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班教师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26 16:53:07

辅导班教师工作计划

辅导班教师工作计划篇(1)

⒈通过调查摸底进行培训指标分配,做好参训教师的遴选工作

“国培计划”是根据培训计划采取指标分配的形式来组织培训的。省国培办根据本年度国培计划,按项目、分学科把培训指标分到各市,市里再按比例把培训指标分配到各县(区)。尽管指标分配时是遵循“按需分配”和“项目和学科相对集中” 的原则进行的,但在落实培训指标方面,依然会出现市县学校指标分配不均的现象。指标分配多者,为凑够人数,甚至安排非专业教师参培;指标分配少者,一些农村小学教师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再者由于政策宣传或相关部门工作做得不到位,每年都会出现重复选派或选“闲人”参培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缺乏调查,难以做到“按需分配”;二是政策宣传不到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减缩选派流程,没真正落实“依愿选派”。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第一,国培计划在每年的下半年开展,各县市可以在上半年4、5月份开展调查摸底各学校的培训情况和指标需求,按照“教师学校县教育主管部门市教育主管部门”逐级提交各培训项目的指标需求,市教育局则根据省里下达的指标依各县所需比例分配,县教育局则根据各校所需按比例来分配培训指标,这样就克服了行政指标分配或平均分配带来的名额浪费或名额不足的弊端。第二,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要组织学校校长进行专题学习,解读“国培计划”的培训性质、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明确“国培计划”培训项目的分类和选派学员的要求。要求选派参培学员时,采取教师申请,学校推荐,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的方式进行。校长根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和指标分配选派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培训,真正做到按需选派,依愿选派,确保“国培计划”的生源质量。

⒉建构辅导教师能力胜任体系,提升辅导教师的助学能力

班级辅导教师是培训管理最直接实施者,辅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工作责任直接决定了培训推进和培训的质量。因此,在遴选辅导教师时,除了在满足学历、学科、教龄、业务表现、培训经历等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其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个人能力等,对于态度不积极,工作不认真,业务水平不达标、工作和辅导时间有巨大冲突的老师应不予聘用,以免影响辅导质量和培训效果。选好辅导教师后,进行开班前的集中培训还是非常必要的。尽管大多数辅导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培训者培训,但每年都会因各种情况调换或增加一些辅导教师,这些教师缺乏国培辅导和管理经验,很有必要进行集中培训。再加上每年培训政策和培训要求或多或少有些改变,也有必要组织辅导教师集中学习和交流。针对这些情况,可以由市主管部门在培训账号发下之时,组织所有承担本年度辅导和县级项目管理工作的教师集中学习。学习培训方案,明确培训要求,交流培训心得,共同探讨培训难题。市级管理员还可借此机会督促所有辅导教师创建好班级QQ群,统一收集,以便县项目管理员在发放帐号时及时告知参培学员,为开班后快速高效引导学员登录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⒊做好开班培训指导工作,提升学员培训学习效能

湖南省“国培计划”―中西部远程培训是以市为单位按项目、分学科来组班学习的,班级学员分布广,覆盖面大。如何组织好学前培训也是县项目管理员和辅导教师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纵观3年来的培训实施情况,凡是组织了学前培训的县区,学员上道快,参训率高,整体学习质量好。这也充分说明了“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一道理。因此,在培训账号生成之后,县级项目管理员与教师进修学校的辅导教师要联合起来利用发放账号的机会组织全区所有参培学员进行学前集中培训(如果参培训学员太多,可以根据项目和学科选派学员代表参加,回校后再进行二次培训)。集中培训时,先把学员集中在一起,分发学员手册,集中解读培训方案,统一讲解培训日程安排和培训考核要求。然后按培训平台分班到网络机房,由承担该平台的学科辅导教师根据本平台的培训方案,对课程的目标,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研修形式、考核评估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同时指导学员加入班级QQ群,并登录学习平台,了解平台设置。通过学前培训,学员明确了培训要求,掌握了平台操作要领,既有利于缓解他们参培的畏难情绪和抵抗态度,也为快速引领学员登录学习,确保培训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培训过程管理是确保培训有效推进的关键

⒈辅导教师辅导、管理及时到位

国培中西部远程培训采取辅导教师兼班级管理员的管理模式。因以市为单位组班,班级人数多、学员分布广,这就加大了辅导教师的辅导强度和管理难度。要如何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好辅导任务,对辅导教师来说是一项很大的考验。结合笔者几年来的辅导与管理经验,认为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①培训前期,陪伴引导。培训开始时,学员遇到的问题多,困难多,辅导教师要舍时相陪,要尽可多的时间在网上释疑解惑,引导陪伴学员登录学习,缓解学员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②培训进程中一要及时批阅作业,参与讨论交流。通过及时批阅作业和日志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和纠正。二要及时班级学情,表扬积极分子,督促落后教师;三要定期组织班级学员进行集中研讨活动,通过集中研讨,了解学情,解决问题;③制定班级评选细则,激发学员学习热情。培训初始可以结合省级考核评价标准制定好班级评优细则,有了具体可依的评优细则,学员就有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激励他们认真对待各项作业,提高研修质量。④通过班级简报展示优秀成果,表彰学习榜样。远程培训中最关键的是要点燃学员学习的激情,而简报就是能够点燃学员激情的一个版块。辅导教师可利用班级简报来写班级寄语,进行学情分析、展示优秀作业,热点沙龙,呈现精彩留言。学员看到自己的研修成果得到肯定和展示,心中自然高兴,学习就更有干劲了。而其他学员通过学习优秀成果,则进一步明确学习要求,同时激发起努力争优的斗志。

⒉发挥好县级项目管理员的督导作用

从2011年开始,湖南省中西部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采取增加县级管理员的方式来加大管理督导力度,这一举措不仅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辅导教师的管理难度,也提高了参培学校和参培学员的思想认识,客观上起到了提高培训质量的作用。结合三年来的培训情况看,凡是责任感强的县级管理员,本县学员的参培积极性就高些,学习质量就好些。凡是责任心不强,放任自流(不组织学前培训,不关心本区学情),管理力度弱的县级管理员,本县的参培学员辅导管理起来难度就大,学员思想涣散的现象较前一种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市主管部门在选拔项目管理员时,尽可能选拔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来承担,这样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行政督导作用,有利于帮助辅导教师解决班级学习“钉子户”的问题,从而使整个培训工作得已顺利推进。

三、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是确保培训实效的强有力手段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上级部门的规划、指导、管理和评估;没有各级部门的分层负责,没有参培学校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单靠辅导教师、管理员、技术员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激励考核机制非常重要,这是确保县级主管部门重视、参培学校重视、参培学员重视的强有力保证。市县校要把远程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做好宣传发动、指导和服务工作。市一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对县区的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并纳入年度教育督导内容。县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则要建立起对学校的管理绩效考核机制,把各学校组织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校长业绩考核的参考;通过建立培训督导机制和绩效考评机制,使市县学校重视远程培训管理,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保障校内上网条件,落实校本研修的组织、实施、指导和考核等,用绩效考评驱动优质管理,抓实管理。

四、重视培训结果管理是确保培训实效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结业统计全市通报,组织交流积累经验

国培中西部远程培训,都安排在年底结束,然后就是省项目组的统计,评优、制证发证等收尾工作。辅导教师和项目管理员的工作似乎到此就完成了,大家都沉寂起来,各自忙自己的去了。笔者认为历时三个半月的辅导管理工作,轰轰烈烈、呕心沥血,优秀者自有良方,落后者定有苦衷,大可利用此时以市为单位进行集中总结和交流。结合省级评优结果表扬一批,针对培训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反思,为来年的国培顺利开展积累好的经验,共同探求良策。

⒉加强培训服务职能,确保培训各项证书及时发放到位

辅导班教师工作计划篇(2)

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境界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效果。

二、辅导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辅导,普及心理辅导工作。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

3、认真细致地做好疏导和跟踪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三、辅导宗旨:

倾听你的心声,诉说你的烦恼。

四、具体工作

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积极开展针对学生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心理咨询采取值班与预约相结合的方式。辅导教师固定值班,主要安排与个别学生见面辅导活动,每周一、周三、周五咨询室有咨询老师值班,每天咨询室开放1小时。开放时间为:中午13:00到14:00。其他时间的辅导,主要通过提前预约。落实“悄悄话信箱”的交流通畅功能,让学生信任“悄悄话信箱”,真正走进学生心灵。

2、加强心理班会活动课

本学期安排每月一次心理班会活动课,心理班会活动课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学期要让心理班会成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阵地。指导班主任根据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系列性、主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并落实实效上做好功课。

3、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心理讲座

心理讲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径,特殊的空间和环境能起到积极的放大式的教育效果,互动与沟通多种思想的融合是讲座的优势,所以应该加强校园心理讲座。

4、积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

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教师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特殊适应困难的学生问题,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育与辅导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指导的原则,且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

5、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范文二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以及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促进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学生教育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多种途径认真开展新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促进学生青春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学生能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为今后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二、工作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

2、认真开展宣传,不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3、寻找解决问题学生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掌握学生心理,捕捉学生的即时心态,抓住教育契机,促进师生的情感沟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原认知,达到问题行为的改变,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培养。

