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实践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08 05:09:42

多媒体教学实践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099-01

一.英语课堂情境,运用多媒体创设

我国的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少象学习母语时真实的语言环境。要想掌握和运用好英语,有必要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来帮助小学生感知、理解、掌握以至于运用英语。英语教学在图文并茂、色彩纷呈、形象逼真、情趣盎然的多媒体图文影像环境中进行,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地争取,从而更快捷、更有效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全面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众所周知,学习英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无法感受它们的使用环境,尤其对于锻炼口语方面,这是非常不利的。而多媒体恰恰能最大限度地解决这一问题,把原版的英文课文视频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知道如何真正地利用外语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进行模仿,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朗读课文、对话表演的录音录制下来,可以再现学生自身的声音特色,然后在全班播放,共同批改,取长补短,这样使学生趣味盎然地学习英语。那么利用电教多媒体创设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把大量抽象的字母符号通过优选的图、声音、语言环境,充分体现语言功能,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而真实的机会以模仿,操练和运用语言,以实现在情景中学习语言,在实践中掌握语言,逐步使知识转化为技能,英语教学质量定会进一步提高。

二、利用CAI ( 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现代教育技术,把抽象的字母符号情景化

CAI教学技术使教学手段趋向于全方位、多层次,所以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趣味盎然、引人入胜。多媒体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不仅能实现学生与机器之间的交互,还能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由于可以做到人机交互,而积极的教学气氛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CAI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方面,显示屏上界面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卡通形象、神奇的动画等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了所有学生的无意注意。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亲手操作电脑完成学习任务,好奇心和成就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再一方面,悦耳的配音和背景音乐渲染出一种极为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自然地沉浸于学习的快乐之中。教会他如何搜索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有目的地获取健康、有用的信息。在课堂上学生列举的许多资料,比教师的更详细更新颖,这充分证明学生借助网络能直接获取教师不曾掌握的知识。他们在主动探索未知空间的同时,不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训练出了良好的信息素质,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更重要的一点,网络增加了一条师生沟通的途径,使两者之间更易于建立同学或共学的关系,使老师树立向学生学习的现代教育新观念。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实施课堂直观教学

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象、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把幻灯片做成覆盖式,对幻灯片内容进行增减,逐一分步展示教学内容。教育家赞可夫曾指出:只懂得传授知识,不懂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师是不完全的教师。因此运用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大量内容丰富、印象深刻的感性知识。在上《London》新课前,我首先查找了大量有关英国的建筑、历史等方面的资料,并从网上下载和甄选适合学生的资料、歌曲和图片供学生观看。然后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把课内外的知识进行事例整合。最后,通过网络让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输入。通过这样一堂课,学生获得的是知识的扩充、思维的飞跃、素质的提高。设计对话时,把图片设计成动画,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同时出现人物对话的声音和文字材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视听感受。这样多媒体的文字、声音、动画和图象的一体化得到展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刺激。

四、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1、在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必须注意各种媒体的合理组合。

2、呈现材料时要注意时机,讲授内容与呈现材料必须同步。

3、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幻灯片等。

4、要注意教学节奏,明确重点、难点。

5、内容的设置要精略得当。

实践已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创设学习英语的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整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总之,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出发,把电化教学放在英语教学系统的整体中,使其和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着眼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2)

的图形变换而记住相关的概念、定义、性质、更为重要的是能

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得出结论的过程。能否恰当地

把握好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容并熟练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技

巧,直接关系到整个数学课程实施效果的好坏。结合我在中学

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下面就此谈一谈我个人对多媒体辅助教

学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该学科的最佳动力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学设

备的资源的优势,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效地创设教学

“情境”和环节。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如何把抽象的数学

现象或过程形象、生动、有趣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感性

认识,如何设法将复杂或难以理解的一些情景生动地再现给学

生,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的达到

这种效果。因为第一、多媒体辅助可以突破空间的界限,数学

学科的发展,从理论到生活到生产实践学生难以建立起相应的

数学模型,我们通过电脑模型化模拟生产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就可以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认识。第二、多媒体辅助还可以

