伟大科学家霍金到杭州出席学术会议时,记者提问了些大白话。如“你认为人类历史的下一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将是什么”,霍金不无讽刺地说:“如果我知道,我就已经把它做出来了。”像这样的“第一句话”既不能让霍金快乐,更无法让采访愉快地进行下去。

这些都说明了采访“第一句话”是很有讲究和学问的,因此,记者采访时必须说好“第一句话”。

采访中提问的语言智慧

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鲍勃・福尔斯曼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提问是绝当不好记者的。”记者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功底,并不等于就会采访。衡量一个记者业务素质的关键,还要看他会不会用活语言,也就是巧问。

著名记者柯天在《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一文中曾经指出,提问是采访中最高的艺术,也是新闻学最微妙而又最困难的技术。说起来并没有什么一定的格式,只可说“运用之妙,存乎其心”。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整个采访活动顺利进行,记者必须掌握提问的技巧。

巧选话题,激起谈兴。卡耐基曾说过:听众感兴趣,是因为你的谈话内容与他们有关,与他们的兴趣有关,与他们的问题有关。这种与听众最感兴趣之事的联系,也就是与听众本身的联系,将稳获听众的注意,并能保证沟通畅通无阻。所以话题选得巧,可以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由“要我谈”变成“我要谈”。所以话题选得巧才能使采访做得巧。美国记者怀特・汤姆索采访尼克松,就是从他最感兴趣的话题――足球谈起的;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是从他的生日谈起。在那次短短1小时的采访中,法拉奇向邓小平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包括中苏关系、中美关系及中国现行政策等许多敏感甚至尖锐的问题,并都得到圆满的答复,这和法拉奇善于将严肃话题融入轻松自然的交谈中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巧选话题,选择听者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话题才能引导其开口畅谈。

巧妙地借题发挥,吸引采访对象。西方记者在总结采访经验时特别强调,一般情况下别提让采访对象只回答“是”与“不是”的问题,这样的设问几乎毫无信息量。记者要谨慎地提出采访问题,尽量避免问一两个字就能回答的问题。如果你问一个人:“你喜欢工作吗?”你很可能会得到一个“是”或“不是”的回答;但是,如果你问:“你喜欢哪一种工作?”你可能会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如果你问一个事故的见证人:“你看到刚刚发生的事故了吗?”他很可能用一个字来回答,但是,如果你问:“你看见了什么?”就得到一个更长的回答。所以巧妙地借题发挥,才能吸引采访对象。

提问要紧扣主题。采访中记者应该多提能切中要害、有所创新、能触动被访者的关键性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整个采访的灵魂。为了使采访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有价值的信息,所提问题要有深度,有针对性,不要在一些不疼不痒的问题上浪费时间。比如采访一位参加比赛的体育运动员,如果老是问你想拿金牌吗,拿到了金牌,你高兴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触及实质,没有典型意义,绝对吸引不了观众。

语言通俗,简洁明晰。记者在提问时,如果多用朴实自然、生动活泼的口语,采访对象就可以准确理解记者的问话,以便作答。新闻采访语言首先要做到简洁。现代化社会节奏加快,记者采访应该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节约采访对象的时间,尽量用最简短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使采访对象能迅速把握语言的信息内容。其二,采访语言要明晰。明晰表现在用准确明了的语言去表达采访内容,做到言辞明明白白,不可含含糊糊,吞吞吐吐。这样才能获得采访对象的好感,有利于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要使说话简短,就要学会浓缩。浓缩就是对语言的提炼,浓缩的语言是语言的精华。

巧用隐性语言辅助自己的语言智慧。新闻采访工作需要掌握和利用公关吸引、移情效应等公关交往艺术。要获得最佳采访效果,记者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有时可以运用一些“隐性语言”或者叫做“无声语言”来辅助采访,必要时,还要精心设计一个富有人情味的见面方式。如有位记者曾采访过原南京师范大学女校长、百岁未婚老人李美筠博士,按照习惯第一次见面应给老人带一些水果,但从校办工作人员那里得知,老人曾在美国著名大学执教十年,精通六国语言,获得3个博士学位,曾是罗斯福总统的门上客,有着深厚的西方生活习惯,且尤其喜欢鲜花。当笔者叩开老人房门时,首先献上的是一大束鲜花,老人看到鲜花显得格外高兴,那次采访也格外顺利。

总之,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来讲,将采访的问题变得简单,是其语言专业功底的表现;有能力驾驭好每一句采访语言,是具有较高语言智慧的表现。

记者提升自己的语言智慧的策略

在采访现场,记者是整个采访的驾驭者,要用语言艺术引领采访对象逐步进入采访状态,以便捕捉到想要获得的信息,这就要求记者平时在采访语言上要注意“修炼”,注意方方面面语言能力的积累,锤炼语言“功夫”。