4、密切与政教处、教导处、团委、班主任联系,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好地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5、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与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突破。

6、不断强化咨询室建设,争创优秀咨询室。

三、主要工作

1、认真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是我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启动运行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第一学期,因此首要的工作任务是通过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学校开设心理辅导中心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吸引更多学生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及时与辅导老师沟通交流,认识悦纳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掌握更多的心理自助方法和技巧,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2、加强心理学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积极倡导心理辅导教师通过网络、书籍和报刊等渠道,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丰富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重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助人自助”的职能。

(1)积极有效地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消除不良情绪,解除心理障碍。

咨询方式: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面对面交流等。

咨询性质:公益免费

咨询时间:每周星期一至五下午4:30—5:30集中对学生开放。

咨询地点:学校实验楼四楼“心灵驿站”

(2)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和普查工作。运用心理咨询室的专业测评软件,对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心理健康测评和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教师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学习生活适应困难和成长中存在严重困惑的学生,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育与辅导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指导的原则,而且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

(3)加强辅导中心工作室及其制度建设。本学期工作重点是布置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建设,添置有关设施设备,充分运用多功能音乐减压放松椅、沙盘游戏和发泄室设备等做好学生的个体和团体辅导;建立并整理好学生心理档案,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制度,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和书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档案资料。

(4)设立“心灵之声”信箱(QQ、电话),对个别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和个体辅导。

4、开设心理健康课和团体辅导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心理健康课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阵地。因此,要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每月每班最少开展一次系列性、主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及团体辅导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形成教育合力。

5、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团体辅导

心理讲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径,特殊的空间和环境能起到积极的放大式的教育效果,互动与沟通多种思想的融合是讲座的优势,某些心理问题在特定的年级或班级具有普遍性,为了避免单纯个别咨询的重复低效率,所以应该加强校园心理讲座。本学期,心理咨询室将根据年级部的学生特点出发,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为同学们切实解决一些问题。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新生适应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

(2)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3)人际关系障碍的心理健康教育;

(4)学习困难及厌学的心理教育;

(5)网络成瘾等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

6、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不断解决师源性问题

鉴于当前学生中产生一些心理障碍有不少是师源性的,而近年来经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为丰富教师的心理知识,提高心理学涵养和科研意识。本学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的同时,也将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第一,充分运用咨询室的资源和设备(多功能音乐减压放松椅和发泄设备)帮助教师进行心理减压、调控和放松;第二,适时请进心理专家来校传授经验,针对难点热点的心理现象、问题开展讲座。帮助教师加强对自我心理行为的控制和调节,不断完善、提升自我,以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为为学生服务。

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范文三

本学期,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境界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效果。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

针对师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心理讲座,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讲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径,特殊的空间和环境能起到积极的放大式的教育效果,互动与沟通多种思想的融合是讲座的优势,所以应该加强校园心理讲座。

(1)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开展心理教育。

(2)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心理诉求等进行介绍和讲解,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促进和谐班级建设。学校心理咨询室是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服务的。

本学期的具体工作安排:

1、综合运用多种辅导形式,以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为主,以点带面。

2、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普及心理保健常识。让广大学生懂得日常心理自我保健,并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3、接待登记制度。值班教师做好值班接待记录,便于总结工作和定期检查。

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更好地、更全面地记录学生情况,并做好保密与保管工作。

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周一——周五中午11:00—2:00

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有:

辅导班教师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主题班会;组织能力;培养策略

Key words: college;counselor;theme class meeting;organizing ability;cultivat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91-03

0 引言

高校学生班级班会一般包括主题班会、事务班会、临时班会、例会等种类,而主题班会在其中是最具有思想性、教育性、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的班会类别。高校学生班级的管理中,主题班会是一重要手段,更是学生工作人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组织开展好主题班会,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校生之间联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辅导员是主题班会的主要组织者、指导者和实践者,提升辅导员主题班会的组织能力是取得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实效的必要条件,同时,提升主题班会组织能力也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1 高校主题班会的重要意义

1.1 主题班会有助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主题班会一般多由辅导员主持,但是也有一部分主题班会是由学生干部或者兼职班主任、班级导师等组织召开。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相对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相对过硬,因此,由辅导员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有助于把握好政治方向,并能用个人的魅力、思想以及感召力影响、感染学生的思想灵魂,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对加快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向深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2 主题班会有助于加强班级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时,一般会就某一主题,组织全班同学展开讨论,以期深化学生对该主题的认识。全班同学在讨论中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加深友谊,进而融洽班级氛围;同时,讨论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建言献策,最终将会达成对该主题的共识或某一班级建设工作的最佳方案。因此,组织主题班会的过程,就是加强班级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过程。

1.3 主题班会有助于加强学生干部和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 主题班会的组织过程中,学生干部的领导管理、组织策划、沟通协调、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必然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同时,辅导员在组织、主持召开主题班会时,辅导员运用的政治理论、思维角度、逻辑方式、语言措辞等对于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均有一定的渗透和影响;全体同学在发表言论、表达思想的同时,也会净化心灵、升华思想和境界,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等。所以,辅导员组织召开的主题班会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

2 当前高校辅导员组织主题班会的现状和问题

2.1 主题班会现状

2.1.1 主题班会发挥了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自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发以来,各所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均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班级主题班会召开的频度、主题设定、组织形式等,大部分高校均有了较为明确的要求,部分高校还将主题班会的开展情况纳入了学生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因此,高校主题班会的组织较为规范,尤其是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把握、时政要闻的分析、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的透视、对学生中较为集中现象和行为的认识等,主题班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取向起到了引领作用,切实发挥了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2.1.2 主题班会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高等教育要求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活动中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在各项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活动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需求,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而主题班会的组织,多由学生普遍参与,根据活动形式不同,学生或发表言论,积极献言建策,或参与比赛、展演等,实现了高等教育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

要求。

2.1.3 主题班会的形式灵活多样 为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多年来,各所高校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对于主题班会的组织形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当前,高校主题班会多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成效显著,如:报告、研讨、赛事、座谈、娱乐表演、经验交流,等等。

2.1.4 主题班会得到了学生的基本认同 有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对于主题班会的意义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对于采取的形式比较满意,主题班会的参与面基本上能够达到100%,对于通过主题班会形成的意见、方案等基本能够接受,并能积极贯彻落实。总之,高校的主题班会得到了学生的基本认同。

2.2 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

2.2.1 缺乏规划计划策划 主题班会的举办,从长远看,应该在学生入学时,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所学专业、入学成绩、男女生比例、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等),辅导员应将大学期间召开的主题班会做好总体规划,制定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1];根据阶段目标,在每一个阶段再设计相应的主题班会;主题班会举办前,应在全班学生中进行充分调研,围绕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普遍关注的焦点或高校集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等内容,做好详尽周到的策划,班会结束后对班会进行总结。但是,目前很少有辅导员能从班级发展和学生成才的高度去规划班级和学生的发展,主题班会严重缺乏规划性、计划性和策划性以及整体性、层次性和系统性,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2.2.2 主题班会缺乏有效指导 当前,虽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培养培训工作仍然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尤其是在思想教育方面,弹性很大,内容丰富,角度把握、内容选取等方面缺乏有效指导,导致主题班会的随意性较强,思想教育功能随之弱化。加之,当前辅导员配备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能力、突然事件处理能力、主题班会组织能力等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就影响了主题班会的举办水平和实际成效。

2.2.3 主题班会缺乏检查监督 任何工作中的检查监督都是重要环节,否则,工作力度、细节和成效很有可能与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宿舍内务、课堂纪律等均有检查和成绩评定,但是由于主题班会从表面上看是一项无法量化的工作,加上相关领导对于主题班会的开展重视不足,因此主题班会严重缺乏检查监督,主题班会举办的次数、成效也就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

2.2.4 辅导员的主题班会组织能力有待于提高 由于多数高校辅导员存在专职辅导员配备不足、专业教师兼任辅导员、普遍年轻化、辅导员岗位人员流动较快、职称职务晋升政策不明朗等现实问题,辅导员的工作中表现出多忙于事务性工作,缺乏经验,投入精力不足,工作总结思考不深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欠缺,工作能力有待于提高等,因此,高校辅导员在主题班会组织方面研究、组织较少,组织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

3 提升高校辅导员主题班会组织能力的策略

3.1 加强主题班会专项指导和培训

鉴于高校辅导员及其工作普遍存在上述特点,建议高校对于辅导员的主题班会组织能力进行专项培训,加强指导。培训应按照集体培训和个体指导相结合、总体规划和具体策划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针对全校辅导员总体状况,可对主题班会的指导思想、基本组织形式、设计方法、组织程序、过程掌控等进行普遍指导;针对各专业各年级各班级各阶段的相关实际,根据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和实际能力,对其进行主题班会的总体规划、阶段计划、具体策划、班会设计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具体的细节性指导,培养辅导员的主题班会基本组织能力。[3]

3.2 实施拟录用辅导员试讲制度

为确保辅导员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建议高校实施拟录用辅导员试讲制度。具体说来,是指拟录用辅导员上岗前要模拟组织一次主题班会,由三名或三名以上学生工作水平高、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听会小组进行听会,并做好听会记录。试讲后,就试讲人员的仪表仪态、语言表达能力、主题班会设计思路等进行讨论、评价,试讲合格者,方可决定是否录用为辅导员。