突破时间界限,有些数学推导用时较长,跨度较大的知识结

构,教学中费时较多,难以进行,我们用模型化模拟,可以控

制展示的时间。第三、多媒体辅助可以实现动、静结合,建立

数学情景的动态模拟,并用键控程序将动态过程定格可以展示

数学过程的节点。第四、多媒体辅助还可以实现抽象与形象相

互转化的模拟,将抽象的数学过程经过多媒体辅助而形象具体

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进

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把数学学科教学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可为中学数学教学注入生机和

活力,对于一些现象难以观察,或者难以操作等疑难问题采用进

行多媒体辅助,确实对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现有的数学

教学工具中,有很多问题,经常受到常规教学仪器的限制,有些

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效果不尽如人意。利用多媒体辅

助教学,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具体生动、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

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浓厚的

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

的数量,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为学习者提供

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

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

教学较大拓宽了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模式。

三、最大可能地挖掘自然资源

数学课程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体验走向数学,从数学联

系生活”。数学课程内容标准由科学知识和科学应用两部分组

成,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

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研

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将科学研究列入内容

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

探究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

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如何处理

好多媒体辅助与数学教学、多媒体辅助与其它教学手段、多媒

体辅助与教师讲授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一)多媒体辅助不能淡化数学课堂教学。多媒体辅助只能逼真,

不能试图用多媒体辅助去代替数学教学。(二)重视其它教学手段的运

用,我们,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设计更合理的教学过程,改

进和制作数学教学工具,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更先进、更有效的

教学手段,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辅助教学。(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

作用,任何教学手段,都需要教师去安排使用、去组织教学,多媒体辅

助手段也不能例外。是否用多媒体辅助,什么方法、哪些环节进行需要

多媒体辅助,都要由教师决定。而且这种决定要很好地促进学生所学知

识的正向迁移。

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具体形象的认知

过程中,形成丰富的感知,从而进一步形成概念、理解并掌握

规律。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科四

个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数学教学的有机

整合。初中数学教材贴近生活,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我认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八个字很重要。给学生以相对

自由的学习空间,主要时间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创新改革以书本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和教学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使数学教学可以根据实

际的需要,模拟各种数学现象,特别是对于一些不能直接观察

到的、或不易观察到的、复杂的现象,都可以用模拟的方法直

观而形象的在电脑上演示出来。用电脑还可以反复演示,既不

需要用任何器材,又可以加强辅助效果,显示出多媒体辅助教

学的优势。从机械呆板的课堂教学走出来,到现实生活中去、

到社会中去广泛取材、创新最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总之,新

课标实施以后,教师的观念变了,教学的内容与要求也要改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3)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164-02

目前全国各地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与创新,特别是“教学做一体化”理论的研究与探索成为热点。多媒体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能力扩展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项媒体技术的单独应用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对于多媒体技术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非常必要。

一、“教学做一体化”的涵义

(一)“一体化”的由来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欧洲开始出现这样一个英语单词——Integration。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卡尔·多伊奇给它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体化”,意思是“由部分组成整体,即将原来相互分离的单位转变成为一个紧密系统的复合体”。这个“一体化”定义着重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联系后会产生的新的结构和系统,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功能。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含义

其实“教、学、做”的理论很早就有人提出来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中就提到“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教学做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理论,结合一体化的思想,把“教、学、做、训、考”等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教学结构和系统,产生新的功能,这就是“教学做一体化”。

二、“教学做一体化”在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如何既能保证理论教学,又能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的

多媒体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能力扩展课程,主要任务是针对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的职业岗位要求,通过策划、设计、制作、、评价文本、音频、平面、动画、DV、多媒体应用系统等小型多媒体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文本技术、音频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动画技术、视频技术的单独应用能力及多媒体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在课程理念方面,要求打破传统的按照知识体系教授的方式,以学生未来从事设计人员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做”于一体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既保证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所需技能、相关知识、职业素质,同时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确定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分析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小型多媒体项目策划、设计与开发所需的知识、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将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将工作任务转化成对应的学习情境。

