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社
分享到: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职业健康、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环境管理与咨询、土壤修复、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等。
  • 主管单位: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1-425X
  • 国内刊号:42-1640/X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4
  • 创刊时间:197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43
  • 综合影响因子:0.479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5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安全工程

跨高速铁路桥梁基础防护桩设计与施工

摘要:武咸城际铁路在咸宁市上跨武广高速铁路,安全风险极大。论述了跨高速铁路桥梁基础承台防护桩的设计和施工,分析了防护桩设计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计算桩长。此外,从单桩承载力、桩基内力及基地应力三方面计算进行了安全性验证,确保了桥梁承台施工安全,对类似工程的基础安全防护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1-3

SRHSC 梁主要设计参数损伤敏感度分析

摘要:以型钢高强混凝土(SRHSC)梁为研究对象,结合 SRHSC 梁受力机理及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了极限状态下的承载能力是评价梁力学性能的关键指标,将损伤前后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之比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之比的均值作为自变量,给出了 SRHSC 梁损伤表征函数,并借助“预定损伤法”,揭示了主要设计参数对 SRHSC 梁损伤演化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将为建立地震激励下 SRHSC 框架结构楼层损伤模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4-7

基于 LLE - ELM 的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研究

摘要:基于局部线性嵌入(Locally Linear Embedding ,LLE)算法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 ELM)神经网络建立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运用 LLE 算法对矿井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样本进行数据挖掘,得到降维后的有效因子,再将这些有效因子作为 ELM 神经网络的输入层进行训练和预测。利用某矿井的实测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预测速度快,精度高,能够用于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8-11

提高电捕焦油器安全生产运行的措施

摘要:简要叙述了电捕焦油器开工以来存在的问题,对电捕捕焦油器不能安全稳定运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实践证明,改进工艺技术合理,方法可行,电捕焦油器运行效果达到指标要求。
12-13

贵广I回工程 HOM3系统软件缺陷改进方法

摘要:通过分析贵广 I 回工程 HOM3光测量系统在极控和直流滤波器保护系统中的软件,找到了软件在处理激光管告警信号和通讯故障信息的差异和缺陷,并提出了修改方法。修改方法经过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仿真验证,能够区分激光管告警和通讯故障两种不同的顺序事件记录(SER)信息,并准确定位发生通讯故障的通道,对提高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4-17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污水处理

改性甘蔗渣对染料吸附行为的研究

摘要:以甘蔗渣为基质,环氧氯丙烷为改性剂制备了一种新型吸附剂,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分析了其表面特征。研究了溶液初始 pH 值、染料浓度、吸附时间、盐浓度对刚果红(CR)染料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吸附剂对刚果红(CR)的最大吸附量为108.9 mg/g ,为未改性吸附剂的2.1倍,吸附平衡时间为1.5 h ;染料与吸附剂通过静电引力实现吸附,吸附平衡为 Langmuir 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当NaCl 的浓度低于0.8g/L 时,对刚果红(CR)吸附影响不大。
18-20

流体混合状态对微生物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例

摘要:采用雷诺数表征液体环境的混合状态。利用一种自主研发的流体混合设备产生不同的液体流态,研究流态对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枯草芽孢杆菌是净化污水的一大主要细菌。结果发现,雷诺数越大,越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具体表现为对数期时间缩短,到达平稳期时菌体浓度提高。此外,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后会消耗溶解氧,使培养基中的溶解氧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0~1mg/L)。
21-23

漆酶介体系统对蒽与苯酚共存体系的降解研究

摘要:以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为介体,研究了漆酶/ABTS 介体系统对蒽与苯酚共存体系的降解效果,并考察了不同苯酚浓度对共存体系中蒽降解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漆酶/ABTS 介体系统对共存体系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苯酚的引入会抑制蒽的去除,且随着苯酚浓度的增大,蒽降解被抑制地更明显,而蒽对苯酚的降解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蒽体系和蒽与苯酚共存体系中蒽的氧化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24-26

UV - Fenton 氧化预处理聚醚废水研究

摘要:采用 UV - Fenton 氧化法对聚醚废水预处理,通过正交和单因素试验探讨了 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pH 值及光照时间各因素对废水 COD 去除率的影响,确定 pH 值为3、H2O2投加量40 mL/L 、n(H2O2)/n(Fe2+)=9、光照时间90 min 为最佳反应条件,COD 去除率可达70%以上,经氧化预处理后废水的 BOD/COD值由0.19提至0.37,可生化性较大提高,可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要求。
27-30

再生水中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初步筛查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 -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MS)等方法对5个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中的162种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进行了评价。在各种污染物中,酚类、酞酸酯、类固醇激素和金属类物质被检出。酚类物质的质量浓度为0.01~148 ng/L ,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但三氯生、双酚 A 仍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酞酸酯类物质的质量浓度为0.1~0.45μg/L ,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固醇激素的质量浓度为0.5~30 ng/L ,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需优先控制;金属类物质的质量浓度为1~27μg/L ,满足污水排放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31-33