3.3 实施主题班会评比观摩制度

3.3.1 优秀主题班会观摩制度。每年高校可选定一个主题,或划定一个范围,要求全校辅导员围绕指定主题或范围对主题班会进行设计、策划,做出方案,全程录制主题班会视频,最后提交主题班会相关记录资料,学校组成评委组对辅导员举办主题班会的情况进行评比,并将评比结果予以公布,按照比例设置一、二、三等奖项。学校可指定安排观摩一次或几次评选出的优秀主题班会,为全校辅导员提供学习参考的机会,在全校辅导员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3.3.2 新任辅导员观摩听会制度。新任辅导员是指刚参加工作即担任辅导员者、刚转岗至辅导员岗位和新做兼职辅导员者。建议高校相关部门制定新任辅导员观摩听会制度,即指派一名或几名资深辅导员作为新任辅导员的指导教师,要求新任辅导员全程跟随指导教师听一轮或几轮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组织的所有主题班会,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逐步独立组织开展主题班会。

3.3.3 全体辅导员相互观摩听会制度。“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对于同一份工作均会有不同的思路、观点和解决方案,因此,辅导员之间相互学习非常重要。建议高校实施全体辅导员相互观摩听会制度,即在每年辅导员组织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中,要求全体辅导员互相观摩听会,每人听会次数不少于3次,听课人员不少于3人,内容自定,听会后,要对被听会的辅导员组织的主题班会直接点评,在相互切磋中寻求主题班会的最佳方案,努力提升主题班会组织能力。

3.3.4 领导专家观摩听会制度。学生工作中创新很重要,但经验、阅历同等重要,学生工作分管领导和专家对于辅导员的个体指导和点评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建议高校实施领导专家观摩听会制度,即学生工作领导和专家按照学期初的计划安排,对于全校辅导员召开的主题班会,有选择性的定期听会,目的在于了解与监督主题班会质量,特别是对年轻辅导员,要求每年对每一名辅导员举办的主题班会听会不少于1次,对新任辅导员必须全程听会,并进行记录和点评。

3.4 实施主题班会集体备课制度

主题班会对于辅导员来讲,其实就是一堂课,准备过程就是备课过程。而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有助于辅导员更深刻地领会主题班会的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更科学地设计班会环节,更灵活地实施班会形式和程序,更有效地解决班会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建议高校在辅导员中实施主题班会集体备课制度,可将同年级同专业辅导员划为一个集体备课组,由二级学院分管学生领导或学工办主任、年级主任等担任组长负责组织。集体备课要定时、定主讲人,每个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前,小组成员均要认真钻研班会主题和内容,查阅参考相关文献,为讨论研究做好准备。集体备课内容包括主题班会组织形式、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参与学生、组织程序等。集体备课要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效果,以此提升辅导员的主题班会组织能力。

3.5 将主题班会纳入辅导员工作考核范围

当前,部分高校已经将主题班会列为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的指标之一。[4]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对于辅导员工作的考核没有高度重视,或者没有将主题班会的相关考核单列,辅导员考核和评先选优时,多使用印象主义,仅凭平时的印象赋予评价意见,或考核指标过于简单,没有按照实际工作中的实绩赋予成绩,这势必导致了“干好干孬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模式重蹈覆辙。辅导员工作中缺少了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也就没有目标可言,从而抹杀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建议高校将辅导员的主题班会组织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为发挥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客观环境,确保主题班会的教育成效,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谢长旺,安扬,刘敏.高校主题班会建设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0(29):175-176.

[2]张明.大学生主题班会的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基于对山东省8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12(2):60-64.

辅导班教师工作计划篇(4)

  一、心理工作日常化、基础化,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宣讲工作

  心理工作是与我们的日常工作结合在一起的,继续做好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开拓宣传通道,从网络、寝室等多渠道介绍心理健康的一些小常识,让同学们能从不同方面了解心理知识,也帮助学生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提高学生们对心理知识的兴趣,将心理健康教育进寝室工作真正做到实处。

  二、健全心理工作机制,加强学部心理工作领导队伍建设

  明确学部心理协会职责,积极动员心协成员,将心理工作做实做细,同时定期开展读书会活动。充分调动教师与辅导员参与心理工作的积极性,对教职员工、班团干部、学生党员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培训工作,增强其对心理危机的预防意识和敏感性。

  三、完善心理健康活动体系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院心理健康月、心理委员培训、心理委员风采秀等活动,同时结合学部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如心理书籍分享、心理电影赏析、心理讲座开展,利用网络媒介与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立志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女生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调动心理委员工作积极性,定期对心理委员进行考核,为10月份学院心理委员风采秀做好准备。

  四、加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

  根据20xx级新生心理普查分析结果,做好重点学生访谈工作。对全学部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定期排查工作,及时关注重点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做好监控,并有详细处理过程记录。

  五、全员参与,开辟经管心理工作特色

  积极动员辅导员参与学生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生涯规划等的调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出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8栋和10栋定期出版心理板报,并指导心理协会编辑经管心理刊物,以便分享心情故事、常见心理现象、心理书籍等。力争做到每周一版,每月一期心理刊物。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几年不断努力取得相当成绩,并经过实践不断摸索出一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 双全互动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何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继续取得长足发展,如何使学校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再上一个台阶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新要求,我们制定以下新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计划。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学校全体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实践心理辅导活动课。但随着学校班主任队伍的新变动,我们发现其中有很多近几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许多是以前并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了。但这些教师大多没有参与学校前几年对班主任进行的系统的心理辅导知识、技巧的培训。这就造成无论是班主任执教心理辅导课还是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很困难的。

  2、前几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学校关于心理课题的带动,而学校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和校本培训的研究》课题即将全面结题,如何确立新的科研课题,并以次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有效抓手也就成为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3、学校在完成静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20xx-20xx年)的交流总结已经结束,如何针对前三年发展规划中存在和新发现的问题展望新的三年规划,是区里每个学校应该思考的。

  4、上海市许多学校开始试点 生命教育 ,就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之间的联系,学校也可以考虑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何有效融入生命教育。

  5、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也踊跃加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中来,如何完善学校的心理社团。

  二、新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1、对新一届班主任队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的培训。整合各种有效资源,比如邀请专家、学校心理老师、以及前几期接受过培训的班主任对未接受过培训的新班主任进行培训。内容可以适当精简为关注学生心理、如何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建设等几个与班主任工作休戚相关的几个内容。

  2、结合新教材的教学,发展学校 双全互动 模式。仅把学校的班主任队伍调动起来,还远远不能达到 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心理健康发展 的要求。学校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可以充分调动课任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注。 双全互动 模式也可以由原来的班主任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成为教师全员参与。学校的预备年级和高一正在实施新教材的教学,也为我们结合新教材组织这两个年级部分学科的老师就本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行探讨提供有利契机。从寻找学科教学目标中的关于心理的部分、实现这些心理目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3、发挥班主任力量,干预学生家庭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但许多家长对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还不是很了解,这样就容易采取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仅不能作为我们学校教师的有利支持,有时候反而会抵消我们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班主任和家长的密切联系关系,让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班主任对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指导。当然这也仅仅是一种设想,我们可以以一、两个年级进行试点,探讨其可行性及操作方法。

  4、发展学生心理社团。以前因为学生的活动时间有限,将学生社团的社员组织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心理社团一直得不到有效发展。本学期结合心理老师的高中选修课任务,一方面为对心理感兴趣的选修课学生进行关于心理方面教学,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将学生心理社团发展起来。

  5、保证学校心理常规工作的有序。坚持日常的咨询、对起始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等、心理课教学等常规工作。新学期结合学生心理社团进行心理广播。

  6、积极配合学校和学校政教部门的工作。

  如何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足发展,真正起到示范作用,需要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共同努力。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3   根据学院及学部工作安排及要求,现将20xx年度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如下:

  一、心理工作日常化、基础化,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宣讲工作

  心理工作是与我们的日常工作结合在一起的,继续做好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开拓宣传通道,从网络、寝室等多渠道介绍心理健康的一些小常识,让同学们能从不同方面了解心理知识,也帮助学生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提高学生们对心理知识的兴趣,将心理健康教育进寝室工作真正做到实处。

  二、健全心理工作机制,加强学部心理工作领导队伍建设

  明确学部心理协会职责,积极动员心协成员,将心理工作做实做细,同时定期开展读书会活动。充分调动教师与辅导员参与心理工作的积极性,对教职员工、班团干部、学生党员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培训工作,增强其对心理危机的预防意识和敏感性。

  三、完善心理健康活动体系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院心理健康月、心理委员培训、心理委员风采秀等活动,同时结合学部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如心理书籍分享、心理电影赏析、心理讲座开展,利用网络媒介与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立志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女生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调动心理委员工作积极性,定期对心理委员进行考核,为10月份学院心理委员风采秀做好准备。

  四、加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

  根据20xx级新生心理普查分析结果,做好重点学生访谈工作。对全学部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定期排查工作,及时关注重点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做好监控,并有详细处理过程记录。