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学习情境的设计和工作任务的安排充分体现职业素质的要求,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考核增加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等职业素质的考核内容。

在教学实施中,要求以实训项目的完成为中心,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与协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策略,学生分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遵循“项目提出——项目分析——项目实现——项目评价——项目训练”的流程,将项目的完成分解为各个子任务,融“教学做”于一体,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三)组织课程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课程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等涉及到多媒体应用的设计人员。该课程要求针对多媒体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对学生进行同步培养,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适应企业需求奠定基础。主要教学内容组织如表1所示。

(四)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技术手段

教师根据一体化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施的配套情况,尽可能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比如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课堂讲授、演示课件、操作示范,在电子教室进行模拟训练、实际操作训练,在企业现场进行实际操作,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教学辅导等。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必须以满足教学需要,达到教学目的为前提。同时在教学中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考核方式等各个过程进行有机结合,每个教学情境均以完成行动导向的任务为目标,实现新的教学功能。

(五)“教学做一体化”的考核

多媒体技术课程要求考核学生使用相关软件设计、制作、测试、多媒体作品的单独应用能力及多媒体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考核形式如表2所示。

三、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反思

“教学做一体化”在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中,在某些教学情境中设置的工作任务难度过于简单,应该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增大任务难度。教师在设计工作任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教师设计工作任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

总之,“教学做一体化”理论随着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教学一体化的过程是一项创新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桂春.“教学做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36)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22-03

一、前言

当前大学专业知识内容呈爆炸式增长,学科交叉与延伸已成趋势,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专业教学。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此转变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型教学模式需要从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传统的“授受式”向引导探究的多样化教学方式转变。[1]水质工程学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具有内容多、难度大、范围广以及工程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较强等特点。[2] [3]据此,笔者者拟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案导学与多媒体教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构建主义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重点在于“学案”和“导学”。其中“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依据,由师生共同完成,这也是“学案”不同于教案的最重要特征。 “导学”是指在“学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学案中包含着教师有目的的指导,指导之中也有着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提前考虑。[4]由于“学案导学”模式在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和提升学习实效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在大学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在大学专业课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鲜有应用。

(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适应科技发展、满足现代教学要求的有效手段。[5] [6]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有以下特点:生动形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易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7];长期有效的保存教学素材,学生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

尽管多媒体教学具备上述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大学专业课的应用中,其主要弊端也日渐暴露: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教师的教授变成了幻灯片的翻页演示;学生从教师处拷贝课件后,课堂学习激情大幅降低,学习效果难以保障。

三、“多媒体-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建立及实践

(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在传统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导学案设计、制作,将多媒体导学案的应用贯穿于整个课堂导学过程,并借助信息平台在课前、课后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多次沟通交流,即构成了“多媒体-学案导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首先,采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导学案,利用多媒体直观性、鲜活性的优势,弥补传统学案导学法在导学案制作过程中文字表述上的缺陷,弱化导学案对专业知识的分裂。其次,构建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的即时传输和数据共享功能,实现导学案在网络平台的共享,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开放式交流,解决专业课知识容量大与课堂时间紧张的矛盾。同时,教师借助信息平台能充分把握学生的学情。最后,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教师于课堂上精心引导学生依照导学案展开交流讨论,并适时对重点难点进行精讲释疑。

(二)新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

1.多媒体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的设计,应在对教学大纲、教材和参考资料认真分析,以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考虑到专业课一般在大学高年级开设,此阶段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已有大幅提升,为此,导学案设计在环节设置上应该控支强干,高度凝练,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将大学专业课导学案设计为亮标、设问和总结3个环节。

亮标即直接给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导学案的关键,必须具体明确。学习目标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即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实践应用,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目标即可大致把握授课内容的主体框架和重点、难点。

设问是针对既定的学习目标,围绕授课内容,在授课内容知识体系的关键节点和知识点设置问题。通过关键节点设置的导入型、承接型和总结型问题,来引导学生按照学习提纲完成自学过程;通过关键知识点设置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总结是对教学内容的凝练和升华。总结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某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上升到对本专业的共性认识,进而为最终建立牢固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方法论打下基础。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5)