练好一口流利的语言。这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不断培养良好的新闻意识,特别是要练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平时每天都应该练声朗读,使自己口舌灵活,有弹性。从语言学角度看,音频、音速、音量的不同,会表达出不同的信息,这些都与采访效应紧密相关,也应加强训练。平时练习提问时宜多用平等商讨性的祈使句为佳,诸如“请您谈谈……好吗?”“您能不能告诉我您对此事有什么看法”等,这样,能缓解对方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使采访进入积极活泼的境地,取得良好的效果。

平时有意识锻炼自己即兴话语编码能力。优秀的新闻记者―定会有较强的即兴话语编码能力。因为新闻采访的环境、采访对象千变万化,各有千秋,所以在实际运作中要真正取得预期效果,记者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采访语言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简洁明了。采访语言能否获得良好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新闻采访的成败、优劣。为此,新闻记者必须重视语言的锤炼,把提问作为一种艺术技能来加以研究。对语言锤炼可以是随时随地的进行,如果平时有这方面的储备、训练,则到现场就容易挥洒自如。比如多练习即兴演讲、即兴评论、即兴命题作文,平时多做模拟“采访”等。

锻炼驾驭语言的能力。采访主要用自己的语言来问,要问得有学问,问得有技巧,这就要锻炼记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向生活学习,向优秀新闻记者学习,努力培养和创造自己的语言特色,才能驾轻就熟,锻造出流畅、得体、恰当的采访语言来。

威廉・梅茨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即使你不是一位天才的作家,却可做一个很好的记者;但是如果你不善于采访,就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这段话很精辟地概括了采访语言的重要地位。的确,没有采访就没有现代的新闻事业,没有采访也就没有记者工作。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智慧,就没有成功的采访。记者采访的语言智慧是采访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采访心得体会篇(9)

一、体验式采访的涵义

体验式采访,是指新闻记者为了更好地反应新闻主题,通过外界事物为参照物进行鲜明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报道或者折射新闻的采访方式。这种采访形式能使新闻更加生动;深入生活就是要贯彻深入群众、深入百姓的采访路线。“涉浅水者得鱼虾,潜深水者得蛟龙”,就是对体验式采访优点的最好总结。

二、体验式采访的亮点

1.体验式采访能更真真切切地反应事物的真相

通过亲身体验,使采访这个认识过程更深入人心、更自然、更合情合理。观众要感受某些事物,就要和被感受对象事物接触,从感受认识上升到理解认识。只有与那个事情直接接触,亲自通过实践,才能真切地反应事物本质。

2.体验式采访能更走进观众心里

体验式采访往往要深入到采访对象的生活中,这就需要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互相融入,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的帮助,了解到更多的情况,全面进行报道。或许采访会出现新的收获,或许能挖掘出更多的新闻真相。

3.体验式采访能写出更生动的报道

总之,经常进行体验式采访,能够使新闻记者采访出的新闻更加生动更受欢迎,避免仅仅从记者角度看问题而产生的许多的“职业病”。

三、选题策划是体验式采访的关键所在

体验式采访在题材的选择上,如果能紧扣关注的热点,体验式新闻才能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体验式采访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首先已经知道了采访对象、采访地点、甚至采访的主题,是一种在策划后完成的一次采访。

一要用小角度反映大主题。许多事情主题很大,如极端天气、经济发展、行业风气、百姓民生等等,这些报道复杂、庞大,如果一味笼统全面地讲解文字,就起不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反映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采用以小见大的形式,反映这类主题。

二要做到全面统一。首先选题要涉及那些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工作的难点,群众心中的疑惑点进行命题,并在舆论上有一定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在广大观众中产生正面效应,避免负面效应。找到最佳结合点,才称得上选对了题、选准了题,才有望使体验式采访的目的得以实现。

三要关注热点。近期热点问题是一个时期内一些人集中关心、议论或热切想了解的东西,隐性方面是指一些通常不被注意的事或人,常常被忽视。然而处理近期热点和隐性方面的关系,首先就要客观地、真实地按新闻规律处理,做到关注近期热点,不忘隐性方面。新闻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告诉人们欲知而未知的事,因此,新闻热点报道固然是新闻采访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人们最需要知晓的事情,而隐性方面的报道也必然受到一些人的关心和欢迎,有时甚至会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四、记者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新闻记者应有较强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努力塑造自我真诚、朴素的个性,与采访对象以诚相待,了解心声,这样才能获得丰富的新闻线索,挖掘出他人难以了解的新闻故事。在很多采访中,前期需要大量的联络工作,方能使采访顺利进行,同时,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充分进行,前期的联络至关重要。一个好选题,从最初的策划,到具体实施,可能要反复多次,最后才能成功完成报道。新闻采访就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间的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它考验着记者情感思维和应变能力,它是感情与经历的融合,成功的新闻采访者可以开启被采访者的心扉,充分挖掘出其中的新闻素材,进而获得宝贵的新闻素材,掌握新闻实践先机。