  五、全员参与,开辟经管心理工作特色

  积极动员辅导员参与学生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生涯规划等的调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出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8栋和10栋定期出版心理板报,并指导心理协会编辑经管心理刊物,以便分享心情故事、常见心理现象、心理书籍等。力争做到每周一版,每月一期心理刊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几年不断努力取得相当成绩,并经过实践不断摸索出一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 双全互动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何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继续取得长足发展,如何使学校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再上一个台阶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新要求,我们制定以下新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计划。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学校全体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实践心理辅导活动课。但随着学校班主任队伍的新变动,我们发现其中有很多近几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许多是以前并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了。但这些教师大多没有参与学校前几年对班主任进行的系统的心理辅导知识、技巧的培训。这就造成无论是班主任执教心理辅导课还是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很困难的。

  2、前几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学校关于心理课题的带动,而学校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和校本培训的研究》课题即将全面结题,如何确立新的科研课题,并以次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有效抓手也就成为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3、学校在完成静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20xx-20xx年)的交流总结已经结束,如何针对前三年发展规划中存在和新发现的问题展望新的三年规划,是区里每个学校应该思考的。

  4、上海市许多学校开始试点 生命教育 ,就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之间的联系,学校也可以考虑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何有效融入生命教育。

  5、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也踊跃加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中来,如何完善学校的心理社团。

  二、新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1、对新一届班主任队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的培训。整合各种有效资源,比如邀请专家、学校心理老师、以及前几期接受过培训的班主任对未接受过培训的新班主任进行培训。内容可以适当精简为关注学生心理、如何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建设等几个与班主任工作休戚相关的几个内容。

  2、结合新教材的教学,发展学校 双全互动 模式。仅把学校的班主任队伍调动起来,还远远不能达到 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心理健康发展 的要求。学校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可以充分调动课任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注。 双全互动 模式也可以由原来的班主任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成为教师全员参与。学校的预备年级和高一正在实施新教材的教学,也为我们结合新教材组织这两个年级部分学科的老师就本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行探讨提供有利契机。从寻找学科教学目标中的关于心理的部分、实现这些心理目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3、发挥班主任力量,干预学生家庭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但许多家长对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还不是很了解,这样就容易采取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仅不能作为我们学校教师的有利支持,有时候反而会抵消我们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班主任和家长的密切联系关系,让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班主任对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指导。当然这也仅仅是一种设想,我们可以以一、两个年级进行试点,探讨其可行性及操作方法。

  4、发展学生心理社团。以前因为学生的活动时间有限,将学生社团的社员组织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心理社团一直得不到有效发展。本学期结合心理老师的高中选修课任务,一方面为对心理感兴趣的选修课学生进行关于心理方面教学,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将学生心理社团发展起来。

  5、保证学校心理常规工作的有序。坚持日常的咨询、对起始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等、心理课教学等常规工作。新学期结合学生心理社团进行心理广播。

  6、积极配合学校和学校政教部门的工作。

  如何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足发展,真正起到示范作用,需要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共同努力。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工作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成立了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强支撑。本年度,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师资质认证。同时,将适时举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缓解班主任心理压力,提高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收集整理,定期以板报、广播等形式向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2.全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要更新观念,要高度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途径,是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围绕市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是“和谐、阳光、快乐、健康”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要进一步加强问题学生的结对帮教制度,落实帮教措施,建立结对帮教档案。

  3.加强制度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范文;学校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研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教育德育工作的年度考核之中,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评比活动;设立网上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设立心理信箱,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集体辅导。班主任利用心理健康课,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另外,每月一次,利用国旗下讲话,对一些共性问题,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集体心理健康辅导。

  (2)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环境布置考虑到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考虑到了儿童的审美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每周二~周五的中午12:30~13:10、下午的14:40~15:40开放心理咨询室,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在心理咨询室内门外设有“心理咨询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3)个案教育。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作为个案对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两种方式研究。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的方式进行。

  (4)博客互动。在我校网站上,心理辅导老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另开心理专题,学生、老师、家长等的咨询,这一形式的推出,可架起心理互动的桥梁,拓展心理咨询的对象、时间、空间,更为便捷、互动,有一定的实效性。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我们的工作终极目标。

  四、月份工作安排

  三、四月份:

  ⒈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辅导XX年工作计划范文。

  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3、召开六年级部分学生座谈会,并进行毕业前夕个别心理咨询。

  4、举办青春期心理卫生讲座(五、六年级部分女生)。

  五月份:

  ⒈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

  ⒉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⒊召开特殊学生会议,并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六月份:

  ⒈继续指导班主任班中开展“开心果”谈心角活动。

  ⒉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指导”的有关内容。

  七月份:

  ⒈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九月:

  1.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做好入学心理准备。

  2.思品老师确定心理辅导内容。

  3.心理咨询室正常开放

  十月:

  1.国旗下讲话,进行集体辅导。

  2.对六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小调查。

  3.进一步优化学校心理咨询室内部环境。

  十一月:

  1.出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刊。

  2.班主任心理健康专题辅导。

  十二月:

  1.迎接上级对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的验收、检查。

辅导班教师工作计划篇(5)

2021小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1教师的道德是立身之本,人民教师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师德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要想把教育做好,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因此,本学期我制定如下师德计划:

一、按照师德建设承诺要求去做,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参加以“五心树师德”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

二、充实自我,学而不厌

提高业务水平,需要不断地学习。传授文化知识,教好功课,是教师的一个基本任务,也是教师对待自己的事业的态度问题,因此教师能否刻苦钻研业务,掌握丰富的知识,教好学生,也是一个师德修养的问题。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作为学生表率的教师,首先要建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只有真心实意献身教育事业,才能够严于律己,把自己磨练成为称职的教师。品德端正,严于律己,是教师必须做到的。要严于律己,哪怕是微小的错误,也不能原谅自己,敢于同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作斗争。

四、教师是学生的表率,用我们的言论行动去感染学生,使之潜移默化。

五、尊重学生人格

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我们的教书育人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尊重学生人格是作为新时期教师道德修养不可缺少的一项必修课。

2021小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2一、指导思想:

人们称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自古以来就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之说。面向21世纪,我将以塑造教师良好形象为方向,以关注孩子生命为己任,以关心孩子成长为目标,在不断充实、完善自我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具体措施:

1、拥护党的领导,响应党的号召,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做到为人师表。

2、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

关心国家大事和时事,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丰厚自己的积淀,使自己在业务上、思想上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能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做创新型、科研型教师。

3、为学生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创建良好班风。

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我将从班级文化建设做起,带领学生一同走进环境幽雅的教师,共创班级新风。绿色象征自由、和平与安全,它将给人清新、安详、舒适之感。我将以绿色为基调为学生装扮教室。同时以“”为班风鞭策学生共同进步。

4、以诚相待,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我会努力用真情教育学生,用真爱感动学生,在帮助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本”,处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让学生在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明白“诚信”的内涵,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做事。教师一言一行都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学习负责,做学生可以信赖、值得尊敬、言行一致的教师。

5、协调家长的配合,与家长协力共同教育好每一个孩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随处可见。因此,我将利用家长会、家长沙龙等活动和家长共同探讨关于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班主任我将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细微变化,利用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做让家长们认可和值得信赖的班主任。

2021小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3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继续以校规校纪教育为起点,加强团员队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同时进一步加大校园秩序的整顿力度,开展好“良好开端,健康成长,积极人生”的系列教育,加强团队科研,探索符合我校团队员特点,且更有实效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努力营造融洽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氛围,为学校的全面提升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小学部:抓住行为习惯的养成(坐立行走、言谈举止、文明待人等)抓学习习惯的培养(定计划、定时间、工整干净等)树立“做好每一件事”,让每一件小事都育人,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培养学生团结协助,尊重他人,爱护校园的良好品德。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

中学部:强化一年级预备队员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尊师守纪,独立完成作业和自我管理的教育,抓衔接教育,抓小干部培养。重点抓遵纪守法教育,抓青春期心理教育,认真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努力预防或减少双差生的出现。抓理想教育,抓特长生的培养,培养艰苦学习,顽强拼搏精神,迈好人生关键的第一步。

三、工作措施

1、重组学校团队工作领导小组,增强对团队工作开展的统一性,从管理的角度加强对全校团队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并在新的工作局面下加强校内?a

href='//www.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钡墓ぷ餍鳌?/p>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每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

在加强充实校园文化的同时,着力充实走廊文化和教室文化,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生活的乐、善、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努力形成一种主题鲜明,方向正确,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班级文化。进行班级文化氛围检查评比活动,形成人人参与学校文化布置的良好氛围,优化静态文化氛围。

3、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如:征文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运动会等,既使学生的意志、体质得到锻炼,也展现学生风采,让每个学生都有掌声响起来的时候。

4、加强校园安全工作。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人身安全意识,确保不出现重大意外事故。

5、学校努力创设全员育人的整体育人环境,并把教育内容融入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团委和少先队作为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阵地,必须不断增强全面德育、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的大德育观,因此,必须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切实保证德育全面覆盖学校各项工作,贯穿学校活动的全过程;