引言

中国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软件与学科内容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虽然多媒体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推进语文教学现代化。

一、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一)多媒体教学是传统教学的改革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落后,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它的一对多的教学形式,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终究会被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所取代。多媒体科技的出现,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使用的信息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有了更加精彩,更加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比如: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结合多媒体软件利用网络上的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料,对学生展开更有意义的教学。

(二)多媒体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学资料就一本书,但是多媒体教学不一样,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图片、视频和声音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进行课堂上的语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见识,让学生更加热爱语文课堂,积极参加语文课堂教学,这样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课堂质量。通过多媒体营造的这种丰富精彩的教学课堂,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氛围。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参与度也大大提高了,目前可以说基本上所有的小学课堂上都会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料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确实提高了课堂质量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小学在多媒体的应用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主要有:

(一)语文教师的计算机技能不高

在很多的小学语文老师,存在着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不合格的问题,这种情况导致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真正作用。在很多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语文老师甚至不会制作PPT,只能从网上下载好相关的教学资料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上进行展示,这样的教学模式创新度不高,时间一长就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没有做到与学科相互融合

在语文的课堂上如果仅仅只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忽视了语文学习的内涵,就会导致语文教学质量的降低。小学语文学习要求我们学习课文所表达出的情感,意境等深意,如果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只是机械地进行网络资料的播放,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含义,只有把多媒体与板书、讲解相结合,才能充分展示语文课堂的魅力。所以针对那种在课堂上没有实现传统与多媒体相结合的课堂情况要进行改正。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朗诵、书写、问答等环节在多媒体教学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摒弃这些传统教学模式,将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盲目,找不到重点,这样反而降低了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突出重点,优化课件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应该起辅助的作用,让语文的教学更有意境,更加生动,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能把课本上的东西搬到屏幕上,而是要有目的性地制作多媒体课件,突出教学的重点。小学语文的多媒体教学要以课本为基础,找出重点,制作语文多媒体课件,让课件表达出文字无法表现的意境,帮助学生的学习。比如:在学习《渔歌子》这首唐诗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可以制作诗歌相关的短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想象那种田园的美好生活,体会诗人的意境和想要表达的感情,这样的多媒体方式有助学生记住该诗歌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于诗歌的认识。

(二)提升教师的操作多媒体设备的能力,合理使用多媒体

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让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课堂上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但是面对教师群体整体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的现实问题,要求我们对这个群体进行培训,加强其相关技能,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比如:老师在利用多媒体讲述《墨梅》这首诗词时,需要制作这首词所要描述的画面的图片和视频,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而且还能对作者王冕的其他图画作品进行展示,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而不仅限于课本。

(三)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让课堂更加有活力,更加丰富多彩,学生能有更大的热情参与到语文的教学当中去,而不是有了多媒体教学,老师就通过这个平台向学生传输知识理念,而没有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就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意义。老师通过多媒体这个平台与学生关于课堂的讨论更加的精彩,更加的富有深意,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比如:在讲授《如梦令》这首词时,制作关于诗歌内容的图片,诗人路过池塘,池塘里飞起了一群白鹭,这样一种美好画面,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想象,老师根据学生的想象制作出多媒体素材。关于诗人喝醉了的事情,告诉学生们喝酒是不好的事情,根据这个可以再进行课堂讨论,无疑增加了课堂的乐趣。

四、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间接提高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而且多媒体的使用使小学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也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全建新.浅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2016(12):00018-00018.