采访心得体会篇(10)

一、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现象的必要性

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需要情感调节,通过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由外在的表现方式展现出双方丰富的心理活动。采访工作作为电视新闻采访的重要环节,为电视新闻采访节目提供材料素材,有效的采访工作能体现出电视新闻工作的社会意义[1]。相比于其他采访节目如电话采访,电视新闻采访的最大区别是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与采访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双方都需要面向大众进行采访工作,这样的采访条件对新闻工作者以及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在采访过程中怎样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了采访工作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影响采访对象的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复杂多样的采访对象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具有随机性,这决定了采访对象的多样性及复杂性,例如政府人员、研究学者、商人、个体户、百姓等不同群体,他们具有不同的知识内涵、文化素养、人生阅历、生活经历等[2]。为此在采访工作中不同的采访对象代表着不同的群体,他们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与选择,不关乎对错,通过不同的答案能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为此在采访过程中由于心理现象这一关键因素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电视新闻采访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3]。

(二)在电视新闻采访中采访对象面临的心理挑战

电视新闻采访需要采访对象在摄影机与话筒之前与新闻工作者进行交流,但不同人群在摄影机面前的反应也是不同,有的积极应答,有的则是消极对待,但尽管部分采访对象愿意在摄影机面前表现交流,在这种突然采访的环节,采访对象必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导致采访效果大打折扣,直接影响了新闻素材的获取,为此在采访过程中加强对采访对象的心理研究能有效帮助采访对象克服心理障碍[4]。

二、电视新闻采访的普遍心理现象

通过大量实践研究表示,在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采访对象普遍的心理现象表现为三种状态,分别是积极型、中立型、消极型,其具体表现特征如下:

(一)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采访对象的积极心理

积极型采访对象能提升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有效性,采访对象清楚新闻工作者的目的之后能提供真诚的信息,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情感,提供宝贵有见解的建议,这样的采访过程能保证新闻素材的真实性、有效性、价值型。但积极型采访对象还有一类人群是虽然能配采访工作,但由于这类人群在面对采访环节,把采访工作当成是炫耀、宣传其取得的成就或是在某一领域做出的贡献,不能客观地进行表达,将采访工作当成是宣泄或是谋取利益的机会,不能客观真实地为采访工作者提供新闻素材,记者在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要准确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不能被有心之人利用。

(二)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采访对象的中立心理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需要通过随机采访的形式获取最真实的信息,但在采访过程中,有的采访对象对于采访工作既不反对,也不配合,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采访对象对采访工作的怀疑态度,主观上认为采访工作都是形式行的,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因此,在采访过程中面对记者的提问以漠视的态度应对,敷衍了事,或是采访对象认为采访的问题与自己无关对自己没有好处,因此,采访过程中不仅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有时会提供一些模棱两可或是虚假的信息,这样复杂的心理状态加大了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难度;二是质疑新闻采访工作的权威性,害怕个人隐私的泄露或是提供的信息会得罪别人,损害个人的利益,害怕表达个人真实想法,以上两种情况都难以为电视新闻工作提供真实素材。

(三)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采访对象的消极心理

最后一种是消极应对心理,这类人群在面对采访工作时表现出极其的不信任,不仅不配合甚至直接表现出厌恶之情,直接中断采访工作。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采访对象认为电视新闻采访工作打扰到他们正常的工作生活,侵犯了个人隐私,为此不仅他们不会配合采访工作,还会干扰别人或是鼓动别人也不配合采访工作,严重妨碍了采访工作。以上三种心理状态是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普遍表现出来的,采访对象由于不同的人生阅历可能对采访工作者的采访方式会表现出不同的应对态度,为此在采访工作中及时掌握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能有效提高采访工作的有效性。

三、正确应对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

不同的采访对象具有不同的心理倾向,新闻工作者应准确把握,合理引导,为此新闻工作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及充足准备,确保采访工作顺利进行,具体建议如下:

(一)积极主动,充分了解采访对象

采访对象对于采访工作的消极、怀疑态度,主要是由于采访对象对于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了解甚少。为此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仅要围绕本次采访主题进行,还应普及采访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入调查了解采访对象的具体情况并结合采访目的,在采访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与采访对象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让采访对象重视本次采访工作,并能表达出最真实的想法,为电视新闻采访提供真实有效的素材。

(二)合理运用采访对象的真诚态度,合理规避不正当的热情

对于态度积极的采访对象,采访记者应层层深入,注重保护采访对象的真诚热情,以便获得更多的真实可靠素材,同时也能建立起新闻采访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对采访工作另有所图的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应保留采访对象的积极性,并引导采访对象的热情发挥到正确的方向,确保采访能紧紧围绕采访主题。

(三)尊重采访对象感受,灵活运用采访技巧

上一篇: 管理学基础期末论文 下一篇: 上周安全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