6、加强值日队伍建设和检查力度,设文明监督岗、监督员,安时检查,安时总结,及时表扬先进,修正不足。

四、加强团队工作者培训的力度,进一步丰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1、本学期学校将在评优评先中向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倾斜,重视对班队管理的考核和评价,不断提高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和先进班级的比例,对工作卓有成效的优秀班主任、辅导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2、鼓励班主任、辅导员积极研究团队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实效性、形象性,教育方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让学生在各种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逐渐丰富自己的道德体验,形成对人生和对生活的真、善、美的道德信仰,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增强感染力,把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孩子的心里去,真正被学生所接受,所喜爱,学校今后的德育方式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本学期定期召开班主任、中队辅导员例会,给班主任、辅导员按时传达上级有关精神,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班主任、辅导员理论或业务学习,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4、实施青年班主任、辅导员培养计划,定期组织新老班主任、辅导员的交流活动,年轻班主任要主动向老教师学习,逐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

在青年班主任、辅导员中开展读书活动,研讨如何把现成的事例为我所用。

5、每学期至少2次家长会,班主任、辅导员向家长详细地汇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品德、行为习惯等,同时坚持家访,通过各种渠道同家长联系并做好记录。

6、着重抓好班风建设,使班级有健康的舆论导向,有良好的学习风气,有较强的凝聚力。

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力度,细化班级的考核量化

1、本学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团队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抓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诚信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加大学生日常校园学习的管理力度,继续开展优秀团队评选活动,切实在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上狠下功夫。

2、加强对学生各项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和抽查力度,如:迟到、集会纪律、两操、班内卫生和自习纪律等方面的检查,每天公布检查结果,使对班级的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班主任。

使对班级的管理更加科学,使各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

3、加强法制和安全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宣传的广度和力度,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

六、做实常规工作

1、加强校园卫生工作和纪律。

本学期将加大力度对校园环境和纪律的检查力度,要求值日教师、学生认真负责,对破坏校园卫生和纪律的学生和清扫工作不彻底的班级要点名批评,双周一利用间操时间认真总结,并发“流动红旗”做为评选优秀班级、中队的重要条件之一,记入班主任、辅导员考评量化。

2、本学期加强走廊文化建设和班级板报建设。

3、要加强班级管理,室内布置应优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4、开展“优秀中队”、“优秀团支部”争创活动,使团队工作更生动、具体。

2021小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4一、工作目标

在新学年,我们前油小学在镇教办的领导下,紧跟时代潮流,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线,从学校实际出发,坚决落实上级精神,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几项工作

(一)端正思想,更新观念

下学年,我们要认真学习上级精神,学习小学教师教学常规,让老师们充分认识教学常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充分了解常规要求与评价机制,使之在思想上有压力,行动上有动力。

(二)狠抓制度化和规范化落实

1、抓好常规落实

(1)下学年第一周,我们就要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制定各科教学计划,内容要充实,书写要认真,科目要全,尤其是音体美、地课、综合等,都要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

(2)教案书写要认真,实用,环节要齐全,内容要充实,坚决杜绝抄袭、漏备等现象,我们要举行三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具体实施,解决教学的疑难问题,交流教学心得,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3)下学年,我们要按上级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下学年在作业批改方面,我们要严格要求,要求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性批语,要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积极开展公开课活动

下学年,我们仍以教研组为单位,举行一周两课活动,由教研组长按周次指定主讲人,主讲人讲课前写出说课教案,讲课结束后及时进行评课,说课教案交学校存档。

3、业务检查要及时,公正,详细

坚决执行镇教办的周查制度,坚决克服不思进取的思想,积极向先进单位学习,时常对教师的业务进行督导,情况随时记录,不足之处及时批评纠正。

以上是下学年教研工作计划,如有缺陷,请给予批评指正。

2021小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5新年伊始,沿续我们上学期的基本思路,着眼于我们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学期教学教研的主要任务,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本学期我们的总思路:加强校本研修,注重课程均衡发展,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坚持“常规”活动与“重点”研讨相结合,切实提高教学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基于本思路,新学期的工作如下:

一、反思《课标》,把握教材

课改以来,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课标》的解读,观念的更新颇有成效。新学期里,我们要求大家,认真回顾课改历程,再读《课标》,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反思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学生主体与教师引导;情感价值与双基训练;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关系;认知与感悟;体会与体验;“笔头”与“口头”;评价与测试等,我们感到,只有着眼于丰富的教学实践,才能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寻求新的生长点。在反思的基础上,开展研讨活动,这样才能消除误解,建立牢固的新观念,从而利于课改实验的推进。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基础,针对一些老师“死抱教参”,未能“潜心读文本”的状况,我们认为,熟悉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特点,仍是本学期的重点。本学期除了派人参加上级的教材培训外,我们还将聘请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有关教材的讲座,学校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材学习,交流,以《课标》对照教材,把握教材的特点及内涵,明确要求,以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落实《计划》,均衡课程

新学期,学校将继续认真落实省颁《课程计划》,合理安排,开足课程,严禁拉用其他课程(学科)时间,上语文、数学课。学校将严格把好关,不定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调研。本学期将加强薄弱学科、新设课程的研讨。

三、以校为本,自觉研讨

校本研修是基于校本理念的一种的教师行为研究为特征的教师学习进修。它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校本为基点,融教学、研究、学习为一体的活动。突出了校本性、研究性、改进性、广泛性、实用性、开放性、多样性、实践性、发展性等诸多特点。是提高教师知识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把”研修“化为自觉的行为,以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学校将组织老师学习有关“校本研修”的有关内容与要求,根据本校实际,建立研修管理制度,深入扎实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

四、“常态”为基,凸显“重点”

教研教学管理要步入“常态”轨迹。进一步落实市教育局有关教学教研管理的条例,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调动教师参与制度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学校将定期对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检查情况记录入档。

教学教研工作也应步入“常态”轨迹。继续实行听课制度,促使校内形成相互听课的风气。我们将组织一定人员不定期地到兄弟学校去听“随堂”、“优质”、“示范”课,与教师共同研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在本学期,学校将集中开展以“骨干教师展示课”为主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在本校相应地开展3至4次的教学现场研讨活动,骨干教师除了上好一节课外,还要结合本课的特点作一次主题发言。这个活动今后还将继续下去,以利于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五、开展活动,促进发展

本学期,我们将开展小学生书法美术竞赛;举办校园艺术节;结合“六一”儿童节,进行文艺专场演出;有计划地开展体育竞赛;进行英语口语比赛。

2021小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相关文章: 2021年小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2021小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5篇

2021年小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1

2021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2021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5篇

2021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6篇

2021新学期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5篇】精选

辅导班教师工作计划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15-03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变化给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刻都在考验着辅导员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能力。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取得既让领导满意、社会满意、学生满意,又让自己深感欣慰的工作成绩,这既是每一个高校辅导员的心愿,也是高校辅导员不断探讨的新课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体会,结合学习全国优秀辅导员事迹的认识,提出全面提高辅导员工作质量的方法。

一、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变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既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施展才能的机遇,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时时刻刻都在考验着辅导员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能力。

1.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辅导员编制不足,加重了辅导员的工作负荷。虽然教育部和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均明文规定,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全国全省都有相当一部分高校都高于这个比例,有的达到1:300甚至更高,无形之间加重了辅导员的工作负荷,导致辅导员工作压力加大,疲于应付日常事务,难以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

2.高校教育资源紧缺、周边环境复杂,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成效。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教育资源紧张,学生上课多是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一起合堂课,也没有固定教室或自习室,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也给辅导员召集和看望学生带来诸多不便,如挤时间、借教室等;校园周边钟点房、网吧、饭馆比比皆是,噪杂、混乱甚至有些肮脏的环境,给学生成长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给辅导员管理教育效果打了极大的折扣。

3.应试教育、社会影响、教管脱节,促使辅导员工作更加复杂。大学生入校前基本是围绕高考指挥棒运转,与外界接触甚少,主要处于被管状态,进入大学后由于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生活模式的变化,大学生在情绪调控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耐挫折能力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社会的两极分化、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在深刻地改变着学生的人生信仰、生活和学习态度;学校内部教学、学习、管理之间的相互脱节,在学生工作事务上出现的空白只能由辅导员填补。诸如此类的问题,使辅导员工作更加复杂。

二、全面提高辅导员工作质量

面对这些变化,高校辅导员仅凭一腔热血干好工作,是相当困难的。高校辅导员要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就必须在传承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笔者认为,要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应在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1.了解情况是全面提高辅导员工作质量的前提。了解情况是辅导员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全面具体深入地了解工作情况,辅导员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具体要来了解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了解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和职责。2006年7月23日,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以下简称《规定》),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权威性的教育法令,也是辅导员开展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制度。《规定》第四条明确提出了辅导员工作五项要求,第五条明确规定了辅导员的八项职责。高校辅导员特别是普通高校辅导员,只有了解辅导员工作的五项要求和八项职责,才能解决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否则,就会不知所措,更不会提高工作质量。②了解学生。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的对象,辅导员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方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提高工作质量。一般来说,辅导员主要应了解学生的入学成绩、性格特点、心理状况、兴趣爱好、家庭经济状况等。了解学生的主要方法有:一是研究书面材料,初步了解学生;二是参加学生活动,在活动中真实了解学生;三是与学生广泛交往,加深了解学生;四是注重调查,全面了解学生;五是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辅助了解学生。我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常用的方法是谈话,这种谈话决不在办公室进行,而是在课堂之外和特定的学生在一起的时候进行。因为离开了课堂、学校的环境,师生面对着一个广阔的社会,能够摆脱固有角色的束缚,谈话更自由些,离社会实际总是更近些,也更能贴近学生的心。③了解学生班级。学生班级是学生的组成单位,也是建设班集体的母体。新生入校后,辅导员关键是了解学生,着眼建设好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工作进入正轨之后,则主要了解各个班级的情况,包括班子建设、干部作用发挥、学习情况、课外活动开展情况,以便于指导班级自主开展工作。主要方法:一是看班级工作材料;二是看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三是听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意见;四是直接观察。