[2]谢生发.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J].速读旬刊,2015(11).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6)

计算机技术,有很多不同的定义,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研究计算设备的科学技术。它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以及技术应用等各种内容。除了涉及面广,内容广泛外,计算机技术还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它和数学、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工程学科、应用学科等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计算机技术学习知识,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我们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得丰厚的利润,也可以从计算机技术中品味娱乐。计算机技术早已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不断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前进步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影响着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手段的提高。下面,就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1、多媒体对教学的影响

在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对化解知识难点,提高综合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1应用多媒体使过程更加直观。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在学习中学生由于无法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而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阻碍了他们学习的情趣,但应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直观的解释一些现象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应用多媒体让枯燥的各学科理论得以升华,形象而又直观的过程感染了学生的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更加崇尚科学,因为科学有无限的魅力。

1.2应用多媒体可以加大课堂的信息量。21世纪是信息时代,对于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也应培养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资料,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花较多时间板书,特别是上电学课时写例题、画图例的时间更多,而采用多媒体中的显示文本的功能,这可使本应花十几分钟的内容在几秒内显示于学生眼前。由于使用多媒体的直观性也大大缩短了教学难点的突破过程。这就有时间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自由时间复习巩固,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

1.3应用多媒体便于师生间双向交流。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不便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应用多媒体能够真正改变学生和教师的位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提出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同学讨论,从而多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时,也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和交流,教师提供解答,这样双向交流中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

2、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2.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的一些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流露出消极厌烦的情绪或自己做别的事。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讲解很难对未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产生兴趣。而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利用视听互动的功能,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和丰富的转场效果,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时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教材重难点

重点是指教学中一节课着重讲的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难点是一节课学习掌握比较困难的内容,是需要重点突破的内容。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轻易地掌握。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难点内容的突破。有详有略地授课,其重点与非重点学生一目了然,难点也由繁化简、由难变易,比较容易掌握;并且学生对所学知识也能加深印象,不易遗忘,提高了学习效率,减轻了课外负担。

2.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

2.3.1好的课前导入不但可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3.2现代化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特点,在优化课堂结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延展了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听觉、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实现了课堂与现时的相融,宏观与微观的相融,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7)

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保证课程得到更高质量的实现,为教师创造新形式、新内容提供了空间,为学生开发了教材发展的空间、学生协作学习的发展空间和学生创新发展的空间。也创造和营建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其实践能力。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时,先让学生上网查看老师在网上下载的有关七巧板的资料;再到互联网上去欣赏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如“好玩具,好玩站”网站;学生可以上网拼七巧板,如“七巧板工作室,手脑并用”网站。这样,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电脑的辅助下、在网络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点燃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一人一机,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的方法上,为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创设有利的情境,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和“怎么样”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根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即使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自卑感和紧张的压力也会消失,从而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学习氛围。如李××同学是我班性格最内向的一名学生,她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不明白的地方也从不向老师请教,成绩处于下游。今天在网络教室上课,她用计算机向老师发出求助信号。由于发挥了网络的交互性优势,她不用在众目睽睽下向老师求助,少了许多顾忌,多了些胆量,才敢向老师请教。我赶紧详细地给她解说了一遍。几分钟后,我利用网络调出文×同学的练习题,发现她做得很好!课后,发现她脸上呈现出很少见的兴奋和快乐的神采!

三 进行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创新精神和能力

教学中学生个体经过自主探究,对解决问题有了初步答案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合作交流。学生从而获得自己反思和修正的机会与体验,培养学生协作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8)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66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112- 02

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又称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CAI)。审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内容既包括审计的基本理论,又包括审计的具体实务,需要讲授的内容多,信息量大,对案例教学的要求高。因此,审计学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更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我院在有效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审计学教学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通过具体实践,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在审计学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1 审计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信息库的建设

审计学已申报为我校B类课程,经过几年的努力,课程建设工作目前已顺利完成,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审计学教学资源信息库,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1 教学大纲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首先修订完善了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新的教学大纲体现了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最新规定和现代审计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也为编写审计学多媒体教材、制订授课计划、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后续工作提供了合理依据。

1.2 授课计划

教学大纲可以相对稳定,一般每3年修订一次就可以,授课计划则必须针对授课专业班级每年重新制订。授课计划应能够体现出授课内容、重点难点、复习思考题与作业题、讲课进度以及讲授方法等。

1.3 多媒体教材

多媒体教材应当是直接与各自多媒体教学相配套的教材。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考虑授课对象的具体特点,其他院校开发的审计学多媒体教材未必适合本院校。因此,目前我们正打算组织编写适合我院的审计学多媒体教材。