双酚A在城市污水和污泥中的赋存与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双酚 A(BPA)作为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由于其在环境中痕量浓度即可对生物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城市污水为 BPA 重要污染源,污水处理过程中部分 BPA 转移到污泥中,成为潜在的环境隐患。本文综述了双酚 A 在环境中的赋存情况以及相应的萃取技术、分析检测方法。此外,通过对比不同的回收率与检测下限,对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
34-36

铁碳微电解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

摘要: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采用铁碳微电解法进行预处理,探讨了 pH 值、反应时间及气液比对COD 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pH 值为3、反应时间120 min 、气液比10∶1时,COD 、TN 的去除率分别为79.6%,56.4%;NH3- N 由进水的70.9 mg/L 上升为77.0 mg/L ;预处理效果较好。但是由于铁碳微电解对盐度没有去除效果,影响后续反应进行。如何经济有效地降低含盐量成为今后研究重点。
37-39

D402树脂对 Pb(Ⅱ)、Cd(Ⅱ)的吸附性能及再生试验研究

摘要: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氨基膦酸树脂 D402对水中 Pb(Ⅱ)、Cd(Ⅱ)的吸附性能及其再生方法。结果表明,D402树脂对 Pb ,Cd 的吸附均符合 Freundlich 方程,静态吸附 Pb(Ⅱ)、Cd(Ⅱ)的最佳 pH 值为6.0左右,采用 HCl - NaOH 二阶段再生方式最佳,Pb(Ⅱ)、Cd(Ⅱ)再生度分别达到93.2%,81%。模拟某有色矿山废水,在动态条件下,出水以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为要求,反复运行再生7次后,D402对 Pb(Ⅱ)、Cd (Ⅱ)的吸附量仍能达到初始吸附量的80%以上。
40-42

高效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诱变选育

摘要:为得到絮凝活性高的优良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和化学诱变相结合的方法对野生菌株 XN -3进行人工育种,选育出性能优良、遗传稳定的变异菌株 UH -2-4,其絮凝率达到96.8%,比原菌株提高了25.1%。并研究了金属离子、投加量对其絮凝活性的影响。
43-45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烟尘治理

仿酶配合物四苯基卟啉铁(Ⅱ)的制备及模型油催化脱硫特性的研究

摘要:以四苯基卟啉为原料和氯化亚铁合成了仿酶配合物-四苯基卟啉铁(Ⅱ)(TPPFe),产物结构通过红外(IR)、紫外(UV)和元素分析得到验证。在 H2O2氧化脱硫体系中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产物对含二苯并噻吩(DBT)的模型油氧化脱硫的催化效果。结果显示,在催化剂四苯基卟啉铁(Ⅱ)用量为0.04 g 、氧化剂H2O2用量为0.20 mL 、反应温度为50℃及反应时间3 h 的较优条件下,DBT 的氧化脱除率可达62.0%,展现了产物较好的催化活性。
46-48

乙二胺四乙酸合钴吸收一氧化氮的研究

摘要:采用乙二胺四乙酸合钴对 NO 气体进行络合吸收实验,以实现湿法脱硝。试验初步研究 Co2+EDTA 络合吸收 NO 的反应条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氧含量、pH 值、反应温度和吸收剂浓度。研究结果表明,有氧存在时,Co2+ EDTA 具有一定的脱除 NO 能力。在50℃时,鼓泡反应装置中当氧质量分数为10%,溶液 pH=9.0时,以0.01 mol/L 的 Co2+ EDTA 作为吸收液与 NO 进行反应,脱硝率可达到74%以上,并可维持一定时间的脱硝作用。
49-51

微波辐照褐煤半焦脱除低浓度 NO 的研究

摘要:选用褐煤半焦在微波辐照条件下脱除低浓度 NO ,研究了微波功率、空速、停留时间和 O2浓度对脱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功率越大,褐煤半焦温度越高,脱硝效果越好。在微波功率250 W 时(半焦中心温度400℃左右),脱硝率达到92%,空速越小即停留时间越长,越有利于 NO 的去除,O2的加入有利于促进 NO 的还原。褐煤半焦的脱硝性能仅次于活性炭,远高于焦炭,证实了选取的褐煤半焦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微波脱硝材料。
52-55

烧结烟气中氨-络合法同步脱硫脱硝络合剂再生的实验研究

摘要:对氨-络合法同步脱硫脱硝废液中络合剂再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0℃、pH 值为5.65、Fe(Ⅱ)- EDTA 浓度为0.04 mol/L 、再生剂/Fe(Ⅱ)EDTA 为2∶1的条件下,经铁粉再生后吸收液最高脱硫脱硝效率分别达到99%和75%;焦粉再生最高脱硫脱硝效率达到97%和46%;而乙二醛再生最高脱硫脱硝效率仅为80%和20%。同时铁粉再生中试结果也还表明脱硫效果可以稳定在100%,脱硝效果可维持在60%。
56-59