2.“借力”是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的有效办法。面对七八个甚至十几个班级的几百名学生,受时间、环境、精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辅导员要事必亲躬是难以想象的,也是分身乏术的。即使事必亲躬,也只是疲于应付,工作滞后。要解决这一问题,辅导员就要学会“借力”。①借班主任的力。大学里的班主任既是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也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可以通过班主任贯彻上级和学校的部署,指导班级开展工作;在工作任务繁重、时间要求紧的情况下,辅导员可以先与班主任统一思想要求,然后按照统一要求和标准在同一时间多个地点开展工作,如选举班委会、团支部委员会,评选先进,或组织不同专业(班级)参加不同地点的活动等。②借任课教师的力。任课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力量,也是在课堂上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最多的人。限于时间精力限制,辅导员不可能从课堂上和教学过程中直接地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辅导员借助任课教师的力量,一方面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如学习状态、出勤、完成作业情况等,另一方面也可以请任课教师帮助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如学困生等,促进教学相长。③借班集体的力。辅导员只有两只眼睛、一双手,如果只靠辅导员一个人,那是很难管理好几个甚至十几个班级几百名学生的。所以辅导员不仅要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力量,也要善于借用学生自身管理的力量。为此,一要在观察与考虑的基础上,经全体学生民主选举,确定班干部名单,使班干部既接受学生挑选又接受学生监督;二要统一明确班干部的职责,使他们责任明确、各司其职;三要在此基础上再将班级分成小组,实行小组长承包负责制,将班级各项事务分配给每个学生,力求“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四要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依靠班级学生的力量,制订出既简洁、易记、便于执行,又有利于贯彻上级意图和实现学生自我价值的规章制度。以此将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各司其职,增加成功感。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之所以在担任教导主任、校长的情况下,又担任学生班主任并把学生班级带得出色优秀,就在于他深谙其道,淋漓尽致地借用班集体的力,把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到最大化。

3.“计划”是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辅导员工作不仅面广量大线长,而且工作内容变化快。如果不能有计划地开展工作,辅导员就会感觉工作十分繁杂。有些辅导员感觉自己很忙,时间不够用,但忙了一天,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忙了什么,就是因为工作缺乏计划造成的。为此辅导员一定要学会做工作计划。制订工作计划,就是通盘考虑一天、一个周、一个月或一个学期,应当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问题。辅导员每天上班时要把当天要做或必须做的工作预先写下来,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依次进行;如果有领导临时交办工作或遇到突发事件时,就要对原工作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以便把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或突发事件处理列入当天的工作进行处理,从而做到日常工作程序化,主次工作分明化。制订计划后,就要按照计划立即执行。辅导员不仅要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还要养成检查落实的习惯。凡未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工作,不但要分析原因,还要将其列入第二天或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进行落实。海尔集团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就是因为他们形成了“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实行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工作方法。

4.把握分寸是全面提高辅导员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辅导员工作中,批评和表扬学生是经常性的事情,推优入党、评选先进等也是经常性的工作。这些工作既牵扯到工作导向问题,也牵扯到学生的直接利益,因此把握分寸和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在表扬和批评学生中,适时适当的表扬能对学生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但表扬要实事求是,也要适时适当还要适人。比如,对于比较内向的学生,就要多留意他们在生活中的坚强与感人的地方,然后在同学面前详细叙述,既让他们感到自己不是孤独的,老师和同学都在关注着他们,也让其他同学懂得如何去欣赏一个人,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也要适时适地的进行批评,晚了就失去批评的意义,对于严重违反纪律的学生,仅进行批评还是不够的,必须进行纪律处分,它对被处分的学生有利,对其他同学更是一种提醒和保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甚至处分,都要本着热情爱护、从严要求的原则进行,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班集体建设。

5.创新是提高质量的不竭源泉。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尚且如此,更何况辅导员呢?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变迁以及自身的进化,辅导员必须在传承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与时俱进。要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利用网络等新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利用QQ、MSN和飞信等工具和学生畅谈人生,利用博客平台为学生规划未来,利用微博、BBS为学生答疑解惑,从而在指尖与键盘之间开启心灵的一片广阔天地,实现与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十甚至上百人的交流,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创新的形式不拘一格,不在一时,贵在发挥自身优势,关键在坚持。

6.提高素质是全面提高辅导员工作质量的关键。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提高辅导员工作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辅导员素质。为此,作为政府特别是高校自身不但要为辅导员工作科学量身、适当减负、改善工作条件,而且要制订有力措施,提高辅导员政治和经济待遇,把有经验的优秀辅导员留下来,能够安心从事辅导员工作,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化、专家化、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辅导员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牢记使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是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坚定教书育人的信心;二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一心一意干好本职工作;三是要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加强师德修养,钻研教学业务,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做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参考文献:

辅导班教师工作计划篇(7)

    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境界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效果。

    二、辅导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辅导,普及心理辅导工作。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

    3.认真细致地做好疏导和跟踪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4.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使辅导工作更加规范。

    三、辅导宗旨:

        留下你的烦恼,带走我的微笑

    四、辅导形式:

    个别辅导、团体辅导、家庭辅导

    五、辅导计划:

    (一)常规工作:

    1.综合运用多种辅导形式,以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为主,以点带面。

    2.值班与预约相结合。辅导教师固定值班,主要安排与个别学生见面辅导活动,其他时间的辅导,主要通过提前预约。

    3.开通辅导站的固定信箱与电子信箱,对于学生的来信,要有不同方式的回复。

    4.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普及心理保健常识。可通过板报、广播、讲座等,让广大学生懂得日常心理自我保健,并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5.接待登记制度。值班教师做好值班接待记录,便于总结工作和定期检查。

    6.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更好地、更全面地记录学生情况,并做好保密与保管工作。

    7.学生特殊情况反馈制度,建立与班主任的双向反馈,必要时还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以保证辅导的综合成效。

辅导班教师工作计划篇(8)

一、配合班主任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学生思想稳定

1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就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就学习、生活、作风、理想、信念以及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学会生存和发展加强引导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充分发挥他们主人翁的主体作用。同时,在学生中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自信、竞争的优良品德以及效率意识和开拓精神。在辅导员常规工作中,坚持每周至少要找 2~3 名学生个别谈心,有计划、有目的地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要求。每两周参加一次学生不同类型的班会、座谈会、早操、晚自习等活动,贴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得到学生的肯定。

2、坚持做好所带班级广大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工作,使同学们始终在思想上保持积极向上,在生活中要求进步,为我院开展学生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3 、不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一切活动的开展都把同学们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使同学们在思想上永不松懈,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继续加强学院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严格的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到超前防范,信息畅通,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狠抓学生管理,形成良好的院风和学风

宽松和谐的环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良好的班风能促使学生互帮互学, 优良的学风能推动学生们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具体工作如下:

1、完成各班班级口号、班歌的征集

2、组织同学们校纪校规学习,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

3、同学们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与各班导师反映。

三、学生安全工作

1、做好学生的入学安全教育工作

2、在每一次的节假日,提前做好班级学生的离校、留校情况统计。在节假日结束前要提前回来了解情况,知道各班级未返校人员名单以及原因。

3、配合学院宿管部的要求,每周至少三次深入寝室了解学生情况。不仅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更能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对宿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四、服务工作

1、配合学院的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工作的实施,统计各班级贫困生名单。

2、做好思想内向学生的思想跟踪教育和服务工作。

3、加强心里健康教育、丰富学生的日常工作。

4、及时协调学生的课程冲突、变化的问题。

5、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并做好相关记录。

6、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及时解决。

辅导员的第一重角色是老师。自古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辅导员应该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第二重角色是朋友。我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如果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对待自己的学生,很有可能会令学生产生反感,但如果能够在生活中以一种更为平和的姿态去与学生相处的话,作他们生活中的朋友,收到的正面效果将是不可估量的。第三重角色就是领导。能够正确传达学校精神,组织好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思想,管理学生群体日常事务。

辅导班教师工作计划篇(9)

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和体育健康教育的新时期,学校体育在搞好常规课堂教学的同时,如何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辅导,如何调动学生自觉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这些问题就成了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新问题。我认为: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又不在教学课时之内,受国家教育法则《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制约,带有“课内”与“课外”的双重性,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设计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各校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的设计应从学生本位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课外活动的项目、器材、以及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第一,课外体育活动的设计内容要有一定的实践性,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理,以吸引学生的主动注意,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使学生的某些个性不知不觉地从课外体育活动中凸现出来,使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设计要有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课外体育活动从内容设计上对学生的行为要有张有弛,不能放过了头,到达一定的界限时,教师可宏观调控,用激励性、鼓动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但也要避免人来疯的现象。在项目的设计上要注意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以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