1.4 多媒体课件

我们按照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分章制作了审计学多媒体课件。为了充实课件内容,通过网上下载、报刊剪辑、图文上传等方法收集了大量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像、视频、动画等材料。

1.5 审计案例

将审计案例寓于教学当中,能够使审计学课程既有说服力,又有生动性。典型案例的选择是审计案例教学的关键,为此我们广泛收集了国内外近百个典型审计案例作为审计案例库。教学时每章至少介绍一个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剖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审计的基本理论与实务。

1.6 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审计模拟实验可以在会计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主要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种审计工作底稿的范本并完成编制工作,来增强学生对审计工作的感性认识。

1.7 试题库

我们按照审计学课程的章节,分章建立了各种类型的试题库。每章试题一般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概念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几种类型,以便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

上述多媒体教学资源信息库已经提交我校创建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以后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打下基础,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增强师生互动功能。

2 审计学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审计学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在某些情况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一定的优势。

2.1 加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审计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把审计学的基础知识介绍给学生,是教学中不能不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多媒体教学主要是通过事先设计好的课件进行的,不必板书,可以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一个多媒体投影页面包含的信息可能相当于黑板的几个版面。而且采用多媒体教学,经点击、放映进行讲解,换页速度快,几分钟内可以翻阅几个页面,所展现的课堂信息量是板书所不可能达到的。所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审计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

2.2 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易于学生对所讲解内容的理解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可以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对学生学习感官的刺激是多层次、全方位的,能够增强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对于审计学课程中的一些知识点,比如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历程、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基本框架体系、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内部控制流程图的绘制、四大业务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等内容,完全可以采用形象、直观的图表、图像,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方面便于教师在讲授时更具体、深入地解释和扩展,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易于理解和接受。

2.3 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可重复性,减轻了教师备课工作量

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资源信息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博采众长、精心设计的智慧结晶。一次制作完成的多媒体课件,以后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或者稍作补充、修改即可使用,从而实现一劳永逸,大大减轻教师备课的工作量。

2.4 多媒体教学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基础,拓宽了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平台上,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的教学活动,也是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在网络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就将有限的课堂时间扩展为无限的业余时间,使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为课堂与网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所建立的资源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者直接拷贝教师的多媒体课件继续自学,大大拓展了教与学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

3 审计学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好的教学手段并不一定带来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不一定意味着教学质量的必然提高。相反,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恰当使用,反而会给审计学课程教学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3.1 过分依赖多媒体,背离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应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即兴思维与发挥,也限制了师生之间的直接互动交流。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授课的是多媒体而不是教师,教师所充当的角色只不过是多媒体的播放工具而已。这样,一堂审计学课就变成了一堂审计学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课,照本宣科演变为“照机宣科”,一个不懂审计的教师也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讲审计学课程了。如此的多媒体教学与真正的教学可谓背道而驰,授课效果可想而知。另外,一些学生也往往以多媒体而非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中不认真听教师讲课,只关心把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复制下来,以备课下复习,实属本末倒置。

3.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过于呆板单调,或者条理不清晰、重点不突出,都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率和积极性。相反,如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过于丰富多彩,又往往导致喧宾夺主,涣散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所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合理把握一个“度”,不及或超过这个“度”都可能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审计学课程中,哪些内容以何种形式展示于投影页面中,是需要精心设计的。

3.3 投影内容过多,切换速度过快

由于目前与多媒体教学相配套的审计学多媒体教材还很少,教师讲课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与学生听课所使用的教材往往并不配套,所以学生听课过程中还不得不记笔记。审计学多媒体教学加大了课堂信息量,但也会带来另一方面的不利影响:投影的页面内容过多,特别是文字表述较多,换页速度又较快,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只能忙于抄笔记,没有办法认真听课和思考。一节审计学课下来,学生往往只感觉手腕酸痛,“听课”变成了“写课”。即便如此,学生也往往是难以分清并记下讲课的重点内容,无法很好地完成课堂笔记。但是,如果教师放缓切换速度,又会带来教师的讲授与放映不合拍,讲一段停一段,讲课不连贯,缺乏节奏感,课堂就会显得很沉闷、很别扭,学生听课也会感到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3.4 多媒体教学环境不容乐观