第三,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和有效释放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当设计一些较困难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去解决困难,在解决困难中让学生调整自己的行为,协调自身的心理能力,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和培养。组织活动上还应考虑让学生全员参与,使学生在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运动能力,对表现欲较强的同学及时表扬,才能发挥其效果,对不善表现的同学,积极地鼓励他们去参加活动,通过活动帮助他们调整心理活动能力。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辅导管理

第一,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多样、活泼,而且是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最多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学生的体质、终身体育意识、参加活动的兴趣、活动的习惯以及现代人所具备的体育活动能力、心理素质等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第三,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领导、体委会、体育教研组、学生科、班主任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一项工作。如果抓好了,可以得到全校各方面的支持,容易收到好的效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也能大大促进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更好开展。

以往的课外体育活动都是体育教研室制定课外体育比赛及活动内容的计划,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体育教师负责技术指导,这种形式可以保证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但也确实存在弊端,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一个教师同时辅导几百名学生,课外活动效果无法保证,走马观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得不到及时纠正,而且安全保护差,久而久之,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因而会影响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也就会影响锻炼的效果,如何克服上述弊端?我认为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来解决。

1.领导重视,制定计划

要真正落实好健康教育的体育教学思想,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领导就必须重视和支持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组建课余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并纳入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统一安排,对课余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必须克服随意性,时间、内容和场地应统一安排落实。

2.班主任积极参与辅导

课外体育活动,要依靠和发挥班主任的力量。班主任要严格筛选,除具备其他任职条件外,还要懂体育,热爱体育,发挥中、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参加意识强、善于和学生打成一片、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强的组织能力的特点。他们是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称职的辅导教师,他们热爱和了解自己班的学生情况,和学生较密切,他们的参与,对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安全性,巩固和提高动作的质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学校代表队的运动员积极参与辅导

学校普遍容易开展的传统项目有:田径、球类、健美操、游泳等。每个班基本上都会有校代表队的运动员,这部分学生随班活动时,可以充分发挥他们体育特长作用。把在代表队所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传授给自己的同学,这样既可起组织与示范作用,又可以提高自身动作的熟练程度,在合作中,共同学习与提高,共同享受体育的乐趣。

4.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相互辅导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往往一个班有多项活动内容,或者同时要分成几组进行活动,各项目小组都需要辅导员,在此情况下,我们教师就要随时发现“小先生”,采用毛遂自荐或学生之间相互推荐的办法,从班级中产生“小先生”——辅导员,在同年级班与班之间进行互换辅导,这种同级辅导,可以加强班级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增强班级之间的友谊。

5.不同年级间的相互辅导

不同年级的相互辅导就是低年级可以聘请高年级的同学作指导,高年级同学也可以拜低年级的能者为师。一所学校里,有的班级擅长篮球,有的擅长足球,还有的擅长跑、跳、投,广播操、韵律操等,这样各班可根据自己本班的活动内容跨年级聘请辅导员,从而可参与活动的人数,同时壮大辅导队伍,加强班级之间的纵向联系,有利于课外体育活动更好地开展。

6.体育教师参与辅导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应首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各自负责自己所任课的班级,在辅导上要与上述几种方法有所不同,应与体育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并侧重加强对新授课内容、难度较大的运动的技术、技能的辅导工作,这样使教师能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了解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从而使学生在课内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技术、技能得到复习巩固,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以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辅导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做到时间、内容、场地器材和辅导人员的“四落实”。

(2)课外体育活动要纳入学校体育工作的学年、学期计划。

(3)改革体育教学考核模式,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列入学生体育成绩考核内容。

辅导班教师工作计划篇(10)

一、前言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历经了二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经过几代热衷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与探索,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学校的自发实践研究、理论工作者的个别探索,到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相互合作的研究;从单一的心理咨询到多方位的心理服务;从关注个别学生到关注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性心理辅导。形成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和构架。

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和扶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然而,对于在这一新兴岗位的特殊教师群体,他们的现状如何?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又应该做些什么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如何?基于上述思考,课题组面向上海全市各区县的中小学和职校,随机选择样本进行调查了解,并统计分析。此次调查样本基于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的团体会员单位,基本覆盖整个上海市,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结果与分析

1.心理辅导活动课周课时数认定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周课时量的安排上,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异比较大,从1至15节不等。43.2%的小学,其心理辅导活动课周课时量为1~2节,而实际情况也是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大多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学阶段倾向于每周6课时,教师自己认同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周课时量以每周应为6课时和8~10课时的居多。

2.个别辅导每周折合多少课时工作量

个别辅导是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主要的工作之一,而如何折算工作量,由于学校类型不一样,需要进行个别辅导的学生不一样,个别辅导的问题不一样,问题程度不一样,干预所用时间不一样等,目前还缺少可操作性的文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对此项工作的工作量没有进行认定或者说缺乏明确的认定。教师对此项工作所折合的课时量的期望值随着不同学段的学生有所升高,这个现象可能与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心理问题变得复杂化有关。

3.参与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量认定

从数据表上我们发现,71%的小学、92%的初中、78%的高中和63%的职校都没有对教育科研进行工作量的认定,这一情况的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心理辅导教师没有参与学校有关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或者学校领导不知道心理辅导教师应该参与学校有关的课题研究。就现有的调查情况而言,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进行得比中学好。

4.是否享受班主任津贴

大多数小学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在学校内担任一定的行政工作,他们或多或少都享受行政津贴;也有的教师享受班主任津贴或者班主任津贴的80%;但还是有43%的小学心理教师未享受任何津贴。在初中,有的心理教师享受副教研组长津贴,有的心理教师享受班主任津贴的一部分(10%到70%不等),但也有54%的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没有享受任何专职津贴。高中有7%的心理教师享受全额班主任津贴,3%的心理教师享受班主任津贴的50%;90%不享受班主任津贴。职校的情况与中小学有所不同,有的职校心理辅导教师属于行政教务工作人员的编制,有的是属于某个教研组(如政治组),按照基础学科的岗位计算工作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辅导专职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或团体辅导,其工作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和班主任相似,其专业程度有时要远高于班主任的工作要求。当然,学校在给予心理专职教师的津贴时到底是以个别辅导进行工作量的认定,还是参照班主任工作去认定,这可以根据学校对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工作的了解视具体情况而定。

5.心理社团活动的工作量

小学有64%的学校没有安排心理社团活动,或者未将社团活动计入工作量;有少部分学校进行了认定而未进行定量;也有一些学校或者按一个系数来计算工作量,或者按实际活动课时数来计算等。初中有54%的学校没有将心理社团活动计入工作量;8%的学校计入工作量;有的按拓展课计算。高中有59%的学校没有将心理社团活动计入工作量;有27%的学校以周课时量计算社团活动的工作量;6%的学校作适当的金额补贴,具体金额为15元/课或50元/小时不等。62%的职校把心理社团活动折算成工作量。

在这个问题上心理辅导教师的意见也不一致:比较多的教师认为心理社团活动应计入工作量,可按每周1至2节或每周4节课时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折合。

6.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课(包括讲座)及工作量计算情况

36%的小学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课;43%的学校开设了此类课程但并未计入工作量;14%的学校按实际课时量计算工作量;7%的学校将此类拓展课计入社团活动的工作量之内。在初中,23%的学校未开设心理拓展课程;未计入或不明确的占39%,1~2课时的占31%,0.4课时的占8%。72%的高中学校是计算工作量的,或单独以每节课10元~50元不等计算,或按常规课计算给予津贴。51%的职校开设了心理拓展课,其中25%的学校按大课计算工作量,13%的学校每次折合1课时,13%的学校给予一定津贴,按50元/节计算。

7.定期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及工作量计算情况

大多数教师认为对学校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应属于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职责之内,认为工作量的认定可以结合各学校实际以及工作开展程度而定,补贴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按课时费计算工作量,或不定期地培训,可按次数进行补贴,或纳入年终考评,也可与班主任津贴挂钩等,让心理辅导教师工作的职责范围更规范、更明确。

8.对家长进行指导及工作量计算情况

大部分中小学的心理辅导教师认为,对家长指导应算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之内,应该给予一定的报酬,其工作量认定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指导情况(时间)按每月1~4课时计算工作量,或单独计算工作量,或纳入年终考评,或按50元/次等给予津贴;也有的教师提出,此项工作量的补贴应与班主任津贴挂钩,可省去很多复杂的工作量计算以及认定,把这些工作都纳入到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职责内,以明确条文的形式给出。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及工作量计算情况

64%的小学都有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绝大多数的小学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参与了此项工作,但他们一般只提供上传网站所需的资料,并不参与网页的支持、服务与维护。各个学校对这块工作量的认定也各不相同,29%的小学按课时费补贴,14%的小学在学期末会给予教师一定的奖励,但大部分小学没有明确认定这方面的工作量。

75%的初中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但工作量未算或不明确。69%的高中学校建有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但只有3%的学校给予了津贴,66%的学校心理教师都是尽义务。38%的职校有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其中13%的学校不计入工作量,25%的学校0.6课时/次。

10.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收入情况

在各类学校中,小学和职校的整体收入比初中和高中的情况好,而在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学段,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整体收入是逐渐减少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多数小学心理辅导专职教师除了自己的心理教师岗位之外,或多或少还担任着学校里的一些其他工作,所以他们的收入相对而言还是较高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正反映了小学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其工作性质也不突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小学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职责范围的认定还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学尤其是高中,主次学科、高考与非高考学科界限分明,再加上高中心理辅导教师的课时量往往不足,这是高中心理教师整体收入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而职校的心理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主次学科的位置不如中学那样明显;另外,一些职校把心理教师归于学生处,处理一般常规工作即算满工作量,课时另算工作量。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心理辅导工作私密性很强,费时多,涉及面广,需要心理辅导教师投入大量精力,这是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但往往评价和分配上的差异,造成心理教师的待遇没有得到相应的计量,使教师的积极性受挫。另外,因为学校专职心理辅导教师通常都是一至两个,没有专门的教研组,学校往往让心理辅导教师参加“政治组”教研活动,但因工作性质和内容不同,使心理辅导教师无归属感、安全感。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除极个别的学校外,完中和高中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范围比较广,一般涉及到心理辅导活动课,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家长、教师的专业指导、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相关讲座,心理工作室的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心理拓展课,学生心理社团,教育科研及心理网站等。

三、问题与讨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责任心强、学习热情高是这个特殊教师群体的共同特征,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学生,关注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和个人的专业发展。很多学校也为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个人成长、专业发展提供了学习与培训的机会。

不过我们也发现,目前上海市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上海市教委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主要原因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工作,虽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很多文件和条例,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性质、职责没有作明确详细的规范,尤其是“二期课改”以后对学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只是放在专题教育中,没有作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各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理解程度不一;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不一,他们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比较模糊。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角色应该怎样定位

从调查中发现,学校领导或心理辅导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性质、职责、内容由于理解不一,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安排,造成各种问题。其原因在于我们没能根据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统一的模式和要求。随着学校发展性心理辅导的深入开展,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是以承担心理辅导活动课为主,还是以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工作为主,还是应该参与和规划学校教育教学的所有工作,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论。

2.关于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享有班主任津贴问题

调查发现,有一半学校没有给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班主任津贴,给津贴的学校也是参照一定比例,能全额享受班主任津贴的专职教师很少。其实就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工作职责范围来说,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是每个心理辅导教师必须承担的主要工作,且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技术性比班主任工作要求更高,他们的辅导工作每年必须接受专家的督导,所以,认同心理辅导教师与班主任工作相同量是完全可以的。

3.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时量计算

1998年上海市教委以文件的形式规定学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二期课改”后对学校课程设置重新进行规定,为此各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开设有很大的随意性,无明确要求,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学校,在计算课时量时也无固定的参照标准,大都参照非考试学科来定课时量,这也是造成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4.目前很多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不满意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其他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比如一般学校可能只有一位心理辅导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们可以在一起备课、讨论问题,而心理辅导教师在校内却是“孤家寡人”,只能到校外去找同行研讨。其他学科每学期都有一定的教学进度,教师定期参加培训,而心理辅导活动课虽然有参考教材,但需要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或自编教材,这就增加了教学难度和工作量。

第二,心理辅导教师在学校缺少归属感,身份尴尬,因为他们不是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有的是“政治教师”,有的是“德育教师”,还有的教师资格证上“科目”一栏里填写的是“其他”。加上心理辅导教师岗位培训不正常,从而令大多数心理教师缺少认同感。在计算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量时,由于缺少详细的、可操作的“红头文件”,同时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对自己应该承担的工作职责也不够明确,所以在工作量的认定上各学校就有很大差异。多数学校按实际上课数来计算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量,由于心理辅导教师的课时较少,收入就比同级教师少一大截。这种收入和待遇方面的差别,难免会影响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导致心理教师队伍不稳定。

四、我们的建议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心理辅导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开发学生潜能,健全学生人格”的重任。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我们觉得,有关部门应该尽快为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职责、培训以及学校对心理辅导教师工作考核认定,作出相应的科学合理的规定,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为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成长,规范他们的工作职责,提供保障和支持。

1.确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据最近资料可知,俄罗斯的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学校中扮演着两种不同的角色,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是“医生的模式”(相当于上海的心理辅导模式),主要任务是预防和改变学生心理发展上的偏差;二是“教育者的模式”,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教育群体的成员,要直接参与到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主要工作是保障学校教育的有效性。目前俄罗斯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更强调教育者模式的地位,创导者弗里德曼明确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只有作为教育群体的一员,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不仅直接面对学生,还可以通过教师、班主任,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实现我们的专业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现实策略,应当是在与各科教师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不取代教师,与教师一起从分析他们的教育实践开始,到给予他们心理学上的解释,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并重新运用于实践”。

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过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心理辅导模式:邀请模式、心理辅导综合模式及顾问教师计划模式。

邀请模式强调尊重人的潜能和价值,充分利用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计划和教育过程等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邀请模式的出现表明学校心理辅导正在由辅工作转变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

心理辅导综合模式(简称综合模式)由美国密苏里大学的诺曼・盖思博斯(Norman C.Gysbers)及其同事于l988年提出。在传统心理辅导模式中,咨询教师仅仅被动地扮演治疗者的角色,他们的教育辅导职责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服务的对象也仅限定在少数特殊学生。随着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教育者和心理学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必须强化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突出辅导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明确规定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内容。

l987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罗伯特・马利克(Robert D.Myrick)首次提出顾问教师计划(简称TAP)。TAP模式的出发点就是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的支持性人际关系,在学校范围内建立一种支持性环境。在TAP 模式中,全体教师参与心理辅导是学校成功实施发展性辅导的关键。学校中的普通科任教师应该而且能够成为学生信赖的指导者,可以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根据以上资料,虽然我们至今没有刻意地去确定学校心理辅导的模式,但上海很多学校心理辅导专家和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都自发地接受了世界心理辅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尤其是当我们的“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将发展性心理辅导推进到学校中,促使一部分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创造性地结合中国学校文化和学生特点,逐步形成了适合自己学校、符合学生需求的心理辅导模式,即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模式(实际上是融合了俄罗斯和美国提出的所有最新的模式理念)。这个模式的理念是:我们面对的是全体正常的学生,学校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指导下,心理辅导教师不仅仅是被动地扮演心理治疗、干预和矫治的角色,心理服务的对象也绝不仅限定在少数特殊的学生身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要十分重视对心理有问题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开展个别辅导或团体辅导,尽快地使他们人格得到健康发展,行为得到矫正;让有问题的学生获得健康,让健康的学生获得发展,让健康发展的学生获得幸福。因此,激发学生的潜能,建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人格,并充分利用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计划和教育过程等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去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这个“模式”的宗旨。

随着心理辅导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心理辅导教师应该成为真正的学校心理工作者,他们既要服务于师生的心理健康,还要调动所有教师参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心理辅导教师应参与学校规划、办学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实施、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并在学习和辅导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逐步提升自己在教师、学生、家长中的权威和信任,成为中国新一代学校专家型心理工作者。

2.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职责认定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模式,要求心理辅导教师为学生以及教师具有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心理特征和积极的心理品质真诚地服务。他在学校所承担的心理辅导工作和服务的内容,不再是以心理辅导活动课、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作为自己惟一的工作。为了达到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综合模式”目标,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必须以健全的人格、优异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全面仔细地了解和熟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的能力;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者、教育管理、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过程等教育资源,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建立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的支持性人际关系,组织和调动全体教师自觉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建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工作品牌,树立自己心理辅导的权威。

为此,我们觉得,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模式下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是:

(1)全面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高级参谋。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日常管理提供指导、参谋、咨询和决策服务,使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更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体包括:制定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评估体系;参与学校规划决策和政策制订,防范有损学生心理健康的规章制度及行政措施的出台;运用心理学的技术和理论,帮助学校科学地设置课程,制订教学计划,确立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等内容。从而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与行政管理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2)为全体师生服务,是师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知音。这是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最主要的工作职责。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心理学服务。包括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生心理讲座、学生生涯规划、学生志愿者和社团活动等内容。

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对个别学生或部分心理问题类似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咨询与辅导,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进行服务干预,使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获得正常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心理健康评估。

为教师们提供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业务培训,通过教师生涯发展指导,促进教师自身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指导教师开展班级心理辅导、学科教学辅导等,通过改变或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优化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心理环境,从而间接帮助学生,最终为学生服务。

开设学校心理辅导网站,使网站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交流信息、提高认识、抒感、解决困惑的主要途径。

(3)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服务,成为教师的好朋友。学校的办学目标即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因此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全面地熟悉和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并能依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有效地使用心理辅导的理念、知识和技能,对学校德育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对学校课堂教学的目标、方法、过程、考核、评价等进行建议、协调和服务,保证其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4)为家庭教育服务,是家庭教育的高级顾问。参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为建设和谐的家庭、提高家长教育理念和方法,开展相适应的家庭教育内容出谋划策;通过对家长开设专题心理讲座或者运用团体辅导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优化家庭教育氛围、人际氛围,有的放矢地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家教方法,提高家长指导、教育孩子的能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参与学校教育科研,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发展规划,参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相关课题,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技术为课题研究及实施提供指导和服务,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和培训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上一篇: 创业营销论文 下一篇: 一横老师感恩演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