由于多媒体硬件设施成本较高,多媒体教室资源有限,所以多数学校还没有达到所有课程想用多媒体教学就能用到的条件,审计学也没有被列入必须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即使采用多媒体手段上课,通常也是合堂的情况居多,教室如同大会场,讲课如同作报告,学生纪律涣散。而且使用多媒体上课时,教室窗帘必须拉上,导致教室光线暗淡,课堂纪律更加难以控制。另外,多媒体设备往往维护不及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往往给只带着U盘来上课的老师一个措手不及,导致课堂教学完全失控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应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注意的问题。

4 审计学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审计学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利弊均有。因此,一定要重新认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和不足,尽可能趋利避害,使多媒体教学在审计学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4.1 正确理解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学生4个要素构成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审计学课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手段为辅助”的原则。多媒体教学实质上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的作用是“辅助”,即辅助教师而不是取代教师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永远处于主导地位,无论多媒体如何先进,课件设计如何精良,都不可能替代一个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计算机能教是因为它事先被教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驾驭多媒体这一工具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而不是成为一个多媒体的播放工具。

4.2 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在形式上既要避免过于单调,又要避免过于花哨。投影的内容要经过精心筛选,尽量做到清晰、简洁。一般来说,需要投影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类:① 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一般只需以简明扼要的标题形式展示即可,详细阐释则由教师在讲课中进行。② 需要详细解析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如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的概念、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的概念、审计抽样中样本量的计算公式等。③ 有关表格、图形、图像或视频等不宜用文字或口述表达的材料,如各种审计工作底稿的范本、有关会计凭证和报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流程图等。④ 教材以外教师认为需要补充的资料,如自己设计的例题与习题,审计案例的背景材料,有关统计数据,主要参考文献,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前沿成果等。

4.3 合理控制课堂讲课速度

在运用多媒体上课时,要注意合理控制讲课速度,使幻灯片的切换,语言表述和学生记录三者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适宜审计学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增进师生之间的目光交流,面对面的语言沟通,提高师生互动功能。多媒体教学也并非完全排斥“黑板+粉笔”,相反,必要时教师还要运用黑板进行解析。

4.4 尽快完善多媒体教材

目前审计学多媒体教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无疑也会影响审计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审计学多媒体教材与传统教材比较,应当具备下列特点:① 形象化。多媒体教材可以采用图、文、表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审计学内容,便于学生对审计学知识的理解与系统把握。② 真实感。采用某会计师事务所真实的审计工作底稿,扫描企业实际的会计凭证、账页和报表,真实地再现审计实务过程,从而实现审计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③ 简明性。多媒体教材应力求精益求精,简明扼要。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应尽可能与多媒体教材在体例上保持一致,以省却学生记笔记的麻烦,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专注于教师的讲授过程。但多媒体教材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多媒体课件的纸质版本,而应当是对多媒体课件内容更具体、更深入的阐释,以利于学生课下阅读。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9)

一、感受学习兴趣激发

多媒体技术集形、声、色、动画演绎于一体,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在数学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易于调动学生学习情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数学学习效果。例如,我在教学《认识钟表》时,先让学生从大屏幕上观看小明起床,并伴有闹钟的铃声的画面;接着提问激趣:“小明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知道小明起床的时间的?”学生一下子被逼真的画面和简单的提问吸引住了,学习情绪高涨,个个认真观察,抢着回答问题。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先播放两段事先制作好的课件:一段是人们在超市买东西的情景;一段是人们排队买车票的情景;这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数学情景,他们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欣赏画面后,教师问:“刚才你们看到的是什么情景?”、“买东西、买车票要用什么?”学生自主回答后,教师引入新课:“你们想认识人民币吗?那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这样把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课堂需要结合起来,与学生数学生活相连接,让学生懂得了数学离我们的生活不远,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求知欲的欲望。

二、感受学生思维启发

我们都知道, 数学知识往往是抽象性的,而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又比较差,多媒体教学就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内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快、更准地把握教学内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既可以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注意;还可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闪烁功能,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让学生更有效地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极其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接着进行面、棱的移动、拼合等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最后,由学生总结得出长方体 “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

三、感受交流活动的组织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适时恰当地利用多媒体丰富的色彩和动态的变化功能,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有效地进行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一题多解的教学设计和演示,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自觉地参与到查资料、讨论、演算、实践、操作、交流和总结等教学活动中去,培养他们的数学协作能力。例如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在大屏幕上播放剪辑的香港回归交接仪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以及少儿节目、新闻联播的片头,让学生自己看书,自主提出探究问题,自由参与讨论交流等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地发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主动提出课堂数学探究问题,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来源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他们想要急需解决的。其问题的探究,如何组织也有学生自主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在其中真正品尝到自我发现,合作探索的乐趣。

四、感受拓展认知空间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操作方便快捷,可以避免课堂上某些环节上的浪费,能为学生练习、思考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增加了教学容量,增强了课堂密度,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例如口算训练:传统方法是老师逐个出示卡片,让学生看卡片再口算,这样老师在上课前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制作卡片,费事费劲。而且用出示口算卡片进行口算训练较费时,如口算50道题,至少也得10分钟。如果采用录音听算或视频看算,训练50道题,至少可以节约一半时间,大大地为课堂教学赢得时间,加大了练习力度,增大了教学容量,从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综合数学能力,提高学生计算速度。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1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42-0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信息时代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掌握和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成为信息时代基本的生存技能。信息时代的来临,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改革和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课堂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黑板加粉笔一直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但随着全球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中心的数字化浪潮的到来和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相关项目、工程的大力实施,大部分中小学已经完成多媒体教室硬件环境建设,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一、多媒体教学在化学课堂应用中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1]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纵观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课程基本理念还是课程内容的设计,都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精神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在初中化学课堂实践中实施了多媒体教学,体会到多媒体教学主要有以下优势: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John Seely Brown、Allan Collins和Paul Duguid认为,知识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具有实际意义,知识绝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2]化学课堂上,当教师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相融合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提升,学生才会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例如,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们通过“废旧电池有偿回收:还有多远的路要走”的视频导入课堂,引发学生对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问题的思考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在“生活中常见的盐”这堂课的内容导入环节,我们设计了以日本地震引发的“抢盐”为内容的课堂导入,通过视频、图片等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关于“抢盐”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次事件、盐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的热情,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动机,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融入实验,克服教学难点

化学既是一门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学科,也是一门与实验密切相关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障。[3]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方式模拟化学实验,可以弥补因实验器材或实验条件所限而不能进行化学实验的不足,一些具有污染性、危险性的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和虚拟实验进行,有效地克服了教学难点,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遵守化学实验室规范的意识,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形成一定的实验技能。

3.巧用软件,提高教学效率

化学学科软件是为了方便从事化学课程学习而为从事化学相关工作的人群设计和开发的,诸如化学快录(WordChem)、ACD/Chemsketch、仿真化学实验室、化学三维分子模型、中学化学小百科、元素屋、化学元素周期表等,这些学科软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和生成性,能够形象、生动地呈现一些反应过程,部分软件还具有较强的扩展性,用户可以动态补充和添加个人需要的资料,如果能够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将这些学科软件加以合理运用,将会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

4.演示教学,减轻认知负担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学科与数理学科的教学思想却不尽相同,它有丰富的实验、较繁芜的化学式、抽象的概念以及半经验化的理论,这些都决定着化学的特殊性。[4]物质的内部结构、微观构成、化学反应的机理等内容,对在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上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阶段学生来说,可能显得有些抽象和较难理解,利用多媒体设备的某些功能巧做处理,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将微观的变化宏观化,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树立学习化学的热情。

5.优化评价,记录学习过程

上一篇: 社区教育工作总结 下一篇: 基坑施工技术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